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精)

时间:2019-05-15 00:04: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精)》。

第一篇: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精)

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 经济关系。具体来说,我国的劳动关系包括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 营企业、外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结成的关系。和 谐的劳动关系会增强企业竞争力, 和谐的劳动关系也会加快经济结构 调整,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和谐的劳动关系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程度的一致性, 因此,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 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浅析我国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一般认为有三种企业劳动关系。一是资 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和自由竞争时期的自由契约式劳动关系, 即原始 的劳动关系。在这种劳动关系中,人失去了人格尊严,如同工具一样 为资本所驱使;二是集体谈判的劳动关系,以承认劳动关系双方、特 别是劳动者“三权”即“团结权、交涉权、产业行动权”为特征,确立了 工人组织工会的权利、集体交涉的权利和罢工的权利;三是人力资源 型劳动关系, 这种类型的劳动关系建立在资本与劳动者利益相一致的 基础之上, 将员工的成长与企业的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上述三种劳 动关系在当前我国的不同企业中都有存在,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 完善和法律法规的健全, 我国的企业正向第三种劳动关系。目前来看, 第一种劳动关系主要存在于一些个体私营企业和小型外资企业中, 例 如曾经震惊全国的“黑煤窑”事件以及“韩国企业罚跪”事件,“出租车集

体罢运”则反映出第二种劳动关系,这些都说明我国劳动关系中还存 在一些不和谐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在市场经济形成的初期,劳动关系方面的法律法规欠缺, 并存在基层执法不严的现象。一是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配套 , 立法相 对滞后 , 尤其是在市场转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劳动纠纷的问题,相关 的法律法规的不配套导致了劳动关系问题的严重化。二是有关执法人 员对国家劳动法规理解不透彻 , 没有充分利用有效手段明确劳动者与 企业双方的权利义务 , 导致在处理劳动关系时缺乏法律依据。三没有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基础管理工作不细 , 企业规章制度不完 善 , 员工管理缺乏有效性、科学性与实效性,导致员工终止劳动关系 的经济补偿、社会保险关系的接续以及历史债务的清偿等问题较为突 出。

(二劳动合同履行问题突出。企业营运的目的是盈利,为了追 求利润的最大化, 一些私营企业出现了劳动合同短期化、甚至不签劳 动合同的现象, 有些企业经营者为了规避社会保险义务, 招聘劳动者 时,不进入劳动力市场,私自随意聘用人员,用工制度的不规范最终 导致了企业擅自订立、变更和解除劳动合同, 让员工被迫与企业解除 劳动关系, 使得劳动争议成为长期突出的矛盾, 而一些地方政府为了 本地经济的发展,对这些企业监管、罚处力度不大,甚至容忍这些做 法,最终引发劳动者对政府和企业的极大不满。例如,最近曝光的东 莞“美的”事件,就破坏了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给社会造成了极坏的 影响。

(三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难。“强资本,弱劳工”是世界各国经 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劳动者作为天然的弱势群体, 维护自身的权益往 往存在困难大,诉求途径少,且要花费不少精力。每到春节前,拖欠 工资的现象仍是层出不穷, 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权益得不到保障, 劳动 者劳动条件差,职业伤害问题严重,超时加班现象普遍,媒体及政府 监管部门的监督相对滞后,这些问题只靠劳动者自身解决也很难。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最重要的利益关系之一。没 有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就不可能有和谐稳定的生产秩序;没有和谐 稳定的社会秩序, 也就谈不上社会的和谐稳定。加强劳动关系调整工 作,建设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 衡量社会和谐程度的重要标志, 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只 有实现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才能保障劳动者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 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劳动管理规章制度建设,从根源 上控制和减少不和谐因素。一是完善劳动合同管理, 认真贯彻落实 《劳 动合同法》,通过对劳动合同 的合理协商、签订以及动态管理,增强 用工主体双方权利义务意识。二是使劳动管理规章制度更加规范有 效、更为人性化。三是强化基层管理人员依法管理意识,保障员工的 各项合法权益在工作中不受损害, 从源头杜绝矛盾和冲突的发生。四

是提供劳动关系处理依据,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五是完善突发 事件应急机制 , 增强应对能力。

(二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发展活力,建立合法、民主、人性的劳 动关系。尊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行合法化的劳动关系,是企业合 法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 从长远来看, 依靠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获得 利益和竞争优势的企业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和法律法规逐 步健全后,必会丧失其优势,甚至会导致其死亡。民主的劳动关系则 会形成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 并形成稳定的信任机制, 实现管理关系 的和谐,形成和谐的文化认同,增强企业竞争力。人性化的劳动关系 则体现了企业在更高的道德层次上的处理劳动关系, 体现了企业开始 追求非盈利化得追求, 成为塑造品牌的非价格竞争的手段, 体现了一 种“仁者无敌”的正义观念,从而使和谐劳动关系成为企业独特的核心 竞争力。

(三建立健全劳动者申诉和处理渠道 , 适时调整劳动关系的不和 谐音符。引发劳动关系矛盾的源头往往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不满 情绪,由于在劳动过程中遭遇了劳动用工、劳动报酬、福利待遇、劳 动条件等方面的不公平待遇或是由于管理者的不当做法或违法行为 所致。从表面上看 , 虽然员工不满情绪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劳动矛盾 , 但 这种不满情绪若缺乏正常申述和处理的疏通渠道 , 往往会转化为公开 的争议行为 , 甚至导致劳动者采取极端做法。更为严重的是 , 劳动者的 不满情绪及各种抱怨 , 如果失之必要的疏导 , 不仅会极大挫伤劳动者的 劳动热忱进而削弱其对本企业发展的信心 , 而且任其积蓄蔓延还会酿

成劳动者对企业领导的仇视心理乃至对社会的不满 , 做出超出理智的 行为,最终酿成破坏社会和谐的大事件。

(四充分发挥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工会作为劳 动者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 , 要着眼于参与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法 律法规的研究制定 , 从法律和

