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综述:媒体与中医
媒体与中医
媒体(Media),宣传的载体或平台,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平台的就可以称为媒体了;媒体一词最早于194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的《战后公共图书馆的准则》一书中,现在已成为各种传播工具的总称,如电影、电视、广播、印刷品(书刊、杂志、报纸),自从计算机的普及,网络已成为一种新形式的传播媒体。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现代媒体正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医的教育,传播,也不能例外。现代媒体正改变着中医的培养方式,中医临床经验的交流方式,同时也掀起了一股中医养生的热潮。1多媒体教学对中医人才培养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是将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经过计算机上的处理,在多媒体平台上加以集成,制作出完整的多媒体课件,并在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突破以往的单一教学方式,具有增强学生的感知效果,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信息量大,同时将以往的临床教学视频重现临床病例等特点。[1]将中医学中抽象的概念、知识、病例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以良好的直观性、交互性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教师的教学效率。
2008年,刘强等研究员,对广东医学院2000级(接受中医传统教学)和2001级(接受中医四诊多媒体教学)的对比试验。结果:两个年级学生对教学接受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1);两个年级学生在考试得分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1)。[2]这表明多媒体技术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授课效率,增强师生互动,拓宽学生知识面,从而显著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宋雨婷等关于多媒体教学的探索发现:多种媒体组合教学、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缓解长时间单纯板书教学产生的心理疲劳,更好的激发学习兴趣。[3]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不足。如临床教学中,其最核心的临床经验也不是多媒体技术手段所能传授,大多数学生比较接受传统教学方法,认为其节奏适中,而多媒体教学方法反不受欢[4]迎。还有在讲解过去的病例时,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重复过去的治疗过程存在较大的困难,只能模拟或记录少量病例 更多的病例只能通过语言表达完成,对教学内容难以消化,也削弱其对知识的探[5]索性及创新性。不仅在临床教学中还有基础教学中,教师机械的利用多媒体,只是机械的操作照本宣科;信息量过大,重点混淆;华丽的课件设计,喧宾夺主;课堂节奏过快,缺乏师生交流。[6] 总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步伐,多媒体较之具有较多优势,但是同时也存在很多误区。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针对教学内容,适当的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包括传统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取长补短,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培养出合格的中医人才。[7] 2现代媒体与中医经验交流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各类期刊数据库的建立,极大的方便了知识获取和交流。中医的学术思想也借此不断扩大影响范围,其学术的国际影响力也不断增加。
中国中医科学院被SCIE收录的论文:自1955年以来共计被SCIE收录510篇,其中英语498篇、中文9篇和日文3篇;论文被引用率为54.7%,平均每篇被引用4.07次。[8] 1997-2005年23 所中医院校论文总数从1997年的3807 篇增加到 2004 年的11 574 篇, 增加了约 2 倍。[9]全国 23所中医高等院校 2000 ~ 2007年共有 99703篇公开发表的科技论文被 C B Md i s c 收录, 各中医院校论文总数从 2000年的 7718篇增加到 2006年的 18522篇,约上升了 2.4倍。[10]这表明我国的中医院校开展的中医科研水平总体不断提高。同时也表明中医中医借助媒体的力量扩大其影响力。
论文总量增加体现的是科研学术交流的一派繁荣场面,但繁荣背后总会有一些问题存在。例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对本校学位论文重合率的检测结果发现:2013年中医各专业总体重合率13.58%;重合率
[11]最高的专业为方剂学,高达50%。这表明学位论文的创作存在重复实验,资金浪费等。这只是学术的一个侧面,还有很多学术不端问题总会见诸报端,这时候我们不得不去思考我们的论文质量。
