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招聘教育基础名词解释(大全)
教育基础知识名词解释汇总: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广义的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能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2.教育者:是指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地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的人。3.受教育者:是指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统称为受教育者。4.教育媒介: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的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5.教育事实:是对现实教育活动物质方面的概括,是可以观察和统计的,也是与“教育价值”相对而言的。
6.教育规律:是教育活动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包括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的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7.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8.教育的形态:是指教育的组织形式,是人类思维对教育现象的一种科学归纳。9.教育问题:是指反映到人们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育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10.产婆术:苏格拉底在向人们传授知识时不是强制别人接受,而是发明和使用了以师生共同谈话、共同探讨问题而获得知识为
特征的问答式教学法,也叫“产婆术”或“苏格拉底发”,后人将这种发放概括为四个部分。即讽刺、“助产术”、归纳和定义。
11.教育国家化:是指把教育纳入国家活动中,用行政手段发展公立学校制度,用法律手段确立义务性的国家教育制度。第二章:教育目的与功能
12.(国家)教育目的:即指教育预期达到的目标,是根据一定的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需要及规律,对受教育者提出
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应了教育在人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什么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是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13.(学校)培养目标: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确定的对所有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14.(教师)教育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的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15.教育功能:是指教育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16.教育方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命令颁布的实行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总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17.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人的体力和智能的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还包括认得道德发展和人的个性充分发展。18.智育:是传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相关的非认识因素的教育。
19.素质教育: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发展全体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目标,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
神,注重开发人的智力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0.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使中小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通过教育能够善
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和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和特征,并获得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21.个体的发展:通常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人期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个体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第三章:学校教育制度
22.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各项规定的总称。
23.国民教育制度(广义的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去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 制度。
24.学校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它是由国家及其授权的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由国家颁布并保证实施,具有
一定的法律效力,调整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交叉、比例关系以及教育权利分配的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有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5.义务教育:是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或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国名教育。
26.教育行政体制:是一个国家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27.校长负责制:是我国公立中小学的内部领导机制,指上级机关全面领导,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监督保证,教职工民主管理。28.学校:在一定社会制度下建构的,以专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为核心任务的社会组织和机构。29.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全体员工(和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30.教育行政中央集权制:是指教育行政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服从中央政府
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的教育行政体制。
31.教育行政地方分权制:是指地方政府依据法律的授权独立行使教育行政权力的一种教育行政体制。
32.教育行政从属制:又称完整制,主要指各级各类教育行政机关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接受政府首长的领导,而不能成为脱 离政府行政的独立组织体制。
33.教育行政独立制:又称分离制,一般应用于地方教育行政,主要指地方教育行政机关不属于地方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不接
受地方政府首长的领导,脱离一般行政而独立存在的组织体制。第四章:教师与学生
34.教师:是传递文化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
35.教师的权利:是以公民的基本权利为基础,围绕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依法行使的权利和享有的利益。36.教师的义务:是指教师依法应尽的职责。
37.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 品质。
38.教育机智:是教师再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
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39.教师的专业发展:又称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
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它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40.教师的个体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 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41.教师的人格特征(人格素养):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品质等。
42.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是主持和执行学校管理职能的行政负责人,是学校的主要领导。他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拥有决 策权、指挥权,并在其职权范围内校内人事调整权和工作调配权。
43.学生身心发展规律:A.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
