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思维拓展的风景园林专业设计基础教学创新

时间:2019-05-15 00:56: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空间思维拓展的风景园林专业设计基础教学创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空间思维拓展的风景园林专业设计基础教学创新》。

第一篇:基于空间思维拓展的风景园林专业设计基础教学创新

基于空间思维拓展的风景园林专业设计基础教学创新

摘要:设计基础课程是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学习园林设计方法和技能的重要入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园林三维空间的理解和应用普遍存在问题,他们更多的是关注图面表现与平面构图。文章对风景园林专业一年级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提出以模型为媒介,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建立空间理解和建构能力的教学创新方法,分析了空间模型在风景园林设计基础课程中介入的必要性,探讨模型在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教学不同阶段的全面介入及其对教学所起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风景园林专业;园林设计;空间思维;空间模型;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5)04001304

近年来,对风景园林专业教学的探讨不论是从培养层面还是从专业角度都日渐深入,尤其是围绕专项设计方法的讨论颇为广泛,但是对设计基础教学的研究却不多见。风景园林专业教学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丰富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设计能力,为后期的风景园林规划专题设计打下扎实基础。诚然,这两项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贯穿始终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但是如何能够使学生在入门阶段得到更好更快的正确启蒙和有效引导,却是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笔者结合几年来在设计基础教学方面的实践,针对园林设计初步课程,努力探索一条适合学生发展和专业创新的教学之路。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是风景园林专业一年级最重要的基础教学环节,历来是作为风景园林专业的设计启蒙课程。该课程通过系统传授园林设计基础知识和一系列的设计训练,使学生初步具有风景园林知识储备和设计能力,为后期的风景园林规划专题设计打下扎实基础。在常规园林设计初步教学体系中,一般是通过相对独立的几个设计作业完成,包含单一要素的训练和综合能力的训练(表1)。

教学实践中发现,过多的二维临摹训练占用了风景园林专业一年级学生大量的课程时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园林设计由创作过程变成机械的绘图过程,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主动思考能力的培养。在二维图纸上思考三维空间问题,需要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而这正是很多初学者所欠缺的[1],他们在园林三维空间的理解、设计和表达上普遍存在问题,空间造型能力较差。“重表现、轻思考,重平面构图、轻竖向空间”等问题都反映到后续的风景园林专项设计课程中,园林设计初步课程作为设计启蒙的作用无法凸显。

二、以空间思维拓展为目的创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模式

风景园林设计是融多学科,并兼艺术性和功能性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风景园林行业对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要求必然越来越高[2]。但是不论作为现在的初学者,还是以后的设计师,都应该具备朴素的设计观,以避免将设计流于形式或者图形的游戏[3]。风景园林设计本质上是“认识空间”、“思考空间”、“设计空间”的过程。模型充当媒介,以空间思维拓展为目的,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强调园林专业初学者对园林要素的理性认知,及对园林要素所形成的园林立体空间的理解和体验,要能分析园林空间类型、空间中行为模式及空间功能、空间组合方法。力求在学生专业学习的初始阶段引入正确的方法,建立完善的空间思维理念,通过空间建构的方式完善设计构思,建立抽象的空间构思与材料、设计方式之间的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空间模型的引入显得尤为重要,空间模型这种三维设计工具不仅仅在成果表现阶段发挥作用,其作为一种空间分析、设计推导的方法和手段所呈现出来的重要作用,可增强教学过程的理性化与系统化,应该全面介入设计的整个过程,应用于设计的每一个阶段,并贯彻始终。

在园林设计基础教学中,模型不但用于表现园林各组成要素的单体和群体本身的外部造型,同时也充分表现了园林中各种组成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与图纸表达相比,三维模型具有直观性、真实性和较强的可体验性[4]。制作过程中,从设计意图的实现到实物模型的转换,主要通过色彩、质感、空间、体量、肌理等功能元素来表达设计师的思想,使设计师的思想转化成可视的、可触及的、有真实感的实体,从而表现出一定的设计效果。同时,三维模型更有利于场地空间形象、思维的展现,能反映空间特征,弥补图纸二维表达空间的不足。因此教学改革中大胆实现了模型的导入,其最终目的就是将三维空间思维作为初学者

