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国有企业执行力
浅析国有企业执行力的构建
论文关键词: 企业管理 执行力 原因
提高措施
一、选题背景
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了不同的作用。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正处于攻坚阶段,国有企业要想克服客观条件的局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壮大执行力是关键。
国有企业执行力就是由企业领导者发起并最先掌握,企业的各个管理层次、各个经营决策单位、各个岗位的职工贯彻执行经营者制定的战略决策、方针政策、制度措施、方案计划和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能力。执行力的强弱程度直接制约着企业的经营发展,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对国有企业执行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二、国有企业执行力不高的原因
近年来,企业执行力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随着理论和实践的拓展,很多国有企业发现在管理过程中问题不断,其中最主要原因是企业的执行力出现了问题,以致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究其根本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2.1 企业中层管理者执行战略决策不科学
我们都知道中层管理者是企业管理的中坚力量,是企业员工的直接管理者。其在企业的具体身份是比较复杂的:人事关系方面,中层 管理者在上级面前是命令的执行者,在下级面前是企业形象的代表,受上司的委托管理某一部门,与其他部门经理之间互相配合,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在企业决策方面,中层管理者是情报的提供者和支持者,是企业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在日常工作中,部分中层管理者 整天忙得焦头烂额、疲于应付,事必躬亲,不会激励与授权下属,造成下属有依赖感,不能充分发挥下属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遇到突发问题没有主见,被上级领导的命令与指示牵着鼻子走,而不是科学地分析实际情况,提出更加合理的执行方案。
2.2 企业员工个人的执行能力不足
在当前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国有企业依靠外在的力量将市场竞争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引入其中。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要求企业员工必须快速地适应和提高自身素质。但是企业员工的思想意识却没有完全与之相适应。企业内部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员工培训和激励机制,使得员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对执行力不够重视,在对企业目标和任务的理解上难以统一,在具体执行时各行其是,难以形成有效的合力,进而影响企业整体的执行力。2.3 企业的监督考核机制不完善
对于企业而言,没有一个好的激励约束机制,没有检查力就不会有真实的执行力。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尚缺乏科学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这里面有两种情况,一是没人监督,只重视工作过程的氛围感受,不重视工作结果的检查。二是监督的方法不对。前者是只要做了,做 的好与坏没人管。后者是有些事没有明确规定该哪些部门去做,职责分工不明确,所以导致无法考核。
2.4 企业缺乏执行力文化的塑造
企业文化是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企业执行力提升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优秀的先进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形成强大的执行力,没有执行力文化的企业就没有内在的自觉执行力。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已经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影响,但是很少有企业注重培养企业执行力文化。
三、提高国有企业执行力的只要措施
3.1 强化责任与职责分工
责任心是一个人做事的基础,有了责任心,精力就会集中在执行上,干工作就会热心、用心、尽心,就会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出主意、拿措施、抓落实,执行就会没有任何借口。
而对于企业职工的管理,首要工作就是科学分工。只有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才不会产生推诿等不良现象。如果把企业比做一个庞大的机器,那么每个员工就是一个个的零件,只有他们爱岗敬业,公司的机器才能得以良性运转。,管理者应该以公司的发展为基础根据实际动态情况对人员数量和分工及时做出相应调整。
3.2 加强绩效管理
有的管理者认为执行人员的执行力不强,主要在于他们的技能有所欠缺,或者不愿吃苦,因此总是寄希望于通过培训来改变执行人的想法。殊不知这种做法既不能治标,更不能治本。事实上,我们忽略 了执行的真正动力来源——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向来是整个企业建设中的一大难点。绩效管理是战略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战略是关于如何完成公司或业务单位的使命和目标的一系列决策和行动计划。战略管理即对战略的形成与实施过程的管理,包括四个组成部分: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战略的制定、战略的实施、测评与监控。绩效管理即战略管理的第四部分——测评与监控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战略性的高度管理制度体系。
3.3 建立员工激励机制
激励是通过一定手段是团队成员的需要和愿望得意满足,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主动而自发地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创新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激发人才的能量,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激励励员工的方式包括:1)公司明文规定的物质奖励,企业事先设定好目标,当员工的表现达到标准时,企业或部门便给予员工奖金或礼物等物资上的奖励;2)弹性给予的物质奖励,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给予员工额外的物质奖励;3)给予员工正面的回馈,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员工了解他们的工作表现优异;4)公开表彰员工的表现,升迁颁发最佳员工奖等等;5)私下表彰员工的表现,例如:请员工吃饭或给予休假等。
3.4 完善人才选拔体系
企业发展离不开人,经营者的战略思想、方针政策、都是由人来 执行,人是执行的主体。要提高企业执行力,必须培养一支“执行”意识较强的员工队伍,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
企业执行力能否提高,执行力能否很好地贯彻下去,基层管理者的态度起着重要作用。他们在执行文化中发挥的是上下沟通的作用,在管理执行的落实上扮演着执行落地的重要角色。要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关键是要任人唯贤,选拔聘任那些示范性和带动力强的干部。其次,抓好普通员工队伍建设。员工的执行力直接关系企业整体执行力的作用发挥,全面激发员工的动力,是提高企业执行力的根本之需。
3.5 创建高绩效团队
