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构想(一)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构想(一)内容摘要: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文章提出了几点关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构想。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构想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坚持适时修改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 专业教学计划是教学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教学大纲是实施专业培养计划、实现培养目标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编写选用教材、指导组织课程教学、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标准。为了使学生成长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级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必须对大学三年的课程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那么,就要邀请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和专业骨干教师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实际,共同修订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一是在修改的过程中,将各个专业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上课的先后顺序分学期、分单元进行重新排序,使之更加符合循序渐进的人才培养规律。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新生军训后第一单元专业课改上透视,第二单元上设计素描,第三单元上设计色彩等。二是在修改过程中对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必要的增删。比如,取消基础素描课,增加设计素描课课时;色彩课重点讲授和训练马克笔、彩铅的画法以及水彩的画法,取消关于水粉技法的内容;对某些专业核心课程。如《园林绿化》的内容和教法进行讨论和界定等。
二、严格规范各门课程必须的教学文件
艺术设计是一门严谨、理性的科学,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是科学规范的。教学全过程应包括教学准备过程,比如,制订课程授课计划、撰写讲授课讲稿、准备范画与教具等;教学实施过程,比如,及时记录学生出勤、对学生每周的作业写出评语、按时收集全班作业、撰写讲评课讲稿等;教学检验过程。比如,优秀作业展出、单元课教学总结、单元课教学检查等。为了保证每门课程教学过程的规范性,应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组织专业骨干教师对每门课程的教学准备过程精心筹划,即对课程的教材或讲义、授课计划、教案、课件和范画等,特别是对讲授课讲稿进行整理和规范,以期达到不论哪位教师任教哪门课程都能做到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基本统一、考试重点难点一致,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建立一支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师队伍
优秀的专业教师团队是提升专业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只有不断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才能真正建立起一支符合高职教育教学需要的专业教师队伍。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与普通高校的师资队伍结构应有明显区别。普通高校需要的是具有博士、硕士学历或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研究型教师;高职学院需要的更多是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型教师,以及既有较高理论修养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级工艺师等。学院应积极与当地或省会城市的知名设计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每个月都安排一位或几位专业教师去企业或公司进行短期顶岗培训,使专业教师逐步成长为专家型的教师。同时,还可聘请知名设计公司的负责人或技术总监担任各个专业的专业带头人,将社会需求、企业人才和企业文化引进教学过程,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高级技能型人才。除此之外,还需聘请设计公司技术骨干担任某些实训课程的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引进人才竞争机制,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
第二篇: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本文从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性质出发,分析了当前实践教学中出现的基本问题,确立以学
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实践教学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试图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结合社会与行业发展趋势 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措施,以切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应坚持为地方或行 业经济发展服务的方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 目的、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为主题,这是我们进行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环 境艺术设计专业,一个优美而宽泛的专业概念。80 年代末从各个美术院校的设计系和工科院系 的建筑学专业分支整合而来,因为具有不同的专 业背景及教学经历,因此对这个专业体现出了不 同的理解。这种先天的差异导致此专业在课程设 置、培养目标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广义上讲,环境 艺术设计在当代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艺术与设计领 域,是一个艺术设计的综合系统。狭义上讲,主要 指以建筑和室内设计为代表的空间设计。其中建 筑、广场、园林绿化诸要素的空间组合设计称之为 外部环境艺术;室内装饰、家具、陈设诸要素的空 间组合设计称之为内部环境艺术设计。它们均有 一个共同的特质,即作为艺术设计它具有非理性 的成分,但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讲它又必须受到 某种严格规则的限制,而且在此过程中不能不考 虑涉及到的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物理学、材料学 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这些学科与功能、艺术和审 美多元化要素多层次穿插交织的特点使设计行为 更为复杂化。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建筑、园林、城 市房地产业的突进,与此相关的建筑装饰行业异 常炙热,并诱导诸多院校纷纷建立了各自的环境 艺术设计相关专业,以配合市场的需求。这个在 逐步探索中建立的专业体系,在不完善的条件下, 飞速地成长和壮大。伴随经济全球化浪潮所带来 的挑战和新形势下就业所面临的巨大压力,我们
