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府官员的隐私权限度

时间:2019-05-14 23:50: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政府官员的隐私权限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政府官员的隐私权限度》。

第一篇:论政府官员的隐私权限度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论政府官员的隐私权限度

论政府官员的隐私权限度

摘 要 政府官员作为一类掌握特殊权力的主体,其身份具有双重属性,即公共性的官员身份与私人性的公民身份。而隐私权的要求在这两种属性中却是冲突的,由此,如何划定一条界限来界定在公民享有知情权的同时而不至于侵害到政府官员作为公民所应享有的最基本的隐私权,这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力图使这一界限的划定更具有可操作性。

关键词 隐私权 知情权 限度 政府官员

作者简介:任旋旋、杨坤,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诉讼法。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2-188-02

一、政府官员的身份属性之一:公开性要求

一般来说,政府官员指的就是在政府机关承担公共事务工作的公职人员,在我国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务员,其和在党政机关从事工勤工作的人是不同的,政府官员的工作对象是公共性的事务。正因为政府官员工作对象的特殊性,所以党政机关中这样或那样的职位都会带有公共性的特征,既然该职位权力的行使关乎公民集体的利益,那当然会受到公民的监督,这就要求政府官员在行使该种权力的过程是公开、透明的。

在民主政治条件下,公权力应当以实现公共目的为宗旨。如果偏离公共目的,公权力掌管和行使的合法性也就不复存在。因为公共目的本身就具备公共性要求,这也就决定了公权力掌管和行使的公共性要求,并由此奠定了公权力的合法性。当某个政府官员据有该种职位时,该职位本身的公开性要求也会传递到此官员的身上。恩格斯曾提出:“个人隐私应受法律保护,但当个人隐私甚至阴私与最重要的公共利益政治生活发生联系的时候,个人的私事就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私事,而属于政治的一部分,它不受隐私权的保护而应成为历史记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载和新闻报道不可回避的内容。”

西方隐私理论传统上使用的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之二分法,在形式上往往表现为公开与隐蔽的区别。其实这种公开性的要求可以从人性的角度解释,作为一个具有正常理性的个人,他是有自己的私心的,绝对大公无私的人不能说没有,但那也是极个别的特例,我们可以予以忽略。当我们这些具有或多或少私心的个人占据该种职位时,那么就有可能会影响到公共目的实现。引用唐斯的说法:政府官员行为的唯一动机“就是为了从担任公职中得到收入、声望和权力;这样,在我们的模式中,政客从来就不把公职视为执行政策的手段;他们唯一的目标就是从担任公职中得到好处。他们把政策纯粹视为实现私人目的的手段,而他们只

有当选上了官员,这些目的才能实现”虽然这种说法有些极端,不过确实也道出了人性的弱点。既然人性深处有这样的弱点,那么我们真正要关心就是如何限制他们的私欲,从而能更好公共大众以实现公共目的。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就是将政府官员行使公权力的过程公开化。这样一来,行使公权力的公开化就为民众的监督提供了可能,政府官员在监督之下就会感受到压力,此时的他就会竭力克制内心的私欲,使公权力的行使不致偏离实现公共目的的轨道。由此可以推论,政府官员行使公权力的过程越公开,实现共目的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官员利用公权力谋私的空间也就会越小。

二、政府官员的身份属性之二:秘密性要求

当政府官员在享有和行使公权力时,由于他的工作对象指向的是公共性的事务,那么公众就会关心涉及到自身利益的公共事务的执行情况,并可就执行情况提出自己建议或者意见,这也就是所谓的公众知政权。由于政府官员与公共事务的执行有密切的关系,公众知政权的合理要求也会传递到政府官员的身上,也就是政府官员负有告知各种公共信息及其相关个人信息的义务。但是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时,我们就会得出相反的结论。政府官员无论何时都是以一国的公民的身份存在,而法律也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隐私权。所谓隐私,就是指一个人不想或不愿对他人公开的、自己保有的秘密,而且这个秘密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它的特征就在于不公开性,个人对公开与否握有控制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的权利,而且他人不得干涉,法律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这种不公开的权利。在这一点上,我们是不能以政府官员的身份而剥夺其作为一个公民所应享有的基本隐私权。张新宝认为:“国家官员的下列隐私权应与其他自然人同样受到法律保护:住宅不受非法侵入或侵扰;私生活不受监听监视;享有通信秘密与自由;夫妻两性生活不受他人干扰或调查;与社会政治和公共利益完全无关的私人事务受法律保护。”对于隐私权,我们可以这样说,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现在已经发展成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衡量尺度。即使罪大恶极的罪犯,他也享有隐私权所包括的通信秘密与自由等权利,更何况是据有公共职位的政府官员。当然,政府官员毕竟与普通民众是不同的,他的隐私利益应当是而且只能是与其私人性公民身份相关的利益,这也就是说该利益是政府官员在作为公民身份的私人领域内所产生的,不与任何公共领域的活动产生关联。对于作为个人与公共利益和职务没有关联的私人信息、私生活安宁和私密事务的自决应当与普通人一样瘦法律和制度的平等保护,对其限制和侵入同样需要合理的论证和正当程序的约束。

三、政府官员隐私权的限制

既然作为政府官员的公共身份与作为社会成员的公民身份都是不容否定的,那么由政府官员公共身份所导致的公开性要求与基于公民身份所产生的秘密性要求都有其自身的正当性根据,即便两者要求的方向是相反的。如此,就会产生如何在两个相互冲突的权利之间平衡、取舍的问题。与其说是两者之间的平衡取舍,不如说是对政府官员隐私权的限制。因为政府官员较普通民众的隐私权来说,由于受到公共职位公开性的要求,势必要缩小其所享有的隐私权的范围。这一限制的原则必须以被限制内容与公共利益有关,而且有公众知政权的对应存在。因为隐私权是一种消极权与对世权,而民众的知政权却要求有积极的行为。如果没有对应的民众知政权存在,那么法律就会自动的保护一个公民所应享有的隐私权,免受他人的干涉与侵害。为此,两者之间需要划定一条合理的界线,这样政府官员不得隐瞒藏匿有关信息,公众也不能随意僭越侵犯官员隐私权。

