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木材产业发展现状, 问题及对策分析

时间:2019-05-14 23:33: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浙江木材产业发展现状, 问题及对策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浙江木材产业发展现状, 问题及对策分析》。

第一篇:浙江木材产业发展现状, 问题及对策分析

文档

浙江木材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宋维明,程宝栋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品贸易研究中心,北京,100083)

摘要:浙江是一个森林资源稀缺的区域,在面临森林资源稀缺的条件下,浙江木材产业发展却位居全国前列。论文首先从产业规模、产业组织和产业集聚三方面总结了浙江木材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浙江木材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诸如木材资源供给的不可持续性、木材产业发展层次低、行业协会的引导作用不够等。最后,论文从木材资源获取、改变产业发展模式、发挥行业协会和政府的作用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关键词:浙江;木材产业;问题;对策

Current Status and Problems of Zhejiang Timber Industry and

Countermeasures

SONG Wei-ming, CHENG Bao-dong(School of Economy & Management, Research Center of Forest Product Trad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100083)

Abstract: Zhejiang is a province with scare forest resource.Under the restrictions of forest resource scarcity, Zhejiang’s timber industry ranks the forefront of China.First of all,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tatus and features of Zhejiang timber industry from aspects of industry scale, industry organization and industry cluster, and then sums up the major problems existing in rapid development of Zhejiang timber industry, such as unsustainable supply of timber resource, low level of timber industry, insufficient effect of industry association etc.Lastly, this paper bring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on how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om aspects of timber resource, industry development mode, industry association and government.Keywords: Zhejiang;timber industry;problem;countermeasures 浙江木材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浙江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国土面积10.18万km2,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省份。根据2005年浙江省森林资源年度公报,全省森林面积584.42万hm2,为全国森林面积的3.34%,森林蓄积量1.72亿m3,为全国森林蓄积量的1.38%。从森林资源禀赋角度考察,浙江属于森林资源小省。然而,在市场需求拉动、政策引导、市场主体的努力下,以森林资源为依托的木材产业在浙江取得了快速发展。木材产业已成为浙江省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木材产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全省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做出了重要贡献。纵观浙江木材产业发展历程,可以归结为以下三方面特点。

1.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前,浙江省只有几家国有木材加工企业,规模和总量不大(鲍滨福,翁甫金等,2006)。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有企业的逐渐改制,浙江木材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全省现有木材企业2万多家,2006年加工木材1000多文档

文档

万m3,产值达到450亿元,占全国木材产业总产值的8.66%,位居全国前列;对外贸易快速增长,2005 年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38.53亿美元,占全国10.06%,比2001年的14.54亿美元增长164.99%,年均增长19.91%。木材产品涉及到人造板(主要为胶合板、细木工板、纤维板)、木地板、木制家具、木门、装饰线条、木制玩具等多个门类。其中,人造板、木地板、木制家具、木制玩具等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均处于全国前列。

1.2 产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

在浙江木材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产业组织结构也处于不断优化的状态。近年来,浙江省政府努力扶持木材加工龙头企业,促进龙头企业“一扩大、二提高、三增强”,即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强出口创汇能力,增强带动基地农户能力。据统计,全省发展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具有一定规模的木材加工龙头企业500多家,其中列入省重点扶持的211家。其中比较典型的如浙江丽人木业集团的中纤板总产量达到82万m3,生产工艺和设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在4省1市及菲律宾拥有控股公司11家;浙江绿源木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80万m3中纤板,在浙江、福建、安徽、江西、广东、上海等拥有控股公司;投资3亿美元台湾台升集团落户浙江嘉善,而且还吸引了包装材料、玻璃、不织布、涂料、五金等十二家台资与之配套。

1.3 产业集群不断发展

由于发达的市场经济、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以及丰富的企业家人力资本,浙江木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明显的块状经济,即产业集群。如嘉善、湖州的胶合板占全国的1/6;南浔是全国最大的实木地板生产基地,年产实木地板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0%;东阳是全国最大的木线生产基地,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0%;云和是全国最大的木制玩具生产基地,约占全国的30%;龙泉、遂昌是全国最大的木制太阳伞生产基地,年产1.5亿元;丽水是高中密度纤维板生产中心,年产50多万m3;温州、玉环已成为木制家具生产中心,年产30多亿元。浙江木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浙江木材产业已取得长足进步,部分产品已位居全国乃至世界前列,但由于外部经营环境及产业内竞争状态的变化,浙江木材产业逐渐显现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木材资源供给的不可持续性

浙江属于木材资源稀缺的区域。随着木材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浙江木材资源供给的对外依赖度逐渐增强。据从浙江省林业厅调研所知,浙江产消耗木材1000万m3,其中80%依赖进口材或外省材(其中进口材占60%以上)。然而,伴随全球生态环保意识的不断强化以及促进本国木材加工业发展的考虑,世界主要木材资源出口国家,如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西等已经开始限制或禁止木材资源出口,中国木材进口整体形势进一步恶化,这自然会影响到浙江利用进口材的可持续性。从国内木材供应来看,签于木材产业具有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就业带动能力强等特点(贾治邦,2006),传统木材资源输出区域如江西、福建等省份,也开始重视本地木材产业,尤其是高附加值木材产业的发展,从而直接影响到了浙江对国内木材资源的利用。综合进口材和外省材,可以看出,木材资源已成为制约浙江木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文档

文档

2.2 产业发展层次低

在面临森林资源供给约束和经营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浙江木材产业依然处于低层次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1)木材加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2)产业技术水平较低,不同技术层次并存,并且小规模企业多以传统技术为基础,资源利用率、增值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新产品和高端技术研发能力与国际水平和其他行业相比仍有差距。据浙江省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全省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平均为0.48%,而木材加工等行业仅为0.04%。可以看出,浙江木材产业依然处于以劳动力驱动为主的低层次发展阶段。作为沿海经济发达的省份,和其他省份及一些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相比,在资源丰度和劳动力成本上并无优势,面临着其它地区在原料和劳动力方面日趋激烈的低成本、低价格竞争。如何实现由劳动力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成为浙江木材产业未来发展的挑战。

2.3 行业协会引导产业发展的作用不突出

行业协会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旨在促进行业发展、规范行业秩序的社会组织形式。与国内其它区域相比,浙江省市场经济发育相对健全,行业协会的发展也处于全国前列。在涉及木材产业方面,浙江已具有木业协会、地板协会、家具协会等省级协会及地方分会,在提供信息服务、资金融通服务、产品展示服务、技术创新服务等方面,为木材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体制性因素的制约,浙江木材行业协会的运行缺少规范,部分政府官员干预行业协会的管理,甚至某些势力集团操纵和利用行业协会谋求个人利益,使行业协会服务于产业引导的作用不能发挥;同时,由于缺乏高素质的人才以及企业对行业协会认识程度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协会的运行。浙江木材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问题分析表明,木材资源的短缺、产业素质低、行业协会引导作用不够等问题的存在,成为影响浙江木材产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主要因素。要实现浙江木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3.1 跨国森林资源合作开发

