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全国卷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时间:2019-05-14 23:52: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高考全国卷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高考全国卷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第一篇:2018高考全国卷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专题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复习目标:掌握中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井田制、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的三种主要表现形式;中国古代主要赋税制度的名称、内容、影响、演变过程和演变规律;复习时注意链接中国近代史上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解决土地的方案;新中国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对土地制度的影响;世界史上欧美主要国家英、法、美、俄、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采取的土地政策及影响。

一、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一)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井田制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二)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

1、地主土地私有制:是我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土地制度,占支配地位。①确立:战国时期,法律上正式确立的标志是商鞅变法。

②影响: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起过积极作用。但其闭塞性和自给自足的特点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阻碍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长期贫困和落后,其自给自足、分散性的特点也是封建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其转让和买卖的特点造成了封建社会严重的土地兼并,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③废除:1950年—— 1952年,新中国经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2、封建土地国有制

①均田制。始于485年

北魏孝文帝改革,隋唐前期沿用。唐朝中期,因

的严重,国家支配的土地大大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下去了。均田制实施的前提是国家要掌握大量可供支配的土地。②王田制。③屯田制。(②③因未列入考试范围,故略)

3、自耕农土地私有制(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

如:更名田,1669年,宣布原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废除于1953——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道路。

中国近现代的土地制度(土地政策)

⑴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 天朝田亩制度 》。特点:绝对平均主义的土地分配和产品分配方案,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⑵资产阶级: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其民生主义思想即平均地权。特点: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但是改良的土地纲领,不是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⑶中共的土地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①国共政权十年对峙时期: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变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②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只是限制封建剥削)③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建国以后:①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运动,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②从1953年开始,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确立了社会主义土地国有制。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世界史上主要国家的土地政策:英国圈地运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和拿破仑的《民法典》,确立小农土地所有制;美国《宅地法》;俄国1861年改革的土地赎买政策;日本明治维新承认土地私有废除土地买卖禁令;苏俄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1927年农业集体化,土地国有。

二、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

1、中国古代赋役制演变的基本线索:赋役是维护封建统治和剥削、掠夺人民的工具,是运用国家政权对农民进行超经济剥削的手段。封建财政管理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点,就是如何保证赋役来源和加强对赋税的攫夺。自战国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的赋役制度主要有四种:战国秦汉时期的租赋制、魏晋至隋唐的租调制、中唐至明中叶的两税法、明中叶至鸦片战争前的一条鞭法和地丁合一。

2、主要赋税制度的演变过程:

⑴春秋末年:概念: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进行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即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公元前6世纪初,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实行按亩收税。

作用:①这两项措施都属生产关系的变革。在此以前,受田的诸侯臣下向授田者交纳一定的贡赋;在此以后,齐、鲁两国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这开创了后来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先河。

②由交纳贡赋到按亩纳税的变化,适应并促进了土地所有制的进步(由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向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变),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齐国和鲁国都在今山东境内,最早实行按亩纳税,反映了我国古代山东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2)秦朝:实行土地私有,按亩纳税(田租),徭役,户赋,兵役,杂税

(3)两汉的编户齐民:概念:西汉政府对百姓的管理实行编户制度。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财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那时,田租较轻(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政策多次减轻田租),但人口税和更赋很重。

作用:编户制度是一种政治经济相结合的制度。西汉政府通过这一制度在政治上统治人民,在经济上剥削人民。编户制度的建立是西汉时期国家统一和封建专制统治加强的结果 又促进了国家统一和封建专制统治的进一步加强。

(4)租调制和租庸调制

概念:受田农民每年必须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量的租(田租,交纳谷物)、调(户税,交纳帛或布),还要服徭役,称为租调制或租调徭役制。

隋朝沿用北魏以来的租调制,并规定“民年五十,免役收庸”,即50岁以上的男子,可以交纳一定数量的绢,以代替徭役,以庸代役的办法开始在部分受田农民中推行。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规定受田的农民不去服徭役的都可以纳绢或布代替,不再有年龄的限制,史称租庸调制。

作用:租调制和租庸调制都是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封建剥削制度。但是,隋唐时期推行的租庸调制比起北魏的租调制来讲,农民负担相对减轻。纳绢或布代替徭役的规定,使农民的生产时间较有保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强盛。(5)两税法

背景:均田制的瓦解和农民因战乱而大量逃亡,使以均田制为基础、以丁身为本的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了。

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实质上是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制的新税制,主要内容有:

①“量出制入”。即中央政府根据每年的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分配给各地,各地依照中央分配的总额向当地人户征收。

②依据土地、财产的多寡征收地税和户税。地税征粮食,户税征钱(实际征收时,大部分钱都折算成绢帛)。

③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④“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即无论是本地的土著人户,还是外迁来的人户,都在居住地交纳。

⑤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⑥没有固定住所的商人,由所在州县按其收入的1/3征税。

作用:两税法的实行,是我国封建社会赋役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实行初期有积极作用:

①扩大了征收赋税的范围,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也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

②“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使赋役负担较为合理,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但是,土地兼并不再受到限制,“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身之居”的现象随处可见。大地主凭借政治势力,千方百计隐瞒土地和财产,把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随着政治的腐败,唐政府在两税之外,又增加了许多苛捐杂税。户钱折成绢帛,随着钱重物轻,农民的户税实际上不断提高。由于以上原因,到了唐朝末年,农民的赋税负担不断加重。土地兼并和赋税繁重,正是唐末农民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

(6)北宋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实质分别是纳钱代役和按亩纳税。(7)一条鞭法

概念:明初实行按田亩征收田赋,按户、丁征发徭役的赋役制度。为此,明政府编制了《鱼鳞册》(登记田亩)和《黄册》(登记人口)。明朝中期,由于土地兼并和赋役不均的情况日益严重,农民大量逃亡,国家财政出现了危机。

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主要内容有:

①赋役合并。即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等“并为一条”,折成银两。②将以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摊入田亩,按人丁和田亩多寡来分担

作用:它是我国封建社会赋役制度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积极作用有: ①纳银代役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②将部分丁役(不是全部)摊入田亩,使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并为以后清朝实行的“摊丁入亩”开了先河。

③赋役征银,这在中国赋役史上是第一次,既反映了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8)摊丁入亩(地丁银制度)

概念:清朝于1644年迁都北京后,宣布以明朝的“一条鞭法”征派赋役,免除一切杂税和“三饷”,农民的负担一度有所减轻。后来,随着用兵频繁,军需日增,丁银负担不断加重,农民被迫逃亡。

为了稳定征税的数额,清政府于1712年(康熙51年)宣布:以1711年(康熙50年)的丁银额为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即以后增加的人口,不再加征丁银。1723年,雍正帝在全国实行“摊丁入亩”的赋税制度。即把全部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所以称“地丁银制”。

作用:“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是明朝“一条鞭法”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我国封建社会赋役制度的最后一次改革。积极意义:

①丁税全部(一条鞭法只是一部分)摊入田亩中,中国历史上几千年的人头税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

②赋役征银和“一条鞭法”一样,促进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据《熙朝纪政》记载:“摊丁入亩”后,“保甲无藏匿,里户不逃亡,贫民免敲扑”。意思是隐瞒人口和农民逃亡的现象减少了,农民的负担减轻了。这有利于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总之,“摊丁入亩”的实施,是18世纪中国出现“康乾盛世”的一个重要原因。

3、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规律

⑴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向以土地为主转变(以两税法为标志),直至取消人头税(以摊丁入亩为标志),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驰。

⑵赋税由实物租为主到货币租为主(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反映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⑶农民由必须服徭役发展到可以代役。(以庸为标志)⑷征税时间由不定时到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⑸税种由繁到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⑹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对商品征收的税越来越重。

检测:想一想,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改革方案中,哪些有利于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减轻?更赋、庸、两税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检测: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两大主要趋势是什么?带来什么影响?