程。B.阶段性:是指学生身心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最近发展区”:是有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是指学生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和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C.不平衡性:速度、发展方面不平衡(关键期:是指人的某种身心潜能在人的某一年龄阶段有一个最好的发展)D.互补性:首先是指机体某一方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其次,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E.个别差异性:是指学生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44.学生观: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及其态度,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45.学生的正式群体:主要是指班级、年级、少先队、团支书等学生群体。
46.学生的非正式群体:是指各种临时结成的小团体,这种群体没有明文规定的准则,组织方式比较松散,主要的活动是“私事”,如游戏、课外学习等。
47.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亚文化(同辈文化):是社会或学校的主流文化的次属文化,是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组织过程中发展起来的。48.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
关系,包括彼此之间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
49.教学相长: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促进教师的教,教与学士相互促进的。
50.心理相容: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在心理上协调一致,表现于教学实施过程中师生关系密切、情感融洽、平等合作的人际关系。第五章:课程 51.课程:是学校学生所应学下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52.学科课程:是指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话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
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类型。53.活动课程:也称经验课程,是指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形式的课程形态,即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 中心组织的课程。
54.分科课程:是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们学科中选择部门内容,组成各种不
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55.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成两本以上的学科领域的一门学科。56.必修课程: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制定的,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科目。
57.选修课程:是针对必修课程的不足之处提出的,是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而开设的课程。
58.国家课程:是国家规定或国家开发的课程,是国家专门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公民而设计的,并根据公民身心发展水平和接受 教育之后所达到的共同要素而开发的课程。
59.地方课程: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在一定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经授权的
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设计的课程。60.校本课程:也称学校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
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发开或运用的课程。
61.基础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的课程;拓展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研究课程: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态度和 能力。
62.显性课程:也称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 在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63.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有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的指导下文 件。
64.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65.教科书: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科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 具体化。
66.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国名教育。67.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资源。68.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第六章 教学概述
69.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70.个性:就是一个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如性格、兴趣、气质、爱好等。
71.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 生有效地学习。
72.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教师面向学生进行信息、情感交流和行为作用的主要环节。
73.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不同类型的课有不同的结构。74.作用:是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各种类型练习。
75.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
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与体力,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康个性,使其形成科学世界观的过程。76.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77.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78.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9.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 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利用。
80.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 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地发展。
81.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
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是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8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
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3.教学方法: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 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84.讲授法:是教师使用连贯的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发展其智力和能力的教学方法。85.谈话法(问答法):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谈,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去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86.讨论法:是全班或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87.演示法:是教师配合讲授和谈话,通过给学生展示实物、教具,演示实验或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 识的方法。
88.实验法:是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进行独立操作,引发某些实物和现象发生变化,从而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进行培养学生的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
89.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
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第七章:学校德育
90.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
91.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
道德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其成为一定社会和阶级所需要的品德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92.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是表现出来的某些固定的特征。
93.德育的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即德育活动所要表达的预期目的或结 果的质量规格标准。
94.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是促进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道德过程的本质)。95.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96.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是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正确方向的发展。
