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

时间:2019-05-15 00:05: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

第一篇:论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

论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

[摘要] 孔子的教育对象观、教育目标观、教育方法观以及他的因材施教的教育实践, 都体现出素质教育的特征, 我们应当重视并借鉴, 以便更好地为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服务。

[关键词] 素质教育;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在我国早已有之。被尊为教师之祖的孔子应当是我国古代在倡导与实施素质教育方面最杰出的一位代表, 他的素质教育思想博大精深, 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可供研究和借鉴的伟大成果。

所谓素质, 应当包括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形成的素质;而素质教育就是通过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使人的某些先天禀赋得以发展, 并弥补和完善某些本来不具备的或在心理和能力上有缺陷的方面,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从这个角度来分析, 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应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孔子用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创立了自己的素质教育思想体系

孔子生活在奴隶制崩溃封建制萌芽的春秋晚期, 这正是一个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 随着周天子统治权威的丧失, 旧的天命观发生动摇, 人的作用和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孔子的政治理想是建立一个“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的大同社会, 使全社会的人都融洽和乐, 康宁幸福。要建立起这样的社会, 除了“敬事而信”之外,尤其要注意“节用而爱人”, 以仁治国。要具备仁心, 作为“劳心者!”必须重视“修己”, 只有先“修己”, 才能“及人”。正是从对人的关怀为出发点, 孔子创立了他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一)“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观, 使孔子的教育因面向大多数社会成员而具有了素质教育的特质。

对“有教无类”, 综观历代学者、教育家的解释来看, 主要指一个人不管出身是贵是贱、品行是善是恶、资质是高是低、年龄是大是小, 甚至是否有职业, 均可以也应该接受教育。这种思想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素质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致“终身学习”的素质教育理念是相通的。虽然孔子的“有教无类”不包括妇女, 是他这一教育思想的重大缺陷, 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 我们不可能要求孔子具有男女平等的现代意识, 所以他的“有教无类”反应了当时人们希望能接受教育、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需求。这种需求也是现代人的需求, 孔子的教育思想虽历经两千多年而仍具有强大生命力, 原因恐怕就在于此吧。

(二)德才兼备的教育目标观, 使孔子的教育因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而体现出素质教育特性。

孔子的教育目标很明确, 培养德才兼备、表里如一的君子, 因此孔子很重视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孔子的教育以德为核心, 兼顾智、体、美。孔子说君子怀德, 要成为君子, 首先要进行道德修养。如孔门主要必修课之《礼》实际就是专门的德育课, 而《诗》《书》《乐》等其他各门功课中也始终贯穿着德育这条主线, 这是因为孔子深谙“人而不仁, 如礼何? 人而不仁, 如乐何?” 的道理。孔子要求学生不仅要通过学习各门功课修养仁德, 而且在平常的生活当中也要时时注意, 如在择邻上里仁为美, 在与人交往中要“见贤思齐,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品德修养是人的综合素质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也是发展其他素质的最重要的基础, 当前我们开展素质教育, 进行课程改革, 同样把品德教育放在了首位。

孔子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基础上, 重视学生其他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在智育方面不仅注意知识的传授, 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如他认为“学而不思则罔”, 教育学生要多思考, 能做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 甚至闻一知十, 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他通过让学生学《诗》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学诗, 无以言”、联想能力“诗可以兴”、观察能力“(诗)可以观”、与人相处的能力“(诗)可以群”等。孔子很强调美育, 他用乐教和文学教育来陶冶学生的情操, 让学生做到“文质彬彬”, 成为内外兼修的君子。同时, 孔子还注意通过锻炼使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他的射御之教, 虽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体育教学, 但能“健人筋骨, 和人气血, 调人性情” , 起到了体育锻炼的作用。

(三)注重自主学习的教育方法观, 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素质教育理念。

孔子在教育学生的过程当中, 采用多种教育方法, 或与学生直接对话、交流;或采用启发式教学, 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或鼓励学生“学而优则仕”, 大胆地参与社会实践等。不管运用什么样的方法, 都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 与学生的对话与交流中, 学生畅所欲言在先, 老师点拨在后;启发式教学则十分强调学生的”愤“、“悱”, 即对于一个问题必须先独立思考, 然后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基础上给予启发、诱导, 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而“学而优则仕”, 更是让学生直接投身于社会实践, 以检验和锻炼自身的能力。同时孔子要求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和言行, 要经常“内自省”, 以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 使自己各方面的素养得到提高。