两大主要趋势: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向以土地为主转变,直至取消人头税;赋税由实物租为主到货币租为主。

影响:政治上,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驰,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稳定。经济上,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人口增长方面,隐蔽人口的现象大大减少,有利于我国人口增长,也有利于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

3、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以税种分类:

⑴以人丁为主要征税依据的有:编户齐民、租调制、租庸调制。

⑵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征税依据的有:初税亩、相地而衰征、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⑶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有: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4、高考热点预测:

土地政策、赋税改革可与“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等相结合或切入。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后期,鲁国实行的初税亩和齐国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导致的后果是

①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②承认了土地私有

③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④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西汉政府实行编户制度主要是为了 A.恢复和发展经济 B.控制农民和保障税源 C.稳定社会秩序 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3.西汉时期,在赋税上实行编户齐民制度,其最大特点是

A.设立以人丁为主要赋税标准

C.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严密

B.实行赋税与行政管理一体化 D.赋税简明易行

4.唐朝两税法的实行表明

①租庸调制已无法维持 ②征税标准不再以人丁为主 ③遏制了土地兼并的势头

④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⑤封建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①②⑤ 5.唐德宗实行两税法的主要作用在于

A.一年分夏秋两季征税

C.减轻了农民负担

6.与唐朝前期的租庸调制相比,唐朝中期开始实行的两税法的主要特点是

A.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依据资产和田亩多寡收税 D.农民的赋役负担有所减轻

D.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

B.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7.两税法与租庸调制的最主要区别是

A、废除了人头税

B、征税标准不同

C、征税范围扩大

D、以征收实物地租为主

8.唐初实行租庸调制和中期实行两税法的相同实质是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手段 B.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 C.对农民剥削程度的降低 D.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9.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是因为改变过去

A、以土地多少为主的征税标准

B、以财产多少为主的征税标准

C、以土地和财产为主的征税标准

D、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10.两税法实行后,地主阶级千方百计把新增加的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

这里的“新赋税”主要是指 A.人丁税

B.土地和财产税 C.兵役税

D.徭役税 11.明朝时的一条鞭法和清初的地丁银制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特点是

A.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 B.自然经济渐趋瓦解

C.农业、手工业发展 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12.一条鞭法遭到大地主反对,主要是因为

A.按实物征税 B.把实物折成银两征税

C.解除了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 D.按田亩的多少征税 13.清代征收“地丁银”是指 A.只征土地税,废除人丁税 B.土地税、人丁税一律只收白银

C.按土地与人口的多少征收白银 D.将丁税平均摊入田赋统一征收 14.“一条鞭法”不同于“两税法”的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点是 A.废除了人头税 B.以田亩数计征 C.赋税折银征收 D.按照资产交纳 15.清朝前期实行“摊丁入亩”政策最重要的客观作用是 A.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 B.使赋税的征收办法简化 C.土地的利用率提高 D.使雇佣劳动者增多

16.明朝后期张居正改革实行的“一条鞭法”和清朝前期雍正帝实行的“摊丁入亩”共同的直接目的都是为了 A.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B.保护自耕农的生产积极性 C.实践儒家的仁政思想 D.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 17.以下按土地多少为标准征税的制度是

①初税亩②两税法③租庸调制④一条鞭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④

18.明朝后期,一条鞭法的实行是我国赋税制度的又一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 ①赋役合并②以钱募役③赋税征银④按田亩征税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19.明朝的一条鞭法和唐后期两税法体现了倡导者怎样的理财思想 A、轻徭薄赋

B、无夺农时

C、平均负担

D、平源节流 20.明朝后期一条鞭法和清朝前期摊丁入亩制度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A.以货币形式征收租税 C.减轻了对农民的控制

B.废除了长期存在的人头税 D.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1.两税法、一条鞭法和地丁银制度的相似之处在于 A.都征收银两 B.都损害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反对而停止

C.不以人头为征税的标准 D.都加强对土地和财产数量的征税

22.上述三种赋税制度的演变反映出封建生产关系的趋势是 A.由征收实物税转变为征收货币税 B.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 C.由以人丁为主征税标准演变为按田亩征税D.阶级矛盾尖锐,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23.中国古代的徭役不断演变,先由实物形式代替,乃至于最后摊入田亩中,统一征收地丁银。这种演变从本质上表明

A.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C.人身控制不断松驰

B.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D.小农经济不断巩固

②赋税种类由繁多到逐渐减少 24.纵观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发展史,可知其演变的基本趋势有

①赋税制度随土地制度的变革而演变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5.从西汉到清前期,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是 ①征税标准从以人丁为主向以田亩为主演变 ②由征收实物逐渐向征收银两过渡 ③人口税在赋税中的比重越来越少直至被取消 ④商品税在赋税中的比重日益减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6.纵观古今的税收,从根本性质上说,社会主义税收 A.较前种类增多了,但数量减少了 B.较前范围扩大了,种类增多了 C.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D.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非选择题

27.赋税制度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有重大影响。在清朝康乾盛世,赋税制度发生过重大变化。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康熙五十一年,康熙帝谕大学士、九卿等曰:]今海宇承平已久,户口日繁,若按见在人丁加征钱,实有不可。人丁虽增,地亩并未加广。应令直省督抚,将------摘自《清圣祖实录》卷二四九

材料二 将全国丁银总额固定下来,不再随着人丁数字的增长而加赋,这对无地少地的劳动人民有一定的好处,也使广大农民不再因丁税太重而四处逃亡。这对稳定社会秩序,发展社会生产,增加政府税收,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摘自魏千志《明清史概论》

③征税标准由计丁为主向以田亩为主过渡④赋税形式由实物形式逐渐向货币形式演见(现)今钱粮册内有名丁数,勿增勿减,永为定额。其自后所生人丁,不必征收钱粮。材料三“地下合一”(即“摊丁入亩”)的具体内容是:“令各省将丁口之赋,摊入地亩,输纳证解,统谓之‘地丁’。”“自后丁徭与地赋合而为一,民纳地丁之外,别无徭役矣。”(《清史稿》卷一二一)以上所引,说得很明白,“地丁合一”的基本精神是简化赋役的征收办法,将双重标准化而为一,民纳地丁之外,别无徭役,对于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减轻了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摘自李治亭主编《清史》(上卷)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运用材料一说明康熙年间在赋税制度方面有什么新举措?实行这一新举措的原因如何?

