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五校2018届高三联考A卷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模版]

时间:2019-05-14 23:25: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北省唐山市五校2018届高三联考A卷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北省唐山市五校2018届高三联考A卷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模版]》。

第一篇:河北省唐山市五校2018届高三联考A卷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模版]

2018届高三四月份五校联考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轫于西周,确立于秦汉,至隋唐臻于完备,历经变革延续至晚清,可谓源远流长。监察制度对我国古代国家治理十分重要,纲纪之整肃、吏治之维护、政治污弊之涤荡多有赖于此,是公正、有效的政治法律秩序得以实现的保障。古代监察制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是如何实现的呢?

其一,监察权本于天道,又以现实法律(惯例)为其依据,体现了天下整体性价值,具有最高权力的属性。监察制度延续了“史官”的历史传统,御史为“史官”之一种,谏官中的给事中也多兼任“起居注”(记事史官)。秦统一后所建立的监察制度,虽然历经改造,但是监察官仍以天下治道作为最高职务原则,以报效社稷为己任。监察官对上级负责,对君主负责,更要对天下黎民和国家社稷的整体利益负责;不仅对现实负责,还要对历史负责。监察官依据法律行使职权,无所恣意,亦无所屈从,被其监察的高官显贵不能凌驾于其上,纵然君主也不能干涉其对具体事件的处理。中国古代的盛世善治,大多是监察制度运行最好的时代,例如唐朝初年的“贞观之治”,得益于君主奉法而治,监察官严明职守,正如《通典•职官六》中所称:“自贞观初,以法理天下,尤重宪官,故御史复为雄要。”唐太宗曾盛赞著名谏臣魏征:“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

其二,复合性的体系设计,御史与谏官相互配合,中央与地方一体,监察制度覆盖所有的权力领域。御史职掌监劾臣僚,是上对下的监察;谏官职掌匡正君主违失、封驳失当政令,是下对上的监察。御史与谏官上下相对、相辅相成,既可以构成监察的合力,又把君臣之权全部纳于监察体系之中。中国古代形成了中央与地方一体的监察体系,历代都极为重视监察御史,对京官的监察与对地方官的监察都由独立而统一的机构来行使,各个地域的权力都在统一的监控之下。

其三,监察官独立行使职权的方式,使之具有超越于被监察者的权威性,足以震慑权贵。御史和谏官大多是服务君主的近侍,逐渐发展成为职事官,保留了侍从君主左右或奏章直达君主的特权。他们在监察京官或是巡察地方时,均为君主的代表,其官品虽低却独立行使职权,直接对君主负责。御史在行使纠弹权力时,奏章可以直达君主;对于重大事项,可以晋见君主,面陈奏章。为避免职务干涉,御史甚至可以绕过御史大夫等御史台长官,直呈君主。御史台长官都在御史的监察范围内。御史为保护举报人,避免被纠举人以权势威胁举报人,甚至可以“风闻奏事”,其权威性足以纠察官邪、肃正纲纪。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权威性与有效性,值得我们当今监察立法、构建监察体系借鉴。

(摘编自张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如何做到权威且有效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立于西周的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历经秦汉的发展,到隋唐逐渐完备,一直延续到晚晴。

B.御史和谏官同为监察官员,他们相互配合,使大臣和君主都处于监察体系的监督之下。

人们穿着华丽的衣着在夜色里穿行,该有多么诚恳,携带着他们自己才知道的美,让敖包神多么欢喜。大地啊,你有多少我所看不到的美,坚定地、默默地发生,它们发生在事物的肌理内部,而不是表演。

也是在索布日嘎,几天前,镇里的蒙古族职员组织了一场野餐会。他们在一棵枝叶繁盛的黑桦树下面等我,他们大多三四十岁,带着家属孩子。他们并不说什么,却用眼光亲切地注视我,仿佛眼光是一块布,轻轻擦去我脸上的尘埃。蒙古族人口少,同胞为他们自己民族能出一个作家而高兴,这是这么多双目光交织的眼睛送给我的信息。我很惭愧,我还没达到让这些纯真的目光褒奖的程度,但又没法解释,只好看周围景物。那一边山峦俊秀,这一边草场宽广。蒙古黄榆沿河边生长,如同河流的卫士,保护着它的清澈。黑桦树下面歌声响起来了——《诺思吉雅》,所有的人都在唱,他们的眼睛看着树,看着山,看着虚空,仿佛那里写着歌词——“海青河水长又长……”一遍唱完,再唱一遍。他们用嗓音不断往歌的火堆里添柴,不让它熄灭。这情形特别像海浪一遍遍冲刷堤岸,洗刷着我的心。他们怎么知道我需要洗礼?“吾欲仁,斯仁近矣。”歌罢,一个小女孩用蒙古语朗诵了一首诗,诗中说“这座山哪管只有牛粪那么大,也值得跪拜,因为这是我们的土地。”她以稚嫩的嗓音念出这么诚恳的诗句,态度却坚定,竟使我老泪纵横。我怕在别人面前流泪,可在这样的旷野里,我能躲到哪里流泪呢?谁让你遇到这样的歌声和这样的诗呢?

高林艾里是一个村的名字,意谓河的村——这真是一个好名字,我参加了一场牧民为我举办的篝火晚会。听说这是为我办的,我真是惭愧至极。那是在山坡上,村民几乎从山的各个方向走向篝火,他们好奇地看我。一些孩子大胆地与我交谈,他们读过内教版蒙汉文课本收录的我的作品。我觉得更值得一说的是这里的夜色——珐琅色深蓝的夜空下,山坡上卧满牧归的羊,如石羊。篝火烧起来,有一人高,众多火星往更高处蹦跳。村民们用胸膛迎着火歌唱,高音冲向旷野回不来了,低音被火吸走。我走到山坡看篝火和火边的人群,远处有山的暗影,被搅碎的月色在白白的河水里流淌。我忽然问自己,这是哪里?我是谁?我真忘了自己是谁,忽然感到写作跟做一个淳朴的人相比真是微不足道,到牧区来找写作资源更是卑俗至极。人不写作也能活着,而活着值得做的事是清洗自己,我不想当我了,想变成牧民,放牧、接羔、打草,在篝火边和黑桦树下唱歌,变成脸色黝黑、鼻梁和眼睛反光的人。长生天保佑所有诚实和善良的人。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以歌声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分别写到了野餐会、篝火晚会上牧民的歌声,还有蒙古族小女孩朗诵的蒙古语诗歌。

B.在祭拜敖包后村民们变得轻松、欣慰,与祭拜之前肃穆坚毅的神情形成鲜明对比,这是因为他们完成了一项庄严而重要的使命。

C.本文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有生动的记叙,有工笔式细腻的描写,也有适时的哲理性议论,更有源自内心深处的真诚情感的流露。

D.文章结尾作者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不应关注写作,更不该到牧区体验生活,因为写作是微不足道的事,做一个淳朴、善良的人就够了。5.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5分)

6.作者分别选取了“祭敖包”“ 野餐会”“ 篝火晚会”三个场景,这样安排有何用意?(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社区养老与居家养老相融合,实现机构、社区与家庭三种养老服务一体化,“一定要有大型的医养融合的养老机构,要有分支机构进到社区去,开展社区的养老服务,医养的服务要延伸到家庭,帮助实现居家养老,这三者形成统一整体,我们的养老服务效率才是最高的。”

材料四: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20世纪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步入此行列。

由于有经济实力的支撑和西方居家形态诸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国家养老对策的共同之处是依赖“社会养老”功能:在社会保障体制中,老年人被赋予了独立生活的经济能力;在福利设施、服务体系以及居住环境等方面,针对老年人的生理情况,采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设计。

以美国为例,老年人的居住设施大致分为五类:独立式住宅、老年公寓、养老院、护理院、老年养生社区,每一类辅以相应的服务管理体制。亚洲国家中,日本、新加坡等也逐步进入了老年型国家之列。因为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这些国家一方面汲取了西方社会福利养老的特点,充分赋予老年人优厚的社保;另一方面,基于传统东方家庭观念的延续,它们还致力于开发家庭养老的功能,如提倡和鼓励“多代同居”,例如“两代居”集合住宅和“多代同堂组屋”等。

(摘自《世界人口老龄化现状趋势及政策实践报告》)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1999年到2017年我国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比例从大约10%增长到17.3%,预计2050年将达34.9%,这一变化表明我国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

B.根据材料二我们可以看出,总抚养比等于少儿抚养比与老年抚养比之和,十年来总抚养比变化相对不大,但后两者变化很大,有升有降。

C.面对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只有让社区养老服务、医养服务、居家养老这三者形成统一的整体,我国养老服务才会是最高效的。

D.由于受居家形态、家庭观念以及经济实力等因素的影响,东西方国家在养老策略上会有不同的做法,但双方可以互相借鉴。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人口总数大约为17亿,而老年人口数将达到4.87亿,此后老年人口数将不会再出现增长趋势。

B.自2005年以来,我国少儿抚养比在不断下降,这表明我国婴儿率在下降,这与原来一直实施的一胎化政策有一定关系。

C.近年来我国老年抚养比是不断上升的趋势,预计到2050年前后将达到35%,这表明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D.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卫生健康委取代计生委,这表明政府已认识到我国老龄化的严峻形势,从国家层面专注应对老龄化问题。

E.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越发展,技术越进步,人民越富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会越严重。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我国应如何应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切。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俛反对不义战争。吐蕃进犯泾原,朝廷派宦官带领禁军前去支援,萧俛对此表示反对,认为不要轻易发动战争。

B.萧俛本性嫉恨奸邪。王播用金银财宝贿赂宦官宠臣,求取宰相之位,萧俛对此痛恨至极,力谏无果,自己请辞相位。

C.萧俛为人耿介自清。皇帝让萧俛为王承宗之父撰写碑文,萧俛认为王承宗在先朝违抗王命,无可观事迹,因此不愿为其父执笔。

D.萧俛追求清静洒脱。萧俛退休后,为避免老部下和朋友逢年过节宴请、拜谒的麻烦,就回归济源别墅,过着吟咏逍遥的生活。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古之用兵,不斩祀,不杀疠,不擒二毛,不犯田稼。安人禁暴,师之上也(5分)

译文:(2)延英(殿)面言播之奸邪纳贿,喧于中外,不可以污台司。(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河湟① 杜牧

