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进入历史
《进入历史》
一、教案背景
面向学生:高二年级 学科:高中美术 课型:美术鉴赏课 课时:一课时
学生课前准备:小组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阅读预习学案并完成题目。
二、课题:《进入历史》
三、教材分析:
版 本: 湘美版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模 块:《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5课《进入历史》
四、教材内容:
著名艺术社会学家豪泽尔说过“人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高中美术欣赏课的开设,正是要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从而提高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启迪智慧,扩大视野,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本课让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著名作品,从中欣赏美,感受美。教材所选用的历史绘画有:中国汉代画像石、唐宋明清的卷轴画、现代油画,西方中世纪时期的挂毯和19世纪的法国绘画,作品均以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中心。同时还有美术组品的其他方式比如:建筑——故宫,雕塑——《加莱义民》等的艺术形式的出现。
过去的历史事件已经消逝不见,而绘画及其他历史遗物却成为展现往昔时代的最好视觉图像,这些图像有助于我们以一种更为生动直观的方式去了解、掌握历史。
美术作品往往是艺术家为特定的消费群体和赞助人而制作的,具有某些特定的功能。当制作关于历史事件的作品时,会带有某些主观立场,对于真实的历史常有所改变。在欣赏历史绘画时,引导学生从历史知识和艺术两个角度分析、理解作品。
四、教学方法:
教法:情景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综合运用
五、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对美术作品所描绘的历史事件的解读,获得更多美的体验;了解美术再现历史的方式和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了解到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关系,并培养学生从历史题材绘画中发现艺术家个性的能力。
3、素养目标:提高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启迪智慧,扩大视野,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教学重难点:
从作品细节中推断所再现的历史故事与典故,了解历史在艺术题材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弄清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优酷搜索电影《荆轲刺秦王》,截取荆轲刺秦王的关键片段,放映,调动课堂气氛。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5MzY0MDYw.html 幻灯片出示图片:汉画像石《荆轲刺秦王》 美术作品《荆轲刺秦王》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表现历史故事?画面表现了一种什么气氛?
学生欣赏作品思考,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出示课题:《进入历史》(创设情境,进入教学)㈡、精讲点拨
第一课学过《什么是美术作品》,大家先回答按照制作方法可以把美术分为那几类?--建筑、绘画、雕塑、工艺等。下面我们就看看这些美术和历史的关系。
1、建筑——故宫(幻灯片出示故宫图片)请有去过故宫参观的学生谈谈对故宫的印象。
百度视频:故宫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0NDU5NzMy.html 真实感受故宫的艺术特色,历史氛围,视频的插播能更好的使学生进入情境。教师总结:故宫,既是一座皇家宫殿,也是一座博物馆。它凝聚着近600年的宫廷变迁和人世沧桑,积淀了几千年的文化诉说和生命智慧,以其厚重的内涵,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和社会、历史的里程碑。
2、国画《步辇图》 幻灯片出示百度搜索的图片
http://apps.hi.baidu.com/share/detail/5239332
出示问题:画面描绘了怎样的内容?哪个是唐太宗,哪个是禄东赞?画中人物比例大小不一样,为什么?
学生欣赏作品,思考问题,深层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教师适当引导点评。能力拓展:欣赏阎立本作品《历代帝王图》。百度搜索的阎立本作品《历代帝王图》展示:http://
幻灯片出示油画《开国大典》与历史照片《开国大典》的图片: 问题1:油画《开国大典》和照片《开国大典》的有哪些不同之处 问题2:对于相同题材内容的处理,绘画和照片最主要的区别在哪里? 学生合作探究:《开国大典》的艺术特色,从构图、色彩、人物的组合排列等方面欣赏。
小组形成意见,然后向全班发言,共同参与讨论。必要时教师补充一些背景知识,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本环节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点评的方式进行。
教师总结:对比美术作品和历史照片,----绘画不是直接照搬历史事件,而是以艺术的方式对历史进行再现。
4、达维特《拿破仑加冕》
百度搜索画家达维特:http://i.mtime.com/4020546/blog/6614773/ 展示《拿破仑加冕》作品,及作品的放大局部,使学生的感受更加深刻。学生活动:总结作品的艺术特色以及给予学生的心理感受。
教师归纳:画面上突出了拿破仑的中心位置,整个气势十分庄严,人物多达百人,构图之宏大,场面之壮观,为画家以前的任何作品所没有。
5、雕塑——罗丹《加莱义民》 百度搜索《加莱义民》http://
能力拓展:教师带领学生了解罗丹的艺术生平,欣赏罗丹的代表作品及其精神内涵,开拓学生视野,陶冶情操。课堂总结:
历史为美术提供了素材,而美术作品同样可以再现和反映历史。所以我们以后欣赏一些美术作品的时候不妨去了解一下它的历史背景。
在成为历史证据的同时,绘画不是直接照搬历史事件,而是以艺术的方式对历史进行再现。材料的不同、风格的差异,都会对历史的再现造成影响。㈢、板书: 进入历史
画像石:山东嘉祥
故宫:明清,砖木,红黄,三大殿 建筑 《步辇图》: 汉藏和亲 国画 《开国大典》:民族特色,油画 罗丹: 雕塑 ㈣、随堂检测:
通过题目检测学生的当堂达标情况,给出小组量化评价。㈤、课后拓展:
比较几件以大卫为题材的雕塑,最好结合各自所处历史时期的审美特点来理解,探讨每个艺术家所赋予大卫的不同内涵和意义。
课后反思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备课有很大的关系,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丰富的internet网络资源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有利备件。教材上很多局部的印刷品,印刷效果不是很理想,internet网络上有高质量的丰富的图片资源,我把在网上搜索到的同一个画家的多幅作品课前精心筛选,制作成课件,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看。对于教材的运用,我进行了适当的整合、取舍,添加了许多中外作品,拓宽了课堂容量和内容,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欣赏到更多的名作。
本课教学中紧紧抓住教学目标,始终注重教学情景的创设。充分合理的、有针对性的运用现代教学设施,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注重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如第十四届上海艺术博览的引入),使学生感觉不是美术欣赏的旁观者,而是融入其中,是参与者。学生很投入;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真正的陶冶了情操,使学生更具有文明感和历史感。
当然,如果在课堂学习中学生能更加充分地进行对自己探究获得的结论的交流,则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会落实得更好。
第二篇:第五课 进入历史
湘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第三单元 灿烂的美术世界
美术与自我、社会
第五课 进入历史
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plume_zls.blog.163.com
本博客高中美术教案目录:http://blog.163.com/plume_zls/blog/static/***5971/
回复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版本一:
美术鉴赏《进入历史》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从视觉形象中发现、寻找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到历史在艺术题材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关系,并培养学生从历史题材绘画中发现艺术家个性的能力。
教学内容
以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为表现对象的艺术作品,其中又以绘画居多。提高学生从不同时代、不同材质的艺术作品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教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术图片或影视图像。
学生:教材。
教学程序
一、导入
阅读教材第69页,完成“思考与交流”。(不必太深入,关键是引导学生认识美术作品与历史的关系。)
二、作品欣赏与示范讲解
1.通过幻灯或投影仪展示作品,引导学生欣赏阎立本的《步辇图》。
针对画面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讨论画面内容以及作品中出现的有趣现象,在不揭示正确答案的情况
下要求学生做出猜测或回答。
讲述《步辇图》历史故事及其发生的历史背景。简要讲述阎立本的生平与艺术特长,唐太宗向阎立本提出的绘画任务,以及魏晋以来人物画的发展。适当放映初唐章怀太子墓中的人物画图像,与阎立本画作进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阎立本所在的初唐人物画的了解。也可以放映中国古代历代帝王出行的画作图像,看不同时代帝王乘坐的交通工具。
2.欣赏《文姬归汉图》。
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故事?同样是和亲题材,它跟《步辇图》表现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3.欣赏《荆轲刺秦王》。
要求学生仔细辨认画面上的人物和道具,以及构图上的特点,并且思考:为什么能够产生一种紧张的气
氛?
4.欣赏《开国大典》。
对比美术作品和历史照片,完成“活动建议一”。
5.欣赏《瑞鹤图》。
以讲授为主,教师可以对该图所表现的意图和历史事件做简要的介绍。
三、分组讨论
1.分组:
第一组:《拿破仑加冕》;
第二组:《加莱义民》;
第三组:《美杜萨之筏》(“思考与交流”);
第四组:《大卫》(“活动建议二”)。
2.讨论内容:
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选取的是什么样的特定场景?突出了哪些细节?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或立场?
3.小组形成意见,然后向全班发表,共同参与讨论。必要时教师补充一些背景知识,加深学生的理
解。
四、课堂总结
对艺术中的历史与历史中的艺术加以小结。教师鼓励学生在交流中提出问题,并大胆对问题做出假设性回答。要求学生在平时留意以历史为表现对象的艺术品,自己提问并寻找答案。适当布置作业,要求学
生在下节课口头回答自己的发现。
版本二: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内容包括三个层面;
1、展示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绘画作品。
2、指出画面内容及形式特点。
3、不同历史题材画作所隐
含的历史文化特点。
教学目标:
1、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从视觉形象中发现、寻找问题的能力。
2、学生了解到历史在艺术题材中所占有的重要位置,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关系,并培养学生从历史题材绘画中发
现艺术家个性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特设定本课的重点是要让学生了解到历史在艺术题材中所占有的重要位置。
2、难点则是在认识过程中,发展学生在绘画题材中发现不同的艺术美的能
力。
教学理念:
对艺术品内容的了解在很多情况下构成了欣赏活动的前提,欣赏历史性绘画对于历史背景和故事情节有更高的要求,所以本课要培养学生探索画面内容的好奇心。但历史故事或图像容固然是欣赏艺术作品的重要方面,但却不是欣赏活动的全部,画面形式和表现手法仍然是第一位的,艺术家针对特定主题和故事情节的处理方式和表现出来的个性才识关注的重点。
教具与学具: 教具:实物投影仪、画册、多媒体小平台 学具: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展示:电影版的《荆轲刺秦王》的刺秦片段
问:这是一件历史事件,谁知道讲的是什么故事吗?
出示:《荆轲刺秦王》字样。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中国战国晚期的公元前227年。当时,秦国统一其它六国的形势已定。而燕国是一个十分弱小的国家,燕王为了搞好和秦国的关系,曾将王子交给秦国当人质,王子在公元前232年携赢政的女人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王子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秦国大乱,然后联合其它国家共同消灭秦国。荆轲刺秦王事件失败以后,秦国以此为借口从而挑起战争。在公元前222年消灭
了燕国。
虽然这个故事发生的时候离我们很长远,当时的场景也已经不再存在,但是我们的作家、导演却都可以让我们重新去了解那段历史,那我们的美术家能不能再现历史呢?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一些图片,让我们来
看看美术家是怎么去表现历史的。
出示课题:美术与历史
出示《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提问:根据以上所提供的文字,能否把当时的场景用画面描绘出来呢?
