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众信集团党建工作与法人治理结构对接融合的思考与探讨
众信集团党建工作与法人治理结构对接融合的思考与探讨
摘要:本文以众信集团公司为例,全面阐述了改制后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有效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实践情况,并结合实际,分析集团公司在改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党建工作与法人治理结构对接融合的主要途径,为改制企业在完善深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党建工作提供了实践基础。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 党组织 政治核心作用 实践 探索
从2002年至2012年,十年时间历时四次整体改制,组建成立了宝鸡市众信汽车销售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公司的性质也由原来的国有企业彻底转变为非公有制企业。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解决传统意义上的党建工作模式与现代公司法人治理模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顺利完成对接与融合,充分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已经成为当前我们企业党建研究的又一个新课题。
一、众信集团公司企业改制的实践与探索
1、企业改制概况及法人治理结构的初步建立与完善
众信集团公司是在原宝鸡市汽车修配总厂的基础上,经过2002年2月、2009年10月、2010年5月及2011年四次整体改制组建而成,于2011年7月1日登记注册,注册资本1,139.59万元,其中由113名股东持有1109.6万元,董事会持有29.99万元。
集团公司成立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设立了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其中,按照股东所持股权比例权重,确定股东代表大会成员39名,董事会成员7名,监事会成员3名。同时,根据股权结构制定了新的公司章程。考虑到“老三会”与“新三会”的衔接,改制方案明确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中层管理人员与党组织、工会负责人交叉兼任。集团公司设立由5人组成的党委会,其中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兼任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工会副主席、财务总监入列党委委员,与此同时,集团中层管理人员担任董事、监事职位,实现交叉任职。
2、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与企业经营的新成果
公司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董事会会议制度,党组织积极参与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工作及公司的深化改革,配合监事会做好监督,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和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班子交叉任职的优势,积极参与公司重大问题决策,坚持党政工联席会议制度和党委、工会负责人列席行政会议制度。公司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重大事项首先经党政工联席会议研究,提出初步意见,然后由董事会讨论研究决策。公司实行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企业的股权转让扩股方案、工资薪酬制度、员工奖惩制度、员工请假休假制度等都须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
公司逐步完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选任、考核及激励机制。董事会依法按程序聘任经营班子,下达年度经营目标指标,制定激励政策,按考核结果兑现奖罚。公司经营班子按规定额度出资持股,实行贴身经营,这种责任契约化的激励机制,有效调动了经营班子积极性。今年初,为进一步完善集团公司法人治理和股权结构,扩大公司运营实力,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再次实施了扩股和认购转让股权的方案,经过2次认购扩股,最终集团公司总股本为1251.45万元,其中由76名股东持有1246.78万元,董事会持有4.67万元。同时根据章程规定,确定了新一届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及股东代表大会代表。集团公司股权得到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得到完善。
公司基层班子积极创新,开拓经营,开源节流,加强成本管理,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品质,全面追求发展质量和经营效益。我们投资1500万元在高新十二路建设的众信天博公司(上海大众第二家4S店)正式投入运营,上半年上海大众品牌和宝鸡宝众公司取得较好经营成果,使公司依然保持第一的市场占有率,为集团公司发展夯实了基础。今年,鉴于众信商用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存在问题较多,年初对其进行了整合,适时调整了领导班子,目前已初见成效,逐渐扭转经营管理不善的局面,稳固了我们东风商用这个老基业的根基。
3、党组织作用的有效发挥
集团公司党委紧紧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大力加强党建工作,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全体党员值此“七一”来临之际,学习新一届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治理刹四风”作风建设相关文件精神,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并要求实现常态化,引导广大党员深入贯彻学习党在新时期的理论知识,要求全体党员在推进集团发展、促进生产经营的实践中践行党员职责,承担社会责任。集团党委着力加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众信集团改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时至今日,众信集团改制是成功的,也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在改制实践中,企业党建与法人治理结构在对接融合上依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1、党建工作与公司法人治理的目标与定位不统一
目前我们是公司制,法人治理结构决定了我们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党建工作的目标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目标定位不同,容易导致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两张皮”,存在很多不协调之处。比如:在价值观导向上,党组织更多地强调政治使命与社会效益最大化,而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则更多地强调保障企业利润最大化,以及股东和职工利益关系的均衡化;在对干部的考核评价上,党组织侧重于政治素质考核,企业则侧重于绩效水平考核等。
2、党建工作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发挥作用的方式不协调 集团公司改制到现在这个地步,虽然性质已发生变化,但是没有完全摒弃以前的组织架构。目前,“新三会”与“老三会”并存,在发展实践中出现了很多矛盾:一是股东会与职代会存在角色冲突。股东出资主要目的是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而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两者的利益目标不同,难免会各自为政。二是董事会及经理层与党委会存在角色冲突。董事会负责指导和管理公司经营管理事务,不受其他权力机构的直接干涉,而党组织由于其执政地位的性质,必然要对企业的内部事务进行干预和管理,两者的角色界限难以明晰。三是监事会与工会存在角色冲突。监事会监督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和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而工会作为企业职工的社团组织,主要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两者价值取向不同,由此容易导致“新三会”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监督机制弱化,董事会或经理层权力过大,党的政治核心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3、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缺乏有机融合
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企业为解决员工思想中存在的矛盾、疑惑和问题展开的系列工作,其主要目的在于结合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宣传,帮助员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旨在以文化引领战略发展、助推管理升级、激发团队活力、提升品牌形象,在引导人、凝聚人、培育人、激励人和发展人的层面上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密切的关联,可以认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延伸,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公司的思想政治工作仅仅停留在上传下达的被动状态,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且缺乏新意,员工的活力并没有被充分激发出来。我们持之以恒的常抓企业文化建设,但是思想政治工作也不可怠慢,应该将二者有机融合起来,发挥应有的效用。
三、实现党建工作与法人治理结构对接融合的主要途径
截至2012年底,集团公司已改制扩建到一定程度,进入稳定发展时期。一方面要继续推进企业改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不断规范企业的组织形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职代会的民主监督管理作用。
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党建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强化核心,把握“三个环节”
