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高考热点复习之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2018年高考热点复习之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导入: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 2017年10月18日,中共十九大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报告提出: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制定国家监察法,……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
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监察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三号主席令予以公布
复习:我国目前的临监察机关性质继承了许多传统的东西……古今中外对国家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尽管不同国家、不同政体,在目的与手段上可能存在着差异,但在保持官员廉洁性、对官员实行监督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古代御使监察制度和现今监察制度职能上的相似性,使得在监察体制改革中借鉴古代御使监察制度的某些合理内核,无疑是必要的。
-----摘自百度百科: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当代启示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
-----习近平党的十九大报告 材料二
元朝至元五年(1268年),制定了《定台纲三十六条》,随后,《行台(行御史台)体察条例》等法规陆续出台并录入《元典幸》。这些法规改变了历朝奉行的“以卑察尊”传统,第一次使监察制度得到国家法律保障。元在中央设御史台,在地方置行台和廉访司,对御史 台负责,《定台纲三十六条》规定御史台与中书省、枢密院地位等同,并有权弹劾这些部门。《定台纲三十六条》规定行台具有“弹劾行中书省、宣懋司及以下诸司官吏、奸邪”的权力,行省行政体系与行台监察体系各自平行,互不统属。廉访司负责监察行省以下路、府、州、县。元代监察体系覆盖全国,为明清监察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基础,是现代中央、省、市(县)三级监察体系的最早模型。
—
—
摘编自李晓春《从制度改革看元代监察体制的历史贡献》
根据上述材料,概述十九大提出的我国要建立的监察体制和元代监察体制有何异同。
同:监察法规不断完善(监察有法律保障);构建起从中央到地方,覆盖全国的监察体系;扩大了监察职权,提高监察官员政治地位;监察机构相对独立。
异:十九大提出的监察体制对所有公权力公职人员全覆盖监督;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从上到下、自上而下实行全方位的民主监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对人民负责。
元朝的监察制度只对政府部门和行政官员监督,是自上而下的监督;监察部门对皇帝负责,为专制制度服务。
考点回顾: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历年高考真题(2012·全国课标卷)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C)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2013•大纲全国)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A)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
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
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
(2016年浙江卷)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削弱相权、完善监察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大体相当的一组是(B)
A.东周诸侯国与元行省
B.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 C.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
D.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
知识巩固和能力探究
材料一
秦朝建立了从上至下的比较系统的监察机构,并将这个机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控之下。秦朝中央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大夫寺,其最高首脑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尊,是副丞相,主要职责就是统率监察官员……。御史大夫之下设副职御使丞、御使中丞各一人,统率众多的御使。御使一部分在中央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又称监御使、监察使,或简称郡监。……这样,中央和地方官员,莫不在监察机构的监控之下。秦朝建立了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垂直的监察系统,这个系统直接向皇帝负责。