现代学术期刊数据库的建立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的平台,极大的方便了学术交流,中医经验的交流也不再是古老的单一的师带徒模式。但是我们应该正确的利用,建立健全的相关审核制度,把不良的学术论文拒之门外。比如今年好多杂志启用了“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这就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术达到真正的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3大众媒体助力中医文化的普及
大众媒体,主要是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这些传播媒介传播信息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3.1 国外媒体对中医的报道 上一世纪七十年代,美国著名记者詹姆士 莱斯顿(James Reston)在 纽约时报上发表了题为 Now,About My Operation in Peking(北京开刀记)的文章,详细报道了自己在阑尾切除手术后接受的针灸康复治疗的过程和效果,引起美国民众对中国针灸的极大兴趣随着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了解的深入,美国各大媒体刊登针灸长篇报道,向民众介绍神秘而古老的中国传统医学,将美国和西方的针灸热推向了高潮。[12]近年,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医药的报道呈现丰富和深化的趋势,体现了美国社会和民众对中医药的浓厚兴趣和密切关注,针灸的疗效和科研成果得到了充分报道,在美国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13]
以英语为媒介的大众新闻媒体已渗透到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国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不但体现和满足了民众对中医药发展的关注和兴趣,其新闻话语主导着社会舆论,影响着民众对中医药的理
[14]解和态度,很大程度上推动或制约了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3.2国内媒体对中医的传播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对于健康长寿的追求热情越来越强烈。从时下热播的中医养生堂这么受到追捧就可见一斑。养生节目的热播极大的普及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文化。
赵玉文对成都收看人群的抽样调查发现:71%的人处于亚将康状态;仅7%的人对中医养生知识不感兴趣,其中感兴趣的人群中,62%为老年群体;84%的人选择相信养生堂中讲的知识。[15]这充分体现了消费者对于养生知识的需求,对于中医知识的迫切需求,这是中医复兴的机会,在当下西方医疗体系风靡全球的背景下,中国人的骨子里还仍然保持着对传统文化热衷的基因。
但是养生节目中也存在一定得问题。比如“张悟本事件”他利用大众传媒,利用中医,为自己谋取暴利,欺骗消费者。这同时也给中医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养生堂和假医假药之所以总喜欢打着中医药的旗号,一是因为中医药植根于中国文化几千年,中国老百姓的文化氛围、文化土壤决定了对中国本土文化产生的这种医学的感情;二是因为中医药在几千年的实践过程中,确实在预防疾病和治疗相关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老百姓相信它的疗效;此外,中医药有广大的市场,中医药地域分布广泛,更接近于老百姓特别是农民的医疗消费水平,确实解决了一些问题。[16] 如何才能让别有用心的人不在打着中医的旗号去欺骗消费者。一是媒体要提高社会责任意识,规范健康保健类节目的审核制度,传播传统经典且科学的中医药知识;二是搞好大众的中医知识的科普工作,让大家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医。4结语
当今这个时代是有史以来中医发展最好的时代,发展中医是党和国家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事关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保障全国人民健康的根本大事。令人欣喜的是,国家对于中医事业日益重视,将中医发展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予以扶持,这对于广大中医工作者来说是极大的鼓舞。[17] 科技的发展同时也给中医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要想使媒体技术成为中医复兴的助力器,只有中医人正确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找到适合当下的培养中医人才的授课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夯实中医接班人的中医功底;端正学术思想,不能只是为了学术而学术,使期刊真正成为中医经验交流的便捷平台;正确的舆论导向,适当的中医科普知识。这样现代媒体技术就会助力中医复兴,使中医成为世界医学界一朵不败的奇葩。
参考文献:
[1]时伟红.多媒体教学在中医教学中的运用体会[J].光明中医,2011,06:1286-1287.[2]刘强,钟志国,成晓燕,王伯章.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中医四诊教学效果的影响[J].江苏中医药,2008,12:96-97.[3]宋雨婷,刘立杰,赵海南,杜赟,吕明明,范逸品.《近代中医流派与名医》多媒体教学之探索[J].中国医药科学,2013,24:162-163.[4] 刘晓燕,郭霞珍. 中医基础理论 教学中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教学效果的比较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5): 253 - 254. [5] 彭平. 多媒体教学在中医院校的应用现状及分析[J]. 河北中医,2009,31(5): 790 - 792.
