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化学资源说课稿

时间:2019-05-15 00:50: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海洋化学资源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海洋化学资源说课稿》。

第一篇:海洋化学资源说课稿

海洋化学资源说课稿

青岛开发区第八中学 马晓蕾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第六单元第一节内容,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海洋中蕴藏的丰富资源及其利用,而本节课首先引领学生认识海洋化学资源,初步渗透科学合理开发资源的观点,然后引导学生探究海洋中的淡水资源和食盐资源的开发利用等,起到了很好的导入作用。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那些资源,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进步的重要作用。

②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藏的主要物质。

③了解海水淡化的方法——蒸馏法、结晶法、膜法。(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研究,知道蒸馏法是海水淡化最常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在合理开发海洋资源的同事,更应该关注对海洋的保护,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问题,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3、重点:

了解海洋资源及其开发和利用的方法及价值;利用海水支取镁,海水的淡化方法——蒸馏法。

4、难点:

海水制镁及“多级闪急蒸馏法”的原理。

二、学情分析

我们是沿海地区,相对来说对海洋比较熟悉,这就为学生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他们可能不会从资源的角度认识海洋,在他们的头脑中储存的关于海洋的信息更多的是海的壮观和美丽,因此,教学中药充分利用学生对大海的美好情感,使他们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深刻体会化学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重要价值。

三、教学方法

1、教法: ⑴利用多媒体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⑵实验探究法:引导学生正确的操作实验。

2、学法:

⑴实验探究法:让学生有目的进行思维和观察,并对实验现象进行正确的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⑵归纳总结法:通过阅读资料及探究实验体会化学对生活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大海及丰富的海洋资源

海洋是人类的母亲,是人类千万年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资源宝库。海洋被人们誉为“天然的鱼舱”、“蓝色的煤海”、“盐类的故乡”、“能量的源泉”,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使学生从更多层面,更深入的了解大海)【问题导入】:提出问题:海水的滋味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同时观察教材中的图标,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学生活动】交流并总结海水中溶有大量的盐类物质等。【导读思考题一】

1、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其工艺流程是什么?

2、海水中本来就有氯化镁,为什么不直接提取,而是先加石灰乳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再加盐酸得到氯化镁? 【过渡】:不仅海水中含有大量的化学资源,海底也是个巨大的宝藏。【导读思考题二】

1、海底蕴藏着那些矿物资源?

2、为什么“可燃冰”被誉为21世纪能源?目前为什么还没有对“可燃冰”进行大规模的开采?

3、什么是锰结核,锰结核里主要含有那些元素?

4、海洋资源包括哪些?海洋中的资源可以再生吗?在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同事应如何保护海洋资源? 【归纳小结】 【实验探究】(过渡)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除海水中的化学资源和海底矿产资源外,海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海洋动力资源,海洋开发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各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海水淡化就是其中一方面。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用蒸馏法淡化海水,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从哪些方面对装置进行改进,可以提高水蒸气的冷凝效果?蒸馏法在石油化工生产上还有什么应用?蒸馏和蒸发有什么不同? 【投影】多级闪急蒸馏流程,分析其原理 【归纳总结 感悟收获】 【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一、海水中的物质

1、海水中溶有的物质

2、海水制镁 2 3海洋化学资源

二、海底矿物、可燃冰

1、锰结核

2三、海水淡化、蒸馏法、结晶法、膜法

第二篇:化学教育资源

一 常用资源

? A.元素周期表 WebElements-

B.化合物性质(MSDS)

ChemFinder服务

化学专家站点

D.家庭教师索引G.搜索引擎

Google-

Alta Vista

5.查找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a.有机化学数据库

b.点击强力搜索 at:

c.银河-

d.NIMC站点

6.化学物质的应用

a.ChemExpo Commercial Chemical Profiles?b.化学与化工

7.有机物的溶解性

8.毒性

9.环境保护基金会的化学物质“计分表”

10.光谱和热力学性质

NIST站点的红外、质谱和热力学数据

NIMC站点的核磁共振、红外和质谱数据银河

? B.概念

o 1.物质的状态和磁性

词汇...utorial/phmenu.html

8.第二定律

9.有效数字、单位和单位换算

a.有效数字

b.单位...sclimate990930.html

c.单位换算

10.理论化学

B.硫酸-硫酸制造、化学工业之门

or

C.石油

o 1.石油:化工原料和能源or

2.现代的石油提炼-一个实例

or

3.化石用于燃料

4.石油勘探...findoils/index.html

D.化学工业

o 1.化学50强(1996)

2.1997 事实和数字

3.2000 事实和数字E.化学应用参见二-B-

F.化工中的危险 http://stats.bls.gov/news.release/osh.t01.htm

G.化工专业引擎-

Keywords: 数据库健康化合物资料库化学

第三篇:化学说课稿

化学说课稿1

课文的特点和地位: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也是学生们接触的第一种烷烃。对学生来讲能否学好这一节的内容将直接影响以后有机化学的学习。本节重视与初中化学的衔接,不仅重视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而且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科学态度,以及训练他们的科学方法。

教学目标:

1、巩固学生在初中化学中的已学知识点。比如它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的用途。

2、在巩固旧知识点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甲烷的分子结构,着重介绍它的正四面体型结构。

3、在学生初步了解甲烷的正四面体型结构基础上,联系它的结构和得失电子情况讲述它主要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受热反应)等。

4、着重强调甲烷的取代反应

5、注重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地思维,帮助学生进行理解甲烷的分子结构和由分子结构决定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甲烷的化学性质、甲烷的分子结构和正四面体结构、甲烷的取代反应以及反应的本质

教法分析:讲演结合、自学引导、对比教学、学生互动。

学生现状分析:大纲中只要求学生了解甲烷的结构式。但结构式只表示出了甲烷分子中各原子的结构方式,而不能真实地反映出甲烷分子的立体结构,学生将会产生甲烷分子是平面型分子的错误认识———而对分子的立体结构的认识有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有机分子结构的了解,并最终影响他们对有机物分子化学性质的了解和学习。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让学生在三维空间中对有机物分子有个真正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其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分析:

1、由于学生有关物质结构方面知识的局限性,因此教材在介绍甲烷分子的结构时,从甲烷分子的组成引入。首先通过学生对物质组成知识的回忆,再结合碳的核外电子排布和共价键的知识,逐步给出甲烷分子的结构式,然后再利用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介绍甲烷分子的立体结构。使学生在复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学生互动):请学生总结甲烷的分子结构的特点。并能预示由甲烷的分子结构特点所决定的甲烷的化学性质。

2、在学生了解甲烷物理性质的基础上,将重点放在甲烷的化学性质上。分析其反应的机理和本质。

1—以甲烷分子中的碳原子与氢原子之间能形成牢固的共价键为依甲烷的性质。

2—分析甲烷在空气中的燃烧反应跟甲烷与酸性溶液的反应的对比,甲烷不能和酸发生反应,但是能在空气中燃烧。

(学生互动):请学生总结对比的结果。

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出正确的结论:甲烷在通常条件下是稳定,但是能和一些氧化剂发生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甲烷也可以发生氧化反应。

3—甲烷的取代反应是烷烃的特征反应,也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学生了解甲烷立体结构的认识的基础上,利用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先使学生有一个甲烷分子中氢原子能被其他原子取代的模型,然后再通过给出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几步方程式,分析它的反映机理,再向学生说明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不仅一个能够被取代,而且全部可以被取代,

(学生互动):请学生写出甲烷被氯取代的反应,从一取代到四取代。最后讲清取代反应的确切涵义。

4—用对比法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学中取代反应和无机化学中置换反应的区别。

(学生互动):请学生总结两个反应的区别。

3、回顾这一节所学的新知识点,并强调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本节的思路。

4、布置相关的习题,巩固学生的知识。

化学说课稿2

本节课是在上一节介绍金属物理性质的基础上,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以及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 .. 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课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我将从以下几点来分析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上一节介绍金属物理性质的基础上,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以及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教材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验事实出发,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亲自感受金属与氧气以及盐酸等反应的不同,加深学生对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用途关系的了解,认识到金属既有通性,又有各自的特性。教材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的顺序认识都采用探究的方式,通过实验,层层引导,深入讨论,并归纳得出结论。在活动与探究的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同时使他们获得新知识。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的顺序

2)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教学目标:

根据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和本班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金属镁.铝、锌.铁.铜的化学性质,认识金属化学活动性顺序,记住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并能用它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学习实验探究,培养观察.归纳能力.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金属的活动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他们更加乐于探究物质的奥秘.

三、教材处理与学法指导:

教材处理:首我提出一个与日常生活有关的问题-“新买的铝壶用了一阵子表面会变黑?”引入新课。对于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教学,我采取了再次做镁条、铝箔、铁丝、铜丝等与氧气反应的实验,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认真的对比和分析,从中得出金属与氧气反应的一些规律性知识。让学生们懂得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由此也可在一定意义上反映金属的活泼程度:如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上,采用实验—讨论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层层诱导,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置换反应的特点,并通过对某些金属的活动性的比较,进而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处理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辨别戒指的真假”实验方案并实施,回应本节课开始时提出的问题。

学法指导:

1.我个人认为本课题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讨上,不仅仅是为了获得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2.置换反应的概念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归纳得出的,即通过对镁、锌、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分析,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类别的角度归纳得出的。这样的方法比较直观,学生容易接受。置换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练习来感受的。我为此补充一些本地种植有关的联系实际的习题,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金属活动性顺序是通过实验,并在置换反应概念和其他一些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分析得到的。探究分三步进行:(1)从金属与盐酸或硫酸反应是否有氢气生成,可以把金属分为两类,能生成氢气的金属其活动性比较强,不能生成氢气的金属其活动性比较弱。(2)从一种金属能否把另一种金属从它的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比较出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能置换出来的,则这种金属比另一种金属活泼。(3)经过了很多类似实验的探究过程,人们归纳和总结出了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4.为了让学生感受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应用,我根据经常使用硫酸铜溶液的实际,设计了“用铝桶装硫酸铜溶液这一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身旁。

四、课堂教学设计:

本节课我设计了六个环节来完成我的教学:

分别为一、复习-激趣、

二、创境-设疑、

三、操作-体验、

四、讨论-深化、

五、小结-反思、

六、实践-应用。

具体过程如下:

(一)复习-激趣

首先,我用幻灯片展示一组漫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入新课。图片中的各个金属在争夺金属王国的皇冠,一方面复习上节课有关金属材料的知识,另一方面做探究实验的主要用品,从这一环节可以提出“以什么样的标准来确定谁是金属王国的国王呢?”通过后面的一系列实验探究得出他们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二)创境-设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穿金戴银”成为一种时尚。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几件金银手饰,他们最担心买到假的金银手饰。为此,本节课我采用“辨别戒指的真假?”这一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事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体现“化学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一理念,让学生带着探究的疑问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三)、操作-体验

虽然学生已做过镁条、铁丝、铜丝等与氧气反应的实验,但这些实验,是分散在不同的章节中的,由于观察的侧重点不同,学生对与氧气反应的条件可能注意不够。因此本节课我安排学生再次做镁条、铝箔、铁丝、铜丝等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把它作为本课的第一个分组探究实验。

探究实验一、镁条、铁丝、铜丝分别与氧气反应。

这样做可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从反应条件、实验现象等进行认真的对比和分析,为什么镁条在空气中就能点燃,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铝箔要加热后,放入氧气瓶中才出现强光;铁丝光加热放入氧气瓶中无法燃烧,还必须要绑上一根火柴助燃,才有火星四溅的现象;铜丝加热后,只是变黑,绑上火柴也无法烧。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得出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是Mg>Fe>Cu。 同时,也让学生再次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并得出可以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或者反应现象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的活泼性,然后出示两道思考题让学生讨论。

接下来,引导学生按照上面的步骤和方法继续完成以下的三个探究实验。在这些探究实验中,结论的可靠性是很重要的,因此,教师要提醒学生控制相似的实验条件,选用金属片大小要相近,溶液浓度要统一,反应时间也应该一致。

探究实验二、A:镁、锌、铁、铜与稀盐酸的反应

探究实验三 B:镁、锌、铁、铜与稀硫酸的反应

(四) 讨论-深化

在这一环节中,要组织好小组间的讨论。引导学生注意分析上述五种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实验现象及结论,练习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总结出五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Mg>Zn>Fe>Cu。

1、大多数金属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2、可根据金属是否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接下来让学生观察上述四个化学反应的特点,得出上述反应的共同点:

1、反应物和产物都只有两种

2、反应物是单质和化合物,产物也是单质和化合物;

引出置换反应的概念与特点和表达式

3.接着让学生继续完成探究实验四、

在上册书的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的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的活动与探究的实验中,我们曾经做过“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在这里我们知道铁钉是金属,而硫酸铜溶液属于金属化合物溶液,那么他们的实验现象是铁钉的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的物质,经过验证红色的物质是铜,这能说明铁比铜活泼,它可以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这也是比较金属活动性的依据之一。那请各小组同学用下列实验用品分别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来探究几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我及时指导各小组的实验方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主要实验有:1、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 2、铁钉浸入Al2(SO4)3溶液; 3、铁钉浸入CuSO4溶液中, 4、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5、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

要求学生分析为什么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但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却没有什么现象?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有红色物质析出,浸入硫酸铝溶液中就没有红色的东西出现了。分析以上反应的共同点,形成小组意见。

结论:部分金属能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

可根据金属能不能把另一种金属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五) 小结-反思

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操作-体验和讨论-深化的基础上,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对以上四组探究实验进行小结。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归纳。板书如下:

1、置换反应

特点: 单质+化合物 → 单质+化合物

字母表示法:A + BC → B + AC

2、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能与O2反应;

(2)大多数金属能与稀HCl或稀H2SO4反应;

(3)部分金属能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

3、判断常见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

(1)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

(2)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3)金属与能否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

4、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有必要在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相关习题的训练,除了教科书和相配套的练习册上的习题外,我又补充了两个案例。

A案例、“酸菜鲜鱼汤”是藤桥“召君饭店”的“招牌菜”,店主反映盛汤的铝锅很不耐用,铝锅没用多久,锅底就漏洞了。请你分析一下这是为什么?

B案例、同学们家里大多种有芒果树,每年芒果树修枝后,都要喷洒浓度为0.2%的硫酸铜溶液。去年椰林村的王大力用铁桶配好农药后,第二天才喷药,结果发现害虫没杀死,铁桶壁上有红色的东西沾在上面。为什么按要求配好的农药杀不死害虫?铁桶壁上的红色物质是什么?

这两个案例就发生在身边,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真真确确感受到:“生活中有化学”。

反思: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非常重要。尤其要注意在实验的基础上组织好讨论,这是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探究活动能否成功的重要保证。

(六)、实践-应用

本环节主要是指导学生设计实验鉴别金戒指、银戒指的真假,一方面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回应解答课前学生的疑问。为避免学生设计实验的盲目性,可事先指出市场上的骗子一般用铜、锌合金假冒金戒指;用金属铝假冒银戒指,主要是两者的外形色彩相似。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时,教师要及时倾听各小组的方案,及时纠正一些错误的设计,要特别注意当地一些民间的错误传说,例如,当地有用戒指在石灰墙上划线,根据线的深浅来判定戒指的真假,或用鸡蛋白包裹戒指,看鸡蛋白是否变黑来判定戒指的真假。这些方案都应该让同学们自己尝试一下。

化学说课稿3

各位评委老师:

我今天要说的内容是初中化学《环境保护》,下面我将从说教材等以下几点说起。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安排在第一册课本知识学完后讲授。本节教学内容是对课本中出现的空气污染、水污染、白色污染以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等环境问题的总结,是一节归纳复习课。

环境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近年来中考的热点考点之一。在教材中,环境问题倍受关注,出现频率较高,但知识点较分散。本节课不但对整册书有关环境知识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且对相关知识加以扩展,讲授过程中注重中考热点问题的渗透,使学生学习目标更明确,更轻松,做到有的放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环境问题有个整体认识,使知识更加全面、系统。

教师在认真研究、分析教材后确定小组活动内容——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居室污染、本地环境状况调查,供学生选择。这样做可使全体学生都动起来,让其“有事能做”,“有事可做”,“有事愿做”。

环境问题贯穿整个中学化学的学习,知识内容可发展、适用年级可扩大。高中化学教材中涉及环境保护知识的内容不少,例如:高二教材氮族元素这章中介绍了“汽车尾气”中氮氧化合物的污染,在学了有机物的初步知识后介绍了“合成洗涤剂”对水体的污染,以及“白色污染”等。初三学生马上就要进入高中学习,高中学生可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索、扩展研究。他们可以在学习了更多的化学知识后,对环境问题的有更多的、更深的了解。也就是说,初中对环境问题有个整体认识,可以为高中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也就是说本节课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化学已有了半年的时间,对于环境问题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懂得了学习化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解决环境问题。但掌握的知识零散,对知识缺乏整体认识,缺乏理论和实际联系的能力。因为学生的学习任务重,无时间参加一些有关环保方面的活动,可以鼓励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比如维护校园环境卫生等。针对学生合作意识较缺乏的现状,在讲课前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并将本小组的学习成果以网页作品的方式呈现给大家,这一过程将培养学生组织活动、协作学习、与人交流、沟通等社会实践能力。

本节的教学要求不高,难度也不大,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设计活动形式。活动的宗旨是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在教学中要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提高环境意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⒈了解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危害性;了解防治环境污染的初步知识。

⒉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明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唯一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科研意识,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2、培养学生组织活动、协作学习、与人交流、沟通等社会实践能力。

3、学会资料的收集、整理,培养学生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将知识加工整合用于实践的能力。

4、将成果以网页的形式制作出来,使学生有较强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德育目标:

通过正确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体会化学在美化改善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效应,认识到事物具有两面性,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的行为与环境和谐的必要性,激励他们保护家园,积极投身环保,树立主人翁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居室污染、白色污染以及社会观注的热点环境问题的来源、危害与防治,本地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

难点:课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网页的制作。

课时安排:1课时

五、学法的确定

各小组根据选定的活动内容,主要从污染来源、危害、和防治三方面收集有关文字、图片、视频、图表等资料。在活动中会搜集到大量的资料和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但这些知识是零散的、无序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这些知识、资料进行认真地、细致地梳理,通过组内协作学习的方式,达到使认知系统化、有序化的目的和宗旨。

六、教学方法的确定

旧的、传统的学习观认为,学习发生与否取决于教师的教授,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师呈现、组织和传递知识的过程,学生的任务就是像“海绵”一样地尽可能多地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当前的教育理念,则倾向于将学习看成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有目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断转化和修正教师所提供的信息,然后以一种具有个人特点的,有意义的方式来建构新知识,由于学生担负这一责任的意愿和能力会有所不同,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

根据这一教育理念,教学过程中采用:“师生共同探究式”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中,师与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具体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安排下,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一小组针对某一主题开展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并将本小组的学习成果以网页作品的方式呈现给大家,也就是说本节课中教师的“教”,主要是在课外,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留给了学生才华展现的机会,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七、教学过程设计

1、设置问题,引入课题

通过五幅画面的对比,提出问题:四幅画面给我们的感觉有何不同?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异?什么原因造成的?由学生思考回答,引出环境污染这个课题。

2、学生讨论回答

什么是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类型有哪些?这些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是什么?造成这些污染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污染对我们生活影响最大?有什么解决方法?我们身边有哪些环境污染?我们自身应该如何去做?

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结合课前通过查阅资料获取的知识各抒己见,讨论得出每小组自己的观点。

⒊教师归纳、总结、讲解

教师在学生的讨论过程要注意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启发。讨论性发言结束后,对同学这次活动中的关键问题进行评价和总结。然后按大气污染→酸雨→臭氧层→温室效应→水污染→土壤污染→居室污染→白色污染→绿色化学的顺序对学生查阅的知识、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讲解。

在教学过程中,肯定学生的成果,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提高环境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身边的环境保护活动,从自身做起,从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做起。

⒋布置作业

(1)必做题:A、每个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找出一个有关环境污染的典型社会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B、每个同学找出三到五个有关环境问题的题目,并做出相应的答案。

(2)探索题:今天我们研究了有关环境污染的知识,还有很多方面我们没有涉及到,请通过各种途径,观察身边的现象,以“环境和我们的生活”或“邢台环境现状分析”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

其中探索题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而准备,可以在课外兴趣小组中交流,或在黑板报中登载,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化学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1.教学资料: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包括:①化学键,②离子键,③共价键,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2.教材所处的地位:本节资料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学习化学键知识。本节资料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化学键的学习,学习这些知识有利于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认识。同时对下节教学——电子式的学习供给基础,下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构成过程,学生首先要明白化学键的概念。学习化学键知识对于今后学习化学反应及本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教材分析:第一部分是关于离子键的资料——复习初中学过的活泼的金属钠跟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氯气起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过程。为了调动学生的进取性,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对这段知识进行复习,同时予以拓宽加深,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离子键的概念;第二部分是关于共价键的资料——跟离子化合物一样,复习初中学过的氯气和氢气起反应构成共价化合物氯化氢的过程基础上提出共价键的概念;第三部分介绍非极性键和极性键,它是对共价键知识的加深,学生学习了共价键之后,必然要研究成键原子之间对共用电子对吸引本事的大小以及共用电子对在成键原子间的位置,教材回答了学生的疑问,引出了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概念。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过对典型化合物构成的分析,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含义,进而认识化学键的含义

(2)理解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

(3)明白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化学键的重组

(4)学会用电子式表示简单化合物的构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1)经过对氯化钠生成过程的实验观察和微观想象,产生探究欲望

(2)了解模型方法在解决化学问题上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经过观察钠跟氯气起反应、氯气和氢气的演示实验,从宏观上体验化学键的断裂和构成所引起的化学变化,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好奇心;经过课件演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构成过程,是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构成,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3、教学重点及确定依据:

重点: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构成和概念。

难点:共价键的构成及共价键的极性,化学键的.概念。

确立依据:离子键和共价键都是指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东西,完全要靠学生的想象力来理解,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都为离子键和共价键。

二、教材处理

本节资料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离子键和共价键;第二课时: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本节课进行第一课时教学。

三、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资料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取启发-掌握式教学方法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

作为物质组成的重要理论,化学键是一个纯理论、极其抽象的知识,至今还在不断的完善之中。对于学生来说,化学键没有实验、没有具体感官认知,是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所以如何创设一种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进取思考的最佳学习心理状态就很重要了。而启发-掌握式教学就重在教师的启发,创设问题情景,以此调动学生内在的认知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另外,电脑多媒体以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学生感观的刺激,这一点是粉笔和黑板所不能比拟的,采取这种形式,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异常是这样一节完全是理论知识的课,更能够利用多媒体将原子、分子等微观世界放大无数倍,经过动画、模型等帮忙学生理解知识,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资料及教学过程:

引入:用两块不一样磁极的磁铁相吸后再拉开,让学生思考相吸原因;同时播放钠和氯气反应录象,思考氯原子和钠原子如何结合成氯化钠,从而引出课题—化学键。

新课教学:

(投影):钠原子遇到氯原子发生变化的示意图。

(启发思考):同学们经过初中物理的学习明白,带同种电荷的粒子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粒子相吸引。请同学们根据钠离子与氯离子的结构分析钠离子和氯离子间经典作用力的产生原因。

(结论):1、离子间作用力:吸引和排斥;

2、离子键定义:人们把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离子键

(过渡):我们明白,原子发生化学变化时,只是最外层电子(价电子)数发生了变化,所以科学上为了表示化合物的构成引入了电子式。

请同学们自我阅读课本,思考电子式的构成要素,如何用电子式来表示化合物的构成。

(投影):1、常见元素的电子式

2、氯化钠构成过程的电子式

3、已知钾原子与钠原子类似,溴原子与氯原子类似,请写出溴化钾构成过程的电子式。

目的:培养学生阅读本事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本事。

(设问):根据离子键的特点,请同学们研究哪些元素结合时会构成离子键》

(投影)构成离子键的元素特点。

(展示)一瓶氯化钠溶液,请同学分析溶液中有哪些微粒?(Na+、Cl-、H2O)

(过渡)那么氯化氢是如何构成的呢?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投影)二、共价键

(动画演示):氯化氢构成过程。

请三位同学在黑板上用电子式表示氢气、氯气和氯化氢分子的构成。请一位同学描述氯气分子的构成。培养学生自学本事和流畅的表达思想的本事。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然后布置课后作业:用几个不一样层次、有发散性的练习,让不一样层次的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资料,从练习中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

板书设计:

第三节化学键

一、离子键

1、氯化钠的构成过程

氯化钠构成过程分析:

2、离子键

①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离子键

②相互作用指同种电荷之间的排斥和异种电荷之间的吸引

③构成离子键的元素特点

二、共价键

1、氯气、氯化氢构成过程分析

氯分子的表示:Cl-Cl

2、共价键:原子间经过共用电子对所构成的相互作用

3、构成共价键的元素特点

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比较:

化学说课稿5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九年级下册第七章溶液第2节《物质溶解的量》的第二课时,包括固体溶解度、溶解度曲线、气体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不可缺少的身边的化学物质,溶液是同学们经常接触的一类成分比较复杂的化学物质,也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一类分散体系。在上册化学就经常遇到澄清石灰水、稀硫酸、稀盐酸等。学生虽然熟悉溶液和溶解现象,但缺乏深入的了解,也没有从化学角度去研究。本节课的教学将引领学生对物质溶解的认识开始了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下一章酸、碱、盐的教学构建了理论铺垫,所以本课内容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2、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是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的很好素材,用讨论交流的方法去认识溶解度,享受互助的乐趣,来达到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精神。

3、本节课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固体溶解度的涵义、溶解度曲线、气体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固体溶解度概念的建立、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及应用;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二、说教法

授课采用设疑、分组讨论、启发、讲授、归纳、多媒体等教学方法。在“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感性认识,把教与学统一起来。同时在教学中不断地设疑,提问,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景。以讨论交流的方法来理解溶解度,提高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此外,其他各种教法在教学过程中将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学法指导

在“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指导下,引导学生学习,要让学生明白:

1、在理解溶解度时,只有在一定的温度下、100g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才能确定溶解度。

2、某些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情况

3、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关系

4、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四、教学设计

依照教材的安排和特点,根据以“溶解度的涵义→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气体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为知识线索,我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复习引入

复习: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其相互转化关系

引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冲一些溶液,例如糖水、盐水、葡萄糖等,那大家有没有想过,到底是糖溶得多点?还是盐溶得多点?如何进行比较?这样设置问题让学生感觉惊愕、意想不到,就会积极的思考由此产生了学习动机。

2、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根据各自经验和知识不同,得出比较条件。

3、练习巩固

通过练习巩固新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溶解度的概念。

4、分析比较

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再通过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得出,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不同,由此引出不同温度下,同一物质的溶解度不同。

5、读图分析

通过溶解度曲线图使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再对溶解度曲线进行分

析了解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关系

6、迁移与应用

通过设计一些练习使学生真正会利用溶解度曲线

7、自学

列出自学提纲,让学生自学,再利用分析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加以巩固所学知识,以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的内容,交流收获,体验成功,学生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总结自己的收获。

8、布置作业

让学生通过作业,把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中,也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本节课的知识能得到延续、提高,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新课内容真正被学生所接受。

化学说课稿6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溶液的形成》,选自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第一节。这是一节课前说课。今天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及教学程序三个方面来进行说课。首先是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介绍溶液的基础知识,是以后学习溶解度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基础。在以后的学习过程当中,有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溶液当中发生的,所以要求学生系统的掌握溶液的基本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A.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知道溶液的特征与组成;

2) 了解乳浊液的概念,知道乳化现象;

3) 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应用;

2、过程和方法

1) 通过观察溶液形成的现象及其组成的分析,初步形成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探究问题的思维方式;

2) 通过一些实验探究,进一步学习对比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初步形成从多角度、多侧面来认识同一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 引导学生产生勤于思考、善于发问的好习惯;

B. 教学重点

1、溶液的概念,溶液、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

2、溶液的特征与组成

C. 教学难点

1、乳浊液的概念,乳化现象的解释

2、溶液与溶质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教法分析

溶液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类物质,它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很大的联系,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物质入手,通过对这些物质进行分析归纳,使学生对溶液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知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溶液的概念,更加直观。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到化学学科的社会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三、教学程序

首先从学生们最熟悉的物质入手,引出新课溶液的形成,通过蔗糖溶于水的实验介绍溶液的概念,讲解溶液的特征和组成。通过实验介绍溶质与溶剂之间的辩证关系。再由实验引出乳浊液、乳化现象,最后介绍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板书设计

9.1 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的定义

特征:均一、稳定

组成:溶质、溶剂

二、乳浊液的定义

乳化现象

溶液的应用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说课内容。恳请老师、同学批评指正。谢谢!