虽然国际木材资源短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森林资源丰裕型国家如俄罗斯、巴西等,在限制本国木材资源出口的同时,通过制定优惠的政策措施,积极鼓励外国资本与本国的森林资源开发和利用。因此,面对日益紧张的木材资源供应,浙江木材企业一方面在保持传统的进口渠道的同时,还应积极实行“走出去”战略,进行跨国森林资源合作开发。通过开展跨国森林资源合作,就地加工成木材初级产品再返销国内,不失为当前资源约束条件下利用国际木材资源的有效途径。在这方面,浙江德嘉木业有限公司、金鹤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新洲集团公司已经开始了初步的尝试。

3.2 积极发展以竹代木

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稀缺型国家,但又是一个竹资源丰裕型国家,素有“竹子王国”的美称,浙江又是我国竹资源相对集中的区域,因此,在木材资源供给约束的条件下,积极发展以竹代木策略,应该引起浙江木材加工企业的重视。实践证明,竹子在很多工业利用方面可以代替木材,目前市场已经开发出了竹材胶合板、竹材胶合水泥模板、竹材地板、竹木复合胶合板、竹家具和各种竹质人造板及竹炭等产品。浙江丽水的森帅竹业就围绕竹资源积极文档

文档

开发各种产品。由于竹林成材迅速,自然再生能力与计划采伐量基本平衡,加之人们有意识地扩种引种,与世界森林面积逐年减少的现象恰恰相反,世界竹林面积正在逐年增大。因此,加强计划管理,充分开发利用竹林资源,是今后林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拯救大自然、保护地球和人类的有效举措。深入研究竹子的潜在功用,开发出更多的天然竹深加工产品,是当前科研人员和企业界人士研发的新课题。在这方面,浙江快眠宝科技寝具有限公司已经做出了积极的探索。该企业主营竹制品,同时发展竹材深加工,利用竹材提炼物开发新产品——洗衣液和消毒液,具有发明专利,新产品的质量通过了相关科研机构的鉴定,企业为新产品制定了产品标准,拥有自主品牌“竹之语”,新产品市场尚待开发。

3.3 改变低附加值的产业发展模式

浙江木材产业的发展总体上表现为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模式。加工贸易是一国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进口原材料或零件,利用本国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从而获得附加价值的贸易方式(程宝栋,宋维明,2008)。这种产业发展模式一方面使浙江木材企业只能获得微薄的加工费用,而且极容易受到贸易条件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浙江木材企业多是借助国外厂商的品牌及其销售渠道等间接进入国际市场,很难形成自主品牌。因此,尽快改变木材产业低层次的发展模式,优化木材产业结构,提高木材产品附加价值,实现自主品牌建设,成为浙江木材产业摆脱当前经营困境的有效途径。同时,木材产业的优化升级还可以使浙江木材产业摆脱以自然资源驱动的特征,进入投资驱动乃至创新驱动阶段,从而实现木材产业资源基础转换。在这一方面,浙江温州澳泊家具公司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该公司通过自主设计、自主开发,形成了自主品牌,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附加价值,有效减缓了当前贸易条件变动的压力。

3.4 发挥行业协会的引导作用

行业协会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行业信息的集散地,行业技术标准、游戏规则制定者,更重要的是政府产业政策的执行载体(程宝栋,宋维明,2007)。在当前浙江木材产业面临发展困境的情况下,要积极发挥木材行业协会的引导作用,具体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规范行业标准,整合国内外木材市场。通过行业标准的规范,尤其通过规范内销企业,可以使那些出口暂时亏损的外销企业可以有转向国内市场的余地。(2)整顿木材进口秩序,规范木材进口行为。通过发挥行业协会的力量,及时了解各会员企业的情况,通报各货源地基本情况、各港口进货信息、国内木材市场需求等,为浙江木材进口商提供较好的信息支持。通过加强行业内企业木材进口行为的组织性,平抑木材进口价格波动。(3)构建企业间交流沟通平台,促使木材产业优化升级。可以通过举办展览会的方式,开展行业年会的方式,促进企业之间的学习交流与信息共享,形成企业间的协同竞争模式,从而为产业优化升级建立良好的内部协调机制。

3.5 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要实现浙江木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除了企业自身的调整以及行业协会的引导,政府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发达的浙江,政府作用主要体现为通过政策的制定来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具体来讲,可以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政府有关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鼓励和支持企业在省外或国外建立原料林基地,鼓励企业对废旧木材的循环利用(从政策法律、管理体系、产业政策、技术规范等方面推进废旧木材的回收利用),企业木材资源可持续供给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2)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产文档

文档

品质量的抽检力度,鼓励发展生态环保产品,整顿和淘汰资源消耗高、污染严重的企业,通过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推动产业规模化经营的实现;(3)加大科研投入,强化研发能力。浙江省木材产业的科研力量在全国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在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逐步建立浙江木材产业的研发中心、成果孵化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的基础上(鲍滨福,翁甫金等,2006),政府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做好科研单位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企业在研发中的主体作用,为浙江木材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程宝栋,宋维明。浙江嘉善木材产业发展及启示[J]。林业经济,2007(4):40-43 [2] 鲍滨福,翁甫金 等。浙江木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J]。木材工业,2006(3):80-82 [3] 贾治邦。构建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把林业办成富国富民的大产业[J]。中国林业,2006(16):1-3 [4] 宋维明,程宝栋。关于中国木材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的思考[J]。林业经济,2006(1):38-40 [5] 程宝栋,宋维明。中国木材产业安全问题研究[J]。绿色中国(理论版),2005(22):30-32 [6] 程宝栋,宋维明。中国应对木材非法采伐问题的思考[J]。国际贸易,2008(3):50-52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宋维明(1957-),男,河北沧州人,博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品贸易研究中心主任,从事林业经济管理研究,电话:010-62337642,Email:songwm@bjfu.edu.cn;

通讯作者:程宝栋(1980-),男,山东泰安人,博士,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品贸易研究中心副主任,从事林产品市场与贸易研究,电话:010-62336156,Email: Baodongcheng@163.com。

文档

第二篇:浅析临泽县红枣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浅析临泽县红枣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临泽县枣树栽培历史悠久,红枣产业在临泽县有地域优势,发展红枣产业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本文在分析临泽县红枣产业现状的基础上认为,临泽县红枣产业存在有经营管理粗放,枣园老化、融资困难、加工能力低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待临泽县红枣产业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关键字:临泽县;红枣;现状;对策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LinZeXian red jujub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 Linze County cultivation-with a long history, red jujube industry in Linze County have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red jujube industry development has an important ecolog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value.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Linze County red jujube industry based on think, Linze County red jujube production management are extensive, aging, analyzed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red jujube processing capacity of low;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make Linze County red jujube industry better development.Keyword: Linze County;red jujube;status;countermeasures

