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申论作答技巧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旗帜。一个能恰当反映材料精神实质的好题目,或整齐和谐、简洁明快;或错落有致、风趣生动;或词句华美、文采斑斓,令人心生好感。一个好的文章题目必须旗帜鲜明、准确精当、内容丰富,很好的表明考生论述问题的立场和观点,犹如一缕春风,给人清凉徜徉之感,不仅为文增色,还为文增添鲜活动力。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为考生介绍六种实用的拟题方法:
(一)概括材料主题
写文章前肯定是先读完材料和问题,在阅读完材料和问题后,你就会明了整个申论材料的主题是什么,那么,围绕申论材料主题,对其加以归纳概括,切合题意,就能拟制出标题。
示例:
2010年福建春季申论考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问题。读过全部材料后,首先可以明确的是材料围绕文化创意产业而展开,从不同的方面论述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问题,强调了创意对于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同时,最后一题也明确要求了“围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综合材料与问题,我们便可以得出一个较为明确的方向,那就是文章定要围绕文化创意产业展开论述,而通过材料反映出的主题,又可以确定文章要凸显出创意之重来,如此可拟题为《以创意为突破口,实现文化的产业价值》。
(二)总结文章内容
先写完文章,然后对文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精炼的标题。这种方法拟出来的标题非常切合文意,很少出现文题不符、偏题、跑题现象,适用于“喜欢先写完文章内容,再回过头去拟标题”的考生。
示例:
一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的文章内容是这样的:文章开篇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重要价值。第二段分析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一些问题,由此,引发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章观点。接下来,拟制几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策。最后,照应文章开头、标题和观点,总结全篇。
通过总结文章内容,可以拟制出如下标题:
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构筑共有的精神家园》 ②《让保护“非遗”的火炬在掌心传递》
③《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不息 把文明的火种播撒大地》
中公点拨:标题紧扣文章内容和中心,将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直接体现出来,拟制的切合文意,文采飞扬。
(三)化用熟语典故
谚语、诗词典故、名言警句等熟语可以说是经过历代验证过的沉淀和精华,如能切合主题、文意,恰当地运用到申论标题中,会起到一鸣惊人的作用。
由于这些词语都是固定词组,也是汉语规范词汇,其形式与意义都已固定,不可轻易改变其结构或使用环境,尤其在申论中要注意写作的严肃性、规范性,运用时一般要整体运用、用其本意、用其在本来语境,以体现其通常意义,才会为人理解而不致引起歧义,影响评分。
示例:
①俭以立国,勤以兴政 ②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兴
③多用“看不见的手”,少用“看得见的手” 中公点拨:
前者化用格言,表明“俭可修身持家,亦可治国”的观点,亦婉转表明对反腐倡廉的提倡;第二个化用儒家名言,并以个人和政府(政治)作对比,突出政府诚信的重要性;后者活用价值规律的通俗说法,表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干预”的立意。
(四)引入新词、流行语 将时政新词、网络热词、社会最新流行语融入标题,以新词为标题点睛,用得巧妙贴切,可显示作答者知识的广博和对新知识的敏感,并增加标题的内涵和趣味,引起加分的效果。
示例:
①低碳发展频借力,弯道超车好前行 ②让“楼脆脆”不再动摇政府的公信力 中公点拨:
标题运用了新概念、网络流行语,用词生动形象,新颖独特,既紧贴社会生活实际,紧扣作答情境与要求,又展示了作答者较为广泛的综合知识和文字技巧,容易吸引阅卷者的眼球,博得较好的第一印象。
(五)借用修辞手法
