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精细化管理是源自企业的管理模式,后引入学校。然而,因为认识上的偏颇,一些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学校精?化管理是根据学校办学现实精准定位,并围绕办学目标,在教师、学生、课程、教学、后勤等诸多方面精细分工,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按照一定的程序、规范、标准分工合作,精心育人,从而达到一种精益求精的境界。它有科学性、系统性、激励性和全员性的特点。转变观念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前提,师生发展是学校精细化管理的第一要务,课堂管理是学校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沟通交流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学校发展;精细化管理;师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4A-0022-04
精细化管理是源自企业的管理模式,它以系统管理学和行为科学为指导,既立足于常规管理,又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降低管理成本,从而实现科学的、有效的管理。很多学校借鉴企业的做法,在学校管理中引入精细化管理。然而,由于认识上的偏颇,一些学校的实践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本文结合学校管理实践谈谈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和思考。
一、学校精细化管理的误区及对策
误区一:弃“大”求“细”
关注细节、追求精致是学校精细化管理的特点,然而求细、求精需建立在顶层设计基础之上,那些没有整体的细节,没有全局的精致不可能促进学校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首先要对学校进行精准的定位,也就是管理者必须想明白要办一所怎样的学校,只有办学目标明确,才能围绕目标将任务分解、细化。第二,目标分解,必须细化在行为。有些学校,目标明确、制度齐全、任务细化,然而因为执行不力,导致管理失效。为此,细节的落实在于过程,在于日常的行为。第三,细节落实需反思,为调整决策服务。任何规划都不可能尽善尽美,而存在的问题只有在实施的过程中才能暴露。在具体工作落实的过程中,管理者要敏锐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寻根溯源,从而对顶层设计做出适当调整。因此,学校精细化管理要“大小兼顾”,既要有战略规划,也要有目标细化、任务细分。同时,细节落实要胸有大局,在细节处反观规划,从而调整治理,使规划更科学更合理。
误区二:梳“要”顾“全”
在实践中,一些管理者不甘落后,为了扩大办学影响,要求每一条线工作都争优争先。这种巨细无遗、面面俱到的工作方式往往被误以为是精细化管理。事实上,争优是精细化管理的特点,而求全并非是精细化管理的追求。一味求全必将冲淡“主题”,对重要的事缺少必要的投入。因此,疲于奔命却劳而无获就不足为怪。精细化管理需要管理者把握全局,注重管理的全面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关注全面是为了更好地判断,从而选择最重要的事情。判断重要的事在于价值观,在于办学目标。浙江大学蒋文华教授在一次关于智慧管理的讲座中指出,智慧的管理体现在:博览全局,谋定而动!目标引领,价值依托!要事优先,责任在我!因此,精细化管理必然要围绕核心(要事),明确责任,寻找方法。
误区三:轻“合”重“分”
精细化管理需要将目标分解,强调细分,这毋庸置疑。然而,强调细分却需要合作为前提,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学校管理,对于全局而言,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分”,有很多条块工作需要部门之间的合作。因此,过于强调细分,就可能导致“各扫门前雪”,那将使部门割裂,不容易形成整体,从而影响总体目标的达成。对学校而言,育人是其最终目标,而育人工作并非是德育处、教导处、教科室等部门各自分工、分头工作才能达成。教学工作中要渗透德育元素,德育活动中含有学科内容,教科研则指导、引领各条线工作开展。可见,精细化管理强调的“精细”,不是单指某一部门、某一管理要素的精细化,而是要求所有部门、环节、要素共同合作、相互作用的结果。精细化管理的分工一定是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彼此协调、相互关照,使各个部门、环节、要素的精细化水平达到均衡和协调。
误区四:避“柔”就“刚”
精细化管理要讲规范,立制度,并按制度执行。但对于学校而言,管理的对象是人,“产品”也是人,对人的管理如果一味强调统一和规范,势必会影响情绪,使规章制度难以深层次传导,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因此,在学校精细化管理落实的过程中,我们要心中有人,针对人的差异性的特点,在强调刚性的同时,灵活地加入“柔性”成分,让管理变冷冰冰的“管束”为人性化的价值引导。
二、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内涵解读
“精细”一词的本义是指精密细致、精益求精。其中“精”指精致、精美等结果,“细”指细心、细致等态度。它是一种意识、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学校精细化管理根据学校办学现实精准定位,并围绕办学目标,在教师、学生、课程、教学、后勤等诸多方面精细分工,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按照一定的程序、规范、标准分工合作,精心育人,从而达到一种精益求精的境界。笔者认为它有如下特点:
1.科学性
学校精细化管理需要在科学分析学校发展现实的前提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遵循学校的发展规律,采取能促进师生个性发展的管理方式。学校精细化管理的科学性体现在定位科学。定位科学表现在两个方面:一要客观分析学校的办学现实,二要科学预测学校发展可能达到的高度。例如,我校创办于1921年,是一所相对薄弱的乡镇小学,区镇合并后,作为高新区定点吸纳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小学,学校提出了用“百川文化”引领学校发展的办学思路,将“办一所公平而有质量的小学”作为办学目标。由于理念贴近实际,得到师生的充分认可,百川文化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学校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
科学性也体现在手段科学。即目标确立之后,采取怎样的方式去达成?首先,发动全员参与。精细化管理需要每个人都有责任担当,都能发挥作用。我校提出“自己的学校自己建”“我的班级我做主”,发动师生、家长一起加入到学校文化建设的队伍中,力求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学校的主人。同时,运用现代媒体技术辅助管理,如:将微信公众号作为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建立网络平台,为师生的即时交流创造机会;开发网络直播平台,将学校活动、学生上课等视频即时播出,实现共享;开通二维码付款方式,使报名缴费便捷无差错;制作微课系列,为孩子个性化学习提供服务……无疑,现代媒体的介入,提高了管理的效能,让精细化管理落到了实处。
科学性还体现在过程科学。无论是教师发展还是学生培养,都需要一个过程,切不可违背事物发展的规律,操之过急;无论是制度的创新还是某?措施的推出,都需要经过反复斟酌,由点及面,逐步进行,切不可我行我素,强行推进。同时,过程的科学还需要在实施中,且行且思,根据落实情况不断修改完善。
总之,笔者认为,精细化管理首先是科学管理,只有用合理的、适合的、符合发展规律的管理方法,才能保证精细化管理的实施。
2.系统性
所谓系统性,就是指为了实现办学目标,管理者需要细分各条线工作,并将条线工作进行最佳链接,以构成一个整体,实现管理效能最大化。即一方面要围绕办学目标把工作流程、工作岗位、工作职责细分至个人,将人与责任建立对应关系,同时要考虑条线之间可能出现的割裂、交叉和碰撞,恰当地沟通联系,形成整体。具体而言,系统性体现在:其一,学校的规划成系统。指既要有总体目标,也要有分段目标,最好细化为学期目标,分段目标、学期目标是总体目标的分解,它们形成一个系统。其二,学校活动开展也要成系统。例如我校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拟定了《“听说读行写”计划》,将听课、说课、读书、课堂实践、撰写教学论文通盘考虑,并有计划地开展系列培训活动。这项计划由于周密地考虑到教师成长所需的各个方面,因而有力地助推了教师发展。其三,考核评价成系列。从考核评价的时间跨度看,考核要将平时考核、随机考核、期末考核综合考虑,尤其应加大平时考核的力度;从考核评价的内容看,需要分块,按师德、教学、科研、班主任工作等分别进行;从评优评先的角度看,需要建立完善的荣誉层级制。强调系统性就是使全校工作形成一个整体,避免随性、琐碎导致的管理混乱,从而促进学校长远、可持续的发展。
