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管理
浅析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管理
摘要: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就是从尊重员工个体入手,满足员工积极进取所需的各种环境,搭建员工可以施展才华的舞台。正确引导员工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改造,着力打造员工发展成才的人文文化,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三支”人才队伍保证。
关键词:以人为本;沟通;人文关怀
引言
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就是让企业员工有尊严,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人文关怀,引导员工树立与企业共成长的主人翁意识。当前,青海油田正全面迈向建成千万吨高原油气田的征程中,这就要求广大员工始终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艰苦奋斗、敢于拼搏的思想,依靠广大员工凝心聚力,勇夺第一的团队意识,如何引导广大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如何在当前形势下创造性的开展和加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达到凝心聚力,统一思想的目的?这是摆在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就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谈一点个人认识和看法。
1.尊重个体,培养员工的竞争意识
以人为本的政治思想就要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为员工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员工依靠企业提供的发展平台,充分展示个人智慧和才华,企业依靠人才进步,人才依靠企业发展。因此,人才与企业之间相辅相成,唇亡齿寒。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尊重员工个体的创造,积极培养员工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要充分尊重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提供员工勤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机遇;积极培育员工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努力营造鼓励员工干事业的环境,将员工的发展放在企业发展的首要位置,关注个人的前程,主动提供人才发展的有利空间,让员工看到有付出才有收获,有创造才有前途的希望,帮助员工实现发展成才的梦想,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和忠诚意识,实现个人与企业相互统一发展。
2.积极沟通,增强队伍的和谐稳定
队伍的和谐稳定就是全体员工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的高度统一,表现为团队有共同的目标和理想信念,并通过追求信念把员工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巨大的精神合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引导正确的理想信念作为第一导向,要避免不公平的待遇导致个体思想出现问题,导致团队行动不统一、甚至矛盾出现扩大化。从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要善于观察员工思想动态,客观的、准确的分析产生原因,避免放大问题后果,出现处理不公的现象。要关心和鼓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帮助员工解决各种困难,增强员工的幸福感,引导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投入到工作中去。沟通要做到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切忌居高临下,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了解员工的情绪,摸清员工的脾气,区别对待,对症下药,营造互帮互助、平等自由、和谐宽松的温馨氛围。
3.真诚待人,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情感因素最能左右一个人的变化。只有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才能产生好的亲切感,才能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企业必须要善待每一个职工,领导体贴关心下级,下级关心上级,以情感人、以诚待人,与群众关系非常融洽,职工对你充满信任,企业的凝聚力才会增强;相反,如果企业内部人员关系比较紧张,就会造成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产生心理距离。结果是容易转化为一种对抗力和负影响力。因此,企业领导干部要深入职工中间,经常性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变化、心理变化,帮助职工尤其是困难职工的生活,把职工的冷暖放在心上,让企业职工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增强职工对企业的信心和凝聚力。
4.文化留人,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组织成员所共同信仰的管理哲学、行为规范与价值体系的总和。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保证,也是企业使员工获得朝气与活力的动力源泉。实施以人为本管理,必须要构筑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做到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与企业形象三者的有机统一。有了正确的价值选择与良好的精神状态,不把它通过形象塑造在市场上展示出来,也难以收到应有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只有将这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理念先行,树立职工是企业主人的理念
以人为本企业管理理念认为,在企业生产中,人是起决定作用的要素。因此,在企业管理中,应把人作为企业的核心,重视人性、人的价值、地位和作用,做到一切管理理念都应围绕着人是最宝贵的资源来展开。因此企业管理实际上就是对人的管理,即调动职工对物质资源的配置和赢利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创造员工满意度,使员工通过在工作上和事业上被公众肯定和尊重,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成功感和满足感。企业只有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切实把握“以人为本”的管理宗旨,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的方针,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以人为本的管理体系,包括:“企业发展、职工富裕”的核心理念;“生命至上、安全为天”的安全理念;“学习成就未来”的学习理念;“干好本职工作就是人才”的人才理念等一系列以员工为核心的管理理念,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能源化工集团提供了坚强保障。
6.结语:
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和谐、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当然,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发挥还需依赖企业不断发展所提供的人力与资金的保障,但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不断创新、自身机制的不断完善,才能做到与时俱进,达到凝心聚力,促进和谐稳定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范秋静.“以人为本”思想与学生管理[J].法制与社会,2013,(2):208-209.[2]刘玉金.试论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中的“以人为本”思想[J].求实,2011,(z2):171-172
[3]李旭燕,敖方言.管理:以人为本[J].广西社会科学,2002,(2):126-128
第二篇:论“以人为本”思想的实现
论“以人为本”思想的实现
人们想过怎样的生活,正过着怎样的生活,谁让人们如此生活?我想,除了让人敬畏、越探究越神奇的天地之外,就是人们自身了。
现代社会如前行的地铁,自有其运行的轨道。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个人身处其中,如沧海一粟,难免有身不由己之感。但是,人毕竟不是机器。人有主动性、创造性,有仰望星空的理想,有情同彼此的关爱,欲望、激情,所以,人类社会经历了那么多曲折、反复,才会历久弥新,生机勃勃。
前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是,如果墨守成规,不对飞速变化的现实世界作出新的应对,就会失去眼前稍纵即逝的机会,延误未来的发展。毕竟,我们活在当下。所以,应该由当代人决定当代人的生活选择,自己作出古今是非得失的判断。以人为本,就是以当代人的生活实践、利益诉求为本。
当今世界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高效率、创造型的人才——例如擅长市场开发、资本运作的企业家,精于高新技术的工程师,作为一种短缺的资源,其价值——体现在收入上,必定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以人为本,就是要承认个体之间的能力差异,尊重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效率优先,各尽所能,各负其责,做大物质文化产品的总量,每个公民才会从中分配更多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利益。而政府要建立符合国情、覆盖全民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以稳定社会、促进共同发展。
截至2008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已达7593.1万名,成为凝聚13亿人民的中坚力量。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然而现实是部分党员把党组织看成是与人民群众相对立的利益集团,当作牟取非法利益的工具。比如2009年6月,河南省郑州市规划局主管信访工作的副局长逯军曾质问记者:“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有网友留言:“这位局长说了大实话。”当然不能以偏概全,但不断曝出的群体性事件还是应该引起为政者警醒,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到实处。所以,以人为本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提名选举维护百姓利益的人大代表,把党的权力置于司法监督之下,严格界定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边界,防止掌握权力者以维护公共利益之名,行中饱私囊之实,损害每个公民不容侵犯的权益。而文明富裕的和谐社会,不就在每一个人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中吗?
第三篇:幼儿园管理如何实现以人为本
幼儿园管理如何实现以人为本《转贴》
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人力资源、发挥人力资本的最大作用,已成为管理科学和实践面临的重要课题。就幼儿园来说,绝大多数园长都能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因工作忙碌,应筹过多而心生浮燥,或因缺乏宽广的胸怀,而无暇思考或不屑于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在管理上就仍然是“以管人为本”:主要依靠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经济利益来约束教师。这种“见物不见人”的管理方法与“以人为本”是背道而驰的,容易使教师产生消极、逆反甚至对立的心理,使管理陷入“管”而不“理”的难堪境地。但是,这并不是说,规章制度是可有可无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一个集体来讲,规章制度能有力地约束其成员的行为,对于幼儿园来讲,它是日常教育教学正常运转的有力保障,但问题是,我们不能总是依赖它,不能一味简单、机械、生硬地“照章办事”,因为规章制度管理只是管理的初级阶段,从提高教育质量、保障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管理最终是要建设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对幼教事业有着坚定的信念和热情的师资队伍,所以管理的根本在于做人的工作,即以人为本,另外,我们必须看到,自改革开放以来,人的思想解放了,主体性增强了,主要表现在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增强了、更加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这就要求管理必须深入地做教师内心的工作,使其感受到工作的意义和快乐,萌发内在动机。所以:以人为本近乎“以人心为本”。
那么,如何去做“人心”的工作,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呢?首先,要提高园长自身的修养和管理水平:在教师当中有崇高的威信,有宽广的胸怀,讲民主,有亲和力、凝聚力,对幼教事业的发展有科学的预见性,对幼儿园自身的发展有长期、可行的计划,具体来讲,要落实以人为本,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师德建设常抓不懈,培养教师热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的情感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教育提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根基,一样受到了社会和家长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幼儿教师,一定要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明确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尽到自己作为文明的传播者和灵魂的塑造者应有的职责——用自己的爱和智慧,让每一个幼儿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做好“育苗”工作。爱是人类特有的情感,它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尤其是当教师面对着天真烂漫的幼儿时,心中那份怜爱更是油然而生。关键是教师要长久地保持对幼儿的这份纯爱的感情,不会使其随着时间的消磨而淡化,并且要公平地去爱每一个幼儿。可通过树立榜样、听报告、谈心、讨论、师德征文等活动来激发教师对幼儿的热爱之情,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并把爱心化作实际行动,要教师带着一颗童心,细心、耐心、精心、创造性地投入到工作中。