在如何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方面, 孔子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 那就是发扬教学民主, 营造宽松融洽的教学环境。首先孔子对待自己的学生无论出身贵贱、身份高低, 全部一视同仁, 甚至对待自己的儿子, 也绝不偏心。如陈亢曾问孔子的儿子伯鱼:“子亦有异闻乎?”伯鱼说:“未也。”然后举了孔子教导自己学诗、学礼的故事。陈亢听了以后, 退而喜曰: “问一得三, 闻诗, 闻礼, 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其次, 在教学过程中以平等身份与学生交流, 虚心接受学生提出的意见,注重教学相长。如《论语》中子夏问《诗》篇, 就很能说明问题。子夏问曰: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子曰: “绘事后素.”曰: “礼后乎?”子曰: “启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孔子因为子夏的回答对自己有启发而赞不绝口, 而这种由衷的赞美, 又是对学生的极大鼓舞, 教与学在这样的融洽气氛和师生思想的碰撞中得以发展。

孔子正是用“以人为本”作为他教育的指导思想, 所以从教育对象观到教育目标观以至教育方法观各方面都体现出素质教育的特征, 形成了他较为完整的素质教育思想体系, 并为他后面因材施教的教育行为打下了基础。

二、孔子通过因材施教的方法,开发学生的先天禀赋,培养学生的后天素质,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一)发展学生良好的先天禀赋, 使之成为学生固有的品质。孔子认为人有“生而知之者”, 这个观点从唯物主义的立场上看, 未免带有浓厚的唯心意味,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我们也不能否认孔子是看到了人身上不同的天赋。在他的教育中, 对学生天赋的了解与开发, 是他教育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二)培养与造就人的后天素质,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发展人的先天禀赋, 是为培养造就人的后天素质打下基础, 孔子在他的教育活动中, 更为注重人的后天素质的培养。虽然孔子认识到人的天赋各有不同, 人的本性也各有特色, 甚至“上智与下愚不移”, 本性有时候难以改变, 但只要好学之性相近, 即便天赋并不好, 都会学有所成。他说自己就不是个“生而知之”的人, 但却因“学而不厌”而有所成就。他认为要真正保证人性向善的方面拓展, 学是重要的一项。通过学, 人不仅可以了解社会, 更重要的是能够挖掘自身的潜力, 且能弥补先天的不足, 全面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 并对社会做出贡献。因此后天的教育与习得对一个人的发展更为重要。

在众多的孔门弟子中, 不乏天赋高者, 如颜渊、子夏、子贡等, 但大多数都是资质平常之人。如“无恒之庸人”子路, 被孔子评为“愚”的高柴以及“鲁”的曾参, 才薄!的澹台灭明等。不管是资质高还是资质低, 经过孔子因材施教, 都有所建树。以子路为例,“世称子路无恒之庸人, 未入孔门时, 戴鸡佩豚, 勇猛无礼。闻诵读之声, 扬唇吻之音, 聒贤圣之耳, 恶至甚矣。孔子引而教之, 卒能政事, 序在四科。”这么一个资质不高, 而且又沾染了许多恶习的小混混, 在孔子的教育下, 通过学习成为当时卫国政坛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这不能不说是孔子注重后天素质培养的结果。

孔子对学生后天素质的培养主要体现在: 品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等各方面。孔子在教育弟子的过程中, 既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也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他七十二名身通六艺的弟子中, 各人都学有所长, 如长于德行的有: 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长于言语的有: 宰我、子贡;长于政事的有: 冉有、季路;长于文学的有: 子游、子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孔子不但创造了他的素质教育思想体系, 更培养出了高素质的人才, 从理论到实践都给后人留下了最辉煌的成果。

总之, 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与我们今天倡导并实施的素质教育有许多相通之处, 在研究孔子素质教育思想的同时, 我们应当注意继承与发展,使之更好地为当代的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超群.中国教育哲学史(第一卷)[M] 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2] 俞启定.先秦两汉儒家教育[M] 山东.齐鲁书社,1987.[3] 高专诚.孔子·孔子弟子[M] 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4] 刘明.让高考指挥棒指向素质教育[N].中国教育报, 2007(6).[5] 周济.整体推进高校素质教育[N].中国教育报, 2005(1).

