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春晚小品近三十年的回顾与思考
春晚小品近三十年的回顾与思考
对于中国人来说,在大年三十的晚上看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已成为每年的固定项目,好像没看年就过得不完整。于是,近三十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也形成了独特的春晚文化,而作为春晚的重头戏的小品在每年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关于它的变迁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一、小品的定义
小品泛指较短的关于说和演的艺术,它的基本要求是语言清晰,形态自然,能够充分理解和表现出各角色的性格特征和语言特征,最为代表的是喜剧小品。小品短小精悍,情节简单,但幽默风趣,滑稽可笑,题材方面贴近生活,题材广泛,往往针砭时事,内涵哲理,通过表面现象,讽刺一些不合理的事物,揭示一定的哲理,寓教于乐。
二、小品近三十年的变迁
1、小品演员的变迁
陈佩斯、朱时茂所表演的小品《吃面条》为春晚历史上的第一个小品,从此,陈佩斯和朱时茂开创了中国小品的先河,堪称一绝。他们在春晚舞台上表演的小品,部部堪称经典之作。从此以后,赵本山、宋丹丹、黄宏、赵丽蓉、蔡明、范伟等小品演员将这门艺术推向了巅峰。作为小品界的代表人物赵本山自1990年的小品《相亲》一炮而红之后,几乎年年上春晚,年年大红,曾一度被视为央视春晚的顶梁柱。但是赵本山在2012年的春晚因病退出,这也让我们看到小品经历过巅峰后的消极时期。
2、小品题材的变化
春晚小品一向秉持贴近生活、深入生活、体验生活的原则,题材大都来自生活,都是在生活中发掘出的老百姓所熟知的凡人小事,通过演员活灵活现的演出,使观众捧腹大笑,回味无穷。在春晚的舞台上,有许多的作品通过逗趣的语言、搞笑的表演向人们揭示一个简单却深刻的道理,也有些作品将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好的或坏的,融入到小品的创作中,表达创作者的想法。这些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小品作为一种娱乐项目的影响,也看到了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哲理性。然而,近些年来,春晚五代上的小品节目不是抄袭缺少笑点就是使用老梗,更别谈对当今社会上真正关系到老百姓根本利益的一些社会现实进行抨击了。如今,小品失去市场,与它的题材有很大的关系。
三、小品变迁的原因
幽默、风趣是小品登上晚会舞台之初就形成的一种风格,也因此赢得了观众的笑声和青睐。但是,绝不能为了迎合、取悦观众而刻意搞笑,这样必然会导致审美疲劳。小品呈现下滑趋势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小品美学的缺失,社会上缺少对小品研究的人才,也没有艺术院校、戏剧学院等高校开设关于小品的课程,理论范畴对小品的轻视就导致了创作者队伍的质量和数量。另一个方面,是编剧、演员两个队伍的原因,晚会小品可以说是中国独有的一门艺术形式,它很难表演,而且关注度也非常高,创作者、表演者应该是国宝级的人物。但是如今还活跃在春晚舞台上的知名演员屈指可数。而当代小品创作者更是面临创意上的枯竭,他们对观众的兴趣点的把我上存在误差,选取的题材也们又贴近群众,导致了小品市场的萧条。
四、小品变迁的反思
随着小品市场的缺失,我们究其原因不免也要联系到一些让我们感到气愤失望的社会现实。如今经济发达,人们生活富足,但人们的道德缺失引发的社会浮躁现象,在春晚舞台上向人们展现这些也确实不是春晚的初衷,可小品作为一种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它也该承担正确引导大众思想的责任,这既是小品的本意也是人民群众对它的进一步要求。所以,我觉得当今社会还是需要小品的,需要这种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来启发人们的一些情怀和行动,我也期待小品的回归能带给我们一些东西。