元载②相公曾借箸③,宪宗皇帝亦留神。旋见衣冠就东市④,忽遗弓剑⑤不西巡。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注】①唐与吐蕃的边境地带,安史之乱时被吐蕃占领,②唐代宗时的宰相,主张收复河湟。③为君王谋划国事。④汉代晁错主张削藩定边,但景帝听信谗言将他杀害。⑤唐宪宗去世的委婉说法。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中“亦”字表明元载和宪宗都曾关注西北边防,渴望收复河湟失地。B.第三句照应首联两句,引晁错典故意在说明元载虽有安边之志,但终被皇帝杀害。

C.颔联中“旋”“忽”写出了世事难料,主张收复失地的君臣都不幸作古,空留遗憾。

D.颈联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河湟地区的百姓虽戎服在身,但心依旧是汉心的气节。

E.凉州歌舞传入内地,给内地的唐朝百姓带来欢乐,抛开战争,民族间交流也必不可少。

15.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视觉和听觉着笔,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

精神生活远远滞后。这样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缺少与人和谐相处的襟怀。一旦走向社会,会因为自身家庭条件优越而损害甚至践踏他人权益。一个“拼爹”的时代是病态的,一个民众都默许“拼爹”的社会是可悲的。

①物质生活优裕不一定就导致精神生活滞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阐释中国在新的历史节点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将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演讲中习近平多处引经据典,如:

①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淮南子》)②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③天道酬勤(《周易》)④摸着石头过河(俗语)

⑤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 荀子》)⑥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对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虽然不太逼真,但还相似。此处应用“画虎不成反类犬”。③暮鼓晨钟,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正确。④疾首蹙额:形容厌恶痛恨的样子。应为“眉头紧锁”。⑤至当不易,至:极;当:恰当;易:改变。形容极为恰当,不能改变。此处为望文生义。⑥折冲樽俎——原指诸侯国在宴席上制胜对方,后泛指在外交谈判上克敌制胜。正确)18.C(A对应不当,“引导员” 与“调查员”对调。B句式杂糅,或者借口……,或者以……为由。D残缺宾语,在句末加“的恶性循环”。)

19.D(A“惠临”是敬辞,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不能用于自己到对方那里去。B“内人”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不能用来称对方的妻子。C“舍亲”是谦词,指自己的亲戚。D“台鉴”是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正确。)

20.①不过可能是气态 ②地球上的水并不多 ③地球上的主要水源可能来自彗星

21.②富裕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不一定缺乏与人和谐相处的襟怀。③自身家庭条件优越不一定就损害甚至践踏他人权益。(答对一处2分,答对两处5分。)

22.句意解释:①如果能使百姓获益,不必效法古代的规定,如果能把事作得完美,就不必遵循旧的法则。改革创新。②积累。③勤奋,奋斗。④勇于探索、尝试。⑤自然的运行有其规律……适应自然的规律,用安定的方法治理,社会就平安。顺应规律,顺应潮流。⑥登高望远。【附参考译文】

萧俛,字思谦。在德宗贞元七年(791)考中进士。元和十三年(818),皇甫镈当权,向宪宗建议,委任萧俛为御史中丞。萧俛与皇甫镈和令狐楚,同年考中进士,他们二人双双向皇帝举荐萧俛。从此宪宗对萧俛眷顾日重一日,晋升他为朝议郎,承袭徐国公爵位,赐给他标示五品以上官阶的绯衣、银鱼袋。穆宗即位的当月,下诏大臣议论宰相的任命,令狐楚举荐萧俛,穆宗授予萧俛中书侍郎、平章事官职,并赐给他标示二品官员的紫衣、金鱼袋官服。

同年十月,吐蕃进犯泾原,朝廷派宫中使臣率领禁军前往泾原援助。穆宗询问宰相们说:“用兵打仗有必定取胜的法则吗?”萧俛回答说:“兵器是伤人的凶器,打仗是凶险的事情,圣明的君主迫不得已才用兵打仗。以仁爱之师讨伐残暴凶徒,以正义之军讨伐不义行径,务必事先以仁德感召、安抚招降,不乘人不备突然袭击。古代用兵打仗,不攻打祭祀场所,不杀害患疫病的人,不擒获年老的人,不损坏农田庄稼。安抚人民,禁绝暴虐,是最好的军队。前往援救,紧急之势超过救水火之灾。因此王者的军队,有征讨之举而没有杀伐之事,这就是必胜之道。如若不克制小的怨愤,轻易地动用干戈,使敌人郁积怨恨,师出无名,不但不能取胜,反而是自招危难之途。用兵打仗实在应当极其慎重!”穆宗认为这种见解很对。

这时令狐楚降职任西川节度使,王播以钱财广泛行贿得宠有势的宦官,谋求担任宰相,而宰相段文昌还帮助他。萧俛憎恨邪恶,在延英殿(向皇帝)当面陈述王播的奸邪行贿劣迹,宫廷内外议论纷纷,不应容许这种人玷污宰相(的名声)。但王播谋求相位的事已快要成功,皇帝又不醒悟,于是萧俛接二连三呈上奏章请求免去自己的宰相职务。萧俛官居相位,孜孜不怠地循守恰当的准则,看重、慎守等级称号和车服仪制。每授予一个官职,总是一再考虑恰当与否,因此少有人被选拔而近乎陷入苛刻严厉,但一心憎恨奸邪,看轻高官显位,当时的舆论很称赞他。

第二篇:河北省唐山市2018-2019学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河北省唐山市2018-2019学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第一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远至传统山水画和文人画的迭变,近至20世纪中国的时代变革,中国画一直在“守”与“变”中实现着形式更新、审美衍变;无数中国画大家也在对“守”与“变”的不断探索中成就独具个性的绘画面貌、谱写时代高峰。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同样需要在“守”与“变”中开拓新境、绘就时代新风。

“守”,是要守住文化传统、精神传统。“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中国画也不例外。继承传统,一方面要深刻体悟中国画的文化特质和内在精神。如“一花一世界”所包含的博大,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宋代郭熙在《山水训》中有言,“山水,大物也”,一个“大”字,便道出山水画所营造的精神要义,即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作者的精神追求,以大道为终极取向,同时辉映时代气象。正如北宋国力富强,收复燕云十六州一直是国家方略,所以北宋山水画也多表现北方雄浑壮阔的自然山水;而南宋偏安一隅,山水画也从“大山大水”变成气象萧疏的“边角山水”。所以,中国画创作者应该将中国画传承问题提升到文化自信、光大中华文化的高度来看待,用笔墨“为祖国山河立传”。

另一方面,要深刻理解并遵循中国画自身发展逻辑。中国画有自身的发展逻辑,其笔墨法度皆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特定审美意蕴的彰显。就像中国画最高的成就是“写意”,其中既包含“写”的审美性,也包含“意”在形式上所体现出的特定审美意境,二者相辅相成。因此,中国画创新要守住其笔墨法度与核心内涵,不能仅从形式上追求创新。现在一些画家为了求变,使用宣纸、毛笔、水墨等中国画工具,但实际上画出来的是水彩、素描的样子。不能展现中国画真正的魅力。

真正意义上的求“变”,是创作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还要面向时代、面向生活。这又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让“笔墨当随时代”,表现时代审美和时代精神;一是要以高蹈的视野看世界,取各国艺术精髓并将其化为己有。这都要求创作者要有广博的学识、独立的艺术观而不随波逐流。林风眠的中西融合之道、张大千的“泼彩”山水,都为中国画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径,既有借鉴外来艺术形式和观念所呈现出的现代性审美,又有立足中国画传统的核心要义进行的创新转化,最终于笔墨法度中成就新的精神气象。中国画创作者应该在“守”与“变”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以“蓬勃、正大、刚健、醇雅”的精神追求,展现新时代的审美风范。中国画的“守”与“变”,保持着中国画特有的轨迹、精神和面貌,也包含着对当代审美的追求,指导着中国画发展的必由之路。

(摘编自洪潮《中国画的“守”与“变”》,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守”主要指守住文化传统、精神传统,对提升文化自信,光大中华文化意义重大。B.中国绘画贯穿着“守”与“变”,在不断地探索中造就了独特的风格,取得了辉煌成就。C.中国画有着自身的发展逻辑,即既要表现精神追求,又要在笔墨法度中彰显审美意蕴。D.“变”主要指中国绘画要融入时代精神、借鉴外来艺术,进而进行艺术创新转化。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用了例证法,举反例以突出只有遵循自身发展规律,才能展现中国画的魅力。B.文章采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以突出中国画有着自身的文化特质和内在精神。C.围绕“守”与“变”,文章阐发了内涵,提出了做法,探索了新时代中国画的发展道路。D.文章论证求“变”时,先从两方面阐明含义,然后论述两方面关系,再举例论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南宋山水画变得气象萧疏,境界狭小,折射出南宋国土沦丧、国力衰弱的社会现实。B.“一花一世界”所包含的博大、“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构成了中国画的文化特质。C.中国画家只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文化基因,就能用笔墨“为祖国山河立传”。D.当代画家机械求变,虽然使用中国的画具,但失去中国画的神韵,不可能取得成就。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拾穗者 曾冠华

秦风深深陶醉在土围村金色霞光中。秦风已连拿到了两届三年一度的省摄影大赛金奖,还在力争蝉联。秦风一屁股坐在收割后的禾茬上,开心地望着飞翔的鸟儿群起群落,让风儿挤过热浪的空隙钻进他的衣服里送凉吸汗。秦风抿抿嘴,随着喉咙上下滑动,他拿过水瓶想饮水,跟前有几粒饱满而精致的金灿稻谷入了眼际,他毫不犹豫地捡起其中一粒稻谷,褪了壳放到嘴里,便嚼出浓郁的稻米芳香。秦风顾不住旅途劳顿,双臂摆出胜利的姿势,然后欢快地跳起来。

土围村背对三角寨,三角寨后面是连绵不断的瑶山山脉。在树荫间若隐若现的农舍,错落有致地呈现出天然的乡野之美。村前的这片开阔地,披着金色的霞光,耀眼、壮观而富丽。这真是一块风水宝地,秦风相信土围村会带给他好福气。

秦风设想着一个画面:庄稼人从村子走出,朝开阔地而来。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当然老少最好,尤其老妇儿童为妙。她们虔诚弯腰拾穗,低垂的长发随风摇曳,汗珠挂脸,勤快的纤手鸡啄米般拾起散落地上的谷粒。