3.激励性
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的作用,实现价值最大化。学校管理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除了用制度约束使学校各项常规规范之外,更多的需要激励,挖掘师生的潜能,发挥他们的创造力。首先,需要提供合适的岗位。每个人的个性特长不同,所适合的岗位也不同,管理就需要将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其次,需要提供不同的平台。机会和平台是促进一个人发展的关键要素,作为管理者,要尽可能为师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拥有自信和兴趣。再次,需要用赞赏的眼光去关注,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这个角度上看,学校精细化管理还是艺术。
4.全员性
精细化管理需要调动发挥每个人的作用,让每个人都能做好分内的事。全员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人都管理,即每个人在集体中都重要,每个人都有分工任务,每个人都明确职责所在。二是处处有管理,管理者要整体布局,对各条线分管工作分工明确,并相互协调,不出现管理空白。三是事事见管理。学校内的每一项工作都井然有序,都能追溯相应的责任人。
三、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1.转变观念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前提
著名学者马尔库塞认为,观念和文化的东西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它可以改变人,而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先要在转变人的观念上下功夫,将教师工作变谋生的职业为终身追求的事业,变“让我做”为“我要做”,变完成任务为高质量达成……实现转变,在于转变职业理想观念,通过营造氛围,榜样示范,引导教师把专家型、研究性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实现转变,需要强化责任担当意识,通过任务分解,责任到人,检查督促,评优争先,引导教师将工作任务化为自觉行为;实现转变,需要拓宽视野,通过“请进”“走出”,让教师见识同行的高品质工作状况,找到标杆,知不足而后自醒,提升工作质量。我校曾有几位老师,在区域内同龄教师中相对突出,因此不免有些自我满足。而当组织外出参观交流后,他们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在工作中重新投入热情。因此,观念转变的背后一定是内心的触动,而内心的触动必然需要有相应的体验,而体验来自学习、交流以及文化氛围的感染。
2.师生发展是学校精细化管理的第一要务
促进师生的发展、实现高品质的育人是学校精细化管理的目标。这需要管理者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情感性。人是有情感的动物,这决定了管理要注重人文关怀。如:教师生日,送上祝福语;教师个人或家庭出现重大变故,在允许的范围内给予弹性工作;教师在工作上取得一些突破,真诚地表达祝贺……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让教师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这是管理所应该考虑的问题。二是差异性。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尽管标准化是精细化管理的特点之一,但是对学校而言,不能忽视差异的存在。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所提出的标准不是一把尺,而是在确定底线基础上的多把尺。允许有人保底,更鼓励人争先。这是学校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一种生态。另外,多把尺的选择权需交由教师自己,选择怎样的标准就要匹配对应的考核、享受相关的待遇。当然这样在操作上有些复杂,但确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三是生长性。人的发展是有无限可能的,管理者需要为这无限的可能创造各种机会。如我校为学生成长搭建的三个舞台:百川小讲坛、水娃梦想舞台、百川大舞台。小讲坛无形地存在于每个班,每天晨会课,班上学生轮流上台讲故事、分享读书心得;水娃梦想舞台,搭设在学校固定的地方,每月举办一次,给有一技之长的学生登台表演创造条件;百川大舞台,每年一次,舞台搭建在体育馆内,给有一定能力的学生展示特长提供机会。三个舞台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都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使他们可以自信、快乐地成长。
3.课堂管理是学校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因此课堂管理也是学校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一般来说,课堂管理包括课堂人际关系管理、课堂环境管理、课堂纪律等的管理。要管理好这些要素,关键在于:(1)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良好班级氛围的营造包括舒适的教室环境布置,人格平等、相互信任、彼此包容和分享的人际关系建立,以及积极向上、相互促进的学习氛围形成。这些除了用制度、督导去推进之外,更多的是要营造良好的学校大环境,用大环境去带动小环境,用充满正能量的舆论导向去影响每个班级群体。(2)建立价值认同的班级规则。有了融洽、向上的班级氛围之后,还需要制定大家认可的班级规则,明确班级共同追求的目标、班级成员共同遵守的规范、班级奖惩的办法。班级规则的建立,不仅仅是一种约束,更是凝心聚力,引领大家朝向共同的目标。(3)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影响课堂管理水平的关键在于教师。课堂上,教师除了教的任务之外,还要协调、控制课堂中各种教学因素及其关系,使之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如何教、怎样管需要相应的培训支持。(4)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课堂管理在充分发挥教师作用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激发和管理能力的培养。课堂上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需要明确,如何参与学习活动需要指导,课堂时间需要给他们预留……
4.沟通交流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
有?r候管理出现混乱,最大的原因在于上下不通达。管理者的意图教师们不清楚、不理解,而教师心中所思所想管理者也不了解。如此就容易产生误会,甚至出现矛盾,影响到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沟通交流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沟通交流重在平时,如我校工会不定期举办茶话会,没有主题,自由喝茶聊天,既是放松,也能相互间增进交流。沟通交流贵在达成共同认知,无论是一些制度的推行还是学校的改革,都应该更多地与教师沟通,让每个人畅所欲言,从而形成共识。这不仅有利于制度的推行,更能促进教师将制度内化为自觉行为。
总之,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需要的是执着与智慧,不能简单地移植、复制,也不能盲目地跟随。它需要立足现实,用心经营,形成传统,又与时俱进。
责任编辑:丁伟红
Reflection on and Practice of School Fine Management
WANG Wen-ying
(Taicang New Zone No.2 Primary School,Taicang 215413,China)
