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推动精细生产和精细化管理,提高公司基础管理水平
如何推动精细生产和精细化管理,提高公司基础管理水平
一、什么是精细化管理和精益化生产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以专业化为前提、系统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精细操作为基本特征,通过提高员工素质,克服惰性、关注细节,控制企业漏洞,强化链接协作管理,并将精细的思想和作风贯彻到企业所有管理环节,从而达到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效益的方法。
精益化生产管理又称精益生产,是以在生产流程中“消除浪费、提高增值、持续改进”等理念为核心原则,以提高客户满意度为根本目的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方法。它的基本理念是通过查找和消除生产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浪费现象达到彻底降低成本,不断的增加利润的目的。
二、为什么要开展精细化管理
(一)精细化管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精细化管理使现代企业管理由经验型、粗放型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转变,能有效促进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对于公司进一步强化管理基础,提高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精细化管理是进一步提高执行力的迫切要求。
要建立执行力建设的长效机制,必须要有一整套健全的机制、完善的考核办法和科学的实施细则,需要对各项工作标准、任务、目标进行细化和量化,只有贯穿精细化管理的思路和方法,才能为执行力建设提供有效保证。
(三)精细化管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精细化管理更加注重工作流程和细节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促进了企业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并对企业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合法性、可操作性进行分析验证,予以改进和完善,有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制度体系。(四)精细化管理能有效控制企业运营成本。
精细化管理通过对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任务、目标、流程的细化分解和量化考核,为科学界定成本指标提供依据并能有效推动成本指标的实现、降低消耗、提高效益。
三、推动精益生产和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大方向
1、需要得到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广泛、深入的达成开展精益化生产管理的共识。
2、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学习精益化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管理方法。
3、确定开展精益化生产管理的项目和试点单位。
4、成立精益化生产管理项目组,制定阶段性工作目标。
5、实测采集数据、开展原因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实施改进计划。
6、总结试点单位精益生产项目改进效果,制定推广使用计划,建立科学的评估改进机制。
四、如何推动精益生产和精细化管理
(一)宣传发动各级人员
为确保精益生产工作深入开展,可利用横幅、板报、看板等各种宣传手段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营造浓厚的精益文化氛围,让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明确精益生产的任务和目标,并深刻领会精益生产重要意义,实现广大干部职工在意识层面上由被动接受到主动作为的根本性转变。
(二)导入精益生产理念
为使精益生产理念和工具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充分应用,由班子成员亲自授课,和全体干部职工一起学精益、讲精益,使得精益理念和知识深入人心,并运用于生产的各个环节,在单位内部全面导入精益生产理念,并利用精益生产工具解决生产过程中的系列问题,实现精益生产示范区建设的总体目标。(三)消除八大浪费
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八大浪费涉及:过量生产、等待时间、运输、库存、过程(工序)、动作、产品缺陷以及忽视员工 创造力,因此,要重点采取措施,控制浪费,并逐渐消除浪费,从而最终为企业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四)降低库存
降低库存只是精益生产的其中一个手段,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和降低成本,而且低库存需要高效的流程、稳定可靠的品质来保证。
(五)要加强精细化管理方法的实践应用。
1、要细化目标。
各项管理工作都有一个既定的目标,细化目标不是简单地将一个大目标分解为几个小目标,要善于通过对目标构成要素和单元的分析,掌握实现目标的重点环节,进一步理清思路,分清主次,为决策部署提供依据,有效提高生产、经营等计划的编制水平。
2、要关注流程,提高总体效益。
不同的流程就产生不同的绩效,改进流程的目标是提高总体效益,而不是提高局部的部门的效益。
3、要量化考核。
考核指标要尽量量化,以保证考核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并通过对考核指标及结果的分析,提高考核的公正性、客观性。
4、要强化分析。
精细化管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分析、改进的过程,实践发现问题,分析确定症结,改进促进实践。分析要注重客观实际,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类数据信息,要坚持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的原则。(六)要不断加强执行力建设。
要有效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必须依靠强大有力的执行力。一定要抓住“效率优先、质量保证、兼顾效能”三项原则。一是效率优先的原则。要保证当天的工作在当天完成,当年的任务在当年完成,把摆困难、讲问题、推责任的时间和精力真正用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和推动工作上,提高执行的坚决性、能动性,强化实干作风,保证执行的时限性和时效性。二是质量保证的原则。无论是在安全生产过程,还是在经营管理环节,都要以“零缺陷”、“零失误”为目标,不断强化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全员业务技能水平,不折不扣地保证各项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和管理制度从每一个细节和环节上得到落实。三是兼顾效能的原则。要不断提高企业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能力,以良好的激励机制,促进全员参与小改小革和合理化建议活动的积极性,充分挖掘企业发展潜力,发挥各类资源优势,强化执行意识和效能意识,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七)标准化与工作创新