第二天傍晚,秦风在湄江边五谷庙前摆好摄影装备。不一会,他盼着的情景出现了,一位老妇人背后紧随一群孩子,呈扇形散落在开阔地上。他们手提着小竹篮,弯下腰身拾稻穗。秦风没有急着按下快门,等待浓淡相宜的金色霞光从湄江这边出发,照向开阔地照向他们,他要捕捉到令人心跳的、最完美的画面。秦风是幸运的,大约半小时后,终于等到了他心中所想。秦风不再迟疑,快速按下快门,抓拍下一张张照片,这些作品任选一张都是一等一的干货,他喜悦满怀。

天色骤然由晴转阴起来,秦风收拾摄影家伙,隔着远远的开阔地,朝老妇人和孩子们跑去,他要跟他们说声谢谢。

近山多雨。雨,说下便要下了。秦风还没有跑出一半,老农妇便站起转身带领孩子们离开开阔地,向村子去。他们的行动轻松而愉快,秦风觉得他们是一群有趣的人。

秦风在一座朴素的院落找到了老妇人和孩子们,她在帮孩子们洗脸洗手。老妇人端庄慈祥,孩子们唤她“高家奶奶”。

老妇人把一个大西瓜切好,用盘子盛放在厅堂的长木桌上,让孩子们享用。秦风看见木桌两头还放着两篮黄沙梨,室内的布置跟学校一样,墙上的小黑板明显写着“今天作文:拾穗有感”一行醒目惹眼的文字,院里到处氤氲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这时,老妇人热情地招呼秦风:“吃土围无籽西瓜,清甜、润喉、止渴、解暑。黄沙梨也是我们土围村的特产,它脆口、甜嫩、糖含量适中——”她知性的语言,透露着职业教师特有的优雅。

秦风对老妇人开辟的这个第二课堂深感兴趣。

老妇人猜出了秦风的心思,她说:“放暑假了,孩子们留守,得有人看护。” 秦风终于明白了大概,他问:“您老退休多年了吧?” 老妇人轻轻笑说:“工作退了休,心不敢退休。” 秦风的心儿突然颤了一下。

老妇人说:“感谢你到我们土围村来,把我们这里的自然风光带出去。” 看到老妇人气质不俗,秦风转而问:“您老,家人在城里吧?”

老妇人说:“我儿子在省城上班。他也是我值得骄傲的学生。”话间,她好似想起什么,幽上一默说:“他在外面种树,我留守村子育苗——”然后,她忍不住了自己掩嘴笑,像一位羞涩的童真孩子。

秦风告辞时发现,跟随老妇人欢送他的孩子们,紧依她身旁像结硕成垛的金灿谷穗,让人看得眼热。秦风依依不舍离开土围,满怀信心踏上路程。又一届省摄影大赛如期举行,秦风没有如愿获得金奖。颁奖大会上,省委高书记百忙中出席,他饱含深情地说:“一幅叫‘拾穗者’的作品这次虽然落选金奖,但它在对乡村的记录中,饱含坚守的意义及传递着充满希望的未来……”

细心的秦风发现高书记眼角泛起泪花。

(选自《金麻雀》网刊,2018年8月14日)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摄影家秦风的视角,运用动静结合,视觉、嗅觉相结合的描写手法,从色彩、光影等角度给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幅壮观、秀丽的田野美景。

B.“高书记眼角泛起泪花”这一细节描写,既暗示了高书记的特殊身份,又表现了党的干部不忘乡土、关注农村的真情,提升了人物的境界。

C.“他在外面种树,我留守村子育苗”的话语,“掩嘴笑”的神态,表现了老妇人内心的欣慰与满足,同时也表现了她腼腆、羞涩的性情。

D.秦风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是“高家奶奶”关爱留守儿童的见证者,小说通过秦风参加摄影大师拍摄照片,有条不紊地展开情节,塑造人物。

5.文章为什么要用大篇幅描写乡村的美丽画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6.秦风“没有如愿获得金奖”,作者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好处?(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

中国是文明古国,但文化产业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统计,文化产业总值占GDP总量的比重,美国是25%。2017年我国文化总值35462亿元,占GDP比重仅为4.29%。城市方面,目前只有杭州2017年的占比达到了24.20%。

2018年4月22日,腾讯集团副总裁程式在腾讯新文创生态大会上提出了新文创的概念,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新文创概念的提出,的确符合当今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的发展趋势。这些年,为嫁接“互联网+”概念,2016-2017年国家层面的文化产业政策调节所针对的一大重点就在于新兴文化产业。其中2016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

按照城市研究院的理解,所谓新文创其实是一种更加系统的发展思维,即通过广泛的主体连接,利用VR、AR、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推动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的互相赋能,从而实现高效的数字文化生产。新文创本质上是利用“文化+科技”的融合打造文化产业,重构文创内容生态。

(摘编自《2018年中国城市新文创活力指数报告》)

材料二:

当传统文创产业转型加速,“新文创”不再局限于传统业态,而是以科技为驱动,更加注重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内涵、用户的文化体验、生产端的文化思维等,淡化娱乐,突出文创。

新文创的崛起,需要产业的支撑,更需要文化本身的价值和力量。文化始终是文化产业的灵魂所在,产业则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灵魂与动力,缺一不可。

在这种理念下,强势游戏“王者荣耀”能走到今天,除了玩法本身,很重要的一点是融入了许多中国传统经典人物,让人们在游戏中体会文化。腾讯动漫的漫画《一人之下》有道家文化的影子,腾讯影业重点打造《庆余年》《藏地密码》等影视作品,也是看到了其深厚的文化价值。

文化从来都不是速成品,在新文创的时代,产业融合有了更大的空间,资本运作有了更广的天地。然而,要打造一部好的作品,也许更需要沉下心来,需要很多年的精心雕琢。这既考验着产业的定力,更考验着创作者的耐力。这个过程是长线的系统工程,需要充足的匠心,需要更开放的连接协作。

(节选自李慧《新文创呼唤匠心》)

材料三: 2018年6月27日,北京电影小镇建设正式启动,计划在2018年底完成一期建设,2019年全部完工。届时,北京电影小镇将依靠电影产业、文创产业的发展来助力黑庄户乡的发展与振兴。

如今,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资金,但这些资金变成实际操作的东西也需要有一定的载体,而这些载体特别像电影产业等则需要一定的土地。对于国内的很多乡村来说,土地一大片,缺少的是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等要素,而文化产业则是最适合进入乡村、拉动乡村发展的产业之一。同样,文创产业发展所需的土地,农村也可以解决。如此看来,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是相辅相成的。文化产业没有污染,同时乡村也能为文化产业提供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民风民俗等创新源泉,可见,文化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理想选择。另一方面,从农村这个角度来看,想要振兴,就一定要和城市结合起来,把城市的要素、资本、人才、产业引到广大的农村,二者融合发展。实际上,即将建成的北京电影小镇就是以文化产业带动乡村发展的优秀案例。

北京电影小镇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北京电影小镇以广大的土地为基础打造配套居住区、电影产业核心区、文化旅游生态区,聚焦生产-生态-生活,形成“三生”融合的小镇空间格局。北京电影小镇这种发展模式或许将成为未来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典范。

(摘编自《北京电影小镇: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相辅相成》)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文创通过广泛的主体连接,利用更多的科技手段,促进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的相互增长,从而实现高效的数字文化产业。

B.我国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文化产业发展却很落后,2017年我国文化产业总值占GDP比重仅为4%多一些,远远低于美国的水平。

C.计划于2019年全部完工的北京电影小镇,将依靠电影产业和其他文创产业发展来推动当地乡村的振兴,实现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的双赢。

D.传统文创产业只注重娱乐,而不关注产品在生成、服务以及用户体验等方面的文化内涵,也不注重科技手段的运用。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文创概念的提出,符合当前我国政府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的战略决策,也很好的实践了政府倡导的“互联网+”这一理念。

B.文化产业之所以适合进入乡村,能很好地推动乡村发展,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文化产业没有污染,而是乡村能为文化产业提供素材源泉。

C.北京电影小镇将在黑庄户乡打造出生产、生态、生活相融合的特色小镇空间格局,这一发展模式可能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一定的借鉴。

D.“王者荣耀”、《一人之下》、《庆余年》、《藏地密码》等游戏和文化作品,是产业运作和文化价值相结合的文化产业作品。

9.如何加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请结合三则材料概述。(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刘弘,字和季,沛国相人也。父靖,镇北将军。弘有干略政事之才,与武帝同居永安里,又同年,共研席。以旧恩起太子门大夫,累迁宁朔将军;假节,监幽州诸军事,甚有威惠,寇盗屏迹,为幽朔所称。太安中,张昌作乱,以弘为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弘遣南蛮长史陶侃为大都护,牙门将皮初为都战帅,进据襄阳。侃、初等累战破昌,前后斩首数万级。昌惧而逃,其众悉降,荆土平。时荆部守宰多阙,弘请补选,帝从之。弘乃叙功铨德,随才补授,甚为论者所称。朝廷以前东平太守夏侯陟为襄阳太守。陟,弘之婿也。弘下教曰:“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乃表“陟姻亲,旧制不得相监”。诏听之。弘于是劝课农桑,宽刑省赋,岁用有年。弘尝夜起,闻城上持更者叹声甚苦,遂呼省之。兵年过六十,羸疾无襦。弘悯之,乃谪罚主者,遂给韦袍复帽,转以相付。益州刺史罗尚为李特所败,遣使告急,请粮。弘移书赡给,而州府纲纪以运道悬远,文武匮乏,欲以零陵一运米五千斛与尚。弘曰:“诸君未之思耳。天下一家,彼此无异,吾今给之,则无西顾之忧矣。”遂以零陵米三万斛给之。尚赖以自固。陈敏寇扬州,引兵欲西上,弘以侃为前锋,委以讨敏之任。侃与敏同郡,又同岁举吏,或有间侃者,侃遣子及兄子为质,弘遣之曰:“贤叔征行,君祖母年高,便可归也。匹夫之交尚不负心,何况大丈夫乎!”陈敏竟不敢窥境。永兴三年,诏进号车骑将军。弘每有兴废,手书守相,丁宁款密,所以人皆感悦,争赴之,咸曰:“得刘公一纸书,贤于十部从事。”弘卒于襄阳。士女嗟痛,若丧所亲矣。

(选自《晋书·刘弘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

B.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

C.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

D.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假节,即借以符节,皇帝将符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以威慑一方。B.同年,文中指在科举时代,同榜或同一年中试者,也可以指年龄相同或相同的年份。C.从事,古代官名,亦称“从事掾”,汉以后三公及荆州郡长官自辟僚属,多称从事。D.纲纪,汉魏晋对公府、州、郡属吏中的高级人员的总称,也指社会秩序和国家法度。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弘才能卓越,为政恩威并用。监管幽州军事时,他用威严和恩德,使盗寇绝迹;太安年间,他平定了张昌的叛乱。

B.刘弘无私大度,拥有大局观念。益州遭受危难之时,他在人员匮乏的情况下,及时调派粮草,使益州防守得以稳固。

C.刘弘宽宏仁爱,体恤士兵疾苦。一名年老士兵没有棉衣,他脱下外衣,摘下帽子,交给士兵,并责罚了士兵的上司。

D.刘弘待人诚恳,信任重用人才。他选人注重德行才干,被人称赞;有人诋毁陶侃,陶侃送来人质,他将人质打发回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弘于是劝课农桑,宽刑省赋,岁用有年。(5分)

(2)陈敏寇扬州,引兵欲西上,弘以侃为前锋,委以讨敏之任。(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九日使君席奉饯卫中丞赴长水

岑参

节使横行西出师,鸣弓擐甲羽林儿。台上霜风凌草木,军中杀气傍旌旗。预知汉将宣威日,正是胡尘欲灭时。为报使君多泛菊,更将弦管醉东篱。

【注】①奉饯:饯行。②擐:穿着。③泛菊:菊花酒。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A.