第二篇:论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论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作者:任晓梅。(作者单位:洛阳大学师范学院音乐系)

我国的音乐美学思想可追溯到二千八百年前的西周。在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人们对“美”的认识和审美意识也在逐渐深化,形成的以孔子为代表的独特的儒家学派的音乐美学思想体系,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研究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对于领悟现代音乐美学思想以及利用音乐的教育作用来提高当代青年人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在音乐方面,儒家学派与墨家、道家所持的观点不同,但儒家观点占主流。孔子(公元前511年—公元前479年)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中国音乐、文化史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孔子一生极其重视礼乐教化并一生积极躬行,其谈仁、谈礼、谈信等都影响了二千多年来的中国人的心灵。而其谈音乐则较少为人所注意。其实,孔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音乐家,他不仅懂得声乐韵律,而且会弹古琴,吹笛吹箫。他经常唱歌弹琴,以音乐表达情意和感受。孔子虽然没有建立非常系统的音乐理论,但他对音乐理论极其有研究,所形成的音乐思想已成为后人的宝贵财富,并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在理论上他强调音乐的政治作用,要求“乐”与“礼”相配合,以巩固国家统治。

孔子的音乐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语》中。在政治上崇尚“以政以德”,提倡“礼治”,重礼、乐的政治作用,强调音乐从道德上能感化人。他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关于礼。”孔子承认音乐有思想性和艺术性。以“善”和“美”来评价音乐,凡合乎所谓仁德者为善,表现平和中庸者为美。推崇以歌颂舜的文德为内容的《韶》乐为尽善尽美的艺术,把表现武王伐纣的《大武》评为尽善未尽美的艺术,“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是著名的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故事。孔子认为音乐家可以反映人们的痛苦和欢乐,但在感情上必须受到节制,不应该超越中庸之道的伦理准则。强调形式与内容要统一,“推崇”了“乐而不淫,衰而不伤”的雅乐,不喜热情奔放或具有反抗精神的民间俗乐“郑卫之声”,“恶郑声之乱雅也”,不免带有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偏见。孔子认为,音乐美是作为一种艺术的范畴来与“善”(道德范畴)相对应的,而道德范畴所包括的,是大家所熟悉的“仁义礼智信”等儒家伦理学说,音乐以艺术的形式帮助道德实施其教化作用,道德同时也渗透进音乐,使音乐在“美”的基础上,融合“善”,达到“美善合一”,于是便形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音乐审美标准之一。孔子在美学方面的最大贡献就在于他以“美善合一”的主张奠定了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其“美善合一”的观点,是深刻而成熟的音乐美学观点。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音乐思想,还相当完整地表现在《乐记》一书中。《乐记》代表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论述了音乐的本源:“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即音乐的起源是人的心灵受到外物的刺激,而以声音表现出来。音乐的作用在于“和”,即作用于人的情感;《乐记》在强调礼与乐的结合时认为“乐也者,情之不可变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说关乎人情矣”。这样音乐在政治的指导下可以充分发挥作用,也足以说明儒家强调音乐社会功能的特点。《乐记》提出了音乐艺术相关的许多问题。如:音乐的成因和特征、音乐与国家政治的关系、音乐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音乐的审美作用、音乐的教育作用、音乐的社会功能等。这种音乐美学思想,有的内容和审美标准到现在仍还是适用的,如《乐记———乐情篇》中写道:“是故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就是说,作品的思想内容是主要的,技艺是次要的,品德的修养是首要的,事情的完成是次要的。《乐记》作者主要是为巩固封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秩序的需求,利用音乐作为端正社会风气使整个社会和谐一致,达到王天下的目的。美善的统一是儒家美学思想所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对美与善的认识与追求标志着古代中国人审美意识的成熟。

孔子还有两个著名的观点,一个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这里孔子是把诗、礼、乐作为人生修养的三个互相关联和依赖的方面或层次来看待的:首先,以诗来激发和引导人的审美感性,培养想像力与创造力;其次,以礼来规范和塑造人格品性,培养道德意识;最后,无论是创造力的激发还是道德人格的培养都要靠音乐来完成。也可以这样说,智性和诗性教育主要以诗来进行,德性教育靠礼来进行,而乐则是在更高层次上对二者的融合。“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以说是孔子的审美教育思想的三个方面或阶段。另一个著名的观点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句话具体地说明了德性教育与智性教育的关系。在“立于礼”中,“礼”还没有完全摆脱外在的、强迫性规范的因素,而在这里,德性教育已完全内化为一种心理本身的要求:“道”是要达到的目标,这一目标的依据是人的内在的德性与仁爱之心。正由于有“德”与“仁”的内在心理依据,人才不把理想的“道”看成是外来的、强加的,而是从内心乐于接受它。因此,道德的要求转化为审美的快感,故“游于艺”在最后。显然,“游于艺”是最高的境界或层次,它包容了“道”、“德”、“仁”的内容,并且是实现这三者的最终途径。由于有“游于艺”的层次,“道”、“德”、“仁”才最终成为人们发自内心的要求,从而成为自由完美的人性的组成部分。这里还可以引一句孔子的话作为对上述分析的印证,那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深知审美对人的力量,因而把它看成是教育人和人自我修养的最有效的途径。

