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11(推荐5篇)

时间:2019-05-15 00:44: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1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11》。

第一篇: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11

秦岭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 历史 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其中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2.本试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直接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将班级、姓名、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西周时期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假如一诸侯王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又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后来妻子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妾为他生了三儿子,当该诸侯王死后,继承他王位的应是()

A、女儿 B、大儿子 C、三儿子 D、二儿子

2、《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我国宗法制纽带是()

A、财产 B、地域 C、血缘 D、信仰

3、与分封制相比,秦朝管理地方的制度创新是()

A、皇位世袭 B、神化皇权 C、统一文字 D、推行郡县制

4、古代所谓的“位列三公”意指位高权重,那么“三公”指的是太尉、御史大夫和()A、禁军统领 B、丞相 C、九门提督 D、军机大臣

5、在我国古代,秦朝设丞相,明朝废除丞相。下列对这种矛盾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都因为相权威胁皇权 B、体现了权力互相制衡的原则 C、都是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D、都有利于国家统一

6、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大体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和()三个阶段。

A、监察制 B、俸禄制 C、征召制 D、科举制

7、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军机大臣和珅,号称“贪污之王”。那么,清朝设置军机处()

A、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B、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C、标志丞相制度的废除 D、限制了皇帝的权力

8、下列古代政治人物与专制制度的组合,错误的一项是()A、秦始皇——皇帝制度 B、唐太宗——刺史制度 C、明成祖——内阁制度 D、雍正帝——军机处

9、《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而言,最严重的后果是()

A、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B、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C、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D、外国列强大批入侵

10、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1899年,美国向列强提出了()政策

A、自由贸易 B、利益均沾 C、瓜分占领 D、门户开放 11、1884年,清政府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在()设立行省。A、新疆 B、陕西 C、青海 D、甘肃

12、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甲午中日战争 B、中法战争 C、日俄战争 D、抗日战争

13、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最主要的意义是()

A、导致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C、阻止了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其灭亡进程 14、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了()方针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全面抗战路线 C、国共第二次合作 D、百团大战

15、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 B、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 C、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 16、2007 年,在中国举行 12.13 —— 南京大屠杀 70 周年纪念日前夕,日本《产经新闻》 头版头条标题竟然为“大屠杀是蒋介石的虚构”。为驳斥这一观点,我们应该向世人拿出证明材料。这些材料应包括()①当年受害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②当年驻南京外国记者的记载 ③侵华日军老兵的战争回忆录 ④当时留下的新闻照片和报道等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17、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A、七七事变爆发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一二九运动发生 D、国共合作的完成

18、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剧中突出展现了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①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 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③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基本一致 ④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③ 19、1945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为党的指导思想,为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A、马克思主义 B、全面抗战路线 C、毛泽东思想 D、武装斗争 20、1945年日本投降后,重庆一家报纸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谜面,要求打一个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屈原(原子弹),苏(苏联)武,对这两个谜底认识正确的是()

A、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B、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 C、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作用

D、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中国人民为抗战胜利所付出的代价和所起的作用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40分).材料一:日本军国主义妄图独占中国由来已久……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日本发动和参与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其中大多数是侵华战争。——江泽民

材料二: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中国人民同凶恶的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气壮山河的斗争……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胡锦涛

材料三: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

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斯大林

材料四:1945年抗战胜利后,重庆某报刊出一则谜语,谜面是日本投降。谜底是打一中国古代名人。结果出现了多个谜底:屈原、苏武、蒋干、毛遂(随)、共工(功)、华佗(拖)…… 材料五:(靖国神社)内供奉着明治维新以来约250万日本军人的牌位,其中包括……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神社院内有一个“宝物遗品馆“,保存着日军的作战地图、军装、武器,写着“武运长久”的太阳旗,以及1932年3月16日天皇令日军侵占中国上海的诏书等。

(1)根据材料一,列举“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日本发动和参与了哪些侵华战争?(至少两例)(6分)

(2)试列举侵华日军所犯罪行。(至少三例)(6分)

(3)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有人说,国民党一直是消极抗日,国民党组织的正面抗战是次要战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2分)为什么?(4分)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的抗日战争具有怎样的世界意义?(4分)(5)结合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回答:抗战胜利的原因有哪些?(10分)(6)材料五说明了日本政府什么样的历史态度?(4分)(7)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启示?(4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赵嘏:《唐摭言》

材料二:“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 ——伏尔泰(第15页学习思考)

材料三:“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卷十六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举制的认识。(提示:从科举制开设的时间,实施的目的,积极作用,负面影响等方面来谈。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全面)

秦岭中学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考试

参考答案

1-5:DCDBC 6-10:DABCD 11-15:AABAB 16-20:CABCD

21、(共40分)

(1)侵华战争:甲午战争、全面侵华战争。(6分)(2)略(6分)

(3)不同意。(2分)国民党组织的正面战场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是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的(4分)

(4)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4分)(5)①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建立,实现全民族抗战,这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②国共两党配合,协同作战,这是抗战胜利军事上基本保证;③中共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发动和组织了广大人民群众,使抗战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④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和支援,是加速日本投降的重要因素。(10分)

(6)说明:靖国神社公然为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者张目,否认侵略历史。(4分)

(7)反对侵略,珍爱和平;民族团结,民族振兴;正视历史,警惕右翼;发展经济,振兴国力。(4分)