有必要冷静地重新审视自己的目标,客观真实地去评价作为教育实施者所拥有的资源和优势。切
实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作为教学改革的 目标和核心问题。高职教育所具有的多样性、应 用性、实践性、动态性的特点是我们必须把握并将 其赋之于教学实践中去的,并要将其作为进行实 践教学改革的基本依据和参照。
一、目前环艺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 题
(一)实践教学培养目标不清
高职教育是以技术应用型人材的培养为主要 目标的。它是有别于学科型、研究型、工程型的高 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的新类型。只有确立了专业人 材培养目标体系后,相应的实践教学目标才可确 定。目前我们的问题是由于学校性质、专业设置 的概念不清导致培养目标概念的含混和多义。对 专业背景及社会行业背景研究不深,直接产生的 问题就是培养目标定位过高、过宽或过窄。环境 艺术设计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系统工程,要求 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实践 操作和演练来验证和完成具体的设计项目。由于 专业所具有的工程性,那就决定了我们的实践教 学培养目标要在设计师和施工操作人员之间做出平衡和取舍。以前总听到企业抱怨:你们的学生 什么都不懂!怎么会什么都不懂呢? 掌握了太多 的理论知识却缺乏最基本的实践创新能力。这是 我们实践教学中的失误。如果连我们自己都没能 弄明白这其中的原因,怎么能期望别人有多少理 解呢? 毕竟我们的专业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采用 与之适应的实践教学模式。这是我们实践教学的 根本出发点。明确了人材培养目标是一切工作的 首要前提,否则摇摆不定的概念会左右我们的思 想,使实践教学偏离了它正确的轨迹。(二)实践教学方法陈旧
传统高等教育是以学科知识的传授为中心的 教育体系,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强调素质教育 是学科型课程体系的要求,而高职专业尤其是象 实践性很强的环艺专业的实践教学还停留在传统 的灌输型三段式的教学层面上,这显然阻碍了学 生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实践创造性的发挥,继而削 弱了实践教学应取得的效果和成绩。这与实践教 学在思想认识上的不足和教师自身缺乏与时俱进 的创新精神不无关系。
(三)已制定的实践教学指导思想不能得到有 效的贯彻
实践教学的方案、措施、细节、评价等教学环 节一旦被确立下来,就应该得到充分的贯彻和有 效的执行,但事实上这里出现了许多值得注意的 问题:1.实践教学教师自身的素质问题。2.教师 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教研室活动未能有效地 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教师多以自身的经验和不 同的理解去指导学生的实践课程,不能保证在一 个完整的体系下进行实践教学,教学中的诸多偏 差得不到及时纠正。3.现有的实践教学评价考核 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践教学的进展与效 能。原有的教学观念在新形势下暴露出很多问 题,现有的评价与考核制度并不适宜现有的专业 实践课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影响了教师积 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阻碍或抑制了学生的实践 能动性的表现和积极参与的信心与动力。(四)缺乏和实际相关的实践教学环境 说起实践课教学,不得不首先把它与场地、设 备、材料等联系在一起,它是实践教学的根本保障 和前提。相关要素的齐备与完善直接影响和关系 到实践教学的效果,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工程技 术与美的结合,这就决定了它的实践性首先应该 被放在突出的地位,绝不能抛开工程实际而空谈 美感与造型。材料、结构、空间的观念和知识仅靠 单一的讲授和肤浅的观摩是根本无法掌握的。抛 开实践教学相关环境的建设而空谈实践教学的绩 效与提高是毫无意义的。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原则和出发点 面对以上实践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经过长 时间的调查和研究,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自身 的特点和就业情况的分析,确定以下内容为实践 教学改革的原则和出发点
(一)确立新型实践教学观,密切结合社会发 展与行业背景,明确办学层次
改变原先单一灌输式的实践教学模式,改变 传统的知识储备性的教育质量观,正确处理好能 力、知识与素质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职业教 育是为个人获得某一项具体职业岗位技能,以实 现就业为目的的教育类型。因此,职业教育应适 应经济发展的方向,贴近社会的职业岗位的需求, 体现适应性和前瞻性。区域性、动态性的特点决 定了我们的实践教学不能用不变的模式一劳永逸 地解决所有面对的挑战,经常需要从行业和区域 的发展新形势中重新定位。行业发展在规模化的
同时,专业分工越来越趋于精细,这种趋势直接影响我们实践教学环节中的模式选择,关系到实践
教学效果的优劣。对于环艺专业来说,实践教学 还应遵循特定行业的内在规范。依据调查分析可 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材就业岗位分别是设 计总监、高级设计师、设计师、助理设计师、设计助 理和电脑绘图操作相关人员。每一级别均应具有 相关知识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工程项目的经验。这中间除了时间累积的因素之外,经历和具体设 计施工管理能力成了最为关键的因素。按照行业 惯例和有关限定,高职类学生的定位在就业初应 该是设计助理和电脑绘图操作人员,作为完全适 应岗位需求的合格毕业生来说,完全可在与此相 关的建筑装饰施工、园林规划等部门从事基础性 工作,他们应是“理论上强于中专生,实践技能远 远强于本科生的专门人才。找到了我们办学的准 确定位,就不难对关键的实践教学环节做出调整, 使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就已经能按照行业的规 范和要求自觉提高实践意识。院系应该在改善和 优化实践教学环境建设上狠下工夫,以弥补在实 践教学中场所和设备等方面的不足,营造和形成 工程实践的氛围,那么对本专业的实践教学来说, 多媒体综合教室、材料与结构工作室、摄影与装饰 物设计工作室等的基本建立,就成为必须予以解 决的。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既做不 了设计又不懂实际操作的两难处境,真正成为设 计企业需要的一线实用型人才。