改制后集团公司的性质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是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企业的社会属性没有改变,党组织在企业的地位和作用也没有改变,依然是我们企业的政治核心。我们要明确党组织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政治核心定位,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集团党委应紧紧围绕公司的中心工作,积极融入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在决策参与上要把握三个环节:一是在涉及公司改制与发展等重大问题上,党组织要统领和驾驭全局,把握方向;凡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必须上职代会通过,经理层和党群有关各方负责落实;二是在领导体制上,继续采取“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对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时,进入董事会、经理班子的党委成员全部参与,使党组织的主张在企业决策中得到重视和体现,防止决策的科学民主机制弱化。三是在建立现代企业用人制度上,要解决党管干部与公司企业人事权力的矛盾和冲突,从根本上深化改革,完善公司制企业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
2、服务中心,实现“三个转变”
集团党委要把完善企业改制和促进企业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将其职责融合到生产经营管理当中,广大党员干部也要积极转变观念,摆正自己的位臵,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更多地参与和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
当前要把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在企业改制发展实践中全面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一是服务观念的转变。淡化管理考核,强化指导服务,树立“一岗双责”和“一岗双赢”的观念;二是服务内容的转变。集团党委要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工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相结合的能力,提高科学决策、经营管理、改革创新及凝聚人心的能力。三是服务方式的转变。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式,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服务水平。
3、凝聚人心,注重“三个引导”
集团公司改制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矛盾,员工容易产生抵触和对抗情绪。因此,集团党委要围绕员工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进行引导和处理,真正做到“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利为员工所谋,福为员工所造”。
一是即使在公司资金困难的情况下,也要积极落实员工社会保障待遇,解决员工后顾之忧;二要积极改善和美化员工的生产、生活环境,引导员工树立“共创美好家园”意识;三要持之以恒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培育我们“崇德尚勤、诚信持业、合作创新、和谐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倡导“用心做事、不断进步”的企业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在追求集团公司发展的同时,关心和改善员工的生活,在提高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员工的收入待遇,完善帮困救助机制,坚持送温暖活动,帮助困难员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和执行力。
四、结语
实践证明,随着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党建工作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企业体制改革的要求,建立与法人治理结构相适应的企业党建工作体制。在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过程中只有不断的坚持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才能保证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有效运行,企业实现科学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守君.法人治理结构下做好党建工作的思考,西安社会科学,2010,(08)[2]郭百强.建立煤业公司党组织 如何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企业政工园地 [3]叶红星.新世纪混凝土公司改制的实践、探索与启示,企业管理,2012,(07)[4]李芮,文侃.论新形势下非公有制党建工作的地位作用与基本任务,萍乡高等
专科学校学报,2004,(01)
[5]徐田芝.企业党建与法人治理结构衔接的思考与探讨,企业党建,2011,(07)[6]张发.现代企业制度下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党风廉政建设,2007,(08)
第二篇:广东社会团体法人治理结构与治理规则
广东省社会团体法人治理结构与治理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健全我省社会团体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团体法人治理结构,促进社会团体的健康运行,充分发挥其作为自律组织的自我管理与服务、自我约束与协调的职能作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省社会团体发展的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本规则供我省社会团体建立健全法人治理机制时参考使用。本规则所称的社会团体法人治理是指社会团体建立的以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为主体的、责任明确、相互制衡的组织架构,以及民主、科学、高效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
第三条
社会团体法人治理的主要目标为:
(一)建立健全包括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秘书处等机构在内的治理架构,明确各自的职能;
(二)完善科学、民主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提高社会团体工作效率;
(三)明确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监事、秘书长等社会团体管理人员的职责、职权;
(四)保障社会团体职能的有效实现。
第四条
社会团体法人治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合法原则。社会团体法人治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自治原则。社会团体法人治理应当以尊重会员自治为原则。
(三)制衡原则。社会团体法人治理应当建立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及监督机构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
(四)民主原则。社会团体法人治理应当建立民主的决策和运行机制。
(五)效能原则。社会团体法人治理应当根据业务领域特点,做到机构精简、人员精干、运转顺畅、服务有效。
第二章 社会团体章程设立
第五条
社会团体章程是社会团体活动的基本准则,社会团体章程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名称、住所;
(二)宗旨、业务范围和活动地域;
(三)会员资格及其权利义务、会费缴纳标准;
(四)组织管理制度,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长、监事会的产生、职权、任期和罢免的办法;
(五)财务预算、决算、清算等资产管理和使用办法;
(六)章程的修改程序;
(七)设立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办法;
(八)社会团体变更、注销以及注销后资产的处理办法;
(九)应当由章程规定的其他事项。第六条
社会团体章程的修改须经会员(代表)大会的会员(代表)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并报登记管理机关审核批准后,方能生效。
第三章 会员(代表)大会
第一节
会员
第七条
社会团体实行会员制。
同一行业或者为促进相关领域发展的企业法人、机构或者自然人,形成共同利益诉求、促进行为规范、实现共同发展的社会团体,拥护社会团体章程,自愿申请并经理事会同意,可以成为社会团体会员。
第八条
社会团体接纳申请人入会,可按下列程序执行:
(一)申请人填写并提交“单位会员申请表”或“个人会员申请表”;
(二)申请人提交法人登记证书复印件或身份证复印件;
(三)社会团体秘书处对申请人的申请资料进行审查,认为合格的,提交理事会讨论决定;
(四)理事会决定接纳申请人为社会团体会员的,由秘书处通知申请人在三十日内办理会员入会手续。
第九条
社会团体应当在章程中明确会员入会的条件和标准。
申请人自注册之日起成为社会团体正式会员,并颁发由社会团体统一制作、统一编号的《会员证》;社会团体秘书处于会员入会之日起三十日内,在本社会团体网站和刊物上予以公布。
入会申请未经理事会批准,申请人可以向会员(代表)大会再次提出申请,并由会员(代表)大会做出最终决定。
第十条
单位会员应由其单位法定代表人出任代表,特殊情况可书面委托单位其他负责人出任。
第十一条
社会团体应当建立会员数据库,对会员进行分类管理。凡单位会员的代表、联络员、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变更,个人会员的工作单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变更,应及时通知社会团体秘书处。
社会团体应建立全体会员名册,明确其会员、理事、常务理事、监事以及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监事长、秘书长等负责人职务,作为证明其资格的充分证据。会员资格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修改名册。
第十二条
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出席会员(代表)大会、参加社会团体活动、接受社会团体提供的服务;
(二)选举权、被选举权;
(三)表决权;
(四)查阅本会章程、会员名册、理事名册、常务理事名册、会议记录、会议决议、财务审计报告等知情权;
(五)建议权和监督权;
(六)退会的自由;
(七)社会团体章程规定的其他权利。第十三条
会员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社会团体章程;
(二)执行社会团体决议;
(三)按期交纳会费;
(四)章程规定的其它义务。
第十四条
自然人会员死亡或者法人、其他组织会员解散的,自动丧失会员资格。
