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转改”是提升传播效果的根本路径
“走转改”是提升传播效果的根本路径
随着科技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电视新闻传播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电视新闻的发展阶段看,经历了1992年以前的发展起始阶段后,上个世纪90年代到新世纪初飞速发展,随着卫星技术、市场竞争的变化,走向了多元化竞争发展之路。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与竞争加剧,信息传播过程中显现的弊病阻碍了电视新闻的健康发展。这一背景下,2011年中宣部号召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为电视新闻应对挑战创造了契机,开创了新局面。
一、“走转改”的标杆效应正在为行业奋起注入新动力
网络时代的显著特征,就是海量信息通过人人都是记者、人人可作评论员的全媒体格局,呈爆炸式传播。整个传媒生态环境,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内容与渠道的过剩与稀缺的悖论。真伪新闻并存,情绪化极端化的评论往往盖过理性的声音。对主流媒体及其专业人士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你可能被广大受众的怀疑“咬”住不放,也可能因提供符合新闻规律的新闻产品,重新赢得信任和权威地位。
2012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共派出180余路、610多名记者、主播、主持人,奔赴全国各地,深入厂矿社区、深山老林、边疆海岛、大漠荒滩,展开采访、制播“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针对春节的假日特征,央视进一步开拓视野,精心组织策划了“回家的礼物”、“在岗位上”、“问暖”、“开往春天的校车”等系列主题节目。整个“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共采访播出240多篇感人的报道,展现了“走转改”活动的广度和深度,探索出网络时代新闻走近人民、服务社会的可行路径,为其他媒体尤其是地方主流媒体树立了鲜明的标杆。
以央视为代表的多家多种主流新闻媒体,赋予“走基层”报道以了解国情民意,沟通政府人民,关切群众疾苦,倾听百姓心声的使命与内涵。这一潮流的涌动,直接为整个新闻行业的奋起注入了强大动力。以武汉为例,2014年春节前后,多家媒体联合推出《大爱武汉》公益活动,将镜头、笔墨直接对准底层劳动者与弱势群体,在采访中体验,在体验中采访,一篇篇真实鲜活、打动人心的报道引起强烈社会反响。比如对环卫工、法律援助对象的报道,不仅展现了改革时代基层群众生活的变化与提升,从不同角度挖掘平凡人的不平凡之处,同时也客观反映了一些群体生活的困境,从而引起社会对他们更多的关注。通过“走基层”发现并创作的优质新闻产品,不仅使主流媒体重拾自信,也为建立健康的传媒生态,弘扬新闻社会责任,创建了一批可供全行业借鉴的现实范本。
二、“走转改”是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党性原则、群众路线的必由之路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党性原则的主要内涵,一是共产党没有任何党派私利,它的全部价值取向惟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利益;二是党的立场,就是人民的立场,就是党性的立场,党性立场与人民立场的一致性,决定了党的媒体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同时,党的群众路线要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关照人民群众情感及利益诉求,想其所想,急其所急,解其所难,帮其所需。从根本上说,“走转改”首先就是要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党性原则、群众路线,成为新闻工作者的价值取向,入脑入心,融进新闻生产的全过程。
(一)与普通人同视角。
新闻工作者以饱满的热情走边疆、进哨所,访老区、赴灾区,到厂矿、入农家,把镜头话筒对准普通群众,让新闻报道聚焦平凡人物,记录城乡基层的可喜变化,展示各族人民的崭新风貌,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期盼,集中推出了一批来自一线的鲜活生动报道,引起广泛共鸣。记者新闻报道的字里行间“带着露珠”“冒着热气”,散发着泥土的芬芳,闻得到汗水的味道,传递出百姓的热切诉求,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这样的新闻,在广大受众的普遍关注中,呈现的不仅是新闻本身的价值,也包括新闻传播的社会价值。
(二)与群众共呼吸。
