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视角下社区需求调查策略

时间:2019-05-14 16:00: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工作视角下社区需求调查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工作视角下社区需求调查策略》。

第一篇:社会工作视角下社区需求调查策略

社会工作视角下社区需求调查策略

——以广州市某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需求调查为例

河南师范大学社会事业学院 徐新豪

摘要:社会工作事业在广东、北京、上海蓬勃发展,广州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全面铺开。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服务立足于社区,服务创设和服务质素的提升依靠科学的社区需求调研,如何开展社区需求调研成为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以对广州某街道的需求调研为例,从比较性需要、感觉性需要、社区公共问题分析等方面介绍了社会工作视角下社区需求调查的策略,对家庭综合服务的开展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社区需求;调查;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专业社会工作以独特的专业价值、“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助人自助”的根本宗旨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并逐渐被广大居民认可、接受。在巨大的社会需求和政府政策影响下,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发展十分迅速。2011年,中共广州市委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在《关于加快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办法》中要求:“到2011年底,全市所有成熟的街道要开展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到2012年上半年,全市每个街道至少建成1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至2014年,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171间,财政支出逾3.1亿元。

如此多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如何有效的开展社会工作服务,保证服务质量?如何设置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主要服务板块儿与内容,开展适合在地社区的专业服务?一个基本的常识是根据需求来设计服务内容,有了基本的需求,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服务设计,这是保证服务的质量的一个前提条件。作为覆盖整个街道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如何把握社区和居民的真正需求呢?是不是做调查一定要发放调查问卷呢?同时,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各项服务的创新、服务质素的持续提高需要持续的社区和居民需求调查作为基础,因此,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社区需求调查是一项十分紧迫也十分重要的任务。

1二、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需求调查的策略

(一)性质

雷杰等著,《探索回顾展望:广州市政府购买家庭综合服务分析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3页。第一,社区需求调查首先是一项社会研究,它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经验的、科学的而非自然的、思辨的、判断的。第二,侧重结构性视角。需求调查是调查研究的一种,对方法论原则的取舍只是造成定量与定性的不同方法,调查目的也对调查工具的选择产生影响。目前社会调查比较流行的做法是采用定量研究方法、用调查问卷收集资料。社会工作性质的调查则侧重于宏观、结构性视角。第三,社区调查是个综合概念。社会工作性质的社区调查必须考虑社区硬件、软件等社区资源,社区群团组织,即必须考虑社区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资源。比如只有注重对社区的感觉性需求、表达性需求、比较性需求和规范性需求的调查分析,才能从宏观上把握社区的基本情况,设计符合社区需求的服务方案。

(二)调查任务与重点——对社区基本情况和资源做了解,绘制社区资源地图,为创设适切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打基础。

社区需求调查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五个方面:

1、比较性需求

简单来说,比较性需求就是因为某个社区有此项服务,而与之类似的社区没有,后者便会有因此比较而产生的需要。与社区基层组织紧密联系,了解社区的名称和发展历史,弄清楚社区地理位置和周围生态环境(不能只看地图,要做社区漫步);向基层政府了解社区的人口结构、数量、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基本职业分部;了解社区组织或单位资源(机团单位、民政科、共青团、妇联、残联、文化站等)。通过社区漫步了解社区硬件,包括活动场地、公园、绿地等能够开展社区活动、社区宣传的地方,社区环境和周边情况。与其他相邻社区做比较,有哪些资源优势,有哪些不足和欠缺。

2、表达性需求

当一项服务的需求人数增加使得供不应求时,那么社区就会对这种服务存在需求。这种由居民的实际需要表达出来的需求,也叫“表达了的需求”。

选定观察点:公园、广场、街道等。收集资料维度:社区居民行为体现的资源不足状况等。

观察老年群体:晨运、广场舞、太极拳等的大概数量,黄昏时分绿地和室外健身区域的使用情况;居民交流的场地和基本状况;辖区内有多少个居民类型社区组织比如老年协会、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日常活动的情况。有无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医院能否满足老人的基本需求。

观察青少年群体:辖区内学校、运动场所使用的基本情况,青少年聚集和活动的频率。

④观察儿童群体:辖区内的幼儿园、绿地公园活动场地的使用情况(儿童活动场地主要观察母子互动的情况。观察残疾人群体:辖区内有无工疗站、康复社区医院等。共青团、妇联、残联主要开展哪些服务,现有服务是否可以满足各个群体的需求等。

3、感觉性需求

也叫感觉到的需求。是指大多数居民感觉到某些需要和期望不能得到满足并且把它说出来的需要。这些需要可能是现实的,也可能不切实际,要区分开来。

观察后开始接触,寻找乐意接受陌生人访问的居民,交谈、访谈、自然形成的小组、基层社区协助下组织的焦点小组等进行访谈,了解基本情况和居民对社区的感受,居民希望提供怎样的社会服务等。结合家访问卷调查、焦点小组访谈等重点了解居民感触最深的受到困扰的公共和群体性的问题。

4、规范性需求

政策要求和标准化建设使得社会工作服务有质和量上的标准,当社区中的一些资源不符合标准规范时,就会产生规范性需求。

社区的学校、医院、超市、图书馆、运动场、文化中心、星光老年之家、道路、桥梁等各类设施与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人口结构直接相关,社区资源不足、设施落后就会产生众多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

5、社区问题

社区调研需要重点了解和关注的问题有两个层面:

第一是社区公共性问题分析。所谓公共性问题是指社会成员在某个公共生活领域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的、个体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社区公共问题影响了某个群体的生活,它的形成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它的解决涉及到多方面多层次的矛盾和利益冲突,在过去的各方面协调中由于矛盾纠结太多太深未能解决,从而成为历史的、公共的、困扰各方面的难题。

第二个是社区群体性问题分析,可以是某个群体共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如社区高龄老人的日间照顾问题,幼儿入托问题,残疾人康复问题,低保家庭能力增长问题,外来工社区融入问题等等)社区资源缺乏或者其他原因,成为没有办法解决的群体性问题。

(三)方法与步骤

如果时间充足,调查就可以严格按照调查研究的方式步骤进行,但现实情况往往是时间紧张,来不及做充分的准备。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利用有限的资源尽可能找到社区真正的需求呢?有一个比喻来形容总体调查思路:有点类似医生“望闻问切”。第一步,进行社区漫步(一眼望去),对整个街道的地理分布、交通状况、人口分布等有宏观性的把握;第二步,与街道、居委沟通,并选择驻点社区作详细的交谈,了解社区服务开展状况,过往的“病历”,处理方法等等,以听(即“闻”)为主;第三步,对社区关键人物进行拜访,比如老党员,群防群治治安岗人员,与居委会人员上门探访低保户、长者、残疾人等,以及派发问卷,随机街访;第四步,撰写评估报告,即找出问题“切”入点,开药方。