B.在重阳节这一天,州郡长官设下宴席,为即将奔赴边关长水的卫中丞壮行。C.颈联借汉将击溃胡人,平定边塞的历史,表达此次出兵边塞必胜的信心。D.诗中以霜风吹凌草木渲染了出征前的悲壮气氛,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之意。15.本是与范仲淹的《渔家傲》都写到饮酒,请分析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劝学》中“

”一句,以金属变化来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改变和提升,而“

”一句,则说明了君子智慧明理、行为无过的原因。

(2)杜甫的《登高》中“

”一句,点出困苦催生白发,而“

”一句,则表达了使人欲借酒消愁而不能的痛苦之情。

(3)《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能做到“

,”,是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乡土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乡土文化热”,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在对乡土文化的追寻中,使人的心灵得到放松和净化,并获得文化的归属感;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传统民俗活动,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乡村旅游大发展,传统村落成为人们 的旅游胜地,民俗体验、乡村写生等成为消费热点。美丽乡村建设蓬勃兴起,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景德镇陶瓷、淄博琉璃、潍坊风筝等乡土工艺品以及泰山皮影、日照农民画等乡土民间艺术纷纷走出国门,中国乡村文化正 地走向世界,挺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实践证明,中国乡土文化历经劫难而不亡,而新生,我们完全有理由树立对乡土文化的自信,这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构成,决定着文化自信的深度和广度。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B.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C.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D.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充满地域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乡土文化的情结长期存在于人们心底 B.作为一种情结,存在于人们心底 C.人们让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情结 D.人们把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情结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方兴未艾 趋之若鹜 从容不迫 沧海桑田 B.如火如荼 纷至沓来 踌躇满志 饱经风雨 C.轰轰烈烈 接踵而至 胸有成竹 饱经沧桑 D.方兴未艾 心驰神往 信心百倍 饱经沧桑

20.下面这则通知有的词语不够得体,请指出后并修改。(5分)

通知

全校师生:

我校将于9月20日与实验中学展开辩论赛,现万事俱备,急需母校师生找一找辩论时的背景音乐,希望广大师生不吝赐教。请于明天下午2:00-5:00交到团委办公室,其他时间恕不接待。

校团委 8月10日

21.下面是某校学生申请校外租房居住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不同历史时期,唐山这片土地耸起了众多光耀千秋的精神丰碑,如辛亥滦州起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开创中国近代工业先河的创业精神,“铁肩担道义”的“大钊精神”,开滦工人“特别能战斗”精神,抗战时期“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忠勇精神,“三条驴腿办合作社”的穷棒子自力更生精神,“万里千担一亩田”的“当代愚公精神”,在同地震灾害斗争的过程中铸就的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等。

这些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生动凝练和鲜明彰显,又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河北省唐山市2018-2019学年高三摸底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A卷

1.D(“表现精神追求”属于第一方面)2.C(并未论述两方面关系)

3.B(A项,“构成”错误,以偏概全;C项,范围扩大,应为“一些画家”,“不可能取得成就”过于绝对;D项,应为必要条件)

4.B(“表现了她腼腆、羞涩的性情”分析有误)5.(6分)

主题方面,表达对乡村坚守者的歌颂和对乡村美好未来的希冀。情节方面,引出老妇人的故事,为下文高书记深情的发言做铺垫。艺术效果方面,让读者身临其境,增添了小说的诗意之美。(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6.(6分)

使故事情节增添了波澜,引发读者思考。和高书记的评价形成反差,突出照片的意义。更能彰显高书记对母亲的爱和对乡村的关注。(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7. C(“只注重”“不关注”无依据)

8. D(原因概括不全,原文最主要的原因是“乡村能提供土地”)9.(6分)

通过政策引导,用科技手段,打造文化产业 注重文化价值,要有充足匠心 与乡村等其他领域合作,相互促进。(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0.C 11.A(魏晋时没有科举制度,文中“同年”指年龄相同)12.B(应为让人转交衣帽)13.(10分)

(1)刘弘于是鼓励、督促民众从事农桑生产,宽刑律减赋税,每年的粮食、用度都有丰余。(劝、课、省、用、年各1分,意思对即可)

(2)陈敏进犯扬州,带兵准备西进,刘弘任命陶侃为前锋督护,把讨伐陈敏的重任交给他。(寇、引、以……为、委、介宾短语后置句各1分,意思对即可)

14.C(“悲壮气氛,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之意”错,本句写景渲染的一种威武和杀气)15.(6分)

范词写将士离家万里,只能用一杯浊酒消解乡愁,抒发的是凄凉愁苦的情怀。本诗写出征前饮酒饯别,劝将士痛饮美酒,表达的是渴望为国立功杀敌的豪迈情怀。(诗句解释1分,情感分析2分)16.(6分)

(1)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3)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 17.B(注意搭配不当和成分赘余)18.B(陈述对象保持一致)19. C 第一组

方兴未艾:指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或还没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如火如荼: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轰轰烈烈: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第二组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趋之若鹜:比喻争相追逐不正当的事物。

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纷至沓来:连续不断地到来。第三组

信心百倍:有很大的自信心。

从容不迫:态度镇静,不慌不忙,从容镇定。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胸有成竹:比喻熟练有把握。第四组

饱经沧桑:形容经历过很多世事变迁。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饱经风雨:比喻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的磨练。20.(5分)示例:

“万事俱备”改为“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母校”改为“全校”; “找一找”改为“提供”; “不吝赐教”改为“大力支持”; “其他时间恕不接待”删除。21.(6分)

示例:学生申请校外租房先个人提出申请,并需家长同意,家长不同意,不予受理。然后签订保证书和承诺书,同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无法提供不予受理,材料不全需完善,通过审查后,报后勤服务中心备案。22.参照高考阅卷标准。

参考译文:

刘弘字和季,沛国相县人。父刘靖,任镇北将军。刘弘有谋略理政之才,与武帝司马炎同住在永安里,又同年出生,在一起学习。凭借旧恩被任为太子门大夫,又升官做了宁朔将军,假节,监幽州诸军事,很有威严和恩德,使盗寇绝迹,被幽州朔方之人称道。太安年间,张昌作乱,朝廷任命刘弘为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刘弘派遣南蛮长史陶侃为大都护,牙门将皮初为都战帅,进驻襄阳。陶侃、皮初数次打败张昌,前后斩首数万级。张昌害怕逃走,其部下都投降了,荆州之地就平定了。当时荆州各地守宰多缺,刘弘请求补选,惠帝准其所请。刘弘于是按功劳德行才干予以委任,议论的人大加赞赏。朝廷让前东平太守夏侯陟任襄阳太守。夏侯陟,是刘弘的女婿。刘弘对下属说:“统率天下的人,应和天下人一条心,教化一国的人,应以一国为己任。要是非要任用自己的亲族,那么荆州有十郡,非得有十个女婿才能管理好吗?”于是上表说:“夏侯陟是我的姻亲,按制度不能互相监督。”朝廷下诏予以批准。刘弘于是鼓励、督促民众从事农桑生产,宽刑律减赋税,每年的粮食、用度都有丰余。一次刘弘夜晚起来,听到城墙上巡更的人哀叹甚苦,就把他叫下来察问,这个兵年过六十,身体瘦弱有病,又没有棉衣。刘弘怜悯他,处罚了这个老兵的上司,拿出皮衣棉帽,托人转送给老兵。益州刺史罗尚被李特打败,派使者前来告急,请求支援粮食。刘弘发公文让郡县供给,而州府的官员认为运输路程遥远,文武人力不足,准备让零陵一次运送五千斛米给罗尚。刘弘说:“诸君没有好好思考一下,天下本为一家,彼此没有什么区别,我们今天支援了他们,则我们自己也就没有西顾之忧了。”于是拨出零陵的米三万斛送给罗尚,罗尚借此稳住了局势。陈敏进犯扬州,带兵准备西进,刘弘任命陶侃为前锋督护,把讨伐陈敏的重任交给他。陶侃与陈敏是同乡,又同时出仕为吏,有人诋毁陶侃。陶侃让自己的儿子和侄儿到刘弘处为质,刘弘让他们回去,并说:“你叔出征远行,你祖母年迈,你们可以回去,匹夫之交尚不负心,何况我们是大丈夫呢!”陈敏最终不敢窥境。永兴三年,下诏进号车骑将军。刘弘每有兴利除弊的举动,亲手写信给属下郡守府相,叮嘱殷切,由此人人都感激爱戴,争相投奔,人们都说:“能得到刘公一纸书信,胜过很多辅助官吏。”刘弘卒于襄阳。百姓为之哀痛,如丧亲人。

B卷

1.C(“表现精神追求”属于第一方面)2.D(并未论述两方面关系)

3.A(B项,“构成”错误,以偏概全;C项,应为必要条件;D项,范围扩大,应为“一些画家”,“不可能取得成就”过于绝对)

4.C(“表现了她腼腆、羞涩的性情”分析有误)7.D(“只注重”“不关注”无依据)

8.B(原因概括不全,原文最主要的原因是“乡村能提供土地”)10.B 11.B(魏晋时没有科举制度,文中“同年”指年龄相同)12.C(应为让人转交衣帽)

14.D(“悲壮气氛,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之意”错,本句写景渲染的一种威武和杀气)17.A(注意搭配不当和成分赘余)18.D(陈述对象保持一致)19.D 第一组