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的特点,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精益生产标准,顺势而为才是真理。理论可以指导实践,但是理论不能脱离了固有基础,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注重“疏”与“堵”有机结合,在背离标准时,要严格执行标准,在基础与标准发生冲突时要注重适当调整。(八)尊重员工,提高员工认知
“意识决定行动”,精益生产强调的是“人人参与”,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因此,精益生产推进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干部职工的认知程度,这是壁垒也是关键。在推进的过程中除了灌输必要的精益理念和精益知识,突破惯性思维模式的同时,必须让广大干部职工体会到收获的喜悦。
(九)注重精益生产管理骨干队伍的培养。
精益生产管理是一个多维度管理模式,涉及到生产管理的方方面面,因此精益生产管理骨干队伍的建设,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后劲,作为生产制造业这一点尤为重要。(十)团队合作
在精益企业中,灵活的团队工作已经变成了一种最常见的组织形式,制定团队的各级组织结构,明确各级组织机构的人员和职责分工,并在职责范围内完成每一项工作,确保精益生产的有效推进。
(十一)树立榜样,激励全员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企业要想有所创新,持续推进持续发展,树立各领域的榜样则十分重要;在精益生产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应将推进过程中优秀的事迹、案例、人员设立为榜样,并予以奖励,板报张贴予以宣传,在所有成员中灌输优秀思想,以达到从思想上改变,逐步付诸实践。(十二)“自我反省”和“现地现物” 精益文化里面有两个突出的特点:“自我反省”和“现地现物”。“自我反省”的目的是要找出自己的错误,不断地自我改进。企业动不动就罚款的做法是不对的-绝大部分问题是由于制度流程本身造成的,惩罚个人只会使大家千方百计掩盖问题,对于问题的解决没有任何帮助。“现地现物”则倡导无论职位高低,每个人都要深入现场,彻底了解事情发生的真实情况,基于事实进行管理。
精益生产追求的目标在于精益求精、尽善尽美、不断降低成本,做到零废品、零库存和产品品种的多样化。而这些都与现场管理密切相关,因此现场的精细化管理则是重中之重。现场精细化管理则主要集中在现场5S管理和设备TPM两大方面,只有将5S和设备TPM两大方面落实好之后才能更加有效的推进精细生产的其他相关方面,促进整个精益生产系统的全面推进与发展。
总而言之,在精益生产推进过程中要注重五大方面的结合:
1、领导重视是精益推进工作的重要基础。
2、员工的广泛的接受和认知,是精益生产推进的关键。
3、标准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
4、注重精益生产管理骨干队伍的培养。
5、精益生产要注重从试点到全面推进。
将此五大方面有效结合起来,逐步在全员中推广,将精益思想一点一点灌输,让精益理论逐步付诸实践,最终为企业减少浪费,增加利润。
*******公司
舒坤
二零一三年三月
第二篇:如何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精细化管理师社会分工精细化和服务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当今宾馆客源的多元化和需求的个性化,对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宾馆必须树立新的需求,以更加精细的服务,为多元化的客源营造个性化的服务环境
如何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东湖宾馆自2003年引入精细化管理以来,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事业心责任感明显提高,服务水平有了长足进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宾馆管理工作规范程序,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齐头并进,笔者以切身体会谈一下如何提高精细化管理的水平。
适应新情况新要求,必须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大)
宾馆服务理念的更新变化,传统管理模式的被动性和滞后性,对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紧迫。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与国际接轨的行业,宾馆行业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从最初的借鉴模仿,到自我创新,服务理念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宾馆秉承的“宾至如归”升华到“宾至胜归”。只有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将服务的细节做到位,做到极致,才能使客人感觉到服务的存在和优质,才能吸引客人,留住客人。
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应充分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这是当下宾馆业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东湖宾馆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已经起步,已初步建立了一套体系和模式,网络订房,网络宣传,网络互动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还有待完善,我们深知,必须运用信息化管理先进经验对宾馆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进行再造,缔造一个全新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才能精准地提高工作效率。
把握精细化管理基本原则,建立科学的实施标准
把握全面性原则,建立健全覆盖各个环节,“事”与“物”相一致的标准。在宾馆的管理体系中,“事”与“物”紧密相连,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事”由人来做,“物”由人来管。精细化管理不能只求一事一物的“精和细”,而要谋求在宾馆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全覆盖”。实行精细化管理以来,东湖宾馆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岗位职责,采取了相应的区域责任承包制,形成了“事事有人管,层层有负责”的工作局面。