所以,可选择的具体方法可以是:以质性研究为主,定量调查为辅。

收集资料方法:焦点小组、座谈会、入户访谈、调查问卷、访谈提纲、社区漫步、街头调查。

(四)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社区需求调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能希望一劳永逸。其一是因为人性是复杂的,其二是因为需求是有不同层次的,人的需求会发生变化。第二,科学的调研方法是一种理想状态,在社会世界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现实条件限制。第三,社区需求调查本身就是一个整合资源的过程,要有效整合资源。在社区需求调查过程中,调查员需要接触街道等政府职能部门、广泛接触各类群体、社区各类社区组织,在调查的过程中,会整合政府政策资源、社区组织资源、社区人力资源等。第四,整合资源的同时要十分注意与各种组织建立信任与合作伙伴关系。

三、优势与不足

以社会工作视角开展社区需求调查有以下优点:第一,能够从整体的宏观视角看社区把握整体情况,能够从结构性视角看社区分析社区结构性问题。避免以片面的、局部的眼光缩小社区需求的范畴。第二,以表达性需求、发展性需求、感觉性需求等为重点调查领域,能够从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设计出发重点关注社区需求和居民需求,能够为以后开展有效的社会工作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能够促进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与其他社区组织的合作与信任。第四,能够促进社区居民对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了解和理解。

不足:第一,一般情况下,整个调研时间比较紧张,有走马观花之嫌。第二,收集的数据资料以群体性资料为主,单个样本的基本信息不突出。第三,收集的数据资料有限,受定量研究质疑。

四、案例

(一)基本过程(按10个工作日算)。

1、初步接触、充分沟通,组建团队、准备进入。(两天)2011年10月中旬,机构收到邀请,进入广州市某街道开展社区需求调查,时间限定为一周,任务是调查社区需求。接到邀请后,第一件事就是进行充分的沟通,洽谈调研具体事宜。第二,达成合作意向后,着手组建调研团队,制定调研计划,准备调研资料。调研团队中主要由督导老师、一线社工组成。根据时间、人力、调查目的及街道办事处提供的基本资料选择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为辅)、确定研究对象,如调研地点的选择按照地域分布、人口数量、居民构成、社区环境、软硬件资源情况选取,通过以点带面、有重点的深入理解社区。

与之同时,需注意与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的沟通,他们作为社区组织一方面是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合作伙伴,一方面也有自身的需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可以提供特定的服务。与街道、居委会沟通的具体的方式主要是召开座谈会,了解基本情况、获取基本资料和基本信息。

准备调研资料,主要包括设计访谈提纲、需求调查表、调研日志表等。见附件。

2、进入社区、广泛接触,搜集资料、深入理解。(4天)

按照原先选取的调研地点,通过社区漫步,尽可能的多方面搜集资料,调查员全身要动起来,用眼看、用耳听、用手记录、用身心感受。与社区的各个层面进行广泛的接触,通过焦点小组、座谈会、个别访谈、需求调查表、照相机、录音设备等收集各种形式的资料,为撰写调查报告打基础,为深入理解社区打基础。

3、总结特点、分析需求,设想服务、撰写报告。(2天)

根据社区基本情况,总结社区特点,进行需求分析,根据需求进行服务设想。这是需求调查最重要的一环。要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总结、统计分析、对比,科学的总结分析,注意不放大、不缩小,合理的预估、计算需求规模。然后根据需求和服务设想来撰写调查报告。

4、反馈、沟通,修正、完善。(2天)

调查报告完稿经过初步修改后,可交由相关方面提出修改意见。提交街道相关部门、居委会、居民代表、督导等。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修正完善报告。

沟通是贯穿于整个过程的,没有良好的沟通,将会给调研增加难度和不必要的麻烦。

(二)调查举例

1、结合基本资料,总结社区特点,分析社区需求。

经过社区漫步、与居委会工作人员、与社区中各类居民(一般居民、商户、老年人、中青年、中小学生、残疾人、低保低收入家庭、单亲家庭等)访谈,总结出了社区的一些基本特点。社区所在地属于老城区,有城市老城区的基本特点,如管道老化、年久失修,公共活动设施差等。另外,从软硬件资源情况来看,该街道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社区硬件资源还不能完全满足辖区内社区居民的需要。目前社区内虽然有党员活动室、星光老年人之家等硬件设施,但是却不能持续满足社区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更高的要求。如有的星光老年人之家,文体活动室和社区图书室“共处一室”“亲密接触”,体育设施因为场地不足、空间不够而没有能充分利用起来,且放置在三楼不方便居民使用,社区图书也没有明显的证据和记录表明图书被高效率的借阅。第二,社区软件资源利用相对较好,但与社区居民的更高专业化、规范化要求回应不够及时、深度略显不足。辖区志愿服务氛围比较浓厚,义工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第三,文化资源丰富,该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2、分析需求。

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社区需求,针对整个社区的,如社区公共问题分析。一类是居民分群体需求,如老年人需求、青少年需求、社区居委会需求、家庭需求等。一类是特殊需求,如街道和居委会有社区工作者培训需求,社区中特殊个人和家庭的需求,如有重病患者家庭的需求。

举例:居委会需求。居委会工作人员作为社区工作的服务提供者,对社区的情况非常熟悉,在社区资源的掌握与运用、政策法规的宣讲、行政业务的办理、居民需求等,居委有着丰富的经验,对居委社工的访谈是贯穿整个调研的,因为居委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社区的需求。居委社工对调研团队成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很高兴有人来关心他们,倾听他们的心声,通过访谈与实地工作陪伴,居委社工感觉到被理解和尊重。居委社工表示,他们也了解现在居委社工与专业社工的区别,作为社区工作者,在接触居民时切实感受到居民对服务的新要求和新期望,他们同样希望能够提供切合居民需求的专业服务,但居委更多时候承担着行政服务的任务,根本无暇顾及,这无形中就造成了居委服务提供偏重行政与居民多元化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居委社工的主要有减压的需求,团队建设的需求,专业技术培训的需求等。

社区公共问题分析。可以针对社区的特点,寻找1-2个社区公共问题作为突破口,打开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局面、推展服务。具体路径:第一,公共问题的分析和需求评估要采取结构取向,社会工作从“人在情境中”出发,聚焦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去理解问题。个人的问题、社区的问题是与社区周围的环境、社会制度和社会系统有密切关系的。要关注的是社区环境与现行的制度、各种规定如何影响了社区居民某群体的社会功能发挥,有哪些资源或者权利的缺失。第二,介入公共问题要注重与政府职能部门的良好互动就我国目前能够提供公共服务的资源分析,绝大部分掌握在政府手中,处理好社区矛盾和社区冲突是政府的责任。社区公共问题对社区群体困扰大,往往是居民投诉上访的焦点问题,也是基层政府职能部门头疼的问题,政府也很希望有专业力量的介入。社工在介入公共问题的过程与政府职能部门建立良好的互动信任关系,可以借助政府力量和资源,促进公共问题更好地解决。第三,介入原则:同理心、尊重、聆听。家访策略—培训先行;协调策略—启发倡导;宣传策略—善用公共区域。采取的具体策略是:多方协调,梳理职责;以点带面,柔性推进;聆听收集—分析评估。行动目的就是促进问题解决。(限于篇幅,举例略。)

3、服务设想。

根据街道需求调查,长者服务设计了资源服务——给长者提供一个场所,给长者提供一份报纸或者杂志,给长者提供一个畅诉心扉的渠道,增能计划——针对低龄老年人(男60-70岁,女55岁-65岁)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需要创设。康乐活动,日间照料,探访与互助,义工服务,特殊服务、紧急服务和转介服务等服务。