进入园林设计领域的媒介,将三维空间训练作为风景园林职业训练的基础,并作为风景园林专业设计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模型作为串联要素,贯穿于设计初步课程所有的教学环节中,对园林设计初步课程的教学创新起到重要作用,并显示出其不可替代性。

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摸索出以模型为线索引导进行的递进式强化训练方式,强调培养学生在进行空间设计时所应掌握的方法,提出以模型为媒介,基于空间思维拓展的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优化方案(表

2、图1)。

那么,这种以空间模型为手段的空间思维拓展方式能否取得理想的效果呢?笔者在三届学生的教学实践中,针对约120名学生,进行了教学模式的创新尝试。

(一)第一阶段 :园林空间要素认知阶段

在完成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和空间理论授课之后,每个学生要创建自己对要素认知的独立模型,表达对四大园林要素和园林空间的直观感受。在这一阶段,学生基本能创建自己独立的模型,但基本以地形、水体、建筑、植物四大要素中的两个要素为主,呈现出园林平面构成的雏形(图2)。其中不乏一些经指导后的优秀作品,但就过程而言非常相似,普遍做出的是微缩式的模型,即试图在25mX50m的范围内再现250mX500m的景物,问题表现为要素的堆积和尺度感混乱,无法建立四大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经过进一步的指导,部分学生能做出有效传达园林要素信息和平面构图的作品,但仍然缺少园林要素所形成的空间感。

图2 第一阶段课程作业:以再现局部山水为特征的模型,等高线呈现强烈的构成倾向和灵动的地形效果

例如在地形要素的表现中,学生作品中普遍呈现俯视视点,缺少明显细部,成果雷同。通过进一步指导,学生尝试将视点从俯视转化为平视,部分学生做出以模拟自然山水局部为特征的模型。尝试制作具有细部的模型时,在一般的地形和水体要素上增加了山谷、溪流,瀑布等变化。

(二)第二阶段 :园林空间初体验阶段

在第二阶段,借助建筑为主体的优秀案例和具有丰富竖向园林空间变化,或者古典园林作品的阐释来帮助学生形成空间的体验,引导学生思考要素尺度的协调感、要素的使用方法、空间的流线分析、功能布局等。

在这个阶段,通过有意识的作品分析,部分学生不但能够进行细部的深化,并且逐步摆脱了要素的拘束。如地形为例,学生开始关注等高线自身的构成关系和其对应的立体形,初步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和空间场所感,而不是简单模仿任何自然山水的局部地形设计(图

3、图

4、图5)。

(三)第三阶段 :园林空间构建阶段

这一阶段结合教学部分的园林实例测绘和小型园林设计,这教学优化过程中,发现以往全新命题的小型园林设计需要学生有完整的设计流程掌控能力,但该能力并非在大一阶段就能尽如人意。因此尝试将园林实例测绘和园林改造相结合,使两者呈递进关系。学生通过测绘对场地现状进行了解,然后提出改造的方案,形成完整的思考流程。(图6)

图6 第三阶段课程作业:园林场地改造模型方案

三、教学实践的收获

第一,多层次空间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通过三个阶段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从平面走向立体的空间思维能力,而非以往仅注重平面构图和表现能力的思维模式;尤其在第二阶段的园林空间初体验环节,学生通过对优秀建筑和园林案例的模型再现,建立起理性思维和视觉想象相融合的思维能力,在分析优秀案例中汲取优秀设计思想。

第二,建立全面的场地观。对园林空间、园林外部环境、功能分区等场地的宏观把握,及对比例、色彩、序列、材料肌理、建筑及园林设施结构等细部设计的把握。

第三,提高了对设计类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摒弃了日复一日的绘图训练,学生通过在模型递进式训练中发现设计类课程的兴趣点和团队合作的优势,从而对设计类课程产生主动思考和浓厚的学习研究热情,这二者对设计初学者进入设计领域必不可缺。

