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新公共管理在我国的推行及第三部门的强化的几点思考
关于新公共管理在我国的推行及第三部门的强化的几点思考
摘要:新公共管理是倡导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管理主体多元化,把第二部门的管理方法引入公共事业层面,在公共部门引入竞争机制的新观点,以期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加强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文章通过阐述新公共管理理论,结合我国公共管理实际和第三部门在政府转型期的重要作用,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理论 公共管理 第三部门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由来
自公共行政诞生以来的100多年里,其理念有过多次的改革和进化。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场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又一次更新了公共管理的模式。传统的公共行政以威尔逊、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论和韦伯的科层制论为其理论支撑点,新公共管理则以现代经济学和第二部门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传统公共行政的理论基础是政治与行政二分和官僚组织理论,而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是经济学和企业的管理理论。
从实践上讲,“新公共管理”是一组政府针对现实问题的政府行为和政府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模式,旨在克服政府面临的危机、提高政府的效能和合法性。从理论上讲,则是基于对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考虑,对行政与管理概念的再认识,以国家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调整和政府自身管理手段、过程、模式的重塑为主线,以解决新时代政府管理社会和管理自身事务问题为宗旨,以经济、效率和效能为基本价值的管理理论。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根据西方行政学者们的论述,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倡以下主要观点:
(一)区分“掌舵”与“划桨”职能,实现管理主体多元化
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在公共行政管理中应该只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即政府应该把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政府只是起到掌舵的作用而不是划桨的作用。这样可以形成小规模、成本低的有限政府。在公共管理事务中,除政府外,还有应有非政府组织、非盈利驻足、社区组织、公民自治组织等第三部门和私营机构。政府应该是多元管理主体的组织者、协调者,是多元管理主体的核心。
(二)政府应以顾客为导向
新公共管理提出顾客导向,要求政府在管理中把公民当作顾客,以顾客为中心,通过各种具体措施给公民提供“用脚投票”自由选择服务机构的机会,并定期广泛征求公民对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政府不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封闭的官僚机构,而是负有责任的“企业家”,公民则是其“顾客”,政府根据顾客的需求向顾客提供服务。
(三)政府应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
与传统公共行政排斥私营部门管理方式不同,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通过采用私营部门的成功管理方法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为公民、组织及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没有效率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独家提供公共服务,缺乏竞争机制。因此它主张用市场的力量来改造政府,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与公共服务的供给。进而在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公共部门机构之间展开竞争,以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和政府的工作效率。
(五)政府职能的调整和优化
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下,政府职能不断扩张导致了政府面临机构臃肿、职能膨胀等困境。新公共管理对此作了反思,认为政府必须明确自身职能并调整和优化自身职能。即首先解决应该管什么不应该管什么的问题。
三、新公共管理对我国公共管理模式的启示
在我国当前这样一个政府转型的社会时期,我们亟需一种全新的理论来拓宽视角,作为公共管理改革的理论指南。新公共管理理论既是西方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产物,又在一定程度上凸现出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因而新公共管理不失为一个全新的改革理论视角,对我国行政管理理论和实践具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一)引入竞争机制
新公共管理调整政府与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使公共服务市场化,如实行“政府业务合同出租”、“竞争性招标”,鼓励私人投资和经营公共服务行业,打破政府的垄断,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二)提高法治程度,注重法规与制度的健全
新公共管理注重遵守既定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向注重实际工作绩效、注重提供优质服务的方向发展。这应被视为是西方公共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更为成熟的一种标志。当然,在我国现阶段公共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当务之急是建立和健全一套行政法规和人事法规,并保证这些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实现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的法制化。
(三)规范政府职能,建立“有限政府”、“服务政府”