儒家的音乐思想,一方面,充分肯定了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尤其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认为音乐可以鼓舞前方将士勇敢征战,而在和平环境中又能使人们温良礼让等;另一方面,在音乐内容与艺术形式的评价标准上,内容的“善”、“和”放在第一位,而艺术形式的美,则放在第二位。中国传统的音乐审美以“和”为中心,对我国的音乐美育和音乐发展有着较深远的影响。二

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说:“礼者,所以立身也;乐,所以成性也。”“礼使人获得行为规范,具体培养人性,树立人格,启迪性情,启发心智,使人开始走上人性之道;乐则使人得到人性的完成。”从以上的论述来看,音乐的作用是十分强大的,使人的人性在“乐教”中完成。李泽厚又指出:“教远非传授知识,讲解义理,锻炼技艺,而重在整体人格的塑造,所以音乐(乐教)重要。乐无关知识,技艺,而直接作用于心灵,陶冶性情。”音乐已经上升到这样的高度了,我们不禁要问:单凭一点好听的旋律就能使人的人格得以完成,它有那么大的魔力吗?李泽厚《美学三书·华夏美学》引孔安国注:“乐所以成性”,又引刘宝楠《论语正义》注:“乐以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显然,孔子所指的“乐”,并非单纯的音乐,而仍是带有他的儒家是非道德伦理观念的“乐”,只不过是较前面的“乐”更高了一个层次。“乐无关知识、技艺”,孔子的弦外之音使我们认识到,音乐是与他的儒家学说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结合起来的,同“仁”、同“善”结合在一起,初步阶段是以“诗”熏陶,接着授以礼制知识,到最后则以一种美学层面的方式———“乐教”(或者称“美育”)来潜移默化,使之成为孔子所要求的“仁”。“美”与“善”在这里已经以一种更高的层次合一了。“善”的内核与“美”的形式已经无须区分了,音乐不仅用以传情达意,还用于“传道”,孔子的儒家之道,及其圣人境界、道德心情,正潜藏在美的旋律中,所以乐能“直接感染、熏陶、塑造人的情性心灵”,已经具有“美育”的功能了。

今天,中国儒家的“乐教”思想已深深地影响着当代音乐美学思想。在二千多年后,蔡元培先生提出“美育代替宗教”的主张,正是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之说。著名音乐史研究者黄自曾说:“作曲家作一曲,必定有所感于心故发为音。”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使更多的人致力于美学原理的研究,美学对象可以是所有现实的美,比如对感情认识的研究,对艺术美的研究,对审美心理的研究,包括对音乐美育的研究。

音乐是情感艺术,提高完善音乐教育不仅对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全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将起到重要作用。作为每个音乐工作者,都应担负起这样的责任,在科学的美学思想指导下,充分发挥音乐在素

质教育中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进而提高综合能力,这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在当代的音乐教学中,音乐教育工作者不是要把他们的学生全部培养、训练成专业的音乐人才,而是通过音乐教育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使他们成为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我们在进行音乐教育、音乐审美时不仅要让受教育者学到一定的艺术知识和技能,更要研究它的社会功能,培养人们对音乐美的感受力,注重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注重学习的愉悦性,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音乐是意志的表现。一个人世界观的形成,价值观念的建立,人格的完善,理想的升华,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修养的作用,而音乐恰恰是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有着强烈的感染力,能深深打动欣赏者的心灵,触动人的灵魂深处,对人的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人在美的享受中开阔视野,陶冶性情,丰富情感,造就开朗、宽容、与人为善的性格。听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会感受到大自然的可爱,听民族器乐曲《春江花月夜》会使人由衷地感叹祖国山河的无比美好,听《义勇军进行曲》催人奋进,使人增强民族自豪感,听《黄河大合唱》使人备受激励⋯⋯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尊重个人创造和自我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强调合作、互通有无的时代。通过组织排练、演出等一系列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热心参与集体活动,相互合作,乐于交往,善于应变的能力,培养更多充满激情的、正直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实践证明,喜爱音乐,经常参加音乐活动的人,大多感情丰富,思维敏捷,语言表达能力强,具有活泼、乐观、交际大方等方面的性格特征,这正是当代青年人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经过音乐的审美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一定会得到升华,精神境界一定能得以净化,使之更加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从而奋发向上,达到真、善、美的思想境界,如孔子《论语》中所倡导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综合来说,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是和他的道德伦理观念结合起来的,他赋予音乐审美以新的内涵,提高了音乐的作用,使之不仅作为娱乐的方式和表情达意的方式,还作为传递其思想、道德、伦理主张的重要形式。道德之美与音乐之美完美融合,人生境界与艺术心情相辅相成,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在一开始就是儒家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美学的层面,孔子综合儒家各种伦理道德学说与音乐做一次交融,产生了其音乐美学的思想。音乐是孔子安放其思想的场所,思想更重要于“场所”,而运用这一“场所”孔子更好地施行了他的儒家教育。