(出示:荆轲拿着匕首追了上去,秦王看无路可逃,就围着大殿铜柱子躲避。荆轲把匕首向秦王使劲掷去,却因心慌力猛,匕首刺歪了,飞到后面的柱子上直碰火星。太医紧抱荆轲;而阶下秦舞阳早已吓得魂不附体,翻倒在地;地上一匣内盛作为见面礼的樊於期的首级;远处一卫土似已冲破禁令正欲向前解救。)
逐步展示:《荆轲刺秦王》(东汉、画像石)
提问:大家是否发现这张作品和我们平常看的画是不一样的,那它是什么美术形式呢?
提问:
1、为什么采用这样一种近乎剪影的形式?
2、为什么人物都是黑色的?
3、艺术家为什么排除秦始皇其他事迹不用,而专门选择遭到刺杀仓皇逃窜的场面呢?
艺术家的作品,有时候就是一本“历史著作”,只是,这本著作不是由文字写成,而是由生动的视觉形象组
成,向我们展示历史的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瞬间。
二:新课教学:
1、艺术与重大历史事件
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历史的呢?
有很多美术作品除了具有高超的艺术价值外,还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对于人们认识某些特定年代的重大社会政治事件及人物,提供了文字无法提供的难得的形象史料。
A、展示:《步辇图》(唐)阎立本 提问:画的是什么故事呢?请学生阅读P70第2段文字。(记录1300年前汉藏民族亲密交往情况的绢本
历史画卷。)
学生回答:记录汉藏和亲的历史画卷,画的是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答应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联姻、吐蕃使者前来迎娶一事。是一种纪念性的画作。阎立本选取的不是婚礼的大场景,而是唐太宗接见使臣的一个小片断。一件有关历史重要事件的作品,一方面展现了历史场面,另一方面,又更多
地融入了艺术家个人对历史事件的看法。
师:介绍画面内容,右边唐太宗坐在辇上(介绍什么是辇:古代用人拉着走的车子,后多指天子活王室坐的车子。)神态自若,王者风范,身边簇拥着9个宫女,左边分别是礼官、使者、翻译官。
提问:如何在作品里表现大唐泱泱大国的气势和唐太宗大国皇帝的气魄呢?画家为什么不去画婚礼的大场面,而是选取唐太宗接见使者的一个小片段呢?
答:一个过于宏大的像公主婚嫁的场面不是早期中国画家所擅长表现的,而且不宜于其中某一个特定人物的突显,观者的注意力太容易让场面中过多的其他细节所吸引;
提问:
1、仔细观察唐太宗和身边的宫女在人体比例上有何区别?
2、问: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坐着而其他人都站着呢?
3、为什么是女人来抬步辇?为什么坐着的人比其他人都画得大一些呢?
禄东赞虽然身为一国之相,但在大唐天子面前,总还是无法与帝王相媲美,于是人物的选择又已经决定了画面中最有权威、无人与之匹敌的唐太宗的地位;画家不仅描绘太宗本身举重若轻的神态,还用身旁女性的温柔衬托他的稳健持重,用禄东赞的体形与表情来衬托大唐的泱泱大国气势。所以,与其说这幅画是为了纪念汉藏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不如说它更是一种大唐气魄强有力的抒发
B、展示:开国大典(照片)
提问:同样是纪念性的时刻,知道这张照片表现的是什么吗?
提问:那如果让我们根据照片去画,大家会怎么去画呢?是如实去根据照片还是会加入自己的想法呢?
提问:那让我们看看这位画家是怎么去表现这一历史时刻的吧?看看我们同学中是不是和他的想法是一
致的呢?
展示:开国大典(油画)
提问:仔细观察两个画面,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吗?画家是怎么去表现的呢?
提问:各是什么角度呢?
(主要是要学生能够自己去比较。画和照片对比的意义主要是要表现出画家是怎么根据实际表现历史;画家是怎么把自己想法融入画面的。主要引导学生从两个不同的材质中比较人物的神态、位置安排等方面来分析画面。通过照片与油画的对比,画家对真实情况做了修改,通过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新中国的人民与
领袖的关系。)
2、美术作品与权利:
A、展示:《拿破仑加冕》(法国 达唯特)
提问:我们在前面已经欣赏了中国古代和现在关于重大历史事件的画面了,那我们看看外国的。现在我想再问问,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拿破仑”这个名字? 提问:那大家都知道哪些关于拿破仑的事呢? 提问:那看看我这张画面是记录拿破仑的什么事呢?
拿破仑既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伟大政治家,又是野心勃勃的军事独裁者。所以拿破仑在通过政变夺取王位,巩固自己的帝国政权之后,很欣赏画家达唯特的艺术才能,授予他宫廷首席画家的称号。从此,以新的热情为拿破仑的政权宣传效劳,并倾注了他全部的艺术心血。这幅《拿破仑加冕》正是这个时期奉
命而作的一幅巨制。
《拿破仑加冕》是画家忠实记录1804年12月2日在巴黎圣母院隆重举行的国王加冕仪式的一幅油画杰作。为了巩固帝位,这位皇帝极其傲慢地让罗马教皇庇护七世亲自来巴黎为他加冕,目的是借教皇在宗教上的巨大号召力,让法国人民以至欧洲人民承认他的“合法地位”。在加冕时,拿破仑拒绝跪在教皇前让庇护七世加冕,而是把皇冠夺过来自己戴上。身穿紫红丝绒与华丽锦绣披风的拿破仑,已经戴上了皇冠,他的双手正捧着小皇冠,准备往跪在他面前的皇后约瑟芬的头上戴去。在拿破仑的背后坐着那位穿镶红边白色法衣的臃肿的教皇,他双手搁在胸前,低头默认这一情景。整个气势十分庄严,人物多达百人,每个人物形象以精确的肖像来描绘,这里有宫廷权贵、大臣、将军、官员、贵妇、红衣主教与各国使节。金光闪烁,富丽堂皇,表现了人物衣着与殿内环境的强烈质感。
B、展示:《瑞鹤图》赵佶(宋)C、展示:清历代帝王画像
3、艺术与一般历史事件
看了前面几幅关于不同时代、不同形式的记录国家重大历史事件的绘画作品后,也让我们来欣赏欣赏那同样是反映历史的一般事件。我们大家先来看一段视频,看这段视频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A、展示:《狼牙山五壮士》(油画)
作品背景分析:一九四一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极端困难的相持阶段。九月二十五日,一团七连六班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和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等五位热血男儿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主力部队转移方向,掩护主力部队和两万多名群众转移。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而五位英雄临危不惧,以一当百英勇阻击2500多名日寇的轮番进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万丈悬崖。葛振林、宋学文被树枝挂住,身负重伤,被一老百姓发现救回;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以身殉国。这就是抗日战争中著名的狼牙山战斗。日寇在「五壮士」跳崖後,竟然整齐地排成几列站在「五壮士」跳崖处,随著指挥官的口令,恭恭敬敬地三鞠躬。
提问:看了这幅作品你的感受是什么?分析一下我们的画家是怎么去表现五壮士的?
五位英雄的排列象一座巍峨的山峰,狼牙山5位英雄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艺术中的历史有些是艺术家亲身经历的,但更多的是艺术家按照自己的思想和目的对历史的想象。
B、《梅杜萨之筏》(法国 籍里柯)
提问:这一绘画作品又是怎么样的呢?他们是怎么样的表情?
作品介绍:1816年7月,法国政府的巡洋舰“梅杜萨号”载着400多位乘客,开往非洲塞内加尔,途经西非海岸的布朗海峡南面时不慎搁浅,造成了惨重的灾祸。船长和一群高级官员乘救生船逃命了,剩下150多名乘客被抛在临时搭制成的一只木筏上。漂流经过十多天,筏上发生了一幕骇人听闻的惨剧:恶风大浪,饥饿煎熬,竟至啃吃死者的肉,直至精神失常,互相残杀……至第13天被救时,筏上仅剩下15人。其中5人登陆不久便死去。海上漂流13天,共死掉140多人。路易十八政府怕此事张扬出去受到舆论谴责,只在官方报纸上发了一条简短的消息,悄悄通过军事法庭判处船长降职和服刑三年就了事。两位木筏上的幸存者不服,向政府上书,却遭到打击,被解除公职。在忍无可忍之下,他们将这次船难经过如实写成报道,印成小册子公开发售。这一举动立刻轰动了国内外。籍里柯凭着这条新闻,绘成了这幅大画(491厘米×716厘米)。为了这幅画,籍里柯亲临病房观察病人的痛苦表情、临终前的模样,研究尸体腐烂的情景,还托筏上一个生还者木匠制作了一只木筏模型,让病人做模特儿,并详细访问船舶遇难的经过。他以金字塔形的构图,把事件展开在筏上幸存者发现天边船影时的刹那景象:他们有的振臂高喊;有的在挣扎;扶着儿子尸体的老人,对生还显出了绝望。木筏边缘净是漂浮的尸体,可还有人对生还存有一点希望,力图站起来呼救。图中左上方的一组,在议论着远处的船尖,相信一定是来救援的。画家在金字塔构图的尖顶上,为这幕悲剧的结局指出了一线希望,那条摇动着的红巾,正是法国人民在苦难斗争中的希望的象征。很显然,画家在这一海难事件中,看到了与复辟年代法国革命所遭遇的相似景象,《美杜萨之筏》不是一幅单
纯的“新闻”画,它是画家对现实的影射。
问题:做P73页的思考与交流然后回答问题:
让学生去观察画面,能够发现很多的细节,再总结
C、展出:《加莱义民》罗丹(青铜)
历史背景:14世纪百年战争时期,英国军队即将攻陷法国的加莱市,加莱市被英军围困将近两年,市民的生命危在旦夕。经过双方的谈判,英王爱德华三世提出残酷的条件:加莱市必须选出六个高贵的市民任他们处死,并规定这六个人出城时要光头、赤足、锁颈,把城门钥匙拿在手里,才可保全城市。这是法国
人民永难忘怀的历史悲剧。
提问:能否看出每位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教师总结:要把作品分开来讲,一个人物一个人物地分析,从整体到局部,从动作到面部表情,要去
引导学生去发现。)
布置作业: 书上三幅关于大卫的雕像,请在课余时间找出他们的时代和不同之处,画家又是怎么去处理的?