前言

甘肃省地处我国内陆,是红枣起源地之一,境内土壤资源丰富,空气干燥,光热资源充沛,非常适合红枣生长。但由于传统的种植习惯,红枣生产没有受到重视,基本上以零星种植为主,目前生产的枣树都有一定种植年限,新植园在经济林中所占比例很小,本文以临泽县红枣的现状问题展开讨论。

一、甘肃省红枣产业发展现状

甘肃省红枣栽培较集中的县有张掖市甘州区、临泽县,武威市民勤县,白银市景泰县,庆阳市庆城县等,其中临泽县和甘州区为主产区。借助于独特的地理条件,截止2010年底,甘肃省产枣五县枣树种植面积已达25.81万亩,五县种植面积、产量如表1所示。其中,临泽县10.34万亩,红枣产量118675吨,实现红枣产值6600万元,增加值5000万元。全县农民人均红枣收入403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9%。

表1 2010年甘肃省五县红枣种植面积及产量表

市县名称 临泽县 甘州区 景泰县 民勤县 庆城县

红枣产量(吨)

111406 50656 15254.5 7400 4488.7

水果总产量(吨)

118675 119995 31238.6 21330 95392.4

枣树面积(万亩)

10.34 6.7 3.15 2.56 3.06

果园总面积(万亩)

15.43 18.93 4.66 5.26 30.91

数据来源:2011年甘肃农村年鉴

图1 2010年甘肃省五县红枣产量占水果总产量比例图

图2 2010年甘肃省五县枣树种植面积占果园总面积比例图

数据来源:《2011年甘肃农村年鉴》

结合表

1、图

1、图2可知,纵向来看,2010年临泽县枣树种植面积在整个甘肃省五县中位居第一,占临泽县果园总面积的67.01%;枣树种植面积占整个甘肃省五县枣树种植面积的40.06%,其他四县分别为25.96%、12.2%、9.92%、11.86%;以111406吨的产量在甘肃省五县中位居第二,占临泽县水果总产量的93.87%,占整个甘肃省五县红枣产量的58.88%,其他四县分别为26.77%、8.06%、3.91%、2.37%;由以上数据可得出,临泽县红枣产量位居甘肃省红枣主产区第一。临泽县的红枣产业化生产已初具规模,产品远销国内各地,但在生产上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

二、临泽县红枣生产的基本情况

(一)临泽县概况

临泽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全县辖7个镇,总人口14.8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有12.25万人。全县总面积2727.29平方公里,2010年年末耕地总资源20736公顷,现有耕地面积 23.7万亩,有可开发利用的荒地82万亩,其中宜林荒地15.1万亩。全县海拔在1380—2278米,最低1380米(临泽县蓼泉镇),全年日照时数为3052.9小时,年总辐射量146.2千卡/平方厘米,平均气温8.2℃,年降水量122.3毫米,年蒸发量2337.6毫米,无霜期128─203天,平均152天,属于典型的大陆性荒漠草原气候,日照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红枣的种植生产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二)临泽县红枣种植面积趋势分析

在临泽县,农家庭院内外几乎都种植着枣树,就连地埂、渠边、路旁也是。随着红枣特色产业综合开发进程的加快,枣树栽植范围由农民房前屋后向区域化布局扩展,栽植模式由零星栽植发展为枣粮间作、密植园布局、经济复合林网建设、庭院枣园栽培等多种模式。近几年来,红枣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如表2所示:

表2 临泽县2006年—2010年红枣种植面积

项目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枣树面积(万亩)8.51 9.68 13.21 9.31 10.43 果树种植总面积(万亩)15.36 19.06 20.97 17.88 15.43 红枣所占百分比(%)55.4 50.79 62.99 52.06 67.6

图3 临泽县2006年—2010年红枣种植面积趋势图

数据来源:临泽县统计局

结合表

2、图3可知,临泽县红枣种植面积在2006年到2010年5年间增幅不大,2008年枣树种植增长面积比2006年增加4.7万亩,增幅为55.23%,比2007年增加3.53万亩,增幅为36.88%。2008年成为近5年来枣树种植的高峰,随后出现下降趋势,但总体势态平稳。红枣种植面积占果树种植总面积的百分比均超过50%,可见红枣产业在临泽县整个果业中处于主导位置。

(三)临泽县红枣产区分布

临泽县境内有7个乡镇,即沙河镇、鸭暖镇、新华镇、倪家营镇、板桥镇、平川镇和蓼泉镇。2007年沙河镇累计种植红枣2.7万亩,占临泽县枣树种植面积的27.89%以上,年产值达2500多万元。鸭暖镇累计红枣种植面积1.8万亩,占临泽县枣树种植面积的18.59%,年产值达500多万元。临泽县各镇枣树种植面积及比例情况详见表

3、图4:

表3 2007年临泽县各镇枣树区域分布情况

项目 沙河镇

鸭暖镇

新华镇

倪家营镇

板桥镇

平川镇

蓼泉镇

枣树面积(万亩)2.7 1.8 1.32 1.26 1.17 0.9 0.53 数据来源:临泽县统计局

图4 2007年临泽县各镇枣树种植面积比例图

结合表

3、图4可知,临泽县枣树种植区域分布中,沙河镇、鸭暖镇分布范围较大,所占比例为全县种植面积的47%;新华镇、倪家营镇、板桥镇分布范围次之,所占比例为39%;相比之下,平川镇、蓼泉镇分布最少,只占全县种植面积的14%。以上数据表明临泽县红枣生产的主要区域为沙河镇和鸭暖镇。

(四)临泽县红枣主栽品种及主要加工品

临泽县红枣品种有临泽小枣、临泽大枣、美人指枣、梨枣、双辨枣、骏枣、金丝小枣等11个品种,主栽品种为临泽小枣。该枣树树体中等偏上,枣头红褐色,托刺较发达,枣股较小,抽吊力较强,枣吊中等偏上。叶片较大、果重6克左右、最大9.5克,果型大小均一,果皮较厚、光滑,果色为紫红色,果肉较厚,质地致密,较脆,味甘甜微酸,汁液较多,品质上等,9月中旬成熟。

临泽小枣除生食外,可晒制干枣,也可加工成各种枣产品,主要有真空保鲜枣、真空包装枣、太子枣、公主枣、皇珠枣、蜜枣、熏枣、脆枣、酒枣、乌枣等干枣制品和红枣饮料(红枣枸杞汁)、红枣保健醋、枣酒、枣蜜等20多个品种。日常生活中用红枣所制的甜粘食品也琳琅满目、各具风味,如粽子、粘糕、发糕、八宝饭等。

(五)临泽县红枣销售情况

临泽红枣主要以产地销售为主。据统计,全县现有运销大户约100多户,仅沙河、鸭暖、新华、倪家营4个镇现有红枣运销大户90多户,年购销干鲜红枣1100多万公斤,大部分主要向兰州、新疆、宁夏、上海、深圳等地销售,初步形成了以沙河镇兰家堡为中心的长年经销红枣的初级市场。2007年红枣面积为9.68万亩,全县红枣产量达1381万公斤,比1997年增加890.6万公斤,按2007年收购价每公斤2.2元计算,全县产值达3040万元左右,年均增加收入196万元。因此,快速上涨的红枣产量与市场的开拓不足形成矛盾,势必会制约枣业的发展。

