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学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与改革探析
医学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与改革探析
摘 要:作为医学类高职院校的一门必修公共课,《大学语文》始终承担着弘扬汉语文化、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人文精神的重任,然而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医学类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教学近年来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通过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现状及由此而引发的一些思考和探索,以期寻求一个适合本校特点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以便提升该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使其在我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医学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改革探析
一、我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对《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认识不足,课程定位趋于边缘化
作为医学类三年制高职生,我校有将近半数的学生需要在大一接触这门课程。由于三年制高职学制较短,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短,加之第三年学生需要深入医院进行实习,这样就迫使学校不得不缩减课程,压缩学时,把大量时间留给医学类课程,从而使《大学语文》之类的公共课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和挤压,教学地位很不稳定,教学计划及教学过程随意性强,课程开设时有时无,学时设置时多时少。
身为理科生,医学类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都有着“重理轻文”的思想倾向,好多学生认为,大学语文的多数教学内容都属于中国传统知识与文化范畴,缺乏时代气息,没有吸引力;一些学生则认为,大学语文就是“高四语文”,是高中语文的重复和延续,根本没必要在这方面徒耗时间和精力。加之我校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两年,不仅要学习医学类基础知识,更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技能,同时又要进行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书、英语A、B级证书等一系列考试,正因为如此,才使语文课程得不到学生应有的重视。
2.《大学语文》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不能体现专业及时代特色
就教材而言,我校选用的是西北大学出版社的专升本辅导教材,目标指向单一,直指专升本考试,内容庞杂且多数以上为古文,这些内容与医学类课程的关联性不大,既没有结合专业特点,又不能体现时代特色,对学生医学专业知识理论的掌握与医学专业写作水平的促进与提高非常有限。加之课堂讲授的效果也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大幅压缩课时的情况下,教师上课的重点只能局限在考试大纲所限定的狭小范围内,而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及文学艺术鉴赏能力。而且考试、考查的形式与内容比较单一,在考核中,多注重学生的读、写能力的考查,忽视了学生听、说能力的测试,这也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3.教师能力高低不一,教师职业发展后劲不足
我校的语文教师来源单一,基本来自于师范院校语文教育专业,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很难摆脱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桎梏,课堂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内容也很难做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难以把传统文化的经典篇目与清新的时代气息联系起来,把语文教学的普适性与医学职业教育的专业性结合起来,从而使《大学语文》脱离了医学生当前的学习、生活及今后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失去了生机和活力。正因为如此,我校的语文教师队伍建设就更显得步履维艰,教师外出学习、进修,参加研讨交流的机会少之又少,进一步制约了语文教师的职业发展。
二、我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应对策略
1.准确定位《大学语文》教学在我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地位
《大学语文》是普通高校面向各级各类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在人文素质、思想情操、审美情趣等方面的修养得到提升。特别是在当前重理轻文的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我们更应准确定位《大学语文》在医学类高职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发挥《大学语文》在我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将其与学生的人文素质、职业道德、专业技能紧密结合起来,以“必需、够用”为度,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加强他们的听、说、读、写、思能力,培养其感知力、想象力与创造力,促进学生均衡发展,健康成才。
2.合理构建我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新模式
(1)合理构建课程体系,促进课程建设科学发展
根据医学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特点及我校实际,我们只有对现行的课程体系进行大胆革新和尝试,突破以前单一性、工具性、功利性的思维模式,以听、说、读、写、思等能力的培养为立足点,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阅读理解、逻辑思维、审美鉴赏、写作等能力的开发与训练,着力从综合性、基础性、品味性等层面构建一种全新的课程体系,才能最终促进学生夯实语文基础,强化语文能力,提升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思辨水平和创新精神,真正改变我校《大学语文》的处境与现状。
(2)积极推进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我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应该怎样进行才能既突出专业特色,又体现高职院校特点?