美国管理学博士斯蒂芬.罗宾斯认为团队是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组成的正式群体。一个高绩效的团队不但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满足感,更可以提高部门的生产率水平和组织灵活性。唯有建立高绩效的团队,企业才能在竞争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建立高绩效团队必须做到:一选拔核心人物 团队没有带路人,大家就不知道听谁的,谁说了算?拥有核心人物的团队才会拥有雄厚的战斗力。二是开放沟通 进行平等的双向式的交流;最终达成一致的观点和行动。三确立共同目标 要使团队高效运转,就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愿景,它能够给团队成员指明方向,是团队运行的核心动力。
3.6 促进员工职业化 执行是依靠人去实施的,所以要保证有效的执行力必须要有职业化的人。
职业化的人包括公司各个层面的人员。首先要有职业化的管理者。管理是一把双刃剑,管理别人的同时也是管理自己,如果连自己都无法管理的管理者首先就不成其为管理者。企业执行力的实现,是每一个员工的责任和义务,作为管理者首先应做到的是自己要去执行。其次要有职业化的员工。企业执行力的实现,就是员工职业能力的实现。要提升企业员工的职业化水平,一方面在招聘过程中要挑选具备较强执行技能的员工,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进行持续的职业化训练,再一方面就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建立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良好的职业发展通道以及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
3.7 营造执行力文化
企业执行力建设实际上是企业一种执行文化的建设。“执行力”的基础就是在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敬业、责任、高效”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犹如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成员之间相互理解形成共识的产物,是企业精神和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的总和。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只“无形的手”,实现对企业员工的“软”管理。企业执行力文化是指保障企业有效执行的员工的价值观念、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乃至行为习惯的总和。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树立共同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对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执行力文化是看不见且被执行着的软件。执行力的关键就在于透过企业 文化塑造和影响企业所有员工的行为,进而提升企业的执行力。因此,企业领导者最大的任务之一就是营造企业执行力文化。
四、结语
国有企业要想现代经济激烈的竞争中取得长远的发展,必须把提升企业执行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一项长期任务来执行。
第二篇:试论国有企业干部作风与执行力建设
试论国有企业干部作风与执行力建设
作风关系到人的品格,党风关系到人心向背,而党风集中体现在领导干部的作风上。国有企业党员领导干部就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争先创优的精神、一抓到底的决心,深入推进干部作风建设。
一、良好的作风要在思想教育中得以养成
所谓“诚于中,形于外”。作风是外在的态度和行为,它与内在思想有紧密联系。要将思想教育转化为企业党员领导干部的自律行为,则应该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学与信的关系,努力提高队伍素质。加强学习、强化教育则是提升队伍素质、改进思想观念的基础。要通过学习教育使得干部队伍思想观念发生转变,在效果上要达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从而促使队伍作风、工作面貌焕然一新。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要深化企业战略学习,掌握相关理念知识;要学习掌握现代企业建设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识。
二是处理好查与改的关系,努力解决实际问题。直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地加以改正和克服,是作风教育取得实效的保证。加强作风教育,就要将思想教育和整改问题结合起来,坚持真抓实干、杜绝表面文章。查改问题要从实际出发,明确重点,本着有错必改的原则,切实解决好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首先要认真查找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广泛听取职工群众意见,自觉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其次对于检查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进行仔细梳理,对症下药,最终使存在的问题得到完全解决,实现查与改的统一。
三是处理好言传与身教的关系,注重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企业领导干部是贯彻上级各项决策的组织者,是企业各项工作的具体指挥者。必须把企业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的作风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首先,领导干部要切实负起领导责任,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坚持抓工作带作风,认真落实作风建设的各项任务。其次,领导干部还要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善于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做到身体力行、身先士卒,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队伍形成良好的风气。
二、坚强的党性要在工作实践中得以强化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升党员干部作风修养,必须努力增强“六种意识”。
一是要树立集体大局意识。所谓大局,是一个相对概念,反映的是局部与整体、个人与组织和公与私的关系。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职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大局。因此,要主动为政府分忧、扎实促进经济、倾心服务发展。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偏离这个大局。广大党员干部都生活在中国共产党这个“大家庭”之中,每个人都是党的一分子,各项工作靠大家开展、成果靠大家创造、形象靠大家维护,大家不要问党给了我什么,而要问我为党做了什么,真正树立“党兴我荣、党衰我耻”的观念,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维护党的形象,真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不说有损党的形象的话、不做有损党的形象的事。
二是要树立团结协作意识。众人拾柴火焰高。个人能力素质高低,在众人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团结协作需要正义。大家为工作走到一起,做工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合作的过程,工作中出现不同意见很正常,尊重公理,就能找到待人接物的“天平”,因此,没有必要搞无原则的纠纷,更不能拿个人感情说事,搞工作之外的远近高低。团结协作需要品德。无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人格一律平等,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尊重。团结协作需要包容。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人格主体,在性格、能力、说话和处事方法等方面,都可能存在差异,工作中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和争论分歧,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学会隐忍;要有容人之量,襟怀坦荡,与人为善,促进和谐稳定。