(二)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的内容和体系 首先,从思想上改变对传统实践教学体系的 依赖,积极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已有 研究成果,结合本地区行业的现状,对本专业的职 业能力形成一个全面的分析说明,然后根据各项 能力所需的知识技能,按照难易程度及逻辑关系 加以系统组织、排列,形成若干实践课程模块,以 便将来可按一定方式适时调整组合成完整的实践 课程教学体系。这些基本的模块应该包括:1.实习(工程项目参与、设计成果转化);2.见习(工程 见习、设计考察活动);3.科研训练(毕业设计、设计竞赛);4.实践教学(计算机操作、专题设计训 练);5.专业技能训练(手绘技法表现、工程制图与 识图);6.社会实践(专业市场调查、社会体验、行 业分析等)六大模块。每一部分应在不同年级不 同学习阶段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加强实践课程 的连贯性和统一性。在具体实践课程内容的设置 上应深入分析各实践课程间的内涵及内在联系, 不能把每个阶段具体的实践教学看做是简单的各 门课程的累加。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有取舍有重 点地以能力需要进行整合,以实现实践教学效能 的最大化。其次,改变以往对实践教学采取目标 评价的方法,继而转入过程评价,重视企业、市场 对实践教学评价的作用。完善实践教学大纲,面 向工程实际,突出学生技能培养。环艺设计是一 项复杂的综合工程,实践教学中的现场感、真实性 与参与性是必须应该得到充分重视的。(三)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 伍建设
实践课程教师业务素质如何,决定了能否及 时将企业现场的管理技术和经验以及学科发展的 前沿信息及时切换到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来。行业的发展对高职教育的推动力是全面而持久 的,教师在其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和桥梁纽带作 用。一方面,社会的影响与实践经验可直接作用 于实践教学活动,并可有重点、分层次地解决具体 问题。另一方面,实践教学中所获取的知识与经 验亦可作用于具体的设计实践,反过来促进实践 教学的改革。设计成果无论怎样都是要转化为生 产力和现实的商业利益的,这是由设计专业本质 所决定的。它从某一方面反映出了设计与市场结 合的程度和市场对于设计的认可程度,这一点是 毋庸置疑的。曾有报导某设计学院的学生在选择 实践教师的时候是以该教师所驾车辆的豪华程度 来判断的,显然,开着“宝马”的老师比开着“富康” 来上课的老师赢得了更多学生的信任。从他们身 上,学生看到了设计转化为实际经济利益的有效 例证和途径。从而极大地增加了他们积极投入实 践的勇气和信心,这些不是靠单调的理论灌输和 空泛的实践讲解所能取得的效果。在这一点上, 我们应该鼓励教师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 下,多去企业、市场参与设计实践,以获取更多的 市场信息和实践经验。毕竟,只有经历了市场锻 炼的人,才能对设计的市场化做出客观、公正的评 价,真正了解市场对能力需求的关键,从而对实践 教学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自觉投入其中。院系也应建立一支长期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他 们应是来自设计企业的管理人员、设计师、施工人 员等,使得实践课的教师真正能够做到出得教室, 入得市场,以延展实践教学的深入程度和广度。毕竟一个自身看起来苍白的医生,很难让人相信
他的高超医术可医得他人病痛。(四)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立与 社会、企业沟通的实践教育训练体系,强化产、学、研结合的现实意义,切实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建立高质量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是实施素质 教育,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根本保障, 也是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必须长期坚 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这是发达国家职业教 育成功的经验,也是能否办出有特色的高职教育 的关键,实践教学要紧密依托行业或企业,为学生 提供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可承担部分实践 课程的教学任务,并参与培养目标及实践教学方 案的制定。教师到企业中锻炼,并与企业合作开 发科研项目,参与操作工程实践,他们之间良好合 作的关系与诚恳的沟通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教 师实践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也为提高学生实 际的工作能力,为改变就业的盲目性提供了便利 条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如果仅仅依 靠院系自身的资源进行情景式的模拟训练是很难 取得较好效果的,教师带队去企业进行现场实践 教学又与企业岗位接受能力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相矛盾,因此这种矛盾的解决,有赖于院系积极、主动、诚恳的合作态度与良好的沟通能力。例如 在材料与工程结构实践课程的安排上,我们可以 与一些知名的材料制造和供应商取得联系,实践 课堂可以搬到企业生产施工和营销的第一现场, 工程技术人员与实践指导教师共同努力,打造真 实、客观的实践教学现场氛围。我们今日的学生 实践就是日后设计师的购买选择行为,对这种特 定的有针对性的潜在客户群体的开发亦是企业所 乐于接受和合作的。只要对学生的实践活动大有 益处,对将来学生的就业能产生良好的推动效果, 任何方式都可以尝试。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变化的 动态生成过程。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的实践教 学改革,是我们对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 的革命性的变革,职业环境的变化与更新要求高 职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多元复合的职业能力,并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这些为我们长期深入 研究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容、组织、形式等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并促使教师从人才培养的能力结构要 求出发,思考和探索新的创造性的方法和模式,这 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参考文献】
[1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2000 年高职高专教育文件资料汇编)[ C].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1.[2 ] 郑曙.室内设计思维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2007.[3 ] 陈小林.设计教育中的设计与市场关系探议[J ].装 饰,2005 ,(6).