首先,要因材施教。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基本学情,合理安排每堂课的授课时间、学习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精讲时间、学生自读时间、练习时间等,对不同的学生应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根据不同的文体类型,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紧扣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其次,要举一反三。对于每个单元或每种文体类型,教师应选择其中的一两篇经典作品,讲精讲透,突出精要及重点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这一文体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进而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再次,要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口头交际,还是书面表达,无论是阅读能力还是写作水平,教师都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如结合专业特点和要求进行医护应用文的写作训练,通过演讲、辩论赛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可以鼓励学生开通文学博客,培养其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从而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应用实践中得到锻炼。
(3)大胆尝试,积极探索考试及考核形式的新途径
要重新确立《大学语文》在我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就应该对考试及考核形式进行改革,“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优化课程评价体系。因此,我校《大学语文》考核,一方面应在形式上采取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口试和笔试相结合的新模式,内容上则应侧重于应用与能力的考查,重点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更应把学生平时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甚至参加辩论赛及演讲赛的情况纳入考核范围,促进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全面提升。
总之,我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目前面临诸多挑战,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要把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立足点,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形式、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更新传统教育观念和思维模式,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崔玉萍.谈高职院校师范语文教学的新思路[J].辽宁高职学报,2005(03).[2]冯燕群.高职语文教学实践与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06(01).
第二篇:高职院校药物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论文
1当前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学资源有限
我院药学专业实验仪器种类多,但同一类仪器数量不多,特别是一些精密仪器一般只有一两台,实验课,通常是分组(12组)进行,化学分析实验能保证单人操作,但是试剂的消耗量大;仪器分析实验只能保证小组操作一台仪器,不能保证每人操作;某些实验学生只能多个挤在一起在旁观看老师演示,动手的机会都没有,更不要说熟练操作。我院最近几年还大量购进了一些药学专业器材,可想其他学校同样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我院如何利用有限的实验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分析技能,更好胜任相关岗位的教学方法迫在眉睫。
1.2教材内容不能突出药典
在我国药品质量控制方面的作用,与相关岗位工作脱节学生主要的辅助工具—药物分析教材,多采用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王炳强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该版教材按章节编写,以工作程序、药典→鉴别试验→杂质检查→各类药物分析→制剂分析→生化药物的分析→实训内容为主线,不能突出药典在我国药品质量控制方面的作用,与相关岗位工作(按药典的相关规定操作检验药物质量)脱节。教材中实训内容,以目的要求→仪器、试剂配制→实验步骤→思考题编写,内容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和单项检验项目,体现不出药物的全面检验,在实际过程中,教师不讲数据处理学生就不会处理,不会下结论等。
2药物分析课程改革建议
2.1教师授课方式改革
2.1.1注重培养学生控制药品质量的责任感
药物分析的对象特殊,不是一般商品,是药物(药品),药物(药品)质量和人民群众的生命息息相关,教师通过一些具体实例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例如,“毒胶囊”事件:2012年4月,被媒体曝光蜀中药业生产的阿莫西林胶囊、诺氟沙星胶囊测出铬超标。这两款药品属于日常用药,加之蜀中药业定价出奇便宜,在全国销量极大,影响极广。修正、金马、海外、蜀中等知名药企纷纷身陷其中,13个产品被曝铬超标可能致癌。我们的药品是“救命药”还是“毒药”与检验员的认真态度、责任感相关,这样来增强学生的责任心。
2.1.2借助实验室多媒体教学,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我院药物分析实验室今年配置电脑,投影仪等,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学使本课程学习更简单化、具体化、形象化。多媒体教学不只是播放自制多媒体课件,还可播放实验基本技能操作方法的演示录像、各种仪器的原理、操作录像及一些大型药厂、检验所等的药品检验环节介绍等资料,同时也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提高了教学效果。对于药物分析中的一些问题,比如实验过程中易错问题采用图片对比纠正,使问题简单化,形象化。实验室多媒体辅助教学,还能覆盖全班学生视觉范围,改变传统教师讲解,学生围观,部分学生无赖放弃好奇等等。
2.1.3整个教学内容以实验为主线,药典为标准,操作中学理论,学技能
整个学习以实验为主线,首先是教师借助多媒体讲解与演示实验,然后是学生查阅药典配试剂、实验操作,规范书写实验报告,最后是教师总结实验,实践中归纳理论知识点,满足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求。后期教学中教师下达任务,学生根据药典的方法和操作对药品进行质量检验。这样不断强化学生的动手动脑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1.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①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为让学生主动去了解相关的实验理论和实验方法,因此在实验课前,根据要进行的实验的内容,老师提出相关的一些实验的问题,让学生去课前进行预习,去思考问题。实验课上,针对学生的问答,老师进行相应的点拨和指导,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去理解、设计和动手实验,采取这种方法,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同事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②建立开放型实验室:让学生参加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让学生参加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可使之具备一定的实验室的管理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学期可让学生自愿报名参加部分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也可安排一些简单试剂的配制及标定,仪器的调试及校准等工作,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改革,学习药物分析以实验为主线、药典为标准,直观实物为基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易到难的过程,学生学习也较轻松,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掌握比以前好,大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也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教学资料。