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来表现标题中的某个或某几个要素,用含蓄的方式表达主题,概括中心论点,拟制出的标题,具有文采和表现力。
示例:
①文化创新是城市发展的引擎
②扩大内需促增长,政策油门不放松 ③软实力需要“硬功夫” 中公点拨:
前两个用比喻的形式,形象、贴切;第三个利用对比的方式,令人印象深刻。
(六)展现前后承接 在高水平的政论文章、领导讲话稿中多用,标题前后两部分并列,在意思上有承接关系。有时每个部分含有的语素对称,甚至上下句字与字、词与词之间对仗,平仄协调。但一般情况下,只是语素形式和词语意义的对称,不要求严格对仗,符合一般文章标题的特点就可以了。
示例:
①把住绿色开关,改善人居环境
②实施平安大省战略,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进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中公点拨:
前后两句词性基本相同,意思上后一句承接前一句,并且主题、观点等都蕴含其中,非常符合申论文章的标题。
第二篇:申论作答
从行为分析时:思想观念,政策法规,财务保障,财务投入,监督管理,宣传教育 在涉及主体时:政府,企业,群众,社团,媒体;
在对个人进行评判时,要从:能力,知识,品德i,教育,精神方面入手进行阐述 客观领域进行分析时: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
第三篇:申论作答五大常见问题突破技巧
申论作答五大常见问题突破技巧 2011-09-16 16:20
今日部分地区公务员考试已经逼近,相信各位考生通过连日的备战复习已经对申论有所认识和了解,部分同学或许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申论做答思路,但是通过近期中公教育辅导专家对学员的调查了解,绝大多数同学在申论作答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误区导致作答质量并不高,那么在剩下的这几天时间里,到底应该注意些哪些方面才能让自己的复习事半功倍、顺利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中公教育在此总结了学员复习过程中较易出现的问题并为大家提供了突破技巧,希望能够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也预祝各位考生取得理想的成绩!问题一:阅读材料不精准,审题不够仔细
众所周知,给定资料是我们申论试题所占篇幅最大的一部分,材料的阅读是申论作答的基础,试题是我们阅读理解材料的指针,但是部分同学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往往把握不准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在短时间内提取的作答要点不够精准,往往造成提炼出的要点不够全面,有的同学甚至在审题的时候已经审偏了,就更谈不上“作答准确”了。
【突破技巧】中公教育专家认为,阅读材料也是要一定的技巧的,不同的材料所应用的阅读方法是不同的:第一,信息分类法。信息分类法是对材料所蕴含的信息按性质进行分类,看是属于问题描述类的、问题分析类的还是政策表述类的,从而正确区分材料的类别和作用,建立对材料的总体认识的方法,通过认定材料是讲什么的,包含哪些信息进而明确材料对应哪些问题,这是最直观而快速的阅读方法。第二,词汇提示法。词汇提示法是借助词汇提示,把握材料中的关键和重要信息,从而认识材料的意义和价值。比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最近说,全世界新增加了1亿缺粮人口。再比如:广东的成功也是中国的成功。然而,广东的问题也是中国的问题。这里的“说”和“然而”都属于重要的标志性词汇,从这些词汇的前后语句中,往往都能发现重要的观点或结论,这些都是我们作答要点所在。第三,节奏阅读法。有些材料需要我们细读,有些材料则没有这个必要,毕竟我们的考试时间有限,比如一些数据型的材料我们采用跳读法即可,数据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数据本身所要表达的观点或要描述的事实,我们只需看材料的前一句和后一句;再比如一些案例型的材料我们可以采用快读法,我们只需要着重去看该案例的主体、主体的处境、采取的措施、产生的结果以及由此得到的推论。第四,题文对照法。我们可以边看题边阅读材料,这样我们的阅读会更加有针对性,也更方便我们提炼对作答最有价值的部分。第五,点画圈注法。在阅读过程中一定要标记出对于作答有关键作用的部分,这样不仅节省考试时间,也更能帮助我们找准答题点,保证不会遗漏要点。【公务员考试申论如何阅读材料】 问题二:归纳概括高度不够,对材料的的归纳仅仅是一些简单的描述
之所以说高度是归纳概括类试题的一项根本要求,其依据来源于“归纳概括”的本质。简单说来,“归纳概括”就是要提炼出若干事物的共同特质,而后再用凝练准确的文字将其表达出来的过程。从思维的角度说,就是从特殊到一般、从较小范围的认识上升到较大范围的认识、从较低层次的认识上升到较高层次的认识的过程。而这个上升的过程,则正体现出了高度所在。而中公教育专家发现,绝大多数同学在归纳概括的过程中仅仅限于对一些材料实物的简单描述,并没有答出“归纳概括”的本质所在,显然是得不了高分的。
