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和作用

时间:2019-05-12 22:17: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堂观察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和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堂观察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和作用》。

第一篇:课堂观察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和作用

课堂观察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和作用

专业的课堂观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发挥了重要作用。

1、立足课堂,反思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专业的课堂观察所关注的角度通常都是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专业的课堂观察的大部分工作,其实都在“反思”。既有上课教师和听评课教师的个体反思,也有课后的集体反思;既有观课时短时的个人反思,也有之后撰写报告时长时的个人反思;既反思课堂的教训与不足,又反思课堂的经验与成功。正是通过教师这样专业的课堂观察和反思,增进了教师对自己行为的意识以及对自己行为的责任心,促进其系统地、批判性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和教学行为,改进其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立足常态,开展教研,促进教师研究的实效性

专业的课堂观察可以避免教师研究的“贵族式”和“运动式”,使教师把课堂观察作为常规的武器来使用,可以在每一次课堂观摩中运用,使课堂观察成为教师教研生活中必不可缺的重要部分。用专业的视角对常规教学进行专业的分析和讨论,将组内教师构成一个合作体,能给每一位教师一个学习探究、专业成长的机会,能使教师从经验型向反思型的实践者转变,催生教学机智和教学智慧的互惠与共享,提高教师研究的有效性。

3、立足合作,专业自觉,推动教师成长的高效性

专业的课堂观察可以避免教师之间的合作常常呈现出来的貌合神离的现象,实现教师间合作是在共同旨趣基础上的对话、个体思考基础上的共享和直面事实基础上的坦诚。这样美好的合作既是一种技术上的互惠,又是一种文化上的融洽。教师在坚持运用合作基础上的课堂观察的方法后,在长期坚持中能实现累积式的成长,使教师体会到专业的课堂观察给我们带来的种种惠泽,从而实现教师理念的深刻变革和自觉发现。从笔者所在的学科组来看,专业的课堂观察从一开始学校的行政推动已经转变为了教师的自觉要求,从“要我做”变成了“我要做”,切实高效地从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智慧等维度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篇:开展课堂观察 引领教师成长

开展课堂观察 引领教师成长

5月4日下午,郭店镇五里堡完全小学校长李三奇组织全校语文教师开展了课堂观察活动。此次活动以教学经验丰富的李俊月老师执教的《我为你骄傲》为课堂观察课例而展开。

本次课堂观察按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三步进行。在课堂观察之前,李俊月老师就本节课进行说课,语文组教师与李老师进行了交流,充分了解了她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她在平时教学中感到困惑的一些方面,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次课堂观察的重点,并根据重点设计了观察量表。负责观察的教师进行明确分工,对课堂观察的基本环节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学习和研讨,为本次课堂观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课中观察环节,李老师教学思路清晰,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手段新颖。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注重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字词教学扎实,形式活泼富有童趣,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活动多,参与面广,很好的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课堂观察结束后,观察教师及时分析观察结果,形成了简短的观察报告。评课时,李老师就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以及反思不足三方面谈了自己的感受,各观察点老师根据观察所见,从各个方面给李老师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最后,李校长做了总结发言,他希望老师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

课堂观察活动的开展,为教师提供了展示才能的舞台,同时也为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提高了全体语文教师的观课评课能力,促进了学生与教师的共同成长。

不断追求课堂教学的价值,通过教师的活教,学生的活学,呈现出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从而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共同成长。相信这样的活动常态化后,一定能促进、推动整个学校品质的提升。

为逐步提高授课老师的教学技能和全体语文老师的观课评课能力,4月29日上午,黄水路小学高年级语文组在作课室向全校老师呈现了一节语文课《草船借箭》。作课老师是五年级语文老师王晨晓,观察组成员是高年级全体语文老师。教科室的老师、黄水路小学校长王晓燕、教导处副主任刘焕芝参与了活动。

课前会议在语文教研组长孟丽的主持下进行,安排了课中观察点及活动事项。课上,王晨晓老师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提出了富有启发性和利于探究的问题,在教学的第二环节中,王晨晓老师提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贯穿了整个课堂。同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去感悟体会做批注。在学习过程中,王晨晓老师采用富有启发性的追问,激励性的评价、形式多样的读书、丰富灵活的学习形式,引导学生演示船的走向、分角色朗读、体会诸葛亮笑的不同含义等,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整个授课环节,王晨晓老师组织的细致周密,让学生搜集有关诸葛亮的小故事,评价诸葛亮这些环节就比较有创意。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调动了学生课下阅读名著的积极性。课后会议,两个观察小组分别梳理汇总了数据,并给王晨晓老师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教科室的听课老师指出,学生的交流展示面太窄,应该针对全体学生;老师提问的问题应该再精准些、语言不应过于琐碎,另外老师应善于运用阅读期待去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作