七、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艺术和历史的关系,也让我们了解了画家是怎么去再现历史的;我们从两大部分来讲,并借鉴了中外的一些巨作,使我们同学们的观察能力提高了很多,相信大家再在课余时间更能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怎么去分析历史画面,使我们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
高!
第三篇:高中美术 第五课《进入历史》说课稿
第五课 进入历史
教学目标:通过对美术作品所描绘的历史事件的解读,获得更多美的体验;能够从作品细节中推断其所再现的历史故事与典故,了解美术再现历史的方式和特点;进一步思考艺术家如何表现历史,从而达到对艺术品更深入的理解。
学习活动分析
本课共有两个“活动建议”和两个“思考与交流”,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安排。第一个“思考与交流”是关于故宫的,可以参考教材上的说明或查找相关资料来完成。第二个“思考与交流”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画面,体会悲剧性的效果最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活动建议一”是分析《开国大典》。可以适当复习第一单元第3课《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的相关内容并用表格的形式完成。形式鉴赏方面要注意构图和色彩,尤其是红色的运用体现一种喜庆的气氛,具有中国传统特色。在社会学鉴赏方面,有条件的话教师可以到互联网上找来艾中信的一篇回忆文章。比较式鉴赏侧重于画面上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辨认画面上的人物。
“活动建议二”主要是比较几件以大卫为题材的雕塑,教材已经给出了较为详细的提示,最好结合各自所处历史时期的审美特点来理解,也要注意每个艺术家所赋予大卫的不同内涵和意义。教师也可以找来《圣经·撒母耳记上》中大卫击败歌利亚的故事,加深学生对各种艺术处理的理解。
教学基本思路:教师用幻灯和投影展示画面,通过提示画面细节和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产生兴趣并主动进行思考,使单纯的学习和欣赏带有研究性质。学生在看画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多种奇异有趣的设想,这正是他们运用不同方式和多向思维进行观察的结果,老师对于这些奇思妙想应持鼓励的态度。对于画面所表现的历史故事的介绍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是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材料分析
用心
爱心
专心 1
教材内容分三个层面:1.展示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绘画作品;2.指出画面内容及形式特点;3.不同历史题材画作所隐含的历史文化特点。
教材所选用的历史绘画有中国汉代画像石、唐宋明清的卷轴画、现代油画(并附有照片作为比较),西方中世纪时期的挂毯和19世纪的法国绘画,作品均以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中心。过去的历史事件已经消逝不见,而绘画及其他历史遗物却成为展现往昔时代的最好视觉图像,这些图像有助于我们以一种更为生动直观的方式去了解、掌握历史。
在成为历史证据的同时,绘画不是直接照搬历史事件,而是以艺术的方式对历史进行再现。材料的不同、风格的差异,都会对历史的再现造成影响。通过不同时期、不同材质的艺术作品的比较,可以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其中的差别。
可以针对作品内容提问,引导学生对作品产生兴趣。如阎立本《步辇图》,可以问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坐着而其他人都站着呢?为什么是女人来抬步辇?为什么坐着的人比其他人都画得大一些呢?通过这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欣赏绘画,并注意到画面背后的历史。教师在对画面内容进行讲解时,除画面本身的故事情节和形式手法之外,还可以从政治、文化、性别等多种角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面对有限的视觉信息时,能尽可能开阔地扩展自己的想像,并获得更多的知识。
教学建议
对艺术品内容的了解在很多情况下构成了欣赏活动的前提,对于写实艺术或具有情节的再现性艺术尤其如此。引导学生识别画面内容也就是在引导他们进行欣赏。欣赏历史性绘画对于历史背景和故事情节有更高的要求,要培养学生探索画面内容的好奇心。
高中生对艺术品接触较少,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也相对薄弱,对于文字和绘画中的历史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所知不多,教师在参照历史故事讲解画面内容之时要引导学生注意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美术作品往往是艺术家为特定的消费群体和赞助人而制作的,具有某些特定的功能。当制作关于历史事件的作品时,会带有某些主观立场,对于真实的历史常有所改变。在欣赏历史绘画时,引导学生从历史知识和艺术两个角度分析、理解作品。
用心
爱心
专心 2
教师紧扣教学重点的同时,通过合理化的教学设计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只有主动在欣赏活动中发现艺术品的艺术价值,才能更进一步切实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把其他视觉资料与美术作品进行比较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将开国大典照片与董希文《开国大典》画作进行比较,可以使学生明白艺术的真实和历史的真实有何不同。
虽然本课着重绘画中所呈现的历史故事,但对于画作的欣赏却不能停留在对画面内容的认知上。由于缺乏绘画欣赏经验的人往往会将欣赏活动停留在对画面内容的认知上,所以在面对中学生的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一点,从内容切入,进而引导学生对作品本身的形式特征进行观察和研究,使学生意识到,即使在历史性绘画中,画面形式和表现手法仍然是第一位的,艺术家针对特定主题和故事情节的处理方式才是关注的重点。以东汉山东嘉祥武梁祠的《荆轲刺秦王》为例,在知道这一画面的故事之后,还要思考,艺术家为什么要在画像石中选择这样一个题材?为什么采用这样一种近乎剪影的形式?为什么人物都是黑色的?汉代艺术家排除秦始皇其他事迹不用,而专门选择秦始皇遭到刺杀仓皇逃窜的场面,正是在表明艺术家的态度。画像石减地平雕阴线刻的艺术手法决定了艺术作品近似剪影的形式特点;而中国传统上以拓片形式保存、传播画像石图像的方式,使我们看到的画像石作品成为黑白两色、类似木刻的艺术效果。只有把这几方面都结合在一起,才能对这一作品有更准确深入的理解。历史故事或图像内容固然是欣赏艺术作品的重要方面,但却不是欣赏活动的全部。艺术家在面对特定历史题材时表现出来的个性才是关注的焦点。(本课教学任务建议1课时完成,在课堂讲解的同时,注意提问和引导学生作答。可适当布置作业,要求他们找出课本之外的历史绘画,指出画面内容,并对表现方式做出分析。)
美术鉴赏《进入历史》教学资料
加莱义民(法国)罗丹
1886年,罗丹的又一件辉煌的英雄纪念碑组雕《加莱义民》完成了。这座群像组雕标志着他的现实主义艺术的杰出成就。1884年,罗丹正埋头于《地狱之门》的创作时,接到加莱城一位朋友的来信,信上说该城正筹划建立一座忠魂碑,拟请他制作雕像。罗丹异常兴奋地接受了加莱市这一委托。罗丹在这尊组雕上的不朽贡献,是首次注意了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表现。《加莱义民》组雕上共有六尊雕像,前边三个一组,后边三个一组,他们身材相似,都站立着,中间一个头发稍长,眼睛向下凝视的,是最年长、最有声望的欧斯达治,他那刚
用心
爱心
专心 3
毅的神情,显示了他内心的强烈悲愤与牺牲的决心。左边站立的一个紧闭双唇,两手紧握城门钥匙,显得情绪激动,为拯救市内民众,他视死如归,步子走得十分坚定。右边的一个身体转向右侧,略微抬起右手,似乎在对旁边的人说着什么,或鼓励对方在死亡面前抬起头来。后边一个两手抱头,陷入无比的痛苦之中。另一个年纪较轻的,用手遮住眼睛,眉宇间流露出对死亡的恐惧。最后一个人最年轻,显得有点踌躇,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不安。群像富有戏剧性地被排列在一块像地面一般的低台座上。这六个义民的造型各自独立,然其动势又相互联系着。组雕是一个整体,是一种充满着可歌可泣的义举形象的整体。有人说,罗丹的艺术在现实主义范围内是特殊的,它不是一种纯粹的学派,他的荣誉迟迟到来也就在此。可是《加莱义民》却向我们提示:罗丹那种彻底逼近真实和深入探索的精神,那尖锐的心理刻画和强烈的性格表现在震撼着人们的心。这件作品不论就其结构,或就其对纪念性形象的理解,以及对英雄人物的阐述,都具有革新的意义,显示了罗丹艺术的光辉不凡。
美杜萨之筏(法国)籍里柯
《美杜萨之筏》是画家籍里柯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浪漫主义杰作。泰奥多尔·籍里柯出生于法国里昂。15岁时到巴黎,最初向委尔奈学画,两年后又转入古典派画家格罗的画室。后因籍里柯不遵守古典主义法规,被视为无可指望的人而被赶走。籍里柯是法国浪漫派绘画的先驱。他年轻时热爱达维特的革命精神,绘画上崇拜鲁本斯,性格开朗外露。1816年去意大利后,又深为米开朗基罗的艺术所动,决心效法他的风格。1816年7月,法国政府的巡洋舰“梅杜萨号”载着400多位乘客,开往非洲塞内加尔,途经西非海岸的布朗海峡南面时不慎搁浅,造成了惨重的灾祸。船长和一群高级官员乘救生船逃命了,剩下150多名乘客被抛在临时搭制成的一只木筏上。从7月5日开始漂流经过十多天,筏上发生了一幕骇人听闻的惨剧:恶风大浪,饥饿煎熬,竟至啃吃死者的肉,直至精神失常,互相残杀„„至第13天被救时,筏上仅剩下15人。其中5人登陆不久便死去。海上漂流13天,共死掉140多人。路易十八政府怕此事张扬出去受到舆论谴责,只在官方报纸上发了一条简短的消息,悄悄通过军事法庭判处船长降职和服刑三年就了事。两位木筏上的幸存者不服,向政府上书,却遭到打击,被解除公职。在忍无可忍之下,他们将这次船难经过如实写成报道,印成小册子公开发售。这一举动立刻轰动了国内外。籍里柯凭着这条新闻,绘成了这幅大画(491厘米×716厘米)。为了这幅画,籍里柯亲临病房观察病人的痛苦表情、临终前的模样,研究尸体腐烂的情景,还托筏上一个生还者木匠制作了一只木筏模型,让黄疸病人做模特儿,去亚勃兰研