22、(酌情给分,共20分)

A.积极性:a.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扩大了官吏来源,笼络了各阶层优秀之士,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

b.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c.促成了普通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B.局限性:但它是一种文化专制,到明清时发展为八股取士,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科技的进步。

第二篇: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8

宣化四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文科)

(总分:100分 时间:90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2.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康有为在宣传西方政治学说时对我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地位提出了挑战。其思想特点是

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依靠儒家思想,托古改制 D.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3、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更重视:

A.对人类社会的研究 B.对自然界的研究 C.对人的伦理道德的探 D.对人性的研究

4、普罗泰戈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他的思想体现了:

A.资产阶级的本质 B.人文主义的本质 C.封建主义的本质 D.启蒙运动的本质

5、“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禁欲主义

B.蒙昧主义

C.人文主义

D.理性主义

6、历史班的一堂关于启蒙运动的综合探究课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的观点: ① 启蒙思想用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社会发展的道路 ② 18世纪中叶启蒙运动进入高潮 ③ 启蒙运动的“自由”“平等”等要求,实质上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④ 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宗教思想体系

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7、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的绝对化的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辨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的 成就是

A.自由落体定律的提出 B.相对论的提出

C.量子论的提出 D、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

8、证明“造物主”即神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使人的思想发生跃进的学说是

A.微积分 B.太阳中心说 C.生物进化论 D.牛顿力学

9、毛泽东的下列思想产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

③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 ④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思想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10、“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了《党章》,并确立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分别在 A.七届二中全会,十五大,十六大 B.七大,十三届四中全会,十六大 C.七大,十五大,十五届七中全会 D.七大,十五大,十六大

11、下列作品体现浪漫主义风格艺术特征的是

①《巴黎圣母院》 ②音乐作品《时代在改变》 ③《泉》 ④《向日葵》 ⑤《蓝色的多瑙河》 ⑥《自由引导人民》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⑤⑥

12、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A.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

13、荀子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他广泛吸收各学派思想的精华。下列各项中,属于荀子提出的主张是

A.“弱者道之用”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14、在《红楼梦》第二回中,贾宝玉发表了自己离经逆道的独到见解:“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他的这种叛逆精神与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是一致的。

A.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李贽 1

15、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集中体现了马丁•路德的哪一主张

A. A.教权高于王权 B.教士是由教徒选举出来的公仆 C. C.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 D.国家权力为神所授 1

16、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至性主要表现在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

17、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下列各项中,最先对这种认识带来冲击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18“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人的感觉。”下列人物思想主张与该观点一致的是

A.普罗塔哥拉 B.朱熹 C.苏格拉 D.柏拉图

19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以人文主义的精神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下列说法能反映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内涵的是 A.“赎罪券可以使人的原罪得到赦免” 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C.“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D.“上帝的救赎使人得救” 20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

A.智者学派思想——人文主义思潮 B.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 C.君权神授说——社会契约论

D.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调整 21.《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八年,伐陆军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这反映了当时 A.周室衰微,王命不行

B.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C.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

D.列国内乱,诸侯兼并 22.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②它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③建立于秦朝,为历代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④主要体现为皇帝对中央官员的管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3斯大林说:“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中国人民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B.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C.中国战场对其他战场作了战略配合D.美英盟军对日作战,配合了苏德战场

24.孙中山屡战屡败,又坚持民主革命立场,终于认识到:“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提出了三民主义

B.以“党内合作”方式同共产党合作

C.接受袁世凯的要求而辞职

D.建立黄埔军校培养新式军事干部 25.从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可以看出,在制定国家外交政策的时候

A.确定敌友关系是首要原则

B.认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极为困难 C.没有必要区分朋友与敌人

D.应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26.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样化趋势,根源在于

A.强大的军事实力

B.稳定的政局

C.发达的科技和教育

D.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多样化

27、先秦时期,古代中国的农耕方式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转变。那么,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石器锄耕

B、刀耕火种

C、铁犁牛耕

D、机械化耕种

28、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主要得益与于其建立的经济模式是

A.混合市场经济

B.计划指导型经济

C.社会市场经济

D.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29、下列各项关于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中,实现了土地所有制根本性变革的是

①1952年土地改革

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家庭联产承包

A.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④ 30、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了“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

①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②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谈话

③《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通过

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

材料三: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四: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普罗泰格拉的观点有何积极意义?(4分)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哪一重大变革运动?(2分)其核心是什么?(2分)材料二反映的内容与材料一有何关系?(2分)

(3)如何理解马丁.路德“因信称义”学说的人文主义色彩?(4分)

(4)材料四是怎样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4分)当时欧洲社会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是什么?(2分)

32、(20分)“文明的进程就是一部人类不断争取自由和平等的历史。”请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亚里士多德在他们之前也说过,人根本不是生来平等的,而是有些人天生是作奴隶的,有一些人天生是来统治的。亚里士多德当然是对的,可是他却因果倒置了……”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组成国民议会之法国人代表认为,无视、遗忘或蔑视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

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识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 第十一条 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 第十七条 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人权宣言》(1789年8月26日颁布)

材料三:“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

——《联合国宪章•序言》(1945年10月)