97.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98.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的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知行统一原则、集体教
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99.道德组织形式(道德途径):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道德的渠道或形式。
100.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标,在德育 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101.说理教育法:是通过语言说理,使学生明晓道理,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方法。102.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103.陶冶教育法:是利用或创设具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或情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 方法。
104.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事件活动,使其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德育 方法。
105.品德修养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方法。106.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
107.角色扮演法:是通过让儿童扮演处境特别的求助者或其他有异于己的社会角色,使扮演者暂时置身于他人的位置,按照他人 的处境或角色来行事、处世,以求在体验别人的态度、方式中,增进扮演者对他人及其社会角色的理解和认同。108.合作学习法:培养合作精神 第八章:班主任工作
109.班级: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指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 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
110.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语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的地组织活动过程。
111.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组,是国家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的骨干力量。
112.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的学校活动和直接性的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 同体。第九章 教育研究 113.教育研究: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以发现和总结教育规律 的一种认识活动。
114.教育研究类型:基础教育:以抽象、一般为特征,目的是揭示、描述、解释某些现象和过程,以及他们活动机制和内在规律。
应用研究:是以具体、特殊为特征,它是对基础研究的成果做进一步的验证,就所关注的某一实际问题,从大量的案例中寻找概率性的必然结果。开发研究:是在基础与应用研究基础上对研究成果做进一步推广以扩大其影响,实现其研究价值。定量研究(量化研究):是指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研、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和过程。定性研究(质化研究):是对事物的质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它是一种发现探索性研究,也是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
115.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以一定的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116.个案研究法:是以个别案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地研究的一种研究方法,其任务是揭示研究对象的形成、变化的特点
和规律,以及影响个案发展的各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17.行动研究:是教师和研究人员针对实践中的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方法,以改进教育工作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研究活动。118.调查研究法:是研究者采用问卷、访谈、观察、测量等方式对现状进行了解,对事实进行考察,对材料进行收集,从而探讨
教育问题、教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方法。
119.质性研究法(实地研究法、参与观察法):是基于经验和直觉的研究方法,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凭借研究者自身的
洞察力,在于研究对象的互动中理解和解释其行为和意义建构。
120.叙事研究法: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121.教育随笔:就是谈教育思想观点的随笔,也可以说是教育心得,只要是写教育过程中某一点体会的心得。122.观察研究法:是指教育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通过感觉器官和辅助设备,对处在自然状态下的
教育现象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得经验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123.教育改革:教育发展过程中源于社会政治及经济需要的宏观变革。心理学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2.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过程。
3.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特征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4.个性心理特征:个体的气质、能力等统称为个性心理特征。5.机制:是指要了解心理的内在工作方式,包括有关心理结构组成成分的相互关系和变化,以及期间发生的生理变化的性质和相互关系。第二章:认知过程 6.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7.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标、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发生的注意。8.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标、必要时需要注意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发生的注意。9.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由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0.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注意的稳定性:是指
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的特征。(注意的起伏: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的现象,也称注意的动摇 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的应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它使我们不能清楚地认识事物。)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是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注意。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对象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有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1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官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见考纲)第三章:情感和意志过程
12.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机相应的行为反应。13.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14.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15.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16.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是所产生的主观体验。
17.美感:是人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自然或社会现象及其在艺术上的表现予以评价是所产生的情感体验。18.双趋冲突:是指自己同时都很喜欢的两个事物中仅择其一的心理状态。19.双避冲突:是指从细微回避的两种事物中必取其一的心理状态。20.趋避冲突:是指对同一事物兼有好恶的矛盾心理。
21.多重趋避冲突:即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22.意志的品质: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一个人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行为的目的和意义,并且能够主动支配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既
定目的地意志品质。意志的果断性:是一种辨明是非、抓住时机、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的意志品质。意志的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意志的坚韧性: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详看题库中的名次解释 比较全面)