第三篇:谈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谈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对生存环境的艺术品位提出更高的要求,期望生存环境更加完美。在这种需求形势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悄然兴起 ,并逐渐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它以其广泛的内涵和自身的规律 ,顺应着社会的需求而得到发展,同时引起人们的重视。
从目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来看,应划分层次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应注重以专业理论、专业表现和专业实践为主体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职业技术教育更应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培养,两者在培养目标上各有侧重。如果我们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本科教育确立为培养设计艺术家,那么高职教育则是培养社会需求的设计艺术师和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这种定位似乎更适合中国的现状。目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普通教育大多重视 “效果图表现” ,缺乏 “专业理论”和 “专业实践”的支撑,而刚刚起步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又大多是普通高等教育的翻版,缺乏职业技能的培养内容。如果仅仅是改变一下名称,而不是从社会需求的相关职业考虑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的话,职业技术教育的性质只能成为普通大学教育的补充 ,失去了高职教育的实质意义,更起不到培养社会急需的一线技术人才的作用。所以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改革发展方向应该有别于普通教育。
首先,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性质来说,其工作者应具备扎实的艺术功底和务实的设计观念 ,这也是由其职业性质所决定的。环境艺术设计并非仅仅是有样稿设计就能解决问题的, 它需要设计者熟悉相应的工艺和材料 ,熟悉施工的流程和环节。对于设计艺术来讲,绘画性的效果图和制作图仅仅完成了其中的一道工序,设计观念的形成也是基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建立起来的 ,如果设计人员不接触或很少接触实际生产,很少了解人们的生活方式,不熟悉市场和流行信息,那么其设计只是一种理想中的方案而已。
其次 ,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其实践性与技能性的原则应该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标准之一。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科性质要求学生能把设计思想和新的概念变成现实,把抽象的理论变成具体的物质形象。因此,就需要与实际的生产相结合 ,除了能熟练地运用设计方法和设计手段 : 如草图方案、效果图、施工图、模型等;表达设计意图外,还应参与实际的生产活动。因此在实践环节上要与企业、工厂、设计单位合作,进行模拟或实际的设计训练,进人施工现场观摩施工工艺,大幅度增加实践课时,把一些抽象的理论放在实践中解决。实现高等职业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与社会的真正接轨,以减少、缩短中间环节,从而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进人角色,这也是对学生职业素质、职业技能教育不可忽视的内容。
西方的一些 企业加学校 的职业教育模式很值得我们借鉴这是社会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德国、奥地利、丹麦等国家较为典型。德国的职业教育以 “双元制”教育模式为主。德国 “双元制”的学习有 60%——70% 在企业,包括生产岗位、培训中心、跨企业中心,而只有30%在学校进行。这种教育模式是教育针对性原则在职业教育中的体现。它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方式,相比之下,在我国的高职环境艺术设计院校中,对于职业技能的培训和教育还远远不够。各院校的学生在环境艺术设计实践中不仅缺乏针对性, 而且缺少真正的实践环节 ,也就导致了学生在就业时的无所适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和其他学科的教育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一个统一的教育模式。
以前,许多国家都希望有一个统一的教育体系 ,但由于各个国家、地区的社会状况不尽相同 ,有的差别很大,于是市场对设计人员的需求就各有侧重 ,造成设计教育体系非统一化的趋势。如今,大家已然取得了共识?多元化是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方向,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只能因地制宜,因国情设立,因市场需求而发展,并且随时都处在一种为应付变化的市场、社会需求而改变的状况之中。
总的来说、环境艺术设计的高职教育应注重宽基础,包括艺术的、技术的两个方面,把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融人其中,并与时代文化的、艺术的、社会的知识同步发展。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改革应注重有社会学、文化艺术、人文科学交融,注重其实践性与技能性,以坚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艺术设计表现力服务干社会,培养计划中充分体现宽厚、系统、创新、应用的思想,强化设计思维、创意表现、实践应用、个性发挥能力的全面培养。
第四篇: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美术专业教学改革
丁文庆
(周口市职业中专,河南周口 466000)
[摘 要]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均不适应当前社会的实际,国家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美术专业需要加强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强化以应用美术为主的艺术设计学科的教学,;教学改革要突出能力培养,以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着眼基层,体现中等业教育的特点。本文分析了当前中等美术职业教育的教学现状,阐述了自己对中职美术教学改革的的一些想法。[主 题 词]
中职美术
教学改革
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产业,正迅速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从广告设计、包装装潢设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到动漫设计几乎完全离开了手工时代。这无疑对今天的中等职业美术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迫使中等职业美术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改革。