(2)材料三所涉及的赋税制度对上述新举措有何进一步发展?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二者的共同影响。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党中央、国务院最近决定在安徽全省和其他省(市)自治区选择少数县(市)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探索建立规范的农村税费制度和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的办法。这次改革是我国农村继土地改革、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的又一重大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步骤。

材料二 这次税费改革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是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村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改善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举措。这次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简化农村税种,将原来的一些行政收费项目统一改为税,并把原来按人口和地亩均摊税费的办法除农业税外,统一改为按真实发生的经济活动征收。

请回答:

(1)我国古代史上赋税制度有过多次改革,简述清初税费改革的内容及其意义。

(2)材料一中提到我国农村1950年起进行了土地改革,1979年起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试概括这两次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材料二中提到当前我国农村的税费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请你从经济学的角度谈谈自己的认识。

(4)从政治常识角度看,我国农村的税费改革对改善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的稳定有怎样的意义?

29.清朝建立以前,我国赋税制度完成了两次重要转变:一是收税的标准由以人丁为主转向以财产为主;二是收税的形式由以实物为主向以货币为主转变。第一次转变发生于唐朝,第二次转变发生于什么朝代?简述这次转变的原因和影响。

30.我国古代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主要表现在哪里?在封建社会中后期赋役制度的重大变革中,是如何对农民人身控制逐步放松的?其实质是什么?

31.简述西汉至唐朝中赋役制度的演变过程,(分析这种演变的主要趋势及其原因。简述唐初至清前期赋役制度的演变,分析这种演变的主要趋势及其原因。

一、选择题

1.D 2B 3B 4D 5D 6B 7B 8.D 9D 10B 11A 12D 13D 14C 15A 16A 17D 18B 19C 20B 21D 22B 23A 24.D 25B 26C 二.非选择题

27.(1)新举措: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原因:人口增加,人均土地面积减少。(2)发展:将丁税平均摊入田亩。影响:减轻农民负担,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稳定社会秩序。

28.(1)雍正帝时,清政府实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地丁银。这样,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人头税被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农业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2)相同点:都是一次重要的改革,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不同点:改革的内容不同,前者是土地所有制的改革,后者是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改革的结果不同:前者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为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后者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推动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3)税费改革简化了税种,改变了过去按人头、田亩均摊税费负担的做法,避免了加重农民负担的现象。由于以前的乡统筹费主体是行政机关,收费项目和标准的设置随意性大,容易导致乱收费。乡统筹费改为税以后,由于税收具有强制性,固定性,税收的确定和变化都要以法律为依据,不得随意更改,这样就彻底杜绝了加重农民负担的口子。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需求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需求不足在农村表现得也很突出。要刺激农村消费,增加农民收入是一条重要途径,只有减轻

农民负担,才能增加农民收入,才能扭转农村消费不足的局面,从而带动全国消费需求的增加。

(4)我国对内职能之一就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这次税费改革理顺了国家、集体、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将农村的分配制度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从而消除了加重农民负担的根源,有利于改善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29.明朝(或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削弱;影响:促进了货币地租的产生和部分农产品商品化。

30.⑴农民被编入国家户籍,人口、性别和年龄被作为征收和征发徭役的主要依据。

⑵唐朝两税法,规定按资产和田亩交纳赋税,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明朝一条鞭法,把按户口、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到田亩上。清朝的“摊丁入亩”,把木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废除了人头税。

⑶调整封建生产关系。

31.(1)演变:西汉编户制度(以赋役为主):北魏租调制;隋唐租庸调制,纳绢或布代役;唐中期两税法改变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主要按土地和财产多少征税。(2)趋势:一是税种由繁多向单一发展;二是征税标准按人丁收税逐渐发展为以地产收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趋于松弛;三是税收由不定时到基本定时;四是由劳役地租为主过渡到实物地租为主。

(3)演变:唐初实行租庸调制,纳绢或布代役;唐中期两税法改变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主要按土地和财产多少征税;明中期推行“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杂税合并,折成银两,分摊于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多少征银;清前期实行“摊丁入亩”,将丁税平均摊入田赋,统一征收“地丁银”,废除人头税。

(4)趋势:以银两代实物,赋税中货币比重加大;征税从以人丁为主要标准改为以地产为标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趋于松弛。

第二篇: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化---归纳相当完整

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

(1)赋税制度的沿革 ①春秋初税亩

从春秋末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鲁国开始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它承认私田合法,这就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②秦汉赋税:编户制度

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是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兵役的依据。编户齐民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农民的负担有四项:田租(土地税)、算赋和口赋(人头税)、徭役、兵役。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但汉朝田租轻而人头税重。两汉赋税制的主要内容是“租”和“赋”两项。租是土地征收的税额,赋以丁计,包括算赋、口赋。算赋是对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口赋是专对儿童征收的人头税。

影响:A汉代统治者轻徭薄赋,迅速恢复发展了社会生产;B加剧了土地兼并,引发了阶级矛盾和社会危机;C少地或无地的农民为逃避难以负担的赋役,或托庇豪门,加强了豪强地主的势力,或沦为流民,成为社会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D大量的编户齐民从政府的户籍中消失。加剧了国家的财政危机。③隋唐租庸调制

租庸调制开始实行于隋朝,唐朝进一步加以完善。目的:缓和阶级矛盾,保证封建剥削,巩固封建统治 指导思想:轻徭薄赋

内容:租是田租(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调是人头税(交纳定量的绢或布);庸是纳绢代役(指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隋有年龄限制,唐无年龄限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特征:“庸”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作用: A以庸代役,一方面农业生产时间较有保证,另一方面劳动者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劳动积极性也相应提高。B农民负担相对减轻,有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唐前期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历时一百年繁荣局面的出现,正是实行租庸调制和均田制的结果。同时也促使开垦荒地;C保障了政府赋税收入,巩固了府兵制。D由租调制到租庸调制的转变,标志着对劳役地租这种最落后的赋税形式的否定,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④唐中后期两税法。

原因:唐朝后期,由于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手里无地可分,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唐德宗即位后,宰相杨炎建议改革赋税制度。建中元年(780年)唐朝政府颁布两税令,实施两税法。目的:政府为解决财政困难增加税收,改行两税法。

内容:A课税对象:由过去的主户扩大到客户,并对商人重新规定税率。客户纳税,反映了其地位由非法到合法的变化及其人身依附关系的相对减轻。B征课内容:将各种名目的赋税统一并到户税和地税这两税中。

C课税标准: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杂税、杂役。D征课时间:分为夏秋两季,相对集中并节省了征收时间。F征课原则:“量出以制入。”两税法提出,国家根据财政支出确立每年全国总税额,然后摊派各地征收。这种量出为入的原则可以说是创我国预算原则之先。特点:以资产和土地的多少作为纳税标准,即以资产税取代自战国以来的人丁税。

这次改革的基本精神是改税丁为税产,这符合土地集中和贫富升降的社会现实。两税法替代租庸调,是地主土地所有制高度发展的结果,奠定了唐后期至明中叶中国古代赋税的基础。

作用:A两税法统一了税制,这样既简化了征课名目,又可使赋税相对确定,保证了国家财政税收;从制度上避免官吏乱摊派的可能。B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惟资产为宗,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扩大了征税面,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

D两税法按照各户的贫富程度确定征税标准,较为公平。

E两税法是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多少为主,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和进步。

局限性:①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越来越严重,激化了阶级矛盾;②大地主隐瞒财产,转嫁赋税,政府又增加许多苛捐杂税,农民负担更加沉重。⑤北宋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内容:王安石变法实行募役法规定官僚也要交纳役钱,实行方田均税法,清查隐瞒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坏平均赋税,使官僚地主无法逃避赋税。后因大官僚大地主反对被废除。

