社会学视角下的学校社会工作

时间:2019-05-14 15:28: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学视角下的学校社会工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学视角下的学校社会工作》。

第一篇:社会学视角下的学校社会工作

社会学视角下的学校社会工作

学校社会工作简介

学校社会工作就是运用社会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在学校及社区范围内开展的一种社会工作专业的服务,即以学生为对象,从教育入手,以精神为重点,造就服务社会的人才,培养守德重信的伦理,塑造爱党爱国的观念,建立刚毅坚强的信心。①

学校社会工作是由英文 school social work 翻译而来,源于20 世纪初(1906 ~1907)美国东海岸的大都会纽约、波士顿和哈佛地区,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中的一类,是教育学和社会工作学的交叉学科,社会工作者在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密切配合下,帮助学生提高适应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形成 家庭 学校 社区 三者的良好协调关系,使学生得到更好地发展 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非常广泛,不仅服务于有特殊困难的问题学生,而且服务于全体学生,服务于学校的行政主管和教学 辅导人员,服务于所有的学生家长,以及社区和社区的工作人员目前,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校中学校社会工作普遍存在近年来,随着我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学校社会工作已逐步被认识 2002 年,在上海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支持下,国内第一家专业社工机构 “乐群社工服务社”开始从事民工子弟学校的社会工作服务,揭开了我国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的新序幕。②

社会学认为,学校是青少年完成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对于学校的青少年和儿童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社会化方面,学校和教育的作用逐渐超过了家庭和家长的教育作用,而成为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化的最重要场所。③

学校社会工作的功能

(1)保证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学校社会工作采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对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均等接受教育的学生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给予理解 接纳和帮助,使他们能够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机会。

(2)促进家庭 学校和社区的协调现代教育是由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社区教育构成的整体化教育体系,协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服务和职责所在。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社会工作协助学校提供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与条件,完善教育功能,帮助学生克服个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并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最佳目标与途径。

(4)推进现行教育制度的改革

学校社会工作站在独特的视角,对教育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和判断,提出相应方案和措施以改善现行的教育制度,扩大教育制度的普惠性。

目前我国学生工作现状

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化,我国的高校体制也发生了很大的改革和创

新,学校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近几年在高校的不断扩大招生的情况下,高校在校学生的队伍不断扩大,在学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成为一支庞大和不可忽视的队伍 据统计,2007年,全国公办和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为1999.26 万人 高校在校生人数的剧增,给高校学生工作增加了很大的压力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高校学生管理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 新问题,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学生的问题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如健康与卫生问题 文化与价值问题 教育与学业问题 心理与情绪问题 人际关系与两性问题 安全与环境问题 就业问题 贫困问题等等,大学生的问题行为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所产生的危害也越来越大,这对学生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此,高校学生工作必须适应这种新变化,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才真正地发挥作用。学校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正因为学校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和我国目前高校学生工作日已暴露的短弊,使得当前我国高校展开学校社会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而展开高线学校社会工作我们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1)个案工作法。个案工作法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帮助有问题的个人和家庭解决问题,预防问题的发生,更好地获得社会资源, 获得更好的发展。将个案工作法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解决学生个体遇到的问题, 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具体,更有针对性。个案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维持着面

对面或一对一的专业关系,运用专业知识、理论、方法与技巧协助失调的大学生改善环境, 增进生活适应能力,协调社会关系, 建立良性互动网络;调适自我功能, 促进人格发展;以健康、成熟的心态,来认识及面对问题, 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提升自信和生活质量。第二,验和在团体中形成的动力, 协助参与团体的获得行为的改变、社会功能的恢复与发展, 达成团体的目标, 促进整个学生群体的成长。小组工作能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间互相扶持、互相指导,效果比老师教导更有效,小组工作也能帮助同学建立良好的朋辈支持网络。利用小组工作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团体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小组工作方法利用组员之间互动中的彼此分享、分担、支持、感化、教育, 带来组员态度与行为的变化。教师利用这些资源,适时引导,强化暗示,引领小组组员向健康、积极、建设性的方向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3)社区工作法。社区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在社区范围内开展学生工作, 通过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居民共同努力, 促进学生成长环境的改善, 加强学校、家庭、社区之间的密切配合。社区工作方法有利于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寓教育于社会服务之中,寓教育于参与之中,使大学生达到知行统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和开放性,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寻找社区中存在的问题, 带领大学生关心社区、服务社区, 通过志愿者和社会服务活动, 引导大学生树立服务社群、奉献社会的社会责任感。

① 《开展学校社会工作的有力抓手、有效途径和可行方法 —— —论时代性、针对性、鲜明性、特色性和激励性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应用和推广》杨 昆 1,杨倩文2《学理论》

②《 学校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张莹)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 年2 月第29 卷第2 期 ③《社会学概论》郑杭生(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二篇:社会学视角下的网络舆论监督

中国网络舆论的分析与引导

近期发生的众多社会事件中,我们总能听到来自网络的声音。从小悦悦事件里谴责路人,责问良知到郭美美事件中捍卫正义,探求真相,网络舆论似乎总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谴责事件的当事人,捍卫社会的良知与伦理。然而八毛钱事件和公务员打骂父母事件又充分暴露了网络舆论存在的集体理性缺失,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轻易做出与现实不符的评判,结果对事件当事双方都产生了许多不良后果。因而初步看来,网络舆论的影响好坏不一,绝非一两句话可以说清其是非利弊,需要我们对其进行系统研究。舆论的定义为公众的意见或言论,自古以来始终指人们对某些事件或人物的评价与看法。而作为伴随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而产生的重要分支,网络舆论相比传统舆论又因其形式而具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三点:一是由于互联网实现了全国覆盖,网络舆论突破地域限制,事件中的舆论来源范围大幅增加,发生在广东某县城的事件可能会引发全国的关注与评论;二是由于网络的非接触性和非真实性,使人们参与评论无须对当事人承担道德责任,因而道德伦理制约束缚减弱,个人主观好恶影响增强,舆论导向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容易出现偏差;三是由于网络舆论主要依赖于网站或贴吧提供平台,而其规模又直接决定了对整体网络舆论导向的影响比重,故而主要网站或贴吧管理者掌握的审核权直接决定了网络舆论展现出来的最终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左右网络舆论的方向,从而使网络舆论存在发表非公平性和主流导向的可控制性,使实际公众舆论与所谓的网络舆论间存在不一致。舆论的形成,有两个相反相成的过程。一是来源于群众自发,二是来源于有目的引导。这里我们做如下定义,将来源群众自发的言论或看法定义为民间舆论,而将政府出于有目的引导而发表的言论定义为官方舆论,并且我们所探讨的网络舆论是指针对社会问题的而非一般娱乐八卦之类的,并且主要由民间舆论和官方舆论两者构成,在后面我们会就两者进行详细的对比与分析。

诚然现代信息技术为网络舆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技术支持,然而网络舆论内容和影响的形成却有着更多的社会学主因,为此我们首先将就网络中的民间舆论和官方舆论起因和现状从社会学角度分别进行探讨。

社会学一个重要的理论视角是社会互动论,其突出强调了人是有能动性、创造性的生物,社会秩序和发展是人们互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并试图用人的创造能力和创造过程去解释社会现象。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微观视角去理解网络舆论中纷繁复杂的个人看法和态度。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是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自然会用自己独特的不同于他人的思维和视角看待同一个问题,从而看到事件的不同侧面,形成不同的看法。比如在温州动车事故中,我们既能看到有网友对事件中死难者的同情与关注,也能看到有网友对事故起因和责任人的追问,对政府处理态度既有肯定赞赏的,也有质疑不满的……不同的社会地位、教育程度、思维方式决定了网络舆论中每个人都有自

己对事件的评判和看法,同时网络舆论特有的非接触性和虚拟性又有利于人们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从而为多样的网络舆论形成提供了丰富的个体看法作为来源。