第十五条
社会团体可以通过章程规定会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相应会员资格终止:
(一)申请退会的;
(二)不符合社会团体会员条件的;
(三)严重违反社会团体章程及有关规定,给社会团体造成重大名誉损失和经济损失的;
(四)被登记管理部门吊销执照的;
(五)受到刑事处罚的。
会员资格终止的,社会团体收回其《会员证》,并定期在社会团体网站更新会员名单。
第十六条
会员可以申请退出社会团体。申请退会应按会员管理权限,向社会团体提交书面退会申请,并交回《会员证》。
第十七条
会员应每年到社会团体进行注册。会员根据社会团体每年定期下发的《会员注册通知》,可在社会团体秘书处进行注册,也可在社会团体网站进行注册。一般而言,社会团体可以通过章程规定会员连续两年不进行注册的,视为自动退会。
第二节
会员(代表)大会的性质及职权
第十八条
社会团体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
第十九条
会员数量在200个以上的社会团体,可推选代表组成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大会代表的人数由章程规定,一般不少于全体会员的三分之一。会员代表大会行使会员大会的职权。
第二十条
会员(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决定社会团体的业务范围和工作职权;
(二)选举或者罢免理事、监事;
(三)审议理事会、监事会的工作报告;
(四)审议理事会的财务预决算方案;
(五)审议并决定理事会对会员除名的提案;
(六)对社会团体重大事项变更、解散和清算等事项做出决议;
(七)改变或者撤销理事会不适当的决定;
(八)制定、修改章程;
(九)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三节
会员(代表)大会会议
第二十一条
社会团体可以通过章程规定每届会员(代表)大会的年限,一般为三至五年。因特殊情况需要提前或延期换届的,由理事会讨论决定,经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可以提前或延期执行。但延期或提前换届时间最长一般不超过一年。遇特殊情况,理事会认为有必要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会员提议,可召开临时会员(代表)大会。
第二十二条
会员(代表)大会应制定内容完备的议事规则,详细规定大会的召开、选举和表决程序,会议记录的一般内容,会议决议的签署、公告等内容,以及大会对理事会的授权原则和授权内容。
会员(代表)大会议事规则应作为章程的附件,由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执行。
第二十三条
会员(代表)大会召开的日期由理事会议决定。会议的日程草案,可以由秘书处拟定,会长审定。
第二十四条
在会员(代表)大会召开的三个工作日前,由社会团体秘书处将大会的主要议题和会议的时间、地点通知各会员单位和代表本人。
会员(代表)大会应当公正、合理地安排会议议程和议题,确保会员(代表)大会能够对每个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未经讨论的事项,原则上不得在会员(代表)大会上表决。
第二十五条
会员(代表)大会须全体会员(代表)三分之二以上出席方能举行。
第二十六条
会员(代表)大会由会长或会长委托的副会长或秘书长主持。
第二十七条
大会的决议,必须经出席会员(代表)大会二分之一以上会员(代表)同意方能生效。
但修改章程、罢免理事、监事和组织解散等重大事项须经出席会议的会员(代表)三分之二以上同意。
第二十八条
每个会员有一票表决权,但社会团体章程对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的表决权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九条
会员(代表)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出席会议和表决。会员(代表)委托代理人代为出席会议和表决的,应于会员(代表)大会前将有效授权书送交社会团体秘书处备案。
社会团体可通过章程规定代理人接受会员(代表)委托的限额。
第三十条
会员(代表)大会会议应有完整记录并留档保存。
第四章 理事会
第一节
理事会的性质及职权
第三十一条
社会团体设理事会。
理事会由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是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执行机构,依照章程的规定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行使职权,在闭会期间领导社会团体开展日常工作,对大会负责。
第三十二条
理事会成员的人数由社会团体章程规定,但一般不宜超过会员(代表)人数的三分之一,且人数应为奇数。
理事会成员人数低于总数三分之二时,须按照程序立即补选。
第三十三条
理事会由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三十四条
理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开会员(代表)大会;
(二)选举或罢免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常务理事;
(三)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四)拟定社会团体的财务预算、决算、解散和清算等事项的方案;
(五)决定新申请人的入会和对会员的处分,提议对会员的除名;
(六)决定副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七)制订社会团体的内部管理制度,领导本团体各机构开展工作;
(八)决定社会团体分支(代表)机构的设立和变更事项;
(九)章程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五条
理事人数在50人以上的社会团体,可设立常务理事会。从理事中选举常务理事组成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一般为理事的三分之一。
常务理事会是理事会的常设机构,在理事会闭会期间,执行理事会的决议,对理事会负责。常务理事会由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组成。
第二节
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的产生与任免
第三十六条
社会团体设会长一名,副会长若干名。会长、副会长由理事会选举产生。
第三十七条
社会团体应当在章程中明确会长、副会长、理事的任职条件。
会长、副会长、理事原则上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善于团结协作,热心公益事业,社会信用良好;
(二)熟悉行业情况,被业内公认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组织领导能力及协调能力;
(三)热爱社会团体工作,有奉献精神;
(四)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第三十八条
社会团体理事候选人资料一般在会员(代表)大会召开的三个工作日前向全体会员(会员代表)公开,同时在社会团体网站上公布。
第三十九条
选举社会团体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一般采取差额选举的方法,差额比例由社团章程规定。
第四十条
选举社会团体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一般采取无记名方式投票。代表对于确定的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可以投反对票,可以弃权,也可以另选他人。
在投票前,会议主持人应介绍会长、副会长、理事候选人基本情况,或由候选人分别向会议做规定时间的演讲。
投票结束后,由会议推选的监票人、计票人将投票人数和票数进行统计、核对,并由监票人对统计结果签字确认。选举结果由选举委员会确定是否有效,并予以公布。
第四十一条
会员(代表)大会选举理事,应有全体会员(代表)人数的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方为有效。理事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代表的二分之一以上赞成票始得当选。
理事会选举会长、副会长,应有理事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参加投票选举方为有效。会长、副会长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理事的二分之一以上赞成票始得当选。
第四十二条
常务理事经全体理事无记名投票,从理事中选举产生。
第四十三条
会长是社会团体的法定代表人。会长的每届任期应与会员(代表)大会任期一致,可连选连任,但一般不超过两届。
因特殊情况需延长任期的,须采取差额选举方式,经出席会员(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的会员(代表)表决通过,报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备案后方可任职。
第四十四条
会长、副会长的罢免程序应在社会团体章程中明确规定,一般为三分之一以上理事提议,经出席理事会的三分之二以上理事表决通过。
第四十五条
会长因故暂时不能履行职务时,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指定一位副会长代行会长职权;会长如因故不能履行职务超过六个月的,可召开理事会,从副会长中选举产生会长。
一般而言,会长、副会长因故不能履行职务的,须由本人提出申请,经理事会二分之一以上的理事同意。
第四十六条
会长行使以下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会、常务理事会;
(二)组织研究本社会团体及本行业领域的发展规划和重大问题;
(三)向理事会提交社会团体工作报告,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四)签发社会团体重要文件;
(五)社会团体章程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四十七条
副会长协助会长工作并在会长出缺时,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指定的一位副会长代行其职务。
第四十八条
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团体章程,谨慎、认真、勤勉地行使社会团体所赋予的权利,维护社会团体利益。
第四十九条
社会团体章程应当对理事履行职责提出明确要求。如理事一年内累计二次无正当理由不参加理事会议或不履行理事职责的,可考虑取消其理事资格,由会员(代表)大会进行补选。
第三节
理事会会议
第五十条
理事会会议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第五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会长可在五个工作日内召集理事会临时会议:
(一)会长认为必要时;
(二)三分之一以上理事联名提议时;
(三)监事会提议时。
三分之一以上理事联名提议召开理事会临时会议时,应提交由全体联名理事签名的提议函。
监事会提议召开理事会临时会议时,应递交由过半数监事签名的提议函。
提议召开理事会临时会议的提议者均应提出事由及议题。
第五十二条
理事会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五十三条
理事会会议建议在会议召开三个工作日以前、临时会议建议在会议召开以前通知全体理事。
第五十四条
理事会行使职权可采取举手表决或投票方式做出决议。
第五十五条
