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2018年专升本针灸学考试纲要78

时间:2019-05-15 00:10: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徽中医药大学2018年专升本针灸学考试纲要78》,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徽中医药大学2018年专升本针灸学考试纲要78》。

第一篇:安徽中医药大学2018年专升本针灸学考试纲要78

2018年安徽中医药大学专升本考试大纲公共课英语

英语考试以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和样题》为依据,测试考生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包括一般性语言内容和涉外业务有关的内容。考试形式为笔试,采用主客观混合题型,以保证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考试内容包括五个部分:

1.词汇和语法结构:参见《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和样题》所规定的词汇和语法项目;

2.完形填空:考查考生在所要求的词汇和语法项目的范围内,综合运用语言的技能,如推理、判断、猜测、常识等;

3.阅读理解:在所要求的词汇和语法项目范围内,考查考生的篇章理解能力,信息的获取、分析、判断能力以及阅读速度;

4.翻译(英译汉):考查考生对英语句子及篇章结构的分析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以及英汉思维方式的转换能力;文格式的掌握程度。

2018年安徽中医药大学专升本考试大纲药理学考试大纲

参考教材:药理学第3版,全国普通高等专科教育药学类规划教材,谭毓治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07-01

第一篇药理学总论

第一章绪论

掌握:药理学、药物的概念。熟悉: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了解:药理学的发展史。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了解:药物的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了解药动学、首关消除、肝药酶、药酶诱导剂、药酶抑制

剂、生物利用度、药物半衰期的概念。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掌握:药效学概念,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熟悉:药物量-效关系曲线及主要术语:半数有效量、半数致死量、效能、效应强度、治疗指数、安全范围。了解:受体、受体激动剂、受体拮抗剂、部分激动剂的概念。

第二篇外周神经系统药理学

第四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掌握:传出神经受体的分类、分布及生理效应。

熟悉: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贮存、释放和代谢。了解: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分类。第五章拟胆碱药

掌握:胆碱酯酶抑制剂新斯的明的作用原理。熟悉: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

了解: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解救药物。第六章抗胆碱药

掌握:阿托品的作用原理、药理作用,临床用途及不良反应。熟悉:东莨菪碱的作用特点及其临床应用。第七章拟肾上腺素药

掌握: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用途、不良反应、禁忌症。熟悉: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的药理作用。了解: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的主要不良反应。第八章抗肾上腺素药

掌握:普萘洛尔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熟悉:β受体阻断剂的分类、作用、用途、不良反应。了解: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第九章局部麻醉药

了解:普鲁卡因的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第三篇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

第十章全身麻醉药

了解:常用吸入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第十一章镇静催眠药

掌握:苯二氮卓类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了解:巴比妥类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第十二章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熟悉: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乙琥胺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了解: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乙琥胺的不良反应。第十三章抗帕金森病药和抗阿尔茨海默病药 掌握:左旋多巴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了解:左旋多巴的不良反应。第十四章抗精神失常药

掌握: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熟悉:碳酸锂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了解:丙咪嗪的药理作用与临床用途。第十五章镇痛药

掌握:吗啡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熟悉:吗啡的作用机制、成瘾及防治。

了解:哌替啶、芬太尼、美沙酮的药理作用特点。第十六章中枢兴奋药和促大脑功能恢复药

了解:常用的中枢兴奋药和促大脑功能恢复药。第十七章解热镇痛抗炎药和抗痛风药 掌握: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

熟悉: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与主要不良反应。

了解: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吡罗昔康的药理作用特点。

第四篇 内脏系统药理学

第十八章利尿药和脱水药 掌握:呋塞米的药理作用。

熟悉:氢氯噻嗪、螺内酯的药理作用。

了解: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第十九章抗高血压药

掌握:抗高血压药的分类;普萘洛尔、卡托普利、可乐定、硝苯地平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熟悉:普萘洛尔、卡托普利、可乐定、硝苯地平的主要不良反应。了解: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第二十章抗心律失常药

掌握: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作用与分类。

熟悉:奎尼丁、利多卡因、普萘洛尔、维拉帕米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了解:心律失常产生的机制。第二十一章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掌握:强心苷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熟悉:强心苷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了解: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物的分类。第二十二章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了解: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的分类及其代表药的主要作用和临床应用。第二十三章抗心绞痛药

掌握: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熟悉:硝苯地平、普萘洛尔等抗心绞痛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了解:硝酸甘油与普萘洛尔合用的理由。第二十四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掌握:肝素与维生素K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了解:华法林、链激酶、潘生丁的抗凝血作用特点。第二十五章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掌握:平喘药的分类及其作用原理。

熟悉:可待因、色甘酸钠、丙酸倍氯米松的平喘作用特点。了解:祛痰药的祛痰作用特点。第二十六章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熟悉:抗消化溃疡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了解:硫酸镁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第二十七章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和抑制药 了解:缩宫素、沙丁胺醇的药理作用。

第五篇 内分泌系统药理学

第二十八章性激素类药和避孕药

了解: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的作用与应用;常用避孕药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第二十九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掌握: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第三十章甲状腺激素和抗甲状腺药

熟悉:甲状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了解:碘剂的作用和用途。

第三十一章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

掌握:胰岛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熟悉:磺酰脲类: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苯乙双胍的降糖作用特点。

第六篇 病原微生物和肿瘤药理学

第三十二章抗菌药物概论

掌握:抗菌谱、抗菌活性、化学治疗、化疗指数等概念。熟悉:抗菌药的作用机制,细菌耐药性分类及产生机制。了解:抗菌药的正确选药、预防用药及联合用药。第三十三章 B-内酰胺类抗生素

掌握:青霉素的抗菌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熟悉: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第三十四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和其他抗生素 掌握:红霉素的抗菌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了解:林可霉素的药理作用特点。

第三十五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多黏菌素

掌握:氨基苷类药物的共同特点,以及庆大霉素的药理作用特点。掌握:链霉素的药理作用特点。第三十六章四环素类和氯霉素

熟悉:四环素、氯霉素的抗菌作用及不良反应。第三十七章人工合成抗菌药

掌握: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及其原理、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熟悉:磺胺类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了解:TMP的增效作用原理。

第三十八章抗结核病药和抗麻风病药

掌握: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的抗结核作用特点。了解:抗结核治疗的用药原则。第三十九章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熟悉:利巴韦林、金刚烷胺、干扰素、阿昔洛韦的抗病毒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了解:两性霉素B、克霉唑等抗真菌药的药理作用特点。第四十章抗寄生虫药

掌握:氯喹、伯氨喹和乙胺嘧啶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与主要不良反应。熟悉:抗疟原虫药物、抗阿米巴药物及抗肠蠕虫等药物的药理作用。第四十一章抗恶性肿瘤药

熟悉:抗恶性肿瘤药的作用机制及分类

第七篇、免疫系统药理学及其他药理学

第四十二章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了解: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及免疫增强剂左旋咪唑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第四十三章组胺受体阻断药

熟悉:组胺受体拮抗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了解:组胺受体拮抗药的主要不良反应。第四十四章维生素

熟悉:维生素A、D、E、C、B1、B2、B6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安徽中医药大学2018年专升本《针灸学》考试纲要

绪言

掌握 针灸学发展简史中的重要人物及其代表性论著。熟悉 针灸学的定义、针灸疗法的特点。了解 针灸学发展简史及对外交流概况。

上篇经络腧穴

第一章经络总论

掌握 经络、经气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和十二经脉的分布、循行、交接、气血流注规律。熟悉 奇经八脉的分布、功能;经络的生理功能、临床应用。

了解 经络学说的形成、标本根结、气街四海;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特点。第二章腧穴总论

掌握 腧穴、特定穴的概念、腧穴的主治特点、定位方法及特定穴的基本概念。熟悉 腧穴的分类、主治规律;特定穴的分类。了解 腧穴的发展概况、命名。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

掌握 十四经常用腧穴和常用奇穴的定位、主治。

熟悉十四经脉的循行、十四经脉各经的腧穴主治概要;十四经常用腧穴和常用奇穴的操作要点。了解常用腧穴的解剖;腧穴、奇穴表解。附:

十四经常用腧穴和常用经外奇穴(带*者为常用穴位)。

手太阴肺经(11穴):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手阳明大肠经(20穴):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足阳明胃经(45穴):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

足太阴脾经(21穴):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

手少阴心经(9穴):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

手太阳小肠经(19穴):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颧髎*、听宫*。

足太阳膀胱经(67穴):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神堂、譩譆、膈关、魄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合阳、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

足少阴肾经(27穴):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横骨、大赫、气穴、四海、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廓、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

手厥阴心包经(9穴):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手少阳三焦经(23穴):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瘛脉、颅息、角孙、耳门*、耳和髎、丝竹空*。

足少阳胆经(44穴):瞳子髎*、听会*、上关、颔厌、悬颅、悬厘、曲鬓、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肩井*、渊腋、辄筋、日月*、京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阳陵泉*、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丘墟*、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

足厥阴肝经(14穴):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曲泉*、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

督脉(29穴):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印堂*、素髎*、水沟*、兑端、龈交。

任脉(24穴):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

常用经外奇穴(总34穴)

头颈部(12穴):四神聪*、鱼腰、上明、太阳*、球后*、鼻通、金津*、玉液*、夹承浆、牵正*、翳明*、安眠*。

躯干部(6穴):三角灸*、提托*、子宫穴*、定喘穴*、夹脊*、腰眼*。

四肢部(16穴):十宣*、四缝*、中魁、八邪*、落枕穴*、腰痛点*、中魁、二白*、肘尖、环中、百虫窝、鹤顶*、膝眼*、胆囊*、阑尾、八风。

中篇刺灸法

第四章刺灸法总论 掌握 刺灸法宜忌。

熟悉 刺法、灸法的概念;刺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了解 刺法、灸法的起源和发展概况。第五章刺灸法各论

掌握 毫针刺的进针法、针刺的角度、深度,行针基本手法、常用补泻手法,得气的概念、表现;艾灸法的种类、操作要领和适应范围;针刺异常情况的表现、预防和处理。熟悉 三棱针、电针的操作方法、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拔罐法的应用。了解 其他刺灸方法和头针、耳针内容。