特征:交钱代役;清查隐瞒土地,使官僚地主不能逃税。实质:纳钱代役和按亩征税。⑥明后期张居正的“一条鞭法”

背景:是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和土地集中、阶级斗争的产物。目的: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化繁为简、平均赋役,内容:A赋役合并: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B折成银两,C部分“摊丁入地”: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意义:A上承唐宋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制,改变了历代赋与役平行的征收形式,统一了役法,纳银代役的规定,简化赋税名目和征收手续,是我国封建社会赋役史上的一件大事。

B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的势力,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C赋役统一征银的办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适应了明中叶以来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对豪强漏税有一定限制作用。

结果:虽然由于大地主的反对,不久就停止实行,但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下来。

⑦清前期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

原因:①旧的赋税制度使农民负担过重,影响社会安定,而且人头税使隐蔽人口现象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②赋税制度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③1712年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为摊丁入亩提供了条件。内容:雍正初年实行地丁合一,开始了单一的土地标准征税,正式废除了人丁税。地丁合一又叫摊丁入亩,丁随地起,即把丁银全部摊入地亩中征收。摊丁入亩的实行有助于封建国家税收的稳定,标志着延续了数千年的人头税的废除。它简化了税收原则和手续,把土地多少作为收税的惟一标准,改变了赋役不均的严重情况,从而调整了封建国家、地主和自耕农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评价:这一制度的实行,部分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它废除了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人头税,封建国家对劳动人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杜绝了历史上长期存在的隐瞒人口的现象,也促进了人口出生率的提高,有利于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劳动者有了较大的人身自由,又有利于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赋税规则的简化,有利于政府征收,保证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2)规律总结:

①特征分类(中国古代赋税史上的四大税种): A以人丁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人头税”,即丁税。如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

B以土地和财产(田亩)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土地税,即田租。如初税亩、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

C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D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

另外,还有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以及其他苛捐杂税。②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沿革的趋势(演变特点):

A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以两税法为标志),直至取消人头税(以摊丁入亩为标志),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 B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绢代役(以“庸”为标志)C赋税由实物为主到货币为主转变(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反映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D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E税种由繁杂多项逐渐演变为简化单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F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

上述演变体现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自然经济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统治者无法抗拒商品经济的发展等)

第三篇:一、中国古代赋税(役)制度的变迁

一、中国古代赋税(役)制度的变迁

(一)奴隶社会“贡赋制度”

实施背景:奴隶主建立国家政权后,必须要有足够的经济力量确保国家机器的运转。

目的: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内容:部落(夏、商)或受封的诸侯(周)向国王交纳一定的贡品(物)。

评价:巩固了奴隶制国家政权,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奴隶社会国家的分裂,年年战争不断。

(二)鲁国“初税亩”

实施背景:1.铁器的使用,使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2.私田的开垦越来越多。3.私田主人控制私田的产品,不交纳给国君。实施目的: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内容:不论公田、私田,都要由国家按照田亩的实有数目收税。

评价: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其结果是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

(三)西汉赋税制度

实施背景:恢复社会秩序,巩固统治。

实施目的:增加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内容:编户农民向封建国家交田租,即土地税,交算赋和口赋,即人头税。

评价:将农民尽可能地固定在土地上,以确保封建国家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政府财政收入的剧Do

(四)北魏新租调制

实施背景:1.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2.均田制的实行。

实施目的:保证封建砌有的财政收入。

内容:受田的农民,每年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租粟、调帛或麻。

评价:把农民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同时,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五)唐朝初期租庸调制

实施背景:1.唐太宗即位后,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2.均田制的实行。

实施目的:保证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内容: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叫作“租”;交纳定量的绢或布,叫作“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作“庸”。

评价:农民依旧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但纳绢代役,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六)唐朝中期两税法

实施背景:1.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买卖频繁,土地兼并严重。2.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实施目的:解决财政上的困难。

内容: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收税。

评价:两税法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它使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减弱。在两税法开始实行的一段时间内,唐政府财政收入增多了一些,但唐朝的阶级矛盾从根本上并未解决。

(七)北宋方田均税法

实施背景:北宋中期,封建统治危机严重。

实施目的: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内容:由政府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赋税。

评价: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1086年司马光出任宰相后被废除。

(八)明朝一条鞭法

实施背景:明朝中期,社会矛盾尖锐,豪民隐占田地,逃避赋税,给明政府带来严重的财政危机。

实施目的:解决财政上的困难,增加收入。

内容: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到田亩上,按田亩多少收税。

评价:一条鞭法简化了赋役征收手续。它是我国赋税制度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实行徭役征银的办法,使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对货币地租的产生和部分农作物的商品化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九)清朝“地丁银”

实施背景:清朝建国之初,赋役制度混乱,赋役负担不均。

实施目的:稳定税收额数,解决财政上的困难。

内容:雍正帝时,清朝实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

评价:我国古代长期实行的人头税废除了,这有助于封建秩序和税收的稳定。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

二、我国古代赋税制度发展变化所呈现的主更趋势

1.由向国王纳税转变到国家征收土地税。

2.由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转变到以土地财产为主要的征税标准,直至取消人头税。

3.由赋役分征转变到赋役合征,名目手续简化。

4.由实物、劳役地租转变到货币地租。

第四篇: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及其演变

中囯古代土地制度概论

原始社会土地是公有的,随着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土地制度也开始发生了变化,由原始社会的氏族、村社公有转为奴隶主国家所有。夏朝的建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开端,经过商、周的进一步发展,土地成为以井田制为标志的奴隶主国家所有。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奴隶制的逐渐解体,社会各阶层对土地私有的要求日趋强烈,进入春秋战国之时,土地私有战胜土地国有而蓬勃发展起来了。

我国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于春秋战国,到秦汉最后形成,为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早期阶段。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由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三种形式组成,并在不同的历史时一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阶级斗争的涨落,在比重上迭有升降,然而地主土地所有制总是占着支配地位。

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有了重大发展,铁器得到广泛使用,逃往的平民和奴隶纷纷开垦荒地,这些新垦之地,为开荒者隐瞒下来,成了私田。私田的产生,土地国有观念动摇了。春秋中期,私田土地急剧增长,到末期出现土地买卖,此时奴隶主也更热心于私田的扩大和经营,各国先后进行了税制改革,放弃土地国有的井田制,承认了土地私有制。

战国时期各国都实行改革和变法,商缺两次变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它标志着占统治地位的井田制宣告结束,土地私有制已经形成。这一时期,地主阶级虽已形成,但人数还不是很多,所占土地数量也不大。

秦汉时期地主土地所有制得到充分发展。公元前216年,秦政府颁布命令:“使黔首自实田”,私有土地得到了封建政权的确认和保护。秦灭六国后,对于地主占有大量土地没有干预,虽下令迁徙各国旧贵族和豪富,但他们占有的土地状况并未改变,到秦末依然是“官者田连降陌,贫者亡立锥之地”。秦末农民大起义推翻了秦王朝,给地主阶级以沉重打击。

