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 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关于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的指导意见
渝教工委“2009”15号
各高校党委:
当前,全市高校正按照中央和市委的总体部署,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对于进一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去年下半年,按照市委的总体部署,市委教育工委会同市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办公室在重庆工学院开展了科学发展观进课堂试点工作,取得了成效,在全市和全国产生了良好影响,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的充分肯定。根据市委主要领导关于‚科学发展观进课堂很有意义,要在高校普及‛的指示精神,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决定在全市高校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的重要意义
1.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需要。未来世界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当代青年的竞争。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有潜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其思想政治素质历来为我们党所重视。邓小平指出,‚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要注意培养人‛,并指出‚真正关系到大局的是这个事‛。江泽民强调,当代大学生‚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学到什么样的知识,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对于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关系重大‛。胡锦涛要求,‚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科学发展观进高校课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对于引导大学生认识和掌握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促使他们坚定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忠实执行科学发展观、自觉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促进社会和谐,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确保我国在深刻复杂变化的国际环境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2.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是在大学生中推动科学发展观大学习、大普及的有效途径。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科学发展观进课堂,是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种形式创新,是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一种途径拓展,是推动建立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的长效机制的一种有益探索。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作用,着力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普及到大学生中去,必将有助于当代大学生真正明白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什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带来什么、推动科学发展应该做什么,必将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更加拥护科学发展、更加主动投身科学发展。
3.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是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改革试验区的重大举措。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人才资源强国的根本要求。新时期新阶段,高校亟需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理清办学思路、完善发展措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对于高校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大批优秀拔尖人才,动员组织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推动重庆又好又快发展的伟大实践;对于创建‚满意教育、和谐教育、素质教育‛,把重庆打造成为西部教育高地和人才高地,推动国家统筹城乡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4.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变革,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手段、机制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积极推动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创新、途径创新、方法创新,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头脑,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有助于他们刻苦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提高科技素质和劳动技能,掌握过硬的创业本领;有助于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素质;有助于他们自觉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锻炼提高自己,努力实现健康成长、全面成才。
二、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5.科学发展观进课堂的指导思想
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紧紧围绕‚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推动重庆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按照深化‚理论学习‛、突出‚实践成才‛的原则,坚持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实践教育为重点,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教学改革为突破,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科学发展观进课堂的内容、途径和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6.科学发展观进课堂的目标要求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把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结合起来,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精神、进一步深化重庆改革开放结合起来,与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学生制定完善学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规划等结合起来,进一步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夯实基本道德规范、增强全面发展能力,努力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
(2)坚持联系实际,深化认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既加强理论教育,又积极组织带领学生参与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市情和校情,全面了解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理论来源,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增强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3)坚持大胆改革,开拓创新。注重创新理念、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创新机制,积极探索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的内容、形式和途径,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为在全市高校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探索办法,积累经验,起好示范作用,推动建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
三、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的主要措施
7.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重要职责。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科学发展观专题教育活动的通知》(教社科厅函“2009”9号)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要尽快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安排相应的教学活动,包括组织专题讨论、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等,强化科学发展观理论教育,配合搞好学习实践活动。
在‚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中,集中开展一次科学发展观专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党中央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
8.结合不同学科特点,拓展科学发展观进专业课堂领域,把科学发展观内容渗透到各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中。针对科学发展观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课程紧密相连的理论特点,鼓励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科学发展观内容,积极探索从专业知识、方法、手段的角度,将教学内容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有机融合,深化学生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增强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认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科特色举办专家讲座,帮助学生深化对科学发展观重大意义和理论内涵的认识。
