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言文诵读教学浅议
浅谈古文涌读教学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但在课堂上,教师常常包办一切,教师的阅读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学生缺少自己感知课文的实践活动,情感不能与作者直接交流。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对文言文产生厌倦情绪,更谈不上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我国传统教学是重视诵读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诌”等说的都是诵读的功效。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诵读的重要性
1、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潜心学习,定会有较好的收获。文言文采用朗读法教学也正是符合学生这种心理。高中语文教材上的文言文都是文质兼美、人文性强的好文章,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文中意境和神韵先声夺人地渲染给学生,同时通过学生涵泳朗读,逐渐品味文中独特情味,激发美感从而引发对文本的学习兴趣。比如学习《项脊轩志》这篇文言散文,当读到“余泣,妪亦泣”的时候,同学们深深地为那种洋溢着的亲情所感动,整堂课都紧紧跟随作者体味“多可喜,亦多可悲”的复杂感情。
2、有利于培养想象力 朗读是言志传神、负载思想的一种语言表达艺术,是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教师有表情的朗读,必然使学生对作品“临其境,闻其声,睹其貌,见其行”,醉心痴情,进入角色,进而针对作品的有关描写,充分调动记忆仓库中的表象积累与生活经验储备,广阔地展开相似、相近联想,创造出活灵活现新的形象。现代接受美学也告诉我们,读者不仅是艺术作品的被动、消极的欣赏者,而且也应该成为作品艺术形象的主动参与者及积极的再创造者。师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必然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对文言文作品中的人物情态进行想象和再创造。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和提高。教师讲授《促织》中成名捕蟋蟀一节,用轻声朗读“侧听徐行”,“如寻草芥”,“冥搜未已”,用急促声朗读“逐而得之”,学生就会随着老师轻重缓急、高低长短地朗读,结合自己捕捉蝈蝈儿的情景产生联想,再现出成名捕虫难,失虫心焦,复得而喜的人物形象。
3、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语感
文言文朗读教学是培养语感,提高表达能力的有效的途径。用高低、强弱、长短、缓急的语调,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使学生如临其境,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比如用昂扬急促的语调朗读《鸿门宴》中樊哙闯帐对项王说的一番话,读出樊哙的愤怒,使学生感受樊哙的忠诚与耿直,坚毅与勇敢。
同时,学生朗读过程也是广泛汲取语言营养的过程。诵读的积累达到一定的“量”的时候,学生的语感自然有了一个“质”的变化。反复朗读,含英咀华之后,说千道万难以讲清的搭配习惯、语言规律等语感难题便在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潜移默化的效果随之逐渐显露出来,学生不但可以在写作时模仿,还可以在说话时运用,出口成章。
二、诵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诵读准备
一般应在课前预习中完成。在特殊情况下,也要尽量少占用课堂时间,以不超过10分钟为宜。课前预习在诵读教学中十分重要,因为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要用于诵读练习(含教师领读、学生试读和背诵的检查),准备得不充分就会影响进度和教学效果。课前诵读准备主要是完成常规性的准备工作,包括试读课文,看注释及有关提示,划难疑点和关键语句等。教师也可以根据课文特点和记诵的需要布置思考性的作业题。课堂的诵读准备工作包括介绍作者和背景,划分结构层次等,但要视需要而定,不要搞成固定不变的程式。以王勃的《滕王阁序》为例。这篇文言文一是背景复杂,二是词藻华丽,三是篇幅较长,四是注释成堆,五是用典繁多。高一学生初学这样一篇看似难懂的文章,又加上要求背诵,可能会产生恐惧的心理。所以我认为讲课前必须说明一些问题:第一,介绍写作背景,讲明:不管此文是王勃何时所作,肯定能够反映出王勃的非凡才气,是一篇难得的佳作。我们学它,大有裨益。第二,学语文就要积累词语、名句。此文借骈俪之体,采集名言于一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高朋满座,渔舟唱晚,老当益壮,穷且益坚,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如果学生在平时的作文中能用王勃的十之一二,那么,文章必将增色不少。第三,写文章贵在动情,王勃身处盛宴,胸系不遇,心在流血,情到深处,方文思泉涌,使人感慨万千。
2、诵读方式
诵读有教师的范读、引读、导读,学生的轻读、默读、齐读、分角色读等方式。高一第一学期,对每篇文言文的教学,都可以坚持范读,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读出语气。然后让学生对照注释并参照工具书初读课文,等到师生一起疏通完字句后(这种疏通不是老师串讲,而是学生初读基础上的“解惑”),再让他们反复朗读,体会语气,直到读得准确、流畅。最后再进行朗读比赛。高一第二学期,可以减少范读,让学生来朗读,读后让其他同学从字词的读音、句读和感情的表达上进行评点。长期这样做,学生既提高了诵读水平,又提高了独立学习、提前学习的积极性。因为不提前读,课堂上就读不好;不提前对照注释并利用工具书对译课文做初步理解,有些句子的句读(特别是句中停顿)也读不准。而通过课前自学,学生对照注释已口译了一遍,不懂的地方已画出,并把课文反复诵读,就为老师节省授课时间和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打下了基础。对学生的诵读还应有严格的规定:对照注释自译时可以默读,其他时候的读应尽量做到出声朗读,即古人强调的“吟诵”,早读时尤应如此。
3、诵读技巧 指导学生朗读文言文,要根据句子结构,正确处理词语连续,音节划分。把两个单音节词错误连续成一个现代双音节词来读,以致读破句造成岐义。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今齐地方圆千里”,“地方”不是一个词,“地”是一个单音词,“方圆”是一个双音词。读的时候要在“地”之后断开。