法律法规: 1.教育政策:是政党和国家为实现教育目标、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是教育方针、政策的统称。2.教育政策的体系结构:是指政党、国家和社会团体制定的有关教育政策的存在及其表现形式。
3.教育法规:是一切调整教育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即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条例、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和,是现代国家管理教育的基础和基本依据。4.教育立法:即教育法的制定,是指国家立法机关依据法律程序制定规范性教育法律文件的活动。5.教育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过认可,并以国家强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
6.教育法律关系:是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7.教育法律责任:是指因违法、违约或直接基于法律的规范而产生的不利法律后果。8.行政处罚: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组织或个人进行的行政制裁。9.教育法律救济: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并造成损害时,获得恢复和补救的法律制度。
10.教育行政复议:是指教育行政相对人(如学校、教师)认为教育行政机关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做出该行
为的机关的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所属的本机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发生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做出决定的活动。
11.教育申诉制度:是指作为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公民,在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向国家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12.教育行政诉讼:是指教育行政管理相对人认为教育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
求给予法律救济,并由人民法院对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裁判的诉讼救济活动。13.教育司法:一般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运用教育法律、法规处理案件的诉讼活动。它是以国家名义运 用教育法律、法规行使国际司法权的活动。
14.依法执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法制化和规范化。15.教师违法(侵权)行为:即指教师出于故意或由于过失而侵害他人(主要是学生)合法权利的行为。16.隐私权:是指公民生活中不愿为他人公开或知悉的个人秘密的不可侵犯的人身权利。17.作为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以一定的作为致人损害的行为。18.不作为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以一定的不作为致人损害的行为。
19.体罚:是指教师以暴力的方法或以暴力相威胁,或以其他强制性手段,侵害学生的身体和精神健康的侵权行为。
第二篇:照明设计基础名词解释
照明设计基础名词解释:
◆光通量(luminousflux):指人眼所能感觉到的辐射功率,它等于单位时间内某一波段的辐射能量和该波段的相对视见率的乘积。光通量的单位为“流明”。光通量通常用Φ来表示,符号:lm。
◆照度(Luminosity):指物体被照亮的程度,采用单位面积所接受的光通量来表示,表示单位为勒克斯(Lux,lx),即lm/m2。1勒克斯等于1流明(lumen,lm)的光通量均匀分布于1m2面积上的光照度。
◆发光强度(luminousintensity):描述点光源发光强弱的一个基本度量,以点光源在指定方向上的立体角元内所发出的光通量来度量。国际单位是坎德拉,简写cd。
◆眩光(glare):由于视野中的亮度分布或亮度范围的不适宜,或存在极端的对比,以致引起不舒适的感觉或降低观察细部或目标的能力的视觉现象。◆统一眩光值unifiedglarerating(UGR):是度量处于视觉环境中的照明装置发出的光对人眼引起的不舒适感主观反应的心理参量,其值可按CIE统一眩光值公式计算。
◆显色指数colourrenderingindex(R):在具有合理允许差的色适应状态下,被测光源照明物体的心理物理色与参比光源照明同一色样的心理物理色符合程度的度量,符号R。
◆照明功率密度:单位面积上的照明安装功率,单位为瓦特每平方米。
第三篇:基础会计名词解释
基础会计名词解释汇编
1.会计目标——是人们通过会计工作所预期达到的目的。
2.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生产经营活动或者预算执行过程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计算和定期编制并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活动的全过程。
3.会计对象——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或者说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4.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所具有的功能。
5.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核算工作,提供会计数据,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成果,反映行政和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收支和节余情况。
6.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在其核算过程中队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所实施的监督。
7.会计方法——是指履行会计职能所采用的方法,包括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监督的方法和会计分析的方法。
8.会计确认——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确认某经济业务事项,应记入会计账簿,并列入会计报告的过程,包括要素项目确认和时间确认。
9.会计计量——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各项财产物资都须以某种尺度为标准确定它的量。
10.会计记录——是指各项经济业务经过确认、计量后,采用一定方法在账户中加以记录的过程,包括以原始凭证为依据编制记账凭证,在以记账凭证为依据登记账簿。
11.会计报告——又称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以账簿记录为依据,采用表格和文字形式,将会计数据提供给信息使用者的书面报告。
12.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和综合的核算,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既为外部有关各方的投资、信贷决策服务,也为内部强化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是一个生成和提供财务信息并用于管理的系统。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内容的基本分类,即将会计内容分解而成若干个要素,统称为会计要素。
14.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15.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在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16.长期投资——是指不准备随时变现、持有时间在一年以上的股票、债券投资和超过一年的其他投资。
17.固定资产——是指持有期限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不变的资产。
18.无形资产——是指能够长期使用、不具有实物形态、能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资产。
19.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20.流动负债——是指应在一年内或者在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21.长期负债——是指应在一年以上,或者在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偿还的债务。
22.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23.收入——是指企业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24.费用——是指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25.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26.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是企业的收入扣除成本和费用后的金额。
27.会计等式——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反映各个会计要素数量关系的等式。又称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公式。
28.账户——就是在会计内容划分会计要素的基础上,按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一步分类,以分门别类地记录和汇集经济业务数据的工具。
29.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的项目,也是账户的名称。
30.复式记账法——就是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及其项目的增减变动,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31.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记账方法。
32.会计分录——就是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确定账户、金额和记账方位(即借方或贷方)的记录。
33.简单会计分录——是只涉及两个账户的会计分录。
34.复合会计分录——是涉及两个以上账户的会计分录。
35.过账——是指在会计核算中根据会计分录记入有关账户。
