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导学案”与学案教学 - 郑州市第十八中学

时间:2019-05-15 00:19: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看“导学案”与学案教学 - 郑州市第十八中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看“导学案”与学案教学 - 郑州市第十八中学》。

第一篇:我看“导学案”与学案教学 - 郑州市第十八中学

我看“导学案”与学案教学

导学案研讨系列·——引子

五月下旬,郑州市教育局发出通知,要求各学校组织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杂志上关于学案教学的相关文章,就此展开研讨活动,在学习研讨的基础上,针对导学案编写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和完善,进一步提升导学案的编写质量和效益。

编制导学案作为郑州市道德课堂建设的十大行动策略之一,在郑州市各中小学校特别是市直中学受到广泛重视,许多学校把它作为开展教学改革,进行道德课堂建设的重要举措,就导学案的作用,内容,编写的格式、体例,以及使用的方法等方面进行过认真的研讨,针对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型,探讨合适的教学模式(方法与流程)等,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成果。对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同时,我们也不断听到对学案教学的质疑之声。我们面对不同的声音,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我们的基本判断是什么?我们需要思考以下问题。

1、导学案的编写及教学实验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对我们的课堂教学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等等)?是积极的作用,还是消极的作用?

2、我们在导学案编写及学案教学实验中的收获与经验有哪些,困惑与不足有哪些?我们的专业水平提高了?我们成长了么?

3、就我们学校的教学实际来讲,学案教学倡导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适用么?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否应该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并贯穿整个教学的过程?对课堂学习效果的检测与评价是否作为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

4、就自己任教的学科、任教的年级来说,学案教学要真正提高实效性,那些是基本的要素,必须坚持的,那些是可以灵活的?

以上前三个问题,如果我们的答案基本上是肯定的,就应该继续做下去,把问题与不足作为前进中的问题去研究、去解决。如果相反,我们则要考虑改变研究的方向。

《基础教育课程》杂志2012年第4期、第五期上刊登了部分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关于学案教学方面的文章,几篇文章读下来,掩卷沉思,收获良多,感慨良多,感谢这场讨论,感谢这些真正关心基础教育改革的有使命感、责任感的专家、学者,不管他们的观点是肯定的多,还是批评的意见多一些,都给我们以新的启发,无论是他们专业理论的高度,还是严谨治学的态度,亦或是对具体问题处理的意见和建议都让我们受益匪浅。

鉴于此,我再次坐下来,再读这些文章,尤其是那些意见较为尖锐的文章,希望从中再受教益。

导学案研讨系列·之一

看到导学案教学实验的成效,保持继续研究的热情

2011年的6月,田保华局长在在《中国教师报》发表署名文章,题为《编制导学案的若干建议》,对导学案的概念进行了解释,明确了导学案编写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提出了导学案编写的基本环节,同时,对导学案的编写和实施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把编写《课程纲要》,编写与使用导学案,做好作业规划,建立和完善家长学校课程等作为新一年道德课堂假设的具体措施。文章指出:导学案的质量,体现的是教师对课程的把握程度和教学设计的水平,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的记录和记载,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文中明确了导学案的概念和功能。指出:所谓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和学材(教材)以及学生的认识水平、知识能力,为学生设计编写的指导学生“先学”和课堂自主学习的方案,也称学案、学习卷、学习指导书。导学案,是课堂学习的抓手,一开始是学生学习的“学步车”,然后慢慢过渡到成为学习的路线图和“导航仪”。编制导学案的实质,就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生本化实施;核心是“教材”变“学材”,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先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创新性学习的能力。导学案的编写,要切实落实构建道德课堂生态的理念,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倡导自主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编制导学案的若干建议》一文中,还提出了编写导学案的六条原则(课时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导学性原则、问题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和基本要求;提出了导学案设计的六个基本环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学习反思、作业布置、归纳总结,并对学案教学提出了三条指导性意见。

应该说郑州市的这些做法对区域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各个学校和老师们也因此受益。但实际上这也不是田局长自己的发明,更不是田局长拍脑袋想出来的,早在2009年郑州三中,郑州五中、三十四中、四十二中、五十二中等学校,就已经开始了导学案的教学实验。在2010年已经初见成效。田局长在这些学校实验的基础上,综合各校的经验,提出了“编制导学案的若干建议”。

回顾近两年导学案(导学稿、学案、调节教学案)编写及教学实验的过程。个人认为,它至少带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积极影响。

1、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有了更多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学习的方法指导,习惯培养。

2、重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与评价,倡导学习反思,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也就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3、为教师教学研究提供了平台,提供了研究的载体,老师们教研有了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话题,学校教学与科研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本人认为,不管是教案、讲学稿、学案、学习卷,其实质都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相比,实施学案教学,我们更加关注学生,关注学情,更加

关注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过程、能力与习惯。更加关注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与评价,总结与反思。也正因为如此,老师们通过编写导学案实施学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的能力得到提高,获得了专业上的成长。

有这样三个理由,我们应该坚信,这条路没有错。下一步我们的任务,应该是改进和完善的问题吗,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我们都不能忘记当初出发的目的。

导学案研讨系列·之二

直面学案教学实验中的问题,保持清醒的头脑

编写导学案与实施学案教学过程中,确实存在不少问题,但我们面对质疑之声,应该需要冷静的思考,哪些问题是学案教学本身的问题,那些是应该改进而且是可以改进的,哪些问题不是学案教学造成的,这样才不至于迷惑。

1、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型学案编写的规范性与实效性的矛盾。在学案教学的实验中,首先在数学、物理等学科取得了成功,在大力推进的过程中其他学科老师按图索骥,比葫芦画瓢照搬别人经验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有的效果不错,也有些觉得效果不好,主要是投入大于产出,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不明显(比如外语学科),从而对学案教学产生了怀疑。究竟是学案教学本身的问题,是导学案编写的问题,还是操作方法的问题呢?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索?