化学说课稿7

一、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教材

本节课是化学高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

二、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学情

在物理课的相关学习中,学和生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一些金属制品,因此,学生对金属、金属材料及其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已有不同程度的认识。此前,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探究能力,能通过查找资料、调查研究进行一些分析和总结。但由于学生参与自主学习时承担责任的意愿和能力有所不同,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

三、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3)能区分生铁和钢,认识金属与金属材料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通过讨论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会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金属材料的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四、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重点、难点

重点: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辩证关系。

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教法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要求,以及本节课的内容。我确定的教学方法是: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程序实行探究式讨论教学

通过教学,将学生的思维活动由认识知识到认识方法,由书本知识拓展到课外知识,教学活动层次逐步深化,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的张扬,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在最佳兴奋的状态。

六、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学法

由于本课实验的探究的内容很多,学生的思维又特别活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中,会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会取长补短,形成技能,培养合作意识,使创新能力逐步得到发展。

七、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教师讲授前面已学习了碳、氢、氧等非金属单质的知识,今天我们要研究另一类单质—金属。请同学们说出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金属制品,并展示他们课前收集到的金属制品,如:铜钱、硬币、纪念章等,使学生感觉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并用多媒体播放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资料,请同学们讲出,还有哪些领域用到了金属制品,进一步突出化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金属材料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产生了解金属性质的探究欲。

新课讲授:

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我们知道金属有很多用途,可为什么金属会有这么广泛的用途呢 这是由它们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物理性质决定的。同学们想知道金属的性质吗

请学生利用实验台上的仪器、材料,尽可能多地探究出金属的物理性质。(教师可以预先设计一些试验步骤,并在多媒体上放映。)

学生分别取出铁丝、铜丝、铝丝。

①用细砂纸打磨这些金属丝,用滤纸擦拭后,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光泽;

②用力试试它们是否容易被弯曲、折断;

③分别用小刀割一下;

④分别用铁锤用力锤一下;

⑤用手拿着金属丝的一端,在酒精灯上加热另一端,试试它们能不能传热;

⑥用电池、小灯泡试试它们能不能导电。

学生汇报自己的实验结果,介绍实验探究方法,同时进行师生评价。科学探究结束,让学生归纳出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大多数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常温下多数是固体,密度、硬度一般较大,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等。

多媒体展示物理性质图

教师指出:金属除具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外,还具有各自的特性。如: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但铜却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在常温下,铁、铝、铜等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但体温计中的汞却是液体……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物理性质差别也较大。出示几种金属的物理性质数据表,请同学们分析,留意导电性最好,密度最大,熔点最高,熔点最低,硬度最大金属是什么等)的物理性质。

化学说课稿8

从容说课

学生在参与了课题2中的两个探究活动后,对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已有初步的亲身体验,此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走进化学实验室,是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的。

教材首先利用实验室的实物照片和简短的文字阐述了走进化学实验室的重要性和要求,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和洗涤仪器等基本操作训练。教材没有采用单纯的基本操作训练的方法,而是结合具体实验和“活动与探究”等,引导学生在实验和探究过程中,了解加热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并在现象明显的实验过程中进行基本操作训练,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教案设计时,充分体现了教材的设计特点,并力争使学生在本课题的学习中做到手、脑并用,以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实验基本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2)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能用文字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并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发展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学方法

理论→实践→归纳→探究→激趣等。

教具准备

1.投影仪、录像资料。

2.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瓶、带导管的胶塞、量筒、水槽、烧杯、普通漏斗、滴瓶、三角架、蒸发皿、试管架、试管夹、试管刷、试管、锥形瓶、胶头滴管、药匙、坩埚钳。

3.碳酸钠固体、锌粒、稀盐酸、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我们知道,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故学习化学就必须要走进化学实验室。

[板书]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讲解]化学实验室配备有化学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药品)。

(引导学生观看课本图1≈#0;26、图1≈#0;27和图1≈#0;28)

[师]大家实验台上放着的就是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另外还有几种化学试剂(分别是碳酸钠固体、锌粒、稀盐酸、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问]你能叫出这些仪器的名称吗?试一试!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实验台上的实验仪器(仪器种类如课本图1≈#0;27所示),并熟悉它们]

[过渡]当我们要在化学实验室做实验时,首先要熟悉实验室规则。

(指导学生看课本图1≈#0;30或实验室内的实验室规则)

[师]请大家不要轻视这些规则,因为它们是你安全地进行实验并使实验获得成功的重要

保证!

[讲解]实验室的各种仪器在使用时都有一定的规则,而实验室的药品在取用时也有一定的讲究。为使我们能正确、快速、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我们就必须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来对它们进行操作。

[板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过渡]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几项最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首先,我们来学习药品的取用。

[板书]一、药品的取用

[讲解]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性的。为了提醒人们注意,常用特别图标进行明示。

[指导学生看图1≈#0;29(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

[介绍]化学实验室的药品主要有固体和液体两类,气体一般是现用现制。

[观察]实验台上放固体碳酸钠和固体锌的试剂瓶与放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液体试剂瓶

的瓶口有何区别?

[生]放固体试剂的瓶口大,放液体试剂的瓶口小。

[讲解]瓶口较大的试剂瓶叫广口瓶,瓶口较小的试试剂瓶叫细口瓶。

[问]你觉得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

[生]瓶口大可方便取出固体,瓶口小可方便倾倒液体。

[师]回答得十分正确!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来练习固体药品的取用。

[板书]1.固体药品的取用

[讲解]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的药品(如石

灰石等)可用镊子夹取。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展示药匙和镊子]

取用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时的方法与取用粉末状的固体的方法是有所区别的。

[板书](1)取用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的方法

[边讲解边演示]

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学生练习实验1≈#0;1]把锌粒放入试管中。

[板书](2)固体粉末状药品的取用

[边讲解边示范]

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学生练习实验1≈#0;2]往试管里装入少量碳酸钠粉末。

[过渡]现在,我们来练习液体药品的取用。

[板书]2.液体药品的取用

[师]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里。图1≈#0;32是液体药品取用的操作示意图,仔细观察

该图,并讨论下列问题。

[投影示出液体倾倒的操作示意图和所要讨论的问题]

[讨论]

1.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

2.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该快速倒还是缓慢地倒?

3.拿细口瓶倒液时,为什么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

4.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

(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

[讨论结果]1.细口瓶塞子倒放在桌子上是为了避免塞子沾染桌上的杂质而污染试剂。

2.瓶口紧挨试管口倾倒液体可防止液体流在试管外或洒落,倾倒时应缓缓倒入以防止液

体溅出。

3.拿细口瓶倒液时,标签朝向手心是为了防止瓶口残留液体顺试剂瓶外壁流下而腐蚀

标签。

(注:教师可展示一标签被残留液体腐蚀的试剂瓶)

4.倒完液体要立即盖紧瓶塞,是防止试剂与空气中的物质接触发生反应而变质。把瓶子

放回原处是为下一次使用提供方便。

[注:教师在学生讨论此问题时,可展示一墨水瓶盒子(最好是碳素墨水)上的“用毕请将瓶盖拧紧”字样给学生观看,并指出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墨水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师]现在,请大家对倾倒液体的正确方法进行总结。

[板书](1)倾倒液体的方法

[学生总结]从细口瓶中倾倒液体时,应将瓶盖取下倒放在桌面上,将标签朝向手心拿起试剂瓶,使瓶口紧靠容器口缓缓倒入,倾倒完毕后,要把瓶口在容器口上贴靠一下(以防止瓶口残留液腐蚀标签)。最后盖好瓶盖,放回原处。

[过渡]当我们需要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时,常需用量筒量出体积(展示量筒),那么.我们应怎样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呢?

[板书](2)量筒的读数

[讲解]用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简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引导学生观看课本图1≈#0;33]

[学生练习]按刚才所讲倾倒液体的方法,向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并用正确的方法读出其体积,记录。

[活动与探究]量取液体时,如果视线没有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而是采用仰视或俯视的方法,将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

用仰视或俯视的方法读量筒中刚才量过的水的体积,并与刚才的记录数据进行比较。

[学生探究,并得出结论引]仰视使读数偏小,俯视使读数偏大。

[设问过渡]假如让我们用10 L的量筒量取5 L某种液体,你能倾倒得正好合适吗?

[学生]不能。

[展示胶头滴管]

[师]它可以帮我们量取成功!

[板书](3)胶头滴管的使用

[讲解]胶头滴管是用来取用少量液体的仪器,使用时应先挤出胶头内的空气,然后再吸取液体。

[引导学生观看图1≈#0;34(滴管的使用)]

[讲解或引导学生看书]

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玷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玷污滴管。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以备再用。严禁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

[总结]取用少量液体药品时,可以用胶头滴管,取用一定体积液体药品时,可用量筒来量取。取用较多量液体药品时,可直接倾倒。

[学生进行实验1≈#0;3](1)用10 L量筒量取2 L盐酸,加入实验1≈#0;2得到的盛有碳

酸钠的试管中。

(2)用滴管向实验1≈#0;1得到的盛有锌粒的试管中滴加少量盐酸,观察现象。

[学生描述现象](1)中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碳酸钠粉末消失。(2)中锌粒表面产生无

色、无味气体,锌粒变小。

[师]大家回答得很好!至于它们分别生成的是什么气体,我们将在后续课中学到。

[过渡]我们在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时,除了要考虑它们在常温下的变化外,还常常要考虑它们在高温下的变化,这就需要给物质加热。

[板书]二、物质的加热

[讲解]实验室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酒精灯。

[板书]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设问]使用酒精灯时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学生看课本有关内容,引导学生从添加酒精、点燃、熄灭等方面去理解)

[讲解]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不能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

慌,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播放“酒精灯不正确使用可能引起的后患”的录像]

[学生进行实验1≈#0;4]酒精灯二层火焰温度高低的比较。

[结论]酒精灯灯焰中的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过渡]酒精灯外焰、内焰、焰心的温度高低顺序如何,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需要注意些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

[板书]2.给物质加热

[活动与探究]

取三支试管,各加入3 L水。将其中一支试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3 c处加

热,将另一支试管的底部与灯芯接触加热,第三支试管的底部放在外焰部分加热,记录上述三种情况下将水加热至沸腾时所需的时间。由此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讨论:

1.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能否将试管口对着人?为什么?

2.如果试管外壁有水的话,能否不擦干直接加热?为什么?

3.将液体加热至沸腾的试管,能否立即用冷水冲洗?为什么?

4.如何给试管中的液体进行预热?

归纳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结论](1)酒精灯火焰温度的高低顺序为:外焰>内焰>焰心。故加热时应使用外焰加热。

(2)给物质加热的正确方法是:加热时,受热容器外壁不能含水,以防止受热不均而破裂。

操作时,先要来回移动使试管均匀受热,以防局部受热而使试管破裂。对盛有液体的试管加

热,要使管口向斜上方倾斜(约45°角度),不得将试管口对人,以防液体喷出试管口而伤人,加热时,还要不断振荡试管,以防止局部受热沸腾而飞溅。

引导学生看课本图1≈#0;37(加热方法)。

[学生进行实验1≈#0;5](1)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2)给(1)的生成物加热。

现象:(1)试管中有蓝色不溶物出现;

(2)试管中的蓝色不溶物转化为黑色不溶物。

[师]上述实验现象说明,常温下性质稳定的物质在加热时有可能变得不稳定而发生变化。

如上述实验中的蓝色不溶物。

[设问过渡]在本课题的实验完成以后,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这样离开实验室了呢?

[生]不是,还应该把用过的东西收拾干净。

[师]对!做任何事情我们都应该善始善终。在实验室做完实验后,我们首先应把用过的仪器洗涤干净。否则,下一次使用时,会影响实验效果。

[板书]三、洗涤仪器

[师]本课题我们需要洗涤的仪器主要是试管和量筒,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洗涤它们并把它们洗干净呢?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并观看图1≈#0;38(试管的洗涤)]

[学生做实验1≈#0;6]按刚学到的洗涤方法,将本课题实验中所用的试管和量筒都刷洗干净,并整理实验桌和实验室。

[小结]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实验的重要场所,实验时要遵守实验室规则,特别要注意安全。

本课题我们主要学习了一些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这是你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布置作业]课本P19习题。

板书设计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的取用

(1)取用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的方法

(2)固体粉末状药品的取用

2.液体药品的取用

(1)倾倒液体的方法

(2)量筒的读数

(3)胶头滴管的使用

二、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2.给物质加热

三、洗涤仪器

考题回顾

(20xx年江西中考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解析:A项滴管不应伸入试管里面;C项试剂瓶口与试管口没有紧贴。

答案:BD

备课资料

1.为什么不可靠近瓶口闻药品的气味?

实验室中许多气体或蒸汽是有毒的或有强刺激性的。如靠近瓶口直接闻气体或蒸汽,大量有毒或强刺激性的气体会对人造成伤害,会发生咳嗽、流泪、胸闷、心慌等中毒症状。如需知道它的气味,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将瓶口放在离鼻孔约一尺远的前方,用手扇过来少许气体,飘三鼻孔。这样做对人的影响小。

2.为什么不可尝药品的味道?

化学药品中有很多是有一定毒性的,如常见的氯化镁、硫酸铜、硝酸铅、氯酸钾等都有毒,有些物质的毒性很大,如白磷、氯化钡、氯化汞,误食很少量都会使人死亡。还有许多药酸、碱都有强腐蚀性,沾在舌头或口腔上都会造成严重伤害。即使没有毒性的蔗糖、食盐,由于取用时用的药匙不干净,也会被污染而不纯。所以,在实验室中绝对不可尝药品味道,同时还应养成实验后认真洗手的好习惯,以防手上沾有药品,污染食物。

3.为什么不可用手拿取或触摸化学药品?

在实验室中对粉末状药品要用洁净的药匙取用。对块状固体通常用镊子夹取,但不可用手拿取,也不可用手触摸。一是防止手不干净会污染药品,二是防止药品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浓硫酸有强烈脱水性,氢氧化钠、液溴、浓硝酸等都有强腐蚀性,都会损害皮肤,甚至造成严重溃疡;有些物质有毒性,手上沾上有毒物质,再拿取食物,会造成中毒;有些物质如苯胺可透过皮肤使人中毒;有些药品会通过伤口进入体内使人中毒。因此不可用手拿取或触摸药品。

4.为什么取出来的药品不可再倒回原试剂瓶中?

在实验中常遇到这种情况,取出来药品没有用完。怎么办?可以放在指定的容器中,但不可再倒回原试剂瓶。主要为了保证药品的`纯度,防止被污染。

因为有些药品如硫酸亚铁、氯化亚铁、亚硫酸钠等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一部分被氧化成硫酸铁、氯化铁,硫酸钠等。还有些物质容易吸收空气小水蒸气中、二氧化碳等而变质。

5.为什么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酒精灯点燃后,火焰可分为三个部分:

①焰心:主要是刚汽化的酒精蒸汽,还未燃烧,温度最低。

②内焰:由于空气不足只部分燃烧了,含有炭粉还原性物质,将洁净的磁片插入,会看到表面上有黑色炭。由于燃烧放热,温度较高。

③外焰:由于空气充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温度最高。

根据酒精灯火焰的结构可知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加热时,通常都用外焰。

6.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使用酒精灯时,通常要注意以下事项:

①使用前要检查灯芯和酒精量。剪去烧焦的灯芯,调整好长短,灯芯过短酒精灯火焰小,过长时容易烧焦棉芯。酒精量一般不超过容积的3/4,过多容易洒出,不要少于容积的1/4,过少灯芯不易吸足酒精,使火焰小且易烧焦棉芯。

②应用火柴点燃,绝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否则容易洒出酒精而失火。

③熄灭时要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否则可能引燃灯内的酒精蒸汽。盖灭后,还要将盖打开,使空气进入,再盖上,下次容易打开。用后盖好灯帽防止酒精蒸发。

④添加酒精时,必须熄灭后再用漏斗添加。

⑤被加热的器皿不可触及灯芯,防止热器皿触及冷灯芯引起炸裂。

7.对试管加热时要注意哪些事项?为什么?

对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夹持试管,位置在距试管口1/4处,长柄在下短柄在上,手握长柄,拇指不可按短柄,防止试管夹松开试管滑落。不可用手夹持试管,以防烫手。

对盛固体的试管加热时,试管口要稍向下倾斜,防止湿存水或反应生成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后,倒流回试管底部遇热造成玻璃破裂。先对试管均匀加热,然后集中在盛固体部分加热,防止受热不匀使试管破裂。

对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时,液体量不超过容积的1/3,试管与桌面保持45°倾角,加热部位在斜面下方,并且试管口不准对着人。这些措施都是防止液体沸腾时溢出,或者发生暴沸时冲出伤人。

8.为什么对烧瓶、烧杯加热时要垫石棉网?

对烧瓶、烧杯直接加热时,受热不均匀,直接受热部分膨胀程度大,产生内应力,容易使仪器破裂。垫上石棉网,使受热均匀,可防止玻璃仪器破裂。

9.集气瓶和广口瓶有何不同,各有什么用途?

集气瓶和广口瓶外形相似,但瓶口、瓶颈部分有区别。集气瓶口是磨平的、磨砂的,用磨砂玻璃片盖住后比较严密,用于收集和暂时存放气体。广口瓶的瓶颈是磨砂的,而瓶口是光滑的,用磨砂的玻璃塞,塞住瓶口,比较严密,用于盛放固态药品,也常用广口瓶作装配制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气体发生器。

10.使用滴管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滴管用于吸取并滴加少量液体试剂。为防止液体试剂互相污染,最好一种试剂专配一滴管。如共用滴管时,每次使用前要认真清洗;吸液体时要缓慢,不可过满,不可横放,以防污染胶帽。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要采用“悬滴”方式,即使滴管下端悬在试管口上方,而不可将滴管插入试管内,以防污染。只有滴加FeCl2等易被空气氧化而影响实验结果时,才可将滴管插入试管内。使用后应立即清洗保存好。

化学说课稿9

一、教材分析

【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苯”是人教版化学新教材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苯是一种重要和化工原料,又是芳香烃中最简单,最重要,最基本的物质所以它在在高中化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是学习简单有机物烷烃、烯烃的延伸,为以后选修教材中苯系物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使烃的知识更加全面和系统。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苯的物理性质,理解苯分子的结构,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2.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结构─性质─用途”关系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资料阅读、观察实验、分析事实、合作、交流等方式探究苯的结构和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苯的凯库勒式的发现过程,养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品质。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苯的结构特点。苯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的结构特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知识基础:学生通过学习甲烷和乙烯的内容,基本能够掌握饱和烃和不饱和烃在结构和性质上的差异及各自的特征反应,并可以运用各自的特征反应鉴别两种物质。

1

学生技能基础:学生有能力推测苯的结构及性质,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简单实验并操作验证假设是否成立。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 【教法分析】

在学习苯结构采用直观式教学,在苯结构确定和性质学习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采用启发式教学。同时采用学案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 【学法分析】

通过复习烷烃和烯烃性质,在熟悉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特征反应,为新课的学习打好基础。学生通过阅读苯的发现史,并采用实验探究了解苯的结构和性质,同时采用学案引导学习苯结构和性质的的特殊性。 四、教学过程

2

五、板书设计

来自石油和煤的基本化工原料—苯

一、苯的发现 二、苯的结构

三、苯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可燃性 (2)取代反应 (3)加成反应

化学说课稿10

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化学反应的限度》,选自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二课时。

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本节的教学设计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及处理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三.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确定

四.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化学反应的限度》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深入认识理解化学反应特点和进程的入门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1.本节教材在编排上具有以下特点:

(1)安排在 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探究和总结之后,为学生学习本节内容奠定了知识基础。

(2)通过化学史实(炼铁高炉尾气之迷),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为学生学习本节知识铺设了心理桥梁

(3)经过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可逆反应→平衡状态的分析推进,逐步形成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体现了学习循序渐进的原则。

(4)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知识的实践性。

(5)注重知识的基础性,没有从原理、定义的高度予以重点讨论,体现了大众教育的思想,并为选修教材的学习留有充足的空间.

2.教学设想:

本节课的教学旨在由浅入深,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实验中抽象出有关的概念和原理,形成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动态平衡的观点,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及外部特征,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主要过程是:

3.教材处理(基于以上设想,我对教材进行了如下处理)

(1)引入学生分组实验,通过对学生熟悉的化学反应的实验设计和探究,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从而认识并相信可逆反应的存在。

(2)通过动画模拟,变微观为直观,化抽象为具体,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可逆反应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3)以学生实验为媒介,通过对溶解平衡状态的分析讨论,类比导入化学平衡状态和化学反应限度的学习。

(4)将科学史话放到本节最后,为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创造机会,从而形成其对所学知识价值的认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在知识拓展部分,增加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本部分知识的积极性,为选修教材的深入学习埋下伏笔。

(6)通过阶梯式的习题设置,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梳理知识脉络,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

1.前面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因素的学习和探究为本节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

2.本节知识理论性较强,需要学生要具有较高的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学生在此之前缺乏类似的学习经验和探究经历

三.教学三维目标、重难点及教学方法和手段

基于以上几方面的考虑,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的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限度的因素

(2)理解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及外部特征;

(3)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形成化学平衡的概念及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探究实验认识化学平衡与反应限度,并用得到的结论去指导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提高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n教学重点: 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

n教学难点: 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和外部特征。

n教学方法:科学探究(问题探究和实验探究相结合);思考与交流。

n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动画模拟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发现、探索问题

我们知道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之间是按照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关系进行反应的,那么,在实际反应中,反应物是否能真正按相应的计量关系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呢?

若以CaCl2与Na2SO4的反应为例,应如何设计实验验证呢?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这样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并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填写表格。培养其动手能力,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并自主发现化学反应的可逆性。激起其进一步探究的意识。

实验步骤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4ml 1mol/L CaCl2溶液,然后滴加1mol/L Na2SO4溶液5~10ml

静置,取上层清液少许,置于另一只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1mol/L Na2CO3溶液

实验现象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列出你对问题的 想法

(二)提出概念、提出新的研究题目

那么什么是可逆反应呢?学生可轻而易举地给出概念。为加深学生对可逆反应的认识和理解,变微观为直观,化抽象为具体,我在此处加入了动画模拟。接着通过问题设置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内化其对可逆反应的认识。

并以此为契机,提出新的探究题目:根据以上探究,你能否总结出可逆反应具有哪些特征?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可逆反应的四个特征。

(三)问题引导 、类比分析、合作探究

由实验可知Ca2+与SO42-反应是可逆的,CaSO4在生成的同时也在溶解,CaSO4的生成速率与溶解速率相等时,溶液处于何种状态?该状态有何特征?