36.账户的用途——是指设置和运用账户的目的,即通过账户记录提供什么核算指标。
37.账户的结构——是指在账户中如何登记经济业务,即“借方”登记什么,“贷方”登记什么,期末是否有余额,余额在哪一方,表示什么内容。
38.盘存账户——盘存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各项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的增减变动及其实际结存数的账户。
39.结算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与其他单位和个人之间债权、债务结算情况的账户。
40.资本和资本增值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及其结余情况的账户。
41.集合分配账户——是用来归集和分配生产经营中某个阶段所发生的应由多个成本计算对象共同负担的某种费用的账户。
42.跨期摊提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应由几个会计期间共同负担的费用,并将这些费用在各个会计期间进行分摊和预提的账户。
43.成本计算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一阶段所发生的,应计入成本的全部费用,并确定各个成本计算对象的实际成本的账户。
44.收入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所取得的各种收入和利得的账户。
45.费用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所发生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各种费用的账户。
46.财务成果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并据以确定企业利润或亏损数额的账户。
47.调整账户——是用来调整被调整账户的账面余额,以便计算被调整账户的实际余额的账户。调整账户按照其调整方式的不同,可进一步分为备抵账户、附加账户和备抵附加账户三类。
48.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的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
49.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一种会计凭证。
50.外来原始凭证——是指在同外单位发生经济往来事项时,从外单位取得的凭证。
51.自制原始凭证——是指在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时,由本单位内部经办部门或人员填制的凭证。
52.记账凭证——是对经济业务事项按其性质加以归类,确定会计分录,并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凭证。
53.收款凭证——是用来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收入业务的记账凭证。
54.付款凭证——是用来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付出业务的记账凭证。
55.转账凭证——是用来记录与现金、银行存款无关的转账业务的凭证。
56.会计账簿——是由具有—定格式、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用来序时、分类地全面记录一个企业、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簿籍。
57.序时账簿——也称日记账,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
58.普通日记账——是用来登记各单位全部经济业务的日记账。
59.特种日记账——是用来登记某一类经济业务发生情况的日记账。
60.分类账簿——是对全部经济业务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
61.总分类账——简称总账,是根据总分类科目开设账户,用来登记全部经济业务,进行总分类核算,提供总括核算资料的分类账簿。
62.明细分类账——简称明细账,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开设账户,用来登记某—类经济业务,进行明细分类核算,提供明细核算资料的分类账簿。
63.备查账簿——是对某些在日记账簿和分类账簿中未能记载或记载不全的经济业务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
64.订本式账簿——简称订本账,是在启用前将编有顺序页码的—定数量账页装订成册的账簿。
65.活页式账簿——简称活页账,是将一定数量的账页置于活页夹内,可根据记账内容的变化而随时增加或减少部分账页的账簿。
66.卡片式账簿——简称卡片账,是将一定数量的卡片式账页存放于专设的卡片箱中,账页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增添的账簿。
67.对账——就是对账簿记录进行核对。
68.结账——是在将本期内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的基础上,于会计期末按照规定的方法结算账目,包括结计出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69.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实物、现金的实地盘点和对银行存款、债权债务的核对,确定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债权债务的实存数,以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70.未达账项——是指单位与银行双方之间由于结算凭证传递的时间不同,而造成一方已经入账,而另一方尚未收到结算凭证从而尚未入账的款项。
71.实地盘存制——又称“定期盘存制”,是指平时根据会计凭证在有关账簿中只登记存货的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月末通过实地盘点,将盘点的实存数作为账面结存数,然后倒挤推算出本期发出数的一种存货核算方法。
72.永续盘存制——又称账面盘存制,是根据账簿记录,计算期末存货账面结存数量的一种存货核算方法。
73.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
74.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75.利润表——是反映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
76.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77.中期报表——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的报告期间的报表。
78.单位会计报表——是指一个独立核算单位以本单位为范围,根据本单位的账簿记录和其他会计资料编制而成的会计报表。
79.汇总会计报表——是指上级主管机构根据所属单位的单位会计报表和汇总单位本身的会计报表汇总而成的会计报表。
80.个别会计报表——是指会计核算只以一个特定的会计主体的核算范围所编制而成的会计报表,它不反映投资单位和其他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81.合并会计报表——是指把投资单位和由其投资的各被投资单位视为一个整体,在投资单位本身的会计报表和所属被投资单位的会计报表的基础上,合并编制而成的会计报表。它反映投资单位和被投资单位的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
82.会计信息质量——是指通过会计核算生成的会计信息是否符合会计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范;是否能够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并能够真实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可靠性和透明度。
83.客观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84.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85.相关性原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86.一贯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87.可比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88.及时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89.清晰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90.会计循环——就是按一定的步骤反复运行的会计程序。
9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就是对会计核算的存在条件,如空间、时间、计量尺度等以及核算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提出假设,并以次为会计核算的前提和基础。
92.会计主体——会计核算须以一个特定单位为其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这个特定单位就称为会计主体,也叫做会计实体。
93.持续经营——也称继续经营,是企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既不会停业,也不会被兼并或破产,并以现有的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或扩大的经营规模和扩大的经营范围)持续不断地进行经营运作。
94.会计分期——是指将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会计期间。
95.货币计量——是指会计核算中对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采用统一的货币单位予以综合反映。
96.权责发生制原则——亦称之为应收应付制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按照收入已经实现,费用已经发生,并应由本期负担为标准来确认本期收入和本期费用。
97.配比原则——是指企业应将某一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为取得这些收入而支出的费用相互配比,并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98.实际成本原则——亦称之为历史成本原则,它是指企业对所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计量时,都要以经济业务事项实际发生时的取得成本或实际成本作为登记入账的依据。
99.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100.谨慎性原则——亦称之为稳健性原则,是指企业在处理含有不确定因素的经济业务时,必须谨慎从事,即只确认可以预见的损失和费用。
101.重要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102.收付实现制——亦称实收实付制,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以实际收到或支付款项为确认本期收入和本期费用的标准!
