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课万人 学习体会

时间:2019-05-15 00:20: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千课万人 学习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千课万人 学习体会》。

第一篇:千课万人 学习体会

走进“千课万人” 感受“学本课堂”

昆山三校 田晶莹 2014年11月

2014年11月5日——10日,在皇姑区教育局教师学校领导的带领下,一行32人来到了美丽的杭州市,领略与感受各位名师的精彩课堂。虽然只有短暂的5天时间,却带给我的收获颇多,受益匪浅,刻骨铭心。

此次听课共安排29节,每节课都凝聚着老师辛勤的劳动,课堂各具特色,独具匠心,可圈可点。吴正宪老师执教的《认识方程》,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上操作探究,又有对操作过程的梳理与反思,同时课堂上也关注到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从形象入手抽象到符号,使学生懂得了什么是方程,怎样去寻找方程中的等量关系,从而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

柏继明老师的课堂永远是一种亲切慈祥,扎实严谨,朴素精彩,真实简约之美。柏继明老师执教的一堂《排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节课柏老师抓住了“排队”中经常出现而又学生易错的三个难点问题进行例题的解析,引导学生自主整理出排队问题的基本规律,由此见得柏老师对于教材内容解读的精致细腻与教学处理的深厚功力。课堂中,为了突破排队所出现的一些重难点的关键词,教师利用做手势的方法演示“前后左右,排头排尾,正数倒数,顺着数与倒着数”,为解决排队问题奠定了基础。柏老师的教学流程推进关注学生,遵循儿童的认知方式。每道例题都是先在座位图中来感受计数,数数的方法及列式,再次逐步推进至画图想图来解决问题,学生经历了直观到抽象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中不断加深对“排队”问题的领悟和理解。

朱乐平老师执教《数学关系》一课,给我的感觉就是一堂“纯数学的研究课”,开课伊始,从“关系”一词入手,让学生体会“关系”一词的深刻含义。学生在朱老师的带领下,学生进入到了一种真正探究的感觉,课堂上学生的探索、思考给听课的每位老师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在朱老师的带领下能够静下心了做数学,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老师在备课和备学生下足了功夫,不得不令我佩服。

余正强老师执教的《平均数》一课是让我在掌声与笑声中度过的,余老师以“一位小学生跑50米有5次成绩,怎样向老师汇报”为问题任务展开研讨的,这一问题的创设基于学生的一份生活的经验,学生在寻找代表数的过程中,“太快”“太慢”“偏快”“偏慢”“超常”“失常”“正常水平”,这些语言被激活,对于理解平均数这一抽象的概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余老师的课堂上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以生为本”“让学生大胆思考”,课堂呈现出一次次难忘的画面和学生精彩的语言。学生在与老师的交流中,逐渐经历了坚决反对、心存疑惑、柳暗花明、心悦诚服的过程,这才是学本课堂的真谛。

“学校就是学笑”“学问就是学着提问”“思考着是最美丽的”这些幽默诙谐的语言就摘自华应龙老师《找次品》一课中。华老师的课堂非常完美的诠释了本次活动的主题——学本课堂。以学为本,需要追求的是一个“真”字,只有了解学生的真实起点,只有让学生提出真实的问题疑惑,只有让学生真正的去思考与表达,只有真正包容学生的差异,而后,才有可能实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刘德武老师的课堂就像一幅美丽的江南画面,夕阳、古树、落花、小桥、流水、人家„„那么的安详,静谧,又是那么怡情、醉人!对于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刘老师是从数学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下入手,“看看题目是怎么写的,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从一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学会审题,学会推理,学会语言表达,一年级孩子的课堂的确很难把握,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课堂上常常出现学习疲劳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刘老师都能很巧妙地避免,很巧妙地设计,帮助孩子愉快的度过课堂的40分钟。例如“我们一起送小象回家吧?一起喊‘小象’回家!”“咱们打开门看看他们师徒四人,好吗?我喊‘一、二、三’,你们喊‘开门’!”“大客车你们坐烦了吧?我们换下面的题,好吗?”从上面生动的语言中就能感受这一位智多星的老教师。