三是要增强敬业奉献意识。职业,既是每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大家展示才华的平台、成就事业的舞台。从大的方面讲,做好本职工作,是职责所系、事业所需,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尽到自己的一份社会责任。从小的方面讲,在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条件下,拥有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当属来之不易,理应备加珍惜,应当尽到家庭责任。一个人的成长很不容易,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家庭的付出、个人的努力、他人的帮助和社会的关爱。当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就意味着有一种“担当”,就是要尽责、奉献,反哺家庭和社会。敬业奉献的过程,实质上承担责任的过程,也是追求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的过程。反之,如果工作不负责任,有业不务业、爱岗不敬业、守业不精业,尽管可能取得一时的安逸享受,但误的是自己,影响的是同事,也就不能称为一个真正有责任、有价值、有担当的人。
四是要增强开拓创新意识。创新,是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回顾党领导下的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历程,每一点发展进步,无不打下创新的烙印。创新,并不是要标新立异,把简单的事搞复杂,更不是异想天开,让大家去做高不可攀的事。就是如何联系本部门、本岗位的实际,运用新的理念、新的思维、新的知识、新的技术,从制度设计、技术手段和日常管理等各个层面,找出促进工作事半功倍的措施和办法来。在当前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事物的发展变化一日千里,如果固步自封、抱残守缺,势必步人后尘、落伍于时代。因此,只有创新,才有发展进步。
三、高效的执行力要在制度建设中巩固
教育是软约束,制度是硬道理。要贯彻从严治企业的方针,就要把作风要求贯穿于工作制度和日常行为规范之中,把领导干部的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以制度管理来规范行为,以制度推动作风建设,提高执行力。
一是完善领导责任机制。开展企业作风建设,企业党员领导干部要增强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加强对作风建设的领导,做好组织推动工作。要建立作风建设责任制,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抓落实的工作格局,逐人逐级明确分工,将作风建设的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形成良好的氛围。
二是完善工作规范机制。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规范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求,如在改进思想作风方面,建立政工例会、戒勉谈话、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在改进学风方面,建立学习日、领导论坛等制度;在改进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建立考勤、评查等制度;在改进生活作风方面,建立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等制度,克己慎行、洁身自好,做到干事干净。通过上述制度的落实,促使领导干部作风规范化、常态化。
三是完善评价考核机制。要建立干部队伍的作风考核评价体系,将员工作风建设情况纳入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将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方面良好风气、企业职业道德等作为评价干部作风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明确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的作风要求。要将干部作风和评先评优、提职晋升联系起来,发挥导向作用,使各项制度转化为企业干部的自觉行为,成为长期的行为规范。
四是完善制约惩处机制。要强化执行情况的检查,通过明查暗访、定期会议分析作风状况,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和落实,及时整改不良苗头和倾向性问题。要强化外部监督,把各项规章制度公布于众,建立对职工群众反映问题的受理、调查、反馈机制。认真执行企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坚决查处违法违纪行为。
第三篇:从《细节决定成败》感悟国有企业的执行力
从《细节决定成败》感悟国有企业的执行力
——深圳市长城惠华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蓝金青
《细节决定成败》初听这本书名字,似乎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了,经过学习再仔细研读这本书,却是深有感触,作者在书中,不断强调,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重视小事,关注细节把小事做细,做透,揭示了细中见精,小中见大,寓伟大于平凡的真理。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
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这段话指出了我们工作中的通病。
再高的山都是由细土堆积而成,再大的河海也是由细流汇聚而成,再大的事都必须从小事做起,先做好每一件小事,大事才能顺利完成。一个细节的忽略往往可以铸成人生大错,可以造成事业颠峰之危,而一个细节的讲究,可以让企业咸鱼翻身,可以在谈判中力挽狂澜于不倒。
在这里我想谈谈国有企业的执行力问题,所谓企业执行力就是由企业领导者发起并最先掌握,企业的各个管理层次、各个经营决策单位、各个岗位的职工贯彻执行经营者制定的战略决策、方针政策、制度措施、方案计划和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能力。简单地讲,企业执行力就是企业各级执行主体按照规定的标准,以一定的速度完成各种任务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应该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企业执行力的强弱程度将直接制约着企业的经营目标能否得以顺利实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国有企业正处于一个非常时期,改革和管理创新过程中的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的国有企业与世界500强相比、与国内许多非公有制企业相比,具有明显的差距,决策者和管理者经常出现诸多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根本问题就在于存在着执行力缺
失,也就是一些细节的执行存在严重的疏忽,成为国有企业持续发展的“瓶颈”。
部分国有企业的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实践的水平与现代企业管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基础管理存在制度的执行不能够长期坚持不懈,必然造成企业执行力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