社会学另一个重要视角社会冲突论则从宏观的角度给官方舆论的形成和主导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释。社会冲突论强调社会不是一个均衡、和谐的有机体,各个部分就其基本关系来说是相互冲突的,社会秩序来源于强制与妥协。网络舆论作为社会舆论一种,同样反映了人心的向背,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和局势的发展。而历史上不乏有人运用舆论造成有利于已而不利于对方的形势,使舆论常常成为革命或**的先导。18世纪席卷欧洲的启蒙思想运动,19世纪和20世纪初输入中国的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以及其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都是舆论对社会秩序和进步产生重大影响的例子。故而统治阶层为了维护政治统治,保持社会稳定,必然需要对舆论进行控制,把握其发展方向。网络舆论中官方舆论很大程度上正是出于这方面考虑,利用其专政特权操控主流网站贴吧获取主导权,增加正面报道规避负面效应,有效引导网络舆论向有利于社会稳定的方向发展。比如在汶川地震事件中网络基调是为逝者祈福为灾区加油,从而有效地凝聚全国人心,减少天灾带来的社会动荡与恐慌。而对抗灾中地方政府作为的网络报道也多是亲临一线指挥,为抗灾不顾家的正面典型,而对玩忽职守、遇灾自保的官员讳莫如深,从而使网络舆论整体向有利于巩固政府在群众中的正面形象的方向发展,避免激起民愤引发**。故而网络舆论中官方舆论与民间舆论的地位不平等性恰在一定程度上恰是各个部分强制与妥协造成的。

然而我们也能看到呈现在网上的民间舆论和官方舆论并不总是格格不入,相去甚远的,在很多时候还是相一致的,这一点恰好能佐证社会功能论的看法。该理论认为社会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秩序来源于各社会部分功能上的耦合。同样是汶川地震事件,尽管民间舆论中存在批评政府抗震救灾中的表现和揭露地方政府的不作为的声音,但主流的还是与官方舆论相一致,很多网友都是自发地在个人空间和博客上以各种方式表示对灾区人民的同情与支持,对政府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也是褒多于贬。因为从互动论来说,社会各个部分之间并不总是对抗,更多时候是处于一种和谐共存的状态。官方舆论能够及时权威地发布损失程度和救灾进展,而民间舆论也能使政府了解人民的疑虑,及时给出解释、消除误解,从而实现双方良性互动,减少灾难影响,保持社会稳定的共同目标。由此可见,网络中民间舆论和官方舆论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两者都是网络舆论不可偏废的部分。

马克思说过,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有好的方面必然也会有不良的一面。网络舆论也是如此,它的存在自然也会对社会的运行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学习社会学的同学考虑如何才能做到趋利避害,尽量实现正面效益最大化和负面效益的最小化。当然在此之前先让我们分析下网络舆论对社会究竟存在哪些影响。

最为显著的影响就是网络舆论使公众对事件的看法更加自主多元,从而形成相对独立的舆论力量。在网络舆论出现之前,人们获取事件的信息渠道非常有限,从最早的口耳相传,到近代报纸和广播的出现,人们始终无法直击事件本身而只能从他人或有关媒体处了解事件的概况。而这些媒介要么存在先入为主的主观倾向,要么容易被人操控歪曲真相。再加上传统舆论传播渠道在空间上的局限,人们要么难以了解事件真相要么甚至根本不知道事件的发生,因而传统舆论存在参与度小、单向灌输以及易于操控等局限。这样的局面直到网络舆论的出现才被打破。网络舆论完全不受空间的限制,并且使评论来源大大扩展,通过比较各方对事件的描述有利于所有人都可以对事件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在传统舆论中,分散在各地的人们往往只能被动选择接受舆论看法或不接受,却很难对主流舆论产生影响。而网络舆论真正实现了个体与舆论之间的双向互动,人们既可以认同主流舆论,也可以向全体人发表自己的看法,寻找共鸣,从而对主流舆论发起挑战。当然最具意义的一点是传统媒介对舆论的绝对操控被打破,尽管官方舆论仍在主导网络舆论的走向,然而其始终无法完全覆盖其他不同的声音。尽管应该承认这些舆论中有些是错误反动的,但不一样的舆论至少有利于启发我们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事件本身,对主流舆论持理性批判态度而不是一味被动接受,从而使网络舆论成为相对独立的力量而存在。从对三鹿事件持续关注使真相水落石出到最近对保障校车安全的舆论呼声促成校车安全条例的制订,从我爸是李刚中一边倒的舆论迫使其道歉到对山西公务员第一名被拒事件的关注促成当地领导被追责……众多事件说明了相对独立的网络舆论对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是必须认真对待并正确引导鼓励的。

正如网络舆论对众多事件产生越发重要的影响,其为政府同样提供了新机遇来促成其更好地保持与群众的有效联系。首先网络舆论因其非接触、非实名和覆盖广等特点,使其舆论最大程度上可能代表全体人民的真实感受和关注方向,从而为政府提供了一个很好地了解群众真实想法的渠道。因此我们可以看见不少中央机构和地方政府都纷纷建立门户网站,设立社情论坛,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听取百姓呼声,了解人民愿望,从而及时作出相关决策处置在前,避免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形成。其次网络舆论对政府作为往往也会格外关注,直接加强了对政府的监督力度。前不久三公经费的公开过程中,网上公众对各部委公布数字的质疑以及对迟迟未公开部门的不满都在无意中行使了公民的监督权。这表明网络舆论相比传统的上访和写信往往更加方便可行,从而使监督权有了更可操作的方式,从而能对政府提高效率、廉洁奉公进行有效鞭策,从财政收支公开到重大事项社会公示等政府举动都是对这种监督的回应。最后网络舆论中形成的官方舆论也为政府创新社会管理开辟了新路径。在过去,官方言论总是给人以严肃刻板、不近人情的印象,虽然保证了言论的准确性但难免使群众与政府间产生距离感。网络舆论相对宽松的文字格式要求则为政府摆脱公文束缚,以更加家常亲民的方式进行交流提供了可能,在不少的政府官方网站的论坛中,“大叔”、“小伙子”等日常称呼已经屡见不鲜,而“我们会很快答复,谢谢你的意见”也已取代了

“请联系XX部门代为答复”的固定模板。正是通过这样网络提供的这种更为自由随意的方式,官方舆论才能更加自然地引导整个社会舆论走向,政府与群众的关系也才能更好地由对立走向亲密,由猜疑走向理解,大大减少维稳成本,实现有效的社会管理。

社会上认为社会化不仅是一个从“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而参与网络舆论对人的社会化尤其是政治社会化会产生重要影响。对于我们广大学生,通过浏览网上评论可以认识他人是如何看待某一事件,在批判比较众人的看法过程中,他们的视角和思维方式会被我们尝试模仿并付诸实践,并在多次与实际情况和大众舆论相参照后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从而有助于政治参与能力的养成。并且网络的虚拟性又保证了我们在锻炼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自身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而从社会互动论的微观视角来说,一个个具备基本政治修养的公民正是保障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参与一定的网络舆论实践,我们或许才能更好地正确行使我们的政治权力,履行政治义务,推动自身社会化的完成。