用心
爱心
专心 4
究海洋和天空,并详细访问船舶遇难的经过。他以金字塔形的构图,把事件展开在筏上幸存者发现天边船影时的刹那景象:他们有的振臂高喊;有的在挣扎;扶着儿子尸体的老人,对生还显出了绝望。木筏边缘净是漂浮的尸体,可还有人对生还存有一点希望,力图站起来呼救。图中左上方的一组,在议论着远处的船尖,相信一定是来救援的。这正是法兰西人民当年在革命斗争中遭遇的情况的写照。最后,画家在金字塔构图的尖顶上,为这幕悲剧的结局指出了一线希望,那条摇动着的红巾,正是法国人民在苦难斗争中的希望的象征。很显然,画家在这一海难事件中,看到了与复辟年代法国革命所遭遇的相似景象,《美杜萨之筏》不是一幅单纯的“新闻”画,它是画家对现实的影射。这种浪漫主义,正如当时英国浪漫派诗人拜伦在他的一首叙事长诗《唐璜》中所描写的惊涛骇浪的险境一样,可谓是先进思想的艺术反射。
拿破仑加冕(法国)达维特
拿破仑既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伟大政治家,又是野心勃勃的军事独裁者。他所建立的法兰西帝国,导致法国大革命的最终失败,但在防御外敌,加强法国实力方面,他又是一个英明的开拓者。拿破仑这一系列政治策略的成功,得益于他的“锦囊妙计”,那就是他“穿上了古代罗马的服装”、“讲着罗马的语言来实现当代的任务”,实现罗马时代一些帝王所惯用的对外扩张的军事路线。画家达维特所崇尚的古典主义艺术,也是以古罗马风尚为范例,采用古罗马的历史题材以宣扬“当代的任务”,这在画家前期的作品上尤为明显。所以拿破仑在巩固自己的帝国政权之后,仍然重视这位画家的艺术才能,授予他宫廷首席画家的称号。从此,达维特再度从徘徊与彷徨之中振作起来,以新的热情为拿破仑的政权宣传效劳,并倾注了他全部的艺术心血。这幅《拿破仑加冕》正是这个时期奉命而作的一幅巨制。《拿破仑加冕》是画家忠实记录1804年12月2日在巴黎圣母院隆重举行的国王加冕仪式的一幅油画杰作。为了巩固帝位,这位皇帝极其傲慢地让罗马教皇庇护七世亲自来巴黎为他加冕,目的是借教皇在宗教上的巨大号召力,让法国人民以至欧洲人民承认他的“合法地位”。在加冕时,拿破仑拒绝跪在教皇前让庇护七世加冕,而是把皇冠夺过来自己戴上。达维特为避免这一事实,煞费苦心地选用皇帝给皇后加冕的后半截场面。这样,既在画面上突出了拿破仑的中心位置(拿破仑站起来给皇后加冕),又没有使教皇难堪。身穿紫红丝绒与华丽锦绣披风的拿破仑,已经戴上了皇冠,他的双手正捧着小皇冠,准备往跪在他面前的皇后约瑟芬的头上戴去。约瑟芬身后的紫红丝绒大披风由两个贵族妇女提着。在拿破仑的背后坐着那位穿镶
用心
爱心
专心 5
红边白色法衣的臃肿的教皇,他双手搁在胸前,低头默认这一情景。整个气势十分庄严,人物多达百人,每个人物形象以精确的肖像来描绘,这里有宫廷权贵、大臣、将军、官员、贵妇、红衣主教与各国使节。构图之宏大,场面之壮观,为画家以前的任何作品所没有。达维特尽心竭力要画好这一幅鸿篇巨制,他找人帮他制作了一座模仿“加冕”全景的木偶模型盘,以便按照总体构思进行画面光线的调整。许多人被画家请到画室里来做模特儿。这幅画不愧是达维特一生的精心之作,它充分发挥了画家的素描造型与色彩写生的卓越才能:出场人物个个肖似,色彩服从整体构思,金光闪烁,富丽堂皇,表现了人物衣着与殿内环境的强烈质感。古典主义绘画的严正性达到如此境地,这在画家中可谓无以复加了。达维特对拿破仑的歌功颂德,也已达到了他的顶点,不能不为后世诟病。
大卫(意大利)米开朗基罗
此件作品是米开朗基罗为响应新政权的号召,应约返回佛罗伦萨而创作的。大卫,据圣经《旧约全书》中所载,是以色列国的一个少年牧童,由于他勇敢杀敌,为国建立了奇功,遂成为以色列国的首领。在基督教教义里,大卫是作为爱国的英雄来记述的。雕塑家为使雕像具有象征性,做成了一个青年壮士的形象。雕像做得很大,有2.5米以上的高度,连基座高约4.34米。大卫双目凝视着远方,左手拿着挂在肩上的投石器,正准备着投入一场新的战斗。雕像充分体现出一种顽强、坚定和正义的精神气质。把大卫作为保卫城市共和的一名青年战士的典型来塑造,正反映了米开朗基罗的政治理想。为了使雕像在台座上显得雄伟壮观,艺术家有意放大了他的头部和两个胳臂,这样,由于观者的仰视角度,在视觉上显得坚挺有力。用艺术再现《圣经》传说中古代以色列的大卫王,这在前期的雕塑与绘画中已出现过。过去的艺术家塑造或描绘的大卫,多半是表现他取得胜利时的情景,如大卫割下了敌人的巨头,大卫持剑把敌人首级踩于脚下,等等。而米开朗基罗这里表现的却是迎接战斗的状态(传说中讲,大卫在非利士人入侵以色列时,在前线给哥哥们送饭。敌方巨人哥利亚异常凶悍,当以色列人正难以抵挡时,少年大卫用投石器杀死了哥利亚,挽救了民族)。艺术的效果之最高潮,不是激情的后面,而是产生激情的前一瞬间。大卫怒目直视前方,正准备迎受这一高潮的到来,因而在艺术上显得更有力量。所以,后人一直把这尊历史名作视为保卫祖国,提高警惕的艺术纪念碑。雕像完成后,放置在什么地方成了当时热烈讨论的话题。佛罗伦萨政府为此特设了一个委员会,邀请许多著名艺术家(也包括达·芬奇)来参加。最后还是按米开朗基罗本人的意见,决定放在市政厅的门前(为便于保存,现已将原作移藏在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内,原来市政厅门前,安放了一
用心
爱心
专心 6
尊同样的复制品)。它被作为城市的保卫者的象征,鼓舞和教育着世世代代前来瞻仰的各国人民。米开朗基罗创作这尊雕像时,还不到30岁,但他的艺术风格已趋于成熟。在雕刻家的行会中,他已被公认为是艺术大师了。他的雕像大部分都是表现健美人体的。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一种人文主义思想的表现特点。人们刚从黑暗的中世纪桎梏下解脱出来,充分认识到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赞美人体的美,是对古代希腊艺术的一种“复兴”,其实,它的更深刻意义在于反对宗教的虚伪,重视人及其现实的力量,这是思想解放运动在艺术上的一种反映。而米开朗基罗由于深刻感受到意大利政治的动荡,他的苦闷与精神意志往往只能在自己的雕像中得到最深刻的发挥。人体是最能表现内在力量的形式。他要赋予大理石以新的生命,必须向它灌注一种属于人的肉体的力量,使它具有精神的象征性。
步辇图(唐代)阎立本
唐时,人物画获得空前发展,题材涉及重大政治事件、历史人物、贵族生活、道释等各方面,人物画名手辈出,阎立德、阎立本兄弟就是初唐时宫廷内最有影响的人物画画家。阎立本在唐初任高官,历经高祖、太宗、高宗三朝,正值唐朝从立国走向强盛的历史时期,他作为朝廷高官,目睹了这段历史的变化,所以他的画作内容多与唐王朝的重大事件,尤其是唐太宗的政绩有关。阎立本擅长写真图貌,因此他的人物画带有肖像画的色彩。《步辇图》描绘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来迎接文成公主的使臣禄东赞的情景。这是一幅纪实性的历史肖像画。画的重心在右边,唐太宗李世民盘膝端坐在步辇上,由一前一后两个宫女抬着步辇前行,左右两侧,有三个宫女扶辇,另有三个宫女分持宫扇及红色伞盖列于前后。画的左侧有三人,最前一人虬须红袍,手执笏板,应是引班的礼官;第二人着吐蕃民族服装,拱手肃立,为进谒者禄东赞;最后一人,身穿白衣,执笏,当是译员。据有关史料记载:贞观十四年(640)冬,吐蕃赞普遣其相禄东赞献金五千两及珍玩数百来大唐求婚,李世民将文成公主许配给松赞干布为妻。次年正月,又封禄东赞为右卫大将军,三天后即命礼部尚书江夏王道宗持节送文成公主到吐蕃。赞普大喜,见道宗尽子婿礼,又慕大唐衣饰、仪卫之美,为公主别筑城郭宫室,且自服纨袴以见公主。其国人皆以赭涂面,公主恶之,赞普下令禁止,后亦渐革其猜暴之性,并遣子弟入国学,受诗书。这个史实记录了当时汉藏两族的密切关系和文化交流,《步辇图》则是这一历史的形象证据。
文姬归汉图(金代)张瑀
用心
爱心
专心 7
“文姬归汉”是家喻户晓的故事。东汉末年文学家蔡邕之女文姬在战乱中被匈奴人掳去,为南匈奴左贤王妻,居12年,生二子,后曹操念蔡邕无后,以金璧赎回。古代画家如南宋陈居中等描绘这一题材,多以《胡笳十八拍》诗意为本,情节曲折复杂,而此图仅表现一支广漠中迎风疾行的十二人队伍。卷前,一汉人乘马执汉家圆月旗前导,骑下一匹小马驹紧随,以小马恋母暗喻文姬对故乡的眷恋。紧接的是主要人物蔡文姬,身骑黑马,貂冠胡服,足蹬皮靴,二侍者紧依马头挽辔。文姬之后有七乘簇拥护送,为首者头戴帻巾,手持团扇遮面,气宇轩昂,应是曹操派来的赎迎使者。他身边一人头戴皮帽,身穿紧袖长袍,束带革履,腰系佩饰,伏于马上,轻勒马缰,似乎是左贤王手下的送行官员,他面色沉郁,或许对左贤王送走蔡文姬不理解,显得不太情愿。其他五位侍从神态各异。最后是一位窄袖长袍、腰挎箭袋的武士,右手持鹰,左手持缰,一只敏捷勇猛的猎犬追随其侧。画面上,众人或以物遮面,或以袖掩口鼻,或藏头缩身以躲避扑面朔风,即便是犬马也无不如此。惟独文姬一人稳坐于鞍鞯之上,端庄威仪,挺胸昂头,双眼凝视前方,面部充满坚毅无畏和急切归乡之情。画面只截取行程片断,既无大队人马扈从,又无树木沙石、穹庐帐篷为衬,然而构图疏密有致,主体突出,相互呼应,人物表情生动自然,线描遒劲挺拔、富于变化,轮廓比例准确,敷彩简淡,晕染得体,真切地传达出长途跋涉的气氛和朔风凛冽的塞外环境,是一幅写实功夫极强的生动作品。此卷上角题有“祗应司张□画”六字,祗应司乃金章宗泰和元年(1201)设置的机构,可证为金代作品。“张”下一字漫漶不辨,郭沫若释为“瑀”字。有趣的是,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所藏宫素然《明妃出塞图》,与此卷极相似,只是宫氏之作多一武士和一抱一琵琶的侍女。两卷相较,张卷画风质朴而严谨,宫卷白描线条流畅娴熟,从画面风格和用笔考察,二者都应是金国之地的汉族画家所绘。
第六课 战争与和平教学设计及教案http:///msjy/mskt/9457715.html潘腾
学习目标:
1、欣赏中外优秀艺术作品,感受艺术家源于战争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流露出的悲壮、崇高等感情;
2、探究作品内容、形式和风格特点以及创作的背景,提高对美的鉴赏和表现能力;
3、能用自己喜欢的艺术表现手法,表现对战争与和平主题的理解。
教学思路:本课题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艺术鉴赏》《战争与
用心
爱心
专心 8
和平》,探讨的是一个凝重的话题——战争与和平,从课本来看偏重于美术。我采用美术、电影等艺术形式综合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在体验不同艺术形式的艺术魅力的同时,呼唤学生的和平意识,体现教学的人文精神。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有关“战争与和平”主题的艺术作品。教学用课件。教学流程:
一、导入(激发情感)看一看 想一想说一说 [播放电影《辛德勒名单》片段一]
[大致内容]当德国纳粹准备将孩子们集中运走,又正好被孩子们的父母看见时,他们的父母在生离死别之前发出了近乎绝望的叫喊。其中有孩子想方设法逃生的场面,让人震撼。本课一开始就利用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抓住学生的情感,为下面的教学做好情感铺垫。
[思考交流]
1、看了这个电影片断后,你有何感触?
