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培养一个健康的孩子
如何培养一个健康的孩子
1、孩子不需要太聪明,太锋芒毕露,我觉得那不是好事;关键是良好习惯的培养;
2、家庭环境很重要,自己要做孩子的楷模;
3、不要轻易养成一个坏习惯,那样你会发现,纠正一个坏习惯的时间会是2倍,3倍于养成习惯的时间;不要因为一时眼前的短暂利益妥协,随便就给孩子引入新的不良习惯,比如因为孩子不吃饭,就开电视让孩子看,来达到多喂几口饭的目的;
4、尊重孩子,习惯换位思考;
5、说真话,当你发现有些真话说出来可能会效果不好,那就注意说话的技巧,宁可说一半,说的外交辞令些,也不要说瞎话;
6、说孩子听得懂的话。习惯于讲道理的妈妈要说得简洁明了,千万别像唐僧;
7、教育孩子注意技巧,循序渐进,不要一口吃成个胖子,一步步来;了解当前孩子的特点,不拔苗助长;
8、有预见性,明明知道这么做可能会引起孩子强烈抗争并且自己还可能妥协,那么就不要去干预孩子,否则最后结果只会更坏不会更好;
9、吃,注意比较均衡的配比即可,无需太精细;1岁以前孩子保证奶量;一岁以后注意三餐即可;一天中的饮食做不到各类搭配均衡,么一周中的饮食搭配一下,都兼顾一下,也是可以的;
10、孩子不会饿死自己;
11、吃饭一定要在餐椅上吃,不吃请离开;
12、外出玩不可能像家中吃得那么放心的时候,也没必要太担心,能力范围内稍微注意下,比如选家干净的饭店;其他比如菜中是不是有味精,菜是不是绿色食品等,就没必要太担心了;
13、补钙什么的做到心中有数,不缺不补;多晒太阳;
14、穿不讲究,刻意;
15、穿多穿少和大人差不多;
16、给孩子穿衣服,少一件比多一件要好。孩子运动量大,玩出汗风一吹更容易感冒,还更不容易好;
17、孩子流鼻涕了,加一件衣服;
18、判断冷热,摸孩子后脖子;
19、不给孩子经常,动辄吃小药。天冷季节,不定期给孩子吃点维生素C,或者每天吃点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20、感冒症状轻的时候,比如只有流鼻涕,不需要刚开始就吃药,可以多灌水;
感冒大多数是病毒性的,病毒没有特效药,吃药14天好,不吃药2个礼拜好;很多时候都是大人自己心理安慰;
21、感冒发烧去医院的话,尽量要求验血;
22、一个人可能不生病吗?不可能;所以孩子感冒的时候,小病的时候,不要惊慌失措,辩证地想,得一次感冒相当于打了一针预防针。对这种宏观上不可避免的事情,没必要太在意;
23、玩,就是要不怕脏;
24、不影响到自己安危,不影响到他人利益,就不要对孩子的行为举止干涉太多;
25、放手让孩子玩,摸爬滚打,不头破血流就可以了;
26、不是所有危险的东西都禁止孩子走近;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教孩子危险在哪里,怎么避免;
27、尽量多给孩子自己体会的机会,不直接告诉结果;让他去摸索,去磕碰,去失败;
28、教孩子学会等待;
29、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30、教孩子付出和回报是双向的,学会感恩;
31、睡觉尽量陪孩子入睡;
32、注意保护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
33、适当锻炼孩子的耐寒能力没害处;
34、社会上很多“早教”的方法,当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就不做,有所为有所不为;信奉宁缺勿滥,过犹不及;
35、孩子是社会的孩子,不要把自己太当作孩子唯一的“救世主”;
36、不要过多纠缠在自己育儿细节上的为什么,理论依据。做就做了,既成事实,没那么多讲究;
37、每天尽量保证父母中的一方能够陪伴孩子玩耍一定时间;
38、每天想办法让宝宝大笑若干次;
39、生活游戏化,游戏生活化;
40、最重要的一句,我只需要一个70分的孩子,所以我也只要当一个70分的妈妈;不对自己严格要求,马马虎虎过得去就可以,我毕竟也是第一次当妈啊。
虽然遗传受基因决定不可控制,但为孩子预备一个好的教养环境,父母是可以做到的。儿童发展有两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一是遗传,另一个则是环境。这里整理出23条育儿法则,父母都来学习一下哦。
1、判断能力:允许孩子犯错
孩子由于拥有的知识不够丰富,加上逻辑思考能力不成熟,因此常常无法做出正确判断。但随着身心成长及知识增加,孩子也将拥有做出正确决定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经验的累积很重要,也就是孩子必须有机会练习如何做决定。但在练习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做出错误判断的情况,这些错误的经验将是孩子做出正确决定的基础。
2、思考能力:以开放的方式提问
问题可以引发孩子对于周遭环境的好奇心,让他动脑思考。但提问的方式很重要。Yes/No类型的问句无法真正帮助孩子进行思考,最好的提问方式应该是采用开放式的问句,如:你觉得怎样?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开放式的提问可以达到帮助孩子思考的目的。
3、创造能力:设计一个有意思的活动
利用特殊的日子或是想一个大家都有兴趣的主题,全家人共同设计进行一个活动,如:说故事接龙,角色交换日等,分享全家人的创造力,也可以唤醒和开发孩子另一方面的潜能。
4、感官能力:为孩子提供感官刺激