五、参考文献

1、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办法》。

2、《今年年底将有105家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凤凰网,广州站,凤眼看穗,2011年10月14日。

3、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二版。

4、徐玉祥主编,孙莹副主编,《社区工作》,2004年10月第1版。

5、雷杰、罗观翠、段鹏飞、蔡天著,《探索回顾展望:广州市政府购买家庭综合服务分析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10月第1版。

第二篇:2011.5.1 社会工作视角下青少年犯罪的社区矫正

社会工作视角下青少年犯罪的社区矫正思考

南海队 杜莉妮

概要:社区矫正是一种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力式,当前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我区民政线、政法线也在探索社区矫正的模式及方法,但尚没有形成适用的方法体系。笔者在社区矫正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就社会工作方法介入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意义、程序、原则等做积极的思考、探讨。

据笔者查阅相关数据证实,当前常用的社区矫正方法为社会服务,即组织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参加社会公益劳动。社区矫正工作属于社区工作的部分,在对青少年犯罪进行社区矫正中,除了可以运用社区工作方法外,还可以将其他两种常用的工作方法——个案社会工作和团体社会工作介入进来。

一、个案社会工作方法

个案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方法的一种,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运用有关人和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个人或家庭提供心理调整和环境等方而的支持及服务,从而协助个人和家庭允分认识自身拥有的资源和潜能,完善人格和自我,增进其适应社会和解决困难的 1

能力。

(一)个案工作方法介入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意义。从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来看,青少年大多正处于身体发育期,情绪、情感的社会化还很不完善,行为易受情绪的影响和左右,难以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心理冲动。认知上的是非不清、情绪上的起伏不定、意志上的脆弱、行为上的模仿叛逆致使他们容易走上违法犯罪之路。从青少年成长的家庭环境看,导致青少年走向犯罪道路的家庭因素主要表现在家庭功能不全、家庭教养方式不当以及受父母不良行为的影响。

在社区矫正中,通过个案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和原则,在帮助青少年分析导致其犯罪行为的基础上,可以协助那些社会功能失调的家庭,使其更好地发挥家庭的积极作用;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认识自我和周围的环境,提高青少年与环境协调相处的能力;消除青少年思想、观念、心理、情绪、行为中存在偏差的部分,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以促成青少年达到人格的统一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完成矫正任务,顺利回归社会。

(二)社区矫正青少年犯罪的个案工作程序。自矫正对象投入社区矫正之初,可由社区矫正机构组织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方面的专业人员,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矫正对象的情况。既可以通过和犯罪青少年面对面的会谈,了解其个人成长史、家庭情况、犯罪问题的发展过程以及其本人对自己犯罪问题的看法;也可以通过对犯罪青少年重要关系人的访视,对其犯罪问题有更全面的补允、修正。在充分收集其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对其犯罪问题的性质与程度做出确认,从而制定出有效的矫正方案,然后交由专门的矫正工作小组负责矫正。

在这里,社区矫正中的犯罪青少年为案主,工作主体是社区矫正工作者。通过面对面、一对一的方式,负责矫正对象的管理、教育、就业、生活指导及情况考察,直至期满结束,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

(二)社区矫正青少年犯罪的个案工作原则。

1、个别化原则:把每个犯罪青少年都看成是个独特的人,对每个青少年案主的自身特质、生活环境以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并采用灵活的方式进行矫正。

2、尊重关怀原则:无论案主是怎样的个人,有怎样的犯罪思想和行为,都应当给子足够的尊重,同时真诚地关怀案主,使矫正关系不仅仅是种“公事公办”,而是种充满人情味的专业关系。

3、案主自决的原则:是由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本质决定的,要求社会工作者在矫正工作中,不要完全对青少年的问题实行‘包办代办”,而是要尊重青少年的自我决定权利。

4、保密性原则:指对犯罪青少年案主的个人资料注意做好保密工作,哪怕青少年案主自己没有意识到这点,作为名社区矫正工作者也应该认识到这项任务。

二、团体社会工作方法

当面临较多的相同或相似犯罪青少年时,可采用团体社会工作方法。团体社会工作是指经由团体工作员的协助及团体动力过程,使参与团体的个人获得行为的改变、社会功能的恢复与发展,并达成团体目标及社区发展,进而促进社会进步与繁荣。

(一)团体工作方法介入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意义。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两方面逐渐由成熟转为成熟的过渡时期,叫塑性强,喜欢模仿,易受感化,与父母、师长的关系逐渐疏离,乐于接触同龄群体,喜欢在与同辈群体交往的过程中获得认同,寻求归属感。所以,团体工作方法特别适用于青少年社区矫治。

青少年很多问题的产生是因为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缺乏正确的认识,缺乏和环境协调相处的能力,情绪易怒,冲动而不计后果。在团体工作中,成员是团体工作的主角,每个成员将自己的观点、言行、情绪、感悟、对人的态度带入团体,通过营造出个轻松、安全、温暖的团体气氛,在相互教育、相互感染中,能有效地帮助青少年修正和澄清各种错误认识,调节不良情绪情感,形成正确的道德感、理智感,改变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社区矫正青少年犯罪的团体工作程序。团体矫正具有为成员提供归属感,交流经验,促使团体成员共同进步的专业功能,但团体本身不会自然地使成员拥有归属感,也不会自发地为成员提供分享交流的机会。因此,需要团体工作者按照一定程序引导团体从开始形成到彼此适应并走向成熟。团体工作的程序大致包括前期、中期和后期。

团体矫正工作的前期任务主要是对成员进行研究和诊断,设定对案主的治疗目标。而治疗的基本前提则是建立一种接纳、尊重的工作关系,引导犯罪青少年合理宣泄情绪,树立起一种通过矫正必定能改变自我、重新做人的信念。团体中期的任务则是进行干预和治疗,团体工作者首先应帮助犯罪青少年获得有利于纠正行为偏差的必备知识和正确认识,然后才能不断完善自我。团体后期的任务是引导团体成员将团体内学习的成果运用到团体以外去,为成员离团后的生活做些必要的指导和安排。

(二)社区矫正青少年犯罪的团体工作原则。

1、平等原则:团体工作员应对每位成员平等看待,让每位成员都能感受到团体的温暖安全的气氛,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有平等参与团体活动的权利。

2、个别化原则:尽管都是犯罪青少年,但每位成员都是独特的人,所以在注重整体互动注重共性的同时,也要照顾

到每个成员的个性并因材施教。

3、鼓励成员主动参与的原则:团体的目标、规范、活动安排应通过工作人员和组员的共同协商来确定的,以激发青少年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4、安全原则:犯罪青少年聚集起,可能会产生些冲突,矫正工作者应确保每位组员的生命安全,一旦发现组员间的危险关系,应立即制止。

个案矫正的主要特征是“一对一”“面对面”的,所以个案矫正更有针对性,矫治也比较深入。缺点则表现为成本高、历时长。而团体社会工作更符合青少年的特点,容易让犯罪青少年产生归属感,但往往难以兼顾团体中的个别对象的特殊需求。因此,在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工作中,要根据犯罪青少年的不同特质而采用不同介入方法。