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学改革必须以 “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要求,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和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为指导,以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各项原则为依据,以加强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教育为基础,强化以应用美术为主的艺术设计学科的教学,弱化纯艺术的绘画教学,突出能力培养;以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工程施工、管理为支柱;以加强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性教学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为保证,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和专业教育规律,突出“面向基层、面向工程、面向生产一线”,着眼于基层,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一、目前中等职业美术教育的问题:
1、职业导向不明确,学生三年后不能靠所学就业
(从以往毕业的美术专业的学生就业反馈信息看,大多数的学生没有靠美术专业知识就业,一些用工单位也反映他们不能胜任工作。)
2、3、课程设置纯艺术化,学生既不能动手也不能使用电脑辅助设计
一切只是为了对口升学,只开素描、色彩、速写、设计,完全脱离了职业美术的教学要求。
二、解决的办法:
1、明确学生的职业目标,做好学生的职业规划
教学改革是一项带有方向性、全局性和开创性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等职业学校美术专业教学改革必须从社会对中等职业美术教育的要求出发,对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体系、教学内容和教材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突出综合素质培养,强化岗位技术教育,建立以应用美术为主的艺术设计、施工和管理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强化应用美术,强调专业。因此,各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师资,当地的社会要求设置具体的专业,比如环艺、装潢、广告等,而不在简单的称美术专业,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某具体工作。
2、课程设置要专业化、注重实践性,开课要满足职业要求
美术专业的教学改革,应体现专业教育特色,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强化岗位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完善、充实教学内容;加强以操作技能、工艺实习等为主的实践环节;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比例;加强产学合作,逐步建立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毕业生上岗后,上手快、动手能力强。比学如室内设计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不但可以设计而且还可成为工程设计、投标报价、材料选择、施工技术和施工机具操作、施工项目管理、项目验收、工程决算等技术专业人才。
中职美术专业应注重实践性。为突出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美术专业教学改革应强调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强调基础课教学的适应性、强调专业课教学的实用性、强调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和渐进性等,以室内环境设计为例分述如下:
(一)、课程设置强调针对性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室内艺术设计专业近十年发展迅猛。因此,对装饰装修人才特别是一线设计生产的中级人才需求旺盛。所以我们要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必需、够用”的原则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对课程设置作一些调整,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在新的教学体系中,主要加强以下几项改革:
第一、在设计模块中,注重理论教学,突出动手能力培养,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强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工程设计中的作用,建设计算机设计中心,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使学生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现在,我们的计算机专业和美术专业各自为政,结果两专业都没生源)
第二、在施工技术模块中,以施工操作技能培养为基础,强化施工技术指导。在教学过程中,以校内操作实验室为依托,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初步掌握施工操作规程、施工操作方法和施工机具的操作、使用、维护和保养;掌握工程质量的控制方法及检查、验收标准,理论联系实际,开设《木工》、《水工》、《电工》选修课,培养学生施工技术指导能力。
第三、在管理模块中,调整原有的企业经营管理和施工组织管理的教学内容,根据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突出“项目施工管理”,使学生掌握建立现代企业组织管理制度的基本原理;掌握艺术设计组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艺术设计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加强工程经济及经济核算方面的教育,增设《工程经济管理与预算》、等课程,使学生掌握工程经济的基本计算方法和预算方法,加强投标、报价和工程成本核算的技能培养;使学生掌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成本核算、工程预算、决算的方法及工程索赔的有关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市场意识和工程经济意识。
(二)、基础课教学强调适应性
中职美术专业教学改革中要纠正过去基础课与专业课“各自为政”的脱节现象,合理安排课时,使基础课名副其实地成为专业的“基础”,打破原有狭隘的基础课教学格局,超越单纯技巧和经验的传授。为纠正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脱节的现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要改调子素描为设计素描;改绘画色彩为装饰色彩,并加大室外写生训练。从宏观上考虑基础课所从属的专业课和生产一线的需要,注意培养以下能力:
第一.培养视觉反映力,增强视觉接受信息的能力,即感悟能力;