9.认真组织编写科学发展观辅导读本。发挥高校专家学者较为集中的优势,认真组织编写‚古往今来有关科学发展观四个要件的阐述‛、‚科学发展观大学生学习读本‛等辅助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习需求,结合国内外经验教训及相关案例,重点阐释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理论来源,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以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等,做到内容丰富、表述生动、形式活泼、易于接受,增强读本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可读性。
10.切实抓好科学发展观进课堂师资队伍的学习培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早学、多学、学深、学透,确保科学发展观首先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头脑。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负责培训科学发展观进课堂骨干教师。各校要通过举办讲习班、备课会和教学观摩等活动,对任课教师开展专题培训。通过培训,深化教师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评价、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理解,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做到真懂、真信、真用。
11.找准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点和关切点,加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不断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广泛采用案例式、讨论式、研究式、启发式等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手段,努力增强科学发展观进课堂的实效性。要利用网络教学互动平台,开辟科学发展观学习专题和学习论坛网页,组织专家学者在网上解答学生关注的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问题,开展师生网上互动学习。
12.坚持以调动学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践中深化课堂教学成果。要围绕‚科学发展与大学生全面发展‛、‚践行科学发展,争做时代先锋‛等主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科学发展观大讨论,通过辩论、讨论、交流等形式深化广大大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认同。要紧密结合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以及重庆直辖以来的新发展、新变化等,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考察、社会咨询、‚三下乡‛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专业课实习等,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延伸到校外和社会,以了解各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新成就,人民群众生活的新变化,要支持、指导学生成立科学发展观研究社团,开展科学发展观理论研究,组织学生参加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高校的党校、团校要在培训内容中增加科学发展观的内容,着力培养一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大学生骨干群体。要通过开展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党(团)日活动,以及读书会、知识竞赛等形式,引导大学生在实践锻炼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四、加强组织领导
13.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工作,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负责指导各高校组织实施。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要通过现场会、专题研讨会等形式,努力推进全市高校科学发展观进课堂工作的开展。
14.高校要高度重视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工作,认真研究制定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抓紧、抓实、抓好。要大力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师资队伍的培训,加大投入,保证工作所需经费和物质条件。
15.高校要主动寻求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支持,主动聘请理论研究、教学单位和各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与领导干部来校作专题报告,大力争取社会各方为大学生开展科学发展观主题实践活动和学习调研提供便利条件,积极帮助广大学生在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
16.高校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校园网等舆论宣传阵地,做好科学发展观进课堂相关工作的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及时总结科学发展观进课堂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深化科学发展观进课堂工作的成效。17.高校要将本通知内容落实情况分别报市委宣传部和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
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09年4月3日
第二篇:中共重庆市委37号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涪陵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
渝委发(2010)37号
(2010年12月21日)
为更好地发挥涪陵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作用,特作出以下决定。
一、深刻认识加快涪陵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涪陵是我市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三峡库区工业重镇和乌江流域物资集散中心,是一小时经济圈辐射带动渝东北、渝东南地区的重要枢纽,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近年来涪陵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统筹城乡一体化进程,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具备了厚积薄发、乘势而上的基础和条件。
当前,我市正处在全面发力、阔步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涪陵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培育壮大仅次于主城特大城市的“第二梯队”,构筑起多级支撑、多点带动的区域经济体系;有利于充分发挥涪陵地处“圈翼”交接点的特殊区位优势,更好地促进一小时经济圈对“两翼”地区的辐射带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在更大范围拓展主城发展空间,解决“小中心、弱腹地”问题,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利于增强三峡库区自我“造血”功能,带动库区移民安稳致富,加快建设和谐稳定新库区。
市级各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涪陵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在涪陵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齐心协力助推涪陵经济社会发展。
二、加快涪陵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
加快涪陵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统筹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开放、改善社会民生为动力,以打造重要工业基地、完善城市功能品质、提升枢纽作用、增强人口集聚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重点,全面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充分发挥涪陵区作为全市重要经济增长极的战略带动作用、全市重要-1-
工业基地的核心骨干作用、国家中心城市重要腹地的战略后援作用,以及在“一圈两翼”发展格局中的战略支点作用,早日建成城乡统筹发展的现代化大城市。
力争到2015年,城市人口达到80万人左右,城区面积达到70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达到7%以上,人均GDP超过8万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到2020年城市人口达到100万人左右,城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达到10%左右,人均GDP超过16万元,基本建成城乡统筹发展的现代化大城市。
围绕以上思路和目标,切实抓好八项重点任务。
(一)打造江南万亿工业走廊核心区。立足临港优势和产业基础,着力实施“326”工业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科技含量,促进产业高新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201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建成江南万亿工业走廊的核心支撑。发展三大园区:涪陵工业园区要加快医药食品、电子信息、石油化纤和装备制造等产业集聚,2015年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支持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白涛化工园区要依托化医集团、建峰化工、华峰工业园等项目,促进现代煤化工、天然气和氯碱化工产业集聚发展,2015年工业产值突破500亿元。支持设立清溪铜铝特色工业园区,充分发挥电力资源富集优势,依托东升铝业等企业,构建铜铝冶炼及深加工产业链,2015年产值达到400亿元。建设两大基地:建设船舶建造基地,重点发展豪华游轮(艇)、不锈钢危化特种船舶及船舶配套产业,打造长江中上游最大的特种船舶制造基地,2015年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建设能源保障基地,加快实施采用第三代核技术的大型清洁能源、疆煤入渝储运基地、热岛综合利用等项目,2020年电力装机1000万千瓦左右。培育六大支柱产业:着力把医药食品、装备制造、重要材料、化工化纤、电子信息、清洁能源等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加大市级重大项目布局和要素保障支持力度,到2020年六大支柱产业的工业产值占全区工业产值的比重达85%以上。支持在涪陵石沱、新妙镇研究建设重装及石化产业带,承接石油化工下游及重庆钢铁集团产品延伸增值加工等重大项目。
(二)打造百万人口现代化宜居城市。围绕建设百平方公里、百万人口现代化大城市,构建老城新区功能互补、相得益彰的组团式发展新格局,着力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提速开发李渡现代新城,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合理布局交通、教育、行政、商务、休闲、文体、居住等城市功能,力争2015年形成30平方公里、3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规模。升级改造江南老城,按照两江四岸一体、恢复自然生态、开敞城市空间、传承历史文化、彰显山水特色的理念,推进两江广场及通廊等公共空间、江东江北整体改造,消除城中村,退出城中厂,注重天际线、江岸线、坡地层次线、房屋外立面和城乡结合部的建设管理,降低人口密度,提升宜居品质,努力打造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区。规划建设坪上