政策上维护劳动者的经济利益;要着眼于 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稳定的有效机制 , 积极参与协调社会利益和劳动 关系矛盾 , 实现对劳动者经济利益的维护;要着眼于企业改革的深化 , 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分配制度等方面的调整中维护劳动者的经济 利益;要着眼于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等制度建设 , 从制度上保证劳动者 经济利益的维护;要着眼于劳动者生活补充保障机制建设 , 帮助劳动者 解决一些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五人社劳动工作部门劳资纠纷处理应遵循依法、及时、有情 操作的原则 , 妥善处理。在处理劳资纠纷过程中 , 首先应在查清事实的 基础上依法解决劳资纠纷。依据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劳动合同以及 依法制定并经职代会或员工大会讨论通过的企业规章等 , 作为处理劳 资纠纷的解决依据;劳资纠纷发生以后 , 企业应尽快表明立场和态度 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 及时处理 , 尽量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协商与 调解要遵守自愿原则,当事人向企业劳资纠纷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 必须经争议双方当事人同意 , 否则调解委员会不予受理;必须坚持合 法、公正原则,调解是建立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 , 通过说 服教育 , 使当事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达成和解协议 , 并不是无原则地

进行的;对于当事人不愿调解或调解不成的,不应久调不决,以免拖延 时日,对当事人双方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害。6

第二篇: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

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具体来说,我国的劳动关系包括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结成的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会增强企业竞争力,和谐的劳动关系也会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谐的劳动关系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程度的一致性,因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浅析我国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般认为有三种企业劳动关系。一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和自由竞争时期的自由契约式劳动关系,即原始的劳动关系。在这种劳动关系中,人失去了人格尊严,如同工具一样为资本所驱使;二是集体谈判的劳动关系,以承认劳动关系双方、特别是劳动者“三权”即“团结权、交涉权、产业行动权”为特征,确立了工人组织工会的权利、集体交涉的权利和罢工的权利;三是人力资源型劳动关系,这种类型的劳动关系建立在资本与劳动者利益相一致的基础之上,将员工的成长与企业的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上述三种劳动关系在当前我国的不同企业中都有存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法律法规的健全,我国的企业正向第三种劳动关系。目前来看,第一种劳动关系主要存在于一些个体私营企业和小型外资企业中,例如曾经震惊全国的“黑煤窑”事件以及“韩国企业罚跪”事件,“出租车集 体罢运”则反映出第二种劳动关系,这些都说明我国劳动关系中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在市场经济形成的初期,劳动关系方面的法律法规欠缺,并存在基层执法不严的现象。一是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配套,立法相对滞后,尤其是在市场转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劳动纠纷的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不配套导致了劳动关系问题的严重化。二是有关执法人员对国家劳动法规理解不透彻,没有充分利用有效手段明确劳动者与企业双方的权利义务,导致在处理劳动关系时缺乏法律依据。三没有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基础管理工作不细,企业规章制度不完善,员工管理缺乏有效性、科学性与实效性,导致员工终止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社会保险关系的接续以及历史债务的清偿等问题较为突出。

(二)劳动合同履行问题突出。企业营运的目的是盈利,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一些私营企业出现了劳动合同短期化、甚至不签劳动合同的现象,有些企业经营者为了规避社会保险义务,招聘劳动者时,不进入劳动力市场,私自随意聘用人员,用工制度的不规范最终导致了企业擅自订立、变更和解除劳动合同,让员工被迫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使得劳动争议成为长期突出的矛盾,而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本地经济的发展,对这些企业监管、罚处力度不大,甚至容忍这些做法,最终引发劳动者对政府和企业的极大不满。例如,最近曝光的东莞“美的”事件,就破坏了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给社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三)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难。“强资本,弱劳工”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劳动者作为天然的弱势群体,维护自身的权益往往存在困难大,诉求途径少,且要花费不少精力。每到春节前,拖欠工资的现象仍是层出不穷,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权益得不到保障,劳动者劳动条件差,职业伤害问题严重,超时加班现象普遍,媒体及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相对滞后,这些问题只靠劳动者自身解决也很难。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最重要的利益关系之一。没有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就不可能有和谐稳定的生产秩序;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也就谈不上社会的和谐稳定。加强劳动关系调整工作,建设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衡量社会和谐程度的重要标志,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实现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才能保障劳动者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劳动管理规章制度建设,从根源上控制和减少不和谐因素。一是完善劳动合同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通过对劳动合同的合理协商、签订以及动态管理,增强用工主体双方权利义务意识。二是使劳动管理规章制度更加规范有效、更为人性化。三是强化基层管理人员依法管理意识,保障员工的各项合法权益在工作中不受损害,从源头杜绝矛盾和冲突的发生。四 3 是提供劳动关系处理依据,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五是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增强应对能力。

(二)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发展活力,建立合法、民主、人性的劳动关系。尊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行合法化的劳动关系,是企业合法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从长远来看,依靠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获得利益和竞争优势的企业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和法律法规逐步健全后,必会丧失其优势,甚至会导致其死亡。民主的劳动关系则会形成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并形成稳定的信任机制,实现管理关系的和谐,形成和谐的文化认同,增强企业竞争力。人性化的劳动关系则体现了企业在更高的道德层次上的处理劳动关系,体现了企业开始追求非盈利化得追求,成为塑造品牌的非价格竞争的手段,体现了一种“仁者无敌”的正义观念,从而使和谐劳动关系成为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三)建立健全劳动者申诉和处理渠道,适时调整劳动关系的不和谐音符。引发劳动关系矛盾的源头往往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不满情绪,由于在劳动过程中遭遇了劳动用工、劳动报酬、福利待遇、劳动条件等方面的不公平待遇或是由于管理者的不当做法或违法行为所致。从表面上看,虽然员工不满情绪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劳动矛盾,但这种不满情绪若缺乏正常申述和处理的疏通渠道,往往会转化为公开的争议行为,甚至导致劳动者采取极端做法。更为严重的是,劳动者的不满情绪及各种抱怨,如果失之必要的疏导,不仅会极大挫伤劳动者的劳动热忱进而削弱其对本企业发展的信心,而且任其积蓄蔓延还会酿 成劳动者对企业领导的仇视心理乃至对社会的不满,做出超出理智的行为,最终酿成破坏社会和谐的大事件。