第三篇:社会学视角下的学校社会工作

社会学视角下的学校社会工作

学校社会工作简介

学校社会工作就是运用社会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在学校及社区范围内开展的一种社会工作专业的服务,即以学生为对象,从教育入手,以精神为重点,造就服务社会的人才,培养守德重信的伦理,塑造爱党爱国的观念,建立刚毅坚强的信心。①

学校社会工作是由英文 school social work 翻译而来,源于20 世纪初(1906 ~1907)美国东海岸的大都会纽约、波士顿和哈佛地区,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中的一类,是教育学和社会工作学的交叉学科,社会工作者在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密切配合下,帮助学生提高适应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形成 家庭 学校 社区 三者的良好协调关系,使学生得到更好地发展 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非常广泛,不仅服务于有特殊困难的问题学生,而且服务于全体学生,服务于学校的行政主管和教学 辅导人员,服务于所有的学生家长,以及社区和社区的工作人员目前,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校中学校社会工作普遍存在近年来,随着我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学校社会工作已逐步被认识 2002 年,在上海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支持下,国内第一家专业社工机构 “乐群社工服务社”开始从事民工子弟学校的社会工作服务,揭开了我国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的新序幕。②

社会学认为,学校是青少年完成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对于学校的青少年和儿童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社会化方面,学校和教育的作用逐渐超过了家庭和家长的教育作用,而成为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化的最重要场所。③

学校社会工作的功能

(1)保证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学校社会工作采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对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均等接受教育的学生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给予理解 接纳和帮助,使他们能够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机会。

(2)促进家庭 学校和社区的协调现代教育是由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社区教育构成的整体化教育体系,协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服务和职责所在。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社会工作协助学校提供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与条件,完善教育功能,帮助学生克服个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并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最佳目标与途径。

(4)推进现行教育制度的改革

学校社会工作站在独特的视角,对教育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和判断,提出相应方案和措施以改善现行的教育制度,扩大教育制度的普惠性。

目前我国学生工作现状

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化,我国的高校体制也发生了很大的改革和创

新,学校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近几年在高校的不断扩大招生的情况下,高校在校学生的队伍不断扩大,在学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成为一支庞大和不可忽视的队伍 据统计,2007年,全国公办和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为1999.26 万人 高校在校生人数的剧增,给高校学生工作增加了很大的压力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高校学生管理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 新问题,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学生的问题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如健康与卫生问题 文化与价值问题 教育与学业问题 心理与情绪问题 人际关系与两性问题 安全与环境问题 就业问题 贫困问题等等,大学生的问题行为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所产生的危害也越来越大,这对学生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此,高校学生工作必须适应这种新变化,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才真正地发挥作用。学校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正因为学校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和我国目前高校学生工作日已暴露的短弊,使得当前我国高校展开学校社会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而展开高线学校社会工作我们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1)个案工作法。个案工作法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帮助有问题的个人和家庭解决问题,预防问题的发生,更好地获得社会资源, 获得更好的发展。将个案工作法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解决学生个体遇到的问题, 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具体,更有针对性。个案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维持着面

对面或一对一的专业关系,运用专业知识、理论、方法与技巧协助失调的大学生改善环境, 增进生活适应能力,协调社会关系, 建立良性互动网络;调适自我功能, 促进人格发展;以健康、成熟的心态,来认识及面对问题, 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提升自信和生活质量。第二,验和在团体中形成的动力, 协助参与团体的获得行为的改变、社会功能的恢复与发展, 达成团体的目标, 促进整个学生群体的成长。小组工作能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间互相扶持、互相指导,效果比老师教导更有效,小组工作也能帮助同学建立良好的朋辈支持网络。利用小组工作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团体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小组工作方法利用组员之间互动中的彼此分享、分担、支持、感化、教育, 带来组员态度与行为的变化。教师利用这些资源,适时引导,强化暗示,引领小组组员向健康、积极、建设性的方向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3)社区工作法。社区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在社区范围内开展学生工作, 通过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居民共同努力, 促进学生成长环境的改善, 加强学校、家庭、社区之间的密切配合。社区工作方法有利于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寓教育于社会服务之中,寓教育于参与之中,使大学生达到知行统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和开放性,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寻找社区中存在的问题, 带领大学生关心社区、服务社区, 通过志愿者和社会服务活动, 引导大学生树立服务社群、奉献社会的社会责任感。

① 《开展学校社会工作的有力抓手、有效途径和可行方法 —— —论时代性、针对性、鲜明性、特色性和激励性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应用和推广》杨 昆 1,杨倩文2《学理论》

②《 学校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张莹)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 年2 月第29 卷第2 期 ③《社会学概论》郑杭生(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优势视角下的残疾人社会工作

优势视角下的残疾人社会工作

摘要:残疾人社会工作就是专业社会工作的对残疾人工作的介入。本文将从一种新的视角—优势视角分析残疾人的康复工作,通过个案,小组和社区方法介入残疾人的医疗,教育,职业等,提出构建一套适合残疾人康复的社会工作体系。使他们享受与他人一样的权利和同等的机会。

关键字:残疾人,残疾人社会工作,优势视角,残疾人康复工作

Social work for disabled from the “strength perspective”

Absract:social work for disabled is intervention of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to the undertaking of the disabled.This paper will put forward a propesal to construct an integrate a social work system devoted to rehabilitation of the disabled from the “strength perspective”.social work conducted through cases, groups,and communities can be brought into medical care,education,profession of disabled.In order to make the disabled have equal rights and opportunities like other people.Key words: the disabled;social work for disabled;strength perspective;rehabilitation of disabled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指出: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根据中国残联发布的我国最新残疾人口数据,截至2010年,全国残疾人总数为8502万人,残疾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5%;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分别为:视力残疾1263万人,听力残疾2054万人,言语残疾130万人,肢体残疾2472万人,智力残疾568万人,精神残疾629万人,多重残疾1 386万人;各残疾等级人数分列为:重度残疾2518万人,中度和轻度残疾人5984万人。

残疾人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帮助残疾人补偿自身缺陷,克服环境障碍,使他们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专业活动。残疾人社会工作涉及残疾人的生活、创造和发展等各个方面。主要内容包括:(1)康复工作,即最大限度地恢复残疾人的生物机体的功能或进行功能补偿,以增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2)特殊教育,残疾人教育是残疾人享受权利和挖掘其潜能的重要措施,通过学校社会工作使受教育者获得更显著成效。(3)劳动就业,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残疾人寻求更适宜的劳动岗位、帮助他们适应劳动生活、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4)社会适应,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咨询、介绍和指导促进残疾人的婚姻与家庭生活。3.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论是关于残疾人现象的看法和如何解决残疾人所遇问题的理论。残疾人社会工作需要理论的指导,需要将实际工作经验、技术知识和理论结合起来。