新城,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和交通区位优势,加快构筑至重庆主城和涪陵的便捷交通通道,集聚IT、研发、文化创意等高端产业和人才,成为重庆主城战略拓展地和人口转移重要承接地。
(三)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城乡建设大统筹,城乡经济同发展,公共服务均衡化,形成大城市、小城市、一般镇和新农村联动发展新格局,力争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5∶1以内。在将涪陵城区建设成为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同时,将一批中心镇规划建设为5万人左右的小城市,将有条件的乡镇按1万人左右进行规划建设,形成重庆中部独具特色的城市群。全面实施乡村规划,建设巴渝新居,引导农民就近有序转移和集中居住。加快新农村建设,加大对农村路、水、电、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保建设的投入力度,建设红星水库、杨家湾水库等水利设施,全面消除病险水库和饮水不安全人群,实现三级以上道路通达所有乡镇,行政村通畅率达100%,加大农村便道、垃圾站、沼气和改厨改厕的投入力度,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化,实施农村中小学、农村幼儿园、乡镇幼儿园、街道幼儿园、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及文化体育设施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建设。建立农民创业专项基金,推进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示范区建设,对涪陵农户万元增收项目比照“两翼”政策予以支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积极开展农村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试点。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互动化,加快农业“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设施化”发展,支持建设榨菜、蔬菜、畜牧、蚕桑四大特色农业基地和涪陵区现代农业科技园、金科现代农业园,培育1—2个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特色产业。
(四)建设渝东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大通道。消除交通“瓶颈”制约,完善交通网络,到2020年实现铁路半小时到重庆主城、1小时到周边地级城市,高速公路半小时到重庆主城、2小时到周边地级城市,5000吨级以上单船、万吨级船队常年可抵达,建成渝东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大通道。构建公路运输大通道,力争2013年涪陵——丰都、涪陵——南川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加快垫江——涪陵——武隆、丰都——涪陵(大木)——武隆(仙女山)高速公路前期研究并适时开工建设,力争到2015年涪陵境内高速公路超过100公里,基本形成紧密联系主城、联通“两翼”的高速公路网骨架。加大涪陵国、省道公路建设和改造投入力度,畅通道路交通。加快铁路通道建设,2011年建成投运南(川)涪铁路,2012年建成投运渝利(湖北利川)铁路、渝怀(湖南怀化)铁路二线渝涪段,研究论证重庆至长沙高速铁路经过涪陵坪上地区,加强沿江铁路规划论证并积极争取纳入国家规划。统筹协调乌江梯级开发,按三级航道标准设计建设乌江白马枢纽船闸尺度,加快白马至河口航道整治工程建设。建设高效转换枢纽,重点建设龙头港、白涛、黄旗、李渡、清溪5个物流园区和铁路货运中心、公路货运中心,形成多式联运、功能配套的现代物流产业区,努力建成长江上游最大的物流中转港。到201
5年,形成铁路货物吞吐能力2000万吨/年,港口货物吞吐能力4000万吨/年;到2020年,力争形成铁路货物吞吐能力6000万吨/年,港口货物吞吐能力6000万吨/年。
(五)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开放思维推动跨越式发展,利用靠近重庆两江新区和南岸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位优势,融入两江、借势招商,连通茶园、借道发展,打造渝东地区对外开放高地,继续充当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对外开放的排头兵。依托长江乌江交汇的临港优势和区位条件,推进以港口为核心的物流园区建设,争取设立国家一级水运口岸和航运口岸,完善“一关三检”,建立进出口检测中心,支持建设涪陵保税仓库,在条件成熟时将涪陵港打造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C区,实施启运港退税。支持开通“五定”班轮,完善江海联运功能,打造全市重要的外贸中转口岸。不断扩大东西合作,深化对口支援,探索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新模式,建设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开辟对外贸易新路径,调整出口结构,扩大高新技术产品、机械装备、医药和特色农产品出口,建设深加工结转贸易基地、化工进出口基地和食品医药出口基地,申请国家批准成为出口船舶制造基地,探索发展内陆加工贸易和服务外包业。力争到2015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比2010年翻两番。帮助涪陵积极参与各种大型招商及经贸活动,加快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品牌,不断扩大引资规模。到2015年累计引进内资外资突破1000亿元。
(六)培育壮大现代服务经济体系。加快集聚银行、保险、金融租赁、小额贷款等各类金融机构,建设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支持国开行等银行在条件成熟时到涪陵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地方金融机构加大对涪陵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在涪分支机构的经营管理权限,简化审批程序。积极推动外地金融机构到涪陵设立村镇银行。在条件成熟时创办1家总部设在涪陵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为涪陵企业贷款开设“绿色通道”,对涪陵符合融资条件和鼓励发展的项目,优先给予支持。创造条件设立林权交易所。加快建成区域性商贸中心,着力打造南门山、李渡2个“百亿级商圈”,培育中国榨菜暨酱腌菜调味品市场等10个年交易额上10亿元的专业市场以及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支持城区菜市场标准化改造。改造建设乡镇农贸市场,并纳入中央和市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建设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将涪陵中心医院建成国内具有先进水平的综合性医院,将人民医院建成地区性医疗服务中心、三级医院,迁建中医院并创建三级医院;完善和增强区域性疾病预防控制、救灾防病、医疗救援、中毒控制、采供血、卫生人才教育、职业服务等功能。建设体育强区,加快李渡体育中心、北山户外健身活动基地建设,开发两江水上运动项目。建设文化高地,推动大剧院、榨菜博物馆、巴人遗址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建设,推动白鹤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和陈万宝庄园、邱家榨菜作坊申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繁荣文学艺术,发展文化产业。优化提升旅游产业,鼓励各类旅游船舶停靠涪陵,深度挖掘涪陵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建成具有浓郁特色的巴国故都游览胜地、乌江画廊旅游起始点和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
(七)打造渝东地区科技人才高地。建设科技强区,新创国家、市级工程中心等技术机构10个以上,建设国家级科技孵化器、中科院成果转移中心涪陵分中心和涪陵科技馆,设立科技风险投资基金和科技融资担保资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教育强区,打造区域性职教基地,吸引中央部委和市级教育机构在涪陵布局,支持长江师范学院、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提档升级,市医药卫生学校升格为高等专科学校,支持市第二交通技工学校创建高级技工学校,新创办2所市级示范特色中学,新建5所区域性初中学校,创建幼儿教育示范区。到201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到2020年区外来涪就读学生占全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人数的30%,建成区域性教育服务中心,提高教育吸引力和辐射力。以户籍制度改革为契机,围绕支柱产业发展实施高技能人才引进扶持政策,鼓励各类优秀人才落户涪陵,构筑涪陵产业发展人才竞争新优势。
(八)打造和谐稳定新库区。推进实施三峡后续规划重点项目,着力解决移民安稳致富、库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突出问题。以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为抓手,以移民培训实训基地为载体,促进移民培训就业一体化。认真开展农村移民后期扶持和城镇移民困难扶助工作,逐步建立覆盖三峡占地征地移民、淹没征地移民、农村移民、城镇纯居民移民和移民迁建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养老保险政策体系。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建立完善民生工作长效机制,形成民生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重点解决“打工族”、“就业族”和新生代劳动力的住房问题,彻底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深入开展重大传统节日慰问活动,实现困难群众慰问全覆盖。广泛开展中小学生和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全面开展残疾人关爱活动,建成一批区级残疾人托养中心和乡镇街道级残疾人托养所。建设区域性应急救灾中心,建设地震指挥中心和重庆直升机应急救援基地,提高安全预防控制、救援保障和应急处置能力。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市民安全感。坚持开展干部“大下访、大接访、大走访”活动,认真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确保涪陵一方平安。
三、支持涪陵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1.市委、市政府每年听取一次涪陵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专题研究解决涪陵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2.市级各部门进一步加强对涪陵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和服务。建立市区协同推进机制,分解落实支持涪陵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大项目和重大事项职责。3.比照省级行政单元的地级市,进一步扩大涪陵区行政管理权限。4.市级国有投资主体进一步加大对涪陵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二)空间保障。1.按照2020年涪陵区城市人口和城区面积分别达到100万人、100平方公里的目标要求,加快推进涪陵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适时推进《涪陵区城市总体规划》(2004版)修改。2.加快推进涪陵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适时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着力保障涪陵经济社会发展用地指标需求。3.将涪陵纳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征用地创新试点地区。4.对三峡工程后续规划实施的生态屏障区人口转移、地灾避险搬迁项目,支持利用移民安置用地政策解决用地。
