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长春市事业单位通用知识备考:刑法易混知识点
2018年长春市事业单位通用知识备考:刑法易混知识点
在刑法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易混淆知识点,有此罪与彼罪的区分,有连续犯、继续犯、状态犯等区分,今天我们来给大家总结一下刑法中所涉及的“应当”与“可以”的相关知识点,在总结之前,首先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刑法中的应当与我们现实中所理解的应当是有差异的,刑法中的应当是必须的意思,可以与现实生活中的意思相同,指的是能够,可选择的意思。接下来,就给大家总结一下刑法中“应当”与“可以”的运用:
一、“应当”的适用情形:
1.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2.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3.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4.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5.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可以”的适用情形:
1.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4.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5.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6.自首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7.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三、习题演练
1.对胁从犯的处罚是根据犯罪情节()。A.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B.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C.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D.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2.甲因为男友乙不忠而生恨意,决定杀了他。某日把乙引到家中将毒药掺入饮料中让其喝下。乙昏迷之际,甲离家到附近的湖边准备自杀。徘徊之际,甲心生悔意,跑回家中救乙,发现乙已被家人送往医院,并脱离生命危险。对甲的处罚应()。
A.按既遂犯处罚
B.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 C.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当免除处罚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A。刑法第28条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故本题答案为A。
2.【答案】B。根据题意,甲的行为属于未遂,虽然想要主动放弃犯罪,但是在返回家中时乙已经被家人送去医院,甲不符合中止犯的及时性特点。刑法第23条规定:“ 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本题答案为B。
了解更多公告,请登录吉林事业单位招聘信息。网址里将定期发布吉林省事业单位招聘、吉林省教师招聘、吉林省医院招聘公告。
第二篇:毛泽东思想易混知识点总结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毛泽东思想易混知识点总结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党许多卓越的领导人对它的形成和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
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自我批评 武装割据: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历史性巨变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集体领导下成功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毛泽东思想萌芽的标志是初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初步形成的标志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和理论上的初步阐述和基本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成熟的标志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理论的系统论述
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中共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成熟的现实土壤的是抗日战争的复杂环境和丰富的革命战争实践 成熟的政治保证是毛泽东在全党领导地位的确立和巩固 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在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从幼年的党走上成熟的党的标志
毛泽东撰写的奠定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哲学基础的著作是《反对本本主义》
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最根本的原因是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科学含义的核心是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探索具有中国特点的革命和建设的道路
毛泽东明确提出了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是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第一次使用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表述是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毛泽东明确提出“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这一完整概念是在《<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最先使用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的提法的是张如心的《论布尔什维克的教育家》一文
在中国共产党内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并阐述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基本内容的文章是:王稼祥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解放的道路》
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和党的指导思想在全党正式确定下来的党的文献是: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和刘少奇在中共“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对毛泽东思想的概念和内容做出系统阐述和科学概括的文献有:.第一次是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第二次是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2年中共十二大通过的《党章》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做的新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明显优势的是封建剥削制度和买办资本,高利贷资本相结合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侵华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根本任务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合人民解放 从1840年至1949年,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合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带有先天的经济上 政治上的软弱性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这个论断出自《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毛泽东全面阐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点的著作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前期(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至1930年)毛泽东撰写了形成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著名著作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井冈山的斗争》(1928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且带有先天的软弱性
首次明确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科学概念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明确地把官僚资本主义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一起列为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毛泽东第一次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纲领的著作是:《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