2.2学生学习方式改变
为了与岗位工作零距离,学生角色转变,以检验员的角色学习与思考:每次实验前思考并写实验预习报告:检验前准备工作,工作计划,思考这个任务怎么完成,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需要的试剂如何配,所需设备、仪器等。检验中的问题处理检验完后检验报告规范书写以及正确结论,最后讨论一下检验中的不足等。
2.3表现形式的教材内容改革
目前所用的教材内容都是本科教材的简化版,建议基于当前高职高专教育所提倡的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原则下,药物分析教材应以药物检验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内容,应按模块、任务、项目来编写内容,具体为模块一总述:药物分析对象,药品检验的基本程序,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方法;模块二典型药物分析;模块三检验工具——简易药典(凡例→典型药物质量标准→附录:典型药物分析试剂配制,所用分析方法→索引等)。教材一部分为药典的缩小版,有人会疑问,为何不用药典,药典的价格昂贵,目前不能做到人手一本,但教材能。
2.4考核方式改革
科学的考核机制的不断完善,能够使学生对该课程学习重视程度提高,促进了学生高质量学习。目前我们的考核方式并不完善,采用综合成绩=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在以后的考核中将采用平时实验情况(60%)+期末理论考试(40%)。每一次实验都进行考核,其中平时实验预习情况、实验态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数据准确性、不足分析与正确的处理等等都是平时实验情况。最后采用加权平均法对成绩给出综合评分。如果成绩不及格,给一次补考的机会。总之,在药学专业课程中药物分析课程非常重要,通过对教师授课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教材内容改革,更能满足学生对相关岗位的需求,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提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当然只有通过不断地改革、实践、探索,才能找到更适合药物分析课程学习的教学方法。
第三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刍议 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陈新民
[文章摘要] 本文就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旨在提出问题,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使之更好地开展。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现状
措施
长期以来,国家在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以贯`之,成为我国高校区别于西方和其他国家高校最显著的特点。不过在文革以前的若干年里,高校思想政治课不可避免地成为宣扬社会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重要阵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在思想理论上实现了拨乱反正,但文革极左路线给思想理论课教学造成的负面影响长期难以消除。党和国家十分关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亲自过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作出了许多重要指示。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等文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创造了有利的政治环境。但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积累的问题并未出现明显改观,尤其是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较本科院校更多,更大,更复杂。笔者现就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一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供教育行政部门,院校管理层和教育同仁参考。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如下。
一、高职院校管理层缺乏对思想理论课应有的重视
受传统教育目的观的影响,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功利价值取向变得日益明显。
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高职院校往往片面强调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专业性,实用性人才”,而有意或无意地忽视思想理论和人文素质教育,即便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往往停留在口头上。其主要表现: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全部围绕市场和职业转动,就业率往往成为高职院校追求重要目标。因此,国家规定的思想理论课在“务实”和“实用”的包装下,被公开地予以削减或以各种形式变相削减。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很难获得科研立项和经费投入。降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教资格,随意安排非专职理论教师任教。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行合班教学,听课学生多达200-300人,上课就如同在听报告。后勤服务保障不足,硬件设备不齐备。如果不尽快扭转高职教育这种功利价值追求,以便回归高等教育的真正目标--人的全面发展上来,将会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全面,长远,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危害。
二、高职院校自身结构性矛盾突出
与本科院校相比较,我国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必然带来诸多与高等教育要求不协调,不完善的地方。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本身而言,其问题主要是:
1、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由中专升格形成,普遍没有按照普通高等院校的要求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同于一般的普通课,视同一般的思想教育层次,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无法与专业课享有同等待遇,因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
2、高职院校的职业性,技术性决定很多学校“理工为主”的发展定式,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了陪衬“红花”的“绿叶”,或是一种点缀。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校管理层而言,是不予重视但又不得不开设的课,其课程建设及教育效果等问题却少人问津。
