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仰:价值观的灵魂
信仰:价值观的灵魂
贺善侃
核心观点
信仰是精神领域的最高主宰,是人们关于生命和宇宙最高价值的信念,是主体对于某种思想的真诚信服。它是一种附着于一定对象的相信心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和文化规范力量,包括价值理想和价值规范两个层面的内涵。价值理想处于核心价值体系的最高层次,是核心价值观的灵魂。
从理想到信仰,是实现理想的首要前提
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从对核心价值观价值理想的认同入手,自觉地实现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想,塑造理想人格。而要把理想化为理想人格,必须把理想转化为信念,就是使理想转化为一种稳固的、持久的意识,成为一种坚定的确信、一种念念不忘的追求,即一种信仰。
信仰是精神领域的最高主宰,是人们关于生命和宇宙最高价值的信念,是主体对于某种思想的真诚信服。它是一种附着于一定对象的相信心态。
科学理论不但给人类以行之有效的认识工具,而且往往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和奋斗旗帜。科学性和现实性是科学信仰的两个最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信仰正是这样的科学信仰。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坚持科学真理,坚持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政治方向。
从理想到信仰,是实现理想的首要前提。从认识论上理解,人的理想得以实现,则体现为人获得了自由。这也就是从自在达到自为。而要把理想化为现实,至少需要具备如下条件:其一,主体(包括个体或群体)确立的理想必须体现该个体或群体的本质力量,这种本质力量是内在于主体之中的,是自觉的,而不是外在的、强制的;因而是主体终身愿意为之奋斗的,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或挫折,都不会放弃的。其二,这种体现了主体本质力量的理想是一贯的,具有始终如一的坚定性。这种在实践中经锻炼而形成的坚定性并非顽固不化,而是体现主体对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其三,这种体现了主体本质力量的理想需成为主体的“自得之感”即一种乐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是主体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好之”是主体的志向所在;“乐之”则是主体乐于实现这种志向,以实现理想为最高的人生乐趣。只有达到这一境界,才能说核心价值观体现的价值理想得到了实现。
理想信念渗透在每一件具体事情上
理想信念并不是空的、虚无缥缈的,而是渗透在每一件具体事情上,可以从日常言行上体现出来的。
理想信仰渗透于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对人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有不同的生存状态、不同的思想境界。有的人满足于肉体的享受,满足于饱暖物欲;有的人满足于一般的精神享受,满足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游走天下;有的人则追求灵魂的快乐,追求付出、奉献。它们分别代表着生存、生活和责任。卓越的人不能仅仅满足于生存和生活,更应该尽其来到世上的责任,有使命感、责任感,即有理想信念。只有这样,才能不满足于一般的做事,而是把事情作为事业,干出不凡业绩。信仰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在多元开放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坚定的信仰,千万不能丢弃。
实际上,每一个人的行为都自觉不自觉地受着某种信念的支配。不是自觉地用崇高的理想信念引领自己,就是不自觉地甚至被动地接受着其他的信念的制约。就说我们近几年揭露出的贪腐官员们,他们并不是天生的坏人,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曾有过人生的辉煌,而之所以走上犯罪之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钙”,即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一般而言,当个人的财富积累达到中产水平,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将会淡漠下来,然而,这些贪官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却疯狂到了病态的程度,这是为什么?不就是物欲替代了使命,从而丧失了灵魂。
走出信仰问题上的两个误区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于心、践于行。要使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真正成为社会全体成员价值追求的最大公约数。这就要处理好德性与德行的关系。这里所说的“德性”,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价值理想通过人们的信仰,贯彻于人们的日常行为,是践履核心价值观的必然途径。
而要把理想信念融于日常行为,必须首先克服在理想信念问题上的两种错误倾向。
一要克服热衷于“实惠”,缺乏远大理想、抱负的倾向。
据调查,在理想信念的具体内容上,当今不少人的人生目标更多的是为家庭或个人带来幸福,可观的收入、成功的事业是理想信念的首选内容,而对社会、国家的担当想得不多。这说明,许多人理想信念的层次还需要提升。要把个人的理想与社会、国家的理想目标挂钩,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达到核心价值观所提及的国家、社会、个人三层次价值目标的统一。
二要克服对真理“羞羞答答”,对错误思想不敢“亮剑”的倾向。
时下一些地方一些场合尤其是网上存在着“真理不敌歪理”、“正义反遭嘲讽”的现象,让人担忧。一个时期以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现象,比如讲信仰、讲真理,本是正义所在,但在一些人嘴里却成了“笑料”;讲正气、护公义,本是社会公德,但在一些人那里却成了“禁区”。与此相反,一些违背核心价值观的灰色段子和歪理却灼热炽烈,俨然成了一种氛围、一种气场。这种情况直接威胁到核心价值观的践履。
增强人们的价值判断力,确立正确的是非观是践履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当今世俗熙熙攘攘,五花八门。其中,反映时代趋向、体现社会进步和高尚道德风貌者有之;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和党性原则,反映封建观念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者也有之。保持坚定的操守,就必须在纷杂的世俗包围中管住自己、把握自己。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保持敏锐的政治嗅觉,善于区分本质与现象、主流与支流、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善于辨别风向,顶住逆风。要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要敢于对歪理说“不”,敢于对各种错误思想“亮剑”,切实加大真理、正气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主导社会潮流、引领社会风尚。
