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对口升学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习题

时间:2019-05-15 00:39: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对口升学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习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对口升学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习题》。

第一篇:2018年对口升学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习题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税收:

2、信用:

3、货币流通:

4、政府预算:

5、资本市场: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下列不属于“税收三性”的是()。A.无偿性 B.强制性

C.灵活性

D.固定性

2、财政的最基本职能()。A.分配职能 B.调控职能

C.经济发展职能

D.经济稳定职能

3、在我国财政收入形式中,居第一位的是()A.税收收入 B.债务收入

C.其他收入

D.国有资源经营收入

4、社会集团购买力属于()。A.个人消费 B.社会消费

C.社会补偿

D.社会积累

5、财政支出按()分为经常性支出和建设性支出。A .国家职能

6、营业税属于()A .流转税 B.所得税

C.行为税

D.特定目的税 B.经济性质

C.支出用途

D.支出预算管理方法

7、对文教科卫等行政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投资为()A.生产性投资 B.非生产性投资

C.社会消费投资

D.消费性投资

8、反映基本建设规模的综合指标是()A.基本建设投资额 B.为下年度储备资金 C.基本建设拨款额 D.上年度结余资金

9、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是按照各级政府的(),确定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 A.财力 B.事权

C.财权

D.责权

10、一定时期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是()A.财政集中率 B.剩余产品率

C.财政收入规模

D.财政收入率

11、从理论上讲,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债券的价格会()。A.不变 B.上升

C.下降

D.不确定

12、按资金的偿还期限分,金融市场可分为()。A.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C.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B.同业拆借市场和长期债券市场 D.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13、李江以 10500的价格购买了一张到期本息 12500的债券,期限 3年,其到期收益率为()A.5.33% B.6.35%

C.15.75%

D.28%

14、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通过()刺激总需求的增长。A.增收减支 B.增收增支

C.减收减支

D.减收增支

15、下列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的是()A.政府经济援助 B.政府贷款

C.银行头寸调拨

D.外汇买卖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 14分)

1、影响货币需要量的因素主要有()。A.商品流通速度 B.货币流通速度

C.商品价格水平

D.待实现商品数量

2、保险的职能有()A.分摊损失 B.经济补偿

C.收入分配

D.社会稳定

3、下列结算方式同城异地都可使用的是()A.商业汇票 B.银行汇票

C.托收承付

D.委托收款

4、金融市场的功能有()。A.融通资金 B.积累资金

C.宏观调控

D.优化资源配置

5、下列属于资本市场的是()A.同业拆借市场 B.股票市场

C.债券市场

D.证券投资基金市场

6、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性主要表现在()的自动调节。A.税收 B.转移性支付

C.债券

D.国有资产经营收入

7、决定一国货币供给的基本因素有()A.银行信贷收支 B.经济发展状况

C.财政收支状况

D.国际收支状况

四、判断题(每题 1分,共 10分)

1、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共同致富。()

2、信用与债权债务是同时发生的,是借贷活动这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3、财政支出按最终用途分类便于分析国民经济中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

4、基本建设投资额和拨款额在是否一致,受上年度结余资金和为下年度储备资金两因素影响。()

5、国债收入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发行债券取得的收入。()

6、组织和管理政府预算的法律依据是国家的方针、政策。()

7、在整个金融机构体系中,只有商业银行拥有货币的发行权。()

8、一般说来通货膨胀有利于债权人而不利于债务人。()

9、一国货币贬值,有利于本国商品出口,不利于外国商品进口。()

10、保险基金是投保人所缴纳的保险费总和,是保险公司最大的负债项目。()

五、简答题(共 21分)

1、财政的概念及其一般特征(5分):

2、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有那些(5分):

3、财政政策工具对宏观和微观经济调控作用(11分):

六、分析题(20分)

1、张新存入银行 10000元,年利率为 5%,期限为 3年,分别用单利和复利计算出到 期时银行应付给张新的本金和利息一共是多少?(6分)

2、通货膨胀使得中国已经不平等的收入分配结构更加不平等。人们都知道通货膨胀会降低消费者的实 际生活水平。但是很多人并不十分清楚, 通货膨胀对低收入民众的生活的冲击最大。低收入民众只有 工资收入(或者养老金收入),而工资收入的增长不仅总是在落在通货膨胀之后,而且上涨的幅度永远 也比不上物价上涨的幅度。这就为什么普通劳动者总是在通货膨胀面前感到完全无能为力。