课教师王晓晨也表示,会虚心接受评课教师提出中肯建议,使自己不断成长。

通过课堂观察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黄水路小学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同时也为青年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对教师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篇:立足课堂观察 引领教师成长

立足课堂观察 引领教师成长

2月25日,主题为“立足课堂观察 引领教师成长”的教学研讨活动在观音寺镇唐庄小学开展。本次活动旨在帮助教师掌握课堂观察方法,加强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全校教师参加了该活动。

结合上学期市教研室对课堂观察的专业培训和指导,本学期第一次课堂观察实践活动在该校展开。活动主要分为三大部分:首先,本次讲课的左慧敏老师先做了说课,她从设计思路、环节设置、任务要求、重难点设置等进行了一一说明。然后全体与会教师划分为3大组分别针对目标达成、学生活动、有效提问三个维度,选取不同的观察点,进行观察量表的选择和制定。

上午第四节课,左慧敏老师执教公开课《文本框的应用》。这时,教师们不仅仅是听课,更是一个观察者、记录者。针对预先设定好的观察点,他们纷纷展开观察和记录:有的不断观察学生的任务进展;有的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问;有的则关注和记录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情况等等。有了课前的小组讨论和分工,每个人都明确目标,如实做好记录。

课后的讨论会议在下午举行。左老师先就课堂实施情况进行教后反思和小结,然后各个小组成员汇总各自的记录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以及撰写课堂观察报告。在评课环节中,老师们不再面面俱到,而是根据课堂观察记录进行有针对性的、有重点地进行分析,再给出改进的建议。整个活动,就在精彩的交流声中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这次活动为课堂观察教学研讨带来了一种新的模式和方法,注入新的活力,是非常好的尝试和开端。

第四篇:课堂观察的定义和意义

课堂观察的定义和意义

(一)什么是课堂观察

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纪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作为专业活动的观察与一般的观察活动相比,它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它是教师日常专业生活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

(二)课堂观察有何意义?

课堂观察的起点与归宿都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无论是教师行为的改进、课程资源的利用,还是课堂文化的创设,都是以学生课堂的有效学习为落脚点。课堂观察主要关注学生是如何学习,会不会学习,以及学得怎样,这与传统的听评课主要关注教师单方的行为有很大的不同,即使所确定的观察点不是学生,其最终还是需要通过学生是否学得有效得到检验。(现状:很多老师在听课时不会观察学生的活动,上课教师在学生活动是时行为目的性不明确)

其次,课堂观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不是为了评价教学,而是为了改进课堂学习,在观察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平等对话、思想碰撞,探讨课堂学习的专业问题。教师参与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重要且最有效途径之一。课堂观察促使教师由观察他人课堂而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感悟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无论是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观察,从而获得实践知识,汲取他人的经验,改进自己教学的技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再次,课堂观察作为一种合作的专业研究活动,有助于学校合作文化的形成。课堂观察是互惠性的,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都能受益。课堂观察赋予备课组、教研组新的意义,教师分工合作成为一个合作体。教师基于课堂观察的目标、任务和规则开展专业性的日常观察活动。每个人认领各自的任务,承担相应的职责,规范有序地开展课堂观察的专业活动,避免听评课活动流于形式、趋于业余。合作体的形成与活动的开展营造了一种合作的学校文化,增进了教师的责任感和对学校的归属感。(现状:评课时,有的教师只说不好的地方,对好的地方就忽略不说了,这样不利于合作文化的形成)

二、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20个视角)

1.学生学习:关注怎么学或学得怎么样。包括:准备、倾听、互动、自主、交流 2.教师教学:关注怎样教的问题。包括: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 3.课程性质:关注教育学的内容是什么,包括: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

4.课堂文化:关注整个课堂怎么样,具有整体性。包括: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

(上述四个维度的关系: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教学通过课程成发生联系,在整个互动、对话、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课堂文化。)

(一)学生学习观察点举例 ●准备 :

△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

△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 △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想一下:自己的课堂中有没有经常重复学生的答案,如果经常这样,就会造成学生不会倾听的坏习惯)●互动 :

△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讨论1:关于教师提问的互动

▲有的提问有的是指向内部的。■设计得好的指向思维过程的问题,如:马铃薯的沉浮与什么有关?我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可以看到蜗牛?这样的问题问下去会激发学生继续探究。■设计得一般的问题式指向结果的如:“马铃薯为什么会浮起来?” ;蜗牛的生活环境是怎么样的?这样的问题问下去后学生会急于找资料寻答案。