3、教师水平参差不齐。高职院校教师学历和知识结构相对薄弱,得到培训和进修的机会相对较少。原成人高校和中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本来就偏少,有些又是半路出家改行而成。理论深度,教学经验和相关知识明显不足。再加上近几年的高职扩招带来教学班急增,在教师缺员的情况下临时抽调其他专业教师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繁重,基本上疲于应付,成了讲课机器。教师缺乏钻研教学的时间和精力,更无科研的热情和动力。不少教师知识陈旧,没有把握时代脉搏,不关心热点问题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学习和再学习的动力不足。教案格式古板,内容陈旧,缺乏变化,课堂上只有用抽象名词解释抽象理论。僵化,空洞,干瘪,陈旧,不善于科学理论诠释现实社会问题,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变的索然无味。
4、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高职学生本来相对本科生在学习动力,学习习惯和人文素养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和专业课相比更是差别很大。对学生来说,专业课是他们将来安身立命之本,加上对课程的内容原本基本不熟悉,所以有比较充分的内在的学习动力。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公共课,对未来的就业没有直接关系,对许多学生来说是因为它是规定的必修课才学的,相对来说缺乏充分的内在的学习动力。因此,听课不认真,人在课堂心不在焉。迟到,早退,旷课现象就不足为怪了。由于教师任课班级多,面对的学生数量大,难以形成师生间的相互交流,教学的实效性可想而知。5,信息网络化的迅速发展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有有利的方面,同时也形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的挑战。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表明,85。95%的网民年龄在18-35岁之间,84。97%的网民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这说明高职高专学生也成了网民的主体。互联网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知识面增加。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在某些方面学生甚至比老师掌握的信息量还大。但学生对是非认识能力不足,在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时,脑海里装满了大量网络信息和各种社会思潮,加之社会阴暗面和腐败现象的普遍存在,使学生对课堂上接受的思想政治理论产生怀疑,使教学的难度增加,教师掌控教学过程和教学对象变得更加困难。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政策定位与《职业教育法》缺乏衔接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政策定位应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有利的支撑和可充分发展的空间。但是,综观我国现有高职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可以发现,截止目前为止,我国有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存在着语言和内容并不完全一致的表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4条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果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政策定位不能与《职业教育法》的规定保持一致,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教育,那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地位将会被削弱,甚至为排斥或排挤思想政治课提供了现实政策依据。因此,在有关具体文件中应该清晰明确表述高职人才应达到的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要求。
以上影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各种因素,是高职院校在向“高等教育”目标奋进过程中必须予以正视的问题。为了使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摆脱目前的困境,逐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是否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作好我们的工作。
(一)提高理论课教师自身素质,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1,理论课教师要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其他方面知识的积累。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还要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的学习),宽阔的知识视野,深刻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述能力,才能赢得学生对老师教学的信任和尊重,才有资格在课堂上为学生解惑释疑。2,加强培训,提高教学的综合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长期以来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使教师花在教研,进修,提高的时间和精力极为有限,特别是有些教师对教学手段不熟悉,不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为此,理论课教师应加强技术教育培训和教学艺术训练,提高技术技能和课堂语言表达能力。3。提升教育管理水平,调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教研的积极性和热情。教学管理者要加强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教学状况。如果条件具备,学校管理者可以亲自带班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此举可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影响力,直接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加强职务职责管理,在奖金发放和技术职务晋升上向那些有真才实学,热爱献身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突出成就,受学生普遍欢迎的教师倾斜,极大地调动他们热爱理论课教学的积极性。
(二)提高学生学习理论课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理论课的积极性