第二篇:春晚小品近三十年的回顾与思考
春晚小品30年回顾
1983年,小品首次登上中央电视台首届春节晚会,至今仍是最为大众化的艺术形式之一。或许是有意,或许是巧合。
小品成也春晚,败也春晚
小品能够走出象牙塔,从最初的戏剧、戏曲院校的练习作品到今天家喻户晓、深受欢迎的文艺样式,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功不可没。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刚开始,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进入百姓家,小品也逐渐成为一门艺术。如果科技进步不够快、如果电视普及得不够广、如果没有春节晚会,那观众可能会更晚些认识电视小品。
1983年中央电视台的首届春节晚会上,小品首次在电视上亮相。编导为了热闹凑趣,赶排了小品《虎妞阿Q逛北京厂甸》,表演者是斯琴高娃和严顺开。一个泼辣俏皮,一个憨傻滑稽,有极好的喜剧效果,虽然仅仅作为一个小插曲,但现场效果和对观众的吸引力受到大家的重视。那一年,还有王景愚表演的哑剧小品《吃鸡》。
从1984年到1990年,小品可以说是陈佩斯与朱时茂大放异彩的时期,两人1984年合作的《吃面条》使小品成为以后历届春晚的保留节目,“二子开店”红红火火。1989年春节晚会的4个小品都堪称佳作,像赵丽蓉、侯跃文的《英雄母亲的一天》;笑林、黄宏等4人表演的《招聘》;赵连甲和宋丹丹等3人表演的《懒汉招亲》;陈佩斯、朱时茂表演的《胡椒面》。从这年开始,小品取代相声成为晚会的第一主角,这种局面延续至今。1994年春节晚会中就有《越洋电话》、《上梁下梁》、《打“扑克”》、魔术小品《大变活人》等8个小品节目,2004年春节晚会,39个节目中小品占了6个,时长将近70分钟,占全部节目时长的1/4强。
陈佩斯打基础,赵本山扛大旗,人才青黄不接
看看春晚小品的历史。小品本是话剧的练功用品,而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小品乃是陈佩斯朱时茂的《吃面》,从此陈朱二人以《烤羊肉串》《警察与小偷》《警察与小舅子》《主角与配角》等率先垄断春晚。待此二人离去后,赵本山才开始逐渐成为第二个春晚小品之霸,主要作品包括《相亲》《我想有个家》《拜年》《红高粱模特队》《三鞭子》《卖拐》《卖车》《钟点工》《昨天,今天和明天》等等。其他的小品,有潘长江《过河》,赵丽蓉系列。郭达、黄宏等人也南腔北调的有些,主要是河南、陕西等地方言,唯一可算南方的,就是严顺开有过几次露面,说的是普通话(有上海语感。
1984年陈佩斯和朱时茂合作了小品《吃面条》,在春节晚会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为小品成为春节晚会的保留节目打下基础。1985年在工人体育馆举办的春节晚会虽然整体不成功,但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拍电影》又一次获得成功。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级编辑朱景和等在《中国电视艺术通史》中认为,细心的人能够从陈佩斯的喜剧小品中看出悲剧的味道,这是它比其他小品更经得起
时间考验的一个重要原因。陈佩斯对于小品的生存居功至伟,以至尽管十多年不演小品但大家还是没有忘记他。
1990年,赵本山在几番“送礼、走后门”不成之后,凭实力登上了春晚舞台,他和黄晓娟主演的《相亲》获得了综艺类节目的第一名。90年代的小品舞台是赵本山和宋丹丹的“二人转”。而时序进入新千年之后,虽然黄宏、巩汉林、严顺开等老将时常上演“前度刘郎今又回”,但小品舞台的聚光灯总是“不公平”地围着赵本山转了。天津艺术研究所所长刘连群认为,赵本山自从上春节晚会以来每年都能拿到一等奖,90年代初,他的小品就已经有3个研究生做策划,现在赵本山是小品、二人转、影视三套马车,因为小品这个舞台已经容不下赵本山了。