中国的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影响深远,至今为业界所认同的音乐美学原理也源于传统。但作为现代人,固守传统是无为的,只有取传统之精华,去其糟粕,适应时代的变革,才能发展、开拓出新的美学思想。

参考文献:

1、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2、钱穆:《论语新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3、王佳:《试论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中的“礼”与“仁”》,《音乐探索》,2003’。

4、李翔海,《生生和谐———重读孔子》,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作者单位:洛阳大学师范学院音乐系)

编校:杨彩霞

第三篇:论孔子的仁和礼思想

 论孔子的仁和礼思想

谷晓洁 英语系 1302班 201307010203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例如,我们现在提倡要“尊重他人”、“五讲四美”、“精神文明”等等,如果不把它和长久影响中国社会的伦理思想体系联系起来,那怎么能让它有个根基呢?“尊重他人”(“爱他人”)这样的道德观念正是和儒家的“仁学”相联系的。如果我们抛弃了孔子的“仁学”理论,天天批判“仁政”,鼓吹“己所不欲要施于人”,提倡什么“与人奋斗其乐无穷”,那么你能真止地“尊重他人”吗?你能真正地爱护别人吗?所以任何对人们的社会规范的具体要求它都必须有—套伦理学理论作支撑,而这套伦理学理论又是内传统积累而成的。

这里不能全面的讨沦儒家的伦理问题,它无疑有许多方面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但它的核心内容“爱人”思想无论如何是我们今天仍应继承和发挥的。照我看,孔子把“仁”解释为“爱人”,是基于“亲亲”思想,《中庸》引孔子的话说:“仁音,人也,亲亲为大。”

《论语。学而》:“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爱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从爱自己的亲人出发,是爱人的基础,但是“为仁”不是仅止在“亲亲”上,而必须“推已及人”,要作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要作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得把“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作为“为仁”的准则。如果要把“仁”(“仁政”)推广到整个社会,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克已复礼曰仁,—日克已复礼,大下归仁。为仁由已,而由人乎!”我认为,对“克己复礼”的解释常有误。(我自已过去的解释也不正确。)对“克己复礼”的解释,往往把“克己”与“复礼”解释为平列的两个相对的方面,我认为这不合孔子的思想。所谓“克己复礼”是说,在“克己”基础上的“复礼”才叫“仁”。

“仁”是人作人的内在品质,“克己”是要靠人对自身内在品质(即“爱人”的品德)的自觉:“礼”是人的行为的外在的礼仪规范,它的作用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礼之用,和为贵”。要人们遵守礼仪规范必须是自觉的才有意义,才符合“仁”的要求,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对“仁”和“礼”的关系,孔子有非常明确的说法:“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云礼云,玉帛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乎哉!”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认为“克己”(求仁)是要靠自己的内在自觉性。有了“求仁”的内在自觉性,“我欲仁,斯仁至矣”,并实践于日用伦常之中,这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了。“极高明”要求我们寻求伦理体系中的终极理念,“道中庸”要求我们把它实践于平常生活之中,而“道中庸”和“极高明”是分不开的。哪怕是寻求最低限度的伦理观念的“认同”,也是和某种伦理体系的终极理念有着密切的联系的。如果说,孔子的“仁学”充分讨论了“仁”和“人”(人道)的关系,还没有来得及去充分讨论“仁”与“天”(天道)的关系,那么孟子在后一方面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如他说:“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