材料四:1999年1月,美国以武力强迫科索沃冲突双方依美国的方案到法国的朗布依埃进行谈判。谈判中,南联盟表示其他条款均可接受,只有北约军队进驻科索沃这一涉及南领土主权的条款不能接受。谈判最终破裂,北约于是迫不及待地对南联盟动武。3月24日,北约以“保护人权”之名,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盟军”的空袭行动,将南联盟拖入战争的深渊。科索沃战争的规模虽属局部,但影响却十分深远。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受到了粗暴地践踏,联合国的权威大大受损,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了干涉别国内政的危险先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恣意妄为。

------肖璞一兵《科索沃战争告诉世界什么》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卢梭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如何理解“亚里斯多德当然是对的”?(2分)

(2)材料二是如何阐明“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4分)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4分)

(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人权问题国际化”,试结合两则材料对此作出简要评价。(8分)

宣化四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1—5 DDCBC 6—10 ABCAD 11—15 DBCDC 16—20 ABACC 21—25CCDBD 26—30DCCBB

31、(1)强调了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否定了神或者命运等超自然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4分)

(2)文艺复兴运动(2分);人文主义(2分);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复兴”与发展(继承与发展)。(2分)

(3)否定教皇的权威,打破了教会的精神枷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树立了人文主义宗教观。(4分)

(4)自由是天赋人权,不可侵犯和抛弃,并以法律保障(4分)。理性(2分)

32、答案:

(1)天赋人权;(2分)亚里士多德处于奴隶社会,当时奴隶没有人权可言。(或答“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受到时代限制”也可)(2分)

(2)内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不可剥夺的人权等。(4分)进步作用:宣言集中表达了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阐明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和民主法制基本原则,否定了封建专制特权。(4分)

(3)进步性:反映了世界人民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愿望。(4分)局限性:为某些大国干涉别国内政、发动战争提供借口。(4分)

第三篇: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巴市一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史试题

试卷类型:A

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П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6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第Ⅰ卷应涂在答题卡上,第П卷答案书写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下,考试完毕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2.宁夏首次发现的大型西周遗址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其灰坑及墓葬出土卜骨和卜甲计7块,其中有文字的刻字卜甲2块,总计34字,大意为:有2个人分别率领了30个人到夜、宕、复等地巡查、巡视。这说明

A.甲骨文是当时唯一文字资料 B.西周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体制完善 D.西北地区设郡县加强中央集权

3.“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精英往体制内去流动,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治理。”这种现象是指

A.汉初形成“布衣将相”之局 B.察举征辟广泛选拔人才 C.科举入仕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D.中央派文官任地方长官

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元朝的行省制度作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钱穆把行省称之为“流动的中央政府”,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行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行省不是地方管理机构 C.行省长官具有很大的独立性 D.行省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5.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B.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C.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6.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B.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7.我国封建社会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主要是由下列哪一因素决定的 A.地主阶级的权欲 B.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C.地主阶级的要求 D.法家思想的启示

8.对于雅典人进行的民主政治试验,西方人的意见从来就不一致。在古典世界,它就有理想

政体和民众暴政两副截然不同的面孔。这表明

A.民主范围有限引发社会分裂 B.民主力量和贵族斗争激烈 C.奴隶制下民主缺乏社会基础 D.直接民主存在着制度缺陷

9.“从当代民主的视野来看,希腊民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存在一个重要的局限性,那就是,公民资格具有高度的排他性”。这种“排他性”使古希腊的民主制度 A.开近代西方选举制先河 B.仅仅是城邦居民的民主 C.易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D.只体现公民内部的平等

10.有些学者认为,(雅典)任何“非专制政治制度”只能通过每个公民都参与的一人一票的直接民主方式来实现。不管是传奇的斯巴达立法者吕库古,还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构建其理想的城邦时都强调城邦的公民人数不能太多。这些学者认为“非专制政治制度”存在的基础是

A.轮番而治 B.圣贤明君 C.小国寡民 D.抽签选举

11.戴维·赫尔德在《民主的模式》中称,雅典的公民“凡不归派、不竞争而中立者,法律予以严厉惩罚,并去其公民权”。材料说明了

A.民主限制个人自由 B.公民不具备实际权利 C.城邦鼓励派别竞争 D.法律不保护公民权利

12.《十二铜表法》规定妇女无权将财产留给儿子或女儿;公元前169年,法律规定,财产超过十万塞克斯特的富人不能指定女性为继承人;公元前18年,法律规定,有三个孩子的母亲拥有管理财产的权利。由此可知

A.歧视女性是罗马法的立法原则 B.罗马法对社会发展具有适应性 C.女性在家庭中逐渐居于主导地位 D.维护有产者利益是罗马法的使命

13.1694年,英王威廉三世任命辉格党人组成第一个一党内阁时,议会中的多数派是托利党人及其支持者,直到次年大选时,辉格党才成为议会中较为多数的党派。这表明英国当时 A.君主是实,立宪为虚 B.责任制内阁已经形成 C.国王仍握有较大权力 D.君主专制未根本改变

14.美国制宪会议就众议院议员席位分配问题曾出现三个建设方案:方案一,(马里兰州)将奴隶也算入州人口数;方案二(密歇根州)只将自由人算入州人口基数;最终方案,奴隶按五分之三的比例加入州人口基数。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说明了 A.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策略 B.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 C.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D.奴隶是民主选举的重要力量