——单卫华、赖红卫、张相军《中国廉政文化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的监察制度及其主要特点。
制度:在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国家监察事务;在地方各郡设监御史,代表皇帝监察地方官吏。
特点:监察系统垂直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直接向皇帝负责。材料二
贞观六年,中书舍人高季辅上言:“外官卑品,犹未得禄,饥寒切身,难保清白,今仓廪浸实,宜量加优给,然后可责以不贪,严设科禁……上许之。”
贞观十八年,太宗本人对当朝重臣做了精当评价,其中,杨师道“性行纯和,自无愈违“,岑文本“性质敦厚”……戴宵性贞正,死时“宣宇弊陋,祭享无所,令有司特为造庙”。
(高宗永徽三年)政府颁布《唐律疏议》规定:(官员)受财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绞。不枉法者,一尺杖九十,二匹加一等,三十匹加役流。无禄者,各减一等。
——摘编自王春瑜《中国反贪史》
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反腐败的举措。
举措:高薪养廉;褒奖清廉官员(或树清廉典型);严刑峻法
材料三
在汉代,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中丞常驻内宫,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也可以说是监察皇帝的;另一下属御史丞则负责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值得注意的是,御史大夫是宰相的副手,因此,监察权是相权的一部分。… …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没有监察皇帝和宫廷的权力。但在政府中,仍存在专责监督皇帝的,那就是谏官,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明代将御史台改为纠(都)察院,专门监察政府。
—摘编自管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宪法学透视》
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趋势,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变化趋势:由监察政府、皇帝至只监察政府;监察权独立行使。本质问题:皇权不断强化。
材料四
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
—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根据材料四分析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局限。
局限:在皇权专制制度下,监察制度服务并受制于皇权,实际效能有限。课外探索
查阅百度百科:《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进一步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
第二篇: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一、监察组织与机构
1.秦朝
•秦朝首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先河。秦朝的监察官吏称为御史,其长官为御史大夫,位高权重,其职权:一是掌法令,监督法律和法令的实施;二是对违法官吏进行弹劾;三是参与重大案件的审判活动。
–2.汉朝
•汉承秦制,中央设御史大夫,汉代的地方监察机关主要有:
–(1)司隶校尉,其职“掌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
–(2)州刺史。汉武帝时,把全国分为十三州部,每个州部设部刺史一人,为地方固定的监察官。刺史规定“以六条问事”。
–3.魏晋隋唐
魏晋时期,中央三大法司基本形成,其中御史台是中央监察机构。唐代在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分别由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若干人组成。
此外,唐代将全国分为十道(玄宗开元间增为十五道),每道设一名监察御史。称为巡按使。–4.宋朝
•宋朝监察机关的权力进一步扩大。首先,弹劾的范围扩大了。其次,允许御史“风闻弹人”而不一定要有实据。
•宋代对地方官员的监察也比唐代严密。州、府、军、监均有通制官,职责是监察州县官吏。–5.元朝
•元朝建立了严密的监察体制:
–(1)监察机关的地位明显提高;(2)监察机构进一步充实;(3)元朝还制定了一系列监察法规。
–6.明朝
•洪武十五年(1382),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又称“风宪衙门”,由此建立了空前庞大的监察机构。增设13道监察御史110人,分掌京师和地方监察工作。建立了监察御史出使巡按地方的制度。
•明代还创立了负有独立监察权的六科给事中组织。负责监察六部官吏。
•7.清朝
•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使监察机构一体化。
–8.清末
•清末监察机构并无变动,光绪十八年修订公布了《钦定台规》,确定了行政监察的基本纲要,类似监察法总则,其后修订颁布的《都察院则例》,类似监察法的分则。
•南京国民政府设置了专门的监察院,作为中央五大机关之一,对官员行使监察权。
二、监察权与司法权的关系