2、你最想告诉大家的是什么?
战争,自文明萌发之始便恶梦般的伴随着人类。无论胜利与失败,都充满了杀戮与苦难。那些镌刻在石头上的痕迹,留在画面上的图像,储存在音符里的记忆,都是人们对逝去的生命的恒久纪念,更是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反思。[出示课题《战争与和平》]
二、作品欣赏(积累情感)—反思战争。在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战争与艺术有着密切的关联。
1、雕塑欣赏:《兵马俑》——秦
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没有秦始皇的统一战争,就不会有这样一个宏伟的奇迹;这个奇迹本身,也完全是战争的主题。
那么工匠们费劲力气烧制出像真人一样大小的俑为的是什么目的?俑的出现最主要是代替真人殉葬。这个地下军队其时是作为秦始皇的陪葬,他们在地下另一个世界里仍然保卫着秦始皇,听从他的调遣。其中各个俑长相各不相同,形态逼真,比例准确,和西方雕塑相比较,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
2、绘画作品欣赏 ①《1808年5月3日的屠杀》——戈雅
用心
爱心
专心 9
作者简介:戈雅(1746-1828)是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西班牙最具影响的艺术大师。他以极其多产而又风格多变的创作影响了后来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以及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艺术。
[思考交流] 在画面上最能打动你的是什么?画家用怎样的艺术表现手法达到动人心魄的效果的?
[画面故事]:作品描绘拿破仑统治下的西班牙人民奋起反抗但惨遭屠杀的历史事件。画面描绘的是西班牙宫廷后山的一角,夜空体现了黑暗中的马德里,地上的灯光代表了黎明前的黑暗。士兵的猥琐和人民的愤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品以极大的愤慨和控诉的激情,表现法国拿破仑侵略者在夜晚对赤手空拳的西班牙人民的屠杀暴行,歌颂西班牙人民对侵略者的反抗。
戈雅对灯光的独到运用,用低光源,让人产生不寒而栗的情感,反映出拿破仑镇压的残酷。
②《荷拉斯兄弟的宣誓》——达维特 法 [思考交流] 在画面中你感受到怎样的场面?
[教师对画面表现的故事作简单介绍]:根据古罗马历史故事改编。但是罗马城邦和邻近的伊达拉里城邦交恶,结果决定动武。但是他们似乎并不想大动干戈,因为战争会给双方极大的灾难,两败俱伤的后果是大家都不愿接受的。于是双方商定各选代表上场教练,谁最后赢,谁的城邦就算胜利。在罗马城邦,荷拉斯家族选出三兄弟去应战,对方也排除了三兄弟。值得注意的是,荷拉斯兄弟的姐妹已经许配给了对方的兄弟,一面是亲兄弟,一面是未婚夫,现在为了城邦的利益要拼个你死我活,她们内心又怎么能平静。决斗的结果是荷拉斯兄弟牺牲了两个,但最后一个终于打败了对手,为罗马赢得了胜利。
达维特没有描绘双方械斗的场面,而是选择了荷拉斯三兄弟出战前的情景。画面上,荷拉斯的父亲把三把宝剑交付给三兄弟。三兄弟相互扶持,伸手在接受宝剑时庄严宣誓:“不成功,宁死亡!”他们的动作威武有力,神情大义凛然。为了城邦的利益,抛弃个人家庭的情感,这种悲壮牺牲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在父亲的身后,三兄弟的母亲俯身安抚孙儿们,而三兄弟的姐妹,则痛苦地相互依靠,欲哭无泪。
③《内战的预感》达利:作品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画家在画面中想表达怎么样的思想感情?那些支离破碎的物象给你以怎么样的感受?
用心
爱心
专心
这幅画比较易懂,但形像却异常丑恶。“立体派”虽然是把客观世界的形象拆散以后重新加以组合,却并不那么可怕,因为至少它还是图案式的美感。达利的这幅画则把人体拆散再重新组合起来,以让它保持极逼真的效果。故使人更觉可怕。画中一只胳膊长在大腿上,而手又握住另一只大腿的根部,接在那条腿上的脚则踩在拆下来的屁股上,从大腿上边长出来一个狞笑的人头。一堆堆内脏似的物体抛满了地面。这是关于战争残酷的一场恶梦——甚至是只有在发高烧的时候才会产生的恶梦。
④《格尔尼卡》——毕加索:[教师简单介绍画面,引导学生欣赏立体主义绘画] 作品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说说画面中最打动你的是哪部分?为什么画家用黑白灰的表现手法?
画家在画面中想表达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那些支离破碎的物象给你以怎么样的感受?
[画面故事简介]作品表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法西斯空军野蛮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的事件。此画不是用写实的手法进行报道,而是采取象征的手法有力地揭露了侵略战争的罪恶和法西斯暴行。如:公牛头象征残暴和黑暗;马的嘶鸣象征痛苦的人民;像眼睛的灯象征光明、希望;手举油灯的女人象征光明、和平等等。作品以二维空间来诠释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物象,并把看到的物象分解成几何形体,然后主观地重新组合,构成画面,以追求物象形态的动感、变化。
小结:以上四件作品分别从四个不同角度对战争进行控诉,因此我们在欣赏作品时还应该注意作品抓住的战争的瞬间。
三、呼唤和平《布雷达的投降》 维拉斯凯滋(作品反映出作者对和平的强烈呼吁)
[画面故事]1625年西班牙军队进攻荷兰要塞布雷达,由于双方军力悬殊,要塞司令官尤金斯·纳萨乌斯基向西班牙军团司令斯宾诺拉投降,交出要塞城市的钥匙。这只是西班牙占领军的一次战役胜利,并没有挽救它最终失败的命运,更没有阻挡荷兰人的独立。画家对这件创作任务并不乐意,因为这是一次不光彩的侵略,而且事过10年,荷兰人早就收复了要塞,没有炫耀的意义。但是国王之命,宫廷画家不能不从,另一方面斯宾诺拉司令官是画家的朋友和主顾,最后画家不得不画。
用心
爱心
专心 11
作为历史画必须遵从历史的真实再现,画中主要历史人物必须是真实的,但绘画是艺术,必然体现画家的政治和思想倾向以及艺术观念。我们从画中可以看到画家是站在西班牙的立场上,运用人道主义来表现这一历史事件的。从画面上看,一场激烈的交战刚刚结束,背景空间开阔,大气浮动,弥漫着战火硝烟;前景敌对双方分列两边,双方司令长官达成协议,结束战争。画家显然站在胜利者一边,他塑造了英武的西班牙军士,标枪林立威严整齐;而荷兰军松散零乱无序,像一群乌合之众,形成胜败对比。西军司令斯宾诺拉和荷军首领纳萨乌斯基虽然握手言欢,但在形象塑造上,胜利者居高临下、宽容大度、具有高傲的尊严;失败者虽举首向上,但并没有乞求而丧失勇敢者的刚毅。这种一俯一仰的形象差别正表现了画家站在西班牙国家立场的思想倾向。画中西班牙军队人强马壮,而荷兰军人却漫不经心。但画家没有丑化失败者的形象,荷兰士兵仍然具有善良自尊的个性,使交战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画家“化干戈为玉帛”,有意地掩盖了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将一场侵略战争处理为和平休战的场面。
《和平鸽》:请同学们欣赏毕加索的《和平鸽》
如果说《格尔尼卡》毕加索要表达的是对战争的控诉,那么,在以上几幅画中要表达的则是怎样的情感?