(一)政府官员需要公开的隐私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1.政府官员的个人基本信息,比如年龄、学历、履历等个人信息以及关于职位的信息。这些信息既涉及官员的私人信息也包括职位的具体职能信息,由此公众能够根据两者之间的匹配度来判断官员是否适合当前所处的职位。另外,职位的高低,也就意味着掌握公权力的大小,那么个人信息公开的程度是否与此呈正相关呢?张新宝对此作出了肯定的回答,他认为:“经选举或任命产生的全国性官员,对其隐私权应作较多限制;而经考试录用的一般官员,对其隐私权应作相对少的限制。对于主要领导干部,其隐私权应作较多限制;对于一般干部,其隐私权应作相对少的限制。对于级别高、权力大、收入高的官员,其隐私权应作较多限制;对于级别低、权力小、收入低的官员,其隐私权应作相对少的限制。上述规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应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这种说法我是比较赞同的,因为职位级别越高,官员掌握的权利越大,其对公共生活秩序和公共利益的影响也就越大。根据权责统一原则,其相应的责任就会越大,这里的责任应当包括满足公众知政权的义务,也就是说他需要公开的信息会更多、更详细。

2.政府官员的家庭财产情况。一个官员的家庭财产情况可以从侧面反映该官员执政的廉洁程度,这些信息的公开有利于防止贪腐的发生,而且能够重新建立公众对官员的信任。而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建立财产申报制度,由官员主动上报财产收入状况并提供合法来源的证明,以保持并提高官员廉洁性。这一制度起源于1883年英国的《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随后美国、法国、日本等国也相继建立自己的财产申报制度。虽然各国的做法不尽相同,但使官员的家庭财产处于公众监督之下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目前,在最近的反腐浪潮中,官方和民间对于惩治贪腐达成了前所未有的共识,使我们对于建立财产申报制度也看到了一丝曙光。其实,中国应该做的就是加快财产收入申报制度的立法进程,使之早日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之中。

3.政府官员工作的业绩。这是最重要的公开信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此作了详细规定,该条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一个人是否能够胜任一项工作,那就需要工作业绩来证明,而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一个官员的工作业绩既是组织对其考察的重要指标,也是民众行使监督权的直接对象。

(二)政府官员隐私权限制的程度

对政府官员的限制应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界限。民众之所以能够对官员的隐私作出限制性的要求,那是因为政府官员的行为牵涉到公共利益,关乎普通民众的生活质量。政府官员的私人生活在这些讨论中只能被理解为指的是在没有表现出与公共责任具有实质性联系时是私性的行为。此时政府官员已经脱掉了公权力的外衣,回归到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那些附加在其身上的隐私权限制就应暂时隐藏起来,此时法律保护政府官员所享有的无关公共利益的纯私人领域的隐私。再者,民众行使知政权时涉及到政府官员隐私的,不应侵害政府官员的人格尊严,因为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非法侵犯。

四、结语

对于政府官员的隐私权限制牵涉到民众知政权与官员隐私权的冲突,根据两种权利所代表利益的大小,笔者认为对官员隐私权的限制是非常有必要的,以此来维护公权力所代表的公共利益。这也是政府官员隐私权限制的一条界线,虽然这条界线不甚明晰,具有抽象性,但根据一个正常理性人的思维,去判断何种信息会影响到公权力的执行进而触碰到公共利益还是会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本文具体落脚到这样一种程度的界线:在不侵犯官员人格尊严的情况下,对于那些有可能影响到公共利益实现的信息,民众是享有知情权的,可以要求官员的相关信息进行公开;至于那些纯私人性的事务活动,任何人则无权干涉,官员享有普通人所享有的平等隐私权的保护。

注释: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591页.吕耀怀.论国家官员的隐私及其伦理限度.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2(13).[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著.张成福等译.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页.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群众出版社.2004年版.第93页,第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90页.张军.宪法隐私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0页.孔祥仁.亮出你的家底——美国财产申报制度一瞥.环球瞭望.2004年版.第32页.[美]阿米·古特曼,丹尼斯·汤普森著.杨立峰等译.民主与分歧.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页.参考文献:

[1]唐娟,黄卫平.论政府官员隐私权的有限性.中国行政管理.2004(4).[2]陈慧丽.官员隐私权的法律规制分析.2011.------------最新【精品】范文

第二篇: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内容提要]

当今社会“隐私”不在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国际人权的相关文件已经体现对隐私权的确认和保护,综观世界绝大部分国家基本上都明确了隐私权是一项独立的人格权。而我过对于隐私权的保护还很不完善,至少存在着以下的缺陷:法律规定上过于原则;侵犯隐私权在何种情况下应该承担民事责任;对侵犯他人隐私权的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不明确等等。这些方面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发展和完善:尽快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以保护;科学规范隐私权保护的内容和范围;正确确定侵犯隐私权的民事责任等等。本文拟对隐私权的概念、隐私权法律保护现状和隐私权的立法建议等问题作一些简要的探讨。

随着社会的演变,人们对于自己的隐私越来越关心,越来越多的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而对簿公堂。但是人们发现翻遍厚厚的法规,却找不到保护隐私的专门法律条文,只是利用了名誉权等的法律规定予以调整。但是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中,都确认了隐私权是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因此探讨如何完善保护我国公民隐私权的法律制度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隐私权的概念

提及隐私权我们必须首先明确隐私的构成要件。在我国,“隐私”一词意为“不愿告人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的事”,在立法上,隐私一词最早出现于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的第66条的规定中。一般认为隐私的构成要件一是“私”,一是“隐”。“私”指的是与社会利益、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仅涉及个人的私生活、电话号码、财产状况、个人数据资料、生活习惯等等,“隐”是指个人不愿将这种私事向他人公开,让他人知晓。其中“隐”是隐私的本质特征所在。

关于隐私权,对其概念学界尚无统一定义,一般认为,隐私权这一概念起源于美国两位著名法学家萨谬尔D•沃伦和路易斯D•布兰戴斯在《哈佛法律评论》1980年第4期上发表了名为《隐私权》(THE RIGHT TO PRIVALY)一文之中。隐私权这一概念在我国各学者中有着自己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依法维护个人生活领域内的事和个人信息等,不受他人非法侵犯和干扰的一种独立的人格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个方面:

1、隐私权是主体仅限于自然人,法人、死者都不能成为隐私权的主体,另外公众人物是否是隐私权的主体呢?笔者认为公众人物也是自然人,同样也是隐私权的主体,只不过公众人物与社会利益、公共利益等有着一定的关系,只要是与社会利益、公共利益等无关的公众人物的个人的隐私,法律对于这部分的隐私应当是予以保护的。