▲有的提问是指向外部的(课堂组织起到管理、激励、提醒等的作用)讨论2:关于学生互动的习惯与情感行为

案例:小组汇报后的其他学生的意见反馈,一个学生说:“你这个方案是不对的,应该……”汇报小组的学生就很尴尬,有点生气了。另一个学生说:“你们的方案已经很不错了,但是……”。汇报组的学生就很快的接受了建议。启示:人际交往的行为要作为一个教学目标来进行,但这是教不会的,需要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感悟和体验的。●自主 :

△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达成 :

△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 △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二)教师教学观察点举例 ●环节:

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呈示: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

△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关于板书与多媒体的比较:板书有自己的优点:有时候多媒体的呈现太快,学生的思维跟不上,而板书的速度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在后面的环节巩固)△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

△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 ●对话 :

△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现状:很多教师害怕提问后的停顿,教师常要反复唠叨)△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

(教师有没有抢学生的话题?积极的理答方式有:追问、激励等。案例:初中生在学习惯性时内容时会有一个“速度越快惯性越大” 的错误前概念,教师的较好理答是“如果……那么当速度等于零的时候惯性等于多少?”学生就会自己认识到自己认知的错误)△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现状1:学生不懂的不问,学生懂的就问

现状2:关于学生的齐声回答问题。为什么要齐声回答?

——简单的、需要强调的知识点经常采用齐声回答,能起到了反馈、巩固、调节气氛等的作用,其中的反馈、巩固的功能是指向内部的,调节气氛是指向外部的。实际上,齐声回答效果最好的是指向外部管理的,而指向内部的齐声回答效果是不好的,那么,你问什么要学生齐声回答? ——建议:齐声回答少一点,把时间节省下来。●指导:

△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

△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在学生合作的环节设计上,教师也要备好课,目的要明确)

△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 ●机智 :

△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 △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

△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 △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

(三)课程性质观察点举例 ●目标:

△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

△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 ● 内容:

△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 △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

△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 △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实施: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与学习目标适合度?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 △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 ● 评价:

△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教学目标设定后,一定要有与目标相匹配的检测,是这一节课的终结性评价)

△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大家可以观察研究一下课堂中的教师评价语言)● 资源:

△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 △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 △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

(四)课堂文化观察点举例 ● 思考

△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现在大量的课还停留在记忆和模仿)

△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 △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

△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 民主

△课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 △学生间的关系如何? ● 创新

△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

△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如何处理? △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 ●关爱

△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 △座位安排是否得当?

△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 ●特质

△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品质)?

△整堂课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 △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 ?

三、课堂观察与传统的听课时不一样的

(一)定量与定性两种课堂记录方式

1.区别:定量是预先对课堂中的要素进行解构、分类,然后对在特定时间段内出现的类目中的行为进行记录;定性是以非数字的形式呈现观察的内容。2.联系:

定量的方法在于使研究有理据,通过前后若干次的观察数据的比较,归纳出被观察者教学行为的特点。定性的方法着眼于综合观察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文化等要素,为被观察者提供全景式的改进性建议。两者相互补充,有助于对教师课堂行为从细节到整体的把握。

传统的听评课所做的判断、建议绝大部分是基于经验和印象的,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撑,课堂观察强调的一个要义是“拿证据来”

(二)定性的记录方式

1.描述体系:即在一定分类框架下对观察目标进行的除数字之外的各种形式的描述,是一种准结构的定性观察的记录方法;可以从这样几个角度来描述:空间、时间、环境、行动者、事件活动、行动、目标、感情等。

2.叙述体系:即没有预先设置的分类,对观察到的事件和行为做详细真实的文字记录,也可进行现场主观评价

3.图式记录:即用位置、环境图等形式直接呈现相关信息。

4.技术纪录:使用录音、录像等电子设备对所需研究的行为事件做现场的永久性记录。

四、课堂观察三步骤

(一)课前会议: 主要解决三个问题: 1.被观察者说课:

(1)教材分析:介绍本课的主题和内容;内容所对应的课程标准的规定与说明;说明该内容在本课程中的地位,与前后内容的关联,教材知识的呈现方式,教材的处理,使用了哪些课程资源等。

(2)学生情况:学生的思维特征、学习习惯和课堂氛围等,提供标明学困生和学优生的学生座位表。(3)简要说明本课的学习目标,如与“课标”不同,要解释与本班学生的适切性。指出本课的重、难点,说出解决的策略。