我国原有的行政管理模式基本上是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政府是“全能政府”。在这种行政模式下,政府职能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政府对社会和公民进行着无所不及的控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无所不及的管理遇到许多新问题,政府出现“越位”、“错位”、“缺位”状况。
规范政府职能,关键就是要界定政府的角色和职能,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个人之间的关系。胡锦涛主席曾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可见,政府并非无所不能的“全能政府”,而应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有限政府”。一方面,政府应避免“越位”、“错位”。对于不该由政府管的事务完全放手,交由市场组织和第三部门。另一方面,政府应积极做好“补位”。对于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中没有人管的事务做好补位。努力使政府从“管理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
(四)大力培育第三部门,打破公共物品供给垄断局面
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现代政府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治理结构主体的多元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无法包揽所有公共事务,某些公共事务需要非政府组织的非营利组织承担。在市场体制中,除了“政府失灵”即通常所指的政府杂提供私人物品上的功能失灵,人们又提出了“第二种市场失灵”和“第二种政府失灵”。所谓第二种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不仅在提供公共物品上存在着失灵,在提供私人物品时,市场也有一些功能缺陷。例如,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无法有效地识别商品品质,于是,消费者权益保护就成了仅靠市场交换不能解决的一个问题,需要“消费者协会”这类组织存在。另一方面,政府不仅在从事竞争性私人物品的生产中存在着失灵,在公共事务方面,政府也有失灵之处。例如,民主政府的社会政策往往是一种“多数取向”,他们往往体现大多数选民的利益,而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中那些诺是群体以及其它特殊群体的需要。
(五)注重公共管理体制与政治体制的关联
新公共管理重视政治对行政、对公务员的影响。这一点给我们的启发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需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其他方面结合起来进行。公共行政管理体制的绩效与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政治体制不能有效地保证健全的政治责任制度,不能使政府保持一定的政治权威,那么公共行政就有政治失控的危险。在一个缺乏政治权威和政治责任的体制里,政府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质量是不能得到制度保证的。
总之,我国的公共管理模式应立足实际,科学合理学习借鉴。即使是同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欧美各国,由于历史条件、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其实行新公共管理的进程、速度、重点及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均各有特点。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借鉴他们的做法和经验时,更应立足国情,走“内生化发展的道路”,简单地照抄照搬,无益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共行政管理体制和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参考文:
1.张成福.公共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澳]欧文•E•休斯.彭和平等译.公共管理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杨光斌.政治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谢庆奎,魏娜.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M].高教出版社,2001
5.谢明编.公共政策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陈振明.政府再造——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述评[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金太军.当代中国公共管理与社区治理丛书(第二辑)[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8.杨文士,张雁.管理学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9.陈振明.评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1)
10.张成福.公共行政的管理主义:反思与批判[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1)
第二篇:质监部门推行精益管理的思考
质监部门推行精益管理的思考
沉默是金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企业生产和管理的理论方法不断进化,精益管理也就于上世纪90年代应运而生。近20年的实践证明,企业实施精益管理,能有效配臵和合理使用企业资源,抑蔽扬利,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效益。然而,精益管理产生于企业,也主要应用于企业或服务业,质监部门如何有效推行精益管理,这是一个全新课题。在此,我结合工作实际浅析如下。
一、什么是精益管理
要推行精益管理,我们首先要对精益管理作一个了解。
(一)精益管理的内涵。精益管理源于精益生产,起初是为汽车制造业研究开发的生产管理理论。由于精益管理在企业生产系统的管理实践获得了巨大成功,后来逐步发展并延伸到企业的各项管理业务,也由最初的具体业务管理方法,上升为战略管理理念。精益管理是一种指导思想,是一种工作态度,是一种管理艺术。在精益管理中,以人的精益为本是基石,精益求精是管理追求的目标,杜绝消耗资源但不创造价值的活动,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主旋律。概括地说,精益管理的核心理念是消除生产和管理活动中的一切浪费,最终目的是以最小的投入,最低的消耗,并以最快的速度,取得最大的产出,获取最大的效益。
(二)精益管理的特征。由于精益管理目前主要应用于企业,因此精益管理的特征也就针对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提出来,主要有五个方面:
1.精益管理是一个哲理。精益管理追求的是零库存、无缺点、无浪费、准时反馈等极限目标。企业推行精益管理,是本着“不是最好、争取更好”的态度持续改进,同时让精益理念融入到各个环节和活动中,努力实现自觉更新、相互协调。
2.精益管理强调的是一个过程。精益管理要求企业全体员工团结一致,群策群力,进行永无止境的工作追求,持之以恒地贯彻执行精益管理制度,循序渐进地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永立于不败之地。
3.精益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人的因素贯穿于整个精益管理全过程。精益管理强调一专多能和协作精神,使员工臵身于企业主人的环境中,创造上下互通、彼此尊重、互相协作的人文氛围,从而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4.精益管理强调“人以精益为本”。精益管理要求企业必须有一个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求真务实过程,形成“集思广益、集智求真、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管理氛围,从而使全体员工“和谐相处、精诚合作,群策群力、精益求精”。
5.精益管理注重全面质量管理。精益管理强调质量是生产出来而非检验出来的。因此,精益管理注重培养每位员工的质量意识,在每一道工序时刻注意质量的检测与控制,保证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二、质监部门推行精益管理的必要性
精益管理产生于汽车制造业,主要应用于企业和服务业的各项管理活动,质监部门作为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之一,其推行精益管理是否必要,答案是肯定的。1
(一)推行精益管理,是适应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趋势的需要。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系,其主要内容是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廉洁政府、效能政府。相应地,国家质检总局也提出要求:质检系统作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管理部门,应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管理体系,使质量管理更加科学,服务更加有效,工作更有水平。因此,质监部门推行精益管理,是为了优化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这符合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趋势要求,是贯彻总局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管理体系的重要举措。
(二)推行精益管理,是贯彻落实市局党组战略部署的需要。按照市局党组“五年打基础、三年上台阶、两年达一流”的“三步走”发展战略部署,重庆市质监系统正在由“上台阶”向“达一流”跨越,这要求我们不断做好优质服务、科学监管,大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年初张宗清局长在作工作报告时,提出了“一条主线、两个能力、三个创新、四点要求、五个转变”的总体工作要求,在保障措施上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行精益管理。我们务必按照市局党组的统一部署,深化管理变革,坚持领导带头亲为,动员全员参与,努力建设低成本、高绩效的内部管理和质量监督、执法打假等优质工作机制。
(三)推行精益管理,是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质监工作千头万绪,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加上质监职能越来越强化,党委政府对质监工作越来越重视,人民群众对质监工作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对质监工作更是赋予了新的使命,这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然而底子薄、基础弱的现状,使得我们的工作难以跟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难以胜任越来越繁重的工作任务。通过实施精益管理,有利于我们充分利用现有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在贯彻落实上级决策的同时,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满足监管和服务对象的需求上,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做到全员密切配合,有效履行职能,从而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四)推行精益管理,是加强自身建设的需要。部门的整体执政能力水平决定着服务发展的成效,而员工素质、团队精神是执政能力的直接体现。精益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以人的精益为本。实施精益管理,就是要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增强队伍整体素质,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发挥团队协作战斗的合力,从而提高部门的整体执政能力。另外,在推行精益管理的过程中,有助于我们找准工作中的不足,逐步变革管理方式,同时合理配臵办公设备、执法装备等资源,切实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三、质监部门推行精益管理的基本思路
推行精益管理,不是简单借鉴精益思想理论或技术,而是要把精益思想融合于内部管理、执法监督、检验检测等各要素之中,贯穿于质监工作的全过程,也就是要在实施精益管理的过程中,实现精益管理理论与质监工作实际的真正耦合。企业推行精益管理有现成的经验,但我国的企业在推行精益管理时还需要结合中国国情。作为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推行精益管理,那就更需要摸着石头过河。结合质监工作实际,下面简要谈谈推行精益管理的基本思路。
一是树立精益管理意识。要推行一个全新的管理模式,首先需要观念革新。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观念跟上了,行动才能跟上,也才不会走偏方向。其次需要全面普及精益管理知识。市局党组组织开展的精益管理知识培训,让全系统职工有机会了解掌握精益管理知识。但精益管理知识是一套系统理论,仅靠一两天的皮毛学习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进一步培训学习,让每一个职工特别各部门中层以上干部全面系统掌握精益管理知识。第三,要把精益理念扎根于每一个职工心中。推行精益管理不是领导的事,也不是个别部门和科室的事,是全局行动,需要全员参与。
二是深入剖析管理蔽端。行政管理与企业管理各是一门学科,无论在理念上还是方法上都不同。尽管国家行政管理改革打破了一些体制束缚,但与企业管理差距仍然较大。精益管理主要是针对企业研究开发的,那么就需要我们破除本本教条主义,敢于打破常规,对照精益管理理论,深入剖析我们在内部管理、执法监督、检验检测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需要从哪些方面、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改进甚至变革,从而达到低成本、高效率的目的。