方兴未艾:指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或还没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如火如荼: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轰轰烈烈: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第二组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趋之若鹜:比喻争相追逐不正当的事物。

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纷至沓来:连续不断地到来。第三组

信心百倍:有很大的自信心。

从容不迫:态度镇静,不慌不忙,从容镇定。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胸有成竹:比喻熟练有把握。第四组

饱经沧桑:形容经历过很多世事变迁。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饱经风雨:比喻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的

第三篇:云南省玉溪市2018届五校联考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卷历史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玉溪市2018届五校联考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卷

高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1.达尔文在研究中发现,“在浅色的桦树林里,浅色种类的蛾通常是深色种类的蛾的6倍;相反,在深色的松树林,深色种类的蛾通常为浅色种类的蛾的16倍”。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A. 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 B. 生物个体之间存在本种类内部的竞争 C. 生物的进化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D. 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A. 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B. 国民议会中有多数议员希望恢复君主制 C. 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 D. 宪法规定议会有立法、缔结条约和特赦权力

3.德国作家托马斯·曼评价马丁·路德“提出人与上帝之间的直接关系”,从而促进了民主。这种“直接关系”体现在()A. 人皆僧侣B. 天赋人权C. 人皆上帝D. 理性至上

4.李大钊说:义和团对于“西洋人的一切器物一概烧毁,这都含着经济上的意味,都有几分是工业经济压迫的反动”。他主要强调义和团运动()A. 是一场反侵略的爱国运动B. 具有旧式小生产者的保守性 C. 为民族工业发展扫除障碍D. 坚持“扶清灭洋”的方针

5.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A. 实行了内阁制B. 设立了军机处 C. 实行了分封制D. 郡县制受到挑战

6.1938年中共在《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中指出:“大胆向着积极的工人、雇农、城市中与乡村中革命的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坚决勇敢的下级官兵开门,把发展党的注意力放在吸收抗战中新的积极分子与扩大党的无产阶级基础之上。”这一决定()A. 促成了国共合作的最终实现

B. 体现了统一战线背景下党对队伍建设的重视 C. 使党员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D. 促使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7.欧洲中世纪商人法的“跨国平等对待”这一特征对于外国人来说是一种重要的保护,它使他们不会因在地方法中不享有资格以及因为地方法律、习惯的其他变化莫测的因素而蒙受损害。该特征源于古代罗马的()A.习惯法B. 公民C. 万民法D. 自然法

8.“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①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 ②对仗工稳,句式齐整,适于言志和述怀 ③能合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 ④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9.苏轼对右图画作评价说:“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由此可见该作品()

A. 讲究布局构图B. 色彩强烈,富有个性

C. 在绘画技法上吸收了印象派的文化特色D. 反映了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 10.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得稍有赢余,即莫不竟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望族之家。”民国初年,这种社会现象较诸其清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变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A. 促进了市场繁荣B. 有利于普及西装 C. 淡化了传统等级D. 交际活动增加

11.“其一,至少每星期出版一次……其四,必须刊登为一般公众感兴趣的任何事情……其六,必须及时,至少就当时技术发展的水平来讲是相对及时的……最后,它还必须具有持续出版的稳定性。”符合以上条件的中国当代媒体是()A. 《参考消息》B. 《特别关注》 C. 《中国丛报》D. 《优酷网》

12.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同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A. 俄罗斯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 B. 美国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

C. 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 D. 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 13(12分).非传统安全威胁指除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以外的其他对主权国家及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非传统安全威胁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资源安全、恐怖主义、武器扩散、疾病蔓延、跨国犯罪、走私贩毒、非法移民、海盗、洗钱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非传统安全威胁早已有之,并非一个全新的问题。西方恐怖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的古希腊,公元前二世纪中国的《史记・刺客列传》中也记载了许多谋刺活动;贩毒、海盗、严重传染性疾病等问题都并非始于今日,自然灾害更是始终与人类历史相伴随……但是,非传统安全威胁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严重问题,却是近年来才凸显的。除了由于冷战格局瓦解,世界大战爆发的危险降低,人们开始更多关注早先被冷战掩盖住的一些问题之外,近年来连续发生的“9・11”事件等重大恐怖袭击,东亚、拉美金融危机,“非典”疫情传播,乃至印度洋大海啸等,都进一步引起各国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高度重视。

绝大多数非传统安全威胁并不是一个国家独自面临的问题,而是在一个国家受到安全压力的同时,对其他国家也构成了不同程度的威胁,甚至波及到整个地区或演变成全球性的问题。非传统安全威胁不一定来自某个主权国家,往往由非国家行为体如个人、组织或集团等所为。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如果非传统安全问题矛盾激化,有可能转化为依靠传统安全的军事手段来解决,甚至演化为武装冲突或局部战争。非传统安全因素是不断变化的,例如,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某些流行性疾病可能不再被视为国家发展的威胁;而随着恐怖主义的不断升级,反恐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非传统安全威胁变化快,流动性大。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世界人口快速大量流动的条件下,有些安全隐患一旦出现蔓延之势,控制的难度和风险就迅速增大。非传统安全威胁对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危害不可低估。2001年的“9・11”恐怖事件夺走了近3000人生命,超过了美国在当年珍珠港事件中的阵亡人数。(1)根据材料概括非传统安全威胁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突出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14.(25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十六世纪中期,明朝思想家何心隐说:“商贾大于农工,士大于商贾,圣贤大于士”。200年后,英国学者乔赛亚?蔡尔德指出:“以余观之,商人,工人,与农人……实为一国之精华……”。

材料二 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系统地总结阐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1)据材料一,概括两位学者对社会成员分类的标准,比较两位学者观点的不同,结合所学阐释不同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文中“革命动力”的划分标准。结合所学,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到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概括指出“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20世纪50年代消失的主要原因。

三、选考题部分(共3小题,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15.戊戌人士的变革心态与政治策略对戊戌变法的结局具有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窃顷者德人割据胶州,俄人窥伺旅大……臣累上书,极陈时危,力请变法,格未得达。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皇上若决定变法,……今群臣具名上表,咸革旧习,黾勉维新,否则自陈免官,以激厉众志。——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材料二 伯兄(康有为)规模太广,包揽太多,同志太孤,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衢塞巷……安能有成?弟私窃深忧之。——康广仁《致易一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戊戌人士的变革心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心态出现的社会背景,并说明材料中变法建议难以实行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戊戌人士“同志太孤”的主要变法措施。谈谈你从上述材料中得到的改革启示。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腥风血雨,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帷幕。然而即将到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甲、乙同学对此各有不同的看法。同学甲:战争已经永久地结束了。真正的持久的和平已经来临,你们看,各国不正在为争取和平而努力吗?同学乙:战争并没有结束。新的世界大战已经悄悄拉开序幕。

材料二 2006年10月13日下午,第61届联合国大会192个与会国的代表以热烈的掌声通过决议,正式任命韩国外交通商部长潘基文为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从而成为联合国历史上第八任秘书长,也是继缅甸的吴丹之后第二位来自亚洲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当前,我们面临一个比任何时期都需要联合国有所作为的时代。我会认真履行《联合国宪章》所赋予的职责,为推动和平、发展和增进人权做最大的努力。”(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的某一个观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当今世界局势特点,谈谈你对潘基文讲话的理解。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另一些人生来就注定要统治……男子生来就是上等人,女子则是下等人,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 材料二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 材料三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 请回答:

(1)东西方几位思想家,在哪些问题上观点相似?你能进行分析、对比和评价吗?(2)从中你如何感悟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与特性?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环境对生物进化的影响也就是“自然选择”,故选择D项。2.【答案】A 【解析】“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并结合1880年时间可知,法国共和制已经确立,说明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故A项正确;从赦免的人士来看,有巴黎公社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故B、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议会权力,故D项错误。3.【答案】A 【解析】马丁·路德主张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阅读《圣经》来取得自己的信仰,并能够直接与上帝打交道,根本不需要教士或教会作为人和上帝的中介,故答案为A。4.【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对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的否定,不是赞扬其反侵略的爱国运动,故A项错误;“这都含着经济上的意味,都有几分是工业经济压迫的反动”说明义和团运动在维护旧式小农经济,故B项正确;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不利于西方先进技术的引进,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义和团的“扶清”,故D项错误。5.【答案】C 【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削藩”,“藩”是指地方割据势力或者地方存在的对中央构成潜在威胁的势力,C项符合题干要求,故选 C。6.【答案】B 【解析】1937年9月,国民党发布中共中央提供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据材料“大胆向着积极的工人、雇农、城市中与乡村中革命的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坚决勇敢的下级官兵开门,把发展党的注意力放在吸收抗战中新的积极分子与扩大党的无产阶级基础之上”可知体现了统一战线背景下党对队伍建设的重视,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反映大量发展中共党员,不能说明党员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故C项错误;秋收起义失败后,促使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7.【答案】C 【解析】习惯法、公民法仅仅保障罗马公民的利益,故A、B项错误;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能够体现“跨国平等对待”,故C项正确;自然法不能体现跨国平等对待,故D项错误。8.【答案】C 【解析】词是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词的句子长短不齐,更便于抒发感情,故①正确,②错误。词可配乐演唱,更能适应市民生活需要,受到市民阶层的欢迎,故③正确。宋代词人在词的体裁、形式方面不断变革、创新,佳作迭出,使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故④正确。故选C项。9.【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的“得其意,并得其法”可知选择D项。

10.【答案】材料反映的是清末、民国初年官、商、士和民在服饰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全呈现“望族之家”,说明传统的社会等级在逐渐淡化,故C项正确;仅从服饰不能说明市场的繁荣,故A项错误;衣服的一致性并不能说明西装的普及和交际活动的增加,故B、D项错误。【解析】C 1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有效信息的提取和综合归纳的能力。题干所述,“每星期出版一次”即周刊,“刊登为一般公众感兴趣的任何事情”可见其受众为一般公众,“必须及时”可见其为时政新闻类,故A项《参考消息》符合题意;B项《特别关注》为月刊,故排除;C项《中国丛报》(Chinese Repository),是西方传教士在清末中国创办的一份英文期刊,不可能以大众为受众,故排除;D项《优酷网》为网站,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12.【答案】D 【解析】材料主要观点是论及世界格局多极化,故A项错误;“美国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是材料反映一个方面,不是作者主要观点,故B项错误;“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说法错误,故C项错误;“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说明美国是一枝独秀的单级世界,“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说明是多极化世界,故D项正确。