【突破技巧】第一,深入腠里,揭示实质。要从对问题本质的把握上,从体制机制的深度上将材料涉及的问题连根拔起,这就彰显了答题者深刻的理性思维和高度的概括能力,对深度的挖掘正是这一招的关键所在。第二,提升层次,拔高结论。对材料内容或问题的概括一定要言简意赅,我们可以先用一句总括性的语言来作为点睛之笔,一语道破天机,简明直接地点明问题所在,也能使阅卷老师在短时间内即能把握住我们的答题要点所在。随后再点缀上一些较为具体的表现,使答案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这招的高处就在于跳出了丛山峻岭中,识得了庐山真面目。也即把层次由一些琐碎的表象提升到了全局,结论定的高,且定的准。
问题三:没有准确把握住材料所表达的意思,分析问题时脱离材料,观点不明确
综合分析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所提供的材料能否根据所掌握的有关理论知识给予综合、归纳,并进行科学的评价。很多考生作答思路很混乱,对问题的判断没有自己明确的观点,也没有一个正常的逻辑顺序贯穿于整个答案当中。虽然有的考生答的要点很全,但是没有清晰的作答思路和合理的作答顺序,阅卷老师在阅卷过程中也就找不到答案的要点所在,不知其所云,所以给出的分数仍然不高。
【突破技巧】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考生要能根据材料和题目的要求,引申出自己掌握的有关基本知识或观点。第一,注重联系实际,材料归纳出来后,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做依据做出分析。第二,结合理论分析问题时,要尽可能全面一些。材料涉及几个点,答题时就要将这几个点答全,每个点不需要展开太多,但要把基本要点说到。解答材料题时,尤其要注意层次和逻辑,不要自相矛盾,在答案中最好把观点一一罗列出来,便于阅卷教师找到要点。
问题四:提出的对策针对性不强,没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对策拟制是公务员考试申论测查的重点之一。它要求考生不仅要具备从材料中发现并形成对策的能力,还要具有一定的处理公文的实践能力。很多考生对对策拟制束手无策,感觉无从下手。有的考生在考前积累了大量的理论背景,这反而引起考生作答时脱离材料,对策很漂亮,但没有和给定材料相结合的地方,毫无针对性;有的考生能大概列举出几条对策,但是对策的内容却很抽象,不够具体,这样的作答不深刻,不具备可行性,也不具有可操作性。
【突破技巧】其实,对策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或者有一定的来源,直接从来源中提取对策;或者有合理的依据,通过对依据的观点或做法进行引申、演绎形成对策。因此,考生的备考并非无的放矢,还是有章可循的。中公教育专家总结如下技巧:第一,明确给定角色。申论写作的重要特点就是命题者预先都给了应试者一个确定的公务员角色。首先必须明确自己的这个虚拟身份,即自己处在一个什么样的职位上提出方案,一定要从政府立场出发,利用政府的引导、鼓励、支持、监管等手段提出对策。第二,明确方案的针对性。也就是要针对问题提出方案,是指应试者所提对策方案必须有很强的针对性,一方面对策方案应该与所给定材料的倾向性相吻合。另一方面对策方案要紧紧围绕前面概括材料所提出的主要问题,切中要害。第三,明确方案的可操作性。对于任何政府部门而言,对任何社会问题的一个对策方案,不管它有多完善,如果没有现实的可操作性,那就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其一,对策方案要明确执行主体,即制定出来的方案由谁去执行。也就是说:“问题”要有明确的“归口”,对策方案要有直接解决问题的政府部门或职能部门去处理与落实。其二,对策要有明确执行步骤,即制定出来的对策方案怎样执行。也就是说,对策方案不能只是大的原则,让人感到无所适从,而是要有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步骤、方法,要能够付诸实施。其三,对策方案要明确执行时效,即制定出来的对策方案何时实施,也就是说,对策方案要认真考虑其时效性,它不是遥遥无期的许诺,而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切实可行的办法。其四,对策方案要明确执行的条件,即制定出来的对策方案在什么条件下实施。也就是说,对策方案的提出必须充分考虑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如果提出的对策方案在现实中不具备实施的主观条件,也只能是一纸空文。
问题五:议论文写作没有思路,总论点不突出,上下文逻辑连续性不强,思维混乱