三是制定精益管理体系。针对企业提出的精益管理理论,不能照抄照搬,只能活学活用。针对质监工作中存在的诸多蔽端,需要合理借用企业精益管理方式方法,制定符合质监工作实际的精益管理体系。
四是逐步推行精益管理。每一个新事物都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推行精益管理不是质监工作的全部内容,安需要与质监各项工作相融合。尽管需要改进甚至变革的工作较多较杂,加上职工接受和参与有一个渐进过程,因此绝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投多快好省,而是要按照重点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推行计划和方案,逐步实施,才能达到精益管理的满意效果。
五是持续改进。推行精益管理对我们来说是全新课题,不可能一次性做得很好很到位,在一开始甚至有可能起到暂时的反作用,因此需要在逐步推行的过程中自我完善,不断适应新形势需要,取得精益管理应有的效果,做到循环往复、尽善尽美。
四、质监部门推行精益管理的重点措施
(一)全面培养人才,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一切价值都需要人来创造,精益管理集中体现了人的中心地位。因此,推行精益管理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市局党组近年来抓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有大手笔,开展“三大活动”就是明显例子,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全面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仅靠领导的正确决策,或者仅靠一两次活动,是难以取得根本实效的。要从根本上解决人的问题,仍然是要从体制机制上想办法。一是要从抓思想教育着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是全面培养人才的关键。二是要从完善制度着手,如理顺工作或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合理安排集中培训内容,出台鼓励政策等,让每一个职工都有全面学习、安心学习的机会,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用。三是要从严格考核着手,定期总结学习,把职工学习效果与工作绩效挂钩考核。四是建立能上能下、能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干部管理和用人机制。
(二)打造精益文化,提升质监行业形象。有这样一句话:小型企业靠领导,中型企业靠制度,大型企业靠文化。这个道理用在一个单位、部门同样适用。精益文化重视人的价值,强调人在一切管理活动中的内在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书记给重庆人文精神定位为“自强不息、开拓开放”。市局张宗清局长给重庆质监精神定位要求“敢于胜利、争创一流”,在一定程度上鼓舞着士气,提升了重庆质
3监人的精、气、神。推行精益管理,应当强调质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质量管理、服务企业、执法监督、检验检测等各项工作中贯彻精益思维。从精益管理中提炼形成的质监精益文化,在每一个质监人的身上得到具体体现,不仅可以提升组织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同时作为先进的管理文化理念,可以大大提升质监行业的整体形象。
(三)追求合理有效,避免浪费。如果与企业人力、物力资源的利用率相比,无论办公设备、执法装备的配臵,还是各部门内部的工作安排和展开,以及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协作配合等等,行政管理部门的资源浪费确实较大。以实施办公自动化为例。办公自动化本身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然而从一开始到最后就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安排,其中的浪费实在太大。例如:有条件的区县局很早就在办公楼进行了综合布线,从电信等营运商拉光纤上互联网,完成了信息化办公的基础工作。随后,地方党委政府要求上党政网,又从广电局拉了一根光纤,同时增加了每年的接入服务费。按照国家总局金质工程要求,市局又与联通公司合作,给每个区县局拉2M专线,去年又拉10M专线,接入服务费自然又增加。抛开接入成本由网络运营公司承担外,不是必须的三项网络服务费,可以接入上百台的网络只接了10多台电脑,每间房屋有5根网线最多只用2根,另外还有空着无用的光纤接入、路由和交换等网络设备,这些就真的白白浪费了。另外,从上到下、再从下到上的工作体制,各个环节的工作配合是否默契,是否高效,也值得深思。
资源利用有有效和无效之分,工作也有有效和无效之分。要推行精益管理,我们就得尽可能避免这些无效之功,合理配臵和使用资源,合理规划和安排工作,不断改进和加强管理,最大限度地消除无效工作和浪费。
(四)找准工作着力点,提高有效性。企业精益管理以顾客满意为着力点,把顾客看作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组成部分。质监工作也不例外,实施精益管理应当围绕地方党委政府工作的中心,以服务发展,追求工作和服务对象的满意为着力点。要认真学习领会和及时贯彻上级决策,深入企业基层一线,主动倾听群众呼声,然后及时反馈,力求使我们的工作让企业和群众信任,让地方党委政府满意,让上级领导满放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正在深化变革,作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管理部门,传统、现有的管理方式是否适应新的形势需要,是否需要变革来跟上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步伐。市局党组提出要推行精益管理,这应该就是一个答案,更是我们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第三篇:我国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思考
摘要:我国目前正处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高发时期,各类公共危机事件期待着政府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的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机制,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进行危机管理。我国现有的政府危机管理系统主要依赖于各级政府的现行行政机构,危机爆发时,一般是针对特定的危机,由中央政府或省级政府、有关部门设立临时机构。这种临时性机构不能对危机做出准确的预测和预警,加之缺乏政府危机管理专业人员及对危机事件的处理经验,严重影响的危机的处理效率。因此,对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应对能力是我国政府综合实力和能力的集中体现,而现代公共危机管理的建设与发展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应急管理