Abstract: Fine management originates from business management modes and then it is used by school management.However,some aspects of school fine management are not satisfactory for some incomplete cognition.Such management should be finely positioned in reality and it should revolve around the schooling objectives to finely divide the tasks between teachers,students,curricula and logistics service.Also,it should make management duties concrete and clear to cooperate and educate students according to some procedures,norms and standards.It has the features of science,system,encouragement and entirety.Conversion of ideas is the important precondition,teacher-student development is the tip-top task,classroom management is the main contents,and communication i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Key words: school development; fine management; teacher-student development
第二篇: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管理理念。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精细化管理是“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教育思想在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它要求学校管理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个人都要到位、尽职,培养的每一个学生都是“精品”。其目的就是把大家平时看似简单、很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地做好。
【关键词】学校精细化管理
老子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可见精细化自古有之,并非什么新鲜事物。农业上讲“精耕细作”,生活上讲“精打细算”,军事上讲“精兵简政”,企业管理讲究“精益求精”。时至今日,汪中求先生在总结企业管理的成败基础之上,写出了《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揭开了管理精细化的序幕,管理走上精细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教育领域,用于学校管理是必然趋势。
一、什么是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就是管理工作达到精密、细致,管理的关键、每个环节均达到精致的程度,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精细化管理在教育中是“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教育思想在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它要求学校管理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个人都要到位、尽职,其目的就是把大家平时看似简单、很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地做好。学校管理为什么要精细化?学校管理千头万绪,教育对象是活泼好动的青少年学生,我们如果在管理过程中有某一环节没有到位,没有精细,就可能出现混乱,以至发生不可挽回的损失。教师管理不到位就可能引起人心涣散,工作消极被动;教学管理不到位,必然引起教育质量下滑;财务管理不到位,就会出现资金浪费、矛盾丛生;学生管理不到位,就会出现学生教学秩序混乱;财产管理不到位,必然发生公物受损;卫生管理不到位,就会造成校园环境脏乱差;安全管理不到位,则有可能造成学生人身伤害以至伤亡现象发生。作为校长,作为学校管理者大至每学期制度的设计、计划出台,小到每一天从早上起床、学生学习、生活、活动到就寝;从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到每个教室每扇门窗的坚固程度;从食堂食品质量到每时每刻的饮用水的质量,无时无刻,无不要求我们学校管理必须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常规治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把工作做到位,日清日结。正如汪中求先生所言:精细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细节决定成败。注重细节,注重落实,注重精细化治理也已经成为教育行业的共识。
二、如何推行精细化管理
(一)、树立精细化管理观念是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前提
虽然我国教育引入精细化管理才几年,但“精细化”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对工作精益求精的追求我国古已有之。宋朝的朱熹说道:“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也就是说,对任何事情要做到精密细致,好了还要求更好。作为一所学校的一校之长,在加强学校的管理时只有精益求精,才能管理好一所学校,才能使自己学校的每一名学生都成为“精品”,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想实现学校精细化管理,首先,学校领导必须牢固树立精细化管理观念,提高全体教师对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的认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 的教育思想。其次,全体教师必须认识精细化管理不是喊口号,唱高调,凑热闹,而是要真抓实干,从细微处入手。第三,全体教师还必须认识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第四,学校领导和教职员工,要克服好大喜功、心情浮躁、急功近利、搞形式主义等不良现象,要有“莫以善小而不为”的心态,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抓学校管理,抓班组管理,抓学生管理,务求精细,务求实效。
在学校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果”。因此,只要我们学校树立了精细化管理理念,教师认识了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学校就具备了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前提。
(二)、制定精细化管理方案是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关键
学校管理千头万绪。如果我们在管理过程中某一环节没有到位,不那么精细,就可能出现失误,甚至出现混乱,以致发生不可挽回的损失。
因此,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是必须事先制定精细的管理方案,必须从小事着眼,从细微处入手,把管理方案做细做精做实,让学校管理照章行事,规范有序。才能实现“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奉献”的教育思想在管理中的具体体现。
(三)、落实精细化管理措施是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的体现
学校精细化管理除了把管理方案做精做细做实外,更重要的是要将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即管理过程要精细,管理方法要得当,管理渠道要流畅。