在孩子感官发展敏锐的阶段,需要各种感官刺激帮助其概念的发展。父母可以提供孩子各种运用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探索环境的机会,如:引起视觉探索的图形,可供触摸的不同材质的地板或墙面,能够动手操作的各种玩具、教具及日常用具,听得到各种不同的声音刺激——丰富的感官刺激经验,是孩子发展抽象化概念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依据。
5、专注能力:不要强迫孩子学习
父母都期待孩子比别的孩子好,每天帮他排满课后辅导课程及才艺学习,却没有问过孩子是否有学习的意愿。主动、有意愿的学习才能让孩子发展专注力,而专注力是学习的重要条件,被威胁强迫地去上各种课程,非但对孩子没有任何帮助,还可能因不愉快的经验而影响日后的学习。
6、认识自己:让孩子有机会探索兴趣
传统的单向学习方式,让大部分孩子习惯于接受,无法从学习中发觉自己的兴趣所在。培养个人的兴趣可以为生活带来许多乐趣。所以,成人应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环境,同时允许他依照自己的方式及步调去学习与探索,在学习的过程中避免为孩子带来压力造成反效果。
7、潜能开发:激发孩子潜在的天赋
为孩子提供接触各种不同类型活动的机会,如:音乐、艺术的欣赏、动植物的照顾、天文地理的探索、身体律动的练习等,不要预设孩子该学到多少,父母可以从旁观察孩子在不同领域的学习活动,从中发觉孩子的潜在能力。
8、循序成长:对孩子的期待必须合理
父母都希望孩子有高人一等的优异表现与成就,因此容易对孩子产生过高的期望。超越孩子能力太多的期待,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无能而放弃,如果父母了解孩子的实力并给予适当的期待,等孩子达到目标之后再提升标准,就很容易达到目标。
9、亲子关系:与孩子分享工作
美国的许多城市设有爸爸日、妈妈日。在这一天让爸爸妈妈带着孩子一起去上班,让孩子有机会了解父母工作的内容及辛苦,对于亲子关系的互动有很大帮助。父母认真的工作态度也会成为孩子的典范,另外也会让亲子互动增加许多话题。
10、学习态度:保持你自己的学习热忱
许多父母常一天到晚叮咛孩子要认真读书,却不见得有效果。最好的方式其实是通过身教影响孩子。父母本身能够常常保持对于学习的热忱及新知探索的渴望,将会通过身教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态度。
11、表现自己:为孩子设置作品角
固定的作品展示区,可以让孩子学习大方地表现自己的能力,和他人讨论自己的作品,增加与他人互动的话题及语言学习的机会。
12、增强好行为:不要过多挑剔和评断
当孩子拿着他的作品与你分享,满心期待能得到肯定时,千万不要用成人的高标准来评断。学龄前的孩子尚未脱离自我中心的阶段,父母任何一句批评都能对孩子造成伤害。成人应学习多使用能传递正面信息的语言,尽量减少使用负面语言(如:你怎么画得这么乱,颜色太多了)。
13、增进学习力:学习应用先进知识
在这个科技进步的时代中,若能善加利用媒体科技,即使不出门也能知道天下事。学龄前的孩子也可以学习使用电脑,运用科技的进步让孩子的视野触角伸得更远、更广。
14、抒发情绪:与孩子谈话并学习倾听
每天花点时间与孩子聊天是很重要的。藉由聊天的过程了解孩子的想法及需要。在这一过程中,父母需要学习倾听的技巧,许多父母没等孩子把话说完就急着要纠正他错误的观念。这种举动会让孩子不愿再与父母分享他的想法,造成亲子之间的隔阂。
15、增长见闻:全家外出游览
放假时,全家一起外出旅游,除了增进亲子关系,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也能扩大孩子的视野,丰富他的知识。为了让每一次旅行都能让孩子有所收获,建议父
母让孩子参与旅行的计划,全家人一起收集资料,讨论行程路线,对目的地有较深的认识。在行程中,父母也应鼓励孩子运用感官观察、比较,并发现异同,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考能力。
16、培养责任心:给孩子以肯定
孩子喜欢模仿父母的行为,也许开始对做家事充满了兴趣,父母若能为孩子预备适合的工具(如:小尺寸的扫把、拖把、吸尘器等),并且给予孩子适当的工作范围(能力可以完成的部分),孩子可以从做家事中逐渐发展出责任感。
17、设扮演区:提供扮演类型的玩具
洋娃娃、绒毛动物、玩偶、厨房用具、各行各业的工具及服装等,孩子通过扮演游戏中角色的扮演学习社会性行为,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父母可以在角落里为孩子布置一个扮演区,在其中摆放幼儿扮演所需的道具。
18、行为发展:建议孩子加入感兴趣的小团体` 团体生活可以帮助孩子脱离自我中心的想法,调整自己的态度,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父母可以帮助孩子选择一个团体,如:幼儿音乐班或社区中所成立的亲子互动团体。通过团体的互动,孩子渐渐发展出社会生活的技巧并达到社会化。
19、关心社会:和孩子讨论新闻
以适合孩子的方式与其讨论新闻时事,能帮助他融入社会生活,了解自己也是社会的一员,五花八门的新闻内容能引发孩子对社会的关心。不过在孩子关心社会的同时,父母也要注意,有些未经处理的新闻画面及题材会对孩子造成心灵上的伤害。
20、个体差异:避免拿孩子与其他人比较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其独特的能力与性格。因此没有任何一套标准可以适用在所有的孩子身上,父母更不应该拿孩子做比较。父母只要帮助孩子与自己过去的行为作比较即可。
21、建立价值观:做有原则的父母