人心本仁,与“天心”本是相通的。对此朱烹说得更明白,他说:“天地以生物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乎天地之心以为心者也,故语心之德虽其总摄贯通无所不备,然一言以蔽之,则曰仁而己矣。” 此则从“天心”本“仁”,而说“人心”也不能不“仁”,“人心”与“天心”实是相贯通的,因此儒家的伦理学说实是建立在一道德形上学之上,故《中庸》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儒家这一“天人合一”思想无疑有其特殊的伦理意义,而贡献于人类社会。但是,如果我们把曾经支持中国两千多年有关作人的道理的“仁学”(“仁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作为反动思想批判掉了,那么我们的社会如何不混乱,如何还能不发生“精神危机”呢?从这里看,对待传统的伦理思想,我们只能继承它、发展它,使之适合现今社会生活之要求,决不能抛弃它,而另外建立与之对立的“斗争哲学”。当然,在我们继承“传统”的同时,不仅应使“传统”得到发展与更新,要“日日新,又日新”(这也是中国的传统),而且还应充分吸收一切适应我们社会发展要求的其他民族的伦理美德。现在谈《论语》有人会觉得有点“酸”或者说有点过时了。其实不然,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及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论语》则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经典。虽然新文化运动以来,儒家学说成了被打倒的对象,但是儒家某些思想仍然在我们的生活里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尽管西方文化一直在向我们这个东方古老的国家不断渗透,国人中受其影响甚众,但国学作为中国固有的学术和文化,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汉学不断成为世界各国学术界要了解和研究的对象,今年就有许多国家兴办了孔子学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是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白话文逐渐兴起,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确是靠了边,试问现在的年轻人,对于国学了解多少?如果不在青年人中大力宣扬国学,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不可能得到有效地传承,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象世界其他古老文明一样灭亡,就是因为文化传承起了很大的作用。现在重提国学教育,宣扬儒家文化,就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代表了孔子的主要思想,虽然今天我们不可能把儒家思想和著作作为教育的主要部分,但至少要了解,相信通过了解,我们一定有所收获。

《论语》是伴随着儒家学说的诞生而诞生的,它所表现的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史学家司马迁将无侯伯之位的孔子列为世家,正是因为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宗于夫子,可谓至圣。”,“至圣至贤,教化之主,又代有贤哲,故列为世家。”,至今,中国社会还在受其潜然的影响。就是现在国外许多著名大学和知名企业,把研究中国的儒家思想作为一种时尚。他们为什么对中国古老的文化如此热衷?除了中国国力不断在增强,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影响力不断扩大外,更重要的是,他们意识到“急功近利文化”和追求经济发展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需要用讲求道德、公正和廉洁的儒家思想来解决,其中,孔子伟大的教育思想,更是他们研究的重要对象。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俊,更应该将宣扬国学视为己任,积极的学习孔子思想的有益之处,发扬光大。

第四篇:孔子思想

1、在孔子的思想里,有强烈的“夷夏观”,这种观念是大汉族主义的源头

2、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

3、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

4、自省 忠信

5、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

鲁迅曾经指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

6、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

7、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

8、无改于夫之道。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

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

9、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

10、“信”和“恭”都要以周礼为标准,不符合于礼的话绝不能讲,讲了就不是“信”的态度;

不符合于礼的事绝不能做,做了就不是“恭”的态度。

11、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12、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13、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

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

14、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

15、只有先做后说,才可以取信于人。

16、身居官位者,应当谨言慎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减

少后悔

17、荐举贤才、选贤用能,这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8、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

19、“仁义礼智信”为儒家“”,提出“仁、义、礼”,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20、参加祭祀的人,应当在内心有虔诚的情感。这样看来,孔子主张进行的祭祀活动主要

是道德的而不是宗教的。

21、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

22、孔子一贯主张谨言慎行,不轻易允诺,不轻易表态,如果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

23、仲由字子路,端木赐 ,字子贡

24、孔子主张“君子周急不济富”,25、中庸之道加上君子之道,是儒家的灵魂所在,也是中华文化的灵魂所在。

第五篇:《论语》中孔子素质教育思想的现代理论基础探讨

《论语》中孔子素质教育思想的现代理论基础探讨

摘要:素质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时代就有相关的历史可以追溯。孔子在给弟子讲授知识时,在教学的过程中体现出了较为全面的有关素质教育的思想。在现在看来,孔子为我国当前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查看原著典籍来看,孔子关于素质教育的论述集中体现在《论语》之中。本文以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为基础,全面地对孔子素质教育思想的现代理论基础进行了解读,使我们当前的基础教育能够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论语》 孔子 素质教育