1.建立新型的石生关系,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引导学生。教师要在教学和实践中自觉做学生的道德榜样和思想导师。一言一行要让学生觉得可亲可敬。一个知识渊博,业务娴熟,可亲可敬的老师,一定会受到学生欢迎。教师对学生存在的的缺点,不要一味指责或训斥;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只有建立起平等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对话气氛,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2。课堂教学开放化。当今青年学生有着开放的愿望和思维特点,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越来越显得不适应当代学生发展需要。在新形势下,教师要取得学生的信赖,必须在信息领域领先学生。课堂教学要引入新观点,不回避疑难问题。对基本理论作必要适当的引申和拓展,将课堂教学开放化。特别是在信息网络时代,各种信息,各种思想对学生的冲击和影响亟需思想政治理论课开放式教学加以引导。教学内容,外延要拓宽。从原著到教材,从理论到实际,从历史到现实多角度探索和分析,使学生对问题有更深的认识,同时也为学生的思维打开一个进一步探索的通道。理论是发展的。教学中不要把现有理论教条化,绝对化,限制学生对真理的探索精神。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极富个性的社会群体,他们思维活跃,思想开放,具有明显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竞争意识和参与欲望很强。教师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参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在讨论,分析问题时激发主动性,创造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展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魅力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要学习掌握其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原则和方法,认识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教学内容吸引力,说服力的根本途径。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用发展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教育和武装青年学生。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都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坚持以理服人,就必须坚决摈弃枯燥的抽象说教。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全心全意致力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人为本,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拥戴。在刚刚过去的几年里,我们经受住了“非典”的严峻考验,保持经济建设健康持续增长。“神州6号”载人飞船及“嫦娥1号”的发射成功,这些都是非常生动具体 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通过这些生动具体的案例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说服力。党的理论才能在学生心里扎根。
总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带有一定普遍性,许多学校的老师都有同感,但是这些存在的问题也并非完全不能克服。要调动三个积极性--教育行政管理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把三方面的积极性统一起来,形成合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定会收到好的实效。参考文献:
1,1996年5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2高等教育出版社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师参考书
发展与对策研究
1作者简介:陈新民
男
基础部副教授
第四篇:医学类高职院校高等数学专业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专业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应用型人才是医学类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本文从如何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建立专业化数学知识体系和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构建与专业相结合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高等数学,专业化,教学模式,教学评价
培养能适应生产和管理一线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高专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对于医学类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教学来说,其重点应放在数学知识的专业应用上,但现实中数学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脱节的现象较为严重。如何使高等数学教学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联系在一起,能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与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是高职高专学校数学教师应该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一、高等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等数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以“学科为主导”进行设计和建构的,过分注重数学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完整性,忽略了不同专业的需要和发展,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对学生以及专业课教师的调查发现,很多医学类高职专科院校开设高等数学课程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学生“专升本”考试的需要。高等数学教师基本上是按“专升本”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只负责讲授数学知识,既不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和数学的人文教育功能,也不注重数学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不考虑数学知识在学生专业学习上的需求,不知道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需要哪些数学知识基础,更谈不上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讲授不同的数学内
容。而专业课教师对专业课中所涉及到的数学知识则“一放了之”,只负责讲授专业课知识。近几年来,许多高职高专学校虽然对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手段等进行了优化调整和改革,但在教学理念的更新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等方面仍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二、构建与专业相结合的高等数学教学体系
1、把握专业特点,践行数学教学为专业服务的理念
高等数学不仅是文化基础课,也是重要的实用工具课。其教学目的是为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医学类专科学校高等数学教学应该在兼顾数学知识体系内在逻辑要求和基础性地位、体现数学的人文教育功能的同时,根据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来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取舍以及教学计划的安排等,遵循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数学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专业化教学原则,把“为专业课服务”作为高等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专业特点,尽可能以相关专业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为例引入高等数学教学,注重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精选一些与专业课有关、能体现高等数学知识在专业中的应用的例子,用高等数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专业中的实际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能充分体现数学的运用功能,培养学生将不同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2、优化教学内容,构建专业化数学知识体系