103.应计费用——是指那些在本期企业已经受益、但尚未支付款项的费用。
104.应计收入——是指本期已经实现而尚未实际收到款项的收入。
105.递延账项——是指虽然已收入或已付出款项,但是尚无法确定为已经实现的收入或已发生的费用。包括预付费用和预收收入。
106.预付费用——是指本期或前期已经支付款项,但因属于后续会计期间受益,故由后续会计期间负担的费用。
107.预收收入——是指本期已经收款入账,但由于尚未提供商品或劳务而没有实现的收入。
108.固定资产折旧——就是固定资产由于损耗而减少的价值。
109.固定资产减值——是指由于技术陈旧、损坏、市价持续下跌、长期闲置或其他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110.坏账损失——坏账是指企业不能收回的账款,企业因此而发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
111.直接转销法——是指当企业确认坏账实际发生时,作为损失计入当期期间费用,同时冲销应收账款及往来账户的一种坏账核算方法。
112.备抵法——是指在每一个会计期末估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并记入当期期间费用,同时记入“坏账准备“账户,待实际发生坏账时再予以冲销的一种坏账核算方法。
113.虚账户——是指损益类账户,即收入类和费用类账户。该类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在会计期末都应转至“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均无余额,因而又称为“临时账户”。
114.实账户——是指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该类账户在会计期末结账后,通常都有余额。这就是说这些余额必须结转下期,以便连续记录。因此,又称为“永久账户”。
115.会计核算形式——也称会计核算程序或账务处理程序,是指凭证和账簿组织、记账程序和方法相互结
合的方式。它是记账和产生会计信息的步骤和方法。
116.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是以直接根据各种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为特点的一种最基本的会计核算形式。
117.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又称记账凭证汇总表核算形式,是以定期将记账凭证按会计科目汇总,然后再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为主要特点的一种会计核算形式。
118.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是以先定期将一定期间内(如10天)所有的记账凭证汇总编制成汇总记账凭证,然后再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为主要特点的一种会计核算形式。
第四篇:基础会计学名词解释
1.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
2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具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打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3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月的方法和程序.,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或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
5‘持续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将破产清算。
6‘货币计量: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经营成果,或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都;通过货币计量予以综合反映,其他计量单位虽也要使用,但不占主要地位。
7‘有用性原则:又称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应当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会计提供的信息要同决策相关联。
8‘一贯性原则:是指各个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的方法和程序在不同会计期间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更,以便于对前后时期会计资料进行纵向比较.9‘配比原则:是指对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配合起来进行比较,在同一会计期间登记入账、以便计算本期损益.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企业应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入账时问;而不足按款项的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
11.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12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童,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
13所有者权益:(一般了解)是企业投资人汁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收入:指企业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提供他人使用本企业的资产而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现金(或其等价物)的流入,或债务的清偿
15.费用;指通过配比方式确认的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各种耗费这个定义是指狭义的费用,仅限于同提供商品和劳务有关的资产耗费,即营业费用。广义的费用、还包括投资损失、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费用。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其体内容即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的项目。
1?,账户: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工具,它应以会计科目作为它的名称,并其有一定的格式1
18.复式记账;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
19.简单会计分录:指一个账户借方只同另一个账户贷方发生时应关系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货的会计分录。
20,复合会计分录:指一个账户借方同几个账户贷方发生时万关系,或相反,一个账户贷方同几个账户借方发生对应关系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或多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21,实收资本:是指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它是企业所有者权益中的主要部分
22图定资产:一般是指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能在若干个生产周期中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的劳动资料,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析设备、工其器其等
23.“应付账款”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因采购材科而与供应单位发生的结算债务的增减变动的账户。
24.‘应收账款”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因销售产品应向购买单位收取货款的结算情况的账户。生产费用: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耗用.叫做生产费用。
26“生产成本”账户:是用来归集和分配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正确计算产品生产成本的账户
27.“制造费用”账户:是用来归集和分配企业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而发生各项间接生产费用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分摊期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