新闻工作者分期分批奔赴全国各地,与基层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共度春节,深入挖掘新鲜故事、感人事迹,推出了一批来自基层、原汁原味、鲜活生动、有传播价值的新闻作品。“春运”“讨薪”“物价”“安全”……一个个贴近时代、切合民意的选题纳入“新春走基层”的报道视野。编辑、记者深入一线采访,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反映基层所求所愿,把百姓呼声作为重要选题,突出报道各地惠民生、解民忧、办好事、办实事的事例。例如,100集的《边疆行》在坚持新闻纪实风格的基础上,把记者体验作为传播节目主旨的基本手段。在表现边疆民众的生活状态时,记者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在表现边防战士保家卫国时,记者和他们一起在边境线上巡逻,巡视界碑;在节目中,记者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边疆生活的体验者。正是因为贴近群众,记者才有可能捕捉到最生动的场景、挖掘出最感人的故事,来提升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与百姓交心。
“走基层”是新闻工作者养成群众观点、树立党性原则、培养过硬作风的必由之路。记者身入基层,心系百姓,以一个真实体验者的身份,实时实地实景实情感受广大群众生活的喜怒哀乐和不同诉求。这样来自生活的报道,不仅增强了传播的效果,提升了媒体的公信力,还能促进媒体、政府与群众的互动与互信,使百姓更深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爱。正如刘云山同志所说:“新闻媒体的工作要坚持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时刻牢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性质所在,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强化大众视野、百姓视角,直面问题、聚焦热点,更好地架起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
三、“走转改”是遵循新闻规律、提升传播效果的必然要求
“走转改”与新闻规律具有内在联系。新闻规律三个层面即“真实迅速、新闻价值、客观公正”,可通过践行“走转改”获得坚实有力的支撑。走基层,有助于第一时间发现、报道新闻事实;转作风,有助于深度挖掘素材,最大限度展现新闻价值;改文风,有助于革新新闻生产方式,追求更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一)新闻的人本性与“走转改”的人本视角是一致的。
新闻是以人为主题的事实报道,现在所有的媒介都是以一种特殊的关照方式来表达对于新闻的尊重。电视媒介的具象化特征,使电视新闻在塑造典型新闻人物方面独具感染力,通过镜头影像展现新闻人物的具体行动、生动语言等直观表现进行叙事,从而构建一个更贴近观众的真实世界。以中央电视台《走基层?蹲点日记》为例,就强化了电视媒介的这一优势,从普通人的生活切入,把教育、医疗、就业等宏观社会问题细化在具体的节目中,观众更关注,也更易接受这些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由己推人,透过新闻故事看到自身和社会的关系。
(二)新闻的事实性需要“走转改”采集基层鲜活素材。
新闻的来源在于事实。这也是为什么多年来,新闻界一直在强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而这个“三贴近”在新时期又有了新诠释。即新闻类节目尤其应该以关心群众为出发点,反映群众的意愿和呼声,以正确、健康的观点激励群众。特别是有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不仅要“贴近”,还要深层次的挖掘,这样才能起到昭示世人、警醒社会的作用。
这就要求记者心里要装着老百姓,要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素材,以平等的姿态,讲述生活中真实的故事,让新闻报道像春雨,润物细无声地消除观众疑惑,滋润观众的心田。要杜绝口号式的说教,将政治、道理、行为规范、道德标准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事,让观众从节目中得到启迪和教育,从一件件普通的小事上体验深刻的哲理。
除了传统新闻媒体,新兴的网络媒体在新闻的事实性播报方面大有充当先锋之势。尤其是其草根性、反映基层人民生活真实状况的调查,成为当前不可忽视的新闻力量及新闻生产方式。创办《中国舆论监督网》的李新德,被称为“民间舆论监督第一人”。李新德在他的个人网站――中国舆论监督网,所发文章大多是其亲自采访调查得到的第一手资料。李新德认为“网络的力量放大了舆论的监督作用”,并且坚持做严谨的舆论监督。他说:“如果一个网站能够立身严谨,同样也可以在舆论监督上做出好文章。”“下跪市长李信案”,就是他通过独立调查而获取并报道了事实信息,从而推动了山东济宁市副市长李信腐败案的查处。实际上,这是自媒体在快速发现、报道新闻方面,对传统媒体的鞭策与挑战。
(三)新闻价值的挖掘与呈现需要“走转改”创新亲民的传播模式。
新闻除了传达基本的事实信息之外,还需要有可读性和关注度,才能实现最大传播价值。电视新闻除了选题、角度外,推行“平民化”还有许多值得注意和改进的地方。比如,文字稿件的写作和后期图像编辑等方面都不能马虎应付,而应遵循新闻规律的要求精写精编精剪,力求最佳传播效果。这就要求稿件应尽量使用市民耳熟能详的语言,尽量口语化,尽量使用短句子,避免使用相对复杂的语句和文字,以利于观众对新闻的理解和接受。