(四)充分发挥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工会作为劳动者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要着眼于参与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的研究制定,从法律和政策上维护劳动者的经济利益;要着眼于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稳定的有效机制,积极参与协调社会利益和劳动关系矛盾,实现对劳动者经济利益的维护;要着眼于企业改革的深化,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分配制度等方面的调整中维护劳动者的经济利益;要着眼于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等制度建设,从制度上保证劳动者经济利益的维护;要着眼于劳动者生活补充保障机制建设,帮助劳动者解决一些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五)人社劳动工作部门劳资纠纷处理应遵循依法、及时、有情操作的原则,妥善处理。在处理劳资纠纷过程中,首先应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解决劳资纠纷。依据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劳动合同以及依法制定并经职代会或员工大会讨论通过的企业规章等,作为处理劳资纠纷的解决依据;劳资纠纷发生以后,企业应尽快表明立场和态度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及时处理,尽量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协商与调解要遵守自愿原则,当事人向企业劳资纠纷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必须经争议双方当事人同意,否则调解委员会不予受理;必须坚持合法、公正原则,调解是建立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通过说服教育,使当事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达成和解协议,并不是无原则地 5 进行的;对于当事人不愿调解或调解不成的,不应久调不决,以免拖延时日,对当事人双方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害。

第三篇:工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

工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

青龙山中学工会

【摘要】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协调劳动关系矛盾的迫切需要,是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劳动关系的参与者、协调者,要以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为着力点,切实维护职工的民主权益、劳动经济权益、合法权益和精神文化权益,在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工会 劳动关系 和谐企业

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之间、劳动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利益关系。劳动关系的稳定与协调是企业和谐的重要基础。推进企业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双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各级工会组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和政治责任。

一、深化民主管理工作,推进企业民主政治建设,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健康宽松的民主氛围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必要条件。工会组织在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维护职工的民主权利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要坚持和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不断拓宽职代会的内容和形式;要努力做到“三不”,把好“三关”,推进“三个延伸”。“三不”,即凡属职代会审议范围的事项,要做到不漏项、不混权、不代行职权,切实把职代会的职权落到实处。把好“三关”,就是在重大决策前,发动群众献计献策,把好集思广益关;重大决策出台时,组织职工代表认真讨论,把好民主审议关;重大决策出台后,依靠广大职工组织实施,把好跟踪监督关。“三个延伸”,就是职代会议题要向企业改革发展的难点问题延伸,向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重点问题延伸,向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延伸。要积极探索职工民主管理的新途径、新形式,发挥职工代表在职代会闭会期间的作用。要强化对职工代表的培训,提高参政议政能力。

(二)落实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要把厂务公开与党风廉政建设、职工队伍建设结合起来,与完善职代会制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结合起来,与经营决策、生产管理、物资采购、资金运作、工程招标等结

合起来,不断拓展厂务公开的广度和深度。

(三)建立职工代表巡视制度。组织职工代表到各基层单位、有关部门,对职代会通过的重大事项,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巡视督查,发挥职工代表监督作用。建立职工代表议事会制度,为职工代表搭建各抒己见的议事平台。

(四)要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在民主管理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的桥梁和纽带。企业的改革发展,离不开职工群众的积极参与。企业的各项工作部署,要依靠职工群众抓好落实。要完善工会定期向党组织汇报工作制度,及时向党委和行政反映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发挥党、政、工联席会议制度作用,争取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要从监督检查,专题调研等方面加大参与力度,拓宽维权途径,增强维权效果;要及时准确把握职工群众的思想动态,畅通信息渠道,反映职工群众的愿望和呼声,把解决职工实际困难与加强心理疏导结合起来,注重对职工的人文关怀,促使和谐理念深入人心。要针对职工维权意识逐渐增强、维权需求增多的实际情况,积极协助党、政解决劳动关系中出现的新问题,对容易积累矛盾、影响职工队伍稳定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介入,把解决问题与加强心理疏导结合起来,注重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广泛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推进企业发展,保障职工权益推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为职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保障职工收入稳步提高,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各级工会组织把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作为服务中心工作的主要途径,着眼于发挥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的特色,组织广大职工广泛深入地开展建功立业竞赛活动。首先要增强职工群众为企业发展的服务意识,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和自身特点,广泛深入地开展好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活动。要以生产建设、节能减排、创新攻关和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等为主题,适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活动,促进工作重点、难点、关键点问题的解决;要以“岗位学习、岗位创新、岗位成才”为主题,开展“技术创新”竞赛,引导职工学习新知识、新工艺,开展小改小革、发明创造,增强职工自主创新能力;要坚持以职工群众为主体的理念,开展“爱企业、献良策、做贡献”合理化建议活动;要以开

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为载体,引导各基层单位创一流工作、一流服务、一流业绩、一流团队,调动和激发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履行基本职责,强化维权机制建设,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也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

(一)要加大对《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企业工会工作条例》、《企业集体合同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普及力度,进一步强化企业“依法用工、规范用工、效益用工”的责任意识,提高职工依法维权能力。

(二)加强和完善集体协商制度,以签订集体合同为主要形式,保护职工的劳动报酬、劳动时间、社会保险、劳动安全卫生、休息休假、职工违规处理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权益。要加大对集体合同监督检查的力度,协调解决劳动关系方面的突出问题,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充分发挥工会劳动法律法规监督、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要加强劳动争议调处工作,引导职工通过理性合法渠道正确表达利益诉求,协助有关部门妥善处理职工信访问题,维护职工队伍稳定。

(四)加强劳动保护措施和职工安全卫生制度的落实,督促企业按时按规发放劳动保护用品。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理念,加强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推进各项劳动保护措施制度的落实。要落实好职工健康体检、疗休养制度和带薪年休假制度,做好各类职业病的检查和治疗工作,保证职工的身心健康。

四、努力为困难职工群众排忧解难,帮助困难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贯彻共建共享的原则,在着力保障和改善职工生产、生活和学习环境中把握工会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把党政组织对职工群众的关爱表达好、实现好,以劳动关系和谐促进企业和谐稳定。

(一)要完善帮扶长效机制建设。要加强帮困救助工作机构建设,完善组织网络,构建党政领导、工会运作、部门参加、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确保各项救助政策落实到位。