把握操作性原则,建立健全应用各个层面,“知”与“行”相统一的标准。知是行的基础和先导,行是知的深化和提高。实行精细化管理,必须制定符合宾馆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同时又要让员工熟知和掌握,才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把握动态性原则,建立健全适应各个时期,“联”与“动”相协调的标准。精细化管理的标准,就如同保证机器正常运转的润滑剂,每一次注入,都应使各个部门之间减少摩擦,实现联动。为此,东湖宾馆修订了精细化管理流程,科学界定流程各环节内容及各环节间交接关系,形成业务的无缝衔接。同时在管理实践中持续进行优化,不断自我完善和强化自身的流程,使之达到各个部门、各个岗位“联”与“动”的协调统一。
加大经常性工作落实力度,确保标准落实到实处
注重教育引导,营造人人参与精细化管理的整体氛围。东湖宾馆始终把经常性的宣传教育放在首位,注重把精细化管理理念灌输到每个员工,把精细化管理质量作为衡量工作的重要标准。大力开展了“质量管理年”活动,进一步强化员工“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品牌”的意识,营造了人人抓质量、人人讲质量的氛围。
抓好建章立制,形成事事彰显精细化管理的长效机制。东湖宾馆按照高星级宾馆的标准,狠抓效益合算和成本控制,建立健全检查考核制度,与部门经理签订经济目标责任书,落实了成本控制责任。与此同时,修订完善绩效量化考核条例,层层规范员工职责,做到了事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消除了宾馆管理方面的“死角”,使宾馆的日常管理更加精细。
立足细致周到,讲求处处体现精细化管理的实际效果。宾馆大力开展“管家式”服务,积极推行人性化、个性化、特色化服务。着眼养成,狠抓细节,在环境布置、会议礼仪、餐饮及客房服务等方面,给每位住店客人留下深刻印象。
培养新型管理人员,做好精细化管理的人才支撑
增强管理人员的事业心责任感是打牢精细化管理的坚实基础。东湖宾馆扎扎实实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高对党忠诚的政治觉悟,营造学职责知职责尽职责的良好氛围。
抬高起点吸纳高素质管理人员,增强精细化管理的发展后劲。近年来,宾馆抬高起点吸纳管理人才,向社会招聘了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员工,既改变了宾馆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又拥有了富有现代宾馆管理意识、掌握宾馆服务技能的职业型管理者。
运动品绩考评激励管理人员,激发落实精细化管理的内在动力。东湖宾馆顶住压力,制定了全员聘任、双向选择、择优录取、差淘劣汰等制度,形成了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用人机制。全体职工均可竞聘部门经理、副经理及主管岗位,工人可跨部门、跨工种、跨岗位双向选择。对受聘人员工作业绩实行聘期考核,每年一考评;对园林、环卫、动力等部门采取网上公开招标,实行社会化管理。这些都激发了落实精细化管理的内在动力。
第三篇:如何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如何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刘 传 保
2012年3月7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根据财政部《关于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财办[2009]37号)、省政府《关于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皖政[2009]93号),市政府办《关于推进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意见》(六政办[2009]73号)文件精神,结合财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现就如何提高我县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讲两点意见。
一、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财政科学化管理是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和掌握财政管理的客观规律,按照财政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发挥管理人员积极作用,把握加强管理的方向和途径。
财政精细化管理,是指树立精益思想和治理理念,运行信息化、专业化和系统化管理技术,建立健全工作规范,责任制度和评价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完善岗责体系,加强协调配合,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实施管理,避免大而化之粗放式管理,抓住管理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增强执行力,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的效能。
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是有机的整体。科学化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前提,精细化是在科学化指导下,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把科学化管理要求落实到财政管理各个环节,落实到财政干部的岗位职责,体现集约管理,注重效益的要求。
二、我县财政管理方面的现状及对策
近些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县财政部门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决策部署,切实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管理的措施,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财政尤其是财政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收入总量轻收入结构。近几年来,我县财政收入总量连年都有很大幅度攀升,纵向看确实来之不易,令人欣慰,但收入结构很不合理,一方面是税收收入中中央税所占比重较大,地方新增可用财力较少,另一方面是非税收入(尤其是行政收费)占收入比重较大。
(二)对支出期望值高对收入关注度低。由于收入总量逐年增长,有些部门、乡镇以及少数财政干部,或多或少地认为我县财政收入盘子大,多支出没有关系,存在着浪费现象,至于收入那就是收入征管部门的事,与己无关。
(三)财政管理法律体系不尽完善,导致实际工作中出现预算约束力不强,轻预算编制且预算追加频繁,从而使预算执行迟缓,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不高。
(四)财政管理基础工作比较薄弱,使专项资金切块管理较多,财政部门往往牵制于相关业务部门,财政性资金使用不够规范。我县近几年虽然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国库集中支付和“金财工程”改革,对财政管理起到不小作用,效果也十分明显,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没有形成长效机制。财政部门与县直单位、乡镇的信息化建设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五)一些财政管理干部素质与新形势要求不相适应。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财政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财政改革接二连三,而且很多财政改革往往先于政治改革(如省直管县、乡财县管改革),有些财政干部显得本领恐慌,能力不足。