申论的文章写作可谓是公务员申论考试的重头戏,也是大多数考生谈之色变的问题,部分考生因为从材料中提炼不出有用的信息,写作更是没有头绪,根本没有一个明确的总论点来支撑整篇文章,结果导致总论点与材料主题脱节,写作的要点也是零零散散,不是偏题就是结构混乱,这样是很难拿到高分的。
【突破技巧】申论本质上就是一种公务员思维,特别是对于占据“半壁江山”的大作文而言,表面上看似乎考查的是考生的写作能力,实际上我们回归到公务员考试大纲本身,就会看到所谓申论,“主要通过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可见,“文字表达能力”只是申论考查的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在于文字表达的“骨架”,也就是我们所讲的“申论思维”。
那么申论写作思维也就是我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运用到的经典思路,即“三步走”原则:“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第一步,是什么—提出问题,概述材料,引出论点。抓住给定材料所揭示的本质问题,针对问题的产生的原因、影响,以及相关的对策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第二步,为什么—分析问题,分析原因。即为什么论点是正确的,阐明论点所以正确的根据;第三步,怎么办—解决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即怎么样解决论点提出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在阐述“为什么”时,应找出一个或几个理由,说明论点的正确性。在阐述每个理由时,应采取讲道理、摆事实相结合的方式,即先讲道理,然后从所给材料中或社会现实生活中,找出具体事例来证明所讲道理的正确性。那么有了这三步做支撑,我们的议论文看起来才会论点突出,结构完整。
考试已经迫在眉睫,如何利用好这几天做最后的冲刺很重要,如果你感觉自己复习的还不是很有把握,目前应对考试需要做的就是多做历年试题,尽快熟悉题型,这会在考试的时候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不要太多关注自己仍然很生疏的知识,争取把掌握了的知识点运用纯熟,一方面可以给自己竖立信心,一方面也巩固了已有知识的得分率。中公教育专家希望各位考生都能够如愿以偿,顺利通过笔试!
第四篇:《申论》解题要领和作答技巧
《申论》考试的备考要领和作答技巧
艾洪涛
《申论》考试是一种深度的能力测试,是对考生的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运用政策理论和科学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目的是考察考生能否胜任基层公务员的工作要求。认真分析《申论》试题的构成和作答要求,不难看出,考试是在模拟公务员处理试卷材料所涉及的行政事务,即:调查掌握工作信息(阅读试卷给定材料)、分析整理信息(概括或概述材料的内容或反映的主要问题)、提出拟办意见(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对拟办意见进行论证、解释和说明(论述题)。因此,《申论》的备考要领就是要掌握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目标和要求。
一、全面理解、科学分析、正确总结
基层公务员是政府机关工作的起点,各种工作信息都要经由他们处理后逐级上报。其工作目标就是协助领导了解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避免领导做重复性工作。
这也正是《申论》第一题的作答要求。如2007年试题是根据给定材料“整理一份供有关负责同志参阅的材料”。历年来的试题多有变化,但对这方面的考察是不断加强的。给定材料的字数由1400字逐年增加到10000字左右,内容 上也由单一问题发展为包含几个方面情况的综合问题。这就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能全面把握材料,深入分析事件本质和原因构成,并能加以分类整理。
二、把握政策、换位思考、合理对策。
基层公务员要能在政策和职权允许的范围内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公务员主要是提出拟办意见,给领导出主意、提建议。这需要有换位思考的意识,能站在领导的高度思考问题、把握政策、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申论》一直把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做为一项重要测试内容。设题时往往给定考生一个虚拟身份,作答要求是对策要合情合理,可执行性强。要从给定身份的职权、责任等角度出发,要符合国家的利益,不能完全凭考生个人的主观认识解题,更不能违背国家的宏观政策。