13.【答案】(1)特点:①存在时间久远;②涵盖领域广泛(表现形式多样); ③影响范围大,破坏性强(或具有社会性、跨国性和全球性);④来源和行为主体具有多元性(隐蔽性或不确定性);⑤非传统安全威胁与传统安全威胁之间具有转化性;⑥变化快,流动性大,突发性强具有动态性。

(2)原因:①冷战格局瓦解,两极格局掩盖下的矛盾相继爆发;②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长期的不公正,引发更多矛盾和危机;③科技的进步,人类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更多环境安全问题;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影响;⑤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集团化所导致的全球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加深;⑥国家间联系的迅速发展与国际危机防范机制建设不健全,使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难以得到及时遏制;⑦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经济发展长期的不平衡,造成更多不安全因素。

措施:①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有效地应对全球安全的挑战;②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③积极推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④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建立和健全维护国际安全秩序的制度和机制;⑤普遍发展与共同繁荣;⑥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巩固国家安全的经济、军事基础,建立稳定防范各种安全风险的社会运行体制。

【解析】(1)逐句逐段梳理材料,找出关键词表述即可。据第一段材料可知非传统威胁历史久;据“近年来省略号”可知形式多样;据第二段“波及到整个地区或演变成全球”可知影响范围广;据“往往由非国家行为体如个人、组织或集团等所为”可知来源多样;据“如果非传统安全问题矛盾激化,有可能转化”知其具有转化性;据“非传统安全威胁变化快,流动性大。”可知变化快、流动性大。(2)第一小问原因,联系所学知识,结合当今世界政治中的一些问题,可知非传统威胁原因有:两极格局解体新的秩序尚未形成,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科技进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第二小问措施,可以基于原因进行作答,如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强国际合作,国际关系民主化,共同发展等。14.【答案】(1)标准:职业或行业分类。不同:何心隐:职业身份有贵贱;或官本位、圣贤居首。高低排序:圣贤、士大夫、商贾、农工。

蔡尔德:职业身份无贵贱;或商工农并重;或商、工、农排序,商业居首。背景:何心隐:明朝;(观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解释)等级观念深重;(观点)商品经济繁荣,(解释)商人地位上升;(观点)独尊儒术;或八股取士;(解释)圣贤为尊。蔡尔德:英国;工业革命刚开始;(观点)重商主义;(解释)商业为尊;

(观点)英国君主立宪制,(解释)具有民主平等观念(2)标准:阶级。

事件: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原因:三大改造。

【解析】(1)第一小问“分类的标准”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商贾”、“农工”“士”“圣贤”“商人”、“工人”“农人”等作答;第二小问“观点的不同”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何心隐说:‘商贾大于农工,士大于商贾,圣贤大于士’”“乔赛亚?蔡尔德指出:……商人,工人,与农人……实为一国之精华”作答;第三小问“时代背景”可根据材料一中的时间提示结合所学作答。

(2)第一小问“划分标准”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作答;第二小问“标志性事件”注意设问的要求“开始”“结束”,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三小问“主要原因”注意设问的要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20世纪50年代”,结合所学回答即可。

15.【答案】(1)迅速变革;全面变革。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民族危机加剧。光绪帝没有掌握实权;守旧势力十分强大。

(2)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取消旗人特权,准其自谋生计,改革科举,废除八股。改革不能急于求成,要逐步推进;改革要讲究政治策略、尽量减少对立面。

【解析】第(1)题第一小问“心态”依据材料“臣累上书”“ 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即可看出当时维新人士那种要求迅速变革,全面变革的心态。“背景”结合所学即可回答;“原因”可依据材料二“同志太孤”做思维地突破口。第(2)题理解“同志太孤”意思是变法遭到顽固派破坏,原因是使其既得利益遭到损害。结合所学回答出损害顽固派既得利益的措施即可。“启示”综合上述材料和设问,从应该汲取的教训入手回答,如改革不能急于求成,要逐步推进;改革要讲究政治策略、尽量减少对立面等。16.【答案】(1)赞同甲同学的观点。

理由: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调整各大国之间的关系,使欧洲和亚太地区基本维持了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建立国际联盟,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签署《非战公约》,主张用和平的手段来解决国际争端。赞同乙同学的观点。

理由:凡尔赛体系加深了战胜国之间、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尤其激起了德国的复仇情绪;当然也激起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战后,德国、日本、意大利的极端民族主义日益上升。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进行激烈的市场争夺,矛盾进一步激化;为了摆脱危机,德国、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扩张,形成了欧洲、亚洲战争策源地。

(2)理解:当今世界国际形势的总体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的使命仍然任重而道远,必须敢于面对复杂的形势,应用高超的技巧,处理好世界重大事务。

【解析】(1)第一问是观点性题目,要求是论证某一观点,只需要证明某一观点的合理性即可。甲的观点可以从战后国家格局的形成、国际组织的建立和条约的签订等方面指明如何维系和平;乙的观点则强调战争的遗留问题、战后矛盾的累积以及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方面说明战争发生的危险性。

(2)注意问题中的提示: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当今世界局势特点,从世界形势和联合国的职能等方面分析。

17.【答案】(1)他们都主张人生来就注定分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对妇女有偏见,藐视女性的社会地位。他们都生活在其国家奴隶制走向衰落时期,都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一定时期的文化是该时期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2)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有许多共性与特性。东西方这几位思想家在这些问题上的观点如此相似就是一个例证。因此,探究文化现象,一定要深入分析当时的政治和经济条件,才能真正揭示文化现象发生的社会根源。

【解析】回答第(1)问东西方几位思想家的观点,从三则材料中可看出,材料一主要是从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以及男子与妇女地位的角度说的,而材料二则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角度说的,材料三则体现了对妇女的偏见。从材料中找他们的相似点,然后再从出现这些观点的原因的角度来分析、对比和评价。第(2)问则可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来分析。

第四篇:六年级语文五校联考试卷

2011年5月六年级语文五校联考试卷

一、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用“√”标出。(4分)

埋怨(máimán)谨慎(shânshâng)佣人(yōngrōng)逃窜(càncuàn)

鸟瞰(gǎnkàn)装弶(jiànggōng)丞相(chãnchãng)温馨(qīncīn)

二、请按照查字典的要求填空。(3分)

“饶”字用音序查字法查,应查音序()中的音节(),用部首查字法查,应先查()部首,再查第()画,“饶”字的第五笔笔画是(),“饶”字可组词()。

三、用“---”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将改正后的字写在括号里。(4分)

奋不顾生()提心掉胆()小心冀冀()迫不急待()

四、请按要求填写词语。(10分)

1、仿照例子,再写出两个同类型的词语(8分)

花鸟鱼虫防不胜防

深入浅出眼疾手快

2、回忆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写出揭示下列人物主要特点的词语。(2分)

鲁智深:哈尔威:

诸葛亮:少年闰土:

五、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选择恰当的含义,将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

紧张:①节奏快,不拖拉。②紧缺,不充裕。③紧迫,激烈。④精神处于高度不安的状态。

A、“五一”长假时间各地的火车票都很紧张。()

B、我第一次当众演讲时很紧张,把想好的话都忘了。()

C、爸爸说他喜欢那种紧张而有序的工作。()

六、下面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4分)

1、比赛场在市少年宫的体育馆举行。

改正:

2、学校举办春季运动会,纷纷报名参加。

改正:

七、请按要求展示你的语言积累。(11分)

1、,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2分)

“汗青”意思是:。

2、横眉冷对千夫指。(鲁迅《自嘲》)(1分)

3、纸上得来终觉浅。(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从中懂得道理。(2分)

4、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强调只有平时多积累,才能写出好文章的诗句是:

“,”。(2分)

5、写出与下面的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故事。(4分)

马援()祖逖()曹操()项羽()

八、请根据要求写句子。(9分)

1、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他被评为了校三好学生。

改写为引述句:(2分)

2、虽然我还没有学会怎样骑自行车,但是我并没有表示反对。()

用句中加点的词造句:(2分)

3、高粱的全身具有鲜明的个性。

改成双重否定句:(2分)

4、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如果我是春雨,我将;如果我是,我将。(3分)

九、阅读下面的语段,然后按要求答题。(7分)

伯父逝世以后,我见到他家的女佣阿三。阿三是个工人的妻子,她丈夫失了业,她愁得两只眼睛起了蒙,看东西不清楚,模模糊糊的像隔着雾。她跟我谈起伯父生前的事情。她说:“周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1、解释带点的词语。(2分)

(1)病得那么厉害厉害——

(2)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不在乎——

2、“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这样的一个人”指(1分)

3、这段利用描写,写鲁迅带病坚持工作和关心女佣,反映鲁迅,从而表现人们对鲁迅先生。(3分)

4、第二自然是全文的最后一自然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1分)

十、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按要求答题。(15分)

春之图

①春天是青青草尖。热爱生活的人,对待春天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般真挚而执著。一丝毫不起眼的绿,一抹微不足道的青,都会使他眸子闪亮,盈满青春的光彩;心湖生辉,荡漾着幸福的涟漪。春天对于热爱它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股股神奇的魔力和生命力。

②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示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爱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血液水乳交融。春在河畔,碧波清荡,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丝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春在天空,燕语呢喃,蝴蝶翩跹,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在洁白的云朵间,甜脆笑声穿梭浩渺九天。春在果园,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

甜和芬芳„„

③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和风,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春天是声声婉转清脆的鸟语,片片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青青草尖上的一颗露珠,红红花朵上的一抹彩霞;春天是种子破土而出时拱动的力,树木拔节时喧响的节奏;春天是透明纯净的梦,火热沸腾的歌,灵感流溢的诗;春天是孩子脸蛋上的天真无邪,姑娘面颊上的秀美羞怯;春天是我们汗水、勤劳和智慧栽种的一茬茬的希望、梦幻和理想。

④热爱春天,播种春天,采撷春天吧!用我们的言传身教去呵护春天关心春天用我们的心血精力去编织春天灌溉春天呵护关心春天的风吟鸟啼柳绿花红,编织灌溉春天的田园风光妖娆风情,让春天常驻我们身边,永驻我们心灵深处的爱心家园„„

1、第②自然段文字中作者描绘了哪几幅春之图?(4分)

2、从内容上看,第②自然段文字与第①自然段中哪句话相照应?(1分)

3、在文段中画线句子的空白处补充合适的标点符号。(1分)

4、根据文中第③自然段的意思,想想看,春天还是什么?发挥还是什么?发挥你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例。(2分)