(4)介绍本课的教学设计的大致结构,说明创新与困惑之处。

(5)介绍对学习过程的监控,重点介绍监控的措施与时间,为观察者观察学习目标的达成提供帮助。2.观察者提问与被观察者的进一步阐述。目的是让观察者对本课有更深入的理解,为确定自己的观察点和开发观察工具提供必要的帮助。3.双方商议,确定观察点。

(二)课中观察:

指进入研究情境,在课堂中依照事先的计划及所选择的记录方式,对所需的信息进行记录。

(三)课后会议: 完成三个方面的任务: 1.被观察者的课后反思

(1)目标达成情况:围绕着每个学习目标,就自己所看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分析要基于学生的表现,基于证据说明。

(2)各种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活动,如小组合作学习、同伴讨论、动手制作、实验、看听视频录像等;讲解;对话,如提问、理答等;学习指导,如指导文本阅读、图形阅读、书面和口头表达等;及资源利用。应以教学环节为主线,围绕上述几种主要教学行为逐次说明每个教学环节自己采用的教学行为,及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的作用。

(3)预设与生成: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是否按照课堂生成的资源改变既定的教学程序、策略甚至教学内容,说明改变的原因。

2.观察者简要报告观察结果:要简明,有证据,有回应,避免重复。3.结论和行为改进的具体建议(1)成功之处;(2)个人特色;

(3)存在问题。基于被观察者的特征和现有教学资源,提出明确的改进建议。

第五篇:我对《教师专业标准》的作用和意义

我对《教师专业标准》的作用和意义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理念: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生学习。下面就谈谈我对这四方面的理解:

1:师德为先:这在整个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是最重要、最根本的理念,也是对师的最基本的要求。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如果没有高尚的师德,就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就无法传播“正能量”,甚至,教师本身就会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而学生,首先是以教师为榜样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环境影响人,学生处在连教师都是道德低下的环境中,又怎么可能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呢?所以,要想成为合格的、优秀的教师,首先要具备有高尚的品德,这就是为什么要说师德为先了。

2、学生为本:一个教师,无论自身知识多丰富,在教学中,如果不以生为本,就会脱离实际,脱离学生的发展,学生也不易接受。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无论主导多么优秀,如果不以学生为本,只管自己传授的知识量,那么,学生也不会有好的学习成绩,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生为本,时刻关注和爱护学生,才能让学生乐学、好学。

3、能力为生:我们时常感叹,中国的学生,高分低能。现如今,《标准》明确提出能力为重,这个能力为重,是让教师要以能力为重,同时,也要让学生发展能力为重。只有让学生分数(智力)和由此提升的能力共同发展,中国才有希望,才会有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出现,才会让中国的综合国力快速发展,才会让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

4、终生学习: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知识在更新,作为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现状,满足于现有的知识,不求进步,那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跟不上教育教学的需要,就没有新的、现代的知识向学生传授,早晚会被时代所淘汰,所以教师必须要有终生学习的精神和动力。同时,要向学生传输:每个人,都要有终生学习的精神。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超过老师,而学生超过老师,是社会进步、创新所必需的。

综上所述,《标准》向我们明确了教师所必需具备的基础能力,也向教师提出了明确的方向,《标准》的出现,是我国教育科研事业的一大进步。

下载课堂观察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和作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堂观察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和作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笔记教师要有教学智慧 教师的教学智慧是能从很多杂乱的知识里面提炼出一种核心的知识来。其主要显示为教师的“课堂”行为。“教学智慧”概括为三点,第......

    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 牛家营子初级中学——张爱民 一、强化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体现在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集体和对待自己这四个方面。对待事业要爱岗敬业,对待学......

    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有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对一位校长或教育管理工作者来说,关注学生首先应从关注教师开始。”作为一名管理者,只有做到以教师为本,教师才能做到以学生为本。现在越......

    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笔记 利用暑假读了刘良华教授的《教师专业成长》,感觉到刘良华教授是一个充满智慧、幽默风趣的人,他就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形象。这是一本催人奋进的书,......

    磨课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

    磨课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 “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 专业引领”,而 “磨课”则是这三维一体的综合体现.记得曾听过这样一句话:“好课”是从课堂实践中熔炼出......

    课题研究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

    课题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 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方式。按研究功能划分,可以分为理论性研究课题、应用性研究课题和开发性研究......

    基于师生生命成长的课堂观察

    基于师生生命成长的课堂观察 上海师范大学教务处 岳龙 课堂观察作为研究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之一.正在越来越多地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但在现实中我们也发现许......

    反思性教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反思性教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一、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可能性 反思主要是一种个人的内省行为,需要个人的自觉、自为。当这种自觉、自为成为一种习惯后,不需要从外部施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