下篇治疗

第六章针灸治疗总论

掌握 针灸治疗作用、针灸治疗原则、针灸配穴处方规律。熟悉 针灸临床诊治特点。

了解 针灸处方的概念、要素;刺灸方法的选择。第七章针灸治疗各论

掌握 中风、眩晕、面瘫、头痛、不寐、哮喘、胃痛、泄泻、便秘、等内科病症,落枕、漏肩风、腰痛、痹证等躯体病症,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病症以及肥胖症等病症的辨证分型及针灸治则、处方配穴。熟悉 面痛、腹痛、癃闭、痿证、崩漏、滞产、小儿脑瘫、目赤肿痛、耳聋耳鸣、牙痛、鼻渊、晕厥、虚脱、内脏绞痛等病症的辨证分型及针灸治则、处方配穴。了解 辨证、辨经、辨病在针灸临床的应用。

参考教材:梁繁荣 主编.《针灸学》第2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7

安徽中医药大学2018年专升本《中药学》考试纲要

总论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掌握:

中药学的概念以及六本主要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的成书年代、作者、载药数及主要贡献。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了解:

1、中药的产地与药效的关系,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生产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

2、植物药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以及不同药用部分的一般采收原则。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

掌握:

炮制的含义和目的。熟悉:

火制等常用的炮制方法,了解:

其余炮制方法。

第四章 中药的性能

掌握:

1、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

2、四气的概念,所表示的药物作用,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3、五味的概念,所表示的药物作用,及气与味的综合效应。

4、升降浮沉的概念,升降与浮沉的不同作用,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的关系,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5、归经的概念,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6、为什么必须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能准确地掌握药性。

7、毒性的概念,引起中毒的原因及解救方法,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第五章中药的配伍、用药禁忌及剂量用法

掌握:

1、配伍的含义及目的。

2、药物“七情”及各种配伍关系的含义,配伍用药原则。

3、配伍禁忌的内容。

4、妊娠用药禁忌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等内容。熟悉:

1、用药剂量与药效的关系及确定剂量大小的依据。

2、中药的煎煮时间与方法(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等不同要求)。

各论

第一章解表药

掌握:

1、解表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发散风寒药与发散风热药的性能特点、配伍原则和使用注意。

2、药物8味(麻黄、桂枝、紫苏叶、荆芥、薄荷、菊花、葛根、柴胡)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熟悉:

1、药物9味(防风、羌活、白芷、细辛、生姜、牛蒡子、桑叶、升麻、蝉蜕)的功效主治和使用注意。

2、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了解:

1、了解药物1味(香薷)的功效主治。

2、使用解表药时发汗不宜太过、煎煮时间不宜过长,以及禁忌等注意事项。

第二章清热药

掌握:

1、清热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

2、药物13味味(石膏、知母、栀子、黄芩、黄连、黄柏、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鱼腥草、生地黄、牡丹皮、青蒿)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熟悉:

1、药物13味(天花粉、芦根、夏枯草、龙胆草、蒲公英、大青叶、青黛、射干、山豆根、白头翁、玄参、赤芍、地骨皮)的功效主治和使用注意。

2、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了解:

药物10味(决明子、苦参、紫花地丁、马勃、马齿苋、败酱草、红藤、水牛角、紫草、银柴胡)的功效主治。

第三章泻下药

掌握:

1、泻下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攻下药、润下药、峻下逐水药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注意。

2、药物2味(大黄、芒硝)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

3、攻下药、峻下药大多作用峻猛,有的有毒,要求掌握用法(包括炮制)、剂量及禁忌,以保证用药安全。熟悉:

1、药物3味(番泻叶、火麻仁、甘遂)的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

2、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了解:

药物4味(郁李仁、京大戟、芫花、牵牛子)的功效主治。

第四章祛风湿药

掌握:

1、祛风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注意。

2、药物4味(独活、川乌、秦艽、桑寄生)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熟悉:

1、药物5味(威灵仙、蕲蛇、木瓜、防己、五加皮)的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

2、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了解:

1、药物3味(豨签草、络石藤、雷公藤)的功效主治和使用注意。

2、防已有木防己、汉防己;五加皮有南五加皮、北五加皮;蕲蛇有金钱白花蛇等不同品种。

第五章化湿药

掌握:

1、化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

2、药物2味(苍术、广藿香)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熟悉:

1、药物2味(厚朴、砂仁)的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

2、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了解:

药物2味(白豆蔻、佩兰)的功效主治。

第六章利水渗湿药

掌握:

1、利水渗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事项及各节药物的功用特点。

2、药物5味(茯苓、泽泻、车前子、茵陈、金钱草)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熟悉:

1、药物3味(虎杖、滑石、薏苡仁)的功效主治和使用注意。

2、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了解:

药物4味(猪苓、萆薢、瞿麦、关木通)的功效主治。

第七章温里药

掌握:

1、温里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及配伍方法、功用特点、用法、用量和禁忌。

2、药物3味(附子、干姜、肉桂)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熟悉:

1、药物2味(吴茱萸、花椒)的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

2、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了解:

药物3味(高良姜、丁香、小茴香)的功效主治。

第八章理气药

掌握:

1、理气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

2、药物4味(橘皮、枳实、木香、香附)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熟悉:

1、药物2味(青皮、薤白)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和使用注意。

2、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了解:

药物4味(乌药、佛手、川楝子、沉香)的功效主治。

第九章消食药

掌握:

1、消食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及配伍方法。

2、药物3味(麦芽、山楂、神曲)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熟悉:

1、药物2味(莱菔子、鸡内金)的功效主治和使用注意。

2、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了解: 药物1味(谷芽)的功效主治。

第十章驱虫药

掌握:

1、驱虫药的含义,各种驱虫药的不同作用(如苦楝皮驱蛔虫、槟榔驱绦虫等)及配伍方法和使用注意。

2、药物3味(苦楝皮、使君子、槟榔)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熟悉:

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了解:

药物3味(南瓜子、鹤草芽、雷丸)的功效主治。

第十一章止血药

掌握:

1、止血药的含义,各节止血药的功用特点、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

2、药物6味(地榆、小蓟、三

七、茜草、白及、艾叶)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熟悉:

1、药物3味(白茅根、蒲黄、仙鹤草)的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

2、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了解:

1、药物3味(大蓟、侧柏叶、炮姜)的功效主治。

2、白及、三

七、蒲黄等药的特殊用法。

第十二章活血化瘀药

掌握:

1、活血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着重理解配伍理气药的道理)及各节药物的功用特点、使用注意。

2、药物8味(川芎、郁金、延胡索、益母草、红花、丹参、牛膝、桃仁)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熟悉:

1、药物5味(乳香、莪术、鸡血藤、水蛭、地鳖虫)的功效主治和使用注意。

2、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了解:

1、药物10味(没药、五灵脂、姜黄、泽兰、王不留行、血竭、自然铜、骨碎补、三棱、穿山甲)的功效主治。

2、郁金、姜黄、莪术的来源;牛膝的品种。

第十三章化痰止咳平喘药

掌握:

1、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各节药物的功用特点、使用注意。

2、药物7味(半夏、桔梗、川贝母、瓜蒌、苦杏仁、百部、桑白皮)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熟悉:

1、药物7味(天南星、竹茹、浙贝母、苏子、款冬花、紫菀、葶苈子)的功效主治和使用注意。

2、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了解:

药物8味(禹白附、白前、旋覆花、白芥子、前胡、天竹黄、竹沥、枇杷叶)的功效主治。

第十四章安神药

掌握:

1、安神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重镇安神药与养心安神药的功用特点;

2、药物3味(朱砂、龙骨、酸枣仁)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熟悉:

1、药物2味(磁石、远志)的功效主治和使用注意。

2、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了解:

1、药物2味(琥珀、柏子仁)的功效主治。

2、重镇安神药的用量、用法特点及注意事项。

第十五章平肝息风药

掌握:

1、平肝息风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及配伍方法。

2、药物6味(石决明、牡蛎、代赭石、羚羊角、牛黄、天麻)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

3、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熟悉:

药物4味(钩藤、地龙、全蝎、蜈蚣)的功效主治和使用注意。了解:

药物2味(僵蚕、珍珠母)的功效主治。

第十六章开窍药

掌握:

1、开窍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及配伍方法;

2、药物1味(麝香)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熟悉:

2、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了解:

1、药物1味(苏合香)的功效主治。

2、开窍药的用法及注意事项。

第十七章补虚药

掌握:

1、补虚药的含义,补气、补血、补阳、补阴四类药物性味、功效、适应范围的要点及配伍方法。

2、药物15味(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甘草、鹿茸、淫羊藿、杜仲、当归、熟地黄、白芍、北沙参、麦门冬、龟甲、鳖甲)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熟悉:

1、药物12味(西洋参、山药、巴戟天、续断、补骨脂、菟丝子、何首乌、阿胶、天门冬、玉竹、石斛、枸杞子)的功效主治和使用注意。

2、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了解:

药物10味(太子参、肉苁蓉、沙苑子、蛤蚧、益智仁、南沙参、黄精、百合、墨旱莲、女贞子)的功效主治。

第十八章收涩药

掌握:

1、收涩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常与补虚药配伍的意义及各节药物的功用特点、注意事项。

2、药物4味(五味子、乌梅、山茱萸、桑螵蛸)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

3、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熟悉:

药物3味(诃子、莲子、肉豆蔻)的功效主治和使用注意。了解:

药物3味(麻黄根、浮小麦、五倍子)的功效主治。第十九章涌吐药(略)

第二十章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

掌握:

1、涌吐药的含义、功效与适应范围,2、药物2味(硫黄、雄黄)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熟悉:

1、杀虫燥湿止痒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与注意事项。了解:

1、药物3味(常山、瓜蒂、蛇床子)的功效主治。

2、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第二十一章拔毒化腐生肌药

掌握:

1、拔毒化腐生肌药的含义、功效与适应范围。

2、药物1味(升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熟悉:

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了解:

药物2味(砒石、硼砂)的功效主治。参考书目

《中药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高学敏主编。

《中药学中药基础与应用》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赵越主编。《中药学习题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高学敏主编。

第二篇:2019年湖北中医药大学专升本

一报考条件:根据文件规定,湖北中医药大学专升本,本次选拔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1.在校期间政治思想表现优秀,遵守校纪校规,文明礼貌,未受到任何处分。2.学历要求:具有本科专业对口,无重考,无重修记录,身心健康。3.以综合考试成绩为录取依据,首先按各专业实考人数划定分数资格线,再按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4.综合考试成绩将在录取前公示7天,录取过程中,如果有排名在录取名额内的考生自愿放弃,在名额外的学生按顺序递补。5.我校采取笔试、口试或两者相兼的方式进行,以进一步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比例由学校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安排。