[6]成泽东,陈以国.多媒体教学在中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02:13-14.[7]许成刚.中医多媒体教学的反思与探讨[J].中医研究,2005,18(9):5-6 [8]孟凡红,侯酉娟,范为宇,华强.SCIE收录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论文统计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03:30-33.[9]黄瑞敏,赵文竹,林晓华.我国高等中医院校1997-2005年论文统计分析[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6,06:74-76.[10]张建国.2000年以来23所高等中医院校发表科技论文情况统计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8,05:13-15.[11]解华,孙红梅,刘振权,张杰,李华,王伟.重合率检测在提高中医学位论文质量中的作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138-140.[12] 李永明. 美国针灸热传奇[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26.
[13]叶青,吴青.美国新闻媒体对中医药报道现状分析与主题词研究[J].环球中医药,2014,(08):626-629.[14] Ka Kit Hui,Jun Liang Yu,Lidia Zylowska. 中医药在美国的发展进程. 孔丹妹,译.[J]. 亚太传统医药,2005,3: 27-34.
[15]赵玉文.电视中医药养生节目传播现象研究[D].导师:肖建春;陈卓.:成都理工大学,2012.[16]本报记者罗朝淑.从张悟本现象看中医养生热[N].科技日报,2010-06-10010.[17]龙海.浅谈中医现状与发展[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9:3.
第二篇:媒体法规与职业道德
·道德:1人类理性的结晶2一种具有社会重要性的习俗3一种非权力性规范。
·什么是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基本原则:1无害原则2保守机密原则3自主原则4知情同意原则
·新闻职业道德社会功能:1提升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地位2营造社会公信力,提供传播效率3对社会道德的提升和示范作用。·基本准则:1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2、客观报道3力求全面4力求公正5遵守法律。】
·采访尊重事实重要意义:1尊重事实是记者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和实现职业理想的必由之路2尊重事实是媒体公信力之基石和生存之根本3尊重事实是实现新闻信息社会功能的内在要求。·基本要求:1采访中不得人工导演新闻2采访中应该反对诱导式提问3采访中要反对主题先行4要冷静,而不能有太多的感情投入甚至感情用事5不要介入并干预新事件。
·处理好与采访对象的关系:1为消息来源保密2采访行为不能侵扰别人生活(1要尊重他人隐私3不得对采访者跟踪监视4户外对非公众人物采访需得同意(不得涉及个人隐私)5尽量避免侵扰伤痛6采访要明确告知对方)3不得以任何名义接受采访对象的钱物
·与同行进行公平竞争:1采访中不得为对手故意设置障碍,制造困难2不得败坏同行的声誉3形成行业自律,共同维护社会利益】
·隐性采访:指记者不公开身份或不公开采访目的,采用能够获得信息的各种方式从事的采访活动。问题:1采访可不可以诱民入罪2采访中可不可以冒充身份3偷拍偷录
·付费采访:即某家媒介或记者通过向采访对象支付一定费用,从而取得采访机会。往往是媒介和记者为独家占有新闻发布权而采取的一种采访方法。·西方主流新闻界对付费采访的态度:1付费采访是一种通行的做法2西方主流新闻界不欢迎这种做法。
·采访中职业追求与道义责任的冲突:如:考试作弊被暗中拍摄、记者记录和尚抗议南越政权自焚、·新闻侵权:新闻侵权行为人通过新闻报道伤害他人的财产权和人格权的违法行为。·特点:从后果看1影响广泛2影响深刻3扩散迅速。新闻侵权包括:1
人格权2名誉权3隐私权4肖像权5其他,姓名权, ·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方式:1直接诽谤(文章中明显存在诽谤性内容)2间接诽谤3新闻侮辱(撰稿人在文中以有损名誉的词对报道对象进行定性、评论)·保护死者名誉权理由:1为了维护社会利益.一些死者的言行形成了我们社会赖以维系的价值体系2为了维护死者遗嘱的利益】