(六)临泽县红枣产业建设现况

1、“临泽小枣”商标注册成功

2007年在张掖市工商局、临泽县工商局和临泽县沙河镇红枣协会的努力下,“临泽小枣”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国家商标局在第109期以4104938号初审公告,标志着“临泽小枣”走上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快车道,实现了临泽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零的突破。“临泽小枣”证明商标的成功注册,必将促进临泽县红枣产业的发展。

2、加工能力逐步提升 临泽县已有具规模的5家以加工干枣、枣饮品为主的企业。主要有以研制红枣系列饮料和红枣制品如九九宝、太子枣、公主枣为经营特色的西域食品公司;以生产红枣熏醋、红枣保健醋为主攻方向的京沙酿造厂;以开发临泽小枣蜜、花粉枣蜜枣泥、枣酒等系列产品为主的昭武食品有限公司;以精选分级、真空保鲜包装经销的荣鑫枣业公司;以加工皇珠枣、蜜枣、熏枣、脆枣、乌枣的临泽红红枣业公司。开创了红枣加工转化、真空保鲜包装、批量流通外销的先河,使地方名优特产优势正在向商品经济优势转化。据统计,2007年临泽县企业总设计生产能力3万吨,年实际加工红枣系列产品2080吨,实现产值710万元,全县红枣加工企业实际年消耗红枣原料500吨。2008年企业年加工红枣能力达6500吨,创产值1600万元,创利税804.6万元,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税的目标。

三、临泽红枣的产品优势

(一)红枣种植历史悠久

枣为我国原产,它与桃、李、梅、杏并称“中国五果”。《诗经》有“园有枣,其实可食”和“八月剥枣”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枣树在我国已有广泛栽培。到周代,红枣在我国的食用已很广泛。据史料记载,临泽县的枣树栽植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兼备的优良树种。

(二)品牌优势 申请注册的“临泽小枣”证明商标和“临泽小枣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志成为临泽县枣业对外宣传的金字招牌。临泽小枣曾被评为“甘肃省优质农产品”,获“甘肃省名、优、特、新产品博览会金奖”、“全国名、优、特、新特产品博览会银奖”、1995年被贸易部评为“中华老字号”产品,红枣枸杞汁、枣蜜获“96香港国际名优特新产品技术博览会最高金奖”和“中国科技精品博览会金奖”,红枣保健醋被卫生部命名为“绿色保健食品”。“临泽小枣”这一无形资产,是临泽县红枣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独特品牌优势。

(三)交通运输方便

临泽县地处河西走廊黄金地段,兰新铁路、312国道穿境而过,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 枣产品外运快捷便利, 具有良好的运输条件。

(四)营养丰富且品质好

临泽红枣具有果实红艳、皮薄肉厚、核小等特点。维生素C含量高,一般为662.7mg/100g,含糖分72.80%,活枣维生素C的含量比苹果多70倍—100倍,干枣含糖量亦很高。据测定,临泽县的沙河枣,含糖量为72.2%,含酸量为1.78%。鸭暖枣含糖量比沙河枣高1.5%,而含酸量比沙河枣低0.31%。鲜枣可食率为95%左右,平均果重3.87克,可食部分占95%左右,肉核比例为10:1,晒干率达64%,果皮韧性强,极耐贮藏运输。抗旱、耐盐碱,粘土,沙土皆可栽植,抗风力较强,成熟后不易裂果,适宜制干,制干率达50%以上,品质较好。

四、临泽红枣产业现存的问题

(一)经营管理粗放,部分枣园老化

临泽县红枣栽培管理粗放,在枣树栽培上,农户对枣树整形修剪、科学施肥等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不重视,过度使用化肥、农药,枣区抗裂、抗虫、抗病能力下降,制约了红枣产业的发展。大部分种植户在采收红枣时,质量意识淡薄,提前突击采摘、棒打棍敲、露天晾晒、不分等级的采收,直接导致干果烂、残、次、劣品严重,价格低廉;截止2010年,全县共有红枣面积10.34万亩,标准示范园不足30 %,红枣老园面积约为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近77.4%,亩产量为294公斤/亩,远远低于标准枣园800公斤/亩的标准。

(二)融资困难制约红枣加工企业发展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银行可以对农业龙头企业进行资产抵押担保贷款。但临泽县各银行对于红枣加工龙头企业以资产抵押贷款始终尚未给予兑现。昭武食品公司等龙头企业出现贷款、资金周转、发展再生产难等系列问题。此外,政府对红枣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扶持资金总额偏小,加上红枣加工企业自身积累有限,资产总规模小,大多没有有效抵押物,贷款存在困难。红枣加工企业要扩大生产规模所必须的厂房扩建、设备更新、技术引进等方面也都受到资金的制约。

(三)红枣加工企业的发展规模小,产业链不长

现有的5家红枣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小、能力有限,产品多属初级加工,产品品种雷同、单

一、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效益较低。企业受自然因素、资金、技术、人才、市场因素影响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弱,对农民缺乏足够吸引力,带动作用不明显。难以形成规模优势,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据统计,由于加工企业年加工原枣量占全县总产量的71.8%,一直以来全县接近30%的红枣均以干果和鲜果方式直接进入市场,外观色泽较差,价格低,企业和农户效益都不明显。

(四)渠道组织功能不健全,流通市场管理混乱

临泽县红枣生产大多是一家一户分散式的小规模生产,基本是手工操作,而红枣在外销市场又有集中性的特点。已建立的批发市场在市场设施、交易方式上存在问题,大部分红枣主要通过收购运销大户采用编织袋、纸箱等包装向外整批销售,收购中压级压价、掺杂使假、优劣不分等现象经常发生,有些还采用外地包装销售临泽小枣,收购运销市场呈无序经营状态,没有形成“农民+基地+企业”的“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之路。

(五)科学技术落后

红枣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科研基础薄弱,经费投入不足,科技创新能力差,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品种,种植技术不科学,导致病虫害蔓延趋势不断加剧。自2000年以来,沙河、鸭暖、新华等镇红枣主产区相继发生红枣食心虫、枣蝇蚊等病虫害;红枣保鲜加工和包装技术也是有限的,这使得临泽红枣在市场竞争和增加红枣系列产品,扩大产品市场都存在很大的威胁,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撞裂果问题、鲜枣的贮藏保鲜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

(六)品牌宣传滞后

近年来,临泽县在宣传培育“临泽小枣”品牌上效果不明显,保护品牌措施不力,品牌管理没有统一的要求,使用泛滥。种植农户、加工企业、运销大户品牌意识差,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上不能从发展品牌、保护品牌上做起,甚至有意无意的破坏品牌。现有临泽红枣主要消费地也只把它作为一种传统的普通果品进入消费市场,而外地商贩又打着“临泽小枣”的品牌销售各种红枣,使临泽小枣逐步失去品牌效应,严重影响了红枣产业的健康发展。