年龄小的孩子,需要一些简单明确的规则可以依循,特别是有关常规的建立。孩子是否能够清楚知道规则与父母是否能坚持自己的原则有亲密的关系。父母若能坚持原则就可以清楚地让孩子知道对与错。
22、促进心智:把家变成学习的地方
孩子的心智发展必需从做中学。因此父母应善于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机会,帮助孩子有效地学习。例如:厨房可以是学习数学及科学的地方,洗澡时可以学习浮与沉的概念,照顾动物的活动让孩子能认识动物的构造和习性。
23、解决问题:鼓励孩子处理困难
大多数的孩子遇到问题时都会直接寻求父母的协助,太会帮助孩子处理问题的父母往往教出依赖心很重的孩子。父母不要小看孩子的能力,他也能够自己处理一些不太复杂的问题。因此父母应该从旁辅导,给孩子机会来自己学习解决问题。
第二篇:培养一个自信的孩子
培养一个自信的孩子
NLP导读:很多人喜欢用美国的孩子和中国的孩子比较,认为美国的孩子更加自信和大胆。相比之下,中国的孩子在自信和独立性方面的确比较弱。这与父母的教养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自信的孩子,该如何培养呢?
性格是一种个性心理特点,畏首畏尾、缺乏独立性、过分依恋亲人、在生人面前不敢说话等是性格软弱孩子最突出的表现。在性格形成时期,孩子表现出性格意志的缺陷,父母应引起重视并及时进行帮助、引导。
让孩子学会生活,把握自己。
家长的包办代替是孩子形成软弱性格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这等于剥夺了孩子自我表现的机会,导致了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萎缩。
让孩子接触同伴,锻炼自己。
心理学家指出,孩子的性格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这也是纠正不良性格的最佳途径。爱模仿是孩子的一大特点,父母要让性格软弱的孩子经常和胆大勇敢的小伙伴在一起,跟着做出一些平时不敢做的事,耳濡目染,慢慢地得到锻炼。
尊重孩子,不当众揭孩子的短。
相对来说,性格软弱的孩子比较内向,感情较脆弱,父母尤其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当众揭孩子的短,会损伤孩子的尊严,无形中的不良刺激可强化孩子的弱点。
让孩子大胆地说话。
要做到这一点,功夫还是在父母身上。首先,父母应该戒急戒躁,不能当面打骂、责备,逼迫孩子说话;其次,可以邀请一些同龄小孩和性格软弱者一起参与集体活动,这时父母在一旁引导或干脆回避,让他们有一个自由的无拘束的语言空间。如果条件允许,父母还可以经常带孩子到一些视野、空间开阔的地带,鼓励孩子放声宣泄。
第三篇:怎样培养一个爱学习的孩子
怎样培养一个爱学习的孩子
目录
第一篇 使孩子主动做功课 第二篇 如何使孩子听话懂事 第三篇 如何引导孩子自动自觉 第四篇 如何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 第五篇 如何使孩子热爱学习
第六篇 如何消除孩子的学习紧张情绪 第七篇 如何使孩子注意力集中 第八篇 如何消除孩子学习的迷惑 第九篇 如何让孩子变消极为积极 第十篇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第十一篇 如何消除孩子的自卑感 第十二篇 如何变孩子的缺点为优点
一、使孩子主动做功课
你的孩子很听话,是一匹温顺的马儿,但人们常常这么说“能够把马带到河边去,却不能让马儿喝水”。的确,除非马儿很渴,不然,即使能够把它带到水边去,也不能让他主动喝水。
第一招,做作业的时间不宜过长。
第二招,放大孩子的优点。
第三招,学习不可操之过急。
第四招,让他把喜欢的女孩带回家。
第五招,先让孩子玩个够
第六招,刺激她,使他全力以赴。
第七招,正话反说。
第八招,经常改变学习环境。
第九招,列一个功课计划表。
第十招,先让孩子做擅长的功课。
第十一招,让孩子自己抽签决定。
第十二招,别在孩子面前评判老师
二、如何使孩子听话懂事
在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认真聆听他说话,让他感到父母对他的重视与尊重,这样孩子小小的自尊心就会被树立起来,他也会在与大人的谈话中,认真思考自己想的和做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这对孩子的理性思维习惯也有良好的帮助。当然大人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也应该注意一些细节,这样才能比较迅速的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
第一招,借第三者之口赞美孩子。
第二招,用书信或日记与孩子交流情感。
第三招,用温和的语调交谈。
第四招,及时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
第五招,巧妙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第六招,与孩子打成一片。
第七招,一次只交待一件事。
第八招,常常表达对孩子的信赖。
第九招,只提有建设性的意见。
第十招,不要指责遭到挫败的孩子。
第十一招,及时纠正孩子不良的生活细节。
第十二招,多用赞赏的话肯定孩子。
三、如何引导孩子自动自觉
有一种饱和原则,就是孩子们惯有的厌烦心情。虽然强烈的想拥有目的,也能够体会把事情做完的乐趣,但是因为课程繁多在内心产生阻力,无法持续主动地去做事,如果把要求的水准降低,课业的份量减少,继续培养孩子在低潮时的活力,那么他们在低潮过后,又会升起责任心,更主动地去做功课.