西汉政权建立后,采取一系列与民休息的政策,使农民占有少量土地。但封建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土地兼并,至西汉末年土地终于引发了绿林、赤眉大起义,颠覆了西汉政权。东汉政权建立后,为了限制豪强大族兼并土地,公元三十九年下令度田,地方豪强竟发生武装暴动,度田不了了之。以后东汉政府再也没有推行干预地主私有制的政策,东汉的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在不断发展,出现了战国秦汉时期又一次土地兼并高潮。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前期为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的中期阶段。这一时期是历代封建王朝对土地所有制关系进行国家千预极为频繁时期,然而地主大土地所有制仍在向前发展,土地日益集中。

三国长期战乱,中原地区出现了大量“既不在官,亦不在民”的无主荒地,曹操为了解决急需的军粮和普遍存在的饥荒间题,将这些无主荒地转化成国有土地,实行屯田。西晋建立后,屯田制罢废,贵族官僚争相侵占官田,豪强地主兼并土地益盛,国有土地在削弱,私有土地在发展。十六国时期,使北部中国遭受严贡破坏,豪门大族趁机大量占有土地和人口,规模庞大的田庄,这不利于封建政权的巩固和皇权的集中。孝文帝于太和九年(485年)下令均田,试图将所有权不同的各类官私土地最大限度地纳入国家统一分配的轨道,但却没有撼动地主土地,魏末年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受到破坏。后来北齐、北周虽重新颁布了均田令也多流于形式了。

随唐两朝基于建国之初荒闲土地大量存在,为使流亡的农民回到土地上进行生产,实行赋役制度,继续推行了均田制。随唐两朝的均田制对于地主的土地兼并多少给予限制,农民也得到了一点土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不合理的土地占有情况,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始于太和九年的均田制,随着土地兼并的愈演愈烈,至唐中叶彻底崩溃。总之,魏至唐前期土地制度有着与过去明显不同的特点,这一时期政局变动大,土地制度随着也几次变动,可以说是秦汉至明清土地制度变动最大的时期,也是国家对土地占有进行干预最频繁的时期。从唐后期至明清(1840年前)为封建上地所有制的后期阶段。这一时期地主土地所有制逐步摆脱国家法权的强力扭曲,土地自由买卖已冲破了汉唐间政治上的干预和社会

传统的制约;:仁地兼并由非法到合法,由隐蔽到公开,以更大的势头向前发展着。均田制弛坏后,封建国家采取“兼并者不复追正,贫弱者不复田业”的政策,以庄田制经济为特点的大土地所有制得到普遍发展,并且延续到明清。两税法的实行,标志着均田制为庄田制所代替,这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中又一转扳点。北宋建立之初,自耕农有所发展。但赵宋政权认为“富室连我汗陌,为国守财尔……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因而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土地买卖无任何限制。土地兼并较之前朝有过之而无不及,地主田庄迅速发展,土地迅速集中。北宋以来长期积累的土地兼并和集中的问题,经过元末农民大起义得到了调整和缓和。但明中叶后“毋许兼并”又变成一纸空文。土地兼并产生的流民问题,最终引发了明末农民大起义。清统治者鉴于明朝灭亡的教训,对官僚地主的特权加以限制,除了用暴力手段在华北大规模圈地外,更多的用经济手段通过买卖占有土地。

综上所述,中唐以降,“两税法既立,三代之制皆不复见”,这一变化,不但彻底结束了长达三百牟之久的均田制,而且标志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已摆脱“三代之制”田土的授受、买卖、转移、继承的法杖限制,以一种较为自由发展的形式进入新的里程。在“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新时期,地主阶级千方百计购置田产,形成了累千上万亩的大地主,实通绝了地主阶级独占夭下田土的愿望。在土地所有权转移方式上,几随着唐宋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自由买卖渐成地权流动的主要方式。虽曹一度以圈占、投献等强制手段夺取土地还相当严重,但随着官田制度的衰落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通过买卖日益成为取得土地的主要途径。土地所有权的转移带来的变化是土地所有者由有身份性的官僚贵族地主扩大到非身份性的庶民地主。庶民地主的出现和发展是地主制经济充分发展的标志。在土地的经营方式上官私庄田契约租佃关系日益普遭,随着土地私有权的日益深化,佃户手中的使用权亦在向长期化方式发展,形成了永佃权,以及土地关系中资本主义萌芽新因素的渗入,劳动者与土地结合由超经济强制发展为经济强制。这些都是不同子前期、中期封建土地所有制出现的新特点。也是土地私有制成熟的主要标志。

古代土地制度及其演变

奴隶社会

土地公有制为原始社会,周王土地公有制即井田制→国君交纳贡赋制、派兵打仗。

井田制背景:人们为了争夺肥美的土地和水源,厮杀拼打,乱的不可收拾。此时,大禹已经建立起

确立土地私有→按亩纳租税(少)、按人丁负担赋、役(重), 基本上是以税人为主,人身控制严格。

其间有一次不成功的王莽改制,他仿照古代井田制全国土地改称“王田”,不许买卖。不仅没有解决社会土地问题,相反又把农民禁锢在“王田”里当牛做马,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

北魏到隋唐时期(孝文帝改革——780年)

封建土地国有制→以人丁为主负担均田制、租庸调制(庸在隋出现,唐朝取消年龄限制,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府兵制。

均田制、租庸调制、府兵制是三位一体。

由于土地私有制→地主追求土地的欲望增强,地主进行土地兼并→国有土地大量流失造成土地地主私有的既成事实(均田制彻底崩溃,租庸调制无法实施)→780年实行两税法(户税和地税、时间固定、人身控制松弛)。→法律上推动封建的土地私有大量出现,地主在大规模的庄园中实行分工合作的劳动,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

两税法实际上是在国家承认地主土地兼并的前提下,依据土地资产向地主征税,性质上属于地主利益的再分配,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北宋王安石变法之方田均税法

募役法是对“庸”的继承和发展,即使地主和官僚也不例外。方田均税法是对两税法税地的继承。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每户占有土地的多少和贫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不得例外。这些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明朝张居正的一条鞭法

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改革赋税制度,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赋役合并、将田赋、徭役、杂役分摊在田亩上,即役归于地、量地计丁、计亩征收、折银征收。说明了封建国家重视土地的程度已经大大超过了重视人口。而折银征收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清朝的摊丁入亩

雍正帝在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为固定丁数的基础上,推行“摊丁入亩”的办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彻底解决就丁、田并征的双轨制征税形式,从而完成了自唐代两税法以来我国封建赋役制改革——并役于赋、人头税归于土地税的历史进程。1712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样,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阶级矛盾暂时得到了缓和,促进康乾时期经济的较快发展;隐蔽人口的现象也逐渐减少,促进了我国人口增长。

中囯各時朞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

氏族公有,集体耕种,平均分配

2、奴隶社会(夏商—春秋末年)

井田制,千耦齐耘

(1)实质: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2)表现:① “公田”:贵族占有; ②“私田”:分授给农夫,只有使 用权,没有所有权

(3)内容:①一切土地名义上属于国家公有;②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和买卖;诸侯要向国王交纳一定的贡赋。

(3)瓦解:齐·管仲,相地而衰征;鲁·初税亩,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秦·商鞅变法,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推动地主经济的发展。

3、封建社会(战国—1840)

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 国有——“官田(公田)”

私有——①自耕农土地私有制;②君主土地私有制;③地主土地所有制(豪强地主、士族地主)。土地来源:占有公田转私,获赐,兼并买卖(主要)。

租佃关系:战国产生,汉代普遍;自宋代始,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明清时期,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形式。