–在中国古代,从机构设置来看,监察机构和司法机构始终是分立的,从中央到地方二者各有系统,中央御史台,明代改为都察院,作为最高监察机关,而大理寺、刑部分别作为最高审判机关和复核机关,三者合称“中央三法司”,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兼理司法,地方监察机构直接隶属中央,与地方行政互不统属;从权力职责看,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监察机关始终是司法机关的监察主体,对司法机关行使着监督权。
第三篇:高中历史 高考复习总结必备之中国古代政治史素材
高考复习总结必备之中国古代政治史
中国古代政治史
一、分裂与统一
1、分裂的原因
⑴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占主导地位)
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和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政治腐败)⑶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激化矛盾)⑷各族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2、统一的原因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原因: ⑴秦汉以来,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⑵从思想上看,中华民族很早就产生了统一的思想要求,经儒家发展为“大一统”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的思想根源。⑶民族融合使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加强。
⑷中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使少数民族向往中原。(被征服)
3、评价:
⑴分裂是历史发展的支流,处于短暂的、次要的地位。①从时间看,封建社会分裂时间不超过几百年。
②从朝代看,重要的朝代都是统一的王朝,影响巨大、深远。③从分裂时期看,分裂孕育着统一,出现局部统一。
⑵对分裂与统一要具体分析,尤其是国家分裂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对分裂简单地加以否定。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处于主要地位。要充分肯定国家统一的历史进步作用。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秦朝————汉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 确立 巩固 完善 强化 加强 顶峰 集权 专制 ↓ ↓
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 | → 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维护国家统一,有积极意义 加强专制,消极作用多 发展趋势:不断加强,从集权到专制
三、调整和改革
1、相同点
⑴背景相同。都发生在推翻前朝的大规模农民战争之后,统治者都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的力量。
⑵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2、措施(相同与不同)⑴经济:
用心
爱心
专心 ①解放生产力。
前期-解放劳动者本身和释放奴婢;后期-放松人身依附关系、②减轻人民负担——从十五税一到三十税一。
③把人民和土地紧密结合起来——安置流民,更名田等。⑵政治:
①约束统治者,生活节俭,澄清吏治(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②减轻刑罚,缓和阶级矛盾 ③加强中央集权,解决内部矛盾
3、评价
⑴调整或改革后,从经济上看,推动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力富强(不同朝代富强的程度不同,东汉较差),多出现治世。
⑵从政治上看,调整或改革后稳定统治秩序,保证社会安定,完善封建统治制度,推动封建社会的发展。
⑶从文化上,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4、历代改革
⑴管仲改革——奴隶社会富国强兵的改革 ⑵商鞅变法——地主阶级封建化的政治改革 ⑶王安石变法——封建社会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
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分裂与统一、治乱兴衰、调整和改革之间的关系
⑴中央集权的加强、调整和改革与分裂统一、治乱兴衰是密切相关的。联系起来认识:分裂时期多乱世,说明改革或调整不成功;而不成功的改革造成分裂、乱世。统一时期多为盛世,说明改革或调整成功;反过来,成功的改革促使统一、盛世出现。⑵调整和改革、分裂统一、治乱兴衰与中央集权的加强与削弱密切联系。⑶体现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四、治乱兴衰
1、产生治世的原因 ⑴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在长期战乱、分裂,新王朝建立之后,统治者一般都能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和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而调整统治政策,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采取修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治世。