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此条件下溶解量达到了溶解限度,CaSO4达到了沉淀溶解平衡状态。

此时及时提出问题:那么化学反应中是否也同样存在化学反应限度和平衡状态呢?

通过这样的类比,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为学生营造了积极的心理氛围和思考空间。

接着,趁热打铁,以学生较熟悉的可逆反应氮气与氢气合成氨为例,引导学生展开问题探究:

(1)当反应刚开始时,是反应物浓度大还是生成物的浓度大?

(2)当反应刚开始时,是正反应速率大还是逆反应速率大?

(3)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如何变化?

(4)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如何变化?

(5)反应进行到什么时间会“停止”?

(6)此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如何变化?

(7)给这个状态命名?

(8)反应真的停止了吗?

通过以上8个问题的思考讨论,步步推进,化学平衡状态和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也随着揭开层层面纱,露出庐山真面目。

(四)提出概念、建立图像、联系生活

那么什么是化学平衡状态呢?你能否用时间——速率图象表示其建立过程?

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完成后。

我用大屏幕播放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时间——速率图象,以加深学生对化学平衡状态建立过程的理解。

接着继续引导:我们的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的动态平衡实例?你能举出一些吗?

然后以对“水槽中的进出流水”的生活实例的分析,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化学平衡状态的理解。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深入浅出,实现由微观到宏观、由理性到感性的回归。

此时再提出:化学反应平衡状态有哪些特征呢?

通过学生小组交流和师生互动得出化学平衡状态的五个特征。

此时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也已水到渠成

(五)实际应用 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科学史话”。

并提出问题:高炉高度增加,为什么CO的浓度、比例没有发生变化?使学生有机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其对所学知识价值的认同,激发学习积极性。

(六)拓展延伸

任何可逆反应在给定条件下的进程都有一定的限度,不同反应的限度不同,那么影响化学反应限度的因素有哪些呢?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探究欲,我在此增加了演示实验:NO2平衡混合气在冷热水中的颜色改变

并在说明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外界条件以后,强调指出:有兴趣的同学可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深入学习。以真正实现知识的延伸。

化学说课稿1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是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2的内容,具体内容主要有常见金属的三点化学性质及置换反应的定义。本课题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较为深入、系统地学习,这样使元素和化合物知识更加完整。它侧重于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获得提高,而且学好本课题为以后学习酸、碱、盐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科学、简明,切合教材要求,符合学生实际,切实突出重点,体现全面性,综合性和发展性。为此,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②初步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

③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

②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②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

我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内容设置及对今后教学的影响来制定教学重、难点的。教材介绍了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的反应,这三点化学性质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为今后学习酸、碱、盐的知识做了铺垫;而且金属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所以,我确定本课题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由于金属活动性顺序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记忆,而且在运用时需考虑一定的条件;又紧密结合学生对金属的认识、思维能力、生活经验以及这个年龄段的特征等因素,我确定本课题的难点是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法分析

根据新课标及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及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

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为主线,结合使用启发法、归纳分析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新课标要求,初中化学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教材的重点放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上,采用实验——讨论的探究模式,设计这些探究过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从客观事实中归纳得出结论的方法,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再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以及年龄特征,所以我以实验探究法为主线。使学生通过探究过程,了解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突出重点。再结合使用一些辅助的教学方法帮助同学们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实际问题,突破难点。多种教学方法互相穿插渗透,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优化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三、学法指导

根据学习目标要求,学生的学习主要采用以下学习方法:实验法、归纳总结法。

实验是反映化学学科特点,学习化学知识的最有效途径。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边观察、边记录、边思考,在教师指引下按科学的方法处理所得的材料,得出结论。这样强化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逐步学会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方法。结合归纳总结法,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归纳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对所得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

四、教学程序:

为使学生对金属活动顺序的探究紧凑、有效,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特意把置换反应的概念放在金属的化学性质探究之后讨论,并在教学程序的最后,通过反馈练习来巩固,以求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境,温故导新:以科学事例创设情境,回忆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二)活动探究,探索新知:

1、金属与氧气反应;

2、金属与酸的反应(改进);

3、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

置换反应

(三)交流讨论、归纳小结:

学生回顾、反思,课堂小结。

(四)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通过三个探究过程:

1、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

2、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3、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

采用实验——探究的模式让学生从探究中发现知识,通过对几种金属活动性的比较,进而引出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用途,突破重点。在每个探究后都精心设计问题或列举事例,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加强对金属活动性运用的学习,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消化,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再紧密结合课后精选的反馈练习,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温故导新

创设情景抢答金属之最

(设计意图)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寓示着本课题的重点。

(二)活动探究、探索新知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回顾学过的铁、镁等与氧气的反应,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再结合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设置学生讨论(老师可适当引导比较),得出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追问如果把金(Au)的化学活泼性与这两种金属比较,则金(Au)排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利用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来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还可及时检查和反馈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

(2)金属与酸的反应

活动探究一金属与酸的反应

(改进意图)用塑料片把培养皿隔成四个区域(有间隙连通),先加入少量稀盐酸,再依次向四个区域中加入Cu、Fe、Zn、Mg四种金属,而课本中采用了4只试管来做这个对比实验。相比之下,用改进过的装置来做这个对比探究,更加节省药品、节省时间,更加便于操作。值得强调的是加入的顺序(Cu、Fe、Zn、Mg)很重要,这样实验现象有个递进的过程,便于学生观察、对比,把握内在联系,使学生能清晰地比较出这四种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从而比较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突破重点。还能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

设置探讨通过该实验探究一的现象分析,能否得出这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还能得出什么结论?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突出重点。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使学生能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培养学生比较、归纳、分析、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学生讨论后汇报,教师整理、展示结论:

金属活动性:Mg >Zn >Fe >Cu

金属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设疑大家想想如果在实验室制取氢气,你认为选用那种金属最合适?

(设计意图)刺激学生思维,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原有的实验室气体制备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加强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促进学生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3)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活动与探究二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学生分组探究,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

设置讨论通过实验探究二的实验(1)可知Al的活动性比Cu强,那么结合实验探究中的(2)、(3),能否比较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设计意图):给出一定线索为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在学习金属化学性质的同时,也了解了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另一方法。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分析、归纳、综合总结的能力。突出重点,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同时,享受它带来的喜悦。

学生讨论后汇报,教师整理、展示结论:

金属活动性:Al >Cu >Ag

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反应出来。

展示事例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设计意图)结合历史事实,强化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突破难点。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

通过以上三个探究过程的结果,以及科学家通过实验得出的真实结论,进而给出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用途。

(4)置换反应

课件展示金属与酸、金属与盐的反应方程式

(设计意图)以课件展示回顾金属与酸、金属与盐的反应方程式,突出规律性,直观、生动的再现,便于学生观察、总结置换的定义,自己发现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

(三)交流讨论、归纳小结

小结反思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设计意图)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团结协作中获得成功,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通过反思,总结自身获得的经验和不足,增强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促进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内在智慧,启发学生反思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反馈、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使学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学生的反馈、反思,联系实际教学过程,有利于教师总结、反思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以及发现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以及补救措施。这样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师不断深入地钻研、体会教学理论,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

课件展示本节课板书:附录

(四)练习反馈

1、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写出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银与稀盐酸

(2)锌与硫酸铜溶液

(3)铜与硫酸锌溶液

(4)铝与硝酸银溶液

2 、黄金与黄铜(铜锌合金)的外观很相似,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鉴别黄金与黄铜?

(设计意图)及时反馈练习,突出重难点,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化学说课稿12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化学键》,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和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1、本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因为是第一次将元素及其单质和化合物知识的归纳性、系统化、规律性学习。其特点是有很强的,并且会出现很多新的化学性质及化学变化。而在卤素之后,紧接着还有两章新的元素及其单质和化合物的学习,分别是氧族和碳族元素。若能在这章的学习中能很好掌握变化规律及学习方法,并能把这些规律和方法运用到后面的化学学习中,那么原本琐碎的知识将会系统化,学习也会轻松很多。

2、本节课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的第三节化学键,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从微观角度来解释这些化学反应是怎么发生的,生成物是怎么形成的。虽然这些知识很抽象,学生理解时会有些困难,但它将会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化学反应的发生,从而找出规律。

3、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本节教材的特点,我设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理解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知道化学键。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和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事物发展的本质的哲学思想。

4、教学重点和难点

离子键和共价键都是指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东西,完全要靠学生的想象力来理解,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都为离子键和共价键。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取启发-掌握式教学方法并充分发挥电脑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

作为物质组成的重要理论,化学键是一个纯理论、极其抽象的知识,至今还在不断的完善之中。对于学生来说,化学键没有实验、没有具体感官认知,是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所以如何创设一种氛围,引导学生进入积极思考的学习心理状态就很重要了。而启发-掌握式教学就重在教师的启发,创设问题情景,以此调动学生内在的认知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另外,电脑多媒体以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学生感观的刺激,这一点是粉笔和黑板所不能比拟的,采取这种形式,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这样一节完全是理论知识的课,更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原子、分子等微观世界放大无数倍,通过动画、模型等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用两块不同磁极的磁铁相吸后再拉开,让学生思考相吸原因;同时播放钠和氯气反应录象,思考氯原子和钠原子如何结合成氯化钠,并分析两种作用力的差别,从而引出课题—化学键。

讲解

启发学生透过现象看变化的本质,提出问题,钠和氯气如何形成氯化钠。利用多媒体演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和氯化钠晶体的模型,引出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通过具体实例启发学生归纳离子键的特点及离子键的成键规律并学会利用这些规律如何判断离子化合物。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离子化合物外我们遇到的其他物质又是如何形成的,如氯化氢、水等。再利用多媒体演示氢气和水的形成过程,引出共价键及共价化合物概念。通过具体实例启发学生归纳共价键的特点并学会如何判断共价化合物。随即推出化学键的概念,并简单介绍化学键的分类情况。

巩固归纳

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出讨论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答案,并布置作业。至此,教学目标完成,最后提出一道思考题,让学生回家思考。

化学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1.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介绍金属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本节课的知识是铁的化学性质知识的延伸和发展。教材从铁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硅和铝为引入,以及在介绍铁的氧化物时,列举了氧化铁作为涂料在生活中的常见应用,说明了研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意义与价值。在介绍铁的氧化物、铁盐和亚铁盐性质时,以实验探究为手段,重点介绍了Fe(OH)2的、Fe2+的还原性与Fe3+的氧化性。

2.教材内容编排注意与第一、二章知识的衔接。

本节课教材内容突出了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铁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并且注意与已学知识的联系与衔接,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和解决新的问题,并逐步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网络:

(1)与“物质分类”知识的衔接。本节对钠、铝、铁、铜四种重要金属的化合物的性质按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相应盐的顺序编写。同类化合物的性质有许多相似性,这样编排便于从一类化合物的性质中找出共性,形成规律性的知识,有利于对同类其他化合物的认识和推断。例如: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碱与酸反应,这些通性在教材中都是直接一笔带过,没有安排相应实验来介绍。

(2)与“离子反应”知识的衔接。离子反应代表了反应的实质,教材“学与问”栏目中要求学生根据Fe(OH)2和Fe(OH)3都是不溶性碱,写出它们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以及Fe2O3、FeO与酸的反应、铁盐和亚铁盐性质均以离子方程式书写,充分体现了与“离子反应”知识的衔接。

(3)与“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衔接。Fe3+与Fe2+相互转化的实质就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这是本节课一个重点内容。教材以实验探究的形式,引出了Fe3+遇到强还原剂、Fe2+遇到强氧化剂的变化,正是利用化合价变化来对反应类型进行判断。

3.通过对实验探究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

教材介绍Fe(OH)2的制备与性质、Fe3+离子检验、Fe2+与Fe3+相互转化等知识的介绍,主要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现象背后所反映的物质性质。做好几个教材安排的几个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与分析能力。

二、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铁的氧化物和铁的氢氧化物的物理性质。

(2)初步掌握铁的氧化物和铁的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通过对灰绿色沉淀成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2价铁的化合物易被氧化的性质。

(3)知道溶液中Fe3+的检验方法。

(4)知道Fe3+与Fe2+之间能够相互转化,能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转化发生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初步学会从物质分类和氧化还原的角度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2)通过对铁的化合物氧化还原性的预测,初步学会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研究物质氧化还原性。

(3)通过对铁的化合物实验演示与探究活动,初步学会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思路和方法。

(4)通过对“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条件的思考与交流,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

(2)体验学习过程中新旧知识的衔接和运用,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运用知识、迁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三、说方法

1.运用分类的方法,根据物质所属类别(金属氧化物、碱、盐)预测物质性质

2.整合实验过程,设计问题情景进行引导、启发式教学

本节课安排了3个实验,氢氧化铁与氢氧化亚铁的制备、Fe3+离子的检验以及Fe3+与Fe2+的转化。相对而言本节课实验的内容较多,而不管是Fe(OH)2的性质或是Fe2+与Fe3+的转化,均涉及到+2铁元素的还原性这一特点,以及都使用到Fe2+溶液。为此,笔者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对把“Fe(OH)2的制备与性质实验”、“Fe3+离子的检验”和“Fe2+与Fe3+的转化”三个实验进行整合,同时设计了几个问题情景,以起到优化课堂效率,形成知识系统的作用。

同时,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与思考,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

四、说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关于铁的氧化物的介绍,利用分类法归纳FeO、Fe2O3、Fe3O4的性质,填写以下表格:

【学生实验1】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的制备与Fe3+离子检验(整合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FeCl3溶液,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新制FeSO4溶液(在大烧杯加入铁钉与稀硫酸反应得到,并保持Fe与H2OS4反应不断进行,放在公共药品台上,学生自行取用)。

②先往两支FeSO4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和KSCN溶液(动作要迅速),观察与记录现象。再往两支FeCl3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和KSCN溶液,观察与记录现象。

【问题情景1】阅读课文,结合实验现象,思考与讨论:

1.利用KSCN溶液,可以根据什么现象检验溶液中Fe3+的存在?Fe2+离子遇到KSCN会产生相同的现象吗?

2.FeSO4溶液滴加KSCN溶液一段时间后,再次观察溶液的颜色,出现了什么变化?该变化说明了什么?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Fe(OH)2沉淀是什么颜色?为什么往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会出现颜色变化?

【师生小结】

1.含Fe3+的溶液遇KSCN溶液变红,Fe2+离子没有此现象,利用这一反应可以检验Fe3+的存在。

2.含Fe2+离子的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与KSCN溶液会出现红色,证明生成了Fe3+,由此说明Fe2+溶液容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为Fe3+。

3.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因被氧气氧化会而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Fe(OH)3沉淀。

【问题情景2】

1.从Fe2+被O2氧化为Fe3+,体现了Fe2+的什么性质?除了O2,还有哪些物质可以氧化Fe2+?

2.若要实现从Fe3+转为Fe2+的变化,需要加入什么物质?

【学生实验2】Fe2+与Fe3+的转化,按照教材P61科学探究进行实验,观察与记录实验现象。

【问题情景3】结合实验探究的现象,思考与讨论:

1.Fe3+与铁粉充分反应后的产物是什么?如何证明?

2.回忆前面有关Fe2+的实验,为什么用Fe与稀硫酸制备FeSO4溶液,并保持铁过量?

3.实验中如何判断Fe3+已充分反应?反应不充分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师生小结】

1.以铁粉为还原剂,可以将Fe3+还原为Fe2+,此时溶液与KSCN不变红,说明溶液中已无Fe3+离子。加入氯水后溶液重新变红,说明前面反应的产物是Fe2+,遇到氯水后重新被氧化为Fe3+。

2.Fe与稀硫酸制备FeSO4溶液,并保持铁过量,可以防止溶液中的Fe2+被空气中的O2氧化。

3.往FeCl3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振荡试管,一段时间后仍有铁粉过量,说明溶液中已无Fe3+(已充分反应)。若反应不充分,滴加KSCN后溶液会出现红色,不能证明Fe3+已被铁粉还原。

【问题情景3】学生课后思考与讨论

通过学习我们指导,Fe2+离子和Fe(OH)2中+2价的铁均易被氧化。根据所学的知识,思考:利用FeSO4溶液和NaOH溶液时,如何通过实验条件的控制,制备较纯净的Fe(OH)2白色沉淀?

化学说课稿14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程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烃的衍生物》第一节《醇、酚》第二课时,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并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际能力,体现新课程“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新理念,贯彻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等精神,我将从以下四方面设计这节课: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内容从知识结构上看,可分为四部分,即苯酚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它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从教材整体上看,芳香族化合物在中学化学里面,教材只重点介绍两种物质—苯和苯酚,其中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而苯酚既是很重要的芳香烃衍生物,又是酚类物质的代表。可见,《苯酚》在高中有机化学里面也处于较重要的地位。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内容是安排在《乙醇》后,学生在学习乙醇的过程中已初步掌握了官能团对有机物主要性质的决定性作用,对乙醇中官能团羟基的性质也已有较深的理解和掌握。教材在这一基础上紧接着安排苯酚知识的学习有其独特的作用,既能联系前面已学过的知识,又能为后面烃的衍生物的学习提供方法,作好铺垫。而苯酚的结构与乙醇结构中都含羟基,因此,苯酚和乙醇的性质有相似之处,但事实上苯酚与乙醇性质又存在不同。苯酚安排在此节既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又有对比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对比学习,使学生对酚羟基和醇羟基的性质将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理解官能团的性质与所处的化学环境有一定的相互影响,从而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更深层次地掌握知识。

2、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认知特征并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认识酚类物质,能够识别酚和醇;

b、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了解其主要用途;

c、理解苯环和羟基的相互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比较、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b、通过对结构决定性质的分析,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教育;

c、培养学生关注化学与环境、化学与健康、化学与生活的意识。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苯酚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难点:官能团—OH和苯环的相互影响

二、说教法与学法

1、学情分析

本节课前,学生已学完了烃、卤代烃和烃的衍生物中的乙醇等内容,对有机化合物的学习特别是有机分子中的官能团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一定的认识,能掌握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及操作能力。

苯酚结构与乙醇结构的相同点(都有羟基)为学生对苯酚性质的探究提供了基础;苯酚结构中与乙醇的不同点(羟基与苯环相连)又为学生进一步探究提供了空间。因此,我将本节的内容设计成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创设情景—探究实验—理论推导—反思应用等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实物感知、演示实验和现代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给学生提供更多 “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的机会,体现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

2、教法选择

创设情景、实验探究、理论探究

3、教学辅助手段

利用实物感知、教学模具和多媒体动画演示

4、学法指导

和教法相呼应,引导学生采用观察、对比、迁移、分析、和实验探究等学习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

三、说教学过程

【情景一】新课引入

我利用生活中的化学来引入新课,先展示一段新闻:塑料奶瓶含有双酚A奶瓶会诱发儿童性早熟,引出双酚A的结构式(2,2—二(4—羟基苯基)丙烷,)进一步构建酚类物质的定义。由此引入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接着借助对比醇的定义判断是醇还是酚,让学生学会区分醇和酚,加深理解。

【情景二】探究苯酚的物理性质

展示苯酚软膏以及苯酚软膏的说明书,让学生阅读苯酚软膏说明书。提问:从化学的角度分析苯酚可能具有哪些性质?再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引导学生初识苯酚,组织学生观察苯酚的颜色、状态,指导学生动手做探究实验一,根据苯酚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情况,自主探究苯酚的溶解性。在此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主动地获取苯酚物理性质的知识,传统的教学一般是把物质的物理性质直接传递给学生,显然,这些知识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比教师将知识简单地传递更易接受和掌握。

【探究实验一】物理性质(思考:苯酚不慎滴在皮肤上如何处理?)

学生实验:

(1)组织学生观察苯酚的色、态,并小心的闻它的气味。

(2)溶解性实验(溶剂分别为冷水、热水和乙醇)

重点归纳出苯酚的色、态、味和溶解性。

【情景三】探究苯酚的化学性质

回顾情景二,提出问题1:在苯酚药膏说明书中提到了“放置时间过长色泽变红”,色泽变红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们通过分析色泽变红可能是苯酚与空气中某些成分反应了,首先,我引导学生们分析空气的成分,得出最有可能与苯酚发生反应的物质是水和氧气,设问:苯酚是与水反应而色泽变红吗?根据刚才的探究实验一,学生很容易判断出苯酚变红不是与水反应造成的,既然不是与水反应造成,那就是与氧气反应造成的,说明了苯酚很容易被氧气氧化。

提出问题2:在苯酚药膏说明书中提到了“不能与碱性药物并用”,说明苯酚可能具有什么化学性质?

【探究实验二】苯酚的酸性

(1)验证苯酚是否具有酸性?

提供试剂:石蕊试液、pH试纸、苯酚饱和溶液(约为1mol/L)。

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到苯酚溶液的pH大约在5—6,且浑浊的苯酚溶液滴加NaOH溶液后变澄清,说明苯酚显酸性。但向苯酚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并不显红色,学生产生了疑问,苯酚既然是酸,为何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呢?引导学生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苯酚酸性太弱。因此,苯酚又名石炭酸,那苯酚的酸性究竟有多弱呢?教师演示实验:向苯酚浊液滴加NaOH溶液至澄清,再向溶液滴加HCl至溶液出现浑浊,说明苯酚的酸性比盐酸的弱。接着联系已学过的知识:向CO2的水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会变红,说明苯酚的酸性弱于H2CO3。哪些酸可将苯酚钠转化为苯酚?这样自然地过渡到CO2与苯酚钠的反应,此时苯酚钠与CO2的反应产物是Na2CO3还是NaHCO3?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确定苯酚钠与CO2的反应产物是苯酚和NaHCO3。

思考与交流:乙醇和苯酚都含有—OH,乙醇不显酸性而苯酚显酸性,这说明了什么?

分析:通过相同浓度的乙醇和苯酚的pH和结构简式对比分析,对比苯酚和甲苯的性质,得出结论苯环对有—OH活化作用,使苯酚具有弱酸性。

【探究实验三】苯酚的取代反应

联系前面已学的知识:苯与液溴的反应,推测:将浓溴水加入苯酚中会发生什么反应呢?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实验三,根据已有知识学生很容易得出是取代反应,那么,是几元取代呢?引导学生回忆甲苯与浓硝酸反应的产物,类比类推苯酚与溴水反应的产物是三元取代。接着,我请学生回忆苯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的条件和产物现象,并与该反应对比,哪个取代反应更容易?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苯酚更易取代,为了加深理解苯酚更易取代这个事实,我从苯和苯酚的结构上对比说明,由于—OH对苯环的影响,使得苯酚中苯环上—OH邻、对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易被取代。因而苯酚中苯环的性质与苯的性质有了差异,加深对官能团对所处的化学环境有影响的理解。

【探究实验四】探究苯酚的显色反应

请学生演示FeCl3与苯酚的显色反应,此反应操作简便,现象明显,也常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这也是区别于醇的另一种性质。

性质小结: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用途

【情景四】苯酚的用途

苯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造酚醛树脂、染料、医药、农药等,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条件。但其对人类的环境也带来一定的危害,如有毒“香味”的玩具、以及轮船的苯酚泄漏事件,引导学生更加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情景五】学以致用,整合提升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带着刚才的思考、讨论的结果再次梳理思路,从整体上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最后通过酚类废水处理的流程来运用本节课的知识。

布置作业:

1、教材P55课后习题1、2 、3 、4

2、家庭小实验:遇到FeCl3会变色,请查阅资料,制取蓝黑墨水。

四、说板书

第三章:第一节:醇、酚;第二节:苯酚

(一)物理性质

1、无色、特殊气味的针状晶体;2、常温下,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二)化学性质

1、易被氧化:

2、弱酸性:

3、取代反应:

4、显色反应:遇FeCl3溶液显紫色(检验苯酚)

(三)结构决定性质

(四)用途

化学说课稿15

开场白:各位评委好,我是X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题目是《酸及其性质》,下面开始我的说课,根据新课标理念,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说一下我对教材的认识。

一、说教材

《酸及其性质》是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七单元第一节的内容,酸是《新课程标准》中“主题二:身边的化学物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中的主要内容。本节授课“常见的酸”是酸学习的开始和引领。主要介绍了酸的特征,主要包括两部分的内容: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以及浓硫酸的特殊性质和稀释方法。本节和第二课时酸的化学性质是一脉相承的。

(过渡:基于对教材的认识,下面我再说一说本班学生的情况。)

二、说学情

学生对酸并不陌生,经常接触到酸雨、酸奶、碳酸饮料等名词,也知道许多物质有酸味,如水果、食醋等。通过前面的学习,又知道盐酸能和大理石反应。但是,酸究竟是一类什么样的物质,其组成、结构和性质有什么特点,这些学生并不清楚,也急于了解更多有关酸的知识。这既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也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开始。

(过渡: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掌握浓盐酸、浓硫酸主要的物理性质,能认识到浓硫酸的腐蚀性、吸水性,初步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2、通过酸的化学性质探究活动,提高回忆、类推、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3、通过探究酸的性质的有关实验,逐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过渡:根据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性质。

【难点】

根据实验归纳酸的化学性质。

(过渡: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好的教学方法能够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因此我采用了:)

五、说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实验演示法、讲授法,在教学中我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过渡: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这节课我准备分为三个环节进行,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小结作业。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下面我详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课程的开始,我将向学生展示两瓶未贴标签的酸溶液,一瓶为浓盐酸,一瓶为浓硫酸,并提出问题,是否有什么办法可以区分它们,待学生产生困惑时,我会引导学生研究物质要从性质开始学习,由此引出本节课《酸及其性质》的学习。在导入中,我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设置了疑问,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能够让学生更注重学习的过程。

环节二:新课教学

在新课讲授环节中,我将按照三部分进行展开。

1、几种常见的酸

首先我会请两位同学帮我轻轻摇晃一下这2个试剂瓶,并观察现象,然后揭开瓶盖,小心扇闻味道,并向其他同学描述观察到的现象。根据现象,学生交流讨论后总结出:浓硫酸是无色无味粘稠状的液体,密度比水大;浓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大,打开浓盐酸的瓶盖产生白雾,这是因为浓盐酸具有很强的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生成盐酸小液滴。浓硫酸没有白雾说明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接下来我会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寻找两种酸在生活当中的用途,这样处理也能让学生建立起性质决定用途的学习观,同时也将生活与化学相连,也体现了生活化学的理念。在本环节中我通过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有利于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并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通过强调酸的使用注意安全措施,培养学生实验过程的安全意识。

2、浓硫酸的腐蚀性

根据上一环节,我会直接提出问题,既然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于实验室干燥气体等使用,那么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顺势引入到浓硫酸性质的学习中。在探究浓硫酸的特殊的性质时,我会组织演示实验,并请两位同学协助表演“白水写黑字”、“木棍变黑炭”“水滴布穿”等趣味实验,其他同学仔细观察,通过观察现象,师生共同总结出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它能夺取纸张、蔗糖、布料甚至皮肤等物质中的水分(按氢氧原子个数2:1的形式),生成黑色的炭,我们把这一特性叫作“脱水性”。

通过趣味实验一方面将学生注意力牢牢锁定在课堂上,同时规范了学生的实验操作,也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另一方面让学生亲眼目睹浓硫酸腐蚀的现象,能够更加真实感受到使用浓硫酸要特别小心!