·公众人物:是指一定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为人们所广泛知晓和关注,并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人物,其以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公共利益相关性为构成条件,二者缺一不可,共同体现了公众人物的特性。·类型:以行为人主观意愿为标准。1自愿性公众人物2非自愿性公众人物3政治性公众人物4社会性公众人物。
·公众人物与普通百姓的区别: 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公共利益, 二者缺一不可
·如何防范侵权:一各环节要遵循行业规范:1一条报道原则上应该有两个以上消息来源2争议性事件一定要采访双方当事人3报道和言论分开4遵循发稿程序二要有充分的证据意识:1必要时用采访机录音2笔录要翔实,字迹要清晰,如果是主动消息来源,必要时可请他在每一页签字3上穷碧落下黄家,动手动脚找东西三履行更正与答辩义务四诉讼中尊重法官,不与法官形成对立。】
新闻伦理要求:一把新闻真实性放在第一位(1反对片面追求轰动效应,罔顾新闻的真实性2平等无中生有假策划假报道3坚持有错必纠,主动更正错误)二注意报道间平衡.三正确把握报道时机.四杜绝新闻炒作
·媒介责任:1涉及个人隐私的画面要做技术处理2剪辑掉一些忧伤风化的镜头3慎重对待恐怖镜头新闻炒作(定义:人为的拔高某个事件的新闻价值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危害:1干扰社会秩序2分散公众注意力影响对社会重要问题的关注3起哄式炒作,易导致误导舆论
·谈话节目伦理:1娱乐化的处理方式,消除了一些话题本来应有的严肃社会意义2许多节目大量暴露个人隐私,赤裸裸谈论性生活等敏感话题3一些节目存在煽动暴露倾向4一些节目由于过分追求节目的轰动性、对抗性,酿成社会事件··主持人伦理规范:1倡导普适性价值观2公平表达意见的机会3知情同意原则4尊重以及关怀5真实性,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节目散布谣言。
第三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挑战
1.表现
虽然对新媒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市场蛋糕的大小是不变的,新媒体的出现必然与传统媒体产生竞争,分流一部分受众。美国去年5月公布的一项针对2600位网络使用者所进行的媒体消费行为调查显示,有60.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比起前一年花在网络上的时间更多了,而减少时间看电视的人有35.5%、看杂志的有34.1%、听收音机的有27.1%、看报纸的有30.3%。
2.原因
虽然新媒体并没有形成对传统媒体的大规模替代之势,但新媒体的种种优势确实使传统媒体正在失去一些传统优势。
(1)新媒体提升新闻时效性
以报纸为例,报纸的内容一向被要求具有时效性强的性质,报业竞争也主要表现为时效性的比拼。以南京地区的报纸为例,为了增强时效性,许多原本应该在傍晚发行的晚报都赶在了清晨发行。而新媒体的出现,使报纸的这一优势明显削弱。电子媒体在技术上的绝对优势使其时效性远远胜过报纸的时效性。
如今,许多受众已经习惯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通过这种途径得知的新闻往往比随后浏览报纸、观看电视所获知的要新鲜很多。
(2)新媒体增强受众主动性
报纸新闻的阅读受报纸发行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电视新闻的收看受播出时间段的限制,传统媒体的受众不可能在自己所希望的任何一个时间段随心所欲地接受信息。新媒体的出现则大大改变了这样的格局,受众可以在任何时间段通过网络了解国内外动态,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接收所希望获知的资讯。新媒体无形中改变了人们与生活对话的方式。
(3)新媒体降低信息成本
报纸真正成为大众传播媒体,不仅因为它是新闻纸(newspaper),还因为它是廉价纸(cheappaper)。以低廉的价格获得大量的信息曾经是报纸的极大优势。现在,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成本大幅度下降,无论是在获得信息的量上,还是在获得信息的价格上,报纸都在失去其传统优势。特别是,报纸的低价格还依赖于发行网络的低成本,而新媒体传输技术和终端设备技术的长足进步导致其价格大幅度下降,而且基本不受传输距离、范围和信息量的影响。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依存
