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全生产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和意义
安全生产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和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是各级党组织及政府各职能部门的重要任务。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大投入,落实责任,严格管理,强化监督,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我们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这一重大突破,把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提到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来分析。
一、安全生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十分丰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自身的和谐。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个性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同时,人的个体和谐又是自然与社会的产物。所以,从根本上说,人自身的和谐,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自身的和谐,就是要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正确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备前提和条件。但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人类需求的增长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必须相适应。我们在追求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出现了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生态环境的破坏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后作出的理性抉择。三是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和谐。这既包括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也包括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利之所在,天下趋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所以,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关键。同时,人与人之间关系是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具体体现。人是社会的主体,各种社会关系是人与人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发生和建立起来的。但是,社会关系一旦被建立起来并被固定化、制度化,就会规范和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总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而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就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四是国家内部系统诸要素的和谐。国家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等许多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要素的有机整体。和谐社会必须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各要素之间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首先是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之间的和谐,即要通过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政治和观念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和需要,实现全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其次是国内各地区、各行业、各阶层之间的和谐,也属于国家内部系统诸要素之间和谐的范畴。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和社会服务网络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安定团结、各种矛盾得到妥善处理的社会。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的,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搞好和确保安全生产,就是实现了人身的和谐,实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了人与人及人与社会和谐,实现了国家内部系统诸要素的和谐。
二、和谐社会建设,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目前,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正处在初级阶段,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近几年来,就加强安全生产和防范事故发生,保持社会稳定,从国家、省、市、县一级政府全面建立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下发了一系列的重要文件,严肃查处了近期发生的多起重特大事故,出台了加强安全生产的重大政策,加大了安全生产的财政投入,修改了一批安全生产的管理标准,全社会形成了从未有过的人人讲安全、事事落实安全责任的浓厚氛围。但是,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一是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要求职业安全卫生一体化。这一大趋势给我国迅速改变安全卫生状况提出了挑战。世界贸易组织认为:各国劳动安全卫生水平的差异使发达国家在成本价格和贸易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要把人权、环境保护和劳动条件纳入国际贸易范畴,将劳动者权益和安全卫生状况与经济问题挂钩。我们必须适应这一要求。
二是我国整个经济运行及调节机制的转变,客观上会动摇建国以来的职业安全卫生体系。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我国现有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有些会逐步失效。有些会发生“变异”。政府将面临两个“让位”:以政府调控为主,让位给市场调节为主;以政府投资为主,让位给社会、民间投资为主。因此,政府机构将会作较大的改革,政府职能将重新调整,这将对整个职业安全卫生事业的管理带来很大冲击。
三是中国就业市场的供求失衡状况将在一段时间内导致劳动力素质(安全素质)的降低。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及国内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持续涌向城市。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劳动力在数量上供大于求,在质量上求大于供的状况难以改变。劳动力素质在一定时期内有下降的趋势。用人单位在选择劳动力时,会出现只讲成本、忽视安全素质的倾向,从业职工整体的安全素质将会降低,“三违”现象将会增多,事故数量将会上升。
四是我国企业面临着巨大冲击与挑战,使得企业安全管理将进入较为困难的时期。目前不少地方国有企业困难重重,影响安全的老旧设备改造缺乏资金,历史和社会包袱十分沉重,企业步履艰难。大量涌现的民营中小企业安全监督保证体系尚未健全,忽视职工安全操作技能及安全教育的现象比比皆是,安全投入普遍不足,民营中小企业和从事“三来一补”外资企业成为安全事故的多发“产地”,劳务工、农民工成为伤亡的主体。
五是中国经济将出现重要转机;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对外贸易增长强劲,国内市场活跃,金融运行平稳,国际收支状况良好,整个经济正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前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等等,这是令人振奋的,但随之而来的企业安全、公共安全的任务将十分繁重。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在资本原始积累和工业化发展初期,事故与经济发展往往会成正比例增长。
三、搞好安全生产,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目前,我们面临的安全生产矛盾十分复杂。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一旦达到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这个国家就有可能进入黄金发展期,但也是安全生产矛盾的凸显期。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这些矛盾,以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认真地处理好这些矛盾,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们必须把对安全问题的认识由宿命论、经验论上升到系统论、本质论阶段,对安全的管理也由盲目到理智、由被动到主动、由经验到科学。必须运用安全科学的理念,运用科学管理方法,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认真把握安全事故发生的规律,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系。在安全管理的内容、特点、手段、方法上实施“创新性”的举措:改变安全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脱节;改变侧重追究人的操作责任,深入研究人机事故致因中的辩证关系;改变被动的事故管理,把事故后追查处理转变到事前安全评估与控制;改变静态安全管理为动态安全生产决策的管理方式,增强系统管理和综合管理,强调充分应用安全科学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本质安全程度。