当然以上诸多正面影响都是建立在网络舆论健康发展和良性运行的前提下。然而事实也证明,网络舆论也很容易成为引发社会**的导火索。例如在新疆七五事件中,某位未被玩具厂录用的员工捏造了一篇名为《旭日真垃圾》的帖子杜撰出了旭日玩具厂五名新疆人强暴两名少女的事件,而正是这篇帖子,激起了厂内对于新疆人的敌视情绪,最终导致了斗殴事件的发生。完全可以说韶关旭日玩具厂的斗殴事件是一篇不负责任的帖子引起的,而随后该事件在网络上的广泛传播和引发的争论则直接导致了远在西北新疆地区的民族矛盾迅速激化……一篇帖子以及其背后的网络舆论威力有多大,由此可见一斑。这便是网络的虚拟身份和全面覆盖带来的不良影响。尽管虚拟身份对于我们学生有利于大胆参与事件评论锻炼能力,但同样也会被不法分子加以利用传播虚假消息误导群众,操控网络舆论走向,激发社会各种矛盾,对社会造成直接现实性的破坏。然而网络舆论走向错误除了一些不法分子的阴谋利用因素外,很大程度上也与广大群众在网络上表现出的集体无意识有关,也就是俗话所说的人云亦云。因为目前拥有独立理性思维能力和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人在某些所谓“权威”面前往往会放弃自我判断而选择依附。在日本3·11大地震后,网上突然有人称吃加碘食盐可以有效避免核辐射,成功利用了人们对核泄漏的恐惧操纵舆论走向,引发了荒诞的抢盐**,最后还是在政府请核专家出面澄清并作出承诺后方才制止。然而学生发现,在这次抢盐大军中并不缺乏高教育水平的人群,然而在强大的网络舆论面前他们也失去了起码的判断盲从了主流,可见网络舆论中集体无意识的影响之大。由此可知,当网络舆论失去理性判断能力后必将会对社会造成极其重大的危害。

正是出于对网络舆论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的顾虑,政府往往会加强官方舆论引导而对民间舆论多少加以限制。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实际执行中往往分寸失当,操控

过严,结果事与愿违,引发群众的不满情绪。比如在网站留言和论坛帖子审核中只通过正面歌颂的言论而对反应负面问题的言论则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为由予以屏蔽,给人营造一种政府受群众热烈拥护,完美无缺的假象。更有甚者,有的政府官员甚至向媒体记者提出”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人民说话“的质问,直接导致了群众与政府的对立。上述粗暴的引导行为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网络舆论的负面影响,而只是会最终被人披露揭发,使政府处境更为尴尬。创新社会管理,绝不是对网络舆论加以这种不分良莠的粗暴管理。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而研究如何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监督作用,正确引导网络舆论走向也正是我们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不可回避的时代课题。通过对社会学的浅显涉及,学生心中认为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有关社会群体和组织共同努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也绝不仅是政府的职能,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该的义务。为此,学生认为促进网络舆论良性发展实为一项多方参与的系统性工程。

首先学生认为政府在这过程中需要始终发挥主导作用,但绝不仅是指被动监管,而更多是要主动引导。以往动辄查封论坛、追查来源的措施显然不可取,这样既会侵犯群众的言论自由权和批评监督权属违法行为,又容易显得政府心中有鬼加剧信任危机。为此,学生认为政府应转变传统刁民思维,适当放宽对网络舆论的限制,将其视为反思自身行政得失的一面镜子,从而有效地提升政府形象、化解信任危机。例如温家宝总理在新华网上直面广大网友,回答有关问题的举动在网络舆论中就产生了非常好的反响,为政府形象加分不少。其次政府也必须利用其掌握的主流网站和论坛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运用官方舆论来回应有关质疑,反驳各种谣言,而不要等到网上质疑声一片时才出面解释。从一系列矿难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网上官方舆论发布越是及时,人们对其就相对越是信任,反之则越发失去引导作用。当然我们也需要加强有关网络舆论的立法工作,一方面有利于保障公民合理权利,同时另一方面也能为打击意图破坏、故意滋事的不法分子提供法律依据。总之,对于网络舆论政府是宜导不宜堵。

同时作为网络舆论兴起的直接受益者,广大群众同样需要以实际行动来维持其正常的秩序。一方面群众需要保持理性,在众多舆论中注意比较甄别,在难以判断时要倾向于官方舆论的说法;另一方面群众也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避免出现个人主观臆造和言论受情绪冲动影响的情况。而要站在客观立场依托事实发表看法。除此之外,一个比较成功的做法就是由非政府的相关人士组成辟谣小组参与帖子留言的审核。新浪微博辟谣小组就是不带官方色彩,对网络上流传较广的帖子进行审核,对发现的谣言及时考证并予以揭示真相。由第三方出面辟谣实现了民间舆论和官方舆论的有机结合,既有利于及时遏制谣言的传播,纠正网络舆论的错误走向,同时又使政府监督退居二线,减少直接干预可能带来的猜忌,也能发动广大群众参与辨别谣言,提升甄别

能力。当然目前这种形式的辟谣小组规模尚小,但学生认为这应当成为群众自发维护网络舆论秩序的有效办法加以推广。因而,在推动网络舆论的良性发展中,广大群众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们说网络的出现打破了以往主要媒介对舆论操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像电视、广播、报纸等不在对人们的看法产生影响。因而网络舆论的良性发展不仅需要我们虚拟网络中采取措施,同样也可以借助这些传统媒体在现实世界里加以影响。虽然网络舆论的传播速度和范围较广播、电视更快更广,但人们往往还是会习惯关注报纸电视上的看法作为参考。为此,官方舆论不仅应当出现在门户网站上,同时也应当在报纸和电视中有所体现。例如在西藏3·14打砸抢烧事件中,政府除了在网络上第一时间通报损失情况,确定事件性质外,还在电视和报纸上及时跟进,深度报道:在报纸上我们能看到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各方对事件的态度,而电视上则专门播放事件纪录片以真实的镜头给人以直观的印象。随后在网络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舆论的主流都一致谴责暴力事件的发生,而这种正确的走向正是有着来自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全面客观的报道所产生的影响。因而实现网络舆论的良性运行,也需要我们重新思考传统媒体在网络时代中的作用与影响。

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启迪民智、交流看法、督促政府,推动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用得不好同样也会导致思想混乱、谣言四起、政局不稳,造成社会动荡、人心惶惶,破坏建设和谐社会的总路线。然而尽管仍然处于初期尚不成熟,网络舆论毕竟是时代孕育的新事物。为此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更好地对其加以引导,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决不是如何加以控制并遏制。或许唯有摆正这种心态,网络舆论才会像我们所期望的那样良性发展吧。以上是我对网络舆论及其引导的一点分析和看法,学生不才,文中多有偏颇之处,希望老师能够多多指正。

第三篇:优势视角下的残疾人社会工作

优势视角下的残疾人社会工作

摘要:残疾人社会工作就是专业社会工作的对残疾人工作的介入。本文将从一种新的视角—优势视角分析残疾人的康复工作,通过个案,小组和社区方法介入残疾人的医疗,教育,职业等,提出构建一套适合残疾人康复的社会工作体系。使他们享受与他人一样的权利和同等的机会。

关键字:残疾人,残疾人社会工作,优势视角,残疾人康复工作

Social work for disabled from the “strength perspective”

Absract:social work for disabled is intervention of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to the undertaking of the disabled.This paper will put forward a propesal to construct an integrate a social work system devoted to rehabilitation of the disabled from the “strength perspective”.social work conducted through cases, groups,and communities can be brought into medical care,education,profession of disabled.In order to make the disabled have equal rights and opportunities like other people.Key words: the disabled;social work for disabled;strength perspective;rehabilitation of disabled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指出: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根据中国残联发布的我国最新残疾人口数据,截至2010年,全国残疾人总数为8502万人,残疾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5%;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分别为:视力残疾1263万人,听力残疾2054万人,言语残疾130万人,肢体残疾2472万人,智力残疾568万人,精神残疾629万人,多重残疾1 386万人;各残疾等级人数分列为:重度残疾2518万人,中度和轻度残疾人5984万人。

残疾人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帮助残疾人补偿自身缺陷,克服环境障碍,使他们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专业活动。残疾人社会工作涉及残疾人的生活、创造和发展等各个方面。主要内容包括:(1)康复工作,即最大限度地恢复残疾人的生物机体的功能或进行功能补偿,以增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2)特殊教育,残疾人教育是残疾人享受权利和挖掘其潜能的重要措施,通过学校社会工作使受教育者获得更显著成效。(3)劳动就业,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残疾人寻求更适宜的劳动岗位、帮助他们适应劳动生活、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4)社会适应,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咨询、介绍和指导促进残疾人的婚姻与家庭生活。3.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论是关于残疾人现象的看法和如何解决残疾人所遇问题的理论。残疾人社会工作需要理论的指导,需要将实际工作经验、技术知识和理论结合起来。