理事会会议由会长主持。会长因故不能出席会议的,由会长授权的副会长或秘书长主持。
第五十六条
理事会会议应当有会议记录。涉及重大事项时,建议出席会议的理事和记录人在本次理事会会议结束前对本次理事会会议记录进行核实,并在会议记录上签名。
出席会议的理事有权要求在记录上对其在会议上的发言做出说明性记载。理事会的决定、决议及会议记录等应当妥善保管,并应向全体会员公开。
第五十七条
理事会会议记录包括以下内容:
(一)会议召开的日期、地点和召集人;
(二)出席理事名单;
(三)会议议程;
(四)理事发言要点;
(五)每一决议事项的表决方式和结果。第五十八条
监事会成员列席理事会会议。
理事会应当主动接受监事会的监督,不应阻挠、妨碍监事会依职权进行的检查、审计等活动。
第五十九条
常务理事会会议规则同理事会会议规则。
第五章 监事会
第一节
监事会的性质及职权
第六十条
社会团体设监事会。
监事会是会员(代表)大会设立的监督机构,负责监督社会团体的业务活动及财务管理,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六十一条
监事会成员的人数由社会团体章程规定,且人数应为奇数。
人数较少和规模较小的社会团体可以设1—2名监事,不设监事会。第六十二条
监事会或监事依照章程的规定履行职责。监事会可行使下列职权:
(一)对社会团体的决策、决议、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二)对社会团体会费收缴、使用及财务预算、支出和决算等财务状况进行监督;
(三)对社会团体会长、副会长、理事、秘书长以及各分支(代表)机构任职人员和社会团体聘请的工作人员工作情况进行监督;
(四)对社会团体内部机构的设置、运行,及各类人员的任免,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选举程序进行监督;
(五)对社会团体成员违反社会团体章程和管理制度,损害社会团体声誉的行为进行监督,提交理事会并监督执行。
第六十三条
监事应列席(常务)理事会会议。列席会议的监事有权发表意见,但不享有表决权。第六十四条
监事会的监督记录以及进行财务或专项检查的结果,可作为对会长、副会长、理事、秘书长等业绩评价的重要依据。
第二节
监事的产生及任免
第六十五条
社会团体应当在章程中明确监事的任职条件。监事的任职原则上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从会员中选举产生,没有担任社会团体理事、秘书长、副秘书长;
(二)坚持原则,廉洁奉公,公道、正派;
(三)具有与担任监事相适应的工作阅历和经验;
(四)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第六十六条
监事由(常务)理事会提名,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监事任期与会员(代表)大会任期相同。监事可连选连任,但不超过两届。
监事在任期内,会员(代表)大会不得无故解除其职务。第六十七条
监事候选人资料建议在会员(代表)大会召开的三个工作日前向全体会员(会员代表)公开,以保证会员在投票时对候选人有足够的了解。
第六十八条
监事的选举一般采用无记名投票和差额选举制。差额的比例由社会团体章程规定。
第六十九条
会员(代表)大会选举监事,应有会员(代表)人数的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方为有效。
监事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代表的二分之一以上票数始得当选监事。如果监事候选人得票均未达到二分之一时,可进行多轮投票,直到选举出符合规定的监事人选。
第七十条
监事享有以下权利:
(一)经监事会委托,核查社会团体财务状况,有权要求理事会及相关人员提供有关情况报告;
(二)出席监事会会议,并行使表决权;
(三)列席社会团体理事会会议和会长办公会议;
(四)根据社会团体章程规定和监事会的委托,行使其他监督权。
第七十一条
监事应履行以下义务:
(一)遵守章程,忠实履行监督职责,执行监事会决议,维护会员利益;
(二)不得以职权谋取私利;
(三)保守社会团体秘密。
第七十二条
监事会可根据需要设监事长一名。监事长行使以下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监事会会议,决定是否召开临时监事会会议;
(二)检查监事会决议的实施情况,并向监事会报告决议的执行结果;
(三)代表监事会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四)签署监事会的决议和建议;
(五)社会团体章程规定的其它权利。
第三节 监事会会议
第七十三条
监事会会议每半年必须召开一次。第七十四条
监事应当出席监事会会议。因故缺席的监事,可以事先提交书面意见或书面表决,也可书面委托其他监事代为出席,委托书应载明授权范围。
无故缺席且不提交书面意见或书面表决的,可视为同意监事会的决议。
第七十五条
监事会会议一般应由三分之二以上的监事或其授权代表出席方可举行。监事会做出决议,应经全体监事过半数表决通过,方为有效。
监事会会议的表决可采取无记名投票或举手表决方式。第七十六条
监事会的决议事项应当做出记录,出席会议的监事及记录员应在会议记录上签名。
监事可以要求在会议记录上对其在会议上的发言做出某些说明性记载。
监事会的决定、决议及会议记录等应当妥善保管,并向全体会员公开。
第七十七条
监事会认为有必要时,可以邀请理事长、秘书长或其他管理人员列席会议。
第六章 秘书处
第一节
秘书处的性质及职权
第七十八条
社会团体可根据需要设立秘书处。秘书处为社会团体常设办事机构,负责具体落实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各项决议,承担社会团体的日常工作。
第七十九条
秘书处根据工作需要可设置若干内部工作机构,并配备相应工作人员。
第八十条
秘书处设秘书长一人,可设副秘书长若干名。
秘书长负责处理秘书处日常工作。秘书长作为执行机构负责人,一般应为专职,专职秘书长薪酬待遇由理事会通过,秘书长辞职或免职应由会员(代表)大会或理事会投票表决,表决前秘书长有权向会员(代表)大会或理事会陈述履职情况。
第八十一条
秘书处可行使以下职权:
(一)根据会长指示及理事会决议,具体筹备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会议和社会团体的其它活动;
(二)主持办事机构开展日常活动,组织实施计划;
(三)妥善保管社会团体有关的档案材料;
(四)处理理事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二节
秘书长的产生与任免
第八十二条
社会团体应当在章程中明确秘书长的任职条件。秘书长的任职原则上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与担任秘书长相适应的工作阅历和经验。
(二)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如遇特殊情况任期届满时超过70周岁的,须经全体理事会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
第八十三条
秘书长一般为专职人员,对理事会负责。第八十四条
秘书长可实行聘任制或选任制。其具体产生办法应在社会团体章程中明确规定。
选任制秘书长为理事会成员,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和罢免。
第八十五条
聘任制秘书长聘期可由理事会决定,可以连聘连任。选任制秘书长任期一般与理事成员任期相同。第八十六条
秘书长可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社会团体日常工作,召集并主持秘书长办公会;
(二)执行理事会决议;
(三)组织实施工作计划和社会团体活动;
(四)提名副秘书长、各工作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主要负责人;
(五)决定专职工作人员的聘用;
(六)聘任制秘书长列席理事会会议或常务理事会议,选任制秘书长出席理事会会议或常务理事会议;
(七)社会团体章程和理事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第三节
秘书处工作机制
第八十七条
理事会可下设秘书长办公会议,由秘书长、副秘书长以及秘书长指定的其他人员组成。
第八十八条
秘书长办公会会议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也可根据需要随时召开。
第八十九条
秘书长办公会的各项议题,应形成会议纪要,并由秘书长或由秘书长指定的人员组织实施。
会议纪要同时抄送社会团体理事会和监事会。
第四节
其他专职人员
第九十条
社会团体应设专职工作人员。第九十一条
社会团体应当按《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与专职工作人员订立劳动合同。专职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以及离退休制度,按照国家、省和所在地区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十二条
社会团体建立规范的人事管理制度。组织专职人员进行培训,逐步提高专职人员的工作水平。
第七章 分支(代表)机构
第九十三条
社会团体的分支机构,是社会团体根据开展活动的需要,依据业务范围的划分或者会员组成的特点,设立的专门从事该社会团体某项业务活动的机构。社会团体的代表机构,是社会团体在住所地以外属于其活动区域内设置的代表该社会团体开展活动、承办该社会团体交办事项的机构。
分支(代表)机构在社会团体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并对理事会负责。
第九十四条
设立社会团体分支(代表)机构,应符合社会团体章程所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应至少有15个以上与拟设分支(代表)机构业务范围一致的会员。
第九十五条
各分支(代表)机构应根据所属社会团体章程规定的宗旨、任务和业务范围的需要设置,并有明确的名称、负责人人选、业务范围、管理办法和组织机构等。
第九十六条
各分支(代表)机构的名称应冠以所属社会团体的名称,分支机构可以称分会、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等。代表机构可以称代表处、办事处、联络处等。第九十七条
社会团体分支(代表)机构的设立应当按照章程的规定,履行民主程序:
(一)由社会团体秘书处提出设立分支(代表)机构的具体方案;
(二)将具体方案提交会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
(三)将通过后的具体方案提交理事会审议批准; 第九十八条
各分支(代表)机构是社会团体的组成部分,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其法律责任由所属社会团体承担。
各分支(代表)机构的日常工作可由社会团体秘书处指导。各分支(代表)机构每年应向所属社会团体秘书处报送半年及工作总结和翌年工作计划。遇有特殊情况应随时报送。
各分支(代表)机构举办的各种业务性活动,一般应经所属社会团体理事会审批后方可开展,必要时所属社会团体可派人参与。
以各分支(代表)机构名义对外发布信息的,一般应经所属社会团体秘书处审核,经批准后发布。
第九十九条
社会团体不得设立地域性分会,不冠以行政区划名称,不带有地域性特征;分支(代表)机构不再下设分支机构、代表机构;
第一百条
各分支(代表)机构一般应依据所属社会团体章程及相关规定制定分支机构工作规则,报所属社会团体(常务)理事会批准后执行。
第一百零一条
各分支(代表)机构可根据需要配备专职或非专职负责人。
第一百零二条
各分支(代表)机构负责人可行使以下职权:
(一)主持本分支(代表)机构的各类会议,组织拟订工作计划、经费计划、工作总结;
(二)组织实施本分支(代表)机构的会议决议及工作计划;
(三)向所属社会团体(常务)理事会汇报工作,向本分支(代表)机构委员通报情况;
(四)完成所属社会团体交办的其他任务。
第一百零三条
各分支(代表)机构擅自或违法开展活动,损害社会团体声誉的,所属社会团体除责令其改正外,视情节严重情况可采取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撤换主要负责人等措施。