毛泽东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在《新民主主义论》中,1947年底毛泽东首次把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归纳为三大经济纲领,是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即: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 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标志毛泽东思想发展和成熟的主要文献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新民主主义论》1940,:总结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提出(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检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唯一标准是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中国特色的一项内容就是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建立的新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推翻封建地主和官僚资本的统治,走上民主发展的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质是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革命 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毛泽东认为 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 基本原因是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分清敌友 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贫农 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主要来源于地主,商人,官僚,手工工厂场主 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核心问题是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 毛泽东中指出:“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两方面。”是在《关于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问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运动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正式宣布取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称号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后
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首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是在《将革命进行到底》
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主要的阶级基础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 在中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其优点表现在衔接了两个革命阶段 扩大了人民民主的范围 概念表述准确鲜明
人民民主专政和无产阶级专政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民的范畴和专政对象
《论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内容有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本质特征,领导者和阶级基础,职能和历史任务,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建国后,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最重要的文章是《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中国工人阶级比中国资产阶级资格老,因为它的社会力量和社会基础也更广大些”,这是因为中国的工人阶级是伴随着外国资本在中国直接经营的企业而来
瓦窑堡会议上为适应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要求,将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为人民共和国 后又改为民主共和国
井冈山《土地法》1928规定:没收一切土地,而不只没收地主的土地,兴国县《土地法》1929,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1946,即《五四指示》,将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改变为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中共在民主革命中实行土地革命,土地制度根本改革的结果是消灭了封建的生产关系,使广大农村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农村初步确立,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工农联盟得以巩固,推动了农村人民政权的建设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所说的半无产阶级包含:绝大部分半自耕农、贫农、小手工业者、店员、小贩等五种
毛泽东在《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中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是“两头小、中间大”,所谓“中间”是指以下阶级:农民阶级 城市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两头”是指:工人阶级 地主阶级 官僚买办阶级
一般无产阶级的基本优点 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共性,是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富于组织性纪律性,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中国无产阶级特殊的优点是:第一,中国无产阶级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最富有革命的坚定性和彻底性。第二,中国的产业工人大多来自破产的农民,与农民有天然的联系,便于他们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第三,中国无产阶级人数虽然不多,但集中在沿海、沿江大中城市,集中在煤矿、纺织等一些工矿企业部门,便于组织。第四,中国无产阶级开始走上政治舞台,就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为中国社会最有觉悟的阶级。
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决定因素是:革命的主要对象和革命的领导者
土地革命战争前期,中国红色根据地的政权:政体是工农兵代表大会 工农民主专政性质的政权 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政权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度和颁布的土地改革文件有:《兴国土地法》《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中国土地法大纲》
七届二中全会后制定和实行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四面八方”政策是公私兼顾 劳资两利 城乡 互助 内外交流,新民主主义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和总目标: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65.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道路,是在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复杂关联中走过来的”这一思想的著作是《<共产党人>发刊词》
66.毛泽东分析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有:《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 在同英国记者斯坦因谈话中 《论联合政府》
67.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提出民主革命三大法宝的著作是:《<共产党人>发刊词》
68.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的﹑长期的形式是:武装斗争 69.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工农武装割据” 即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
70.中国共产党进入创建红军和根据地的新时期的标志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71.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论断是在《和美国记者安娜 路易斯 斯特朗的谈话》
72.中国共产党首次将枪杆子提高到夺取政权的高度来认识,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确立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方针是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的召开
73.在三届三次国民参政会上,代表中共中央提出结束国民党***,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主张的是林伯渠 74.毛泽东分析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四个特点的文章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一,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而且经过了1924—1927年的革命;第二,敌人的强大;第三,人民军队的弱小;第四,共产党的领导和土地革命。
75.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基本途径和必由之路是工农武装割据
76.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中央的正确领导,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在遵义会议,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中国共产党从幼年的党走上成熟的党的标志
77.1937年中共洛川政治局扩大会议指出,争取全民族抗战胜利的关键是: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反对片面抗战路线
78.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三湾改编和古田会议,解决了在农村环境中如何建设党和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 确定中国红军建党建军原则的会议是古田会议 79.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核心是积极防御
80.首次把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归纳为三大经济纲领,概括人民军队十大军事原则内容的著作是《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最重要的原则是集中优势兵力和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81.人民军队的惟一宗旨,无产阶级军队区别于中国旧军队的根本标志是全心全为人民服务,生命线是政治工作,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官兵一致 军民一致 瓦解敌军 优待俘虏,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党指挥枪,即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保持人民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是通过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领导来实现的。