地租形态:劳役-实物(宋)-货币(明清)农民雇工自主权积极性提高。

人身依附关系:东汉豪强地主形成田庄,田庄的劳动者与田庄主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之后依附关系越来越减弱,特别是明清时契约纳租方式确立后。解脱出来的农民,生产自主权提高,提高了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4、清末民初(1840—1924)

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体(截止1952)

(1)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农民个体私有,平均主义。(2)辛亥革命:平均地权(理念)

5、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

目的:为发动农民反对军阀。政策:耕者有其田(口号)。

影响:有利于开展农民运动、反对军阀统治。

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6、十年対峙时期(1927—1937)

目的:为了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政策:1927 打土豪,分田地;1931土地革命,农民土地所有制。

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度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影响:巩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得到了保障,调动了他们革命的积极性。

7、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1)进行根据地建设—大生产运动(抗战时期中共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的以自给为目标的大规模生产自救运动);军垦屯田。

①目的: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

②影响: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健康发展,成就显著。农业和工商业的产值迅速增长,人民负担大大减轻,军民生活明显改善。大生产运动使根据地度过了严重的经济困

难时期,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①目的:团结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

②影响:中共在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的情况下改变了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承认了地主土地所有权、地主对农民的债权和租佃关系。但对地主的封建剥削又进行了一定的限制,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这一措施把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解放农民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即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有利于团结地主抗日,巩固了抗日统一战线。

8、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目的:调动广大群众革命积极性

政策:1946-5《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变减租减息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耕者有其田。影响: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认识:变革土地制度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是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不解决土地问题,就不可能把广大农民真正的发动起来,也不可能完成反封建的任务。在国共政权十年对峙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的国内矛盾,分别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土地改革政策。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为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需要而制订的减租减息政策已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要求,为了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中国共产党制订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这是一个比较完善的土地革命纲领。

9、建国后(1949至今)

(1)1950土改。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按劳分配。

①目的:新解放区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为了彻底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②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③特点:采取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④影响:1952年底全国基本完成土改,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广大农民翻身解放,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

(2)1953-1956 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农民土地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平均分配

1958后 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大规模集体所有制,平均分配 ①方针和原则:积极发展稳步前进、自愿互利。②方法:典型示范逐步推进。

③过程:互助组(社萌芽:土地私有、共同劳动)→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半社:土地入股、统一经营)→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完全社:土地归公、集体所有)

(3)1978 家庭联产承包制(经济体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大规模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按劳分配 ①主要形式: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

②方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改革后新体制实行家庭分散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③性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仍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④实质: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使农村获得生产和分配自主权。

⑤意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凋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改革逐渐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发展。它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条件。

第五篇: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浅析

研究领域:经济史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浅析

贾春泽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100026)

摘要: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从最早的井田制到名田制、王田制、屯田制、占田制再到均田制的这一发展过程体现了生产关系不断调整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生产力的过程。通过对这几种土地制度的研究,从历史中吸取一些经验教训,对我们今天的土地改革将大有裨益。

关键词:井田制名田制王田制屯田制占田制均田制

The Chinese ancient land system simplying analyse

Sumarry: The Chinese ancient land system was made from earliest”Jing tian” to the “Ming tian”, “Wang tian” , “Tun tian”,”Zhan tian” and to”Jun tian”.This evolution has reflected the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is being adjusted so as to the course of adapting to the productivity of constant development and change constantly.Through the study on these kinds of land systems , draw som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from history, that is of great advantage in today's land reform to us.Keyword: “Jing tian”,”Ming tian”,”Wang tian”,”Tun tian”,”Zhan tian”,”Jun tian”

对于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来说,土地对其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可小觑。从夏商周至晚清两千多年间中国的土地制度历经井田制、名田制、王田制、屯田制、占田制、均田制等不断发展演变着。本文拟就对这一系列的土地制度分别加以考察分析以期对解决我们今天的土地问题有所裨益。

一、井田制

井田制是我国最早的土地制度,也是史学界争议最多的土地制度。且不论历朝各代文人政客对井田制的富含理想主义色彩的憧憬,单是近现代以来,在20世纪近百年内众多学者对其存在与否的问题便也曾展开过无数次的激烈论战。在经历了一个从否定到肯定的过程之后,史学界基本达成了井田制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过的共识。井田制始自夏商,成熟完善于周。但关于它的较早且为完备的记载当数《孟子·滕文公》:“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从孟子的描述中可知井田以方块为形共九百亩,由八家共用一井耕之,每家各占私田一百亩,中间一百亩为公田。经此细分之后的土地形状像“井”字,故谓之井田。八家需先在公田上耕作,以缴纳孟子称之为“助”的劳役地租,然后,各家才能对自家的百亩私田进行耕作。尽管孟子对井田制的描述可能也包含了一些个人的治国理念,但透过其理想化、模式化的外壳,我们也仍能从中窥得井田制的一斑。除了公私田之分,井田制最突出的另一个特征便是劳役地租。“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彻者,彻也;助者,藉也。龙子曰:‘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贡者,挍数岁之中以为常。乐岁,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为虐,则寡取之;凶年,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又称贷而益之,使老稚转乎沟壑,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夫世禄,滕固行之矣。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惟助为有公田。由此观之,虽周亦助也。”在这里劳役地租和公田密不可分,二者成为阶级和剥削形成初期的第一个较完善的表现形式。就井田制的性质而言,应该是“一种打上了阶级、国家烙印的村社土地所有制”1,是已经不再完善的土地公有制,是土地原始村社公有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的一种过渡形态。

除了状像“井”字的田块之外,还有一种沟洫纵横其上的井田形式。成书于战国而反映西周政治经济制度的《周礼》对此有所记载。《周礼·地官·遂人》所谓:“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以达王畿”。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在成片的方块土地上纵横其间的大大小小的田间水道和道路阡陌,这已经是相当完备的农田区划体系了,标志着当时的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之原始社会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另外,井田制还采取了定期调整轮换份地的方式,以消除因土地肥沃程度的不同而可能导致的不公平现象。《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休注说:“司空谨别田之高下、善恶,分为三品。上田一岁一垦,中田二岁一垦,下田三岁一垦。肥饶不能独乐,饶角不得独苦,故三年一换主(土)易居,财均力平。”通过调整更换份地,不仅能够“财均力平”,对调动百姓的生产积极性也是大有帮助的。

盛行于西周的井田制集土地使用、管理和赋税于一体,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到了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但是到了春秋中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使得公田之外的私田被大量开发,耕地面积日益扩大。贵族领主对私田的狂热追求使得公田日渐荒废,国家岁入难以为继,各国不得不改变劳役地租的税赋制度,纷纷实行“初税亩”、“相地而衰征”、“十一而税”等税制,井田制逐渐荒废。