(三)财税支持。1.从2010年到2012年,在继续安排2000万元中心城市建设专项资金和3000万元社会发展专项资金基础上,市级财政每年新增补助涪陵3000万元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涪陵培育特色产业扩大就业岗位、提升集聚辐射能力。2.加大对涪陵财政转移支付和民生项目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3.三峡工程后续规划资金分配按不少于淹没实物指标所占比例的基础上,在市级统筹资金安排时对涪陵重大项目予以支持,对提前启动的三峡后续规划实施项目,给予先期投入和资金调度支持。
4.市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按不低于涪陵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中的比重安排补助资金。5.支持涪陵设立产业发展基金。6.在涪陵落地的重大项目,实行属地税收征管,现行财税体制保持不变。
(四)能源保障。切实保障涪陵重点工业企业天然气、煤炭、电力等能源需求,加快电网建设,加强煤炭调运,在符合单位天然气产出强度的条件下,保障涪陵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用气需求。
第三篇: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文件
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文件
渝组发[2009]7号
★
关于转发中共中央组织部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党委组织部,市委各部委、市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组织(干部、人事)处(部),市属普通高等院校党委组织部:
现将中组部《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中组发[2009]12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1996年印发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渝组综[1996]20号文件转发)文件废止。
各单位要根据干部管理权限,严格按照中组发[2009]12号文件要求,进一步进确干部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范围,对各种材料进行归类、鉴别,并认真审核,确保准确无误。市委组织部将适时就此项工作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并对落实中组发[2009]12号文件的情况进行抽查。
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 2009年8月19日
中共中央组织部
关于印发《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的通知
中组发[2009]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各副省级城市党委组织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组织人事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部,武警总部政治部,部分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党组(党委),部分高等学校党委:
为了进一步加强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工作,充实、完善干部人事档案内容,更好地为干部人事工作服务,现将修订后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是反映干部情况的基本凭证和重要依据,是干部工作、人才工作的重要信息。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根据修订后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的要求,抓紧完善工作制度,规范材料收集归档范围,严肃工作纪律,确保干部人事档案的真实可靠。本通知下发前,已按我部有关规定归档的材料予以保留。
中共中央组织部 2009年7月16日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工作,确保为公道正派地选人用人提供真实、全面的档案信息,为维护干部的合法权益提供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工作遵循真实、全面、及时、规范的原则,重点收集反映干部自然情况和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材料,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组织工作的需要,不断充实完善干部人事档案的内容。
第三条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形成部门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组织人事等工作的政策、规定。收集归档工作受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保护和监督。
第四条 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机关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工作。
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工作参照本规定执行。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工作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章 归档范围
第五条 履历材料:履历表和属于履历性质的登记表等材料。第六条 自传材料:自传和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第七条
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发生变化的报告表等材料。
第八条
考察、考核、鉴定材料:考察材料;在重大政治事件、突发事件和重大任务中的表现材料;定期考核材料,考核登记表,援藏、援疆、挂职锻炼等考核材料;工作调动、转业等鉴定材料;后备干部登记表(提拔使用后归档)等材料。
第九条
审计材料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第十条
学历学位材料:高中毕业生登记表;中专毕业生登记表;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党校、军队院校报考登记表,入学考试各科成绩表,研究生推免生登记表,专家推荐表;学生(学员、学籍)登记表,学习成绩表、毕业生登记表,授予学位的材料,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党校学历证明;选拔留学生审查登记表等参加出国(境)学习和中外合作办学学习的有关材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授权单位出具的国内外学历学位认证材料等。
第十一条 培训材料:为期两个月以上的学员培训(学习、进修)登记表、考核登记表、结业登记(鉴定)表等材料。
第十二条 职业(任职)资格材料:职业资格考试合格人员登记表或职业(任职)资格证书复印件;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等材料。
第十三条 评(聘)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材料: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申(呈)报表,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审批表等材料。
第十四条
反映科研学术水平的材料: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通知;遴选博士生导师简况表;博士后工作期满登记表;被县处级以上党政机关、人民团体等评选为专业拔尖人才的材料;科研工作及个人表现评定材料,业务考绩材料;创造发明、科研成果鉴定材料,著作、译著和有重大影响的论文目录。
第十五条
政审材料:上级批复、审查(复查、甄别)结论、调查报告及主要依据与证明材料;本人对结论的意见、检查交待或情况说明材料;撤销原审查结论的材料;各类政审表。
第十六条
更改(认定)姓名、民族、籍贯、国籍、入党、入团时间、参加工作时间等材料:个人申请、组织审查报告及主要依据与证明材料、上级批复;计算连续工龄审批材料等。
第十七条
党、团组织建设工作中形成的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转正申请书;整党工作、党员重新登记工作中民主评议党员的组织意见,党员登记表,党支部不予登记或缓期登记的决定、上级组织意见;不合格党员被劝退或除名的组织审批意见及主要依据材料;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材料;退党、自行脱党材料;恢复组织生活(党籍)的有关审批材料;
(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入团志愿书;(三)加入或退出民主党派的材料。
第十八条 表彰奖励材料:县处级以上党政机关、人民团体等予以表彰、嘉奖、记功和授予荣誉称号的审批(呈报)表、先进 5 人物登记(推荐、审批)表、先进事迹材料;撤销奖励的有关材料等。
第十九条 涉纪涉法材料:处分决定,免予处分的意见,上级批复,核实(调查、复查)报告及主要依据与证明材料,本人对处分决定的意见、检查、交待及情况说明材料;解除(变更、撤销)处分的材料;检察院不起诉决定书;法院刑事判决书、裁定书;公安机关作出行政拘留、限制人身自由、没收违法所得、收缴非法财物、追缴违法所得等的行政处理决定等。
第二十条 招录、聘用材料:录(聘)用审批(备案)表;选调生登记表及审批材料,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登记表;应征入伍登记表,招工审批表;取消录用、解聘材料。
第二十一条 任免、调动、授衔、军人转业(复员)安置、退(离)休材料:干部任免审批表及相应考察材料;干部试用期满审批表;公务员登记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表;公务员调任审批(备案)表,干部调动审批材料;援藏、援疆、挂职锻炼登记(推荐)表;授予(晋升)军(警)衔、海关关衔、法官和检察官等级审批表;军人转业(复员)审批表;退(离)休审批表等材料。
第二十二条 辞职、辞退、罢免材料:自愿辞职、引咎辞职的个人申请、同意辞职决定等材料,责令辞职的决定,对责令辞职决定不服的申诉材料、复议决定;辞退公务员审批表、辞退决定材料;罢免材料。
第二十三条 工资、待遇材料:新增人员工资审批表、转正定级审批表,工资变动(套改)表、提职晋级和奖励工资审批表或工资变动登记表,工资停发(恢复)通知单;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材料;解决待遇问题的审批材料。第二十四条 出国(境)材料:因公出国(境)审批表,在国(境)外表现情况或鉴定等材料;外国永久居留证、港澳居民身份证等的复印件。
第二十五条 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代表会议,民主党派代表会议形成的材料:委员当选通知或证明材料,委员简历;代表登记表等。
第二十六条 健康检查和处理工伤事故材料:录用体检表,反映严重慢性病、身体残疾的体检表;工伤致残诊断书,确定致残等级的材料。
第二十七条 治丧材料:生平,非正常死亡调查报告等材料。第二十八条 干部人事档案报送、审核工作材料:干部人事档案报送单;干部人事档案有关情况说明等材料。
第二十九条 其他材料: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派遣证),人事争议仲裁裁决书(调解书),公务员申诉处理决定书(再申诉处理决定书、复核决定),再生育子女申请审批表等有参考价值的材料。
第三章 收集归档要求
第三十条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形成部门,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规范制作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建立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机制,在材料形成之日起一个月内按要求送交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归档并履行移交手续。