3、浓硫酸的稀释

这个实验比较危险,可能会导致学生受伤,因此我会采取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的方式来进行。学生结合教师的正确操作,以及视频模拟稀释实验的错误操作,总结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方法是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或是用玻璃棒引流,并不断搅拌。在学生对浓硫酸的稀释的操作掌握了之后,我会让学生思考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上要如何操作,教师指导提出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缓解。

该环节中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大胆猜想,再通过错误操作,强化正确操作的必要性,并让学生从浓硫酸的腐蚀性中学会处理应急伤害的方法。

环节三:小结作业

课的结尾,我主要引导学生从盐酸和硫酸的性质,浓硫酸的稀释方法等方面进行回顾,梳理整节课的知识点,使学生对后续的学习产生兴趣,最后并布置课后作业:思考酸还具有哪些性质?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本着简洁、直观、清晰的原则,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第四篇:化学说课稿

化学说课稿

化学说课稿1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2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本节内容分三个课时,我所说的是第一课时《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地位作用分析

“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重要化学概念,物质的量作为联系物质宏观数量和微观粒子数量的桥梁,为学生定量认识物质组成和化学反应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是属于“工具性”概念,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当中会不断使用,因而目前高中各版本教材中均将此部分知识放在了整套教材相对靠前的地方进行介绍。

(2)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单位——摩尔。“物质的量”不但是本节课的重点,而且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它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后边的教学。因此,我将用生活中的现象和以前所学过的长度、温度等基本的物理量进行对比讲解来引入,后将深入浅出的讲清物质的量的概念,但学生未必能明白,所以只有在本节教学和后续的各章教学中帮助学生反复理解概念、运用概念,不断纠正出现的错误,使学生较深刻的理解,较灵活的运用这一概念。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物质的量这一概念及其单位——摩尔的理解。由于物质的量这一概念对于初学者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我尝试采用HPS教学模式,引领学生还原历史情境,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并了解新概念的产生与发展的时代背景,加深对概念内涵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学习了原子、分子、电子等微观粒子,学习了常用的物理量及其对应的单位,这是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但从另一方面看,缺乏联系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桥梁,也就是本课的教学内容,而本节课理论性强,概念抽象,难度大,学生对于本节的概念抽象思维形式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

三、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关于此部分的内容标准要求为“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对于这些“工具性”的概念,《课程标准》淡化了对于概念本身的理解和相关关系的推导,着重强调了对这些概念的应用。不同版本的教材关于“物质的量”的讨论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部分: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

本节课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课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阐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认识并理解物质的量、摩尔概念的内涵

(2)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3)掌握用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描述微观粒子的量

(4)掌握N、NA、n三者之间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还原历史情境,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并了解新概念的产生与发展的时代背景,加深对概念内涵的理解

(2)通过对物质的量概念的建构,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1)通过科学史料的再现,学习科学家热爱科学、勇于创新、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

(2)初步培养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的能力

四、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课标》指出:“从教学方式与实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主动、全面发展目标的关系来看,探究式教学应成为化学新课程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教学方式应体现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因为学习科学的过程是学生构建知识、技能、方法、情感的过程,理解了过程的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会方法,从而自主地获取科学知识。”也就是说教师要处理好“鱼”和“渔”的关系,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节的教学,采用HPS教学模式,还原历史情境,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并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这一概念的产生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使学生在这一概念建立的科学背景下,体会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深对概念内涵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及方法。

学法: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学生对于本节的概念抽象思维形式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因此,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一方面注意学习过程的逻辑性;另外注意高视角、低起点,从学生认识基础出发,加强直观性教学,采用设问、类比启发、重点讲解并辅以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物质的量这一概念的建立、具体实例运用概念、交流评价强化概念、归纳小结升华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解决教学的难点问题。

五、教学程序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师】生活中,我们如何购买面粉?

【生】买面粉是论斤论两,如买50斤、100斤面粉等。

【师】为什么不买一颗或几粒面粉?

【生】面粉颗粒的质量太小,买“大量”的面粉更方便。

【师】“买面粉”的记数思路是“将微小的不可直接称量的物体(面粉) ‘集合’成大量可称的质量”。这个现象启示我们,在记数时有时要采取“集合”的思想:即将部分集合成整体、微小汇成多数。

同样,水是大家很熟悉的物质,由水分子组成,那我们怎么可以迅速知道1滴水(0.05ml,0.05g)有多少个水分子?我们如何“数”这么多的微观粒子?

【生】显然不能一个一个地数,应采取“集合”思想记数微观粒子,即将很多微粒视为一个集合。以此数微观粒子。

随着人们对微观领域认识的逐步深入,人们开始隐隐地感知到:可称量的宏观物质与存在、却难于计量的微观粒子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量的关系。

那么,这种量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宏观与微观这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之间我们如何才能建立科学的联系?

2、呈现问题情境,在化学史中学习

今天,就让我们重新面对这个问题,重温历史,了解科学的发生与发展……

事实上,生活中就有很多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

12只鸡蛋1(dozen)打

1250000张纸 2500(ream)令纸

15000000 粒大米 375(kg)公斤大米

这种“化大为小,化繁为简,意义不变”的简化原理是什么,这种简化的条件又是什么?

在实际工作中,老师也遇到了同样难题,比如:现在我有如下这么多微观粒子,(微观粒子的质量、体积都非常小,我们只有取出极大的量,才能看得见,摸得着,才能用于科学研究)请同学们根据上述简化原理,对它们进行简化后的描述:3.01×1023个钠原子、6.02×1023 个水分子 、1.204×1024 个氧气分子。应该选择多少为一个集合标准来数微观粒子呢?

同学们在解决了一个难题的同时,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难题:我们48位同学就定义了好几种不同的单位,这对于我们来说就产生了交流与沟通上的困难。

因此,我们必须为微观粒子量的描述创建一个国际公认的单位。

问题一:用什么作为计量微观粒子数的单位呢?

19德国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Ostwald,曾经用Mole 这个拉丁文原意为“成堆的”、“大量”名词,描述微观粒子——分子(Molecule)的重量 ,所以,1971年,由41个国家派代表参加的.第十四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就决定用Mole (摩尔)作为计量大量微观粒子的新的单位,符号为mol。

我们刚刚解决了摩尔是什么的问题,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

问题二:这个新的计量单位——摩尔,对应的物理量又是什么?

每一个单位都有其对应的物理量,用以诠释其物理意义。那么,摩尔这一新单位所对应的物理量又是什么呢?

1961年,荷兰化学家、物理学家EAGuggenheim把摩尔叫做“chemists amount of substance——化学家的物质的量”,1967年4月单位制咨询委员会借用了Guggenheim的部分描述,定义摩尔作为“物质的量——Amount of substance ”这一物理量的单位。

因为,“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所以,它就像其它物理量的名称如:“质量”、“时间”一样,不能擅自更改、增减其中的文字。

首先说明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让学生联想已知的长度、质量、温度、时间等物理量,指出物质的量与它们一样是一个基本物理量的名称。其次阐明每个物理量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例如,长度是表明一个物体长短的物理量,质量是表示一个物体含有物质多少的物理量,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而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并让学生联想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些。

正是因为确立了这样一个新的物理量,当我们取“一定数目微观粒子的集合体”作为一个计量对象时,便可以将单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转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物质。

因此,“物质的量”是将物质宏观和微观领域的属性联系起来的纽带。

问题三 1 摩尔的微观物质中有多少个粒子?

在定义一个单位时,我们总是需要有一个衡量标准。每一基本物理量的单位都有它的标准,如质量单位——1kg 的标准是国际千克原器,那么,物质的量的单位———1 mol的标准是多少呢?战国时期,各国的度量衡都不一样,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便利了经济的发展。所以,1971年,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协会(IUPAP)和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协会(IUPCP)达成协议,同意将0.012Kg碳12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作为摩尔的基准。

【计算】已知一个12C质量为1.993×10—23g,求0.012千克12C含多少个原子?

这个数据,最先是由Austrian physicist and chemist——Johann Josef Loschmidt洛斯密德(March 15, 1821 — July 8, 1895)

首先算出,所以,在一些德语国家至今还将这一数据称为Loschmidt number 。但为了纪念Avogadro 对溶液浓度和分子重量研究的贡献,国际计量大会决定将1摩尔物质中所含有的微观粒子数重新命名为Avogadro's number( Avogadro's constant),用符号NA表示。NA的精确数值还没有准确算出,在计算中,取其近似值 6.02×1023。

反之,如果在一定量的粒子集体中所含有的粒子数与0.012Kg 12C中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我们就说它的物质的量是1摩尔,简称1摩。

问题四

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粒子数(N)三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可以举宏观例子,一打有12只鸡蛋,48 只鸡蛋是几打?

显然学生通过迁移规律,就能找出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粒子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n=N/NA

问题五

为什么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的物理量,摩尔是描述微观粒子的基本单位?

【计算】

如果將6.02×1023 美元,分給地球上的所有的人,按地球约6×109(60亿)人计,每个人可分得多少美元?

如果1克米有40粒,按地球约6×109 (60亿)人计,假设人均每年消耗250千克,计算6.02×1023粒大米可供全世界人用几年?

【思考】你对摩尔所描述的对象——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集体有怎样的认识?

由此可见,宏观物质就是再小,如果用摩做单位来描述它们都显得太巨大了。所以,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都只能用于描述微观粒子。因为摩很大,因此,在使用時可以出現小数,其推导单位还有千摩、毫摩等。

问题六

科学上为什么以0.012 kg 12C 含有的原子数作为1 mol 的物质所含的微粒数的标准呢?

学生会联想到相对原子质量的规定标准。教师因势利导,采用论证的方法,引导学生推导出1 mol 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都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从而得出摩尔质量的定义,并分析出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三者的关系。

n=m/M

3、课堂评价与小结

【练习一】判断下列说法正误(正确答案D、E)

A.物质的量既表示一定物质的质量,又表示一定微粒的数量。

B.1mol氧气一定含有6.02x1023个02分子

C.1mol氧约含有6.02x1023个02

D.0.5molNH3一定含有1.5mol氢原子

E.1.204 x1023个H2含有氢原子的物质的量0.4mol

(设题意图:掌握物质的量的含义、应用要点,熟悉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的转换关系,公式见下图。)

【练习二】计算并填下列空格(答案:48克、0.4克、1.5mol和1.5NA)

1.5mol 02的质量是_________克? 1.204x1023个H:分子的质量是_________克?

84克Fe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mol?

含有Fe原子的数目是_________ ?

(设题意图:引出摩尔质量的概念,熟悉物质的量、质量、微粒数的转换关系,公式见下图。)

4、作业

1)以“摩尔”为第一人称,写一篇摩尔的自述(400字左右)

2)完成课后练习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物质的量的产生条件,背景,含义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的物理意义,以及摩尔的概念即可,本节不适宜作过多的联系,可在结束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是属于“工具性”概念,随着化学学习的深入,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当中会不断使用。用一个恰当的比喻,给你一个新手机,你不可能一下子对它的功能了解,但一年以后,你大概都可以闭着眼睛发短信了。

化学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和进行化学计算的“中介”,学生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要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又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化学方程式是继元素符号、化学式之后又学习的一种化学用语。从本节开始,以后所学的化学反应均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会写化学方程式显的尤为重要。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结合教材和课标,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a、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知道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b、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2)能力目标:

通过对具体的化学反应的讨论、分析和解决,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3)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让学生在“想一想、猜一猜、试一试、练一练、议一议、做一做”的教学流程中不知不觉获取新知识。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主动探索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效率。

三、学法指导。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教会学生如何学,是教师的职责,是培养能力的关键。本节课应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讨论、分析,培养其自主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这样做增加了学生参与机会,增强了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程序。

第一步:想一想(温故知新)

(多媒体显示)煤饼燃烧后剩下的煤渣的质量与煤饼相比有什么变化?此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你能用化学方程式把这个反应表示出来吗?

生:变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教案--初三化学43.filesimage290.gif“cropbottom=”44398f“/>

师:这个化学方程式表明了什么?

生:1、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遵循哪两个原则?

生: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师:教案--初三化学43.filesimage290.gif”cropbottom=“44398f”/>是否遵守了书写原则?理由是什么?

生:遵守了书写的两个原则。各物质化学式及反应条件符合事实,等号左右两边C和O原子总个数相等。

设计意图:通过想一想,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为新授知识做好铺垫。通过想一想,把问题做为教学的出发点,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激情,从而引出----如何写化学方程式。

第二步:猜一猜(观察猜想)

(多媒体显示):教材P96图片

师:猜一猜,第一幅图片揭示了一个化学反应是什么?左右平衡了吗?

生:没有。

师:这个式子左右两边H、O原子总个数相等吗?遵守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了吗?

生:氧原子个数不相等。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师:猜一猜,第二幅图片左右平衡了吗?用一个什么化学方程式把它表示出来?

生:左右平衡了。

师:第二幅图中的平衡,是怎样从第一幅图中的不平衡变化来的?什么叫配平?

生:将第一幅图中的H2O的前面配2,H2的前面配2。加在一起就配平了。在化学方程式两边的化学式前边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叫配平。

设计意图:从图片上形象直观的告诉学生,H2和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如何配平的?学生很轻松的就接触到本节课的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为我们下一步突破教学难点埋下伏笔。

第三步:试一试(自主探索)

师:你们看到过“找错误”这样的电视节目吗?现在我们也来试试。有人说,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这样的P+O2PO2

请同学们找出这个化学方程式的错误有那些?

生1:生成物可能不对,应该是P2O5

生2:没有反应条件。

生3:若生成物为P2O5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师:上述的化学方程式应该怎样改正?写化学方程式有那些步骤?

(学生们热烈的讨论,找错误)

点燃

生1:

4P+5O2====2P2O5

生2:第一步,将磷、氧气的化学式写在左边。P2O5的化学式写在右边。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画一条短线。第二步,配平:因为左边有两个氧原子,右边有五个氧原子,两数的最小公倍数10,所以在O2前面配上5,在P2O5前面配上2。式子右边的磷原子个数是4,左边磷原子个数是1,因此要在P的前面配上4。第三步,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把短线改成等号。

师:化学反应的信息是否都反应在化学方程式中了呢?

演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的实验,有气体生成。

生:没有。

师:能不能在化学方程式中表示出这一信息?

生:在氧气的化学示后面用向上的箭头表示。

师:演示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有沉淀产生。怎样在化学方程式中表示这一信息?

生齐答:在氢氧化铜的化学式后边加一个向下的箭头。

师:是不是见气体和固体就加箭头呢?请你们看书自找答案。

设计意图:强化理解、巩固练习。让学生们自主的去探索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使学生在尝试中知道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四步:练一练(讲练结合)

(多媒体显示)

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如不正确,为什么?

点燃

点燃

(1)Fe+O2====FeO2(2)Fe+O2====Fe3O4

2、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铝在氧气中燃烧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水通电分解

(4)一氧化碳(CO)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设计意图:学生动手独立完成,教师来回查看。帮助学生指点、纠正。反馈学生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上还存在什么问题。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本节重点。

第五步:议一议(小结提高)

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是什么?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3、写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意什么?

(多媒体显示):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口诀):

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

写好化学式,记得要配平

短线改等号,条件需注明

气体和沉淀,箭头要分清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本节所学知识,师生共同小结。让学生体会要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第六步:做一做(课节巩固)

1、教材P98:1题、3题、4题。

2、根据信息写化学方程式

(1)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等有害气体,可在用铂、钯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一种气体和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一种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在宇宙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常装有液态肼(用N2H4表示)和液态双氧水(H2O2),它们混合时发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学生的做,反馈学生存在的问,下次上课时予以纠正。布置相应的针对性训练题。

化学说课稿3

㈠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学习过初中的《常见的酸——硫酸》基础之上的,对其物理性质和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是在学习过电离理论及氧化还原知识的基础之上来进一步认识浓硫酸的性质。硫酸中的硫元素处于最高价,在浓硫酸中硫酸主要以分子的形式存在,这就决定了它有别于稀硫酸的性质即它的特性,在特性中的强氧化性又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重要性质,硫酸是强氧化性酸的代表,所以这部分内容,既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又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教材的编排中体现的五条知识脉络

⒈知识线:

知识发展线索:酸的通性——稀硫酸的性质——浓硫酸的特殊性——氧化还原反应。

内容深广度(要点):认识酸的通性--知道稀硫酸的通性--掌握浓硫酸的特性-----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⒉学生认识发展线:

学生的认识发展脉络:首先从初中化学的有关内容入手,先复习稀硫酸的性质,然后通过活动质疑,为物质的性质的预测提供思路。

⒊问题线:

通过“思考与交流”,应用初中化学知识了解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再通过设计阅读导向性问题提纲引出浓硫酸的化学性质,最后用科学实验解决问题。

⒋活动线:

学生阅读课本获取信息,学生动手实验,小组讨论,教师演示实验。

⒌情景线:

生活素材--课本素材--科学素材---生活素材。

五条线索间的关系:在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中,知识线和学生认识发展线确定了教学的目标,问题线、活动线和情景素材线展现了实现目标的途径。

㈡学情分析:

⒈已知:学生在初中已掌握了硫酸所具有的酸的通性,因而我在本节课中仅以知识回顾的方式提出,使硫酸知识完整化

⒉想知:浓硫酸脱水性和吸水性的有关知识

⒊未知:学生在初中几乎没有涉及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因而我认为这是本节课需要用探究的方法重点突破的内容

⒋实验探知:采取学生做实验,亲身体验,分析得出结论的方式,强化脱水性和吸水性的概念及区别

㈢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和教学实际,将教学目标细化为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复习回忆巩固稀、浓硫酸的共性:酸性;②、探究识记浓硫酸的物理性质;③、通过探究理解掌握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④、阅读自学,通过对硫酸性质的认识明确其用途。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无机物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阅读、查阅、讨论和概括有关硫酸的知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以及信息加工能力;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硫酸的重要用途,认识硫酸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

③通过实验探究活动,体验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创新的良好品质。

④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

㈣教法与学法:

⒈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自主学习

⒉学习方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以下学习的方法

①阅读: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书本,找出重点,归纳整理。

②观察: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全面科学地观察事物,获取有效信息。

③联想:将硫酸知识与大量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实际应用建立联系,实现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的有机结合,并完成知识的迁移应用。

④推理:指导学生正确运用氧化还原,电离理论等观点对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由表及里,揭示反应本质。

⑤对比:通过稀硫酸和浓硫酸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中表现氧化性粒子的不同,分析酸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酸的根本区别;辨析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

⑥分类:浓硫酸属于强氧化性酸,掌握分类方法为下节课学习浓消酸打好基础。

㈤教学流程:

一、温故引新,以例激情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意

【课件投影】:请观看硫酸的几幅图片。

xxxx北京某某大学生用浓硫酸伤害动物园中大黑熊事件

20xx年深圳某女士被浓硫酸毁容。这几幅图片中都和硫酸有关,这些事件为什么和硫酸有关

电视上某台出现的错误广告

【设计意图】: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通过这些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展开课题教学。

【简要实录】:学生观看图片,教师引导,引出课题,并同时带著疑问来学习,学生学习兴趣倍增。

(二)复习旧课,奠定基础

【思考与交流】初中我们学过习硫酸的化学性质,请同学们思考酸的通性以及稀酸为什麽具有这些性质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已经学过的稀硫酸的性质的复习回顾,使学生增强求知欲,学生很想知道浓酸的化学性质,激发了探索知识的欲望,为学习浓硫酸的性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学生活动】:教室先很安静,学生认真思考,不一会儿学生自己迅速与前后左右周围同学开始讨论,马上就有学生要起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其他学生有的着急补充,学生自己整理出了稀硫酸的五个方面的性质,即酸的通性。这一活动也使我感觉到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

二、探究实验,自主学习

设计自主学习导向性信息,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

问题1、为什么实验室制备氢气时常用浓硫酸来干燥?

问题2、浓硫酸滴在纸上或棉布、木条等有机物上有何现象?

问题3、实验室里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往往用稀硫酸或盐酸,而不用浓硫酸或硝酸,这是为什么?

问题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让我们攀越硫的价态的最高山峰去领略它的特别的风光。H2s----s-----so2-------H2so4请根据硫的价态,联系氧化还原的相关知识推测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生的主动性,把教学内容设计为若干个问题,从而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着眼于“引”。启发学生“探”,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

【学生活动】:学生对于硫酸的知识有一定的基础,此时求知欲刚被激发起来,所以当我要求看书时,学生很认真的看书,教室一点声音也没有,从表情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被调动起来,很想自己在书中找到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动眼,动脑,开始思索,探求,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欲望。怎样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启发大胆放手实验。

【实验内容】:分组实验探究一浓硫酸的吸水性

【实验器材】:烧杯、培养皿、浓硫酸、稀硫酸、热水

【实验步骤】:

1、取两只干燥的空烧杯,罩在热水上,充满水蒸气

2、把充满水蒸气的烧杯分别倒扣在装有浓硫酸、稀硫酸的培养皿上观察现象

【实验内容】:分组实验探究二浓硫酸与胆矾

【实验器材】:培养皿、玻璃棒、药匙、胆矾、浓硫酸

【实验步骤】:

1、在培养皿中加入一些胆矾。

2、加入少许浓硫酸,观察固体和溶液的颜色变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真实验,感悟:化学从实验中来,化学离不开实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学生两人一组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动手整理实验结论。教师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巡回指导,纠正个别同学的错误操作。完成学习任务。

【课件投影】:

问题:

1、生成的灰白色物质是什么?

2、回忆初中我们学习过胆矾的加热实验现象?

【设计意图】:激疑。回忆对比旧知识,明确内在联系,培养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后面浓硫酸强氧化性的学习埋下伏笔,留下悬念。

【简要实录1】:学生认真思考,踊跃参与。学生归纳出通常可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有:H2、o2,N2、co、co2、cH4、so2、Hcl、c12等。这样,无序的知识变得有序起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好多同学要求说说自己的观点。

张国宝同学:因为胆矾失去了结晶水,说明浓硫酸能够吸收结晶水,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陈辉同学:胆矾失去了结晶水,说明浓硫酸能够吸收结晶水,认为应有脱水性。

【简要实录2】:学生分成了两部分,大部分支持张国宝的观点,小部分支持陈辉的观点,学生开始强烈的需要知道哪个结论正确。教师相机引导,谁对谁错,科学才有说服力,继续实验,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急于动手操作。【实验内容】:分组实验探究三“黑面包”实验

【实验器材】:浓硫酸、水、蔗糖、烧杯、玻璃棒、试剂瓶、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在200mL烧杯中放入20g蔗糖,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迅速搅拌,观察实验现象

【设计意图】:亲身实验,以体验为基础,培养观察能力与描述现象的能力。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完成结论,享受求知后的乐趣。

实验要求:组内合作,注意实验规则,记录实验现象。

【学生活动】: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探究,归纳小结“黑面包”实验发生的条件。学生分组实验,分别用稀硫酸、不加水的浓硫酸、加水后再加浓硫酸来进行“黑面包”对比探究实验,明确“黑面包”实验发生的条件。

【实验现象】:

1、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物质;

2、有大量气体冒出;

3、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学生活动】:

1、吸水性:是指吸收水分或夺取结晶水合物中的结晶水,形成一系列稳定的硫酸水合物,但是被干燥的物质本质未变。

2、脱水性:是指将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的原子按水的组成(2:1)脱去,生成水分子使蔗糖碳化。

【学生疑问】:在“黑面包”实验中,为什么体积会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炭,如同一个“黑面包”,刺激性气味气体是什么?这又体现浓硫酸的什么性质呢?