朗读时还要要求学生分析句子的类型,正确读出句子语气。文言文中语气复杂而多变,不仅要读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而且要读得强弱缓急分明,这就要求学生正确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因为句型的区别和语气的表达很大程度上是靠虚词来判断的。例如,《师说》中“其皆出于此乎?”“其”表的是推测语气,配合句末语气词“乎”传达的疑问语气,全句朗读时语调要逐渐升高上扬。
4、课后巩固
这主要依靠学生的自觉,要提倡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进行自查(含默写),也可以让语文课代表将学生组织起来进行互查,然后向教师汇报互查的结果。每学完一个单元都要将学过的课文统查一遍。统查的方式要灵活。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切不可因为它是旧式私塾的教法就简单否定它,许多语言大师所以具有深厚的文化、语言功底,莫不因诵读而得益匪浅。我们提倡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在诵读中加深理解,在反复吟咏中获得感悟。
第二篇:文言文教学设计应重视诵读
文言文教学设计应重视诵读、积累
诵读、积累是文言文课堂教学设计中不可或缺,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诵读和积累呢?听了专家的报告我对文言文课堂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诵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形式,语文课堂上应充满琅琅的读书声,尤其文言文教学更离不开读,初中文言文教学非常重视诵读的作用。俗话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要读好文言文,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读准字音,读时要做到“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我在教学中,一篇新课文,先让学生默读,圈出生字新词,解决了文字障碍后,再让学生进行朗读。做到读通,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二,读清句读、读懂文意,做到有轻有重,有缓有急,抑扬顿挫的读出感情来。第三读出意境与情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诵读的形式很多,如可以自己读,也可以集体诵读,最好是,相互结合。总之,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要看文章而定。让学生反复的读,在读中感悟、读中品味、读中鉴赏,在读中受到熏陶。对那些优秀篇章、名言佳句可反复诵读体味,如教学《岳阳楼记》这样的名篇,就可让学生集体诵读,这样,更能体会到骈句整齐、琅琅上口的特点。也可让学生自己诵读,领略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大抱负。
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诵读的设计,还要根据每篇文章的特点设计积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我要求学生每学期准备一个笔记本,摘抄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词意差异,记录一些成语、警句、诗词曲中的名句。例如,学习《岳阳楼记》,可以把以下几项内容记录在笔记本上。一是通假字:
1、百废具兴:“具”通“俱”,全,皆。
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二是词类活用:1.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3.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做……太守)5.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说别人坏话)6.然则北通巫峡(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7.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三是成语:百废具兴、政通人和、气象万千、心旷神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皓月千里、一碧万顷、浩浩汤汤。我告诉学生如果带上成语的意思和用法会更好。此外,进行积累不是机械的照抄照搬,而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归类、比较。例如学到“薄暮冥冥”的“薄”时可引出成语“日薄西山”。讲到“长烟一空”的“一”字,可以联系“传一乡秀才观之”(王安石《伤仲永》)。这样坚持下去,不断积累,就能积少成多,越学越容易。
第三篇:文言文诵读教学的课堂指导
文言文诵读教学的课堂指导
内容提要:
诵读作为一种感知语言的手段,是古人留给我们的语文教学的好方法之一,尤其对于教学难点文言文,诵读有着独特优势。那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如何实施诵读指导,让其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光彩呢?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乐趣,有助于化难为易。
关键词: 新课程文言文诵读
诵读是我国几千年来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封建社会从童蒙入学集中识字后,便开始训练诵读,他们对于诵读作用作了精辟论述:“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苏东坡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由此可见,诵读作为一种感知语言的手段已引起了我们祖先们的足够的重视,诵读是古人留给我们的语文教学的好方法之一。新的教学大纲“鼓励学生多背诵,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让学生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特质,感受到文言文特有的生命力,培养文言文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文言文的语感,让学生“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大纲要求学生诵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在附录中推荐背诵文言文20篇。可见,教学中要求背诵、诵读的篇数增多了,也就加大了积累、体验领悟的权重,在教法上要求返朴归真。那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如何实施诵读指导,让其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光彩呢?我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1