29.预提费用:是指预先分期计入各期成本、费用,但在以后才实际支付的费用
30.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功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3l.营业外收支:是指那些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收入和支出
32.账户的用途:是指设置和运用账户的目的,即通过账户记录提供什么核算指标
帐户的结构:是指在账户中如何登记经济业务,以取得所需要的各种核算指标,即帐户借方登记什么,贷方登记什么。
盘存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各项产物资和货币资金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的账户。
集合分配帐户:是用来归集和分配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个阶段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反映和监督有关费用计划执行情况以及费用奉陪情况的账户。
跨期摊提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应由几个会计期间共同负担的费用,并将这些费用在各个会计期间进行分摊和预提的账户。
备抵账户:亦称抵减账户,是用来抵减被调整账户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用来确定经济业务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和金额而填制的、作为登记账簿直接依据的会计凭证
账簿:是按照会计科目开设账户、帐页,用来序时、分类地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簿籍。(账薄又是积累、贮存经济活动情况的数据库)
序时账簿:亦称日记账,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
联合账簿:是指日记账和分类账结合在一起的账簿,如企业设的日记总账。
43,多栏式明细分类账:是根据经济业务特点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在一张帐页内按有关明细科目或明细项目分设若干专栏,用以在同一张帐页上集中反映各有关明细科目或明细项目的核算资料。
总账:是指按总账科目开设的账户,对总账科目的经济内容进行总括的核算,提供总括性指标
明细账:是指按照明细科目开设的账户,对总分类账的经济内容进行明细分类核算,提供具体而详细的核算资料。
平行登记:是指经济业务发生后,根据会计凭证,一方面要登记有关的总分类账,另一方面要登记该总分类账所属的各有关明细分类账户
47,结账:(理解)是指按照规定把一定时期(月份、季度、)内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登记入帐,并将各种账簿结算清楚,以便进一步根据账簿,以便编制会计报表。
帐证核时:是根据各种账簿记录与记账凭证及其所附的原始凭证进行核对。
帐帐核对:是指各种账簿之间的有关数字进行核对。
帐实核时:是指各种财产物资的账面余额与实存数额相核对。
会计核算形式:就是指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表和帐务处理程序相互结合的方式。也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帐务处理程序和记账程序。
日记总账:是日记账和分类账结合在一起的联合账簿,是将全部科目都集中设置在一张帐页上,以记账凭证为依据,对所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进行序时登记,月末将每个科目借、贷方登记的数字分别合计.并计算出每个科目的月末余额。
财产清查:就是通过对财产物资现金的实地盘点和对银行存款、债券债务的查对.来确定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债权债务的实存数,并查明账面结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永续盘存制:亦称账面盘存制,采用这种方法,平时对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加数和减少数,都要根据会计凭证连续计入有关账簿,并且随时结出账面余额。
实地盘存制:采用这种方法,平时只根据会计凭证在账簿中登记财产物资的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到月末,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盘点,根据实地盘点所确定的实存数,倒挤出本月各项财产物资的减少数
未达帐项:是指由于企业与银行之间对同一项业务,由于取得凭证的时间不同,导致记账时间不一致、而发生的一方已取得结算凭证已登记入账,而另一方由于尚未取得结算凭证尚未入账的款项。
会计报表:是以日常核算资料为主要依据编制的.用来集中、概括地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等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成本费用的书面文件。
资产负债表:是总括反映企业一定日期(月末、季末或年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会计报表,是月报表,静态
权益表:亦称利润表,是总括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季度或月份)内利润(或亏损)的实际形成情况的会计报表.是月报表。
60‘会计工作的组织:是据会计工作的特点,制定会计法规制度,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工作人员、以保证合理、有效地进行会计工作。
第五篇:“基础会计学”名词解释
“基础会计学”名词解释
1.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
2.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具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3.会计:(理解)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或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
5.持续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将破产清算。
6.货币计量: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经营成果,或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都通过货币计量予以综合反映,其他计量单位虽也要使用,但不占主要地位。
7.有用性原则:又称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应当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会计提供的信息要同决策相关联。
8.一贯性原则:是指各个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的方法和程序在不同会计期间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更,以便于对前后时期会计资料进行纵向比较。
9.配比原则:是指对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配合起来进行比较,在同一会计期间登记入账,以便计算本期损益。
10.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企业应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入账时间,而不是按款项的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
11.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12.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
13.所有者权益:(一般了解)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14.收入:指企业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提供他人使用本企业的资产而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现金(或其等价物)的流入,或债务的清偿。
15.费用:指通过配比方式确认的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各种耗费。这个定义是指狭义的费用,仅限于同提供商品和劳务有关的资产耗费,即营业费用。广义的费用,还包括投资损失、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费用。