第一百零四条
各分支(代表)机构的变更及撤销须经(常务)理事会批准并形成决议后,向全体会员公布。
第一百零五条
各分支(代表)机构的设置、变更及注销的相关工作一般由所属社会团体秘书处办理。
第八章 财务管理
第一节
总则
第一百零六条
社会团体的财产及其合法收入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或挪用。第一百零七条
社会团体应当根据章程规定和业务范围使用其财产,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第一百零八条
社会团体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财务规章制度和社会团体章程,依法组织收入,厉行节约,量入为出,统筹兼顾,建立健全独立的财务管理和监督制度,确保社会团体工作的正常运转。
第二节 经费收入
第一百零九条
社会团体经费收入的主要来源:(一)会费收入;
(二)有关团体、单位、个人的自愿捐赠和资助;(三)政府部门对社会团体的经费补助;
(四)在章程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的有偿服务收入;(五)其他合法收入。
社会团体应在国家政策允许的前提下,本着积极筹措、多渠道开辟的原则,合理组织资金来源。
第一百一十条
社会团体应依据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工作成本和会员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制定会费标准,并应遵循合理负担、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
会费收取须采用固定标准,不得具有浮动性。会费标准的制订和修改,应召开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应有三分之二以上会员或者会员代表出席,并经出席会员或者会员代表二分之一以上通过,表决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应自通过会费标准决议之日起30日内,将决议向全体会员公开。会费标准不得违背民政部门、财政部门关于社会团体收取会费的有关规定。
第一百一十一条
社会团体收取会费,应按照规定使用财政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印(监)制的社会团体会费收据。
第一百一十二条
社会团体应当通过章程明确会费标准、缴纳办法及未及时足额缴纳会费的处理办法。
第一百一十三条
经费收支情况应每年书面向全体会员公开,会员有权对经费收支情况提出质询,可以向理事会或者常务理事会申请公开财务账目。
社会团体收取会费不符合相关规定的,会员有权利拒绝缴纳,并可向有关部门举报。
第一百一十四条
社会团体接受其业务指导部门或会员单位委托,开展各种项目设计、项目论证、项目评估、成果鉴定、管理技术调研咨询等有偿服务的,其收费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核定的标准执行。
第一百一十五条
社会团体接受社会各界的捐赠和资助必须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不得与捐赠资助方有任何违背社会团体宗旨和有损国家利益的交换条件。接受境外组织或机构的捐赠应向外事部门和登记管理机关申报备案。
社会团体必须与捐助方签订协议,按协议规定合理使用捐赠财产,捐助方有权向社会团体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一百一十六条
社会团体在开展重大活动时需要有关单位给予资助的,应遵循自愿原则,禁止各种摊派。
第三节
经费支出
第一百一十七条
社会团体应遵守国家有关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本着节约量力、收支平衡、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原则合理安排支出。
第一百一十八条
社会团体的经费支出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一)管理费用:
1.社会团体专职和聘用的临时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劳务报酬等方面的费用;
2.社会团体租用办公场所、购置办公设备、办公用品、订购书籍、报刊等费用;
3.其他合理支出。
(二)业务活动成本:
1.社会团体开展各项业务活动的经费支出,包括会议费、邮电费、差旅费、劳务费的支出及开展捐赠、资助活动等费用;
2.社会团体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作咨询讲课等付酬; 3.社会团体开展学术交流、咨询服务、人才培训、举办宣传展览活动等有偿服务的成本支出。
第一百一十九条
社会团体的经费支出执行国家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同时在办理支出的过程中,必须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并经过认真审核方能办理支出。
第一百二十条
社会团体要合理确定经费额度。经费额度采取预算管理的方式核定。一般而言,每年年初,由理事会根据上一收支情况和本工作安排,做出本经费预算,经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执行。
在执行中需加以调整和补充的预算,可由理事会审核决定。
第四节
经费管理
第一百二十一条
秘书处可作为社会团体财务的主管部门,承担以下职责:
(一)草拟有关财务管理的制度、规定;
(二)开辟收入渠道,控制经费支出;
(三)执行社会团体财务收支预算;
(四)实施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五)与财务管理相关的其它工作。
第一百二十二条
社会团体应当依照《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规定,制定社会团体的财务会计制度。
第一百二十三条
社会团体财务要强化统一核算。社会团体发生的各项经费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帐薄上统一登记、核算。
除法定的会计账簿外,社会团体不得另立会计账簿。社会团体的资产,不以任何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社会团体的银行帐号、账户不得出租、出借或转让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未经理事会批准,不得将公款借给外单位,不得以社会团体名义对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经济担保。
第一百二十四条
社会团体可设财务负责人,并配备或聘请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任出纳,实行帐、钱、物分人管理。
会计负责成本费用核算、资金收支的审核、登记总账、编制财务预算、编制会计报表和会计档案的管理等工作;出纳负责资金的收付、往来款项结算、登记现金、银行日记账、固定资产管理、会计电算化等工作。
财务人员的调动和离职,必须按《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第一百二十五条
会计凭证登记要清晰、工整,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所附原始凭证要求内容真实准确,取得的发票应为合格、有效。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接受,并向法定代表人报告;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求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更正、补充。
第一百二十六条
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对会计凭证、会计帐薄、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建立档案,妥善保管。
第一百二十七条
社会团体应建立财务收支情况报告制度,定期向会长、理事会、监事会以及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同时接受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和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及其他部门为履行监督管理职责,需要社会团体提交有关业务活动或财务情况的报告时,社会团体应当予以配合。
第一百二十八条
社会团体的财务为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第一百二十九条
社会团体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应当进行财务审计,并将审计报告报送登记管理机关。
第一百三十条
社会团体解散、撤销或办理注销登记前,应在业务指导(主管)部门、登记管理机关及其他有关机关的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完成清算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或者挪用社会团体的资产。
第一百三十一条
社会团体应将财务状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社会团体收支情况应每年向全体会员公布。
第一百三十二条
社会团体经费使用应接受会员(代表)大会的监督检查。
经费来源属于财政拨款或社会捐赠、资助的,应当接受财政、审计机关的监督。
第一百三十三条
社会团体注销之前,由登记管理机关会同相关部门依法组织清算,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
第九章 党建工作
第一百三十四条
根据社会团体的不同类型、不同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组建党的基层组织。
第一百三十五条
具备条件的社会团体都应当成立党组织,党组织设置形式根据党员的人数确定。凡专职工作人员中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社会团体,要单独建立党组织;正式党员不足3名的,可与同一业务指导(主管)单位辖区的社会团体或其他单位建立联合党组织。尚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社会团体,可建立党小组或由业务指导(主管)单位的党组织选派党的工作指导员或联络员,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
第一百三十六条
各级社会团体党组织应自觉接受上级党组织的领导,结合社会团体工作实际,建立健全党的各项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十章 附 则
第一百三十七条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部门可依据本规则,对社会团体法人治理的情况进行评估。
第一百三十八条
本规则所称“二分之一”、“三分之二”、“过半”以及“满”、“连续”等,均包含本数。
第一百三十九条
本规则自公布之日起供社会团体结合实际情况参考使用。
第三篇:企业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思考建议
企业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思考建议
(一)从思想意识融合上下功夫。