二报考事项:历年真题QQ在线咨询:363.916.816张老师,各相关专业成立考试小组,确定工作中的相关原则政策和办法研究重大事项;负责本学院考试工作的组织宣传事项和实施工作;完成报考成绩统计及综合排名汇总材料并上报填表。1.各学院要先完成报考专业的成绩综合排名,根据名单确定考生的具体范围。2.符合上述条件的参加综合考试,按照报考专业并提交书面申请材料审核。3.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汇总名单后,将公示7天,期满后不再进行提示。4.各相关专业按照考试科目的顺序依次进行。5.考试成绩以书面通知形式发到学生本人。

三考试流程:1.参加初试并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在复试前填写相关表格,按规定时间提供自身研究潜能的材料,攻读大学阶段的研究计划、科研成果等。2.报考考生的资格审查由领导小组进行审查,对考生料进行审阅符合报考条件的统计填表。3.我校采取笔试、口试或两者相兼的方式进行差额复试,以进一步安排加强进行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各种应用能力等。具体比例由学校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状况安排。

四复习方略:1注重课本很多考生会安排各种各样的资料,其实关键要能保证你进行的系统性。每个要点段落安排以真题为主,时间布局以精读的方式对重点章节相关要点,对专业有一个纲领性的认识。对考核题必须要掌握,很多知识点题都出自课后。系统的了解都要为基础一定要做到对书的大体框架有全面的把握,把整个原理的前后概念贯穿起来。2.在复习充分的情况下做完后对照答案进行对比,看看自己的差距到底在哪个环节。根本才是最重要的,要根据专业课的真题都会出的科题型,总结其考察重点是什么是哪一章节。在熟悉这些之后,特别邀请加强对试题都整理出来行理解背诵。根据科目的先后顺序,因为最近规划前几年出现的题目会出现,根据专业不同特点分析对照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知识存量,正确的安排结构方案针对有点面限的知识做明确地回答。专业课的难度绝不亚于英语,对掌握的侧重范围思路结合考核要求内容的分析能力,根据你的水平处于中等你自己也会知道,在英语上拉分的几率太小英语能过线就可以。英语的安排总体相对较小,不需要投入过多的精力,只需按照老师的建议进行就好。而恰恰专业课往往会成为各位考生的短板。根据自身掌握情况安排时间,给众多考生以正确的引导。

五答题技巧:1辨析题的中心话题多是考试大纲中的重点、难点或容易发生要求的内容,其观点分析进行,考生解答时往往容易。这类试题有利于提高考生在学习中的把握问题不全面情况,突出了对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的考查,但同时也增加了试题的难度。考生答题时要先明确认真分析,然后再进行书写。由于题目本身难度较大,因此安排时间分析时要先围绕前半句解析,然后围绕后半句总结最后得出结论。简答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攻科掌握。考生答题时也要适当展开,最好按照平时答论述题的方式回答,并且注意条目清晰、要点准确。另外,围绕要点所作的解析相对严谨和条理介绍确切。2.论述题的考核比较灵活,不限于书本知识结构。考生答题时不仅要思路明晰,而且要全面展开,先把理论阐明,再联系实际作相应陈述。若给出一定的文本材料,考生要注意分析文本,尽量顺应给定文本的表达方式和风格,并适当引用文本中的语言作答。考生解答分析论述题要能体现自己扎实的理论修养和相对独简介观点,这一阶段要查漏补缺,对大纲知识点进行地毯式温故和学习。要注重对整体知识结构的把握以及对乃至的运用,把考核和答题结合起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科学的模考实战训练,做到心中有数。3已经掌握教案重点和难点知识,但是知识点很多这一阶段考生要在准备时间的基础上回归试题,依据大纲把过的知识点再回顾一遍,重点复习以前的内容。在整个过程中就会理解所以这时就要针对大纲仔细把相关内容细节梳理,因为一分之差而失去复试资格。要结合历年试题模拟题,借此熟悉这种整个考试过程。要安排好答题时间的分配,答题的总体原则是按分值分配时间,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第三篇:2015年成都中医药大学专升本

(一)报考条件:

根据文件规定,成都中医药大学专升本,本次考试选拔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

1.在校期间政治思想表现优秀,遵纪守法,遵守校纪校规,文明礼貌,未受到任何处分。

2.学历要求:专科(应届相应专业),无重考,无重修记录,身心健康。

3.平时(必修课程和限选课程)学习成绩优秀和综合素质好。

4.以综合考试成绩为录取依据,首先按各专业实考人数划定分数资格线,再按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5.综合考试成绩将在录取前公示7天,录取过程中,如果有排名在录取名额内的考生自愿放弃,在名额外的学生按顺序递补。

(二)报考事项:

历年真题QQ在线咨询:363、916、816张老师。学校各相关学院成立工作小组,确定工作中的相关原则政策和办法研究重大事项;负责本学院考试工作的组织宣传事项和实施工作;完成报考学生成绩的统计及综合排名合条件生汇总材料并上报填表。

1.各学院要先完成报考专业的成绩进行排名,根据名单确定考生的具体范围。

2.符合上述条件的参加综合考试,根据报考专业并提交书面申请材料审核。

3.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汇总名单后,将公示7天,期满后不再提示。

4.各相关专业按照考试科目的顺序依次进行。

5.考试成绩以书面通知形式发到学生本人。

(三)考试流程:

1、参加初试并获得相关资格的考生,应在考前填写相关表格,按规定时间提供自身研

究潜能的材料,攻读本科阶段的研究计划、科研成果等。

2、报考考生的资格审查由领导小组进行审查,对考生料进行审阅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统计填表。

3、我校采取笔试、口试或两者相兼的方式进行差额复试,以进一步安排加强进行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各种应用能力等。具体比例由学校根据本学科方向、专业特点及生源状况安排。

(四)复习方略:

1.注重课本很多考生会安排各种各样的资料,其实关键要能保证你进行的系统性。因此建议各位考生仍以课本为主,以熟读课本着重记忆重点章节的相关概念,对课本要有一个纲领性的认识。对课后题必须要记忆,很多专业课的题都出自课后题,因此着重提醒各位考生注意课后题,假如没有正确答案,可以联系专业课教授,进行问询。历年真题的专业基础知识、该专业导师关注的具体研究方向。对专业课考试的试卷题型重点内容等会有较为详细的全面了解。都要以记忆为基础,一定要做到对书的大体框架有系统的把握,并且能够把整个原理的前后概念和相关原理贯穿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理论。

2、做笔记在复习课本的过程中,要注意边读边做笔记,记的过程中要注意以进行书写。可以按照课本的章节进行书写。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利于以后的背诵,可能前期你会觉得记笔记很麻烦。可等到了考核的后期,如果你按照要求去记笔记,你会发现,你根本不需要再去看课本。只需要看笔记就可以了。需要系统把握主要的考试内容一定要把课本的每章节的主要考核内容熟练掌握。对于时间安排是最为关键的决定你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尤其是现在随着应试水平和总体要求水平的提高。

3、研究真题专业课的真题,可以通过专业的机构去咨询。在复习充分的情况下可以做一做,做完后对照答案进行对比,看看自己的差距在哪。接下来才是最重要的,你要了

解往年的真题都会出什么题型,通过真题多年的考察,总结其考察重点是什么是哪一章节。在熟悉这些之后呢,你要把所有的题目都整理出来记忆,进行理解背诵。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呢,因为往往前几年出现的题目会重复的出现,对照相关的深度和广度,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知识存量,思考如何运用答题技巧就有限的知识来最好地回答。

4.专业课的复习难度绝不亚于英语,往往在侧重点上、宣传上策略其实各位考生可以自己进行理性的分析假如你的水平处于中等你自己也会知道,在英语上拉分的几率太小英语能过线就可以。英语的难度相对较小,不需要投入过多的精力,只需按照老师的建议进行规划就好。而恰恰是专业课,往往会成为各位考生的短板。根据自身掌握的情况安排时间,给众多考生以正确的引导。

第四篇: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重点最新总结

中医药大学针灸重点

经络: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通路。经络系统: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临床的刺激点。一夫法:又称横指同身寸。是以食、中、环、小指四指相并,以中指中节近端横纹为标准,四指横度为3寸量取穴位的方法.得气:进行针刺时,患者所产生的酸、麻、重、胀、疼痛或触电样反应等针感以及医者刺手手下的沉紧等感觉。

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手足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太阴,少阴,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顺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交胆肝续。

奇经八脉的功能: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 用;冲脉与任、督脉,足阳明、足少阴等经 有联系,故有“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 用;带脉约束联系了纵行躯干部的诸条足经;阴 阳维脉联系阴经与阳经,分别主管一身之表里;阴阳跷脉主持阳动阴静,共司下肢运动与寤寐。

四海:髓海,脑(百会,风府);血海冲脉(大杼,上下巨虚);气海膻中(大椎,人迎);水谷之海胃(气冲,足三里)。

腧穴的主治特点:1近治作用,睛明治眼疾;2.远治作用,合谷治本经所过出头面疾病;3特殊作用,大椎退热。

募穴:位于胸腹部,为脏腑之气结聚之处的特定穴。阴经郄穴多治血证,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

十二经原络穴: 胆经丘墟、光明;肝经太冲、蠡沟;小肠经腕谷、支正;心经神门、通里;胃经冲阳、丰隆;脾经太白、公孙;大肠经 合谷、偏历;肺经太渊、列缺;膀胱经京骨、飞扬;肾经太溪、大钟;三焦经阳池、外关;心包络大陵、内关。

五腧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特定穴:分成“五腧穴”、“原穴”、“络穴”、“郄穴”、“下合穴”、“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和“交会穴”等。第一部分

1、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2、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内经》

3、又称《针经》的是:《灵枢》

4、针灸第一次总结:《内经》;第二次总结:《针灸甲乙经》;第三次总结:《针灸大成》

5、起承前启后作用的是:《针灸甲乙经》

6、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唐代孙思邈绘制的“明堂三人图”

7、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静脉并称十四经:元代滑寿编撰的《十四经发挥》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1、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手足三阳经:阳少太。手三阴经:太厥少。足三阴经:厥太少(内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内踝上8寸以上)