四、结语

面对全球化的冲击,风景园林专业教育面临巨大挑战。一方面是专业知识领域的不断拓展,另一方面是对专业知识的更高要求,沿袭旧有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今社会对设计行业的要求。如何继承和发展,从具象走向抽象,是所有设计行业面临的挑战。通过上述教学实践的摸索,表明结合模型的设计方法确实能够拓展空间思维,帮助学生获得直观的要素认知和对空间形体的理解,激发其设计的积极性,以获得丰硕的成果,为后续的专项设计做好铺垫[5]。参考文献:

[1]徐维波,袁源.空间重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3(1):66-70

[2]杨云峰.沉下去、浮起来――《公园规划设计实训》课程教学思考[J].中国园林,2013(6):98-101.[3]腾夙宏,袁逸倩.空间初体验――天津大学建筑初步课程中的建构教学实践[J].新建筑,2011(8):35-37.[4]彭敏,刘卫新.现代园林教学开设园林模型设计制作课程的探讨[J].湖北林业科技,2001(2):32-33.[5]乐志.基于模型的风景园林专业地形设计专项训练研究[C]//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2011:286-289.

第二篇:拓展教学空间

品社课要拓展教学空间

——让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标是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奠定良好基础。

本学期我所担任的是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为了改变以往以 “课本为主”的传统授课方式,逐步“以书为辅”,向新课程改革靠近。我采取了“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的教学方法。所谓“拓展”就是指让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更多更完善地了解社会知识,并学会对各种不同事件的解决和处理方法,达到课堂与社会实践相接合的目的。

品社课不能单单依靠课本上的知识,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让学生在自身的生活圈中去认知、去学习,去体验身边的事和物。小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还处于懵懂状态,他们的社会生活圈太窄小,他们需要的是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作为老师就是他们的一个桥梁。我们要做好这个桥梁就应该不断打牢自己的基础知识,更多更好地尽自己所能地给孩子各种知识。所以教学空间不应局限于课堂,应尽可能创设条件向社会延伸。

在讲堂上我经常从小事谈到大事,从国内谈到国外,有时学生会问我:“老师,你是不是跑题了?”我告诉他们:“社会是一个大家庭,也是一门大学问,不管我讲给你们的是什么,那都是社会,所以社会没有跑题的可能。”就是这样,我的品社课内容丰富起来,好多孩子都喜欢上品社课。记得第一次在给四二班新生讲第一堂品社课,下课时一个小男生跑来对我说:“老师,你讲的课真是太好了”,我笑着问他:“哪里好啊?”他一本正经地说:“您讲课让我们很放松,就像在和我们聊天一样,而且讲了好多我们都不知道的事,让我们长了好多知识。”

1、课本内容从实践中来

在教学中我注重了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例如:在讲“道德风尚”时讲到人要有社会道德,我就提醒大家说:“同学们,你们能告诉老师,你们认为最不讲道德的人都有谁啊?”同学们说:“小偷就是,他偷别人的东西最不道德。”“好!大家说的真好,老师曾经就遇到过这种人,有一次„„”当我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讲给同学们时,同学们都踊跃起来,也讲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并告诉同学们自己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同学们,你们说得都很好,现在我们就知道了好多如何对付小偷的方法,识破了小偷好多计谋。那你们还知道哪些人也是不道德的吗?好!让我们打开书一起去看看吧!”一下子就将学生从实践中带入到课本中来。从而通过自我的实践,引起学生学习社会知识的兴趣,不知不觉中还教会了同学们自我保护。