(作者为东华大学教授)
第二篇:人生价值观与信仰
人生价值观与信仰
信仰,是指对圣贤的主张、主义、或对神的信服和尊崇、对鬼、妖、魔或天然气象的恐惧,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信仰与崇拜经常联系在一起,但是与崇拜还有不同。概括地说,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信仰是人对某种观念、学说、主义、事物的信奉与崇拜,并把它奉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和生活指南,是一个人可以做什么和不可做什么的基本伦理与态度。信仰并不一定是单纯政治意义上的一种意识形态,它更代表着一种理想生活的意识形态,甚至是对于更好生活追求的.其实,我们都生活在一种“信”的心理现实中,人们总喜欢相信一些什么,不信一些什么,或者对一些什么将信将疑。我们相信什么看到的世界就是什么,人的知觉会在信的作用下重组这个世界。不信什么也看不到什么,即便什么有人的心智也能做到视而不见或充耳不闻。
信与不信其实是都一种心理能量投注的结果,所以不信也是信。对信痴迷并引发一种持续的精神灌注就是信仰,这种灌注把心理能量转换成一种内在升华的心灵感知,世界是能量的,生命也是能量的,所以宇宙与万物都是生命现象。真正阻隔人们心灵感知的是言语,心灵没有言语,言语都是头脑的。想想释加摩尼,耶稣,默罕默德和其他的一些伟大的真神,他们理解上帝(宇宙意识)不需要语言,但人类要理解他们却只能借助言语,言语可表达的东西非常有限,所以我们难以真正知晓上帝的想法是言传带来的困境。我个人相信对宗教的敬奉不能用语言,也不能去理解,只能是用心去感悟。
信仰对人类的生活具有很高的价值。信仰有一种对现实的解构或瓦解能力,因为信仰内涵着一种精神图腾,崇拜、敬畏和臣服之心。心理学可能解释信仰这种持续不变的精神投注类似一种自我催眠,会让人的身体,知觉,意识产生一种奇妙的改变,与我们信仰的事物发生一种意象上的连接或神入,诞生一种全新的心理现实感。不过,信仰触发的催眠效应让人的意识扩展,引导心智与博大的宇宙意识融为一体,也扩大了知觉:触、看、听、味、嗅构成的外部世界。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因为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选择和持有,信仰可以摆脱人的虚无感,无价值感,生命的有限感,创造一种幸福与确信的心理现实。聪明人不会把意识停留在硬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上,他们相信存在是超越人的理解与知觉的,宇宙有一种混沌的秩序,无序中的有序。万物皆生命正是一种信仰,宇宙也有她博大的情感与意识。
宗教是一种信仰,科学也是一种信仰,科学以确认的,逻辑的,线形的,因果的方式去解释存在所产生的定律。人与现实、存在的关系,只是一种超然的,非言语的感受系统,这种感受与大自然的混沌,复杂,多样,不确定具有同类质。宗教的,科学的,这些所有的信仰都是一种心灵的活动,心灵是一种比精神更高级的生命存在与知觉。心灵对存在的描述是通过符号、象征、图腾、崇拜、祭祀、仪式、艺术的手法,忘掉言语崇尚信仰可能是人的心灵可以轻舞飞扬的唯一途径。信仰是人接近自然,重归自然的最佳心理途径。信仰与人的 价值观非常密切,信仰决定一个人的成败,走向巅峰的人是有信仰陪伴的。
2014年全国注册建造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
青年人忘掉了真实的世界,不愿走进现实生活,甚至丧失了实际生活的能力。同时,市场社会过分强调个人的利益,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经济关系,而真诚、信任、关怀等高尚的品质与深沉的爱却日渐淡化,不再成为第一要义。这样人们在交往中虽变得日益自由,却日益品尝着孤独。没有知心朋友、缺乏社会支持成为部分大学生陷入抑郁和焦虑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人生信仰:解除大学生人生困惑的超越性力量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困惑,从表象上看源于激烈的社会变迁带来的个体生存困境,根本却源于生活意义的失落,源于人生信仰的丧失。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到底应该追求什么?没有科学的信仰,没理性的追求,也就没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1.人生信仰赋予大学生生命以终极意义哲学家们认为人的独特存在方式决定了人的信仰的无限超越本质。人的存在具有两极性,一极是他的有限性或现实性,另一极是他的无限性或理想性。满足现实的生理需要,协调好现实的人际关系,是人的现实性存在;而面向未来、寻求对现实的超越是人的理想性存在。尽管人的生命的有限性和现实性是第一位的,但不是根本的,人不会满足于有限的生命存在,他要时时去追求无限的精神超越。这样对无限的追求,对生命的超越就使人进入了信仰领域。作为一种精神理想和价值目标,“人类信仰的本质就是自由自觉的主体力图自觉地对现实关系的积极的创造性克服,它不仅是适应世界而且是改造世界,不仅趋利避害有效有用,而且是合法合理尽善尽美。”[6]对于终极的关怀,对于人生根基的寻求,对于无限和永恒的依托,是信仰最高的价值追求,无论信仰对象或信仰方式如何,超越现实指向未来是信仰最为独特的本质和功能。“正是由于信仰的存在,人类才得以从其具体生活的狭小时空范围和基本的生理需要的限制中超越出来,从生命本身所具有的客观缺陷和限制中解脱出来,从而为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开辟出了新的领域、秩序和方向。可以说,信仰构成了人类精神寻求逃避永恒和无限的压迫以及驱除人类自身在宇宙存在中的漂泊感和孤寂感的驿站和家园。”[7]一句话,信仰可以引导大学生走出现实的功利主义和人生焦虑的困境,赋予大学生生命以终极的意义。
2.人生信仰赋予大学生生命以精神支撑信仰之于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它的具体而现实的功利,而在于它是人从主观上为自己设立的一个终极目标来作为自己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费尔巴哈认为:“信仰不外意味着坚定不移地确信主观的东西„„信仰使人的愿望从自然理性之桎梏中解放出来;信仰允诺了本性与理性所不允的事情;信仰使人福乐。因为,它满足了人的最主观的愿望。”[8]信仰只服从自己的主观内心诉求,不易受外界影响,具有专一性、排他性和坚定性。正是信仰的专一性、排他性和坚定性,才使得人永恒地追求它、向往它,从而产生无穷的动力和坚韧的意志克服生活中的种种磨难和不幸,使生命变得有意义。我国学者李太平教授指出:“信仰的功能在于它通过使人相信在某种神圣的帷幕之后可能存在着一个有意义的地方,从而以此信仰去弥补人类及其社会本身的缺陷和不足,并为人安置了一个崇高而又神秘的精神生活的空间,为人勇敢地生活下去提供勇气,为人提供必需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9]反之,信仰的缺失或偏离不仅会导致人们对其自身生存意义的茫然和孤单,对幸福的无望,而且也会导致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迷茫和无所适从、无所畏惧,无法在心中形成时时约束自己的道德律令。所以,信仰论证了人的坚韧与威力,指明了人前进的方向,是人活着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三、高校信仰教育的重要使命