15.1874年美国选举之后,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总统格兰特的许多内阁成员因此被迫辞职。由此可知,当时美国 A.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 B.两党秉持不同阶级立场 C.议会开始成为权力的中心 D.两党制体现了制衡原则

16.对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传统观点认为“这部宪法保证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它所宣布的自由意味着剥削的自由”;后来有学者认为“美国宪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为后来许多国家所效仿",又有学者提出对美国宪法不能简单地进行否定和肯定。据此可知,对美国宪法的认识

A.随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B.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C.缺少对世界其他国家的观察 D.前期学者研究观点比较可信

17.1973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国情咨文中指出:“如果我们沿着过去几十年的速度使联邦政府的权力继续膨胀的话,我们会很快被彻底耗尽,现在我们有能力在州政府、地方政府及美国人民之间恢复更大的信任。”1987年美国总统里根签发一项行政命令,决定“在缺乏明确的宪法或国会立法授权的情况下,假定的主权属于各州”。这些举措的目的在于 A.削弱联邦政府权力 B.保卫美国本土安全 C.维护美国国家统一 D.优化政府权力结构

18.1876年法国众议院选举,结果共和党人获得多数票,并提出由温和派的共和党人西蒙任总理。1877年5月,君主派总统麦克马洪解散了共和派内阁,迫使西蒙辞职,在取得参议院同意的情况下强行解散众议院。麦克马洪此举

A.体现了总统与议会的相互制约 B.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C.打破了保守派与共和派力量均势 D.反映了法国封建势力的强大

19.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宪法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单、最经验主义的一部宪法。它一无序言,二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都仅限于分别阐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关系。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 B.法国人高效务实的风格 C.民众毫无任何民主权利 D.法国政治环境的特殊性

20.在代议制形成过程中,德国和英国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具有资产阶级性质 B.议会是否实行两院制 C.是否依法治国 D.国家元首是否握有实权

21.在学习了《政治文明历程》中的“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后,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 B.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权力不受任何制约 C.法国总统由参议院依多数票选出

D.德意志帝国宰相主持帝国议会,不对皇帝负责

22.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泰勒曾经这样评价一个国家:“他的历史是一部充满绝对的历史,在这部历史中,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中庸和节制,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他们什么都经历过了,就是不知道什么是温和的人生。他们曾经征服了欧洲,同时自己也成为受到人奴役的无助的受害者:他们享受过空前的自由,然而也受过空前的专制政权和压迫。他们向人类贡献了最具穿透力的哲学家、最具思想性的音乐家,然而也滋生了最无赖和最残暴的政治家。”这个国家应该是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美国

23.鸦片战争期间,道光帝在“剿夷”与“抚夷”的问题上曾摇摆不定。如果说(清政府)对外的“抚”字在鸦片战争初起时还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让步,而到19世纪末几乎已成“降”的同义词。“抚”字含义的变化实质上反映出

A.东西方文化观念的博弈 B.民族危机的加剧与深重

C.清政府国际地位的下降 D.不平等条约的发展延伸

24.刘亚洲上将指出:“甲午一役,是民族之哀,民族之痛,但我认为,它同时还是民族之幸。因为在这场战争之后,一个奇妙的瞬间诞生了。在这个瞬间里,历史向古老的中国打开了另外一扇门。”作者意在强调甲午中日战争

A.宣告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破产 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促使仁人志士进行制度探索 D.促使中国认清其所处的国际地位

25.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贸易部强调,英国政府“不但不去压迫中国政府使其放松所制定的规章”,而且“将要对中国政府在抵抗对它的政权和行政的不法侵犯方面给予道义上的支持”。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英国政府试图与清政府建立完全平等的外交关系 B.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迫使英国放弃了领事裁判权 C.自由主义原则的确立改变了英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D.英国的目的是为了保存清政府以维护其在华利益

26.1869年4月正式公布生效的《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规定,涉及洋人的案件由领事或领事派陪审官会审;凡为外国服役及洋人延请之华民涉讼,亦得由陪审官会审,如案件中并不涉及洋人,陪审官不得干预;纯粹华人之间的案件,领事不得干涉。这种会审制度 A.推动中国司法走向近代化 B.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特色 C.传播了西方自由平等的思想 D.实质是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

27.鸦片战争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而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却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这反映了清政府 A.已经收回了贸易主权 B.取悦列强奴颜婢膝的行为 C.融入世界的积极态度 D.已经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28.“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这是英国人在《南京条约》中把上述地区作为通商口岸的理由。这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①向中国倾销鸦片 ②掠夺中国原料 ③打开中国市场 ④向中国输出资本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29.太平天国控制南京之时,居民抱怨太平天国对经济生活的改变,建立圣库制度,管理市场,将人们按照性别和职业分离,以及强化严格管束人们行为的法令。人们通过逃离、为朝廷做奸细,或叛投清朝等方式消极反抗太平天国。这说明太平天国 A.对民众的管理过于严苛 B.未能关注农民阶级的利益 C.失败是历史的必然结果 D.缺乏科学的政权建设纲领

30.“在二十世纪中国,西方因其帝国主义侵略行径而受到仇视,又因其掌握聚集财富和增强国力的秘密而受到推崇,这样一来,同时攻击西方侵略行径及其近代化秘密的义和团,有时大受称赞,有时则遭到痛斥。”对义和团的不同评价说明 A.义和团的行为自相矛盾 B.观察角度影响研究结论 C.史学研究难以获取真相 D.历史评价没有客观标准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31.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优于他人担任公职,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麦迪逊“美国宪法之父”