(二)要大力实施“送温暖”工程。要建立困难职工动态档案,定期开展职工基本生活情况调查活动,对符合条件的困难帮扶对象,主动上门走访、摸

底,并在公开栏和网站公示。要建立残疾人、患大病职工、职工遗孀户和低收入家庭信息库,及时掌握帮扶对象动态变化情况,了解实情,加强监督,确保帮扶对象不错、不漏、公平、公正,要积极开展日常救助和节日期间的送温暖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爱护,增强企业的归属感。

(三)要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一助一”扶贫帮困制度。要坚持组织委托、义务帮扶,依靠政策、自救和帮扶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帮扶程序,完善帮扶方式,提高帮扶水平。要为困难职工提供有关的政策法规咨询服务,切实帮助特殊困难群体解决生活、就业、医疗、子女上学等各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四)要完善互助机制,建立帮困救助基金。要按照行政拨款、多方筹集的原则,建立健全职工自愿,行政、工会、职工三方共同参与的职工互助机制,形成“无难我助人、有难人助我”的氛围。

(五)加强教育引导,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要加强对困难职工群体的的教育和引导,既要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还要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确保困难职工群体队伍的稳定,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创建良好环境。

五、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保障职工的精神文化权益

要把发展对职工文体工作的新要求和职工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作为文体工作的发展方向,充分挖掘企业文化底蕴,有针对性地将安全文化、廉勤文化、班站文化等内容融入到文体活动中去,丰富和发展活动内涵,为企业发展营造朝气蓬勃、团结和睦的良好氛围。

第四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劳动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百姓能否安居乐业、经济社会能否繁荣。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现实意义

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通常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为实现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建立在“公正合理、规范有序、互利共赢、和谐稳定、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是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协调劳动关系矛盾的迫切需要;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贵德地区劳动关系现状

1、基本情况。

贵德县辖4镇3乡119各行政村、5个社区,全县10.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8.4万人,农村劳动力4.9万人,占全县人口的45.4%。乡村从业人员总数4.6万人。城镇人口2.4万人,其中劳动力1万人。截至2011年10月底,全县登记下岗失业人员总数965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总数617人。实有登记失业人员348人,期末全社会城镇从业人员总数9150人,登记失业率为3.7%。农村富余劳动力劳务输出18365人,劳务总收入为7161万元。

2、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一是建立了以县级仲裁委员会、调解中心、三方协商、多方协调的劳动关系调处工作机制,为处理争议,促进和谐,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近年来贵德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立足现实,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真抓实干,积极推行“三年劳动合同行动”计划,规范企业用工,加强部门联动深入开展调解,依法裁决,着力化解纠纷,用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现了即维护企业的长足发展又维护了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有效的促进了全县和谐稳定发展。

二是加强宣传不断提高劳动者法律意识,积极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活动,与各有关单位紧密配合深入用人单位开展检查和指导,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材料、现场咨询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对拖欠民工工资、再就业、安全生产、社会保险和妇女权益保护等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解释和答复,通过宣传提高了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自觉守法的意识,促进了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五年来共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活动25次,发放宣传材料2万余份,接待咨询群众1万人次。就拖欠农民工工资、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等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解释和答复,通过宣传提高了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自觉守法的意识,促进了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贯彻落施。2011年对全县机关事业和企业单位劳动年检83 家,同时,对县内10家建筑工地进行了日常检查,签定农民工劳动合同310份,发放限期整改指令5份,及时纠正了各种违法行为。制定下发《关于严格执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及实施劳动合同管理的通知》,全县开工建设项目累计收缴农民工工资保证金463万元,签订全日制劳动合同586人,共受理劳动纠纷及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25起,涉及劳动者382人,追讨农民工工资460万元。

三是深入企业做好指导服务工作。县劳动保障部门采取开展用工指导服务活动,帮助企业制定和完善内部规章制度,不断提升企业依法用工、依法管理的水平。同时,大力加强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检查,将企业是否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列入工作重点,引导企业对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开展研究,针对企业用工管理中存在问题,及时向相关企业发放限期整改指令书,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跟踪回访,督促企业规范用工行为,减少和避免违法成本,达到了“处理一起案件、规范一家企业”的目的。五年来,共向企业发放限期整改指令书30份,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20多条。

四是不断拓宽劳动合同覆盖面,严格执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加大《劳动合同法》的宣传力度,对企业签订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履约等情况定期进行抽查,并利用劳动年检及非法用工专项整治等行动,深入到施工现场掌握续建、新建工程施工队伍、施工进度、农民工招用、合同签订和工资发放等情况,强化监督,严格审查,督促包工头转变思路、更新观念,提高法律意识,扩大劳动合同覆盖面。通过多方努力共催缴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460万元,鉴定劳动合同1249份。

五是及时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坚持“以调为主、当裁则裁”的方针,及时妥善地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有效地维护了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五年来,共处理拖欠工资案件276起,涉及劳动者5520人,追讨拖欠农民工工资1020万元,劳动仲裁案件17起,涉及劳动者32人,有力地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六是加大城乡劳动就业工作力度。(1)加强组织领导。把就业再就业工作纳入党政“一把手工程”,分解制定目标任务,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2)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就业再就业政策,树立和宣传就业再就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典型,引导下岗失业人员、城镇待业人员转变择业观念,帮助和促进他们树立市场就业观念。(3)广辟就业渠道。通过“再就业援助月”和春季、秋季、民营企业招聘会、青洽会等形式,到10月底,全县登记下岗失业人员总数965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总数617人。(4)狠抓劳务输出。按照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初步建立了县——乡镇——村社——劳务经济人四级组织劳务输出网络体系。目前全县共有劳务输出协会5家、劳务输出队4家,组织引导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12161人/次。(5)积极利用就业再就业培训、“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项目切实加强对务工人员的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了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近几年来共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农村劳动力举办餐饮、导游服务、电工、电焊、瓦工、厨师、刺绣、唐卡、机动车驾驶等培训班 114期,培训下岗职工1962人,农民工6664人。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我县依然存在影响和谐劳动关系的各类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用工管理不规范。部分劳动者虽然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劳动合同条款基本上是老板定的,或者完全是老板定的,合同内容不公平、欠公正,不详细,不完整,不规范,履行不力;多数用人单位以劳动者流动性强,人员不稳定为由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责任方与劳动者以口头约定履行劳动关系,偏重于劳动报酬,责任不明确、内容不全面,企业业主或包工头法律意识单薄,劳动合同观念差。