要高度重视全体党员干部思想建设,提高认识,切实摆正党建工作定位,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wz思想、指导实践。在党w层面。持续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认真制定党建工作计划,继续把学习宣传贯彻*思想和党的*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实抓好,有力促进全体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提升;
坚持开展“形势、目标、任务、责任”主题宣讲,组织动员广大干部员工认清形势、埋头苦干,为集团改革发展奠定良好思想基础,引导全体干部员工深刻认识到,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组织在国企生产经营活中发挥着政治核心、监督指导的重要作用,肩负着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职责。
在支部层面。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从思想上消除党建工作“不需抓”“不好抓”“不便抓”的认识误区,自觉把党建摆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集团党w工作要求保持高度一致,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要坚持不懈用*思想wz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组织全体党员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培训。要在多思多想、学*悟*上下夫,在系统全面、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更加自觉用这一思想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集团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
(二)从制度机制融合上下功夫。
着力从建立一套与集团发展战略相一致、与发展模式相匹配、与经营管理方式相协调的党建工作机制发力、不断完善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制度机制,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实现党建工作责任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在党支部层面。以“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建设为抓手,将生产经营各项指标目标纳入党建制度要求,督促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建立实施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五统一”,即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管理、统一考核;推动实现“1+2+3+4”的目标,即强化组织建设、推动科学发展的党建工作“一条主线”,发挥党组织“两项功能”(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实施党建工作“三个体系”(目标指标、措施保证、考核评价体系),打造“四大品牌”(固本强基、创先争优、廉洁企业、企业品牌)。
积极总结提炼深度融合探索实践中的先进经验案例,以交流研讨会等形式宣传成绩、推广经验,并将长期实践并行之有效的成果固化成制度机制,通过制度机制保障深度融合的持续深入。
在党w层面。围绕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相统一、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相融合,不断探索建立健全党建制度体系。健全“三重一大”议事决策机制、细化党w会议事规则,把中心任务落实作为共同目标和议事决策的重要内容,加大党w参与决策力度,探索完善党w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机制流程;
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问题集体研究制度,对于事关集团改革发展稳定、事关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党w做到源头参与、过程跟踪、深度介入、后效评估,并不断完善司务公开、党务公开等管理制度,切实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
(三)从组织架构融合上下功夫。
企业党政组织架构统一是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根基。坚持在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同步建立健全相应的党政组织,从源头上构建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基础。在党w层面。结合集团改革发展形势,从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体系、优化党组织设置入手,做到党的建设和集团改革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人员同步配备、党的工作同步开展,实现体制对接、机制对接、制度对接和工作对接,推动党的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认真贯彻落实“党建工作总体要求写入企业章程”要求,进一步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力求把党的建设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
在党支部层面。根据管理规模和党员人数等,科学配备支委班子及专兼职党支部书记、党务干部等,抓好支部和行政两套班子一体化建设,符合条件的同级行政班子成员必须按有关规定和程序进入党支部委员会。
制定党支部书记、行政领导、支部委员“一岗2责”职责,立足党支部“抓班子、带队伍、强三基、保稳定、促发展”的五项主要任务,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和责任落地机制,推动党支部和行政两套班子职责融为一体、工作深度融合。
(四)从目标措施融合上下功夫。
在党w层面。坚持生产经营与党的建设“两手抓、两手硬”,每年初对照集团各类工作会议精神,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经营目标,同步提出企业党建工作目标和计划,以“清单化、流程化、节点化”方法措施细化工作计划、建立工作清单、推动工作落实,明确党建工作“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推动深度融合聚焦到“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发展目标上来。立足目标任务,以党建为引领提出“六个提升”要求,即提升企业转型发展水平、提升拓市创效能力、提升项目建设质量安全环保水平、提升“三基”工作水平、提升人才队伍素质、提升企业文化凝聚力,推动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
在党支部层面。按照“上级要求什么,单位需要什么,党支部就做什么”的理念,指导和要求基层党支部融入企业的重点难点开展“一单位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工作,通过行政点题、党群解题,推动生产经营中各项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按照时间节点细化党支部及其支委成员的职责任务,开展党支部书记定期述职和向党员大会报告工作,支部委员每年向党支部委员会或党员大会述职,形成支部书记牵头抓总、支部委员分工负责、党员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推动各项目标量化到位、任务分解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措施实施到位、效果显化到位。
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积极搭建党建工作实践平台,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监督队”“党员先锋队”活动和“争做最负责任员工”“打造最负责任团队”竞赛等,推动质量安全环保稳定生产;开展“党员攻关项目”“创新创效创一流”等竞赛,推动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创新“走基层、访万家”“交班交思想”等方法,推动企业“心齐、风正、气顺、劲足”局面。
(五)从考核激励融合上下功夫。
在党支部层面。研究实施党政工作“同步考核、双向挂钩”,把中心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党支部考核,把党支部工作情况纳入班子绩效考核,通过双向赋于适当权重等方式,以双向挂钩倒逼双向融合,推动形成“一体两面”做工作、党政协力谋发展的工作局面。坚持问题导向,落实党员积分管理办法,细化党员积分考核,建立完善党员积分管理与全员绩效考核挂钩“双纳入”激励机制,引导党员围绕安全、生产、管理、急难险重任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党w层面。坚持“考核效益看党建、考核党建看效益”,把经济效益、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综治维稳、脱贫攻坚等与生产经营息息相关的内容纳人党建工作考核指标,同时,在日常工作考核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现场检查考核机制,实施党建工作成效与生产经营绩效按一定比例考核,保证考核结果与绩效奖励、干部使用、评先选优挂钩,推动党建责任制落实。
坚持开展纪检监察,发挥纪委监督作用,加强对重点工程、物资采购等领域的监督监察,建立纪检、法律、财务、审计、群众和舆论监督相结合的“大监督”格局,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领导干部不变质,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和管理生态。
第四篇:国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思考
国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思考