82.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阐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文章是:《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83.无产阶级政党建立统一战线要解决的是无产阶级同盟军的问题 发挥统一战线中大作用的最基本保证和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是领导权问题 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是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的原则 8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中最根本的经验是正确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 85.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是: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86.在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上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解决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中央政治局通过的文件是:《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87.延安整风运动的中心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学风问题的实质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 88.整风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主要是指:冲破共产国际和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束缚 89.整风学习的重要文件是《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改造我们的学习》
90.全党整风运动胜利结束的标志是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91.毛泽东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在《论联合政府》。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92.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全民族的先锋队,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政党的一个显著特点和优点
93.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着重提出从思想上建设党 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全党
94.在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思想中,提到世界观和党性原则的高度的思想是强调党的作风建设 95.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组织原则。
96.毛泽东分析了中日双方相互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中的三个阶段防御、相持和反攻是《论持久战》 97.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98.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主要的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 99.人民民主专政同无产阶级专政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民的范畴和专政对象
100.在《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和《论政策》中毛泽东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发展进步势力:工人 农民 城市小资产阶级:争取中间势力:民族资产阶级 开明绅士 地方实力派 孤立顽固势力: 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其代表是国民党蒋介石集团
101.抗日民主政权的组织形式即“三三制” 共产党员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进步分子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
102.争取中间势力,中国共产党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必须尊重中间势力的利益,必须坚决地与顽固派作斗争,并取得胜利
103.在《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中指出:无产阶级要实现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的条件是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对被领导者给予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
104.瓦窑堡会议通过的《关于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决议》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全民族的先锋队
105.延安整风的方针和宗旨有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团结—批评—团结.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
106.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提出的主要建党思想包括: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加强民主集中制,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正确处理党内矛盾
107.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社会范畴,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是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开端。
108.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的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109.新中国成立到土地改革完成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没收国民党官僚资本,继续进行土地改革,巩固人民民主政权,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1953年土地改革完成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国内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110.1950年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当时中心任务是: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一是土地改革的完成,二是对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三是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制定的策略方针是不要四面出击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孤立和打击当前的主要敌人
111.建国初期,开展了三大运动,即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是为了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的反封建的任务而进行的
11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方针是利用、限制、改造,主要形式是国家资本主义,主要经验有和平赎买政策.国家资本主义道路,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结合起来
11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使资本主义所有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步骤是:全行业公私合营
114.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造的目的是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15.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指惟利是图,违法乱纪,愿意为新中国的建设服务,有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可能
116.毛泽东提出: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走自己的路是在《论十大关系》中。
117.《论十大关系》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大国家,根本思想是必须从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这一实际出发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118.毛泽东第一次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著作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19.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非对抗性质的矛盾
120.毛泽东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是:《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21.毛泽东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著作是《<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的高潮>的按语》 122.1956年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有: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方针,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123.经济建设必须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由刘少奇、周恩来等提出,并为中共八大所肯定的