人生信仰是每个人都不可回避的一大难题,德育作为系统的自觉的社会活动不去关心这一问题,个体的人就会盲目自发地寻觅求解,在盲目性中失去理性,在价值失落中感到精神饥渴。由此德育工作者应自觉面对大学生的生命困惑,加强对其人生信仰的引导,帮助他们释放生活的压力,启迪他们虚无的心灵,促其生命健成长。1.引导大学生慎重地选择人生信仰 引导大学生坚定自己的人生信仰,前提是引导大学生慎重地选择自己的人生信仰。在当代中国,面对日益增加的社会压力和日益空虚的精神世界,人们越来越渴望内心的宁静,渴望心灵的归宿。大学生中信教的人越来越多,对耶稣的虔诚、对教义的笃信已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世界和学业生活。这些情形一方面说明当代大学生对信仰的需要已经觉醒,对信仰的寻求日趋明显;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在信仰方面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神秘主义的色彩。如果大学生没有对信仰问题的清醒认识,没有教育者及时正确的引导,就有可能使之在这种需要和渴求的驱使下2014年全国注册建造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 青年人忘掉了真实的世界,不愿走进现实生活,甚至丧失了实际生活的能力。同时,市场社会过分强调个人的利益,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经济关系,而真诚、信任、关怀等高尚的品质与深沉的爱却日渐淡化,不再成为第一要义。这样人们在交往中虽变得日益自由,却日益品尝着孤独。没有知心朋友、缺乏社会支持成为部分大学生陷入抑郁和焦虑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人生信仰:解除大学生人生困惑的超越性力量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困惑,从表象上看源于激烈的社会变迁带来的个体生存困境,根本却源于生活意义的失落,源于人生信仰的丧失。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到底应该追求什么?没有科学的信仰,没有理性的追求,也就没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1.人生信仰赋予大学生生命以终极意义哲学家们认为人的独特存在方式决定了人的信仰的无限超越本质。人的存在具有两极性,一极是他的有限性或现实性,另一极是他的无限性或理想性。满足现实的生理需要,协调好现实的人际关系,是人的现实性存在;而面向未来、寻求对现实的超越是人的理想性存在。尽管人的生命的有限性和现实性是第一位的,但不是根本的,人不会满足于有限的生命存在,他要时时去追求无限的精神超越。这样对无限的追求,对生命的超越就使人进入了信仰领域。作为一种精神理想和价值目标,“人类信仰的本质就是自由自觉的主体力图自觉地对现实关系的积极的创造性克服,它不仅是适应世界而且是改造世界,不仅趋利避害有效有用,而且是合法合理尽善尽美。”[6]对于终极的关怀,对于人生根基的寻求,对于无限和永恒的依托,是信仰最高的价值追求,无论信仰对象或信仰方式如何,超越现实指向未来是信仰最为独特的本质和功能。“正是由于信仰的存在,人类才得以从其具体生活的狭小时空范围和基本的生理需要的限制中超越出来,从生命本身所具有的客观缺陷和限制中解脱出来,从而为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开辟出了新的领域、秩序和方向。可以说,信仰构成了人类精神寻求逃避永恒和无限的压迫以及驱除人类自身在宇宙存在中的漂泊感和孤寂感的驿站和家园。”[7]一句话,信仰可以引导大学生走出现实的功利主义和人生焦虑的困境,赋予大学生生命以终极的意义。
2.人生信仰赋予大学生生命以精神支撑信仰之于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它的具体而现实的功利,而在于它是人从主观上为自己设立的一个终极目标来作为自己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费尔巴哈认为:“信仰不外意味着坚定不移地确信主观的东西„„信仰使人的愿望从自然理性之桎梏中解放出来;信仰允诺了本性与理性所不允的事情;信仰使人福乐。因为,它满足了人的最主观的愿望。”[8]信仰只服从自己的主观内心诉求,不易受外界影响,具有专一性、排他性和坚定性。正是信仰的专一性、排他性和坚定性,才使得人永恒地追求它、向往它,从而产生无穷的动力和坚韧的意志克服生活中 的种种磨难和不幸,使生命变得有意义。我国学者李太平教授指出:“信仰的功能在于它通过使人相信在某种神圣的帷幕之后可能存在着一个有意义的地方,从而以此信仰去弥补人类及其社会本身的缺陷和不足,并为人安置了一个崇高而又神秘的精神生活的空间,为人勇敢地生活下去提供勇气,为人提供必需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9]反之,信仰的缺失或偏离不仅会导致人们对其自身生存意义的茫然和孤单,对幸福的无望,而且也会导致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迷茫和无所适从、无所畏惧,无法在心中形成时时约束自己的道德律令。所以,信仰论证了人的坚韧与威力,指明了人前进的方向,是人活着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三、高校信仰教育的重要使命人生信仰是每个人都不可回避的一大难题,德育作为系统的自觉的社会活动不去关心这一问题,个体的人就会盲目自发地寻觅求解,在盲目性中失去理性,在价值失落中感到精神饥渴。由此德育工作者应自觉面对大学生的生命困惑,加强对其人生信仰的引导,帮助他们释放生活的压力,启迪他们虚无的心灵,促其生命健康成长。1.引导大学生慎重地选择人生信仰 引导大学生坚定自己的人生信仰,前提是引导大学生慎重地选择自己的人生信仰。在当代中国,面对日益增加的社会压力和日益空虚的精神世界,人们越来越渴望内心的宁静,渴望心灵的归宿。大学生中信教的人越来越多,对耶稣的虔诚、对教义的笃信已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世界和学业生活。这些情形一方面说明当代大学生对信仰的需要已经觉醒,对信仰的寻求日趋明显;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在信仰方面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神秘主义的色彩。如果大学生没有对信仰问题的清醒认识,没有教育者及时正确的引导,就有可能使之在这种需要和渴求的驱使下,在一些人的诱导下,从一些不正当的方面寻找信仰。因此,在大学生的信仰需要觉醒之时,在面临着信仰选择之时,教育者应及时引导他们慎重地选择自己的人生信仰,掌握信仰选择所应依据的基本标准。中国人民大学的刘建军教授提出了信仰选择的四个标准值得我们借鉴:一看是否理智;二看是否现实;三看是否崇高;四看是否健全。[10]大学生选择自己的信仰,应当做到科学、理性、健康和崇高:即符合社会发展和人生价值实现的科学规律;体现人的本质属性及个人与社会的正确关系;对人生实践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为自己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价值关怀。只有这样的信仰,才值得为之奋斗一生;也只有这样的信仰,才能真正促进生命的成长和生活的幸福。2.引导大学生养成科学的理性思维方式