2、从课本中走出去

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

如在讲授“做文明乘客”时,书上有各种图让学生分辨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样解决。同学们都自抒已见,大胆发言。这时我将课本合上,对同学们说:“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除了书上讲的,我们想想在生活实践中是不是也有好多类似的事情呢?”于是我举例说了一件事:上次老师在坐公交车时,遇到一件事,那次车上人很多,某车站上来一位大娘怀里抱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孩,当有人给她们让座时她没有任何表情,而且将孩子刚喝完的牛奶瓶随手扔到窗外。大家说她做的对吗?学生们都回答“不对!”“那她都错在哪里了?”一个同学说:“别人给她让座,她应该有礼貌说声谢谢。”另一个同学说:“她不应该把喝过的牛奶瓶到处乱扔”“大家说的都很对,可是你们知道后来怎样了吗?”“不知道,老师快告诉我们吧!”“后来那个大娘怀里抱的小孩看到大娘扔牛奶瓶的动作,也学起了她,伸着小手去够窗口,要把另一瓶扔掉”“那不是带坏小孩子了吗?”“对呀!真聪明,所以我们应该知道幼儿是分不清好与坏,对与错的,他们只会去模仿大人的行为”“老师,我家就有小妹妹,我回去一定不会学大娘那样,会把小妹妹教坏的。”“你说的太好了,我们大家都应该有好行为,做好的文明乘客”同学们通过这件事都受益非浅,让他们懂得了做榜样的重要性。

总之,我要不断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使学生受到教育,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第三篇:拓展思维空间 激发学生求知创新欲望教育论文

很多老师认为,数学课单调、乏味,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激发他们的求知精神和创新欲望了。其实不然,我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深刻体会到,采用科学的即时评价,就能有效的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他们的求知精神和创新欲望,从而创造最好的课堂教学效益。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采用科学的即时评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决这一问题。

一、用真诚贴切的语言评价学生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评价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是真挚感情的自然流露,用教师的情感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性的语言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天空;用赏识性的语言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舒展;用激励性的语言鼓舞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勇气;还要用反思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积极思考、努力探究、全身心投入数学课堂教学。下面是我上《合并同类项》一课时的一个精彩片段。

师引:这里有八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一些式子,谁知道它的名称?

生答:单项式

师问:很好!那你能用归类的思想方法把它们分类吗?

生甲上黑板移动卡片。

师问:你为什么这么组合?

生答:是按有没有字母来分。

师语:很不错!说明你认真思考了!请同学们再观察上面那些单项式,看看还能不能把它们再分一分?

生乙上黑板移动卡片。

生乙解释:将它们再按所含字母的不同分成三类。

师语:太好了!又将它们分细了一些,同学们再看看,还有其他想法吗?

生丙上黑板移动卡片并解释:将刚才同学的第一组再分一次,因为它们所含字母的指数不同。

师语:你真细心,这样的细节都被你发现了!好了,现在大家一起观察黑板上的前三组式子,找找它们的共同特点。

生一:它们的字母相同

生二:或者它们都没有字母

生三:前两组式子中相同的字母右上角的指数相等

师语:同学们的观察真的很仔细,回答问题也很到位。我们说,具备上述三个同学所讲特点的单项式就叫做同类项。

(教师板书概念,彩笔强调: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师语:知道了什么叫同类项,现在你能不能给剩余的两个单项式配上一个“同伴”呢?

(很多同学举手,而且回答得都很准确)

这是学生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过程,我用真诚贴切的语言进行即时评价,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益。

二、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

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在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发展的速度与轨迹就各有不同。因此我们在评价过程中就要依据学生不同的特点,采用恰当的评价方式“因人施评”,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着意一些简单问题,让他能答得上来,老师及时肯定,让他感觉自己在进步,尝试成功的喜悦,增强自尊心和学习的自信心。对性格内向的学生,要给他们多发言的机会,多鼓励、多表扬,培养他们活泼开朗的性格。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轴对称》一课时,要求学生观察课文图12.1-2的图形中,找出图形的共同特点,我有意识的提问学习基础较差的生甲,性格内向的生乙和知识较全面的生丙。

生甲:我发现这些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边图形可以完全重合。

师:非常好,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老师随后给出了“轴对称”及“对称轴”的概念。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还能列举一些生活中具有轴对称特征的物体吗?

生乙:有,我们的数学课本、五角星、飞机。

师:你很棒,能把现实生活中见到的具有轴对称特征的物体找出来,说明观察细致,继续努力!

师:在我们学习过的几何图形中,有没有轴对称图形?谁能找出它的对称轴?