第二.开发想象能动性和对未知领域自觉探索即创新能力;
第三.培养分析、思维能力,锻炼对事物的把握能力,努力使基础课教学适应专业课的需要。
(三)、专业课教学强调实用性
一种理论只有用于实践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如果不能指导实践,那便是毫无意义的空话。在制定改革方案时,经认真调查研究,按照专业教育特点,强调专业课教学、理论教学的实用性、实践性,着眼于培养技术应用型设计人才,总结过去的教学经验,结合省情、市情、校情以及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实际需求,对专业课教学、理论教学内容加以调整,强调实用性。
(四)、实践教学强调连续性和渐进性
在“初步实践——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行——系统实践”的模式中,学生从专业思想教育和认知实习中,初步了解专业;在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中,通过实验课、习题课、课程设计和现场教学,采用讲、做(操作)结合,在做(操作)中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交替渗透。
环境艺术设计是活的,是多学科综合知识的集结。在具体设计中,难以确认固定的秩序和搭配关系,因此拘泥于课堂常规教学形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校门洞开的今天,对外设计服务已不可逆转,以教师带领学生走向社会,使专业必修课在社会实际设计中完成,是加强教学的重要举措。为保证实践教学的落实,应该与学校所在地的用人单位挂钩,建立校外实践教学产学合作基地。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采用顶岗实习方式,让学生以工程技术人员的身份到产学合作单位参与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做到“实题实做”,即由学生动手完成实际装饰课题,使学生在工程中学习设计,在设计中完成环境艺术装饰工程,以实际工程成果来完成毕业实践、毕业设计。在毕业时既能见到学生的实际工程设计作品,又能见到工程实例图片或现场。这样不仅摆脱了纯艺术教学模式,还突出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实践教学促进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
通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实践,力争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出现了新的变化,所培养的学生基本做到既有一定理论素养,又能进行具体的设计、施工、管理,成为新一代技术型、实用型人才,初步形成了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其他,比如广告设计、包装装潢设计、影视动画设计、服装设计等课程,也与环境艺术设计一样,要根据学科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时间、教学方式方法。
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社会职业技术岗位的分工不同、行业和地区之间存在的发展不平衡性,以及各类学校办学基础、办学条件的差异,决定了人才需求的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决定了不同学校承担着不同的人才培养任务。因此,中职业等学校必须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和自身条件,确定办学层次和类型,大胆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培养出受社会欢迎、有特色、高质量的人才,创出学校的声誉和特色。
[参考文献]
1、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教学》
第五篇: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构想
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构想
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公共课部语文教研室
一、当前高职语文教改的背景
近年来,大力发展、不断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成为全社会关心的问题。教育部十六号文件指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方向,要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同时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在大力强调高职教育要培养实用型、技术型人才的今天,作为公共基础课的语文教学受到了较大冲击,部分高职院校确实存在语文教学不受重视,教师观念滞后、教法陈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因此目前在全国开展的高职教改对语文教学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可见语文教改不仅是学生学习、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需要。语文教学应通过改革,突出职教特色,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这是目前及今后高职语文教学实践的重要课题。
二、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功能
当前,社会对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不但要看专业基础和技能,还要看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对于口才也很重视。文章写作、语言理解、口语交际等能力在就业中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正是通过人文素质课程的学习来实现。通过语文学习可以加强语言功底、增进表达能力,帮助学生与社会更好地进行交往,提高职业服务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持续发展基础。只有有了阅读、写作、口头表达的基础,才能掌握好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否则,学生学不好专业,也无法实现毕业后的后续学习,缺少持续发展的能力。由此可见,语文既是一种交际工具,也是大学生必修的人文素质教育课,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双重特点、双重功能。
三、我院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构想
(一)、指导思想