有的国有企业管理层次过多,管理幅度过大,使得企业执行力消耗太大。这其中几乎没有细节,而不是忽略细节,主要表现一些国有企业只给大方向,没有督导,更不会去考核也不会有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那么在执行层面员工的就一塌糊涂。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在比较中国公司员工与日本公司员工的认真精神时曾说:如果让一个日本员工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员工会不折不扣地执行,每天都会坚持擦六次。可是如果让一个中国员工去做,那么他在第一天可能会擦六遍,第二天可能也会擦六遍,但到了第三天,可能就只会擦五次,四次,三次,到后来,就不了了之。有鉴于此,他表示,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正如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所说的: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琐碎的,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细节往往被我们忽视。随着经济的发展,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也要求人们做事认真,精细,否则会影响整个社会体系的正常运转。对一个单位来说也是如此,单位要成功,就得靠每一个员工做好每一个细节。
企业执行力的保障是内部的管理。通过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规范的、有章可循的“以制度管人,而非人管人”的管理机制,在企业内部建立“制度至上”的管理理念,即企业管理一定是建立在制度的安排上,而不是建立在权谋上,增加内部管理的公平性。制度制定后关键是执行,管理者要常抓不懈,加强各项制度的执行,只有这样,职工才会严格遵守制度,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指标,提升企业的执行力。
所以一个国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把企业每个员工做的每个细节有机地联系,协调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才能使单位发展壮大,才能提高执行力。
细节是生活与事业中一些很小的闪光点,但它的作用却不可低估。有些人奉行做大事,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胜人一筹,从而忽视小节,结果不但没有提升自己,反而更加失败。因为他们不明白,浩瀚的大海是由一滴滴水融会而成,茂盛的森林是千百棵树连接而成,骄人的战绩更是无数细小的成功凝聚而成。让我们把握生命中的细节,酝酿过程中的细节之美。只有这样,你才会取得不断的成功。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这种人无法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而只是当作一种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热情。他们只能永远做别人分配给他们做的工作,甚至即便这样也不能把事情做好。而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对照自己的工作,确实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急待提高,在细节上多下功夫,使自己不断进步提高。
2006年11月6日
第四篇:海盐县国有企业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执行力的思考
海盐县国有企业加强作风建设
提高执行力的思考
一、引言
现代管理学认为“三分战略,七分执行”,企业执行力不仅关系到企业兴衰成败,更维系着企业能否持续发展。从近年我县国有企业各项工作推进情况来看,发展并不平衡,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执行力不够。当前,正处于“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是攻坚克难之年,也是承前启后、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我县国有企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提高执行力,促进企业科学健康发展成为摆在领导层面前的重要课题。基于问题之迫切性、现实性和重要性的考虑,本文尝试以我县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简述加强执行力建设的重要性,分析当前执行力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员工队伍等三个层面探讨研究加强执行力建设的对策建议,从而达到全面提升我县国有企业执行力的目的。
二、执行力建设的内涵
企业执行力,它是指由企业领导者发起并最先掌握,企业的各个管理层次、各个经营决策单位、各个岗位的员工贯彻执行经营者制定的战略决策、方针政策、制度措施、方案计划和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具体过程,是完成任务的态度和精神,是抓落实的手段和能力。它是衔接企业战略规划、经营目标和经营结果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能否得到落实;关系到企业各项工作能否按质按量完成;关系到企业各项活动能否有序进行;关系到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它反映了企业的总体状况,对企业的兴衰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因。具体来说,执行力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从执行力的含义看,指的是一套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采取行动解决问题来实现目标的系统流程。对于企业来说,执行力是一门如何发展的学问,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提高效率、达到目标。
其次,从执行力的实践角度看,企业发展目标最终要靠企业主体的实践活动来完成,即通过员工的执行能力把企业发展蓝图变成现实。也就是说,执行力是把企业规划变为客观现实的重要载体。
第三,从执行力的作用看,主要表现在:执行力是企业员工素质的综合反映。执行力,说到底是由人的因素决定的。就是说,是由人的精神状态、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实践经验以及协调能力等诸要素构成的。这些构成要素的质量,决定了执行力的强弱。因此,一个执行力强的企业,必然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而具有高素质员工队伍的企业,必定是充满希望的企业。
第四,执行力是企业文化的重要体现。企业文化体现了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的灵魂。它由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 中凝练而成。而这种过程也正是企业把执行力不断地付诸于实践的过程。可以说,企业文化源于通过执行力的实践活动,又反过来对执行力产生深刻影响。企业文化一旦注入到执行力中,必定会以其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形成一个意志统一,步调一致,上下联动的团队,从而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量。
第五,执行力是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企业发展要靠全体员工的努力来实现,要靠企业执行力来保证。因此,无论从企业的领导班子到职能部门,还是从管理层面到员工队伍,其精神状态及工作能力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整体利益,并对其产生一定的以至于重大的影响。如果是一个执行力强的企业,无论是领导者、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都会站在全局利益的高度,对每项工作都表现出一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坚定不移的服从意识和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自觉自发、全力以赴地为实现既定目标进行不懈的努力和奋斗。
三、当前执行力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总体上我县国有企业各项工作势头良好,抓的紧、力度大、效果明显。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对决策和部署执行力不强、执行力弱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敷衍塞责的消极执行。一是推托应付。有的对上级的工作要求能推则推,推不了的则拖,被动应付,推一推,动一动,不推就不动,甚至推而不动。即便是定下来的许多事情,有的也是表态积极、行动消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二是慢慢腾腾。有的不主动、不积极,即使是可以马上办的事,也要等待观望,贻误了时机,使该干的事干不成,能干的事干不好。三是不敢碰硬。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有的缺乏一种干事创业的锐气,缺乏一种化解矛盾的底气,缺乏一种攻坚克难的志气;有的求稳怕乱,怕困难,怕惹事,不敢得罪人,不敢碰硬解决棘手问题;有的有利的事争着管、无利的事都不管,遇到矛盾绕着走。