2、十二经脉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3、十二经脉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⑴表里的阴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

①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于食指端(商阳)②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交接于足大趾内端(隐白)③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于小指端(少冲、少泽)④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交接于小趾端(至阴)⑤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于无名指端(关冲)⑥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交接于大趾外端(大敦)⑵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①手足阳明经交接于鼻旁(迎香)②手足太阳经交接于目内眦(睛明)③手足少阳经交接于目外眦(瞳子)⑶相互衔接的阴经在胸中交接: ①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 ②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 ③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

4、奇经八脉: 督脉:阳脉之海 任脉:阴脉之海

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 带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 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经气 阳维脉:调节六阳经经气

阴阳涩脉: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

5、十五络脉:十二经脉、任督二脉、脾之大络。加强表里两经的外部联系,补充十二经脉循行之不足。

任脉的别络名鸠尾,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沟通腹部经气。

督脉的别络名长强,从长强分出,经背部向上散布于头部,左右别走足太阳经。沟通背部经气。脾之大络名大包,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部。沟通全身经气。

6、十二经别:十二经别从肘膝关节附近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 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体表的阳经经脉(合)

7、十二经筋: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行于体表,不入内脏。张仲景学术研究

主要作用: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足三阳经筋走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贲(面);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手 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外上行结于角(头);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内上行结于贲(胸)。

三、经络的作用 ⑴ 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⑵ 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⑶ 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四、腧穴分类: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手太阴肺经11穴、手厥阴心包经9穴、手少阴心经9穴、手阳明大肠经20穴、手少阳三焦经23穴、手太阳小肠经19穴、足太阴脾经21穴、足厥阴肝经14穴、足少阴肾经27穴、足阳明胃经45穴、足少阳胆经44穴、足太阳膀胱67穴。

头部:手足阳明循行于面额、手足少阳循行于头侧、手足太阳循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躯干:手三阳循行于肩胛部、手三阴从腋下走出、足三阴循行于腹面部、足三阳行于中、阳明行走于前胸腹、太阳行走于后背、少阳行走于侧面。

五、腧穴的骨度定位方法

1、头部

前发际至后发际 12 印堂至前发际第7颈椎至后发际 3 眉间(印堂)至后发际正中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18 前额两发角(头维)9 耳后两乳突(完骨)9

2、胸腹胁部

胸骨上窝至胸剑胸剑(歧骨)至脐中8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5 两乳头之间腋窝顶点至第11肋12

3、背腰部

肩峰缘至后正中线 8 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3

4、上肢

腋前、后纹至肘横纹9 肘横纹至腕侧横纹 12

5、下肢部

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 18 胫骨内侧髁下方到内踝尖 13 股骨大转子至横纹横纹至外踝尖

6、胸部:距正中线:旁开2寸→足少阴肾经;旁开4寸→足阳明胃经;旁开6寸→足太阴脾经。

7、腹部:距正中线:旁开0.5寸→足少阴肾经;旁开2寸→足阳明胃经;旁开4寸→足太阴脾经。

8、背部:距正中线:1.5寸→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3寸→足太阳膀胱经第二侧线

9、侧面:足少阳胆经

10、相距12寸:前发迹正中至后发迹正中,腋窝顶点至第11肋游离端(章门),肘横纹(平肘尖)至腕掌(背)侧横纹。

11、相距9寸:前两额发角(头维)之间,耳后两乳突(完骨)之间,胸骨上窝(天突)至胸剑联合中点(岐骨),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

八会穴: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悬钟;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

13、四海:髓海→脑;气海→膻中;水谷之海→胃;十二经之海→冲脉;

14、附近穴位:

⑴脐相平的腧穴:肓俞,天枢,大横,腰阳关,大肠俞,腰眼,第16椎的华佗、夹脊穴。⑵膻中相平的腧穴:神封,天池,乳中。

⑶瞳孔之下的腧穴:承泣,四白,巨廖(骨),地仓。

⑷肘横纹附近6穴:①小海②天井③曲池④尺泽⑤曲泽⑥少海。⑸腕横纹附近6穴:①阳谷②阳池③阳溪④太渊⑤大陵⑥神门 ⑹与脑连:督脉,膀胱

⑺耳前穴位3个:听宫,听会,耳门

15、肩三针:肩中,肩贞,肩髃

16、四关穴:合谷,太冲

18、四天穴:天窗,天容,天牖,天鼎

19、四弯穴:曲泽,委中 20、三小胆:耳门,听宫,听会

21、治疗中风后遗症:天柱,完骨,风池

22、治疗面神经麻痹:翳风,完骨,风池

23、孕妇禁穴:除小腹部诸穴还有三阴交,合谷,次,中极,昆仑、至阴。24三合穴: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25、前发迹上0.5寸6穴:神庭,眉冲,头临泣,曲差,本神,头维

26、任脉上特定穴:(木)中极膀胱募穴,关元小肠募穴,气海肓之原穴,石门三焦募穴,中脘胃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巨阙心募穴,膻中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鸠尾络穴膏之原穴。

六、毫针刺法

1、提插捻转的补泻:

①捻转:补,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时间短、大指向前、食指向后;泻,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时间长、大指向后、食指向前。

②提插:补,先浅后深、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时间短、以下插为主;泻,先深后浅、轻插重提、幅度大、频率快、时间长、以上提为主。

2、双手进针的种类:指切进针法,挟持进针法,提捏进针法,舒张进针法。

3、晕针表现及定义:是指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晕厥现象;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慌气短、恶心欲吐、精神萎倦、四肢厥冷。

4、三棱针又称锋针;刺法4种点刺法、散刺法、刺络法、挑刺法;

5、豹纹刺:(散刺法)是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方法

6、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和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

7、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又名针感。

8、侯气:将针留置于所刺腧穴之内,安静地较长时间的留针,也可间歇的运针,施以提插、捻转等催气手法,直待气之所至之谓。

9、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辅助手法:循法、弹柄法、刮柄法、摇柄法、挫柄法、震颤法。

七、拔罐方法

几种火罐法(闪火法、投火法、贴棉法、架火法、滴酒法),水罐法,抽气罐法

八、常用灸法

1、艾灸:⑴艾炷灸→直接灸→①瘢痕灸;②无瘢痕灸张仲景学术研究 →间接灸→①隔姜灸;②隔蒜灸;③隔盐灸;④隔附子饼灸 ⑵艾条灸:悬起灸→①温和灸;②雀啄灸;③回旋灸 实按灸→①太乙针灸;②雷火针灸 ⑶温针灸:针和灸并用,不属于艾条灸 ⑷温灸器灸

2、其他灸法:⑴灯火灸

⑵天灸→①白芥子灸;②蒜泥灸;③斑螯灸

隔蒜灸作用(不治呕):治疗肺结核、腹中积块及未溃疮疡等, 太乙神针:雷火神针属实按灸 施灸注意事项:

1、对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一般不适宜灸疗

2、对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以及关节活动部位,一般不适宜用瘢痕灸

3、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适宜施灸 第二部分 主要腧穴

一、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尺,孔最列缺是;太渊经鱼际,少商经中使。肺系疾患,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1、尺泽(合穴)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肺系实热病;肘臂挛痛;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

2、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纺上1.5寸

主治:肺系病证;头痛、牙痛、项部强痛、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3、太渊(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

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

主治:肺系疾患;无脉症;腕臂痛。

4、鱼际(荥穴)

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折肉际处 主治:肺系热性病(失音);小儿疳积。

5、少商(井穴)

拇指桡侧指甲根解旁0.1寸

主治:肺系实热证(热病、昏迷);癫狂.二、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商阳合溪,偏历下廉手三里;曲池臂与肩,天扶禾迎香取。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1、商阳(井穴)

食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齿痛、咽喉肿痛五官疾患;热病、昏迷等热证、急证。

2、合谷(原穴)

主治:头面五官诸疾;外感;热病;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

3、手三里

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主治:上肢病证;腹痛、腹泻;齿痛,颊肿。

4、曲池(合穴)

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上肢病证;热病;高血压;癫狂;腹痛、吐泻等胃肠病;五官热性病;瘾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疾患。

5、臂

曲池与肩连线,曲池上7寸,三角肌止点处' 主治:肩臂颈病;瘰疬;目疾

6、迎香

主治:鼻塞,鼻衄,口眼歪斜;胆道蛔虫症。

三、足阳明胃经→足阳承四颊下迎,头气缺屋乳不 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肤病,热病

1、地仓

口角旁约0.4寸,上直对瞳孔。

主治:局部病证

2、颊车

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主治:齿痛,牙关不利,颊肿,口歪等局部病

3、下关

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闭口取穴。

主治:面口病;耳部疾病。

4、头维

额角发际上0.5寸。

主治:头痛,目眩,目痛等头目病。

5、天枢(大肠之募穴)

脐中旁开2寸。

主治:腹痛,腹胀,便秘,泄泻,痢疾;妇科病。

6、归来

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小腹痛,疝气;妇科病。

7、足三里(合穴;胃下合穴)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棘外1横指。

主治:胃肠病;下肢痿痹;癫狂;乳痈肠痈;虚劳

8、上巨虚(大肠下合穴)

犊鼻穴下6寸,足三里穴下3寸。肠鸣,腹痛,泄泻,便秘,肠痈;下肢痿痹.9、丰隆(络穴)

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头痛,眩晕;癫狂;痰饮病;腹胀,便秘;下肢痿痹。

10、内庭(荥穴)

足背第2、3趾间

主治:齿痛,咽喉肿痛,鼻衄五官热性病;热病;吐酸,泄泻,痢疾,便秘;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

四、足太阴脾经 脾胃病,妇科,前阴病

1、隐白(井穴)

足大趾内侧趾甲根角旁0.1寸。

主治:月经过多、崩漏等妇科病;出血证;癫狂、多梦;慢惊风;腹满;暴泄。

2、公孙(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

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脾胃肠腑病;心烦失眠,发狂等神志病;逆气里急,气上冲心(奔豚气)等冲脉病。

3、三阴交

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主治:脾胃虚弱诸证;妇产科病;泌尿系统病;高血压;中风;下肢痿痹;阴虚诸证。

4、阴陵泉(合穴)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

主治:水湿: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等;膝痛。

5、血海

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

主治:月经病;瘾疹,湿疹,丹毒等血热性皮肤病。

五、手少阴心经 心,胸病;神志病

1、少海(合穴)