两种媒体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如何体现,两种媒体在相互依赖中各自又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呢?这要从内容传播的共享性和传播技术的互补性两方面来分析。
1.信息内容共享
要从内容信息的共享性上回答这些问题,就有必要引入西方传播学中的共鸣效果(reso鄄nanceeffect)和溢散效果(spill-overeffect)两个概念。
(1)共鸣效果
“共鸣效果”(resonanceeffect)的提出,是学者诺尔纽曼等人(Noelle-Neumann&Mathes,1987)在研究1968年伦敦反越战示威时,发现媒体之间也有意见领袖媒介(opinion-leadingmedia)的现象存在,即一些主流媒体最先报道相关新闻后,其他媒体才相继跟进,且意见领袖的内容为其他报纸所采纳,形成一股连锁反应。诺尔纽曼称这一现象为“共鸣现象”。就是说,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主流媒体充当了意见领袖的角色,是其他新闻工作者的信息来源与参考架构。这种由主流媒体引起而在媒介系统中产生一连串报道上的连锁反应,就是“媒介共鸣”(resonanceofmedia)效应。
传统媒体在社会公信力和第一手新闻信息获取方面依然具有绝对的优势。如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处以绞刑的事件曾经受到传统媒体的广泛关注,并因此促使新媒体产生“共鸣”。
(2)溢散效果
“溢散效果”(spillovereffect)是学者Mathes和Pfetsh(1991)提出的。当媒介议题由潜伏期与预备期转变成上升期时,主流媒体开始加入报道。他们将这种媒介议题是由另类媒介流向主流媒介(意见领袖媒介)的议题传布方式称为“溢散效果”。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溢散”日益明显。如果说,广播时代最重大的国际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电视时代最重大的国际事件是越南战争的话,那么,发生在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
可以说是到目前为止网络传播时代最重大的国际事件。“9·11”恐怖袭击事件在全世界的影响力有目共睹,但这样一个重大事件最初是通过网络传播出来的,随后逐步溢散,传统媒体才加以报道。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新媒体使得“溢散”日益明显,让主流媒体卷入敏感问题的报道,不仅扩大了新闻报道面,而且拓宽了受众的言论空间,使受众话语权得到增强,受众的地位得到提高,反映民心民意的渠道更加畅通。
2.传播技术相互依存
如果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内容传播上的相互依存是隐性的话,那么两者在传播技术上的相互依存则显而易见了。一方面,传统媒体需要借助新技术升级自身,另一方面,新媒体如果能够将自身在技术上所具有的互动性优势与传统媒体的便捷性优势相结合就更加能够开拓发展的市场。
(1)报纸全面Web2.0
Web2.0是当下在互联网上迅速崛起的一股新的传播势力,它创造了个性化、平民化、交互性的传播景观,这种新技术的出现,为传统媒体的创新提供了许多启示,尤其对于报纸,提供了一次打破传统定位,加快数字化发展的契机。正如百度公司副总裁梁冬所言:“报纸也将进入Web2.0时代。”
美国报业协会主席曾表示:“因特网是少数可以跟传统媒体配合得天衣无缝的媒体。它是报业自然的发展方向,它为报纸提供了空间、及时性和更大的读者群。”而借助Web2.0的传播优势,尤其博客这一Web2.0核心应用的最典型代表,报纸新闻传播将拥有更大的空间和能力。
(2)手机与报纸相互补充
伴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作为大众通讯工具之一的手机,其功能不断拓展,特别是短信、彩信等的出现,手机已逐渐发展成为人们之间记录、存储、传输、交流和呈现信息的新媒介。针对手机在新闻资讯传播方面的优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传统平面媒体纷纷推出以手机为媒介的新闻信息服务业务,即将纸质媒体的新闻内容进行数字化转换,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使手机用户能够即时、快捷、便利地阅读当天的报纸新闻。
(3)IPTV升级传统电视
IPTV即交互网络电视,一般是指通过互联网络,特别是宽带互联网络传播视频节目的服务形式。