因此,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既是业务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落实省财政厅提出的“立足法制化、追求精细化、推进规范化、着力科学化、营造常态化”的具体要求,更是解决我县财政管理中所存在问题的必然要求。
(一)牢固树立六个现代管理观念
为使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落到实处,每位财政干部都必须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的理念,都必须牢固树立全局观念、法治观念、创新观念、效率观念、服务观念、责任观念。
财政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每一位财政干部,无论是局机关工作人员,还是乡镇财政所工作人员,无论是领导,还是一般工作人员,都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围绕“支持发展促增长”这一中心,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意识,在局党组领导下,严格按财经法律法规办事,履职尽责。同时,切实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着力解决工作中专业知识面不广,基础工作不扎实、基本功不深、基本技能不精、工作质量不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注重工作效率,敢于面对财政改革中的压力和矛盾,积极探索更好更快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激情,改变工作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为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财政人应有的贡献。
(二)正确把握七条基本要求
1、突出依法理财。按照法律法规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依法行政、依规办事、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财政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始终绷紧“法律”这根弦,遵循以人为本和公平、效率、法治的原则,研究透、执行好每份财政规范性文件的范围、要求,尤其是预算管理、财政转移支付管理及财政资金支付、国有资本经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非税收入、政府采购、会计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绝不能凭经验靠主观想象开展工作,否则,不仅不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而且容易违规甚至违法。
2、注重流程设计。根据精简程序、理清环节、分清责任、明确标准的要求,健全和优化财政管理工作流程,使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绩效评价等各项工作均依流程运行。近年来,财政改革不断,加之由财政部门牵头的民生工程、农村综合改革、家电下乡等工作较多,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尤其是惠民补贴资金的发放涉及到千家万户,如不按流程(程序)
发放,势必造成财政政策透明度不高、财政工作程序不透明、工作程序不规范,既直接影响到财政部门的形象,也影响了地方党委政府的形象。因此,按照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财政部门应逐步制定和完善诸如《财政工作运行规程》、《惠民资金管理流程》、《国库集中支付资金流程》、《部门预算流程》等工作方案,从而形成从制度上规避财政管理风险,保障财政资金和财政干部安全。
3、完善岗责体系。从机制上保证权责一致,促进责任落实,做到分工明确、首问负责、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在工作中,应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考评制度,以事定岗、职责分明、责任到人、权责一致,并实行首问责任制、AB岗工作制及服务承诺制,确保财政管理工作没有疏漏。
4、加强绩效考核。遵循“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合理确定考核标准,坚持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按照财政部、财政厅要求,县级财政部门要稳步推进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建立项目预评审制度,完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努力构建制度完善、考评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绩效考评机制。因此,如何确保每一笔资金拨付出去都能完全发挥作用?怎样加强监督,避免资金使用的铺张浪费或挪用?这些都是我们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所必须要做的工作,也是“分配与管理并重,投入与绩效并重”理念的要求。
5、健全配套制度。在执行好已有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各项工作规范,做到反映财政工作规律,符合财政工作实际,可操作、可检查。县直和财政所对财政及财政管理工作都制定了不少制度,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有些制度需要修订、完善,还有的需根据本地实际,采取管用、针对性强、有奖有罚的措施,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操作性,切实做到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
6、运用科技手段。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大力推进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推动科学化精细化,提高财政工作质量和效率。新时期财政干部如不懂电脑、不会操作就如同瞎子过河、盲人摸象,是胜任不了工作的。
7、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着力抓好五项管理工作
1、规范财政收入管理
2010年我县财政收入经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为105000万元,较上年实绩增长20%。按照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要求,必须坚持依法理财治税,严格执行税收政策,完善税收征管机制,同时积极处理好结构性减税和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之间的关系,主动与国税、地税部门进一步加强沟通,搞好协调和配合,密切跟踪财政经济形势,及时解决组织收入工作中的突出矛盾与问题,共同做好收入征管工作,保持财政收入的平稳较快增长。尽力完善税源控管机制,加大依法征管力度,重点抓好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的征收管理。做好税源的普查和分析工作,摸清重点税源,尤其要对重点行业和重大项目的税源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和测算,提高税收征缴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抓好零散税源的征收和管理,努力作到应收尽收。全面贯彻落实《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暂行办法》,深入推进政