罗鸣亮老师的《近似数》一课让我欣赏到了罗老师的睿智与从容。整堂课罗老师让学生感觉老师非常亲切,师生处在一个平等的舞台进行交流,营造出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这也是一种数学文化的课堂体现。整节课从开始到结束没有使用多媒体,仅仅四张数字卡片在黑板上与学生一起翻一翻,移一移就能完成整节课的教学,尽管如此,课堂依然精彩纷呈。罗老师仅仅利用猜测罗老师新买的摩托车价格贯穿于整堂课,并且罗老师还说:“谁猜对了就得到罗老师独家赞助的摩托车图片一张”,仅仅一张图片,但是却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有了竞争的目标去追求。课堂气氛活跃,人人都尽情地参与。

为期四天三晚的小学数学“学本课堂”研讨观摩会,邀请来自海峡两岸74名著名专家就课堂理念、角色定位、教学预设、教学程序、学习方向、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专题探讨,可以说是一场小学数学的饕餮盛宴。阴雨绵绵,风雨同舟,骤降的气温没有消减我们听课的热情,更希望可以继续搭载这样的教育平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听课认真记录中„„

余正强老师欢声笑语的课堂中„„

与名师柏继明合影的窃喜中„„

第二篇:千课万人学习体会

“千课万人”圆了我的学习梦

一直说退休前有个梦想:参加千课万人的学习,领略大师们的风采。终于,在人间四月天来到了人间天堂----杭州,这座梦寐以求的文化名城,走进西湖边浙大华家池校区逸夫体育馆,激动、忐忑、期待········各种心情。逸夫体育馆,盛况空前,俨然成了学术的殿堂,名师们充满智慧、激情高昂、幽默风趣却有朴实无华的无痕的课堂教学让我们折服,采荷一小孩子们绽放智慧、激情碰撞的学习亦让我们感叹。为期四天的学习,对于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学习,更是一种思想上的洗礼,精神的大餐。驻足在“千课万人”的会场,在这魅力无限的课堂里,我们不但欣赏了小数名师的教学风采,更是在接受着新课程,新理念的洗礼。短短四天的学习,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什么是实效课堂?什么是生态课堂?名师们简约而不简单的教学设计,亲切自然的教态,幽默风趣的语言,专家对教育教学精彩的解读都令我们受益匪浅。做课的特级教师从教材的选择与再创造、教学策略的运用、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活动经验的积累等方面处处体现出关注数学本质、关注学生发展;处处呈现追求活力与高效的课堂。现将自己的学习收获总结如下

首先是领略了大师的风采

又见到了数学王子张齐华、名嘴徐长青,德高望重的刘德武老师、·······大师的课就像是海市蜃楼,它扣人心弦,让人身临其境,如心灵的一次旅行。课之大气是只可远观而不可效仿也。如徐长青大师的《解决问的策略》,他那深厚的语言功底,那深情的演绎,深深的吸引着学生,那是一节意味深长,韵味十足的课,让学生在“退退退,进进进,回头看找规律”的活动中,理解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们领略了大师别样的风采。

其次对我感触很深的是现在小学数学课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虽然一直在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主动的构建知识。但是,在平常的家常课中,我们往往以直接呈现教学结果为主,在我所听的课中,教师着重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力求在课堂上产生思维的碰撞。这样的一堂课就不仅仅以学生的技能目标达成为指标,更看重的是学习的过程与思想的培养。如张齐华老师讲授的《圆的认识》,注重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悟”,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整节课中,张老师充分利用“做数学”的思想,力求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变革,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在这样的形式中学习,学生学得活,记得牢,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的过程中,张老师始终以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出现,而让学生也一直以探索者、探究者、发现者参与学习,从中获得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黄爱华老师的《分数加减法》,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一个个问题生成中研究探索数学问题,是本节课又一个明显的特点。“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黄老师用心去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学习中生成:“谁是小尺子?”“怎样找到小尺子?”“这个魔法尺是万能的吗?”······这样一系列问题。为学生的探索发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后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教师的个人魅力相当重要,你的会说、会演、会逗、会哄,无一例外,这些都需要有实打实的“干货”,就像一位有厚度、有底蕴、有思想的演员会成为一位大师,如果没有,即便你说唱念打样样精通,也只能是一位演员,或是小丑,所以我觉得:内涵很重要,内涵怎么来,靠知识!学习很重要。与会专家的报告有的接地气,有的高大上,无论是课堂还是报告,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综上所述,本次教学观摩,收获是较多的,当然关键是如何吸收借鉴,从而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之路上走得更远。此次杭州之行,总觉得脑子里装得满满当当,却总理不出个条条框框,心里恍恍惚惚的,说体会,说收获,谈不上,只留下一些只字片语,肤浅感悟。