2、社会保险制度的缺陷。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征集专门资金用于保障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时基本生活需求的一种物质帮助制度。主要内容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但多数用人单位对社会保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办理了与行业有关的商业保险,劳动者应保未保、已保未缴、已缴停缴的现象突出,企业负责人及业主重效益、轻管理,法律意识不强,在养老、失业、医保和工伤等社会保障方面观念滞后,加之部分职工缺乏参保热情,影响了和谐劳动关系健康发展。

3、劳动关系复杂多样性加剧,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等侵权现象加重,举报投诉、劳动争议案件明显上升。

4、面对《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后出现的工作量激增的现状,执法人手紧缺、经费严重不足、执法装备落后的矛盾越发凸显,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劳动保障执法难、劳动者权益维护难、劳动关系协调稳定难等问题。

四、对策及建议

作为社会劳动保障部门,与劳动人们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不仅担负着维护劳动者利益的职责,而且还发挥着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而在建立和谐、发展、稳定的劳动关系中,社会劳动保障部门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社会劳动保障部门在建立和谐、发展、稳定的劳动关系的过程中主要应该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职工群众利益的表达维护机制。在宏观上,通过建立和发展与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制度和加大人大政协提案递交及督办力度等途径,形成职工群众利益表达和维护的有效渠道和工作载体。在微观上,就是在企业要大力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要突出解决好“三个问题”:第一是平等协商问题;第二是合同条款规范问题;第三是合同条款的履约问题。

2、建立劳动关系工作报告制度,构建快速处理机制。加强对企业的走访和职工来信来访的处理,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对用工量大、容易引发劳资矛盾的企业予以重点关注和跟踪服务,要求定期向劳动监察部门上报有关情况。进一步完善监察、仲裁、就业、社保“四方”联动、诉裁对接、“三方协调”的劳动矛盾纠纷处理工作机制和劳动保障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理预案,构建劳动关系监测协调和快速处理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努力将各类劳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3、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劳动监察执法活动,及时查处和纠正侵权行为。采取用人单位自查与劳动保障部门监察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劳动者招收使用、劳动合同签订、女职工或未成年工劳动保护、劳动者工资报酬支付、参加社会保险和缴费情况等内容,对用人单位贯彻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加大劳动争议预防和处理,及时化解劳动保障领域矛盾纠纷和争议。建立例会、疑难案件会审、监督、回避、回访、公开、错案追究等制度,对重大争议案件发挥三方协调机制共同审理,保证劳动争议处理的快捷、公正、公开。依法规范劳动关系,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签订率,加大劳动保障政策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法律氛围。

4、充分运用法律法规维护职工经济得益,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最大限度的协助企业把职工的公积金、养老金、医疗金、企业年金以及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这些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事落到实处,解决职工后顾之忧。充分运用各种法律法规,以各种法律法规为桥梁,沟通劳动关系的双方,维护好职工权益。要特别督促和监督《劳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的执行和落实,引导组织职工学法律知识,依法维护自已的权益和自觉遵守法律,使和谐的劳动关系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之上。

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劳资互赢的良好局面。

第五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私营企业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上起到了巨大作用,同时也带动了就业等一系列重大民生工程的实施„„因而,仅仅经济当中,可以说,无论是生产方面的,还是分配方面的,都形成了巨大影响力。说到底,这是在一个生产力落后,经济水平不发达的国家里高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初级阶段。因此,这样的大前提下,能够不但影响到私营企业的发展,也影响到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问题还有如下的——

1.私营企业除了自身需要扩大发展以应对竞争外,还遇到什么困境迫使他不能增加职工福利待遇以既利于其自身的百年发展、又利于社会稳定和谐呢?这个问题还得从国内外的经济竞争与政治不公正待遇思考

2.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

集体协商制度对我国现阶段的工人来说显得尤其重要。我国的工人尤其是农民工在就业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劳动力过剩压力,劳动力价格有时容易被人为压低,劳动者在劳动待遇的争取方面处在一种不利的地位,加之工人的文化水准普遍偏低,缺乏基本的维权常识,往往不懂得使用必要的法律工具来维护自己合理的劳动权益。如果没有有效的集体协商制度,我国的劳动关系必定是不公正、不协调的。

针对我国现阶段劳动者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在完善集体谈判协商制度时要特别注重以下几点:其一,政府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劳动者基本的劳动条件,根据各个地区以及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最低标准,使集体谈判协商能够有一个基本的标准可以遵循;同时,政府应当大幅度扩大劳动监察人员队伍,加大劳动监察的力度,组织必需的集体劳动合同的普遍检查,督促集体劳动合同文本的规范化和具体落实的情况。其二,企业工会组织应当将集体谈判协商作为自己最为重要的任务,并将企业集体谈判协商、集体合同签订率及其落实的具体状况作为最为自己重要的工作考核指标。其三,对于劳动者本身来说,应当进行劳动合同知识的普及性教育。{1.工人的权益由工会出面,就涉及到一个重要问题:即工会是谁的工会?2.如果工人的权益由政府出面,则涉及到更多的利益问题:首先,政府机构繁杂,法律赋予各个部门所管辖的权限很可能覆盖不到工人劳动利益保护的诸方面领域;其次,数个政府机构的联合执法,不仅耗费人力物力大,而且过程中易受各种内在复杂矛盾的相互约束和限制(即内部的明争暗斗,权力角逐的尔虞我诈),势必将会极大地影响工作效率乃至工作效果。另外,政府要代表工人利益,在法律上如果是相当于“代理律师”的专业化资格,那它究竟是属于长期乃至永久性的免费服务,还是有偿回报性质的?3.劳动者的普法教育、普卫教育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背后的实质是什么?究竟是增加工资的群众斗争,还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问题?}

把握和谐劳动关系发展的可行性和节奏性。基于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原则,必须把握和谐劳动关系发展的可行性和节奏性。第一,注重基础性劳动条件的保护。现阶段,和谐劳动关系的发展面临的问题可以说是千头万绪,难度很大。但从政府的能力以及国家财政实力的角度