可以说,今天的赵本山已经身系小品在春节晚会中的地位甚至它的发展前景,2003年赵本山萌生退意让晚会导演惊出一身冷汗。张春生认为,赵本山演出中的某种夸张是为了表演而表演,像200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走的那几步就是一种很夸张的走法。小品应该是生活的浓缩,赵本山的小品存在为小品而小品的倾向。但中华喜剧美学研究会会长陈孝英说,赵本山的小品艺术是新兴的、独立的表演艺术形式,小品本身的优势就是样式的通俗化,在中国小品目前出现了异化和庸俗化现象的今天,赵本山小品俗中出雅的风格是一面旗帜。
我认为目前喜剧小品的人才处于一种青黄不接的局面,作品的创作需要一些刺激。
第三篇:二十年春晚小品赏析与思考
二十年春晚小品赏析与思考
小品美学与艺术鉴赏这门课即将结束,回顾第一节课,石明庆老师给我们看了1983年第一届春节晚会。那时候,小品首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而且直到现在,小品仍是春晚的重头戏。二十年让小品在历史的舞台上不断接受考验。正如“小品成也春晚,败也春晚”。在上课期间,有些小品让我印象比较深刻,如《吃鸡》、《吃面条》等。在欣赏小品的同时,我也认识了不少演员,如王景愚,陈佩斯,朱时茂等。其中最熟悉的当属赵本山了,他无愧于表演艺术家的称号。一方面,他来自民间,他表演的作品更能感染大众,另一方面,也是幸运的一面,赵本山最初一直有不错的搭档和他演对手戏:高秀敏,范伟,宋丹丹,这让赵本山经历了一个春晚的黄金时期。
对于春晚小品,除了赏析的同时,我们也要对其进行思考。春晚有着独特的文化功能,它是一台呈现给老百姓的大联欢,然而,从近几年的情形看,小品、相声等这类节目多趋向技术性的效果,而少了艺术性的创造。简单来说,就是人物塑造没有根基,缺乏性格展示的生活依据和内在逻辑。比如那些以农民为主人公的小品,由于创演者没有依托真正的农民生活,只是把某种自以为可乐的情节安排到某个农民身份的角色上,把一段被称为笑料的对白安放到某个人物身上,而忽视了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因而无法让人觉得这样的角色在那种情境下必然会有那样的行为,说出那样的话语,给人一种不甚真实的感觉。尽管很多节目想通过光明的尾巴起到感动人、提升人的教化效果,劝人向善,但艺术是有其自身规律的,这种“善”的作用必须建立在“真”的基础上,并经过“美”的升华,否则,“善”的作用和目的就无法实现。我们常说,一部作品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冯巩的作品之所以在观众评选中脱颖而出,还是在于其有着引人向善的价值指向,通过张扬拾金不昧的社会公德,实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较好统一。所有语言类的节目,还是要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创演,在创作中重视表现生活本质的内在逻辑、人物性格的真实逻辑,让观众在饱含“真善美”品格的有意义的笑声中获得快乐与感动。毕竟,不注重在作品中增加“真”的含量,再“善”的愿望和再好的立意,都难以实现艺术创演“美”的目的。
小品是生活的浓缩,而今的小品却出现了异化和庸俗化的现象。而且目前喜剧小品的人才处于一种青黄不接的局面,作品的创造需要一些刺激。赵本山也对小品现状十分担忧:“小品存在危机,就我来说,每年都得上春节晚会,不上还不行。我衷心希望能出现更多的新人把我们盖下去,免得我们在台上晃得那个闹心。我把春节晚会比作战场,宁可战死也不能当逃兵。最后战死了,我就下去了。”
二十年的春晚小品经历了走出象牙塔到家喻户晓,深受欢迎的过程,而今我们在欣赏小品的同时,要更多的思考小品在以后的日子面临的问题,究竟小品何去何从,是走向辉煌还是逐渐没落,值得我们深思。同时,我也希望在石明庆老师的指导下,能更深入的了解美学知识以及其他更多更广的知识!