(一)关于残疾现象产生原因的理论 1.个人责任论

残疾的个人责任论是将残疾现象的出现归因于个人(或家庭)原因的理论。这一理论在看待残疾现象时,将它同广泛存在的非残疾现象相比较,而认为残疾是一种个别的、特殊的现象,是由个人(或其家庭)原因造成的。在先天性残疾和非因公后天致残现象中这种理论最为普遍。这种观点认为,在“同样的”生活条件下,其他大量的人是正常的,而少数人致残,其责任应该在个人或其家庭。这种理论对于先天性、遗传性残疾现象有一定解释力,但是它常常忽视了社会因素对致残过程的复杂影响。例如某些新生儿的先天残疾并未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致残的责任在于个人或其家庭。按照这种理论,一个人患有残疾只能是个人或家庭的悲剧或不幸。2.社会责任论

残疾的社会责任论认为,一个人患有残疾主要是由社会因素造成的,不管是先天性残疾还是后天残疾都是如此。先天性残疾可能是残疾人的父母缺乏某些知识或者遇到不可抗拒的事件而造成的。比如由于近亲结婚而生弱智儿,由于难产处置不当而造成新生儿残疾,由于父母遭受饥饿而胎儿发育不正常等,都是社会因素影响的结果。至于后天残疾,则主要是社会条件不具备造成的。比如因公致残是社会性残疾的重要表现;某些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而造成大量残疾也与社会不发展有关,也可以归罪于社会因素。于是残疾或者是直接由社会因素造成的。或者是由于社会因素的参与造成的。显而易见残疾的社会责任论是人们对致残的多种原因有了较多了解、对个人权力和社会的责任有较深刻认识后的产物,这无疑是一种进步。

(二)关于如何看待残疾现象的理论 1.标签理论

标签理论是解释某些偏差行为何以产生的理论,也是反对那些不正确地制造偏差行为的理论。这一由美国社会学家提出的理论认为,在美国社会,某些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偏差行为,是社会上有权势的人给弱势者加标签的结果。本来,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这些弱势群体的行为是无可指责的,但是在那些有权势的人来说这些行为则不合规范,从而给这些行为加上“偏差”、“不正常”的标签。又由于这些人具有权势,经过宣传或某些社会程序,这些加在弱势群体头上的“偏差”、“不正常”的标签逐渐被广大社会所接受。对于提出标签理论的社会学家来说,有些弱势者的“偏差” 或“不正常”,与其说是真正的偏差,倒不如说是有权势者给弱势群体妄加标签的结果。有权势者的妄加标签使那些可能并不属于偏差的行为成为“偏差行为”,而且这种妄加标签可能真的会产生促成弱势者偏差行为的后果。这一理论应用到残疾现象上就是那些人被认为是残疾人?他们为什么会被认定是残疾人?当他们被认为是残疾人之后受到了哪些不公正的待遇?这种不公正的待遇对残疾人的行为与生活又有何种影响?等等。总之,用于残疾现象的标签理论反对轻率、不负责任地给某些人加上“残疾人”的标 签,以避免这种妄加给这些人带来不利影响。2.正常化理论

正常化是与帮助某些特殊的社会群体(特别是精神病患者及其他伤残人士)相关的理论。当代著名的法国学者福柯曾分析某些精神病院对“患者”治疗中的权力因素,指出精神病医生对患者的治疗(使其“正常化”)是一个强加权力的过程,从而对某些精神病的治疗提出质疑。在社会工作领域,以工作对象为本的价值理念认为,以往把某些工作对象(如残疾人)的行为视为异常并用某些所谓“正常”的方法去治疗的行为实际上是有偏颇的,因为被社会工作者视为不正常的行为在工作对象群体看来是完全正常的,因此问题在社会工作者的标定(加标签)上。另一种对正常化的理解,关注为受助者提供与平常人相似的生活环境,包括使他们回归平常社会,在常人社会中生活。英国的社区照顾就包含了这种意义。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正常化理论是多元的。有的从文化价值角度分析问题,有的从工作模式上探求合理的方法。但有一点又是共同的,即它们都认为应该从工作对象本人(本群体)的角度看待和处理面对的问题。

三、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方法

(一)关于残疾人工作方法的理论探讨 1.供养理论 以前,对于残疾人特别是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的最初的甚至认为是最好的办法是把他们养起来。他们的家人或社会通过对残疾人的经济上的供养而表示对残疾人的责任和爱。在经济不发达的社会,这种供养几乎只限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但在发达社会,对残疾人供养的范围在扩大。尽管不同社会对残疾人供养的内容和水平有不同,但一般说来,这种供养大多限于经济方面或者物质方面,而对他们的精神需求、对他们的能力估计不足。尽管对于残疾人,特别是严重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来说经济上的供养是完全必要的,但这并不是对残疾人进行关照的全部。仅从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念———人的需要是多样化的、人是有潜能的———来看,简单的供养理论就有不少缺点。在供养理论(观念)的指导下产生了以经济、物质提供为主的残疾人工作的实践。2.回归社会论

回归社会理论是一些学者针对将残疾人封闭起来进行供养和照顾而产生的弊病而提出来的。20 世纪50 年代,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在研究关护精神病患者的庇护所后指出,由于在庇护所中精神病患者处于不良的同伴关系和“关护”关系之中,精神病患者的病情没有好转,有的反而加重了。这里所指不良同伴关系是精神病患者之间的长期的共同生活、他们之间具有强烈刺激性的互动。“关护”关系是指庇护所的管理人员、医护人员对精神病患者的消极的、冷漠的态度和严格管制精神病患者的行为。这种关系之所以被认为是不良关系,是因为它常常不能使精神病患者的情况好转,相反,由于这些互动的刺激,精神病患者的病情可能会加重,而这种加重是将精神病患者封闭起来的结果。在戈夫曼看来,精神病患者的服务应该检讨上述庇护所式的做法,应使精神病患者处于积极的社会关系之中,其基本方法就是走出封闭。3.增能理论

许多关于残疾人、老人的供养及照顾理论在把服务对象看作是脆弱的一群时,忽视了人是有潜能的、是可以改变的这一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念。增能理论则站在人的发展的立场上,认为通过一定的方法残疾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他失去的机体的、社会的功能,并有助于他们进入一般的、正常的社会生活。增能不但在于增强其原来丧失的机体功能,而且可以增强他们的生活信心,甚至可以减轻他们对社会的“拖累”。增能理论是以人的发展理论为基础的,关注于人的基本价值的实现。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本模式 1.个人模式

个人模式是相应于个体残疾的工作模式。个体型残疾的理论解释是个人责任论,即某个人的残疾是由于其个体的原因造成的,个人要为之负责。由于残疾的个人(或家庭)悲剧,个人也要承担在治疗残疾中的痛苦。残疾人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既是肢体上的,也是心理上的,个人因不幸所导致的肢体或其他器官的残疾(严重创伤)则是他由一个正常人变为与常人不同的残疾人的过程。面对这种意外的伤残,当事人及其家人会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会使当事人及其家人难以适应。有人提出个人型残疾的哀痛理论,认为个人型残疾发生之后,当事人及其家人常常会经历这样一个心理过程:震惊—怀疑或否认—愤怒或焦躁—忧伤或沮丧。