(一)关于残疾现象产生原因的理论 1.个人责任论

残疾的个人责任论是将残疾现象的出现归因于个人(或家庭)原因的理论。这一理论在看待残疾现象时,将它同广泛存在的非残疾现象相比较,而认为残疾是一种个别的、特殊的现象,是由个人(或其家庭)原因造成的。在先天性残疾和非因公后天致残现象中这种理论最为普遍。这种观点认为,在“同样的”生活条件下,其他大量的人是正常的,而少数人致残,其责任应该在个人或其家庭。这种理论对于先天性、遗传性残疾现象有一定解释力,但是它常常忽视了社会因素对致残过程的复杂影响。例如某些新生儿的先天残疾并未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致残的责任在于个人或其家庭。按照这种理论,一个人患有残疾只能是个人或家庭的悲剧或不幸。2.社会责任论

残疾的社会责任论认为,一个人患有残疾主要是由社会因素造成的,不管是先天性残疾还是后天残疾都是如此。先天性残疾可能是残疾人的父母缺乏某些知识或者遇到不可抗拒的事件而造成的。比如由于近亲结婚而生弱智儿,由于难产处置不当而造成新生儿残疾,由于父母遭受饥饿而胎儿发育不正常等,都是社会因素影响的结果。至于后天残疾,则主要是社会条件不具备造成的。比如因公致残是社会性残疾的重要表现;某些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而造成大量残疾也与社会不发展有关,也可以归罪于社会因素。于是残疾或者是直接由社会因素造成的。或者是由于社会因素的参与造成的。显而易见残疾的社会责任论是人们对致残的多种原因有了较多了解、对个人权力和社会的责任有较深刻认识后的产物,这无疑是一种进步。

(二)关于如何看待残疾现象的理论 1.标签理论

标签理论是解释某些偏差行为何以产生的理论,也是反对那些不正确地制造偏差行为的理论。这一由美国社会学家提出的理论认为,在美国社会,某些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偏差行为,是社会上有权势的人给弱势者加标签的结果。本来,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这些弱势群体的行为是无可指责的,但是在那些有权势的人来说这些行为则不合规范,从而给这些行为加上“偏差”、“不正常”的标签。又由于这些人具有权势,经过宣传或某些社会程序,这些加在弱势群体头上的“偏差”、“不正常”的标签逐渐被广大社会所接受。对于提出标签理论的社会学家来说,有些弱势者的“偏差” 或“不正常”,与其说是真正的偏差,倒不如说是有权势者给弱势群体妄加标签的结果。有权势者的妄加标签使那些可能并不属于偏差的行为成为“偏差行为”,而且这种妄加标签可能真的会产生促成弱势者偏差行为的后果。这一理论应用到残疾现象上就是那些人被认为是残疾人?他们为什么会被认定是残疾人?当他们被认为是残疾人之后受到了哪些不公正的待遇?这种不公正的待遇对残疾人的行为与生活又有何种影响?等等。总之,用于残疾现象的标签理论反对轻率、不负责任地给某些人加上“残疾人”的标 签,以避免这种妄加给这些人带来不利影响。2.正常化理论

正常化是与帮助某些特殊的社会群体(特别是精神病患者及其他伤残人士)相关的理论。当代著名的法国学者福柯曾分析某些精神病院对“患者”治疗中的权力因素,指出精神病医生对患者的治疗(使其“正常化”)是一个强加权力的过程,从而对某些精神病的治疗提出质疑。在社会工作领域,以工作对象为本的价值理念认为,以往把某些工作对象(如残疾人)的行为视为异常并用某些所谓“正常”的方法去治疗的行为实际上是有偏颇的,因为被社会工作者视为不正常的行为在工作对象群体看来是完全正常的,因此问题在社会工作者的标定(加标签)上。另一种对正常化的理解,关注为受助者提供与平常人相似的生活环境,包括使他们回归平常社会,在常人社会中生活。英国的社区照顾就包含了这种意义。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正常化理论是多元的。有的从文化价值角度分析问题,有的从工作模式上探求合理的方法。但有一点又是共同的,即它们都认为应该从工作对象本人(本群体)的角度看待和处理面对的问题。

三、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方法

(一)关于残疾人工作方法的理论探讨 1.供养理论 以前,对于残疾人特别是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的最初的甚至认为是最好的办法是把他们养起来。他们的家人或社会通过对残疾人的经济上的供养而表示对残疾人的责任和爱。在经济不发达的社会,这种供养几乎只限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但在发达社会,对残疾人供养的范围在扩大。尽管不同社会对残疾人供养的内容和水平有不同,但一般说来,这种供养大多限于经济方面或者物质方面,而对他们的精神需求、对他们的能力估计不足。尽管对于残疾人,特别是严重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来说经济上的供养是完全必要的,但这并不是对残疾人进行关照的全部。仅从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念———人的需要是多样化的、人是有潜能的———来看,简单的供养理论就有不少缺点。在供养理论(观念)的指导下产生了以经济、物质提供为主的残疾人工作的实践。2.回归社会论

回归社会理论是一些学者针对将残疾人封闭起来进行供养和照顾而产生的弊病而提出来的。20 世纪50 年代,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在研究关护精神病患者的庇护所后指出,由于在庇护所中精神病患者处于不良的同伴关系和“关护”关系之中,精神病患者的病情没有好转,有的反而加重了。这里所指不良同伴关系是精神病患者之间的长期的共同生活、他们之间具有强烈刺激性的互动。“关护”关系是指庇护所的管理人员、医护人员对精神病患者的消极的、冷漠的态度和严格管制精神病患者的行为。这种关系之所以被认为是不良关系,是因为它常常不能使精神病患者的情况好转,相反,由于这些互动的刺激,精神病患者的病情可能会加重,而这种加重是将精神病患者封闭起来的结果。在戈夫曼看来,精神病患者的服务应该检讨上述庇护所式的做法,应使精神病患者处于积极的社会关系之中,其基本方法就是走出封闭。3.增能理论

许多关于残疾人、老人的供养及照顾理论在把服务对象看作是脆弱的一群时,忽视了人是有潜能的、是可以改变的这一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念。增能理论则站在人的发展的立场上,认为通过一定的方法残疾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他失去的机体的、社会的功能,并有助于他们进入一般的、正常的社会生活。增能不但在于增强其原来丧失的机体功能,而且可以增强他们的生活信心,甚至可以减轻他们对社会的“拖累”。增能理论是以人的发展理论为基础的,关注于人的基本价值的实现。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本模式 1.个人模式

个人模式是相应于个体残疾的工作模式。个体型残疾的理论解释是个人责任论,即某个人的残疾是由于其个体的原因造成的,个人要为之负责。由于残疾的个人(或家庭)悲剧,个人也要承担在治疗残疾中的痛苦。残疾人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既是肢体上的,也是心理上的,个人因不幸所导致的肢体或其他器官的残疾(严重创伤)则是他由一个正常人变为与常人不同的残疾人的过程。面对这种意外的伤残,当事人及其家人会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会使当事人及其家人难以适应。有人提出个人型残疾的哀痛理论,认为个人型残疾发生之后,当事人及其家人常常会经历这样一个心理过程:震惊—怀疑或否认—愤怒或焦躁—忧伤或沮丧。