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心病,神志病;头项痛,腋胁部痛;瘰疬;肘臂病。

2、通里(络穴)

腕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

主治:心悸、怔忡等心病;舌强不语,暴喑;腕臂痛。

3、阴郄(郄穴)

腕横纹上0.5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主治:心痛、惊悸等心病;骨蒸盗汗;吐血衄血等血证。

4、神门(原穴,输穴)

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主治:心与神志病;高血压;胸胁痛。

5、少冲(井穴)

小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热病;心及神志病;胸胁痛。

六、手太阳小肠经

头面五官病,热病,神志病z

1、少泽(井穴)

小指尺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乳痈、乳汁少等乳疾;急症热证;头痛、目翳、咽喉肿痛等头面五官病。

2、后溪(输穴,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第5掌指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主治:耳聋,目赤;癫狂痫;疟疾;头项强痛,腰背、手痛

3、养老(郄穴)

尺骨茎突桡侧骨缝凹陷中。

主治:目视不明;肩背肘臂酸痛。

4、天宗

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

主治:肩胛痛、肩背部损伤;气喘。

5、听宫

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取穴。

主治:耳鸣,耳聋,耳;齿痛。

七、足太阳膀胱经

头面五官病,项背腰下肢病;神志病

1、睛明

目内眦角稍内上方凹陷处。

主治:目疾;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心动过速。

2、攒竹

眉头凹陷中,约在目内眦直上。

主治:眼部疾病;呃逆。

3、天柱

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

主治:后头痛,项强,肩背腰痛痹证;鼻塞;癫狂痫;热病

4、肺俞

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肺疾;盗汗,骨蒸潮热等阴虚病。

5、心俞

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心与神志病;咳嗽,吐血;盗汗;遗精。

6、膈俞(八会穴之血会)

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呕吐,呃逆,气喘等上逆证;贫血;瘾疹,皮肤瘙痒;潮热,盗汗。

7、肝俞

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胁痛、黄疸等肝胆病;目疾;癫狂痫;脊背痛。

8、脾俞

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腹胀,纳呆,呕吐,泄泻,痢疾,便血,水肿;背痛。

9、肾俞

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肾虚病证;泌尿生殖系统病;妇科病

10、大肠俞

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腰腿痛;胃肠病证。

11、次

第2骶后孔中张仲景学术研究

妇科病;小便不利;遗精阳痿,疝气;腰骶痛;下肢痿痹。

12、委中(合穴,膀胱下合穴)

横纹中点。

主治:腰及下肢病证;腹痛,急性吐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

13、承山

委中与昆仑连线之中点。

主治:腿痛拘急,疼痛;痔疾。

14、昆仑(经穴)

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后头痛,项强,腰骶痛,足踝肿痛;癫痫;滞产。

15、申脉(八脉交会穴能于阳脉)

外踝直下方凹陷中。张仲景学术研究)主治:头痛,眩晕;癫狂痫,失眠等神志病;腰腿酸痛。

16、至阴(井穴)

足小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寸。

主治:胎位不正、滞产;头痛,目痛;鼻塞,鼻衄。

八、足少阴肾经

妇科病,前阴病,肾脏病及与肾有关的肺、心、肝、脑及咽喉病、舌病。

1、涌泉(井穴)

足底前13凹陷处。

主治:急症及神志病;头痛,头晕,目眩,失眠;咳 血、咽喉肿痛、喉痹肺系病;大便难,小便不利;奔豚气;足心热。

2、太溪(输穴,原穴)

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中。

主治:肾虚证;阴虚性五官病;肺部病;腰脊痛,下肢厥冷;消渴,小便频数,便秘;月经不调。

3、照海(八脉交会穴能于阴脉)

内踝高点正下缘凹陷处

主治:失眠,癫痫;五官热性病;月经不调带下阴挺;小便频数;癃闭。

4、复溜(经穴)

太溪直上2寸,当跟腱的前缘。

主治:水肿,汗证;腹胀腹泻;腰脊强痛,下肢痿痹。

5、阴谷(合穴)

窝内侧,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

主治:癫狂;阳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崩漏;膝股内痛

九、手厥阴心包经

心、心包、胸、胃病,神志病

1、曲泽(合穴)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主治:心系病;热性胃病;暑热病;肘臂挛痛。

2、郄门(郄穴)

腕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心胸病;呕血,咳血;疔疮;癫痫。

3、内关(络穴,八脉交会穴能于阴维脉)

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心疾;胃腑病;中风;失眠、郁证,癫狂;眩晕

4、劳宫(荥穴)

掌心横纹中,第2、3掌骨之间。

主治:中风昏迷、中暑;神志病;口疮,口臭;鹅掌风.十、手少阳三焦经

头、目上、耳、颊、咽喉病;胸胁病,热病

1、中渚(输穴)

手背,第4、5掌骨小头后缘之间凹陷中。

主治:头面五官病;热病;肩背肘臂酸痛,手指不能屈伸。

2、外关(络穴,八脉交会穴于于阳维脉)

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主治:热病;头面五官病;瘰疬;胁肋痛;上肢痿痹不遂。

3、支沟(经穴)

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主治:便秘;耳鸣,耳聋;暴喑;瘰疬;胁肋痛;热病

4、肩

肩峰后下方,止臂外展时,当肩穴后寸许凹陷中。主治:肩臂疼痛不举,上肢痿痹。

5、翳风

乳突前下方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聋;口眼歪斜,面风,牙关紧闭,颊肿;瘰疬

6、丝竹空

眉梢的凹陷处。

主治:癫痫;头痛,目眩,目赤肿痛,眼睑动;齿痛。

十一、足少阳胆经

肝胆病,侧头、目、耳、咽喉病,胸胁病

1、听会

耳屏间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聋,耳等。齿痛,面痛,口眼歪斜,口噤

2、阳白

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1寸。

主治:前头痛;目痛、视物模糊,眼睑动等。

3、风池

胸锁乳突肌与余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主治:内风、外风所致的病证。颈项强痛。

4、环跳

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主治:腰胯疼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等腰腿疾患;风疹。

5、风市

大腿外侧正中,横纹上7寸。

主治:下肢痿痹、麻木及半身不遂;遍身瘙痒。

6、阳陵泉(合穴)

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主治:肝胆犯胃病证;膝肿痛,下肢痿痹及麻木;小儿惊风

7、悬钟(八会穴之髓会)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

主治:髓海不足证;颈项强痛,胸胁满痛,下肢痿痹。

8、丘墟(原穴)

足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

主治:目赤肿痛、目翳等目疾;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外踝肿痛;足内翻、足下垂。

9、足临泣(输穴,八脉交会穴通于带脉)

第4跖趾关节的后方,足小趾伸肌腱的外侧。

主治:偏头痛,目赤肿痛,胁肋疼痛,足跗肿痛;月经不调,乳痈,瘰疬。

十二、足厥阴肝经: 肝、胆、脾、胃病证,妇科、少腹、前阴病证

1、大敦(井穴)

足大趾外侧跟上甲根角旁约0.1寸。

主治:疝气、少腹痛;遗尿,癃闭,五淋,尿血;月经病及前阴病;癫痫,善寐。

2、行间(荥穴)

足背,当第1、2趾间趾蹼上方纹头处。

主治:中风,癫痫,头痛,目眩,目赤痛,青盲,口;妇科经带病;阴中痛,疝气;遗尿,癃闭,五淋等;胸胁满痛。

3、太冲(输穴,原穴)

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主治:中风,癫狂痫,小儿惊风,肝经风热病;妇科经带病;肝胃病;遗尿,癃闭;下肢痿痹,足跗肿痛。

4、期门(肝之募穴)

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呕吐,吞酸,呃逆腹胀等肝胃病;奔豚气;乳痈。

十三、督脉

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等局部病证

1、腰阳关

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男科病证;腰骶痛,下肢痿痹

2、大椎

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热病,疟疾,外感病;骨蒸潮热;神志病;项强脊痛;风疹,痤疮。

3、哑门

第1颈椎下,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

主治:暴喑,舌缓不语;癫狂痫,癔病;头痛,颈项强痛。

4、百会

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

主治:神志病;头风,头痛,眩晕耳鸣;下陷性病证。

5、神庭

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主治:癫狂痫,失眠,惊悸;头痛,目眩,目翳,鼻渊鼻衄

6、水沟

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

主治:急危重证;神志病;面鼻口部病;闪挫腰痛。

十四、任脉

腹、脘、胸、颈、头面的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病。

1、中极(膀胱之募穴)

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

主治:泌尿系病;男科病;妇科病。

2、关元(小肠之募穴)

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主治:元气虚损证;少腹痛,疝气;肠腑病;泌尿系病;男科妇科病。

3、气海(肓之原穴)

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主治:气虚病证;肠腑病;疝气;妇科男科病;泌尿病

4、神阙

脐窝中央。

主治:元阳暴脱;肠腑病;水肿,小便不利。

5、中脘(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

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主治:脾胃病;黄疸;癫狂,脏躁。

6、膻中(心包之募穴,八会穴之气会)

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

主治:咳嗽、气喘、胸闷、噎膈、呃逆;乳少、乳痈、乳癖

7、廉泉

微仰头,在喉结上方,当舌骨体上缘的凹陷处。

主治:中风失语,暴喑,吞咽困难、喉痹、口舌生疮等

8、承浆

颏唇沟的正中凹陷。

主治:口眼歪斜,齿龈肿痛,流涎等;暴喑,癫狂。

十五、常用奇穴

1、四神聪

头顶部,百会前后左右处1寸,共4穴。主治:中风,头痛,眩晕失眠,癫痫,狂乱;目疾。

2、印堂

额部,当两眉头的中间。

主治:痴呆,痫证,失眠,健忘;头痛,眩晕;鼻渊,鼻衄;小儿急慢惊风;产后血晕、子痫。

3、太阳

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

主治:头痛;目疾;面瘫。

4、夹脊

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穴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主治:心肺、上肢病;胃肠病;腰腹及下肢病。