通货膨胀给投资和消费带来的巨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将使得中国本来已经扭曲的经济结构 更加扭曲。商品的价格应该是市场对生产者发出的信号, 生产者根据这个信号来掌握市场对自己产品的 需求, 从而相应地提高或者减少生产规模, 以保证各种社会经济资源能够得到更好地运用。但是在通货 膨胀的情况下, 一种商品价格的上涨, 并非是由于市场的真正需求的上涨, 而只是由于生产者的投机冲 动或者消费者对价格进一步上涨的恐慌造成的。由于并不是每一个生产者都能掌握 市场的全面信息, 因此这种由不确定性带来的投机和恐慌很可能推动没有根据的进一步的投资冲动。如果中国政府不能有 效迅速地制止这一轮通货膨胀,人们将在若 干年后发现,中国长期累积的过度投资和生产能力过剩的 现象将更加严重。中国调整宏观经济结构的努力将更加困难。通货膨胀不仅将使得中国经济长期无法摆脱在国际分工中的这种低端地位, 甚至有可能使得中国在 与其他劳动密集型经济在争夺国际市场份额的竞争中败北。(1)试分析通货膨胀对社会的影响(8分)。(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如何应对通货膨胀(6分)。

第二篇:财政与金融习题2

《财政与金融》第二单元习题

班级:学号: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1、属于消费性支出的是()。

A、基本建设支出 B、科技三项费用 C、国防支出 D、城市维护建设费

2、属于积累性支出的是()。

A、行政管理费 B、挖潜改造资金支出 C、国防支出 D、基本建设支出

3、下列支出中,属于购买支出的是()。

A、国防支出 B、抚恤事业费支出 C、自然灾害救济费支出 D、补贴支出

4、财政补贴从性质上看,属于()。

A、补偿性支出 B、购买性支出 C、转移性支出 D、消费性支出

5、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社会福利B、社会保险C、社会救济D、一部分民政福利服务

6、国防应采取()供应方式。

A、私人B、政府预算C、混合D、公共生产

7、教育应采取()供应方式。

A、私人B、政府预算C、混合D、公共生产

二、多项选择题

1、国防支出的内容包括()。

A、国防费B、国防科研事业费C、民兵建设费

D、公安业务费E、国防工程专项支出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投资的范围主要应包括()。

A、公益性投资B、区域性投资C、基础性投资

D、部分重要的竞争性投资E、大部分盈利性投资

3、下列公共支出中属于消耗性支出的有()。

A、国防支出B、环保和自然资源支出C、债务利息支出

D、教育支出E、外交事务支出

三、填空题

1、按经济性质分,财政支出可分为消耗性支出和。其中消耗性支出又包括和投资性支出。

2、财政投资是以以

3、国家财政就企业支付的某些银行贷款利息提供的补贴称为。

4、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规律称为定律,它是由

5、在成本效益分析中,对没有市场价格的产品或劳务的估价叫价格。

6、政府为了开展公务活动和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选中了供应商,并与之签订了购货合同,这种政府支出行为就是。

四、简述

教材P41第1、4、5题。

第三篇:银行金融基础知识习题与答案

银行招聘考试金融基础知识习题与答案

一、填空题

1.货币在商品经济中执行着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等五大职能。

2.信用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转移。

3.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表现在:优化资源配置、节省流通费用、调节生产消费、调节宏观经济。

4.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是财富的分配形式,也是借贷资本的价格。

5.利息率的表示方式有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亦称年息率、月息率和日息率。

6.金融市场交易的主体即金融市场的交易者,一般包括企业、政府、金融机构和个人。

7.商业银行的职能是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和金融服务职能。

8.银行业务主要有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三大类。

9.结算业务是由 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衍生出来的一种业务,结算业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结算工具 和结算方式。

10.从经济关系上讲,保险是一种补偿制度;从法律上讲,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

11.保险的特征是 互助性、经济性、法律性和科学性。

12.只有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形成货币需求:一是必须有能力获得或持有货币,二是必须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持其资产。

13.在我国,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 和 消费需求膨胀是我国总需求膨胀的四个因素,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交织、共同作用而引发通货膨胀。

14.中央银行通过执行货币政策并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 货币供应量,使之 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最终达到实现社会总供给平衡之目的。

15.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使用,一般有四类组合模式,即“双紧”政策、“双松”政策和“紧财政松货币”政策、“紧货币松财政”政策。

16.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内容包括 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平衡项目三大类。

17.国际金融机构大致可分为全球性国际金融组织和区域性国际金融组织。

二、名词解释题

1.货币: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2.商业信用:企业单位之间由于商品交易而发生的商品赊销赊购行为

3.国际信用:一切跨国的借贷关系,信贷活动

4.利息:货币持有者因贷出资而从借款人那获得超出本金的那部分金额

5.官方利率: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制定的,各银行都必须执行的各种利率

6.期货市场:交易双方达成协议或成交后,不立即交割,而是在未来一定时间交割的场所

7.商业银行:以吸收社会公共存款为其主要资金来源,以发放贷款为其主要资金运用,为客户提供多种服务的金融机构

8.信用放款:银行完全根据借款人的信用,即借款人的品德和财务状况,预期未来收益及过去的偿债记录而发放的、无须提供任何抵押作为担保的一种贷款

9.保险市场:进行保险商品交易的场所或领域的总称

10.责任保险:以被保险人依法应承担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或经过特别约定的合同责任作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11.通货膨胀:货币供应过多,超过对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要,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12.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或控制货币