当残疾现象发生之后,当事人、其家人、医疗工作者或社会工作者对残疾的评估可能是不同的和有差异的。当事人及其家人常常会把残疾程度评价得好些,即期望不会太坏。在这方面当事人的期望成分更大些。但医疗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则要面对现实,即客观地评估残疾事实。这样,当事人—家人—医疗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就形成了一个由期望向客观过渡的序列。社会工作者首先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认知差异的状况,并要设法弥合这种差异以帮助当事及其家人理智地对待现实。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常常采取渐进沟通模式。即不但在关于残疾程度的沟通渠道方面是由当事者家人过渡到当事人,而且在残疾真实状况的告知过程中也是渐进的,以利于当事人及其家人有思想准备,要易于接受现实。对个人型残疾,社会工作者采取的主要是个案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者要同残疾人及其家庭一起工作。在当事人及其家人认同了残疾现实之后,运用小组工作方法促成残疾人之间(或残疾人家庭之间)的互相支持就是必要的。2.社会模式

社会模式是相应于社会型残疾的工作模式。社会型残疾的理论解释是社会责任论,即认为某个人的残疾是由于社会原因导致的。社会在结构上、制度上存在问题使得某些个人受损,因此,社会应该为受损的个人承担责任。当然,即使社会型残疾其直接后果也是由某些个人来承担的,即某些人因社会问题而变成残疾,痛苦发生在这些人身上。与个人型残疾不同的是,对社会型残疾来说,个人所承受的痛苦和损失应该由社会来补偿。由于伤残发生在个体身上,因此即使社会型残疾也会造成个人的哀痛。个人哀痛理论在解释社会型残疾时也是用得上的。但是在渡过承认残疾这一阶段之后,在涉及残疾康复、残疾人日后生活等问题时,社会模式就表现出它的独特之处:社会工作者要站在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立场上,代表残疾人去同导致残疾的社会部门———单位、机构及至政府打交道,促成社会部门承担致残责任。应该提出的是,对于社会型残疾的致残责任人的认定并不都是明确和容易的,在一些情况下,某些社会部门可以逃避责任,或者设法降低自己应负的责任。在另一些情况下,致残的社会责任人并不十分明显,原因是缺少这方面的规定。因此,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显得十分艰巨。实际上,在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社会模式中,社会工作者所面对的是残疾人及其家人的创伤、他们保护自己权益的强烈要求、社会部门的复杂状况及程度以及有关规则、法律及制度。社会工作者要面对这些复杂因素找出解决残疾人问题的现实的合理的方法,实在是相当困难的。三)解决残疾人问题的方法

残疾类型不同、残疾程度不同、家庭和社会用于解决残疾问题的资源不同,解决残疾人问题的方式、方法也不同。从解决残疾人问题的场所(也是一种理念)的角度来看,残疾人工作方法可分为社会康复和社区康复,从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的角度看,残疾人工作的方法包括治疗(康复)、发展(教育、培训和支持就业等)。1.社会康复

对于残疾人来说,在医院和康复机构中对其进行治疗康复十分重要。虽然就其技术而言治疗康复主要是医务工作者的工作,但是社会工作者也可以为有效的治疗、康复做出贡献。在治疗、康复活动中,社会工作者与医务工作者相互配合,将物理治疗和心理辅导结合起来,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治疗、康复效果。医院或机构中社会工作者所做的专业工作称为社会康复,亦即康复社会工作。社会康复的概念,是指从社会的角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为残疾人创造一种适合其生存、创造、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的活动,其目的是使残疾人享受与健全人同等的权利,达到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目的。社会康复的实现,一方面依靠残疾人自己的不懈努力,另一方面则依靠社会对其提供尽可能的帮助。社会康复的措施,有些是针对残疾人个人的,有些必须是社会整体性的,如法律政策保护、无障碍环境、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等。社会康复工作的内容主要通过各种康复机构来实现,康复机构中开展的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主要由社会工作者承担。社会康复通过建立有利于残疾人康复的社会条件来对残疾人进行帮助。它与医疗康复、职业康复、教育康复共同形成全面康复的基本内容。社会康复的措施有些是针对残疾人及其家庭的,以个案工作为主,以小组工作为辅;有些则涉及法律和制度,涉及残疾人离开医院、康复机构后的生存环境,因而同社区康复相联结。康复机构中的社会康复临床个案工作包括如下内容:

(1)对住院患者的个人生活史、家庭情况和患者所在单位的状况及其生活的社区环境进行了解,掌握患者存在的社会、家庭问题及其背景,从而帮助其解决住院期间的困难。

(2)对患者的致残原因或病因进行认真调查和分析,从而对涉及的政治、经济、法律、劳动条件和家庭伦理道德等问题进行专题或综合研究,以适当干预。

(3)和有关医生、护士密切配合,协助他们解决残疾人的非医学问题,如对残疾人做心理辅导,通过谈话减缓残疾人的心理负担。(4)组织患者参与共同活动,减少他们的孤独感,促成患者间的互相支持;组织患者走出医院和机构,增强他们与社会的联系;组织适当的文化、体育及其他活动,展示他们的才能减少自卑感,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5)对患者出院后的生活环境进行调查,帮助建立有利于残疾人生活的社会环境。(6)依据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为残疾人争取合法权利,保护其利益。2.社区康复

社区康复是近些年来在世界上广泛流行的残疾人工作模式和方法。1976 年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社区康复,得到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响应。1979 年,世界卫生组织在专业技术上加强了对社区康复的管理,并发行了《在社区中训练残疾人》一书以指导各国专业人员。20 世纪80 年代中期,随着“联合国残疾人十年”活动的展开,社区康复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由于社区康复是以社区为基础的综合性康复模式,需要各方面合作共同批准,于是不同组织、机构之间的合作成为必然。在这种情况下,联合国的国际劳工组织(IL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4 年联合发表了《关于社区康复的联合意见书》,总结了过去几十年的经验,进一步规范了社区康复组织、方法与目标,使社区康复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发达国家,由于院舍照顾的康复模式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弊端,所以它们转向更富人道主义、更能使残疾人融入社会的社区康复。社区康复显然与关于残疾人的全面康复和发展的观念有关。但是在发展中国家,社区康复却是与这些国家用于残疾人福利经费的短缺有直接关系。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但社区资源丰富,而且发展中国家的社区尚未受到西方工业国家那么严重的冲击,因此,这些国家的社区康复有较强的社会支持条件。社区康复的基本点是社区支持、社区参与,其结果也是社区受益。进行社区康复,关键是要形成尊重残疾人、帮助残疾人的社会风气,并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残疾人给予支持。在社区资源的组织、动员方面,重要的是将有利于残疾人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网络提供的资源、社会机构提供的资源和正式(政府)提供的资源结合起来,共同支持残疾人的康复。在这方面,社会工作者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即要通过社区宣传、社区教育、社区组织等工作形式建构支 持残疾人的社会环境。3.职业康复