2、隐私权的客体应该包括个人信息、私人事务和私人领域等,比如婚恋情况、夫妻生活、身体的隐私部位等。但是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化、生活的多样化,能够成为隐私权客体的信息、事务、空间越来越广。

3、隐私权的内容笔者认应当包括:隐私维护权、隐私隐瞒权、隐私利用权和隐私处分权。

二、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现状

(一)国际立法保护

对于隐私权的保护已呈现出国际统一化趋势。联合国大会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的12条规定:“任何人的私生活、家庭、住宅和通信不被任意干涉,其荣誉和名誉不得被攻击……”;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第17条就刑事审判种的隐私权问题也作了规定,即“刑事审判应该公开进行,但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可以不公开审判。”另外,一些区域性公约也包含有保护隐私权的内容,如《欧洲人权公约》第8条、《美洲人权公约》第11条等等。

(二)外国的保护现状

世界各国对于隐私权的立法保护不外乎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直接保护,二是间接保护,三是概括保护。笔者也同意这种观点。

1、直接保护。即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通过立法加以保护。从隐私权产生时起,美国就采取对隐私权进行直接保护的方法。1965年美国最高法院正是承认个人享有宪法赋予的隐私权,之后,美国于1974年制定了《隐私权法》、《家庭教育和隐私权法》、《财务隐私权法》,成为最早保护隐私权的国家。1954年以后,德国将隐私权解释为民法典823条第1款所称的“其他权力之一”,隐私权也就成了独立的一项民事权利,当公民个人的隐私权受到侵犯时,受害人得直接以此为诉因诉诸法院,请求保护域救济,这也是直接保护方法的一个重要的例子。而在其后的一系列判例中,德国的最高法院坚持了这种的观点。

2、间接保护。即法律不承认隐私权是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当公民个人的隐

私权受到侵害时,受害人不能以侵犯隐私权作为独立的诉因诉诸法院以请求保护,而只能这种制定附属于其他诉因如名誉损害等理由请求法院保护。最典型的国家就是英国英国不承认隐私权是一项独立的人格权,他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是通过损害名誉、诽谤等理由提起诉讼的。这种间接的保护方法对于受害人一方的保护力度和范围显然不及直接保护的方法。当受害人一方仅只有隐私被侵犯而没有其他权力被侵犯时,则难以找到可以依赖或者“寄生”的对象,而无以附着于其他的诉讼请求赔偿。而当其找到的“寄生”的对象是一种较小的损害时,也难以得到足够的重视,不能“维持其生命及营养”③,不利于受害人得到充分的法律保护。

3、概括保护。即笼统规定保护公民人格权或者人格尊严,不列举具体的内容,在实践中仍然保护公民个人的隐私权,并在有关法律法规中对隐私权的保护作出另行规定。日本民法对隐私权的保护采取的就是这样一种方法。

三、我国法律对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及缺陷

(一)隐私权立法保护现状

我国现行立法没有直接提到隐私权,但从立法精神和司法解释上看是加以保护的。(1)宪法保护。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其中也直接或间接涉及到公民隐私权。如宪法第3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第39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住宅”;

第40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2)刑法保护。我国刑法虽未直接使用隐私权的概念,但其中几个条文可以理解为已涵盖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如刑法第245条。(3)诉讼法保护。民事诉讼法第66条、120条,刑事诉讼法第152条都规定对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4)民法保护。我国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和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中

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0条规定“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据此可以认定,最高司法机关承认公民享有隐私权,只是在保护上适用名誉权的保护方法。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若干问题的解答》中重申了这一原则。2001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这一司法解释对于隐私权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措词中仍然没有直接提到“隐私权”,而称之为“隐私”,因而回避了隐私权是一个独立人格权的问题。(5)其他法律法规保护。如《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5条第三款、《律师法》第33条、《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第9条、《商业银行法》第29条等等。

(二)我国对隐私权保护的立法缺陷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过法律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存在着以下缺陷:

1.在法律规定上过于原则

长期以来,没有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以保护,特别是国家根本大法宪法和作为基本法的民法没有将隐私权作为一种独立的人格权加以保护。现有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是一种间接的保护。最高法律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试行)》)和《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中对隐私保护方面的规定都过于原则而且不一致。《意见(试行)》第140条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该规定表明侵犯他人隐私造成一定影响侵害的是公民的名誉权,而《解释》中规定:“问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权或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可见该解释保护的仅是一种隐私利益,而并非是人格权。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在确定案由,在界定什么是隐私利益,隐私利益的范围,判定是否侵犯隐私利益时都无法从上述条款中得到明确答案,从而使得一些相类似的案件得到差异很大的判决。

2.侵犯隐私权在任何情况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不明确。

目前法院的普遍做法是将《意见》与《解释》结合起来认定侵犯隐私权案件,但《意见》的内容过少,过于原则,无法确定侵权人在何种情况下应该承担民事责任。而且《解释》中规定只有在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才能以侵权为由提起诉讼。但《解释》中的“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这一前提条件如何认定?如果不是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而是出于茶余饭后的谈资,但由于其传播的行为,使受害人的精神受到影响,或使受害人平静的生活受到干扰,此类案件要不要受理?《解释》规定:只要符合这一前提条件,受害人均可以侵权为由起诉。那么,在此的隐私除了这一要件外,是否还有限制保护隐私权的必要,会不会引起对隐私权保护的滥用?另外对于当事人来说,有的隐私虽然不是见不得人的坏事,然而在当事人心灵的影响程度也大有不同,对当事人的身心损害程度会很大。与此同时,侵犯他人隐私的当事人有的是出于故意,有的出于过失,出于故意,不一定造成损害他人的后果,出于过失却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有的当事人就隐私权被侵犯,寻求法律保护,虽然对当事人而言,他的平静生活已经由于侵害者的行为而受到干扰,精神上已经受到损害,但由于“造成一定影响”不好界定,往往导致其隐私权无法得到保护。根据目前形势的需要,社会工作人员、下岗人员、其他人员社会流动频繁,由就业、下岗分流、升迁、就学等各种因素引起的需公开个人隐私的情形增多,何种情况不宜公开个人隐私,何种情况下必须公开个人隐私、在什么范围内公开,法律没有作出界定,使审判实践中,《解释》的保护隐私权的规定难以落到实处,难以在审判实践中具体应用。