互动性是IPTV的重要特征之一。有学者指出,数字交互电视“颠覆了电视观众的„受众‟定位与电视传媒的„传者‟定位”,“数字交互电视的互动传播,使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位置不再是固定的或先在规定的,而是不断在互相共享的、移动的。”数字交互电视的发展还使得“大众传播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了“信息使用者”身上。
(4)播客扩大广播发展空间
随着博客的出现,播客也应运而生,而且短时间内人气急升,所以播客是传统广播的一个新的竞争者,但不是它的掘墓人,一方的发展不一定必然以另一方的停滞乃至灭亡为代价,相反,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共生关系,存在着很大的合作空间。輥輱訛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补升级
如今,在一派“唱衰”传统媒体的声音之下,新媒体似乎成了传统媒体的“掘墓人”。其实,传统媒体目前的处境,与十几年前戏剧面临的危机有某种相似之处,然而,几十年过去了,对戏剧产生了巨大冲击的电视的优势固然应予承认,戏剧的观众也的确在减少,另一方面,电视和录像的崛起还给戏剧带来了新的艺术表现手段和观众,戏剧借助于现代化强有力的传播手段,进入了千家万户,这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现在,戏剧依然在熙熙攘攘的现代艺术世界里占据着不容替代的一席。
和戏剧消亡论一样,曾几何时,电视的普及也曾使人担心纸质媒体将大大萎缩,而这几十年的事实同样表明,电视并没有对报纸产生很大的冲击,电视和报纸仍然是共同繁荣和发展的。这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在这种既定的生存环境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必然也是相互依存互补升级的。
(一)传统媒体的升级方向
历史已经证明,新技术带来的变革并不会使传统媒体消亡,广播的出现并没有摧毁报纸,电视的出现也没有摧毁广播,而他们都没有使图书消亡。新闻业的每一次新技术浪潮都推动了该行业的进步,促使双方面互相借力,促进优势升级。輥輲訛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面对新媒体的优势,大可不必自惭形秽,利用自己的优势和新媒体竞争是正确的选择。传统媒体的优势首先体现为
公信力强。中国社科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12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和《中国5小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显示,网民最信任的还是电视、广播和报纸,而信任程度最低的则是网络上的新闻。輥輳訛
在挑战面前,传统媒体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有效地突围,突围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相反还要借助对手的力量,传统媒体可以采取有效的战略、战术,充分利用好支撑在新兴媒体背后的新技术,增加互动的成分,从而提升传统媒体的价值,为自己的生存创造条件。
(二)新媒体的升级方向
在目前状况下,新媒体的发展是一个冲破自身局限、分流传统媒体影响力的过程。目前新媒体内容的整合和发布,只能借助于与传统媒体的合作,或是传统媒体内容的廉价供应,新媒体上的内容在传统媒体中并不稀缺。因此,对于新媒体来说,不缺少整合能力,但缺少原创内容。特别是今后“内容”作为知识产权的理念进一步明晰后,新媒体的内容劣势会进一步放大。所以作为新媒体,一方面应该加强新媒体从业人员获取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互动性强的优势,鼓励受众原创的积极性,引导提高受众原创的水平,使得新媒体上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第四篇:中医与传统文化(模版)
中医与传统文化课程作业
我认为我属于阴盛体质。
首先,从生理基础上讲,我在平常的生活中比较具有活力,但是体质较弱,遇到危险并不能完全保护自己。从体格特征上看,我身高有185CM,体重仅有67KG,所以看起来比较高,而且指节关节很明显。而且我的面部特征也符合,我的额头较大且下巴较尖,抬头纹明显。动作特征上,我做事比较急躁,动作快。总之从外部特征上来讲,我十分符合阴盛体质,几乎是个典型。
然后从性格上看,我做人强势,很容易着急生气,也比较喜欢独立完成工作。我能够比较敏捷的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指使别人的欲望很强。但是容易突然热情爆发,也很容易受到失败的影响和打击,总之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用心理的角度讲,我是典型的强迫症患者,做事激进,很容易变成“出头鸟”。总的来说,虽然我比较急躁,但我追求完美,喜欢把事情做到极致。