第一招,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
第二招,先让孩子做不喜欢的科目
第三招,用同一步调增强主动行动力
第四招,让孩子先吃点苦
第五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六招,母亲的激励最重要
第七招,要改变孩子先改变你的态度
第八招,偶尔用恳求的证据与孩子说话
第九招,不在孩子挫败时痛骂他
第十招,给孩子适当的报酬也是行之有效的 第十一招,多带孩子与大自然接近
第十二招,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
第十三招,培养孩子主动自我的激励
第十四招,化愤怒为学习的动力
四、如何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
青春期的孩子常对父母有所不满,因为伴随成长而来的自我要求,总和父母的规定互相冲突,父母必须要尽力克服这种过渡期困难,让孩子顺利地成熟长大.
第一招
引导孩子宣泄不满情绪
第二招
让孩子有自选课题的权利
第三招
认真倾听孩子的不满心声
第四招
把顾客的角色换成孩子
第五招
别让工作忙成为你的借口
第六招
民主方式处理孩子不合理要求
第七招
以退为进说服教育
第八招
用实际利弊得失来处理任性态度
第九招
注意引导孩子的从众心理
第十招
给孩子一个发泄的空间
五、如何使孩子热爱学习
在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下,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模式化的过程,甚至谈不上喜欢不喜欢,不管孩子对学习有兴趣还是没兴趣,都得坐在书桌前把课本一遍又遍地看,这也是一个让孩子产生倦意的起因.
第一招
多给孩子讲一些励志故事
第二招
用近期的学习目标来鼓舞孩子
第三招
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也很重要
第四招
改掉孩子三分钟热度的习惯
第五招
通过增进食欲促进学习
第六招
教孩子学会保存实力
第七招
适量的运动可使孩子脑筋更灵活
第八招
用激将法促进孩子学习
第九招
利用危机意识促进学习效率
第十招
保持新鲜的学习内容
第十一招 用不同的科目调节读书气氛
第十二招 刻意变换孩子的学习环境
六、如何消除孩子的学习紧张情绪
身为父母必须深明其理,尽量给予孩子适当的辅导和安慰,让孩子能去除患得患失的不安心理,并时常以乐观幽默的口吻,解除孩子暗存心中的畏惧感,使他们有高度的自信心和勇气,去面对接踵而至的大小挑战.
第一招 陪伴孩子让他有安全感
第二招 以乐观幽默的口吻淡化孩子的失败
第三招 把一个月说成三十天
第四招 多关注孩子心理建设的重要性
第五招 呼吸能调节孩子情绪
第六招 刻意在孩子面前说错话
第七招 吉祥物稳定心情
第八招 排解积虑消除紧张一吐为快
七、如何使孩子注意力集中
母亲应当适度地调整功课进度,而不该守着既定的计划,这样方能得到兼筹并顾的绩效,有些小孩甚至在一旁边看书,一边羡慕别人嬉戏玩乐,心中潜藏着不满的情绪,更会影响他往后的读书兴趣.
第一招
迂回的暗示技巧
第二招
制订不规则分段时间表
第三招
闹钟的妙用
第四招
建一个弹性的功课计划表
第五招
去除“随时都可以做”的松懈意识
第六招
刻意而适度地分配孩子做家务
第七招
让孩子猜题提升考试注意力
第八招
热身必不可少
第九招
用“量”来驱策前进
八、如何消除孩子学习的迷惑
对于母亲来说,其眼中无关紧要的小事,有时往往是孩子心中沉重的负担,所以母亲应时时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以旁观者的姿态,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上的问题.
第一招
引导孩子作最正确的选择
第二招
抉择时的诱导询问法
第三招
以一种选择为前提巧妙设问
第四招
黑母牛的奶一样是白的 第五招
拔开遇事慌乱的迷雾
第六招
船到桥头自然直吗?
第七招
亲身体验才是最深刻的
第八招
命运就藏匿在我们的思想里
九、如何让孩子变消极为积极
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对于孩子来说,要时时刻刻地鼓励他们,不要让他们产生消极情绪.