【实验内容】:教师演示实验探究四铜与浓硫酸的反应

【实验器材】:酒精灯、试管、试管夹、铁架台、品红溶液、铜丝、单孔塞

【实验步骤】:

1、按教科书上的图组装仪器

2、加热大试管底部

3、观察现象

【设计意图】:激活旧知识。激发好奇心。培养观察能力、叙述能力。

【教师提问】:

1、铜片与浓硫酸能否反应?

2、根据反应现象你认为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反应中的浓硫酸表现出什么性质?

【学生活动】:学生先独立思考三分钟,然后同组之间相互交流,展开充分讨论。由于同学之间的观点不一致,组内成员之间、甚至组与组之间都展开了激烈争论。最后,在老师的鼓励之下,同学们踊跃发言,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学生印象深刻,理解透彻,思维活跃。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学生归纳整理出以下内容。

1、加热能反应。

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具加热溶液又呈红色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硫;溶液稀释后呈蓝色说明有铜离子生成。

3、高敏同学上黑板写出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cuso4+so2↑+2H2o,铜是还原剂,浓硫酸是氧化剂,浓硫酸既表现出氧化性又体现出了酸性。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讨论出:稀硫酸的弱氧化性表现在它电离的H+,而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表现在硫酸分子中+6价的硫上。

【学生活动】: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cuso4+so2↑+2H2o,铜是还原剂,浓硫酸是氧化剂,浓硫酸既表现出氧化性又体现出了酸性。

【设计意图】: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的相互讨论,是一种多项信息交流,思维相互撞击的重要模式。特别是在学生之间,语言特点接近,相互讨论有利于开阔思路、促进理解增强协作精神。讨论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要及时做出反馈,调控好讨论的方向。

【教师引导】:回忆“黑面包”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前后呼应,加深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的认识。学会辩证的认识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现象和化合价升降理论推理、思考并回答: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将碳氧化成二氧化碳,而本身被还原成二氧化硫,同时有水生成。

【学生活动】:浓硫酸能氧化某些非金属单质(c、s)

c+2H2so4(浓)co2↑+2so2↑+2H2o

【教师小结】:总结硫酸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掌握硫酸的脱水性,吸水性,重点理解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三、迁移应用,巩固提升

【投影展示】:给出探究引新时提出的几个问题,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学习效果评价。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活动】: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在学生中间指导。

【投影展示】:课堂练习,课下研究性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作业思考提升,巩固所学知识。

化学说课稿4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我说课的内容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第一课时。接下来,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为教学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过渡: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原电池的概念、原理和组成条件。在选修模块④中还将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本节课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为选修奠定必要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过渡: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二、说学情

本阶段学生已经预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在必修一的第二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懂得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这样就有利于理解原电池中的电子转移问题。在必修一的第一章我们还学习了物质的量的计算,对电化学的有关计算应该比较容易入手。

(过渡: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能说出原电池的概念和原理,探究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2、通过对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化学实验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望,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过渡: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原电池的概念和构成条件。

【难点】

用已经学习过的有关知识探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条件和装置。

(过渡: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重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

(过渡: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是最关键的一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在课程开始我会出示图片燃煤发电的相关过程,引导学生分析燃烧的本质及其能量的变化。学生经过讨论分析,可以明确燃煤的能量变化过程是“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整个转化过程本质就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而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我将继续提问:既然燃煤发电要经过多次能量转化,能量的损失比较大,那能否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呢,又应该怎么做呢?从而引入本节新课。

这种通过问题情景的引入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又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进入学习主题,避免思维的盲目性。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原电池的概念

让学生自己动手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在导线之间接入灵敏电流计的实验。让学生观察铜片端、锌片端以及电流表的变化。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铜片端有气体产生,锌片会溶解,电流表会发生指针的偏转。对于这个现象我会设置一系列问题对学生进行探究思路引导。问题1:产生的气体可能是什么?电流表发生偏转说明了什么问题?铜片一端和锌片一端发生了什么反应?电子的流动方向是怎样的?学生按照之前的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得出结论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电流表偏转说明有电流产生;铜片端发生了还原反应,锌片一端发生了氧化反应。在电学中,电流的方向与电子流动方向相反。在外电路中,电流方向是正极到负极,电子流向是负极到正极。电子从原电池的负极流出,经过导线流入原电池的正极。进而提出像这种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作原电池。

2、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接下来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习的铜、锌分别与稀硫酸反应的知识,并且根据实验现象继续向学生提出问题“实验2—4中哪种物质失电子?哪种物质得电子?阴离子聚集在哪一极,阳离子聚集在哪一极?”学生回答出该问题问题。我会利用多媒体展示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微观示意图,使学生直观的观察到原电池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如电子的定向移动,以及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引导学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原电池总反应方程式,得出原电池的原理。

在初中物理已有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通过电流的方向来确定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并和学生一起讨论总结判断正负极的其他方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在大脑中对原电池的概念有一个更清晰直观地了解。

通过这些问题,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实验设计的思路和实验操作的原理,顺利完成实验;又可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掌握质疑问难的.方法,提高质疑释疑能力。

接下来是关于对组成原电池的条件的探究,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采用科学探究的形式,为学生准备一系列的实验器材,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探究的形式自己设计实验来判断组成原电池的条件有哪些。学生在互相交流和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出一系列的实验。

通过一系列实验的探究、小组间的交流,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两极一液一回路。“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及解决为主要线索,教学中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探究过程中的合作与互动,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环节三:巩固提高

设置两类练习题,一类是巩固知识的习题,另一类是带有趣味性的生活应用题。一方面是学生对本堂课学习情况的反馈,同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巩固加深。

(1)给出一系列装置让学生判断哪些可以组成原电池,并标出正负极。

(2)学生设计实验:制作一个水果电池。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或回答学习的感受。

布置作业:预习发展中的化学电源部分。

化学说课稿5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3节《物质的量》。第二章主要讲述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浩瀚的大海美丽而富饶。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含有80多种元素,钠和氯既是其中含量较高的元素,也是典型的金属元素和典型的非金属元素。钠、氯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具有怎样的性质?我们应该如何进行研究呢?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系统研究钠及其化合物、氯及其化合物,可以定性认识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用途。通过学习一个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建立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间的联系,可以帮助我们从定量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通过第二章学习,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5个方面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本章共有三节,本课是第三节,主要讲述国际上采用的一个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承载着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的和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三节内容。“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中一年级学习的重点内容。本节教材是学习摩尔和摩尔质量概念的基础上,介绍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这对学生学习有关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打下重要基础。本节主要内容有气体摩尔体积概念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实际上是特殊概念和一般概念的关系,教材编写采用特殊到一般的顺序,也是符合认识的一般规律,认识总是从特殊开始的。本课以问题导入,共有“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三部分内容。具体来说,先介绍物质的量、摩尔等概念,继而介绍了气体摩尔体积。然后介绍了物质的量浓度。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需要将初中所学的知识由点构成线合理关联起来,更需要在掌握的事实性知识的基础上开始建构并逐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学科观念,指导高中阶段后续内容的学习,从而实现学科素养的提升。

二、说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摩尔是物质的基本单位,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懂得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涵义。

2.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3.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4.学会从微观角度分析宏观问题,加深对物质的量的概念的理解。

(二)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学习物质的量,从宏观上持续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能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宏观化学现象,进一步发展宏观现象与微观变化之间的联系。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通过学习物质的量知识,认识物质是在不断运动的,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物质的量、质量和摩尔质量之间关系模型。通过该模型理解物质的变化,为后续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运动的,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物质的量、质量和摩尔质量之间关系模型。通过该模型理解物质的变化,为后续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实验探究,加深对物质的量的理解,体会实验探究在化学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养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通过学习,具有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增强探究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摩尔是物质的基本单位,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学会从微观角度分析宏观问题。

2.难点:从微观上解释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大约相同的原因。

四、说学情。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化学知识。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学生熟悉了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从宏观上认识了物质。但本节介绍了一个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对学生来说比较生疏,难以理解,需要教师耐心细致地讲解。

五、说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探究式、问题诱导法

六、说教学准备:师准备实验器材、课件等。

七、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

1.师谈话:从宏观上看,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之间是按照一定的质量关系进行的,物质是可称量的。从微观上看,化学反应是微观粒子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而微观粒子是难以称量的.。那么,对化学反应进行定量研究时,能否将可称量的物质与难以称量的微观粒子之间联系起来呢?为此,国际上采用了一个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2.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里边的知识。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探究一:物质的量概念

(1)生阅读教材,思考探究问题:

①物质的量是用来计量什么的单位?

②什么是物质的量?

③物质的量的符号、单位、单位符号。

④什么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是什么?通常怎么表示?

⑤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N)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2)生小组内交流讨论探究成果。

(3)师根据生交流讨论情况讲解知识。

2.探究二: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1)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①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mol可以计量哪些微观粒子?

②1mol不同物质中所含的粒子数相同吗?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吗?为什么?

③什么是摩尔质量?符号、常用单位呢?

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生小组内交流分享。

(3)师根据生探究讨论情况,讲解指导。

①所有微观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电子、质子、中子等)。

②1mol不同物质中所含的粒子数是相同的,但由于不同粒子的质量不同,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也不同。

③摩尔质量的概念

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3.讲解例题,巩固知识。

[例题1] 26.5 g Na2CO3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二)气体摩尔体积

1.师提问:测量气体体积往往比称量质量更方便。所以,气体一般都是测量体积,而不是称量质量。那么,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生思考与讨论:

(1)在一定条件下,1 mol不同物质的体积如下表所示。观察并分析表中的数据,你能得出哪些结论?与同学讨论。(见教材) (2)物质体积的大小取决于什么?

(3)什么是气体摩尔体积?其符号、常用单位分别是什么? 3.生交流与分享。

4.师根据情况指导分析。

(三)物质的量浓度

1.生阅读教材,探究问题:

①什么是物质的量浓度?其符号、常用单位分别是什么? ②怎样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2.生小组内交流问题。

3.师讲解:

①物质的量浓度表示单位体积的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也称为B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为。

②[例题2]配制500 mL 0.1 mol/L NaOH溶液,需要NaOH的质量是多少?

4.实验:配制100 mL 1.00 mol/L NaCl溶液。 (1)师指导实验:

①计算需要NaCl固体的质量。

②根据计算结果,称量NaCl固体。

③将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NaC1固体全部溶解。

④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100mL容量瓶(如图2-25),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将洗涤液也都注入容量瓶。

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⑤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离容量瓶颈部的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⑥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

(2)生做实验。

(3)生思考与讨论:

①为什么要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也都注入容量瓶?

②如果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时不慎洒到容量瓶外,最后配成的溶液中溶质的实际浓度比所要求的大了还是小了? ③如果在读数时,仰视或者俯视容量瓶上的刻度线,最后配成的溶液中溶质的实际浓度比所要求的大了还是小了? (4)师讲解:

①同一物质的溶液浓度不同时,有时在某些性质上会表现出差异。我们在实验室中做化学实验或进行科学研究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浓度的溶液。所以,在实验室中不仅用固体物质来配制溶液,还经常要将浓溶液稀释成不同浓度的稀溶液。

②在稀释浓溶液时,溶液的体积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即在溶液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四)练习巩固。

环节三:全课总结。

八、说板书设计。 第三节 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二、气体摩尔质体积 三、物质的量浓度

化学说课稿6

尊敬的各位评委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电解原理》,下面我就从说教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二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的第一课时的内容---电解原理。电解原理属于电化学知识,是中学化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涉及到理论知识,又与元素化合物知识密切相关。学生已经学习了电解质的电离、原电池,知道化学能是如何转变为电能的,因此电解原理是以上知识的延续,更是研究其应用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考纲的要求,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三个维度:

1.知识技能:①通过实验探究,掌握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

②能够正确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

③能够正确判断电解产物,并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电解方程式

2.过程方法:通过对电解原理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探究等能力,巩固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组实验和讨论,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可知:本节课的重点是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则是本节的难点即①电极反应的书写②电解产物的判断③电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及突破本节的重难点,我采用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教法】本节的教学通过实验探究、动画模拟、以旧带新、合理演绎等方式突破难点。

【学法】利用问题和实验的层层推进,引导学生通过推理、判断和概括总结的程序进行学习

三.【课堂教学过程】

设计理念 根据本节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我设计了引出问题——实验探究——讨论分析——总结归纳——实践应用的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引发兴趣

模拟生活中推销员推销净水器的所做的两个对比实验:(1)在一小烧杯中放入自来水,插入两电极通电,一会儿水变黄,说明现在的自来水污染严重。

(2)在一小烧杯中放入净化过的水,插入两电极通电,一会儿水依然澄清。以此证明,他们推销的净水器是多么的重要。事实真的如此吗?以此引出电解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引出电解话题,指出推销员利用电解原理进行推销,以社会热点话题导入新课。

(三)问题探究,理解重点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交流、研讨”活动,让学生分析电解NaCl的装置示意图,补充第一个问题:这个装置由哪几部分构成?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并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

通过第一个问题让学生总结构成电解池装置的条件,即电源、电极、电解质溶液、闭合回路。

再以学生以知离子在电场中会定向移动为起点,设计问题串,分析熔融NaCl中Na+和Cl-会移向哪极?再指出他们在电极上发生什么反应,总反应是什么。利用多媒体进行微观演示,学生通过直观展示电解过程中的变化,离子移动方向、电子方向等进行讨论,归纳总结出电解、电解池的概念,指导学生学生利用学过的氧化还原知识书写电极反应式,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半反应、电极反应的概念,提出阴阳极的概念。

本部分以问题引导,多媒体动画演示,学生小组讨论等多种手段的有机结合,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对电解原理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合作意识。

(四)巩固延伸,突破难点

多媒体展示问题组2:

1、电解质电离的条件是什么?

2、电解质溶液中,除了溶质电离出的`离子,还有其它离子吗?

追问:当电极周围存在多种离子时,是一起反应,还是有先后顺序?

以问题串自然过渡到实验探究(二)电解CuCl2,

通过教师演示实验,规范学生了实验操作,也为学生建立一个科学严谨的态度。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观察、记录现象。在观察过程中,学生会发现石墨电极一端有气泡产生,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帮助学生分析出正确的实验结果。并写出该电极反应式,在石墨的另一端有红色固体物质析出,教师须强调生成的铜覆盖到电极的表面,而不是进入到溶液中,并分析其原因,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电解的实质。

通过观察现象,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解反应式。引导学生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团结合作精神。

(五)归纳总结,完成学案中的课堂达标练习。

由学生自主完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总结以及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

【教学反思】:

我认为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注意两个问题:

1、教师“讲”占用的时间要适中

教师“讲”占用的时间多,学生的交流讨论就不可能充分,表达不出自己的探究结果,不能激励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同样教师的引导启发时间也不能太少,否则学生就不知道该赶什么,探究过程就会变得松散,缺乏重点。

2、教师的“帮助”要适度

探究中点拨要适中,既不能处处都帮助,限制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又不能放任自流,致使课堂处于失控的状态,要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乐趣。当然,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总结,才能把握好这个度。

化学说课稿7

1. 教材分析

1. 1教材的内容和特点

(1) 内容:本节内容选自高中化学课本(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两部分内容:一部分内容是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以及燃料的充分燃烧,另一部分内容是从节约能源、提高燃烧效率的角度,说明研究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授课安排为1课时。

(2) 特点:本节内容有关理论的教学要求并不高,但重视对学生进行能量观点的教育;本节内容较多地渗透了化学社会学的观点,联系实际的面较宽;本节内容还安排了一个“要求学生就家庭所用燃料问题进行调查”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教材也重视教学内容的更新,编入了一些学生能接受的现代科学知识,如资料中的火箭利用高能燃料的燃烧升空等。同时也编入了一个家庭小实验、资料图表等,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使家庭作业不仅仅限于笔答,增加了学生动手实验和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

1. 2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作为高中化学的第一章的内容,在全书乃至整个高中化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作为主要线索贯穿在整个高中化学教学中。本节内容作为连接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纽带”,正好符合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需求。这是教材体系的总体安排,新教材除了以物质结构知识统帅整个化学教材外,还以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来组织教材。本节内容与高三的“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中和热”等知识前后呼应。高一侧重介绍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基本概念,高三侧重介绍计算。这样做,通过教材精心设计知识的台阶,避免由于知识台阶设计不合理而使学生出现大面积的分化。同时,由于难点分散,也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关概念的教学放在高一教材中是通盘考虑整个高中阶段教学内容和要求的结果。

1.3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化学反应所释放出的能量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因此研究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即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是重点,学生刚从初中上来,学生虽然学习了很多有关燃烧的反应,但对化学反应中伴有能量的变化只有大致的印象,因而,化学反应中能量观点的建立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了解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学习资料的查找,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自学能力。又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学生进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通过化学实验的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通过设置家庭小实验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学情分析

在初中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很多有关燃烧的反应,对化学反应中伴有能量的变化有大致的印象,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分组实验来探究化学中能量变化;同时,通过比较燃料的燃烧条件和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使学生乐于探究如何提高燃烧高效率、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等前沿课题。

4.教法设计

4.1课的引入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课前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领取“常见的能源有哪些”、“初中学过的燃烧反应有哪些”、“我国的煤炭储量及分布情况”、“能源的利用与人类进步”等资料收集任务,每个小组推选一人在课堂上作简短汇报(每组限时1.5分钟),教师总结后引入新课。这样处理能让学生学会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并用化学语言进行表述,了解化学与社会和科技的密切联系。

4. 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采取“引导—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

在已准备好所需化学物品的前提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得出:铝片和盐酸反应要放热,使溶液的温度升高: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要吸热,使玻璃片上的水结成冰。从而合学生进一步明确化学反应伴有能量变化,常常表现为热量的放出或吸收,并联系能量守恒定律,引导学生总结出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不相同是能量变化的原因所在。这样处理能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现象—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同时在实验的基础上突出重点,也对学生进行了能量观点的`教育,突破了难点,这样也使学生获得自主发现的快感,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4.3燃料的充分燃烧采取“自学—讨论”的教学模式

在已布置研究学习课题“调查家庭所用燃料的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质疑、集体讨论等形式,并创设下面几个问题:

(1) 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2) 燃料不充分燃烧会造成怎样的结果?

(3) 为使燃料充分燃烧,空气是否越多越好?

(4) 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采取哪些措施?

(5) 解决能源危机的途径有哪些?

(6) 高效、清洁利用煤的重要途径有哪些?

(7) 煤直接燃烧会对环境会产生什么污染?

这样处理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珍惜资源、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5. 教学过程

本节内容的教学过程设计总体思路为:

结合我国的国情

能量利用

引出

人类的文明史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燃料充分燃烧

煤的综合利用

新技术的开发

放热反应 充分燃烧 充分燃烧

吸热反应 的条件 减少污染

6.反馈练习

由于本节课对理论教学的要求并不高,故本节课的反馈练习比较简单,以课本的课后习题为反馈练习。见课本P24。

7.布置作业

写一篇关于充分利用家庭燃料问题的调查报告。(最好有自己的观点和创新意识)

附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体现重点

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能量守恒

化学反应(据能量变化为)可分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E(反应物)>∑E(生成物)------放热反应(能量释放)

∑E(反应物)<∑E(生成物)------吸热反应(能量贮存)

二、燃料的充分燃烧

1. 条件:足够多的空气;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2. 实例:煤的气化或液化

三、当今能源技术及未来展望

化学说课稿8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是新课标教材(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内容。全章以及在整个中学化学课程中的地位:本章开始学生初步、系统地接触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在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之后。在本节中,学生初步尝试从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去探索(金属)物质化学性质;从基本原理去深化对这些性质的理解,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掌握后,可以驾轻就熟地学习后一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茹下教学目标:

A、认知目标: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且能用金属活动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B、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体协作的能力。

c、情感和价值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重点和难点:

A、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本课题的重点。

B、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作出判断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教法和学法:

A、本章主张自主学习为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B、本课题是比较系统地认识一类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形成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本节课学法指导的关键,对金属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思维,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如何对比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五、教学手段及评价方式:实物呈现,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侧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思路的综合评价。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堂:

以生活中的事例“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的'外观很相似,常被不法商贩用来冒充黄金牟取暴利,我们可用什么办法来鉴别它们呢?”引入,同学们能够想到的多数是利用其物理性质,告诉同学们除物理性质以外还可以利用它们的化学性质,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列举在生活中了解到的金属的反应,比如铁的生锈,铜绿的产生,铁质菜刀为什么表面是黑色而刀口是银白色等,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二)复习旧知:

初中已经接触到一些金属,这里复习金属的物理性质,让学生认识金属的通性;复习和金属相关的化学性质,并分类归纳:铁可以和氧气反应,活泼的金属可以和酸、盐发生置换反应等。最后总结性思考这些反应中金属原子的失电子情况,引出性质和结构的相互关系。

(三)提出问题:

在学习金属跟氧气的反应时,采取“回顾—引导—自学—讨论—得出结论”的教学模式。铁可以和非金属单质氧气反应,那么其他的金属呢?从金、铁、镁和氧气的反应看,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可以让学生去思考:更多的金属呢?水到渠成的提出典型金属钠、铝分别和氧气反应的情况。

(四)师生互动,边讲边实验,探究钠的相关性质。

展示钠的存放,取用和切割,从中让学生领悟钠的物理性质;从切割后截面的颜色变化让学生体会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考,去认识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并根据化合价自己去尝试书写反应方程式。为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主体的理念,接下来让学生去思考钠燃烧的情况怎样,让学生自己去取用,切割钠,提供必要的仪器让学生去加热钠,使之燃烧,观察现象,比较性的提出问题,引出钠的燃烧反应。从产物的颜色认识到这是不同于氧化钠的新的物质,此时引导学生从化合价的角度初步认识过氧化钠。

(五)比较着做实验,认识铝和氧气的反应。

从钠的反应和镁、铝表面有氧化膜的层次,让两位学生比较着做实验,观察铝在打磨掉氧化膜前后两种情况下加热融化后的现象,让学生自发思考为什么现象会一样?认识到反应的发生,体会到致密的氧化膜的保护作用。让学生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开放性的思考对铝的氧化膜的认识,可以作为课外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的拓展,提高学生能动的学习和收集材料并加工整理的能力。

(六)总结课堂:

总结性的让同学们先讲讲这节课我们所学的知识点,让后教师归纳一下。在以布置一些针对性的作业结束课堂。

化学说课稿9

开场白:各位评委好,我是X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题目是《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下面开始我的说课,根据新课标理论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设计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说一下我对教材的认识。

一、说教材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这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高中化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通过对初中化学的学习,了解了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而在前一专题中又学习了化学键的相关知识:一般来说,化学键的键能越大,键就越牢固,物质的化学活性就越小。在此基础上,就比较容易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首先取决于反应物分子的内部结构即内因,外界条件如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在必修1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可逆反应的概念,此时,通过实验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了解化学反应的限度,知道什么事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

因此,教材编排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即从易到难,层层推进,保持了学习的连贯性。

过渡:这是对教材的认识,下面说一下本班学生的情况。

二、说学情

高中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了初三和高一年级化学课程学习,已经储备了一定的相关知识,诸如温度、压强、催化剂、表面积及浓度等因素对化学速率的影响,积累了一定的化学方程式,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基本养成了思考、讨论、探究的习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不是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而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问题解决,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体会化学学习的乐趣,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过渡: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基本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认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并能用于说明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形成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

过渡:下面我再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难点】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过渡: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下面谈一下我的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实验来学习,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最具有说服力。教学时,应及时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同时利用这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活跃学生思维,学会或增强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时,使学生认识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引导学生寻找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掌握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提高识记的效果。

过渡: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这节课我准备分为四个环节进行,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巩固提高,小结作业,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下面我详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虽然属于化学基本理论教学,但并不枯燥。在进行化学反应速率的教学时,先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模拟题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再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验证假设,得出结论;最后再回到生产、生活,利用所学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用幻灯片展示两个图片引出生活中的化学反应有快有慢,并启发学生举例,最后抛出问题。

这样设计密切结合学生已有的化学反应知识,从“问题”直接引入新课题,使将要学习的内容一目了然。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从实验探究入手创设学生积极探究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

1.化学反应的快慢的教学

组织学生讨论在物理上用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那么在化学上怎样定量的表示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慢呢?运用物理知识引出化学反应的速率的概念加强化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

学生阅读课本,归纳出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表达式及单位。通过自学对3个要点的总结,对学生掌握知识起到了一个循序渐进的作用,培养了学生自学和总结的能力。

解答习题,巩固化学反应速率的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通过习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突破了本节课的第一个难点。

通过归纳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化学反应速率是标量,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

(2)化学反应速率实际上指的是某物质在某一段时间内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而不是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

(3)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而且必须注明反应物质;

(4)对于有纯液体或固体参与的化学反应一般不用纯液体或固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它们不存在浓度的改变;

(5)同一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例如:N2 + 3H2 =2NH3 中ν(N2):ν(H2):ν(NH3)=1:3:2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教学

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快慢主要取决什么?一个实验的结果会受到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它们是如何影响的.?来进行质疑。鼓励大家大胆猜想,然后让学生动手用所提供的实验用品和试剂进行自主探究验证。从几组实验比较得到结论:实验的结果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浓度、催化剂、表面积等。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催化剂的材料,了解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这样设计是实现学生学习中自主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主动参与,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以及收获探索真知的成就感,极大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配合指导阅读,拓宽视野,感受理论和实践的练习以及化学为我们生活生产的服务,激发他们的求知意识。

第三环节:巩固提高

根据本节课学习内容,为学生选取针对于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判断的练习题。

这个环节是学生巩固学习成果,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通过练习强化两个知识点,进一步达到学习目的,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通过点评、归纳、纠正错误,揭示解题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第四环节:小结作业

请学生起来谈谈本节课收获的知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固体表面积、反应物的状态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教师补充评价,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了让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得到升华,从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分散解决难点。培养学生的化学严谨性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本着简洁、直观、清晰的原则,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化学说课稿10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一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这节课我主要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地位和作用

首先看教材。本章是从化学学科内容方面展开化学科学,是连接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刚上高一的学生,处于初高中过渡时期,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只是简单掌握了一些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还没有把分类形成一种方法,没有形成化学学习的思想。本部分教学内容正好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物质及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进而掌握分类方法,形成分类观。

三、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我放在帮助学生形成物质分类思想上。分类思想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之一。本节教学设计的重点在整合与落实三维学习目标,尤其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二维目标的落实,创设情景让学生尝试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让学生从中体会分类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增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品质。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会物质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化学物质的性质,更好地了解化学物质的应用,懂得物质的分类就可以实现由“掌握了一种物质”向“贯通一类物质”的转变,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学目标

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知道分类的多样性,知道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从日常生活中学生所遇见的一些常见的分类事例入手,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将所学过的化学知识从自己熟悉的角度进行分类,将不同的知识通过某种关系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

3、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思想,体会掌握科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增强学习化学、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的兴趣。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本部分教学内容少,也很简单,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容易会使学生产生枯燥厌学的情绪。所以本节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的“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的教学模式,在共享集体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所学知识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六、教学过程设计

1.指导思想

教学设计的主线就是以分类观为核心观念,通过活动探究教学模式,把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教师不断地创设思维情境,问题连锁,环环相生,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深入探究,由分类的意义到分类有标准到分类方法到分类应用,层层递进,使学生的感知由生活到化学,思维由浅入深,达到课程标准对本部分教学内容的要求。

2.教学流程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设计为四个模块,即分类的意义、分类的含义、分类的方法、分类的应用。

模块1:生活中的化学——分类的意义(思维的发散阶段、分类方法形成的感知阶段)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分类方法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是有实际意义的`,这种方法对我们的生活很重要。从生活情境入手开始本节化学课的学习,学生感到学习的轻松,学习的兴趣被激发。

模块2:从生活到化学——分类的含义(分类方法的加工整理阶段)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自主合作学习,得出分类的概念。在共享集体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所学知识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模块3:分类的方法(思维的收敛阶段、分类方法的丰富推展阶段)

提出学习任务: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分类有哪些常见的方法?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体会和理解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模块4:分类方法在化学中的应用(思维的迁移、分类方法的逐步完善阶段)

将学过的化学物质及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体会用到的分类标准,分类方法对学习化学有何帮助?

