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教学质量现状分析(一)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教学质量现状分析(一)摘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代写论文认清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抓好教学基本建设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基础条件;加大教学投入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开展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是改变教学质量现状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教学质量;办学思路;办学条件;教学改革;质量保证 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抽取了某高校的文、理、管、工、艺五科的专业教师、行政人员及各年级学生。发放问卷360份,收回360份,有效问卷340份,占94.44%。其中教师74份,学生266份。我们首先通过座谈会、个人访谈等形式走访了从事高教工作多年的教师和管理工作者,而后结合国家教育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提炼了办学指导思想、学生情况、教学条件及其利用、师资队伍、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学风建设等八个方面,并以此为主要内容编制了《高校教育教学质量问卷调查表》。该调查表以单项选择为主,共44题,每题有5个选择项,分别是“很满意、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和学生对该校办学指导思想方面的评价
在办学指导思想方面,教师的满意率略高于60%,学生的满意率为50%左右。满意率不高的原因在于:学校管理者办学理念不太明确,没有很好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教学、科研问题的运行程序;学校管理者没有将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及时、充分地传达给师生;并校以后,学校很多重大的决策,如学校的定位、办学理念、教学工作思路等问题没能及时的制定和落实,所以近一半师生认为学校不够重视办学指导思想。
(二)教师和学生对该校学生情况方面的评价
教师与学生对学生整体情况的满意率在60%左右,说明两者对学生的评价都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不高,教师所教的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不能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
一、陈旧,还是采用以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方式;三是学生对所学内容缺乏兴趣。(三)教师和学生对该校教学条件及其利用方面的评价
师生对该校基础设施,除对“校园网建设”满意率超过60%,其它项目均低于60%,尤其是对该校操场及体育设施,学生的满意率普遍未超过30%。对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校舍、教室”的满意率也刚刚达到31.84%。这是因为:一是学校对扩招的准备不够充分;二是连续扩招导致教学设施紧张的状况更为加剧,特别是实验设备并没有相应的增加,直接影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四)教师和学生对该校师资队伍方面的评价
对“师生比”,学生的满意率为68.80%,而教师的满意率仅为48.81%。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在于:①大多数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对“合理的师生比”的标准不了解,习惯于上大课的学生对该校的教师数量偏低的状况难以察觉;②扩招后,该校主要采取增加教师工作量、上大课的形式来缓解教师短缺问题,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压力,使得很多教师忙于应付教学,没有时间很好地思考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从事学术研究。“对于教师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教师的满意率为80.54%,学生的满意率也达到78.57%,师生都表现为满意。
(五)教师和学生对该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面的评价
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这方面,教师的满意率普遍高于学生。这说明教师与学生对专业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教师对于专业课程的把握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强化,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把握则注重实践经验的习得与运用。尤其在“教材建设及选用”项目上,教师的满意率要高出学生满意率近20%,这可能是由于: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教师只管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对学生需求的变化不够敏锐;还有些教师忽略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仅依据自己的偏好进行教学。
(六)教师和学生对该校教学管理的评价
对教学管理的满意率为60%左右。原因在于:原来精英教育阶段所采用的教学管理内容和措施已经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学生现状不太适应,学校管理者缺乏现代管理意识,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措施不到位的现象普遍存在;行政人员工作效率不高,学校与学生双方之间缺少交流、沟通与协调,使得学生对学校的教学管理了解不甚清楚,造成了学生对学校管理层许多管理制度的不认同。(七)教师和学生对该校学风建设的评价