3.对侵犯他人隐私权的侵权人承担的民事责任方式不明确。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民事责任有十种:即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造、重做、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在这十种责任形式中,适用于民事侵权责任的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根据《意见》: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是一种侵犯名誉权的行为,而在司法实践中侵犯名誉权的主要责任形式是:消除影响,恢复名誉。那么,消除影响和恢复名誉也应该是侵犯隐私权的主要责任形式。可是“消除影响、恢复名誉都是公开进行的,其内容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其范围一般与所造成的范围相当。”①如果这样做的话就会出现一个问题:行为人在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民事责任的同时,可能会在客观继续公开披露宣扬或传播他们的隐私资源,其结果非但没有使受害人的精神得到抚慰,反而使其受到进一步的损害,这就与民事责任制度的目的南辕北辙了。总之,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比较零乱、琐碎,没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保护公民隐私权的立法。

四、我国隐私权保护的立法建议

针对目前我国隐私权保护的法律制度还不成系统,很不完善的现状,借鉴其他国家的法律制度,建议应改变目前对隐私权实行间接保护的方法,而因该采用直接保护的立法方式。由于隐私权本质上是一种具体人格权,属于民法的范畴,隐私权的民法保护应当位居各类保护之首,而对公民隐私权最重要最具体的法律保护形式,也是应由民法或侵权行为法担任的。笔者建议,在即将要制定的《民法典》中增加以下的内容:

1、对隐私权进行直接立法保护,即明文规定隐私权是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势隐私权从名誉权中分离出来,成为与名誉权、肖像权等并列的权利。在我国目前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隐私权还不是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对于隐私权的保护还是把它作为“名誉权”中的一类来进行保护的。然而在事实上隐私权和名誉权虽然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在某些时候也会出现竟合的情况,但是它们之间也有以下的区别:一是享有的主体不同:隐私权享有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而名誉权享有的主体不但有自然人而且还有法人;二是侵害的方式不同:侵犯隐私权是以却有其事为前提,采用的是公开散布的方式,并非凭空捏造、夸张参假;侵害名誉权行为人采用的是侮辱、诽谤的方式,如无中生有、凭空捏造等,或者根据的实事实失,如过分夸张、添枝加叶,等等。因此,隐私权是一项不同于名誉权的独立的人格权,应当从法律上确认他是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

2、确定隐私权是一项独立的人格权的同时也要明确隐私权的范围才能使法律具有可操作性,同时也是司法机关在司法实践中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才能使公民的隐私权切实得到保障,因此要明确隐私权应当具有以下范围:“(1)公民姓名、肖像、住址、住宅电话、身体肌肤形态(尤其指性器官)的秘密,未经其许可,不得加以刺探、公开和传播。(2)公民的个人活动,尤其是在住宅内的活动不受监视、监听、窥视、摄影录像,但依法监视居住者除外。此处之住宅,不仅指法定住宅,也包括临时居住和栖身之处,如栖身的房间、工人临时居住的工棚、无房户居住的办公室等。(3)公民的住宅不受非法侵入、窥视和骚扰。(4)公民的性生活不受他人干扰、干预、窥视调查和公开。(5)公民的储蓄、财产不受非法调查和公布,但是依法需要公布财产状况者除外。(6)公民的通信、日记和其他私人文件(包括储存于计算机内的私人信息)不受非法调查和公开,公民的个人数据不受非法收集、传输、处理、利用。(7)公民的社会关系,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不受非法调查和公开。(8)公民的档案材料,不得非法公开和扩大知晓范围。(9)公民未向社会公开的过去和现在的属个人的情况(如多次失恋、被罪犯强奸、患有某种疾病或者曾经患有某种疾病等),不得进行收集和公开。(10)公民的任何其它属私人内容的个人数据,不得非法加以收集、传输、处理和利用。”①同时,这些范围要受到社会利益、公共利益和群体利益的限制,只要涉及到这些方

面的内容都不能构成隐私权的范围,也就是说隐私权的保护并非毫无限制的。但是隐私权的范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而言,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社会复杂程度的提高,隐私权的范围会有所扩张。

3、规定了隐私权的范围而不规定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责任,就不能在司法实践中真正做到违法必究。对于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责任,应主要规定两方面的内容:(1)构成要件:第一、须有侵害隐私权的行为,即行为不端人之行为使隐私处于权利人希望或一般人认为不宜处于的状态。第二、须有损害后果这种损害后果可能是有形的事实,如干扰了权利人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造成经济利益损害。如隐私被他人非法披露后,精神压力太大生病住院。但更多的是无形损坏,如造成权利人心理恐惧、烦恼、精神不安以及破坏生活的安逸感。这种影响往往超过利益损失带来的痛苦。第三、行为人须有主观过错侵害隐私权的民事责任属行为责任,行为人只有在有过错的情况下才承担责任。这种过错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过失。第四、行为不端与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所谓行为不端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指行为同后果之间存在着客观的、必然的内在联系,具体到侵害隐私权的问题上,是受害人受到精神上的损害结果和侵权人的侵扰、非法公开行为存在着客观的必然联系,无前因则无后果。(2)法律责任形式。这里主要指的是民事责任,根据上面所论述的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责任不能等同于侵犯名誉权的法律责任,笔者认为侵犯名誉权的民事责任应是: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我们期盼着, 当人们不得不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隐私权的时候, 中国的人权新篇章将以隐私权得到法律明确的保护而为世人瞩目。

参考文献:

(1)王利明、杨立新主编《人格权域新闻权》,中国方正出版社,1995年。

(2)王利明主编《民法侵权行为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3)张新宝著《隐私权研究》、《法学研究》,1990年第3期。

(4)张新宝著《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群众出版社,1997年。

(5)杨立新、朱曾义编著《侵权法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6)江平主编《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

(7)王利明、杨立新主编《人格权域新闻权》,中国方正出版社,1995年。

(8)杨立新主编《疑难民事纠纷司法对策》(第十二册),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9)王利明、杨立新主编《人格权域新闻权》,中国方正出版社,1995年。

(10)徐海燕《民法总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张革新著《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及其价值基础》、《甘肃理论学刊》,2004年第2期

第三篇:论网络时代的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论网络时代的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肖兰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已经和网路连接在一起,网络在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使我们的隐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被窃取和被窥视的危险。网络现阶段发展的不完善性,使得网络个人生活空间日益透明化,隐私保护状况岌岌可危。在网络信息社会,隐私权作为人们的一项基本权利,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包括政府、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广大网民的重视,尽快在全社会形成一套保护网络隐私权的法律法规及其执行机制,自我约束、自我保护机制,防止有人利用我国法律空缺在互联网上进行侵害人们隐私权的活动。只有这样,我国公民的人格才具有完整性、彻底性;只有人们的隐私权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使网络发展成为信息交流的安全的工具,才能更好地实现整个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