材料三 17-19世纪,英、美、法、德等国先后建立起近代资本主义政体。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德国1871年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本国资本主义代议制政体的建立。

岳麓版必修一教材

(1)依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和“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6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回答,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有何积极意义?(4分)

32.面对战争带来的惨烈后果,既需反思战争,更需重新认识战争带来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这类

因对抗性互动而产生的概念转移,急剧而彻底……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材料二 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

材料三 凡事都有两面性,尤其在历史这方面,有些事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从直接的影响来看,八国联军屠杀中国的人民,掠夺中国的财物,逼迫中国要战争赔款,还要中国开通口岸以便他们长时期的在经济上压榨中国……但从间接的影响来讲,八国联军的侵占行径也同时惊醒了中国这个东方睡狮,让中国人知道了固步自封的危害,也让那些怀着天朝上国思想的老顽固们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的时代过去了,中国必须向世界看齐。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

——新华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

(2)袁伟时认为甲午战争的结局是“没有赢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这一观点的理解。(8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评价历史事件应遵循哪些标准或方法?(4分)

巴市一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 历史试题(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1—5 DBCAA 6—10ABDDC 11—15ABCAD 16—20ADBDD 21—25ABBCD 26—30BCCDB 第二部分:材料题 31.(1)特点:人民主权;法律至上;任人唯贤。(6分)

(2)“控制被统治者”: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使联邦政府拥有立法、司法、行政大权,联邦的地位高于各州。(2分)

“控制自己”:政府内部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制约平衡;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分权制衡。(4分)

(3)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保证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繁荣。(4分)32.(1)变化: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对西方的态度从鄙视到平等对待再到尊崇。(6分)

(2)理由: 对中国而言: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4分)

对日本而言:战争的胜利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发动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最终导致日本战败投降。(2分)

(3)理解:一方面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另一方面,战争进一步惊醒了中国人;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8分)

(4)标准(或方法):辩证的一分为二的方法;把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加以评价;是否推动生产力发展;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任意两点4分)

第四篇:西藏林芝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西藏林芝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第I卷 选择题(满分75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3分,满分75分)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 ③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2.周灭商后,推行分封制,将王畿之外的广大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给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分封制度()

A、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B、实现了周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有利于稳定当时的统治秩序,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D、实现了最高权力的高度集中;

3.《礼记》记述了周朝时期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4.西周的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不仅与当时的分封制互为表里,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这表现在()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皇位继承“立嫡不立长”; C、诸子拥有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5.根据如下两图,可知当时的地方行政制度由分封制转变为()

图一 图二

A、行省制度; B、郡县制度; C、羁縻府州制度; D、土司制度;

6.秦王嬴政横扫六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王朝——秦王朝。他自称“始皇帝”,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以下属于秦朝时期首创或全面推行的制度有()

①皇帝制度;

②三公九卿制度;

③郡县制度;

④宗法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据材料判断,郡县制()

A、由秦王嬴政创立;

B、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 C、全面取代了分封制; D、加强了君主专制;

8.皇帝制度是指秦始皇首创的以皇帝为中心,实行皇权至上和皇权专制的政治制度。皇帝制度在政治层面的具体体现有()

①皇权专制,皇权至高无上;

②帝位终身制、皇位世袭制;

③宣扬“君权神授”;

④实行官僚政治以取代贵族政治;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防止地方割据; D、扩大国家的疆域;

13.中国古代的选官用人制度经历了多次变化,请对以下五种中国历史上曾经实行过的选官

行过的选官用人制度进行时间排序()

①军功爵制;

②九品中正制;

③察举制;

④科举制;

⑤世卿世禄制;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⑤①③②④; D、⑤③④①②;

14.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借胡惟庸案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

帝负责,史称“废丞相,权分六部”。以下对明太祖朱元璋这一举措理解不正确的是()

A、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

B、使得全国重大事务都由皇帝直接决断; C、丞相制度由此废除;

D、君主专制到此时发展到顶峰;

15.明初废丞相后,设置了顾问性质的内阁来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同时还采取了一些措施严

防权臣乱政。但到了明朝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 明()

A、皇权逐渐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完全取代了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16.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设置了军机处,以下属于军机处特点的是()

①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

②军机大臣由皇帝钦定,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③所有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④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2.《十二铜表法》出现后,罗马共和国逐渐形成了公民法体系,以下对罗马公民法表述不

正确的是()

A、主要用于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 B、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

C、公民法赋予了罗马公民一些基本的政治权利;

D、罗马帝国时期,公民法仍然在罗马法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23.古罗马法律规定:对能证明自己因贫穷而确实无力教养儿女的父母,立即给予足够的补

助。这反映了古罗马()

A、保障帝国境内所有人的利益; B、注重缓和社会矛盾;

C、建立了非常完备的社会福利制度; D、习惯法的陋习被废除;

24.在《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妇女的地位有所提高,《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中也清晰地表

达了奴隶制违背自然法的观点。这表明罗马法()

A、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完全平等;

B、随着时代发展,体现了一定的理性精神; C、使得女权得到有效伸张; D、强调天赋人权原则;

25.雅典和罗马都是西方古典文明的杰出代表,对后来西方的历史和文化影响深远。二者都

有()