从目前参加公考的考生构成看,大多还未从事过社会工作,对某些给定的身份认知不足,增加了作答的难度。因此多了解一些相关的政策法规知识,进行一些换位思考的训练是备考中必不可少的。
三、用准文体、精当分析、注重实效。
基层公务员要能对自己提出的建议进行合理的解释说明,以便于领导决策。这正是《申论》论述题的考点。
答题要领是要符合公文的写作要求。多数人将论述题界定为普通的议论文,要求从论点、论据、论证三个方面作答,这是一种误导。国家人事部人事管理司负责人曾明确指出:《申论》论述写作应是应用文体的写作,是党政机关常见的公文写作,而不是议论文。如2006年《申论》论述题的写作要求是:请你就我国政府如何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写一篇文章,谈出自己的看法。虽然试题没有要求考生使用公文形式写作,但“如何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实际上就是公文中的意见和建议。因此考生要了解一定的公文写作知识。行文中注意论述要精练、恰当,不必像普通议论文那样做演算式的分析论证,重点放在如何解决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上,围绕对策的提出和实施做文章。
《申论》试题的作答有一定的技巧,下面就阅读材料、概括问题、提出对策、分析论述等四个方面介绍一些作答方法和注意事项,仅供参考。
一、阅读材料
(一)阅读方法
1、第一遍细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勾划出文中的主要词句,并概括总结段落大意。主要词句一般不包括具体事例或数字,也不包括阐述的内容。
2、第二遍跳读,确认段落大意,合并同类信息,理顺逻辑关系。给定资料的段落很多,各种材料混合在一起,逻辑关系较乱。因此,要首先对同类进行合并,再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归纳整理。
(二)注意事项
1、至少用考试时间的三分之一来阅读试卷材料。
2、先阅读材料后面的作答要求,带着问题去阅读给定材料。作答要求是对应考者的指令性要求,对其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提法都必须认真审视,不能马虎。只有这样,才能用最短的时间,在给定的大量材料中锁定有用的信息。而且,这种问题意识要贯彻到整个阅读过程中,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有效阅读。
3、注意材料的引言或概说部分。就是在材料正式内容之前的一些简要的说明文字,用来交代材料的背景或性质。如2006年的材料近万字,内容涉及面广。但“主持人”在引言中交待了这次访谈的性质和内容范围,即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造成了哪些危害、怎样预防事件发生等。认真阅读有助于考生把握主题。
4、高度重视含有领导人讲话、权威部门负责人的谈话以及包含政策、法规等信息的内容。这些信息往往是统帅材料的灵魂,考生要注意据此调整自己的思路,借助这些信息去思考问题、探寻根源、寻求解决途径。
二、概括问题
(一)答题方法
要在阅读中获取的信息和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整理思路、概括成文。概括问题应该包括总括句和分述句两个部分。总 括句一般为一句话,高度概括全文主要问题。句式模型为“这是一篇关于(主体、事件或问题)的(文体)”。其中,主体是材料涉及的主要人物或主要单位。文体是指所给材料的文章体裁,如新闻报道、调查报告、工作总结、讲话、案例等,事件指主体的动作,可罗列多个事件,问题是材料反映的主要矛盾或现象。分述句是把总括句里涉及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分条列项地表达出来。
(二)注意事项
1、限定字数的弹性只能在10%以内。过高或过低原则上都要扣分。
2、答案覆盖全文主要内容,表述要语句精练,简明扼要。一般不直接引用具体事例或数字。
3、只能在给定材料中提炼概括,不能跳出材料内容随意发挥。
4、主要问题是材料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要以此来确定思路。不要圃于细枝末节,要统观全局,轻重权衡,从宏观上把握主要问题。
三、提出对策
(一)答题方法
要根据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以保证对策的针对性。要找准问题发生的环境和条件,从不同角度或层面提出解决方案,以保证对策的可行性。可采用以下方法:
1、分层法:有些问题,可以从观念、制度、具体行为三个层面来提出解决办法。如:先是转变现有的……观念,或通过……,树立……观念;再是建立……制度(体制);最后加强……管理(实际行动)。
2、职能分类法:如在提出方案时可以按“企业或单位应当做些什么”、“政府应当做些什么”、“法规建设应提供什么保障”、“个人应如何应对”等方面来作答。解决方案涉及到个人,一般还要从观念和行动两个方面来考虑。