一、重 “硬读”,读通大意。
“ 硬读”,宽泛地讲,即结合文下注释,不查字典,不翻参考书,硬着头皮读下去。一而再,再而三,弄清楚文章大意,理清大致线索。对于比较难懂的书,鲁迅先生就主张“硬看”,他说:“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会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这与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是一致的。文言文向来被列为教学难点,难就难在句子难懂。因此把文章读懂、读通是学好一篇文言文的前提。但是在对一篇新的文言文进行初步诵读指导时,往往会有学生发问:好多字词读不懂,怎么办?老师能不能先帮助翻译呢?能不能先逐字查意思呢?新的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要求学生“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如果老师事先分析翻译好了,势必省略了学生的初步阅读体验,即使老师讲得眉飞色舞,分析得头头是道,学生也留不下多少印象。因此,“硬读”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文章的整体感知,对文章大概意思的整体把握,前后贯通。另外,尝到“硬读”甜头后,学生自主预习文言文也会变得轻松有趣,教师可以酌情将这一环节移至课前,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也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容易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硬读”习惯培养起来后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学生在考试时遇到课外文言文阅读不再畏惧,硬着头皮读三遍就会豁然开朗。因此,新课程环境下,当重视“硬读”。
二、创设情境,读出独特体会。
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诵读的情境,适时点拨。让学生根据自己
对文章情感的把握和体验,调动生活体验积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诵读。学生带着自己的独特个性体验,接通文本与自己的阅读与生活经验的积累,就能从课文中读出形象,读出意境,从而跨越时空,与古人进行心灵的对话,便如临其境,如睹其人,构成鲜活的生活画面。经过生活情景的再造,对文章所表达的思想也就心神领会了,内心深处所体验和积淀的思想感情和原生态的个性就会得到萌发。如学习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时,让学生假设是自己和同伴组成的一次愉快的出游,仔细体会那种身临其境的愉快感觉。诵读时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那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和尽性游玩后的快乐心情会自然流露出来,做到声情并茂,读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为了使诵读在一定的情景中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还可以为古诗词配曲,以吟唱强化诵读效果。例如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时,可教学生唱王菲演唱的歌曲《但愿人长久》,歌曲的意境会很快引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读出独特的体会也就很容易了。
三、师生共读,读出共鸣,强化背诵。
教师示范读是传统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其示范诵读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感,避免读错字,读错句,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而当学生对一篇文章有了较深的体验后,老师和学生在师生情感的互动渲染下,一起享受诵读的乐趣,不仅能诱发情感共鸣,还能激发他们寻找蕴涵文中的文字美、语言美、情感美的兴趣,引导学生透过语言获得美的熏陶。这个过程中师生“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一种交流互动、思想的碰撞与对话。教师用自己成熟的人格、能
力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琅琅读书声中,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浓浓的人文情感得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便得以唤醒,熟读成诵也就顺理成章。对一篇文言文课文,在硬读、、默读、朗读之后,对全文的基本结构和各个重点句段所在位置应该有一个大体的印象,这时老师要指导学生尝试着去背诵,第一遍肯定很难完整地背诵出来,老师可以利用一些方法有效地帮助学生背诵。例如,老师可以依据学生对课文的熟练程度,给学生以必要的提示,再让学生尝试背诵,师生接龙,师生共背。教师还可以将背诵的文章根据考试默写的要求,事先制成课件,打在屏幕上,对学生进行检测,以巩固背诵效果。可见,在新课程环境下,老师不仅是示范者、指导者,还应是参与者。
以上方法依四个步骤:读通大意-读准字音-加深体会-理解背诵,层层加深进行指导,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乐趣,有助于化难为易。诵读教学并非文言文教学中的唯一模式,但无疑是文言文教学的独特优势。清代名臣曾国藩就说过,名诗美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气概,非密咏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其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下笔时必有句读凑赴腕下,自觉琅琅可诵矣。”新课程环境下文言文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让学生乐学、会学。因此,重视文言文诵读指导,尤其是诵读方法的指导,无疑可以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这将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大趋势。