府非税收入征管改革,建立健全政府非税收入征管机制,切实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征管。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收益管理,健全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处置、产权转让的管理,规范收益收缴程序,确保及时足额缴库。
2、规范财政分配管理。
依法编制预算,规范预算编制程序。一要尽快建立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即由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全面反映政府收支总量、结构和管理活动;二要进一步完善“两上两下”预算编制程序,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将政府性基金和财力全部纳入预算编制,增强预算编制的完整性;三要科学编制乡镇财政预算,实行“以乡镇为主体,县乡共编”的预算编制制度,不断提高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水平;四要完善预算编制方法,健全支出定额标准体系,严格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五要规范预算追加,严格审批程序,从严控制预算追加事项,增强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
3、规范预算执行管理。
一要强化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尤其要和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常沟通、协调,合理分配专项资金,强化监督检查,确保专款专用,提高专项资金分配、使用、管理的科学性;二要规范国库集中支付,规范用款计划管理,切实提高资金支付率,建立健全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机制,防范和控制财政资金支付风险。同时,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加快推进县直所有单位(指乡镇中心学校及县直部分单位的二级预算单位)和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三要规范政府采购,坚持“依法采购、应采尽采”原则,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强化采购运行管理,在充分节约财政性资金的前提下,提高采购执行效率;四要强化支出进度管理,加快支出进度,加快“指标——支付”一体化管理改革和财政系统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步伐,逐步构建财政支出的快速通道。但是,绝不能因为考虑到预算支出进度、执行率问题而忽视管理,预算、支付中心及乡镇(开发区)财政所(分局)等在预算执行中一定要从严控制公务购车及运行费、公务接待、出国(境)、会议等一般性支出,努力降低行政成本;五要强化财政自身管理职责,进一步规范惠民资金发放、家电下乡补贴发放管理。
4、规范财政监督管理。
一要规范财政监督管理。规范财政行政审批、优化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二要推进政务公开,提高财政资金管理的公开性、透明度,自觉接受人大、审计和群众监督;三要加强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完善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绩效考评指标体系,逐步扩大绩效考评范围,注重考评结果的运用;四要加强财政资金跟踪问效,建立动态全程跟踪制度,延伸财政管理链条,主动协同部门进行科学分配、优化实施方案、强化督促检查、纠正执行偏差,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五要规范财政监督检查,推进管理制度创新,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互分离、协调统一的监管机制。
5、规范财政队伍管理。
再完善的制度、再健全的机构,其工作都必须通过每个人来完成,财政管理工作也是这样。因此,一方面每位财政干部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社会主义
道德规范,淡薄名利;二要认真踏实做事,既要想干事,又要能干事、干成事,但要想干成事,必须精通财政业务(包括熟练计算机操作),业务不熟练是无法百分之百完成基本工作的,更谈不上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了;三要主动、优质服务,工作中坚持按“快、细、实、严”的要求,把工作标准调整到最高、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尽心尽责,不折不扣地履行职责;四要形成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财政机构建设,完善县乡财政干部培训制度,着力提高财政干部的工作能力,努力打造富有时代特征和财政行业特色的财政文化,强化财政干部勤政廉政建设,努力打造一支为民、奉献、务实、高效、清廉的财政干部队伍。
同志们,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有的是长期任务,有的是阶段性工作,有的是努力方向,有的是现实要求,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涵盖了财政工作的方方面面,构成了今后一个时期财政管理的完整体系。我县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工作能否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关键在于各级各部门形成合力。按照“政府主导、财政推动、部门参与、合力推进”的工作原则,强化领导,明确责任,重在落实;关键在于全县财政系统真抓实干,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敢于先行先试,分清轻重缓急,有条不紊推进;关键在于财政干部队伍增强素质,切实加强能力建设,全面掌握新形势下的生财之道、聚财之法、理财之方,全面提高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第四篇:如何提高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如何提高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财政科学化管理是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和掌握财政管理的客观规律,按照财政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发挥管理人员积极作用,把握加强管理的方向和途径。财政精细化管理,是指树立精益思想和治理理念,运行信息化、专业化和系统化管理技术,建立健全工作规范,责任制度和评价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完善岗责体系,加强协调配合,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实施管理,避免大而化之粗放式管理,抓住管理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增强执行力,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的效能。