关键词:网络隐私权 法律保护 保护模式

一、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界定和价值

(一)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界定

隐私一词源于英文Privacy,其原意为“隐退、静居、独处而不受干扰”。隐私,又称私人生活秘密或私生活秘密,是指私人生活安宁不受他人非法干扰,私人信息秘密不被他人非法搜集和公开等。

所谓的网络隐私,应该是网络上未明确声明允许公开的所有有关个人的信息,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公民的身份、健康状况。

2、公民的信用和财产状况。

3、邮箱地址。

4、公民注册的账户和密码。

5、网络活动的踪迹。如IP地址、浏览踪迹、活动内容。

6、其他所有有关公民的网络信息。

网络隐私权并非一种完全新型的隐私权,这一概念是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而产生的,可以说是传统隐私权在网络领域的延伸。目前为止,网络隐私权尚没有的明确的概念。一般认为,网络隐私权是指在网络交流过程中公民所享有的一种人格权,在这一权利作用下,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利用或公开。

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应是指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在互联网中使公民的个人数据不受任何人的侵犯,非法使用和支配。如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保护,所有与互联网相关的行业进行行业自律,网民在使用网络的时候进行自我保护,等等。在此前提下,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即是利用法律手段使公民的个人数据不受他人侵犯、非法使用和支配。如在法律法规中明确网路隐私权的内涵、外延、侵权形式、侵权责任等。

(二)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价值 1.网络隐私权的侵权形式

(1)黑客对个人数据的窃取。黑客行为不但是对网络用户个人数据的侵犯,也对储存在政府或私人机构数据库中的个人数据构成威胁。(2)不法分子利用电子邮件保密性和安全性相对较低的弊端窃取个人资料1)注册为某一网站的网民、网上购物或是在BBS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时填写的个人基本情况,以及一般性地浏览网站被网站的cookies记下的相关信息很可能被一些不道德的公司和个人利用以牟取暴利。(3)未经他人授权、许可,擅自通过个人主页、博客、播客、聊天室等暴露、公布、传播他人隐私(5)大量的网站通过合法的手段要求用户填写注册表格或者是隐蔽的技术手段搜集到网络用户的个人信息,由于缺少强有力的外部监督,网站可能不当使用个人信息(如共享、出租或转售)从而泄露用户的个人资料。

2.网络隐私权面临的挑战与威胁

因特网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的产物,具有强大的数据搜集、处理和存储功能,给人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网络现阶段发展的不完善性,使得人们的生活日益透明化,隐私保护状况令人堪忧。比如,通过网络可以跟踪、记录和存储每个上网者在网络上的各种活动:借助上网记录,可以了解一个人的上网习惯和兴趣爱好。每个网民都可以方便地成为信息的主动传播者,网民的个人隐私信息很容易遭受非法收集、储存、篡改和利用。在网络已经深入渗透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今天只要接触网络,就会发现,侵害隐私的行为已经不再像往昔那样只影响到那些有名的公众人物,即使只是普通公民,也会面临着相同的困境。

3.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价值

对于网民而言,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包含两个方面的价值:一是用户依法享有保持个人的生活安宁的权利,保护个人信息秘密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权利;二是用户能够自由决定个人生活和个人信息的状况和范围,并能够对其进行利用,即个人对于自己的隐私有控制支配的权利。由于现行网络技术的缺陷以及法律保护的不完善,对于网络隐私的侵权行为无法及时有效的扼制,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更加侵犯了人民的合法权益。

由此可知,对于社会而言,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有利于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更加有利于为英特网和与之有关的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国外保护网络隐私权立法概略

1.欧盟的立法规制模式

与美国相比,欧盟更注重通过立法来保护个人资料的安全。198O年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颁布的《保护隐私及跨国交流个人资料准则》,可以说是协调欧洲个人资料保护方面法律的第一次尝试。该准则为保护隐私确立了10条基本原则,以后世界上大多数隐私保护的立法都从中受益,美国和加拿大也是该准则的签约国。1984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还向其成员国发布了一份《关于保护隐私与个人数据之跨国界流动指南》。该指南规定了成员国有关隐私权国内立法的一项最低要求,这一要求体现在所谓的“个人参与原则”中,即应采取措施保障个人能够知道关于自己资料的存在及其内容,并在必要时要求订正。1999年初欧盟委员会通过《INTERNET上个人隐私权保护的一般原则》,寻求个人权利的保护、网上信息交换的保密性与数据自由流动之间的平衡。此外,欧盟还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网络隐私保护的指令性文件:1995年通过了《关于个人资料的运行和自由流动的保护指令》,1997年《关于个人资料向第三国传递的第一个指令——评估充分性的可能方式》,1999年《关于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收集和传送个人资料的保护指令》。欧盟通过上述一系列规章指令,构建起了一套相应的立法保护框架。

2.美国的行业自律模式

对于网络上个人数据及隐私权的保护,美国倾向于行业自律。其自律模式所采取的重要手段有:(1)建设性的行业指引:如美国在线隐私联盟于1998年6月公布了它的在线隐私指引,要求其成员同意采纳和执行其隐私权方针,但它并不监督成员的遵守情况,其目的仅仅是指引和倡导;(2)网络隐私认证计划:要求被许可张贴隐私认证标志的网站必须遵守其行为规则。这种认证标志便于被消费者识别,具有商业信誉的意义。(3)技术保护模式:通过保护信息的软件提醒消费者哪些信息会被收集,由消费者自行决定是否“进入”或“退出”该网站。(4)安全港模式:如2000年6月美国与欧盟签署的个人数据保护协议,被称为“安全港”协议。该协议要求美国商家负责捍卫收集到的欧洲消费者的个人信息,美国互联网公司应通告欧洲网民他们的个人数据将怎样被使用,并最终得到网民的同意才能使用。商家只要遵守有关要求,就可以免责,否则被视为从事商业欺诈行为。