二、名田制

以商鞅“开阡陌决裂封疆”的一系列改革为标志,古老的井田制被彻底废除了,领主贵族的世袭土地所有特权也随之消亡,代之而起的是封建土地制度---名田制。秦国的名田制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所有人口均需登记在册;第二,士兵在战斗中杀敌1 名,就可获得1 级爵位,并增加1 顷田和9 亩宅。秦国这里的宅,显然是指一块面积为9亩的宅地,而不是一套住宅。第三,每获得1 级爵位,就可以向官府申请1 名庶子。第四,爵位在五大夫以上者,享有数量不等的“税邑”。五大夫享有300 户的“税邑”;原来是五大夫并享有300 户税邑的,则在此基础上再增加300 户。税邑是指从某一地区的农民中划出若干户,其赋税由有爵者享用,而不是上缴国库。这些农户仍然由当地官府管理,有爵者只是衣食租税,并不占有税邑内的土地和农民。第五,拥有600 户税邑的五大夫,以及爵位高于五大夫者,还可以养“客”。第六,由于爵位只能降等继承,决定了与爵位挂钩的田宅和其他各项待遇都不可能世代享用。打破世卿世禄制度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减少变法中的阻力,贵族的既得利益不可能一夜之间被剥夺,而是以渐进的方式进行的。”2之后的汉朝仍然承袭了秦的制度,按户籍和军功授田的土地制度除了各等级所授田宅的数量有所不同之外,秦的名田制基本上在汉朝沿袭了下来。

名田制最突出的特征是在按户籍计口授田(此所谓名田制的由来)的同时,又按军功大小分封不同的爵位和不同数量的土地。国家授出的土地即成为私人占有,国家不再收回。土地可以买卖。按户籍授田实现了国家借用土地对农民的严1

2《世纪回眸:井田制问题再认识》李学功《简牍所见秦名田制蠡测》于振波

密控制;凡在户籍之民皆可得一定土地,也能使民休养生息从而国家安稳、税赋充足稳定。按军功封赏土地的制度打破了封建贵族的世袭特权,产生了大批的军功地主,无疑对当时的封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正是在这一土地制度之下秦一统六国,而汉朝的文景之治也创造了令后世艳羡不已的繁荣与昌盛。

名田制开了土地私有之先河,然而土地私有制不可避免的矛盾-----土地兼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买卖的大量进行开始显现,并最终成为一股浪潮开始冲击名田制。至汉武帝时,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几乎到了“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程度。在这实行名田制后的第一次兼并浪潮中,除了普通自耕农的土地纷纷被豪强所兼并之外,另一类被大量兼并的土地便是军功土地。军功地主的子孙多半骄逸无度、难承其祖之遗风,他们或因违反国家法禁亡国陨命,或碌碌无为杂于庸保,祖上因军功所获得的土地皆被他们变卖一空。名田制渐至名存实亡,加之后来国家不再以军功授田宅而开始以金银实物为赏赐,名田制终至消亡。土地兼并冲垮了名田制,从此以后,兼并与反兼并便在中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史上开始了长达千年的此起彼落、此消彼长的拉锯式斗争。

三、王田制、屯田制和占田制

王莽在历史上是一位被严重歪曲了的人物,在他登上帝位之后所实行的一系列新政以及由此体现的经济思想确是相当独特和有见地的。尤其他推行的王田制,尽管仅实行三年即被废除,但所体现出来的对土地兼并原因的认识可以说是非常深刻而明确的。正是基于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是土地兼并根源的正确认识,他推行了以抑制土地兼并为目的的王田制。其主要内容是将土地收归国有、禁止私人买卖土地,将男丁不过八口的家户所占土地限制在一“井”(九百亩)之内,超过部分分与乡邻宗族,无地农户可按一夫一妇受田百亩标准由国家授予土地。但为何这样一个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改革方案最终却是彻底的失败呢?史家所言“制度又不定,吏缘为奸”,可见本身不尽明确的制度规定和富豪吏胥勾结乘机变相大量侵占土地的人为因素共同导致了非但未见缓解反有加剧之势的土地占有的两极分化。但这只是表象,真正导致王田制失败的深层次原因却正是禁止土地买卖这一解决土地兼并的根本良方。因为在当时那样一个以分散的单个家庭劳动为主的封建农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与之相适应的只能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以及相伴而生的土地买卖制。尽管会不时导致土地兼并的泛滥,但封建经济中的土地小私有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小私有经济既需不断分化,则土地买卖便不能人为加以阻断。一句话,在封建经济体系的上升时期,在封建土地制度还有发展空间的时期,就要硬生生斩断它,这种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超时代做法是不可避免要走向失败的。

王田制未能扼制住土地兼并便即告破产,加之汉朝末年战乱迭起,民不聊生,大量土地荒弃。为了应付战事需要,曹魏又开屯田之风,吴、蜀也紧随其后。屯田制可分为军屯和民屯两种。军屯是指组织军队开垦荒田以给军粮,民屯是指招徕流民耕种屯田为军队或国家生产粮食。屯田为国家所有,士兵、农民在其上耕种要上交给国家和军队一定数量的佃租,留下的余粮归自己,且屯田兵客不得随意离开,否则罪及妻子。这一时期广泛实行的屯田制给连年征战的三国提供了大量的军粮给养,也使一些无地农民能够依靠屯田糊口,有助于安抚百姓稳定人心。但是随着西晋王朝的建立,战乱纷争暂告一段落,屯田制已无继续存在的必要。加之到屯田制后期,军民所屯之田大都被监督屯田的官吏所侵占,国家对屯田的控制日益薄弱,国家之屯田大量流失于豪吏。另外一些世族大姓由于占有大量土

地其势力非常强大,往往有大批的破产农民和自耕小农依附之以求得到荫庇。足以同国家相抗衡的世族地主由此产生,他们往往有某种免役免税的特权,从而对国家财政收入构成了一定威胁。为了同世族地主争夺劳动力,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西晋太康元年颁布了占田制。

占田制实质上是一种限田制,规定了不同等级的贵族与官吏的占田数量的最高限额,对世族荫附劳动力的数量加以限制,另外,还有对普通百姓占田课田的规定 见于《通典·食货门》“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其外,丁男课田五十亩,丁女课田二十亩。次丁男半之,女则不课。男女年十六以上至六十岁为正丁;十五以下至十三,六十一以上至六十五为次丁;十二以下,六十六以上为老小,不事。”。对于税赋规定要以实物缴纳,谓之“户调”“凡民丁课田,夫五十亩,收租四斛,绢三匹,棉三斤”。

从上述占田制的内容来看,它对门阀世族最高土地占有数量加以限制以期能对土地兼并加以抑制,对大户荫庇依附的劳动力数量的限制是为了能够将一部分劳动力吸引到国家所控制的公荒土地上来,从而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对普通百姓按照劳动力强弱的不同分配土地数量和征课租税,这较之于以前的土地制度大有进步且是值得称道的。尽管占田制本身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对世族大姓所拥有的土地超过限额时应作何处理,还有随着正丁次丁、男女小老的变化,原有分配的土地该如何变换等等,这一土地制度均未做出明确规定。但是,单就其满足许多农民对土地的需求来看,它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另外对恢复当时残破的封建经济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四、均田制

在占田制实行两百多年后另一种更进步更完备的土地制度建立起来了,这就是北魏于泰和九年颁布实行的均田制。后来的北齐、北周以及隋唐都沿袭了此制。均田制产生的客观条件和占田制差不多。也是因北魏建国前的战乱纷争破坏了原本稳定的封建社会经济。广大人民流离失所,北方的汉族居民大量南迁,北方土地或成为无主荒地或为外族征服者所占成为牧场。为了在战乱中自保,一些世族彼此结为堡坞势力强大,大量未南迁的贫苦民户为了生存也依附于堡坞大地主。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由堡坞地主掌握,对已经趋向巩固的北魏政权产生了阻碍,对封建经济的恢复也很不利。另外由于北魏政权对汉族来说是外族,为了缓和民族矛盾,吸引南迁百姓返回故里并对返回者进行安抚,也促进了均田制的实行。