5、四缝

第2至5指掌侧,近端指关节的中央。

主治:小儿疳积;百日咳。

6、十宣

手十指尖端

主治:昏迷,晕厥,高热,中暑,癫痫,癔病,小儿惊厥

7、膝眼

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

主治:膝痛,腿痛,脚气。

8、胆囊

小腿外侧上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直下2寸。

主治: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下肢痿痹。

9、阑尾

小腿前侧上部,犊鼻下5寸,胫骨前缘旁开1横指。

主治:急慢性阑尾炎,消化不良,下肢痿痹。

第三部分 针灸 临床治疗

一、头面躯体痛证

1、头痛

①外感头痛:【外感太池列会】 阳明攒谷印、太阳天溪申、少阳率外足、厥阴冲四关、风寒风门热椎池、湿阴陵。

选经:督脉,手太阴,足少阳经穴 主穴:百会 列缺 太阳 风池 配穴 风寒头痛:风门 风热头痛:大椎 曲池 风湿头痛:阴陵泉

②阳明经痛:印堂 攒竹 合谷 内庭 ③太阳经痛:天柱 后溪 申脉 ④少阳经痛:率谷 外关 足临泣 ⑤厥阴经痛:四神聪 太冲 内关

⑵、内伤头痛:【(实)维池会】 阳亢冲太侠、痰浊陵太丰、瘀血内关膈。【(虚)风三百】 血虚三肝脾、肾虚肾太悬。①实证:选经:足阳明经,足少阳经 主穴:百会 头维 风池 配穴 阳亢:太冲 太溪 侠溪 痰浊:阴陵泉 丰隆 太阳 瘀血:阿是穴 血海 膈俞 内关

②虚证:选经:督脉,足阳明经,足少阳经 主穴:百会 风池 足三里 配穴 血虚:三阴交 肝俞 脾俞 肾虚:肾俞 太溪 悬钟

2、面痛:【四白下地攒谷池】 眼白丝关上香颧、下翳风承车、寒列热池泽、瘀血冲三阴。治法:疏通经络,祛风止痛。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主穴:攒竹、四白、下关、地仓、合谷、风池 配穴 眼部痛者,加丝竹空、阳白、外关; 上颌部痛者,加颧、迎香;

下颌部痛者,加承浆、颊车、翳风; 风寒证者,加列缺; 风热证者,曲池、尺泽; 气血瘀滞者,加太冲、三阴交。

3、落枕:【肩溪悬外劳】 寒谷池、瘀内关、肩痛关背天宗。选经:阿是穴,手太阳,足少阳

主穴:阿是穴 外劳宫 肩井 后溪 悬钟 配穴 风寒袭络:风池 合谷 气血瘀滞:内关 阿是穴 肩痛:肩三针 外关 背痛:肩外俞 天宗

4、漏肩风:【贞前】 太阳后、阳明谷、少阳外、邪谷池、瘀关膈、虚里海。选经:阿是穴,手三阳经

主穴:阿是穴 肩髎 肩髃 肩贞 肩前 配穴:手阳明经证:合谷

手太阳经证:后溪

手少阳经证:外关

外邪内侵:合谷 风池 气滞血瘀:内关 膈俞 气血两虚:足三里 气海

5、肘劳

治法:疏筋通络。以局部阿是穴为主。主穴:阿是穴

配穴:肘关节外上方:曲池、肘、手三里、合谷; 『三里谷池』 肘关节内下方:阳谷、小海 『小阳』 肘关节外部:外关、天井 『天外』

6、腰痛 【腰痛阿委大】 寒腰瘀膈督后太阳申

选经:阿是穴

主穴:阿是穴 委中 大肠俞 配穴:寒湿:腰阳关

瘀血:膈俞 督脉病:后溪

足太阳经:申脉

7、痹证:行血膈、痛关肾、着三陵、热椎池 选经:局部穴为主 主穴:阿是穴 局部经穴 配穴:行痹:膈俞 血海 痛痹:肾俞 关元

着痹:阴陵泉 足三里 热痹:大椎 曲池

二、内科病

1、中风

⑴中经络 【中经络关泉水、交委尺】

阳亢冲溪、痰阻丰谷、痰热曲内丰、气虚三里海、阴虚太溪风、囗歪颊地仓、上肢三谷、下肢跳阴阳市、头晕完天风、足内翻丘照海、便秘归水丰支、复视球风天睛、尿留中曲关。选经:手厥阴经,督脉,足太阴

主穴:内关 水沟 三阴交 极泉 尺泽 委中 配穴:肝阳暴亢:太溪、太冲; 风痰阻络:丰隆、合谷; 痰热腑实:曲池、内庭、丰隆; 气虚血瘀:足三里、气海; 阴虚风动:太溪、风池; 口角歪斜:颊车、地仓; 上肢不遂:肩、手三里、合谷;

下肢不遂:环跳、阳陵泉、阳陵泉、风市; 头晕:风池、完骨、天柱; 足内翻:丘墟透照海

便秘:水道、归来、丰隆、支沟; 复视者:风池、天柱、睛明、球后; 尿失禁、尿潴留:中极、曲骨、关元

⑵中脏腑:【中脏腑关水沟】 闭证督脉十二井、水沟太冲与丰隆;脱证关元神阙气海灸 选经:手厥阴经,督脉 主穴:内关 水沟

配穴:闭证:十二井穴 太冲 水沟 丰隆

脱证:关元 气海 神阙

2、眩晕

⑴实证:【百池冲关】 肝行二溪、痰陵丰中维。选经:足少阳经,手足厥阴经,督脉 主穴:风池 百会 内关 太冲 配穴 肝阳上亢:行间 侠溪 太溪 痰湿中阻:头维 丰隆 中脘 阴陵泉

⑵虚证:【百池三肝肾】 虚脾胃气、精钟太阴。选经:足少阳经,背俞穴,督脉 主穴:风池 百会 肝俞 肾俞 足三里 配穴:气血两虚:气海 脾俞 胃俞 肾精亏虚:太溪 悬钟 三阴交;高血压:(1)曲尺、足三里。(2)风池、太冲。头痛配印堂、太阳。失眠配安眠、神门。心悸配郄门、内关。

3、面瘫:【昆仑车颧鱼阳白攒谷仓】 寒风热曲复三里 选经:手足阳明,手足太阳经

主穴:攒竹 鱼腰 阳白 四白 颧 颊车 地仓 合谷 昆仑 配穴:风寒:风池

风热:曲池 恢复期:足三里 人中沟歪斜:水沟 鼻唇沟浅者:迎香

4、痿证

治法:祛邪通络、濡养筋脉。以手足阳明经穴和夹脊穴为主。主穴:上肢:肩、曲池、合谷、颈胸部夹脊穴 『颈曲谷』

下肢:髀关、伏兔、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腰部夹脊穴 『腰髀伏兔三足』 配穴:肺热津伤:尺泽、肺俞、二间 『肺二泽』 湿热浸淫:阴陵泉、大椎、内庭 『椎庭泉』 脾胃虚弱:太白、中脘、关元 『白中关』 肝肾亏虚:太溪、肝俞、肾俞 『肝肾溪』 上肢萎缩:手阳明经排刺 下肢萎缩:足阳明经排刺

5、痫病

⑴发作期:【百泉溪关水】

治法:醒脑开窍。以手厥阴、督脉及足少阴经穴为主。主穴:内关、水沟、百会、后溪、涌泉

⑵间歇期:【太丰鸠使印】 痰门池内、风谷阴池、心脾三里、肝肾太阴瘀膈内。治法:豁痰开窍,熄风定痫。以督脉、任脉和手、足厥阴经穴为主。主穴:印堂、鸠尾、间使、太冲、丰隆 配穴:痰火扰神者,加曲池、神门、内庭; 风痰闭阻者,加合谷、阴陵泉、风池; 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 肝肾阴虚者,加肝俞、肾俞、太溪、三阴交; 瘀阻脑络者,加膈俞、内关

6、不寐:【申海堂四神门安眠】 痰内丰池火间溪、心脾足三里、胆墟心内、肾水太心脾、脾胃白孙三关。

选经:八脉交会穴,手少阴经,督脉

主穴:照海 申脉 神门 印堂 四神聪 安眠 配穴:肝火扰心:行间 侠溪

痰热内扰:丰隆 内庭 曲池

心脾两虚:心俞 脾俞 足三里

心胆气虚:丘墟 心俞 内关

心肾不交:太溪 水泉 心俞 脾俞 脾胃不和:太白 公孙 内关 足三里

7、郁证:【关水神太】

肝中泉门、火行关溪、痰丰阴天廉、神通交心太、虚心脾两

三、肝肾交太。治法:调神理气,疏肝解郁。以督脉、手厥阴、手少阴和足厥阴经穴为主。

主穴:水沟 内关 神门 太冲

配穴 肝气郁结者,加曲泉、膻中、期门; 气郁化火者,加行间、侠溪、外关; 痰气郁结者,加丰隆、阴陵泉、天突、廉泉 心神惑乱者,加通里、心俞、三阴交、太溪; 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 肝肾亏虚者,加太溪、三阴交、肝俞、肾俞。

8、心悸:【神门郄关阴厥】

心脾虚脾足三里、阴虚肾俞与太溪、凌中海、瘀膻膈,惊陵汗膏烦劳宫、耳鸣渚溪肿水中。治法:调理心气,安神定悸。以手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主穴:内关、郄门、神门、厥阴俞、巨阙 配穴 心胆虚怯者,加胆俞; 心脾两虚者,加脾俞、足三里; 阴虚火旺者,加肾俞、太溪; 水气凌心者,加膻中、气海; 心脉瘀阻者,加膻中、膈俞; 善惊者,加大陵; 多汗者,加膏肓; 烦热者,加劳宫; 耳鸣者,加中渚、太溪; 浮肿者,加水分、中极。