在此指导思想下,我们应确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安全生产管理的新思路:坚持“关口前移”,强化政府对安全生产预防性的综合管理职能;强调人、机器、环境的有机统一;加强安全生产的法制建设;推行职业安全卫生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全社会的重大事故隐患评估、事故应急救援的指挥、协调和处理系统;强化培训、宣传教育体系。否则,我们的安全生产管理只会停留在经验式、被动式、救火式和亡羊补牢的境地。
——尽快完善体制。目前安全管理多头分散、综合监管缺乏法规依据,管理体制是眼前首要解决的问题,这种体制必须符合中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使安全管理由混沌到有序,由分散到集中,由盲目到规范,形成主体明确,职能清晰,监察有力的新体制。
——尽快完善制度。必须尽快建立与国际接轨、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安全法律、法规和框架。逐步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市场准入、监管和淘汰机制,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坚决依法规范、依法监管,把安全生产和监管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尽快完善体系。质量标准体系、环境管理标准体系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三位一体是今后企业存在和发展,并走向世界的基本条件。我国应尽快推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新体系,尽快修改已经明显不适应经济发展的各行业安全管理标准,大力宣传,培养人员,尽快试点,严格认证。使得具备条件的企业与国际接轨,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尽快创造条件,缩小差距。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尽快完善机制。要尽快实行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安全生产新机制。要将目标考核、奖、惩、责任追究等机制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安全管理要根据企业、行业、地区、季节、人员等的特点,确定新思路、研究新办法、推行新机制。
——创建安全文化。以人为本是创建安全文化的全部内涵。安全生产管理首先要求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实现人的价值、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为宗旨。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使“我要安全”的意识深入到每个人心中,充分体现“我要安全”的自觉性、主动性,逐步使每个人时时、处处、事事都把安全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做到人人都能“自主管理”,“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在社会和企业内创造一个充分体现“安全第一”的思想氛围,形成一个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互相指导的安全管理体系和环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是这一重大任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我们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适应新形势,研究新问题,创新管理模式和方法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任务是光荣而艰巨的,只有认真学习贯彻好六中全会的决定,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才能完成好这一历史使命。
第二篇: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立起来的新型民族关系。在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各民族之间的这种新型关系已经逐步形成。它的基本特征是:各民族都已摆脱阶级剥削制度,产生民族对抗的阶级根源已不存在;占民族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已成为民族命运的主宰,民族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各族劳动人民间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各民族都统一在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政权的领导之下;各民族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各民族的奋斗目标是一致的,即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因此,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建立在各民族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之上的。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体现,是全社会团结一致、友爱互助、共同奋斗、共同前进的新型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确立之后,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发展,主要渠道是:在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逐步缩短先进民族同落后民族之间的差距。把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逐步扩展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通过发扬民主、调整民族关系、进行自我教育,正确处理民族间的矛盾。经常地广泛地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和民族政策、民族团结的教育,克服各种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残余的影响,以及一切不利于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消极因素。
党的十六大报告确定了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基本要求是: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党的十七大则进一步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写入了党章。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民族关系的好坏是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确立与发展
民族关系是以民族因素为内涵的特殊社会关系,是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上的交往联系状态。民族关系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性,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完全孤立于这种关系之外,都在直接或间接地与其他民族发生各种关系。
新中国的成立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确立奠定基础。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己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这就以宪法的形式正式明确我国已确立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198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也明确指出:“维护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005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中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使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十七大把“中国共产党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写入党章。
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各民族间的交流、联系不断增多,民族关系更加密切,各民族的团结、互助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国际环境的影响,也会出现影响我国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不稳定因素。