第三十一条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建立联系制度,及时掌握形成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信息,主动向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形成部门、干部本人和其他有关方面收集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第三十二条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必须严格审核归档材料,重点审核归档材料是否办理完毕,是否对象明确、齐全完整、文字清楚、内容真实、填写规范、手续完备。
第三十三条 成套材料必须头尾完整,缺少的档案材料应当进行登记并及时收集补充。
第三十四条 归档材料填写不规范,手续不完备,或材料上的姓名、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和入党时间等与档案记载不一致的,材料形成部门应当重新制作,补办手续,或者由具有干部管理权限的组织(人事)部门审改(或出具组织说明)并加盖公章。
第三十五条 归档材料一般应当为原件。证书、证件等特殊情况需用复印件存档的,必须注明复制时间,并加盖材料制作单位公章或干部人事关系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公章。
第三十六条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载体使用16开型(长260毫米,宽184毫米)或国际标准A4型(长297毫米,宽210毫米)的公文用纸,材料左边应当留有20-25毫米装订边,字迹材料应当符合档案保护要求。
第三十七条 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必须在接收之日起一个月内放入本人档案,一年内整理归档。
第四章 纪律和监督
第三十八条 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应当加强对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工作的监督和检查,严肃纪律、严格管理,确保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工作有序进行。
第三十九条 在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工作中,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形成部门、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人员和干部本人必须严格执行本规定,并遵守以下纪律:
(一)不准以任何借口涂改、伪造档案材料。
(二)不准将应归档材料据为己有或者拒绝、拖延归档。(三)不准将本规定所列归档范围之外的材料擅自归档。(四)不准将虚假材料和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归入档案。(五)不准私自、指使或者允许他人抽取、撤换或销毁档案材料。
第四十条 对违反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工作纪律的,视其性质、情节轻重和造成的后果,对负有主要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进行批评教育,或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其中,档案工作人员参与涂改、伪造档案材料的,要从严从重处理,并不得继续从事干部人事档案工作。
第五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 本规定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第四十二条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施行,1996年印发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同时废止。我部此前制定的有关规定,凡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第四篇:中共重庆市委老干部局
中共重庆市委老干部局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情况通报
我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下简称“学习实践活动”),从2008年10月9日开始,历时140天。在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和指导检查一组的有力指导下,在全市广大离退休干部和老干部工作者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全局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个阶段的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达到了中央及市委提出的要求,促进了老干部工作新发展。现将我局学习实践活动情况给大家作一简要通报:
一、主要做法和体会
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局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按照中央及市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在扎实完成各项规定动作的同时,努力结合实际,创新方式方法,确保学习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一)搞好思想发动,加强组织领导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我们把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搞好 思想发动作为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局及时成立了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建了办公室。根据市委学习实践活动方案的总体要求,认真制定了《中共重庆市委老干部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在活动的每个阶段又及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和时间安排表。在每个阶段开始,我局都召开了动员大会,进行充分思想发动;每个阶段中,召开了情况分析会;每个阶段结束后,召开了总结大会,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正不足,为学习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领导率先垂范,发挥表率作用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保证。我局各级领导尤其是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学习、调研、宣讲和征求意见等环节做到了“四个带头”:带头参加学习、带头宣讲辅导、带头征求意见、带头调查研究。学习实践活动期间,局中心组组织学习5次;局级领导干部在中心组学习会上发言14人(次);局级干部还分别到联系的局属单位作专题辅导报告;确定了6个课题,局领导分别根据各自分管的工作,多次率有关处室的同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
(三)注重正面教育,加强理论武装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坚实基础。我们始终坚持把学习贯穿始终,按照学习培 训“八有”要求,坚持“五个结合”,认真组织学习培训。一是坚持把规定学习内容与自选学习内容结合起来。二是坚持把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结合起来。三是坚持把理论知识学习与业务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四是坚持把座谈讨论与体会交流结合起来。五是坚持把组织在职干部学习与组织离退休干部学习结合起来。学习实践活动期间,发放各种学习资料共计406册;全局系统各级党委、支部开展集中学习培训48(场)次,参加集中培训2160人(次),撰写心得体会129篇; 5名处室负责人分别为大家上了一堂业务知识课;组织广大离退休干部学习培训3次。
(四)贯彻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有效手段。为把影响和制约老干部工作科学发展的问题找准摸透,我局坚持走群众路线,吸收群众参与,组织好群众评议。全局系统14个党支部、172名党员参加了学习实践活动,党员覆盖面达到了100%;共办学习《简报》19期,向干部职工通报学习实践活动安排和进展情况,充分保障了职工群众对活动的知情权;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形成之后,先后6次召开群众评议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虚心接受群众评议,为进一步找准问题、剖析原因、明确思路和制定措施奠定了基础。
(五)突出实践特色,创新活动载体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学习实践活动一开始,我局就紧贴老干部工作实际,着力在突出实践特色上下功夫。结合市委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要求,在全系统开展了“让党组织放心、让老干部满意”主题活动,引导老干部工作人员牢固树立“为党的事业尽忠、为老干部尽孝”的理念,使活动内容更加丰富、更具实践特色。由局领导带队,分别赴江津、丰都、开县等地召开离退休干部座谈会,解决离退休干部反映的实际问题。在局机关大力开展创建 “机关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活动,2007—2008创建活动接受了市考核组验收并得到充分肯定。
(六)坚持边学边改,解决突出问题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关键所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局始终把解决好影响和制约老干部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老干部反映强烈、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边学边改。比如:及时研究解决了局机关离退休干部用车问题;协调解决了市老年大学教学场地1090平方米,暂缓了教学场地不足问题;根据基层提出的建议,及时研究了局领导干部重点联系市级老干部和全市老干部工作部门的具体办法;等等。这些问题的及时解决,推动 了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七)搞好统筹兼顾,促进工作落实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原则。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期间,正值年终岁暮老干部工作繁忙时期,我们坚持综合协调,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精心组织,整体推进,较好地做到了学习实践活动与当前各项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2008年中秋、国庆和2009年元旦、春节期间走访慰问了县处级以上离退休干部;组织市级离退休干部健康休养77人次;慰问了市级老领导和11.27红岩脱险志士;成功举办第37、38期老干部培训班,培训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理论学习骨干90人;举办老干部局(处)长业务知识培训班,53名局(处)长和局机关的同志参加了业务培训;召开全市老干部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老干部局长会议和全市组织部(处)长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了2008年的老干部工作,安排部署了2009年工作。
二、取得的初步成效
在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和检查指导一组的精心指导下,在全局广大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果。具体讲,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形成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共识。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入调研,大家形成了三点共识:一是必须把科学 发展观作为行动指南。二是必须着力构建老干部工作科学发展的保障体系。三是必须增强老干部工作科学发展的辩证思维能力。