⑵统一的局面下,政局稳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开元盛世)⑶在社会出现严重危机之后,经改革调整而出现中兴局面。(光武中兴)⑷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交往。(贞观之治)⑸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出现乱世的原因
⑴统治黑暗、腐朽。如皇帝不理政事,重用奸臣、宦官等人,造成外戚或宦官专权的现象。(汉、唐、明)
⑵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或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膨胀的现象。ex:东汉、唐末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矛盾激化。ex:西晋
用心
爱心
专心 ⑶农民战争的作用。地主大量兼并土地,造成农民流亡,引起农民起义。⑷自然灾害。
3、认识
⑴对治世肯定其进步作用,但也要看到,各阶级的地位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没有改变,正是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使社会出现治世。⑵乱世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危害。但是: ①处于乱世的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共同斗争,有利于民族融合。
②在局部统一地区,统治者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加强恢复和发展经济,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七国之乱和安史之乱,虽然都是叛乱,但结果不同。七国之乱之后,中央集权加强;安史之乱之后,中央集权被削弱。
五、政治思想
1、法家的法治思想
⑴法家思想顺应了由分裂到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反映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⑵法家提出具有发展进化因素的历史观,体现出新兴地主阶级改革旧制的进取精神。⑶法家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封建制度的建立,而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沿袭了两千多年。
⑷法家思想提倡严刑苛法,不利于长治久安,加之统治者滥用民力,超出了农民阶级所能承受的程度,使阶级矛盾激化,秦王朝二世而亡。
2、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实践证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是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种宽松的政策。
⑴它适应当时的社会需要,起到促进生产恢复与发展的作用,出现治世。秦汉以后,每逢大乱,人民贫困时,统治者多采用“修养生息”政策——道家的治国之策。如汉、唐、明等朝。⑵在社会稳定,生产发展以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就不再适应政治、经济的发展,如汉朝“文景之治”时出现了王国问题、匈奴问题等,西汉政治思想从无为到有为,从道家到儒家。
3、儒家的“大一统”思想
孔子“仁”和以德治民→孟子“仁政”和民贵君轻→董仲舒“大一统”思想
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巨大。它客观上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及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
4、政治(统治)思想发展的趋势 百家争鸣→一家专制(秦)→独尊儒术
5、统治者的思想控制
⑴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仕;清朝文字狱。⑵利用宗教(西汉以后,统治者利用宗教加强思想控制)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四篇: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及其现代意义1
論中國古代監察制度及其現代意義
院系:管 理 学 院
班级:07行管2班 姓名: 次
城 学号:107506218 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及其现代意义
监察制度是指国家对政府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进行监督、检举、惩戒的制度。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法律制度的重要构成部分,历史源远流长,体系严密完备。它不仅在监督法律法令的实施、维护其统一,纠举不法官员、保持官员的廉洁性,维护统治秩序、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而且也为后世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孙中山先生曾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作了充分的肯定,认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中的弹劾权是一种很好的制度,“不独行之官吏,即君上有过,犯颜谏诤,亦不容丝毫假借”,是“自由与政府中间一种最良善的调和方法。”