当残疾现象发生之后,当事人、其家人、医疗工作者或社会工作者对残疾的评估可能是不同的和有差异的。当事人及其家人常常会把残疾程度评价得好些,即期望不会太坏。在这方面当事人的期望成分更大些。但医疗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则要面对现实,即客观地评估残疾事实。这样,当事人—家人—医疗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就形成了一个由期望向客观过渡的序列。社会工作者首先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认知差异的状况,并要设法弥合这种差异以帮助当事及其家人理智地对待现实。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常常采取渐进沟通模式。即不但在关于残疾程度的沟通渠道方面是由当事者家人过渡到当事人,而且在残疾真实状况的告知过程中也是渐进的,以利于当事人及其家人有思想准备,要易于接受现实。对个人型残疾,社会工作者采取的主要是个案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者要同残疾人及其家庭一起工作。在当事人及其家人认同了残疾现实之后,运用小组工作方法促成残疾人之间(或残疾人家庭之间)的互相支持就是必要的。2.社会模式

社会模式是相应于社会型残疾的工作模式。社会型残疾的理论解释是社会责任论,即认为某个人的残疾是由于社会原因导致的。社会在结构上、制度上存在问题使得某些个人受损,因此,社会应该为受损的个人承担责任。当然,即使社会型残疾其直接后果也是由某些个人来承担的,即某些人因社会问题而变成残疾,痛苦发生在这些人身上。与个人型残疾不同的是,对社会型残疾来说,个人所承受的痛苦和损失应该由社会来补偿。由于伤残发生在个体身上,因此即使社会型残疾也会造成个人的哀痛。个人哀痛理论在解释社会型残疾时也是用得上的。但是在渡过承认残疾这一阶段之后,在涉及残疾康复、残疾人日后生活等问题时,社会模式就表现出它的独特之处:社会工作者要站在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立场上,代表残疾人去同导致残疾的社会部门———单位、机构及至政府打交道,促成社会部门承担致残责任。应该提出的是,对于社会型残疾的致残责任人的认定并不都是明确和容易的,在一些情况下,某些社会部门可以逃避责任,或者设法降低自己应负的责任。在另一些情况下,致残的社会责任人并不十分明显,原因是缺少这方面的规定。因此,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显得十分艰巨。实际上,在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社会模式中,社会工作者所面对的是残疾人及其家人的创伤、他们保护自己权益的强烈要求、社会部门的复杂状况及程度以及有关规则、法律及制度。社会工作者要面对这些复杂因素找出解决残疾人问题的现实的合理的方法,实在是相当困难的。三)解决残疾人问题的方法

残疾类型不同、残疾程度不同、家庭和社会用于解决残疾问题的资源不同,解决残疾人问题的方式、方法也不同。从解决残疾人问题的场所(也是一种理念)的角度来看,残疾人工作方法可分为社会康复和社区康复,从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的角度看,残疾人工作的方法包括治疗(康复)、发展(教育、培训和支持就业等)。1.社会康复

对于残疾人来说,在医院和康复机构中对其进行治疗康复十分重要。虽然就其技术而言治疗康复主要是医务工作者的工作,但是社会工作者也可以为有效的治疗、康复做出贡献。在治疗、康复活动中,社会工作者与医务工作者相互配合,将物理治疗和心理辅导结合起来,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治疗、康复效果。医院或机构中社会工作者所做的专业工作称为社会康复,亦即康复社会工作。社会康复的概念,是指从社会的角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为残疾人创造一种适合其生存、创造、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的活动,其目的是使残疾人享受与健全人同等的权利,达到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目的。社会康复的实现,一方面依靠残疾人自己的不懈努力,另一方面则依靠社会对其提供尽可能的帮助。社会康复的措施,有些是针对残疾人个人的,有些必须是社会整体性的,如法律政策保护、无障碍环境、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等。社会康复工作的内容主要通过各种康复机构来实现,康复机构中开展的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主要由社会工作者承担。社会康复通过建立有利于残疾人康复的社会条件来对残疾人进行帮助。它与医疗康复、职业康复、教育康复共同形成全面康复的基本内容。社会康复的措施有些是针对残疾人及其家庭的,以个案工作为主,以小组工作为辅;有些则涉及法律和制度,涉及残疾人离开医院、康复机构后的生存环境,因而同社区康复相联结。康复机构中的社会康复临床个案工作包括如下内容:

(1)对住院患者的个人生活史、家庭情况和患者所在单位的状况及其生活的社区环境进行了解,掌握患者存在的社会、家庭问题及其背景,从而帮助其解决住院期间的困难。

(2)对患者的致残原因或病因进行认真调查和分析,从而对涉及的政治、经济、法律、劳动条件和家庭伦理道德等问题进行专题或综合研究,以适当干预。

(3)和有关医生、护士密切配合,协助他们解决残疾人的非医学问题,如对残疾人做心理辅导,通过谈话减缓残疾人的心理负担。(4)组织患者参与共同活动,减少他们的孤独感,促成患者间的互相支持;组织患者走出医院和机构,增强他们与社会的联系;组织适当的文化、体育及其他活动,展示他们的才能减少自卑感,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5)对患者出院后的生活环境进行调查,帮助建立有利于残疾人生活的社会环境。(6)依据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为残疾人争取合法权利,保护其利益。2.社区康复

社区康复是近些年来在世界上广泛流行的残疾人工作模式和方法。1976 年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社区康复,得到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响应。1979 年,世界卫生组织在专业技术上加强了对社区康复的管理,并发行了《在社区中训练残疾人》一书以指导各国专业人员。20 世纪80 年代中期,随着“联合国残疾人十年”活动的展开,社区康复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由于社区康复是以社区为基础的综合性康复模式,需要各方面合作共同批准,于是不同组织、机构之间的合作成为必然。在这种情况下,联合国的国际劳工组织(IL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4 年联合发表了《关于社区康复的联合意见书》,总结了过去几十年的经验,进一步规范了社区康复组织、方法与目标,使社区康复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发达国家,由于院舍照顾的康复模式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弊端,所以它们转向更富人道主义、更能使残疾人融入社会的社区康复。社区康复显然与关于残疾人的全面康复和发展的观念有关。但是在发展中国家,社区康复却是与这些国家用于残疾人福利经费的短缺有直接关系。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但社区资源丰富,而且发展中国家的社区尚未受到西方工业国家那么严重的冲击,因此,这些国家的社区康复有较强的社会支持条件。社区康复的基本点是社区支持、社区参与,其结果也是社区受益。进行社区康复,关键是要形成尊重残疾人、帮助残疾人的社会风气,并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残疾人给予支持。在社区资源的组织、动员方面,重要的是将有利于残疾人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网络提供的资源、社会机构提供的资源和正式(政府)提供的资源结合起来,共同支持残疾人的康复。在这方面,社会工作者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即要通过社区宣传、社区教育、社区组织等工作形式建构支 持残疾人的社会环境。3.职业康复

职业康复是通过帮助残疾人就业来促进他们康复和发展的方法。通过就业残疾人不但获得独立的经济地位和收入,而且可以使某些器官的能力得以某种程度的恢复。此外,就业还可以增强残疾人的效能感和自信心,使他们融入社会生活。因此,职业康复是一种有综合意义的对残疾人进行康复和帮助其发展的方法,在方法取向上也是治疗和发展的统在一个社会中,特别是在社会劳动力相对富余的社会中,残疾人的职业康复并不那么简单。帮助他们找到(或创造)合适的劳动岗位不但需要社会工作者的努力,也需要政府的社会政策的支持。在政府社会政策的支持下,社会工作者在残疾人的职业康复中要做如下一些工作:残疾人就业前的咨询和评估,残疾人的治疗和训练,就业后的随访和继续支持。就业咨询是就残人的从业心职业和岗位的兴趣、残疾人对从业后的劳动报酬及保护条件进行咨询,解答他们的问题,使其有充分的信心。评估则要对残疾人的身体状况、技能素质与可能从事的职业的要求进行比较,看残疾人是否适合这些工作。一旦确认残疾人适于某项工作,还要对他们进行适应性训练。这不但包括心理训练,也包括技能训练,目的是使他们能较为顺利地适应岗位的要求。当残疾人上岗工作之后,社会工作者还应进行跟踪式随访,及时了解残疾人就业后遇到的问 题,并设法解决。这既包括继续对残疾人做发展性工作,也包括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还包括解决某些制度上的问题。