某位老艺术家有句名言,“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也是这样,学案教学始于东庐中学的讲学稿,刚开始,在没有编写规范的时候,人们希望,有模版可供借鉴,又可以拿来直接使用的模式,因为这样学起来、用起来方便快捷。一旦真正在教学实践中认真研究的时候,就会发现并不像当初想象的那样,又会觉得规范的要求对自己的教学有一定的束缚,不像以前那样自由,事实上,世界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马列主义也只有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才能发挥作用,导学案同样需要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加以变通,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2、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矛盾。

有些老师觉得,既然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编写导学案,对学生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都做了精心的设计,课堂教学中执行这个“路线图”就顺理成章的会取得预期的效果,事实上并非如此,这又是为什么?如果严格执行当初的设计,效果不好,既然的路线图还要不断修改,当初辛辛苦苦设计它干什么? 事实上,教学过程中充满着不确定因素,充满着变数,学案也只能是方案,永远和事实有距离,但没有计划与方案,高效教学永远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永远在追求“更精彩的下一个”。

3、如何实施多元评价,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需求,教师的教学风格如何彰显?

有人讲,新课改提倡关注每一个学生,使不同层次的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而导学案上统一的预习内容,统一的检测练习,如何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预习、展示、反馈的固定流程,如何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教师的教学特点,教学风格怎么体现,缺少了“成就感”的教师如何实现专业成长。

问题是客观性存在的,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学案教学带来的,当初郑州市教研室推进调节教学实验,也曾经遇到类似的问题,后来提出了调节教学实验“学科化、课型化、个性化的问题”,将调节教学实验推进了一步,面对这些问题,反过来想一想,没有学案,没有预习与检测练习,这些问题就不存在了么?

导学案研讨系列·之三

明明白白搞课改,实实在在抓质量

目前,郑州市教育局提出做有灵魂的教育,我们不仅关心学科知识的建构、学科方法的掌握,学科能力的提高,而且要关注学科价值的实现,学科思想的形成。不仅关注学生学业水平的提升,更加关注学生积极地情感体验与全面人格的形成。做有灵魂的教育,课堂仍然是主阵地,做明白人是上有效课的前提,是质量提升的前提,将教学改革再向前推进,我们必须将下列问题想明白才行。

1、导学案编写与学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理念问题还是技术问题?抑或兼而有之?

2、我们究竟想要什么?形式和内容相比,谁更重要?过程与结果相比,谁更重要?

3、一份高质量的导学案,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那些,那些是可以灵活掌握的?

4、编写一份高质量的导学案不易,落实下去更不易,学案教学要收到实效,管理上需要那些相应的措施?

导学案研讨系列·后记——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教学过程中的变数也很多,把一切的希望寄托在导学案上,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我们需要更多的理性思考,我想,通过这些实验,我们的教学能取得一些实质上的进步,就值得继续做下去。

因为编写学案,我们有了充分的课前准备,优化的教学设计方案,这是是上好课的基础,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基础;因为学案教学,我们每节课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达成目标的方法和措施,有了路线和路标,因为学案,我们有了预习,与反馈,课堂教学提高了针对性,教学不再盲目;因为学案教学,我们更重视当堂的的检测与评价,及时的总结与巩固,这些都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

有人说学校的教育科研是一种行动研究,研究为了改进教学,研究基于教学中的问题,研究的过程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的成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质量的提升促进学校的

发展,学校的发展又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新的平台,因此我们乐在其中。

愿与诸位同道共勉

楚锦鹏

2012-6-12

第二篇:《我与地坛》导学案

XX一中高X语文导学案

编制:

审核:

2018-03-14

《我与地坛》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品味作者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2.感受深切的母爱;了解作者的生命感悟。

3.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解开“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课下预习】

1.概括入选的两部分内容,并为两部分内容各拟一个小标题。

2.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进入地坛的,怎样巧妙地将“我”与“地坛”联系起来的? 【课堂活动】

活动一:文章共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活动二:文中作者反复地写我与地坛的缘分,表现在哪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活动三:第一部分共有三处景物描写,分别有什么特点?给予作者什么样的生命感悟?

【课下作业】

1.完成《伴你学》“课堂达标”1-8题。

2.预习课文第二部分,思考母亲给了作者哪些生存的启发。XX一中高X语文导学案

编制:

审核:

2018-03-14

《我与地坛》导学案

第2课时

活动一:课文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是怎样刻画的?

活动二:我对母亲有着怎样的情感变化?

活动三:轻读文章最后一段,品味最后一句话蕴含的深情。

活动四:地坛、母亲与我,三者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课下作业】

1.完成《伴你学》“课堂达标”9-14题

2.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抒写他对母亲的感悟,你呢?你身边的亲情有没有一件事或一个细节令你珍藏心间呢?请写一篇150-200字的短文。

第三篇:我与地坛导学案

枣庄一中导学案

高 一 语 文

《我与地坛》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作者独到的人生感悟及作者对生命的认识。2.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揣摩语言。【教学重点】

理解地毯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解开“我(作者)”、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作为残疾人对生命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思考。【教学课时】 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晨读积累

已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注释】浩荡:广阔深远的样子,也就是浩茫之意。

白日斜: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分。

吟鞭:即马鞭;作者在途中,一边策马行进,一边吟诗,故言。

东指:出城门向东;

天涯:原意是天边,此指遥远的地方。

落红:落花,作者自况。龚自珍因被迫辞官回乡,故自比为落花。后一“花”字,当指一代新人方。【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其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抒发离京南返的愁绪,二是表示自己虽已辞官,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流露了作者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诗

中的“落红”、“化作”两句是历来传颂的经典名句,他们一方面是诗人言志抒怀的心声,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广泛意义上的崇高人格道德境界的出色写照。诗的开拓为表现自己离愁别绪的丰富感情,诗人用了“浩荡”一词来形容“离愁”,既强化“愁”意。又体现出诗人狂放深沉的内心思绪和个性特点,这里典型的诗人本色。紧接着的“吟鞭”句,对前人诗局的化用也恰倒好处,并形成了两句相连呼应的艺术效果,仿佛能感受到诗人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中的心情。最后则笔锋一转,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抒发胸臆,使全诗浑然一体动人肺腑。

二、作家作品

史铁生(1951-),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1958年如北京市东城区王大人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已清华附中初中部。而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主要作品:《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合欢树》、《病隙碎笔》、《命若琴弦》、《原罪宿命》、《钟声》、《我的丁一之旅》等。

三、字词积累:

1、识记字音

宿()命 坍()圮()

玉砌()雕栏

亘()古不变

撅()捋 蝉蜕()窸窸()窣窣()嘈()杂 熨()帖

猝()然 倔()强 隽()永 恪()守 焦灼()枣庄一中导学案

高 一 语 文

2.解释下列词语 坍圮: 隽永: 恪守: 失魂落魄: 声名狼藉: 熨帖: 浮夸:

四、文本解读

(一)整体感知:

1、课文的题目是“我与地坛”,可课文除了写自己,写地坛之外,还写到了什么?