二、做教师的贴心人,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
由于幼儿好模仿、情绪易受感染和暗示,所以,教师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他自己能否顺利地完成工作,更会关系到幼儿良好人格的形成。一个身心健康的幼儿教师一定是穿着美观大方,举止优雅,对幼儿和蔼可亲、一视同仁,对同事豁达大度、积极合作。而幼儿教师偏偏每天都要面临繁琐的工作,组织教学、负责幼儿的安全和健康、参加进修、接受培训、应付各种参观和检查、科研任务、论文压力,不胜繁忙,经常要加班,再加上来自家庭的责任,使得教师能够身心疲惫。在这种情况下,园长一定要做教师的贴心人,放下架子,经常和他们沟通,关注他们的情感,为他们疏导压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园长的尊重、信任和关心,产生温暖如家的感觉。如为年轻教师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并给他们一定的发挥特长、锻炼成长的机会,对于老教师,就要多关心她们的身体健康,并鼓励她们积极学习,更新知识和观念。要适时组织一些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让教师有机会充分地放松和交流,感受到温暖、和谐、蓬勃向上的精神氛围和集体生活的快乐。也可请心理学专家做有关心理保健方面的讲座,提高教师的心理调节能力,树立乐观向上的人主观。
三、多渠道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并培养起教师的事业心
园长一定要通过多种难免渠道,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使管理过程成为教师学习、提高、成长的过程,培养起其对幼教事业浓厚的兴趣,并形成稳定的事业心。
首先,可以采用目标激励的方法。向教师展示幼教事业蓬勃发展的现在和光辉灿烂的未来,让教师明确幼儿园发展的远期、中期、近期目标,鼓励教师制定自己发展的阶段性目标等等,引起教师的成就动机,主动完善自己。
第二,通过多种渠道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为教师提供进修深造的机会,夯实教师的理论基础;通过教学技能大赛、定期的岗位练兵、听学术报告、集体读书活动等,对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进行检查和促进。最可行、也是最重要的途径是,给教师一定的自主权,鼓励每个人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当前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园里创造“人人参与科研、人人都是幼教专家”的气氛。要完成科研任务,教师必须认真观察幼儿、研究幼儿、多方查找资料、请教专家、施行实验、写成结题论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掌握了科研方法,提高了理论水平和施教能力,养成了爱思考、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更重要的是,科研过程中执着的探索和成功的喜悦会让教师体验到探索求真的乐趣,体验到幼儿教育作为一门科学的美和独特的吸引力,从而把幼教事业当作自己发挥所长、实现人生价值的园地,事业心就会由此产生。
第三,尊重教师的主体性,帮助和引导教师实现自身价值,使每个人都自信、自立、自强。所以,园长一定要尊重每位教师的劳动,着眼于其长处,多给教师一些期许的眼光,创造机会让其展示优势的一面。认真考虑、采纳教师的合理化建议,引进公平竞争机制和干部轮岗制,使更多的人得到锻炼,这些也都是尊重教师主体性,激发其工作热情的好方法。
总而言之,依据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园长一定要尊重、爱护教师,培养起教师的事业心,这样,教师自然会将一些规则内化,实现自我管理。
第四篇:以人为本实现文化管理(2011)
以人为本实现文化管理
2011-04-16 19:29:18 作者:张润彩 来源:东方烟草报 浏览次数:16786
现代管理学将企业管理分为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当企业文化理论兴起后,企业管理开始了从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飞跃。而今,经过30多年的探索,我国已有一大批优秀企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开始向文化管理层次稳步推进。那么,真正的文化管理是怎样一种状态?企业应如何实现文化管理?笔者就此作简要论述。
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企业要实现文化管理,首先应该建设独特的企业文化,而判断企业是否进入文化管理阶段的依据之一,就是看企业在文化建设中是否把人的管理放在第一位。
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对外,企业应以客户为关注焦点,树立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核心理念。只有时刻为客户着想,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企业才能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才能获得持久的发展潜力;对内,企业要以员工为中心,把员工视为企业的最大财富。要尊重、理解和关爱员工,不断提升员工的精神满足感;注重对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的设计,努力优化员工成长环境。
其次,要精心培育共同的价值观。归根结底,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培育全体员工一致认同的价值观。具有全员共同信守的价值观是企业进入文化管理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国外许多管理学家直接将文化管理表述为“基于价值观的管理”,正是基于这种原因。文化管理是靠价值观来凝聚人心的,精心培育共同的价值观,是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实现文化管理的关键所在。
再次,管理要从管人向管心转变。当企业处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阶段时,企业把员工视为“机器”,将严格的工作规范、机械(流程化)的操作动作视为降本增效的唯一手段。而处于工作状态的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员工的敬业精神、工作激情和专业兴趣等情感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不容忽视。此外,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观念、知识结构对生产力的影响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在这种背景下,靠控制和管理人的行为来换取高绩效,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要求。企业要实现文化管理,必须把管理重点由行为层升级为观念层,从管人向管心转变,善于运用精神力量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把企业建设成为员工实现个人梦想的家园。
制定以人为本的企业制度
要确保文化管理落到实处,避免它成为赶时髦的花架子,企业应当制定与全员共同的价值观相协调的企业制度。笔者认为,企业应重点关注三类制度建设。
人才管理制度。企业的人才大致分为三种:管理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在设计和落实人才管理制度时,企业应区分不同的人才类型,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比如,管理型人才是一类既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又懂得团队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在考核、选拔这类人才时,企业应重点考虑他们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度和团队管理能力;技术型人才不仅具备专业知识,还能规划技术路线,对其技术职务的评定、考核应重点考虑其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技能型人才是企业的操作能手,对他们的定级、考评、晋升应重点考虑实操能力和当期绩效。当然,对这三类人才的岗位职级划分应结合企业实际协调开展,争取做到管理、技术、技能三方面共同发展,最终实现人尽其才的管理目标。