选择人生信仰首先离不开人们的理性。先哲们说:没有思考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人生,因为人是思想的存在物。马克思也说过:“真正的人=思维着的人的精神”。[11]恩格斯还形象地把思维着的精神比作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人高于动物的地方就在于人会思维,能够分辨出主客体关系,能够认识到自身行为的意义与价值,并按照意义在意义的世界中行动,理性的自我意识特别是理性的反思意识和批判意识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前提。在科技和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理性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到当代人的生活中。以信仰本身而言,如果说早期的信仰是建立在非理性的朴素意识和盲目崇拜的基础上,那当代的信仰已不可能完全拒斥和避免理性的追问。在一定意义上,当代人往往是经由理性的自我意识的引导而走上信仰之途的。真正的信仰就应当是主体理性选择的结果。把信仰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使理性和信仰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维持动态的平衡,理应是当代人类具有的一种健康的信仰态度。因此,德育工作者在帮助大学生确立自己的人生信仰时,应重视其理性思维的养成,让信仰成为他们自己内在的精神生活选择和理性思考的结果。3.引导大学生坚守国家的主导信仰
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里,国家主导信仰的确立不仅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是开放性的。因为作为一个社会共同体存在,不可能或缺其内在的某种价值一致性——这种价值一致性不是指价值体系的一致性,而是指某些基本价值要求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是保持一个社会自身完整性所必需的,这就恰如一个社会不能缺少为社会公众所共同认同的并用以调节自身的最基本道德规范一样。共同的信仰要比信仰自我有力量得多,尤其是对目前处于多元化信仰包围之下,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找不到权威解释,人生信仰已经日渐迷茫的大学生来说,国家主导信仰的确立显得尤为迫切。有学者就指出:“社会倘若不能给其成员提供一套值得信任的人文价值系统和可以接受的人文价值标准,那么,这个社会必然出现价值紊乱、信仰真空和精神危机。”[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最适合社会的发展,具有最强的社会影响力和开放性的思想意识或时代精神。它因全社会的人逐步认同接受,而成为社会的共同信仰,从而引导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统一为共同的精神,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力量。我们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以帮助大学生明确方向,走出迷茫,走向更高的生存境界。4.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于人生实践
人生信仰的形成来自于个体的生命体验和社会阅历的沉淀,尽管存在一定的情感或非理性成份,但其基础是客观的人生实践。信仰的确立有多种途径,每个途径都离不开生命的体验和社会的实践。一个人在最终确立自己信仰的过程中,总要对不同的理论和价值观念进行比较和选择。他经历得越多,考察过的信仰越多,则他确立信仰的过程就越曲折,而最终确立的信仰就越坚定。恩格斯曾提到过确立信仰的三种基本途径:实践的途径、政治的途径和哲学的途径。他认为英、法、德三国的工人和知识分子各以不同的方式和途径接受共产主义学说,确立起共产主义信仰。他指出:“„„英国人由于国内贫困和道德败坏的现象的迅速加剧,他们通过实践达到这个学说。法国人是通过政治达到的,他们起初只是要求政治自由和平等,但当他们意识到这还不够的时候,除政治要求而外,他们又提出了社会自由和社会平等的要求。德国人则是通过哲学,通过对基本原理的思考而成为共产主义者的。”[13]在这里,实践的途径指的是直接的生产和生活,政治的途径指的是参加社会的政治活动和政治斗争,哲学的途径指的是包括哲学研究在内的理论活动。恩格斯提出的这三种途径各有不同的内涵和侧重,但都归结为人生的各种实践活动。我们引导大学生确立科学、崇高的人生信仰,关键还是要引导大学生投入到现实的生活中去,在丰富的人生体验、科学的理论学习和积极的政治追求中获得对生命的认知、对社会的情感和对理想的信念,并把这种信仰转化为生命活动的动力在一些人的诱导下,从一些不正当的方面寻找信仰。因此,在大学生的信仰需要觉醒之时,在面临着信仰选择之时,教育者应及时引导他们慎重地选择自己的人生信仰,掌握信仰选择所应依据的基本标准。中国人民大学的刘建军教授提出了信仰选择的四个标准值得我们借鉴:一看是否理智;二看是否现实;三看是否崇高;四看是否健全。[10]大学生选择自己的信仰,应当做到科学、理性、健康和崇高:即符合社会发展和人生价值实现的科学规律;体现人的本质属性及个人与社会的正确关系;对人生实践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为自己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价值关怀。只有这样的信仰,才值得为之奋斗一生;也只有这样的信仰,才能真正促进生命的成长和生活的幸福。2.引导大学生养成科学的理性思维方式
选择人生信仰首先离不开人们的理性。先哲们说:没有思考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人生,因为人是思想的存在物。马克思也说过:“真正的人=思维着的人的精神”。[11]恩格斯还形象地把思维着的精神比作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人高于动物的地方就在于人会思维,能够分辨出主客体关系,能够认识到自身行为的意义与价值,并按照意义在意义的世界中行动,理性的自我意识特别是理性的反思意识和批判意识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前提。在科技和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理性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到当代人的生活中。以信仰本身而言,如果说早期的信仰是建立在非理性的朴素意识和盲目崇拜的基础上,那当代的信仰已不可能完全拒斥和避免理性的追问。在一定意义上,当代人往往是经由理性的自我意识的引导而走上信仰之途的。真正的信仰就应当是主体理性选择的结果。把信仰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使理性和信仰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维持动态的平衡,理应是当代人类具有的一种健康的信仰态度。因此,德育工作者在帮助大学生确立自己的人生信仰时,应重视其理性思维的养成,让信仰成为他们自己内在的精神生活选择和理性思考的结果.3.引导大学生坚守国家的主导信仰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里,国家主导信仰的确立不仅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是开放性的。