第四篇:创作者解读春晚小品三十年的幕后故事
1983年,央视春晚[微博]拉开序幕,小品这种为“中国特色晚会”量身定制的节目形态也赢得一席之地,并逐渐成长为春晚这道大餐的主菜。在这三十年里,小品的内容及风格不断变化,家喻户晓的小品演员也在悄悄更新换代。观众们从这些小品中看到了世事变迁,而台前幕后的创作者对此也有不同的解读。
1983-2013年戏剧习作借助电视平台红遍全国,专家、主创解析30年发展历程
春晚小品:中国特色全民娱乐方式
1983年,央视春晚拉开了序幕。中戏表演系的一个观察生活练习《买花生仁的姑娘》被搬上了春晚舞台。同年舞台上被称作小品或者喜剧小品的还有王景愚的《吃鸡》,以及严顺开的《逛厂甸》《弹钢琴》《阿Q的独白》。尽管早期定义稍显混乱,但小品,作为一种为中国特产——“晚会”量身定制的节目形态还是赢得了一席之地,并逐渐成长为春晚这道大餐的主菜。
去年,“小品王”赵本山[微博]多年来首次缺席央视春晚,今年甚至宣布退出小品界,而连续24年登台的黄宏今年也没有露面。与之对应的是,以“贺岁舞台剧”打开局面的戏剧团体“开心麻花”连续两年登场,代际更替的讯息越来越清晰。本报记者耗时两个多月独家采访了赵本山、陈佩斯、黄宏、王景愚、蔡明[微博]、潘长江[微博]、巩汉林、沈腾[微博]等春晚小品“熟脸”,以及黄一鹤、赵连甲、何庆魁、束焕等幕后功臣。他们记忆中“春晚小品30年”的点滴,也折射着30年来的社会变迁。
溯源 戏剧院校的教学训练
小品,作为央视春晚上最受欢迎的语言类节目形式,三十年来为观众带去了许多欢笑,也让一批明星家喻户晓。追根溯源,小品最早来源于艺术院校教学所进行的训练用的戏剧小品。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在《演员的自我修养》中提及“戏剧小品”的概念,将其定位为“培养演员的心理技巧和想象力的训练手段”。据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副教授胡薇介绍,以戏文系教学中的写作训练为例,学生要先从散文入手,逐渐过渡到简单事件小品及复杂事件小品,之后进行几轮的短剧练习,最后才进入到毕业大戏的创作。除了戏剧领域,音乐、美术等其
他艺术门类也有小品的身影,比如“器乐小品”“速写小品”等等,许多艺术大师都有过不少这样的练手之作。“小品虽小,却是五脏俱全。一部大戏所该有的起承转合它都有,只是缩小了格局,精简其过程,浓缩出精华。小品本身也并不意味着粗糙和浅薄,因为‘以小见大’是每一个好的小品必备的特征。”
“对于系统的艺术教育而言,小品是学习创作的必经之途,但教学所用的戏剧小品与春晚小品却有着本质的不同。”胡薇称教学小品只是艺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训练阶段而非终点,只要能自圆其说,对内容、题材,悲剧或是喜剧,大众还是小众,没有限制。春晚小品则不同,它生来就是一个可以直面大众的成熟作品,甚至由于春晚平台的特殊性,它所受到的关注与其影响力可能要远远超过任何一部大戏。
成形 电视媒介塑造小品形式
1984年春晚的《吃面条》,让中国观众知道了什么是“小品”。在那之前,是哑剧。王景愚的《吃鸡》,就被称之为“哑剧小品”。“哑剧是从国外传过来的,有规律性和套路可循。”陈佩斯说:“但当时我们的小品,还没有完整地在舞台上出现过,也没有现成的模式,都要自己摸索着来。戏剧在过去都是整台大戏,属于单独完整的艺术形式,可是用一个十几分钟的东西把它切分出来,穿插在晚会节目里,这种形式是我们近代没有的。”不过近些年,陈佩斯在一些古代戏剧资料里发现,最早的小品形式从汉唐时期就有,“比如唐宋的参军戏,只是到了近代,因为某种原因被淹没了。”
“早期的小品演员,随便拿一个题目,就可以演上十来分钟,即兴的内容比较多。包袱也不会卡得特别紧,后来慢慢地小品就规范化了,因为它借助了电视这个媒介,就有了各种技术上的限制,镜头、时长啊,也就有了小品编剧。”早期春晚编导组成员赵连甲称:“如果你留心观察早年春晚的报幕名单,小品相声等语言类节目都没有‘作者’或者‘编剧’的署名。因为那时的节目是集体讨论出来的,最后分工,谁写谁排,没署名一说。”