A、皇帝制度; B、司法陪审制; C、完备的法典; D、陶片放逐法;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2大题,满分25分)26.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本题共15分)

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材料一反映了西汉初年的哪些政治制度?这些制度源于哪个朝代?(5分)

材料二 唐朝三省制度若给予充分地运作,尤其门下省封驳权的发挥,对皇权的确可产生相当程度的制衡作用。但玄宗即位后,仍沿续武则天以来的政策,侧重中书省权责,开元十一年(723年),进而改政事堂(宰相议政之所)为“中书门下”,将中书省和门下省合为一体,简化了中枢机构的决策程序,无形中使相权更加弱化,相对有利于皇权的运作。

——摘编自高明士等著《隋唐五代史》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运行中的哪一对矛盾?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二中所涉及的制度的历史作用。(6分)

材料三(唐太宗李世民)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gòu)中矣!”

——五代·王定保《唐摭(zhí)言》卷一

(3)材料三反映了唐朝时期的哪种制度?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种制度的积极意义。(4分)

27.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本题共10分)

材料一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告诉我们:权力过于之集中于一人或一个机构手中容易导致政治上的腐败。唯有分权,才能使民主权利不致流于形式。雅典人首开分权之先河,确实难能可贵。

——贾科、刘树利《谈雅典的民主与法制》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人首开分权之先河”的表现。(4分)

C、诸子拥有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解析: B 本题考查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西周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和核心在于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这一原则基本贯穿了中国古代社会,各朝各代的王位世袭基本遵循了这一原则,故而选B项。中国古代帝王和贵族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故A项本身就存在错误,而且与宗法制无关。在嫡长子继承制下,诸子的政治经济权力并不平等,故而C项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5.根据如下两图,可知当时的地方行政制度由分封制转变为()

图一 图二

A、行省制度; B、郡县制度; C、羁縻府州制度; D、土司制度; 解析: B 本题考查周朝至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根据图二可知两条信息:首先图二所处的朝代是秦朝,其次是秦朝在东北、北部、西北、南部和西南的一些重要郡的郡名,故而选B项。行省制和土司制度为元朝创造的地方行政制度,羁縻府州制度为唐朝首创,三者与图二及其所处的朝代不符,故排除A、C、D项。

6.秦王嬴政横扫六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王朝——秦王朝。他自称“始皇帝”,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以下属于秦朝时期首创或全面推行的制度有()

①皇帝制度;

②三公九卿制度;

③郡县制度;

④宗法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A

0111213且其对所有等级公民开放,这是它相比四百人议事会进步的地方。故A项正确。城邦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关兼具政府职能,故B、D项错误。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体排斥妇女,妇女并没有参政权利,故C项错误。

19.古希腊文明时期,雅典城邦以其较为完备的奴隶制民主政体、较为发达的商

品经济和灿烂的文化成就成为古希腊城邦中一颗璀璨的明星。以下对雅典奴 隶制民主政体的历史影响描述不正确的是()

A、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B、开创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C、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雅典城邦的繁荣;

D、近代的西方民主政治完全借鉴了雅典民主政体的内容和原则; 解析: D 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影响。A、B项是对后世即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C项是对当时即雅典城邦的影响。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在发展过程中,结合了本地区本国家的发展实际,对雅典民主政体的内容和原则进行了批判和发展,故而D项错误。

20.雅典将领阿里斯蒂德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后,仅过了两年多就被召回,因为

波斯大军入侵,需要他参与作战。打败波斯后,他得以官复原职,而指挥战

争获得胜利的功臣米斯托克利将军却被陶片放逐。由此可见()

A、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 B、陶片放逐法是对将领去留的表决; C、直接民主导致雅典的衰落;

D、主权在民容易导致城邦内部混乱; 解析: A 本题考查作为克利斯提尼改革内容的陶片放逐法。设立陶片放逐法的初衷是为了防止城邦权力被少数野心家或独裁者僭取,但在实践中,陶片放逐法具有明显的随意性,反而容易被政治家利用,成为谋取权力或打击政敌的工具。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运作中权力的滥用或误用,陶片放逐虽是多数人意愿的体现,但未必代表公平正义。故A项正确。B项与陶片放逐法的概念不符,故排除。C、D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故排除。

21.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成的队伍撤

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

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A、贵族完全丧失了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法争取自身利益;

C、贵族的让步在罗马法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完全一致; 解析: B 本题考查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和《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根据题目材料可知,正是由于平民的斗争才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最终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这说明平民采取了有效方法争取自身利益,故选B项。A、D项不符合史实,贵族并未完全丧失了主导地位,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不可能完全一致。材料反映的是平民通过斗争促进了《十二铜表法》的制定,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22.《十二铜表法》出现后,罗马共和国逐渐形成了公民法体系,以下对罗马公

民法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用于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 B、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

C、公民法赋予了罗马公民一些基本的政治权利;

D、罗马帝国时期,公民法仍然在罗马法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解析: D 本题考查公民法的适用范围、适用人群和意义。主要用于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在公民法下,罗马公民受到法律的保护,并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故A、B、C项均正确。罗马帝国时期,公民法已经不能适应帝国统治的需要,故而逐渐让位于万民法。故D项错误。

23.古罗马法律规定:对能证明自己因贫穷而确实无力教养儿女的父母,立即给

予足够的补助。这反映了古罗马()