对学生遵守校纪校规和学风,教师的满意率分别是78.38%和67.57%,而学生的满意率都低于60%。主要原因有:经历了高中阶段的紧张学习,到了大学里少了外界的管理和监督,目标迷失,缺乏上进心与自控力;学生没有真正感受到社会的就业压力;学校即“社会”,学校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方面措施不得力等。(八)教师和学生对该校其他方面的评价
“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学生的满意率仅为56.39%。这表明校园文化建设还没真正融入到学生的精神生活当中,因此,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师生的满意率均高于70%。大多数师生都能认真对待“产品”的最后一个环节。
“社会对该校的评价”,通过调查发现,社会对该校的评价较低。教师的满意率为70.27%,学生的满意率为53.38%。
第二篇:民办高等学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异军突起
民办高等学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异军突起
[日期:2009-05-11] 来源:作者:一九九九年,教育部发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接近15%”的目标。国家计委新近公布的《教育发展专项规划》中提出:中国将在2005年进入高等教育的初级大众化水平,学校在校人数将由2000年的1100万增加到1600万,在校人数将增至6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5%以上。大众化教育理论加速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高等教育的规模和办学层次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1813所,本专科在校生达到909.73万人,其中普通高校1041所,本专科在校生达到556.09万人,比上年增加122.9万人,增长28.37%,校均规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由上年的3815人增加到5289人,其中本科院校由上年的5275人增加到6916人;社会力量举办的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1200余所,注册学生98.17万人;2000年高职195.16万人,在校生419.78万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由1999年的10.5%提高到2000年的11.5%。我国2001年共招本科、高职(专科)学生464.21万人,比2000年增长23.21%,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就招生268.28万人,比2000年增长21.61%,全国高等教育本科、高职(专科)在校生达1175.0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3.3%左右(为世人所公认的15%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指标),我国目前正处于从精英教育阶段迈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进程中。
当下,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中,民办高等教育的在校生已3分有1,而且其比例肯定在不断地增长,公办的普通高校的资源,虽一再努力扩大,但扩招之势,已显出后继乏力,而民办高等学校正在蓬勃兴起,2005年上半年17所民办职业学院新获晋升本科民办高等学校,正蓄势待发,大有挑起13.3%向15%冲刺这项历史重担之势。民办“高等学校”是1983年普遍兴起的,那时被称作“拾遗补缺”的“助学机构”,1996年民办高校被称作“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到2000年,民办高校的在校生已经发展到3分有1,现在民办高校已经义不容辞地挑起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重担。据估计,到2010年民办高校的在校生,将达到总在校生的二分之一。
众所周知,按照习惯,我国的高校分为四个层次,虽然民办高校还被列在第四层次,第一层次是被教育部确定的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9所高校,它们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它们都是研究型大学,完全隶属于教育部,它们是使无数青年学子竞相折腰、朝暮期盼的神圣殿堂;第二层次,进入教育部“211工程”建设的高校,它们基本上是国家重点大学,其中不乏部分在国内有较高声誉,某些学科享誉于世的大学;第三层次,拥有独立的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它的数量较多,类型各异,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有的还拥有较多数量的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少量的博士学位授
予点。它们是我国培养中间层次人才的主要力量;第四层次,除以上之外的其它高等院校。它们数量特别庞大,包括没有独立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各类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等,它们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坚实基础,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力量,是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生力军,它们培养社会急需的各种应用型人才、职业型人才。专业设置灵活,是他们的优势和特色,社会上称它们为“三本”或“高职、高专”等等。当下民办高等学校还处在这个范畴之中。的专业设置,大多是以“社会急需”、“热门”、“有出路”为取向的。他们培养社会急需的各种应用型人才,职业型人才。大众化教育的重任,历史性地落到了民办高校的肩上,他们的容量、潜力极大,从在校学生人数看,大有超越公办大学的趋势。人们普遍认为,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是应该并存的,这是社会的要求。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促使高等教育自身结构产生变化。我国部分学者担心,随着数量的扩张,忽视教育质量标准,势必导致教育质量的滑坡。也曾有人对美国大学教学状况进行过调查,“教育目标上的混乱,是美国大学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招揽学生,同时受劳动力市场需求状况的驱使,许多本科院校丧失了使命感,对其应负的使命认识不清”。他们还曾担心,美国大学这种现象在处于大众化进程中的我国高等教育中,有过之而无不及。更担心随着大众化教育的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出现失控现象。其实这些担心大可不必。