第三篇:千课万人学习体会

收获,促进成长

在十一月初,我去杭州参加“千课万人”活动,听了两天半的课,自己没有疲倦,是因为,每节课都有不同的亮点创新,收获多多,就像人们形容秋天一样,这次杭州之行,硕果累累!

通过至此活动,认真地聆听每节数学课,真正感受到:从学生中来,在学生中做,归学生所有,可谓成长课堂;尊引而不发,学不愤不启,求导之有度,才是修炼之道。例如朱国荣老师讲的《方程的意义》,从复习“用字母表示数”导入,在连接学生对数两件相等关系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重视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找出等量关系的能力;沈勇老师风趣幽默的讲《用数对确定位置》,从开家长会找位置,很自然的导入!…每节课都做到了:想学生所求,给学生所需,努力为学生提供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听清楚,想明白,会运用,从而成就学生之精彩。

通过此次活动,感受到:要想上好一节课,自己必须要注意平时知识的积累,要善于思考,善于反思,善于学习,善于观察,关注细节,积累经验。要做一名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自己必须要付出努力!

通过此次活动,感受到:走进新课改,自己要多思:为谁教,教什么,怎么教,最重要的是“为谁教”,让课堂成为“生命发展的课堂”!

总之。这次杭州之行,使我产生了前进的动力,使我的教学理念有了新的进展,我觉得说再多,不如践行自己的行动!我一定努力,把自己所学,付诸在工作中!

第四篇:《千课万人》观摩学习体会

“千课万人”观摩学习体会

一回来我就马上开始写我的体会,因为担心这几天的观摩学习的容量之大让我这小小的脑袋记不住。首先,最大的体会就是感恩,感谢学校能够信任我这个新老师,给我这样一次认识小学数学界大家的机会。尤其是随着这几天见到的老师越来越多,越来越优秀,这种感谢之情也愈发深刻。

虽然我本就是一个教数学的老师,但是刚转到现在的班级和开始真正数学教学让我慢慢产生了很多困惑,发现自己就像一只井底之蛙,遇到的见到的都只是课本上的知识,甚至于对课本知识研究的还不够透彻,更确切的说,是不知道从哪个方面,以什么为重点去研究、去学习。所以在学校提出有学习机会的时候,我马上报了名,就是想解决这些疑惑,去看看真正的数学课是怎样上的。同时,因为自己本身的局限性,想要见识一下,新的数学教学的模式是怎样的,新的理念又是什么。

第一天的学习我就被深深震撼到了,不管是吴宁中老教授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传递,还是吴正宪和刘德武两位老教师的课堂教学,都让我有所反思:真正好的课堂教学并不是看起来热热闹闹的,而是激发学生去思考,用正确而恰当的问题去引导学生做出合理的思考和进行合适的表达。让我明白了,数学培养的是让孩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用数学的语言去表达。还有一点值得我去反思的是,有些情况下的教学设计我甚至不是很懂,这点是需要请教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我明白这是由于我的数学教学素养还未达到一定程度的结果。黄爱华老师一出场,大家都认识他,唯独我不认识,但是一节课过后,我也深深被这位老师的教育机智所折服,并且将这个名字和这堂课深深的记在心里。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中,学生最开始就把老师应当在最后得出的结论说出来了,如果是我,我想我就会草草讲完。但是,黄老师依然顺着学生的思路来讲,并没有生拉硬拽到自己的预设上去。而且还以幽默的方式化解了这个问题,以“你会用a来表示一个数,那么你知道a到底表示什么意思吗?”这个有意思的问题衔接转承,一步步将学生引导到自己的思路上去,并且最后完成了教学任务,现场雷鸣般的掌声说明了一切,让我看到了一位优秀的老师的教学智慧。然后就遇到了我另一位特别喜欢的老师:罗鸣亮,一位讲道理的数学老师,用孔凡哲教授的话说就是一个疯疯癫癫的老师,在他的课堂上完全感受不到学习的压力与任务感,而是完全放松的一种状态,在罗老师轻松的话语间就体会到了数学的魅力并且学到了知识点,而且一节课下来我作为一个听课者甚至都很快乐。