在这方面,微博等新媒体提供了范本。凭借其即时互动传播的特性,往往比主流媒体更容易掌握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自发形成意见,并迅速成为众多读者关注的焦点。以新浪微博为例,在每天的不同时段,根据热议话题的活跃度,排列出“热门话题榜”,其中还细分为“1小时话题榜”、“今日话题榜”、“本周话题榜”等。传媒人充分利用微博进行采访、调查、找人、搜索资料等,部分地代替了搜索引擎。
在实际应用中,微博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新闻源,使新闻媒体的传播形态发生变化。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撰写的《2010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显示,在2010年,微博成为继新闻、论坛之后的中国互联网第三大舆情源,征地拆迁、反腐倡廉、涉警形象位列中国网民关注的网络舆情前三甲,蒙牛“诽谤门”、金浩茶油致癌物超标等事件,均以微博作为舆情源头率先披露。传统媒体在微博上获得信息后,积极参与报道,还原事件真相或是进一步深入调查,延长了舆论的生命周期,扩大了舆论的影响力。
(四)新闻的导向性需要“走转改”提供理性意见。
当前,纯事实性新闻并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新闻消费需求。相对于新闻事实,新闻评论中的真知灼见更为大家所关注。比如央视的《焦点访谈》、《每周质量报告》等,往往将调查方法和新闻评论结合起来使用,以短、平、快的方式,实现即时的舆论监督功能。在这些节目中,调查是为评论服务的。调查只是一种采访取证的方法,也许有揭黑性和曝光性,但报道与传播不一定呈现完整的调查过程,大多数时候,只选取调查结果,作为评论的依据。作为新闻调查类节目,往往掌握了一手的评论材料,如果将报道和评论结合起来,则具有了其他纯评论节目无法比拟的优势。现代电视传媒正在不经意中孕育出“娱乐至上”的大众文化消费,快节奏的生活也使不少观众失去了深度思索的兴趣。以往强调客观报道事实、避免记者主观意见介入的观点,已不符合当代受众心理变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报道和评论在不同方式和不同层面上的结合,将是调查性报道发展的一种趋势。客观报道与主观见解相互补充,客观报道不排斥主观的见解,主观见解也不妨碍客观的展示,两者相互交融,互相衬托。反观《60分钟》,则单独开辟出专门的评论版块,这恰恰吻合了调查性报道既重报道也重评论的内在要求。报道和评论在不同方式和不同层面上的结合,不仅是电视媒体调查性报道争取受众的新模式,同时也是其他媒体、其他新闻节目增强传播力值得尝试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周立:《略论舆论监督》,《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5]单既隆:《电视新闻提要感召力初探》,《大庆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6]谢婉若:《对电视民生新闻的解读》.《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8]吴小华:《浅谈如何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传播功能》,《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长江日报)
第二篇:走转改实施方案
宣化区广播电视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实施方案
为深入开展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根据中宣部等五部门《关于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意见》和《张家口市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实施方案》,结合广播电视台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部署,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理念、坚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践行“三贴近”原则,在实际工作中自觉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强化群众视角、回应群众关切,更好地宣传党的主张、坚持正确导向、反映人民心声、通达社情民意,不断提高新闻宣传水平和舆论引导能力,提升我台良好形象,为推动建设更具区域竞争力、影响力的知名美好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舆论支持。
二、组织领导
成立宣化区广播电视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李爱民