教育质量,向来就是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对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认识,也向来就有学术性和职业性两种倾向,就质量而言,它是高等学校永恒的话题。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阶段,针对不同的问题而确立不同的质量观。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我们不能习惯地用学术性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来衡量与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民办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质量。反之,我们也不能以职业性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来衡量与要求学术性教育,由此而警叹,当今“高等学校毕业生还不如一名高级技师”。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一个大众化的阶段,大众化的本身就是以包括精英教育在内的多样化质量标准为生存条件的。我们不应该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很明显,一把尺子怎能把包括研究生层次,本专科以及偏向学术性的精英型高等教育和注重职业型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统一规范成一个质量标准。从我国高等教育现状来看,多样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主要是要处理好学术性和职业性的关系,总体上走学术性与职业性协调发展的道路,纠正低估职业性高等教育的偏向,着力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步伐。
高等教育学术性和职业性两种价值取向对于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它们又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两者应当并重、融合,只有这样,高等教育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许多民办高校,已充分地认识到学术性与职业性并不是非此即彼,绝对排他。在全国的高教系统中,在某一系统的高教中,甚至在同一个民办高校中,或同一高校的某些专业中也可努力实现学术性与职业兼容的局面,这是民办
高校充分的自主权,灵活的管理机制使然,一种培养一个人既能忠实地服务于其所在工作岗位、体现出出色的职业性,又有可能致力于本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发挥学术性研究作用的新型的融合学术性与职业性的民办高校将越来越多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民办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异军突起,独建奇功。
第三篇: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郊区城市化问题分析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郊区城市化问题分析
来源:资源网作者:李争发布时间:2008.06.2
4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在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和相对分散以后的一个绝对分散的阶段,是由于城市中心区的土地稀缺地价昂贵、交通堵塞拥挤、居住人口密集、环境质量恶化,致使城市中心区人口和企业、公司外迁到郊区,使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增加低于郊区,形成相对中心区而言的离心化现象。其实质是城市周围的农村地域受到城市扩张的影响,逐步向城市性因素和农村性因素相互混杂的过渡地域变化的过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不断的外延扩张,位于城市边缘的地带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被发展成为新的城市,在这一背景下,我国部分学者也提出了我国的郊区城市化问题,并指出了郊区城市化的发展方向以及目标等。我国的郊区城市化发展模式也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我国的实际应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将对我国在郊区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误区和问题进行分析。
一、郊区城市化的表现形式、原因以及实质
目前部分学者和政府官员对我国的郊区城市化的理解还存在着误区,产生了概念上的错误,造成的不利影响也是相当大的。正确理解郊区城市化的形式和本质有助于我们对我国的郊区城市化现象进行分析。
1.郊区城市化的表现形式
“郊区城市化”是指人口与经济活动从城市中心区域向广阔的郊区甚至小城镇或乡村迁移,引起城市郊区迅速发展成为新型城区,而老的中心城区出现人口减少的现象。郊区城市化首先出现在欧美等工业化、城市化程度很高的国家,以美国尤为突出。与郊区城市化现象相联系的另外一个现象是原有的中心城市功能衰退,环境恶劣,导致中心城区向郊区发展的现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相继出现了郊区化现象,如城市中心区企业外迁,郊区大型企业设施及住宅区与别墅区的建设等。目前我国城市郊区化主要是城市人口与工业及部分商业的郊区化,服务业、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仍在向城市中心区集中。
2.郊区城市化产生的原因