“任何样式的艺术都是生于民间、兴于民间的。电视普及在民间、小品落户电视,就兴于民间。”何庆魁认为电视让小品走向繁荣,各地小品带有明显的地方风格,如北京人艺风格的京味小品,带有相声曲艺风格的天津小品;黑色幽默风格的南方小品,以及从二人转“拉场戏”转化的东北小品等。这些小品在登上电视特别是春晚后,也一定程度上普及了地方文化,比如东北方言。
发展 从戏剧出发,又回归戏剧
早期登上央视春晚演出小品的王景愚、陈佩斯等人,作品带着显著的戏剧小品转型而来的痕迹,风格“从戏剧小品出发,渐渐向晚会气质走近”,胡薇特别提及陈佩斯、朱时茂[微博]这对黄金搭档,“他们的《吃面条》《主角与配角》《警察与小偷》等作品,人物关系的变化和层次很清晰,重视对角色心理层面的展示,运用了角色的倒错与置换、人物内心与表面的差异、意识与潜意识的矛盾等喜剧创作技法,再加上两人的精彩演绎,让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陈佩斯日后告别春晚,专注于戏剧舞台,进一步发展陈氏喜剧风格。“他的作品重视戏剧性的营造,相较当下泛滥的‘挠痒痒’‘抖机灵’式的喜剧,显得更老派和扎实。”《中华艺术通史》中曾对陈佩斯的小品有过这样的一段文字描述,大致内容是陈佩斯的小品有悲剧的味道,这也是为什么他的小品比较高级,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原因。对于这样的评价,陈佩斯表示认可:掌握喜剧的方法,就是要抓住故事的悲情内核,并把它延伸变成喜剧因素,用不同结构编织成不同作品。如果没有悲的内核,喜剧就如同一盘散沙。
在胡薇看来,以赵本山、潘长江、巩汉林等人为代表的小品,从东北二人转生发而来,借助语言的魅力,令现场效果十足。“这类小品比较依赖于演员本身的特征。赵本山有多年的底层经验,对观众的接受心理把握准确。他们以调侃、变形的方式演出对现实生活的关注,这种接地气的平民性很受观众欢迎。”
这几年,宋丹丹[微博]、赵本山、黄宏等老人相继退出春晚。2011年“开心麻花”登台,这让胡薇感受到“晚会小品开始向戏剧小品回归的一种趋向”。十年前,“麻花”首创“贺岁舞台剧”概念,以“智慧盘点事件+精彩动人故事+幽默表演风格”的风格,在戏剧圈独树一帜。十年间,“麻花”已累积了超过20部舞台剧作品,成为了北京城里人气最旺的戏剧团体之一。“只要在剧场看过‘麻花’演出的观众,就一定难以忘记台上台下热烈欢乐的气氛。麻花式喜剧这种重视即时的剧场效果特点,也是他们与春晚小品舞台天生绝配的原因。”
【30年大事记】
198
3第一届春晚首开小品先河,严顺开、王景愚登场
198
4陈佩斯、朱时茂联手登场
1987
郭达、赵丽蓉登场;首创动物小品(1992年还有一个)
1989
黄宏开始连续24年上春晚,宋丹丹亮相
1990
赵本山、巩汉林亮相
199
1蔡明登场
199
2潘长江亮相,巩汉林、赵丽蓉成搭档;观众票选开始
199
3郭冬临登场,郭达、蔡明成搭档
199
5赵本山带范伟[微博]登场
1998
赵本山、范伟、高秀敏形成“铁三角”
1999
赵本山开始与宋丹丹合作;赵丽蓉最后一个小品,次年去世;赵本山开始连续13年成“小品王”
2004
高秀敏最后一个小品,次年去世
2006
首次出现南方小品,而且一上就是两个
2010
再次出现南方小品(《50块钱》)
2012
赵本山多年来首次未上春晚;“开心麻花”团队首次亮相2013
黄宏24年来首次未上春晚
专题策划统筹/金秋 黄维嘉
专题采写/新京报记者 勾伊娜 天蓝 陈然 刘玮
数说小品
30年(共31届)央视春晚小品总计178个,平均每年5.7个最为普遍的情况(20届)是每届5-7个小品
演员最多的单个小品是1999年的《减肥变奏曲》(10个演员)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责编: 葱尾)本文转载于http://
第五篇:浅谈春晚小品经典台词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春晚小品经典台词
作者:陈 亮
来源:《南方》2008年第05期
为什么呢?
这是为什么呢?