(二)不切实际的形式执行。一是空转状态。有的习惯于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满足于当“传声筒”、“留声机”,上面讲什么回去就说什么,觉得传达了、学习了、强调了,就算大功告成。有的工作布臵了没回音,规划了没行动,开头了没结果,安排了没检查,使许多工作要求行动在嘴上,停留在会上,落实在纸上。二是漏斗现象。贯彻上级工作要求时,有的像漏斗一样,看起来上粗下细,结果是跑冒滴漏,层层简化淡化,有的甚至完全走了样。三是花架子行为。有的干工作部署之初雷声大,落实起来雨点小,说起来惊天动地,做起来毛毛细雨。有的抓工作虎头蛇尾,摆开的架式很大,收到的实效不多。
(三)墨守成规的教条执行。一是机械主义。有的执行上级要求时不能很好地把上情与下情、上情与实情相结合,囫囵吞枣,照本宣科。有的习惯讲大道理、大原则,研究工作缺乏针对性、指导性,工作无特色、无创新,打不开局面。有的对待政策,机械地理解执行。二是拿来主义。有的无所用心,凡事都等别人的经验,照葫芦画瓢,人云亦云,照搬现成的,就是没有自己的。三是经验主义。有的因循守旧,不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本领,习惯走老路,破解发展难题和推动工作的办法不多、路子不宽。
(四)事倍功半的低效执行。一是工作无重点。有的干工作没有中心,做事情没有重点,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有的朝令夕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有的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辛辛苦苦效率低,忙忙碌碌实绩少。二是内部少合力。有的同志配合意识差,遇到得罪人的事就推,见到棘手的问题就躲,不能全力维护大局的团结,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难以形成工作合力。三是责任不落实。有的企业管理松弛,职责不明,任务不清,赏罚不严,出工不出力,你管我管大家管、最后人人都不管,导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
四、进一步提高我县国有企业执行力的对策建议
执行的关键在人,针对执行力现状的分析结果,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提升我县国有企业的执行力。特别是提高“策划变蓝图”的设计执行力、“蓝图变现实”的建设执行力、“投入变回报”的运营执行力,以及管理“粗放变集约”的保障执行力。如果每一位企业员工都能够真正接 受“执行”的企业文化,根据各自的岗位特点,提高自身的执行能力,共同培育企业的执行力,企业的战略目标就一定能够顺利的实现。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领导班子是加强执行力建设的关键
“群雁高飞头雁领”,有没有执行力,执行力强不强,领导班子是关键。领导班子既是上级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又是本级各项决策、任务的制定者,是整个执行活动的组织者和督促者,其执行情况如何,落实的效果怎么样,关键就看领导班子抓执行的力度和决心。领导班子必须按照“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要求,不断提高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和执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的方针政策和决策措施的顺利贯彻执行。
一是提升人格魅力。实践证明,领导干部人格魅力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团队的忠诚度、凝聚力。因此,领导干部要注重党性修养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勇于探索、勤于实践、率先垂范,既提升自己的人格号召力,又让员工们感觉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崇高的,前途是光明的,奉献是值得的,使全体成员都能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二是培育执行文化。把执行力作为一项科学来研究和实践,借鉴和吸收企业管理中有关执行力的经验和做法。首先,要在领导干部中倡导“拒绝借口,无条件执行”的执行文化 理念;其次,要在领导干部中倡导“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执行文化理念,敢于结合实际,完善决策,创造性地执行,提升效益;第三,要在领导干部中倡导“迅速反应、立即行动”的执行文化理念,雷厉风行,一抓到底,迅速地想尽办法完成任务;第四,要在领导干部中倡导“能够把简单的工作完成好就不简单,能够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不平凡”的执行文化理念,把执行培养成每一位领导干部的习惯,尽全力做好每一项具体工作。
三是提升识才用人的能力。创新用人机制,坚决做到“任人唯贤”、“唯才是举”;支持改革者,鼓励创新者,重用实干者,鞭挞无为者,淘汰落后者,惩治腐败者;让想干事的有舞台,肯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市场,会干事的有空间,干成事的有地位。努力形成大家想干事、能负责、有地位的氛围。
四是提升创新能力。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执行力缺乏创新,任何一个组织都不可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创新思路,更新观念,在超越自我中提升发展的新境界,在激烈竞争中夺得领跑的主动权,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实现更高的新跨越。坚持与时俱进,做到“学习新知识先人一步,接受新事物超人一等,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升城市开发建设的能力水平。”
五是提升破解难题的能力。工作越往前推进,越接近目标,面临的困难就会越来越多。因此,领导干部要深入探索 事物发展的规律,突破思维定式,走出机械、片面的认识误区,大胆地将先进管理经验引入到工作中来,不断提升破题解难的能力,努力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中,开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面。
(二)中层干部是加强执行力建设的根本
我县国有企业的发展速度要加快、规模要扩大、管理要提升,除了有好的决策班子、好的发展战略、好的管理体系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批强有力的德才兼备的中层干部。作为中层干部既是执行者,又是领导者,他们的作用发挥得好,是领导班子联系员工的一座桥梁;发挥得不好,是横在领导班子与员工之间的一堵墙。因此,中层干部不仅要“在其位谋其职”,适当的时候也需要“超越其位谋其职”。作为中层干部要有意识地提高以下八项能力:
一是领悟能力。做任何一件事前,一定要先明白领导的意图,然后以此为目标把握做事的方向,不能一知半解就开始埋头苦干,到头来力没少出、活没少干,但结果是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清楚悟透一件事,胜过草率做十件事,并且会事半功倍。
二是计划能力。执行任何任务都要制定计划,把各项任务按照轻、重、缓、急列出计划表。预则立,不预则废。不断理清明天、后天、下周、下月,甚至明年的计划。在计划的实施及检讨时,预先掌握关键性问题,不能因琐碎的工作,而影响了应该做的重要工作。三是指挥能力。无论计划如何周到,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执行,仍然无法产生预期的效果,为了使员工有共同的方向可以执行制定的计划,适当的指挥是有必要的。好的指挥可以激发员工的意愿,而且能够提升其责任感与使命感,指挥的最高艺术,是员工能够从理解指挥,服从指挥上升到自我指挥。
四是控制能力。就是确保目标达到、计划落实。控制若是操之过急或是控制力度不足都会产生反作用:控制过严使员工口服心不服,控制不力则可能现场的工作纪律也难以维持。最理想的控制,就是让员工通过目标管理方式实现自我控制。