郊区城市化产生的原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其外部因素有:
(1)技术进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繁荣是城市郊区化必要的经济条件。交通网络的完善、通讯技术的发达以及随着技术进步而产生的对生活质量的需求都是导致郊区城市化产生的原因。交通的进步减少了人们从郊区到城市中心的成本,通讯技术的发达可以实现在郊区对城市中心业务的控制,这些为人们迁往郊区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政府的政策导向。政府的政策为城市郊区化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政府直接向郊区投资建设工业园区,不断改善城市郊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并且城市郊区的地层建筑具有较低的建设成本,吸引了众多的建设资金,使郊区的建设日益完善,并吸引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向郊区不断转移,导致了郊区城市化的形成。
郊区城市化产生的内部因素有:
城市发展客观规律所导致的城市内部凝聚力的逐渐丧失。城市作为一个区域的增长核心,在形成初期具有极强的内部凝聚力,进而产生集聚一规模效应,但这种集聚是有限度的,当达到某一限度时,许多城市问题相继产生,如交通拥挤、地价上涨、住房紧张、基础设施老化、教育资源短缺、犯罪率上升、环境恶化等,称之为“规模不经济”现象。这时,城市增长开始由原来以集聚力为主导的极化阶段转向以扩散力为主导的扩散阶段。一战后,西方国家快速的城市化导致社会变迁失控和城市问题层出不穷,使城市固有的向心力逐渐丧失,严重抑制着中心城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成为促使富人阶层、工厂各种机构纷纷向郊区迁移的内部动因。
3.郊区城市化的实质
有学者在较早的时候指出,这种城市化由集中走向分散的现象,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化形式。(杨重光,刘维新。1986)根据城市倒“S”型曲线发展规律,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历程的一个必然阶段。在城市化的第二个阶段(城市化率达到70%~90%),出现了城市区域化的现象,即不是向城市的一个点聚集,而是向一群相互紧密联系的城市点聚集,同时伴随着老点向新点的扩散,城市数量仍在增加,城市质量也在提高。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功能的不断发展,第二产业将逐渐向城市郊区转移,导致城市中心区域原有的功能开始倒退,据研究表明,当一个区域的人均GDP达到4000美圆时,郊区城市化速度会大大加快。城市郊区化实质上是一种城市化发展阶段的需要,是一种主动形成的过程。
二、我国郊区城市化的特征及问题
(一)我国郊区城市化的特征
中外城市郊区化都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逐步富裕,出现为改善居住条件而离心迁移的要求,而城市交通改善、政府政策导向又拉动了这一进程。相对于发达国家的郊区化,中国城市郊区化具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基础差、双向性和步伐快等方面。
1.我国郊区城市化的基础差
我国郊区化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之上的郊区化。虽然郊区化的发生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但我国郊区化的社会经济基础远不及西方。西方开始郊区化的时候,城市化水平就己经很高,经济己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市场经济日臻成熟。而我国的城市底子薄、基础差,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城市化水平低。199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为26.2%,2001年为37.7%,至2006年,东、中、西部城市化水平分别达到54.6%、40.4%和35.7%,城镇化水平最高的上海才达到88%,而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的城市化水平达70%以上,2001年达90%以上。
2.产业与人口发展的双向性
从宏观上看,我国日前大多数城市仍然处于集聚为主的城市化发展阶段,但这并不排除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国内特大城市郊区化现象的产生,只不过这些城市的郊区化与西方发达国家有所不同,表现为产业和人口的集聚及扩散效应同时并存。中心区不但没有“空心化”,反而
更加繁荣。由于我国城市发展处在集聚发展阶段中心区仍保持着强大的吸引力,依然是城市经济活动的核心。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原有的中心区工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污染较重的工业迁至郊区,而向心性很强的商业、金融业等第三产业集聚中心区,加强了中心区的城市现代化功能。同时,大量资金投入旧城改造,且推行上地有偿使用制度,城区特别是市中心的各项建设获得了生机。而由于产业的外迁,以及开发区等方而的建设,我国城郊地区获得了飞快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产业带。
随着我国对人口迁移政策的放松,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富裕起来的私营企业家和个体工商从业人员从乡镇和农村迁往大城市,在城区从事工商业活动;同时,为了方便就业和子女上学等原因,一些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甚至迁往中心城区,从而形成了我国独特的人口双向流动现象。
(二)我国郊区城市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郊区城市化有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化水平很高的地区。但是目前我国郊区城市化的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郊区被动的城市化
从前面郊区城市化的实质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正常的郊区城市化是一城市化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是一种因为中心城区和整个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带来的主动的发展。在我国,郊区城市化却是一种为了经济发展而进行的一种“圈地运动”,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