生丙:有,等腰三角形,对称轴是它底边上的高。还有圆,对称轴是它的直径。

师:请你再想一想,相信你能找到正确表述对称轴的方法。

生丙认真想了想,说: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它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圆的对称轴是它的直径所在的直线。

师:很好,你能把我们所学习过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几何图形找出来,很了不起!虽然开始在对称轴的表述上不准确,这也是同学们最容易错的,今后我们一定要细心。

三、拓展学生自评的空间

拓展评价的空间,通过同学自评、互评,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突出学生评价的主体地位。在这过程中,教师注意发挥导评的作用,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自评过程中抓住特点,总结规律,从而达到思维空间的拓展、理性思维的升华,让他们体验求知创新的成功与喜悦。

例如在教学《二次函数》一课中,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请给出二次函数()的一个常数项,使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观察学生,看看他们所填写的常数项都是哪些数?我发现的情况是这样的:

填写的常数项011516负数其他

学生人数统计12518216

在这个常数项的位置上,为什么多数学生填写的都是15或0?只有一人填写负数?有二个人填写16呢?适时点评:说明大家都动了脑筋分析问题。

先请填写15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甲:配方,发现=16,当常数项为15时,b-4ac=64-60=4>0,图象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请填写0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想法。

生乙:我的填写习惯就是从最特殊的数(如0,1,-1)开始,当常数项为0时,二次函数就是,图象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一个交点是(0,0),另一个交点是(8,0)。

那么借助学生的“自评”,在二次函数的常数项的位置上,填写一个负数,是不是更好呢?

教师的语言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进学生的心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科学的即时评价,对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激发他们求知、创新精神是何等的重要。

第四篇:创意的教学设计,拓宽学生思维空间

创意的教学设计,拓宽学生思维空间

【摘 要】

小学生天性活泼,思维敏捷,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天性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鼓励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合理的想象和联想中获得美的体验,拓宽思维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必要前提,能保证社会的发展活力和发展势头,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提出的新目标。在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让他们自己在探究中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学会举一反三,掌握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一、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过去,小学语文教学总是按部就班,课堂模式生硬老套,问题答案单一机械,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在语文课堂找不到探究的乐趣,就会厌烦语文学习。实际上,我们可以大胆创新,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教学思路,以此让学生爱上语文,体会学习的乐趣。

在《好学的爸爸》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采用了游戏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开始,我和学生进行了词语接力游戏,复习上堂课所学的词语。“电灯――灯泡――泡茶――茶叶――叶子――子女――女生――生产――产地――地方……”学生们反应敏捷,偶尔有学生说错了,其他学生会立刻帮他,整个课堂气氛和谐友好。之后,我们进入课本内容学习。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两幅图:“深夜,爸爸还在灯下看书”“清晨,爸爸在阳台上读书”。我请学生看图说话,他们展开想象,说出自己的理解。有的同学还说出爸爸读书的内容和感受,“好学的爸爸,真是好样的。”学生们表达方式多样,里面有很多创新的内容。接着,我又出示了“多学一种语言,也就多了一样本领”这句话,我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理解。有的学生说,自己会英语,将来要成为翻译家;有的学生说学完汉语拼音后,自己可以看童话书了,不要妈妈帮忙了;还有的说,她和妈妈去韩国旅游,觉得韩语很好听,自己要学习这门语言。学生们明白了学习语言的重要性,也领悟了刻苦钻研的精神。

从兴趣入手,从活跃课堂开始,让小学生快速投入到课程学习中,在情感得到激发的同时,他们的创新思维也得以激活。

二、营造民主和谐课堂,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很长时间我们一直信奉“严师出高徒”的说法,并在教学中不遗余力地去实行。可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的学生仅仅靠严格、严肃是管理不好的。他们有强烈的逆反心理,他们渴望老师的关注和关爱,他们喜欢和蔼可亲的老师。因此,语文课堂要成为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将爱心、乐趣、激情带进课堂,让学生乐于参与,敢于发言,大胆质疑。