五是协调能力。任何工作,如能照上述所说的要求,制定完善的计划、再下达适当的命令、采取必要的控制,工作理应顺利完成,但事实上,中层的大部分时间都必须花在协调工作上。协调不仅包括内部上下级、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共识协调,也包括与外部单位之间的利益协调,任何一方协调不好都会影响执行计划的完成。
六是判断能力。判断对于一个中层来说非常重要,国有企业工作任务重、关系错综复杂,常常需要中层去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果关系,从而找到问题的真正症结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案。这就要求洞察先机,未雨绸缪。
七是创新能力。创新是衡量一个人、一个企业是否有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要提高执行力,除了要具备以上这 些能力外,更重要的还要时时、事事都有强烈的创新意识,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从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向创新迈进的过程。因此,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求有所创新,使执行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
八是授权能力。任何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作为中层不能事事亲历亲为,而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就是培养员工共同成长,给自己机会,更要为员工的成长创造机会。员工是中层的一面镜子,也是延伸中层干部智力和能力的载体,要赋予员工责、权、利,员工才会有做事的责任感和成就感,一个部门所有的人琢磨事,肯定胜过自己一个脑袋琢磨事。
(三)员工队伍是加强执行力建设的主体
企业成功30%靠策略,70%靠执行力,执行力的主要来源是占企业人数80%的基层员工。基层员工是执行中的最终人员,是最接近“战场”的人员。企业的战略、目标、任务必须层层分解,最终在员工的执行中完成,企业的执行力集中体现在员工执行并完成任务的能力。因此,要加强执行力,就必须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充分实现员工执行力的最大发挥,企业的发展才能充满希望。
员工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工作态度;二是个人能力。首先是要端正工作态度,态度决定一切,这是根本。态度是内心的一种潜在意志,是个人能力、意愿、想法、价值观等在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外在表现。可以说,态 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竞争力,积极的工作态度始终是使一名员工脱颖而出的重要砝码。转变工作态度,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是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形成。企业文化犹如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成员之间相互理解、共识的产物,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的总和。企业文化的建立有助于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风气。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只“无形的手”,实现对企业员工的“软”理,从根本上让全体员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大家都有一个积极向上,要求进步的工作态度。
二是建立科学、规范的制度。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法规,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规则。如果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员工行为方式正确与否就没有衡量尺度,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企业的内耗,影响团队的协作力,从而影响企业整体工作效率。只有企业内每个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才不会产生推诿,扯皮等不良现象。
三是员工要在工作中实践好“严、冲、实、快、新”五字要求。
1、着眼于“严”,保持责任心,树立精品意识。执行力所体现的实际上就是责任心,如果一个人没有责任心,那么他无论干什么事都不会积极主动,更不会尽心尽力使自己做得更好。敢于负责,勇于担当,这是提高执行力的前提。有人说:“有文凭不如有水平,有水平不如有责任心”。由此可 见,责任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责任心强弱,决定执行力度的大小。因此,必须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坚决克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心态,把工作标准调整到最高,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自我要求调整到最严,认认真真、尽心尽力、不折不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2、着眼于“冲”,保持进取心,凡事追求卓越。进取心强弱,决定执行效果的好坏。工作中,要始终保持一颗不断进取之心、一股激情蓬勃之气、一种勇往直前的气概、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这样,才能拥有抓落实、抓执行的不竭动力。保持一颗进取心,养成认真负责、追求卓越的良好习惯。
3、着眼于“实”,脚踏实地,树立实干作风。踏实勤奋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虽然每个人岗位可能平凡,分工各有不同,但只要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就能干出一番事业。好高骛远、作风漂浮,结果终究是一事无成。因此,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发扬严谨务实、勤勉刻苦的精神,坚决克服夸夸其谈、纸上谈兵的毛病。无论在企业管理还是在个人生活中都要如此。真正静下心来,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成效,干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养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良好习惯。
4、着眼于“快”,只争朝夕,提高办事效率。“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因此,要 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弘扬“立即行动、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坚决克服工作懒散、办事拖拉的恶习。每项工作都要立足一个“早”字,落实一个“快”字,抓紧时机、加快节奏、提高效率。做任何事都要有效地进行时间管理,时刻把握工作进度,做到争分夺秒,赶前不赶后,养成雷厉风行、干净利落以及当日事当日毕的良好习惯。
5、着眼于“新”,开拓创新,改进工作方法。创新是发展的灵魂。只有改革,才有活力;只有创新,才有发展。作为企业基层员工,也要提高创新能力。坚决克服无所用心、生搬硬套的问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执行指令。在日常工作中,敢于突破思维定势和传统经验的束缚,不断寻求新的思路和方法,使执行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其次,要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没有工作能力是不可能按照领导的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的。提高工作能力,应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员工自身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人们常说的一句老话:每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困难的。其实,客观环境每天都在变化,过去正确的经验今天可能就不对了,这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每个员工都要做到审时度势,经常重新评价自己,使自己处于不断思考、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良性循环状态。二是企业要进行现有员工价值、潜力的开发。要让员工发现问题,并在发现问题之后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企业要不断挖掘员工自身的潜力和价值。