一、孔子与素质教育

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无论是在横向历史上还是纵向历史上,都是具有世界影响的著名教育家。孔子对于教育事业有着重要的突出贡献,在他的教育思想中蕴含着深刻的“素质教育”理念,在孔子整个教授学生的过程中,他有效地把自己素质教育的思想积极地付诸于实践当中。正是孔子所推崇的正确的思想,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贤能之士。在当下,我们进行教育改革的今天,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提供了现代的理论基础,对于国家的素质教育战略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是综合性的教育。具体包括我们常说的对于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是在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德育的核心地位。与此同时,素质教育还注重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对于非智力能力的培养也有一定的作用。可以说,素质教育努力地做到因材施教,就像《论语》中所说的“夫子循循善诱人”,要针对每个学生进行引导式教育。通常,一些像“情商”之类的非智力因素往往不受重视,而随着新的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这些因素日渐成为人们成长成才的关键因素,为人们所关注,这样来看,素质教育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值得一提的是,素质教育并不是为某个个体量身定做的,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像孔子一样提到的“有教无类”,可谓是现代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与爱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有利氛围,激发起潜能,有效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可见,素质教育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需求的产物。

二、《论语》中所体现的关于素质教育思想的现代理论基础

(一)素质教育的思想

孔子早在二千多年以前就在教育方面提出过有关素质教育的思想――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想法。孔子认为,“有教无类”的教学方式是要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每个人都要拥有平等的学习机会与权力,无论人们的阶级、地位如何,都要细心耐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其实,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了孔子思想的核心―― “仁爱”思想。一方面,孔子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希望能够对于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因材施教,希望他们成长成才。这一点在《论语》中就有很好的体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来孔子对学生的平等,他关心和尊重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发表意见,并给予一定的肯定与鼓励。

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德行,这在《论语》中是这样讲解到的: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也就是说,孔子要每个年轻人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认真诚信,广施爱心,亲近仁人志士。也只有在这些的基础上,才可以从事理论研究。孔子在时时刻刻都教导学生努力做到“君子坦荡荡”。

(二)教育本质观

在孔子全部的思想里,最核心的思想是他的“仁”。也正是孔子的“仁学”思想的提出,成为了孔子的有关于素质教育的教育本质观。“仁”的具体含义就是要“爱人”、“忠恕”,也是当下素质教育中关于德行的具体要求。孔子倡导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存在,非常重视人的价值。人的价值无时无刻不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的地位要比鸟兽之类的动物要高,“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孔子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本真地活着,不为其他因素所改变,有着原本的生活状态。在这里,孔子对于人文关怀上的追寻在全方位上诠释了现代的素质教育精神,这也是《论语》关于人的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

孔子在对弟子的教授中要求培养质朴的“君子”,这也是孔子教育理念的目的之一。在《论语》中是这样表述的:“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孔子认为,高品格的人才要具有“刚、毅、木、讷”等特点。当人具备了“刚、毅、木、讷”这些特质以后,才能达到孔子所说的“仁”的境界。在这一点上来看,孔子的学生子贡完全理解了老师的用意,他用形象的比喻为老师的话做了很好的诠释:“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犹犬羊之?也。”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对于品德高尚的人要进行朴素的、原始的教育,也就是还原事物本来的样子。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和儒家的基本思想“人之初,性本善”有了很好的辉映。在子贡的话中,可以分析得到:“文”字与“质”字是一对反义的关系,“文”字指的是文饰,有修饰掩盖之意,而对于“质”字,指的则是事物最本真的状态,那么,在逻辑顺序上来看,也是先有“质”后有“文”的。在《论语》中,孔子与弟子的对话是这样说的:“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此谓“先以粉地为质。而后施五彩,犹人有美质,然后加文饰。”在这里,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素”字和“质”字,这就与我们当前国家所推行的“素质教育”有了辉映,同时,这也是“素质教育”在史料中的最早记载。在《论语》的表述中,“绘事后素”这种方式正是还原人本质的最真实体现。对于每个人的成长与成才来说,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首先是做有品格的人,就是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先做人,后做事”。具有了良好的道德品格,才能有学习知识的基础,接着才能对学生进行“诗礼”的教育。对于每个人的成长方面,孔子所说的“素”与我们现在实施的“素质”教育是完全相同的。孔子非常关注于道德品德上的教育,并在此基础上锻炼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能力,所有的思想理念都是与素质教育不谋而合的,可以说,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是素质教育精神的体现。可见,素质教育中所倡导的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理念,在孔子的教育实际中有着全面的诠释。