5、本文在描绘春天时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试写出两种,并举例。(4分)

6、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十一、作文。(30分)

雨是自然的心曲,听雨的感觉真好;雪是大地的新衣,赏雪的感觉真好。小草的萌发,小鸟的呢喃,小鱼的流动,都是生命的跃动,亲近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真好;母亲的唠叨,父亲的呵责,都是亲情的洋溢,与父母交流的感觉真好;胜利时分离,跌倒时扶助,都

是友情的体现,感受温馨友情的感觉真好„„

生活中无处不存在这种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请以“,真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第五篇:八校联考试卷语文试卷

抚州一中赣州一中 2013年江西省吉安一中九江一中 萍乡中学新余一中 宜春中学上饶县中

联 合 考 试

高三语文试卷

命题:宜春中学林 莹吴少华

本试卷分A.他大声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B.“您用这种口吻跟我讲话,那我就无话可说了”,他说,“我请求您在我的面前谈到上司的时候,不要这样说话;您对上司应当尊敬才对。”

C.他叫声“饶命!”吓的慌了手脚,走不动。

D.中方立场反正是非常坚决的,决心是非常坚决的,但是到底如何去反制会见招出招。那么我们大胆的猜测一下,看看日方会有哪些反应,在美国目前的压力之下,日本可能会有什么反应?台湾方面有什么动作?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谈及到关于雾霾天气的时候,习近平说,在问题面前也急不得,淡定地面对这些问题。他回忆说,小时候在北京,那个时候其实沙尘也很大,戴着口罩骑车去上学。到学校之后,口罩上都是厚厚的黄沙子。到了冬天,加上煤烟气,情况就更糟了,那个时候没有PM2.5,但是有PM250。

B.“毒胶囊”事件再次引发世人忧虑:食品里究竟有没有违法添加的工业明胶?这一点毋庸置疑,权责部门应彻查严打。

C.长久以来,以大摩和高盛为代表的一批从事证券买卖、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同时比从事储蓄和贷款业务的传统银行受到更少监管的人,一直是华尔街的“形象代言人”。

D.为了最大限度地压缩电信诈骗,某城市公安局公布六条注意事项,提醒群众增强保密意识,以免上当受骗。

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堂吉诃德

不嫁。(《大卫·科波菲尔》)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

雾霾之下岂有完卵

“大雾弥漫在这里的每一条街道,空气污染指数竟然不断爆表,除了仙境般的楼阁把你我围绕,我依稀看到了满街满眼的口罩。谁在雾里寻找谁在雾里迷离?谁在雾里活着又在雾里死去?谁在雾里奔波谁在雾里哭泣?谁在雾里挣扎谁在雾里窒息?”1月14日,北京的那场大雾,催生了无数抱怨的口水,催生了许多搞笑的段子,还催生了这首大雾版《北京北京》。

空气污染的严重性,现实的紧迫性,终于在这场遮天蔽日的大雾之后,让所有人为之惊醒。也就在这一天之后,很多人才知道北京原来并不是中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石家庄、太原、郑州等城市犹有过之,只不过他们早已“习惯”,不像北京人这么“大惊小怪”。据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国环境分析》报告,全球十大污染城市中国占了七个,全国500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世卫组织推荐标准的不到1%——不仅是“北京北京”,更是“中国中国”。

正如歌曲所唱:“人们在大雾中互相质问和思考,探讨如何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但是,能怎么样呢?知道了一些原因,明白了一些道理,但并没有找到希望,普遍的情绪是无奈:人们只能就这样等待下一次雾霾天气的到来。来得很快,就在北京,享受了短短三天蓝天,1月18日晚,北京气象局再次发布雾霾黄色预警,空气质量六级污染。

治理空气污染为什么那么难?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说明,那就是因为这意味着整个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要发展还是要环保?几十年来,中国经济一路高歌猛进,相伴随的则是环境破坏触目惊心。再拿这次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来说,就包括工地、工厂的减产甚至停产。官方一直宣传要“经济与环境一把抓”,而事实证明,“又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跑得好”往往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痛下决心,即便减缓经济发展的速度,也要保护环境?在经济放缓带来的弊端与环境恶化带来的弊端之间,想好到底承受哪一个了吗?

空气污染还与我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根据北京市环保局的数据,北京PM2.5的污染源中,机动车直接和间接的排放占22%,煤炭污染占16.7%。前者指向人们的出行,后者指向冬季的取暖。如果说取暖问题上选择的余地不大,那么有车一族,能不能尽量多乘公交少开车?想买车的人,能不能尽量选择小排量车?事实上,只要条件允许,恐怕很多人的选择都是与环保背道而驰。边开车边埋怨空气污染,是一件很讽刺的事情。批评政府很容易,要反求诸己则很难。

仔细想一想,这两个问题都不易解决,唯一的希望只能寄托于人的远见:鼠目寸光,而人类则懂得悬崖勒马。从积极的一面看,这次前所未有的雾霾天气,可以教会我们很多东西。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启示,便是没有人能独善其身。空气面前,人人平等——就算用上空气净化器,戴上口罩,但总不能一天到晚“躲进小楼成一统”,而且,单就这种不便已经让人幸福感下降不少。空气面前,也很难打造出一个“特区”。还是以北京为例,虽然把重污染企业搬迁到外省(比如首钢搬到河北),花费巨资以天然气替代燃煤,率先使用低硫车用燃油——这是其他地方难以复制的措施——但是空气是流动的,外地的污染仍然会影响北京的空气质量(北京的PM2.5有四分之一来自周边地区)。“邻避主义”不可能是治污的解决之道,泼出去的脏水,终将回到自己身上。

这就需要我们超越自身的局限。与我们面临的许多问题相比,环保问题具有特殊性,它强调的是

八校联考语文试卷人类作为共同体的一面。在这个个人主义的时代,这场大雾逼迫我们放大视野去思考我们的处境:必须超越时间的限制,为子孙后代考虑,而不是“我死后管他洪水滔天”;还必须超越地域的限制,包括民族国家的限制,心怀整个地球。这不是迂阔的说教,而是事关包括我们在内的整个人类的未来:如果我们能保有远见就还有希望,如果做不到,便只能通往自我毁灭。

如何才能有远见?除了环保意识的提升,对官员来说,还来自政治伦理;对大众来说,还来自家国认同。如何才能具备政治伦理和家国认同?我们可以继续往下想……而歌声在风中飘扬:“谁在疯狂开采,哪管遗留问题;谁在标榜幸福,偏又疏于治理;谁在雾里唱歌,提醒人们警惕。”(选自2013

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

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常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

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

国家可几而理欤!(选自《古文观止〃韩愈〈原毁〉》)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伤心、忧虑 B.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声望、名声 C.为是者,有本.有原根源、原因 D.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

来。诽谤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早夜以.思 / 夜以.

继日 B.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 /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C.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 / 句读之不知,惑之.

不解 D.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 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 12.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抒发了作者个人的愤懑之情,但在不平之鸣中道出了一个真理:只有爱护人才,尊重人才,方能使人“乐于为善”。

B.作者认为“怠”和“忌”造成了士大夫之间毁谤之风的盛行。

C.最后一段交代了写作目的,呼吁当权者纠正毁谤歪风,又寄托了作者对国事的期望。D.本文通篇采用对比手法,有“古之君子”与“今之君子”的对比,有“责己”和“待人”不同态度的对比,还有“应者”与“不应者”不同的两类人的对比。

(1)“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4分)

(2)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4分)

(3)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①乱飐②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③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方。

【注】柳宗元曾积极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又贬为柳州刺史。而一同参加革新运动的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都因此而分别贬至更荒远的漳州、汀州、封州、连州任刺史。①惊风:狂风。②飐:吹动。③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1)请概括颔联描写的景物特点,简析本联蕴含的深意。(4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最后两句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15.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2)君子以仁存心。仁者爱人,_____________。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里娄下》)

(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旌旗蔽空,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4),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屈原《湘夫人》)(5)五更鼓角声悲壮。野哭千家闻战伐。(杜甫《阁夜》)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6~19题。

欢乐颂陈毓

天赐我一个婆婆,我婆婆赐给我一大串亲戚。缘着那条脉摸索去,一个,一个,又一个……我用了几年时间,总算弄明白彼此间复杂的称谓。

有个大妈,我最喜欢。每年清明前,大妈就会捎信来:今年的春茶下来了。油菜花黄了。再不来,林子里的笋子可老了。这些话经我婆婆转达,我会立即催促婆婆:明天我就陪您去一趟吧。

大妈表达亲情总是从饭桌上开始,清炒菜薹、油焖竹笋、韭黄爆河虾、桃花豆腐、白果焖腊肉、笋干煲鸭汤……只有我们吃满足,大妈才觉得我们是见过面了。

有什么吃什么,大妈总说。语气一定不是表达谦卑,是对生活的知足和感激。看见我们那么欢喜

八校联考语文试卷

吃她做的饭菜,大妈的厨艺展示越发地才华横溢。一顿,又一顿。我感叹大妈把春天装进我身体里了。大妈说,你能多来就多来,这里的青山绿水,也不委屈你。

大妈像个磁场,在她身边,我就觉安静、快乐、知足。我想这好比香樟树的周围不滋生蚊虫,在大妈身边我就不浮躁不定了。

大妈爱唱歌,老了也没消弱这爱好,对人唱,对山唱,在菜地摘菜时唱,下河浣衣时也唱。是地道汉水民歌的调子,曲调婉转悠长,借景状物,从心所欲,真是情从心生,歌从口出,那么的自然而然,如万物生。蓝的天,白的云,山峰青,江水碧。简单却隽永的日子,我在那短暂的相逢里似乎过了一生,又恍惚只是打了个盹醒来。

所谓幸福,也不过是依着这个蓝本画的吧?我端着大妈自酿的米酒,迷迷糊糊地想。大妈像看透了我的心思,淡淡地说,留你久住这里,你也会不惯,会着急。你小住几天合适。

“妹是鲜花香千里,哥是蜜蜂万里来,蜜蜂见花团团转,花见蜜蜂朵朵开。” 不知谁的歌声从河面飘过来。

“太阳落坡四山黄,唱起山歌送阿郎,阿郎回家慢慢走,妹儿泪珠湿衣裳”。立即就有另一歌者在后坡呼应。我倾耳听。在这悠长欲睡的春日午后。大妈停住针线,悠然起歌:“大路边上栽南瓜,我把萝卜当娃娃。四季豆儿两头尖,当中一个闪弯弯……”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我对身边咕咕啄食的小母鸡说。这样的大妈让我们忽略她的年岁。

但是大妈七十三岁了,这年的春天我去看她,她告诉我她活不过七十四岁,谁都不在意她的话,我也不信,因为她依然清、瘦、硬朗。

大妈的身体忽然弱起来,大家才想起她春天的话,几个哥嫂都不明白是什么给了她暗示,但大妈的表情从容自然,如落叶树木进入冬天。初冬的17.概括“大妈”这一人物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6分)

18.小说题为“欢乐颂”,说说其意蕴,并简析其作用。(6分)

19.下列对本篇小说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本篇小说一反小小说讽喻社会的传统,而转向对人性、人生的思考,超越并回避世俗的仇恨、争斗,而表达对纯粹而浪漫的情感及充分的精神生活的渴望和赞美。

B.本文作者在情节结构的安排上,巧妙自然地用了一段插叙,既丰富了人物形象,又使叙述不致于板滞。

C.小说末二段,引用“我”所唱的民歌内容,意蕴丰厚,既增添了作品浓郁的乡野气息,又揭示了大妈作为劳动妇女的悲剧命运。

D.大妈是小说主人公,作者用极俭省的笔墨写了她幸酸的过往,也不惜笔墨写了她辛苦劳作的生活现状,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妇女的深切关怀和同情。

E.本文虽为小说,却有明丽而不失浪漫的意境美,阳光、诗化,甚至唯美。

六、(15分)

20.借鉴《包身工》运用点面结合的表现手法对包身工晨起场景的描绘,请你描绘放学时同......