3、参与方分析法:对一个事件所涉及的双方或多方分别提出解决办法。要注意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解决办法,忌讳各打五十大板。
4、焦点问题分析法。就是找准矛盾斗争的焦点,解开死结带动全局。一般可以从宏观的、微观的两个方面来考虑。
(二)注意事项
1、限定字数的弹性只能在10%以内,过高或过低原则上都要扣分。
2、要符合公务员的工作特点,必须站在政府的角度提出方案,尤其是要符合作答要求中给定的身份要求。
3、方案的提出要就事论事,不能大而空,要切实可行,可操作性强。一般讲要保证“有人做、有事做、能做到”,“有目标、有步骤、合情理”。
四、分析论述
(一)答题方法
主要是认真审题,提炼中心论点,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谋篇布局。先按照《申论》“引、申、议、策、合”五段论的结构要求拟定提纲,再起笔行文。“引”是引用所给定的材料,“申”是提出观点,“议”是求证自己的观点,“策”是提出对策,“合”是呼应论点并上升到政策的高度。
(二)注意事项
1、确定论点。提炼中心论点要抓住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要注意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角度出发,符合国家利益。
2、拟定恰当的标题。标题要简明、朴实,不要脱离材料而追求标新立异,尽量不使用带有寓意的文学性标题、不要套用不恰当的名言警句、歌词、书名或诗句等,套用材料中的原话也要慎重。标题更不可偏离主题,甚至出现歧义。
3、结构安排上要善于使用主旨句,以增强条理性。主旨句要放在段首,要紧扣材料和中心观点,尽量做到句式整齐划一,这样便于阅卷人把握你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观感。
4、行文语言要庄重得体。机关工作作风要求稳重,公务活动中的语言特点是庄重、朴实、准确、精练。公考不同于其他考试,《申论》也不是文学创作。不仅是论述题,其它题目也要求考生能正确使用公务语言。如2008年国考试卷中对C主编的答复就要符合公文中“函”的格式和语言特点。
5、格调要积极、清新。公考的特点决定了《申论》试题的政治导向非常明确,这一点必须把握好。要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角度看问题,要从为国家利益着想的角度解决问题。态度要积极、明朗,切不可把一些消极甚至是阴暗的主观情绪带到试卷中去。
作
者:艾洪涛,硕士,副教授。工作单位:河北省沧州师范专科学校 联系电话:0317-3709179 通讯地址:河北省沧州市 沧州师专办公室 邮政编码:061001 8
第五篇:申论归纳概括题作答小技巧
申论归纳概括题作答小技巧
(分值一般在10分-15分,字数一般不超过200字)历年真题:
(2013年地市级申论真题)根据“给定资料4— 6”,请你概括目前汉语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15分)要求:紧扣“给定资料”,条理清楚,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
(2012年地市级国考申论真题)“给定资料1”和“给定资料2”集中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请根据这两则资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10分)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2012年副省级申论材料)“给定资料2-6”反映了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生活的种种问题,请你对这些问题进行概括与归纳。(10分)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50字。
考查趋势:①给定材料简单,多以案例型材料出现,信息点不易提炼加工;②给定材料篇幅会有所增加,增加难度。③勾画出来的信息多,整合难度大。
归纳概括问题依然是考察的重点。
答题结构:总括句+一是…..;二是…..;三是…..。(总分式)
总括句该如何写?首先要考虑是否有核心问题。
如2012年地市级申论真题中,随迁子女受教育诸多问题,其中核心问题就是教育不公平的问题;2012副省级申论真题,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生活的种种问题反映出来的本质问题是道德滑坡问题,道德滑坡这个得分点需要在答案体现出来。
若存在核心问题,则需要用一个词将核心问题提炼概括出来。如何提炼? 要特别注意整篇材料是围绕什么话题去讨论的,一般情况下,核心问题与整篇申论材料主题是接近的,考生要注意往这个方面思考。若不存在核心问题,则直接切题回答。
每一条信息该如何书写?