三、国内保护网络隐私权立法的不足与危害

1.国内保护网络隐私权立法的不足

我国在上世纪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将隐私权和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权利逐步开始规定在我国的宪法和其它的法律部门里。现在我国民法作为最基本的保护公民各项人身权力的法律,没有将隐私权作为公民的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以保护,而只是简单的规定了与公民的隐私权有关的肖像权、名誉权。而事实上,隐私权、肖像权和名誉权同属于人身权中不同性质的权利。《民法通则》在人身权一节中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婚姻自主权等若干权利,间接的将隐私权作为保护对象。由此可见,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将隐私权作为一种依附于名誉权并一名誉权为载体的权利,对隐私权实行一种间接保护。保护方式散见于一些相关法律对名誉权保护的规定中,最著名的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0条的规定:“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或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行为:”根据《刑法》第252条规定: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一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些条款同样间接地保护了公民的隐私权。网络隐私权是隐私权在网络领域中的延伸,在我国没有确立隐私权的独立法律地位情况下,关于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只出现在相关的部门规章中,如1997年12月8日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审定通过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第18条规定“不得在网络上散发恶意信息,冒用他人名义信息,侵犯他人隐私”1997年12月30日公安部发布施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管理保护办法》第七条规定:“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利用国际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2000年10月8日信息产业部第四次部务会议通过的《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办法》第12条规定:“电子公告服务提供者应当对上网用户的个人信息保密,未经上网用户同意不得向他人泄露,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自2002年11月15日起施行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15条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和上网消费者不得进行下列危害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

(一)故意制作或者传播计算机病毒以及其他破坏性程序的;

(二)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数据和应用程序的;

(三)进行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活动的。”由于这些规定太笼统,都只在有限的情况下才保护个人隐私,处罚手段也相当脆弱,根本无法适应我国快速发展的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迫切需要。

2.国内保护网络隐私权立法的危害

(1)影响正常的生活。通常情况下,互联网上的信息几秒钟就能传遍世界大的许可将他人的详细联系方式放在网上,供大家搜索。被侵犯的当事人每天都会收到无数的骚扰电话和骚扰信息或者是无良商家发送的垃圾信息,给当事人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也给当事人的精神状况造成了相当大的困扰。(2)侵害人格尊严和名誉。在互联网上经常有人上传利用拍摄、偷拍、一些淫秽照片、私生活的照片及视频,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轻则让当事人失去以往宁静的生活状态,重则会导致当事人就业、个人事业、精神状态等方面的障碍。如“艳照门”事件和“海南师大女生宿舍照片”事件等,通过互联网得到大肆流传,给当事人自身,社会,尤其是青少年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3)侵害财产权,消费者在网上通讯、注册、购物过程中,会将一些个人重要资料存储在网站上,这些重要的个人资料的安全性令人堪忧。如利用网上虚拟银行套取私人银行账号信息或用“木马”程序盗取网上银行账号密码,而从银行中提款的案件时有发生。

四、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立法建议

(一)确立以法律保护为主,行业自律为辅的网络隐私权保护制度

从国外有关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立法趋势来看,主要是美国的行业自律、政策引导模式和欧盟的立法模式。在我们国家,网络是一个新事物,鉴于网络的虚拟性,单纯的立法难以对时刻在变化的网络进行有效的调控,还可能会束缚网络经济的发展。单纯的行业自律则难以有效的执行和保障公民的权益。鉴于我国的法治体制和一贯的法律传统,应采用立法保护为主,行业自律和政策引导为辅的网络隐私保护模式。首先,应在法律法规中明确网络隐私权的内涵、外延、侵权形式、侵权责任、赔偿规则,明确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立法原则等。其次,由于我国的互联网技术还处于发展初期,有必要行业自律组织制定出保护用户隐私权的行业规范,以此作为最低的法定标准。两种模式相结合,既兼顾了网络经营者和用户的利益,也兼顾了国家和个人的利益。

(二)制定一部保护网络隐私权的专门的法律 1.明确网络隐私权法的基本原则

(1)公共利益优先原则。当隐私涉及共同利益、公共需求、政治利益时,法律就要偏向公共利益。(2)严格保护人格尊严原则。法律应以人格尊严为隐私权保护的价值基础,这样的导向性有利于公民建立良好的权利意识。(3)数据资料的安全和完整原则。人们应当通过合法的途径收集数据资料,收集和持有的数据内容必须是准确的,而不是虚假错误的,数据收集人必须尽一切努力来防止数据的错误;另外,数据资料持有人必须采取安全措施,防止个人数据未经许可而被扩散、更改、透露或销毁。国家也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应加强管理、控制。

2.明确网络隐私权的范围

在网络环境下,个人隐私以数据形式表现,但并非所有的个人数据都是隐私,都应受保护。网络隐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讯秘密,体现在网络上,主要是网络用户在申请网上开户、个人主页、免费邮箱以及其他服务时,网络提供商要求用户登记的姓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住宅电话及手机号码等身份识别信息。(2)生活情报,如身体缺陷、健康状况、生活经历、财产、收入状况、受教育情况、病史、婚恋、社会关系、宗教信仰、政治倾向、心理特征等。(3)财产状况和信用资料,包括个人收入、信用卡、电子消费卡、上网卡、上网帐号及密码、网上交易帐号及密码、网上炒股帐号及密码、QQ号及密码、网络游戏帐号及密码等。(4)其他网络个人信息,如电子邮箱地址、上网浏览的 IP地址、上网活动踪迹及活动内容等信息。

3.明确网络隐私权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隐私权主体对于有关本人的信息,应享有使用权、知情权、修改权、公开权、控制权(即他人搜索、使用信息必须经本人的同意)、获取权(即获取他人拥有的有关本人信息的权利)和请求司法救济权等等。

隐私权主体应履行的义务有获取他人隐私必须通过合法的途径(即取得他人信息需经他人同意或者信息是他人公开的信息),不得随意发表、散布或者篡改他人的隐私,对本人不愿公开的信息进行加密处理等等。

4.规范网络隐私权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按照法律,隐私权是人格权,同样网络隐私权也是一种人格权。性质是绝对权,任何人相对于他人网络中的隐私权,都是义务人,都互有不得侵害的义务。违反这样的义务,侵害权利人网上隐私的,就构成侵权行为。侵犯网络隐私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应包括:

1、未经合法授权。主要包括未经法律授权、用户授权和超越授权范围,2、该项隐私权属个人真实信息。如非个人真实信息,而是编造或虚构的“隐私”,则为侵犯名誉权或者其它人身权。

3、主观上存在故意或过失。掌握或知悉了他人的网络隐私,就有义务和责任予以保密,若由于自己的疏忽或轻信可以避免而未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泄露了个人隐私的,也构成侵权。