参考资料:
《新课程环境下文言文教学的探讨》 《浅谈语文教学中诵读的作用与指导》
第四篇: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诵读能力训练初探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诵读能力训练初探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来龙初级中学
223851 管超 ***
诵读,即熟读和背诵。包括朗读、朗诵、背诵等多种方式。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诵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熟读和背诵是前人学习文言文之有效的好方法。“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它可以帮助学生品味文字的优美,体会文章的情感,领悟文章的奥妙,积累词汇,逐步掌握文言文用词造句的一些特点和规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从而提高他们文言文的阅读能力。由此可见,加强文言文教学中学生诵读能力的训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人拟就文言文教学当中课前、课内、课后诵读训练的一些实际做法,做一浅述。
一、课前诵读能力训练。
教学文言文之前,教师结合预习提示,把诵读训练的具体要求明确告诉学生。这样,学生学习的目的明确,就能有的放矢,克服漫无目的的读读而已的不良习惯。严把诵读的预习关,这是培养学生诵读能力的起始,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步。这一阶段主要以学生自读为主。借助工具书,消除字词障碍,疏通文意。然后,由慢到快,反复诵读,整体感知。在朗读的过程中,课文中那些美的语言,能与学生的词汇储备沟通起来,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表现力,同时通过朗读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提高阅读、分析文言文的能力。
二、课内诵读能力训练。
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主要依赖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堂教学来实现。因此,课堂内的诵读能力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的过程中,要把学生诵读能力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来对待。精心设计、合理安排。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可采用教师范读、学生个别朗读、集体朗读等多种诵读方式,并适时插入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之中。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把握语调,还要研究朗读的速度等。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反复诵读、体味,便可潜移默化,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意义和作法,使作品的思想感情显露出来,从而受到艺术力量的教育和感染。
三、课后诵读能力训练。
诵读,并不局限于课前、课内,更要加强课后诵读的训练,强化诵读的效果。这一阶段是在前两个阶段完成的基础上,达到“熟读成诵”,即要求学生背诵。背诵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传统方法。背诵是由读得顺口到读得烂熟,由闭目记诵到如流背出的过程。古今学者十分强调背诵,清朝桐城派刘大槐竭力提倡:(读古人书)“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之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可见,背诵是学习文言文很有效的一种方法。教师可以加强背诵的指导,选择文笔优美的文章、段落,让学生在充分理解内容、结构形式、语言特色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同时,结合实际,可开展个人、小组背诵比赛,让学生快学而乐学,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文言文教学的课前、课内、课外诵读训练,三者并不是孤立的,而要把它们紧密结合起来。同时,朗读、朗诵、背诵等多种诵读方式灵活交替采用,并贯穿于文言文教学的始末。加之教师精心设计教法学法,统筹组织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这不失为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的一条可行之路。
第五篇:增强文言文诵读教学的有效途径教育论文
摘 要: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朵绚丽的奇葩,文言文教学是整个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诵读教学又是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和教学形式。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文言文诵读教学呢?本文从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等方面作了有效的尝试。
关键词:文言文;诵读教学;有效教学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宝库中一朵绚丽灿烂的奇葩,是博大精深而璀璨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要多诵读,遍数多,自然会琅琅上口,久久不忘,读得熟则不必解说,自晓其其义也”等正是前人对“读”的经典概括和诠释,强调了诵读的作用及意义,诵读是提高古诗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一、读准字音——注意异读
将字音读准确是诵读的起码要求,因历史变故、语言变化,文言文中生僻字较多,我们除按照课本注释的标音去读外,还要勤查工具书。教学新课之初,应要求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准生僻字、通假字、古音字和破读字等,做到如宋代理学家朱熹所说的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