近年来,中国石油辽宁销售公司党委(以下简称公司党委)在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同中心工作相融合,始终把促进企业中心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党的建设工作同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加强思想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抓党的建设首先就要抓党的思想建设。融入中心抓党建就首先需要在思想建设上就融入进去。公司两级党委紧紧抓住思想建党这个根本,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抓好两级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做到两级党委理论中心组全年学习不少于12次,并定期对所属单位理论中心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促进中心组学习学以致用,推动知行合一。所属抚顺公司党委针对面临经营压力大、业绩排名落后的实际情况,从班子思想抓起,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四个意识,推动作风转变,发挥引领作用。中心组学习做到会上学习谈论形成共识、会下加强自学学思践悟、工作中学以致用做好表率。通过加强思想建设,抚顺公司班子作风更硬、干劲更足。他们主动加班加点投入工作,周末深入基层已成为常态。他们注重关心员工工作和生活情况,注意倾听员工意见和建议,全心全意为员工排忧解难。在班子的带领下,抚顺公司广大员工心更齐、气更顺、劲更足,公司各项指标逐步向好。抓好党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扎实开展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党组部署的“四合格四诠释”岗位实践活动。在党员教育中,许多党支部“三会一课”紧密贴近中心工作。如大连油气零售分公司第一党支部教会党员如何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加油站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如何为加油站提质增效多出“金点子”、要求支部每一名共产党员立足岗位当先锋。使支部党员进一步明确了自身在加油站经营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对促进加油站经营工作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公司两级党委还开展了中国梦、石油梦宣传教育、“形势、目标、任务、责任”主题宣传活动和“弘扬石油精神,争当发展先锋”宣讲活动,进一步提振员工攻坚克难的精气神,为完成企业中心工作鼓劲打气。
二是贯彻党管干部原则,为中心工作提供人才保证。公司党委坚持把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任务。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程序,修订《辽宁销售公司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工作规范》《辽宁销售公司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办法》等多项制度。完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培养机制,实施后备干部“一推双考”,着力实现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培养、梯次化配备、制度化运行。坚持好干部“五条标准”,大力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真正把思想好、能力强、作风正、能干事、干成事、能共事、有本事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努力营造风清气正、任人唯贤的良好氛围。2016年11月份,公司对空缺的所属单位16个行政副职岗位进行公开竞聘。竞聘启事发出三天时间,网站点击率超过4000次,14个地市公司和机关以及直属单位60余名员工报名,一批优秀人才走上处级领导岗位。所属各公司党委落实辽宁销售公司党委的要求,严格贯彻落实党管干部原则,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领导,加强人才管理,选贤用能,畅通全员职业发展通道,推动人才有序流动。辽阳分公司党委从2015年开始,创新开展后备站经理选拔考试,形成加油站经理队伍的后备力量。截至2017年7月,已经开展4批选拔,共20名有志于加油站经营管理工作的一线员工通过公平、公正的考试成为加油站后备站经理。通过加油站经理末位淘汰和年龄转岗,陆续有18名后备站经理走上了站经理岗位。同时,该公司建立了将业绩优秀的站经理由小站转到大站、大站转到精站、精站转到片区的晋升机制,让站经理既有危机感、压力感,更有希望感。这一系列措施不仅让员工感受到了用人上的公开透明、风清气正,更带动了加油站经理队伍整体思想的转变、工作作风的提高,促进了加油站管理加强、业绩提升。辽阳分公司10座加油站成品油销量大幅提升,增幅最大的新星加油站同比增长68.61%,14座加油站非油销量大幅提升,增幅最大的松泉加油站同比增长216.32%。辽阳分公司连续5个月绩效考核排名列辽宁销售公司第一位。
三是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让党旗飘扬在扩销增效最前沿。公司目前有党支部(总支)231个,其中,机关党支部59个,油库党支部29个,经营部、片区、加油站党支部143个。按照业务类型和功能,公司党委将机关党支部定义为服务型党支部,主要任务是服务基层、服务员工;将油库党支部定义为管理型党支部,主要任务是要强化管理,保证安全;将经营部、片区、加油站党支部定义为创效型党支部,主要任务是要扩销上量,提质增效。创效型党支部数量多、管理的党员多、承担着经营的主要任务,如何进一步发挥这一类党支部的作用,是公司党委一直研究的课题。公司党委鼓励所属单位党委积极思考研究,不断探索创效型党支部作用提升之法。2016年6月,锦州分公司党委大胆尝试,改变过去加油站党支部都是几个加油站组成的联合党支部的做法,在公司具备条件的凌海高速加油站成立了独立党支部,旨在通过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进一步扩销增效。支部成立后,充分发挥作用。通过加强教育,员工的觉悟提高了;通过站内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员工的干劲增强了;通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员工的纪律和规矩意识挺立了;通过支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员工的奉献意识更强了。经过半年时间的不懈努力,该站42名员工在11名党员的带领下,完成销量75143吨,远超7万吨预定目标,完成了“支部建在站、党建促发展”的目标,取得明显成效。之后,沈阳、大连、营口等分公司相继在万吨站建立党支部,截至目前,公司已有40余座万吨站相继成立了党支部,绝大多数万吨站实现了管理和销量双提升。公司党委支部建在万吨站上的做法受到辽宁省国资委的充分肯定。
四是以主题活动为途径,使党建工作有效促进企业经营发展。近年来,公司党委开展了多种内容的主题活动,以主题活动为平台和有效途径,号召广大党员苦干实干、创先争优,为中心工作服务、为中心工作助力。2016
年公司党委开展了“转作风、强素质、树形象、促发展”主题活动。2017
年开展了“践行四合格四诠释,弘扬石油精神,喜迎党的十九大”主题活动。在这些主题活动中还包含着两级机关服务基层实事评选、创新工作室建设、“五新五小”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成果展示等内嵌活动,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公司广大党员和干部员工“撸起袖子加油干”,使中心工作上台阶。辽阳分公司在“转作风、强素质、树形象、促发展”主题活动中,广泛组织党员干部针对加油站经营业务实际,开展“开口营销”、客户档案管理、客户微信交流群管理、如何避免客户投诉、6S管理等实际业务工作交流讨论活动,有效扩展业务能力,推动管理水平提升。大连分公司在岗位实践活动中开展了“智慧金点子”征集活动,发动广大党员围绕中心工作建言献策,群策群力,征集到涉及智慧体验、快捷支付、电子商城等7方面的74条意见建议,有多条建议被公司采纳实施,取得良好效果。阜新公司党委成立机关青年党员先锋队,开展“办卡进社区”活动4批次,在5
个高档居民小区共发放“油惠星期六”、“办卡业务知识”宣传单,助推油品销售增量。丹东分公司市内各片区经营部党支部开展了“高峰加油义务奉献两小时”活动,党员下班后义务到加油站,帮助加油站人员在高峰时期指挥疏导车辆、义务加油。与此同时,在两级公司党委的领导下,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了劳动竞赛、“青字号”岗位建功、青年大讲堂、主题团日、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活动,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和青年员工“突击队”作用,有效促进了企业的经营发展。
五是搭平台亮身份,在企业经营中有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很大程度上就是要使党员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效激发广大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此,公司党委采取有效措施,搭平台亮身份,要求各级党组织以业务、区域、重点任务等因素进行划分,设立党员责任区。通过亮身份、做示范、评选设立等方式建立党员示范岗,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按照辽宁销售公司党委部署,大连分公司党委积极落实党员承诺践诺、党员挂牌上岗等制度。在全地区设立党员责任区77个,党员示范岗144个,配发带有党员标识的胸牌740余个,保证了每一名党员都能亮出身份,自觉接受群众和客户的监督。辽阳分公司党委开展“党员示范站”、“党员示范岗”评选活动,评选出3个党员示范站,17个党员示范岗,进行了重点培育,形成了带动其他党员和普通员工立足岗位、苦干实干的浓厚氛围。各分公司党委面向基层一线选树先进典型,营造尊重劳动,崇尚先进,展示价值,争当先锋的良好氛围,公司先后涌现出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王萍,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徐义龙、邵娟等一批先进典型。
第五篇:新时期国企党建与“三基”工作融合的思考
新时期国企党建与“三基”工作融合的思考
摘要:本文结合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新要求,就国有企业如何找准切入点和落脚点,切实发挥基层党支部“在基层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在基础工作中的促进作用,在基本功训练中的带动作用”,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真正与“三基”工作融合,进行了一些思考,探索出一些方法。使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发挥政治优势,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党建 基层建设 基础工作 基本功训练 工作融合
中图分类号:F276.1;D267.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号召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树立了大抓基层的党建工作鲜明导向,同时对国有企业加强党建工作、发挥政治优势也进行了强调。基层党支部处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第一线,要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重点和焦点问题就是如何与“三基”工作充分融合,发挥好基层党支部在“三基”工作中的作用,即“在基层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在基础工作中的促进作用,在基本功训练中的带动作用”。“三基”工作是石油石化行业的优良传统和发展基石,基层党支部要做到融入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落脚点就是“三基”工作。在新时期以党建促“三基”,推进深度融合,就在于推动企业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一体两面”,用党建的方法促进企业中心工作,把党的宣传思想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共同聚焦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抓班子带队伍,抓实基层建设