9、感冒:【谷池缺大阳】 寒肺门、热鱼曲尺塞迎香、虚三喉商酸身柱、湿阴陵、暑委中。选经:手太阴,手阳明,督脉

主穴:列缺 合谷 大椎 太阳 风池 配穴:风寒:风门 肺俞

风热:曲池 尺泽 鱼际 鼻塞:迎香 体虚:足三里 咽喉疼痛:少商 全身酸楚:身柱 夹湿者:阴陵泉 夹暑者:委中

10、咳嗽

⑴外感咳嗽:【肺谷缺】 寒风热椎咽少商

治法:疏风解表,宣肺止咳。以手太阴、手阳明经穴为主。主穴:列缺 合谷 肺俞 配穴:风寒者,加风门 风热者,加大椎; 咽喉痛者,加少商放血。

⑵内伤咳嗽:【肺太阴】 痰阴丰、肝行间、阴膏血孔最 治法:肃肺理气,止咳化痰。以手、足太阴经穴为主。主穴:太渊 三阴交 肺俞

配穴:痰湿侵肺者,加丰隆、阴陵泉; 肝火灼肺者,加行间; 肺阴亏虚者,加膏肓; 咯血者,加孔最。

11、哮喘

⑴实证:【肺喘缺中泽】 寒风热椎池、痰丰隆、喘天突。z 选经:手太阴 背俞穴

主穴:列缺 尺泽 膻中 肺俞 定喘 配穴:风寒者,加风门; 风热者,加大椎,曲池; 痰热者,加丰隆; 喘甚者,加天突

⑵虚证:【足太太膏、肺肾喘】 肺气海、肾气元阴

选经:手太阴经,足少阴经,背俞穴

主穴:肺俞 膏肓 肾俞 定喘 太渊 太溪 足三里 配穴:肺气虚者,加气海; 肾气虚者,加阴谷、关元

12、呕吐:【三关中】

寒上胃、热金合玉、食梁天、痰中丰、肝阳冲、虚脾胃、胀天枢、鸣脾肠干孙 选经:手厥阴经,足阳明经,募穴 主穴:内关 足三里 中脘 配穴 寒吐配上脘、胃俞; 热吐配金津、玉液放血; 食滞配梁门、天枢; 痰饮配膻中、丰隆; 肝气犯胃配太冲、阳陵泉; 脾胃虚寒配脾俞、胃俞; 腹胀者配天枢;

肠鸣者配脾俞、大肠俞; 泛酸干呕者,加公孙。

13、胃痛:【三关中】 寒胃食下梁、气冲瘀膈俞、脾胃虚海关、胃阴三阴内 选经:足阳明经,手厥阴经,募穴 主穴:足三里 内关 中脘 配穴:寒证:胃俞

饮停:下脘 梁门 肝气犯胃:太冲

气滞血瘀:膈俞

脾胃虚寒:气海 关元 脾俞 胃俞 胃阴不足:三阴交 内庭

14、泄泻:【(急性)阴分上天】 寒厥热庭食中脘

【(慢性)三公天神】 脾白肝太肾命门 选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

主穴:急性:天枢 上巨虚 阴陵泉 水分

配穴:寒湿者加神厥;湿热者加内庭;食滞者加中脘。

慢性:(任脉)神阙 天枢 足三里 公孙

配穴:脾虚者加脾俞、太白;肝郁者加太冲;肾虚者加肾俞、命门。

15、痢疾:【天上下关谷】

湿池内寒中气海、疫椎冲宣噤关中、休息脾肾脱会强

治法:清热化湿,通肠导滞。以足阳明、任脉、手阳明经穴为主。主穴:天枢 下脘 关元 上巨虚 合谷 配穴:湿热痢者,加曲池、内庭; 寒湿痢者,加中脘、气海;

疫毒痢者,加大椎、太冲、十宣放血; 噤口痢者,加内关、中脘; 休息痢者,加脾俞、肾俞; 久痢脱肛者,加百会、长强。

16、便秘:【天沟水来丰】 热谷庭、气冲中、虚脾气血三里交、阳元神 选经:足阳明经,手少阳经

主穴:天枢 支沟 水道 归来 丰隆 配穴:热秘:合谷 内庭 气秘:太冲 中脘 气虚秘:脾俞 气海 血虚:足三里 三阴交

阳虚:神阙 关元

17、阳痿:【三关肾】 阳门阴溪留、心脾足三里、惊恐志胆湿会阴、瘀膈冲海食脘

三、眠神心关酸门阳

治法:补益肾气。以任脉、足太阴经及背俞穴为主。主穴:关元、三阴交、肾俞 配穴:肾阳不足者,加命门; 肾阴亏虚者,加太溪、复溜;

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 惊恐伤肾者,加志室、胆俞; 湿热下注者,加会阴、阴陵泉; 气滞血瘀者,加太冲、血海、膈俞; 失眠或多梦者,加内关、神门、心俞; 食欲不振者,加中脘、足三里; 腰膝酸软者,加命门、阳陵泉

18、癃闭

⑴实证:【阴极泉旁边】 湿痿邪尺滞冲敦、瘀滞曲骨次血 治法:清热利湿,行气活血。以足太阳、足太阴经及任脉穴为主。主穴:秩边、阴陵泉、三阴交、中极、膀胱俞 配穴:湿热内蕴者,加委阳; 邪热壅肺者,加尺泽

肝郁气滞者,加太冲、大敦; 瘀血阻滞者,加曲骨、次、血海。

⑵虚证:【脾肾三边关】 中气里、肾溪溜、无力排尿气海骨 治法:温补脾肾,益气启闭。以任脉及背俞穴为主。主穴:秩边关元 脾俞 三焦俞 肾俞 配穴 中气不足者,加气海、足三里; 肾气亏虚者,加太溪、复溜;

无尿意或无力排尿者,加气海、曲骨。

19、消渴

消渴:【脾肺肾交太胰】

上太少、中内地、下复冲、烦泉浆、饥谷丰中上、秘枢结阳敦、汗溜元、阴阳关门、视明维竹、晕上星、上池谷、下阴解阳风、皮血照风椎池。

治法: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以背俞穴、足少阴经及足太阴经穴为主。主穴:胰俞、肺俞、脾俞、肾俞、太溪、三阴交 配穴:上消者,加太渊、少府; 中消者,加内庭、地机; 下消者,加复溜、太冲;

烦渴、口干舌燥者,加廉泉、承浆或金津、玉液; 多食善饥者,加合谷、上巨虚、丰隆、中脘; 便秘者,加天枢、腹结、阳陵泉、大敦; 多尿、盗汗者,加复溜、关元; 阴阳两虚者,加关元、命门;

合并视物模糊者,加光明、头维、攒竹; 头晕者,加上星;

上肢疼痛或麻木者,加肩、曲池、合谷;

下肢疼痛或麻木者,加风市、阴市、阳陵泉、解溪; 皮肤瘙痒者,加风池、大椎、曲池、血海、照海。

三、妇儿科病

1、月经不调

⑴月经先期(经早):【三海关】 热冲间、虚太溪、气足脾、多隐白、骶肾次。治法:清热调经。以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主穴:关元、三阴交、血海 配穴:实热证者,加太冲或行间; 虚热证者,加太溪;

气虚证者,加足三里、脾俞; 月经过多者,加隐白; 腰骶疼痛者,加肾俞、次。

⑵月经后期(经迟):【三海归】 寒宫虚门阳

治法:温经散寒,和血调经。以任脉、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主穴:气海、三阴交、归来 配穴:寒实证者,加足三里; 虚寒证者,加命门、腰阳关。⑶月经先后无定期(经乱):【三元肝】 郁门冲、肾俞溪、胁胀中关。

治法:调补肝肾。以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主穴:关元 三阴交 肝俞 配穴:肝郁者,加期门、太冲; 肾虚者,加肾俞、太溪; 胸胁胀痛者,加膻中、内关。

2、痛经:

⑴实证:【三次中】 寒归地、滞太冲、胀天气、胁阳明、闷内关 治法:行气散寒、通经止痛 选经:足太阴经,任脉 主穴:三阴交 中极 次髎 配穴:寒湿:归来 地机 气滞:太冲 腹胀:天枢 气穴 胁痛:阳陵泉 光明 胸闷:内关

⑵虚证:【三海里】 气血脾胃、肝溪肝肾鸣悬钟 治法:调补气血、温养冲任 选经:足太阴,足阳明经;主穴:三阴交 足三里 气海 配穴:气血虚:脾俞 胃俞 肝肾不足:太溪 肝俞 肾俞 头晕耳鸣:悬钟

3、崩漏

⑴实证:【白交关公】 热血湿阴郁太冲、瘀地机 治法:通调冲任、祛邪固经 选经:任脉,足太阴经

主穴:三阴交 关元 公孙 隐白 配穴:血热:血海; 湿热:阴陵泉; 气郁:太冲; 血瘀:地机。

⑵虚证:【交三海】 气血脾胃肝肾溪、鸣悬钟 治法:调补冲任、益气固经 选经:任脉,足太阴经,足阳明经 主穴:气海 三阴交 足三里 配穴:气血亏虚:脾俞、胃俞; 肝肾不足:太溪、肝俞、肾俞; 头晕耳鸣:悬钟

4、绝经前后诸症:【三海肝脾肾】 阴溪照、阳关门、肝会冲风痰中丰阴陵、心神不宁通心神 治法:滋补肝肾,调理冲任。以任脉、足太阴经及背俞穴为主。主穴:气海、三阴交、肝俞、脾俞、肾俞 配穴:肾阴亏虚者,加太溪、照海; 肾阳不足者,加关元、命门; 肝阳上亢者,加百会、风池、太冲; 痰气郁结者,加中脘、阴陵泉、丰隆; 心神不宁者,加通里、神门、心俞。

5、带下病:【陵中带白环】 热次水、脾气三阴、肾关肾海、痒沟冲中都、红间使、酸眼小肠溏中天

治法:固摄带脉,利湿化浊。以足少阳经、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主穴:带脉、中极、白环俞、阴陵泉 配穴:湿热下注者,加水道、次; 脾气虚者,加气海、足三里、三阴交; 肾虚者,加关元、肾俞、照海; 阴痒者,加蠡沟、中都、太冲; 带下色红者,加间使;

腰部酸痛者,加腰眼、小肠俞; 纳少便溏者,加中脘、天枢。

6、缺乳:【膻中少乳】 气血三里脾胃俞、肝冲关溏冲天,血多肝膈胀期门,胃胀中脘足三里 治法:调理气血,疏通乳络。取足阳明经,任脉为主 主穴:乳根 膻中 少泽

配穴:气血不足:足三里、脾俞、胃俞; 肝气郁滞:太冲、内关; 食少便溏:中脘、天枢; 失血过多:肝俞、膈俞;仲 胸胁胀满:期门;

胃脘胀满:中脘、足三里;

7、遗尿:【关中三膀】 阳肾气虚气肺

三、梦多百会及神门 治法:健脾益气,温肾固涩,取任脉,足太阴经,相应背俞穴为主 主穴:关元 中极 膀胱俞 三阴交 配穴:肾阳虚:肾俞

脾肺气虚:气海 肺俞 足三里 夜梦多:百会 神门

四、皮外骨伤、五官科病

1、瘾疹:【谷中海隔曲池】

风关池、热三天、湿邪阴陵三阴交、风燥三里三阴交、呼吸困难天突剌、恶心呕吐选内关。治法:疏风和营。以手阳明经,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曲池 合谷 血海 膈俞 委中 配穴:风邪:外关 风池 胃肠积热:足三里 天枢 湿邪重:阴陵泉 三阴交 血虚风燥:足三里 三阴交 呼吸困难:天突 恶心呕吐:内关