《我的愿望》招贴作品 用儿童的角度反思战争。(人们不希望战争,人们一直在祈祷和平。在艺术当中,我们一直寄托着这种良好的愿望。)
四、课后作业(情感的表达)不仅仅毕加索可以用画笔控诉战争,呼唤和平,我们同学同样可以做到,课后,我们就来学习一种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招贴画。[制作步骤]
1、立意:确立想要表达的主题,2、构思:根据主题,进行构思设计
3、在构思设计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描绘。(请同学们结合自己对战争与和平这个主题的理解,采用合作的方式,设计制作一张呼唤和平、反对战争的招贴画。(建议:《1808年5月3日的屠杀》《荷拉斯兄弟的宣誓》《内战的预感》《格尔尼卡》四件作品如果条件许可,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每组讨论一件作品,观察体会后选代表进行发言。最后教师总结。))
用心
爱心
专心 12
第四篇:读《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后感
学号:201030006
4姓名:黄琪冰专业:生物技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文献阅读笔记
阅读内容:著作《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作者:陈平原北京大学出版社
读《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后感
最近我读了陈平原先生的《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这本书,感触颇多。这本书,通过“借助细节,重现现场;借助文本,钩沉思想;借助个案,呈现进程”的“触摸”方式,试图真切地进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之中。
书中从一场运动(“五四”那天广场上的学生运动)、一份杂志(《新青年》)、一位校长(蔡元培)、一册文章(《章太炎的白话文》)及一本诗集(胡适《尝试集》)入手,谈论“五四”新文化运动。作者选择了新文化运动中几个重要的关节点,仔细推敲,步步为营,借助若干意味深长的细节、断片、个案,来勾勒并重建历史,试图给读者关于新文化运动新的解读。
以“五四”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完成了中国文化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型,作者一改一般著作畅说“五四”之历史价值及思想意义的思维,从1919年5月5日《晨报》的报道入手,从五月四日当天晴朗的天气着眼,从五月四日是星期天发端,展开了对“五四”的另类叙述,我从中感受到,“五四”不再是中学历史教科书中“高处不胜寒”的象征性的“五四”,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五四”,读来让人觉得饶有趣味。
在我的印象中,“新青年”只是历史考试中常出现的一个名词,但在陈平原先生的描述下,我觉得《新青年》恰似新文化运动的“脊梁”,陈平原先生说“抚摸着这半个多世纪前的旧杂志,你依旧能十分清晰地感觉到流淌在其中的激情与活力,如果没有《新青年》的倡导与论辩,新文化运动将会是另一番模样”。可以打这样的比喻,《新青年》是沉闷的20世纪初的“空气清新剂”,人?新的思想、视野、兴趣似乎都是由之开端而风行于世;《新青年》无疑让无数青年重新奋发,让知识界不再存活于死气沉沉的“暮光之城”中了。
作为北大校长,蔡元培,则是当时的“精神领袖”,蔡先生提倡的思想自由与兼容并包为五
四、为《新青年》、为新文化运动均提供了广袤的场域,蔡先生的人格精神也是广为人知。但陈平原先生在书中不是复述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东西,而是强调“兼容并包”对“思想自由”的前提性价值与意义,在陈平原先生看来,“思想自由”是一个比较容易能实现的,或者说是不用提倡就可以做到,但如何为思想自由提供一个登台亮相的舞台,却实实在在需要“兼容并包”的呵护与培养。
五四新文化运动可以说是从文学革命开始的,文学革命又是从白话文发端的,在《学问应该如何表述》一节中,陈平原先生描写了《章太炎的白话文》一书的来龙去脉,并对其中的文章真伪进行了证与说明,当然,陈先生的意图不是考证,而是借此说明,国故派的章太炎在时代的影响下是如何反过来影响时代。
......陈先生虽然是用趣味的手法对五四新文化运动进行叙述,但我仍能从他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历史进程的巨大影
响。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积贫积弱,内忧外患,执政者和有志青年试图通过经济上的制度上的改革来拯救国家,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就是他们的努力,但他们的汗水并没能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之中。看中国的近代史,我们就会发现,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历史一直是在走下坡路,每况愈下,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这种趋势才得到了根本上的扭转。欧洲国家经济社会的两次飞跃同样如此,“中世纪的文艺复兴”、“近代的启蒙运动”通过文化的改革发展,带动经济社会的发展。由此可见,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的作用可见一斑,正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的历史进程开始往上走,五四新文化运动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思想,使中国的民族气质得到提升,让有志之士看到的拯救国家,复兴中华的方向,也让无数青年重新奋发,这是任何经济上政治上的改革所不能做到的,可以这么说,在思想文化领域,我们今天仍生活在“五四”的余荫里。
“文本中见历史,细节处显精神”这是我对这本书的评价。这本书虽然只有六章,只是勾勒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侧面,但却给了我不少真切的感受,让我受益匪浅。
第五篇:美术鉴赏 第三单元 第五课进入历史 参考教案
美术鉴赏 第三单元 第五课 进入历史 参考教案
发布者:牛牛 创作者:牛牛 来源:原创 点击:241 时间:2007-09-27 16:23:04
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审美自律”的内涵,即美术风格发展的逻辑和艺术家对个人风格和形式美的追求;
2.了解中国书法和文人画的一些主要观念和发展线索; 3.了解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印象派的主要观念和风格。教学重点与难点
1.美术作品中的纯形式因素;
2.美术风格发展过程中的继承和创新。教具与学具
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
学具:笔记本(或者作业纸,教师可以参考前几课的内容,按照比较鉴赏法的思路来设计)、笔。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导入:欣赏王羲之的《兰亭序》。
(教师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和艺术特色。最好能介绍一下这篇文章的具体内容,这样更能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教材给出的图片比较清楚,如果仔细看,其中的字都能辨认。)
2.完成第一个“思考与交流”:教师总结:这是大书法家王羲之在他著名的书法作品《兰亭序》中所写的一些“之”字。不过他可不是刻意写出来的,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7页第二段的内容。◆注意:教师可以提出要求:
①能否找到每个“之”字的原始位置。
②如果把这些字在作品中的位置交换一下,会不会影响全篇的效果? 3.学生思考并回答。
4.教师总结。指出,这篇作品是即兴写下来的,当时的情绪和感受自然而然地流露在其中;正因为如此,它是不可重复的。它的创作仅仅是为了把自己当时的感受表现出来,是一种相对纯粹的自我娱乐和情感抒发,没有外在的目的。5.教师展示作品:郭熙的《早春图》和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8页,并依据教材中的分析对这两幅作品进行比较。
◆注意: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适当加以引导,从作者身份、服务对象、创作目的、绘画形式、创新之处等进行比较。6.学生思考并回答。
7.教师总结,并点明教学主题“审美自律”。完成第38页的“思考与交流”。8.学生阅读并研究教材:学生阅读并分析第39页元、明、清时期的美术现象。◆注意: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几个方面来认识: ①作品的题材与内容。②表现方式。
③这些因素与艺术家的人品以及内心感受之间的关系。④对美的认识。
⑤创作主体意识(即个性化的增强)带来绘画领域中的什么变化。9.学生分析,教师总结。并且对文人画进行介绍、总结。
10.教师与学生一起赏析一些文人画作品,按照“意象美术”的欣赏方法来进行欣赏。着重要理解艺术家为什么创造这些形象,是表白心迹,还是超脱世俗,还是反叛社会等等。
11.课上或建议学生在课下完成“活动建议一”。
第2课时
1.复习导入:简单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请一些学生讲述一下活动的完成情况。教师进行总结,特别是要点明个性与共性的问题。指出,从“审美自律”这一趋势出现之后,艺术家们希望摆脱社会中流行的艺术程式,表达自己的感受。2.教师展示安格尔的作品《浴女》和德拉克洛瓦的作品《阿拉伯幻想曲》,请同学们运用感悟式鉴赏对这两幅作品进行比较。
3.研究教材第40页关于浪漫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的对立。注意把《贺拉斯兄弟的宣誓》和《自由引导人民》这两件作品跟表格中的文字描述对应起来。学生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
4.教师进行总结,并做一些必要的补充。
5.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分小组完成教材第41页的“思考与交流”。可以把学生对比《浴女》和《阿拉伯幻想曲》的结果跟教材提供的表格进行对比,看对两个流派的特点是否有不同的理解。
6.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请同学们发表不同意见。
7.教师展示印象派画家的作品,请同学们与新古典主义作品进行比较(用形式鉴赏法和比较鉴赏法完成这一活动)。
8.学生研究并分析教材:教师请同学们在比较的基础上分析教材的第41页关于印象派的材料。
◆注: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可以提出问题:
你认为印象派在当时为什么会引起观众的震怒和批评家的指责?
9.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回答上述问题(请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进行分析)。10.教师总结:印象派画家由于突破了当时流行的绘画程式与人们的欣赏习惯而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出现。
11.深入研究:请学生深入研究印象主义画家在哪些方面突破了传统的绘画程式。12.学生分析并回答,教师总结。13.完成“活动建议二”。
教学资料
自由引导人民(法国)德拉克洛瓦