公共危机往往是一些突然降临的天灾人祸,具有非预期性、巨大的危险性、紧迫性、不确定性等特征。要成功地战胜危机,常常需要动用全社会的力量。要探讨现代危机应急管理的主要环节,首先需要弄清现代危机应急管理的内涵,及其与传统危机应对在理念上的重要区别。
现代危机应急管理是指对于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政府等危机管理主体,根据事先制定的应急预案,采取应急行动,控制或者消除正在发生的危机势态,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1 一般来说,危机应急管理的目标应该有两个,一是尽快消除危机,二是把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尽量不侵犯或少侵犯群众的利益。危机应急管理既是公共危机管理的核心,又是整个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阶段。这是因为应急管理是在危机事件爆发的紧急状态中进行的。危机事件通常来势猛,能够让人们作出有效反应的时间很短,决策很容易出现失误和错误。而应急管理一旦发生失误和错误,就会给民众造成极大的损失,政府的失误和错误往往会引起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弹,甚至引发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在过去的50多年里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国家安全(人防体系)、社会安全(火警、匪警等)、生产建设(《安全生产法》)以及应对自然灾害(《防震减灾法》、《防洪法》)等方面先后形成了许多危机处理体系,对各种突发事件有一套较为有效的管理方法,建国以来的历史表明,每当危机来临时,尤其是在相应范围内的最高决策层做出果断决策后,这种危机管理体系总是表现出强大的危机应对能力.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的危机管理体系并不属于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体系的范畴。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传统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过去半个世纪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以及传统的政府治理模式所决定的,这种传统性可以通过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行动逻辑、理论预设和特点来加以辨识。公共危机应急反应模式的逻辑是,关于公共危机及其管理的基本预设和价值观决定着公共危机应急反应的特点、行动逻辑以及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建构,而这一切又在特定的环境中决定着公共危机应急反应机制的效率、效果以及影响。
167
第四篇:关于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回顾与思考
关于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回顾与思考
摘要: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完善的过程。本文围绕危机意识、机构设置、预警机制、信息沟通、法制建设和管理结构六方面,回顾了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主要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分析六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回顾;问题;建议
20世纪末,我国开始现代政治学研究,其中包括对政治危机的研究。我国有关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步,对该领域最初的研究也始于政治尤其是国际政治方面的研究,如台海问题、东突问题等。2000年左右,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的重心逐渐从国际危机转向国内危机,包括从SARS疫情到近年接连不断的特大自然灾害、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群体性集体事件等。尽管由于中国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研究起步晚,在接连不断的突发性、复合型危机面前显得经验不足,一些理论上的困境与实践中的难题一时难以解决,但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这也是我们研究公共危机管理的意义所在。
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主要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危机意识、机构设置、预警机制、信息沟通、法制建设和管理结构六方面,我将围绕这六个方面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主要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分析上述六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一、危机意识
危机意识是危机预防的起点。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一直不能把“危机”与社会主义国家联到一起,甚至不敢直面现实生活中各种潜在的和显现的社会危机,常常用“假语言”谈论真实的危机问题,导致我国从政府到社会、从群体到个人,严重缺乏危机和危机管理意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上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发展势头,各级政府部门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经济建设,忽视了危机意识的培养,缺乏敏锐的危机判断能力。2003年SARS疫情出现后,“公共危机”成为政府的重要管理对象。我国逐渐以责任政府为价值取向,并通过制度安排保证了政府某些责任的实现,且加强了对危机的重视。目前,政府和政府人员已经对潜在和已暴露的公共危机普遍具备了基本的警觉性和应变力。
但由于深受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我国政府责任意识及危机意识仍然不够,导致某些管理环节责任缺位现象严重。这就需要继续深入开展政府人员危机管理培训和全民危机管理意识教育,从而增强全社会特别是政府人的危机管理意识和技能。
二、机构设置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逐步建立起五大类公共危机管理机构,包括:预防和处置自然灾害的管理机构,如抗震救灾指挥部、防汛指挥部;预防和处置灾难事故的管理机构,如防火总指挥部、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预防和处置公共卫生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机构,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全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预防和处置社会危机的管理机构,如国家公安部;预防和处置经济危机的管理机构,如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银行监督管理机构。