薪酬分配制度。薪酬分配制度的设计和落实要体现向价值创造者倾斜的理念。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价值创造的主体是企业家、资本、知识和劳动等。谁的经营业绩好、谁研发了核心技术、谁的劳动效率高,谁就应该得到高额回报。只有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技能人员等不同主体实施不同的薪酬分配手段,才能充分调动各类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
性。此外,激励措施应相对灵活,比如提供职务消费(车辆补贴、免费车位、购书卡)、高级培训(国外培训、名校进修)以及奖励带薪休假机会等。
民主管理制度。以职代会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能够让员工当家作主、享受参与企业决策的权利,但民主管理决不是允许普通员工参加职代会那么简单,还要在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方法中予以体现和落实。在完善职代会制度的前提下,企业还应将民主管理思想渗透于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实现民主管理的常态化。比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渗透民主管理思想;在绩效管理工作中,要强化沟通职能,尽量让职工参与绩效目标的制定等。
打造以人为本的企业团队
个体能量的集中迸发最终将成就一个团队的力量,而个体能量的实现离不开企业对个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调动。善于挖掘个人潜力进而积聚团队力量,正是文化管理模式的核心优势所在。笔者认为,企业团队建设应立足文化管理,从以下方面着手推进。
确立一致认同的目标。企业的团队按人员组成可分为跨部门型团队、职能型团队、多功能型团队等;按工作性质可分为项目型团队、业务型团队、管理型团队等。无论何种类型的团队,都要树立明确的目标,并且这一目标还要为企业目标服务,做到与企业目标协调统一。团队负责人应向团队成员传递清晰的奋斗目标,使他们清楚自己的任务和角色,并为达成目标而不懈努力。
培育团结协作的精神。因个体的性格、作风、能力等均存在差异,团队的协作能力通常会受到各种挑战。这就要求团队负责人持续加强协调和沟通,不仅注重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还要鼓励大家精诚团结、凝聚集体智慧。如果忽视团结协作精神的培育,大家“心不往一处想”、“劲不往一处使”,无论单个的团队成员如何优秀,团队目标的实现都将充满变数。
此外,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化状态,实现文化管理不能忽视企业对自身形象的塑造。
总之,作为企业管理的最高阶段,文化管理强调从文化的高度管理企业,更加突出对人的能动作用的发挥,更加注重团队精神和情感管理,管理的重点也集中于人的思想和观念。从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来看,实行文化管理将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五篇:思想思想汇报:以人为本
思想思想汇报范文:以人为本
尊敬的党组织:
在科学发展中,一直在强调以人为本。这是一个重大的改观,在这个构建和谐社会的时期,我充分重视人,和人性的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与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报告中指出: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以人为本”是对以神为本和以物为本的否定和超越,本质上体现着对人的生存境况的关怀,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对人的作用的重视。由于人可从社会和个人两方面理解,故以人为本的观念兼含有以社会的人或作为群体的人为本位和以个体的人为本位两重含义。马克思主义倾向于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的群体去理解人。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始终以全人类的解放为奋斗目标。他批判地继承、发展了自文艺复兴以来尤其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以人民群众的劳动实践为基础,把抽象的、孤立的、非历史的人科学地还原为具体的、社会的、历史的人。在他看来,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而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社会实践,因而,作为以生产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理念的以人为本,是中国***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十七大又确定“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1)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与**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完全一致。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3)坚持以人为本,要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的意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4)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体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经济建设,要着眼于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治建设,要着眼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合法权益,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文化建设,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精神生活质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社会建设,要着眼于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不断建设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5)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既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现实条件的制约,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能超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从具体事情做起,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请党组织相信,我对这样问题的学习是无止尽的,我会好好学习,认真学习的。
此致
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