2、课文中第一处同时出现这三个要素的句子是„„?

3、文章共几个部分?总体上看,各部分作者所写的对象及特点是什么?这样写有何作用?

(二)精读精研

1、作者来到古园,说: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为什么这么说?

2、“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时候”指什么时候?为什么此时才是我该来的时候?

3、“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指什么?

4、“理解了地坛的意图”的作者眼中的地坛有什么样的特点?

5、课文中象这样蕴涵着对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写还有什么地方?如何理解?

6、在园子中有了这么多深刻感受的作者最终理解了生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

7、为什么要“独自”去?地坛可以给予作者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使作者要独自去?用课文的原文回答。

8、他到底怎么了?他在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想要逃避?用原文的回答。

9、在(二)1段中,作者说“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你能具体说一下吗?你曾无意中甚至说因为自己的所谓个性,所谓逆反心理故意竟给母亲出过难题吗?“难题”是哪些?体会其中的意味。用课文的原文回答。

10、母亲是怎样面对这样的“难题”的?用原文回答。

11、从母亲对待“难题”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用课文的原词组合回枣庄一中导学案

高 一 语 文

答。

12、这样的一位母亲给作者留下了什么?用课文原文回答。

13、如何理解“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一句的含义?

五、合作探究:

贯穿全文的思路是什么?

六、主题归纳

七、问题探究

1、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景物描写部分,讨论:景物描写的作用

2、讨论概括母亲的形象

八、艺术鉴赏

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九、素材积累

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文天祥)

4、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

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6、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7、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8、人类因梦想而永生;失去梦想,生与死无异。(詹姆斯迪恩)

9、人生的光荣,不在永远不失败,而在于能够屡扑屡起。(拿破仑)

10、生命的用途并不在长短而在我们怎样利用它。许多人活的日子并不多,却活了很长久。(蒙田)

1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普希金)

课堂练习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宿命(s)

炫耀(xun)坍圮(tān p ǐ)

窸窸窣窣(xīsū)

B.蝉蜕(tu)熨贴(yn)

荒芜(w)

历尽沧桑(cāng)C.玉砌(ch)恪守(g)

地坛(tn)

肆意雕琢(zhu)D.颓墙(tu)教诲(huǐ)

猝然(z)

亘古不变(gng)2.选出错别字最多的一项()

A.失魂落魄

亘古不变

淡褪

玉砌雕栏

枣庄一中导学案

高 一 语 文

B.誓言隽永

坚忍不拔

弥漫

恪守教诲 C.迷迷糊糊

心神恍惚

荫凉

急于求成 D.聪惠坚贞

娇阳高悬

熨贴

声名狼籍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里的词语,准确的一项是()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开翅膀,忽悠一下()空了; 树干上()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弯了草叶轰 然坠地()开万道金光。A.甩

砸 B.甩

砸 C.捋

摔 D.捋

摔 4.依次在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躺在床上时,每个人都做过千千万万个美梦,梦想成真只属于 那些醒后挥汗如雨不辍劳作的人。

(2)

不忽视那些极微小的花粉,把它从广袤的原野采撷回来,加工 炮制,就可以酿成晶莹香甜的蜜。

(3)其实一个人是否尽了职,人们并不是看他说得如何,是要看他 做得如何。(4)环顾全球

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腐败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严重地危害着社会和人民的利益。

A.但

如果

无论

B.但

如果

无论

C.如果

只要

不管

D.因为

如果

不管 5.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夏天,___________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的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A.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

B.狂风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C.风儿在俯临树木之间的无名者之墓中飒飒响着。D.狂风在俯临树木之间的无名者之墓中飒飒响着。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司机们已经开了十多个小时,但车子还满载着物资器材,一股劲地往上冲,一点倦意也没有。

B.这家医院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建立了细胞动力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C.只要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就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的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见解。

D.在贝多芬的许多作品中,休止符往往是超越自己,跃升到一个新层次的弹跳点。

课外拓展

整体把握 整体把握

1.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主旨是什么?

答:

2.本文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答:枣庄一中导学案

高 一 语 文

课外作业

周末回家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用心灵解读父母的爱。模仿史铁生的语言与风格,注重展示内心世界,注重抒情和议论,把父爱或母爱用心灵记下来。

《我与地坛》学案

参考答案

三、字词积累:

1、识记字音

宿(s)命

坍(tān)圮(pǐ)玉砌(q)雕栏

亘(gn)古不变

撅(juē)捋

蝉蜕(tu)窸窸(xī)窣窣(sū)嘈(co)杂

熨(y)帖

猝(c)然

倔(:ju)强

隽(jun)永

恪(k)守

焦灼(zhu)2.解释下列词语

坍圮:坍,倒塌;圮,毁坏。同义连用,倒塌,坍塌。隽永:(言语,诗文)意味深长。恪守:严格遵守。

失魂落魄: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恐的样子。声名狼藉:形容名声极坏。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熨帖:舒服,舒适。

浮夸:华美夸张。

四、文本解读

(一)整体感知:

1、母亲

2、第二部分第一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3、对象:(1)地坛(2)母亲

特点:(1)荒芜但并不衰败(2)坚忍、毫不张扬

作用:(1)生命感悟

(2)生存启迪

(二)精读精研

1、我对古园的深情,古园对我的意义。

2、地坛褪去昔日的荣耀,尽显沧桑时,一下子失魂落魄的我来了,与它相怜相惜

3、生命的暗示

4、荒芜并不衰败。“蜂儿、蝉蜕、蚂蚁、瓢虫、露水”全都是弱小的意象,课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生存着,这显然也给了作者以启示,为了逃避来到这园子的作者是真真实实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的。

5、六个譬如。

肆意雕琢

不能改变

身体残疾

精神不变

6、(1)为什么生;(2)怎样活。地坛帮他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则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得,他精神跋涉得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他的母亲。在品析第二部分之前请同学概括。

7、“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8、“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扩展]如果同学们自己遇上了这样的问题,会有怎样的心情,会怎样做呢?