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是有机的整体。科学化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前提,精细化是在科学化指导下,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把科学化管理要求落实到财政管理各个环节,落实到财政干部的岗位职责,体现集约管理,注重效益的要求。
二、提高我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牢固树立六个现代管理观念
为使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落到实处,每位财政干部都必须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的理念,都必须牢固树立全局观念、法治观念、创新观念、效率观念、服务观念、责任观念。财政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每一位财政干部,无论是领导,还是一般工作人员,都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围绕“支持发展促增长”这一中心,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意识,在局党组领导下,严格按财经法律法规办事,履职尽责。同时,切实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着力解决工作中专业知识面不广,基础工作不扎实、基本功不深、基本技能不精、工作质量不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注重工作效率,敢于面对财政改革中的压力和矛盾,积极探索更好更快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激情,改变工作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为全镇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财政人应有的贡献。
(二)正确把握七条基本要求
1、突出依法理财。按照法律法规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依法行政、依规办事、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财政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始终绷紧“法律”这根弦,遵循以人为本和公平、效率、法治的原则,研究透、执行好每份财政规范性文件的范围、要求,尤其是预算管理、财政转移支付管理及财政资金支付、国有资本经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非税收入、政府采购、会计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绝不能凭经验靠主观想象开展工作,否则,不仅不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而且容易违规甚至违法。
2、注重流程设计。根据精简程序、理清环节、分清责任、明确标准的要求,健全和优化财政管理工作流程,使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绩效评价等各项工作均依流程运行。近年来,财政改革不断,加之由财政部门牵头的民生工程、农村综合改革、家电下乡等工作较多,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尤其是惠民补贴资金的发放涉及到千家万户,如不按流程(程序)发放,势必造成财政政策透明度不高、财政工作程序不透明、工作程序不规范,既直接影响到财政部门的形象,也影响了地方党委政府的形象。因此,按照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财政部门应逐步制定和完善诸如《财政工作运行规程》、《惠民资金管理流程》、《国库集中支付资金流程》、《部门预算流程》等工作方案,从而形成从制度上规避财政管理风险,保障财政资金和财政干部安全。
3、完善岗责体系。从机制上保证权责一致,促进责任落实,做到分工明确、首问负责、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在工作中,应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考评制度,以事定岗、职责分明、责任到人、权责一致,并实行首问责任制、AB岗工作制及服务承诺制,确保财政管理工作没有疏漏。
4、加强绩效考核。遵循“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合理确定考核标准,坚持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按照财政部、财政厅要求,县级财政部门要稳步推进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建立项目预评审制度,完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努力构建制度完善、考评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绩效考评机制。因此,如何确保每一笔资金拨付出去都能完全发挥作用?怎样加强监督,避免资金使用的铺张浪费或挪用?这些都是我们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所必须要做的工作,也是“分配与管理并重,投入与绩效并重”理念的要求。
5、健全配套制度。在执行好已有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各项工作规范,做到反映财政工作规律,符合财政工作实际,可操作、可检查。县直和财政所对财政及财政管理工作都制定了不少制度,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有些制度需要修订、完善,还有的需根据本地实际,采取管用、针对性强、有奖有罚的措施,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操作性,切实做到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
6、运用科技手段。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大力推进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推动科学化精细化,提高财政工作质量和效率。新时期财政干部如不懂电脑、不会操作就如同瞎子过河、盲人摸象,是胜任不了工作的。
7、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着力抓好五项管理工作
1、规范预算管理,提升预算执行效能