A、保障帝国境内所有人的利益; B、注重缓和社会矛盾;

C、建立了非常完备的社会福利制度; D、习惯法的陋习被废除; 解析: B 本题考查罗马法的作用。罗马法对于稳定当时的统治秩序,缓和社会矛盾,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具有重要作用。故而B项正确。A项保障所有人的利益显然错误。古罗马时期并未有社会福利制度,故C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24.在《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妇女的地位有所提高,《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中

也清晰地表达了奴隶制违背自然法的观点。这表明罗马法()

A、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完全平等;

B、随着时代发展,体现了一定的理性精神; C、使得女权得到有效伸张; D、强调天赋人权原则; 解析: B 根据材料中“妇女的地位有所提高”“奴隶制违背自然法”等信息,可知罗马法体现了一定的理性精神。A项完全平等显然错误。女权并未得到有效伸张,故C项错误。罗马法所处的时代尚未有明确且系统的天赋人权思想,故D项错误。

25.雅典和罗马都是西方古典文明的杰出代表,对后来西方的历史和文化影响深

远。二者都有()

A、皇帝制度; B、司法陪审制; C、完备的法典; D、陶片放逐法; 解析: B 本题考查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古罗马是世界上最早采用陪审制度的国家之一,西方国

6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B、科举制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C、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D、严格的考试制度,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

27.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告诉我们:权力过于之集中于一人或一个机构手中容易导致政治上的腐败。唯有分权,才能使民主权利不致流于形式。雅典人首开分权之先河,确实难能可贵。

——贾科、刘树利《谈雅典的民主与法制》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人首开分权之先河”的表现。(4分)

解析: 表现:(4分)

立法、行政和司法相分离;(1分)立法权由公民大会行使,行政权由四百人(五百人)议事会行使,司法权由陪审法庭行使;(3分)

材料二 罗马建立共和国后,执掌法律(主要是不成文的习惯法)完全被贵族祭司所垄断。遇有讼争,法官徇情枉法,袒护贵族,平民备受欺凌;加上当时高利贷盛行,利率毫无限制,债务奴隶制使平民处于难以生存的境地。贵族的专横激起了平民的反抗,纷纷要求制定成文法。经过八年的激烈斗争,到公元前454年,贵族和平民互相让步,立法委员全部由贵族担任,但法律须经有平民参加的军伍大会通过才能生效。公元前451年至前450年……将制定的法律公布于罗马广场,此即《十二铜表法》。

——摘编自周枏(nán)《罗马法原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十二铜表法》制定的背景及其作用。(6分)

解析:【1】背景:(4分)

A、平民与贵族长期的斗争;

B、贵族垄断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欺压民众;

【2】作用:(2分)

限制了贵族专横,打破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

第五篇: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9

海南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政治试题(1-20班)

第I卷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5年9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联合国赠送了一份“重礼”:一人高的“和平尊”,以纪念联合国成立70周年。礼品“和平尊”

A.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B.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使用价值 C.是商品,因为它可用于消费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2.2016年1月13日,中国工商银行如意金条价格为248.60元/克。为了减少人民币贬值带来的损失,有人将手中的人民币换成黄金。金银作为货币从本质上看

A.是和商品同时产生的 B.是财富的唯一象征

C.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D.只有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两种职能

3.2015年上半年,12家上市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达5.11亿张,新增发卡量4千多万张,同比增长8.86%。信用卡受到人们的青睐,是因为

A.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B.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方便购物消费 C.信用卡不会丢失,安全性高

D.信用卡可以透支取钱,在经济紧张时有利于消费

4.2015年11月12日,央行发行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下列对纸币认识正确的是

①纸币也能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②国家可以任意发行纸币

③纸币的制作成本比货币高 ④正在流通的纸币必须是国家正在强制使用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火车票网络服务可以解决老百姓买火车票不方便问题,同时也为老百姓购票节省了交通成本与时间成本,特别为商务人士出行提供了较大的便利性。网络购票

①是货币在履行流通手段职能 ②是货币在履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③使用的是虚拟货币 ④使得商品交换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 ①④

6.某国今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20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发行4万亿元的纸币,会导致

①物价上涨 ②物价下跌 ③通货膨胀 ④通货紧缩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2015年2月17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则为1美元对人民币6.1330元,2016年2月17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5237元,这表明一年来

①每100单位外汇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 ②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下降

③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上升 ④同样多的人民币可以兑换更多的外币 A.①② B. ①③ C.③④ D.②④

8.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化,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是必然的,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应该在可以接受和控制的范围内。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相对稳定,有重大意义,表现在

①人民币能购买更多的东西,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②相同的人民币能兑换更多的外币 ③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④有利于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9.某集团通过技术创新,成功研发出我国第一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产业化的数字视频处理芯片——“信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平板电视第一品牌。这表明,商品生产者如果率先改进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

A.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价值总量增加 B.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不变 C.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商品价值总量增加

D.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增加

10.国家发改委宣布,自2015年9月2日起下调国内汽柴油价,汽油每吨下调125元,柴油每吨下调120元,国内油价迎来年内首个六连跌。油价下跌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①使汽油和柴油的需求量增加 ②使汽油和柴油的供给量减少 ③使生产者扩大生产规模 ④使汽油和柴油的需求量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1.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的状况,我们应当选择低碳生活,倡导绿色消费,下列体现绿色消费理念的是