管理过程要精细,就是方案要细,工作要细,要求要细,要有的放矢,循序渐进,有于操作和管理。管理方法要得当,就是要忌好大喜功,忌急躁冒进,忌独断专行,要心平气和依章办事,要耐心细致循序善诱。
管理渠道要流畅。就是要构建学校精细化管理网络,做到无论是教师管理、教学管理、财务管理、卫生管理、安全管理还是学生管理,都要成立管理领导小组,建立管理网络体系,将各项管理纳入学校管理的总纲之下,做到纲举目张。
例如,精细课堂教学管理,使课堂教学更精彩,教学效率更高效,就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果课堂纪律管理松懈,教学过程缺失无序,就不可能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因此,要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精细,方法得当,渠道流畅,达到课堂教学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我认为还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环节:(1)精心设计教法和学法,使教与学统一、和谐。(2)精心设计教学目标、课堂提问、课堂练习,使课堂教学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和有效性。(3)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使课堂“两主”得以充分发挥。
又如,在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过程中,要组织学生讨论制定班级创优争先规划、个人创优争先规划,塑造和培养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在对照《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时,要使学生人人知道《守则》和《规范》提倡的是什么,该做什么,怎样做;反对的是什么,不该做的又是什么,自己在日常行为中如何规避。在开展“美德少年”、“学习标兵”、“环境小卫士”等活动中,要事先营造人人争先的氛围,要正面宣传,典型引路,可通过板报和校务公开栏张贴优秀学生照片、宣传优秀学生事迹,还可召开学生大会,给学生发奖状,以调动学生学优争先的积极性。精细化学生管理还必须特别指向待进步生,要认真分析他们的思想状况、学习动力、基本素质,为他们设计学习成功的方案。要让“不让每一位学生掉队”成为校长、教师的自觉行动、成为学校精细化管理的落脚点。
(四)、加强精细化管理督办是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的保证
要使学校各项工作都有成效,必须加强精细化管理督办。而精细化管理督办的前提,一是要健全学校领导班子,配齐配足职数。二是要做到领导分工明确,各自职责清楚。三是在管理中,各领导之间要团结协作,即既要能独挡一面,又要能密切合作,创造性地完成各项管理工作。四是要制定精细的考核方案,使考核制度体现于各个管理层面,体现于符合本校客观实际。当然,这些方案的建立必须经过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反复讨论、反复修改、不断完善的过程。这样的考核方案才能更科学、更有效。五是要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用制度约束考核,将考核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始终。并有利于全校师生操作,有利于奖惩分明。
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以期获得学校管理的更高效率,还实施分层管理,分块管理。学校就像是一部大机器,这部“机器”的运作全靠各处室、各年级、各教职员工这些“零件”作用的发挥。因而,学校精细化的管理,又是一个分层、分块的管理。校长必须授权于这些管理者,放手让他们管理好自己所分管的工作。同时,校长还要善于运用量化考核这一管理杠杆,通过及时量化考核督办等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他们在管理中不断取得好的成绩。惟有这样,才能确保各项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才能提高学校整体工作的效率,才能获得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最佳效率。
三、慎防过度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应以创新为目标、以人本为前提。但精细化管理不要走入误区,尤其是防止精细化管理和过分
注重细节,出现过度管理现象。过多的细节要求、过多的量化考核等虽然便于操作,便于管理和考核,有利于落实具体工作,避免把工作停留在口头上、纸头上的情况,但是也会因此出现意想不到的弊端。有的内容细化以后,不符合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教育必须是个性化的,教育不是把学生培养成机器,也不能把教师培养成机器。
精细化管理,就是将各种管理要求规范化的过程,在规范的同时,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可能被忽视,参与意识受到压抑,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处于被动服从地位,没有受到重视。过分精细化管理缺少学生自我管理的空间和需要,无法让学生形成自主管理的能力和习惯,钳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把学生当成了流水线上的一个个零件和正待组装的产品;对教师来说,忽视了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忽视教师的自我发展需要,限制了教职工创新工作的个性的发挥,做事情之前先想到各种规定,各种已定的条条框框,把教师当作雇佣者,教师成了流水线上按照规范化操作忙碌的工人。由此,师生可能会产生对精细管理的厌恶和抵制心理,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逐渐被泯灭。这与我们倡导的“人本化” 管理要求和精细化管理的初衷背道而驰。
精细化管理并不是越细越好,要科学,要人文,管理的较高境界应该是无痕。无痕管理既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境界。在严格管理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给教师和学生以时间和空间的自由,不要让精细化管理成为管理人员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的保护伞,不要让精细化管理成为学校管理图懒省事的救命稻草,不要让精细化管理成为师生对立、师校对立的武器,不要让精细化管理成为限制教育创造性和人本化的罪魁祸首。
总之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是新时期社会赋予学校的新理念,更是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引。让我们在学校管理中推行精细化管理,大兴精细化之风,让精细化成为“教风、学风、校风”建设的价值取向,营造出踏实的教风,朴素的学风,人文的校风,以此推动特色精致学校的创建,塑造师生美好的人生。作为一个校长,一所学校的管理者,如果在学校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就一定能找到适合本校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第三篇: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贵阳实验三中 杨丽华
我校是2004年新建的一所全封闭、寄宿制高中,就象一张白纸,虽没有传统、历史,但也不会自然产生好的风气,这就需要我们要有明确的办学思路,在短时期内迅速建立起稳定的教育教学秩序。于是,我们就将“现代寄宿制高中管理模式”作为科研课题,在研究中学习管理,学习中思考管理,更在管理的实践中运用、掌握管理。四年的实践,我校努力探索学校管理的内在规律,提出“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思想,逐步探索形成我校的管理体系。
一、建章立制,建立良好的秩序和风气
学校以教育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实际,制定了所有的岗位职责和各项规章制度,并不断修改、充实、完善,形成了我校《管理指南》及学生《成长指南》德育系列手册。