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征分析
纵观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嬗变历程,可以看出它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监察机构独立化。伴随着封建中央集权和封建君主专制的发展,中国古代的监察机构亦由最初的监察行政不分逐步走向独立。秦汉时期,由于封建监察制度尚处于创建和形成过程中,监察机构及其职权的行使只是相对独立,御史大夫一身二任,既为御史府的最高长官,又领副丞相之职,在隶属关系上多少受到丞相统制。东汉御史台的建立和中丞制的实行,标志我国古代专门监察机构的确立,表现了监察与行政分离的趋势。但御史台在组织上却隶属于少府,仍缺乏高度的独立性。自魏晋始,御史台脱离少府而成为完全独立的监察机构。及至唐代,中央监察机构不仅独立,而且健全。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和察院,分工监察,自成系统。元代的御史台与中书省、枢密院三权分制,地位并重,鼎足而立。元世祖忽必烈曾说:“中书朕左手,枢密朕右手,御史台是朕医两手的”。此言表明了御史台在皇权领导下的独立地位。明代的六科给事中作为六部的部门监察机构,在编制和地位上完全独立,只对皇帝负责,不附属于任何机关。而清代的都察院无论在地位上还是在职权上,都超过了前代。不仅如此,地方的监察机构亦是独立的,垂直于中央领导,如汉朝的刺史、唐朝的十道巡按、宋朝的监司、元朝的行台和肃政廉访司等,均由朝廷的御史台管理,而明朝的督抚和明清的巡按御史均隶属于都察院,同级或上级行政长官无权对其发号施令。监察机构的独立,为监察职能的有效发挥提供了组织保证。
2.监察官员选任制度化。监察官员是治官之官,为“百司之率”。监察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察官员素质的高低。因此,中国历代有作为的君主对监察官员的选拔与任用都给予高度的重视,并逐步形成了一套颇具特色的制度。通观我国古代监察官员的选拔与任用,其标准均严于一般官员,大致包括品德、学识和经验三方面。一是在个人品德上,要求监察官员必须具有“清廉耿直”、“刚正不阿”、“不畏权势”、“秉公执法”、“敢谏敢言”等品格,能“表率群僚”。明太祖朱元璋曾告诫监察官员说:“台察之任尤清要。卿等当正己以率下,忠勤以事上,毋委靡因循以纵奸,毋假公济私以害物品。”因为只有具备这种品格的监察官员,才能身当“风霜之任”。二是在学识上,一般要求监察官员“学识宏博”、“思辨敏锐”、“通经懂史”、“熟谙律例”、“文词畅达”,故监察官员的选任大多经过比较严格的文化考核。汉魏时选用御史一般通过察举考试的方式,而唐宋明清的监察官员大都选自进士出身。明成祖朱棣曾说:“御史为朝廷耳目之寄,宜用有学识达治体者”。他甚至作出规定:御史之职,“勿复用吏”。这表明了中国历代王朝对监察官员文化素质的高度重视。三是在经验上,要求监察官员具有丰富的从政经历和治政能力。
3.监察方式多样化。为了有效地通过监察控制内外百官,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王朝采取了多渠道、多形式的监察方式。从组织方式上看,在中央既设有国家最高监察领导机构,又在各部院设有部门监察机关;在地方既有垂直于中央领导的地方独立监察机构,亦有遣使监察,还有地方行政衙门对下属的分级监察。从监察内容上看,有对财政、仓库、立法、司法、军事、人事和礼仪等等方面的监察。从监察的实践形式上看,有接受检举、控告;采访调查、深入部门定期检查、重大政事活动亲临督察以及考课监察相结合、常驻巡回相结合的监察方式。不仅如此,为了制约监察权力,有效地防止失监现象发生,大多数朝代还采取措施健全和完善反监互察机制;反监机制主要是指监察系统以外的官员对监察机构和监察官员的纠举弹劾,如唐代尚书省左右仆射兼掌对御史的监察,“御史纠劾不当,兼得弹之。”
4.监察制度法律化。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较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这些监察法律详细地规定了监察机构的设置、监察制度的构建、监察活动的合法性以及监察官吏的职责与纪律等。早在战国时期,对官吏的监督与惩戒即已成为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如齐威王任用邹忌为相,制定《七法》以督奸吏;魏国李悝的《法经·杂律》亦为惩治假借不廉、逾制等职官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秦初,国家亦颁布了察吏律令,《秦简·语书》载:“举劾不从令者,致以律”、“独多犯而令、丞弗得者,以令丞闻。”这就规定了监郡御史的工作对象和职权范围,同时规定了辨察良吏和恶吏的细则,作为监察官员的执法依据。汉初制定的《监御史九条》是“朝廷授权监御史监察地方官吏的法律依据,是中国古代性质较为明显的监察法规”。而汉武帝亲自制定的刺史《六条问事》则以地方二千石的高官及其子弟以及作为其社会基础的强宗豪右为主要监察对象,“奠定了地方监察法的基础,具有深远的影向。
二、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现代借鉴