因为作为一个社会共同体存在,不可能或缺其内在的某种价值一致性——这种价值一致性不是指价值体系的一致性,而是指某些基本价值要求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是保持一个社会自身完整性所必需的,这就恰如一个社会不能缺少为社会公众所共同认同的并用以调节自身的最基本道德规范一样。共同的信仰要比信仰自我有力量得多,尤其是对目前处于多元化信仰包围之下,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找不到权威解释,人生信仰已经日渐迷茫的大学生来说,国家主导信仰的确立显得尤为迫切。有学者就指出:“社会倘若不能给其成员提供一套值得信任的人文价值系统和可以接受的人文价值标准,那么,这个社会必然出现价值紊乱、信仰真空和精神危机。”[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最适合社会的发展,具有最强的社会影响力和开放性的思想意识或时代精神。它因全社会的人逐步认同接受,而成为社会的共同信仰,从而引导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统一为共同的精神,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力量。我们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以帮助大学生明确方向,走出迷茫,走向更高的生存境界。4.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于人实践人生信仰的形成来自于个体的生命体验和社会阅历的沉淀,尽管存在一定的情感或非理性成份,但其基础是客观的人生实践。信仰的确立有多种途径,每个途径都离不开生命的体验和社会的实践。一个人在最终确立自己信仰的过程中,总要对不同的理论和价值观念进行比较和选择。他经历得越多,考察过的信仰越多,则他确立信仰的过程就越曲折,而最终确立的信仰就越坚定。恩格斯曾提到过确立信仰的三种基本途径:实践的途径、政治的途径和哲学的途径。他认为英、法、德三国的工人和知识分子各以不同的方式和途径接受共产主义学说,确立起共产主义信仰。他指出:“„„英国人由于国内贫困和道德败坏的现象的迅速加剧,他们通过实践达到这个学说。法国人是通过政治达到的,他们起初只是要求政治自由和平等,但当他们意识到这还不够的时候,除政治要求而外,他们又提出了社会自由和社会平等的要求。德国人则是通过哲学,通过对基本原理的思考而成为共产主义者的。”[13]在这里,实践的途径指的是直接的生产和生活,政治的途径指的是参加社会的政治活动和政治斗争,哲学的途径指的是包括哲学研究在内的理论活动。恩格斯提出的这三种途径各有不同的内涵和侧重,但都归结为人生的各种实践活动。我们引导大学生确立科学、崇高的人生信仰,关键还是要引导大学生投入到现实的生活中去,在丰富的人生体验、科学的理论学习和积极的政治追求中获得对生命的认知、对社会的情感和对理想的信念,并把这种信仰转化为生命活动的动力
第三篇: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灵魂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灵魂
军委胡锦涛主席科学概括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将“忠诚于党”放在首位,体现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要求,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忠诚,指赤诚无私,诚心尽力。任何国家都强调军队要绝对忠诚,认为它是鉴别一支军队及其成员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在素质和道德准则。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军队,对军人忠诚的要求不尽相同。在当代中国,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全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领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因此,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主义是内在统一的。
我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绝对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的性质,必然要求全军将士永远忠诚于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胡主席指出:“忠诚于党,就是要自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指挥。”显然,当代军人忠诚于党,必须紧紧抓住高举旗帜、听党指挥这个根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基本经验而得出的必然结论。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光辉道路和科学理论体系的科学统一,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一体两翼”,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指引我们胜利前进的光辉指针。
忠诚于党,最重要的就是坚决听党指挥。这是我军一整套基本原则和优良传统的精髓,也是我军立军之魂、胜利之本、发展之根。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决听党指挥,面临着各种新情况和新考验。特别是国际形势的错综复杂、风云变幻,敌对势力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用心极其险恶。从国内来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条件下,官兵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多样化,有些官兵受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理想信念发生动摇,革命意志有所衰退。面对这种复杂形势,我们更需要不断强化军魂意识,坚守我军的根本建军原则。因此,胡主席反复强调:“听党指挥,是党和人民对人民军队的最高政治要求,是人民解放军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
以高举旗帜与听党指挥有机统一为科学内涵的忠诚于党,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内容。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切实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需要切实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始终坚定地听党指挥,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在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不断培育、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第四篇:教育价值观是学校的生命与灵魂
教育价值观是学校的生命与灵魂
各位领导,大家好!