七、小结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对学过的知识重新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分类的方法过去一直在使用,今天学会了把它作为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梳理,从低层次的无意识使用到高层次的有意义建构,实现了思维上的质的飞跃。

八、板书设计

简洁,形象,直观,概括以便学生易于掌握。

化学说课稿11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二课时:蒸馏和萃取。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过渡: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本节属于人教版化学1第一章第一节课题1的内容,学生在初中化学已经初步了解过蒸馏实验,但涉及不深且未真正操作过。本节课继上节粗盐提纯实验,从固液分离到液液分离,蒸馏以及萃取实验的学习和操作进一步让学生掌握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

(过渡: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因此要切实做好学情分析,理解学生。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二、说学情

由于学生刚进入高中,虽然初中时已经学习过一些常见的化学仪器和药品的使用以及一些基本操作,但是实验动手操作能力依旧欠缺,且分析能力较弱,所以本节课我会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过程以及其中需要注意的点,并鼓励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实验的操作过程中来。

(过渡:新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学会、会学、乐学三个维度,所以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掌握蒸馏、萃取和分液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掌握Cl-的检验方法。

2.在化学学习和实验过程中,逐步养成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化学问题,学会评价和反思,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

3.激发参与化学活动的热情,逐步形成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过渡: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

蒸馏、萃取和分液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过渡: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过渡: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是最关键的一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将重点来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通过一个生活实例提出问题,在海边,渔民可以怎样解决生活用水问题将盐水变为淡水,引导学生思考后进入新课的学习。

采用这种导入方法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事例出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带着求知欲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1.蒸馏

首先利用“我们饮用的自来水是纯净的水吗?”提问学生,学生根据已有知识以及生活经验能够回答出自来水不是纯净的水,其中还含有Cl-以及其他可溶性杂质。紧接着提出该怎样检验自来水中存在Cl-,学生能够回答出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以检验,但是很明显此方法只能检验Cl-的存在而不能除去Cl-,那么又该如何除去Cl-得到较为纯净的水呢?

在这里我会适时联系生活进行引导,让学生想一下在家中烧开水的时候锅盖上常有水珠出现,结合这个生活实例思考如何得到纯净的水,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发现想要得到纯净的水,可以先将水加热变为水蒸气,再收集冷凝后的水蒸气得到纯净的水。对于怎样确认冷凝后的水是纯净的蒸馏水,学生能够根据刚刚Cl-检验的方法想到如果冷凝后的水中不存在Cl-,则得到的水是纯净的蒸馏水。

通过一系列由简入深的问题以及结合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使学生学习起来更轻松,记忆更牢固,体现出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得到生活中制取纯净水的方式后,我会通过视频展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过程,让学生仔细观察蒸馏装置的组成、每个装置的作用以及蒸馏经过了哪两个主要的过程,并思考通过这套装置得到纯净的蒸馏水的原理。师生共同总结出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的作用以及蒸馏原理。考虑到蒸馏装置中冷凝管中的冷凝水通入方向是个关键点,我会请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思考冷凝水下进上出的原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冷凝管作用的理解和应用。最后,再次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在蒸馏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的其他问题,由此培养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意识和严谨的态度。请各个实验小组进行实验,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我会进行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在试验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纠正。

这部分我采用视频的方式让学生直观体验化学实验过程,并通过对实验原理的分析和注意点的讲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萃取

在学生掌握了蒸馏操作之后,我会给学生们讲解第二种液液分离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萃取和分液。首先展示梨形分液漏斗并讲解其作用和用法,尤其仔细讲解检漏操作需要注意的点,在这过程中结合我的示范,再让学生自己练习分液漏斗的检漏操作。在学生掌握基本操作后让学生尝试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实验过程中提醒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细心进行实验操作,思考分析产品在哪层。萃取完成后引导学生思考上下层液体的流出方向,我会先给学生做出正确的示范操作再让学生自行操作,完成分液操作的学习。

我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通过讲解加示范的方式让学生规范掌握萃取和分液的操作,并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其原理,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逐步养成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化学问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环节三:小结作业

让学生结合本堂课的收获,解答导入时渔民用水的问题,既检测了学生对于本堂课的掌握程度,又可倡导学生珍惜淡水资源,提高学生将化学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的意识。

最后布置分层作业:思考混合液体中含有多种组分的话,如何通过蒸馏装置分别得到各个组分,所用装置与本节课所学有何不同;并搜集淡化海水的其他方法。这样分层的作业设置,一来使学生加深对蒸馏原理的理解,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二来搜集形式的作业设计也符合新课标理念中的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够体现教学重难点,方便学生梳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我的板书直观而简明,请各位老师看我的板书:

在我的板书上呈现了有关蒸馏和萃取的重点内容,学生能够很容易把握本堂课的重难点和基本知识。谢谢各位老师,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以上是高中化学《蒸馏和萃取》说课稿,更多教师招聘面试备考资料,请查看教师招聘面试备考频道。

化学说课稿12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从教材体系上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这个课题是继上一单元里所学的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并与元素符号、化学式构成了九年级化学三个重要的化学用语。它在本单元中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和进行化学计算的“中介”,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也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和保证,更是解决化学问题的有力武器。

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讨论,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学习应用化学知识和化学工具的习惯和能力;通过游戏与练习,增强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巩固和掌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探索化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以及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设置及对今后教学的影响,本节的教学重点为,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教学关键是创设恰当的情景,组织好活动与探究,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教法分析】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结合教材,考虑到学生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如化学式写错、没配平、未标条件、箭头使用不当或遗漏等)。本节课主要采用以学生的活动探究为主线,结合使用谈话法,归纳分析法、讨论法、实验法、练习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想一想,猜一猜,试一试,练一练,议一议,做一做”的教学流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取新知识,并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效率。

【学法指导】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教会学生如何学,是教师的职责,是培养能力的关键。本节课我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讨论、分析,培养其自主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这样做增加了学生参与机会,增强了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程序】

温故导新(多媒体显示)

1.写出碳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说出该化学方程式的化学意义

3.判断下列两个化学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见课件)

引入5.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提醒: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由此来检验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

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自主学习:观察课本97页卡通图画

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形象直观地告诉学生,H2和0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如何配平的?让学生既懂得了配平的原理——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又很轻松地接触到本节课的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为下一步突破教学难点埋下伏笔。

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98页,组内合作,完成以下内容。

以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为例归纳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

1.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化学式

P+O2─P2O5

2.配平化学方程式用最小公倍数法或观察法确定系数。(根据是质量守恒守律)。把短线改等号。

4P+5O2===2P2O5

3.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

4P+5O2 2P2O5

(介绍“△”’“↑”“↓”等符号表示的意义,及“↑”“↓”符号的使用范围)。

〔讲解〕反应条件常见的有: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等。

4.注明生成符号

“↑”“↓”号的使用范围:在反应物中无气态物质参加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则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物无难溶性物质参加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难溶性物质生成,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强调要防止随意乱标)

CuSO4+2NaOH===Na2SO4+Cu(OH)2↓

5.检查。

〔小结〕书写化学方程式具体步骤(韵语)

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

写好化学式,方程要配平

短线改等号,条件要注明

生成气体或沉淀,上下箭头来分清。

强调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关键和难点是方程式的配平,并要注意其规范化。

三.比一比:谁英雄谁好汉

(一)找碴游戏: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

1.硫在氧气中燃烧S+O2 —— SO2

2.电解水H2O —— H2 + O2

3.氧化汞(HgO)加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

HgO2 ——Hg + O2

4.氢气和氧化铜加热反应生成铜和水

H2 + CuO —— Cu + H2O

[设计意图]:用游戏的方式取代传统的纸笔练习,让学生锻炼眼、手、脑的协调能力,将理论学习知识搭上趣味,愉悦、竞争的载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培养合作意识

(二)看谁夺冠:按要求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2.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3.在空气中加热红色铜丝,铜丝变黑(生成了黑色的氧化铜)

4.家用天然气(主要成分CH4)充分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5.硫酸铜[CuSO4]溶液和氢氧化钠[NaOH]溶液混合后反应生成氢氧化铜[Cu(OH)2]沉淀和硫酸钠[Na2SO4]

6.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7.有水参加的分解反应

8.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

9.实验室里用一种纯净物制取氧气

10.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氧气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学生的做。反馈学生存在的问题,下次上课时予以纠正。布置相应的针对性训练题。

四.议一议(小结提高)

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是什么?

2、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意什么?

(多媒体显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口诀

2、写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

2、配写好化学式,记得要配平。

3、标短线改引号,条件要著明。

4、注气体和沉淀,箭头要分明。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本节所学知识,师生共同小结。让学生体会要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都在积极地参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想一想,猜一猜,试一试,练一练,议一议,做一做”的教学流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取新知识,并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效率。

化学说课稿13

一、教材和考纲分析。

本专题内容来自于《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第二节和《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进行一轮复习时,我们把这两部分内容进行整合,让学生对化学反应限度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本专题的复习对后面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的复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考纲透析:

1、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2、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并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3、了解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二)考点梳理:

考点一: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考点二:化学平衡常数平衡转化率及其计算。

考点三:化学平衡的移动。

二、学情分析。

(一)知识储备。

通过对新课的学习,学生对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常数及平衡转化率已有所了解。

(二)能力基础。

作为高三理科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小组学习及自我学习能力,具有分类归纳的基础。

(三)学习障碍。

由于时间的关系,有些知识会有所遗忘,大部分学生缺乏对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及判断。

掌握平衡常数和平衡转化率及其计算。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主干知识的归纳、梳理和加工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2、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二)教学难点:

化学平衡常数和平衡转化率及有关计算

五、教学方法。

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学案导学、高效课堂”的模式,在课堂上激发学生人人参与的兴趣,提供人人参与的机会,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让学生课前填写学案的知识梳理部分,为本节课的复习做好知识上的准备,明确本节课的复习目标。

(二)课堂学习。

考点一、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教师设置问题驱动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出化学平衡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断标志。驱动问题:

问题1:化学平衡状态有什么特点?你是如何理解正逆反应相等的?

问题2:已知可逆反应2HI(g) I2+H2(g) △H>0,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加入少量NO2,在达到平衡之前气体的颜色、容器的压强、温度、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如何变化的?

问题3:可逆反应A(s) + 2B2(g) 2C2(g) +D2(g),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会有变化吗?

(三)归纳总结:

直接标志。

间接标志。

(四)对点练习:

1、在固定体积的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 g ) ,2NO ( g ) + O2 ( g )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1)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 )

(2) O2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 )

(3)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 )

(4)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 )

(5)单位时间内消耗2nmolNO2的同时生成2nmolO2 ( )

(6)单位时间内NO消耗速率等于生成速率 ( )

2、下列方法中可以证明A(s) + 2B2(g) C2(g) +D2(g) 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个B — B键的断裂的同时有一个C — C键的断裂。

(2)反应速率ひ(B2):ひ(C2):ひ(D2)=2:1:1。

(3)C(B2):C(C2):C(D2) = 2:2:1。

(4)温度、体积一定时,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5)温度、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考点二:化学平衡常数K、平衡转化率及其计算。

典型例题:

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已知SO2和O2的`初始浓度分别为0。4mol。L—1和1mol。L—1,经测定该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约等于19,试判断:

(1)当SO2转化率为50%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若未达到,向哪个方向进行?

(2)达到平衡状态时,SO2的转化率应为多少?

感悟高考真题:

1、(1)火箭残骸中常现红棕色气体,原因为N2O4(g) 2NO2(g),当温度升高时,气体颜色变深,则该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一定温度下,反应(II)的焓变为△H。现将1molN2O4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 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文本框: 气体密度 文本框: △H/KJ?mol?1文本框: N2O4转化率文本框: v(正) ,若在相同沮度下,上述反应改在体积为I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平衡常数 (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

2、(1)已知反应NO2(g)+SO2(g) , SO3(g)+NO(g)的ΔH=—41.8 kJ·mol—1,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 NO2。

(2)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的体积比为1∶6,列式计算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设计目的:节选与本专题有关的近年高考题进行分析和训练,让学生感受高考,明确高考方向,增强备考信心。

七、板书设计。

1、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标志,变量到不变时即达到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常数。

(1)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2)化学平衡常数有关计算。

模式(三段式)

mA(g)+nB(g) pC(g)+qD(g)

起始量 a b 0 0

转化量 mx nx px qx

平衡量 a-mx b-nx p x qx

对于反应物:

n(平)= n(始)-n(变)

对于生成物:

n(平)= n(始)+ n(变)

八、教学反思和教学效果。

本节课的设计立足于高三理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采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将课堂学习的过程最大限度的交给学生,在教学中始终贯彻精选典型习题带动考点复习,再通过习题训练让学生固化考点的思路,通过复习让学生达到知识点的整合和能力的提升。

化学说课稿14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下朱庄中学的化学教师,我叫杜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化学方程式》专题复习。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以及教学体会四个部分来阐述对本节课的构想。

一、教材分析:

1. 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化学方程式》的一节专题复习课。化学方程式是九年级化学的重点内容,贯穿于化学学习的整个过程,同时也是中考考查的重中之重。

2、学习目标: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分类。

(2)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应注意的事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化学方程式的归纳分类,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化学方程式的复习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3、重点:化学方程式的分类书写

4、难点: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置了不同的学习情境,组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在应用知识、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多次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小组互助学习的和谐氛围中,快乐学习、享受学习。

三、教学过程:

包括创设情境导入;合作互助,分类复习;综合运用、直击中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巩固提升五个环节。

【课堂导入】

利用11、12、中考试题中化学方程式所占比例的统计图引入本节课。

目的:说明化学方程式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合作互助,分类复习】

1.化合反应

利用常见的化合反应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化合反应的特点,并完成学案上练习。

2.分解反应

利用化合反应引出分解反应,引导学生分析分解反应的特点,并能够熟练应用。

3.置换反应

利用实验室制氢气的反应原理,引导学生分析置换反应的特点,并完成学案上的练习,同时总结置换反应的类型。

4.复分解反应

利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引导学生分析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并且能够完成复分解反应的方程式的书写,进而总结出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四、综合运用,适应中考

1.要求学生分组完成三年中考20题的方程式书写。

2.小组合作学习模拟完成20xx年中考20题的出题任务。

3.完成给信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方程式有了那些认识?

书写方程式你还有哪些问题?

【作业】

【板书设计】

化学方程式一、化合反应

符号表达式:二、分解反应

符号表达式:三、置换反应:

符号表达式:四、复分解反应

符号表达式: 四、教学体会:

化学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实验化学》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模块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中的地位,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选自苏教版《实验化学》专题3课题2。本节课的主题是物质的鉴别,鉴别的对象是跟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业盐(亚硝酸钠)和食盐,鉴别方法主要涉及被鉴物质的化学性质,且给学生从物理性质、组成与结构等角度探讨鉴别方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教材要求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根据物质的特性多角度设计物质鉴别的实验方案,并开展实验探究,感悟化学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进一步提升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说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与归宿,对本课时教学我们设置了如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NaNO2和NaCl结构、组成与性质的差异,学会物质鉴别的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NaNO2和NaCl的鉴别过程,培养学生设计、评价、操作、处理等实验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生活中如何防止误食亚硝酸钠中毒为载体,建立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述目标的设置,我们在充分体现性质差异决定鉴别方法差异的同时,很好地注意了预设与生成、主体与主导、独立与合作、收敛与发散、理论与实际等关系的处理。

三、说过程

按照情境引课,情理结合,分合相辅,师生互动,学用一致,不断升华的总原则,从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组成与性质、不同组成与性质决定不同鉴别方法、不同鉴别方法呈现不同现象、不同鉴别方法需要作出合理选择为出发点,整节课的教学架构设置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呈现先行,寻找启迪”、“激发思维,拓展思路”、“搜索信息,明晰方向”、“设计方案,实验论证”、“创新优化,不断升华”等六个实施阶段。其主要教学内容与设计意图简述如下。

【教学过程】

1、通过工业盐(亚硝酸钠)中毒事件的视频报道,提出“为何会出现这类严重的中毒事件?”的问题

2、通过NaNO2样品呈现和NaNO2用途说明,进一步提出“如何通过鉴别法来避免这类中毒现象发生?”的问题。

【设计意图】

1、以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为学习背景,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所应关注的学习方向,使课堂迅速进入一种有序、高效的教学状态。

2、把学习与研究放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背景之中,这种“告知”学习者学习目标的预设,能有效激发学习者为快速获得学习结果而规划系列的预期行为,并逐步将预期行为转化为实践行为,使实践行为与正确的学习结果相匹配。

第五篇:化学说课稿

化学说课稿 15篇

化学说课稿 1

一、说教材

教材简介:

本节教材选自全日制高中化学课本第一册第五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四节化学键,课时为3课时。

本节教材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关于离子键的内容,第二部分是关于化学键的内容,第三部分是关于介绍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第四部分介绍化学键的概念。此外本节还包括了一个演示实验和一张表格。

教学目标:

1. 使同学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2. 使同学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3. 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同学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学情分析:

第一部分关于离子键的内容,同学在初中已经学过活泼金属钠与活泼非金属氯起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的过程。第二部分关于共价键的内容,同学也已学过了氢气和氯气的反应生成氯化氢的过程。因此这两部分可在对有关知识进行复习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同学学习。在初中,同学已经学过了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等知识,因此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同学从熟→生的过程。

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教材内容属于物质结构理论的范畴,而物质结构不仅是本书的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通过本节教材的学习,形式认识了化学键和化学反应的实质,对分子结构理论将有整体认识。

教学重点:

1. 离子键,共价键

2.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及其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化学键概念,电子式

二、说学法

1.“启发探究式”

本节内容具有教学的特点,又有基础理论教学的特点,可采取教学方法,即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2.多媒体教学

本节教材概念多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强,可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使抽象概念形象化,如:讲到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结构时,可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或实物模型,展现分子结构进行教学,展现微观分子的运动过程。可以培养同学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三、说过程

按照教材的安排,将化学键概念放在离子键和共价键之后,我认为这符合同学的认知过程,即归纳教学的方法。因此我的教学也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进行。

1.关于离子键的教学

课前可以布置同学复习初中化学课本中关于离子化合物的内容,重点复习离子与原子的区别和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课堂中要根据教材的安排,通过钠与氯气反应生产氯化钠的过程进行演示实验,组织同学讨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从而引出离子键的概念。讨论中要着重抓住离子键的原因,成键粒子和成键性质三点,从而让同学认识到离子键的本质和形成条件。要指出在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时同学经常出现的错误,如(1)离子漏标电荷数;(2)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数与元素化合价分辨不清等,注意强调书写的规范化。

此外,为了使同学知道氯化钠在通常情况下以晶体形式存在,我将利用课后资料中的晶体结构示意图展示氯化钠晶体的模型,培养对此感兴趣的同学,并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2.关于共价键的教学

课前可布置同学复习初中关于共价化合物的内容,课堂教学中让同学讨论氢气和氯气反应的过程,讨论中要着重抓住共价键的成因和表示方法。

在讨论共价键的原因时,我将启发对比氖原子和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分析为什么氖分子是单原子分子,而氯原子是双原子分子。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是否达到稳定状态,分析得出形成共价键的条件,并用电子式表示氢气和氯气的形成过程。在本节的教学采用与离子键的对比进行教学,通过概念与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和共价键形成的对比,将使教学更加顺利。

3.关于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教学

复习导入:在复习共价键概念后,可由同学在黑板上写出氢气,氯化氢,水分子的电子式。

提出问题:(1)在氯化氢中及水分子中,为什么电子对偏向氯原子和氧原?(2)而H2中为什么电子对未偏移?(3)氢气和氯化氢,水分子中的化学键是极性键还是非极性键,并总结出规律。

4.关于化学键的教学

在通过以上的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同学阅读教材,归纳出化学键的概念。同时得出“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的结论。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将其设计成多媒体动画教学,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小结时,应当着重强调以下几点:

(1) 化学键是存在与分子内相邻的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2) 是指两个直接相邻的原子

(3) 原子指广义的原子与上面的原子有所区分

(4) “强烈的相互作用”不能说成结合力

四、反馈练习

离子键部分是强调离子键的概念和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共价键部分应强调共价键的概念和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此外,还要强调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区别。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一、二。

化学说课稿 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化学》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钠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首先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以启发质疑,引起学生好奇、惊疑,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然后是实验探究,以准确的演示实验现象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从而归纳出钠的性质。

下面从五个方面谈一谈关于钠的第一课时的一些想法:

1、教材分析:

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碱金属编排在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之后,可以把前一章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知识在此更好地应用,并得到巩固,也为下一章元素周期律提供了丰富的典型金属元素的感性认识,本章实质上起到了承前起后的作用。钠是碱金属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金属,学好钠的性质可为后面学习其它碱金属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节教材是本章的重点。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从钠的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

难点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2、目标分析

2.1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第一次在高中阶段遇到一族元素,要指导学生去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为以后学习其它族元素作一个铺垫。

2.2 在能力方面,通过钠的有关性质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改进实验让学生体验化学实验创造的激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 、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钠为什么要保存在煤油中?直接放入空气中会变成什么呢?把钠投入水中有什么现象?会不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带着这些问题去观察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二)演示实验,观察现象

通过实物钠归纳出钠的颜色、状态、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导电、导热性等物理性质。演示钠在空气中点燃观察其产物;再演示钠和水的反应,让学生总结,最后我归纳其反应现象:“浮”、“球”、“游”、“消”、“红”.(课本上对生成气体的检验方法效果不好,我对此进行了改进:用一装有半瓶水的塑料瓶,瓶塞上扎一黄豆大的钠的大头针,瓶倒置使钠和水充分反应,取下塞子、点燃火柴靠近瓶口有尖锐的爆鸣声,效果得到大大改进。)

(三)分析现象,深入探究

钠是银白色的,其表面颜色是灰暗的,而钠在空气中燃烧后又呈现淡黄色,这些说明了钠在常温下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氧化钠、点燃则与氧气反应生成了过氧化钠,条件不同,产物不同。钠与水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反应,当氢离子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钠与稀盐酸的反应会发生爆炸原因就在于此。

(四)总结性质,得出结论

通过钠的性质得到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具有很强的还原性。结合钠的性质去解释钠的用途,利用多媒体演示钠的用途。

4 、学法分析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教给学生对金属钠的认识,掌握金属钠的性质,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归纳物质的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利用多媒体演示钠的化学性质。从钠的性质可以类推其他碱金属的性质,这样,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对钠的性质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下课后小组研究:

(1)钠为什么保存在煤油中?

(2)把钠投到苯和水的混合液中钠在水和苯间跳上“水上芭蕾”,为什么?