五、临泽县红枣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一)推进品种更新换代,减修老枣园

为提高红枣质量及产量,首先应进行品种选优,从临泽红枣、临泽大枣、美人指枣、梨枣、双辨枣、骏枣、金丝小枣等11个种群中选育出若干个品种,形成品系,每个品种都要有突出的优势,对新建枣园,选用良种一步到位;其次,对品种落后的老枣园进行品种改良,分年实行品种更换、新旧交替,逐步达到优质枣园标准;最后,加大发展标准化密植枣园,推广枣园专一化生产,提高单产能力。对原有老枣园,通过进行大树高接换头的办法,加快品种改造,重点发展临泽红枣、早熟梨枣、早脆王等名优品种以适应不同的消费需求,从而增强红枣及其加工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二)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

政府应适当把扶贫资金、科技资金、农业开发资金等资助倾斜到红枣产业上,通过协调各级金融部门(银行、农村信用社)、吸引社会团体或在其它行业先富起来的人投资红枣建设,建立股份制合作果园,建设红枣产业流通体系。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将资金用于发展枣产品加工业、市场体系、营销组织等龙头企业和相关产业的建设。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枣业协会向枣农筹集资金,用于红枣产业建设。

(三)做强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扩大红枣产品加工增值空间,重点发展和壮大红枣加工企业,充分发挥其引领和带动作用,推动红枣产业发展。红枣加工要由“外销拉动”向以“龙头带动”为主转变,由销售原料为主向销售精深加工产品为主转变。首先,引进新技术,在设施、产品科技含量、竞争性方面强化的红枣生产加工、贮藏龙头企业,通过大力发展仓贮业, 延长企流通周期,使红枣产品均衡上市,进而调控市价,提高效应;其次,要积极改造一批红枣产品加工项目。在引导现有加工企业不断挖掘生产潜力、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加大科技投入,有计划地更新设备,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第三,县政府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引导龙头企业建设集收购、贮藏、贩运、烘干、优选加工、集中外销为一体的产业链,支持本地运销大户就地投资建设小型初级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条,真正把临泽小枣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

(四)完善市场体系,健全营销网络

第一,红枣产业协会组织做到一头连接加工企业,一头连接市场,形成“企业+枣业协会(枣业合作社)+农户”、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克服无序竞争,减少内耗,推动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不断增强行业的国内竞争力;第二,政府协助协会利用品牌商标保护效应,依法引导企业、种植户统一栽培方式、采摘时间、晾晒分级,统一产品质量、销售价格、产品包装、广告宣传等标准化生产活动;第三,延伸红枣产品批发市场经营链条,在国内各主要终端市场建设直销网点,通过建立产品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建设枣产品采购和物流中心等方式,建立起产品进人城市市场的快捷流通渠道,加强乡镇集市建设,使其成为枣产品市场的有效延伸。

(五)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红枣品质

首先,积极与省市科研院所联合,开展临泽小枣选优繁育与推广综合配套增产技术等课题研究,针对病虫害采取统一防治经费、药物器械、防治方法、防治时间、技术指导工作等,组织动员人力物力资源,共同做好病虫害防治,提高红枣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其次,加强红枣加工企业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提高红枣产品的科技含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最后,引进烘干、清洗包装等先进技术、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晾晒、包装工艺、降低烂枣率、提高红枣产品等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采用无公害丰产栽培、标准化采收加工、储藏保鲜及产品包装等技术为临泽小枣标准化、无公害化生产奠定基础。

(六)整合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品牌优势

鼓励现有企业之间的联合或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充分发挥优势企业在组织管理、技术培训、市场开拓方面的作用,带动其他企业实现共同发展。就“临泽小枣”品牌投入专项资金,采取媒体广告、参加国际国内食品展览、展销会,以及在县内举办红枣文化节、红枣系列产品经贸洽谈会、红枣品种展示会、红枣风情园旅游观光等多种措施,大力宣传展示临泽小枣的优良品质和种植环境,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按照龙头企业特色深加工“一企一品”的原则,集中力量进行品牌整合,也可为同一类型产品打造统一品牌,如红枣枸杞汁等制订统一的生产标准,严格保证产品质量,最大限度的发挥品牌优势。

参考文献

[1] 王建,窦长保.新疆红枣产业发展情况考察报告[R].现代农业科技,2009(17):2-3.[2] 严青秀,张德志,樊喜平.红枣无公害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5(2):21-23. [3] 冀果信.我国鲜枣出口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J].北京农业,2002(7):4-6. [4] 高颖.阴雨天枣果腐烂问题分析[J].农业工程技术,2007(8):12-14.[5] 陈锦屏.编著红枣烘干技术[M].3版.陕西: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7-59.[6] 任东植,白莉,曲运琴,李峰.发展红枣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甘肃科技,1998(5):23-24.[7] 刘孟军.国内外枣树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和建议[N].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0(2):78-82.[8] 梁鸿.中国红枣及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的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06:72-73.[9] 甘肃农村年鉴[M].2011(11):367-380.[10] 临泽县志[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37-45.[11] 李岩,傅泽田,刘雪.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问题初探[J].农村经济,2008(3):39-41.[12] 中国统计年鉴[M].2010(10):276-285.[13] 马秀岚.绥德县红枣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Z].榆林.2005.

[14] 薛维堂,霍建强.吴堡县红枣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北方果树,2009,(6):44. [15] 王希军.临泽县统计局,临泽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R].2011.11 [16] 张书俭,胡光明,杨振营.沧州红枣滞销原因与解决对策[J].北方果树,2003,18(3):76-77.[17] 管芩澜,新疆红枣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湖北:华中农业大学,2010:1-13.[18] David S.Levi.Philip K.and Edith S.L.Designing and Managing the Supply Chain Concepts,strategies, and Case Studies[R].Irwin McGrawHiel,2000 [19] Anne T.Coughlan Erin Anderson Louis W.Stern Adel I.El-Ansary,《Marketing Channels》,tsinghua university,2001

致谢

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完成了毕业论文。在此,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郭艳俊,在论文选题、总体方案制定、方案确定、调查研究工作开展和论文撰写过程中,均得到了郭艳俊老师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她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严谨务实的学术态度,平易近人的待人方式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值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向郭艳俊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论文撰写以及调查过程中还要感谢我的朋友,在此也向他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最后,再向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的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三篇:黑龙江省木材进口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黑龙江省木材进口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程宝栋1,宋维明2

(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品贸易研究中心,北京,100083)

摘要:俄罗斯木材是中国进口木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省在中国俄罗斯木材进口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本文首先总结了黑龙江省木材进口贸易发展概况及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文章提出了推动黑龙江省木材进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关键词:木材;进口贸易;俄罗斯木材;对策;