学校组织师生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尤其是新来的师生。建校初期,我们从学生的吃饭、排队,到就餐后餐盘、剩饭的收拾,从午睡到晚上就寝,从两操到上课、课间、作业、仪容仪表等,都在细节上进行要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教师也是从坐班签到,到备课、上课、教研、批改、辅导、考试等,在经常的重复中养成好的习惯,建立学校良好的秩序和风气。
二、积极探索,构建有效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1、科学的管理模式 我们以科学的管理理论为指导,逐步探索形成了适合我校的管理模式,就是在党政工团齐心协力下,将学校的横向结构(功能组织)与纵向结构(各项工作)联系起来,构成矩阵,形成矩阵式管理模式。
一所新学校,部门之间的相对独立性一定弱于部门之间的联系性,需要各部门齐心协力完成学校的总体工作。比如,每学期开学初的说课,以教务为主,教科处参与制定方案,思教处安排好学生,行政处室做好场地、多媒体等服务工作,让教师安心说课。学校运动会,则以思教处为主,教务处负责考查精神文明,办公室等行政部门负责接待、奖品发放、设施设备等。学校考试以教务为主,全体中层干部分楼层、分时段做好考务记录。行政值班以办公室为主,全体干部轮流做好每天学生的自习、就餐、就寝、两操、活动等情况的检查、记录。各部门紧紧围绕学校的工作,既相对独立,又相互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分工,有协作,没有扯皮,也没有“三不管地带”,扎扎实实地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2、高效的运行机制 我校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指导,对学校整体工作实行“三全精细化管理”,即全员参与,全面实施,全程监控。强调人人都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将学校工作全部纳入管理系统,无管理死角、盲点。宏观上有规划,中观上有计划,微观上有方案。事前有准备,做事有要求,过程有检查,中间有反馈,做中有整改,事后有总结,结果有评价。各项工作都按照“计划—实施—检查—总结”这样一个模式运行。
需要强调的是,制定计划要全面细致,实施计划要认真仔细,检查计划的执行要严格细心,总结计划的完成要完整精细。其中,实施过程最重要,教育教学工作不能只关注结果,只注重上级的检查评价,更要注重在科学、可行的计划指导下的整个过程,注重各个阶段、环节、细节中的各个要素,做好每时发生的每件小事,关注师生点滴习惯的养成。学校已制定“五年规划”,每学年认真制定学校工作计划,各部门根据学校计划又认真制定本部门计划,从招生、新生报到、军训、入学检测、分班、集会、新生教育、家长会,到毕业典礼等,每项工作都要制定详尽的方案,并按计划、方案认真实施、检查,做好总结,使学校整个运转有序、高效。
目前,我们已提炼出16种富有实效的管理形式:教育教学目标管理、教育教学计划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全员坐班管理、学校内部分配的绩效管理、师生员工的全员自主管理、人本家庭式管理、管理人员的服务管理、走动管理、预防管理、问题处理的“模糊管理”、资产物品的“定人定置管理”、网络管理、管理点管理、周期性管理、示范性管理等。
这些管理形式,是按照教育自身的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创建的,我校正是在这样一种精细化的管理中,才有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才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成绩,得到了社会、家长和学生的认可。
希特勒·希尔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好习惯是我们成功的基石,也是走向成功的阶梯。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是新时期社会赋予学校的新理念,更是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引。让我们在学校中推行精细化管理,大兴精细化之风,播种精细化的习惯,塑造师生美好的人生。
管理的粗放型与精细化的区别正是导致教学质量差异的关键原因所在。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思路与措施(区教育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一所学校能否成为精品学校,关键在于学校是否具有精细化、高水平的管理。学校管理上了规范以后,我们确定了“精细化管理”这一带有方向性的管理思路,结合本校实际,努力把“制定精细化管理目标,完善精细化管理过程,落实精细化管理措施,注重精细化管理结果”的思路落实到学校管理的每一个方面。
一、制定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目标
制定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目标,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在现代管理中,实行目标管理已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因而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也必须制定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目标。
一是全方位,立体化。学校制定、学期的管理目标;以学校的管理目标为纲,部门、行政干部,年级、班级、班主任,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分别制订了各自的详细的、可行的努力目标,使全校管理目标全方位,立体化。比如说,高一年级控制学生分化,明确各类班级对每个同学的成绩要求,高二年级明确各个班级学业水平测试的过关率,高三定下奥赛获奖人数、高考各级指标;青年教师,一年适应,三年成熟,五年成骨干,八年成为有一定影响的名师。
二是不缺位,不越位。学校细化部门和年级的职能,强化年级的责权利。部门主要负责全校性相关工作,负责督查、协调、服务,年级要对师生的常规管理负责,要具体到对教师的师德师能全方位考核,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检查等。部门和年级各司其职,不缺位,不越位,达成“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的管理目标。
二、完善可监控的精细化管理过程
对管理过程实施有效的监控,是精细化管理的保证。如果缺少了对管理过程的有效监控,那精细化管理就回到了粗放型管理的老路,精细化管理必须有监控,在监控中反思,在监控中修正,从而实现在监控中的提高。
尤其是在学校精细化管理过程中,面对有鲜明个性、各有特点的广大师生,一定要有效的监控其成长过程,及时沟通与修正,让其少走弯路,顺利成长。
学校各部门、各年级制订的周工作计划一要公布,二要交一份给学校督导人员,全体师生一起监控,督导人员重点监控工作开展的情况。学校有行政值班,年级有导护队,监控指导学校和学生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年级分两个级部,每个级部配三名主任,教育、教学、教师管理三条线,一人负责一条线,指导、修正师生的行为。心理咨询室建立师生心理档案,跟踪部分师生,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让他们以更愉悦的心情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三、落实可操作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起点;制定并落实可操作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则是实行精细化管理的必由之路。
在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的起点时,管理措施是不全面、不完善的,伴随着精细化管理措施的不断深化,接近精细化管理过程的终点时,那管理措施一定是全面、完善的,更高层次的,而这正是精细化管理的归宿。
我校各项工作精细化管理的主要措施大致上可归纳为“五化”:
管理工作严格化。学校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出台了《江苏省淮安中学教育类制度》《江苏省淮安中学教学类制度》《江苏省淮安中学管理类制度》,制订了各个部门的职能,各个岗位的职责,汇编成《江苏省淮安中学教工手册》,印发每一位教职工,同时将《江苏省淮安中学学生手册》也印发给每一个学生,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便于进行精细化管理。有了人手一册的制度,关键还在执行。学校强化执行力度,上级领导和校领导查出了问题,依据各自的工作职责,给予相关同志相应的处罚,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德育工作系列化。对于难以量化的德育工作,学校也想方设法加以量化、系列化。制订《班集体考核细则》,按月就班级管理、卫生状况、学习成绩等几个方面分项打分,为期末评比提供依据。每年必须开展召开“三五”会议、举办“五四杯”辩论赛、进行教师节谢师活动、国庆演讲比赛、“一二·九”科技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按时间形成系列。团委组织年级团总支、学生会、文学社、广播站、科技辅导站等各类组织,按组织形式形成系列。他们分头开展活动,各司其职,各展才能,使学生的自治、自理、自学、自创等各项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红红火火。
教学工作主题化。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领域。学校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各个环节都采取了相应的精细化管理措施,突出主题化。每次集体备课,每节公开课,都要有明确的主题,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形成一个系列。集体备课文理两科分时段进行,文科周一晚,理科周二晚,各备课组在指定地点集中备课一个半小时,教务处专人巡查,查备课人数,更查备课主题。周一至周五的下午第二节课,专门用来给各年级各学科开课,学校印发表格,注明班级、学科、开课人、开课主题,本备课组其他老师一起去听课,听后接着进行至少一节课时间的评课活动。备课笔记的书写,作业的批改,各教研组统一格式、统一要求,年级每月查一次,教务处每学期抽查2次,督导人员随时抽查,检查之后出通报,好的表扬,差的批评。每次考试结束,不隔夜、不过天批阅试卷,统计成绩,两天之内讲评完毕,一周之内开班级分析会、年级分析会。班主任给每个学生画成绩变化曲线,年级给每个班级画成绩变化曲线,发现问题,随时做工作。
教科研工作实用化。每学期结束,学校 都布置 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写教学反思,教科室收集评比,组织教师论坛,宣读优秀教学反思。少申报大而空的课题,狠抓对教育教学工作有切实指导作用的课题(如“学法指导研究”)的申报与研究。
后勤工作节约化。要使师生衣食住行安全、有序、舒适,要使教育教学工作能没有后顾之忧地正常开展,要使学校的运行成本得到最大程度的节约,后勤工作必须实行精细化管理。食堂宿舍有一系列的操作性很强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在确保师生吃好住好的前提下厉行节约。学校食堂多次代表淮安市和楚州区食堂,接受省、市相关部门的检查考核,都获得了高度评价。学校对水费电费实行数字化管理,将每月耗用的吨位、度数和支出用表格的形式和去年同期加以比较,如果出现不正常增加,立即查找原因,加以维修,保证不出现人为原因形成的浪费现象。
四、注重有反馈的精细化管理结果
及时修缮精细化管理过程,不断有效反馈精细化管理的结果,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至高境界。
有了精细化管理目标,有了切实可行的精细化管理措施,更有了可监控的精细化管理过程,那么精细化管理就会实现。但要使精细化管理不断上台阶,那就一定要有反馈,因为有反馈才有提高,只有反馈,才能实现管理的转型,那就是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型,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型,从而实现从管到理的飞跃,从管制型的、压抑性的到人文型的开放性的转变。
学校的行政干部要向教职工述职,接受群众的考核。教职工要接受部门和年级的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评选人物和优秀教师、优秀职员,惩处不合格的教师、不称职的职员。
每学期评选全校十佳学生、十佳学生干部,评选三好学生;每学年评选 “余新牙奖学金”获得者。
没有考核评估的工作就像死水一潭,不会有生机与活动力,必然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推动工作的开展与创新。我们的策略是“靠精细创造公平,靠公平激发活动力,靠情感赢得信赖,靠信赖激发热情”。学校的工作安排到哪里,考核奖励就跟到哪里,将教职工和学生的工作学习情况与考核直接挂钩,在公平、公正、公开的阳光操作的考核制度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向成绩倾斜,向正气倾斜,让德才兼备、业务精湛、师德高尚、成绩突出的教师干得气顺,让勤奋刻苦、积极进取的学生获得相应的奖励,让“有作为就有地位”的意识深入人心。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好的管理方式,但是,实施精细化管理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不为精细化而精细化。在关注精细化目标实现的时候,应注重精细化管理的过程,更应关注广大师生的自身发展。
2.要处理好调动师生积极性与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关系。如果因为实施精细化管理而打击了教师的教的积极性,学生学的积极性,那宁愿不要实施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也应是一种人本管理。
3.要注意保护个性。教育教学工作是一种有着内在规律的活动,是面对一个个有个性的师生,因而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同时,更应主张每个教师个人特点的发挥,要注重教师个性的张扬,从而为培养有个性的学生打下基础。
教育不需要跟风逐潮,不需要花样翻新,需要的是一种可贵的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精就是不平凡。搞精细化管理不是一阵风,而是一项长期的、精细的工程
第四篇: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实行路局直管站段新体制后,对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管理方法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变化,确保安全稳定、设备质量优良,必须破除传统的、粗放的管理模式,强力推行精细化管理。这也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一、系统思考,准确定位,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
正确的管理理念是推行精细管理的基础,决定着管理走向和管理行为。
1、透析现状,充分认清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通过全面分析管理现状,我们发现,虽然几年来一直在强调管理,规范管理,但一些久抓不治、久治不绝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们。表现在安全上。一些环节失控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特别是在工区日常管理上、现场作业环节上尤为突出,作业防护不标准、岔区轨距杆串动等细节都引发了事故,折射出小错酿成大祸的深刻哲理。表现在设备质量上。一些作业跑粗、干大项扔小项的不良习惯大量存在,这些细小的问题成为质量高标准难以逾越的一步。表现在管理上。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着“差不多”、“过得去”的思想和工作浮于表面、形式主义的现象,程序不清,台账不准,工作无定量管理无数据,严重影响着安全、质量和效益。从管理体制变化看。路局直管后,站段独立作战;生产力布局调整,管辖范围增大;设备基础薄弱,类型复杂不一。只有每一点、每一处、每个岗位都达到高标准、高质量,才能收到个体保整体、整体保大局的效果,才能解决管得过来、控制得住的问题。从运输组织调整看。客车提速、货车重载对现实安全、设备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粗放的作业组织,实行精益求精的管理、精雕细刻的作业,才能做到“局部补强保重载、质量均衡保畅通”。实施精细管理是堵塞细节漏洞、完善工作流程,规范管理行为、扩大管理成效的现实所需、必然选择。