(二)理清了推进老干部工作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通过调查研究、查找问题、分析形势、反复讨论,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工作“12233”的总体思路,即:明确一个指导思想,坚持两个基本原则,破解两个发展难题,突出三个工作重点,坚持三个必须。明确一个指导思想,就是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总要求,紧紧围绕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推动重庆科学发展这个大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市委、市政府的老干部工作方针政策,全面抓好老干部工作落实,努力推进全市老干部工作科学发展。坚持两个基本原则,就是要坚持按照党和国家老干部工作政策上限关心照顾离退休干部和工作对象全面覆盖的两个基本原则。破解两个发展难题,就是要破解体制机制建立完善和老干部工作队伍自身建设这两个发展难题。突出三个工作重点,就是要突出抓好“三个时期”参加革命的离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离退休干部“两项建设”、离退休干部生活待遇落实这三个工作重点。坚持三个必须,就是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行动指 南、必须着力构建老干部工作科学发展的保障体系、必须增强老干部工作科学发展的辩证思维能力。
(三)找到了影响和制约老干部工作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通过“四个对照”,认真查找问题,深刻剖析原因。一是对照中组发„2008‟10号文件的标准找差距。二是对照市委领导对老干部工作的新要求找差距。三是对照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找差距。四是对照广大老干部的迫切愿望找差距。同时,对查找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归纳,影响和制约老干部工作科学发展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老干部工作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重庆特色体现不够明显,与发展是第一要义的要求有一定差距;二是对特殊困难离退休干部的帮扶解困还没有建立制度性保障,与以人为本的要求有一定差距;三是少数体制机制没有及时更新完善,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四是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老干部工作发展不够平衡,与统筹兼顾的要求有一定差距。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制定了《中共重庆市委老干部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方案》,从整改项目、具体目标、完成时限、责任人员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突出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四)取得了一批推进老干部工作科学发展的调研成 果。学习实践活动期间,采取领导带队、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座谈讨论、市外考察学习等形式,紧紧围绕如何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利用社区资源做好老干部工作、加强离退休干部“两项建设”、妥善解决建国初期参加革命工作的退休干部生活困难、加强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建设、离退休干部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等重点课题,分别由局领导带队,组织大家深入基层,深入离退休干部之中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发现问题,提出了诸多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全局先后派出了6个调研组,访问离退休干部和老干部工作人员300余人(次),发放调查问卷650份,召开座谈会12个,分析老干部信访件498个,收集意见建议86条,形成调研报告6篇。这些调研成果,对指导我市老干部工作科学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
(五)解决了离退休干部迫切需要解决的部分突出问题。自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局始终立足于老干部工作实际情况,着力在解决影响和制约老干部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在解决离退休干部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切实让离退休干部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解决了部分国有改制和破产企业离休干部的有关待遇和生活困难,共计解决这类企业离休干部各种费用319.82万元;与市委 组织部、市人事局、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加强协调沟通,联合制定出台渝委组„2008‟88号文件,调整了离休干部护理费标准;出台渝委老„2008‟36号文件,调整了因瘫痪等原因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的离休干部护理费标准;出台渝劳社发„2008‟48号文件,调整了企业离休人员遗孀生活困难定期补助费标准。这些问题的解决,老干部非常满意。
(六)完善了部分推进老干部工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学习实践活动期间,研究制定了《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实施意见》、《中共重庆市委老干部局领导重点联系市级老干部和全市老干部工作部门的试行办法》、《进一步做好离退休干部慰问工作的通知》、《调整离休干部有关医疗待遇的通知》、《解决离休人员补贴有关问题的通知》、《建立和完善特殊困难离退休干部帮扶机制的意见》、《调整我市部分建国初期参加革命工作的退休干部生活补贴标准的通知》和《中共重庆市委老干部局机关考斯特车管理和使用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措施,推进了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回顾总结全局的学习实践活动,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这 次学习实践活动只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了有限的目标,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比如: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之间存在工作力度不平衡、成效不一致的情况;有的处室和单位查找问题不够集中,分析问题深度不够,整改和努力方向不够具体。目前,全局集中学习实践活动虽告一段落,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加强党的建设、推动科学发展的一项长期政治任务,需要不断深化、不断创新。今后我们一定要在新的起点上,再接再厉,继续保持和发扬已形成的良好势头,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推动老干部工作科学发展。
第五篇: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农业产业化优惠政策
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农业产业化优惠政策 2014-08-07 14:54:13
来源:
点击:
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农业产业化优惠政策
(摘自 中共重庆市委渝委发(1999)42号文件(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中规定:农业产业化项目除享受“重庆市鼓励外商投资若干优惠—政策”外,还可享受如下优惠政策:
一、土地政策。在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建立健全土地经营使用权流转机制,允许承包方在承包期内依法转包、转让、互换、入股,推动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对“四荒”地使用权的租赁期可延长到50—70年,允许依法转租、入股、转让或继承,有偿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最长按国家规定力、理,期满后经批准可以延期。凡利用承包地(含耕地和非耕地)修建临时棚圈发展养殖业,且达到规模经营的,视为农业用地对待,免交其他费用。
二、收费政策。领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业主,在办理有关登记手续时,可实行无主管机关批文办照制度,除工本费外,免收其他手续费。项目规划管理费、消防审查费、异地绿化费、定额管理费、建设占道费、企业管理费等规费可以免收或减收,不能减收、免收的有关规费一次性缴纳有困难的,可以在企业投产后逐年补交。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业主搞项目可行性论证方案、环保方案等方面服务的单位要提高服务质量,尽量少收或不收劳务费,给其发展创造宽松环境。
三、税收政策。对于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可以视同开发性农业企业;在投产后3年内可酌情减免税费;业主新建农产品市场投入使用后的5年内,可将集贸税的50%用于还贷;开发“四荒”建设商品基地,从取得收入的当年起免征农业特产税5年;对绎批准引进良种和进口农副产品加工设施设备的给予减免进口关税照顾。
四、流通政策。国家和重庆市有关文件、法律、法规已明确放开经营,几个渠道经营或一主多辅渠道经营的农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任何地区和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重新关闭其经,营渠道,不得设关设卡,不得乱收费,不得干预经营者的合法经营活动。龙头组织为所属基地农户组织生产所需农用生产资料应予允许,不得干预。龙头企业在收购农产品上享受国有主渠道待遇,收购资金可列入当地贷款计划。对农民运销专业大户,银行、工商部门。要在注册办照、开户结算,经营场地等方面提供方便。市和各区市县每年要从商业网点费、集贸税费中拿出部分资金专项用于农副产品市场建设。市场建设用地交纳的耕地占用税,其地方所留部分也应专项用于市场建设。
五、科技政策。对于围绕农业产业化开展全程服务的农技推广经营组织和“科工贸”等一体化经营企业,可享受所得税减免。凡到农村承包、领办商品基地或农产品加工经营企业的科技人员,原单位的待遇不变,可在被服务的单位或地区领取一定的服务收入或奖金。承包收入免交,个人所得税。科技人员帮助企业开发的新产品,在投产后的利润中,连续3—5年提取一定的金额用于奖励开发该产品的科技人员。
重庆市鼓励外商投资若干优惠政策
(摘自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府发〔1997〕15号文件(关于印发《重庆市鼓励外商投资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励外商投资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
一、税收
(一)地方所得税的优惠:
1.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的起,第1至6年免征地方所得税,第7至10年减半征收地方所得税;经营期在15年以上的或投资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从获利起免征地方所得税8年,第9至工5年减半征收地方所得税。经营期不满10年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和经营期10年以上的非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从开始获利的起,第1至2年免征地方所得税,第3至5年减半征收地方所得税。
2.在少数民族地区、国家和省—级贫困地区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或从事勘察、开采矿产资源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在前项规定的减免税期满后,经企业申请,税务机关批准,可继续减半征收地方所得税;经营期不满10年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在前项规定的减免税期满后,经企业申请,税务机关批准,可在第6至8年继续减半征收地方所得税。