第一招
找到孩子消极的内在原因
第二招
让孩子公开宣布目标
第三招
强健体魄是建立积极态度的基础
第四招
良好生活习惯是保持积极心态的法宝
第五招
让孩子养成大声朗诵的习惯
第六招
让孩子养成提前到达校的好习惯
第七招
让孩子多结交积极乐观的朋友
第八招
让孩子养成写大字的习惯
第九招
让孩子做点家务以摆脱消沉
第十招
鼓励孩子多做些新的尝试
第十一招 让孩子在家务中培养责任感
第十二招 不要总问是与不是的问题
第十三招 培养孩子追根究底的积极心态
第十四招 多表扬少批评更能使孩子积极上进 第十篇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生命的价值取决于我们自身!告诉孩子,人作为独立的个体,是独特的,并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让孩子知道他存在的价值,增强他的信心,更加努力地创造自己的个性与未来.
第一招
告诉孩子他自己就是无价之宝
第二招
让孩子做一些容易做的事情
第三招
弱化孩子的错误突出其取得的成绩
第四招
重视孩子所付出的努力
第五招
责备孩子之前必先赞美
第六招
强化优点使孩子不断的进取
第七招
用高目标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第八招
用“原依赖”和孩子建立互信
第九招
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互相责备
第十招 不在第三者面前责备孩子
第十一招 让孩子相信幸运之神随时会降临
第十二招 让孩子回忆过去的成绩重建信心
第十一篇如何消除孩子的自卑感
消除自卑感和培养自信心,其实是一体两面,两者必须相辅相成,但是,前面章节所提的培养自信心技巧,并非专以能力差的孩子为对象,也就是说,对于有缺陷或成绩很差的孩子,往往无法发挥功效.而此章则与前章不同,可以广泛适用能力很差的孩子.
第一招
从“缺点意识”到全面否定
第二招
肯定语句要常用
第三招
母亲与孩子说话也要讲技巧
第四招
以具体的原因来舒解孩子心中的结
第五招
用话语铲除孩子的心理障碍
第六招
让孩子阅读世界伟人的传记
第七招
让孩子客观面对成绩优秀的同伴
第八招
培养孩子一些特殊的才艺
第九招
以运气说法减弱孩子的自卑感
第十二篇如何变孩子的缺点为优点
由于母亲会时常提醒纠正的缺点,所以孩子本身也会自知,但是,自我要求高的孩子,会常常挂虑自己的缺点,所以母亲直接的责骂,往往会得到反效果,使他更无自信。
第一招 用适当的方法让孩子正视缺点
第二招 借故在孩子面前指责其他孩子的过失
第三招 分清是缺点还是个性
第四招 改变孩子的立场让他自律律人
第五招 孩子的缺点和优点可互换
第六招 间接消除孩子的欲求不满
第七招 使用适度惩罚或威胁的暗示效果
第八招 用自言自语暗示孩子的缺点
第九招 不用权威来压制孩子的反抗
第十招 鼓励孩子多“不量力而为”
第十一招 孩子你能行
第四篇:四年级家教心得培养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
培养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
四(6)班 丁施淳妈妈
健康快乐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尤其是孩子。我们常听到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理解的我们不要让孩子输到起跑线上,这个起跑线首先是他的心理素质,如果他有一个很开朗、很健康、很自信、很阳光的这样的心理品质,那他今后即便成绩不是最好,在社会上也会有他的一席之地。可能我们自己在上学的时候也很淘气,可能我们成绩也不是最好,但是我们成人了以后,我工作了,我心理品质好,我很坚强、我很自信,我们照样在职业岗位上很成功,是不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不输在起跑线上,一定不光指的是他的分数。怎样能让孩子更健康快乐地成长呢?我个人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是学会欣赏孩子。欣赏孩子就是真心实意喜欢自己的孩子。可能有的家长会问“谁会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呢”?孩子的外貌有高矮胖瘦、学习成绩有优秀一般,性格有外向内向,脾气有温和急躁„一百个孩子一百个样。也许与你对孩子的期望有距离。本想生个外向善交际的孩子,结果生了个内向不愿说话的孩子;朋友的孩子学业突出,自己的孩子却成绩平平„.诸如此类的,有种种的不尽如人意„其实每个孩子都是老天送给我们的天使。个体之间存在一些差异是客观现实。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道理大家都懂。你的孩子这个方面不如别人,也许其他方面谁都不如他。所以要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无条件,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爱自己的孩子,不论孩子是美是丑,是不是聪明,是不是听话,是不是犯错。而且应该把这种爱明确的传达给他们,让他们知道不论在什么时候,父母都是爱他的。
如何爱孩子我觉得也是一个能力问题。经常听到有些父母这么说话(知道你这么不乖, 当初就不应该生你;看看, 隔壁的小红样样比你好, 我怎么生了你这个孩子,生了你有什么用, 尽添麻烦, 真后悔.....或者说你如果像某某那么优秀就好了。)我们说这些话时一半是对孩子不够优秀的埋怨,一半可能是想借此激励自己的孩子更加努力。但结果可能并不理想,带给孩子的感受是妈妈是不爱我的,我快乐不快乐不重要,成绩才是重要的。时间长了,孩子就会不那么自信了,反之,如果孩子能随时感受到父母的爱,他就会自信心大增,自己尊重自己,进而尊重别人,他心灵中的自我价值会逐渐形成。有句话我觉得挺有道理: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会学会谴责,如果生活在敌视中,他学会的是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学会的是信任,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学会了尊重。