一、黑龙江省木材进口贸易发展概况及特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口岸集中..................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原木为主..................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价格上扬..................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黑龙江省木材进口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进口企业经营风险增强...............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口岸加工企业经营利润走低..............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加工贸易发展滞后................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投资俄罗斯森林资源采伐发展不畅.........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推动黑龙江省木材进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木材进口补贴制度的实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保税加工区的建立................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行业协会的规范引导............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对俄森林资源采伐扶持政策的优化.........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对俄罗斯行政管理改革及法律法规完善的促进...错误!未定义书签。1 程宝栋,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贸系讲师、博士,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品贸易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林产品市场与贸易;电话:***;Email: baodongcheng@163.com;地址:北京林业大学57#,100083;宋维明,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品贸易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林产品市场与贸易;Email: Songwm@bjfu.edu.cn;

第四篇:中国三大产业发展的现状 问题 对策

中国三大产业发展的现状 问题 对策

内容提要:所谓都市圈是指有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和与其有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的 临接城镇依托交通网络组成的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具有一体化倾向的协调发展区 域。本文通过对三大都市圈(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珠江三角洲都市圈,京津冀都市圈)的制造业与服务业现状分析,发现其发展中的问题并通过国外相似都市圈的经验对三大 都市圈提出相应的对策。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不仅对三大都市圈未来的发展提供可以依据 的方向,对全国其他正在发展起来的都市圈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都市圈 产业发展 中心城市 策略

一、引 言

都市圈是一组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的城市群落。都市圈的发展源于城市功能的向外 扩展,并且通常会逐步演化出庞大的城市化地带,以其独有的集聚优势对区域经济乃至 国家经济发挥巨大作用。本文综合了各学者的研究,认为都市圈(MetropolitanCoordinating Region)是指:有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和与其有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的临

接城镇依托交通网络组成的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具有一体化倾向的协调发展区域。如今,在中国被公认的主要都市圈有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珠江三角洲都市圈和京津 冀都市圈。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位于长江入海口及杭州湾,作为世界六大都市圈之一,主要有16

个城市构成,包括:上海,镇江,扬州,泰州,南通,常州,湖州,苏州,无锡,杭州,南京,温州,嘉兴,绍兴,宁波和台州,土地面积占全国的 1%,人口占全国的 5.8%。内含2个超大城市,1个特大城市,4个大城市,14个中等城市和33个小城市。中国南部的珠江三角洲(本轮文主要研究狭义上的珠江三角洲,即珠江三角洲经济 区,不包括香港、澳门)包括广州、深圳两个副省级城市,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五个地级市,以及惠州市区、惠阳市、惠东县、博罗县、肇庆市区、高要市,四会 市七个县(区)级市,共计14个市、县(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0.44%,人口为全国 的1.77%。

京津冀都市圈也被称为“大北京地区都市圈”“首都经济圈”,以北京天津为主轴,以唐山、保定为两翼,包括了北京天津及河北省。共有2个直辖市,3个地级市和5个 县级市。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三大都市圈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发展中的问题并 通过国外相似都市圈的经验对三大都市圈提出相应的对策。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中 国都市圈必将日益增多,了解并总结现有都市圈的问题和经验必然对这些新兴都市圈有2-

上升到2002年的37.1%,总体上呈现出先快后缓的状态。

(三)京津冀都市圈

京津冀都市圈功能定位:成为中国、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政治、文化和科学中心。在国内,京津冀都市圈位于首都所在区域,自然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而在亚太乃至 全球范围内,京津冀都市圈也力争成为有影响力的政治文化中心。

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模式是“双子星座”发展模式。北京具有较强的集聚优势,在 政治、经济、文化等个方面均具有其它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与北京相距130公里 的天津也正以飞快的速度发展着。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京津冀都市圈制造业凭借着区域政策的倾斜和制度创新,始 终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水平。九十年代至今京津冀都市圈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代表 的高科技制造业,不论是企业的数量还是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都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 势。同时京津冀都市圈还具有发展先进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的能力,北京有 61 所高校,科研机构占全国总量的1/3,技术人员密度居全国之手,同时又是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 产业科研、贸易、生产基地,集中了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秀人才。从服务业的发展阶段来看,服务业的发展一般经历了三个阶段:商业和交通通信业 发展阶段,金融保险业和产业服务业发展阶段,科技教育也和信息产业发展阶段。2003 年统计数据显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北京为 61.4%,天津为 45.5%,河北省

为33.5%,也就是说北京处于服务业发展的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迈进的阶段,而天津和 河北正处在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移时期。

三、中国三大都市圈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

(一)三大都市圈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1.地方政府管制中不以都市圈整体考虑

“城市本位论”是指由于中央与地方财政分炉灶吃饭,财权和事权分离,各城市盲 目追求短期经济利益,造成产业结构雷同、专业分工不合理和城市机群经济效应低下的 城市发展和管理理念。在都市圈发展过程中各城市政府受行政区划分和地方利益的影 响,只是立足于本地利益,缺乏整体宏观协调,无法形成一体化,使得城市之间的协调 具有众多障碍,阻碍了区域及资源的自由流动和有机融合。

2.产业结构趋同

产业结构趋同主要是指各地区工业结构变化中存在的趋同现象,即二次产业内部各 部门构成形式、比例的相似性。因为区域整体协调不利以及区域资源的类似,都市圈内 各城市的功能并不明确,产业的整体布局并不规范。产业趋同必然会导致都市圈内的资 源浪费和无畏的竞争,影响都市圈整体经济的发展。

3.中心城市辐射力不强

中心城市是指都市圈中具有“中心”地位的核心城市。但是我国三大都市圈中中心 城市的带动作用还不明显,领导力明显不够,没有形成适应区域性经济整体发展的核心-3-

辐射源,在某些层面上甚至加重了区域内部的协调发展的矛盾。与全球性城市相比,三 大都市圈中心城市在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上都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4.都市圈发展中全球化观念不足

现今的社会早已不再是封闭的世界,经济的高度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然 而在全球化步伐下的中国三大都市圈中仍然存在着不协调的种种障碍。除了核心城市与 全球城市标准尚有差距以外,作为全球化必要条件的枢纽港口的统筹建设也不够全面。所以如何统筹和利用三大都市圈深水岸线资源,如何摆脱行政区建设航空枢纽的思维,已经成为了三大都市圈发展中最严峻的挑战。

(二)三大都市圈产业发展的对策

1.引导地方政府,实现多层次合作

要改变城市本位论在中国都市圈中的不利影响,最紧迫的是建立多层次的合作伙伴 关系。政府的合作结构主要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种。纵向合作伙伴关系即高低不同层次的 政府在整体规划中共同制定宏观和微观规划政策;横向合作伙伴关系即不同领域的政府 机构跨领域的进行合作,共同制定不同范围的综合规划政策。

在城市化进程中会产生很多的问题,而仅靠单一层级的政府来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 能力还是十分有限的,必须建立新的合作机制,共同负责此区域的发展建设。实现多层 面的合作伙伴关系的过程中国家制定的相应的国土规划法律法规使得都市圈资源整合 形成共同的发展目标,真正意义上的克服城市本位论的思想。