(1)城市蔓延引发城郊土地利用矛盾。城市郊区是各类用地矛盾的集中之地,因为城市蔓延不但要占用用大量的耕地,使生产城市必需的原材料和农副产品的空问减少,而且工业区、住宅区往往在郊区建设,布局不合理,需要更多的能源消耗和建设投资。
(2)土地级差效益与盲目开发不和谐。城郊是城市到农村的动态过渡带,非农产业迅速发展以及城市扩张引起土地级差收益的变化,而此时往往由于没有科学的土地开发利用模式和管理制度作指导,土地朝暂时级差收益较高的方向盲目开发利用,使得土地不能发挥最大经济效益(杨灵珍,王舟,2006)。
(3)破坏城市郊区的生态环境。郊区生态是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郊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是优化整个城市生态的重要囚素,但城市的发展和郊区工业的繁荣,往往只考虑经济效益而忽略了郊区土地非农开发给郊区生态带来的影响,肆意占用耕地和不合理的非农用地使得城市污染蔓延,郊区污染增多,城市和郊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恶化。
根据郊区城市化发展的实质来看,郊区的生态环境、生活环境以及社会环境要优于城市中心区域,而就上面出现的问题来看,我国所谓的“郊区城市化”不是一种真正的郊区城市化,而是一种变态的,由于经济发展的一种盲目需要带来的不良后果。
2.制度改革不能与郊区城市化的发展配套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原城市郊区农村不断发展成为城市,其途径是对农村集体土地进行征收,转为城市土地。在此过程中,然而,城郊农村在土地被征用后,管理上仍然普遍保留了原村镇集体管理的模式,未能纳入城市一体化的管理体系。由于农村组织自身的局限性,不仅在规
划建设、环境管理、设施配置、治安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捉襟见肘,在就业培训、社区生活等其它方面的工作也远远不能胜任。使这些地带保持着村落的物质环境、文化观念、社会网络和生活方式,居民就业困难、或靠出租房屋与集体股分红为生,“是城而非城”,成了城市里的村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空心村”。同时这些“非农非城”的阶层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这种“欠帐”式空间扩展还扭曲了土地供应的市场机制,一方面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导致政府竞相压低地价招商、开发商在郊区大量圈地、郊区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利益分配机制向开发商倾斜,使城市收益外流、农民不能获得转变为市民的成本,不能成为有贡献的市场主体,而成为社会的负担,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张颖,2003)。
产生以上现象的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与我国的制度改革未能跟上城市化发展的步伐,农地产权制度的不合理导致了征地之后大量社会问题的产生,譬如农民生活失去保障等。而我国政府财税制度的不合理导致了地方政府盲目圈地,盲目的经营城市,致使城市无规律的扩张,城市郊区环境受到破坏,郊区城市化轨迹被严重歪曲。
三、对我国郊区城市化的讨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国在所谓的“郊区城市化”中暴露了许多的问题,郊区并没有变成城市,而是仍然是城市的边缘,基础设施仍然落后,生活和社会环境落后于城市中心地带,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郊区城市化并不符合真正的郊区城市化的轨迹。这是因为我国的经济状况还没有达到发展郊区城市化的阶段,我国城市化的质量并不高,只有当一个城市经济发展超过了城市现有功能承载力的时候,才会主动的向郊区城市化发展。
就我国目前的各种政策体系来看,要想实现真正的郊区城市化,还需要对各种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特别是农地产权制度和财税体制。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主体的不确定,导致的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将会对郊区城市化过程产生巨大的阻力。目前很多学者就农地制度改革与征地制度改革做了较多的研究,也提出了很多有效的建议,《物权法》第四十二条对土地征收补偿的依据、原则、内容及责任作了规定,体现了征地补偿安置必须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的原则,为农地非农化收益分配提供了法律依据,有效的保证了失地农民的利益。另外,在当前财税体制下,地方政府财政状况紧张,并且对土地收益依赖过重,会造成城市郊区土地的粗放利用,形成新的“圈地运动”,新的城区不能合理的开发,旧的城区不能被合理的利用,造成了城市结构的失调以及城市发展路径的变形,使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因此有学者建议将一次性缴纳土地有偿使用费制度改为年租制,保证地方政府的可持续性土地收益,以降低城市土地粗放利用的程度,提高城市用地效率,为主动的郊区城市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应该积极做好统筹区域土地利用,实现城郊共同繁荣积极调整中心城区的产业结构,实现中心城区用地“退二进三”的调整,继续发挥中心城区在城市经济中的核心作用,提高其现代化功能。按照城市郊区化的客观要求,推进郊区三大产业之间、各产业内部及产业布局空间3个方面结构的调整。以产业为依托,加快人口和产业的集聚,承接中心城区的功能转移,在空间经济、人口、社会、生态等方面加速实行城乡一体化,实现城区与郊区的协
调发展(盛广耀,2006)避免走国外城市郊区化过程中中心城区“空心化”和经济衰退的弯路。
第四篇:教学质量现状分析
一、教学质量现状分析
1.现状分析:
我校初中部现有15个班级,579名学生,72名教职员工,学历合格率100%。近年来,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与关下,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效果明显提升。在2012年中考中,我校176名毕业生均分482.4,达三星级以上高中分数线89人,其中达四星级高中分数线23人。
2.