本着“理论够用,服务专业,突出应用,提高能力”的教学理念,在高等数学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数学教师对于不同
专业学生专业课学习过程中会用到哪些高等数学知识?用在哪里?怎么用?等等问题应充分了解。在知识体系的建构上体现专业特点,体现数学教学服务于专业的理念,打破数学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构建课程体系、选取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计划,并设计不同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写相应的教材和教学用书,使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互相渗透、有机结合。同时,针对不同专业对各部分数学知识要求深度的不同,把知识内容划分为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和选修模块,针对不同专业选取不同模块进行教学。其中,基础模块的设定是为了保证各专业学生掌握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是每个专业学生必修的内容,重点突出“必需”二字。比如,一元微积分学中函数、极限、连续、导数、微分、积分等内容。专业模块的设定是根据不同专业对各部分数学知识需要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地进行设置的,主要体现数学的应用性和工具性特点,重点突出“够用”二字。比如针对药学专业学生所选取的“概率统计、微分方程”等内容。选修模块是为了满足有进修、继续学习等需要的学生而设置的,如数学建模和数学软件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上课时数和选取教学内容。
3、立足学生实际,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媒体的作用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作为一门科学,高等数学有其固有的特点,即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高等数学中如极限、连续、导数、积分等很多重要概念比较抽象,教师在课堂上有限时间内通过语言描绘和板书很难使学生完全理解。但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一门基础学科,学生对这些知识内容的理解又是必须的,因此,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数学基础,把握好理论推导的深度,适度简化逻辑论证,尽可能
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实际教学中,既充分发挥传统的黑板板书生动灵活、交互性强、个性化突出等优点,又注重计算机等现代教育媒体图文声并茂、形象具体、灵活多样又节省时间等特点,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与黑板板书有机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和理论的理解。例如,在求曲边梯形面积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分割越细密、小矩形个数越多,所有小矩形面积之和就越接近于曲边梯形面积,当分割无限细密时,所有小矩形面积之和就是曲边梯形面积的过程”,形象直观地展示了分割、近似、求和、取极限的数学思想方法,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定积分的概念是很有帮助的。
4、体现学以致用,融入数学建模的思想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和数学越来越密不可分。例如,医学研究中的蛛网模型、细菌繁殖模型、口服给药模型等都与一元微分学中的极限、微分等密切相关;肿瘤生长模型、静脉滴注给药模型、传染病模型等都与微分方程密切相关;人口统计模型与定积分的应用密切相关等等。通过对这些模型的分析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使学生掌握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将医药学中的实际问题数学化,学会用数学模型处理医学研究中的问题。这样,既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5、注重学习过程,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随着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高等数学课的教学在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基本原则下,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势在必行。
(1)“专业化”考核模式。对于药学专业的学生,可通过适当的方式,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纳入考核内容,将数学理论考试和实践能力考核分开,各占相应的分值,使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学生学期总成绩的一部分,以鼓励和促进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理论学习为实际能力的提升。
(2)“一页开卷”模式。所谓“一页开卷”模式就是学生在考试前,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认真复习、总结和归纳,把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知识内容(如概念、定理、公式、典型例题以及知识结构等)书写在一张A4纸上,在考试时允许学生将这张纸带入考场,考试结束时,要求学生将这张纸连同试卷一起上交,并且这张纸上所记录的内容作为学生是否认真复习的表证,也作为教师评定成绩的内容之一。这种考试方法,既注重了学生的复习过程,培养了学生对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又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减轻了学生的思想负担。
(3)学生出试卷模式。对于临床专业的学生,可要求每个学生出一份试卷,并做好标准答案交给老师,期末统一考试试卷的全部或部分题目将在全班学生所出试卷中抽取,而且是学生所出试卷的原题。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评定可按照学生本人所出试卷的质量占30%、期末统一考试卷面成绩占70%进行评定。这种方式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给学生提供了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
三、结束语
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多层次的。现代医学的发展既需要理论型、研究型人才,更需要大量技能型、应用型和实践型人才。高等数学教学只有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目标,找准高等数学与专业的切入点,加强与专业的相互融合和相互衔接,践行高等数学教学服务于专业的理念,建立能体现专业特色、符合专业实际需要的数学课程体系,才能充分体现高等数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绍阁.高等数学教学与专业课程结合的探索与实践[J].教学研究,2012.4.[2]戴怡文.高等数学在药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1.7.[3]尹彦红.浅析高数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J].青春岁月,2013.16.[4]龚瑞峰.高职高等教育课程设计与专业相结合的研究[J].教育研究,2013.1.[4]张博.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课程与专业相结合教学模式初探[J].价值工程,2011.3.