① 学会整合;②重要的信息点要前置。
真题链接:
材料1.在城里公立小学开学的9月1日,张老师的打工子弟学校也开学了,在垃圾场边的平房里,18名学生(学生数量少,生源流失现象严重)走进了简陋的教室(硬件设施不完善、学习条件差)。同是小学教师出身的李某夫妇(师资力量薄弱)创办的“行知打工子弟学校”,则在一片荒芜的菜地里迎来了求学的孩子们。最早的一批打工子弟学校就这样在有志之士的努力下艰难地生存了下来。即使是这样的学校也数量有限(教育资源匮乏),仍有众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不知道哪里有学上。
在某民办大学做管理工作的孙某为了能让从农村接出来的孩子有学上,在郊区找了五六家公立小学。但是,校方要收取1万元到10万元不等的借读费和赞助费(入学成本高),这些高昂的费用让孙某感到发懵。因为公办学校门槛高,在城乡结合部,条件简陋、收费较低的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然而,这样的学校绝大部分都戴着“非法”的帽子──没有办学许可证,很难逃脱被关停的命运(办学政策不合理)。已有3年“办学经验”的秦老师说:“要拿到办学许可证,必须有房屋产权证。可由于经费紧张,学校只能租用别人的场地及房屋(办学条件的不稳定)。别说我们拿不出房屋产权证,就连房东也拿不出,因为房东也是租村里的地。”一度拥有1500多名学生规模的私立金星小学就是因为校舍所在地被拆迁,从此销声匿迹了。“没有政府的支持,我们也不敢在硬件设备上加大投资。”(政府支持少)办学人代某说:“艰难办学,最希望的是能有合法的地位,学生可以放心读书,老师也可以安心工作。”实际上这类学校的教师队伍很不稳定,春节一过,教师走掉一半是常事。许多年轻教师都把私立学校当作跳板,一旦找到合适的工作,立马就跳槽走人。(师资力量不稳定)
开学已经好几天了,因为交不起300多元的学费,12岁的陈某迟迟没有报到。和陈某一样,由于家庭生活困难,不少农民工子女不得不放弃求学。树人学校也是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开学已经一周,还有100来名学生没来报到。校长既失落又无奈,“反正每到开学,总得少那么百八十人。有的回老家了,有的转学了。至于有没有人辍学,那就没办法统计了。”(一部分随迁子女因为家庭生活困难,放弃求学)
春节过后,8岁的乡村女孩儿张某在B市郊区的一所公办小学里迎来了新学期,但更多“漂泊”在市郊的农民工子女难有这样的待遇。“我也想去公办学校上学,至少那里有好的食堂,但学费实在太高。”一想起夏天早上带的饭菜到中午就有点变味发馊(生活条件艰苦),一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心里就有点发酸。
“B市的公办学校,用的都是B市地方实验教材。将来考大学,因为没有户口,(户籍政策的不合理)孩子还得回去考,怎么办?”从山西来B市打工的张某愁苦地问。考虑到这个因素,许多家长不得不把孩子送到使用全国统编教材的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
“我妈妈很少给我零花钱,我也没有什么新文具,总觉得在班里抬不起头。”这是一个“有幸”到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的孩子所遇到的尴尬。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不少乡下来的孩子,在大部分是城市孩子的公办学校里,都有孤独、自卑的感觉。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位研究员表示,要警惕农民工子女心理“边缘化”的倾向。他说,农民工子女本身就在经济条件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好不容易能与城里孩子坐在同一个教室里接受质量较高的教育,却又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不理解。生活上的困难没有让他们退缩,可这种心灵的创伤却难以抚平。2010年8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这是温家宝总理在考察北京玉泉路打工子弟小学时,在学校黑板上写下的题词。广大人民群众都希望并相信在实施《纲要》的过程中,这美好的愿景会变成现实。