9、她知道„„她知道„„她知道„„她又担心„„她只是不知道„„母亲的善解人意,母亲对儿子的疼爱、理解、体谅、宽容。对比以及后面的内容则表现母亲在苦难面前的沉重、无助和默默支撑的忍耐.枣庄一中导学案

高 一 语 文

10、“这苦难只好我来承担”

11、一位疼爱儿子,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12、“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13、“生命中不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互相成,相互衬托的。”人生矛盾重重,苦难不可避免,然而“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可见,苦难也是一所大学,是人生中一笔重要的财富,坦然的面对人生中的残忍、冷酷与不公。这是史铁生以自己的生命体验给我们的启发。

五、合作探究:

全文的总体思路是:追寻,解答。前半部分是追寻,后半部分是解答。

注意这样几句话,“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 了,这却不是„„去窥看自己的心魂。”这实际是史铁生在园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 的总体线索。也就是说,这就是史铁生的“追寻”的“问题”,共三个: 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 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这是作者追思的“心魂”。

关于第三个问题。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 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 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最关键的问题是 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冷酷、残 忍、不公平的命运。

这个问题是贯穿全文的核心问题。如果我们找准了这个关键的核心问题,那么,就 等于找到了一把解读这篇佳作的“钥匙”。可以说,如何面对命运是本篇追思的核心。

六、主题归纳

第一部分写地坛,从自己与古园的缘分写到古园本身,写到自己在这里的思考以及从思考中得到的的感悟,描写细致,感受深刻,写得深沉而令人心碎,执着而引发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第二部分写母亲。他爱地坛,更爱自己的母亲,尤其体会到母亲的痛苦与无尽的关爱以后,对母爱有了更深的体会,对生活、对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

七、问题探究

1、景物描写,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请看这一段:“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这不是写出一种永恒吗?

2、善解人意、疼爱、理解、体谅、宽容、痛苦、担忧、惊恐、默默承受、坚忍

八、艺术鉴赏

作者的语言特色显而易见,无论是叙事写人还是绘景状物,无论是描摹心态还是抒发感悟,语言的表现力都是很强的,语言的运用在平缓沉毅中,还往往透出睿智与机敏。比如写历尽沧桑的地坛公园:“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一组整散结合的句子极具概括性。同样是写这座古园,说到十五年中“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那些内容时却又洋洋洒洒数百字不厌其详。在述说母亲的担忧害怕、关爱备至时,不惜笔墨,生动细腻地刻画了过早去世的、无私而又崇高的母亲的形象。抒写自己的悔恨之情时,作者说:“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守。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我的车辙,有过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些又都是多么深沉而又凝重的话语啊!

作者在抒发自己对于生死问题的感悟时则写道:“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枣庄一中导学案

高 一 语 文

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比如你„„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这样的叙述,这样的比喻,无不显示出作者运用语言的机智与诙谐。

十、课堂练习

己的孩子病愈而让乡亲带去疟疾。(2)母亲在准备为我“丢草绳”时,心里很矛盾,既心疼被疾病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我,又不忍心乡亲们带去疟疾。(3)母亲在为我“丢草绳”时,并未有意选择乡亲们必走的路口,而是将它丢在了一条并不很远的乡间小路上。1.A【B熨(y)帖 C恪(k)守D猝(c)然】2.D【A消褪(退)雕栏(阑)B坚忍(韧)不拔C无D聪惠(慧)娇(骄)阳声名狼籍(藉)熨贴(帖)】3.C 4.B 5.A 6.D

十一、课外拓展

整体把握

1.这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叙事散文,主要记叙了母亲为病重的我而采用了一个带迷信色彩很浓的“土法”——丢草绳在路上,让过路人将疾病“带”走,而与我非“嫡亲”的“三姨”毅然走到“丢草绳”的小路上的事,赞美了以两位女性为代表的传统妇女身上所体现出的善良和牺牲精神。

2.全文共15个自然段,以“丢草绳”为中心,分四部分内容:①②两个自然段写我病重,交待了“丢草绳”的缘起;③~⑧自然段写母亲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为我“丢草绳”;⑨~

自然段写邻家“三姨”得知“丢草绳”丢在无人走的小路上后毅然朝小路上走去;第 自然段总结,点明“丢草绳”一事的难忘。问题研读

1.既指“难忘”母亲对患病的我的疼爱和嫁病于人的不忍,也指“难忘”三姨为了带走我的病甘冒生病危险的善心。

2.它不仅是写“实”,写出了乡村景色的自然和谐;而且还写“意”,昭示着下文“三姨”将“朝着母亲丢草绳的那条小路上走去”,从而写出乡土民风的淳厚朴实。

3.(1)从文章情节的发展来看,通过“三姨”与“母亲”的对话,补充交代了“母亲”并没有将草绳丢在乡亲们必走的路口。(2)从文章的主旨凸显来看,通过对并非我嫡亲的“三姨”这一形象的刻画,将“母亲”身上善良的品质从“个体”(点)推及到“群体”(面),从而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4.不是。理由有三:(1)母亲在得到“丢草绳”这个办法时就唉声叹气,她不忍心为了自

附:板书设计

一、写“我”与地坛非同寻常的关系

二、写“我”对母亲的追忆和眷念

地坛荒芜、古旧、沉寂 地坛坦荡、新鲜、顽强 地坛给我启迪、慰藉、生命

母亲对儿子的关怀 儿子对母爱的感悟

“我‘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我‘对母亲的深深怀念

第四篇:西段中学导学案

西段中学导学案

语文 八年级 杜甫诗三首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孙林芳 审核人 张金栋 时间 2010 10 25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

2、能力目标:鉴赏本诗情景交融的写法。

3、情感目标:体味诗人抒写因战乱而长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长安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运危迫的担忧的情感。

重难点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基础知识:

1、作家作品。自己查工具书了解。

2、识记要点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粗字注音。

(1)岱宗夫如何 岱()(2)决眦入归鸟 眦()(3)白头搔更短 搔()(4)浑欲不胜簪 簪()(5)老翁逾墙走 逾()(6)三男邺城戍 邺()

戍()(7)如闻泣幽咽 咽()(8)老妪力虽衰 妪()2.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1)造化钟神秀 钟:(2)阴阳割昏晓 阴:

阳:(3)会当凌绝顶 会当:(4)浑欲不胜簪 浑:

(5)吏呼一何怒 一何:(6)老翁逾墙走 逾:

走:(7)急应河阳役 应:(8)独与老翁别 别: 3.填空

(1)杜甫是________代大诗人,字________,他被称作________,其诗作被称作________,都收集在________。(2)“三吏”是指杜甫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别”是指他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吏”“三别”是他现实主义诗篇的光辉顶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3)《春望》中反映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壕吏》中暗示老妇已被抓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4.补写诗句。

(1)荡胸生层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2)国破山河在,_________________。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3)吏呼一何怒,_________________!(4)夜久语声绝,_________________。5.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望岳》一诗虽没有一个“望”字,但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3)《石壕吏》是一首五言古体诗,是李白写的组诗“三吏”、“三别”中的其中一首。()

二、交流展示。以小组为单位。

自主学习

1(1)播放三首诗的配乐朗诵磁带,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古诗的诵读节奏。(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同学点评。

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要求学生从文字到内容基本理解和把握诗歌,可设置思考题启发和帮助学生理解,小到一个词的词义,大到这首诗的整体内容。学生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表达出来,学生之间互相切磋交流,有助于充分地理解诗意。

3.再次播放配乐诗朗诵,要求学生边听边想,想像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三合作探究

1、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望岳》流露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可以联系写作背景,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

2、诗歌羞于直白言情,常寓情于形象之中,形象不仅是诗人情感的触发,又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也是体验诗人情感的途径。《春望》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3、品味《春望》。(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认识、对诗句的品析评价等。)

4、《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诗中有几个人物形象?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5、《石壕吏》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布置

六教学反思

课堂练习巩固

阅读下列诗文,回答文后各题。

(一)望__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岱宗夫如何()(2)齐鲁青未了()钟神秀()(4)会当凌绝顶()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写近望中所见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3.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这两句是写由望岳而产生的________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_________________。4.《望岳》全诗中没有“望”字但处处写望,距离是自___________而__________,时间是从________至________,并由________遥想将来的________。5.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别歌咏东岳()、南岳()和西岳()(注:括号内填山名),以上所选的诗是歌咏________的。

(二)石壕吏 杜 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________,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________,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________,________。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6.给空白处填上完整的诗句。

7.对这首诗开头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段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B.第2段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C.第3、4段,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第3、4段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

8.诗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9“妇人”致词分为三层,用“‖”在文中标出层次,并归纳层意。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以上这首诗是体现杜甫现实主义的重要诗篇之一,此诗反映的社会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篇:湖心亭看雪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诵读能力。

2、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的语言风格。

3、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白描手法)。

2、雪后奇景的赏析。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自主、合作、探究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本文文字较浅显,注释较详细,学生自读课文,把握文意不成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着重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

【教学媒体】电教平台

【课时安排】1.5课时。

(前半个课时朗读课文,利用注解口译课文,并在同桌及小组内互相纠正,做到字词落实,然后小测检查翻译程度,最后将课文背诵下来。)

【教学过程】(后一课时实录):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1、“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天堂般的杭州,有美丽的西子湖。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已学过不少,还能记住吗?

学生吟诵: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2、见过西湖的人,很多人为它的美景所陶醉。下面让我们在《雪之梦》的音乐中欣赏一组西湖美景图。(多媒体出示配乐西湖图景,学生欣赏。)

西湖的景美吗?如果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和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在上节课熟悉课文、翻译背诵课文的基础上,我们再来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并学习名家的写作方法。

3、介绍作者

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出身官宦世家,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清兵南下灭亡了明朝,他入山隐居、著书,作品中时时流露出明亡之后怀旧的伤感情绪。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二、反复诵读,感知文章

1、听录音并思考:

要知道作者笔下,冰雪中的西湖到底怎样,还需要深入理解文本,先听录音,并思考两个问题。

(1)都说这篇短文里有一个地方前后矛盾,你能找出来吗?

(2)请在文中找出一个最恰当的词来评价张岱。

2、师生交流,朗读分析。

都说这篇文章作者犯了一个颇为严重的前后矛盾的错误,是什么?(生惊诧好奇)

生1:“独往湖心亭看雪”应该是一个人,后文却出现了一个舟子在说话。

生2:“独往湖心亭看雪”与“舟中人两三粒”相矛盾。师:同学们眼光很敏锐!名篇名作怎么可以前后矛盾呢?是不是张岱的数学没学好数不清人数啊,是不是应该和张岱商量让他改改?

生3:我认为先不急,等咱们理解了课文再说,说不定其中另有奥妙呢!

师:嗯,大家同意吗?(大部分同学表示同意)。我们来分析第二个问题,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一个最恰当的词来评价张岱。

生4:痴。(学生纷纷表示赞成,师板书:痴)

师:“痴”用通俗的话怎么讲啊?

生5:傻,笨。

生6:呆,行为举止不同常人。

师:对,张岱就是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呆人”。女生把课文朗读一遍,要读出感情。(全班女生齐读)

三、细读品读,探究课文

朗读课文,思考问题(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女生朗读得不错,男生是不是能读得更好呢?男生把课文读一遍。(全班男生齐读)。读得不错,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觉到张岱的“痴”?

(2)张岱“痴”的原因是什么?

(3)找出文中的写景句,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2、小组讨论,师生交流解决问题。

(学生踊跃讨论后,纷纷举手)

(1)分析第一个问题: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觉到张岱的“痴”?

生1:“是日,更定矣。”他居然在凌晨的时候去看雪,真不可思议。

生2:“独往湖心亭看雪”,一个人驾船去的,胆子可真大。(众笑)

生3: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时候去看雪。师:说得真好!(多媒体出示答案)古人以三为多,大雪三日就是大雪多日。文中说“湖中人鸟声俱绝”是什么意思?用一个成语表达如何?

生(想了想):万籁俱寂。

师:说得好,现在我采访一下同学们,在这样天寒地冻的天气里,你会在家干什么?

生1:缩在被窝里睡懒觉。

生2:上网玩游戏聊天。

生3:烤火。

生4:一边喝茶一边和家人聊天。

„„

(2)第二个问题:张岱的举动正好反映了他“痴“的一面。可是他“痴”的原因是什么?

生1:好山水。(对,作者痴迷于山水。板书:山水)

生2:痴迷于西湖。

不错,作者痴迷于山水,痴迷于西湖。或许,我们能从《西湖梦寻》中找到答案。出示《西湖梦寻》序,第一、二组同学读:

“余生不辰,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西湖实未尝一日别余也。”(《西湖梦寻》自序)

作者说他离开西湖28年了,但是西湖每个晚上都走进了他的梦中,可见,他对西湖是日思夜想魂牵梦萦的。

(3)问题三:文中哪些是写景句?谁来把它读出来。

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后,另一学生再将写景句用现代汉语作描述。

3、赏析写景句,了解文中的白描手法。

你看这二句写景句,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的形象,这样的描写手法叫“白描”。

出示白描的概念,第三、四组同学齐读: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它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师:我们以前也学过白描,在哪里学过?