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因此,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我院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要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服务为宗旨”的现代职教理念为指导,以三年制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引领,渗透职业教育的思想,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学习者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体现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主动融合职业德育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应根据我院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通过语文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为他们将来的终身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目标
高职语文课程直面学生的文化基础,侧重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紧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致力于学生人文素养的进一步形成与发展,重视人文素养的熏陶感染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乐观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
通过人文素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体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拥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具有较为宽泛的知识面和一定的人文与科学素养,掌握常识的人文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具备现代化办公写作能力,掌握各种应用文体的特点并且熟练地写作,掌握演讲与口才的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4、掌握人文学科的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能熟练进行本专业相关知识的搜集、处理与应用。
5、链接专业,立足商务行业,适应商务工作需要,熟悉社会交往礼仪、商务谈判技能及相关心理学知识。
6、掌握商务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可从事各项商务工作,成为集较高的人文素养与扎实的专业技能于一体的应用型人才。
(三)、课程体系改革构想
语文教学改革应遵照国家教委关于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方针政策和语文作为基础课的教学规律,以人为本,每个专业均应开设《人文基础教育》、《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礼仪》等必修、选修课程,以适应强化人文教育的发展方向,达到我校作为文、商科类院校全方位塑造人才的教育目标。针对我院学生具体情况,可以尝试把部分必修课改为选修课、限选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学有所得。
经过分析、研究,我们建议,我院的高职语文课程由通识课、与专业结合课、应用实践课三个模块构成。
1、通识课:由必修和选修课构成。必修课采用高职高专文化基础课系列教材,大胆取舍整合,精选学习内容,主要是《人文素养基础读本》,在第1学期面向各专业开设;选修课由人文科学和人文素养内容构成,根据学校提供的选修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开设课程有《消费心理学》、《公共关系》、《商务礼仪》、《普通话》、《书法》、《汉语言文学》、《青年心理修养》等。在第3、4学期根据不同专业开设,周课时2节。
2、与专业结合课: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构成部分结合,鼓励组织教师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现实需要,一方面选择适用内容,一方面编写校本教材,有选择、创设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初步构建新的高职语文课程结构体系——有巩固基础的必学部分、提供差别选择的选学部分和服务专业建设的补充部分。联系专业开设相关课程,以培养各行业应用文体的写作、口才能力为主线,为学生以后职业服务。如《应用文写作》课程,国际商务系和商务外语系开设商
务应用文;现代服务贸易系开设财经应用文;信息与技术系开设实用应用文。主要在第1学期开设,周课时4节。《演讲与口才》课程,电子信息系开设口才艺术、其他系开设商务口才课程。主要在第2学期开设,周课时4节。
3、应用实践课:以构建知识补充整合为先导,通过从事各种职业的必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使学生能力特别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职业活动的能力有显著提高。如文秘专业开设《秘书基础》、《文书档案》、《速记》、《文秘写作》等课程,旅游管理专业开设《导游语文》课程、商务英语专业开设《外国文学欣赏》课程、市场营销和商务策划专业开设《广告文案》课程等。根据各专业具体情况分别确定课时。
(四)各门课程具体构想
1、《大学语文》课程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和学历的提高(各专业专升本均需考大学语文),应尽量予以保留。如根据学校培养方案和学生学情,不开设本门课,建议开设《人文素养基础读本》必修课和《文学欣赏》选修课。
目前省内部分高职院校开设了人文素养基础课如《职业人文基础》、《大学人文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这些课程是为了落实国务院“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教育部“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文件精神,面向高职院校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旨在通过人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和基本的表达、交际等职业通用能力,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职业人”,真正实现高职人文教育的培养目标。同时,为学好其它专业课程、培养专业素养奠定坚实基础,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具备良好的职业人文修养和职业通用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企业、行业需要的合格人才。
以上人文基础课程的内容是基本人文修养和职业通用能力的学习,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人生和职业道德等基础修养知识以及沟通交际、表达艺术、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等。使学生在人格、职业情操、思维能力、生活品位等方面得到培养,在语言表达、沟通交际、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充分提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此外,可在部分专业以选修课形式恢复《文学欣赏》课程,使学生对一些经典作品有所了解,得到人文熏陶。不同专业可各取侧重点,如旅游专业可注重与自然、人文景观关联的经典之作,外语专业可多介绍外国文学名篇佳作等。