今天,我想谈一谈我对教育价值观的理解。我认为对于教师尤其是校长来讲,这是最重要的问题。教育价值观是学校的生命和灵魂。确立学校的教育价值观是校长的使命。
作为职业教育者,我总习惯把许多事情与教育问题联系起来。什么是教育价值观的问题呢?有一个小故事是个很好的比喻。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驾车出行。由于朋友描述的路线与GPS显示的不同,一时我们不知所措。其实,坐在车里的每个人都有驾照,都具有驾车的技能,但是谁也不知道该把车向哪里开。我说这就很像是教育价值观问题。教育培养学生掌握了那么多知识和技能,但他们真的都明白应当用它们去做些什么吗?看现在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不得不承认,问题不仅越来越多,而且其中的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三聚氰胺、瘦肉精、苏丹红、假燕窝,以及那些我们今天尚不知晓却天天食用时刻在危害我们自身的食品,哪一项不是出自于聪明的、经过训练的大脑?谁能保证这些大脑如果有了适宜的社会条件,不会去设计毒气室、焚人炉呢?
几天前,我去参加“个性化教育国际研讨会”。顾明远先生讲,有人说我们学习西方的教育理念太多了,今天该反思了。其实真经并未学到,反思也只是浅薄的。对于顾先生的这番话我深以为然。这次暑期,我访问了托马斯杰佛逊科技高中。这些年来,我国的课程专家多次讲述这所学校的教学案例,这所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教育政策。但是,我想说的是我看到的、而且是过去未曾有人提到一件事——每个人一进学校就会看到墙壁上的这样一行字:
How we can, the TJ community, take action to prepare students to confront difficult moral and ethical decisions, both now and future?
这句话的大意就是,我们应当怎样去做,不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托马斯杰佛逊都要为学生在面对伦理道德的困惑时能够作出抉择而付诸实际行动。我想,这句话所表达的正是这所学校所追求的教育精神和教育价值。在实验室里,我遇到了一个能够讲简单汉语的女学生,她告诉我,她正在研究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识别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药物。她认为这是人类医治癌症的途径。校长还介绍了一些其他学生的选题,诸如清洁能源的转换、海洋生物的保护等等。我特意问学生,这些课题是学生自己确定的,还是从老师那里得来的。我想,这所学校鼓励学生从事研究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而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和社会的进步。
我还访问了位于纽约的布朗克斯科技高中。之所以去访问这所学校,是缘于我28年前读过的一篇文章——一个班里出了两个诺贝尔奖得主。我们在校长办公室里进行了愉快而深入的交谈。谈话间,我们问了校长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她的办公室里摆放着许多青蛙?有玩具、文具和各种卡通造型。她回答说,我是一个生物科学家。许多青蛙为了我的研究工作和人类的科学进步付出了生命,我以此来纪念他们。我想,这就是人文精神,博爱精神,是伟大的人类关怀的精神。在接待我们的那个上午,她就在摆满青蛙的办公室里面试教师。我相信每一个求职的教师都会在走进这所学校的第一时间感受到这种精神。而且我相信,校长能有这种情怀和精神,能够在她的办公室里将这种精神展现出来,那她就一定能用这种精神影响这所学校中的所有教师,而这种精神必然会经教师传达给学生。这就是教育的价值观。我想,学校有了这样的精神传承,学生具有了这样的精神,才能保证他们将来能够将日益强大的科技的力量应用于促进人类美好的方面。
需要说明的是,这两所科技高中里都有50%以上的亚裔学生,而且在我所拿到的学生论文提要汇编中,我看到了许多中文名字。这说明我们的孩子有足够的聪明。但是他们朝什么样的方向去发展,这的确是学校教育的问题。在耶鲁,我们接触到两个中国学生。一个上大三的学生给我们讲了中国学生来美国学习,在融入环境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他所列举的这些障碍大多与道德行为习惯有关。他谈了一条非常深刻的感受,大意就是到了耶鲁,思想上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才真正懂得了做人。这不禁使我们扪心自问,我们12年的基础教育为什么没有能解决这个问题?几年前,一位中国籍的耶鲁毕业生向耶鲁达大学捐款近900万美元,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感到愤慨。听了这位大三学生的感受,你也许就不再感到奇怪了。学校教育要努力培养有责任感懂得回报的人,而不是取得高分就一去不复返的考生。
其实多年来,德育问题我们也没少说,没少做,但为什么实效欠佳?这里的原因很复杂。但我相信,真正的教育一定是体现在细节上。仅仅提要求、发号召、喊口号、搞运动、听报告、看电影、开动员大会是不够的。真正有效的教育一定是通过教育者行为细节的示范、熏陶、影响来实现的。这就是北京四中提出“以人育人、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的原因。有一次,我在日本遇到一群言行粗俗的中国中学生,后来我又见到了几个成年人,他们很不雅观地坐在大厅里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语言粗鲁。从谈话内容我听出,他们就是这所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教育与生产流水线本质不同的是,我们的劳动成果是一种有思想、有心灵的产物。也许,一个言行粗俗的工人仍能够在流水线上制造出合格的产品,但教师不能,教育不能。心灵只能用心灵来培养。教师的言行是最重要的教材,教师的言行就是教育。我现在不敢讲粗话,在校园里不敢随意着装,与学生和家长谈话时保持彬彬有礼,驾车骑车时不敢违规,过马路时一定走斑马道,排队时不敢加塞儿,等等,原因就是怕被学生和家长看到。这是一种教育者应有的内在约束,并已内化为习惯。我知道,我的这些行为细节对学生和家长来说非常重要。在学生面前,教师要展示出一个完整的人,展示出一个完整的人格,展示出一个