4、造成了损害后果。包括物质和精神的损害,可以说所有侵犯他人网络隐私权的行为均可造成个人精神损害。

5、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间存在因果关系。总之,为了防止侵权行为的发展,法律必须对网络行为加以规范。

5.明确网络隐私权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隐私权主体对于有关本人的信息,应享有使用权、知情权、修改权、公开权、控制权(即他人搜索、使用信息必须经本人的同意)、获取权(即获取他人拥有的有关本人信息的权力)和请求司法救济权等等。

隐私权主体应履行的义务有获取他人隐私必须通过合法的途径(即取得他人信息需经他人同意或者信息是他人公开的信息),不得随意发表、散步或者篡改他人的隐私,对于本人不愿公开的信息进行加密处理等到。

6.抗辩权的规定

如果隐私权人侵犯了相对方的合法权益,相对方为维护自己的权益,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侵犯了隐私权人隐私的,则应赋予相对方一定的抗辩权。隐私权侵犯抗辩权应具备以下条件

1、隐私权人先行侵犯他人权益;

2、他人侵犯隐私权人隐私系以救济该他人已被侵犯的权益为目的;

3、该他人别无其他救济途径;

4、侵犯隐私权不得超过维护该他人权益的必要限度。为此,笔者主张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也应确立一个

(三)完善民法、刑法的有关规定

首先,对隐私权的保护应改用直接保护方式,使隐私权的保护在法律上有明确的依据。笔者认为,应在《宪法》中明确个人隐私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独立的人身权;在《民法通则》或将来的民法法典中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近来,备受关注的新中国第一部民法典草案中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就是明确规定了隐私权并单列为一章,该草案第七章第25条和26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隐私的范围包括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空间。禁止以窥视、窃听、刺探、披露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明确规定隐私权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有利于完善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护,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其次,注意对侵害程度的确定,明确侵害网络隐私权的不同程度,并依据不同的侵害程度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如他人侵犯了当事人的网络隐私权仅对当事人的名誉产生了影响,情节轻微的,可适用民法的有关规定,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可要求赔偿损失;又如他人侵害了当事人的网络隐私权致使当事人身体受到伤害的,情节严重的,可适用刑法有关拘役、管制、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等规定进行惩罚。责任原则,使当事人能够正当行使权利。(四)加强网络隐私国际权保护的合作

又有互联网是一个“开放性”的世界,因此规范网络秩序的相关法律必然会遇到国际协调的问题。正如美国隐私权的观念是建立在自由基础之上的,而欧洲是建立在人格尊严基础之上的,因此如果隐私权和言论自由发生冲突,美国强调隐私权和言论自由间冲突的平衡,而英法等欧洲国家则强调对隐私权的保护。鉴于以上矛盾于以上矛盾,我们应意识到网络隐私权立法保护体系的构建是需要国际协调的。许多与英特网有关的法律只有通过地区性或者是全球性的合作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所以,一方面我国的立法需要给我国以及外国公民以完善的隐私权保护,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其他国家的法律与机构来保护我国公民的隐私权。因此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电子商务合作伙伴的对话,并提出我们认可的网上隐私权保护的标准。

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保护,而且需要所有与互联网相关的行业进行行业自律,更需要网民在使用网络的时候进行自我保护。可以说,网民的自我保护是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第一重要环节。网民进行保护网络隐私权的方式有很多:

1、将个人信息与互联网隔离。

2、传输涉及个人信息的文件时,使用加密技术。

3、不要轻易在网络上留下个人信息。

4、在计算机系统中安装防火墙。

5、利用软件,反制Cookie和彻底删除档案文件。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保护网络隐私权方面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如果不尽快提高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意识和保护水平,我们将在网络业的发展上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因此加强和完善对隐私权的保护是时代发展要求和必然结果。作为隐私权的重要领域,必须给予网络隐私权以足够重视和和关注,应在享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巨大公共利益的同时,实现对个人隐私充分的保护。而又能如何建立公正高效的网络隐私权保护制度,是当下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即是对此进行的初步探讨,期待能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网络隐私权这一重要权利。随着中国不断改进网络信息保护制度的努力,相信中国的网民能在不久的将来拥抱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陈楚庭.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2]陈力.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开封大学学报,2008,22(2):15-16.[3]刘杰.论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应用与保护[J].现代商贸工业,2008(8):322.[4]陆刚,丁超.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5,(344):116-117.[5]郑荣伟.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6,(3):78.[6]朱理.网络隐私权的保障与冲突[J].网络法律评论,2001,(1).

[7]郑嘉楠.web2.0网站隐私权保护条款研究[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8-6,7(2):36-39.[8]齐爱民.个人资料保护法原理及其跨国流通法律问题研究[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62-69.

第四篇:政府官员的公众知情权不大于个人隐私权四辩总结

总结

对于我方之前的观点,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总结。首先,对于政府官员而言,他们最基本的一个身份是国家的公民,而隐私权是公民受法律保护的权利之一。隐私权作为一种基本人格权利,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世界人权宣言的第十二条也规定:任何人的私生活、家庭、住宅和通信不得任意干涉,他的荣誉和名誉不得加以攻击。人人有权享受法律保护,以免受这种干涉或攻击。而对于辩题中所述“公众知情权”,我们认为从法律上讲它应该属于知情权中的“知政权”,也就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知悉国家事务、政府行为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活动,了解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权利。隐私权是一种“基本人格权利”,是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所应享受到的最基本的权利之一,而公众知情权对于政府官员而言应该是针对于其权力以及财产这类国家赋予给他们的东西的,而不是针对其私生活和家庭状况这类私人信息的。其次,我想从大众反应这个角度来谈一谈。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在现在的社会当中,存在一些思想偏激甚至是极端,心态消极悲观,只看到了社会阴暗面的人。那么假设公众知情权比隐私权更重要,如果我们将官员的各种隐私向大众公布、披露,如果被这些思想消极的人所利用,在网络上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的具有煽动力的言论,于大众与社会都没有好处。而广大人民群众由于缺乏对事件的根本了解,很可能没有足够的理性思考与分析,阅读这些人的言论后很容易受其影响,从而对我们的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从这个客观原因来分析,我们也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政府官员公众知情权不应大与个人隐私权。或许有人会说我刚才的叙述有些片面,有因噎废食之嫌。那么我就从官员自身这个方面来谈一谈。不论我们平时了解到多少贪污、腐败等负面案例,我想说,在这个世界上,好的官员仍旧是占了绝大多数的!试想你是一个工作兢兢业业,一心为民,从来没有一丝一毫贪污腐败的想法的官员。你如此为民服务,而人民不仅对你没有一丝感激的意思,反而处处以怀疑的眼光和角度去审视你,还要求把你的私人生活全部曝光,使你没有一丝一毫的隐私。当这种行为还有着一个“防止官员腐败”的名头时,你有何想法?就算你再宽容,再大度,再能够理解人民大众的心情,你的心底里难道不会产生一丝芥蒂吗?你难道不会感到的寒心吗?我们不是圣人,政府官员也不是,如果他们心中产生了上述的思想,难保不会有消极情绪,而这也很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有些人甚至会产生一些较为极端的思想:“既然你们不信任我,那我还有什么必要为你们服务?”说不定会由一个清廉的官员变为贪污腐败的社会蛀虫。当然或许这个例子有些偏激,但这种对他们的不信任肯定会对其思想产生影响。