2、《应用文写作》是一门与专业特色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实践性与实用性很强,在课堂教学中按照教改的思路操作,改革效果较明显,上学期已初步完成院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目前正在完善,并且使用由我院教师主编的教材。目前有部分专业如商务外语系的大部分班级尚未开设,由于应用写作在工作中的实用性及常用性,本课程应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必修课程,建议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可根据专业的不同在教学内容上有所侧重。在课堂教学上多采用案例、实训等方
式方法,适当缩减教师的理论教学时间,加强学生当堂和课后的口头、笔头练习,使他们真正会写将来工作中需要运用的各种文书。
3、《演讲与口才》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我校学生实际情况与就业需要,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的训练越来越重要。目前本课程仅在国际商务系部分专业开设,建议应与《应用文写作》一起,作为语文教学的必修课程,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加强口才课的教学。教师授课中应多给学生 “动口”的机会,如采用问答、讨论、辩论、表演、比赛等形式,模拟各种口语交际场景,让学生在互动的氛围中多说,说好。也可以针对专业分别开设营销口才、商务谈判口才、导游口才等。
4、《礼仪》知识的掌握为每一位合格商务人员所应必备,但目前仅在营销、文秘、韩语专业开设,由公共基础课教师兼任。建议这一操作性极强的课程应面向各专业开设,聘请专门的礼仪教师或培训现有师资,并使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和实训室。教学可参照不同专业侧重训练学生的言谈举止,如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注重服务礼仪的各种行为规范,外语专业注重外事活动礼仪的原则和细则,市场营销专业注重商务礼仪尤其是商场、超市人员礼仪,国际贸易专业注重社交礼仪、涉外礼仪尤其是涉外谈判礼仪。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训结合的形式,加强操作环节的训练,使学生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拿到礼仪这一社会通行证。
5、部分选修课程如《消费心理学》、《公共关系》、《普通话》、《书法》、《汉语言文学》、《青年心理修养》等,根据各专业实际情况限修或选修。
6、文秘专业以前属于公共课部,一直由我部教师担任教学,并有专门的文秘教研室。后划归商务外语系,但未受到重视,所开课程多为英语课,许多该专业的基础和专业课未能开设。建议文秘专业回归公共课部,利用我部现有教师资源,使这一专业发展壮大,使学生通过秘书证考试,有利于学生的培养和就业。
7、语文教研室在培训、考证方面有较大的可开发空间,建议将如普通话过级、书法过级、秘书证等考试,依托我部教师资源予以利用,既有利于我部和我部教师,也有利于学生和学校。
(五)、改革措施
当前,各高职院校都在进行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探索适应新时期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而语文由于学科的特殊性,教学改革难度相对较大。
总体教学改革思路:既强化语文素质教育,又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针对高职人才的职业岗位要求,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加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加强语文实训,使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的实践活动中提高综合素质。
目前已采用的主要做法:改变过去单一的平面教学方法,把由教师为主体转向以学生为主体,变单一的知识传授为突出能力的培养,建立开放性教学模式。设置各种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在相应的知识主题下,完成专题带来的任务,在此过程中探究、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教学的重点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
法、分组讨论法、情境模拟法、启发引导法等教学方法,通过音像观摩、多媒体课件、练习实训、比较教学、专题研讨与辩论等多种形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为确保新的教学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必须进一步采取强有力的改革措施:
1、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强,业务水平高,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均合理的教师队伍。积极培养适应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的教师,进行教师定期培训,使之适应本专业的发展。
2、强化学科和课程建设。学科建设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主体工作,要有计划地进行,力争在1-3年时间内有所突破。提高通识课质量、增加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课比重、开设与专业相关的技能课。做好应用文写作精品课程建设,开发其他精品课程。
3、强化课堂教学。继续探索教学改革方法,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技术化。通过各项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授课水平,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和手段的能力。多与其他院校进行语文教学的交流、合作,组织教师赴外校学习、参观、调研和参加学术会议等。
4、强化教风、学风建设。以听评课为重点抓好教风建设,以教研为龙头抓好学风建设。要求教师认真负责地完成教学活动和听评课任务,积极参与教研和有关学生社团活动,做好演讲协会、文学社、辩论赛的指导、评比工作。
5、强化考核管理。严格学生质量监控,改革考核方法。改变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做法,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学生课堂表现、讨论发言、讲演、朗诵、表演、写作等练习都进行加分,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的考核根据工作表现、学生评分、科研水平按规定进行,并不断完善有关考核制度。
6、强化科研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提高科研水平和能力。抓好各级各类立项,尤其是教改立项,促进新的教学模式的建全。抓好论文、教材的撰写,要求教师每年撰写科研论文,提高论文档次和质量,教研结合,以研促教。
(六)、课时安排建议
各专业语文基础课建议学时计划表及文秘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学时计划表具体安排见附表1、2。
附表1:各专业语文基础课学时计划表(建议)
附表2:文秘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学时计划表(建议)
2009年4年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