学们出校门的场景........

。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跟着这种有威势的喊声,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她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打呵欠,叹气,寻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叫喊……

那男人虎虎地在起得慢一点的“猪猡”身上踢了几脚,回转身来站在不满二尺阔的楼梯上面,向着楼上的另一群生物呼喊:

“揍你的!再不起来?懒虫!等太阳上山吗?”

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睡眼惺松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自来水龙头边挤满了人,用手捧些水来浇在脸上。“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做了她的名字。

要求:1.点面结合,既描绘同学出校门群像,又突出某一同学个体表现。2.有动作、语言、细节描写。3.不少于两种修辞。4.不少于200字。

七、(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1988年7月,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主题是《21世纪的挑战和期望》。物理学诺贝尔奖得主、瑞典人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还要回到2500年前去,从孔子的思想中寻找智慧。”

(材料二)《论语》摘录: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对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八校联考语文试卷

要求:1.须写议论文。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3.文体明确,不少于700字。

江西省2013届八校联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A.(A.luòdǎoxuēmǐ ;B.chàchōngléiqiáng/qiǎng ;C.yōng/yònggàn cuán jiě; D.yīnpǎi/pòchuòshǔ)2.B.亵渎(A.卷帙浩繁、享誉学界C.利害攸关、幡然知耻 D咂摸、赋予)

3.A.望文生义。白发如新:两个人在一起都老了,由于两个人之间还不能相互的了解对方的思想,就象是刚认识的人一样。倾盖如故,是指二个人刚刚见面,谈得很投合,虽然是刚认识的,可是就象是老朋友了。(B卓尔不群:超出寻常,与众不同。C半瓶醋:比喻对某种知识或某种技术只略知一二的人。也说“半瓶子醋”。D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4.C.(A.感叹号在单引号外。B.的人;探寻舜之为舜的原因,(他)要求自己说:“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这样,而我却不能这样!”(古之君子)早晨晚上都在思考,去掉那些不如舜的地方,仿效那些与舜相同的地方。听说古人中有个叫周公的,他在为人方面,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寻求周公之为周公的原因,(他)要求自己说:“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够这样,而我却不能这样!”(古之君子)早晨晚上都在思考,去掉那些不如周公的地方,仿效那些像周公的地方。舜,是大圣人,后世没有人能赶上他的。周公,是大圣人,后世(也)没有人能赶上他的。这人(古之君子)就说:“不如舜,不如周公,这是我的缺点。”这不就是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全面吗?他对别人呢,就说:“那个人,能有这些优点,这就够得上一个善良的人了;能擅长这些事,这就够得上一个有才艺的人了。”肯定他一个方面,而不苛求他别的方面;就他的现在表现看,不追究他的过去;提心吊胆地只怕那个人得不到做好事的益处。一件好事容易做到,一种技艺容易学会,(但)他对别人,却说:“能有这些,这就够了。”(又)说:“能擅长这些,这就够了。”(这)不就是要求别人宽而少吗?

现在的君子却不是这样,他要求别人全面,要求自己却很少。(对人要求)全面了,所以人们很难做好事;(对自己要求)少(低),所以自己的收获就少。自己没有什么优点,(却)说:“我有这点优点,这也就够了。”自己没有什么才能,(却)说:“我有这点技能,这也就够了。”对外欺骗别人,对内欺骗自己的良心,还没有一点收获就停止了,不也是要求自己的太少(低)了吗?他对别人,(就)说:“他虽然能做到这一点,(但)他的为人不值得称赞。他虽然擅长这些,(但)他的本领不值得称赞。”举出他的一方面的(缺点)(进行批评),而不考虑他他多方面的(长处),追究他过去(的错误),不考虑他的现在表现;提心吊胆地只怕他人有名望,这不也是要求别人太全面了吗?这就叫做不用一般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却用圣人那样高的标准要求别人,我看不出他是在尊重自己。

虽然如此,这样做的人有他的思想根源,那就是懒惰和嫉妒。懒惰的人不能修养品行,而嫉妒别人的人害怕别人进步。我不止一次的试验过,曾经试着对众人说:“某某是个好人,某某是个好人。”那些附和的人,一定是那个人的朋友;要不,就是和他关系疏远的,不同他有利害关系的人;要不,就是害怕他的人。如果不是这样,强硬的人一定毫不客气地说出反对的话,懦弱的人一定会露出反对的表情。我又曾经试着对众人说:“某某不是好人,某某不是好人。”那些不附和的人,一定是那人的朋友;不这样的话,就是和他关系疏远的,不同他有利害关系的人;要不,就是害怕他的人。如果不是这样,强硬的人一定会高兴地说出表示赞成的话,懦弱的人一定会露出高兴的表情。所以,事情办好了,诽谤也就跟着来了,声望提高了,诬蔑也随着来了。唉!读书人处在这个世上,希望名誉昭著,道德畅行,真难了啊。

身居高位而将要有作为的人,如果听到我的议论而予以考虑、采纳,大概国家差不多就可以治理好了吧。

14.(1)颔联写近景,诗人用了借景抒情、象征(或比喻或比兴)等手法,(1分)描绘了急风骤雨猛烈地吹打着芙蓉、薜荔的景象。(1分)芙蓉、薜荔,在此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1分)芙蓉与薜荔遭受风吹雨打,暗喻自己无辜被贬的政治遭遇。(1分)

(2)尾联写五人一同被贬谪于野蛮人居住的边远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2分)抒发了诗人无辜获罪的怨愤之情,与友人音信不通的无奈和惆怅及对好友的关怀

八校联考语文试卷

和思念之情。(2分)

15.(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2)以礼存心,有礼者敬人(3)舳舻千里,酾酒临江(4)沅有芷兮澧有兰,观流水兮潺湲。(5)三峡星河影动摇,夷歌数处起渔樵。

16.(1)一个“赐”字,既表现“我”对婆婆和一大串亲戚的喜欢(1分),又表达了“我”能有缘成为这个大家庭的成员的内心欢喜和幸福感(1分)。为引出下文写“我”最喜欢的大妈作铺垫(1分)。

(2)用比喻和夸张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我”对大妈所做的乡下饭菜的享受(1分),又含蓄地写出了“大妈”对“我”的疼爱(1分)

17.(1)身世悲苦,命途多舛:5岁前是流落异乡的孤儿,后被养母(婆婆)收养;30余岁(40年前)失去儿子 ;40余岁(31年前)失去丈夫。

(2)乐观豁达,热爱生活:她“没有通常人哀叹身世飘零的悲苦”,她说“从一个家走丢就是为了进另一家门”;她爱唱歌,用歌声表达对生活的满足、感激和热爱。

(3)挚爱亲人,勤劳热情:对“我”,每逢清明捎信相邀,尽展厨艺,不辞辛苦;对家人,带孩子、做饭、浣衣,忙里忙外,任劳任怨。

(4)面对死亡,从容淡定:认为死是“回到她生命中几个重要的亲人那里”,在那里“继续看护留在世上的亲人”,她的遗言是嘱咐她的亲人用歌声给她送行,最后在“我”的歌声中离世,“脸上恍惚积满笑意”。

(答满以上四点得满分;答满三点(须含20.评分:没用点面结合的表现手法扣6分;动作、语言、细节描写,每缺一种扣2分,扣完5

分为止;少于两种修辞扣2分(没用修辞扣4分)。

21.立意提示:

①人活一世不能仅满足于物质追求,应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②为人处事方面,要认真务实,不夸夸其谈; ③个人修养方面,向品德高尚的人学习,向善、从善。

八校联考语文试卷

下载河北省唐山市五校2018届高三联考A卷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北省唐山市五校2018届高三联考A卷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1校联考语文试卷

    2010年秋九年级十一校联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古诗词名句填写(6分)1.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2.,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3. 昨天是二......

    广东省五校协作体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

    广东省五校协作体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 文科综合 地理命题: 阳春一中命题:苏伟双政治命题:深圳二高命题:华小曙历史命题:珠海二中 命题:杨国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

    2014年5月抚州五校高三联考文科综合试卷

    2014年5月抚州五校高三联考试卷(广昌一中、南丰一中、金溪一中、崇仁一中、南城一中)命题学校:广昌一中南城一中12、假定2013年某商品价格为35元,产品数量为10万件,2014年A国生产......

    2017届上海市十三校高三第二次语文联考试卷

    2017届上海市十三校高三第二次语文联考试卷(二模) 一、积累应用(1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千岩万转路不定,_迷花倚石忽已暝。(李白《梦游天姆吟留别》)......

    深圳市2018届高三年级四校联考语文试卷

    深圳市2018届高三年级四校联考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2011-2012浙江省温州市八校高三联考语文试卷

    1.根据课文和要求,写出下面空缺的古诗文名句。(每小题2分,共10分〕 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 黄梅时节家家雨,。(赵师秀《约客》) 不应有恨,?(苏轼《水调歌头......

    2018年唐山市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唐山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2、答卷时,考......

    河北省唐山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唐山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自信的底气从何而来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