材料2.新华社、中国青年报记者曾联合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这一调查历时7天,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地,向农民工发放调查问卷131份,其中有效问卷125份。73名受访者表示,最大的愿望是自己的孩子能“和城里孩子享有同样的待遇”,43名受访者最希望能“降低收费标准”,17人希望能“有供农民工子女就读的专门学校”。调查同时显示,78位受访农民工表示,通过“朋友介绍”为孩子在城里联系学校;16人表示“从媒体报刊获悉”有关学校的信息,5人表示“向城市教育主管部门咨询”,2人表示由“家乡教育主管部门推荐”,1人表示“学校主动上门”(联系渠道不畅)。
调查表明,有46名农民工子女,曾经因为父母务工地点的变化而被迫转学。其中转学1次的有10人,转学2次的有12人,转学3次或3次以上的有24人。在回答子女在城里求学遇到的最大困难时,54位受访者表示是“费用太高”,占受访总数的43.2%;46人表示是“没有城市户籍”,占受访者的36.8%;选择“住处附近没有学校”、“受城里人的歧视”、“毕业后拿不到毕业证”的受访者比例依次为16.8%、6.4%和4.8%。“我本来准备把小孩送到公立学校,但因为不是本地户口,我找的一所学校每学期竟然要8000元的赞助费,另外还要交这费交那费,最终还是没有去。”在N市打工的罗某告诉记者。调查同时显示,有20名农民工表示孩子在上学时曾“遭受到拒绝”,7人表示“做了很多努力学校才接受”;有19位受访者表示孩子在学校“有过不公平待遇,但不严重”,3人表示孩子在学校“有过不公平待遇,情况比较严重”。调查还显示,77.6%的受访农民工表示,孩子“学习成绩一般”或“成绩不好”。88名受访者表示,“从来没有”或“不一定有”时间辅导孩子学习,占受访总数的70.4%。“小孩只要听话,知道尊老爱幼就行了。我整天忙,没时间想太多,学校的质量也就不管了。”今年33岁的王某来自南方某县,以帮酒店洗台布为生,谈起孩子的教育,他无奈地说。题目:“给定资料1”和“给定资料2”集中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请根据这两则资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10分)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在勾画出有效信息后,如何整合答案?我想这是很多考生头疼的事情,对于这种题目的整合方法是有技巧的,主体分析法。
此题中,分析出现了几个主体,然后进行一一罗列,但不宜过多,对于此题分值是10分,最好能写出5个答题要点,我建议是分析出4个主体,留出最后一点进行查漏补缺,如果能分析出5个主体就更好了,把答题要点全部概括进去也行。要根据具体题目进行具体分析。
之前我们学过,主体分析法(政府、企业、个人),结合材料,出现的主体有可分为(政府、学校、个人),学校分为公办学校+民办学校,个人可分为教师+家长+学生,因此此题主体为: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政府,教师、家长、随迁子女,再仔细分析一下,题目中出现的教师信息都是民办学校教师的信息,因此可以将教师这一主体并入民办学校中去,最后确定下来,本题共有4个主体,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政府、家长+随迁子女。
参考答案:
不公平是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的主要问题,表现为: 1.公办学校入学成本高,门槛高,且联系渠道不畅;
2.民办学校学校数量有限,经费紧张,硬件设施不完善,学习条件差,办学政策不合法,师资力量薄弱,办学条件和教师队伍不稳定,难以保证教学效果。3.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和政策过于严厉,造成民办学校办学困难。
4.部分家庭生活困难,经济条件处于弱势地位,随迁子女放弃求学现象严重;家长对子女教育不够重视;部分随迁子女在学校遭受不公平待遇,受到歧视,有孤独、自卑感,心里受创伤。
5.户籍政策不合理,造成随迁子女不能平等接受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