三是选拔合适的人,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让员工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工作,对不称职的岗位人员进行调整。同时,对玩忽职守、消极怠工及开展工作不认真不尽责的现象予以追责,促成我县国有企业良好风气的形成。
四是建立学习型组织,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型团队。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也吸引了大批的优秀人才,要在工作中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督促和推动员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企业的集体智商。
五是建立激励机制。将企业效益与个人效益相挂钩,真正让大家专心干事,实现有所为,在我县国有企业营造埋头干事的良好氛围。
五、结语
执行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我县国有企业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必须将培育提升执行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明确企业各个管理层次、各个经营决策单位、各个岗位的员工在培育企业执行力过程中的地位和任务,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用先进的理念武装全体员工的头脑,培养“公司的问题员工解决,员工的问题公司解决”的理念,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和建精品工程的共同追求。进而打造执行力文化品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达到全体员工的责任 心、中层干部的上进心、领导班子的事业心“三心”的最佳融合。只有这样,我县国有企业执行力的提高才能落到实处。
课题组组长:张祥生
曹勇民
二○一○年八月十二日
第五篇:对国有企业加强执行力建设的思考
对国有企业加强执行力建设的思考
一个企业具备美好的愿景、详尽的计划、健全的组织体系、富有战略眼光的决策层,但是在实际工作却还是进展缓慢,各类规章制度难以落实,这是因为企业在执行力上出了问题。在市场国际化、管理国际化的新要求下,加强国有企业干部职工思想作风建设,最重要的内容是加强执行力建设,关键是加强国有企业干部队伍的执行力建设。结合国有企业实际,思考如下:
一、加强执行力建设,是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 在国有企业中所谓的执行力,指的是企业全员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运作能力。它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和成果的关键。
(一)加强执行力建设,是维护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的根本保障。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一直十分繁重。十七大召开后,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强化管理,转变发展方式,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是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在新的形势下,国有企业的发展必需要依靠全体员工的努力来实现,要依靠国有企业的整体合力――即执行力作为根本保证,这对于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意义重大而又深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执行力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践行“把市场做大,把技术做精,把队伍建好,把事业做强”的原则,能够聚集有利于生产的要素,优化有利于发展的资源,全面实施和落实国有企业发展规划和重点工作运行计划,构建国有企业快速发展的新格局。二是以执行力为创新经营管理的第一支撑,按照“流程再造、岗位重塑、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强化岗位规范、制度约束、管理责任、履职能力,能够形成 “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的新局面。三是以执行力作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第一准则,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打牢忠诚奉献、顾全大局、勤勉高效的思想根基,能够建设一支“政治上靠得住,思想上愿干事,业务上有本事,实践中肯干事,最终能干成事”的国有企业干部队伍。
(二)加强执行力建设,是提升国有企业干部整体素质的迫切需要。执行力建设直接关系到企业岗位重塑、流程再造、战略运营,直接关系到每个单位、部门和职工的切身利益。加强执行力建设,按照“流程再造、岗位重塑、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的工作目标,适时进行生产流程、人员流程、战略流程和运营流程的再造,涉及到国有企业政策、体制、机制和组织结构、队伍结构、人才结构调整等深层次问题,还将逐步体现简单化、量化、流程化、框架化和组织扁平化、体制科学化、机制市场化、管理现代化等诸多要求,促使国有企业真正实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经济效益要有新增长”。实现上述改革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国有企业干部队伍作为人力资源保证,迫切需要高效能的各级党组织作为组织保证。也就是说,作为制订决策、实施决策、完善决策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是执行力建设的主要推动力量。为此,国有企业干部队伍应积极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以执行力建设为契机,促使自身思想观念、精神境界、工作态度、工作能力、技术本领都有一个新的提高,真正凭实力坐稳位子,靠业绩巩固地位,用技能赢得竞争。无论是领导者、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都应学会站在全局利益的高度,对每项工作都应表现出一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坚定不移的 服从意识和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自觉自发、全力以赴地为实现既定目标进行不懈的努力和奋斗。
二、以加强执行力建设为突破口,建设忠诚敬业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加强企业执行力建设,首先要明确建设什么样的干部队伍。按照国资委党委建设“政治素质好、作风形象好、团结协作好、工作业绩好”的“四好”领导班子的总体要求,结合国有企业发展实际,在执行力建设方面,开展创建“执行型、能力型、服务型、事业型”干部队伍的实践,目的就是努力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确保领导国有企业各项事业实现持续有效发展,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执行型,即战略执行、制度执行、文化执行。所谓战略执行,就是领导干部队伍贯彻企业既定战略规划,能够牢牢把握正确的改革发展方向,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所谓制度执行,就是领导干部队伍按照“流程再造、岗位重塑、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的工作目标,健全制度体系,规范实施运行,努力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程序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制度体系。所谓文化执行,就是领导干部队伍带头创建具有各自企业特色的执行文化,重视全员的执行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依靠强大执行力实现企业共同愿景。