1.1建强基层班子
在许多基层班子中不同程度地暴露出政治意识淡化、组织意识弱化、缺乏进取精神、缺乏责任担当、作风软化等问题。“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因此抓基层班子建设,是党支部的首要任务。抓班子,就是要抓思想、抓能力、抓作风,把基层班子切实建设成严格落实上级精神、组织完成中心工作的坚强领导团队。抓基层班子思想建设,就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党内基本制度,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理论武装,加强党性修养,做到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懂规矩。抓基层班子能力建设,就要落实责任,推动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提高贯彻执行能力,把上级要求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措施。抓基层班子作风建设,要坚持从严抓班子、带队伍、强管理,认真落实基层班子成员跟班带班值班制度,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要切实发挥基层党支部班子整体功能,严格执行基层党支部议事规则和基层班子议事决策有关规定,落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通过抓好四个“突出”,促进党支部议事决策功能的发挥,即议题突出“群众性”,决策突出“集体性”,落实突出“融合性”。
1.2抓实班组建设
班组是基层车间的细胞,是中心工作任务落实完成的关键环节。党支部要把班组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发挥好引领作用。要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班组长培养选拔与竞聘上岗机制,把支委会研究把关作为必要环节,切实把好班组长选用关。对照标准化班组、标准化现场、标准化岗位“三标”建设要求,从带队伍的角度定期分析班组建设情况,查找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制定加强班组建设的意见和措施。要注重党小组和班组共建互促,把党小组的党日活动与班组的活动结合,把党内学习教育、评比评议和班组管理工作相结合,将党小组考核与班组考核评价相衔接,推动党小组功能在班组建设中具体化显性化。要坚持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发挥工会小组、团青小组在班组建设中的推动作用,使班组成为公司提质增效的活力细胞和员工成长成才的重要阵地。
1.3调动党员作用
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是基层党支部的基础工程,要始终把党员队伍是否体现先进性、是否在企业生产经营和建设发展中发挥有力作用,作为评判党支部工作效果的重要指标。要强化党员身份意识,通过重温誓词、佩戴党徽、讲入党故事等方式,引导党员持续强化和巩固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概念。结合实际组织党员开展抓实党性、岗位、实事承诺。党性承诺要突出政治标准,岗位承诺要突出岗位责任制落实,实事承诺要强化问题导向,聚焦安全生产“瓶颈”、企业管理“低老坏”、改革发展难点等具体实事和为民服务做出承诺。要激活党员责任区、示范岗等载体平台。把模范落实岗位责任制纳入党员责任区、示范岗的工作内容,明确工作标准,建立考核体系,加强过程管控,实施动态管理,对做得好的表扬激励,对不合格的警示摘牌,努力把党员责任区打造成“三基”示范区,把党员示范岗打造成“三基”示范岗,促进岗位责任落到实处。强化责任心,夯实基础工作
2.1强化岗位责任心
岗位责任心是岗位责任制的灵魂,执行力是落实岗位责任制的关键。党支部要发挥思想教育引领的功能,从岗位责任心入手推动岗位责任制的落实。要强化教育引导,大力弘扬企业精神和优良传统,彰显“我的岗位我负责”的职业态度,提升“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职业素养,传承“专心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敬业精业勤业成为每一名员工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推进专项文化和推动工作落实,结合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异常情况和整治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深入查找分析问题产生的主观因素和思想根源,增强责任心教育的针对性,推进安全、环保、质量、廉洁等专项文化融入基层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岗位职责,推动落实基层岗位操作手册和基层岗位管理手册,督促员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交标准班。
2.2做好思想聚力
思想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第一环节,是基层党支部“带队伍”的主要任务。要坚持抓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生产出发,结合企业安全生产、生产经营、建设发展等中心任务,组织好形势任务教育和思想观念引导,采取宣讲会、座谈会、班前班后会和“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形式,分层次全覆盖,讲清单位形势任务和员工岗位责任。积极推广EAP员工帮助计划,深入做好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猿帧八谋胤谩⒘?必谈”等有效做法,有的放矢地做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积极开展“走基层、访万家”、困难帮扶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维护队伍和谐稳定。积极培育“家文化”建设,不断强化集体归属感,增强员工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3注重典型引路
树立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是党支部的重要工作方法。要注重从身边发现和选树岗位责任心强、业务技能高、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典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员工群众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要加强总结提炼增强班子合力、抓实班组建设、强化岗位责任心、促进基本功训练、发挥党员示范作用等方面的经验做法,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推广,推动“三基”工作水平不断提升。通过绩效奖励、推先选优和个人冠名班站、岗位、工作室、操作法等方式,使先进典型受表彰得奖励,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结合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的评选,培养选树一批立得住、叫得响、过得硬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推动标杆变标准、示范变规范。强化岗位练兵,做实基本功训练
3.1抓实支部委员培训锻炼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对基层党支部书记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因此首先要着力抓好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党小组长等的培训,提高从事党建工作的能力。要通?^培训,切实解决党支部书记业务短板,及时跟上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落实制定计划,把基层党支部书记和委员培训纳入干部培训的重点内容。新任职党支部书记要及时组织岗位适应性培训。要按照懂党务、懂业务、懂管理,会解读政策、会疏导思想、会总结经验,政治过硬、作风过硬、廉洁过硬的“三懂三会三过硬”目标要求,加强培训模块设计,落实“一岗双责”,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聚焦实际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交流研讨、案例分析、示范带动等方式,不断增强支部委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强化党员队伍培训
抓好党员队伍培训,是实现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支撑作用的先决条件。建立一支既思想先进又业务领先的党员队伍,是带领员工攻坚克难完成中心任务的重要保证。要建立健全机制,发挥党员在实操训练、业务竞赛、应急演练、仿真训练、在线练习等基本功训练中的带动作用,激励党员带头学习提高、争创佳绩,真正成为员工群众学习的榜样。坚持“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岗位素质能力作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方面和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员积分考核。同时注重发展党员向基层一线倾斜。加强党员对员工的“传帮带”,把党员带教与创新工作室、技能工作室、劳模工作室等载体结合起来,鼓励名师带高徒,通过远程培训系统、微信等网络学习的平台应用,满足员工个性化学习需求,全面提升员工岗位适应能力、系统操作能力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3.3实施员工精准培训
员工培训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充分调动员工的兴趣,变“要我学”成“我要学”,因此要提高员工培训的针对性,分专业、分岗位开展精准培训。要把定期分析员工岗位素质能力作为党支部的一项基础工作,通过分析问题,找准短板,特别是重点关键岗位员工素质能力的适应性和匹配度,研究提出针对性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构建常态化培训机制。重点培树一批装置操作骨干,着力培育一批“一岗多能”人才,培养流动一批一线补充力量,培训提高一批生产操作主力,分类储备一批优秀青年骨干,努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用突出的“三型”(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干部员工队伍,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按照层级管理权限,区分序列专业,加强分类指导,大力开展岗位练兵、业务竞赛、技术比武,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干,不断丰富方式方法和载体平台,保障精准培训工作协调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