看,对于劳动者的基础性劳动权益亦即劳动保护的底线方面的劳动政策,如在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劳动时间的保护、消除童工和强迫现象、涉及到人的生命的生产安全的保护政策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则是必须做到也能够做到的。尤其是在民营企业当中,要特别重视解决好这一问题。第二,宜梯度性地推动和谐劳动政策的发展。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我国现实社会一个公认的明显特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水准同西部地区发展水准之间的巨大差距在近期是难以完全消除的。各个区域发展水准的巨大差别,使得不同区域劳动者对于劳动政策的具体要求必然有着明显的差别。同时,与发展水准的巨大差别相适应,各个地区的政府在财力、在对劳动关系的认识方面,各个地区的企业主群体在经济运作方式以及社会理念方面也必然会出现较大的差别。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国对于和谐劳动关系发展的推动,不宜采取整齐划一的作法。在发达地区的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地,可以在确保劳动政策底线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其劳动政策的水准,如提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的交纳金额水准,健全劳资谈判协商机制等等。而在欠发达地区,则应将劳动政策的重心放在劳动底线的保证方面,如重视制定和实施工资最低标准、提高“三险”的覆盖率、实现社会保险在劳动者工作流动后的有效转续等。

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我国采取梯度性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发展的策略是十分有益的。这种做法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而且,在和谐劳动关系上先行一步的经验,对于后来者无疑有着重要的示范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为广大劳动群众提供了有益的并且是具有鼓舞性的前景。(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吴忠民)来源: 《光明日报》 2011年5月30日

劳动合同是确立和调整劳动关系的基础,是现行劳动法律所确定的核心法律制度,是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二)平等协商原则。坚持平等协商与签订集体合同相协调,重在平等协商。平等协商是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围绕劳动关系问题进行广泛讨论、沟通协商的重要机制。平等协商的过程,就是劳动关系双方求同存异、逐步达成共识的过程。劳动关系的许多矛盾,就是通过双方的平等协商来解决的。集体合同是平等协商的结果,平等协商是签订集体合同的前提和基础。平等协商的水平决定着集体合同的质量。如果平等协商机制不健全,协商不充分,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集体合同。平等协商不仅是签订集体合同必经的法定程序,也是履行集体合同过程中处理发生的矛盾和遇到的问题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充分认识平等协商的重要性,在调整劳动关系的全过程中都要抓好平等协商。必须明确:集体合同的条款,不经过平等协商,企业和职工都不能单方面修改或拒绝执行。

(三)重点突出原则。坚持把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实施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的重点,这是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如果职工群众最关心的劳动关系问题,协商中没有提出,集体合同没有涉及,合同条款看起来很多,但大多无关痛痒,这种合同不会起到调整劳动关系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企业和职工也不会满意。因此,必须把坚持劳动标准与适应企业实际情况统一起来,立足企业的具体现实,把劳动关系中最重要、企业和职工最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工资收入问题、社保问题等作为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的重点,并在协商过程中努力加以解决,在集体合同条款中加以具体体现,不断增强这一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党和政府一边高喊完善劳动法规、加强企业在雇佣劳动上的尊法和守法,但另一方面却没有积极参与到“有效监督”的活动中来;如果就只有做广告、做宣传,却不是放下无用功,有所作为地转变到实际的“企业主、雇员、政府”的三

方监管活动中来,就必然常常会出现像一个省市的最低工资标准是1400,但合同上的最低月工资却是只有1000到1300之间,甚至更低的现象。——从劳动合同的局外人转为局内中介人}

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劳动合同管理体制。随着以劳动合同为基础的劳动用工制度的确立,劳动保障部门对劳动用工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特别是随着非公有制企业的迅速发展,劳动用工管理的内容明显增多。为此,要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必须建立和完善以县级劳动社会保障部门为主导、社区为基础、企业和工会为主体的劳动合同管理体制。在县级劳动社会保障部门重新设立劳动管理科室,同时在乡镇及社区建立劳动管理站,形成各个层级相互维系的劳动管理体系。南其全面组织、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对劳动合同的签订、备案、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同时,按照《劳动法》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合同制度的要求,劳动管理部门应对从劳动者择业、企业用工、录用备案,到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等劳动合同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梳理,对每个环节的时间、条件、要求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使用工单位、劳动者、劳动管理部门都能按规定的程序运行。还要建立劳动合同签订登记、变更、解除、终止预报制度及存档管理制度、履行检查制度、统计分析制度,确保劳动合同制度规范有序的实施。劳动保障部门还应配合专职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录用备案:作,同时,还要发挥丰十区(镇乡、街道)劳动保障管理站的作用,由其负责做好本区域的合同签订台账、个人劳动合同签订台账,并及时将每年劳动合同、录用资料装订归档。要充分运用计算机来管理劳动合同,建立企业和个人劳动合同数据库,及时将录用备案的企业和个人情况输入数据库中,并要实现社区(镇乡、街道)劳动保障管理站与劳动保障部门的计算机联网,为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提供方便。{在这里,提出了“政府的管理要实现公务员个人在业务上的责任制”,如果公务员在管理合同过程中不尽责、不尽职,故意与资本家勾结,坑害劳动者的利益发生时,将有合适的法律对其进行惩治。为此,政府与资本家和工人如果组织起了三方监督活动行为的话,或许还需要有社会的民间律师志愿者、人道主义者等为同样的劳动者阶级提供“局外监督和援助”的服务}

但在实施劳动合同制度过程中也存在着劳动合同内容不规范、履行劳动合同不全面、一些政策操作性不强等问题。目前,在《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又遇到一些阻力。劳动关系的矛盾成为当前最为主要的社会利益矛盾之一。

进一步完善集体合同制度。企业依法经过平等协商所签订的集体合同是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要在普遍开展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不同类型的企业建立和完善集体合同制度,指导企业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因企制宜,合理确定集体合同具体内容和标准,增强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对暂不具备条件签订综合性集体合同的企业,可以就工资分配等问题签订单项集体合同或协议。在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由工会组织代表职工与相应的企业组织代表或企业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