副组长: 任海霞 李浩 刘竹青 王雷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台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任海霞(兼)
成员:王雅晶 郭琛 裴建国 张卫华 郑颖 阴建栋 永炜
郑巨龙
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台活动的开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和督导检查。
三、活动安排
(一)活动时间
从8月下旬开始至12月底,利用4个月的时间,力求取得明显成效。之后此项工作进入常态化,稳步推进,真正做到深入群众走基层、融入群众转作风、服务群众改文风。
(二)主要工作
1、全面开展学习教育活动。
(1)开展全台大讨论、大调研、大学习活动。
建立学习制度。各科室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安排,固定学习时间(一周不少于半天),制定学习计划,坚持集体学习和自学相结合,做好学习笔记。组织广大编辑记者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学习何亚星书记、岑万俊区长党代会、“领导干部大会”重要讲话,通过学习提高认识,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群众观,进一
步端正新闻宣传指导思想。
台党支部成员和中层领导要深入一线,参与调研,及时查找工作中的不足,提出具体的意见建议,写出《调研报告》。台长办公室设立征求意见箱,鼓励职工积极建言献策。台党支部将认真听取并吸纳其中好的意见建议,完善改进落实到工作中,推动广电再创新辉煌。
(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在全台范围内分批分次开展专题讲座,主要领导带头授课,业务骨干分别讲课,教学相长、取长补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营造浓厚的业务学习氛围。走出去,定期安排优秀同志到全国一流媒体培训学习,学习掌握先进的节目制作理念和管理技术,以他山之石推动我台节目质量提升。
各频道和各个栏目要结合各自特点,推广《宣化新闻》每日点评的做法,深入开展以“点评制度”为核心、以“改进文风”为主题、以提高节目质量为目标的业务学习活动。通过预先策划、提前准备,为节目“备好课”。通过新闻点评、挑错改错、范文学习、稿件评议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记者、编辑、主持人等的业务水平。要压缩会议报道,加大来自基层的报道、深度报道和民生类报道,积极倡导“短、新、实”的清新文风,用群众语言写群众身边的事,写出群众愿意看、喜爱看的报道,切实提高新闻报道的公信力、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2、开办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专题专栏。
在《宣化新闻》中开设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专栏。要在已有“干部下基层”等专栏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采取措施,继续加大下基层力度,推出“我在基层”专栏,持续播发记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采制的报道,每周保持3篇左右的发稿量。专栏稿件要精心策划选题视角,以小见大,全面反映我区转型跨越发展的最新成就,反映人民群众分享发展成果的美好生活;同时,设立固定热线电话,倾听来自基层群众反映的问题,并深入基层一线加大采访落实力度,确保每个来电问题都得到圆满解决;专题部对原有的栏目进行改版,开设《行风大家谈》栏目,开展“行风走基层”活动,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为百姓办实事解难题。
3、建立一批基层联系点,开展多形式的基层行活动。建立基层联系点,巩固宣传报道根据地。在农村、企业、社区等地建立常态联系点;新闻中心、专题部要建立1-3个基层联系点,每个记者也要有自己的联系点。领导亲自带头,组织采编播人员分批分阶段赴基层联系点,开展蹲点采访活动。各栏目每年深入基层联系点不少于20天,每名采编播人员每年去联系点采访不少于三次,每次不少于两天,每月基层报道不少于2篇,实现活动开展与宣传报道相贯通。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
途径。为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真正取得成效,我们要把开展“走、转、改”活动和改进广播电视宣传作风、纪律作风结合起来,和开展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结合起来,和建设平安广电结合起来,和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树立广电良好形象结合起来,和建立健全长效考评、奖惩机制结合起来。要把镜头、话筒更多的对准基层、对准百姓,让我们的宣传报道更鲜活、更深刻、更生动,让广电各项工作更扎实、更规范、更科学。