1.独立的、权威的监察机关是充分发挥监察效能的重要前提。纵观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历史演变,历朝各代的监察体制虽有变化,但基本上都实行了独立、垂直的管理体制,保证监察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以实现对各级官员的有效监督。而我国现行的监察机构却实行双重领导体制:中央设立国家监察部,接受国务院直接领导;地方政府依法设立各级行政监察机关,同时接受上级监察机关和所在地人民政府的领导。这种双重领导体制虽然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亦有利于各级政府对行政监察工作的领导,但也可能为各级地方政府过多干涉辖内行政监察机关独立行使监察职能提供机会,侵蚀行政监察机关的独立性。而独立性的丧失,必然影响行政机关的威信,有损其权威性。因此,我国现行行政监察制度的完善,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监察机关的独立性,保证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享有充分的自主权,使他们能够独立地行使监察权,而不致于受到其他权力不合理的干涉,影响监察效果。
2.科学的监察官员选任制度是充分发挥监察效能的关键。古人云:“人身之所重者,元气也;国家之所重者,人才也。”监察的职能主要是通过广大监察官员的工作来完成,监察官员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监察制度能否充分发挥其监察效用。因此,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监察官员的选拔与任用,并制定了一套严格的选拔标准和任用程序。当下,我国现行行政监察制度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同样需要高度重视监察任务的执行者——行政监察官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严格行政监察官员的选任与考核。在监察官员的选拔与任用上,我们除了要借鉴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中对监察官员选任的三项标准和要求外,还要求被选任的监察官员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同时在选任过程中要改变监察官员选任的传统行政模式,加强上级监察机关的决定权,弱化行政机关的决定权,逐步形成上级监察机关官员主要从下级监察机关官员中择优选任、监察官员自上而下有序流动的机制。
3.严密的反监互察机制是充分发挥监察效能的必要措施。纵观中国历史,历代王朝都把监察官员视为防止官吏腐败的最后一道防洪堤,故而对他们委以重任,正如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云:“夫秩卑而命之尊,官小而权之重,此小大相制,内外相维之意也。”为了发挥监察官员的作用,防止监察官员弄权行私,贪赃枉法,大多数朝代均实行了反监互察机制。这种反监互察机制的运作极大地强化了监察系统的自我制约和自我控制机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监察权力的滥用。我国现行的监察体制是一种多元的、由上而下的线形体系,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上命下从的、纵向指挥有力监督到位、横向分工明确协调监督的工作机制。而权力监督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工程,需要形成一个完善而健全的协调、制约机制。为此,我们可以借鉴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中的反监互察机制,改变过去那种线形组织管理体系,逐步建成全国各种各级监察机关之间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
总之,历史是一面镜子,盛衰之理尽收其中。监察制度之演变从一个侧面窥见历史发展的规律。因此,历史地考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嬗变,分析其特征和利弊得失,科学地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可为我国当今监察制度和廉政制度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第五篇:浅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十个基本特点
文章标题:浅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十个基本特点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封建政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以下一些基本特点。
(一)监察机构随着皇权的加强而不断强化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形成于秦汉。监察官统称御史,最高长官是御史大夫。东汉光武帝把御史的官署从皇宫里搬出来,并入兰台(收藏和
管理宫中典籍的机构),御史的长官叫御史中丞,他办公的地方叫御史台,也叫宪台或兰台。东汉御史台名义上隶属于九卿之一的少府(掌管宫中服务性事务的部门)。三国时曹魏的御史台脱离了少府,这是体制上的重大改革。从此御史台成为独立的监察机构,地位显要了。唐模仿隋在中央设三省六部,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同时在御史台下设三院,即台院(御史台本部,处理台内日常事务)、殿院(在宫廷举行重大仪式时纠察礼仪)和察院(主管弹劾百官),监察机构进一步完善。到了明代,朱元璋废除宰相,改御史台为都察院,突出了唐代察院的职能,说明御史工作的重点更加明确。同时设置六科(有点像今天监察部的派驻机构),对中央主要部门实施对口监察。六科直接对皇帝负责,监察机构又得到加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特点是不断削弱相权、不断加强皇权,监察机构正是适应了这一趋势而不断地被强化。