生: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师:对,《天净沙·秋思》寥寥几笔,就勾勒出黄昏凄凉的景象。苏轼有诗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白描”其实就是“淡妆”。

4、想象文中的奇景。

同学们不妨想象这样的奇景,我叫一个同学朗读白描语句,其它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准备好了吗?(一生有感情地读,其它同学闭上眼睛想象)

师:这样的景美不美,美在哪里?

生1:一片白茫茫的景象。

生2:大雪铺天盖地卷来,有一种意境美。(板书:意境美)

生3:我觉得天与云与山与水,全都连成了一片,有一种画面美。(板书:画面美)

生4:我觉得还有语言美。“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极有韵味。(板书:语言美)

5、师生互动,质疑解难,分析作者的精神世界。

师:说得太好了,同学们的想象还是很丰富的,这样的景象作者写得实在太精彩了。同学们都了解了吗?有没有不理解的?

生1:老师,这里我有点不理解,“天与云与山与水”,用了这么多“与”,不知有何用意?

师:对啊。作者为什么用了这么多“与”,古人不是说要惜墨如金吗?其他同学怎么看?

生2:“与”让天、云、山、水四个景物融和在一起了,如果去掉,好像它们有界限似的。

生3:我觉得“与”造成了一种天地苍茫的浩大气象。生4:我认为“与”把四个景物连成一块了,天、云、山、水好像在动,有一种动态美。

师:好样的,有眼光!(板书:动态美)

生5:老师,我也有个问题不理解,这几个量词“一痕”、“一点”还说得过去,后面的“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是不是用错了?

师:对啊。这里是不是用错了,谁来帮她回答?

生6:我觉得没有错。舟如“芥”,人如“粒”,这是从天空或高空的俯视,置身其中的人,正如沧海之一粟。这样用词,更显得天地之苍茫。

生7:没有错,我觉得在苍茫的天地中,景啊,人啊,它们都似有似无,产生了“天人合一”的感觉。

师:(惊喜地)真是一言惊醒梦中人啊!人融入了苍茫的天地中,让我们感觉到它的语言美。让我们再把这二句写景读一遍。咱们要读出天地苍茫的景象。(全班齐读)

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产生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板书:天人合一)。写景是为了抒情,在这一刻,张岱有什么情趣?(板书:情趣)

生8:清高、高雅。

生9:超凡脱俗。

师:不错,这个超凡脱俗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板书:超凡脱俗)那么,舟子对这样的做法理解吗?(生齐说:不理解)谁来把舟子说的话读一遍?(一生读:“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更”表惊奇,指对这种行为百思不得其解。毕竟,舟子是凡夫俗子理解不了。文中还出现了一个“更”字,是哪句?

生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师:此人,指哪种人?咱们用文言文说出来。(学生踊跃地举手)

生2:湖中焉得更有此雅兴之人。

生3:湖中焉得更有此豪情之人。

生4:湖中焉得更有此志同道合之人。

生5:湖中焉得更有此超人。(众大笑)

师:说得太好了,大冷的天,一般人是无法做到独往湖心亭看雪的,如果张岱要回答,用文言文如何回答?

生6(抱拳):彼此彼此。

生7(鞠躬):幸会幸会。(生笑)

师:同学们想象还是蛮丰富的,都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老师心中也有一个疑问:他们饮酒前不问姓氏,饮酒后才问,却避而不答。只说金陵人客此。然后不留姓名不留地址,这段奇遇,张岱是不是处理得太草率了?

生1:我觉得都是痴人,何需留名,一留名反而就俗了。

生2:金陵是明朝的故都,说明张岱怀念前朝怀念故都。

师:说得不错,张岱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明朝灭亡的伤感情绪。这样看来,张岱追求的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啊?

生3:他不愿和人深交,只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

生4:他只愿融入大自然,他的心是属于自然的。

师:我们现在来看最初我们发现的那个矛盾,是张岱数不清人数吗?是张岱一不小心犯了一个可笑的错误吗?

生5:我懂了,根本就不是失误,因为他“眼中无人”,知音尚且不顾,何况舟子。

师:对,张岱就是这么一个痴人,痴迷于山水,希望融入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个痴也反映了他超凡脱俗的情趣。

四、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师:世人都说张岱“痴”,而同学们的生活中也有不少痴迷的事情,说说看。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

师:是啊,大家也许觉得张岱很神秘,“痴”得离奇。平凡之人,也有“痴”的时候,也都会“痴”得可爱。刚才同学们说到了,曾经在如瓢泼的大雨中漫步,任雨水把自己浇个透湿也毫不在乎;曾经把自己关进小屋里,独自一人去感受那流淌自心底的音乐;曾经长久地抬头仰望星空,不为别的,只为感受那份寂静。在今天这个日渐忙碌和功利的世界里,我们周围有太多疲于奔命而日渐忙碌沧桑的面容,然而,人活着不仅要有柴米油盐,还要有闲情逸致,所以我们感谢张岱,是他让我们感受到那份静谧,感受到那份痴迷,感受到人间的至情至性。

五、作业布置

就“说‘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课后练笔。

师:俗话说:“上有天堂”

生:“下有苏杭”

师:是啊,杭州美景历来为世人所称道,西湖更是杭州秀丽风景的一张名片,这里曾留下历代文人墨客的足迹!杨万里在一个晴日来游西湖,看到“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苏东坡在一个雨天来游西湖,看到的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而明代汪珂玉说:“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几人哉!”

今天咱们有幸认识一位能真正领山水之绝的人,他就是《湖心亭看雪》的作者张岱。

作者简介: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读注释①。

生:(略)

师:提示要注意的三个地方:

1.课文选自《陶庵梦忆》,忆——这是一部回忆录。写于明王朝灭亡之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已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迹可窥知一二。

2.“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仕”?——不想给清廷做事。这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

3.作者的家乡是哪里?——山阴(即今天的浙江绍兴)。而他客居的地方是?——杭州。这说明作者是独在异乡为异客。

解读文本:

(结合注释,疏通文字)

师: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

生:(略)

1、时间地点

师:我们先来学习第一段,“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交代了什么?