3.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地方所得税减免期满后,当年出口产品的产值占企业年总产值50%以上的产品出口企业,当年可免征地方所得税。
4.从事资源开发综合利用、电站、机场,公路、桥梁,港口、码头、水厂(不含管网部分)、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外商投资企业,免征地方所得税。
5.夕卜商投资企业从事安居工程开发建设的,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免征地方所得税。
(二)企业所得税的优惠
1.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减按24%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设在国家批准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3.从事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项目;外商投资在3000万美元以上、投资回收期长的项目;能源、交通、港口建设项目等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经税务机关批准,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4.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从开始获利起,头两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3至5年减半收企业所得税。
5.外商投资企业的先进技术企业,在规定的减免税期满后,可延长3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6.外商投资的产品出口企业,在国家规定的减免税期满后,其出口产品产值占企业当年生产总产值70%以上的,经税务机关批准,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7.投资于农业开发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及出口农产品的外商投资企业在规定的减免企业所得税期满后,经企业申请,税务机关批准,在以后的5年内继续减征企业所得税税额的15-30%。
8.在少数民族地区、国家和省一级贫困地区投资于农业开发和使用新技术的农副产品深加工、林业开发项目的外商投资企业,在规定的减免企业所得税期满后,经企业申请,税务机关批准,在以后的10年内可减征企业应纳所得税的税额15—30%。
9.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商投资者,将从企业获得的利润,用于企业增资或作为资本举办其他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不少于5年,经税务机关批准,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的40%税款。如再投资举办的是产品出口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且经营期不少于5年的,则全部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款。
10.外商在中国境内没有设立机构而有来源于我市的股息、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和其他所得,除依法免征所得税的以外,均减按10%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其中提供的资金、设备条件优惠、或者转让的技术先进,需要给予更多减税、免税优惠的,由市人民政府决定。
11.外商投资高等级公路建设,收取的车辆通行费其利润应缴纳的所得税由市级税务机关征收,市财政统一集中,属于市级财政收入的,在外商投资收回前由市财政集中全额返还外商。
(三)出口退税和超税负返还的优惠
1.对外商投资企业生产销售的出口产品,税务机关应按国家对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产品退税的有关规定,及时办理免、抵、退税手续。
2.1993年12月31日以前成立的外商投资企业,由于:改征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而增加的税额,经企业申请,税务机关批准;在已批准的经营期限内,最长不超过5年,退还其因税负增加而多缴纳的税款。
(四)其他税种的优惠
1.外商投资高等级公路建设,收取的车辆通行费应缴纳的营业税,由地税机关征收,市财政统一集中,在外商投资回收前返还或投资于其它高等级公路建设。
2.对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和非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15年以上的,分别免征10年和3年房地产税(新建房屋)和车船使用牌照税。
3.向农业综合开发利用和使用新技术的农副产品深加工、林业开发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能源建设和节能,交通运输基础建设、现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进步、先进技术、产品出口、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旅游业开发,高中等职业教育项目投资的外商投资企业在经营期内,经税务机关审核后,免征房地产税(新建房屋)和车船使用牌照税。
4.外商投资企业利用荒坡,荒地搞农业科技开发项目,从取得收入的当年起免征农业税5年。
5.在荒山、荒坡、荒土(即生荒地)、荒水上开发应税农业特产品的外商投资企业,从取得收入的当年起免征3年农业特产税。
6.从事改良草地,牧场、草种、畜种的外商投资企业,按3%的税率征收牧业税。
7.在少数民族地区,国家和省一级贫困地区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均免征房地产税和车船使用牌照税。
二、工商登记:
(五)鼓励境外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国外大财团、大公司举办合资、合作、独资企业以及开办分支机构。
(六)鼓励外商投资者以合资,合作方式在我市投资从事电站、机场、公路、桥梁,、港口、码头、水厂(不含管网部分)、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项目经政府许可,也可以独资经营专用设施,并可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投资经营与上述设施相关联的其他企业或服务事业,实行综合经营。
(七)鼓励外商投资者入股、参股、收购、兼并或者承包、租赁经营我市内资企业。
(八)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校所属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和私营企业同外商合资、合作;鼓励海外留学生以国外所在公司的名义投资办企业,并按外商投资企业有关规定办理。
(九)积极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发展,促进资产合理流动:
1.支持资金到位好的企业和产品有市场的企业开办子公司。鼓励其与内资企业联营,开办新的外商投资企业或内资企业。
2.积极支持内外资产相互转换,促进内外资产重组。对内外资产转换按变更登记处理,不再收取开业登记费。
3.鼓励和支持外商投资企业为盘活资产尤其是房地产资源而开办生产资料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以及其他新型室内市场。
(十)放宽外商投资企业的名称和经营范围
1.重点项目和注册资本在2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其名称可使用行业中的大类。对境外投资者收购、兼并内资企业、既可重新申请企业名称,也可继续使用原企业名称。
2,资金到位好、生产经营效益好或继续追加投资的企业,经批准允许经营国家许可的其他行业,实行综合经营。
三、外汇管理和信贷
(十—)外商投资企业可在我市境内任何有权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开立外汇帐户。如有特殊需要可以在国内有权经营外汇业务帅恨行(㈠L资银行)开立外汇帐户。外商投资企业可按需要开立1至2个结算帐户,如有特殊需要也司开立2个以上的结算帐户。
(十二)外商投资企业可以根据经营需要,向境外金融机构、企业、个人和境内外金融机构筹措外汇资金,不受贷款规模的限制。所筹措外汇贷款可以结汇成人民币在国内支付原材料和设备款项。也可以川人民币购买外汇偿还贷款。
(十三)外商投资企业外方分得的合法外汇利润可自由汇往境外。其分得的合法人民币利润,可持企业董事会决汉,纳税凭证等有效证明到外汇管理机关指定的银行兑换成外汇,并可以自由汇往境外,也可以在境内进行再投资。
(十四)外商的意向性投资贷款凭投资协议司开立3十月时限的临时外汇帐户,如因特殊需要可继续延期。
(十五)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收汇可以保留现汇存入外汇结算帐户或偿还外汇贷款,也可以在外汇银行或外汇交易中心结汇成人民币使用。
(十六)对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生产所需部分流动资金,我市各银行可按国内出口生产企业同等对待,给予信贷支持。
四、土地和房产
(十七)外商投资企业以行政划拨方式在我市获取土地使用权,且用地性质属经营性的,应在市定标准基础上减半缴纳场地使用费(含开发费和土地使用费);属自行开发的,在市定标准基础上减半缴纳土地使用费,属委托代为开发的。除一次性缴纳开发费外、并在市定标准基础上减半缴纳土地使用费。
外商投资企业以行政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科,教,卫事业以及电站、机场、公路、桥梁、港口、码头、水厂(不含管同部分)、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免缴土地使用费。
(十八)外商投资企业举办产品出口和高新技术企业或项目。其场地使用费或土地使用费从投资经营之日起3年内免缴,从第4年开始按市定标准减半计缴。企业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从投资经营之日起,免缴土地使用费5年。
外商投资企业从事勘察矿产资源临时用地,在6个月内的免缴土地使用费,超过6个月的按市定标准减半缴纳。
(十九)在少数民族地区、国家和省一级贫困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免缴土地使用费。
(二十)外商投资企业从事电站、机场、公路、桥梁、港口、码头、水厂(不含管网部分)、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按照土地审批权限经政府批准,可执行最低地价,出让金可实行挂帐,待建设工程投入运营后10年内分期付清。
(二十一)外商投资企业的场地使用费或土地使用费从投资经营之日起计缴,满半年不足1年的按半年计算,半年以下的免缴。
外商投资企业场地使用费标准或土地使用费标准每5年可视情况调整一次,一次性缴纳15年费用的,在15年内不作调整。
(二十二)以合资、合作、技术入股等形式举办的生产企业在不改变中方企业法入主体经营资格的前提下,免缴其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中方以划拨土地使用权作价合资,合作并改变中方企业法人主体经营资格的,可申请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20%缴纳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如中方仍不能达到规定出资比例,确有困难的,还可申请批准降低出让金比例或申请5年以内的缓缴期。
(二十三)外商投资企业举办高新技术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以及电站、机场、公路、桥梁、港口、码头、水厂(不含管网部分)、水利、安居、广厦工程建设需要新征用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其公路建设附加费,菜地基金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免缴。
从事高等级公路、港口、码头建设经营的外商投资企业,享有在公路沿线、港区开发房地产、经营服务设施和从事公路、水路运输的优先权,并可在高等级公路、港口、码头附近城镇有一定条件的,以优惠价格划出部分土地供其开发和使用。
(二十四)中方企业产权或经营权被境外法人承租并注销中方企业法人资格的,其划拨土地使用权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收回,依照土地审批权限出让或划拨给承租企业使用,由承租方按规定向政府缴纳出让金或土地使用费。
保留中方企业法人资格的全员承租或只租赁中方企业生产经营权的其土地使用权除按前款规定办理外,也可经市土地管理部门批准,由中方企业;出租给承租方,由出租方(或合同约定方)缴纳±地使用费。
(二十五)外商投资企业从事安居工程开发建设,享受我市安居工程管理办法规定的优惠,其建设用地采取行政划拨方式提供,减缴或免缴城市公用设施配套费、商业网点费、人防工程建设费,邮电设施费、消防设施费、改善中小学危房改造基金、水电集资费等。建成的安居房以平价房和微利房的价格先售后租。