2、活动要紧密结合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宣传报道。以“走、转、改”活动为契机,结合区第八次党代会、“全区领导干部大会暨大干100天动员大会”精神的落实,开辟一系列专栏、专题、访谈,广大编辑记者要在深刻领会“两”会精神的基础上,到农村、企业、社区基层一线,采访全区贯彻“两”会精神的生动实践,报道全区上下争当转型跨越排头兵的新鲜事例。用崭新的视角、生动的语言,实现主流宣传和基层群众的融合对接,将贯彻“两”会精神宣传搞得有声有色,在全区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的热潮,用强有力的舆论助推全区转型跨越发展。
3、完善考评和奖励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全台要建立和完善学习制度、岗前和在岗培训制度、加大考评和奖励力度,提升节目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引导激励记者编辑多下基层、多出好稿、多出精品,提高宣传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4、加强督查考核。各科室要分别制定“走转改”活动实施方案,及时向台领导组办公室上报本部门“走、转、改”活动开
展情况,总结其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广至全台。领导组办公室将不定期到各科室进行督查,年终将进行考评奖励。
2011
年9月20日 宣化区广播电视台
第三篇:走转改心得体会
“走转改”让新闻作品更加被群众喜闻乐见
为深化“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初步研究这项活动之后,我有了以下体会。
走基层:走到最基层
新闻工作者走基层一定要一走到底,走到最基层。哪里才是最基层?我认为人民群众生活和生产就是最基层。只有走进这个“最基层”才能明白百姓所求,才能知道百姓冷暖爱憎,才能懂得百姓苦乐哀愁。有人说:“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你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只有这样做,党员干部才是真正的人民公仆,才能在新闻战线上写出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才能在新闻写作上真正反映民情民意。”我认为这是非常正确的。
自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人民网在新闻写作上有了很大的改变,记者们也有了很深刻的体会。人民网社区部编辑说,通过下基层,我们深刻体会到新闻报道要和受访者交心,才能更准确地表达出受访者的意愿,才能更真实地反映事实真相。新闻报道也只有走进基层,掌握更多事实,才能确实提高公信力、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英文部记者张茜说,走基层不仅仅是一中形式,只有真正脚踩在土地上,心里才能踏实,也只有拥有了心灵的共鸣,才能更好地做人民的记者。实践是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群众是我们真正的导师。
总之,只有走到最基层,拥有心灵的共鸣,才能更好地做人民的记者。转作风:要真正“俯下身”
只有真正俯下身,深入到基层,新闻工作者才能更好地了解群众。有了对群众的深切体认,才能更好地转变作风,以敏锐的眼光发现新闻主题,以深厚的积淀丰富新闻内容,以真切的感受谱写新闻篇章。不可否认,一些新闻作品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得到受众的认可,就是因为他们反映了人民群众自己的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自己的感情,传递了人民群众自己的呼声。
“勿忘人民”四字语重千钧。这是新闻工作者杰出代表穆青生前最喜欢,最常写的几个字。穆青一生六访兰考、七下扶沟、九进辉县、四访宁陵、西上红旗渠„„借由他的笔,焦裕禄、吴吉昌、潘从正„„走进了几代中国人的心灵深处。他曾饱含深情地说:“要当好一个称职的记者,我的目光和笔触时刻地不能离开人民”,“只有生活在激流中,才能写出时代的篇章”。
改文风:抓到点子上
改文风必须抓到点子上。何为抓到“点子”,我认为就是要深入基层,在实际中感受生活,在生动的实践中形成思想,在现实问题中凝练语言和文字,用群众的语言表达思想,写出让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
自活动开展以来,央视的《新闻联播》栏目也改变了不少,其内容不再是只有大事的报道,而是在细微处有了些许“调皮”,增添了老百姓也爱看的小事趣事,比如前些日子报道了赵薇的爱情片《爱》的拍摄情况。
“走转改”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可以说是成效显著,但要真正做到让我们的新闻作品被群众喜闻乐见,还需坚持一段较长的时间,毕竟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第四篇:演讲稿改(走转改)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情不同。新闻工作者在我的心中一直是神圣的职业,他们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近段时间在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刚开始我不甚理解,细细想来颇有道理!在今天我们并不缺新闻,数不完的新鲜事,道不尽的新变化,目不暇接的新名词,不胜枚举的新问题„„信手拈来,都是上佳的新闻素材。然而这些新鲜的素材。