以上是王思斌老师关于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一些理论和方法。而在目前的残疾人社会工作无论是理论还是事务都有很大部分程度存在着运用“劣势视角”来看待残疾人问题。

其一“劣势视角”影响了公众对于残疾人群体的判断和认识。在劣势视角下,残疾人的理想,生活目标,人生价值等各种因素往往被掩盖,淹没。取而代之的是“机体残疾”,“行为偏差”,“家庭累赘”和“社会负担”等劣势观念下的社会偏见。使得公众在理解残疾人是的一种不良意识逐渐形成,并渐渐凝结固化。在这种情况下,残疾人的康复提供者,包括家人和机构,或者是社工人员在对残疾人开展工作时,常常会因此无视于受助者的个人见解、看法或者内心感受,从而会扭曲服务提供者与服务接受之间平等的地位。

其二 劣势视角加剧和残疾人对自身的悲观和失望意识。在劣势视角下,残疾人被贴上“残疾”的标签,如上文的标签理论,其实就是从劣势视角看待残疾人问题,这种贴标签行为,致使残疾人的心理受到很大的压抑和伤害,甚至形成心理的缺陷。这种情况下,残疾人很容易放弃对自己人生的追求,对前途悲观失望。

其三 劣势视角是的残疾人的服务提供者无法真正满足残疾人的需要。劣势视角的思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助人者与受助者之间的不平等,相对于助人者,他们是被动的,消极的,弱势的。他们的需求,特别是心理上的“能力提升”的需求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社会公众对残疾人的看法及残疾人对自身的悲观心理,使得服务者与残疾人的看法存在着无形的距离。即提供服务的机构级服务人员与服务接受者之间,服务理念与服务需求之间,服务内容与服务要求之间,都存在某种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对于残疾人的康复治疗存在很大的影响。

第四篇:社会学视角下的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浅析范文

社会学视角下的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浅析

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生活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交往能力越来越成为其心目中衡量个人能力的重要标准。他们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有意识地发展交际能力。可是,有很多的大学生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存在各种各样的交际问题。不良认知、情绪及人格等心理因素,都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而人际关系不好,又会进一步导致原有心理问题的加重或产生新的心理问题。培养良好的人际效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

2013年复旦大学医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惨遭室友投毒,于4月16日下午经抢救无效在医院不幸去世。这起校园投毒案的发生再次让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上。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但现在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紧张,宿舍关系不好引发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1995年清华大学化学系女生朱令被用铊盐投毒;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害寝室4名同学;2011年,中南大学一男学生持刀将该校一女生杀死,随后自杀……综上几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并不乐观,不管是嫉妒,还是仇恨,去杀害自己的同学,这无疑是社会责任,是我们教育的失败。

为了使大学生能更好的处理人家关系,下面我们从社会学的几个角度来分析目前的大学生人际关系。首先,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导致学生难以确立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竞争机制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大学扩招,并且提前进入社会,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大学生身处东西方价值观并存互相冲突的复杂环境中,各种外来思潮的涌入,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其次,相关制度改革的不完善导致学生无法获得相对平等的教育权利,社会分层阻碍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社会分层的根源在于社会不平等、稀缺的普遍存在,使人们对社会性资源的占有不可能是均等的,因而人们的社会地位总是存在不同的高低层次。社会分层作为最重要的社会不平等的表现方式,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存在状态。大学校园中的社会分层主要是指由于家庭、经济、文化等背景因素的介入使得大学生群体的生存状态与心理状态产生差异与分化的现象。我国的大学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转入大众教育,作为大学的主体大学生源于中国社会不同阶层,他们的生活方式选择和生存状态差异是家庭阶层的直观影射。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大学生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将经历生活方式的转型乃至阶层的转换。原有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的巨大差距,使得进入同一学校的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显示出不同的表现,大学生人际关系有了新的特点。还有,相关教育真空导致学生心理素质得不到充分发展。尽管社会的急剧变化确实冲击着大学生的精神家园,但内因才是事物变化的根源,有人说没有失败的学生只有失败的教育是颇有道理。大学生需要受到的教育并不只是知识教育,更重要的还有人格教育。目前来看,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仍是看重学生成绩是否优秀,能否发表论文,最后能否找到工作等,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还比较薄弱。

每个成长中的大学生,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气氛中,如何提高个人的人际魅力,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状态,这是每个大学生值得思考的问题。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学习,锻炼和提高。所以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遵从一定的原则,真诚待人。和身边的人相处,要正直、平等和诚信,营造互帮互学、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氛围。决不能搞拉帮结派,酒肉朋友,无原则、不健康的人际交往。在与人交往时,一方面要真诚待人,既不当面奉承人,也不在背后诽谤人,要做到肝胆相照,襟怀坦荡。另一方面,言必行,行必果,承诺事情要尽量做到,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拥戴,彼此建立深厚的友谊。同时要学会宽容、换位思考,在交往中注意互补互

助的交互原则。在与人相处时,应当严于律己,宽容待人,接受对方的差异。要善于从对方的角度认知对方的思想观念和处事方式,设身处地地体会对方的情感和发现对方处理问题的独特个性方式等,从而真正理解对方,找到最恰当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社会交往中,往往我们会发现不同气质、性格和能力的人能够相处配合的较好,而能力非常强的两个人倒并不一定配合相处得很好。对于真心接纳我们,喜欢我们的人,我们也要愿意接纳对方,愿意同他们交往并建立和维持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处理我们周边的人际关系,是我们的生活更加的轻松快乐。

2.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不平衡感

(1)社会现状

由于交往过程中带来的不平衡心理,一些农村的贫困学生较为敏感,自尊心强,性格内向,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被动,不敢与人交往和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因此,导致部分大学生在经济生活的巨大压力下出现自卑、自闭的现象,甚至萌生了退学的想法。而来自城市富裕家庭的学生,生活上并没经济压力,性格表现更为外向开朗,在人际交往方面较为主动积极。

(2)原因分析

社会的不平衡性和多层次性。家庭的自然结构、家庭的人际关系、家庭的教育方式、家庭的抚养方式以及家长的素质等都对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过程中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不少心理问题是与家庭生活的不良背景、早期不良家庭生活经历联系在一起的。贫困家庭的学生和富裕家庭的学生在交往中会形成两个明显不同的群体。其次,随着人际关系主体的扩大,大学生与不同的人的交往频率和深度有明显不同,形成更多不同层次的交际圈。在传统的寝室、班级、师生等交际圈之外,还有网友圈、老乡圈、兼职圈、合租圈等。在不同的交际圈中,交往主体间的认识了解程度、情感依赖程度和交际的稳定程度都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

5.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性格的极端化

(1)社会现象

马加爵杀人案:云南大学生马加爵在宿舍连杀四人。药家鑫杀人案: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将人撞到之后,不但没有将其第一时间送往医院,反而因害怕被害人看见其车牌号将其杀人灭口,致其当场死亡。杀人后,药家鑫驾车逃离现场,再度撞伤两名行人。诸如此类的大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恶性案件层出不穷。

(2)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身处东西方价值观并存互相冲突的复杂环境中,各种外来思潮的涌入,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文化心理学家霍兰威尔提出,在某些情况下,外来文化移入压力会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具有非常有害的影响。这是因为,当一种文化移入另一种文化时,由于文化刺激的泛滥,会造成价值体系的重新认知和整合,使人们难以依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经验,合理而又准确地选择和认同一种社会价值观念系统,从而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境地,也容易产生心理失调,有时就容易产生无法控制的过激行为,这也就是众多大学生恶性案件不断频发的源头之一

(三)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强调对人和人的心理动机的研究,批判那种只从宏观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或抽象的社会角色上去研究社会的作法;在方法论上倡导个人是社会学研究的根本原则;

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社会交换论的基本内容包括:

1.社会交换论的两个基本取向

(1)个人的心理取向——个人的功利计算。交换的产生是基于个人的需求,这一基本命题是建立在个人的价值判断和计算上的。

(2)结构的集体取向——社会交换受社会结构的制约和社会规范的引导。

(一)社会互动理论

社会互动,是指群体活动和社会过程是由互为条件和结果的社会行动为基础的。当相关双方相互采取社会行动时就形成了社会互动。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作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即我们不断地意识到我们的行动对别人的效果,反过来,别人的期望影响着我们自己的大多数行为。它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社会互动是人类存在的重要方式。与其他动物间的互动相反,人类互动是有意义的。

社会互动是研究社会学的基本分析单位之一,是微观社会学的主要课题。它是个体层次和社会结构层次以及文化层次的中介,是由个人走向群体甚至更大社会组织制度的转折点。

通过以上分析,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在社会互动理论、社会分层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的社会学理论视角的基础上,发现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社会层次、不同的社会文化、不同的社会群体等对大学生人际关系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人际关系的优劣与否又关系着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对于大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可以从个人方面、家庭方面、学校角度、社会层面完善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第五篇:法社会学视角下城中村主体研究

法社会学视角下城中村主体研究

-----结合城中村改造矛盾(注:本文尚未发表)

作者简介 潘佳 单位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1986-

【内容摘要】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引发了城中村拆迁矛盾和城中村问题,主要是拆迁与否的矛盾和征地补偿的矛盾。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新型农民的现代意识空前觉醒,经济地位相对抬升,谈判能力增强。迫于法制,体制机制和传统文化的影响,村领导角色尴尬,拆迁方态度坚决,村民意见不尽统一。城中村改造,宜考虑不同方案,着重保护农民土地收益。发挥城市化推进,制度改革,领导干部作风转化和主流文化影响的合力。

【关键词】 法社会学 城中村 村民 拆迁

城市化进程关系整个社会的运动方向。[1]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各地正在进行着新的探索,诸如重庆的土地换社保,北京市朝阳区与土地出让金相关的惠农社保等等。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产阶层的队伍日渐壮大,该阶层的地位极为尴尬,下则沦落底层贫民,上则跻身富裕阶层。对于后者,有这么一类群体极为相似,常常被忽略。他们的名义角色和实质角色开始分化,从空间布局考察,该类群体往往集中在城市市区,城乡结合部,这就是城中村村民民,(本文所指代的的城中村村民概念外延广泛,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所有居民,只要居住在城中村的都囊括在内,便于整体考察),包括拥有常住非农户口或者是仅仅居住在城中村的转化完尽的城市市民以及外来住户。城中村矛盾主要有两个,一是拆迁与否的矛盾,二是强制拆迁和补偿数额村民不满引发的群体性实践和政府失信。城中村村民,对待城中村改造意见不一,分歧明显。近年来一些地区传统矛盾和新矛盾叠加升级,造成城中村改造陷入僵局,或者区域型城市化步伐搁置不前。以城中村改造为逻辑起点,城中村村民问题成为新的社会难点和热点。深入考察这一阶层的社会特点,辨析村民的的社会意识状态,有助于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稳步进行,城中村矛盾的化解,特殊群体的利益保障乃至基层民主制度的进步。

一,群体特点辨析

以河北省保定市城中村为例,几乎七成以上的私营企业主来自县乡,其中相当一部分居住在城中村。据考察,城中村的常住人口多为中老年人和孙子女,且妇女居多。他们的子女有的在市里工作,有的在外地打工,也不乏近年来逐渐增多的外来人口,二三产业工人,自营职业者。据不完全统计,城中村的村民在拆迁中享受的利益与其他区域拆迁村民相比,享受的利益想对丰厚。他们是城镇化的受益者。当然不乏激烈冲突乃至群体性抗议的个案。笔者只是说明,对于改造成功的城中村,城市化进程的结果,使得城中村村民相对于远郊,县乡农民,城市工薪阶层,不再是弱势群体。相对政府而言,他们还是弱势的,除非你的个人影响力超越当地的权力架构。强弱之别,如同周孝正先生所言,总是相对的。对这部分群体的利益分配结果,城市工薪阶层和远郊农民意见较大,贫富差距格局出现了微妙变化导致的社会心理失衡是问题的诱因。

对于没能成功进行改造或准备进行的城中村村民,他们的心理状态同样特殊。事实上,政府,拆迁单位和核定范围内的单位及居民的关系是两层窗户纸,互相猜忌矛盾背后是心理战。谁能推到双方互不信任的这堵墙,谁就解决了这个顽疾。理论上讲,在与政府和开发商的谈判中,城中村农民和被拆迁居民的谈判优势是明显的。他们集体观念极强,纳什均衡关系稳固,拆则希望最大化争取利益,不拆也无所谓,因为自己享受的城市待遇越来越多,越来越平等,不少居住在城中村的工薪阶层已经是城市户口,况且大家伙几代都过来了,乡里乡亲,其乐融融。这样的生活方式,甚至是所有城市居民羡慕的,既拥有城市的体面生活,也保留了乡

村恬静。事实上,中国特色的城中村群体,在世界范围内并不多见。他们在政策转型中通过与政府的博弈,在拆迁活动中,拥有一定的的话语权,有着和远郊村农民不同的智识和和谈判能力,自组织能力较强,民主意识,权利意识相对高涨,社会关系城市化和熟人化相结合。总之,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新型农民的现代意识空前觉醒,经济地位相对抬升。二,利益主体心态博弈

我们不难发现在钉子户事件层出不穷的今日,钉子村往往被我们忽视。从一个角度而言,利益分配方案的精英化,利益分配机制和程序的不透明,双方互信机制的缺位和政府的不履行承诺是矛盾的症结所在。在笔者看来,中国社会无论民间还是社会都是善于讲究策略的,解决互信问题引发的拆迁矛盾有两个基本思路。其一立足于公开,民主,程序公正分配公平的的制度改革。其二,在体制制度外从村领导班子着手,各个做工作。现实中,村长和书记的地位很尴尬,看似沟通协调,百姓心中大多成为了政府的利益共同体。当然了,迫于种种压力,不可否认他们确实在集体谈判中为争取本村利益作出了贡献,有着和政府不同的利益诉求。正是这方面的属性,才造成了他们的双重角色。费孝通先生和黄宗智先生早就谈到过,中国政府一向统而不治,国家权力在县以下就终止了。自秦汉以来,中国基层的统治力量实则掌握在乡绅,长老,黑恶土坝等精英群体手里。时至今日,产生这么两种现象。其一,干群关系的脱离以及代议制的实施造成了从地方到中央的政权合法性认同逐渐降低。其二,地方利益表达机制不畅,渠道阻塞,中央改革的信心强化,社会改革持续推进,中央政权的合法性认同提升。可是一到基层工作开展仍然困难重重,这里面既有传统统治的弊病,也有二元结构的问题,还和不公正的利益格局的稳固有关。

城中村改造的问题,政府的态度较为一致,即将村宅基地统一收归国有,农村村民转化为城市市民,村建设纳入城市整体规划范围。城中村村民的意见不尽一致,有的支持改造,有的坚决反对,有的无所谓改造不改造。在“钉子村"中,不乏一些青年中年朋友希望政府拆迁,对补偿款项基本满意。他们知道城市化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也希望反对的村民转变思想。在笔者看来,农民内部越来越多的利益分化,加大了了政策协调的难度。现实的尴尬在于社会利益的保护,常常是以相对人利益的牺牲为代价的。新拆迁条例方案的出台,仅仅禁止了强制拆迁,不会根本上化解矛盾。前面谈到,城中村改造矛盾的症结在于民主决策和利益分配方案的公平性等方面。笔者以为,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人民向后看的思想相当牢固,这种观念在反对改造的城中村村民中不占少数。(笔者曾在网上做调查,并不是仅仅对利益分配方案的不支持而不愿搬迁,有相当一部分安土重迁的思想根深蒂固)苏格拉底,老子就是这种思想的代表。他们反对取代化,替代化的生活方式,及期望享受城市化的待遇,又留恋小国寡民的乡土生活。意识形态依赖的削弱,决策信息膨胀选择的加大,竞争中短期失败的人群增多,更多的不平衡使得我们安全感下跌,使得向来老年人为主的人群结构出现了微妙变化,她们的后代,中青年人中也不乏这种观念的。客观讲,这种常常被认为保守的观念是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原因之一,在特定空间范围内,一定历史时期也具有延长社会生命,减少社会矛盾,减少资源浪费的功效。