124.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及其基本点的会议是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125.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的是中共八届九中全会。
126.1959-1960年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不发达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社会主义
127.1959-1960年毛泽东在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概念
128.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涉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有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129.毛泽东首次明确的把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三者的关系提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考察的报告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30.第一次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是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第一步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131.我国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 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132.正是把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国家一项根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是在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33.“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方针的提出是在《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详尽的论述是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34.“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方针的提出是在毛泽东在对中央音乐学院一封来信的批示中
135.在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六条标准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 136.20世纪60年代初,由毛泽东提出,并由周恩来概括的对台工作的方针是“一纲四目”
137.毛泽东提出“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口号的著作是《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 138.毛泽东首次使用党的“思想路线”这一科学概念是在《反对本本主义》 139.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 140.毛泽东第一次从哲学高度对群众路线作出理论概括,将之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有机统一起来的文章是《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141.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是党的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其实质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142.毛泽东明确阐述了实事求这一概念的著作是《改造我们的学习》
143.论述了共产党人对调查研究应采取的态度和进行调查研究基本方法的有《反对本本主义》和《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
144.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 根本点 出发点 精髓是 实事求是
145.实事求是的本质要求是 理论联系实际或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基本要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46.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思想路线 群众路线是党根本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工作路线
147.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是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核心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基本要求是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148.群众观点的内容包括: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相信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149.党的根本宗旨,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
150.一切依靠群众首先要相信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要反对命令主义和尾巴主义 151.中国共产党于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是有无群众观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5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毛泽东把抗日战争引向胜利的中心一环是独立自主 153.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的前提是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154.坚持实事求是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
155.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最根本的是说:立足于本国,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156.“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全面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的标志: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57.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和十二大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是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158.邓小平对重新构建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创造性贡献是:科学概括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159.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它们在以下方面是高度统一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立场(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思想方法,历史使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基本主题(都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第三篇:2018年长春市事业单位通用知识备考:管理成本
2018年长春市事业单位通用知识备考:管理成本
管理效率是现代组织都会研究的一个问题,管理效率是一种特殊的劳动效率,其内涵是以一定的管理成本可以取得的管理收益,为此,管理成本就首先成为了我们要关注的内容,管理成本由四个主要组成部分,即内部的组织成本、外部的交易成本、管理者的机会成本和委托代理成本。
(一)内部的组织成本
内部的组织活动就是合理配置组织所拥有的各项人、财、物,使这些资源能够按照理想的方式组织生产,这种活动在给组织带来效益的同时,也需要付出大量的成本,这就是内部的组织成本。
(二)外部的交易成本
企业是市场中的行为主体,在生产要素的购买或租用中需要签订合同,而在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中雇用要素的过程则需要有价值的信息,这两者都要付出成本,这就是组织外部的交易成本。例如:组织在购买生产资料的过程中,需要对各个原材料进行比对,以期能够为组织寻找到质优价廉的商品,这个过程中付出的管理成本就是组织的外部交易成本。
(三)管理的机会成本
管理本身是组织使用的一项稀缺性资源,为了获得管理这一特有稀缺性资源,组织必然要付出相应成本。由于管理资源的特殊性(主要是管理者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并且难以计量),管理者专注于一个组织或一项活动时,必然放弃其他选择,管理的机会成本便是用来衡量放弃其他选择而导致的潜在损失。例如,一个管理者在一家企业负责管理,主要精力放到了协调管理人员之间的摩擦,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精力缺乏而导致没有抓住市场商机,而丧失了多次投资机会,由此产生可以预测到的最大损失就是我们管理付出的机会成本。由此可见,机会成本与内部组织成本、组织的外部交易成本不同,管理的机会成本并不意味着真实的成本付出,但我们研究管理机会成本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用来判断管理活动是否值得继续以及管理者的精力和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四)委托代理成本
现代组织的委托代理关系主要包括股东和董事会之间的委托、董事会和总经理之间的委托,无论哪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把若干决策权或者具体的执行权托付给代理人,由代理人来履行某些任务,由此所产生的成本就是委托代理成本。
例题1:(多选)管理成本包括:()A、组织的内部成本 B、外部的交易成本 B、机会成本 D、委托代理成本 答案:ABCD 例题2:(判断)管理的机会成本,是在管理中因为缺乏精力,而没有投资其他领域最后实际支出的成本。
答案:错。机会成本是用来衡量放弃其他选择而导致的潜在损失,不是真实付出的成本。
以上是吉林事业单位招聘信息为考生做的知识点归纳整理,供大家参考借鉴!