2、学习思考,破除制约精细化管理的思想障碍。我们通过学习《创新思维》、《变》、《卓越领导人的思维方式》,系统思考管理症结所在,寻求管理创新的最佳突破点;通过学习《细节决定成败》、《中国企业为何远离基业长青》,充分认识关注细节的重要意义,走精细化道路是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学习《精细化管理》、《赢在执行》、《执行力—态度并不决定一切》,掌握精细管理的基本理论、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同时,我们通过专题培训、层层讲解的方法,在段报《基石魂》上开展细节大家谈、精细管理大讨论的方式,把精细管理理念灌输给干部职工,并把职工有感而发的“佳语心语”,诸如“细节无小事”、“细节就是利益”、“100-1=0”、“落实责任要用心,用心就能出细活”等,通过标语、粘贴画、宣传栏等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形式,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使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实施精细管理的必要性、紧迫性,牢固树立精益求精的管理观、毫米不差的标准观、一丝不苟的作业观、追求卓越的价值观,从而达到虚变引实变的效果。
3、制定方案,规范精细化管理的程序标准。为确保精细化管理规范运作,我们在深入车间、班组进行全面调研,摸清管理现状,找准症结问题,理清管理思路的基础上,形成了《精细管理实施要点》。此后,又分层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推行精细管理的关键性、细节性问题。几经充实、完善,最终确定了“以目标为导向,以制度作保证,以文化为灵魂,职责划分精确,落实程序精密,考核评价精准,结果达标精品”为主要内容的《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使精细化管理的目标、程序、标准、权责、重点得以规范。
二、创新体系,探索方法,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
确保管理网络无漏洞、管理链条不脱节,必须突出过程管理,及时纠偏追责,才能使管理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1、构建体系,“六化”规范。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是管理精细化的必要保证。
一是标准数据化。将段总体目标分解为安全、质量、成本、物资等4方面17项的量化指标,细化、量化到具体车间、班组、岗位、个人,并转化为数据化的可控标准。确定管理规范标准数据。针对路料管理难度大的实际,我们规划在路料集散地设大料场3处,在站区设小料场56处,根据每个料场的辐射范围,逐一确定存放路料的种类、规格及数量标准,多清少补,动态管理。设立过程控制标准数据。安全“两违”A类信息每季每百人控制在3件以内;线路质量实行“43225”控制法,即线路检查直线每4个枕木,曲线每3个枕木,道岔及轨距变化率每2个枕木一量,曲线按5米点检测,圆曲线任意量不超限;在材料管理上,垫板、胶垫差错率控制在20‰,零配件差错率控制在10‰,大项料、工具备品差错率为0。高定质量结果标准数据。动态消灭Ⅲ级超限和失格公里,优良率98%,每公里平均扣分3分,每公里Ⅱ级超限0.05处;静态轨道几何尺寸容许偏差按《维规》标准减半,轨道状态达到“十二无”,用具体数字把标准定格。
二是职责定量化。定性化的职责要靠定量化的工作来履行。我们明确界定了3个层次、41个专业、129个岗位的权责,细分具体职责,逐一确定履行职责的方式方法、工作定量和完成时限。确定深入现场工作定量。从领导干部到科室干部、从车间干部到工班长,都有明确的检查项目、检查地点、检查时间、检查次数的定量规范。确定检查指导覆盖面定量。科室干部每月检查工作覆盖面不少于二分之一车间、六分之一班组,保证管理覆盖均衡,消除管理盲区。确定发现、分析、整改问题定量。每名管理人员每周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形成分析报告,主管领导审核;每月在安全、生产、成本例会上,相关科室深度剖析,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定人、定时实施。
三是管理流程化。按照流程再造的原则,将管理过程细分为若干个前后相连的工序单元,用信息作纽带,衔接管理层和执行层。制定了覆盖安全、生产、技术、综合管理等4类59种177个管理流程,对每个环节、每个项点都确定了相应的责任人和工作标准,通过加大关键环节控制力度,确保卡控到人、卡控到岗位、卡控到细节。
四是修制专业化。专业化是精细化的必要途径,做专才能做精。要通过整合资源、机构和劳动组织,集中管理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变原有领工区养修合一的“小而全”为线路综合维修、重点项目整治的专业修;实现专业化、集中化、精细化管理。
五是评价制度化。为保证目标实现,我们紧紧抓住考核评价这个环节,制定了《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实行了严格的目标评价制度。每月测量统计,每季评价分析,汇总考核,对不合格项点打分,结果与奖罚联挂。及时找出精细化管理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完善制度办法。以目标的导向作用,促进管理精细化。六是手段信息化。为建立高效的运行系统,我们将局域网络连接到各车间,自主开发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段与车间的安全分析、绩效考核、材料请领核算、设备状态等管理信息,全部通过网络编制、下达和反馈,对管理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2、细节创造,“五法”推进。精细化管理没有固定模式,每个细节的强化都是一个创造过程。实践中,我们探索了一些做细做精的方法。
一是工作“目录”管理法。对月份工作实行“目录”管理,每日工作实行“清单”管理。车间、科室每月列出工作项目,划档分类,分清主次,按轻重缓急逐项落实。管理人员每日列出工作清单,标明内容、地点、完成时间、完成效果,科长(主任)每日审核,打分评价。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随机性和疏漏、拖延、懈怠等问题,达到工作过程时时控制、事事控制。
二是典型案例教育法。案例学习是将管理导入精细,最实用、最直接、最形象的方法,具有较强的影射功能。我们将因细节控制消除隐患、因细节疏漏引发事故的正、反两方面案例,在全段会议上剖析,集中讨论学习;重点管理问题书面通报,人手一份学习;对班组一日工作流程、一次作业标准、车间、班组管理规范等组织现场拍摄,制成光盘,全员观摩学习。
三是信息模板规范法。为了便于信息的传递、汇总、分析、处理,我们将信息分门别类,细化成安全、质量、技术、经营等4大类256项,对信息的填报形式、反馈时限、传递途径、处理方式进行统一规范,做到报表类微机自动生成、分析类模式一致、通知类样式固定。确保信息填记简便、传递快速、处理高效。
四是模拟演练求证法。模拟演练是对管理制度办法的反思、实证过程。我们本着稳妥推进的原则,每项新制度、新办法正式颁发前,都进行模拟试行,及时发现问题,修订完善后全面推开。如在制定防洪、防“三折”、道口交通肇事等应急预案时,连续组织应急演练,以实战找差距,以演练堵漏洞,进一步明确标准,严密程序,确保了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实效性。
五是逐级复审复查法。为避免“部署了就等于落实了,安排了就等于完成了”,造成管理流程的“短路”现象,我们把管理过程复审、质量结果复查作为管理流程的关键环节,严格规范。管理工作每日自上而下逐级复审,质量结果三日内自下而上逐级复查,保证达到标准。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实行“台账式”管理,建立问题台账,做到“四不放过”,跟踪整改,复查销号。
3、强力纠偏,“四式”问责。精细管理的过程就是不断纠偏的过程,只有过程精细,考核到位,才能保证结果精细。
一是“清单”式督办。建立了《管理督办控制制度》,专门成立了督办组,对科室职能部门每周需落实事项,拉出清单,专人督办,逐一复核。对车间管理办法执行情况抽查督办,每月至少抽查5个车间、20个工区的管理程序执行情况,对存在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从严追究失管失控的责任。
二是“诊断”式纠偏。为促进各级管理者养成精细、精准、精确的习惯,我们从规范行为入手,经常性的分析诊断,查找精细管理的盲区,对症下药。针对部分干部在检查、推进工作时只顾重点,不兼顾其它,检查现场不看内业,只抓问题不分析整改,情况失真,数据失准等问题,我们规定干部下现场必须做到“四有四结合”,硬性规范了干部管理行为。针对职工作业不达标、修后失格问题,提级列入“两违”信息,分析原因,严格纠正,举一反三,通报全段,共同吸取教训。