有个性、有修养、有情感、有思想、有人文情怀、有生活情趣、有精神追求的活生生的人。我曾多次讲述四中的刘葵老师。她曾经在教师大会上说,自己除了要做一个好老师之外,还要做一个孝女、贤妻、慈母。我对她说,你讲的非常好,教师的生活是一本教材,要让学生读懂教师生活这本教材,教育学生成为孝女、贤妻、慈母,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做人的教育。如果有一天,我发现你教的女孩子不是孝女、不是贤妻、不是慈母,那一定是你出了问题,是你的教育出了问题。这就是以人育人。我绝不相信一个情趣低俗、斤斤计较、贬低同事、算计他人、或茶余饭后甚至在办公室里津津乐道于谈论如何与丈夫较劲与婆婆斗智的教师能培养出精神高尚品位高雅胸怀豁达的学生来。教师就是用自己的生活态度来培养学生的生活态度,用自己的职业精神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的。面对今天社会上出现的诸多问题,如商品质量问题,食品安全问题,行为突破道德底线甚至人性底线的问题,等等,我们是不是应当反思一下教育,反思一下自身呢?不幸的是,我必须说,当今的社会文化有明显的低俗化发展趋势,这将给学校教育带来更大的困难,我们必须对此有所准备。
此外,我认为,教师也应当有基于道德准则之上的对物质生活和幸福的追求,教师用自己的行为让学生知道和懂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德准则也是一种教育。在学生眼中,教师应当是幸福的人,而不是悲剧型的人;应当是受人崇敬而不是被人怜悯的人。所以,我们提出了做幸福四中人的理念,即:享受工作,取得成功,赢得尊敬,获得发展,家庭和睦,衣食无忧。这是全面和谐的幸福观。我认为,如果教师在学生眼中成为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尽管显得非常崇高,但是他或她可能不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力。学生眼中的教师不仅应当是认真工作的模范,还应当是幸福生活的楷模。多年来,我们早已清楚那些神圣而陌生的榜样的教育作用和效果如何。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我们可能忽视了一点,在很多时候,榜样的力量不仅在于它有多么崇高,而且还在于它与大众有多么贴近和亲切。把榜样看成人而不是神,我相信教育效果会更好。穿皮夹克带手表的雷锋与挎冲锋枪擦汽车的雷锋相比,教育效果并不会差,反而更说明了雷锋是一个活生生的完整的人,是一个可以去学去模仿的真实的人,他的精神情操和生活态度与我们普通人更加贴近。其实多年来,四中不少老师都在默默地做一些公益活动,比如资助贫困儿童、义务讲学、参与学生的公益慈善活动等,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教师话剧社为学生爱心社进行慈善募捐而举行的为期三天的义演,这很可能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四中老师组织的为贫困家乡义务助教的活动,即“教师回报家乡行动计划”,不仅教师们踊跃参加,还有学生参加;一位既买不起车更买不起房的年轻老师,却将自己变卖书画的数万元所得一笔捐出,为农村小学修建图书馆,许多师生为此感动不已。教师的这些行为都对学生的思想、人格和价值观产生了深刻影响。我敢断言,在四中,还有许多这类事情我并不知道,有时我仅仅是从教师或学生的只言片语
中探测到一些信息。在我们的文化观念中,一个人做了好事不去宣扬,才显得高尚。但我认为,作为教师,我们做的这些好事应当让学生知道,并引导学生一起去做。如果你做了一件好事,让学生知道,教育了学生,这就是你做的第二件好事。我认为,教师的行为示范是最有效的教育。
回到前面的话题,其实这一切,核心的问题就是教育价值观问题,学校的教育价值观应当通过教师的行为体现出来。校长是确立和践行学校教育价值观的关键因素。我常想,我们的学生不缺少聪明、机敏和解决问题的技巧„„我们缺少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缺少的是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缺少的是对崇高的体悟,缺少的是对价值的理性判断与选择、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不为功利的执着追求的精神。因此,培养杰出人才,我们的教育需要注重对人的精神品质的培育,引导学生懂得善良、崇高、博爱、正义、尊严、责任、使命„„这才是对学生一生负责的教育,是我们应当追求的教育价值。传递这些价值的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每一个教育者的行为示范。
(在西城区书记校长会发言稿2011年8月25日)
第五篇:XXX大学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价值观的调查报告
XXX大学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价值观的调查报告
一、导语
进来,有些国外基督徒在高校进行某种程度的传教,进而出现了高校大学生受到传教影响的个别现象,引起了高校师生和社会的注意和重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否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校出现了世界观的缺失,信仰的空洞,价值观的紊乱?就此引发一连串的思考,为了更确切,更清晰,更真实地理解这一情况,把握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我们在XXX老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对大学生进行有关信仰和价值观的社会调查。
此次社会调查我们XXX为调查对象,以年级、民族作为参照进行系统抽样,于2009年3月11日在XXX对抽样的学生进行匿名问卷和访谈方式的调查。调查组成员团结互助,认真负责,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此次调查活动。下面就调查得来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进行叙述,对所做出的分析、综合进行议论,并对调查研究的结果和结论进行说明。