欧仁·德拉克洛瓦(1798.4~1863.8)于1816年到巴黎学画。先进入古典派画家格罗的画室,后又研究普吕东。这幅《自由引导人民》(又名《1830年7月28日》,260厘米×325厘米),取材于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事件。画上所展示的这幕硝烟弥漫的巷战场面,是他在自己上百幅“七月革命”街垒战草图的基础上定稿的。这里除了参战的市民、工人以及那个象征阿莱尔的少年英雄之外,画家在正中还设想了一个象征自由的女性形象,她头戴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红色弗里吉亚帽,左手握枪,右手高擎飘扬着的三色旗,正转身号召民众向君主专制王朝冲去。她是全画的中心,观众注目的焦点,也是这幅三角形构图的制高点。德拉克洛瓦选择这个造型优美的自由女神形象作为全画的主人公,是他浪漫主义想像力的表现。在创作上,德拉克洛瓦追求的是个性解放。在社会改革上,他向往的是自由、平等。而要反映对被压迫民族的同情,要热烈歌颂人民群众争取自由的斗争,就必须选择具有象征意义的理想形象。采用历史或神话素材正是浪漫主义绘画的特色,因此,他在这里选择“自由女神”被认为是最合适的象征。女神的左侧,一个少年挥动双枪急奔而来。右侧那个身穿黑上衣戴高筒帽的是大学生,他紧握步枪,眼中闪烁着对自由的渴望(有人认为这就是画家本人),在他身后有两个高举战刀怒形于色的工人形象。前景上除了倒毙在瓦砾堆上的禁卫军尸首外,还有一个受伤的青年匍匐着想站起来,仰望着女神手中的三色旗。远处是处在晨雾中的巴黎圣母院。如果仔细观赏,还可隐约看到北塔楼上飘扬的一面共和国旗帜。这幅画气势磅礴,画面结构也极其紧凑,色调丰富炽烈,用笔奔放,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拾穗者(法国)米勒
法国现实主义绘画的兴起,当以巴比松画派为先驱。在这个画派中,最能真实地表现农民与自然的关系与矛盾的,应首推米勒。这幅作品便是他表现此类题材的系列作品之一。这幅表现农民境况的《拾穗者》在沙龙展出后,引起了资产阶级舆论界的广泛注意。一些评论家写文章说,画家在这里蕴有政治意图,画上的农民有抗议声。有人评论说:“这三个拾穗者如此自命不凡,简直就像三个司命运的女神。”甚至还耸人听闻地说:“这三个突出在阴霾的天空前的拾穗者后面,有民众暴动的刀枪和1793年的断头台。”在被法国革命风暴席卷过的巴黎,一幅画、一篇文章往往会被从中附会出政治色彩。发人深思的是,《拾穗者》何以能产生如此大的震动?据同代人回忆,米勒是允许他的革命伙伴按他们的需要来解释他作品的主题的。这一事实,足以说明米勒对于当代革命事件至少表示过同情。此幅《拾穗者》的草稿有二十余幅。可见,米勒在艺术上对法国农村现实的表达,并非只体现一种安于天命的思想,而是寓强烈的呼声于无声之中。米勒的一位艺术辩护人朱理·卡斯塔奈里曾这样来描述这幅画:“现代艺术家相信一个在光天化日下的乞丐的确比坐在宝座上的国王还要美„„当远处主人满载麦子的大车在重压下呻吟时,我看到三个弯腰的农妇正在收获过的田里捡拾落穗,这比见到一个圣者殉难还要痛苦地抓住我的心灵。这幅油画,使人产生可怕的忧虑。它不像库尔贝的某些画那样,成为激昂的政治演说或者社会论文,它是一件艺术品,非常之美而单纯,独立于议论之外。它的主题非常动人,精确;但画得那样坦率,使它高出于一般党派争论之上,从而无需撒谎,也无需使用夸张手法,就表现出了那真实而伟大的自然篇章,犹如荷马和维吉尔的诗篇。”这段话给我们欣赏、分析和研究这幅《拾穗者》提供了一个精彩的历史见证。它的力量产生于真实,因为它不是谎言,就能使敌人丧胆,让人民振奋。这就是米勒这一幅《拾穗者》的艺术意义所在。
兰亭序(东晋)王羲之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是王羲之51岁风格成熟时的代表之作。它像一盏灿烂的明灯,照耀着我国魏晋以来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历代书家无不奉之为圭臬。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后移居会稽山阴(今绍兴),遂为浙江人。他是司徒王导的侄儿,初为秘书郎,累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被尊为“书圣”。会稽佳山丽水,当时不少名士居于此地,吟咏性情。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山阴兰亭(故址在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风雅集会,参加的名流有东山再起名满天下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名理精湛游心物外的高僧支遁,以及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等41人。这天风清云淡,名士们分坐在蜿蜒的溪水两旁,司令的人将斟满的酒杯从上游顺流漂下,停搁在谁的跟前,谁就得饮酒赋诗。宾主兴致盎然,成诗37篇,众公推王羲之作序以存念。这篇流传千古的美文妙墨,当时即以蚕茧纸、鼠须笔乘兴所作。手稿共28行,324字,前松后紧,间有顺手涂改数处,极为自然随意,达到了“心手双畅”的圆融境界,加之酒后微醺,如有神助。醒后曾再书,竟不能复得。此帖传为唐代冯承素双钩廓填本,纸本,故宫博物院藏,素称“神龙本”。千百年来,流传有绪的《兰亭序》已深入人心,并孕育了以“中和”为极则的书法审美观念。其书势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用笔秾纤得体,遒丽天成;章法如斜反正,纵横自如。文中“之”字重复达二十多次,然字字意殊,极尽和畅变化之美。从书法美学上讲,表现为空灵、自然,以韵为尚;流露在笔尖墨端,则是任情适性,天真烂漫。早春图(北宋)郭熙
《早春图》是宋代郭熙的代表作之一,它敏锐地展现了严冬刚过,大地复苏的细微变化。远处峰峦高耸,山谷间雾气弥漫。中景楼阁,瀑布高悬,涧水奔流。近处河流刚刚解冻,渡口山路上旅客行色匆匆,枯瘦清简的松树有主有宾,攲正多姿,新芽初绽。画家运用纯熟的技巧,展现了季节的特点,细微地表现出悄然而至的早春气息,环境优美舒畅,意境深远。《早春图》山水灵秀,构图幽奇,变化多端,既有“春山艳冶而如笑”之姿,又给人“可游可居”之感。虽然篇幅不大,所画之图是兼具三远的全景式山水,但布景立意,妙合自然,几乎无懈可击,体现了郭熙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也是郭熙绘画理论的一个很好诠释。郭熙是宋代杰出的画家和卓有建树的山水画理论家。他的理论成就见于其子郭思辑录的《林泉高致》一书。他主张继承前人的成果,反对“局于一家”和“蹈袭”;主张“兼收并览,广议博考,以使我自成一家”。他认为绘画艺术水平的提高,不应仅限于技术的追求,一个优秀的画家还应力求做到“所养扩充”、“所览淳熟”、“所经众多”、“所取精粹”,要广泛接触生活,深入实践,师法自然,并且还要撷取典型,创造典型,绘制出“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山水世界。他指出:“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认为自然山水变化万端,远近深浅、风雨明晦、四时朝暮,无不相异。对于山水画的构图,他认为“大山堂堂为众山之主”,“长松亭亭为众木之表”,至于溪谷桥径、渔艇钓竿、人物楼观等,都须分布合理。特别重要的是,郭熙阐明了山水画构图取景的三种形式:“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郭熙把理论成功地运用到自身的山水画创作上。
千里江山图(北宋)王希孟
“宣和供奉王希孟,天子亲传笔法精。进得一图身便死,空教肠断太师京。”清人宋荦《论画绝句》中提到的这位王希孟,是中国绘画史上有大成就画家中最年轻的一位。王希孟就创作了这件宏幅巨制,时年18岁。《千里江山图》是这位英年早逝的天才画家留下的惟一的作品。它以一匹整绢画成,交替运用深远、高远、平远构图法则,撷取不同视角展现江山之胜。画面上,江山千里,气象万千。峰峦冈阜,苍莽起伏,江湖河港,浩淼无垠,气势雄浑壮阔又秀丽多姿。中间巉岩邃谷,飞瀑鸣泉,花红柳绿,茂林修竹,景色清幽,曲折入微。山水之间,设置有山村茅舍、寺观庄园、桥榭亭台、渔舟小艇,众多人物撒网捕鱼、驱车赶马、幽居闲适、游历赏景,生活气息十分浓厚。所有这一切都安排得有条不紊、虚实得体,既紧凑严密,又景致开阔,把南北方山水的特点糅合于一图。较之隋唐的青绿山水,都大大跨进了一步。内容上也摆脱了唐代青绿山水中习见的殿堂楼阁、仙山海市、游乐宴享等题材,而描画现实中的水村野市、游艇客船等场景,标志着大青绿山水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
潇湘奇观图(北宋)米友仁
明代董其昌曾说:“唐人画法至宋乃畅,至米又一变耳。”“诗至少陵,书至鲁公,画至二米,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其中的“米”,便是指米芾、米友仁父子。米芾长住江南,尤其对镇江一带的云山烟雨,饱游饫看,形诸画面,创造了“米氏云山”。其子米友仁,字元晖,绘画克绍父风,画史上对米氏父子有“大小米”、“二米”之称。二米多作江南平远景色,突破前人运用线条表现峰峦、云水、树木的画格,另辟蹊径:山石不作轮廓,用清水润泽出大貌,再以淡墨渍染,然后用稍浓墨笔破出并皴出大体层次,趁湿以大水错落的浓墨、焦墨横点叠垛。山的上部用墨稍浓,用笔密;山的下部用墨稍墨渲染。树木枝干多只用浓墨一笔画出,以大浑点作叶。山脚坡岸用浓淡适中的水墨横扫,多数不加皴斫。整个过程随意而自然,表现出江南山水云雨微茫,丘陵晦明,丛林隐现的意境,大大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技法。从米友仁《潇湘奇观图》中,可窥见米氏云山面貌。作品以“迷远法”构图,图中云雾占有大半。卷首云海弥漫,山峦隐约可见,远山坡脚随着云气的浮动变幻,逐渐显露,并重叠起伏地展开,远处峰峦终于出现在团团白云中。中段主峰耸立,林木扶疏,表现出远近层次。卷尾山色又隐入淡远之中,近处山冈上杂树丛集,草庐隐现,结束全图。全卷云树掩映,峰峦明灭,处处体现出生意郁勃的造化生机,表现了苍茫雨雾中自然界的特殊韵致。画面水墨淋漓,少见笔触,形象不作具体细致的刻画,含蓄自然,浑然一体,给人留下了远景云山迷蒙的印象。
鹊华秋色图(元代)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是中国山水画史上值得珍视的一幅作品。图像本身的笔墨、结构语汇及围绕此图的种种跋文,都构筑了此图丰富的文化内蕴。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亡后,身为赵宋皇室的赵孟頫开始似能坚守遗民气节,避居故乡湖州(今属浙江),精研诗、史、乐、书、画,以“吴兴八俊”之首的地位,活跃于江南文人圈中。然而,32岁时,他还是应元世祖忽必烈征召,赴京做官。此举在当时颇为轰动,尤其在南宋遗民士大夫心中,激起了阵阵涟漪,对他失望、不满者不乏其人。但不管怎么说,随着赵孟頫登上仕途,他终于踏上了这块与南宋隔绝了百来年的原北宋土地。1292年,他被任命为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此图所描绘的鹊山、华不注山,即当时济南府附近的两座名山。此图为横卷,分三段构图,右首之突兀山峦即为华不注山,它拔地而起,巍巍于旷野之上,超然奇峭,颇有卓尔不群的气派。山前有一排稚松,树干笔直,浓淡相间,增强了山体向上耸立的气势。中段的一丛杂树处于整幅画面的最前方,位于一方较圆整的坡岸之上,树木枝干粗壮,然种类、姿态各异,其枝叶或郁茂或光秃,色泽或火红或黄绿,丛树生长也依坡岸而斜向远退,与整幅画面纵向递退的动势相吻合。坡岸自身也施青绿重彩,变化丰富,使得这一组画面在前景中的位置显得十分突出。左首一段,远景中平坦、圆浑的屏障式山峦为鹊山,庄严含蓄,其平缓的造型与华不注之尖峭形成对比。鹊山前方的中景和前景中分置茅屋三间,式样简单朴拙。屋顶的赭红与缀满红叶的树林相呼应。前景中的茅屋则为数株垂柳掩映。屋舍周围一派田园风光,水畔有渔网置陈,河荡中渔舟荡漾,渔人劳作,空场上有山羊五头,亦施赭红,造型可爱,富装饰意趣。北方秋季散淡、宁静的氛围,充溢着整个画面,含蕴着丝丝缕缕的乡愁吧!此画非对景写生,而是赵孟頫1295年重归南方,在故乡吴兴为好友回忆北方佳景时,特意作的。
日出·印象(法国)莫奈