(3)钾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写出其离子方程式。

化学说课稿 3

【设计理念】

英国课程专家斯腾豪斯(LawrenceStenhouse)提出“教师即课程研究者(teachersascurriculumresearchers)”。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参与课程的编制与开发。本着“教师参与课程与教材的开发,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的理念,力图构建“知识、方法、价值观”有机融合的化学学习内容,实现化学课堂“知能情”多方面的育人功能。

基于此,本课题的设计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以“化学反应中的自发过程的特征(即焓变与熵变的影响)”为线索,力求在探究过程中将科学本质的“可证伪性”与科学研究中“证明”与“证伪”方法的使用展现给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以“熵增原理”为设计的着力点,从简单的体验活动中引出“环境保护与低碳生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实现化学课堂的育人功能。

【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简称“课标”)倡导高中化学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内容选择上力求反映现代化学研究的成果和发展趋势,积极关注21世纪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使学生在高中化学课程学习中理解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联系本课题的内容,课标内容标准要求:“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的方向,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化学变化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总体来说,课标对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要求主要着眼于拓展学生对化学反应基本原理的认识,为可能的后续学习以及提高科学素养提供教学上的素材。

【教科书分析】

本课题位于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第四节,主要涉及用焓变与熵变作为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在科学视野栏目中给出了吉布斯自由能的判定式,其知识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由于焓变和熵变对高中生来说属于难度较大的内容,因此教科书在知识的深度上进行了适度把握,并在编排顺序上做了相应考虑,将本节课题放在本章的最后一节。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将新的知识吸纳到原有认知框架中,教科书设计的实例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然而教科书在本节中没有设计编写相应的实验,学生难以利用直观鲜明的实验现象促进相应概念的理解。

【学情分析】

从本学科纵向维度上看,学生学习本课题时,已经掌握了化学反应的焓变等有关内容,同时也具备了对化学反应从能量、速率、限度等维度研究的思想。本课题联系以上知识,提出了研究化学反应的另一个维度——方向(自发与非自发)问题,并利用焓变判据和熵变判据综合对化学反应的自发做出判断。由于熵及“熵增原理”内容较抽象、陌生度较高,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体现“熵增原理”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现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认知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时对熵变和熵增做出一般性地常规探讨,并且创造了学生充分发挥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的空间。

在科学方法的学习上,作为高二理科生,对常见的科学方法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也有一定的体验。为了延伸学生对科学本质的了解以及科学方法的学习,本课题的科学探究中引入“证明法”与“证伪法”,在交替使用二者的同时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中的“证明”与“证伪”方法及其对结果作出相应合理正确的解释。

另一方面,当代社会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与低碳生活也时刻影响着学生,他们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环境保护与节约资源的意识。本课题通过体验活动发展学生相关认知与情感,强化了从基本化学原理角度看待社会问题的意识,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有利于化学反应的自发进行,但△H<0不是判断反应自发的标志。

2.知道△S>0有利于化学反应的自发进行,但不是判断反应自发的标志。

3.知道化学反应的是否自发同时取决于△H和△S两个因素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化学实验”与“角色扮演”的活动过程,在活动中观察、描述、分析、推理和判断现象与结论。

2.了解科学探究方法中的重要手段——“证伪”和“证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形成从科学原理的角度认识身边事物和变化的世界观。

2.基于“熵增原理”的类比,体验环境保护与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教学内容】

1、学习内容是本课题教学实施中的主体部分,结合已经确立的教学目标,以人教版化学选修4教科书为蓝本,本着“源于教科书但不拘泥于教科书,用教科书教”的原则,选择主要学习内容。

2、基于学生对化学反应的方向问题认识的缺乏,教学设计中引入一些物理变化的过程来帮助学生联想和构建关于自发过程的典型特征,结合焓变与熵变从实验探究中分析影响化学反应是否自发的影响因素。

3、在探究焓变和熵变因素的影响过程中引入“证明”与“证伪”的科学探究方法,丰富科学探究的手段。

4、结合“熵增原理”与“体验活动”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并结合当下环境保护与低碳生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实现在化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反思】

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本节课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的预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形成了对化学反应自发过程的基本认识,能够了解熵变及焓变对化学反应自发过程的影响。

通过一系列的课堂体验活动,学生深刻感受到熵增原理对实际生产生活的指导意义,进而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通过“证明”和“证伪”的科学探究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丰富内涵,进一步认识科学本质特征。但在具体教学环节中如何掌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如何在课标的基础上合理地选择与组织内容,应根据不同的学情与教学环境做出相应的处理。

化学说课稿 4

一、教材分析

⒈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酸碱盐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高中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从知识体系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研究方法看,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标准的另一种形式以及从本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原理基础,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必备的重点知识和能力。掌握好这一内容,既巩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选修四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进而使学习者揭示和理解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

⒉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对溶液导电性的分析,从宏观、微观、符号三个水平上建立对电离的认识。

②初步了解电解质的概念;能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学会常见酸、碱、盐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③认识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应的本质。

⑵过程与方法

①化学概念是化学基础知识的核心,在教学中,创设各种情景,运用有效手段,让学生体验、探究概念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③化学原理反映着化学现象及事实的本质,有严密的逻辑性,引领或启发学生通过逻辑思维过程的一种探究方式而发现或总结出原理,从本质上认识、掌握原理。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科思想是学科的灵魂,学生具备了相应的学科思想,就会从本质上获得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从而就会具备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动力。

⒊教学重难点

1.从宏观、微观、符号三个水平上建立对电离的认识。

2.认识电解质之间的反应本质

二、学情学法分析

初中化学已经了解了氯化钠溶液可以导电,蔗糖溶液不导电,但是对于溶液导电的本质以及还有哪些物质能导电并不是很清楚,本课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设计实验和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自主实验、积极思考和相互讨论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教法

创设情景,使电解质等概念的教学过程化,离子反应等原理的教学逻辑化。整堂课围绕在对溶液导电的研究中,教学方法是实践法、发现法。

四、教学程序

我们学校从今年开始实行小班化,采用“两先两后---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的教学模式。教学中充分落实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过程。本节内容,在特定的背景中学生领悟到溶液在导电,拓宽了视野的同时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溶液中什么样的溶质可导电?为什么导电?整堂课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物质导电的本质、导电的条件、探究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应的本质,

【创设情境】

展示图片,从“家用电器—简易手电筒”的工作原理,引导同学获得信息。重点落实到探讨导电的液体物质是什么。

【问题导入】

准备12种试剂和一套自己设计的简易测定物质导电性的装置,学生以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测定13次以上物质的导电性的实验。(目的:若简单的思维条件下,只能做12次,13次实验操作,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教师主导的切入点:不同的溶剂下物质导电性的变化或者溶液相互反应后的导电性的变化。)

【设计方案】

学生的探究设计

要求:以一定的依据进行分类,每一类选择一种物质测定导电性,然后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本组所能解决

的问题。(目的:①如果学生设计的实验都进行测定在时间上是不允许的②培养学生在物质分类的

基础上对分类有更深的理解③为学习酸碱盐定义做准备)

流程:学生自我思考,设计方案;小组交流,互相补充,达成共识;小组汇报。(目的: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小组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相互交流的能力。这个过程也实现了科学探究的理性化,即在一定的目的下完成实验的探究)

二、教师的探究设计

用导电装置测定CuSO4溶液的导电性,然后逐滴加入Ba(OH)2溶液,让学生观察导电装置中灯泡的变化和溶液中的现象。(目的:在学生的认知水平达不到探究的目的时,发挥教师的辅助作用,给学生们一个探究的切入点。)

【实验探究】

学生六人一组进行分组实验。

⑴连接测定导电性的简易装置。

⑵测定所选试剂的导电性。

【课堂纪实】

一、学生的探究设计:

学生能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得到的两种结果是:

潜意识的根据组成分类——选择的试剂有:酸、碱、盐、有机物的溶液;

解决的问题:什么物质可以导电。

潜意识的根据物质状态分类——选择的试剂有:蒸馏水、固体、溶液;

解决的问题:导电的原理、条件

这些与预期的相同,在第二种分类的情况汇报时,有的组认为应该测定蒸馏水的导电性,为此学生之

间展开了讨论,并达成了共识,水是使物质电离的条件。但是学生没有认识到乙醇也可以做溶剂,教师在此给予引导,不但突破了对分散剂认知的局限性,并凸显了水在电离中的作用,还为学习离子反应做了准备。

落实知识点: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从微观、符号水平上认识电离;从本质上认识酸、碱、盐。(书写板书)

二、教师的探究设计:

学生的方案中有设计溶液相互反应后体系导电性变化的实验,但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大多数的学生因为繁琐没有做,少数同学做了也没有达到实验目的(选择的试剂不同)。所以我课堂演示了这个“高难度”的实验(方案是学生设计的,只是选择了能达到探究目的的试剂,还要提示学生控制试剂的用量)。

落实知识点:认识离子反应、掌握离子反应的本质(书写板书)

【拓展应用】

手电筒中的溶液是电解质的溶液(目的:扣题,解决了创设情景中的问题,也为电解质理论中电化学知识打下基础)

初中所学的化学反应中那些是离子反应?进行分类?(目的:寻找学生学习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宏观的表现为生成沉淀、气体和水)

用化学语言表示出离子反应的本质。(目的:促进学生在学习了电离方程式后会用微粒观分析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为下一课时学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打下基础)

【教学反思】

科学探究的最终目的是达成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演变过程我们是亲身经历者。从讲授、灌输到一定层面上的注重形式的探究,再到包含各种探究要素的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认为是一节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教学环节在应用中关注本质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形成提出问题的氛围,进而建立假设——制定研究方案——检验假设——得出结论——交流结果。从课堂的教学效果看,基本上达成了教学目标。但教学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有的学生提不出问题(小组学习的优势此时体现),有的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缺乏感悟(想不到测水的导电性),有很多同学对做实验的目的性不清楚,所以我感受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是不可能仅仅依靠一种形式化的探究步骤来实现的,必须坚持在教学的点点滴滴中,必须坚持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学过程中,还需处理好考试与教学的关系,在探究教学下,有的教师会感受到教学时间不够,知识点强化所需要的时间不够,如何解决?我的体会是:学生能自己悟到理解的并在小组交流中表达出来的不要再重复,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关注知识点的落实,关注典型问题的解决。

每堂课都要做到有效的教学设计,它在考验着教师的教学理念,它在考验着教师的教学功底,它在考验着教师的职业素养,它关系到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让我们共同来实践吧。

【板书设计】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二节离子反应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1.从电离认识化合物 3.从电离认识酸、碱、盐

电解质 酸

非电解质 碱

2.电离的表达 4.从电离认识化学反应

电离方程式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的本质:

化学说课稿 5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上的这节课是人教版选修5第三章第四节《有机合成》的基础课

一、新课程标准要求

⑴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⑵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们的转化关系。

二、教学背景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有机合成是本章的最后一节,在以往的教科书中没有专门讲解。本节教学要在帮助学生复习再现烃及烃的衍生物结构、性质、相互转化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有机合成的过程;理解有机合成遵循的原则;初步学会使用逆推法合理地设计出有机合成的线路;同时培养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合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顺利学习本模块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时代及选修一《化学与生活》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让学生感受合成的有机物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认识到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服务于人类的桥,是有机化学研究的中心,是化学工作者改造世界、创造未来最重要的手段,对学生渗透热爱化学、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2. 学生情况分析:有机合成是有机物性质的应用,要求学生在前两章及本章前三节的学习基础之上熟练掌握好各类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相互衍生关系以及重要官能团的引入和消去等基础知识。因此在本节之前我们上了一节《烃及烃的衍生物》的巩固课,帮助学生把学过的有机化学知识形成知识网,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官能团结构与性质的辩证关系,掌握重要有机物相互转化关系,能够从断键、成键的角度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让学生的认知尽可能达到其“最近发展区”,这样为我们本节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基于以上分析,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本节课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使学生掌握烃及烃的衍生物性质及官能团相互转化的一些方法

②让学生初步了解逆向合成法的思维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整理知识,培养学生对有机物性质和官能团转化方法的归纳能力。

②通过有机物的合成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逆合成分析法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信息迁移能力。

③通过分析有机合成过程巩固各类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体会新物质的不断合成是有机化学具有的特殊的科学魅力,对学生渗透热爱化学的教育。

②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③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以化学主人翁的身份体会化学学科在生产、生活中的实用价值,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设计流程与教学设计

㈠教学设计理论依据

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㈡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标准

根据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内容与层次,化学教学内容的具体特征,高二学生的年龄与思维发展情况,我班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特征,化学学科的特征(研究方法思想、逻辑结构),教师的教学优势能力及我校化学教学的技术条件。

㈢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式教学、启发式教学

㈣重、难点突破

本节的学习重点逆合成分析法,我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初步了解逆合成分析法,再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来理解逆合成分析法的思维方法,最后利用图表引导学生掌握合成草酸二乙酯的逆推法,体会逆合成分析法的思维过程。

五、教学过程

【活动1】

我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福岛核电站起火爆炸、核辐射危害、核辐射防护服及生活中的有机合成材料,通过社会的热点问题的呈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出本节要学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有机合成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意义,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活动2】

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有机合成的定义、任务、过程。本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独立利用教材内容资源进行学习,了解什么是有机合成、明确要进行有机合成的任务是什么、要完成有机合成需要怎样的过程、如何进行思考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信息素养。

【活动3】

学生小组讨论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合成乙烯、氯乙烷、乙醇。本活动的目的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为学生搭建学习的平台,以便学生在原有的学习和掌握的规律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建构知识。学生通过思考、交流、评价不仅知道了如何制取乙烯、氯乙烷、乙醇,更重要的是还知道了可以用过已经学过的有机化学反应用多种方法制取同一物质,激活了学生理解新知识的桥梁。为顺利完成活动4提供了真实的学习情境。

【活动4】

学生通过完成练习归纳完成问题导学3,再现官能团间的转化关系。目的的在于让学生在利用活动3中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某种官能团的转化有多种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渗透在实际应用进行物质合成时,必须依据某些原则选取合理的方法,从而顺利过渡到逆合成分析法。

【活动5】

学生自学教材体会“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并展示合成草酸二乙酯的逆推法。

本活动的内容是本节的重点及核心知识,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理解这些重点知识、核心知识的形成过程,学案上采用图表引导学生构建乙二酸二乙酯逆合成分析法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初步学会利用逆合成分析法设计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通过交流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及自信心,进一步体会如何利用逆推法解决具体有机合成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学会学习。

【活动6】

学生讨论小结有机合成的原则,在前面的活动中已经渗透了有机合成的一些原则,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讨论归纳总结。考虑到本节是有机合成的第一节基础课,鉴于学生的基础,可能总结不够全面,我再利用大屏幕帮助学生完善。这样可为以后评价合成线路打下基础。

学生观看大屏幕“20世纪在有机合成方面获诺贝尔化学奖的重要事件” ,对学生渗透热爱化学、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达标训练】

达标训练共安排了两道题,一题涉及的是正合成分析法,另一题是逆合成分析法。难度逐渐加深。

【活动7】

学生完成达标训练1,再小组讨论,最后板演展示化学方程式。

本题已经给出合成路线,只要求学生根据合成路线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本题所写的化学方程式均是以前没有学过的,但是可利用官能团之间的转化关系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学案将本题作为达标训练第一题的目的有三个:一是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如何画合成路线图;二是通过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考察学生对官能团相互转化关系的掌握情况,同时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三是让学生感觉此题并不简单,但经过思考又可以解出正确答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及成就感。

【活动8】

学生用5分钟独立完成,用2分钟组内讨论合成路线,学生抢答展示合成线路。

第2题要求学生能够设计出合成路线,考察学生对本节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使教师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节的导学案的设计提供依据。

【总结】通过分析、总结本节课重点使学生认识到有机合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大意义,体会到新化合物的不断合成使有机化学具有特殊的魅力。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体验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

化学说课稿 6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化学第八章第六节《盐 化学肥料》第一节,是初中化学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八章《酸 碱 盐》中第六节内容。

整个说课过程分以下三个部分。

教材分析和教材处理;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盐 化学肥料是初中化学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酸的性质,碱的性质之后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是全书中最后的一节课内容,也是对酸,碱,盐之间的联系的总结。学习盐的化学性质对加深理解酸与碱的性质及掌握整个教材的知识体系做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的

知识目的:

(1)了解盐的分类,命名,和化学性质。

(2)会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金属能不能跟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3)了解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学习“部分酸,碱

和盐的溶解性表”。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总结问题能力德育目标:通过盐的性质,对学生进行量变能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激性,使学生乐学,好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优选一定的教学方法,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本节课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

教学手段:本节课设计投影机辅助教学,利用有利的条件使学生充满乐趣,并且把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样既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程序

新课导入:

通过酸与碱的反应及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引出金属能与盐反应吗?的一个疑问。为同学们创造探索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性趣。这样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汾当中被老师带入了新课的教学内容。

新课讲解:

为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安排学生亲自来做氯化钡溶液与硫酸,硫酸钠溶液的反应。氯化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概括,总结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使学生理解了金属活动顺序的应用,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后面的金属所在的盐溶液。通过盐与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增加了对综合知识的的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通过盐与活泼金属的反应,知道盐在科学生产中的重要意义,从而加深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建设家园的教育。

归纳总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要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已的机会。因此在本节课前及课程教学完成之后,让学生自已来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反馈练习:

为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设计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习题。而且变化比较灵活,来激发学生的性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因此,本课我采用了知识网络式板书,使学生形成自已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掌握知识更加系统。

化学说课稿 7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气体摩尔体积,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教材是学习摩尔和摩尔质量概念的基础上,介绍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这对学生学习有关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打下重要基础。本节主要内容有气体摩尔体积概念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实际上是特殊概念和一般概念的关系,教材编写采用特殊到一般的顺序,也是符合认识的一般规律,认识总是从特殊开始的。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了解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密切关系的基础上,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2)能力目标:通过气体摩尔体积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德育目标: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点。

3、教材的重,难点:

(1)重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2)难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气体的摩尔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二、说教法

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根据新课改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即不能将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守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训令,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本节采用了对比,推理,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认识概念的个性和共性的目的。

三、说学法

1、学情分析

对于化学课的学习,高一学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需要老师将一个知识点多次讲练以强化其理解与记忆,因为学生对新概念的接受速度较慢,遗忘速度快。由于气体的摩尔体积这概念比较抽象,限于接受能力,不能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理解透彻。因此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2、学法指导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概念、具体实例运用概念、交流评价强化概念、归纳小结升华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会观察和分析问题,善于从个性中归纳总结出事物的共性。

四、说教学过程

1、通过设问,启发学生思考引出新课程。

通过前一节摩尔质量的学习,将宏观质量与微观粒子联系在一起。那么,物质的体积与微观粒子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给出一些物质的数据(0 ℃、101 kPa),要求学生利用质量、体积、密度的关系求出体积,填好表中空格。(可将学生分为3~4组分别完成。)启发学生分析研究所得的数据,发现规律性。

2、通过师生互动总结归纳出决定物质体积大小有三个因素:

①物质粒子的多少;②物质粒子本身的大小;③物质粒子之间距离的大小。

引导学生思考在上述计算中,物质的粒子都一样多,所以只有后两个因素在起作用。

3、然后利用多媒体:[投影]固体Fe、液体H2O、气体CO2粒子间距示意图。(引导观察,从中发现问题并得出结论:固体、液体粒子间距比气体粒子间距小得多。)

[教师引导]通过分析发现,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粒子间平均距离的大小,从而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得出:在上述条件下气体体积近似相等且约为22.4 L。

[设问]在其他条件下,气体是否也遵循这个规律呢?(从而引入气体摩尔体积)

4、巩固练习,理解内化。

进行必要的课堂练习强化对摩尔的理解及使用时注意点.

5、布置作业.

作业:习题中相应作业。

化学说课稿 8

一、说教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及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化学用语等。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因此,可以说对原子的学习更是本章的重中之重。理解原子的概念,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使学生对宏观物质的性质认识得更为深刻;了解原子的结构,使学生能深入了解宏观物质的组成、结构。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及本节的特点,结合初三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日常学习态度等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a、理解原子的概念,掌握原子、分子之间的相似、相异和相互关系;

b、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加深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

c、了解原子的组成,了解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d、认识物质的可分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分析推理、归纳总结及阅读等能力。

(3)思想情感目标

进行化学史教育,激发学生爱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认识物质的可分性,逐步培养量变引起质变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原子概念;原子的结构

教学难点:原子概念的形成

4、对于教材的处理

要让学生理解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粒子原子的概念及结构是本课时教学上最大的难点。故将此种微粒通过电脑制作成形象、生动的模拟动画,让学生更直观的接受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理解分子、原子概念,初步形成原子结构模型。

二、说教法

主线:激疑——探索——引导分析——归纳总结

1、对于原子概念的教学,我采用实验—分析—归纳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首先从实验入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直观接受宏观物质的可变性,并积极思维,逐步认识到分子虽小,在化学变化中却可以再分的客观事实;通过演示模拟动画,分析水分解反应的实质得:在反应过程中,构成水分子的氧微粒和氢微粒并没有改变。从而概括出原子的概念。

2、引导学生讨论、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原子的基本性质。

3、列表比较分子、原子的相似、相异及相互关系,进行抽象思维训练。

4、对于原子结构的教学,仍从观察实验现象入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初步建立原子的核型结构;充分利用模拟动画,进一步学习原子的组成。

三、说学法

主线: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得出结论

1、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从实验入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积极思维,并借助形象、直观的模拟动画,接受微观粒子的客观存在。

3、引导学生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并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引出新知识。

4、通过小结、课堂练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化学说课稿 9

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化学》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氯气,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氯气的性质和用途

第二课时:.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离子的检验。

下面从五个方面谈一谈关于氯气的整节课的一些想法: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分析:

(1).使学生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在实验室中制取氯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使学生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3).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4).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教材分析:

氯是比较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氯及氯的化和物在日常生活、工农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对氯气性质、用途和制法的研究,不仅是下一节进一步学习、研究卤素性质相似性及其变化规律的需要,也是研究同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的需要。由于高中阶段对氯气的性质、用途等介绍、应用较多,对学生全面认识化学元素、形成正确观点、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等有重要作用。

在内容安排上,第一课时:氯气的性质和用途尽可能结合起来讲,使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更为紧密。第二课时: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离子的检验可以把以前所学的知识在此更好地应用,并得到巩固。最好采用边讲边实验,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发展。

第三部分:学法分析

本节内容多、实验多采用边讲边实验,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基础差别大,不易过多拓宽氯气化学性质的知识。应从实验多这一特点出发,强化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设计实验方面的发展。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处理:

1.本章应预见学生判断溶液颜色有困难:可以准备几瓶Cl2、Br2、I2的水溶液、酒精溶液、四氯化碳溶液,贴上标签、注明颜色让学生观察。

引入: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一族在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上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非金属元素,卤素。卤素包括F、Cl、Br、I、At五种元素。

2.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氯气的性质和用途

展示:氯气、空气、氯水、水四瓶溶液,让学生描述氯气的物理性质。

板书:氯气的物理性质

通过实物氯气归纳出氯气的颜色、状态、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导电、导热性等物理性质。演示氯气在空气中点燃观察其产物;再演示氯气和水的反应,让学生总结,最后我归纳其反应现象:小结:氯气的毒性与氯气活泼的化学性质有关。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1体积水大约能溶2体积氯气),易液化。

强调:氯气是有毒的。闻氯气的正确方法: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引入:新闻材料,配置多媒体讲述:伊普雷战役

问:什么是伊普雷战役?

为什么防毒面具的外形酷似猪嘴防毒面具为啥像“猪嘴”?

多媒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在比利时的伊普雷战役中使用了用氯气制造的毒气弹(180吨液态氯气)。一阵黄绿色的云雾飘过后,英法联军人人感到胸闷气短,40分钟后约有1.5万人中毒,5000多人死亡。造成英法联军5000多名士兵中毒死亡,战场周围的大量野生动物也因为中毒相继死去。但是,群兽中唯独野猪安然无恙。于是,专家迅速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研究,发现当野猪嗅到强烈刺激的气味后,就习惯地用嘴巴用力拱地,被拱后颗粒疏松的泥土,对毒气起到了过滤和吸附的作用。野猪巧妙地利用大自然赐予的防毒工具,在这场化学战中幸免于难。于是,科学家们不久后就仿照猪嘴的外形设计,制造出了第一批防毒面具,并一直沿用至今。。

过渡:氯气是有毒的,那么毒性机理是什么呢?只有明白了这个问题,才能找到防毒的方法与途径,化害为利,造福人类。下面我们就来研究氯气的毒性机理。

引言:按照结构决定性质的原则氯气的毒性一定与它的结构有关,我们首先考察氯原子的结构

【演示实验】氯气的漂白性

【复习提问】氯气有哪些化学性质?

新制氯水中含有哪些微粒?Cl2水中的HCIO是强氧化性的弱酸。

小结:板书:氯气的化学性质:Cl2 +Cu—— Cl2 +H2 —— Cl2水——Cl2 与碱的反应。

第二课时: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离子的检验

实验室中制取氯气应加强基本操作的训练,要求要严要细,安排学生组装实验室中氯气装置(无药品),严到又快又整洁,细到先拿什么后拿什么,先拧什么螺丝钉后拧什么螺丝钉都清楚。结合实验室制取氯气用实验室中制取氢气引导学生提问,问为什么?如为什么收集氢气可用排空气法和排水取气法?为什么制取氢气不需尾气处理?为什么制取氢气需加少许硫酸铜最后所得溶液为黑色?完成实验室制取氯气后应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问题:实验室制飘白色的粉温度稍高有副反应发生,甲、乙、丙三人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1)请指出三个装置的各自的缺点或错误(如没有可不填)甲————————乙——————————丙————————————.