生:时间、地点。

师:虽然看雪的时间是明朝“崇祯五年十二月”,但是写这篇文章时在明朝灭亡

后,清朝已经建立,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写文章用明朝的年号纪年是忌讳的,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那作者还为什么这样写呢?能不能改用清的前身后金的年号纪年“天聪五年十二月”或者用干支纪年“壬申年十二月”呢?

生:应该是表明作者对故国的念念不忘吧。

生:应该是表明作者明朝灭亡后,不忘故国,不能融于新建的大清王朝的痛苦和孤独吧。

师:说得很好,理解很到位。

2、读“三”

师:“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大雪三日”与后文写雪景有什么关系?

生:为后文写雪景做了铺垫。

师:对,只有交代了“大雪”而且下了“三日”这样一个充分条件,在写后文的雪景才显得自然可信。才会出现“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景象,“绝”什么意思?

生:穷尽、消失。

师:对,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用一个词语概括这句话传达出一种什么意境?

生:寂静、空寂

师:空寂,很好,写出了大雪后一片空寂,人鸟瑟缩不敢外出,寒噤不敢作声。一个“绝”字巧妙地从人的听觉的角度刻画出了大雪过后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一片空寂。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

生:“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师:“湖中人鸟声俱绝”是通过听觉写景,那么《江雪》呢?

生:从视觉的角度写景。

师:二者虽写法不同,但达到了同样的艺术效果。“是日更定,余桡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是”为何意?

生:代词,这。

师:这一天“更定”,大家看注释“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正是寒气倍增之时,“拥毳衣炉火”一句,是要说明什么?是要强调暖和吗?

生:以御寒之物反衬寒气彻骨。

3、释“独”

师:试想,在“人鸟声俱绝”的冰天雪地里,竟夜深出门,“独往湖心亭看雪”,这种行为能反映出作者怎样的情怀?

生:

1、有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

2、有孤独、落寞之感慨(“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正不妨与“独钓寒江雪”的“独”字互参。)

3、其所以要夜深独往,大约是既不欲人见,也不欲见人;那么,这种孤寂的情怀中,蕴含着避世的幽愤。

师:大家思考,第一段最后说“舟中人二三粒”第二段最后说“及下船,舟子喃喃曰”可见船上至少有两个人,那作者为什么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呢?

生:舟中真正看雪的人是张岱自己,舟子是划船的,不是看雪的。童子是陪主人去赏雪的,自己没有赏雪的兴致。所以是张岱一个人“独”去赏雪。

生:表现了作者的清高与孤傲,表现了作者的孤独不被人理解。

师:是呀,的确是他一个人前往湖心亭看雪的,舟子只是撑船而已,对他的行为并不理解,从文章末尾看舟子用了一个字评价张岱,这个字就是——

生:“痴”

师:“痴”是什么意思?

生:傻、愚笨、呆、不可理喻。

师:由此可见张岱此时是多么孤独。

4、看雪

师:能让人在一个“人鸟声俱绝”的冰天雪地的夜晚,来湖心亭看雪,足见湖心亭雪景的魅力无限。那么作者是怎样写景的呢?找一位同学来朗读第一段第三行“雾凇沆砀——”一直到段末。

生: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弥漫着水汽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上下一白”。“一”的词性是什么?

生:数词“一片”、副词“全、都”,还有一种使动感觉,是大雪使世界为一色。

师:正如古代一首打油诗所描述的“天地一笼统,井口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再来看“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运用了什么修辞?

生:比喻,把小舟及舟中之人比作芥(小草)和米粒。

师:把小舟比作芥是有一个典故的,庄子在《逍遥游》里有这样的句子“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意思是说:在堂屋的低洼处倒一杯水,就只能拿芥草作它的小舟了,如果放一只杯子在上面,那么就会粘在地面上,这是因为水太少而舟太大了。所以要写出“余舟一芥”这样的佳句出了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外,还要从其他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

师:量词是喻体,量词前的那个名词是本体,量词+名词构成一个绝妙的比喻。这种写法在文学作品里面屡见不鲜:

1、“君看一叶舟,出没**里。”——范仲淹《江上渔者》

小舟如一片树叶漂浮在滔滔巨浪中,一会儿被抛向浪尖,一会儿又被抛进浪谷。一个“叶”字,就将风浪险恶,小舟颠沛流离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作者对渔者的同情也就不动声色地表现出来了。

2、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毛泽东《虞美人·枕上》

巧借名词“钩”为量词,形象地表现出“残月”形状,使句子传神地产生“残月如钩”的修辞效果。

3、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老舍《济南的冬天》

形象地写出了矮松顶上的白雪形如妇女的发髻,与“好像日本看护妇”相照应,使人联想到“日本看护妇”外在的秀美与内在的温柔,并暗指这是“小雪”,作者的深情赞美寓于其中。

师:量词与名词构成比喻的短语还有:一轮红日,说明此时太阳盈满如圆轮;一镰初月,月亮如弯弯的镰刀;一丸秋月,秋月如一个小小的丸子。(投影)类似的短语,同学们还能说说吗?先说短语,再用一句话解释这个短语。

生:(一峰骆驼,骆驼的脊背像一座高大的山峰;一扇蝴蝶,蝴蝶的翅膀如一把打开的扇子又大又美;一眼井,使人联想到水汪汪就是大地的明眸。)

师:除了运用了比喻之外,还用了什么修辞?

生:夸张,用“痕”“点”“芥”“粒”等量词来分别描绘“长堤”“亭”“舟”“人”等,是夸张的修辞,突出了想象中居高俯瞰的视点上所看到的雪中景物之小,与浑然一体的浩渺天地构成鲜明的对比。

师:是呀,是借量词构成夸张修辞。长长的堤岸如同苍茫大地上的一道划痕,湖心亭如同万顷碧波中的一个小白点,小舟如同一棵小草,舟中人如同两三粒米粒。这样,“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空旷辽阔的境界与“一痕”、“ 一点”、“一芥”、“两三粒”的渺小相对照,把一个小小的我置于一个浩渺无际的天地之间,自然而然的引出作者“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的人生感叹,他那种孤寂情怀也就从这几个量词中显现出来了。这种写法在文学作品中也常见: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用“丈”作白发的长度单位,又同“三千”组成了一个“言过其实”的数量短语,收到了很好的夸张效果,诗人揽镜自照时的触目惊心就一览无余了。

2、抬头看时,蓝裤腰上面一座赤条条的很阔的脊背,脊背上还有汗在流下

来。——鲁迅《示众》

“座”通常用来修饰山等高大稳固的物体,此处修饰杀人者的脊背,是夸张的 修辞,极言大汉之健壮,以反衬其精神的麻木、愚昧。

师:量词和名词构成夸张的短语还有:一叶扁舟、一线希望、一丝留恋中的“叶”、“线”和“丝”等量词兼有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极言舟的小、希望的渺茫。类似的短语,同学们还能说说吗?