职业康复是通过帮助残疾人就业来促进他们康复和发展的方法。通过就业残疾人不但获得独立的经济地位和收入,而且可以使某些器官的能力得以某种程度的恢复。此外,就业还可以增强残疾人的效能感和自信心,使他们融入社会生活。因此,职业康复是一种有综合意义的对残疾人进行康复和帮助其发展的方法,在方法取向上也是治疗和发展的统在一个社会中,特别是在社会劳动力相对富余的社会中,残疾人的职业康复并不那么简单。帮助他们找到(或创造)合适的劳动岗位不但需要社会工作者的努力,也需要政府的社会政策的支持。在政府社会政策的支持下,社会工作者在残疾人的职业康复中要做如下一些工作:残疾人就业前的咨询和评估,残疾人的治疗和训练,就业后的随访和继续支持。就业咨询是就残人的从业心职业和岗位的兴趣、残疾人对从业后的劳动报酬及保护条件进行咨询,解答他们的问题,使其有充分的信心。评估则要对残疾人的身体状况、技能素质与可能从事的职业的要求进行比较,看残疾人是否适合这些工作。一旦确认残疾人适于某项工作,还要对他们进行适应性训练。这不但包括心理训练,也包括技能训练,目的是使他们能较为顺利地适应岗位的要求。当残疾人上岗工作之后,社会工作者还应进行跟踪式随访,及时了解残疾人就业后遇到的问 题,并设法解决。这既包括继续对残疾人做发展性工作,也包括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还包括解决某些制度上的问题。

以上是王思斌老师关于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一些理论和方法。而在目前的残疾人社会工作无论是理论还是事务都有很大部分程度存在着运用“劣势视角”来看待残疾人问题。

其一“劣势视角”影响了公众对于残疾人群体的判断和认识。在劣势视角下,残疾人的理想,生活目标,人生价值等各种因素往往被掩盖,淹没。取而代之的是“机体残疾”,“行为偏差”,“家庭累赘”和“社会负担”等劣势观念下的社会偏见。使得公众在理解残疾人是的一种不良意识逐渐形成,并渐渐凝结固化。在这种情况下,残疾人的康复提供者,包括家人和机构,或者是社工人员在对残疾人开展工作时,常常会因此无视于受助者的个人见解、看法或者内心感受,从而会扭曲服务提供者与服务接受之间平等的地位。

其二 劣势视角加剧和残疾人对自身的悲观和失望意识。在劣势视角下,残疾人被贴上“残疾”的标签,如上文的标签理论,其实就是从劣势视角看待残疾人问题,这种贴标签行为,致使残疾人的心理受到很大的压抑和伤害,甚至形成心理的缺陷。这种情况下,残疾人很容易放弃对自己人生的追求,对前途悲观失望。

其三 劣势视角是的残疾人的服务提供者无法真正满足残疾人的需要。劣势视角的思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助人者与受助者之间的不平等,相对于助人者,他们是被动的,消极的,弱势的。他们的需求,特别是心理上的“能力提升”的需求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社会公众对残疾人的看法及残疾人对自身的悲观心理,使得服务者与残疾人的看法存在着无形的距离。即提供服务的机构级服务人员与服务接受者之间,服务理念与服务需求之间,服务内容与服务要求之间,都存在某种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对于残疾人的康复治疗存在很大的影响。

第五篇:需求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研究(文献回顾)

需求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研究文献回

(施旋,2014级社会工作,14110702018)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世界上现有的三种最著名的关于需求理论的研究,接着对我国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的研究进行回顾,分别从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现状、影响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的因素以及提高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的相关研究与建议共三个层次进行梳理回顾。通过回顾发现随着社会工作的学生专业认同普遍存在不足,个人认知、学校教育和社会认同等因素都对专业认同产生影响。学者认为要从提高个人素质,改善教育环境,提升社会认同以及平衡社工专业的行政化和专业化等方面提升专业认同。最后,本文简要进行评述,认为此领域研究文献数量仍相对较少,且相关研究缺乏理论的指导。因此,本文试图通过需求层次这一新的理论视角研究分析社工学生专业认同感问题。通过研究寻找影响社工学生的专业认同的不足需求,并通过满足需求,来达到提升专业认可度的目的,以促进社会工作学生的学习适应和健康成长。

关键词:需求理论;社会工作;专业认同;满足需求

(一)需求层次理论回顾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心理学领域最广为人知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在研究中指出,支撑人类个体成长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在实质上促使行为产生的动机是由具有多种性质的内在需求引起的,并且各种相关需求之间具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和层次之分,每一个层次的需求在社会上得到满足,就会对个体人格的成长和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他将人的基本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自尊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一般说来,当一个层次的需求被满足后,才会产生另一个层次的需求。但马斯洛认为,这个层次集团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等级集团,五种需求的产生没有严格的先后秩序。

美国耶鲁大学的克雷顿·奥尔德弗在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接近实际经验的研巧,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本主义需要理论。奥尔德弗认为,人们共存在3种核心的需要,即生存的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和成长发展的需要,因而这一理论被称为“ERG”理论。生存的需要与人们基本的物质生存需要有关,它包括马斯洛提出的生理和安全需要。第二种需要是相互关系的需要,即指人们对于保持重要的人际关系的要求。这种社会和地位的需要的满足是在与其他需要相互作用中达成的,它们与马斯洛的社会需要和自尊需要分类中的外在部分是相对应的。最后,奥尔德弗把成长发展的需要独立出来,它表示个人谋求发展的内在愿望,包括马斯洛的自尊需要分类中的内在部分和自我实现层次中所包含的特征。

除此之外,哈佛教授戴·麦克莱兰提出了关于社会动机的三需求理论。其中包括:成就需求:具有成就需求的人对成功具有强烈的渴望,他们会尽力将事情完成的尽善尽美。且不过分看重成功后所获取的物质奖励,而更注重克服困难,解决难题,奋勇拼搏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乐趣和成就感;权力需要: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不同人对权力的渴望程度也有所不同。权力需要较高的人喜欢支配、影响他人,喜欢对别人“发号施令”,注重争取地位和影响力。权力需要是管理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亲和需要: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要,即寻求被他人喜爱和接纳的一种愿望。高亲和需要的人更倾向于与他人进行交往,这种交往会给他带来愉快。亲和需要是保持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以上是世界上现有的三种最著名的关于需求理论的研究。在我国,需求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

(二)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研究回顾

1、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现状研究

专业认同是影响大学生专业学习效果和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对大学生专业自我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目前国内关于专业认同的研究不是很多,关于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更是少之又少。

吴建平(2012)运用访谈法和问卷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北京某本科院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进行研究。在其研究中将专业认同分为价值性认同和工具性认同两个方面,研究显示目前我国社会工作学生的价值性专业认同即情感上认可和接受本专业,能够内化专业理念认同度较高,但是工具性专业认同即专业的参与度和认同度层面上则较低。这一分类,合理解释了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相悖的现象。

崇琳(2016)运用问卷法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将社会工作专业认同操作化为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层面,从这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调查问卷,对哈尔滨市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认同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入学前对社会工作知晓程度低,在接受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过程中对专业兴趣依旧不大,尽管有一半左右的学生表示毕业后愿意选择社会工作相关的工作,但是仍有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学生表示毕业之后不会选择与社会工作相关的工作。

华锦园(2013)对其所在学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进行研究,发现该校社会工专业学生在专业认同上整体程度不高,并且存在对“专业的从业领域认知模糊”、“社会工作者的形象被过度拔高或圣人化”、“对于专业学习的兴趣普遍不高”、“毕业后不打算从事相关职业”等问题。但是研究中也发现,多数学生能够正确看待专业学习的作用,基本了解并认同专业价值观,并且不后悔选择的社会工作专业。