最后推导到社会学特征来分析,我比较阳光,和别人能建立良好的关系。但是在和别人共事的容易强势。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说到工作,我以前比较向往从事艺术行业的工作。
总之我看完中医对体质的分类,我认为我是个典型的阴盛体质。并且在整个探索的过程中,我惊叹其中描述的准确性。中医真的是一门神奇的科学。从对我体质的探讨上,他的魅力深深地折服了我。我会记住他在最后对我这种体质的警告和建议。同时,这也是让我继续好好学习中医与传统文化这门课程的动力,相信这门课程会给我更多的惊喜。
时间: 2013年5月28日 星期二
第五篇:中医与传统文化论文
中医与传统文化
学《中医与传统文化》有感
古代圣贤们强调“以医人道”,在求道的过程中以“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为原则。他们认为,认识生命本身与认识宇宙同样宝贵,甚至是更为重要,更为基础。而中医学直接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思想的关系尤为密切,二者唇齿相依。所以学习中医一定要懂得传统文化,一定要参悟中华之“道”的根本所在。
中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深烙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印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形态相为连通,共成一体,充实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实际内容。中医是中华民族原创的,土生的,独有的,是不可以被其他民族或国家复制或嫁接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从文化形态看,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形态相为连通,共成一体。中国传统文化是悠久的,灿烂的。从文明的曙光在东方大地上升起至今,中国传统的哲学、天文、地理、历法、数学、化学,以及诗歌、辞赋、绘画、雕塑、音乐等,与中医一起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殿堂。
从哲学角度看,中医在其理论构建之初,便借助了传统的阴阳观、五行观、元气论,这还可以从《黄帝内经》中找到大量的证据。从技术角度看,中药的种植不能不依靠传统的农业和地理知识,中药的制剂常常需要借助炼丹术———传统化学的成果,中医的运气学说自然离不开天文、历法乃至数学的支持,这也可以从历代典籍中找到大量的证据。
从学术的表达方式上看,中医借助了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众多形式。现存中医古籍的文体有散文式的,也有诗歌式和辞赋式的。《三家医案合刻》中载录了清代薛生白的一则医案:“骨小肉脆,定非松柏之姿;脉数经停,已现虚劳之候。先天既弱而水亏,壮火复识而金燥。岁气一周一损,岂容再损?秋风乍荐已伤,难免重伤。证具如前,药惟补北;非敢说梦,聊以解嘲。”这是典型的辞赋体。唐高宗时敕命修订本草,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具有药典性质的《新修本草》,这部书原本是有彩绘药图的,所谓“丹青绮焕,备庶物之形容”,可以想见其逼真与精美。这是中医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关联。宋代王惟一铸造针灸铜人,自然不能离开雕塑的技术。至于可供吟唱的汤头歌赋等,又与音乐关联了起来。中医的语言表达,至今仍带有古代汉语的特征,文辞古雅,行文简练,讲究声律与修辞,具有东方文化特有的美感。所以,中医吸收与承载了中国众多传统文化的内容。而在在“传统失落”的今天,这种吸收与承载更显珍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远古或较久以前在中国区域内产生和发展的,世代流传至今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精神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道、释三种流派思想长期融合而来的,三位一体,不可分割,其中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儒学中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中庸等思想;道家的祸福相倚,对立统一,沉静无为等思想;佛教中的众生平等,慈悲为怀等思想,均对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尤其是强调人与自然界协调统一的“天人合一”观,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也直接缔造了中医学的基本框架,为中医学的起步与发展找到了出发点与