优势分析:
我校初中部有一支锐意进取努力创新的领导团队,有一群无私奉献乐于钻研的教师群体,有一个个文明阳光的学生。近年来,学生的整体素质与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校风学风明显好转,受到社会与家长的好评。2011年现代化教育的创建,学校的硬件得到很大的改善,特别是每个教室都安装了电子白板,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塑胶跑道的建成与运动场的浇筑,既提高的体育课的质量,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3.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校地处城郊结合处,随着新城区的建成与发展,部分施区划分归到城区初中,生源萎缩较快。我校教师虽然肯于奉献与钻研,但与毗邻的城区学校教师相比,专业素养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课堂效率需要提高。硬件设施还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与城区学校相比,落后很多,如操场泥地,活动室缺少。
二、基本理念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市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工作任务,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遵循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强化质量指标要求,优化学校管理内涵,落实各项工作环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三、质量指标
1.总体目标
继续巩固教育现代化创建成果,学习贯彻落实《《临城中心校(初中部)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师工作的各项要求,在突出教学质量中心地位的同时,全面实施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完成计划中的各项目标。
2.具体指标(2012年8月—2015年7月)
(一)2012-2013 入学率、巩固率指标:
初中阶段入学率保持在100%,年巩固率达99.5%以上,初升高升学率达95%以上。
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教学质量抽测合格率和优秀率指标:
初中阶段所有文化知识学科抽测平均合格率、优秀率2012-2013学初三年级分别为80%、20%以上,初二年级分别为85%、25%以上,初一年年分别为90%、30%以上;
初中毕业升学质量指标:
中考均分460分;达三星级以上高中人数100人,其中达四星级高中人数为18人;初升高比例达95%以上。
(二)2013-2014
入学率、巩固率指标:
初中阶段入学率保持在100%,年巩固率达99.5%以上,初升高升学率达95%以上。
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教学质量抽测合格率和优秀率指标:
2013-2014学初三年级分别为85%、25%以上,初二年级分别为90%、30%以上,初一年级分别为95%、35%以上;
初中毕业升学质量指标:
中考均分480分;达三星级以上高中人数100人,其中达四星级高中人数为24人;初升高比例达96%以上。
(三)2014-2015
入学率、巩固率指标:
初中阶段入学率保持在100%,年巩固率达99.5%以上,初升高升学率达95%以上。
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教学质量抽测合格率和优秀率指标:
2014-2015学初三年级分别为90%、30%以上,初二年级分别为95%、35%以上,初一年级分别为95%、40%以上。
初中毕业升学质量指标:
中考均分500分;达三星级以上高中人数100人,其中达四星级高中人数为30人;初升高比例达97%以上。
四、行动方案
1.学习《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切实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结合新课改要求,遵循中小学教学规律,贯彻落实《兴化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重视和加强对每一位教师在计划、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活动、成绩考查与评价、教学研究等八个教学基本环节的规范要求、检查监督和反馈矫正。所有教师的工作行为都要严格按照市局下发的《兴化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执行,促使教学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保证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设置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2.完善学校教学常规检查制度,不断优化教学过程管理。
(1)建立课表、任课公示和巡课检查制度。每学年开学前学校设置的课程、课时及时上报市局,同时将学校课表在教导处公示,班级课表在教室外公示,接受学校巡查和市局督查。学校每节课都安排行政值班人员巡课,逐课检查按公示课表上课情况和课堂教学状况,及时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
(2)加强备课组建设,落实听随堂课制度。各年级各学科成立备课组,形成集体备课。教师集体备课情况必须及时如实记录,学校资料室定期对教师集体备课的资料、活动、成果等搜集整理归档。落实听课制度,要求行政人员每周听随堂课不少于3节,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1节。
(3)建立学校教学质量抽测反馈制度。学校每月开展一次各年级学科质量抽测。由校长室牵头,教导处具体负责,提高出卷质量,组织监考阅卷,及时登分汇总,要求抽测学科的老师结合抽测成绩深刻分析原因,制定下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的措施,成绩偏低的科任老师,学校将个别交流,特别差的要调换岗位。
(4)建立期中期末检测和质量分析制度。学校要认真组织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充分利用期中、期末测试成绩分析资料,召开教学质量专题分析会,帮助教师找差距,研对策,为今后的教学教研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5)建立月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学校依据《兴化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按月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常规检查,检查结果及时记载。每次常规检查后要进行总结分析,及时向教师反馈常规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对月度检查中存在突出问题的教师,校长要亲自进行诫勉谈话,督促其改进;并组织力量跟踪指导,促其提高。对月度工作中成绩突出的教师要进行表扬,并总结推广优秀教师的做法。教师月度常规检查的结果要纳入绩效工资考核的内容,作为教师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的重要过程性依据。
(6)建立基于质量的绩效考核制度。学校要根据新的教学和管理要求,重新修订学校绩效考核方案,建立和完善基于教学质量的绩效考核方案。要进一步细化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严格教学常规管理,将过程性的工作检查与质量考核挂钩,充分发挥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在规范教学行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引领和激励作用。
3.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学校要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来抓。要深入学习洋思、杜郎口等先进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积极倡导参与式、启发式教学,推行探究式学习, 培育推广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课堂教学模式,力求课堂教学效率有实质性的提高。