三是“跟进”式考核。对管理过程每日考核。工区对职工实行日评分,月累积兑现;干部管理工作实行每日逐级打分评价,月末奖惩。对设备质量每周考核。静态评定组每周评定7个区间,每季纳入目标评价;动态小仪器每周一次全线检查,每月纳入绩效考核。对干部作用每月考核。对科室、车间干部强行划档,排队抓尾,每月三类干部不少于20%。我们还制订了《干部失职失责、职工“两违”记分考核办法》,对管理不规范、程序有疏漏、执行不彻底、控制不到位的管理者和执行者,架起“高压线”,累积减分达到限定分数者,自动“下课”。以刚性的考核追责,促使“求精”、“从细”成为习惯。四是“记名”式追责。针对作业责任不清、管理工作粗放的问题,我们实行了“五记”制度,即现场职工记名整修、工(班)长记名回检、车间干部记名复查、专业干部记名验收、领导干部记名评价,为有效追责提供了依据。
三、文化引领,能力支撑,促进管理精细化
管到深处是文化。推进精细化管理,需要奉献精神、优良文化和过硬素质的强大支撑。
1、促进管理精细化,必须大力弘扬基石精神。切实发扬“铸就基石、永争一流”的牡工精神,坚持“细节保达标,细节创优质”,超常规组织,超强度付出,开展创优大会战。每项维修出精品。我段管内桥涵设备老化陈旧,质量状态低劣。为了提高桥涵质量,我们制定计划,逐座推进。在图佳线263km桥维修中,牡桥领工区出动40人,克服交通不便的困难,在现场搭起了简易帐篷,连续50天吃住在现场,每天作业时间达十五六个小时。疏通排水孔、整修支座、翻修护锥、更换人行道,安设挡砟板(块),修成路局公认的样板桥。每项工程出精品。在“两项”工程推进中,我们动员各方力量,干部分工包保,职工全员参战,加班加点,抢进度,保质量。短短2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两项”工程91项,砌筑各类防护墙14400延长米,新设截排水设施7530延长米,木枕更换砼枕25300根,抢卸路料2700车。滨绥线牡丹江-杜草间建成了精品区段。科技投入出精品。积极争取路局帮助,研究和采用先进技术,对山砬危石进行彻底整治,投入65万元,安设柔性防护网3000平方米,消除了安全隐患。
2、促进管理精细化,必须着力培育优秀文化。精细来源于习惯,习惯养成靠强力规范。我们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约束、凝聚和激励功能,影响和促进干部职工养成精细的习惯。靠精神凝聚。提出了“创建全路一流工务段”的牡工愿景;提炼了“铸就基石,永争一流”的牡工精神,凝聚职工、激发干劲。靠理念创新。大力培树“严一格,紧一扣,零偏差是最高标准”的质量理念;“勤学善思,求新促变”的学习理念,“不断创新,超越自我”的发展理念,引导职工思变、创新。靠规范养成习惯。强力规范行为,达到习惯养成。推行职工“1435”行为准则(我段员工行为规范),在潜移默化中使干部职工的一言一行符合我段价值观,符合精细化管理需要。
3、促进管理精细化,必须快速提升执行能力。推行精细化管理,要有一支高素质、高执行力的干部职工队伍作保证。立足现职提能力。坚持按需培训和专业对口的原则,把重点放在提升能力、强化执行、提高干部素质上。开年之初,先后举办了两期干部管理知识培训班,收看了《赢在执行》、《成功经理人》讲座,班子成员亲自授课,每名干部结合本职工作,写心得、谈体会。同时,积极创条件、压担子、重考核,培树干部不讲条件、克服困难、不折不扣的执行能力。梯队培养谋长远。我们制定了《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规划》,把优秀青年干部和职工纳入后备人才队伍,并采取给补贴、挂职、交流等形式,搭桥铺路,促使其快速成才,破格使用,实现各类管理人员的梯次接续。
第五篇:班级管理精细化的实践与思考
班级管理精细化的实践与思考
何建波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有句话说:“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班主任工作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笔者在近期对班级的精细化管理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与思考。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已被众多大型企业所采纳,它是确保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学校管理中,精细化管理也越来越显现出它独到的优势,有其强大的管理效益。对于班级管理来说,“警察式”、“保姆式”以及更为科学的“民主式”管理只是一种思想,其目的就是通过这样一种管理思想,来达到班级内部各项事情的协调、顺利发展。但是,一个班级就是一个社会群体,它上要联系学校、家庭,下有小组、同桌和每一名同学的方方面面,需要操作的太多太多。因此,要提升班级管理的水平,就必须实施精细化管理,即切实从细节出发,进行严格有效的管理,力求每个细节的“零缺陷”,最终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从而达到学生、班级的自我管理。
一、强化精细化管理意识是班级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前提。班级管理的精细化在实施之初,首先要解决学生思想上的疑惑。学生搞不明白,平白无故的,为什么又搞出这么一个东西?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为什么要“鸡蛋里挑骨头”?所以,作为班主任,就必须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不同层次的把精细化管理的意识传达强化到每一个学生的思想深处去。所谓感性强化,就是把社会中的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取得成功的企业、学校的典型案例传达给学生,让他们觉得我们这样做了,也会收获很多。而理性强化,则需要班主任以班级自身的突出问题为出发点,引导全体同学去认识精细化管理的真正优势和内在的潜力。所谓不同层次,指我们在强化精细化管理的意识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水平、管理水平的不一致性,不要搞一刀切,分层强化。可以先在班委会、小组长中间发动,然后利用他们再去广泛宣传,逐层强化。
二、精细化管理网络的建立是班级管理精细化的基础。精细化管理不同于规范化管理,它是在规范化管理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更为严格细致的管理方式。所以,它的管理模式绝对不能满足于传统的线性管理,即“班主任——班委会——小组长——每一个同学”。精细化管理要求“人人都是管理者”,因此,必须建立一种立体的网络式的管理模式,来充分激发每一个学生的管理潜质,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最大作用,从而实现班级管理的精细化。为此,我在班级内部建立了以学习小组为管理核心的管理网络。
学习小组对组员的管理是网络的核心,学习小组是一个有着共同现实利益和奋斗目标的团体。在班级内实行学习小组评比,由团支部负责制定细则,组织评比。另外,团支部还负责督促班委会成员积极工作、考核预备团员等工作。岗位责任长负责班内各项小范围工作,如“灯长”“盒长”“桌长”“门长”“窗长”等,把班内大小而琐碎的工作分配到个人,使每个人都是官,都是班内小主人,会收到了很好的民主激励效应,实现“人人都是管理者”的目标,同时接受团支部和同学们的监督。而班委会负责班级的全面工作,同时督促“岗位责任长”的工作,接受团支部和同学们的监督。没有团员的低年级班级,可以在班内建立预备团支部和少先队中队委,从而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管理网络。
三、班级管理的精细化必须树立良好的团队精神,建立适当的监督体系,定期反映精细化管理的进度和突发情况。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发挥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互相补充,协调发展。在精细化管理的大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民主性原则,对待学生中间所发生的问题须民主对待;②集中性原则,培养团结的意识、团队精神,必须坚持在民主的基础上进行集中;③加强制度建设,团结是制度控制下的团结,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④竞争性原则,团结并不排斥竞争,竞争是促使班级进步的有效手段。当然,对于实施精细化管理所导致的竞争加剧,应正确引导,避免小集体之间的互相抵触。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我们都属探索阶段,不同的班级实际将导致不同的情况发生。所以,应当及时总结、及时对照,不断研讨,及时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