在解决城市本位论问题的过程中还要关注政府的横向合作。三大都市圈应尽快建立 和完善统一规划机制,进一步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从战略层面上放眼国际市场,真正 做到技术协同、资源共享、信息共用,使城市产业实现区域的横向联合。当然,政府也 并不需要垄断一切的整合责任,除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外,社会上的非政府组织以及广 大的人民群众也可以的社会的经济管理中发挥积极的调节作用。在都市圈地区建立跨行 政区的联合协调机构和监督机构,统一管辖区域内的所有事务,沟通和平衡各方的利益,协调解决对区域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问题。

2.发展优势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要实施中国三大都市圈发展战略,在宏观规划上,首先应该以比较优势为基础,整 体规划和发展各城市的优势产业。各城市采取产业集聚的基本战略,着力发展自己的核 心产业。其次,各都市圈核心城市应建立与周边中小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实现产 业联动、企业联动、基础设施联动、城市化发展联动、生态环境保护联动的五位一体政 策,建立功能各异且分工合理、协作关系紧密、经济融合程度较高的都市圈。在解决产业结构趋同的过程中不仅要使用政府手段,更要注重市场手段的运用。只 有深化体制改革,真正意义上将政企分开,让企业去承担风险自负盈亏,成为投资的主 体,才能使其具有投资决策权和日常经营权。同时还要打破地区封锁,建立区域甚至全 国的统一市场,促进经济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合理的流动,通过市场来微观吸收和 消化不合理的产业布局,从而促使产业结构的多元化。激发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使其 从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制度创新层面上积极改革发展。

3.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力

同处于全球化、信息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国外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发展模型在某种程 度上昭示着我国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

首先,积极稳妥地进行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重新布局。纵观国外都市圈发展,中心 城市都要经历制造业向服务业中心转变的过程。就目前产业竞争力比较优势而言,中心 城市已经到了转型的关键时刻,必须集中力量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加快制造业结构和布 局的调整,顺应部分制造业从城市中心乃至从整个城市分散出去的规律,将生产重、厚、长、大的重型化的硬件产品向高效、智能化的知识信息服务活动为主的软件化经济结构 过渡。

其次,以大都市圈作为产业布局的空间基础和市场基础。中心城市的产业基础和市 场基础不是建立在本城的容量之上,其产业的服务对象是整个都市圈乃至更大的区域,因而中心城市转型过程中必须考虑以大都市圈范围为其产业布局的空间基础。最后,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结构的调整,三大都市圈中心城市必须积极向国 际区域性城市靠拢。在提高辐射力的过程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国际资本流动渠道、推进本土企业国际化经营都是必需的措施。

4.着眼全球化,展开我国都市圈建设新篇章

全球化正在重建我们的世界。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正日益 加快,提高了以全球化视角来发展三大都市圈的紧迫性。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三大 都市圈的核心着眼点应该放在发挥政府职能和重塑中国城市的自我特色上。

全球化过程中离不开政府的参与,三大都市圈城市政府的职能定位就成了城市社会 发展的关键。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其五大职能(导向性职能、规划性职能、预算的职能、规范的职能和服务性职能)为都市圈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正充分反映出了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密切关系。全球化并不意 味着本土化的丧失,相反全球化正是展现城市自身的优点,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不断将其 他城市的优点恰当的吸收进来,从而达到本城市的现代化。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可以 自豪的向每个地球人宣布:“中国的任何一个城市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每个城市都堪 称人类的美好家园。”全球化的过程是创新城市特色,塑造城市精神的过程。

四、结语

都市圈的存在是区域城市化与城市区域化的重要表现,它作为区域城市化高级阶段的表现,是集聚与扩散共同作用的产物。作为中国发展较为成熟的三大都市圈,从一定 意义上可以被认为是国家经济的命脉,是国家经济战略的中枢,代表着国家发展的最好 水平和标志,更是国家参与世界竞争的拳头。对三大都市圈的问题和相应策略的阐述,其目的不仅在于对三大都市圈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规划,更重要的是将已发展的都市圈 经验借鉴于新兴的都市圈建设之中,使其更好更快的发展。是都市圈体系作为一个整体 在全球化、城市化的过程中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市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在政策扶持、市场拉动下,畜禽养殖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明显提高;畜产品加工、销售量大幅增长;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规模扩大、市场竞争力提高、龙头的带动作用增强;全市畜产品加工、销售有了明显的进展。但是我市畜产品加工产业起步晚,与其他州市相比,规模较小,实力弱,财政贡献率低,一直是制约我市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为科学推动我市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笔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我市畜产品加工产业的现状、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推动畜产品加工产业科学发展的对策措施,以期为领导和同志们研究畜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一、我市畜产品加工产业的现状分析

我市目前外销主要以活畜为主,内销以屠宰生产鲜肉为主。畜产品深加工主要以家庭小作坊等将鲜肉制成火腿、腌腊来满足自己消费,深加工的规模型企业较少。

(一)畜产品加工产业的现状

据调查统计,2009年畜产品加工总产值201824万元。其中:畜禽屠宰加工全年产值130402万元;肉制品加工19764吨, 产值68276万元;乳制品加工量2416吨,产值1657万元。全市现有规模较大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强、效益好的畜产品深加工企业15家,按加工对象分,蛋品加工1家,牛羊肉加工的3家,火腿、腌腊制品加工8家,牛奶加工企业2家,蜂蜜加工1家;现有的畜产品深加工企业可加工生产畜产品5567吨,创产值9860万元。全市城区共有大型屠宰企业7个,2009年屠宰生猪38万头,产值达46532万元。

(二)畜产品加工业的主要特点

1、畜产品加工企业正逐步走上正规化。我市畜产品加工的卫生条件、生产流程逐步完善,产品销路逐步扩大,已由原来的小范围乃至自产自销,扩大到销往泰国、香港、上海、浙江、昆明、德宏、缅甸等地,特别是腾冲县艾爱摩拉牛乳业有限公司、施甸康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现已初具规模,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打出了自己的品牌。

2、肉类加工发展独具特色。我市以猪肉、牛肉加工开发为主,形成了地方特色,特别是我市施甸县猪肉制品色、香、味俱佳,风味独特,享誉四方。我市的肉类加工企业在继承传统配方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工艺,对传统的猪肉食品进行精深加工开发,进而形成了地方特色,其主要产品有火腿、香肠、豆腐肠、骨头渣、卤肉、萝卜丝等;

3、兼业经营特征明显。我市畜产品加工业最普遍的一个特征,就是多种经营并存,可以互补优势,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近几年,我市农村涌现出来的许多专业村、专业片,乃至由许多专业户建成一片的养猪专业带,无一不得益于有大批肉类加工企业的带动,他们为满足原料来源,一方面自身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另一方面引导和带领邻里乡亲以“滚雪球”的方式发展生产,逐步形成了区域生产和区域经济格局。