(2)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积极探索多媒体教学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课堂上要充分发挥电子白板在改革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效率中的作用。鼓励教师加强教学理论研究,撰写教学论文,组织学生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竞赛。
五、组织保障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学校在出台计划前,召开行政会,讨论修改行动计划(草案)。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讨论通过行动计划(方案),形成定稿;学习新修订的《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并尽快统一思想,将各项要求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力争通过三年时间,使每一位教师的工作行为和每个学校的教学管理行为都能落实到行动计划上来,循规范,讲细节,求质量,以不断优化我我校教学管理的质态,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计划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各行政干部为组员,统筹学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工作。学校还要建立行动计划目标责任制,领导小组定期检查目标开展情况,定期召开民主咨询会,向学校师生征询建设性意见。我校要将制订的行动计划贯彻落实到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中,作为今后三年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的重点工作任务,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认真实施。
4.营造氛围,环境育人。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努力在打造书香校园花功夫,为全校师生营造一种温馨向上的读书学习环境。
二0一二年八月二十五日
第五篇: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作者:郭 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等教育逐步驶入改革和发展的快车道,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尤其是1999年7月,国家作出高校扩招战略决策以后,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迈入新的发展平台,出现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分析和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对于实现高等教育在新世
纪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英才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也是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总趋势。按照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观点,当一国高等教育入学人数达到适龄入学人口的15%后,便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1]。这一观点虽然直观,但没有反映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本质特征。实质上,高等教育大众化反映了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高级人才数量需求的扩大。它强调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人才培养,关注人才数量。从我国目前情况看,9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08万,2002年达到320万,是98年的3倍。到2003年底,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1600万,毛入学率达到15%,[2]其中北京市的毛入学率为49%。按照国际通行的口径,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正处于英才教育的转折期。但高等教育的观念、教学内容和形式、学术标准、管理与决策以及高等学校的功能和规模等仍停留于英才教育阶段,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因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第一,育才理念制约大众化进程。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以市场对人才资源的需求为出发点,培养各个种类、各个层次的人才,而且,与各种职业相对的技术逐步成为专门的学科,并作为知识进行传授。而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处于行政主导的计划模式,现行高等教育的设置、布局、结构等都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格局,学科专业设置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许多专业已明显落后时代要求,而一些急需的专业则未列入高等教育范畴。因而,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便出现了市场适应性差的问题。也就是说,我国目前高等教育育才方面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和错位现象,没有体现市场选择和市场导向的作用。
第二,管理体制制约大众化进程。高等教育大众化,意味着:一方面,高等学校要面向市场,成为市场的主体参与竞争,从而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发挥最佳效能;另一方面,要提升高等教育产业观念的认识,将高等教育作为整个国民经济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变革办学体制、改变投资机制。但从目前情况看来,我国高等教育仍处于行政主导模式,高等学校带有行政附属的痕迹。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一些地方的发展政策中也把高等教育视为公益性和福利型事业。忽略了它的产业特性。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投资机制等仍在一定程度上受着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这对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方向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第三,办学水平制约大众化进程。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门槛,表现为规模扩大、学校数量增多、学生人数大幅增长。但从总体上来看,一方面,高等教育有限和利用率不高的状况仍未有根本的改观。高校的数量、规模、结构、设施等尚不能满足社会大众对高等教育的入学需求,名校和本科院校的高等教育还基本上处于“卖方”市场状态;另一方面,由于体制、管理方式等各方面的原因,许多