①使用经济适用又安全可靠的一次性产品 ②拒绝购买过度包装的产品 ③购物时尽量使用塑料袋 ④用电子贺卡代替传统纸质贺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近年来,“绿色饭店”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悄然兴起。所谓“绿色饭店”就是运用环保、健康、安全的理念,“倡导绿色消费,抵制食物浪费”。“倡导绿色消费”的主旨是

A.消除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 B.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C.优化和改善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 D.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 13.目前有一些高中生“吃的看广告,穿的看牌子,玩的看流行”,手机、电子辞典等“现代化装备”不断升级。每月的费用甚至超过了父母消费的总和。材料反映这些学生的消费心理是

A.从众心理 B.攀比心理 C.求实心理 D.求异心理

14.下图是2015年2月某调查小组针对某地居民的一项调查结果。造成图中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A.不同收入群体对物价的敏感度不同

B.物价通过改变人们的收入水平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

C.社会整体消费水平取决于收入差距大小 D.物价稳定是消费水平提高的前提和基础

15.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人们贷款消费。贷款消费作为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新型消费方式

①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②有利于促进资金的流通

③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④对消费者来说都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如今,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主要选择方式之一。2016年2月14日春节期间,海南省共接待游客371.22万人次,同比增长19.15%,旅游总收入112.77亿元,同比增长19.55%。旅游消费大幅度提高,说明

①家庭消费是从低级开始逐渐向较高层次发展的 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享受资料的消费将代替生存资料的消费 ③现在的大多数人已经具备了进行享受资料消费的条件 ④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7.2015年1月14日,公务员养老金并轨方案正式实施。该方案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及社会灵活人员置于同一养老体系中,让更多的人公平地享有基本养老保障,对于拉动消费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养老金并轨改革

A.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B.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C.改变了人们的收支预期 D.消除城乡收入差距

18.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者关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 ②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影响生产

③分配是生产的目的和消费的动力 ④消费是生产和分配的前提、基础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中国60多年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正确的选择。据此回答19~20题: 19.以下属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范围的是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外资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0.公有制为主体,主要体现在①国有资产占优势 ②公有资产在各个行业占优势

③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④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海南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政治试题(1-20班)第Ⅱ卷(共40分)

21.(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6年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五大措施,把2016年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再次推向了风口。在国家的大力倡导和政策扶持下,新能源汽车在公共交通领域和示范运营城市成绩不凡,但仍未能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新能源车价格偏高。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尚未突破,企业研发投入大,产品成本高,特别是动力电池价格高昂,成本要占整车造价的二分之一;

二、国内企业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热情高涨,而更多的还是在造势,现实产量和保有量并不高,可选车型不多;

三、新能源汽车购买渠道不通畅、配套设施不健全和蓄航里程过短等等。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新能源汽车价格偏高的依据。

22.(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花明天的钱,做今天的事”是当今有稳定经济来源的人群的流行活法,贷款买房、买车将现代人张扬新锐的消费理念体现得纤毫毕露。然而,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的现代大学生也潮流般加入到“负翁”一族。一项调查显示,一些大学生的消费已经高于普通的上班族,有些学生年消费3万多元,超前消费、负债消费已经越来越被众多的大学生所接受。对此,有人赞同,有人反对。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道难题。

结合材料,指出应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

23.(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消费能力异常惊人,在当前国内产能过剩和外需疲软的条件下,积极推进城镇化可以为我国经济增长培育新的动力。据预测,从2011到2020年,城镇化建设将拉动各项投资达四十万亿元,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房地产业,金融业,商业,文化产业等等相关产业,有利于新曾城镇人口享受教育 就业 社保 医疗等公共服务。为此,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城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由。

海南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政治试题(答案)

选择题答案:(每题3分,共60分)

1-5 DCBBD 6-10 CBDCA 11-15 DDBAA 16-20 DCCDC

21.参考答案: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新能源汽车投入大、成本高,是其价格偏高的根本原因。

②供求影响价格。新能源汽车产量和保有量不高,影响新能源汽车供给,推涨车价。(每点6分,共12分)

22.参考答案:为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我们要引导他们做理性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

具体做到: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每点4分,共16分)4

23.参考答案:①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城镇化建设有利于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增长。

③消费能够创造新的劳动力。城镇化为更多人享有公共服务提供条件,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提高劳动力素质。

(每点4分,共12分)

下载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11(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11(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一历史上学期教学总结

    高一历史上学期教学总结 高一历史上学期教学总结1 这个学期我担任八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由于历史是中考必考科目,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1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25题,每题3分,共75分)。 1.有学者指出:“埃及人是在岩石......

    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江苏省如皋高新区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本试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25分钟) 一、单选题(20×2分) 1.右图是某城市的一座纪念雕塑,寓意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3[★]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 时间: 45分钟满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分) 1.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2世纪的时间段里,出现了时至今日依然闪烁非凡......

    高一职高语文期中试题(上学期)

    高一职高语文期中试题 姓名 分数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装载. 运载. 登载. 载.歌载舞 B.拖累. 连累. 累.及 罪行累累.. C.风靡......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专题汇集:专题七总结

    英国代议制(君主立宪制) 14.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拥护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后于在......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小编整理)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

    高一政治生活期中试题

    高一期中考试试卷 2015-05-05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统筹做好保障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