二是做到有原则的爱孩子。刚才提到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但也应该是有原则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嘛。先和大家分享最近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的一篇文章。现学现卖了。文章的作者是著名儿童性教育专家胡萍。讲的是胡萍有一次到云南大理度假,去球场上看孩子们踢球,中场休息时发生在一对母女身上的故事。母亲先是要求独自在角落的女儿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女儿以买一包小食品为交换条件,母亲没有答应,离开。10分钟后母亲第二次来到女儿身边,这次女儿的条件变成了要买10包,母亲悻悻离开;再过了一会儿,母亲第三次来到女儿身边,女儿依旧把买东西作为前提条件,这时母亲无原则妥协了,说了句“好好好,要多少买多少”。
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们可以想象着这个女孩平日里对父母的骄横霸道,以及父母对一个孩子教育的无能为力。我一直在思考:这个妈妈为什么那么想女儿与伙伴一起玩耍,为了这个她需要的目的,不惜放弃自己在女儿面前的权威和尊严。我认为无论怎样,母亲都不可以拿自己的尊严来交换这一切。
父母的权威是孩子对于父母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服从,权威的建构需要父母懂得在怎样情况下理解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需求、满足孩子的需求,在什么情况下不顺从孩子的要求、坚持规则。父母在孩子的心中应该具有权威,这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有效教育的基础。当下,新教育理念的涌入让我们开始学习重建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当我们采用“爱与自由”的理念时,可能我们会忽略了“规则”与“自由”的关系,当我们刚刚开始学习“尊重”孩子的时候,我们却把顺从孩子的所有要求当成了“尊重”。父母放弃了自己的尊严和权威,新手父母的茫然造就了一批患有“公主病”和“王子病”的孩子,正如这位女孩一般。也造就了一批“佣人”式的父母,我们动辄就对孩子说“对不起,宝贝”,每天谨小慎微地伺候着“公主”或“王子”,在孩子已经会穿衣吃饭的年纪,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孩子应该懂得礼义廉耻的年纪,我们让他们放纵自己的任性,却把这个叫作“爱”!有尊严地爱孩子,孩子才会懂得尊严是什么,父母的权威让孩子懂得这个世界他不是老大,他不可以为所欲为!我们尊重孩子,是尊重孩子发展的规律,而不是顺从孩子的任何行为;我们给孩子自由,是给予孩子内在发展的自由,而不是放纵孩子的任何行为!听了这篇文章,我相信每个家长都会有自己的理解。
三是尊重孩子。我认为我们都不要小看孩子。这个时代孩子能接触到的信息太多了,电视、网络、书本、生活实践,很多事情你以为孩子还小,不懂,其实孩子除了人情世故方面,懂得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正是因为孩子的这些特点,我们应该尊重孩子。尊重孩子有什么好处呢?一是尊重孩子,就能启发孩子的自觉意识,做事情时他们会主动动脑筋想办法,不会过度依赖父母,将成长为一个自信、有主见的孩子;二是自己想了办法,做了决定就会自己承担后果,不会形成怨天尤人的性格,会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人。
大多数父母知道尊重孩子的一些道理,但说说容易,做到却很难。那么怎样做到尊重孩子呢?一是给孩子讲出自己想法的机会。孩子是个鲜活的生命,对任何事情也都有自己的看法,虽然不一定正确。父母大多比较忙,真的静下来听听孩子的想法的机会并不多。我说说我的做法吧。上小学孩子分床睡以后,儿子很希望我能陪他入睡。我就利用睡前的时间和他交流,你最近在学校过的怎样?和同学们相处的好吗?老师的课能跟上吗?学校有没有什么新鲜的好玩的事啊?在我良好的倾听态度的感召下孩子就会娓娓道来,说些自己的内心想法。平常碰到一些现象,我也会鼓励他讲讲自己的观点。隔三差五的这么交流一番,孩子在想些什么我基本能够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碰到的烦恼我也能及时给予正面引导。二是把孩子当朋友,把自己的一些喜怒哀乐与他分享。工作生活上碰到一些压力时,我会用心平气和地态度和他交流。他往往能给我一些宽慰鼓励的话。适当示弱还可以在身体不舒服时表现一下,孩子会给你端杯热水,探探你的额头。大人的示弱给了孩子成长的机会,孩子会感觉到他是重要的,是有责任的,是可以为父母分忧的。三是尽量尊重孩子的选择。生活中碰到的大部分问题不是原则性的问题,不是非黑即白的问题。比如去不去参加课外补习,课外是学书法还是学跳舞等等。我认为大部分时候还是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认为非怎样不可的时候,和孩子谈判时也讲究沟通技巧问题。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需求,把孩子看成是与自己平等的人,相信孩子的智慧和能力,信赖他的品德,理解并允许孩子保持与自己不同的价值观或生活方式。这很重要。
四是让孩子自然成长。英国著名教育学家卢梭曾说过一句话“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孩子的成长和其他生物的成长一样,都有一个自然的过程。孩子的自然成长方面,我有两个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第一个是:我先说个我亲身经历的事吧。我在乡镇上班时有个同事,那时她的儿子四五岁吧。一天她在做饭,孩子独自在房间里玩。我走进去时,他的孩子蹲在床上,正拿水彩笔在画画,整洁的床单被画的花花绿绿,真是惨不忍睹。我忙制止,孩子不听,我只能求助于我的同事,希望她赶紧过来管管孩子。你猜我的同事楼姐是怎么说的吗?她说:“让他画吧,再过几年,到八九岁让他画也不会画了。”这出乎意料的回答,让我记忆犹新。我觉得挺有道理。丁施淳前几年老是喜欢坐在地上或者跪在地上,爷爷奶奶都要大声制止,我的反应通常是“孩子嘛,随他吧,过几年让他坐也不会坐了”。说这些,我是想告诉大家顺其自然吧。孩子也像花,有的开得早,有的开的晚,不必着急,不一定开得晚的就不好。大家同意吗?