一辆自行车、36册采访本、者陈中华,常年奔波在基层乡野,碰到假化肥深挖坑农事件,碰到住房难呼吁建设廉租房,自己得癌症住进医院接着写老病友的“陪护难”„„在他的眼里,永远有写不完的新话题。
以名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青,他曾饱含深情地说:
时刻也不能离开人民”。
而反观一些新闻工作者,报道取材失之于窄,形式失之于旧。镜头离不开明星,“元旦完了猜春晚,验靠‘提炼’,稿件抄文件,对话自己编”的坏习惯,究其根源,就在于贴近实际的认识不到位,夫不到家。
人民日报记者在西藏实地探访世界海拔最高的有人值守气象站,报道中国气象局领导重视,江,当地记者为乡村学校提供图书等捐助。在福建,媒体通过报道促使当地解决农村水源污染问题。的舟曲灾区群众到兰州看病,租房,找工作,灾区人民则给新闻媒体送来写有“心系灾民,无私帮助”的锦旗,表达他们的感谢之意。万字采访笔记,大众日报高级记 享誉全国的新闻界前辈穆春节到了送温暖”,少数人养成“经贴近基层的功在浙走基层的记者帮助失去亲人 120“要当好一个称职的记者,我的目光和笔触 贴近群众的工作不得力,使气象站的工作生活困难得到解决。在甘肃,贴近基层,不仅仅是物理层面的接近,更是心理层面、思想层面、情感层面的贴近。只有矫正长期高高在上、基于都市、精英的视野和价值观,走入平民百姓的生活,我们才能重新“发现”基层,继而把握一个完整真实的社会。
在我们河南灵宝。走基层记者报道了苏村乡卫生院的医务工作者,跟随着他们每天早上迎着朝霞出去,踏着落霞归来,目睹了他们就背着设备步行到每家每户,实现了全乡
正因为有我们记者这些贴近生活报道,民政策为人民群众带来的好处。文章充满了人文关怀。
走,走出了真情实感
随着活动的推进我们欣喜地发现
了,身边的人和事多了
话套话少了,追星送礼少了,泡沫炒作少了。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记者只有沉下身心、把握时代脉搏、才能感悟出生活的真谛
息的新闻佳作。
正如一位著名战地摄影记者所说
为离炮火不够近”
离土地越近,新闻才会有新的价值!,转,转出了踏实求真,基层真实的情况多了。同时我们也渐渐发现空19000余人有了健康档案。,改,改出了清新朴实。,才能不断采写出富有时代气那是因使我们深切的感受到国家的惠报纸、电视、广播中群众的语言多走进基层贴近百姓,才能在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中“如果照片拍的不够好。只有离人民群众越近,新闻才会有新气象;只有
第五篇:吐鲁番地区走转改小结
吐鲁番地区“走基层、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小结
吐鲁番地区坚持发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三贴近”的辐射作用,统筹优势媒体资源,创新活动载体,扩大活动覆盖面,组织骨干新闻记者,深入基层深入发掘凡人新事,用媒体效应服务基层转变作风,用百姓心声抒写变化改变文风,取得了“作风转变、辐射基层、服务民生、基层受益”的实效。
一、坚持搭建“三个平台”,创新“三型”活动载体,不断提升“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执行力
1、坚持搭建报、网、台互动平台,深入开展联动型主题活动。吐鲁番地区坚持打造“报、网、台”互动平台,采取“小地州、大编辑部”模式,统筹地区报纸、电视、电台、网络媒体资源,从吐鲁番人民广播电台、地区电视台、吐鲁番日报社、吐鲁番网抽调骨干新闻力量,成立“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大编辑部,形成采编播一体的综合性“临时媒体”,深入开展联动型主题活动。春节期间,组织开展“新春走基层”系列主题活动,先后策划《火洲坎儿井的守护者》、《艾丁湖乡农民育肥牛羊走上致富路》、《农民工邮寄新疆棉花包裹馈赠亲友》、《新农合圆了吐鲁番农牧民的“健康梦》等重点新闻选题。截止目前,共开播专题稿件145篇,被中央和自治区媒体采用35篇,编辑、记者参与率达100%。
2、坚持搭建地、县、市互联平台,深入开展互动型主题活动。吐鲁番地区坚持打造地区本级媒体与吐鲁番市、鄯善县、托克逊县县(市)级媒体互联平台,由地委宣传部统一组织各县(市)媒体,采取“互派记者、互相采访、互学经验”的互联模式,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系列活动。吐鲁番市在《葡城大地》节目中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组织各县市媒体深入吐鲁番市,开展“新春走基层—社区文化行”等系列活动,采访报道老城街道幸福社区迎新春社区居民才艺大比拼等社区居民文化活动,带着对普通人的深切关注采写“零距离、有体温”的新闻报道35篇,受到基层群众的欢迎;鄯善县委宣传部组织4名记者、2名编辑,结合设施农业科技实践活动,开展“新春走基层——我在设施农业第一线”系列采访报道活动,采访农民自建大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走上致富路的典型事迹稿件24篇,编辑、记者参与率98%;托克逊县组织5名记者,开展“新春走基层——春节大走访大慰问”宣传报道活动,先后报道了县四套班子领导深入厂矿企业、驻县部队和节日期间仍坚守在工作岗位的干部职工和广大官兵中进行慰问情况,采写慰问基层类新闻稿件49篇,编辑、记者参与率95%。