由于千课万人的容量很大,所以遇到了很多很多名家大家,包括郑毓信教授的一次令人深有感触的讲座,不同于吴宁中教授高屋建瓴的高理论层次,郑教授从最开始就在说,如果一个讲座一堂课下来对听者没有任何的影响和反思的话就是一次失败的报告。然后他就从生活实际中告诉我们,数学思考要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让孩子不要觉得数学离我们很远。同样传播这种思想的还有来自台湾的洪雪芬老师的《数学步道》,就是从数的方面教我们要从实际来看数学,通过“数字魔术卡”这个非常有趣的一张纸,让学生在动脑筋想要拼成方块的同时还能看到以学校之景为高中低年级精心设计的题目,这些题目并不是像我们平时数学课本上的题目那样抽象,而是要求学生亲自去校园里动手去测一测,数一数,量一量,并且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明白原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在四天的学习结束后,我发现自己好像并没有记住什么东西,可能连哪位老师讲的哪一堂课都不能一一对应,但是,在写这次体会时我才发现原来他们要传播的并不是一堂课的知识点,使我在键盘敲打时思如泉涌,恨不得把每一个细节都完全讲出来,就像张齐华老师说的,公开课有时传播的就是一种思想,一种启示。说到张齐华老师,给我最大的印象是粉丝特别多,一到会场就有很多老师要求合影。让我不禁猜想这位老师的课堂肯定特别精彩,果不其然,《小数的初步认识》让我见到了又一种不同的风格,张齐华老师见微知著,尊重儿童学习规律,通过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符合儿童认知规律,从经验到图形到抽象,用几何直观明确教学,让概念教学动态化。接着,斯苗儿老师的非常犀利的访谈使我们了解到,大家之所以成为大家,并不是像别人看到的那么一直光鲜亮丽,“苦行僧”一般的张老师每日沉浸在数学专著里,“虽然看似苦闷,但是我很享受这种状态,很喜欢研究数学里的问题”,张老师如是说。也就是说,必须把这件事当成自己的兴趣来看待才会将看似无聊苦闷的事情令自己甘之若饴。所以说,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要有兴趣,老师工作也要有兴趣作为推动力才能使我们坚持下去。

偶然的机会要到了徐长青老师的签名,这件事令我开心了好久,也炫耀了很多次,之所以这么高兴不只是因为徐老师是一位大家都知道的名家,而是因为仅仅因为一堂课就爱上这位有风格的老师。来自天津的他曾跟相声演员姜昆学徒研究语言的幽默,并且成功把它应用于自己的课堂,如果非要和同样幽默的罗鸣亮来对比的话,那应该听他的课就真的像听一次相声那样,充满各种各样的包袱,而且会让人在听完之后有深深的思考。在他讲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课中,传达给我们的不像是解决数学问题,而是生活哲理,要“知难而退”(华罗庚),生活不只是前进的过程,有时候要“回头看”不断反思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前进。好多次我都感动得想哭,每每在徐老师给学生讲到如何学数学,如何认识人生时,这是我觉得自己最幸运的时刻,犹如醍醐灌顶,我也在想,能够坐在会场里听徐老师一节课的学生也是幸运的,也许就因为这样一节课,从此改变的不只是他对数学的看法,而是整个人生价值观的升华,这么说来似乎有点夸张,但是的的确确是我内心的真实感受。正如评课老师孙晓天所说,徐老师的讲课风格是谁也学不来的。我们只能取长补短,学习我们能够学来的部分。