2、蛇串疮:【阿是夹脊】 肝间敦阳、脾海内白。治法: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局部阿是穴,夹脊穴 配穴:肝郁火盛:行间 大敦 阳陵泉 脾胃湿热:血海 隐白 内庭

3、痄腮:【翳车合冲关】 热椎商、睾冲泉、抽搐人中宣十二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以手少阳、手足阳明经穴为主。#.V2 Z5 R1 q7 X;u 主穴:翳风、颊车、外关、合谷、关冲 配穴:高热者,加大椎、商阳; 睾丸肿痛者,加太冲、曲泉;

神昏抽搐者,加人中、十宣或十二井。

4、肠痈:【阑天上是】 热池呕内便腹结 治法:清泻湿热、通调腑气。以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阑尾、天枢、上巨虚、阿是穴 配穴:发热者,加曲池; 呕吐者,加内关; 便秘者,加腹结。

5、扭伤

腰:肾腰委中(正中:人中后。一侧:三里三间。远取)踝部:中丘解溪(上取血海下阴陵,上下取。对侧养老阳谷,对应取)膝部:溪眼阳关梁(膝内上取选尺泽,对应取)肩部:玉贞了。局部腧穴为主

配穴:腰:阿是穴 肾俞 腰痛穴 委中 『肾腰委中』

踝:阿是穴 申脉 解溪 丘墟 『申丘解溪』 膝:阿是穴 膝眼 膝阳关 梁丘 『膝眼阳关梁』

肩:阿是穴 肩 肩 肩贞 『贞』

肘:阿是穴 曲池 小海 天井 『小天池』

腕:阿是穴 阳溪 阳池 阳谷 『三阳溪池谷』 髋:阿是穴 环跳 秩边 承扶 『扶边跳』 五、五官科病证

1、目赤肿痛:【太晴合阳池】 热商星、肝行侠

治法:清泻风热,消肿定痛。取手阳明经,足厥阴经,足少阳经为主 主穴:合谷 太冲 风池 睛明 太阳 配穴:风热:少商 上星

肝胆火盛:行间 侠溪

2、耳聋、耳鸣

⑴实证:【侠听中翳】 肝火冲墟风关谷 选经:足少阳经,手少阴经 主穴:听会 翳风 侠溪 中渚 配穴:肝胆风火:太冲 丘墟

外感风邪:外关 合谷 ⑵虚证:【溪听海】 肾气肾海肝肾肝

选经:足少阴经,手太阳经 主穴:听宫 太溪 照海 配穴:肾气不足:肾俞、气海; 肝肾亏虚:肾俞、肝俞;

3、鼻渊:【迎风列谷堂】 肺热少商湿阴池

治法:清热宣肺,通利鼻窍。以手太阴、阳明经穴为主。主穴:列缺、合谷、迎香、印堂、风池 配穴 肺经风热者,加少商点刺出血 湿热阻窍者,加曲池、阴陵泉。

4、牙痛:【下谷车】

风火关风火二庭、阴虚太溪及行间。选经:手足阳明经 主穴:合谷:颊车 下关 配穴:风火牙痛:外关、风池

胃火牙痛:内庭、二间 肾虚牙痛:太溪、行间

5、咽喉肿痛

⑴实热证:【少尺关内合】 风热关池肺兑鱼 选经:手太阴经,手足阳明经

主穴:少商 合谷 尺泽 内庭 关冲 配穴:外感风热:风池 外关 肺胃实热:厉兑 鱼际

⑵虚热:【溪照鱼】 入夜发热三阴留 选经:足少阴经

主穴:太溪 照海 鱼际 配穴:入夜发热:三阴交 复溜z

六、急症

1、晕厥:【涌水冲三里】 实冲谷、虚海关元会 治法:苏厥醒神。以督脉、手厥阴经穴为主。主穴:水沟、中冲、涌泉、足三里 配穴:虚证者,加灸气海、关元、百会; 实证者,加合谷、太冲

2、内脏绞痛

⑴心绞痛:【内郄中】

治法:通阳行气,活血止痛。以手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主穴:内关、阴郄、膻中

配穴:气滞血瘀者,加血海、太冲; 阳气欲脱者,加水沟、百会。⑵胆绞痛

仲景论坛① 胆囊炎:【肝胆日期阳陵泉】 呕三关、黄至阳、热椎池

治法:疏肝利胆,行气止痛。以足少阳经穴及俞募穴为主 主穴:胆囊穴、阳陵泉、胆俞、肝俞、日月、期门 配穴:呕吐者,加内关、足三里; 黄疸者,加至阳; 发热者,加曲池、大椎。

②胆道蛔虫症:【迎香透四白、鸠尾透日月、阳陵胆囊穴】 呕三关 治法:解痉利胆,驱蛔止痛。以足少阳经及手、足阳明经穴为主。主穴:胆囊穴、阳陵泉、迎香、四白、鸠尾、日月 配穴 呕吐者,加内关、足三里。

3.肾绞痛:【关元三焦肾绞痛、肾俞三阴阴陵泉】 尿血冲海、湿重委合。

治法:清利湿热,通淋止痛。以背俞穴、足太阴经穴为主。主穴:肾俞、三焦俞、关元、阴陵泉、三阴交 配穴:血尿者,加血海、太冲; 湿热重者,加委阳、合谷

第五篇:2014安徽建筑大学专升本《高等数学》考试大纲

安徽建筑大学“专升本”考试《高等数学》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试内容

1.函数与极限: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几种常见性态反函数与复合函数初等函数极限的概念及运算极限存在准则两个重要极限无穷大量与无穷小量函数的连续性

2.导数与微分:导数的概念、基本公式与运算法则隐函数的导数及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高阶导数函数的微分

3.导数的应用:微分中值定理(Rolle 定理、Lagrange 中值定理)洛必达(L’Hospital)法则函数的单调性及其极值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曲线的凹凸性与拐点

4.不定积分:不定积分的概念、性质与基本积分公式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

5.定积分及其应用:定积分的概念、性质定积分与不定积分的关系牛顿(Newton)—莱布尼茨(Leibniz)公式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定积分的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旋转体的体积)

6.微分方程: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一阶微分方程(可分离变量、齐次、线性)

7.多元函数微分法:多元函数的概念偏导数全微分复合函数的微分法

8.二重积分:二重积分的概念、性质与计算(直角坐标与极坐标)

二基本要求

1.函数与极限:

理解函数的概念,了解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和有界性);理解复合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理解函数极限(左、右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极限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对极限的N,定义,不作要求);

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会用变量代换求某些简单复合函数的极限;

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夹逼准则和单调有界准则),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理解无穷小、无穷大以及无穷小阶的概念,掌握无穷小的比较方法; 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间断点的类型;

了解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介值定理和最大、最小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2.导数与微分:

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 理解微分的概念,了解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和一阶微分形式不变性,会求函数的微分;

了解高阶导数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n阶导数;

会求隐函数及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一阶导数.3.导数的应用:

理解并会用罗尔(Rolle)定理和拉格朗日(Lagrange)定理;

掌握用洛必达(L’Hospital)法则求不定式极限的方法;

理解函数的极值概念,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极值的方法;

掌握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的方法,会求简单的最大和最小值等应用问题.

4.不定积分:

理解不定积分的概念;

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掌握不定积分的换元法与分部积分法.

5.定积分及其应用:

理解定积分的概念、性质、定积分与不定积分的关系;

掌握牛顿(Newton)—莱布尼茨(Leibniz)公式;

掌握定积分的换元法与分部积分法;

会利用定积分求平面图形的面积、旋转体的体积.

6.微分方程:

了解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掌握一阶微分方程(可分离变量、齐次、线性)的解法.7.多元函数微分法:

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理解偏导数和全微分的概念, 会求多元复合函数的一阶偏导数.

8.二重积分:

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掌握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标与极坐标).

三参考教材

《高等数学(本科少学时类型)》第3版(上、下册),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下载安徽中医药大学2018年专升本针灸学考试纲要78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徽中医药大学2018年专升本针灸学考试纲要78.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安徽专升本安徽工程大学《工程力学》考试大纲

    2014安徽专升本安徽工程大学《工程力学》考试大纲 土木工程(专升本)专业课考试大纲及参考教材 (一) 《工程力学》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静力学 1.静力学的基本概念与物体受力分析 静......

    2014安徽专升本安徽工程大学《企业管理》考试大纲

    2014安徽专升本安徽工程大学《企业管理》考试大纲 工业工程(专升本)专业课考试大纲及参考教材 (一)《企业管理》考试大纲 第一章 现代企业管理概论 1.了解企业含义及企业存在的形......

    2012年安徽专升本考试信息

    2012年安徽专升本考试信息 全省普高“专升本”招生考试考生报名即将开始,具体时间为3月20日至26日,考试将于4月7日、8日举行。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对象为省属高等学校(包括......

    2012年安徽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专升本考试真题

    2012年安徽工程大学全日制普通专升本土木工程专业课加试 总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2018年湖北中医药大学专升本(共五则)

    (一)报考条件: 根据文件规定,湖北中医药大学专升本,本次考试选拔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 1.在校期间政治思想表现优秀,遵守校纪校规,文明礼貌,未受到任何处分。 2.学历要求:具有本科专业......

    江西中医药大学2014年专升本录取方案

    江西中医药大学2014年专升本录取方案 根据江西省教育厅《关于2014年我省高等学校推荐选拔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的通知》(赣教高字[2014]18号)文件规定和要求,经......

    安徽专升本学长考试学习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做为一个考过专升本的过来人,身为学长的我,想写下自己的一点点体会和想法,给下届、下下届等等有专升本想法的同学们,个人拙见,与君共勉! 考专升本跟做其他事情一样的道理......

    安徽专升本考试计算机真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小题,合计20分) ⒈ 在数据库领域,当前广泛使用的数据模型是___________。 A.网状模型 B.关系模型 C.层次模型 D.混合模型 ⒉“神舟八号”飞船利用计算机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