3、坚持搭建“部、局、台”互助平台,深入开展。吐鲁番地区坚持在地区及各县(市)打造“部、局、台”互助平台:由地委宣传部牵头,在地区本级搭建“部、局、台”互助平台,地委宣传部主要领导先后深入地区文广局、吐鲁番日报社等新闻媒体单位,开展“春节大慰问”活动,慰问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记者、编辑110余人次。春节期间,地区文广局领导与采编人员一同研究选题,带领采编人员深入一线采访,对记者下乡采访需要包车,报销差旅费给予优先解决。同时,各县(市)委宣传部广泛组织开展春节慰问活动,深入各县(市)电台、电视台新闻单位,慰问基层一线采编人员165人次,组织开展“新春走基层”好新闻评选活动,评选优秀稿件60篇。
二、坚持“三个结合”,推进“三个优先”,不断提升“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辐射力
1、坚持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与主题教育相结合,推进民生优先,形成活动示范效应。吐鲁番地区创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载体,逐步实现由单一新闻报道活动向“新闻报道、节日慰问、社会监督、服务民生”综合性主题活动转变,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与主题教育相结合,形成“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所有主题教育中先行军的示范作用。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新春走基层”活动为平台,先后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百日集中整治活动、“践行七大战略、实现跨越发展”迎新晚会、“我在七大战略第一线”集中采访报道等系列活动112场次;针对地区重点民生工程推进落实情况,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民生行”系列采访报道活动,深入各县(市)对涉及民生的廉租房、公共租赁房、富民安居等工程进展情况和住房、物价、就业等热点问题,开展集中报道,刊播新闻稿件261篇,活动参与率100%。
2、坚持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与“三项实践”活动相结合,推进实践优先,形成活动辐射效应。吐鲁番地区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与地区设施农业科技实践、示范区植树、社会维稳“三项实践活动”相结合,创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实践载体,突出实践特色,组织吐鲁番日报社、地区电视台、吐鲁番人民广播电台、吐鲁番网工作人员,深入地区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开展设施农业大实践活动,搭建“体验式”采访报道平台,深入科技实践一线边实践边选题,形成活动由书面宣教向实践辐射的良好效应。截止目前,地区各级媒体单位共认领设施农业责任棚110座,开展“三项实践活动”600多人次,活动参与率达100%。
3、坚持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与“万村千乡文化惠民行动”相结合,推进惠民优先,形成活动联动效应。吐鲁番地区坚持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与“万村千乡文化惠民行动”相结合,搭建两大活动互动平台,以“万村千乡文化惠民行动”为基础平台,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为应用平台,发挥“两大活动”的不同优势,着力做好春节期间的典型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各级各类文明单位、窗口行业扩大声势,营造氛围,启动“万村千乡文化产品惠民行动”,在主要街道、路段、公交车站等显著位置设置广告宣传牌(标语)222个,编印《绿洲红帆》、《诗意吐鲁番》、《鄯善县文明市民手册》5万余册,下发宣传挂图1万多套(张),通俗读物《昨天〃今天》(宣传折页)1.5万册,发送电影、电视剧、舞台剧2853套,共放映600多场次;组织地区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媒体,成立地区“万村千乡文化惠民行动”新闻采访组,深入各县(市)开展“万村千乡文化惠民行动”典型宣传活动,面向基层发掘典型,面向群众塑造典型,采访报道先进典型23个,刊播各类典型人物稿件69篇,形成了“惠民优先、典型给力、采访接力、媒体支持”的联动效应。
中共吐鲁番地委宣传部 2012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