此次调查的问卷部分主要是调查大学生对信仰、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含公共课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和态度,以及对将来的打算;调查的访谈部分主要是考察大学生对幸福、宗教、思想政治教育的看法,并调查其关于共产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理想与现实的态度和关系。调查的问卷内容和访谈内容既有交叉有所不同侧重,能较全面、典型地反映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信仰。
二、调查结果
综合两部分的调查结果,总的来说,主要反映以下几个方面:
(一)绝大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我国现状持肯定态度。据问卷结果,80%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学习《马哲》、《毛、邓、三》;51%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个人生活有一定联系,30%认为联系非常密切;0%认为马克思主义完全没有价值;73%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充满信心;0%完全否定社会主义。
(二)共产主义信仰较明确。在对大学生共产主义信仰的认识考察中,47%坚定共产主义信仰,30%给予肯定,还在认识中;访谈的结果反映被调查者对共产主义有较科学、深入的认识。
(三)对中华文化有较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关于中华文化圈的认同,有73%的被调查者认同,11%完全认同;0%对民族传统文化、特殊民族政策一点不了解;在对于一个国家思想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访谈中,被调查者强调了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性。
(四)看待问题趋于现实、理性和具体;个人的主体意识较强;认为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途径有待完善的地方。问卷调查结果反映,60%的被调查者的理想是找个好工作,7%是实现共产主义;访谈结果反映被调查者都突出了现实的重要性;在对最幸福事情的访谈中被调查者更趋向于具体事情,而不是抽象境况,比如被调查者认为考上大学、过汉语水平八级、回家吃妈妈做的饭菜为最幸福的事情。
三、分析
在对本次调查结果进行讨论和研究后,主要得出以下分析结果:
(一)具有XXX特色,受到XXX多民族等特色一定程度的影响。一个人总会或多或少地受周围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此次调查的被调查者绝大多数来自新疆,一定程度上在学习和生活中受宗教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并且认为在科学,伦理,政治,精神领域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从宗教里面寻求答案;对事物和现象的不了解为宗教的存在腾出了空间。此外,被调查者在访谈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将XX作为谈论对象,提及民族团结、民族文化以及双语教育等等。
(二)思维、视角多元化,观点各异,认识不同,但不乏主体倾向。在这里映射出了价值观的多元,也是文化多元的表现形式。费孝通先生曾经讲过这么四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也可以用《论语·子路》所载孔子的一句名言:“和而不同”。这种“和而不同”主要是指两个方面的,一是每个人之间的和而不同。由于个人的出生、经历等不同,造就一个人为其自身的特殊性,个人间价值形成过程、价值内容、价值取向等千差万别。二是民族层面的和而不同。这里不是因为这个民族的成员共用了一个大脑,并且大脑的构造与别的民族有什么区别,而是因为(由于历史、环境等原因)这个民族的每个人,或至少是大多数人各自都有某些价值偏好(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在形而上层面),而这些偏好恰好又有共同之处。换言之,所谓的“民族偏好”是其每个成员个人偏好的“最大公约数”。例如有些人说“西方人尚能,而中国人尚贤”就是这个道理。就此次调查而言,我们看到了虽然被调查者在价值和信仰问题上认识、观点有差异,但他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作为新疆的一份子,作为新疆大学的一份子,总体上都有一些“偏好”倾向,有一个贯穿大多数人的主体倾向。比如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科学的肯定以及主体意识的凸显、中华文化的认同等,无不打上历史、现实和时代的烙印。
(三)看待问题,认识事物不会过于极端、偏执,能辩证地、联系地、发展地分析问题。在访谈对于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奉献与索取、得到的重要性问题调查中,不难看出,被调查者能够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如肯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重要性,但并非肯定教育方式),辩证地认识不同利益间的关系,并将其有机联系起来,力图寻求不同要素间的结合点,即“共赢”(或者至少是互不损害)。随着社会分工与协作的加强,以及在系统教育过程中自身素质的提高,过分突出其中一个要素的发展而忽略甚至否定其他要素的发展是不可取的。
四、看法和建议
(一)价值多元出现具有其客观条件,即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引入、全球化深化等大环境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培养主导的科学的核心价值观,防止西方不良文化、价值的渗透。
(二)循序渐进地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以课堂讲授、时事讨论、模拟情景、社会实践等相结合的多样化形式进行教育,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对于此类关于价值观、信仰观的调查,可继续深入调查,对非大学生群体和他校大学生进行调查以对比研究,更好探究人们价值不同和变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