三,从城市化的价值看矛盾的化解

城市化的目的不仅是简单的把大量农民转化为城市市民,大量的农用地市变更国有。而是立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极度贫乏,人地矛盾的尖锐的国情,通过结合适度农业人口规模发展现代农业,更多的城市人口发展二三产业业。不是追求GDP指标的攀升,而是让每一个国民富裕起来,人的价值素质的全面进步,解决长期以来的二元矛盾,使每一个社会公民民享受平等的社会待遇,解决从古至今中国社会一直以来的关键问题---农民问题。土地问题作为农民问题的关键,也是城中村改造难题的突破口。土地问题的科学评判是找到解决思路的前提。在笔者看来,土地不是一个简单的所有权关系,是集合产权的载体。城中村土地关系,如前所述,涉及国家,村集体,村官员,村民的利益。各方合法不合法的享受部分利益,农民尽

管权利意识觉醒,争取权利意愿强烈,影响利益分配格局的能力弱小,享受的利益处于价值链的最底层。

基于这一状况,城中村改造问题的解决要利于城市化的顺利推进,尤其重视农民土地利益的保障为。

笔者以为,城中村是否拆迁首先有待值得探讨。前面已经论述,城市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城市化不代表千篇一律的城市建设,大搞粉刷工程。城市村是可以融入城市空间的。政府可以在村民民主,合理补偿地基础上制度化地收回农村宅基地,富裕城中村农民土地使用权。况且,不少城中村往往是历史形成的,集人文价值于旅游价值为一体,就地保护开发也不失为一条途径。事实上该理论诉诸实践短期内可能性不大,很大情况下取决于地方政府财政制度的改革的信心和决心,既得利益群体格局变更,民主力量的进一步强大以及民营企业投资经营环境的好转。

如果拆迁,需要做好如下方面:

其一,坚定不移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化是合现代市场经济规律的,与法制结合,城市化的目标之一是集商品社会陌生人社会工业社会为特色的法律取代熟人社会的规则,习惯,礼教束缚,构建全球一体化的平等,公正,民主,透明的交往规则。小国寡民,不求改变,安土重迁的生活思想尽管有益于生命的延续,根本上上阻碍了市场化的步伐,资源的流转范围和速率和资源配置效果,影响了社会进步的速率。

其二,决策机制,分配方案民主化,透明化,程序化,以信息公开问责机制形成为起点,构建适度民主的权力问责模式。建立从中央到基层各级明细的拆迁补偿办法,标准和条件。行政权力的运作以信息公开为起点,始终围绕信息公开推进。信息公开领域问责实效弱化,民主参与不够是信息不公开,假公开,双方猜忌,政府失信的直接原因。现实中老百姓埋怨很大程度上源于政府工作不透明,政府不履行承诺,而不在于当事人争取额外利益。信息公开制度改革的一要要在信息统计,制作,修改,发布的各个环节引入民主化监督机制,而要将发布的科学性,履行效果纳入详细的政府工作,部门工作和人事考评范畴。

其三,从领导干部作风转化着手,建立基层和乡镇区县乃至省级公务员和村民的直接沟通制度,纳入政府考评指标,逐步形成官民互信的良好社会氛围,缓解官民对抗,逐步扭转官员脱离群众的局面。不可否认,良好的作风传统,领导人人格魅力,在熟人社会的影响力比法律要大得多。同时我们有着老一辈领导集体亲民近民的传统。中国的国情表明,基层工作的展开离不开乡土社会有威信的,品行高尚的县乡领导,支部书记,村长,长老等等。没有他们的辅助,生人社会,工业社会的国家政策在乡土社会推行,相当困难。

其四,面对新媒体语境,进行主流文化价值的宣传,创造科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氛围。在社会转型价值多元的时代,主流文化价值在传统媒体的宣传在受众的影响力和舆论的引导力,已经力不从心。近年来很多拆迁矛盾的出现,源于新媒体。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功能的弱化,极大地迸发了人们虚拟空间的泄愤心理。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利用新媒体泛滥式的发表粗俗,甚至是低俗的言论。主流文化价值的破坏是在无形中剧烈的爆炸。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产生的种种违背社会主流文化价值的价值观,暴露出来的新媒体语境下主流文化价值宣传的危机,尤其应当引起党政机关,尤其是文化宣传部门的警觉和反思。需要我们主流文化价值的宣传深入到网民中去,成为“围脖”中的一份子,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深入到每一个“围脖”行为的环节,无论是语言,还是行为都能渗透进去。我们主流文化价值的宣传不是所谓的“高、大、全”,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文明的进程中对人民文化行为的影响,对人民文化思维的引导,进而促进社会历史文化的前进。国家层面应从战略高度与时俱进的深入融合进新媒体的发展,让宣传进入日常化、规范化、和谐化。人人都可以拥有这些简单、方便、快速的新媒体模式,宣传部门和党政机关,领导干部都可以参与qq博客等等。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带头形成一种规模效应,让更多的不相符的庸俗倾向远离这个未来主流文

化价值宣传的主阵地。

参考文献:

[1]邹农俭:中国城市化的探索,载邹农俭《社会学的视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第47页。

Research On Villagers in context of the Sociology of Law-----With Contradiction of Reconstruction in the Village

【Abstract】 advancing urbanization led to contradictions and villages demolition problems, mainly the demolition or land acquisition compensation conflicts and contradictions.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making the new farmers unprecedented awakening of modern consciousness, the relative uplift the economic status, bargaining power increased.Forced by the legal system,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role of village leaders embarrassment, demolition party was adamant, the villagers are not the unified opinion.Reconstruction of the Village, should be considered different options to protect farmers focus on land revenue.Play in urbanization, reform, transformation and style of leading cadres of the mainstream culture of the force.Key words demolition for town of Sociology

下载社会学视角下的学校社会工作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学视角下的学校社会工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试论教育社会学视角下的远程教育

    试论教育社会学视角下的远程教育 作者:覃泽宇 李文娟时间:2011/11/18 9:56:00来源: 论文关键词:远程教育教育社会 学 教育公平 论文摘 要:教育公平是教育社会学的重要命题,远程......

    教育社会学视角下创造教育的问题

    一、教育社会学与创造教育 以教育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看待中国创造教育,探讨和分析中国创造教育中的现象、问题、结构,就是站在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上,把其当作一个工具性学科来......

    社会工作视角下社区需求调查策略

    社会工作视角下社区需求调查策略 ——以广州市某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需求调查为例 河南师范大学社会事业学院 徐新豪 摘要:社会工作事业在广东、北京、上海蓬勃发展,广州的家......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老年人赡养问题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农村老年人赡养问题 会计0807 仲燕萍 2111008238 长期以来,我国最主要的养老模式都是家庭养老,“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至理名言沿袭至今,这也就决定了老人的......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研究

    论文题目: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研究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加速转型,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给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社会学视角下的政府征地问题5篇

    社会学视角下的政府征地问题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和房地产业的高速繁荣,,全国各地都在紧罗密布地进行着各式各样的房地产建设活动,而要进行开发和建设,就不免要涉及到征......

    社会工作硕士社会学基础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第1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其中,“条件”是指社会良性......

    法社会学视角下的公司制度执行情况研究

    法社会学视角下的公司制度执行情况研究 关于怎样的法社会学研究范式,才有利于促进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已有较多学者进行了直接或间接的讨论。其中,笔者比较赞成邢鸿飞及许根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