了解更多公告,请登录吉林事业单位招聘信息。网址里将定期发布吉林省事业单位招聘、吉林省教师招聘、吉林省医院招聘公告。
第四篇:2018年长春市事业单位通用知识备考:不正当竞争行为
2018年长春市事业单位通用知识备考:不正当竞争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一、混淆行为
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 1.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2.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社会组织名称(包括简称等)、姓名(包括笔名、艺名、译名等);3.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域名主体部分、网站名称、网页等;4.其他足以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的混淆行为。
二、商业贿赂
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下列单位或者个人,以谋取交易机会或者竞争优势:
1.交易相对方的工作人员;2.受交易相对方委托办理相关事务的单位或者个人;3.利用职权或者影响力影响交易的单位或者个人。
经营者在交易活动中,可以以明示方式向交易相对方支付折扣,或者向中间人支付佣金。经营者向交易相对方支付折扣、向中间人支付佣金的,应当如实入账。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也应当如实入账。
三、虚假宣传
虚假宣传是指经营者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四、侵犯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1.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员工、前员工或者其他单位、个人实施前款所列违法行为,仍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该商业秘密的,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五、诋毁商业信誉
诋毁商业信誉是指经营者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行为。
六、不正当的有奖销售
经营者进行有奖销售不得存在下列情形:
1.所设奖的种类、兑奖条件、奖金金额或者奖品等有奖销售信息不明确,影响兑奖;2.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3.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万元。
七、妨碍、破坏网络产品或者服务
经营者不得利用技术手段,通过影响用户选择或者其他方式,实施下列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
1.未经其他经营者同意,在其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中,插入链接、强制进行目标跳转;2.误导、欺骗、强迫用户修改、关闭、卸载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3.恶意对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实施不兼容;4.其他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考题】(判断)经营者私自接受回扣,佣金不入账,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答案:√。
了解更多公告,请登录吉林事业单位招聘信息。网址里将定期发布吉林省事业单位招聘、吉林省教师招聘、吉林省医院招聘公告。
第五篇:2018年长春市事业单位通用知识备考:科举制度简介(精选)
2018年长春市事业单位通用知识备考:科举制度简介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根据史书记载,从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绵延存在了近一千三百年。
1.隋朝首创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担任高官。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的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下去。隋文帝时废除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奠定了科举制的雏形。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2.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
唐太宗贞观时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增加了考试科目,当时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但是当时录取极严,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
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武举和殿试。武举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马枪、负重摔跤等,唐代最著名的武状元便是郭子仪了。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科举考试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定制。
唐玄宗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3.宋代改进
宋朝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考试分为解试(州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考试方法采用糊名法,还实行誊录制度,以防作弊行为。宋朝日益完善考试程序和方法,大幅提高录取比例,也出现了一些鼓励科考的打油诗,比如“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4.明清八股
明朝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但采用八股取士,科举制度凸显弊端。1905年清末新政废除科举,科举制退出历史舞台。
乡试是地方考试。唐宋时称“乡贡”、“解试”。明清两代在各省城举行。每届三年,考期在子、午、卯、酉年的秋八月,称“秋闱”(秋试),为正科。遇新君登极寿诞庆典,加科为恩科。考三场,每场三日。由钦命的主考官主持,凡属本省生员、贡生、监生等经科试合格,方准应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举人可于次年春进京应会试,即便会试没考中,也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会试与殿试是中央考试。乡试翌年,即丑、辰、末、戍年春季,举人汇集京城,参加由礼部举行的会试,又称“礼闱”、“春闱”,考三场,每场三日。取中者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会试后贡士再由皇帝亲自御殿复试、决定取舍、等第,即殿试。试期一天,依成绩分甲赐及第、出身、同出身。殿试第一甲第一名,初称“榜首”,亦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乡试、会试、殿试连续考中第一即“连中三元”。
了解更多公告,请登录吉林事业单位招聘信息。网址里将定期发布吉林省事业单位招聘、吉林省教师招聘、吉林省医院招聘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