第五篇: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与对策(模版)
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与对策
陈 红 宇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摘要:以分析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为基础,提出今后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转变思想观念,明确教学目标,采用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模式,深化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合理利用场地设施,实行多元的体育教学评价;以全面素质教育为指针,贯彻“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思想。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K124(2008)01-0047-03 我国高职院校公共体育教学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高职院校学生的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针对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可发现存在以下不足。
1.1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观念落后,体育教学目标不明确
由于受传统体育思想和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总是片面以传授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任务。这种思想和观念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和科学健身方法的指导,忽视了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的培养,致使他们走向社会后难以形成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另一方面,在办学过程中,大部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盲目向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看齐,致使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模糊。1.2 体育教学模式单一
技术型教学模式是高校体育传统教学模式, 也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模式。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进行三基教育(即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高职院校也是如此。常以规定的套路为主,课堂结构始终是“开始—准备—基本—结束”,以“讲解—示范—练习—纠错”较为固定的程序进行。这种教学模式完全是在教师的操纵和控 收稿日期:20071102 作者简介:陈红宇(1972),女,福建长乐人,助讲,研究方向:公共体育教学。
制下进行的, 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使基本知识和技术的学习更系统, 有利于技能的形成和掌握。但是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只注重教会学生套路,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和意识的培养。往往是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学生为了记忆和掌握一套技术动作要反复琢磨和练习,特别是复杂多变的动作,长时间从事就会感到枯燥、厌烦,导致学习兴趣下降,限制了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1.3 高职院校公共体育教材陈旧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所使用的体育教材大部分还在沿用以前中专或普通高校的体育教材,没有较为适宜的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特点编写的教材。现行的教材大都是以一些运动项目的解剖式讲解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笼统地提到体育运动对人的思维、情感的作用,明显呈现出一种将体育科学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教材语言缺乏趣味性、赏析性、启发性和创造性。教材内容过于专业化、公式化,回避了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的许多情绪、情感等人文因素。因此,原有的传统体育教材内容显得过于陈旧、繁多,缺乏时代感,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忽略了体育的健身性与娱乐性,从而导致学生学过这些教材之后便弃之不用,在之后的生活中很少利用其中知识与技能进行自我锻炼。1.4 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师资薄弱
我省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是由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合并、升格而来,大部分教学人员是以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然而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性质
[1]和内容决定了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是衡量教师水平的重要标志。就目前我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实践技能、科研水平而言,不能完全适应现代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不仅教师已掌握的专业知识逐渐趋于单一和老化,而且掌握的综合性知识面过窄。另一方面,随着办学层次的提升和高职院校的大量扩招,合格体育师资数量的紧缺现象更加凸显。1.5 体育教学评价单一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采用的体育学习评价方法较为单一,大多数采用以绝对性标准为主来进行评价。学生在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在体能、技能、兴趣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使用较为单一的以绝对性为主的评价,无疑将会极大地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6 场地器材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近几年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学校一直存在着场地设施与招生规模的不协调,教学班级的增多和班级人数的扩大,场地设施的建设速度远远滞后于招生规模的发展,满足不了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及运动训练的需要。领导、教师和学生只注重专业技术技能的教学和学习,却往往忽视了公共体育教育的功能,没有同等比例地加大对体育教学的经费投入,致使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等资源非常紧缺,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我国高职院校公共体育教学的改革措施