在《狐狸和乌鸦》一课的教学中,有的学生说这个故事有点不真实,我说为什么,你有什么看法?学生说,乌鸦好不容易找来的肉,不赶快吃掉,怎么还站在树梢呀?他的回答立刻引起了其他学生的回应,看来大家对此有自己的看法。我说大家很聪明,也很细心,发现了故事不严密的地方,值得表扬。如果你来编故事的话,应该怎么说?大家马上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最后,他们同意,在前面加上一句话,“乌鸦吃饱后,带回一块肉,站在树梢上歇息。”尽管学生的疑问还很稚嫩,但我看到了他们敢于质疑的精神,看到了他们不苟同的思想,理应鼓励。之后,我们排演了这个寓言故事,就采用了学生们自编的版本,那只乌鸦摸着肚皮,一副吃饱的样子,引得小观众哈哈大笑。

看似不经意的疑问,就可以变成课堂的精华,成为师生合作探究的关键。如此循环下去,学生的创新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三、巧妙设计语文问题,提高学生想象能力

问题是最好的思维激活剂。“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语文教学中,问题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老师通过巧妙设计语文问题,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多角度看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想象能力,在问题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创造。

在《田园诗情》一课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感知能力,体会静谧、和谐之美,我设计了几个问题,做到层层铺垫,由浅入深。先从题目入手,我问大家:“看到题目中的‘田园’你想到了什么?‘诗情’二字又代表什么呢?”联系前面讲过的《九寨沟》,很快大家弄懂了题目的含义。于是,其诗情画意中,我们一起欣赏荷兰的异域风光。在初读课文之后,我提问:“你看到了哪些优美的风光,荷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在学生说完自己的答案后,我让他们精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并展开想象,说出这处风景的特点。之后我们进行了“小小导游”交流活动,让每一个小组设计导游词,介绍自己最喜欢的风景。学生们结合课文和自己的想象,写出了富有创意的导游词,有的写道:我们现在来到的是荷兰大草原,如丝绒般的碧绿草原,远处骏马在奔腾,近处奶牛在悠闲地吃草,这样的田园风光真是富有诗情画意呀!

千万不要小看学生的能量,他们往往会给我们意外的惊喜,要给他们发挥的空间。

总之,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课堂改革的需要。小学语文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让他们在课堂中自由地想象,大胆地发言,让他们通过探究、合作发现奥秘,表达自己的见解,激活创新思维,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参考文献】

【1】王玉国.浅谈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5)

【2】黄恋.如何在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2)

第五篇:创新思维拓展训练课程介绍

此文件属于商业秘密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创新思维拓展训练课程介绍

一、训练目标

 在快乐、轻松的游戏中感悟创新思维的基本技能与方法。

 对于处于变革期的组织,通过培训帮助管理层为组织加速导入新文化、新战略、新制度。

 对于准备改变战略的组织,通过培训帮助管理层打破组织中陈旧的观念、管理模式、组织文化、制度,为新战略打下基础。

 通过团队创新思维训练,激发个人及团队的创新热情和战斗力,建立并运作高绩效创新团队。

 通过团队创新思维训练,使团队感受如何通过协作沟通达成创新目标的成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二、培训内容与方式

(一)创新思维基本训练

通过思维游戏等互动形式,使学员掌握创新思维的基本形式和思考方法。

训练项目例一:质疑思维训练

将学员分为A、B两组。每组5-8人。质疑

“人必有死”。质疑

“司马光砸缸”

先由A组对上述问题展开质疑,由B组对A组学员质疑的创新性进行打分评价。然后,由B组质疑A组学员提出质疑的理由。

训练项目例二:发散思维训练

将学员分为A、B两组。每组5-8人。用“吹”、“吸”的办法办成哪些事情或解决哪些问题……

由A组回答“吹”的办法,B组学员回答“吸”的办法,5分钟内有效回答办法最多的组胜出。再由两组学员分别评出对方组中最有创意的“吹”、“吸”的办法。

训练项目例三:联想思维训练

联想接龙游戏,“想到……就想到 ……”如:想到米饭,就想到碗。楼下的接:想到碗,就想到筷子。想到筷子,就想到......以此类推。A组和B组分别进行接龙游戏,时间最短的胜出。强制联想练习:

风——()——()——()——收音机

由第一个组员开始依次开始联想,到最后一个组员可以联想到收音机的组胜出。

训练项目例四:类比法训练

将衣服的各种特性类比成为手机的特性。

此文件属于商业秘密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两组学员分别进行,10分钟内类比成功数量多的成功。

(二)团队创新思维拓展训练

训练项目例一:团队创造性解决问题 将学员分为组。每组8-10人。

一架飞机在沙漠中发生意外,组员们面临生死存亡的选择„„ 事发在当天上午10点,飞机要在位于美国西南部的沙漠紧急著陆。著陆时,机师和副机师意外身亡,余下组员们。出事前,机师无法通知任何人有关飞机的位置。不过从指示器知道距离起飞的城市120公里;而距离最近的城镇,是西北偏北100公里,该处有个矿场。该处除仙人掌外,全是荒芜的沙漠,地势平坦。失事前,天气报告气温达华氏108度。你穿著简便:短袖恤衫、长裤、短袜和皮鞋。口袋中有十多元的辅币、五百多元纸币、香烟一包、打火机和原子笔各一支。

小组可以在以下物品做出选择:

§0.45口径手枪 §大砍刀

§每人4公升水 §薄纱布

§当地航空图 §化妆镜

§太阳眼镜 §塑料雨衣

§降落伞 §每人伏尔加酒4公升

§指南针 §长外套

§食盐片一瓶(1000克)§《沙漠可以食用动物》的书

§手电筒

1.请小组在30分钟内对上述物品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并达成一致意见。2.请A组与B组代表分别陈述。

3.请A组和B组成员对对方组的排序进行质疑。

训练项目例二:头脑风暴训练

某火腿肠企业需要对产品进行创新,你们作为研发项目组对该产品创新召开头脑风暴会议。请按照头脑风暴的原则与程序进行讨论,并拿出最优解决方案。A组和B组分别拿出后,进行比较。

训练项目例三:六顶思考帽训练

为6或者12名组分配六顶思考帽,每一个或两个人扮演戴不同颜色帽子的人。

讨论题目:北京汽车交通如何治理堵车。

求:每个人按照自己戴帽子的颜色进行思考,并发言。最后就治堵问题解决方案达成一致。

三、培训内容与方式的定制

训练所使用的题目可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可以通过思维训练将管理层的新战略、新思路、新措施通过训练植入员工思想中,并通过思维训练收集员工对这些新战略、新思路、新措施的反馈意见。

下载基于空间思维拓展的风景园林专业设计基础教学创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空间思维拓展的风景园林专业设计基础教学创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阅读教学应注意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阅读教学应注意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

    动漫设计专业创新思维及设计方法研究

    动漫设计专业创新思维及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在我国,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在高校中,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各地的动漫产业基地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可见政府对发展创意产业的重视......

    拓展学生的个性思维 实现作文的创新教学

    拓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实现作文的创新教学 引言:作为一名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深感作文教学的难处,特别是当今虽提倡素质教育,但初中升学的应试份量仍占有相当大的部分,如何能够在应试......

    拓展生命空间教学案例

    小学地方课程教学案例《拓展生命空间》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浦江路小学 袁明霞教材简析:本节课是青岛市小学地方课程《生命教育》教材中“生命与自然”单元的第四课。主要内......

    化学教学中高阶思维训练拓展设计

    化学教学中高阶思维训练拓展设计 摘要: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多领域知识的有机融合,对相应的教学理念用具体的教学设计进行诠释,设置适当而有梯度的学科教学内容,是培养实用型、创新......

    以创新思维拓展方志文化应用领域

    以创新思维拓展方志文化应用领域——以常德市为例周 波翦 甜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文化是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是综合实力的有力支撑。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是......

    创新与思维设计报告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创新与思维课结业报告报告内容: 学生姓名:周勇 学号: 20124823566 班级: 12自动C1 指导老师:梁彩平日期: 2013年12月31日 【摘要】结合......

    设计创新需立体思维

    设计创新需立体思维 记者:作为设计师,您如何理解“设计”? 博乐设计周立钢: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已作为十八大之后国家的发展战略,也是目前制造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创新设计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