(二十六)外商投资企业土地使用权登记只收登记费。外商投资企业举办高新技术产业、产品出口企业、基础工业、公用事业、安居住宅、广厦工程或投资改造破产企业、困难企业或老企业,地价评估只收成本费。
(二十七)外商投资企业项目需征用集体土地的,由土地管理部门代表同级人民政府拟定供地方案,与外商投资企业签订供地合同,实行统征。
(二十八)外商投资企业从公益事业和国家重点扶持的科技,教育、电站、机场、公路、桥梁、港口、码头,水厂(含管网部分)、水利及安居、广厦工程建设等非营利性项目用地,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划拨。从事生产、经营、房地产,旅游等营利性项目用地,应依法采取出让,转让、租赁等方式获得。
外商投资企业以租赁方式使用土地的,在租赁合同约定的期限内经批准可转租、继承,但不得抵押。
(二十九)外商投资企业土地使用费或场地使用费由所在区市县土地部门代收。
(三十)外商投资企业以行政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转让房地产时,应按照国务院规定,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决定不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的,转让方应当按国务院规定将转让房地产所获收益中的土地收益上缴国家。
(三十一)外商在少数民族地区、国家和省一级贫困地区进行投资的经市人民政府批准还可个别另行商定优惠政策。
(三十二)外商投资企业使用农村集体土地的;应由市,县(市)人民政府统一征用后,依法出让给外商投资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原有场地作价人股或作为合作条件,或利用其他土地与外商合营从事农、林、牧、渔业开发的,经市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并报市人民政府备案,在合同期限内可不改变集体土地性质,由合营企业使用,但不得转让。
外商投资股份企业使用农村集体土地的,可按照前款规定执行,也可按照国家有关股份制企业土地资产管理的规定办理。
(三十三)外商投资企业委托对其所有的房地产进行价值评估的,评估费按规定标准减半征收。
五、生产经营
(三十四)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内外销比例除国家有特殊规定之外,不受限制,由企业进行确定。
(三十五)从事公路开发建设经营的外商投资企,其收取的车辆通行费的标准可根据物价上涨指数,经市财政局、物价局、交通局批准后可进行调整。
(三十六)从事机场、公路、桥梁、港口、码头、水厂(不含管网部分)、水利建设经营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允许外方在合作期内优先分享机场、公路、桥梁、港口、码头、水厂(不含管网部分)、水利等的收费收益。
六、物资进出口
(三十七)生产出口产品的外商投资企业,根据需要提出申请,经海关批准,可设立保险仓库或保税工厂。
(三十八)外商投资企业为生产内销产品进口的货物和出口本企业生产的产品,须办理许可证酌,应按国家有关进口商品许可证管理的规定,向市外经贸委申办;不须办理许可证的,海关凭有关文件验放。
(三十九)1995年10月1日至1996年早月31日期间成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其投资总额在3000万美元以下项目,其进口物资到货日期一律延长半年为1997年6月30日,(含当日)以前到货以及投资总额在3000万美元(含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998年1月30日(含当日)以到到货的,仍可按现行规定享受税收优惠。
享受上述延长宽限期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延长宽限期内进口合同项下的货物仍执行不完的,可按国家规定继续延长宽限期。
外商投资企业在经营范围内进口的特种车辆、船舶等交通工具的减免税,由海关总署审批。
(四十)1996年4月1扫前纳入国家、市一级开工计划的技术改造项目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能源、交通、冶金和投资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轻工、纺织、电字等项目,在1997年12月31日前进口的设备可享受减半征税的优惠。对以上两类项目分别低于5000万元和3000万元的,在1996年12月31日前进口设备可享受减半征税,在规定期限内仍执行不完的,可通过国家经贸委提出申请,财政都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后可延长宽限期。
(四十—)国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口科技用品,继续享受全免的优惠政策。
(四十二)残疾人专用物品进口仍可享受优惠政策。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充偿赠送的商品进白优惠政策仍以保留,免税手续由海关总署审批。
(四十三)国务院已批准的小轿车或其他车辆(如轻型车)以及摄录一体机国产化率与差别税率挂钩的规定“九五”期间仍然有效。
(四十四)“九五“如期间继续执行对民航系统进口飞机减征进口环节增值税的规定,对航空工业总公司生产干线飞机进口所需物资,按国务院1995年已核准的进口额度,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四十五)对绎国家挛通部及有关工业主管部批准进口的通信、港口、铁路、公路、机场引进专用设备继续执行减半税收优惠政策。
(四十六)对三峡库区内资企业的开发性移民建设项目,实行自用物资额度核定管理,所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全额返还。
对重点农业、重点工程、重点产品、高科技企业、高科技产品对被海关列为信得过企业,海关予以方便手续,优先通关。
(四十七)外商投资企业进口设备的检验,实行以商检机构和进口设备企业组织技术力量共同检验的;以及外商投资的资源开发、电站、机场、公路、桥梁、港口、码头、高科技产业圾出口额达到当年总产值50%以上的企业,其商检费用按国家规定标准的50%计收,在此基础上商检费用一次超过5000元以上的部分按80%计收。
(四十八)商检机构对符合办理普惠制产地证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应积极帮助其掌握和利用普惠制的优惠待遇,对外商投资企业输往各给惠国的每批商品主动办理普惠制签证。
(四十九)外商投资企业外方投资者作价出资或委托外方投资者进口的机器设备和零部件,须申请商检机构进行鉴定评估,商检机构应提供快速、高效、公正的鉴定。
(五十)为进一步提高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能力,商检机构将充分运用自身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帮助企业按照国际标准切实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推行贯彻IS09000系列标准体系认证。
七、人事劳动
(五十一)具有全民所有制身份的干部到外商投资企业工作,除国家特殊规定外,各单位应允许其流动,政府人事部门及其人才交流机构应视同到其它全民所有制单位的干部一样,积极为其办理有关手续。已在外商投资企业工作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要求流动的,应严格按照双方已签订的劳动合同办理,未解除劳动合同的不得与新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五十二)到外商投资企业工作的留学回国人员和应届大中专毕业生保留其原按国家规定明确的身份,并在今后的流动中予以承认。被聘用到外商投资企业的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应届毕业的研究生和大中专毕业生,其人事档案由当地政府人事部门人才交流机构管理。
(五十三)在外商投资企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评定专业技术资格或参加国家统—组织的专业技术资格、执业资格考试,由管理其人事档案的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机构,按照我市职称改革工作小组的有关规定办理。
(五十四)外商投资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调入(转入)或借调不同所有制单位的职工。
八、矿产资源开发
(五十五)外商投资企业勘察的费用,开采矿产资源,除国家有关规定有的优惠外,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1.在规定区域勘察的费用,可以从矿床进入商业性开发后的第1年起在5年内分期于税前摊销,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少于10年的可在2年内分期于税前摊销。
2.在商业性采矿阶段,可以执行国家规定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办法。
3.在少数民族地区、国家和省一级贫困地区开采矿资源,可酌情减收矿产资源补偿费。
4.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开采低品位、难选冶矿产资源,可酌情减收或免收矿产资源补偿费。
5.因不可抗力引起亏损的外商投资企业,可以酌情减收50%以下的矿产资源补偿费或者延期缴纳亏损的矿产资源补偿费。
6.在规定的开采规围内,综合开采回收共伴生矿产的,按50%以下标准收矿产资源补偿费,综合开采回收的共伴生矿产,属国家限制开采的矿种,只需向市地矿管理部门备案;属国家统一收购的矿种,由国家指定部门统一收购。
7.开采出来的矿产品在我市境.内冶炼、加工的,有关单位应对矿产品的冶炼、加工和运输提供方便。
八、有关地方收费
(五十六)外商投资企业的外籍员工,凭申领的《外籍员工证》,在本市的旅游涉外饭店食宿和医院就医,可使用人民币结算,并按目内公民收费标准收费,或同质同价对待。
(五十七)外商投资企业的水、电、气供应,纳入各地供应计划,与国内企业同等对待,实行同一收费标准。
(五十八)外商投资企业自用汽车和外商自带汽车的养路费收费标准与国内企业一样,取消原有双倍收费的规定。
(五十九)外商投资企业有权拒交不符合国务院和各部委以及人民政府批准的各项行政性、事业性收费。
十、其它
(六十)外商投资企业改造破产企业、困难企业并全员接收安置企业职工的,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免缴土地使用费给予更优政策;
(六十一)国有企业以部分资产入股举办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资产评估值;中型企业可在10%的幅度内自主作价;小型企业可在20%幅度内自主作价。
(六十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投资从事合资、合作或独资企业的、参照本规定执行。
(六十三)本优惠政策从1997年1月1日起施行。施行之前的外商投资企业应享受的优惠政策和应交纳的税费仍按过去的有关规定办理。
三峡移民扶持优惠政
(一)《移民条例》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鄂渝两省市及其有关部门在安排建设项目、分配支农、扶贫、水土保持等资金和交通、文化、教育、卫生、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经费时,应当对三峡库区优先照顾,增加投入:为人丹农村移民开发的土地和新办的企业,.在征收农业税、农村特产税,企业所得税等方面,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免税或者减税优惠;国家鼓励和支持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采取各种形式,从教育、科技、人才、管理、信息资金、物资等方面,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安置。
(二)国务院决定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涉及的区县列为长江三峡经济开发区,实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政策;宜昌、万县、涪陵列为沿江开放城市,实行沿海开放城市的政策。另外,在后期扶持上,《三峡移民条例》还规定,“从三峡电站的发电收入中提取一定的资金设立三峡库区建设基金”,“三峡电站缴纳税的税款,留地方的部分”按照比例分配给库区等等。四是近期出台的配套政策。比如:从1997年起,五年内给库区迁建企业每年10亿元专项贷款;每年为重庆库区迁建企业配套15亿元联营专贷。
(三)为鼓励库区企业提高技术水平,从1996年至2003年每年减免1亿美元的自用物资进口关税。国家制定的上述一系列政策,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熟悉掌握,深入宣传,督促督办,不折不扣的兑现落实,充分发挥移民政策的优势和效益,保证移民迁建安置的健康、顺利进行,促进库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