(六)建立健全履约监督保障机制和平等协商争议处理制度。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提出平等协商的要求,另一方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依法订立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都要严格遵守执行。政府相关部门要指导企业建立集体合同履约责任制和监督检查制度,把履约责任制同岗位目标责任制结合起来,纳入企业管理工作。集体合同的履行要接受工会和职工群众的监督。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依法加强对集体合同制度履行情况的行政监察工作,把劳动保障监察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紧密结合起来,对无正当理由拒绝平等协商、违反集体合同的企业,要责令其限期改正,依法处理。要积极探索建立平等协商或签订集体合同争议的行政调解制度,及时引导争议双方通过法律途径调解处理。

借鉴国外有关劳动立法经验,对《劳动法》进行具有前瞻性的修改,其方向是使它的保护范围更广泛。可以考虑在《劳动法》中对集体谈判和集体行动权作出具体规定,还要对工会的活动作必要的规定。此外,《劳动法》是一部实体法律,缺乏程序性内容,在修改的同时要制定与之配套的有关程序性法律。

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需要对劳动关系制度进行规范和引导。我们必须努力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建立适应经济发展的劳动合同制度,依法保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发展。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塑造“橄榄形”社会

要实现公平分配,提高工资等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最关键。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健全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指导线制度等一系列措施。

王兆国: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王兆国强调,工青妇等人民团体要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协助党政做好群众工作,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以职工队伍的稳定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会议强调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规范企业劳动用工,特别是要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制度。要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提高劳动合同的覆盖面、签订率和履约质量。特别是保障农民工的各项合法权益。

二是合理调节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特别是要深入推进集体合同制度。要尊重职工的劳动价值,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积极稳妥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实现企业与职工协商共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

三是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建设,特别是要建立健全职代会、厂务公开等各项民主管理制度。畅通职工民主参与渠道,依法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同时,要通过开展员工提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等活动,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

四是努力化解劳动关系矛盾,特别是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调解机制。企业要重视发挥调解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加强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队伍建设,把矛盾和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五是要加强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特别是要提高企业家素质。要加快培育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创新精神和经营能力的企业家。广大企业家要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树立奉献精神,在坚持科学发展、保障职工权益、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尽职尽责,让企业做强、做优、健康发展,让职工快乐工作、体面劳动、幸福生活。(本文系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王忠禹9月3日在2011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上的讲话

第三节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不断扩大集体合同覆盖面。全面推进劳动用工备案制度。规范劳务派遣用工。改善劳动条件,加快劳动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劳动定额标准管理。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促进消费,关键要让百姓有钱花、敢花钱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十一五”期间,我国消费市场很红火。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这五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贸易增长最快、市场最为繁荣活跃的五年。2010年,我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4554亿元,是五年前的2.3倍,比上一年增长18.4%。

但是,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消费量仍有较大差距。中国的消费总量还不到美国的1/6。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内需”。

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

拉动消费,根子在增加收入。目前,我国普通居民与劳动者收入较低、不同群体收入差距大、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成为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的三大突出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郑功成认为,如果老百姓没多少钱可以用来消费,出台再多的刺激政策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十二五”期间,必须在把准病脉的基础上更新发展理念,切实扭转利益严重失衡的分配格局。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增加政府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支出,增加对城镇低收入居民和农民的补贴。”全国政协委员、泰山体育产业集团董事长卞志良认为,增加居民收入,要重点关注低收入人群。政府要逐步完善企业工资指导线和最低工资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及离退休人员待遇。

改革不到家,有钱也不花。“今后,政府应更多承担起改善民生的责任,增加公共财政支出,健全社保体系,解决最紧迫的养老、医疗、失业几大保障问题。”卞志良说,比如,可以运用部分财政资金充实养老金账户,加紧实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转变,以住房、交通、通信、体育健身为热点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们对服务消费品的需求迅速上升。卞志良认为,今后应进一步放松对服务业的管制,拓展旅游、文化、休闲、体育健身等服务性消费,为百姓创造更好的消费环境。

扩大投资,更要优化结构、提高质量

投资不仅要看经济效益,还要看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而易见,但中国目前还应更多关注投资,尤其是公共投资。近几年,针对投资增长过快等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国家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投资与消费增幅差距不断缩小,但这并不等于不要合理的投资规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优化投资结构。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二五‟期间的经济发展速度将定位在7%。这意味着在未来5年,我们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坚决杜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秦皇岛市市长朱浩文说,为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今年秦皇岛市计划向服务业投资397亿元,占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5.4%。“在我们看来,投资效益不仅要看经济效益,还要看社会效益,更要看生态效益。”朱浩文说。

全国人大代表、德龙钢铁集团董事长丁立国认为,优化投资结构,就意味着要特别向基础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经济社会的薄弱环节倾斜。在这一过程中,要吸引更多的民间投资参与经济社会建设。

“国家应出台具体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引导银行加强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通过贴息、补贴、合作等方式,与民营企业共同投资项目,把民营企业引向国家需要发展的短板

领域。”丁立国说,同时,政府还应该帮助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使其研发、生产、营销逐步国际化,开发国际市场和战略资源,促进民营企业顺利实现海外投资,推广民族品牌。

优化投资结构,还意味着要完善投资机制,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的基础上,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特别要遏止盲目扩张低水平重复建设。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财政厅厅长钱国玉认为,在投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招标、设计、评估、论证,在项目资金确定以后要早筹措、早安排、早实施、早见效,更要做好跟踪监督检查。

科学规划,以改善民生为导向

期待美好生活,关键要有活干、有钱赚

“扩大内需的出发点、着眼点和最终目的,就是改善民生。” 云南省财政厅厅长陈秋生代表说,一方面,只有经济发展了、财力雄厚了,才能为改善民生创造条件。扩大内需,有利于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空间和动力;又有利于加强长期存在的薄弱环节,促进民生改善;另一方面,保障和改善民生,本身就是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两者相互关联。

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晓峰代表认为,在扩大内需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些问题,尽量避免与改善民生的目标出现相悖的情况。例如,如果扩大内需仅仅着眼于经济增长,而不注意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就有可能加剧收入差距问题,反过来又会导致内需难以扩大。如果不注意合理调节要素投向,就有可能带来城乡、区域发展差距问题。