(1)、预算编制精细化。我镇财政所将根据我县财政局按政策提出的乡镇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意见编制本级预算草案并按程序报批。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以提高预算编制质量为目标,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统筹安排预算内外收支,健全乡镇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管理,建立《行政事业类供养人员管理台帐》,在支出计划中硬化基本支出、细化公用支出、优化项目支出。
(2)、预算执行精细化。我镇财政所将按月登记《预算支出指标明细表》,严格根据支出顺序、进度和实际需要,拨付各类款项并监督各单位的预算执行,月底编制《财政收支月报》;每年9至10月,根据乡镇收入与支出的变化情况,适时调整乡镇财政收支预算,坚持支出执行按预算,追加支出按程序。
2、组织协调收入管理,确保应收尽收
(1)、“两税”征管精细化。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契税、耕地占用税的宣传力度;加强与国土、房产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强化重点税源监控,建立健全《“两税”征管台账》,实现“以票控税”,源头控管。同时,协助国税、地税做好相关税种的征管工作。
(2)、非税收入掌控精细化。每月末坚持对乡镇所属各预算单位使用财政收费票据进行核销,严格实行财政票据按月定期结报核销制度。每月编制《非税收入明细表》,对交款单位或个人的各项信息逐一细化,使每月本乡镇非税收入的构成一目了然,促进乡镇非税收入及时入库。
3、加强涉农资金管理,落实强农惠农政策
(1)、专项资金管理精细化。制定《项目专项资金报账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专项
资金工作流程表》,建立《专项资金指标台帐》,对资金的拨付程序进行严格规定,实行资金拨付与项目管理分离,即财政部门管资金、主管部门管项目、行业部门管质量。坚持对项目做到指标单独管理、拨款额度控制、现场勘察监管,从项目启动、进度到竣工验收全程进行监管,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2)、“一卡通”资金管理精细化。充分发挥乡镇财政贴近农村、就近监管的优势,对财政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实施精细化管理。一是建立台帐,将补助对象基础信息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实行动态化管理。对民政优抚、五保户、农村低保、水库移民等一些相对长期稳定的补助对象,可在控管台账中粘贴补助对象照片。二是张榜公示。每次补贴发放必须在财政所和各行政村进行张贴公示,公布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的监督。三是定期核查。每年定期会同有关站(所)上门走访补助对象,了解核实补助对象的实际生活情况、健康情况、补贴领取情况,防止补贴资金被冒领、套取现象的发生。四是严格纪律。严禁以任何理由扣押农民个人“一卡通”存折,严禁村干部统一代领惠农补贴资金,严禁用减少农民补贴面积的办法抵扣各种费用,严禁虚报补贴面积套取国家补贴资金。
4、加强单位财务监管,健全乡镇理财机制
(1)、单位财务监管精细化。取消乡镇所属预算单位的银行账户和财务核算会计,由财政所统一设立银行账户,对乡镇所属预算单位的财务进行集中核算,实行报账制管理。每季度对各单位财务进行一次清理,严格审查各项支出报帐手续是否完备,数量、单价、金额、附件是否齐全;督促报帐单位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定期检查单位是否存在帐外机动资金问题;审查往来款项是否真实。同时,寓监督于服务,推行受理一站制、业务限时制、问题提示制,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对单位不合规的收入和支出不予报账,统管会计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每月初5日前将上月的资产负债表、收入明细表、支出明细表等会计报表提供给各预算单位。
(2)、国有和集体资产管理精细化。利用各单位财务核算在财政所的便利,建立健全资产购买、处置、登记和台账制度,定期进行核对,做到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统一,防止资产流失。
(3)、乡村债权债务管理精细化。认真开展债权债务清理,加强对债权债务数据的动态管理和分析,增强债务监控的主动性。建立债权债务管理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坚决制止发生新的债务。要根据地方财力情况,利用“乡财县代管”和“村账乡代理”平台,建立乡村偿债机制和相关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奖补等方式,鼓励、引导和督促乡村两级积极化解债务。
5、夯实基础,提高乡镇财政服务质量
(1)、基础设施建设精细化。积极利用上级投入,加强乡镇财政所办公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设立便民服务窗口,配备必需的硬件设备,合理设置服务岗位,搭建财政为民服务平台,提升财政为民服务水平。
(2)、制度建设精细化。精细制定财政所各项工作制度,并汇编成《财政所内部管理手册》,定期组织人员学习;上墙公示各岗位职责及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规章制度,并设置文明监督岗和投诉举报箱,接受群众监督;开设政策宣传栏公示财政政策及工作流程,并按要求适时更新。
(3)、服务理念精细化。围绕“心系群众、财政为民”的宗旨,明确乡镇财政所的具体服务理念和要求,切实落实“八项服务承诺”。按照省厅统一编印的《财政所文明服务指南》要求,规范和统一财政所文明服务标准。
(4)、干部队伍建设精细化。加强我镇财政干部队伍建设,调动现有人员力量。按期组财政干部总结财政经验,学习相关文件,切实提升乡财干部实际操作能力和政策理论水平。
第五篇:提高银行信贷精细化管理水平
进一步提高银行信贷精细化管理水平
贷款新规意义重大
银监会在深入调研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经济金融发展实际,特别是银行信贷经营管理现状,颁布实施了“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一年多来,贷款新规对于更好地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优化社会信贷资源配置,提升银行精细化管理水平,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逐渐发挥出积极作用。从建设银行的经营管理实践来看,新的监管办法有以下几个方面意义:
首先,有利于确保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到今年6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67.4万亿元,是国内生产总值的3.9倍。但信贷总量宽松并不能必然解决结构性不足问题。由于多种原因,我国的银行过去普遍倾向于多给大公司大项目贷款,超额授信造成部分信贷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重新回流银行体系,甚至流入股市、期市,或转向低水平重复建设、地产投资、原材料囤积。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实体经济中还存在大量的“融资难”现象,小企业、“三农”、民生等领域的贷款满足度相对还比较低。贷款新规采用“实贷实付”原则,以真实交易为依据,银行将贷款直接支付给企业交易对手,有效保证了信贷资金真正流入实体经济,从源头上避免了资金挪用。这在当前也特别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第二,有利于促进银行经营向精细化转变。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股票市值和净利润都达到了世界先进银行水平,中国几家大银行的生产率按现行汇率折算,已经达到欧美大银行65%左右的水平。然而,必须看到我国银行业整体上还处在初中级发展阶段,特别是经营的专业化、管理的精细化程度还不高。“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强化了信贷全流程管理,将贷款流程细分为贷款受理、调查、风险评价、贷款审批、签约、发放、支付、贷后管理和资产处置九大环节,按照制衡原则将各环节职责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岗位,并建立了相应的问责机制。这对于规范银行信贷管理,提升中国银行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很有帮助。第三,有利于增强银行风险管理能力。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永恒的主题。过去信贷管理也有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检查的“三查”制度,但总体来说规定较粗,各家银行执行起来不是很严格,尤其贷后管理一直是银行的薄弱环节。与过去相比,贷款新规对风险控制的规定和要求更详细更有针对性。比如,设立具体责任部门和岗位负责贷款全面风险评价,同时坚持审贷分离,独立审批;设立独立的责任部门和岗位,负责贷款发放和支付审核,完善支付审核,严格贷款用途管理,防止资金挪用等。这些规定都有利于促进银行加强基础管理,提高信贷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第四,有利于构建良好的诚信文化和金融生态环境。近年来社会诚信状况有较大改善,地方行政干预显著减少,但挪用贷款问题仍然屡见不鲜,虚假骗贷也时有发生,隐性的行政干预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很多条款体现了诚信要求,如借款人提供的材料应真实,要配合支付管理,对外投资、实质性增加债务融资等重大事项要征得贷款人同
意等。同时引入协议承诺原则,以合同或协议的方式规定了借款人应当承诺和保证的事项。在我国经济市场化转型过程中,这对于进一步提高社会诚信意识、规范市场秩序、银行依法合规经营尤其重要。
以新规为指导,客户服务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迅速提高
从2005年开始,建设银行逐步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确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努力构建强健的风险内控体系,提升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新的监管办法出台后,建设银行认真对照检查,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全面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
一是继续完善公司治理,提升科学发展水平。股改后,建行在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制衡与效率相统一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党委会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董事会负责战略决策,高管层全权经营,监事会依法监督。与过去相比,建行战略规划和决策水平显著提升,经营更加稳健。去年年初以来,建行提出并认真执行“控制总量,把握节奏,调整结构,确保质量”的总体要求,而且一改往年做法,不再考核分行存贷款的市场份额,避免了盲目攀比放贷和冲时点现象。建行贷款投放总量适度,各季月平稳,没有大起大落,较好地克服了“亲周期”倾向,降低了系统性风险。
二是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多方面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实施新的贷款监管办法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鼓励银行将更多的信贷资源配置到经济发展薄弱环节,促进国民经济均衡协调发展。到6月末,建设银行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比年初减少近700亿元,严重产能过剩行业贷款比年初减少150多亿元,主动压缩退出贷款500多亿元。而涉农贷款余额达到7049亿元,比年初增加1100多亿元,增幅20%;中小企业贷款在公司类贷款中占比达到41%,增幅14%;个人贷款比年初增加1593亿元,增幅14.6%。特别是大力发展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今年上半年全国每千辆家用车销售中就有6辆得到建设银行信用卡分期付款支持。
三是采取多项措施,改进信用风险管理。几年前建设银行开始建设“了解客户、理解市场、全员参与、抓住关键”的风险文化,实施了风险垂直管理和信贷平行作业,收到良好效果。贷款新规出台后,建设银行开展了“贷后管理年”活动,认真执行各项新要求,进一步完善了自身风险管理体制,设置专岗负责贷款发放与支付审核,配备了专业人员审核贷款用途,成立了专门的贷后管理团队。同时,进一步细化各分行信贷政策,实行“一行一策”,加大压力测试力度,严格行业限额管理,重点调控行业实施名单制管理,风险较高行业制定准入底线等。今年6月末,建行不良贷款率1.22%,拨备覆盖率204%,资产质量在大银行中继续保持领先。
四是持续推进专业化改革,增强精细化管理能力。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建行大中型客户基本上移至二级分行以上经营,1/3的中心城市分行取消了综合型支行设置,2/3以上中心城市行实现零售网点统一管理。到今年6月底,建行建立5000多个专业化经营中心。其中,小企业经营中心300多家,个贷中心500多家。中心内设专门的市场营销、评价审批、贷后管理等岗位,实行“工厂化”流水线式作业,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避免了客户经理过去“一手清”带来的“关系户”和“假个贷”风险。
五是不断优化流程系统,通过科技手段提升管理水平。提升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必须不断地完善政策制度、优化流程、改进信息技术系统。贷款新政出台后,建设银行完善了全行统一的标准化信贷流程,贷前调查、授信审批、放款、贷后监控、抵质押管理以及资产保全等相关规定逐步固化到信贷业务流程系统中,努力将贷款新政的要求都通过流程系统来实现。每一笔信贷业务的各个环节都通过流程清晰地展现出来,既规范了管理,也便于发现违规问题。稽核系统、柜面业务监测系统以及授信业务监测系统实时运行,持续跟踪全行信贷资金流向。建行还加大了内部审计和案件防控工作力度,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操作行为。这些工具和手段目前正收到积极的效果。
总之,在监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下,在市场和客户的督促和推动下,我国商业银行的专业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水平正在迅速提高,而且一定会不断取得新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