回顾我国政府近年来应对几次特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经验,可以发现每当突发公共危机发生并造成一定的灾难后,国家最高决策机关就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紧急宣布成立一个临时性的指挥部。该指挥部在中央国家机关层面一般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组成,国务院主管领导担任总指挥;在地方国家机关层面则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政府的主要领导人担任总指挥。指挥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或政策的授权,统一领导、监督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待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完毕,就撤销解散,相关人员各自回归原单位。可见,我国尚未建立全国性的公共危机管理的常设管理机构,全国性的公共机应急系统也尚未形成。这种临时成立的管理机构暴露了以下不足。
1.不利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的经验积累。
2.人治色彩、实用主义取向浓厚,规则意识淡薄,导致管理成本增加且矛盾繁杂。
3.容易产生法律责任的承担主体缺位问题,无法严格实现行政问责制。
因此,当务之急是设立综合协调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公共危机管理机构。综合协调的管理机构的重要功能在于突破传统管理机构分散和分割的局限性,同时整合不同职能部门的专业优势。并且,这些管理机构应当是常设机构,应分别设有相应的办公室,既承担公共危机预防和预警阶段的职权与职责,也承担公共危机处理阶段的职权与职责。
三、预警机制
戴维?奥斯本指出,政府管理的目的是“花少量的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的钱治疗”。危机管理的首要环节为危机的预测,建立预警机制的根本目的就在于通过完善的预警体系使危机的损失降到最低。
在全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逐步建立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一些问题。公共部门对应急预案的理解和认识不到位, 预案质量不高;国内预警机制的建立和运作缺乏情报学基础,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协调性;在应急预案评价过程中难免不存在随机性、专家主观上的偏好和认识上的模糊性等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提高各地政府和各部门制订的相关应急预案质量,不仅要在原则层面加以规定的,更要在实施层面加以具体化。其次,在跨地区、跨部门的大范围危机的预警上要制定特别专项的、具体的应急方案,坚持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原理,避免各自为政现象,把应急预案从政府报告带入市民的现实生活中去,将效应发挥到最大化。另外,要继续深入对社会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综合评价方面的研究,运用更科学的能归纳专家评价意见的方法,并尽可能有效地消除评价中随机偏差和系统偏差的评价方法来提高综合评价精度。
四、信息沟通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信息沟通状况以2003年SARS事件为转折点。事件之前,为了有效控制危机信息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度,政府常采取“内紧外松”、“内外有别”的媒体政策。如1989年1月,国务院、中宣部发出《关于改进突发事件报道工作的通知》,规定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要请示国务院领导批准,一般由中央新闻单位报道,必要时由新华社统一发布。SARS爆发前期,政府消极地压住了信息,结果是在社会中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也给我国的国际形象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经过不断调整,特别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期间,政府以新闻发言人制度为主的一整套及时信息公开措施逐步成熟并发挥了积极作用,真正做到了取信于民,成功地消除恐慌和凝聚人心,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同时也挽回了我国政府的国际声誉,树立了负责任的政府形象。
面对诸多现实危机,政府积极做了许多危机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人民的利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是,我国政府在危机信息沟通上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政府内部信息流动不畅;对外信息公开程度低、传播渠道狭窄;信息传播制度不完善等。
要强化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信息沟通,除了应当加强信息沟通,提高政府公信力,建立有效的信息传播系统,做好危机发生时的沟通外,还要正确处理政府媒体关系,完善媒体策略。特别应当从制度上保障政府的信息沟通略,建立和完善新闻发布制度。政府可以定期以口头或书面公告的形式,向新闻界和公众提供官方正式认可的权威信息,从而在公众面前以一个统一、协调、负责的形象出现,避免信息传播失真、失控, 有效理顺政府的公共关系。
五、法制建设
改革开放来,我国相继颁布了《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公共危机相关法律制度,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建设迅速且成果显著。
尽管我国有独立的危机管理法律法规,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危机应对规范,职能职责不清,建设不标准,预案不完备,对危机的响应缓慢、管理脱节等问题一直存在,亟待解决。
建立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制度,应当在宪法中更明确地规定紧急状态制度,确立应急机制的宪法基础,为危机法制建设提供宪法保障;其次,应迅速补充相关空白领域的应急法律,赋予相关危机事件管理部门以必要的紧急处置权力,保证应急处理效果;再次,要对现行的危机管理法律规范进行清理。对相互矛盾的法律进行修改,对概念模糊的进行法律解释,废止不适时的法律规定,减少部门法之间的冲突,破除部门法的局限性,建立统一的法律规范体系。当然,在司法过程中还应完善应急程序,明确规定应急措施的适用范围、程序、原则,以及建立约束机制、救济机制等。
六、管理结构