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是今年春晚小品《梦幻家园》中的一个台词。为了能卖出房子,蔡明饰演的售楼小姐经历的酸楚可想而知。老搭档郭达向售楼部发起了“集结号”般的总进攻。房子之所以卖不出去,售楼小姐有直接的关系。然而,围绕蔡明的不是直接的买房卖房,而是有“老痴呆”嫌疑的住户郭达对物管的不满以及声嘶力竭的咆哮。王平客串的几个鲜明人物也是房子之所以卖不出去的催化剂。一开始对物管一窍不通的蔡明无奈地像“十万个为什么”,处心积虑又无所事事地不停问“为什么呢?”答案最后终于得以证实:连售楼部也露水,被经过的人误看作水产“仓库”,实在是对当今房地产商的一个莫大讽刺。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呢”的巨大黑色幽默式的魅力。因为有了这句台词,整个小品通俗易懂,而且暗含匕首,让售楼小姐斯文扫地,但更多的是同情和共鸣。所以,整个小品看似诙谐低调,其实容纳了太多的形而上的悲剧意识。这也是“为什么呢?”得以共鸣的真正原因。看似“老实巴交”的售楼小姐随口吐出的没有主谓之分的问句,其实恰恰是当今“活力四射”“百般娇艳”的售楼小姐的一个反面版本和反串角色。如果后者也能像蔡明一样多问几个“为什么”,也许那些烂渣子工程会逐渐得以整改和修缮,在住户以及其他人眼中也可以一了百了,对于蔡明至少也得刮目相看;至少像郭达这样的“智慧秃顶”也不会这么失望而被误认为“痴呆”和“傻瓜”。而现在像“蔡明”式的售楼小姐真的寥寥无几了!
能引起共鸣的台词才能经久不衰。语言的魅力正在于此。去年春晚赵本山和宋丹丹合作的小品也有一句经典台词叫“你太有才了!”,表面是赞扬,其实暗含贬义。当宋丹丹为丈夫卖出20万的一颗公鸡蛋而欣喜雀跃,夸张地说出“你太有才了”并且加以反复,语意加重,寓意也在加强,讽刺也在升华。
其实文字不是粉饰得越奢华越有认同感。朴素的文字不需要粉饰也能让你忍俊不禁,啼笑皆非而充满生活的质感和超越生活本身的力量。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才是艺术。而往往我们认可艺术是高于生活的,却往往忽视了艺术来源于生活。举个例:公鸡是不会下蛋的,于是乎才有了卖价值20万高价的公鸡蛋的大胆设想。如果换做“恐龙蛋”,也许顺理成章地价格不菲,但由于不符合农民生活中“手中不可能持有恐龙蛋”而只可能出现“公鸡下蛋”这一基石,所以在引发观众的笑声中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从而吸引观众的眼球了。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再看那年春晚,最吸引我的压轴戏还是本山大叔和笑星范伟的《功夫》,当本山大叔使用天衣无缝的计谋妄想受过多次欺骗的范伟上当时,没想到范伟已经变得“大智若愚”,自作聪明、本想忽悠惯了的“江湖老道”却栽在他的老对手手下,呜呼哀哉:“现在的世道啊——连猫都给老鼠当„伴娘‟了!”一句本不是谚语的话,却火辣辣充满感情色彩和喜剧氛围!叫人觉得豁然开朗,三日不知肉味!
赵丽华的“诗”一再引起读者的质疑。反对者自然很正常:像这种说一句话然后拉一个回车键便大功告成的诗可谓千篇一律,再随便不过了。然而当时我感到迷惑并持保守意见的原因现在可以尘埃落定了:正是赵丽华这样的平民诗人造就了她的才华。正像“人不可貌相”,赵丽华是美丽前卫的,正像她的名字,正像她的诗歌(文字):朴素无华而诗情斐然。其中蕴含的深意岂是堂而皇之的“噱头”之类能相媲美的?
“你太有才了”和“为什么呢”之类的个性语言,极度夸张的同时,带给我们的是超越“无厘头”又极具“共性”的听觉和视觉感官刺激,并且从内心深处发自肺腑的认可和感慨——当语言和文字融入同一条河流时便在此殊途同归!也许,这正是语言在人类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中发挥巨大作用并得以传承的根本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