(二)监察官是皇帝的御用工具
清初编纂的《钦定台规》明确说,监察机构是“天子耳目风纪之司”。监察官是皇权的耳目工具,他们的根本任务就是为了维护皇权。三国时的曹操为了树立权威,特设了校事一职,执行监察和军事执法官的任务。校事的职位很低,但权力很大,完全秉从曹操的旨意行事,是典型的鹰犬与爪牙。宋代不仅中央御史台直属皇帝,地方的监司和通判也直隶皇帝。明代的都察院和六科都归皇帝直接领导。清代以法规的形式规定,监察官的考选、差遣、内升以及外转都由皇帝说了算。所有这些都体现了监察官御用的性质,这种御用性从根本上决定了监察官在多数情况下不可能站在社会公正的立场上履行职责。
(三)一般监察官秩低权重,以小监大
古代统治者对监察官职级的配置十分微妙,高级监察官的职级有增高的趋势,而作为工作骨干的中下级监察官的职级一直不高,但却可以监督、弹劾高级干部,即所谓以小监大。高级监察官指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前者隋代为从三品、宋代从二品,到元代为从一品;后者隋代为从五品、宋代从三品,到元代为正二品。明代的左、右都御史均为正二品。做具体工作的监察官的职级却不高。汉武帝派出的刺史,论职级只有六百石(当时没有品),只相当于一个中下等县令的级别,却能监察职级二千石的郡国守相,权力很重。隋代的监察官为从七品,宋代为从七品,元代为正七品,明代的十三道监察御史也是正七品,相当于现在的县处级干部,而他们弹劾的对象却是从一般官吏到宰相。这种设计可谓用心良苦。清人赵翼的一句话道破了其中的奥秘,他说:“官轻则爱惜身家之念轻,而权重则整饬吏治之威重。”职位低的人顾忌少,可以大胆工作,同时也听话,便于管理。从当年的实践看,还是行之有效的。
(四)对地方官的监察割裂了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利害关系
这种做法始于汉武帝,他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称十三部,每部派一名刺史在自己的监察区内进行巡察。巡察时“乘传(公家驿站马车)周流”,年底回京汇报。唐代在地方划分十道(监察区),由中央派出十道巡按使在各自的监察区内巡视。明代在地方设十三道(按省划分),配置十三道监察御史,再从他们中间选派巡按御史出巡地方。中国古代对地方的监察,以这种巡视方式实行的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它的成功之处,就是用流动的方式把监察官与行政官的利害关系割裂开来,保证监察官能够较好地履行职责。这个理论的创始者是战国时的商鞅,他说过一段很经典的话,意思是:虽然官员人数很多,但他们担任同一类的职务,站在同一个立场上,让他们彼此监督是不可能的,他们利害关系一致,容易互相包庇,就好比让马夫监督马夫,行不通。假如马儿能够说话,就可以监督马夫,因为马儿与马夫的利益是相矛盾的。按照他的观点,只有确立利益相异的钳制关系,才能使监督真正发挥作用。概括成一个公式,就是“流动的方式——割断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利害关系——马儿说话”。这里马儿说话是关键。让马儿开口,机制就是割断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利害关系,而割断这一层关系的途径是采用流动的方式。汉、唐、明统治者践行了商鞅的监察理论,并且在实践中又有新的发展。
(五)在府县一级不设监察机构
元代以前地方没有固定的监察机构。到了元代,先后在行省这一级设立了几个行御史台,行台之下有诸道肃政廉访司,共有二十二道,是地方正式的监察机构。元代地方行省之下的行政机构依次为路、府、州、县,道是在中央的中书省、地方行省和路府之间设置的监察区划。也就是说,在州县(大致和今天的县相当)一级是不设监察机构的。明代地方行政机构是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行省),之下是府、县两级政权。明朝初年,朱元璋只在行省一级设立了提刑按察司,主管监察工作。到清代,地方上有省、道、府、县四级。省一级保留了明代的按察司,道(包括守道和巡道)这一级是个创新,有点像现代行政区划中的地区行署,因与监察有关,勉强可以
算作监察机构。但道以下的府县没设监察机构。
这种现象值得深思。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元、明、清三代王朝都是版图辽阔的大一统国家。由于疆域广袤,在地方上设置固定、专门的监察机构成为必然之举,但问题是地方监察机构设在哪一级更为合适?在省一级设立监察机构的必要性无需赘言,省以下或者确切地说在府、县一级呢?朱元璋曾一度设置监察机构,但不久就罢除了。朱元璋为什么撤回了府、县的试佥事?因为他们没能履行自己的职责。他给后人留下了这样一个问题,即为什么在府、县设立监察机构没能达到预期目的?按照商鞅的理论,有效监察的前提是割断监察者与被监察者的利害关系。相对来说,中央的监察官与省一级行政官员的利害相异,中央监察官在省里是超脱的,易于行使监察权;省一级监察官与同级行政官员虽然藕丝难断,对下一级的行政官吏却也是超脱些,也能较好地发挥作用;但作为地方行政建制最低一级府、县的监察官来说,他们没有超脱的余地。中国古代监察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自上而下的单向监督。如果一个监察官无法摆脱与其监察对象的利害关系,就不能指望他会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六)监察工作为封建政治服务