改革开放至今,基于全能政府的理念,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于政府行政管理系统之中不断构建和完善。这种一元性的危机管理结构强调的是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对抗击公共危机进行全面的安排,各类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公众以及舆论成为政府动员和安排的对象,从而使得抗击公共危机实际上完全变成了政府的内部事务。
然而实践证明不存在全能的政府,国外公共危机管理经验和公共危机管理的发展趋势表明,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作用的同时, 必须最大可能地调动社会资源,努力拓宽社会参与渠道,形成以政府为核心,专家、公众、媒体、社团以及国际社会紧密联系的多元反应结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企业、家庭、公民个人共同参与公共危机管理,通过协商对话、相互合作等方式建立伙伴关系来共同治理公共危机,构建社会整体的公共危机应对网络,有效地预防、处理和消弭公共危机,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实现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社会生活中表现为“信任、互惠规范和网络”等特征的社会资本的状况决定了公民社会的精神面貌,从而也最终决定了协同治理能否顺利实现。而观照转型期中国现实可以发现,当前中国社会资本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并存、分布不均、发育不良”的状况,这一状况显然不利于公共危机协同治理在中国的实现。因此,就当前中国来说,实现公共危机协同治理,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资本,特别是培育和发展公共危机治理方面的社会资本,需要提高政府行为透明度,营造信任氛围;强化培育公民的现代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精心培育和发展非政府公共组织;关注弱势群体, 营造更多的社会共同利益;健全公共危机治理相关法律及制度。
总而言之,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在内的整体性社会变迁过程。同时,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处于1000―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往往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也是危机频发的时期。处于这样一个特殊发展阶段,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俞可平:中国政治发展三十年[J]河北学刊2008,9.[2]肖鹏军:公共危机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朱建明:完善国家公共危机管理的思考[J]公共危机管理2008,2.[4]吴志敏 郭文亮:近年来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综述[J]广西社会科学2007,6.[5]孙晓霞 赵玉蓉: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总体介绍[J]电子政务2006,6.[6]周 民:我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预案体系基本形成[J]中国个体防护装备2004,6.
第五篇:强化三农资金管理及审计的思考
强化“三农”资金管理及审计的思考
杨贤军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明确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新农村建设,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随着各种支农、惠农政策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财政支持“三农”的农业专项资金也在不断增多,如何规范和加强“三农”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努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落实国家惠农政策的需要,也是巩固“三农”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举措。
一、加强“三农”资金管理与审计的重要性
“三农”资金,既包括财政预算安排的农业专项支出,也涵盖预算外农业专项资金、政策性农业专项贷款及外资运用农业项目的资金。它的资金范围很广,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安排、拨付和筹集的用于“三农”工作的水利、农业、畜牧、林业、渔业、农机、气象、农村交通、农村教育、扶贫开发、抗灾救济、社会保障、涉农补助、农业综合开发、国债专项等资金,都属于“三农”资金范畴。近年来,随着我国“三农”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各级财政安排的“三农”资金愈来愈多,支出比重大幅度提高。2007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达到3917亿元,占中央财政预算总支出的14.58%,比2006年增加520亿元,增长15.3%。从怀化市鹤城区来看,“三农”资金规模也是相当大的。2007年,全区“三农”资金支出5207万元(不含农村教育支出)。其中,区本级财政预算安排农林水事务支出1423万元,上级财政补助支出3784万元(农口渠道补助991万元,经济建设口渠道补助2793万元)。“三农”资金极大地促进了
全区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由于“三农”资金管理方式及手段滞后,“三农”资金在投入机制、监督管理、使用效益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财政支农项目的申报管理不到位,资金运行不规范,资金在使用管理过程中经常被截留、挪用、挤占,有的被弥补单位经费缺口,有的被用于消费性支出,甚至被用于堂楼馆所的建设,真正用于项目上的资金被大打折扣。因而,规范和加强“三农”资金管理及审计显得尤为重要。一是贯彻落实中央“三农”方针政策的需要。中央十分重视“三农”工作,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确立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让这些政策执行好、落实好,是我们各级、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和义务,规范和加强“三农”资金管理及审计,也是我们不折不扣落实中央“三农”政策的具体体现。二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村经济基础薄弱,新农村建设的任务繁重,资金需求量巨大,“三农”资金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效果。管理好、使用好有限的建设资金,使其发挥最大效益,对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三是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可在农村有重点地培育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和高效农业,提升农业发展水平;通过扶持农民增收项目,可逐步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稳步提高农民收入;通过扶持农村基础建设,可以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农业的长远发展。加大资金投入是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的前提和保障,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效益是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和保证。