还有很优秀的一线女老师女教研员,比如刘燕老师,她的《方程的意义》前后贯穿,用一节课的时间教授给四年级学生如何用字母表示数,什么是方程,方程的意义是什么,以及解方程的一部分思想。如此之大的课容量令人叹为观止,刘老师用自己的理解创造了这样一堂新的课程,让学生通过小华和小明的故事从低年级的问题一步一步到高年级,层层递进,深入理解。并且横向的让学生明白了用方程去解决问题的优势,就是可以顺向考虑问题,明白直接。并且通过对天平的直观感受明白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掉一个数,方程的等式保持不变。

这次学习还让我见识到了多种多样的课型,让我知道原来数学还可以这么教。比方说王炜老师的绘本课,教会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规律,从数字、颜色、大小、方向等方面都能找到,让孩子感觉到这不是一堂数学课,而是一堂侦探课,在王老师的课堂里,孩子们都变成了一个个小侦探,并且绘本的画面符合儿童的视觉捕捉特点,在这样的氛围里就完成了数学教学任务。还有表演硕士王昆杞的戏剧课,抛弃了现在课堂里桌椅的限制,放松学生手脚,通过表演与活动学习到十以内数字的认识以及加减法,非常有趣。最值得借鉴与采纳的还要数吴如皓的魔术课,来自于宝岛台湾的他可能受刘谦的影响,成功将魔术引进数学课堂,运用扑克牌的特点(字母和花色),把数学规律隐藏其中,学生在惊讶于魔术现象的同时产生好奇心,在老师慢慢揭秘魔术现象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的注意力完全不用老师去强调,就已经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了,而且对老师下一步的教学充满了期待。而且在通过自己动手去制作魔术本身,让别人去猜的过程,教师的目的就达到了。也就是吴老师说的,让学生学会“在混乱的世界里看到永恒不变的规律”,使学生产生这样的感觉“当数学跟我有联系时,好奇的门槛就降低了;当我用规律开始做数学时,我对数学就充满了期待。”

我觉得在这些教师名家中让我找到最大动力的不是年过七十教学经验丰富的刘德武老师,也不是年过八十充满智慧的的李大潜教授,而是正值年轻就走上各种公开课舞台的刘伟男,年纪轻轻就成为博士后当上大学数学老师的刘东文,既有颜值又很年轻的郭骥,他们的状态激励着我,而且刺激到了我,让我知道原来年轻教师还可以这样做,打破了我对原来工作岗位的认知。从前我一直在想,只要埋头于学生之间,认真教好自己的学生,默默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一个耕耘者就可以了。现在发现,原来走上公开课的舞台也不是那么可怕的事情,就像同行的一位老师说的“你应该把讲公开课当成一件很享受的事情。”我想,要想走上公开课的舞台不仅仅是“敢于”这么简单,还需要“认真钻研”这股力量,真正走进数学,走进学生的发展水平中,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真正刺激到学生,教授“教了就会”的知识。

其实,每位老师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如果一一回顾的话我想怎么都说不完。最近有人问我杭州之行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总是回答,不想回来了。其实我心里又是想赶紧回来的,因为杭州“千课万人”带给我的太多太多,我总觉得待在杭州可以继续感受名师们带给我们的思想与感动,但是又很想赶快把所见、所听、所想、所得带到我的课堂上,去实践最新的教学思想。惟愿这份感动与影响一直持续在我整个教学生涯里,给予我动力,指引我不断前行。最后分享活动上抬头就见的一句长标语:大道至简三尺讲台精耕细作立新化人大教育,知易行难百年事业宁静致远继往开来创新篇。

第五篇:千课万人学习体会[范文]

“千课万人”学习心得

有幸赴杭州参加为期4天的“千课万人”观摩活动,总的感觉是“累

并快乐着”!可以如此近距离目睹名师们的风采,感受“生本课堂”,真是

受益菲浅。现就本次活动浅谈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曾以为在自己的努力下,距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为之不远,有时甚至为