即便他们是政府的官员,但他们依然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他们应该享受到作为一个人应有的权利,而不是赤裸裸地被大众所窥视!所以我方认为,政府官员的公众知情权不应大于个人隐私权!

第五篇:当代中国政府官员腐败问题及反腐败斗争论析

当代中国政府官员腐败问题及反腐败斗争论析

内容摘要:

腐败被称之为“政治之癌”对一个国家的政府具有着毁灭性的破坏作用,腐败问题自古有之,其本质的根源是“失去了制约的权力”。腐败现象已经腐蚀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腐败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对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和道德判断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严重败坏了我国的国际声誉。政府腐败给人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政府官员腐败现象就像是一颗“毒瘤”,如果不去预防,不去治疗,那将蔓延全身,直至政府机构的瘫痪,反腐败斗争迫在眉睫。

关键词:腐败 反腐败 受贿 廉政 监督

主要论据:

近期我在网上看到了郎咸平发表了有关房地产的核心在于腐败的文章。他提到房价泡沫性的本质问题是政府腐败的问题,说地方政府地卖的越多,房价高低跟各地干部考核关系很大,我们过去对于地方干部的考核,几乎以GDP成长为唯一标准。一个地方干部上任之后,什么都不要做,只要去卖地,卖一块地,GDP就上升这一块地,卖两块地就上升两块地。越卖地,供给越多,价格越高。这个直接说明了政府腐败对我们人民生活的影响之大。

政府出现了不少行贿受贿,贪污腐败的问题,例如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胡长清行贿受贿数目惊人,在2000年被判死刑。例如中石化“受贿门”事件,以及近期的女局长龚长翠用金钱开路当上县副县长行贿。这些直接抨击了政府的管理体制。

胡锦涛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反腐败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党中央不断加大反腐败的力度,社会各界也在努力寻找发腐败的良策。想要反腐败工作取得大的成效,需要处理好两大关系:

一、要处理好廉政制度建设与行政伦理建设的关系,要做到制度建设与伦理建设的相互适应、促进,做到法制与道德相适应。

二、要处理好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的关系,要在不断完善党内监督体系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发挥好人大的监督作用。如果我们能在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多下工夫,切实解决好人大对政府官员的监督缺乏权威、缺乏手段、缺乏信息、缺乏动力等诸多问题,反腐败斗争完全可以开创一个新的局面。

对于反腐败的行为不仅是靠党组织和人大的监督,更需要的是社会和人民的监督,很多人对反腐败斗争的认识有一定误区。有人认为认为反对腐败是执纪执法部门的事。腐败

现象的突出表现是公共权力私有化和商品化,最简单的表现形式是以权谋私。说到底,腐败现象就是把用于为公共服务的权力作为个人或集团谋取私利的工具。它将使公众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同时还严重败坏社会风气,使一些本来能正常办的事情办不了。腐败现象还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扰乱经济秩序。因此,可以讲,任何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侵害的都是公众的根本利益。一个执政党,固然要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以维护其政治地位,但是,公众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当然也是反对腐败现象的主力军,也是自身利益的维护者。纪检监察机关作为一个执政党的反腐败专门工作机构,主要任务应当是协调各方做好反腐倡廉工作。要通过正确的宣传,使公众对反腐败工作始终保持极大的热情,以此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才能真正维护广大公众的社会利益。有得人还认为查处是治本的唯一措施。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是中国共产党反对腐败的一贯政策。查处是反腐败斗争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不是唯一手段,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为深刻和复杂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它是多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合,单靠查处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中国共产党在多年的反腐败斗争中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这就是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努力形成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是当前反腐败斗争的战略选择。所以我们作为中国公民一定要负起反腐败的责任。为我们的生活创造更多的光彩。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事实论证

下载论政府官员的隐私权限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政府官员的隐私权限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接待政府官员

    营运通知 为了更好的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加大力度完成各餐厅办证工作,营运部对接待政府相关部门的流程,有如下规定: 一、有政府相关部门(包括卫生、工商、消防、环保、税务部门......

    政府官员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来宾:大家好。 非常荣幸今天参加T3艺博城和铂涛集团的新闻发布会。我们很高兴的看到,在宝安西乡街道,又有两大文化领域的实力集团实现了强强合作。这对宝安西......

    论道德的法律支持及其限度

    道德与法律是两个有着广泛而深刻联系的社会规范系统。它们相互作用,彼此支持,维持着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在现实的层面上这巳是不争的事实。理论上所要讨论的是法律与道铬的关系......

    论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推荐阅读)

    兼及刑法第二十条第二款的理解与适用 正当防卫是指防卫人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所采取的必要的防......

    论隐私权之宪法保护[五篇模版]

    论隐私权之宪法保护 郭振宇20128206国际关系学院 一、导论 近年来,公民隐私权被侵犯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典型案例如延安夫妻家中看黄碟案,2002年8月18日晚11时许,延安市宝塔公安分......

    网络个人信息论文:论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网络个人信息论文:论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中文摘要】本文主要讨论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问题。首先,在绪论部分通过个人的经历引出对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

    政府官员辞职申请书

    各位代表: 由于工作岗位变动,自2014年1月13日起,区委同意我不再担任宝轮镇人民政府镇长职务。按照组织原则,在今天的大会上,我申请辞去宝轮镇人民政府镇长职务,恳请各位代表同意......

    论网络运营商对用户隐私权的侵害

    论网络运营商对用户隐私权的侵害一、从某网管软件说起21世纪是互联网的世纪,上网在当前不但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而且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工具和手段。但是,互联网作为除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