2.1 转变思想观念,明确高职公共体育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体育改革是创新的过程,没有观念的转变是不可能产生创新意识和行为的。只有摒弃那些影响、束缚学校体育发展的思想和观念,才能使其健康发展。高职院校教育与普通高校教育相比,既具有共性,又具有职业教育的定向性、实用性和专业性特点。其培养目标应是适应特定的职业岗位群或某一技术领域的专门职业人才,注重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自尊心与自信心、意志品质与沉着果断的精神、竞争与创新的意识及能力、团结协作与开拓进取的精神、自我控制与自我心理调节等心理素质的培养。同时贯彻“健康第一”和“终身
体育”的思想。“以学生为本”应以“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健康素质”作为实施体育教学的具体目标,改变竞技体育为主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使其掌握体育健身的科学知识、方法和手段,提高他们的体育实践能力,为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树立终身体育观,养成独立进行健身的能力和习惯。2.2 采用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模式
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模式的本质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它来源于体育教学实践, 也应该服务于体育教学实践。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 体育教师要不断从实际出发,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 并对其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 以更好地完成不同的教学目标,进一步带动体育教学的整体改革与发展, 努力开创具有中国特色体育教学的新局面。
多年来,随着体育教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在国内外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已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可行的或具有新意的体育教学模式,除了传统的技能掌握式的体育教学模式,还有源于日本的快乐体育的“目标学习”教学模式、小群体教学模式、发现式的体育教学模式等。[2]
在教学实践当中,发挥各种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势,结合教学实际灵活运用。
2.3 加强对高职院校体育教材的改革
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所学职业特点,调整高职院校现有公共体育教材的内容,使学生受到一定的专门训练,获得职业所必需的身体素质。促使学生树立职业性体育意识,培养学生就业所需的体育能力、自我保健能力、心理控制能力和终身体育锻炼能力。这将有利于学生进入社会后在高效率、快节奏的劳动竞争和职业转换中具有良好的体质基础和心理状态。教材内容还可以精选或增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新颖的、现代健身气息强的符合学生个性和年龄特点的体育基础知识、健身方法和时尚有活力的项目,例如:瑜伽、体育舞蹈、拓展、攀岩、网球等,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同时兼顾不同职业对身体素质的要求开展教学。例如,综合型人员(如营销员、地质、测量、农林等)的劳动强度高、劳动条件艰苦复杂,易出现过度疲劳、肺部以及心血管疾病,因此针对专业特点,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增加力量素质和耐力方面的项目,如爬山、郊游、球类、游泳等锻炼项目。
2.4 解决体育师资短缺的问题 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很难配备足够的进行公共体育教学的专职体育教师,因此,应根据各校实际广开渠道,以多种途径和方式解决学院体育师资短缺的问题。如加强新教师的上岗培训工作;对年轻教师通过脱产进修、在岗培训等多渠道、多方位的提高学历及教学水平;在晋升、评聘工作中应把科研与教学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定期举行研讨班、讲座,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聘请知名体育教育专家作为客座教授等。这样既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带动学院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又培养了新型的体育教师队伍,提高体育教师整体的学识水平。
2.5 实行多元的体育教学评价
体育课程学习的评价应以人为本,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建立有利于激励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使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评价指标应能反映学生的生理、体能、知识、技能的状态;同时,按照职业教育要求,体育教学应更侧重评价学生的职业体能和体育教学对职业操作技能的促进效果。强调在评价学生的体能、知识与运动技能的同时,还要重视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
为等方面的发展。在教学评价的实施过程中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绝对性评价与个体差异性评价相结合[3],以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真正体现评价的公平性和教育功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贴近教学目标,控制教学各阶段顺利进行。2.6 改变场地器材不足的措施 2.6.1增强体育经费的投入
领导、教师在注重专业技术技能的教学的同时,也应当关注公共体育教育的功能,加大对体育教学的经费投入力度,使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等资源能充分满足教学的需要。
2.6.2加强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有些高职院校在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可以对现有器材设备进行开发与利用,或是对现有场地设施进行改造,还可利用自然地理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结语
目前的形势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公共体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是能适应社会生产第一线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鉴于高职高专教育的目的、任务、要求及目前公共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需要规范高职院校的公共体育教学。为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必须从转变观念入手,采用合理的体育教学模式,深化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实行多元的体育教学评价,以及合理利用场地设施。以全面素质教育为指针,贯彻“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的思想、兴趣、意识和积极性,努力开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新局面。参考文献:
[1] 乔亚军.关于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6,33:103-104.
[2]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