一些成就沾沾自喜。走进“千课万人”活动,才体会到自己的那一步迈得

何等小。我们且不说名师们的课堂教学语言的精炼得当,因为人家毕竟是

名师;也不说名师们的教学设计如此的新颖却不失效,因为人家是多次打

造出来的精品课。只说我们也能做到的一点“把学生当做真正的人,发展的人”。在名师们的课堂上,你总能听到那声亲切的称呼“孩子”,老师说的最多的话是“谁还想说?”“谁还有补充?”“谁听明白了?”“你想好了,你该怎么说?”等话语。整堂课都充满思辨,充满着教师的追问和点拨。

学生需要这样的课堂,因为这样的课堂关注到了学生的差异,老师们也需

要这样的课堂,因为这样的课堂能实实在在地指引我们的课堂实践,不为

一些花架子而失去课堂的真谛。在名师们的眼里“生本课堂”就是让学生

安静的去思考,合理的表达。在我们的课堂中正是缺乏让学生“安静思考,合理表达”,我们总是迫不及待地不等孩子思考、表达,老师就急于包办代

替孩子去思考,去表达。我们教出来的孩子善于低头做题,而不善于思考

并流利表达自己的想法,丢失了很重要的东西,忽略了孩子们的“社会性”。著名的特级教师黄爱华分析了美国与中国的教育。他说,中国的教育是打

基础,体现知识的权威;美国的教育是培养创造力,对知识的质疑和怀疑,其核心的价值是“简单、实在、培养创造力,学以致用”。在对知识的“是

什么的?”“怎么来的?”“做什么的?”“怎么做的?”中国的教育注重的事前三项,而美国的教育注重最后一项。他还提倡我们的数学课堂要有三声“掌声、笑声、欢呼声”。从他的这些话语里,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些什么?也尽最大能力在中国的教育环境中去做些什么?

可以说收获是很大的,主要是思想上的。我会学着把学生看做“真正的人”,正视孩子的出错,而不是一味的斥责,名师们的一句话说得真好“课堂就是出错的地方!”让自己的教育工作有声有色起来。

下载千课万人 学习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千课万人 学习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千课万人---学习体会体育3

    在汲取、收获中前行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我和张老师这次学习的机会,还要感谢每一位教师对体育工作的支持,真心地谢谢大家! 一、出发前的思考: 1. 看看、听听专家、名师如何上体育......

    千课万人学习体会[范文模版]

    《千课万人,成长课堂观摩会》学习心得 宁都实验小学语文学科揭小玲 有幸赴杭州参加为期4天的‚千课万人‛观摩会,总的感觉是‚大开眼界‛!可以如此近距离目睹名师们的风采,感受......

    千课万人学习体会(最终定稿)

    “千课万人”学习心得 东西南北三五成岳,千课万人聚集你我。一路风尘一路奔波,一节节好课不尽的收获。 有幸赴杭州参加为期4天的“千课万人”观摩活动,总的感觉是“累并收获......

    杭州“千课万人”学习体会 -[模版]

    聆听课堂,历练成长 ------《千课万人》听课之感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2017年11月22日我和我的同事们有幸来到这样一个令人们所向往的美丽城市——杭州;在杭州西湖体......

    千课万人学习体会(共五则)

    “千课万人”多元化小学美术课堂研讨观摩会学习体会 有色小学盛丽娟 2015年5月18日,“千课万人”多元化小学美术课堂研讨观摩会在杭州浙大华家池校区拉开帷幕。本次活动历时4......

    千课万人

    “千课万人”小学纸艺培训心得体会 3月24日—27日,我有幸在杭州参加了千课万人为期三天的培训,此次培训对我来说感触颇多,接下来我谈一谈此次培训给予我的一点思考。 温馨而淡......

    千课万人

    “千课万人”听课心得 有幸去杭州领略名师做课的风采,正是让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这真是‘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更有强中手啊! 细致处赢得课堂:课堂是学堂,学生是主人,课堂是属于学......

    千课万人

    “千课万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坪山新区龙田小学黄细霞 十月秋意浓,天高云淡,落英缤纷,在这人间天堂,美丽的西子湖畔,一段烟雨,一壶清茶,邂逅一场流光溢彩的文化盛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