1、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它的读音、意义和用法都不同。如“间”在“立有间”中读“jiān”,意思是“一会儿”;而在“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读“jiàn”,意思是“夹杂”。
2、通假异读。古音通假,在文言文中是常见的。凡是通假字,借作什么字,就读什么音。如“不亦说乎”的“说”通“悦”,读音为“yuè”;“河曲智叟亡以应”的“亡”通“无”,读音为“wú”。
3、破音异读。文言文中有词类活用现象,是用改变字词的通常读音来表示不同词性和意义的一种办法。如“食之不能尽其材”的“食”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其意思是“喂养”,所以读音应为“sì”;“陈胜王”的“王”作动词,应读作“wàng”。
4、古音异读。古文中有些专用名词,如人名、姓氏、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等,在读音上要保留古音,一般应该依照传统的音去读。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的“石”读“dàn”而不读“shí”;“可汗大点兵”的“可汗”应读为“kèhán”而不是“kěhàn”。
二、读清句读
分清句读,要注意句中停顿,千万不能读破句,从语音和意义两方面来确定停顿:
1、句首一些虚词(如“夫”、“盖”、“若夫”、“故”等)后面必须稍作停顿,如“若夫/日出而林霏开”,“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2、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如“可/以为师矣”。
3、根据句子语法结构来停顿,使语意更明显,如修饰语与动词中心语之间有停顿:“吾与汝/毕力/平险”。
4、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应连读,停顿要和语意结构一致,如“其一/犬坐于前”。
5、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如“一鼓/作气……”。
6、“也”、“乎”等语气助词,朗读时在其后停顿,如“余闻之也/久矣”。
三、读出语气
语气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读出,读出语气能够帮助我们加深理解,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读出语气是要把握好轻重音和颤音,做到语调错落有致,读出感情和气势。
1、注意用词特别是虚词所表达的语气。如:“也”字,表陈述、判断的语气;“哉”字一般有惊叹之意。
2、注意句式的不同。文言文中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式等,语气方面则有陈述语气、疑问语气、反问语气、感叹语气,诵读时需区别对待。如判断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表现出了非常肯定的语气。
3、特别注意一些言虽尽而意未穷的句子的语气,表达了作者的复杂感情,诵读时一定要把这种言外之意传达出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读出高亢的语气。
四、读出情感
如教学《小石潭记》,学生会有这样的疑问:作者的心情为何由开始的“心乐之”,到后来“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的强烈发差,表现了作者怎么样的心情?可介绍作者写作此文的遭际来解决疑难:柳宗元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其政治上不得志而心情抑郁,以游山玩水来排遣心中的愁愤,由乐到悲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了作者寓情于景和抒发贬谪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及不满冷酷现实的主题。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言文多是思想内容纯正的经典作品,表达了古人对于真善美理想的追求。反复涵泳体味,能使学生无形中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崇高人格的历练。如反复诵读名篇《岳阳楼记》,可领略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他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远政治抱负。
五、讲究诵读方式
要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加深对文句的印象,加快背诵的速度,提高教学实效。诵读的形式方法有很多,可端坐着读、摇头晃脑地读;可录音范读、教师范读、学生领读、分组读、齐声读、自由读;可进行有共性的赏读,也可进行有个性的品读。要让学生反复地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品味,在读中鉴赏,在读中受到熏陶。
1、范读。可播放诵读名家的录音范读,给学生一个完美的诵读示范,并渲染课堂气氛;可师者先行,教师本人用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范读,把学生带入文章的美好意境中。
2、学生诵读。在学生诵读中,教师要及时纠正和指导学生的错误,并做认真的点评,以此引导其他同学读好课文。
3、分组竞读,男女生分读,全班齐读。要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在字音、句读、语气都掌握好的基础上,读准、读通、读懂,读出味,读出情,读出意。
新课标指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在诵读中理解、积累、感悟以及模仿、借鉴优美的文学语言,在句读停顿起伏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诚如清代学者唐彪所言:“微言精义,古人难以明言,而待人自情者,可将其书熟读成诵,取而思之。”以声求义,以声传情,以声品味,在读中学,以读促解,形成“入境始与亲”的思想情感的共鸣与交融。反复诵读是学好文言文最直观、最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放初中语文有效教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2]李俊华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价值工程,2011,(3)。
[3]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教学初探[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