(2)下图中甲由A、B两部分组成,乙由C、D、E三部分组成,丙由F、G组成,从上述甲、乙、丙三套装置中选出合理的部分(按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组装一套较完善的实验装置(填所选部分的编号) 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若用12mol L-1的浓盐酸100mL与足量的MnO2反应,最终生成Ca(ClO)2的物质的量总是小于0.15mol,其可能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定各步反应无反应物损耗且无副反应发生).

多媒体回答:(1)甲:①发生装置错误,②U型管右端没有接尾气处理装置。乙:①没有降温装置,②D应换成U型管,改装消石灰。丙:①没有降温装置,②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2)C(F)、B、E (3)MnO2只能氧化浓HCl,随着反应的进行,[Cl-]减小,还原性减弱,反应不能继续进行.

结合氯离子的检验的教学,区别检验与鉴别的概念,比较氯气、氯离子、新氯水、久置氯水主要含有水分子、氢离子、氯离子等概念,用实验室中制取CO2 、H2复习离子方程等概念。

第五部分:信息返馈:

与学生多交流是取得信息返馈成功的关键,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制造师生间的民主氛围,通过讨论、提问、批改作业、考试既能掌握学习状况。

化学说课稿 10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是新课标教材(人教版)第八章第二节内容。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非金属元素氧、碳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学习了本章内容之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将较为完整,使同学们不仅对前面的非金属的性质有所了解也对金属的性质有所了解,同时本节内容的学习也为酸、碱、盐的知识奠定基础,而且本节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可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视野。

2、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a、通过实验探究金属与氧气,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b、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且能用金属活动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c、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和方法目标

a、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初步学会运用对比、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并用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

b、通过符合认识规律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本课题的重点。

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作出判断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做过镁条、铝箔、铁丝等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基于学生的已有的基础知识,采用实验事实→归纳的方法,归纳出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2、由生活常识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比平淡的言语过渡更具“挑逗性”,学生也觉得“学习化学真有用”。

3、在第五单元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学习过铁可以与硫酸铜反应,可引导学生推测金属能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然后设计实验验证。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引导─实验探究”教学模式。

旧的、传统的学习观认为,学习发生与否取决于教师的教授,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师呈现、组织和传递知识的过程,学生的任务就是像“海绵”一样地尽可能多地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当前的教育理念,则倾向于将学习看成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有目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断转化和修正教师所提供的信息,然后以一种具有个人特点的,有意义的方式来建构新知识,由于学生担负这一责任的意愿和能力会有所不同,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

根据这一教育理念,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及学生认知情况,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引导─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a、金属与氧气反应采用回顾—自主学习教学方法。

b、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具体教学流程如下:

2、学法指导

实验探究法:本课题是比较系统地认识一类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形成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本节课学法指导的关键,对金属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思维,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如何对比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化学说课稿 11

各位评委、各位同行: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新课标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的第一课时。我打算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三个方面来完成我的说课任务。

一、说我的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像演员,而学生只是观众现象。那么,在今天的新课标下师生角色还能是这样吗?不!我认为应该让学生做演员,教师做导演;应该让学生去表演、去体验、去收获;应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也就是说,我们教师应该不仅仅关注的是自己如何讲好,而更应该关注如何帮助学生演好!为此,我认为我们教师必须准确把握两点:一是相关的教学内容,即学生要演什么;二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即学生能演什么。三是具体的教法和学法,即学生该怎么演。

对于本课时来说,学生到底要演什么?我认为依据有两个,一是课程标准:课标明确指出,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或通过实验探究来了解金属的主要性质,即构建清晰的金属观;二是本节教材在模块中的功能价值:金属的化学性质差异在必修2构建元素周期律和选修4学习电化学时将得到应用与拓展;而选修6的学习将继续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由此我将着重突出三点:一是突出归纳金属钠的性质;二是突出发现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共性和差异,构建出金属化学性质的认知模型;三是突出提高学生全面观察的能力,使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这三点均为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其中第三点还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对于本课时来说,学生能演什么呢?我认为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的性质,代表物铁性质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同时还具备了基本的实验技能,并刚刚学习了分类观和氧化还原观。这些都是学生能够表演的基础。尤为难得的是,他们还有着连老师都无法估量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所以我认为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全能够自主通过简单的实验探究归纳出金属钠的性质,自主发现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共性和差异,自主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说我的教学设计。

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我将基于奥苏泊尔的同化理论来实现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即用铁的认知模型同化建构出钠的认知模型,用金属的物理性质认知模型去同化建构金属的化学性质认知模型,并让学生在合作和实验探究的氛围中去进行学习。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课前:先将学生分组,学生人人参与,自主分工,使每个学生都能发现和使用自己的潜能。同时下发学案,指导学生复习回顾,明确目标。减少知识差距,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演好。

课中:通过两次使用预测、验证、总结这种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来同化构建钠的认知模型、同化构建金属的化学性质认知模型以完成教学任务。

首先,根据学生的猎奇心理,播放一段关于钛有超强形状记忆性的视频,从而迅速地把学生带入新课中、进入金属的世界。

其次,进入汇报预测环节:由学生汇报学案中的三个问题。

1.收集观察身边的金属材料并总结出金属物理性质的共性与差异性,引导学生构建出金属物理性质的认知模型,为同化构建金属化学性质认知模型做好了铺垫;

2.用氧化还原观分析铁与氧气、酸、盐的反应,引导用新视角看待老问题,发现它们的氧化还原本质,使认识水平得到提高;

3.由生活中的金首饰,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同时引导学生预测出钠的化学性质,并对预测质疑,激发学生实验验证的好奇心。

接着,进入实验验证环节。考虑到钠的性质很活泼,我打算增加演示钠与盐酸反应的实验。通过控制钠块的大小和盐酸的浓度,使实验产生轻微的爆炸现象,以此验证预测,又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

而后,学生按照学案中的实验指导依次完成钠的切割、燃烧、与水、与硫酸铜的反应四个实验,并记录现象,汇报结论。汇报中引导学生得出钠能与氧气反应,但不同条件产物不同。而钠与水反应的现象不易观察全面,但这却正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好素材!所以我决定让学生做两次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第一次不作过多指导,让学生在汇报时自己发现观察的不全面,再鼓励学生重做实验,多角度全面观察,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提高,更使他们体验到科学探究的失误不是失败,只有停止思考和观察才是失败。所以我认为在难点的突破上走弯路胜过抄近路,放手让学生经历困惑,苦恼,去收获惊喜与领悟,让学生乐在其中。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不是一蹴而就,这种科学探究之乐是建立在苦苦追寻基础之上的。有利于他们科学素养的提高。接着,再增加钠与硫酸铜的反应,让反应结果推翻学生在初中所学的简单的金属置换观,这又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最后,进入总结提升环节。

一是通过学生所发现的对与错,总结得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形成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

二是通过学生所同化建构出的认知模型,总结得出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基本思想,实现化学学科内在知识的拓展。

三是通过学生所归纳出金属的化学性质,总结得出金属的还原性本质,以及还原性强弱的差异。

至此教学重点任务得以完成。而有关金属的其他知识以及学生由铝的燃烧实验现象所引发的对金属氧化膜形成速度和致密性差异的思考,将于下节课探究完成。

课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去猜想、查证,把教学延伸到课后,并辅以适量的课堂反馈,及时发现问题,检验教学效果。

以上是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针对这节课的教学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我有如下教学反思:

1.充分采用奥苏泊尔的同化理论,使学生由一种旧知识同化构建出另一种新知识,可以实现化学学科知识的不断拓展;

2.充分采用自主实验探究,可以实现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以及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的不断提高;

3.充分采用群体合作学习,可以实现学生积极地自我认同并欣赏他人的不断形成。

各位评委、各位同行: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正是这启发了我的设计感悟,即教师巧导演,学生乐表演,教师喜赞赏,学生乐思考。我真诚地期望我们的学生能够在满心喜乐的氛围中学习,能够在探究创新中成长。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请多指教。

谢谢大家!

化学说课稿 12

一、教材分析和教材处理;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空气氧是初中化学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一个新课,它对以后学习化学知识和学习化学的兴趣,有着重要的影响。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化学知识,讲好这部分知识,对今后学习化学知识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的

知识目的: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了解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了解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理解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应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总结问题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氧气的制法的性质,对学生进行量变能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激性,使学生乐学、好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对催化剂、催化作用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优选一定的教学方法,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本节课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

教学手段:本节课设计投影机辅助教学,利用有利的条件使学生充满乐趣,并且把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样既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突破教学难点。

三、教学程序

1、新课导入:

空气中按体积计算氧气占21%,工业上就是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空气制取氧气的。那么医院用的氧气是不是利用空气制取的呢?如果不是化学实验室里是怎么样把氧气制取出来的呢?又是怎么样收集的呢?设置这些问题是为同学们创造探索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性趣。这样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汾当中被老师带入了新课的教学内容。

2、新课讲解:

为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安排学生阅读课体第17页,氧气的工业制法。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概括、总结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氯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速度,说明制取氧气的速度慢,时间太长。加热二氧化锰又说明受热不产生氧气,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制取氧气。而且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说明了二氧化锰的作用。导出了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这一重要的概念。让同学们总结回答。这样增加了对综合知识的的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通过氧气制法的演示实验,使学生掌握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便能灵活运用这一知识来制取一些气体,并运用这些知识在科学生产中的重要意义。向学生简单扼要的介绍氧气的应用,使学生知道一些氧气的化学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建设家园的教育。

3、归纳总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要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已的机会。因此在本节课前及课程教学完成之后,让学生自已来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4、反馈练习:

为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设计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习题。而且变化比较灵活,来激发学生的性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5、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因此,本课我采用了知识网络式板书,使学生形成自已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掌握知识更加系统。

化学说课稿 13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从教材体系上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这个课题是继上一单元里所学的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并与元素符号、化学式构成了九年级化学三个重要的化学用语。它在本单元中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和进行化学计算的“中介”,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也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和保证,更是解决化学问题的有力武器。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结合教材和课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讨论,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学习应用化学知识和化学工具的习惯和能力;通过游戏与练习,增强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巩固和掌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探索化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以及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设置及对今后教学的影响,本节的教学重点为,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教学关键是创设恰当的情景,组织好活动与探究,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教法分析】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结合教材,考虑到学生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如化学式写错、没配平、未标条件、箭头使用不当或遗漏等)。本节课主要采用以学生的活动探究为主线,结合使用谈话法,归纳分析法、讨论法、实验法、练习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想一想,猜一猜,试一试,练一练,议一议,做一做”的教学流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取新知识,并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效率。

【学法指导】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教会学生如何学,是教师的职责,是培养能力的关键。本节课我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讨论、分

析,培养其自主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这样做增加了学生参与机会,增强了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程序】

第一步:想一想(温故导新)

(多媒体显示)

1、煤饼燃烧后剩下的煤渣的质量与煤饼相比有什么变化?此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你能用化学方程式把这个反应表示出来吗?

2、P2+02 点燃 P202 这个式子能不能称为化学方程式?怎样才能使它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方程式呢?

[设计意图]:通过想一想,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为新授知识做好铺垫。通过想一想,把问题做为教学的出发点,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激情,从而引出——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

第二步:猜一猜(观察猜想)

(多媒体显示)1、广告:“水变汽油,经济收入惊人,技术转让,请有识之士加盟”,同学们,假如你是老板,你是否加盟呢?请谈一谈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思考,得出一个化学反应不是随随便便发生的,而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的,绝对不能凭空想象。

(多媒体显示)2、教材P93图片

猜一猜:①第一幅图片揭示的一个化学反应是什么?左右平衡了吗?

②第二幅图片左右平衡了吗?用一个什么化学方程式把它表示出来?

③第二幅图片中的平衡,是怎样从第一幅图中的不平衡变化来的?

[设计意图]:从图片形象直观地告诉学生,H2和0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如何配平的?让学生既懂得了配平的原理——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又很轻松地接触到本节课的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为下一步突破教学难点埋下伏笔。

第三步:试一试(自主探究)

1、你们看到过“找错误”这样的电视节目吗?现在我们也来试试,有人说,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这样的

P+02—P02

请同学们指出这个化学方程式的错误有哪些?

(学生思考回答:生成物可能不对,没有反应条件,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上述的化学方程式应该怎样改正?写出化学方程有哪些步骤?

(先让学生们热烈讨论,找错误,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本,归纳步骤。) 4P+502 点燃 2P205

第一步:将磷、氧气的化学式写在左边。P202的化学式写在右边。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画一条短线。

第二步:配平:因为左边有两个氧原子,右边有四个氧原子,两数的最小公倍数10,所以在氧气前面配上5,在P205前面配上2。式子右边的磷原子个数是4,左边磷原子个数是1,因此要在P的前面配上4(适时点拨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

第三步: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把短线改成等号。

3、化学反应的信息是否都反应在化学方程式中了呢?

演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的实验,有气体生成。

4、能不能在化学方程式中表示出这一信息?

(能,在氧气下的化学式后面用向上的箭头表示。)

演示: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有沉淀产生。怎样在化学方程式中表示这一信息?

(在氢氧化铜的化学式后边加一个向下的箭头。)

5、是不是见气体和固体就不加箭头呢?请你们看书自找答案。

[设计意图]:强化理解、巩固练习。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索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使学生在尝试中知道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四步:练一练(讲练结合)

(多媒体显示)

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如不正确,为什么?

①Fe+02点燃 Fe02 ②Fe+02 点燃 Fe304

2、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铝在氧气中燃烧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水通电分解

(4)一氧化碳(C0)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设计意图]:学生动手独立完成,教师来回查看。帮助学生指点、纠正。反馈学生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上还存在什么问题。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本节重点。

第五步:议一议(小结提高)

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是什么?

2、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意什么?

(多媒体显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口诀

1、写 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

2、配 写好化学式,记得要配平。

3、注 短线改引号,条件要著明。

气体和沉淀,箭头要分明。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本节所学知识,师生共同小结。让学生体会要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第六步:做一做(课节巩固)

1、游戏。将学生分成六组,每组领取一块小黑板和一个塑料盒子,盒子里有各种有磁性的卡片,包括字母、数字、符号等。每个盒子里卡片都能在小黑板上拼成一个完整的化学方程式。1~4组盒子里有干扰卡片,5~6组提供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4组分别拼出了硫、铝、铁、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5~6组拼出锌与稀盐酸反应,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设计意图]:用游戏的方式取代传统的纸笔练习,让学生锻炼眼、手、脑的协调能力,将理论学习知识搭上趣味,愉悦、竞争的载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培养合作意识。

2、教材P99:1题、3题、4题。

3、根据信息写化学方程式

(1)汽车尾气中含有C0、N0等有害气体,可在用铂、钯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一种气体和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一种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宇宙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常装有液态肼(用N2H4表示)和液态双氧水(H202),它们混合时发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学生的做。反馈学生存在的问,下次上课时予以纠正。布置相应的针对性训练题。

化学说课稿 14

一、说教材

教材简介:

本节教材选自全日制高中化学课本第一册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四节化学键,课时为3课时。

本节教材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关于离子键的资料,第二部分是关于化学键的资料,第三部分是关于介绍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第四部分介绍化学键的概念。此外本节还包括了一个演示实验和一张表格。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构成。

2、使学生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3、经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学情分析:

第一部分关于离子键的资料,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活泼金属钠与活泼非金属氯起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的过程。第二部分关于共价键的资料,学生也已学过了氢气和氯气的反应生成氯化氢的过程。所以这两部分可在对有关知识进行复习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学生学习。在初中,学生已经学过了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等知识,所以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从熟→生的过程。

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教材资料属于物质结构理论的范畴,而物质结构不仅仅是本书的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经过本节教材的学习,形式认识了化学键和化学反应的实质,对分子结构理论将有整体认识。

教学重点:

1、离子键,共价键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及其构成过程

教学难点:

化学键概念,电子式

二、说学法

1、“启发探究式”

本节资料具有教学的特点,又有基础理论教学的特点,可采取教学方法,即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媒体教学

本节教材概念多资料比较抽象,理论性强,可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使抽象概念形象化,如:讲到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结构时,可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或实物模型,展现分子结构进行教学,展现微观分子的运动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本事和抽象思维本事。

三、说过程

按照教材的安排,将化学键概念放在离子键和共价键之后,我认为这贴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即归纳教学的方法。所以我的教学也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进行。

1、关于离子键的教学

课前能够布置学生复习初中化学课本中关于离子化合物的资料,重点复习离

子与原子的区别和离子化合物的构成。

课堂中要根据教材的安排,经过钠与氯气反应生产氯化钠的过程进行演示实验,组织学生讨论氯化钠的构成过程,从而引出离子键的概念。讨论中要着重抓住离子键的原因,成键粒子和成键性质三点,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离子键的本质和构成条件。要指出在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构成过程时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如(1)离子漏标电荷数;(2)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数与元素化合价分辨不清等,注意强调书写的规范化。

此外,为了使学生明白氯化钠在通常情景下以晶体形式存在,我将利用课后资料中的晶体结构示意图展示氯化钠晶体的模型,培养对此感兴趣的学生,并培养他们的自学本事。

2、关于共价键的教学

课前可布置学生复习初中关于共价化合物的资料,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讨论氢气和氯气反应的过程,讨论中要着重抓住共价键的成因和表示方法。

在讨论共价键的原因时,我将启发比较氖原子和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分析为什么氖分子是单原子分子,而氯原子是双原子分子。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是否到达稳定状态,分析得出构成共价键的条件,并用电子式表示氢气和氯气的构成过程。在本节的教学采用与离子键的比较进行教学,经过概念与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和共价键构成的比较,将使教学更加顺利。

3、关于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教学

复习导入:在复习共价键概念后,可由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氢气,氯化氢,水分子的电子式。

提出问题:

(1)在氯化氢中及水分子中,为什么电子对偏向氯原子和氧原

(2)而H2中为什么电子对未偏移

(3)氢气和氯化氢,水分子中的化学键是极性键还是非极性键,并总结出规律。

4、关于化学键的教学

在经过以上的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出化学键的概念。同时得出“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构成的过程”的结论。如果条件允许,能够将其设计成多媒体动画教学,能够到达更好的效果。

在小结时,应当着重强调以下几点:

(1)化学键是存在与分子内相邻的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2)是指两个直接相邻的原子

(3)原子指广义的原子与上头的原子有所区分

(4)“强烈的相互作用”不能说成结合力

四、反馈练习

离子键部分是强调离子键的概念和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构成过程。共价键部分应强调共价键的概念和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构成过程。此外,还要强调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区别。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一、二。

化学说课稿 15

苯是继烷烃、烯烃这些链状烃学习之后,向学生介绍的另一类重要的环状烃,它的学习使烃的知识更加全面和系统 。以下是高中化学苯说课稿,欢迎阅读。

一、教材的地位和

苯是芳香烃典型的代表物,苯分子结构中特殊的化学键决定了苯的化学性质,因此教材在介绍苯的化学性质之前,首先介绍了苯分子的结构,通过苯分子结构中的独特的化学键的分析研究引出苯的---兼有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性质,通过苯分子化学键的分析研究引出下节课苯的化学性质,为下节课苯与溴的反应、苯与硝酸的取代反应的讲解奠定了基础,使学生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辩证关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苯的物理性质,理解苯分子的独特结构,了解苯能够燃烧。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物展示、学生自学了解苯的物理性质;通过对苯分子式的可能结构的分析,与提供的信息资料分析最后得出苯的特殊结构。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苯”之前已学习了烷烃——甲烷、烯烃——乙烯,初步掌握了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的一些特征反应,所以学生在探究苯结构时,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少部分学生甚至还有碳碳叁键及环的概念,具备了一定的“先备知识”,这正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基础。我们应引导学生对比前面刚刚学过的甲烷和乙烯的性质得出苯的独特的性质,帮助他们建立有机物“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逐步熟悉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苯的分子结构的研究与其能够燃烧的化学性质。

(2)难点:苯分子结构的推断,理解苯环上碳碳间的化学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

(3)关键:正确处理苯的分子结构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

高二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逻辑分析、归纳、概括和综合的能力,另外烷烃、烯烃的学习使他们对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的性质比较熟悉,所以学生在探究苯结构时,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四、说教法

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改变了过去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本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因此本节课以讨论为主,在充分准备实物、图片和各种有关资料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引入】“有人说我笨,其实并不笨;脱去竹笠换草帽,化工生产逞英豪”,猜一字。(苯)

【苯的发现】19世纪欧洲许多国家都使用煤气照明,煤气通常是压缩在桶里贮运的,煤气用完后桶里总剩有一种油状液体,但长时间无人问津。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对这种液体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花了整整五年时间提取这种液体,从中得到了一种含碳氢的无色油状液体。热拉尔等化学家测定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6H6,并命名为苯。这

就是今天广泛使用的化工原料——苯。

【设计意图】用学生感兴趣的猜字谜引入,学生的兴趣瞬间被调动起来,然后一步步地被指引到所要学习的内容苯,苯的发现史更让学生知道了苯的来源,更让他们知道生活中有化学,化学牵引着生活,联系着生活,要善于发现,敢于质疑。

2、实物展示,引发探究

A、在学生对苯这种新物质充满好奇的时候,我及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用密封的小瓶子盛装的苯发给学生,让学生“看一看”苯有哪些物理性质。

B、再让学生探讨苯还有哪些物理性质,应该如何得到呢?学生提出: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等问题。在试管中倒入2毫升苯,在加入4毫升水,振荡,观察现象。探究苯的密度和溶解性,学生会观察到苯不溶于水,学生会观察到下层体积大的是4毫升的水,而上层

体积小的是苯,很容易推测出上层为苯而下层为水,得出苯的密度比水小的结论。

C、最后引导学生回归课本,找通过实验未能得到的苯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苯是无色、易挥发、有特殊气味、比水轻、不溶于水、熔点5.5℃,沸点80.1℃的有毒液体。

【设计意图】在研究苯的物理性质时,实物的展示更有说服力,通过学生亲眼所见使他们对苯的物理性质印象更深刻,我通过A.B.C三个步骤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得出苯的物理性质,这种方法既避免了直接给出答案而使学生死记硬背的俗套,又能使学生逐渐形成实验推断的能力。

3、精心设疑,实验探究

第一步,实验探究

给出苯的分子式C6H6,让学生与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通式做对比,

分析得出苯的不饱和度。引导学生讨论猜测苯的结构。学生会得出苯为不饱和烃、可能含有多个双键、具有与烯烃类似的性质这些结论,并得出苯的可能结构CH2=C=CHCH=C=CH2。

结合学生已有知识,我会让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这些猜测,学生在前面乙烯内容已经知道,双键能够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反应。所以学生就知道根据苯是否能使溴水褪色、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来验证这一猜测。我把全班同学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通过实验验证假设是否成立,通过实验,甲组会得出苯不能使溴水褪色,乙组则会得出苯不能

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这一结论,两组交流实验结果,可以认识到苯不是不饱和烃,苯中不含有双键。

第二步,化学史实

由于探索的结果与学生的猜想并不一致,这时学生会非常困惑,此时我引出凯库勒发现苯的化学史料,1865年的一个晚上,研究到深夜才睡的凯库勒做了一个梦,梦中,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转了起来,醒来后凯库勒深受启发,提出了苯的单双键交替的环状结构,此时我会让学生想到凯库勒提出的苯的结构应是怎样的呢?我及时鼓励学生转变思维,讨论得出苯凯库勒式,进一步探究苯的结构。

第三步,真相大白

在学生讨论之后,发现凯库勒式中依然含有双键,这与刚才的探究实验得出的苯中不含双键结论并不相符,这又是怎么回事呢?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到这里我就会直接向学生解释苯凯库勒式中含有的双键是怎么一回事。我会解释到:这一特殊苯分子具有平面正六边形结构,分子中 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各个键的键角均为 120°。苯中的碳碳键是一类特殊的化学键,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均相同,而非单双键交替,每个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键,既不同于单键也不同于双键。画成单双键交替的凯库勒式,仅仅是为了表示苯不饱和度的一种形式,因为苯的通式CnHn与饱和烷烃CnH2n+2相比还远达不到饱和的状态。

【设计意图】

苯的结构探究这一内容是我的教学重难点,因此我在课堂中设置了“三步”教学步骤,根据学生认知过程一步步突破这

下载海洋化学资源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海洋化学资源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化学说课稿

    化学说课稿 化学说课稿1 确定课题阶段: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是我选择初三化学绪言的理由,这两句话高度概括了本课题内容在整个初三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课程中安......

    化学说课稿

    化学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早上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

    《海洋怪兽》说课稿

    《海洋怪兽》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江苏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美术教科书第十册第八单元第15课《海洋怪兽》。 说说教材: 本单元包括“海洋生物”和“海洋怪兽”两个课题......

    珍惜资源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本次口语交际是九年责任教育新课程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口语交际·习作四的内容,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身边的事例,围绕“为什么要珍惜资源”和“怎......

    植物资源化学总结

    第一章绪论 1、植物资源的概念: 广义:植物资源是地球上或生物圈内一切植物的统称。植物是自然界的第一生产力,是人类维持和延续生命的基本物质条件。 狭义:经过人类生活或生......

    化学《钠》说课稿

    化学《钠》说课稿 化学《钠》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xxxxx中的XXX,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化学《钠的化合物》。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包括钠的氧化物、过氧化......

    化学电源 说课稿

    第二节 化学电源 说课稿 一、说教材 前面关于原电池的学习,是了解化学能怎样转换成电能的理论性问题,而本节教学是要进一步了解依据原电池原理开发的技术产品——化学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