“因此,扩大内需,更需要科学规划、找准着力点。”周晓峰说。

浙江传化集团

企业不可或缺的“家文化”

近年来,传化集团围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所做的工作得到上级肯定,引起社会关注,引发传化人对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进一步思考。

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冠巨认为,在企业,质量是生命,这个生命要靠员工去呵护;技术是关键,这个关键要靠员工去突破;品牌是通行证,这个通行证要靠员工去打造。企业的各种竞争要素都离不开员工,员工直接面向顾客,企业家直接面向员工,企业家的着力点应该是激发员工的创造活力。

传化集团历经25年的创业发展历程,从借款2000元起家,发展到年销售收入145亿元、总资产150亿元的规模;从以生产纺织化学品为主的精细化工企业,发展到拥有化工、物流、农业、科技城、投资5大事业平台的多元化企业集团;从几个人的家庭作坊,发展到拥有7400多名员工的社会化企业。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成绩,从外部条件看,靠的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从内部条件看,关键在于传化十分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充分激发了员工的智慧和创造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知恩图报,办企业如同做人,人要有情有义,企业也要有情有义。对此徐冠巨感同身受。

企业创办之始,徐冠巨的父亲就常带着与员工同吃同住,大家上下班都在一起,就像一个大家庭。随着企业的发展,“家文化”一直在传承。在传化——这个共同平台上,大家相互理解、相互关心、患难与共,成为干事创业的好伙伴。

当企业家用真心和诚挚对待员工时,员工会由衷地热爱工作、关心企业,这是和谐劳动关系的不竭动力。如果只带着单纯的功利目的去处理劳动关系,就不可能形成持久和谐的局面。

企业家在财富安排和使用上尽好责任,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不断提高员工幸福指数。早

在1996年,传化就开展企业内部储蓄式养老保险;2000年,浙江省进行民营企业员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传化第一时间提出申请,并成为首批3个试点企业之一。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传化做到了凡是在传化退休的员工,都能领到社会养老金,过上幸福安稳的老年生活。2009年,企业经营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传化作出并实现不裁员、不减薪的承诺,并且还给员工增加10%以上的报酬。通过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企业依然取得较好的经营业绩。

近年来,传化面向关键员工推出股权激励政策,以高出企业

效益增长的速度提高员工的待遇水平,以上亿元的投资持续改善员工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努力实现未来5年员工收入再翻番的目标。

徐冠巨说:“每当我看到员工满怀希望地走进公司大门,就感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的责任就是让企业健康发展,让员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把员工幸福视为己任是企业家的一种使命。”

在徐冠巨眼里绝大多数员工来到企业,并不只是为了一个饭碗,他们有抱负、有事业心,希望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希望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们提供一个好平台,建立一个好机制,营造一个好氛围,让他们的智慧和热情竞相进发,员工合理化建议平台已经成为传化重要的“智慧热线”。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个长期课题,只要企业存在一天,就需要不断推进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相信传化人将不断努力,继续把企业发展好,把员工关心好,为进一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徐冠巨表示。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宗庆后从自己几十年经营管理企业的经历中深切感到,民营企业家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负有重要责任。民营企业家应当致富思源、富而思报,明确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实现共同富裕、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宗庆后常常感到,自己虽然拥有一定的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但是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身份并没有改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家与企业员工的关系不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

系,而仅仅是分工、职责不同,是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关系。普通劳动者和民营企业家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都是国家的主人。民营企业家应当正确定位自己,把自身利益与员工利益、社会利益统一起来,这样才能主动投身“先富帮后富、先富带后富”的行动中去,通过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宗庆后认为,在掌握一定的财富后,民营企业家怎样正确认识财富,树立科学的财富观尤为重要。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就可能站到员工利益的对立面,直接影响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民营企业家应当把金钱看得淡一些,把社会责任看得重一些。

民营企业家应当通过服务社会回报社会来实现自己更高的精神需求;而服务社会一方面表现为把企业经营好,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营造和谐舒心的劳动环境,让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并为他们打造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可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不仅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也是民营企业家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当前,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处于产业链低端,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够强,持续发展的风险还很大,随时可能被市场竞争的狂潮吞噬。要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抢占竞争制高点,赢得市场优势,就必须更加注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凝聚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应对风险和挑战。对企业来说,一支强有力的员工队伍是最宝贵的财富。

基于这样的认识,娃哈哈多年来坚持以人为本,把员工当作企业的主人,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行员工持股制度,使员工成为公司的股东,让员工分享企业发展成果。不断给员工特别是基层员工加工资,每年增幅都在10%以上,并在住房、医疗、休假、子女入学

等方面给予员工全方位的保障,从而使企业内部始终保持团结、奋进、和谐的良性竞争局面。

娃哈哈的实践说明,民营企

业经营组织只要做到事业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推、矛盾同解,就能为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坚强保证。

温州正泰历来高度重视管理人才梯队建设和战略管理人才储备,“十二五”期间将重点推进五个“千人计划”实施以学习与发展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继任者计划”建立人才梯队。

下载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精)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栾川县永通矿业有限公司 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施方案具体分工 如下: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要做到以下要求: 1、 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领导组织机构(文件)落实人:田胜利同志 2、 3......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企业执行劳动安全卫生有关规定情况 劳动保护部按照省总工会劳动保护部的总体部署,在市总工会党组的领导下,以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三个条例》为基本工作依据,以服务大项目为......

    浅谈石化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

    浅谈石化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 【摘要】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影响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针对当前劳动关系存......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资料

    以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关系 中工网—《工人日报》 和谐社会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包括劳动关系,医患关系、干群关系、警民关系等等。诸种关系相辅相成、相生相克,共同构成......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申报材料

    内蒙古奶联科技有限公司 构建和谐发展 谋求互惠互赢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奶联社意识到作为社会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对于吸纳社会劳动力......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倡议书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倡议书 在这次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暨经验交流会上,我们作为受表彰的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代表,既深受鼓舞,又深感责任重大。为贯彻落实好本次......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总结

    焦作市2014年劳动关系工作总结 暨2015年工作计划 多年以来,焦作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总结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总结 多年以来,清徐县劳动监察大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探索,按照全省、全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