能力型,就是作为领导干部,应具备有战略决策、协调开拓、抵御风险、创新创业、依法治企的领导能力;作为机关干部,应具备政治鉴别力、工作推动力、持续创新力、自我控制力、形象影响力。
服务型,就是尽心尽力服务基层单位和职工群众,进家庭、进基层,帮助职工群众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帮助基层解决生 产经营的热点难点问题,帮助弱势群体达到最低生活保障线,实实在在地为职工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努力在职工群众心目中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事业型,就是领导干部作为企业的主心骨、领头雁,充分发挥把方向、干大事、做示范的作用,成为企业改革发展的中流砥柱,带领职工群众开创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国有企业党组织要把加强执行力建设作为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的关键工程,应该从六个方面开展课题实践:一是在企业管理创新方面,组织干部队伍深入学习和牢牢把握人员流程、战略流程、运营流程这三个执行的核心流程,以进一步提升科学管理的水平。二是在领导自身方面,引导干部队伍争做“战略执行、制度执行、文化执行”的带头人,以领导力扩大执行力的影响和效果。三是在事业岗位方面,要求干部队伍必须把握执行目标、抓住执行重点、落实执行计划、完善执行制度、见到执行效果,以系统工程形成执行力强大合力。四在在执行管理学方面,要求干部队伍重点解决执行意志、执行能力、执行手段、执行奖罚、执行文化的问题,以有效机制保障执行力落地。五是在执行细节方面,要求干部队伍重点强化细节意识、表率意识和精益求精的意识,以精细化管理彰现完美执行力。六是在解决问题方面,组织干部队伍重点解决“观念不适应、能力不符合、执行不到位、作风不过硬”的突出问题,以问题整改带动领导干部执行力的持续提升。
三、强化“三个执行”,全面提升国有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一)强化战略执行,确保公司正确方向健康发展。随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化改革进程的逐渐提速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的市场竞争程度已越来越高,企 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强度和压力远胜于前。战略执行已经成为困扰中国企业最高管理者层最重要和最紧迫的问题之一。只有战略,没有执行,完全属于纸上谈兵。战略和执行相结合,才能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国有企业领导层必须要将战略和执行紧紧扭在了一起,解决了“坐而言”未必能“起而行”的问题,形成了“一手抓战略、一手抓执行”的局面。一是强化执行意志。组织领导干部认真开展有关执行力建设的读书活动,引导领导干部理解和吃透企业决策的思路和内涵,把执行力建设与讲政治、顾大局、负责任紧密结合在一起,无条件地服从企业党委的决定,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企业党委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分解战略执行目标。组织有关单位部门细化内部承包合同和责任书,把其作为有关单位和部门必须执行的目标、内容和责任,作为检验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行力的最现实考验。三是抓注执行重点。组织有关单位部门理出重点工作,排出重点工作实施计划,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一项项抓好落实。四是解决执行中的突出问题。将当前存在影响执行力的严重问题和现象,进行了对号入座、逐一分析、分类诊断,解决部分干部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和综合管理能力弱、复合能力差的问题。
(二)强化制度执行,努力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程序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制度体系。
制度建设,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国有企业实现规范管理、高效运作,离不开完备和可持续优化的制度建设体系。因此,按照“流程再造、岗位重塑、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的目标,组织单位部门开展制度创新,并把其作为提升工作质量的基本要求,认真抓好落实。一是确立原则。制度体系建设应遵循三方面原则,即合理、实用、有效的原则,系统、全面、统一的原则;繁简适度、通俗易懂的原则。以解决“制度不完善、制度不系统、贯彻落实制度不力、制度的权威性和规范性弱化”等问题。二是确立方法。可借鉴运用ISO9000思想,体现5W1H的要求,运用PDCA循环的方法,根据工作范围和分工,对工作流程和工作步骤进行详细的描述和界定,明确各级领导、部门、岗位的职责和权限。三是确立框架。条例规定性制度包括:总则;管理的内容、范围、职责权限和工作要求;附则。工作运行类制度包括:管理的目的和范围;重点工作环节(部门、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工作内容,方式方法等);检查与考核;相关工作记录。四是确立实施计划。组织各单位各部门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进一步强化岗位规范、工作制度、管理责任。制度形成后,一定要增强执行力,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努力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程序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工作机制。
(三)强化文化执行,建立具有企业各自特色的执行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国有企业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开展“做优秀员工、提升执行力”的活动,把“不讲任何借口”的行为准则,融合在企业文化里,印刻在员工心目中,使之成为公司每个员工的一种守则、一种信念和一种精神力量,从而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去对待并做好每一项工作。一是确定特色的执行力文化内容。执行力文化所体现的核心内容,是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和服从、诚实的态度,是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结合本企业的特点与实际出发,按照“更具特色,更有效用,更便于接受和更利于推行”的原则,研究制定了本企业加强执行力的实施方案,促使执行力文化更好地发挥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的作用。二是夯实完美执行力的思想基础。高度的自觉性不是自发产生的,要靠教育、引导、灌输 形成。要开展了四种企业文化教育,即开展企业精神教育,灌输企业价值观,用企业灵魂统帅团队;开展荣誉感和使命感教育,灌输“企兴我荣,企衰我辱”的思想,做到忠诚于企业,自觉为企业争光;开展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灌输“一切行动听指挥”、“没有任何借口”、“自动自发的工作”等观念,做到自警自律,恪尽职守;开展企业发展目标教育,灌输居安思危、反骄破满、树立愿景等观念,把实现自身价值与实现企业目标融为一体。三是修订企业文化手册。将“流程再造、岗位重塑、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和执行力建设等管理理念,作为管理文化内化于心灵,固化于制度,外化于产品和服务,习俗化于员工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