学校,尤其是高职高专学校把招生作为生命线,把精力主要放在招生上,一味扩大招生规模,转眼间在校生超过了万人。办学条件较差,教学资源缺乏。教育发展很快,仅以师资队伍建设而言,相对滞后。绝大部分高职高专学校师生比超过1:20,有的甚至超过1:50,教师的教学负担普遍偏重,教师成了讲课的机器。为了开课,不得不从外面聘请教师,有的高职高专外聘教师占专任教师的50%以上,至于教师的资格、学历层次、职称、专业能力,那就更是一言难尽了。因此,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后,矛盾的焦点转移到高等教育资源与人民群众对接受优质高等教育上来了,对教育质量十分关注。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第四,社会承受能力制约大众化进程。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实际上也是社会和家庭消费结构发生新的变化的过程。在计划模式下,高等教育作为计划性的、福利性的一种教育,个人基本上不负担有关教育经费,然而在大众化阶段,国家虽然提供一部分教育经费,但高教的主要支撑者是老百姓。高等教育投资作为一种重要的、不可缺的消费将纳入公民的消费结构体系,从这个角度上讲,高等教育大众化实际上也是高等教育投入的大众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民收入密切相关。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高等教育也与经济发展一样呈“二元结构”,大城市已步入大众化,而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升学率则相当低。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差距较大,农民、下岗工人等低收入群体和大量的贫困人口对高等教育的承受能力比较脆弱,很多人拿不出钱供子女上大学。这是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主要障碍。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要经过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状态相关联的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也是需要不断改革完善其体制、规模、结构、功能等的过程。在现阶段,必须根据高等教育实际状况、各种客观性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平稳、顺利地过渡到大众化阶段。
(一)以体制改革为重点,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和多样化的办学模式。过去高等教育发展缓慢,不仅受到传统发展观念的束缚,而且也受到传统办学模式的束缚。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是“国有政办”,办学资金主要由国家财政提供。在大众化进程中,必须打破这种单一的、落后的办学方式,开放高等教育市场,实行多元化、社会化投入,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
采取多种形式举办高等教育,首先必须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体。我国是教育大国,也是教育弱国。人才需求量大和高等教育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必须坚持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要的支撑力量。其次要开辟筹措教育经费的多种渠道。在现阶段,我国政府的税收尚不足以支持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因此,要通过收取学费和举办产业、积极鼓励社会捐资助学、与国外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增加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促进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二)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提升高等教育整体水平。
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追求的是规模、结构、效益、质量协调统一的目标。其中结构的优劣,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因而,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人才素质的社会适应性为着眼点,尽快对高等教育结构进行调整和完善。
按大众化要求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具体来说,一方面,要调整高等教育的类别结构。即既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教育,也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网络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业余教育,形成多种形式、各种门类的高等教育体系。特别是要注意发展使包括任何年龄阶段的人员在任何阶段都能进出的各种教育形式,即终身教育。另一方面,要调整专业结构,在专业布点上,适应市场需求,减少重复设置。改变各高校专业设置同构化发展的倾向,创造条件设置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应用学科及其专业,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三)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基础,使高等教育在可承受能力范围内加快发展速度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加强国家调控的前提下,强化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是大众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克服过去单纯运用行政指令手段和计划模式进行调节的方式,充分发挥市场在高教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高等教育始终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运行。
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促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还必须考虑高等教育自身的基础和条件,主要是师资条件和办学设施。不能不顾教育规律和办学自身条件,盲目扩大某些专业的招生规模,造成结构性的供过于求。对现有的教育资源,要充分合理地加以利用。也就是说,既要充分挖掘现有高校的内部潜力,不建或少建新校,集中力量使现有高校达到合理规模,提高其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同时也要通过联合办学、合并等形式,使高教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使高校建设走出小而全的传统模式,(四)以政策支撑为保障,推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不能缺少国家政策的支撑,其中最受群众关注的、最有现实意义的、也是最难把握的是个人投资政策。目前,提高家庭个人教育成本分担比例的政策已得到社会的认可。实际上,高校扩招后,所需正常教育经费的相当一部分也是靠学生缴纳学费来解决的。目前这部分经费约占估算成本费用的25%左右,绝对额大约为5000-6000元人民币。事实证明,坚持并正确制定个人教育成本分担政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能否向大众化顺利发展的关键。
从前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存在问题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实际执行个人投资政策,必须考虑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一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具体来说,首先要考虑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按各地的实际国民收入水平,确定合理的家庭个人教育成本分担比例,解决高等教育的区域失衡问题。其次要根据社会各阶层收入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消费政策,对低收入群体和贫困学生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照顾。特别要通过发展校办产业、组织勤俭办学、开展扶贫助困等办法,使低收入家庭学生,特别是贫困学生获得学费来源和就学的机会。
总之,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在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进行重大改革的背景下展开的,没有历史的、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当前,我们必须着眼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切实解决大众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体制、结构、规模等各个方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不断满足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对人才资源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