第二我想讲的是不要剥夺孩子犯错的机会。正是在一个个错误中,孩子才一点点成长起来。他们体验错误,也在错误中学习。我们总想以最简洁的方式尽可能让孩子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其实,我以为孩子需要的不是“不犯错”,而是“成长”。积极地看,每个孩子都会欺负别人,也会被人欺负,从中可以学会自我保护。砸烂东西、伤害小动物,从中学会怜悯、爱惜和承担责任。对人撒谎,从中知道诚实的重要,学会如何保持缄默或运用一些模棱两可的语句来应对困境。与父母或老师的对抗,怀恨在心,谩骂,违拗,向别人水杯里吐唾沫,从中学习协调与权威的关系,学习服从与心理平衡技术。逃学,不做家庭作业,上课不好好听讲,体会到自由是有代价的,短时的放纵必定有长久的损失。比较严重的错误是斗气打架,偷拿别人的东西,恶性撒谎,侵害别人利益,无故离家出走等等,这些错误看起来很糟糕,但孩子还是可以从中获益,学会预见行为的后果,承受不愉快的处罚和社会压力等等。
我们要明确一点,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孩子也正是在这种不断地犯错和改错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才能知道善恶美丑。当然,允许孩犯错并不等于让其放任自流,孩子犯了错误,该惩罚就应该受到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而这个惩罚就需要我们多动动脑筋,既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同时又不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进取心,从而真正发挥出教育的作用。
五是提高孩子的逆境商。智商就是智力商数(Intelligence Quotient)(IQ),是通过一系列标准测试测量人在其年龄段的智力发展水平。古语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的一生要经历大大小小的无数挫折,小到一次考试的失利,大到婚姻的失败,事业的低谷,甚至天灾的降临。遇到这些挫折时,我们该持怎样的态度呢?我的儿子丁施淳不是一个特别自信乐观的人。他看待问题经常会看到问题的负面,把问题的负面看得超过客观现实。这样一来在别人眼中不是问题的事在他眼里也成了挫折。那么如何提高孩子的逆境商呢?我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谈谈自己的观点:
首先,要有意识培养孩子理智而坚定的性格。从小到大。我常对小丁说的两句话就是“哭不解决问题。生气不解决问题”、“生气不超过10分钟”。孩子和我们一样也有喜怒哀乐,情绪的调整也需要一个时间,等他生气10分钟后,我会及时提醒他“已经有10分钟了”。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引导孩子先冷静判断一下,帮助他分析出现这个局面的主客观原因,然后采取果断的行动去解决它。行动一旦启动,人的智慧也会随之激发。一个善于行动的孩子,心智也会在行动中不断提升。在分析主客观原因时,对于自负的孩子应该着重引导他找主观的原因,对于不那么自信的孩子,应该更多的引导他降低自责、自卑的心态。
其次,设法多积累一些成功的自信体验,包括一些良好的兴趣爱好。丁施淳挺怕水,学游泳对他来说挑战不小。在他刚开始学时,我们陪在他身边,鼓励他的每一点儿进步。他花的时间比别人多,慢慢的他也从不时呛水到游刃有余,这一过程他也体验到了成就感。这时我就抓住机会引导他,你看学游泳比你想象的容易一些吧,你比自己想象的能干很多吧。其实很多事情,看着很难,只要你付出足够多的努力,就一定能成功。从学游泳这件事上,孩子建立了更多的自信。这些正性的积极的体验会增加人的心理储备,以便对抗突如其来的困境。就像有几笔存款就不怕失业一样,正能量多了能抵消很多负能量。再次给孩子创造一些略高于他自己水平的挑战,在挑战中体验一些困境或挫折,然后尝试着去解决它。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孩子克服逆境的能力,还可以让他们逐渐习惯逆境,以后即便遇到真正的逆境也有章可循、有备无患。
最后,我们还要让孩子明白也有些事我们也是无能为力的。明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
第五篇:怎样培养一个心理阳光的孩子
怎样培养一个心理阳光的孩子
“一个阳光快乐的孩子是一个能自主的孩子,他(她)有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也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是法国儿童教育学界共同认可的观点。
那么怎么培养一个心理阳光、远离阴暗的孩子呢?法国不少资深育儿界专家一起,给父母们提出了一系列操作性很强的建议。
第一,训练孩子独处的能力