莫奈在巴比松画家户外作画的影响下,开始注意画天空、大气和人物在大自然的光照中的复杂色彩。为避战乱,莫奈离开法国,住在阿姆斯特丹,后又到英国。英国的雾都伦敦刺激了他的画瘾,他渐渐学会表现藏在烟雾中的景物。他在海德公园、泰晤士河上画了许多写生作品。散漫的光线极易发挥画家的小笔触功力。1871年,在离开伦敦以前,他又对英国风景画大师透纳的作品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深感透纳的外光表现是非常出色的。同年,他回到法国,决心投入到乡间大自然的田野、天空与江河的描绘之中。他在阿让特依住了约六年。在那里描绘河水的闪烁色彩。1874年,毕沙罗、西斯莱、雷诺阿、摩里索等画家决定组织一次独立沙龙。他们借用摄影家纳达在巴黎市中心卡普辛大道35号的一套工作室作为展厅,把展览会取名为“无名艺术家、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协会”。参展的画家共30人,莫奈就在这次展出中拿出了他这一幅震撼画坛的习作《日出·印象》。《日出·印象》展出后,受到社会的公开攻击。那位以“印象”来讽刺这幅画的《喧噪》周刊的记者路易·勒鲁瓦,本来是以此指责莫奈“对美与真实的否定”,可是这个名称从此竟彪炳画史,变成了极富号召力的光辉符号。在“印象主义”一词中,贬义内涵已消失殆尽,尽管当时展厅上的70幅画连一半也没有卖出去。《日出·印象》是莫奈描绘勒阿弗尔港口的一个多雾的早晨的景象:海水在晨曦的笼罩下,呈现出橙黄或淡紫色。天空的微红被各种色块所渲染,水的波浪系由厚薄、长短不一的笔触组成的。三只小船在薄涂的色点组成的雾气中显得模糊不清。船上的人或物依稀能够辨别,还能感到船似在摇晃缓进。远处的工厂烟囱,大船上的吊车„„这一切,是画家从一个窗口看出去画成的。如此大胆地用“零乱”的笔触来展示雾气交融的景象。这对于一贯正统的沙龙学院派艺术家来说乃是艺术的叛逆。由于它在印象派画史上的意义,此画习作也就长期被看成是一幅完成之作了。
荷拉斯兄弟的宣誓(法国)达维特
雅克·路易·达维特(1748~1825)出身于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最初的老师是其亲戚——罗可可画家布歇,后来又拜在皇家美术院教授维恩的门下。毕业时因创作获罗马大奖,赴意大利游学,在那里他爱上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的作品。回到法国后,他很快接受了狄德罗的激进思想,对封建王朝的腐朽现象深恶痛绝。当资产阶级革命的风暴即将来临时,他便以古代英雄为题材,创作了这幅《荷拉斯兄弟的宣誓》。这幅画原是1784年国王路易十六的订件。达维特没有按照统治者的意愿去画,而是加强英雄人物的刚毅决心。荷拉斯,是古罗马时代的一个家族。古罗马在建立共和制的历史时期,罗马人曾与比邻伊特鲁里亚的古利茨亚人发生战争,但是双方的人民却有着亲密的通婚关系。为了避免一场大规模的流血厮杀,双方统领达成协议,各选出三名勇士来进行格斗,以胜败来判定罗马城与阿尔贝城的最高统治权属谁。格斗以罗马的荷拉斯三兄弟战胜而告终。这个题材,早在17世纪就被法剧作家高乃依写过,它的主题思想是个人感情要服从国家利益。画家在这里表现了荷拉斯正送自己三个儿子奔赴战场,为祖国而战的时刻,他把剑握在手里,准备分发给他们。分发之前,三兄弟伸出右手向宝剑宣誓。年迈的荷拉斯举起右手,表示祝愿,祝他们旗开得胜!这时三兄弟向武器庄严地喊出“不胜利归来,就战死在沙场!”的誓言,画面的右角,是三勇士的母亲、妻儿和姐妹。母亲担心这次出征凶多吉少,哀痛得心如刀绞;一个女人搂着自己的孩子泣不成声;而勇士的那个姐妹(最右侧一个)的心情,此时更为复杂,她已经许嫁了古利茨亚人,双方的厮杀将对自己的命运产生巨大的影响,不论何方死伤,都将是自己的不幸。画家在这里采用多侧面揭示人物心理状态的手法,使这幕悲壮的戏剧场面具有丰富的可读性。妇女的哭泣与前面三个勇士的激昂气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从而更加强了主题的思想性。画上三组人物,老父亲居正中,构图显得稳定。这场宣誓,激情的焦点是在父亲手中的刀剑上。背景是三个带有多立克柱式(也译多利亚柱式)的拱门,它与前面三组人物相适应,使人物、环境显得更加庄严。他们为了民族兴亡,为了罗马的共和制, 将牺牲个人和家庭的幸福,这是多么值得可歌可泣!当这幅画在罗马完成时,在意大利立即产生了强烈反应。在这种政治局势极度敏感的时期,达维特的艺术受到了革命政党的注意。不久,达维特加入了资产阶级左翼的雅各宾党,并很快成为该党领袖罗伯斯庇尔的战友,后又被选为国民议会的议员,担任了议会的主席。这个时期的达维特,像有一把火照亮着他自己,这把“火”正是巴黎发生的革命暴动。他的另一幅名作《马拉之死》,也是在这种火把照亮下完成的佳作。
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了解美术风格和形式的发展逻辑;理解美术作品是如何表达艺术家的个人感受与独特的形式之美的;了解中国的书法和文人画的主要观念和基本的发展规律;了解19世纪西方艺术的几个代表流派: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
学习活动分析
本课共安排了两个活动,目的是分别用中国和西方的美术作品来考察形式演变的规律,也就是继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以及“思考与交流”灵活安排。
第一个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中国美术作品中形式和风格的继承和变化。这个活动可以和第38页的“思考与交流”结合起来进行。该“思考与交流”中用来分析各个时期山水画空间表现方式的示意图来自方闻的《心印》一书,有条件的话,教师可以找来帮助消化教材内容。根据该书三种空间表现方式的划分标准,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应该属于第二个阶段。但这种划分不一定非常准确,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另外要注意的是,这种分析仅仅是作品欣赏和比较的一个方面,不能因此而忽略了笔墨技法上更加明显的差异。
第二个活动通过对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现场照片以及透纳作品的比较,让学生较为具体和感性地理解绘画形式的演变现象。两件作品都只关注纯粹的光—色现象,尤其是阳光透过雾气的生动景象,而不太注意物象的立体空间效果,也没有明确清晰的轮廓,这就跟传统的绘画拉开了很大的距离;但是莫奈的作品更注重色彩的准确和生动,笔触也更加放纵,我们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笔画痕
迹。可以说,透纳为新的绘画形式打开了一个缺口,而莫奈则充分发挥了透纳作品中的可能性。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就会理解绘画形式是如何按照自己的逻辑一步步演变的。
教学基本思路
本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审美自律这一概念的内涵,并且了解这一趋势在美术领域的反映,对艺术家的创作又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分析作品,帮助学生理解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和艺术家的个性、情绪以及独特的审美观念对作品的重要影响。主要运用比较鉴赏法,使学生通过直观的认识来把握教材内容。
教学材料分析
教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审美自律现象和个人风格的出现。2.审美自律在中国书法和文人画中的体现。3.欧洲19世纪几个有代表性的美术流派的创作观念和风格特征。
“审美自律”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艺术家不是为某一个阶级、社会团体或者其他人从事创作,而完全从个人的兴趣出发,强调一种个性化的表达,同时在作品的视觉形式方面也无需屈从于公众的审美品位;二是美术的风格发展和演变有着自己的内在规律,不受外界社会因素的干扰。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因为只有当艺术家具有独立的人格和地位,才有可能自由地探索自己个性化的形式语言。但是,应该指出的是,尽管艺术家想获得创作上的充分自由,他们毕竟不是活在真空中,所以在风格上总是要继承前人的东西,然后再加以发展。
在中国,这类创作心态主要体现在书法和自北宋中期逐步发展起来的文人画上。在书法方面,教材列举了王羲之的作品《兰亭序》,使学生体会艺术家的情绪对书法创作所产生的影响。也就是说,中国的书法并不是呆板的“写字”,而是受书法家情绪支配的艺术创作。只有创作者的情绪参与其中,才能够达到一种酣畅淋漓、一气呵成的效果。关于文人画,需要注意的是这么几个方面:1.美术家的身份。他们不是职业画家,而是一些具有很高修养的文人、官员。2.创作态度。正因为他们不是职业画家,所以创作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业余的消遣和娱乐,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为了赚钱或者取悦于人。3.风格上强调个性化的语言。教材对北宋画家郭熙的作品《早春图》和米芾之子米友仁的作品《潇湘奇观图》进行了比较,大体上可以看出宫廷职业画家和文人画家之间的这些差别。这种身份上的差异如果要落实到画面风格上来,就有必要让学生理解这样一些形式特征:例如郭熙的作品构图是刻意安排的,树木山石都比较写实而米友仁的作品无论是用笔还是构图都比较随意自由,而且也不太计较画得像不像。
在欧洲,艺术家对个人风格的追求主要是从19世纪以来的法国开始的。有一些富于革新精神的艺术家反对当时官方美术学院所规定的绘画程式,试图开辟艺术发展的新方向。在这方面,教材首先讲述了安格尔与德拉克洛瓦之间的对立,并且还安排了两个表格来对比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风格特征。这种比较要突出的是流派和个人风格的差异。这一部分的另一个内容是印象派,包括它在作画方式上的变化和主要的创作观念。
19世纪的法国画坛风格变化非常剧烈。教材通过这些作品试图说明的是绘画越来越贴近个人,例如忠实于自己的眼睛和社会态度,而不计较传统的规范和程式。这也是“审美自律”的含义之一。学生在分析绘画时不一定能直接得出这样的结论,必要时教师可以补充一些背景内容,例如当时的艺术市场逐渐成形,美术家不是接受某些机构或个人的订件,而是画好以后挂在画廊里等人来买。这样的交易方式也有利于美术家的自由发挥。
教学建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把握合适的方向和线索,既不能偏离主题太远,也不要过于为主题所束缚,影响学生思考和探索的积极性。
所谓个人风格,是通过比较来确定的。因此本课需要对一些具体的作品进行对比分析。这种分析着眼于两个方面,即延续性和差异性。我们说某些艺术家创作的主要出发点是表达个人的感受,追求个性,这并不是说他们不需要参考和学习别人的技巧和方法;只是从“审美自律”的角度来看,他们自由发挥的程度要大一些。这可能是需要向学生说明的。
书法和文人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这里只能做一个非常粗略的介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一些补充。也可以跟以前学过的一些作品进一步进行比较,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文人画的特点。
教材安排的“活动建议”和“思考与交流”是为引导学生注意某些作品的特定方面,但并不意味着这些作品只能从一个角度来理解。必要时可以适当偏离这些活动所指示的方向,从其他更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角度来进行阐释,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另外,教材用表格的形式列出了一些作品和流派之间的差别,注意不要太拘泥于字句,而要引导学生将文字描述落实到具体的画面上来。
本课建议用2课时来完成教学。第1课时分析中国美术的发展情况,第2课时分析外国美术的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