16.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即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的项目。
17.账户: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工具,它应以会计科目作为它的名称,并具有一定的格式。
18.复式记账: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
19.简单会计分录:指一个账户借方只同另一个账户贷方发生对应关系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20.复合会计分录:指一个账户借方同几个账户贷方发生对应关系,或相反,一个账户贷方同几个账户借方发生对应关系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或多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21.实收资本:是指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它是企业所有者权益中的主要部分。
22.固定资产:一般是指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能在若干个生产周期中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的劳动资料,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23.“应付账款”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因采购材料而与供应单位发生的结算债务的增减变动情况的账户。
24.“应收账款”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因销售产品应向购买单位收取货款的结算情况的账户。
25.生产费用: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耗用,叫做生产费用。
26.“生产成本”账户:是用来归集和分配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正确计算产品生产成本的账户。
27.“制造费用”账户:是用来归集和分配企业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而发生各项间接生产费用。
28.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分摊期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
29.预提费用:是指预先分期计入各期成本、费用,但在以后才实际支付的费用。
30.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31.营业外收支:是指那些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收入和支出。
32.账户的用途:是指设置和运用账户的目的,即通过账户记录提供什么核算指标。
33.账户的结构:是指在账户中如何登记经济业务,以取得所需要的各种核算指标,即账户借方登记什么,贷方登记什么。
34.盘存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各项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的账户。
35.集合分配账户:是用来归集和分配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个阶段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反映和监督有关费用计划执行情况以及费用分配情况的账户。
36.跨期摊提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应由几个会计期间共同负担的费用,并将这些费用在各个会计期间进行分摊和预提的账户。
37.备抵账户:亦称抵减账户,是用来抵减被调整账户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
38.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39.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用来确定经济业务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和金额而填制的,作为登记账簿直接依据的会计凭证。
40.账簿:是按照会计科目开设账户、帐页,用来序时、分类地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簿籍。(账簿又是积累、贮存经济活动情况的数据库)
41.序时账簿:亦称日记账,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
42.联合账簿:是指日记账和分类账结合在一起的账簿,如企业设的日记总账。
43.多栏式明细分类账:是根据经济业务特点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在一张帐页内按有关明细科目或明细项目分设若干专栏,用以在同一张帐页上集中反映各有关明细科目或明细项目的核算资料。
44.总账:是指按总账科目开设的账户,对总账科目的经济内容进行总括的核算,提供总括性指标。
45.明细账:是指按照明细科目开设的账户,对总分类账的经济内容进行明细分类核算,提供具体而详细的核算资料。
46.平行登记:是指经济业务发生后,根据会计凭证,一方面要登记有关的总分类账,另一方面要登记该总分类账所属的各有关明细分类账户。
47.结账:(理解)是指按照规定把一定时期(月份、季度、)内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登记入账,并将各种账簿结算清楚,以便进一步根据账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
48.帐证核对:是根据各种账簿记录与记账凭证及其所附的原始凭证进行核对。
49.帐帐核对:是指各种账簿之间的有关数字进行核对。
50.帐实核对:是指各种财产物资的账面余额与实存数额相核对。
51.会计核算形式:就是指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表和帐务处理程序相互结合的方式。也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帐务处理程序和记账程序。
52.日记总账:是日记账和分类账结合在一起的联合账簿,是将全部科目都集中设置在一张帐页上,以记账凭证为依据,对所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进行序时登记,月末将每个科目借、贷方登记的数字分别合计,并计算出每个科目的月末余额。
53.财产清查:就是通过对财产物资现金的实地盘点和对银行存款、债权债务的查对,来确定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债权债务的实存数,并查明账面结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54.永续盘存制:亦称账面盘存制,采用这种方法,平时对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加数和减少数,都要根据会计凭证连续计入有关账簿,并且随时结出账面余额。
55.实地盘存制:采用这种方法,平时只根据会计凭证在账簿中登记财产物资的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到月末,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盘点,根据实地盘点所确定的实存数,倒挤出本月各项财产物资的减少数。
56.未达帐项:是指由于企业与银行之间对同一项业务,由于取得凭证的时间不同,导致记账时间不一致,而发生的一方已取得结算凭证已登记入账,而另一方由于尚未取得结算凭证尚未入账的款项。
57.会计报表:是以日常核算资料为主要依据编制的,用来集中、概括地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等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成本费用的书面文件。
58.资产负债表:是总括反映企业一定日期(月末、季末或年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会计报表,是月报表,静态。
59.损益表:亦称利润表,是总括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季度或月份)内利润(或亏损)的实际形成情况的会计报表,是月报表。
60.会计工作的组织:是根据会计工作的特点,制定会计法规制度,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工作人员,以保证合理、有效地进行会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