中医与传统文化
归宿。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五行相贯的藏象学说,阴阳互根的治疗原则无不打上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烙印。
中医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与融合了其他兄弟民族乃至外国的医疗经验和方法,但其始终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这是没有争议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可以表现为极其多样的形态,却往往有着基本一致的内核。文化的形态可以随着年移代革而有所不同,但精神的内核则往往历久而恒新。中医在中国的土地上迁演数千年之久,药物从数百种增加到数千种乃至上万种,方剂从数百首增加到数万首乃至数十万首,文献从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增加到洋洋万种之多,理论的更新、方法的丰富、技术的创新、疗效的提高,自不必言说,但其内在精神则一直是稳定的,并且总是贯穿于从理论到临床的各个方面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医在它的千年之旅中是变而不变的,变的是形态与数量,不变的是精神。
改朝换代是历史上常有的事,但民族精神却一直被秉持着,绵延着。敬畏天地、顺应自然、强调伦理与秩序、关注人事、注重整体、主张和谐,是中国人一贯的情结。中医历经千年而其内在精神始终不曾有大移易,原因也在于此。中医早已深深地烙下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印记。
“天行有常”,并不因尧或桀的作为而变易,而“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自当顺应自然,而后可以“长有天命”。先秦这样的生命观,引导了中国医学的持续发展和繁荣。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多与违背自然规律有关,与精神情志失调有关,于是强调外慎风寒,内调情志;中医认为内在的病变一定会表现为外在的征象,于是主张“司外揣内 ”;中医认为治疗疾病的关键在于祛除“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邪气,扶助“冲气以为和”的正气,于是有了扶正与驱邪的治则治法。所有这些,既是医学家专门提出的概念,也是一般人普遍理解的思想。实际上,中医的理念一直便是中国文化精神内核的外化,是中华民族精神记忆的反映。中医对天地自然的认识、对生命与疾病的认知,以及据此而发明的治疗技术、养生方法等,凝聚着中国人独有的自然观念和人文情感,蕴涵着中国人一直持守的思维模式与生命哲学。从秦汉时代的《黄帝内经》到明清时期的温病学派,中医经过历代先贤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形成了厚重博大的学术体系,但其在形成之初便已深深烙下的精神记忆却是亘古不变的,是世代秉持的,中医的血脉中始终充溢着中国传统文化独具风采且无可替代的精神。
中医虽然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其他形式具有基本一致的精神内核,虽然在其发展过程中借助了其他的文化形式,但其本身却始终是独立的,而且是强大的和系统的。从医学角度看,中医具有唯一的价值,是一种不能被任何其他文化形态替代的医药学术,是一种与现代医学截然不同的知识体系。这种唯一的价值决定了它不仅曾经在历史上呈现过精彩,也一定会在人类未来的天空中放射出光辉。中医的生命观、疾病观和诊疗理念与方法,一定会对未来的医学模式产生影响。再者,中国传统思想的的重要内容,如阴阳观、五行观、元气论等,在中医的园地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这些在现代人眼中已经变得陌生的传统思想,由于中
中医与传统文化
医的运用而更加丰富、全面、深刻而系统。中医强调天人关系,提倡顺应自然,调和七情,葆精毓神,主张扶正祛邪,养生全德,深刻地影响了并仍在影响着中国人的处世方式乃至价值取向,即使是在今天,仍然具有相当的渗透力和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