二、“三农”资金管理的有效途径
首先,要加强农业项目的申报管理。财政支农项目管理是支农资金支出的前提和基础,决定了支农资金流向及支出规模,必须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防止一些地方在支农项目的申报上不根据本地实际,不进行科学规划和论证,盲目追求脱离实际的所谓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甚至造就了形象、政绩工程,既劳民伤财,又留下了沉重的债务包袱。因而,对农业项目的申报要立足实际,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支农项目,并建立完善支农项目库;改革现有财政支农项目立项和资金审批办法,对财政支农资金实行专项分类管理,避免有项目无资金和以项目套资金等现象发生;严格项目管理,对建设性财政支农项目都要进行财政投资评审,落实项目法人责任、政府采购、合同管理等制度。对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涉农补助和农村优抚救济、扶贫救灾等财政支农项目支出,要实行公示制度,力求公开、公正、公平;对已完工验收的项目,不要只建不管或重建轻管,要落实项目管护制度,以发挥项目的长期效益。
其次,要以进一步提高“三农”资金的使用效益为目标,不断创新管理方式。一是推进和规范部门预算管理,涉及有管理支农资金职能的单位和部门,要实行部门预算项目支农资金的规范管理,在充分考察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确定部门预算项目支农资金的重点和投向。二是按照支农资金“专人管理、专帐核算、专款专用”的管理原则,按项目进度由国库集中支付资金,实行报帐制管理,从源头堵塞支农资金流失的漏洞。三是建立财政支农项目绩效评价制度,相关部门要研究制定支农项目绩效评价考核指标,将资金使用、内部责任、项目监督等纳入绩效评价指标内容,绩效评价的结果与今后的支农项目申报立项挂钩。四是加强监督管理,搞好全程跟踪管理。财政、审计、纪检监察部门要对支农项目的申报立项、项目实施、项目竣工验收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后要采取限期整改、停拨资金、追回拨款、除消项目资格等处罚措施,同时要落实“问责”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违纪违法责任。
三、深化“三农”资金审计监督,保障资金安全、规范、高效、有序运行一是突出审计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当前在“三农”资金审计对象的选择上,应重点关注新农村建设确定的重点工程项目和投入规模大、涉及面广的重点专项资金。如扶贫资金、水利资金、农业专项发展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农村社会保障资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农村通乡通村公路建设资金、各种涉农政
策性补助等资金都应作为重点资金的审计对象。这些重点项目和资金事关全局,直接影响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执行和落实。只要抓住了这些工作重点,就抓住了关键,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近年来,我区对退耕还林专项资金每年都进行专项审计,监督好资金的管理使用,纠正了一些存在的问题,为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起到了较好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在审计内容的确定上,要关注“三农”资金的分配、拨付、使用各个环节,检查资金管理情况和使用效果,促进相关政策落实到位。对资金分配环节的审计,主要检查“三农”资金的分配是否科学合理规范,是否保证和突出了重点,已经确定的农业项目是否在资金上予以落实。对资金拨付环节的审计,主要检查滞留闲置、挤占挪用资金的问题,督促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对资金使用环节的审计,既要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违规问题,注意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又要检查评价资金的使用效果,促进合理有效地利用“三农”资金。
二是改进审计方式,提高监督质量。做好“三农”资金审计,需要进一步改进审计工作方式方法,关键要把握四个结合。第一,坚持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农业审计由于行业的特殊性,许多项目属于资金量小涉及面广的类型,为保证合理的监督面,就要多开展审计调查。只有将审计和审计调查结合起来,才更有利于提高“三农”资金审计的整体效果。第二,坚持账面审计与农户调查相结合。“三农”资金的财务账目多保留在财政或相关的实施主管部门,账面审计可以摸清资金投入的总体规模,但难以核实资金支出的真实性。因而,必须延着资金流向,深入项目实施地的乡镇、农户进行检查。第三,坚持资金审计与建设项目审计相结合。对“三农”资金用于建设工程项目,不仅要审计有关项目建设支出账,检查支出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还要加强项目建设情况的审计,对项目质量、项目数量等进行实地核对。第四,坚持资金分配方案与方案审计相结合。审计部门应将资金分配环节的事后审计变为事前审计,对资金分配方案进行审计,提前介入,参与监督,以利分配方案的合理合法、公正公平。
三是提出审计建议,增强监督效果。对“三农”资金审计的目的是促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强化资金管理,落实国家的农业政策,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在“三农”资金审计工作中要注意分析把握总体情况,分析“三农”资金投入、使用和项目管理的整体情况,由点及面地对审计情况进行深入评析。审计报告要注意揭示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规律性的突出问题,在深入查处问题的基础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预见性、前瞻性的审计建议,发挥审计监督的建设性作用,达到加强管理、完善政策的目的。
作者单位:怀化市鹤城区财政局 杨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