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市畜产品加工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来看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十分薄弱,与外地先进地区相比差距很大,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门类虽全,深度不够。现代畜产品加工按加工对象分为乳品加工、肉类加工、蛋品加工、毛皮加工和副产品加工5大门类;按加工程度分为初加工(分割、分级、保鲜)、深加工和精加工。目前,发达国家畜产品80%以上是经过初加工,30%以上经过深加工后销售的,我国的初加工、深加工比重也分别达到35%和4%,而我市规模企业加工量仅占全市畜产品总量的2%。目前虽然各类都有,但都是粗糙加工,除了一点定点屠宰和家庭作坊式生产外,基本上是卖活畜禽产品,没有一家真正的蛋类、毛皮加工龙头企业,副产品加工几乎为空白,更谈不上规模化深加工。

(二)规模不大,品牌不响。全市肉类、乳类加工虽已有一定基础,也有自己的品牌,但总体看零星分散,规模不大,辐射带动力弱、产品档次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三)加工能力与产业发展不相适应。我市畜禽资源丰富。我市是畜牧业生产大市,2009年肉类总产量达到27.13万吨,但是畜产品加工企业年加工仅为5567吨,创产值9859.9万元,还不到1亿元,税收更低,还不到200万元。

三、我市发展畜产品加工产业的优势和潜力

优势:一是畜禽资源丰富。我市是畜牧业生产大市,2009年肉类总产量27.13万吨,生猪出栏283万头,分别居全省第9位和第8位。二是优势产业特色鲜明。生猪和奶水牛是我市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隆阳区是我省生猪生产外调大县,腾冲县是全国唯一拥有河流型和高产型的槟榔江奶水牛的县,龙陵黄山羊、槟榔江水牛是我市的两大特色产品。龙陵黄山羊因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其肉嫩,膻味小,倍受人们的喜爱。水牛乳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而成为奶中极品。三是我市畜产品加工门类已全,肉、奶、蛋各类加工企业都已具备一定基础,特别是肉类加工有市场有基础,有独特的优势。目前加工企业如通过招商引资,改进生产线,年可加工生猪40万头,牛奶2000吨,发展潜力巨大。四是地理位置优越,保山与昆明有高速路直通,以畜产品为原料加工的食品可在24小时内送达,同时保山也是通向南亚的桥头堡,与缅甸直接接壤,市场辐射面广。

潜力:有关资料显示,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相比,平均为3.7:1,国内先进地区为2 :1,而我市为1.1:1;发达国家畜产品加工占农产品加工产值的80%(蔬菜水果类占15%,谷物类占5%),国内先进地区如山东达30%,而我市不到1%,加工量仅占全市畜产品总量的2%。差距就是潜力,借鉴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经验,引进现代加工技术,我市的畜产品完全可以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迎头赶上,使之成为我市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四、推动我市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一要彻底转变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就生产抓生产,就畜牧业发展畜牧经济的传统思维定势,切实转变工作方式方法,用工业理念谋划畜牧产业的新思路,把创市场,搞加工放在产业发展的首位。二要充分认识畜产品加工业的巨大潜力。畜产品加工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它既能富强地方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又能吸纳城乡剩余劳动力,同时又能帮助农民增收。而且畜产品加工增值潜力巨大,效益非常显著,其初级产品和加工产品在经济收益上大相径庭,如果再同时施以名牌效应更佳,这是农民增收的关键所在。如1头生猪粗加工成分割肉可增值30%,精加工成西式火腿肠产值可翻一番,纯利达300元,如再进行明胶、皮革、医用制品等后续产品的加工获利可达400元以上。同时我市畜产品加工特别是肉类加工有市场、有基础,有独特的优势,只要我们积极努力,发展潜力无限。三要充分认识我市畜产品加工市场面临的严峻形势,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目前我市周边地市肉食加工、乳品加工快速发展,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形势咄咄逼人。如果我们对畜产品加工再不引起高度重视,将失去畜产品

加工的所有市场。对此,在畜牧产业的发展上,我们要切实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在指导思想上从只抓生产坚决转到先抓加工上来,真正把畜产品加工作为畜牧业的先导产业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二)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一是突出发展肉食加工和乳品加工业。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畜产品的消费,已经不满足于一只鸡,一只鸭,一块猪肉的水平,而转向成品化、系列化、品牌化、超市化方向发展。我市发展肉食品、乳品加工的商机无限,市场无限,今后将积极行动,抢抓机遇,力争突破。二是加大特色畜产品的开发力度。龙陵黄山羊、槟榔江水牛是我市的两大特色产品,要加大开发力度,加强品种保护,力争一个品牌做成一个产业。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培植加工型龙头企业。要把突破性发展畜产品加工业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来抓。认真落实市委政府制定的各种对外开放政策,吸引市内外的资金、技术、人才进入畜产品加工领域,开发保山优势畜禽资源。一要扶大龙头,想法引进资金。要通过引进国内外客商,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等途径,尽快盘活目前现有的畜产品加工企业。二是要借外龙,借助外力发展。引进一批国内外大型现代加工企业落户保山,发展畜产品加工;搭靠外地已有一定规模,技术水平,拥有品牌,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借船出海,带动我市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四)千方百计扶持现有畜产品加工企业。对现有畜产品加工企业,认真进行调查分析,选择有发展潜力、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使其在生产规模、产品开发、市场开拓方面进一步做大做强。

(五)创新运作模式,增强发展后劲。鼓励畜产品加工企业进入生产领域,建设原料基地。按照“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实施订单生产,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保山市畜牧兽医局 谭玉军)

下载浙江木材产业发展现状, 问题及对策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江木材产业发展现状, 问题及对策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县棉花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棉花产业在我县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重要支撑力量,[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www.xiexiebang.com......

    浙江产业集群化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

    浙江产业集群化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 —— —以永康五金业为例 李媛娜 (浙江树人大学) 摘要:浙江是我国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典型代表,产业集群是浙江经济发 展和活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物联网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分析

    物流管理概论及案例分析论文上课7.8节班级13603 题目:我国物联网产业现状及其 发展对策分析姓名:XXXX学号:1040210200班级:10机制系别:机电工程系指导老师:范荣华我国物联网产业现......

    我国物联网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分析

    我国物联网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分析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

    长沙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范文

    长沙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1年,在长沙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紧紧围绕......

    浙江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浙江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嘉兴学院 朱美丹 摘要:农村村镇银行作为农村金融体系中一个较为新兴的事物,其的作用正日益的体现出来。可以说村镇银行的出现较好的......

    葡萄酒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葡萄酒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一、新疆葡萄酒产业市场潜力巨大。 2002年,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耿兆林日前指出,我国葡萄酒行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并显示出良好的前景。2002 年1至10......

    我国电视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大全

    我国电视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2008-01-03 22:20:22|分类: 原创感悟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电视从发明至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传统电视在我国电视行业企业生产上占有相当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