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由民族关系在多民族国家中的影响和重要性决定的。从国际社会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看,造成一个国家社会动荡,甚至分裂解体,关键在于没有解决好民族问题,民族关系恶化。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并提出了新的战略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分析研究我国新时期民族问题的发展趋势,排除影响民族关系的负面因素,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首先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切实做好民族工作,特别是要坚持和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全面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切实保障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利,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科技管理人才。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团结信教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使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党和国家在解决民族问题方面的基本国策,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其次要大力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地区的发展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事关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边疆巩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民族问题的关键,因此在新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要在国家的大力扶持和帮助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只有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上,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才会上一个新的台阶,从而更加促进我国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实践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工作主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保障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这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从而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篇: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现实中的社会存在着很多不和谐现象,我们组成员总结有以下:
1)国家发展不和谐:
主要是三大不平衡,其一,是东西方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发展状况好似三个国家的发展状况;其二,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与农村犹如两个不同的天地,不同的国度;其三,城市内部发展严重不平衡,发达的外表与掩盖在外表内的近似农村的所谓“城中村”。
2)企业发展不和谐:
主要是两大不平衡,其一,是国有垄断性企业尤其是资源垄断性企业的发展较快,其他企业的发展较慢;其二,是有官商背景的企业与普通的、无官商背景的企业的发展不平衡。
3)职工收入不和谐:
企业职工的收入大概可分成三个层次:国有垄断性企业职工、国有企业职工和享有一定独占性的民营企业职工、其他民营企业职工。
4)高新技术的发展与民用、实用技术的发展不和谐:
5)信息社会对知识的需求与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兴起不和谐:
6)学校传授的知识与社会的需求——对技术的需求不和谐:
7)假学者(学术浮躁、腐败的所谓学者)与真学者(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人)的社会总收益不和谐:
8)环境破坏之严重性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和谐
针对以上不和谐现象,有专家分析其原因:造成当前中国不和谐的最根本原因不在于穷人问题,而在于严重的社会不公,这种不公并不是个别的、局部的、暂时的,而是体制性的,现有的体制框架实际上已经没有能力保障基本的社会公正,因为这种体制本身就是依靠不公而赖以运转的,这是一个建立在社会不公基础之上的秩序,一小部分人被赋予了无限的特权,对绝大部分人的权利进行肆无忌惮的剥夺,对社会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瓜分和掳掠。一个体制一旦保障不了正常的社会公正,天怒人怨,民气消沉,无论口号有多么动人,理论怎样的天花乱坠,控制如何的密不透风,也就差不多山穷水尽了。和谐首先是个体制问题,有了一个能保障全体人说话权利的体制,一个可以救济社会缺陷的体制,社会才有可能和谐。
虽然不能说以上说法完全正确,但也不无道理,希望政府能完善政冶体制,构建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
建设和谐社会的举措: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五)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六)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七)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也是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马克思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他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的表述,就是指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就是说,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本质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各种来自国际环境的挑战和风险的客观需要。当前,尽管人类社会进入了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但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天下并不太平,引起动荡的因素还很多。“多极世界”与“单极世界”的矛盾和斗争仍然激烈,冷战思维仍在继续,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的危害上升。所有这些,都对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与和平局势产生了干扰和冲击。特别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在新形势下又有新的表现。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要有效地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挑战和风险,必须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集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力量,聚精会神进行现
代化建设,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任何政党执政都必须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执政的社会基础是牢固的。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我国工人阶级队伍迅速扩大,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从事第三产业的工人逐步成为工人阶级的主体,同时出现了私营企业主、社会中介人员和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我们党执政必须依靠的力量。要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它社会矛盾,协调好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把这些工作做好了,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各种矛盾得到解决,就能逐步构筑公平、稳定、合理的社会结构,不断扩大和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祖国统一,是我们党的历史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必须紧紧依靠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和全社会的团结。只有公平与和谐,才能更好地团结。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党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战略举措的重大意义,为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现实中的社会存在着很多不和谐现象,我们组成员总结有以下:
1)国家发展不和谐:
主要是三大不平衡,其一,是东西方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发展状况好似三个国家的发展状况;其二,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与农村犹如两个不同的天地,不同的国度;其三,城市内部发展严重不平衡,发达的外表与掩盖在外表内的近似农村的所谓“城中村”。
2)企业发展不和谐:
主要是两大不平衡,其一,是国有垄断性企业尤其是资源垄断性企业的发展较快,其他企业的发展较慢;其二,是有官商背景的企业与普通的、无官商背景的企业的发展不平衡。
3)职工收入不和谐:
企业职工的收入大概可分成三个层次:国有垄断性企业职工、国有企业职工和享有一定独占性的民营企业职工、其他民营企业职工。
4)高新技术的发展与民用、实用技术的发展不和谐:
5)信息社会对知识的需求与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兴起不和谐:
6)学校传授的知识与社会的需求——对技术的需求不和谐:
7)假学者(学术浮躁、腐败的所谓学者)与真学者(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人)的社会总收益不和谐:
8)环境破坏之严重性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和谐
针对以上不和谐现象,有专家分析其原因:造成当前中国不和谐的最根本原因不在于穷人问题,而在于严重的社会不公,这种不公并不是个别的、局部的、暂时的,而是体制性的,现有的体制框架实际上已经没有能力保障基本的社会公正,因为这种体制本身就是依靠不公而赖以运转的,这是一个建立在社会不公基础之上的秩序,一小部分人被赋予了无限的特权,对绝大部分人的权利进行肆无忌惮的剥夺,对社会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瓜分和掳掠。一个体制一旦保障不了正常的社会公正,天怒人怨,民气消沉,无论口号有多么动人,理论怎样的天花乱坠,控制如何的密不透风,也就差不多山穷水尽了。和谐首先是个体制问题,有了一个能保障全体人说话权利的体制,一个可以救济社会缺陷的体制,社会才有可能和谐。
虽然不能说以上说法完全正确,但也不无道理,希望政府能完善政冶体制,构建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
建设和谐社会的举措: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五)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六)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七)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也是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马克思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他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的表述,就是指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就是说,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本质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各种来自国际环境的挑战和风险的客观需要。当前,尽管人类社会进入了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但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天下并不太平,引起动荡的因素还很多。“多极世界”与“单极世界”的矛盾和斗争仍然激烈,冷战思维仍在继续,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的危害上升。所有这些,都对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与和平局势产生了干扰和冲击。特别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在新形势下又有新的表现。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要有效地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挑战和风险,必须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集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力量,聚精会神进行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任何政党执政都必须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执政的社会基础是牢固的。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我国工人阶级队伍迅速扩大,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从事第三产业的工人逐步成为工人阶级的主体,同时出现了私营企业主、社会中介人员和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我们党执政必须依靠的力量。要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它社会矛盾,协调好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把这些工作做好了,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各种矛盾得到解决,就能逐步构筑公平、稳定、合理的社会结构,不断扩大和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这就明确地告
诉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祖国统一,是我们党的历史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必须紧紧依靠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和全社会的团结。只有公平与和谐,才能更好地团结。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党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战略举措的重大意义,为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而努力奋斗。
组长:梁欢欢 组员:谢欣晓、施中柱、陈玉珍、莫金菊
模板1:问题解决型
第一段描述问题的背景
第二段说明问题的原因或危害
第三段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法
(1)Perhapsnothingismorefarmfulin不良现象或问题存在的范围than不良现象或问题(2)Accordingtothechart//survey , 问题危害一或不良现象表现一(3)Additionally , 问题为害二或不良现象表现二
(4)Itisobviousthathowto 解决问题 isworthourattention
(5)Firstofall , 方法一(6)进一步说明方法一(7)Besides , 方法二(8)Forinstance , 支持方法二的例子(9)Lastbutnotleast , 方法三(10)Onlyinthisway ,canwe解决问题
(11)Ofcourse , thesolutionvaryduetodifferent
situations(12)Therefore , itisnecessaryforustotakeaflexible(灵活的)measureto 解决问题
模板2:对比选择型(对同一问题或事物有正反观点)
第一段:提出正反观点
第二段:对比论证正反观点
第三段:总结观点,提出个人观点
(1)Thereisnocompleteagreementamongpeople
asto问题(2)Somepeoplearguethat观点一(3)However , othersholdthat另一种观点
(4)Somepeoplemaysaythat观点一的理由(5)Theyholdthisopinionbecause深入阐述观点一的理由(6)
However , otherscontendthat观点二的理由(7)Theyinsist that深入阐述观点二的理由
(8)Personally , Iprefertotheformer//latteropinion
【(9)Tostartwith , 我的理由(10)Besides , 我的理由二 】(若时间或理由不够充分,可以省略9和10句)
(11)Mostimportantlyofall , 我的理由三(12)Takingtheaboveintoconsideration , wemayreasonablyconcludethat重申观点
第五篇:法制宣传教育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法制宣传教育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指出,要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好,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实现和谐社会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法制宣传教育承担了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律精神,培养法制观念,引导法制行为的重要职责,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或者说一项很重要的保障性工作。
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通过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体公民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观念和法制素质,才能提高各级政府和部门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和处理矛盾的能力,才能提高公民通过法律程序达到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法制化管理水平。为最大限度的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党的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还强调,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形成全体公民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这对新时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下一步一定要充分认识法制宣传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真贯彻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努力提高全体公民素质和法制化管理水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的、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