李鹏杰(2012)在其硕士毕业论文中将专业认同的结构维度操作化为认知、情感和行为持续性等三个层面,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对武汉市首届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专业认同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中发现经过系统的学习之后,首届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专业认同较高,但是并未形成较高的行为认同和学习认同。

陈清丹(2005)通过对北京市三所设有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中的在读大

三、大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发现虽然学生对社会工作总体的专业认同度较低,但是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一些普遍的价值观和价值理念比较认同,他认为这一矛盾表示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形势较为乐观。

2、关于影响社会工作专业认同因素的相关研究 关于影响社会工作专业认同因素,学者们也都在自己的研究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吴建平(2012)认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度不高主要在于内因,即社会工作教育中存在“教学过于死板、教条、灌输多于启发、抽象、与生活缺乏联系等”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不在于教师个体,而在于社会工作是一门新兴学科,加之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导致了社会工作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相脱节的结构性矛盾。

纪海军(2013)则从个人、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阐述了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个人对社会工作的了解、认知状况对其专业认同会有影响,另外,其研究发现师资力量及课程设置影响学生的专业认同,社会工作教师大多“半路出家”对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了解不透彻,课程设置以理论为主,“专业”实习不“专业”等方面使学生对课程设置等方面不满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专业认同。加之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知程度较低、社会工作专业在就业方面的限制及工资水平较低等社会环境方面的影响降低了学生的专业认同。

张冰(2012)对该问题的研究更加全面,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说明了影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因素。微观层面包括性别和性格因素,整体上女生的专业认同度要高于男生,同时个人的性格也会对专业认同产生影响。中观层面从家庭和学校两个层面展幵,家长的态度以及家庭的经济条件会对个体的专业认同产生影响;而在学校层面,除了其他学者提到的师资力量和课程设置的因素,作者还提到了学校所处位置对专业认同的影响:地理位置会影响到资源的获得以及实务课程的开展,那些资源较少、组织和自愿者组织发展较慢的地区,难以为学校提供经验和实务支持。

安秋玲(2010)认为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感较低的原因主要有:社会认同程度较低,使学生缺少职业荣誉感;职业化程度低,学生缺乏良好地从业环境;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仍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社会工作教育层面存在的问题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信心,影响了教学效果。

陈清丹(2005)主要从社会整体的职业价值观和政府及社会态度方面做了分析。他认为目前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越来越重视自我实现和经济利益,这与社会工作专业种非赢利、助人自助的性质具有很大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另一方面,社会对社会工作知之甚少,在就业领域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并没有有显示出职业优势等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专业认同度较低。

3、关于提高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的相关研究与建议 魏永娟(2008)提出学校定期举办讲座,对社会工作专业进行宣传,从校内做起,提高社会工作的知名度,为其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政府鼓励社会工作专业优秀人才进社区服务,推动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进程;教师要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创新教学方法,寓教于乐,提高教学质量等方法来提高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

陈清丹(2005)认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社会服务水平,用自己的努力赢得社会的信任和尊重,增加社会人士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认可度;政府在政策上为社会工作提供较好的发展平台,这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必要条件;另外,要做好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宣传,使社会人士从社会工作的服务中深刻的了解到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使用专业化的社会工作知识和方法。

吴建平(2012)则认为认为要提高社会工作专业认同,需要解决两个难题:一是社会工作专业如何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化与行政化之间的平衡,二是专业社会工作者如何在“关系社会”或“熟人社会”中确立自身地位。总而言之,增强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伴随着社会工作本土化、职业化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和配合。

(三)文献评述

通过文献回顾,作者发现大学生专业认同这一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以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研究也不断增多。但总体来看,此领域研究文献数量仍相对较少。且相关研究缺乏理论的指导。因此,本文试图通过需求层次这一新的理论视角研究分析社工学生专业认同感问题。通过研究发现哪些需求的不足影响社工学生的专业认同,并通过满足这些需求,来达到提升专业认可度的目的,以促进社会工作学生的学习适应和健康成长。有利于促进社工教育的发展,更有利于促进中国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N].北京;人民日报,2010-6-7.

[2]中共中央、国务院.《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3]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美】马斯诺著,许金生等译.动机与人格(第云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陈清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专业认同的调查——对北京地区三所高校的调查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5.[7]纪海军.社会工作职业认同困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8]魏永娟.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认同感的培养初探[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4).[9]吴建平.从本科生的专业认同看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J].中国社会工作,2012.[10]谢海波.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哈尔滨市高校为例[J].青年与社会,2012(4).[11]李国珍,徐乃斌,雷明珠.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本专业认同感的状况调查—以武汉市为例[J].社会工作,2008.

[12]张冰.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研巧——校为例[J].学理论,2012(20):215-216.

[13]左芙蓉,刘继同,改革开放W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进程研巧述评[J].南京社会科学,2012(3):73-79.

[14]安秋玲.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社会学与社会工作,2010.[15]李朋杰.中国首届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专业认同研宄[D].华中农业大学,2012.[16]秦攀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D].西南大学,2009.[17]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D]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8]席洪强.论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建设[J].科技信息,2011.[19]史铁尔.整体着眼提升社会工作职业认同[J].社会工作,2007(8).[20]王思斌.试论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A].何国良,王思斌.华人社会社会工作本质的初探 [z].香港八方公司.[21]王珍宝.社会工作专业群体对专业社会工作的认知、时间与发展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2005.[22]李宗派.现代社会工作——一门助人的专业[M].北京:合计图书出版社.



下载社会工作视角下社区需求调查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工作视角下社区需求调查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老年人赡养问题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农村老年人赡养问题 会计0807 仲燕萍 2111008238 长期以来,我国最主要的养老模式都是家庭养老,“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至理名言沿袭至今,这也就决定了老人的......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研究

    论文题目: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研究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加速转型,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给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社区居民需求调查情况报告

    社区居民需求调查情况报告 为了了解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和对社区工作的态度,针对他们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开展工作,马街社区在社区范围内进行了“社区居民需求调查”。围......

    社区商业需求调查问卷

    社区生活配套需求调查问卷 尊敬的业主: 为了能给您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服务,方便您的日常家居生活,共同建设我们将根据您的需求引进一些生活配套服务项目。下面将占用您1分钟时间,......

    基于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社区建设

    基于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社区建设[摘要]城市社区社会资本,是蕴涵在城市社区内部的个人和组织之问或组织内部的关系责本。它是沟通个人和制度的中介物,个人行为能否实现个人理性与......

    社区社会工作(修改版)

    社区社会工作 1、(单选)1962年,美国的社会工作教育课程委员会正式承认社区工作为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 2、(单选)社区是社区社会工作的载体和对象。 3、(单选考人名与时间)“社......

    社区社会工作

    《社区社会工作》自考的重点 一单选: 1“社区”这一概念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首先提出。 2美国芝加哥大学帕克是最早对社区下定义的社会学家之一。 3经济生活功能包括生产、......

    社区社会工作

    社区社会工作 一、社区社会工作概述 社区社会工作,主要是指在中国城市的区、街、居等社区范围内,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理论知识指导下,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为全体社区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