生:(忠言一克,胜过废话一吨。才高八“斗”)

5、遇人

师:作者将渺小的自己至于一个极其广大的背景之下,通过大与小的对比,来表现自己的孤独、寂寞,那么如果这是遇到和自己一样深夜来看雪的人,会怎样呢?下面来学习第二段,大家齐声朗读 “到亭上——”

生: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师:作者遇到的亭中赏雪人,“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是对方的惊呼,“拉余同饮”是对方惊喜的表现。“拉”这个词用得恰当吗?毕竟是初次见面呀?改成“请”如何?

生:恰恰表现了对方遇到知音的喜极忘形,瞬间就没有了陌生感,变得亲近起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如果用“请”就太客套了。

师:既然对方那么热情,作者为什么还“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为什么要用“强饮”,能不能改成“畅饮”,有何不同?

生:不能,“强饮”说明作者原本不能喝酒,却尽力喝,而且一喝就是三大白,足见其诚意,也有点“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意思,是偶遇知己内心喜悦的一种表现。如果改成“畅饮”,就体现不出不能为而为之的诚意。

师:好,认为作者见到了湖心亭中的两个饮酒者有了知己之喜悦,有一定道理,还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老师,我认为作者遇到亭中的饮酒人并不高兴,“强饮三大白而别”该翻译为勉强喝了三杯酒就告辞离开了。作者根本就没有欢欣之意,或许还有些懊恼,因为自己本来想一个人静静欣赏雪后美景,却被这几人坏了兴致。

师:这种看法有点意思,有没有支持他的观点的?

生:老师,我支持他的观点,如果作者遇到饮酒人感到很高兴的话,那么为何只饮了三大杯就离开呢?那该是喝到尽兴才对啊?何况前面还有一句是“拉余同饮”,“拉”字如何解释?“拉”字看出作者并不欣然,却于情面,勉强饮三大杯而别。再有为何问其姓氏,却答是金陵人?作者惜墨如金,如铺陈开来,该是问其姓氏,答曰某某,问其籍贯,答曰金陵。作者笔调如此节俭,已隐含繁衍之意。若无此二人,作者会不会在湖心亭耽得更久?应该会吧。

师:能够从文本中找到依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很难得。对于这篇文章的解读历来有这样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认为孤独中的张岱遇到知己获得短暂的喜悦;另一种,认为有绝世之才,遗世独立,清高自赏的张岱见西湖大雪三日,想前去欣赏,但有不想被俗人扰了雅兴,所以更定之后前行。但还是在湖心亭遇到了同样的赏雪人,扰了雅兴,因此,应付一下匆匆而归。两种解读都是很有道理的。

练习指导:

师:这种比喻和夸张,其实就是一种感觉的异化,就是要通过想象用不同的事物来写相同的方面。而且在一定限度内,形象的变异度越大,审美价值越高;形象越接近事物原型,变异性越小,感染力越弱。比如,“他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了”就是一个接近事物原型的表述,其审美价值远远不及“她瘦得像芦柴棒”这样一个变异夸张的表述。套用齐白石的绘画理论,那就是“不似则欺世,太似则媚俗,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种感觉的异化可用于写景(比如作者把长堤、湖心亭、小舟、舟中人,异化为“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可用于状物,可用于写人,可用于叙事,可用于抒情,可用于议论。在这方面有很多例子可举:

1、列那尔在《自然素描》中写蝴蝶“这封轻柔的短函对折着,正在寻找一个花儿投递处。”写喜鹊“她全身漆黑;但是,她去年冬天是在田野上度过的,因此,身上还带着残雪。”写燕子“她们每天都来给我上课。一声声呢喃在空中画出无数虚点。”写萤火虫“三三俩俩,忽前忽后,时高时低,那么轻悄、飘忽,好像一些看不见的小精灵提着绿幽幽的灯笼,飞来飞去。”

2、鲁迅《故乡》中的杨二嫂 “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3、友人来访,不小心碰翻了一杯乡愁,浓浓的气氛四溢弥漫。(抒情)

4、朱自清《荷塘月色》“微风过处,(荷花)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5、当你在毁谤的市场上出售流言的种子时,流入你收中的钞票其实是一叠良心的债券。(议论《读<纪念刘和珍君>有感》“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犹使我耳不忍闻。”)

作业:

运用这种感觉的异化、感觉的表述,写一段文字。(不少于50字)

下载我看“导学案”与学案教学 - 郑州市第十八中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看“导学案”与学案教学 - 郑州市第十八中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愿意导学案

    武安职教中心高一语文导学案时间:2013-11-30学习小组:组内编号: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我愿意是急流》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诗歌朗读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品味本诗的语言......

    导学案教学设计

    六步导学案教学设计 ——菱形 教材分析:菱形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材利用生活中常见的衣帽架引出菱形,并给出定义。图文结合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然后利用折纸、观察及......

    导学案教学模式

    导学案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关键是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我......

    音标教学导学案

    英语音标教学导学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英语音标为什么重要? 对于学习英语者来说,学会音标就迈入了一大步。音标有助于读准英语单词、记忆单词,有时就会收到无......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1 本学期以来,学校在课堂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进行导学案的教学。我认为这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革命,尤其是在我们语文教学工作中......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1篇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 随着我县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在经历了两年多的学习、探索、实践、改进之后,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渐渐有了个雏形,但我们现在又......

    导学案教学反思

    导学案使用反思导学案作为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形式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学案”导学是相对于传统的“教案”教学而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式。所谓“学案”,是教师在充分了解了学......

    教育教学导学案

    导学案 一、课题导入让学生回忆总结,1840—1949年间,中国曾遭受到哪些国家的侵略,中国被迫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由此,得出旧中国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外交史”的结论。然后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