古代监察官的基本职责是查办官员违法乱纪的案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许多工作,如荐举人才,言事谏诤,参与司法审判,监督财政、宫廷礼仪、学术、军队,维持治安,赈济灾荒等。看起来很杂乱,但都是围绕一个大局,即为封建政治服务。这个政治就是巩固皇权、维护封建秩序。当然,在不同时期工作的重点是不同的。比如汉武帝给十三部刺史规定的六条任务中,除第一条监督豪强大族外,其余五条都是针对郡守的。因为当时经过中央政府的一系列打击,诸侯国的势力大为削弱,已不能构成对中央的威胁,而郡的官员(西汉初在地方实行郡和国并行的双轨制)不执行中央政令、违法乱纪的现象十分严重,所以加强对郡守的监督就成了监察工作的重点。古代重视宫廷礼仪,所谓“礼仪征伐自天子出”,是王权的象征。在唐代,御史台下面有一个专门负责维护宫廷礼仪的殿院。统治者通过这些做法严格规范封建等级制度,进而达到维护皇权威严、强化专制统治的目的。古代监察官与司法的关系密切。唐以前,监察官可监督案件(相当于今天法院审理的案件)的审理,纠正冤案错案。到了唐代,监察官可以直接参与审案工作了。明代都御史可以参加大要案的审理,当时大的案件由都察院、刑部和大理寺三家共同会审。清代也是如此。从监督的角度讲,唐代以前,监察官是事后监督(纠错只能在事后),唐以及明清变成事中监督了。当然,监察官参与审案不符合今天司法工作独立的要求,大理寺和刑部的审判应该不受其他部门和个人的干预。但是古代社会不是法治而是人治的社会,而且司法腐败(即贪赃枉法)相当普遍。在没有制度保障的情况下,只能用人治的方法去监督制约,在当时的体制下,恐怕只能如此。这是服务于封建政治的需要,结果是监察官的权力向其他领域延伸了。
(七)监察工作交叉,监督者也被他人监督
古代统治者用监察官监督行政官吏的同时,又对监督者施以监督,同时让监察官之间彼此监督和制约,所以在制度的设计上有意识地进行职权交叉。西汉中央的监察系统中,司隶校尉监督京城百官,包括丞相司直(由丞相直接领导的监察官),还可以监督地方七个郡(三辅、三河和弘农郡)的官吏,但他又受御史中丞的监督。谏官的本职工作是言事谏诤,到了宋代,御史可以谏言,谏官可以弹劾,两者的职责混淆了。宋代地方上的监司(提点刑狱司、安抚司、提举常平司和漕司)都负有监察的职能,他们彼此之间,以及他们与监督转运使的走马承受之间的工作,有许多是扯在一起的。明代中央的督察院监督百官,六科监督中央六个部门(吏、户、礼、兵、刑、工)的官员,两者监察的对象有重合的部分。这样做的好处是在理论上除了皇帝之外,天下没有不受监督的特殊官员。但是弊端也显而易见,就是机构重叠、臃肿,钦差大臣满天飞,各方推诿扯皮,监察工作效率低下。
(八)谏官组织基本上是摆设品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除了监察官系列外,还有一个谏官系列。谏官的职责最初是言谏,后来又加上了封驳。言谏是提意见,封驳分封和驳两个方面。封是对上的,指对以皇帝名义发出的指示认为不当,可以送还;驳是对下的,指对臣下的奏章认为不妥,可以退回。《旧唐书》总结归纳了谏官工作的几种方法,总的精神是表述意见时要尽量婉转,而且要看皇上的脸色行事。所谓言谏,多数时候是摆样子的,像李世民那样善于纳谏和魏徵那样敢提意见的君臣,毕竟凤毛麟角。宋代有了专门的谏官机构,同时谏官和监察官的职责开始混淆。元代废除了谏官机构。到明代,六科给事中兼有监察官和谏官的责任。但在君主专制高度发展的明代,给事中的封驳权实际上只有“驳”下而不能“封”上。不能“封”,谏官也就不成其为谏官了。清朝雍正皇帝继位后,觉得连摆设的必要都没有了,索性把六科并入都察院。虽说有监察官和谏官两个系统,但谏官的作用根本无法与监察官相提并论。
(九)监察官选任的标准很高,日常的管理很严
古代统治者非常重视对监察官的选拔和任用,越到封建社会后期,这个特点越加明显。总括选拔监察官的标准,主要有这么几条。一是在人品上要求刚直不阿和公正廉明;二是注重文化素质;三是要有基层工作经验;四是实行回避法。由于严把入口关和管理关,在多数时候保证了监察官队伍的总体素质是好的或比较好的。
(十)监察制度的作用是弹性的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理论脱离实际。有制度但不一定按制度办事,制度有时也不管用。监察制度的作用,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因时而异。在新王朝建立伊始,统治者励精图治,政治比较清明,在这种客观环境下,监察制度能够较好地发挥作用。反之,如果在王朝末世或遭逢政治黑暗时,监察制度就丧失了其应有的制衡调节作用,有时甚至形同虚设。明代中期以后朋党之争日益激烈,监察官也参与其中。他们非但不能击浊,反而以身事逆,助长了官场上的坏风气。二是因人而异。由于监察制度是为加强皇权设计的,这个制度的作用往往取决于皇帝的个人意志。历史上一些有所作为的皇帝,如唐太宗李世民、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以及清代前期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等帝在位时,都懂得利用监察制度巩固封建统治,在许多时候能够支持监察工作,因而他们在位时涌现了一些不畏权贵、敢于执法的监察官。但如果皇帝昏庸,监察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有些秉公执法的监察官还会受到迫害。据《大清会典事例》、《钦定台规》、《清史稿》和《清史列传》记载,清代受到处分的监察官达300多人,他们中多数人是在工作中因得不到皇帝的支持受到打击报复,或者因皇帝听信谗言受黜的。三是因事而异。查小不查大,即只打苍蝇不打老虎。元代提刑按察使胡祗遹说,监察官员的工作,就是“鞭扑一二小吏细过而已”。这是他的经验之谈。在中国封建社会,监察制度是一种具有双重职能的特殊制度。首先它是皇帝加强专制统治的工具,其次又是地主阶级内部维护封建特权、协调利益关系的制衡器。前者是一个人,后者是一个整体,两者在本质上都是私有制的产物,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利益上又有不一致、甚至冲突的地方,监察制度的作用主要取决于他们的意志以及他们之间利益调整的情况。
《浅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十个基本特点》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浅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十个基本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