(三)教学方式方法

孔子有着与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理想状态,就是同学生“浴乎沂,风乎舞雩”。在《论语》中记载,孔子的教学活动是从“问”这个行为开始的,孔子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教学的内容与方式有所不同,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在《论语》中,孔子对于“仁”、“诗”、“礼”的讲解,都会与不同的弟子进行问答,对于同样的一个问题,如若不同的学生提问,孔子会有针对性地在不同的侧面给予不同的答案。孔子一直以来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谈话式的,对于知识与技能以及品格的教授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的,有时,孔子对于学生的提问故意不去回答,让学生进行仔细思考,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正是学生的不断发问,孔子才做以正确的引导,他提倡学生多问才能多学,在《论语》中,常出现的就是“曰”字了,这也在一个侧面反映出,对于知识的学习,大部分都是因为学生的提问才得以展开教学活动的,正所谓“不扣则不鸣”。“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形成了优质的教学氛围,为素质教育的开展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对于学生的教育方式上也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在教学内容上,孔子主要进行的是伦理教育。孔子身处封建社会制度之中,他认为有关于农业生产、工匠技能方面的知识都不是那么的有价值。在《论语》中,樊迟请学稼,孔子骂樊迟“小人哉”。又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在孔子的价值体系里,有关于伦理学的知识才是有用的知识,并且,这些伦理知识是围绕“仁”而展开的“诗书礼教”。

追本溯源来看,素质教育理论是有着二千多年的历史的,正是在中国的现实国情上应运而生的,并且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孔子认为“素质”是人的一种朴素的自然状态,又通过教育达到教育目标,“绘事后素”与“文质彬彬”都是指人,前者是指“人性”:“性相近,习相远”,人性的特点都差不多,但教育使人产生巨大的悬殊;后者是指教育所养成的人。可见,人的素质既有先天的、与生俱来的素养又有后天的人为教育。素质教育是打好人生基础的教育,这个“基础”就是素质。

结语

孔子在生活点滴中对于弟子的教育,开启了中国传统生活教育理论的先河。从孔子的时代开始,中国开始了几年的教育历程。孔子所提倡的素质教育首先要做的是,教导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学习,平日里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拥有德性,知书达理,最后才能称之为人。当前,我国的素质教育思想正是以孔子的理念为基础,并进一步发扬光大和全面实施推崇起来的,现在的素质教育之所以开展得如此顺利,是与孔子的思想密不可分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孔子在教育领域中思想的成熟,显示出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强大的生命力。在孔子的年代,凭借着其智慧提出的实行素质教育的思想,成为了我国文化的瑰宝。如今,我们找到了素质教育思想的现代理论基础,并深刻地进行了总结与理论研究,进而开展科学的运用,对于我们更好地推进国家的教育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语

参考文献

[1] 杨丽君.对《论语》中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解读[J].语文建设,2012(02).[2] 焦玉莉,阮巧玲.孔子教育思想的人文内涵及其重要启示[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0).[3] 王世农,刘庆红.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时代意义[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4] 朱东根.论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

下载论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孔子仁学思想

    孔子仁学思想孔子主张恢复和巩固周礼的统治,周礼是建立在宗法等级制度亲亲上的,所以他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培养人具有孝悌的品格是最基本的。孔子仁学另一个特点是由己而不由人,即......

    孔子外交思想

    孔子外交思想之我见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又称东周时期)是中国外交实践蓬勃发展、外交思想流派百家争鸣的时期,原因是中国在这一时期经历了西周衰微、各个独立......

    孔子主要思想

    孔子主要思想 孔子主要思想有:仁、礼、孝、中庸之道、君子人格的塑造、教育、天命、治国安邦等思想。 1、仁 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以“仁”为核心,但“仁”具体指的是什么?孔子没......

    孔子思想论文

    论孔子教育思想在当今教育中的实际意义 摘要:孔子作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在教育思想方面有着非常独到的创见。深入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艺术,对现当代教育仍然有着......

    孔子思想论文

    孔子,是我们的教育家,思想的指导者。孔子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在这崭新的世纪里,和平成为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核心。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孔子思想论文,仅供......

    素质教育思想总结

    素质教育思想总结 丁湖二小许光务 “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先哲们的教育思想,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我们就一定要改变传统的......

    思想素质教育材料

    思想素质教育材料为全面提高我院学生的思想素质,依托院团委、院马列主义协会开展了多项主题教育。⑴理想信念主题教育I纪念“九一八”主题教育在电影场观看爱国......

    孔子的教学思想

    (一)理论体系的思想基础 1、仁的思想 孔子把人视作最高的道德规范,其要义就是“爱人”。 仁之于政治,主张实行“德政”,提出“省刑罚薄税敛”“博施济众”和“老安”、“少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