心理学家说,安全感不是依赖感,如果一个孩子需要热情而稳定的感情联系,他也需要学会独处,比如让他自己呆在安全的房间里。孩子获得安全感,不一定需要父母时刻在场,即便他看不见您,他心里也会知道您在那里。
专家说,对于孩子的各种需要,大人需要去“回应”,而不要事事“满足”。
第二,满足孩子要有度
要人为地制定一些界限,不能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能够心情愉悦的另一个前提,是孩子能承受生活中那些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失望。”
儿童精神病科医生托马 斯博士告诉我们,“只有当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即能获得某种东西并不取决于他的欲望,而是取决于他的能力,他才能得到内心的充实快乐。”孩子越早明白这个 道理,他的痛苦就越少。一定不要总在第一时间满足孩子的愿望。正确的做法是,拖延一些。比如,孩子饿了,可以让他等上几分钟。不要屈从于孩子的所有要求。拒绝孩子一些要求会更有助于他获得精神的平静。在家庭中接受这种“不如意的现实”的训练,会使孩子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来面对将来生活中的挫折。
第三,孩子发火的时候冷处理
孩子发火,第一个办法是转移注意力,就想办法让他去自己的房间发火。没有了观众,他自己慢慢地就会安静下来。
适当的惩罚,并贯彻到底。
说“不”的策略:不要干巴巴地说不,要给孩子解释为什么不行。即便孩子听不懂,他也能懂得你对他的耐心和尊重;家长之间要意见一致,不能一个说行,一个说不;禁止一件事情的同时可以给他做另外一件事的自由。
第四,正视他的缺陷
如果孩子和别的孩子不同,比如孩子太胖了,耳朵形状有问题,或者性格与行为很偏激,家长一定不要否认这些事实,而是积极和他讨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者接受现实。在这方面,去找专家是最好的办法,因为小孩子一般会把专家(比如医生)的话当回事。
第五,批评,对事不对人
批评孩子要就事论事。比如,孩子弄坏了妈妈的首饰,这样说是对的: “你看,如果你去玩你没权利玩的东西,就会发生这样糟糕事。”这样说是错的:“你太坏了,你怎么能弄坏我的首饰呢?你成心不让妈妈戴了!” 第一句明确告诉了孩子,他的错误在于他“动了不该动的东西”,并没否定孩子的人品。第二句话则为孩子定了性,使他很沮丧,打击了他作好孩子的自信心。
第六,放手让他做
让孩子早早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将来他会更积极主动地做事。不要过分替孩子做事情,替孩子说话,替孩子做决定,越俎代庖之前,可以想想,这件事,也许孩 子可以自己做了。不要说的话:“你不行,这事你做不了!”让孩子“尝新”。有时候大人禁止孩子做一些事情,仅仅因为“他没做过”。如果事情不是危险的,就 放手让孩子尝试。
第七,让孩子敞开心扉 与人沟通是能力,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更是一种能力
14岁的男孩 子,需要父亲正确的引导,积极的及时的说出自己心里的话,会避免做出一些阴暗的事情,不及时控制、避免,他会更可怕的延续下去。快乐是一种能力,让他能看到生活中好的,积极的一面。对不好的东西呢,你也能积极地去面对。多说积极的话:“我们在一起真高兴,不是吗?” “我们真是太幸运了!” “不要难过,下次我们会做得更好。” 在孩子8岁前,如果没有一个阳光快乐正确的母亲,那么这个孩子会在12岁将她母亲的影子浮现在自己身上。所以,此时,一定不能认为孩子只是孩子,是善变 的,更不要认为长大了会好的,其实阴暗已经严重的出现在这个家庭里,如若没有制止与引导,长大只会更加严重与恐怖。
第八,强调所得到的东西,懂得爱 亲情友情,感官享受,强化这些“获得”,让他在享受的时候知道自己是在享受
强化他的认识:我拥有很多,我现有的东西很珍贵。必须让他知道这些亲人们对他的好,不是应该的,不是必须的,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欠谁的,给他的爱,是大人 们的负责任,他必须懂得感恩。他们以后也会是为人父母。这个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他必须明白父母给他的不是必须,不是习惯,是爱。
第九,必须懂得尊重他人
不管父母是什么身份,不管周围的人是什么身份,必须要孩子懂得尊重他人,没有身份区别。也许是爸爸的朋友,也许是妈妈的同事,也许是爸爸的司机,也许是学校门口的看守员等等,这些和他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对他的给予,他必须心存感激。
寻找,积累,强化那些美好的积极的事物,是给孩子生活的最甜蜜礼物----每天都有收获,有爱,明天会更好,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