均田制将土地分为露田、麻田、桑田和宅地四种。超过十五岁者即行受田,男夫受露田四十亩,女二十亩,奴婢和耕牛也可受田。但奴婢所受之田归其主人所有,对耕牛受田数也有一最高限制。在产麻地区,每一男丁另受麻田十亩,女丁五亩。这两种田对于受田者来说需“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对奴婢及牛所受的田地则须随奴婢耕牛的变动而变动。对于初次受田的人,还要另给男夫桑(榆)田二十亩,该田一经分配“皆为世业,终身不还”。奴婢不受世业田。超额之桑(榆)田不必归还政府,可以自行卖与不足者,但定额内之田不得买卖。新到居民每三口给宅地一亩建筑屋舍,奴婢每五口给宅地一亩。每年还田定于正月举行。还有一些对老小残疾、寡妇守志者的特殊优惠规定以及其他一些较为详细的规定。这些都使得均田制比占田制在可行性和完备程度上更进了一步。由于农民获得了一定量的土地,农业生产开始恢复,百姓生活逐渐安定,国家财政税收更有所增长,北魏经济由此走向繁荣。可见对于恢复并巩固封建经济以及缓和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均田制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属于土地国家所有制的均田制成为中国封建史上最为有效和周密的土地制度。但是,它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只要私有的小农经济存在,农民阶级就要不断分化,地主阶级就会不断兼并土地,这是封建土地制度的必然。因此到了唐代中期随着国有土地的日益衰竭、大土地的激烈兼并以及大量农民的破产逃亡和户籍混乱使得均田制难以为继,终于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而彻底崩溃。

至宋朝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土地兼并现象愈发严重,从而租佃制度有了较深入的发展,契约佃租和定租制逐渐普及。租佃契约期满后佃农可以自行决定离开或继续续约,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轻;固定的地租使得佃农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在一定时期内对封建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随后的明清两代土地兼并现象仍是广泛存在。在宋朝的基础上租佃和雇用关系进一步发展。在南方商品经济发达地区永佃权开始流行。永佃权是指永久租种某块土地的权利,这种对土地的耕作使用权是田面权,和属于田底权的土地所有权相分离且相当彻底。租佃者不仅可以长期使用这块土地还可以将田面权出卖、抵押、典当。佃农的生产积极性由此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也更有所发展。农业雇工的出现是农民对封建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减弱。这些都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时期的土地关系状态。

纵观我国历史上实行的各种土地制度,从井田到名田再到王田、占田和均田,土地制度不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通过不断的改变和调整以适应社会状况的变化。每一种制度从产生到成熟再到消亡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当时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到促进发展再到阻碍其发展的过程。超前或落后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都不可能有促进作用,最终只能被淘汰。因此,我们今天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也一定要遵循这一规律,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情况以及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反映生产力发展内在要求的基准上进一步完善、创新和改革当前的农村土地制度。任何忽视当前农村生产力状况的改革措施和方案,即便在理论设计上相当完善,但是对农村土地问题的有效解决则难以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甚至反而会引发更大的混乱。大跃进时期建立的土地集体所有、集中经营的制度模式便是一个很好的反面例证。只有立足农村生产力发展实际和我国社会的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在此层面上去探寻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的道路,这才是根本的解决当前农村土地问题之道。

当前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大体上有如下三种思路:土地私有化、土地国有化和土地集体所有制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关于土地私有化,是从上古的井田制就开始了村社公有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的过渡,到商鞅变法实行名田制使土地私有制合法化,之后历朝历代虽有各种形式的国有土地,但私有土地均占主体。除了短命的王田制之外,始自北魏泰和九年的均田制一度使得以土地私有为主体的制度发生变化,至唐中叶均田制衰败,从此土地制度又恢复私有化为主,直到新中国建立,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土地私有才就此结束。从上文对史上各种土地制度的分析来看,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史,又是一部兼并与反兼并的土地斗争史。土地私有制、土地买卖和土地兼并相伴而生,这是客观的经济规律。以史为鉴,对今天的土地私有化和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的主张,我们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我国目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一旦恢复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势必会造成土地的大量兼并。尽管兼并和集中是土地规模经营的基础,但是,落后的农村生产力状况以及大量廉价农村劳动力的存在,会使劳动力对资本进行大量替代,从而土地集中经营成本可能会高于分散经营的成本。另一方面,即便能形成一部分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从土地上脱离出来的农民,由于自身技能和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不可能全部被非农产业吸收,加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将会造成众多失地

又失业的农民流离失所、无计维生,从而引发社会混乱。如此一来,非但不能解决三农问题,反而会使问题进一步恶化。再说土地国有化: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作为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土地,其稀缺性会日渐凸显且人地矛盾日益尖锐。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其所有制形式的发展趋势是从私有化到公有化。因此,土地国有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是,在我国目前生产力条件下,除了将现归集体所有的农村土地收归国有的现实可操作性(要视国家承担巨大人力、财力和物力支出的能力而定)有待商榷之外,仍然是,土地收归国有后,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非农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能否解决好从土地上脱离出来的农民的就业和生计问题。因此,综合来看,当前的土地改革以维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完善、创新最为可行。针对当前土地集体所有制的一些弊病,可以进一步探索清晰界定集体产权主体、大力发展和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促进土地使用权有效流转的改革方案。同时,通过制定和采取一系列相关措施推进和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速度、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生产力水平,为日后的土地国有化改革扫清障碍。

参考文献:

《孟子·滕文公》

《中国经济思想史简编》胡寄窗

《井田制—中国最早的土地制度》文津《中国土地》1998.11

《世纪回眸—井田制问题再认识》李学功《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1 《论汉代的名田(受田)制及其破坏》朱绍侯《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1 《简牍所见秦名田制蠡测》 于振波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均田制述论》吉成名《社会科学战线》2003.5

《析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之演变》王红蕾《发展》1996.8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浅析》姚伟钧《高师函授学刊》1994.5

《史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公有、私有与国有问题》程念祺《史林》1997.3 《从模糊到明晰:中国古代土地产权制度之变迁》魏天安《中国农史》2003.4

下载2018高考全国卷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高考全国卷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案《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陕西省西安中学附属远程教育学校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废井田,开阡陌:井田制的特点及其崩溃;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 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制......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七专题 改革开放

    第七专题 改革开放 考点1 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与变法 一、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 1、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 2、结果: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 二、公元前356年,秦......

    2018年高考热点复习之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2018年高考热点复习之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导入: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有什么技巧[大全5篇]

    学习历史的方法历史是文科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一个人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能够从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去观察问题、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有什么技巧......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 先秦素材[范文大全]

    专题一 先秦——中华文明的起源 【复习策略】 1. 注意掌握知识的准确性:近几年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 而选择题与所学知识的联系是一种点对点的联系, 注重考查的是......

    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过关检测[合集]

    单元过关检测(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杨宁一曾说:“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

    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共5则)

    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商周时期——井田制;实质: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私有制。 3、春秋时期——井田制逐步瓦解; (1)原因:政......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教案

    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课标要求]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井田制从出现到废除的历史过程,了解封建社会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