供应量或货币总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或措施的总称

13.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

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的一种货币政策手段

14.市场汇率:本国外汇市场上完全由供需关系所决定的交易货币的汇率

15.国际储备:一国政府为满足对外支付需要和维持本国货币稳定而持有的可自

由兑换的一些国际流动资产

三、判断题

1.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X)

2.在信用制度发达的国家,货币收付绝大部分采用现金形式。(X)

3.支付手段职能是由流通手段职能发展而来,又是以贮藏手段职能的存在为前

提。()

4.商业信用最典型的形式是贷款。(X)

5.商业银行是整个信用的基础。()

6.从理论上讲,股票集资体现的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X)

7.从利息来源上看,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8.当通货膨胀率等于零时,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

9.在现代经济中,利率作为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市场利率在整个利率体

系中处于主导作用。(X)

10.交易所是最典型、最规范、最重要的金融市场的组织形式。()

11.证券行市与证券收益成反比,与市场利率成正比。(X)

12.我国成立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采用会员制的组织形式。

()

13.在整个金融机构体系中,惟有中央银行拥有货币发行权。()

14.商业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主干,是最早出现的现代银行机构。()

15.我国政策性银行的金融业务只接受中央银行的指导和监督。(X)

16.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资产流动性比例不得高于25%。(X)

17.银行汇票是由企业签发的一种票据,适用于企业先发货后收款或双方约定延

期付款的商品交易。(X)

18.中央银行从事资产负债活动,但不以盈利为目的。()

19.保险标的可以是物,也可以是权益、责任、信用或人的身体。()

20.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都是以无形的经济利益为标的的财产保险,其承保的风

险均为信用风险。()

21.社会保险不仅包括财产保险、责任保险,还包括生育保险、医疗保险、失业

保险。(X)

22.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并决定货币流通,而货币流通则是商品流通的实

现形式。()

23.货币供应量主要是一个受经济机制诸多因素影响而自行变化的外生变量。

()

24.通货紧缩是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也是一种实体经济现象。(X)

25.充分就业率意味着失业率为零或是100%的就业。(X)

26.再贴现政策是西方的中央银行最早拥有的政策工具。()

27.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的两大重要政策手

段。(X)

28.世界上有近100种可自由兑换货币,人民币也是自由兑换货币。(X)

29.判断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平衡主要看补偿性交易和自主性交易。(X)

30.世界银行在安排贷款时,把支持农业、农村发展放在第一位。()

四、单项选择题

1.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称为(价值)。

A.交换价值B.使用价值C.价值D.货币价值

2.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

A.价值B.价格标准C.价格D.磨损公差

3.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可以是不足值的铸币,甚至是由完全没有价值的(货

币符号)来代替。

A.价值符号B.货币符号C.信用符号D.商品符号

4.信用的产生与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发展密切相关。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

5.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是(发行公债、国库券)。

A.发行专项债券B.发行金融债券

C.发行公债、国库券D.财政透支

6.出口商品以延期付款的方式向进口商提供的信用是(合作信用)。

A.合作信用 B.股份信用 C.国际商业信用 D.国际金融机构信用

7.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在整个利率体系上处于主导作用的利率是(固定利率)。

A.市场利率 B.官方利率C.固定利率D.浮动利率

8.将利率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划分依据是(按利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A.按利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B.按借贷期内利率是否调整

C.按借贷期限的长短D.按利率管理体制

9.金融机构将所持有的已贴现票据向中国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时所采用的利率,是(再贴现利率)。

A.再贷款利率B.再贴现利率C.存款准备金利率 D.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

10.金融市场最基本的功能是(融通资金)。

A.资源配置B.融通资金C.宏观调控D.经济反映

11.将金融市场划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依据是(金融交易场所和空间)。

A.金融交易的程序B.金融交易的业务内容

C.金融活动的范围D.金融交易的场所和空间

12.金融工具的流动性是指(金融工具在短时间内迅速变现而在价值上不受损失的能力)。

A.金融工具在短时间内迅速变现而在价值上不受损失的能力

B.金融工具的本金和预期收益的安全保证程度

C.金融工具能够定期地给持有者所带来的收益

D.金融工具所载明的到期偿还本息义务和期限

13.中央银行首要和最基本的职能是(政府的银行)。

A.政府的银行B.发行的银行C.银行的银行D.金融管理的银行

14.在我国负责对证券业和期货业监管的机构是(中国证监会)。

A.中国银监会B.中国证监会C.中国保监会D.中央金融工委

15.与银行信贷、保险并称为现代金融业的三大支柱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证托

投资公司)。

A.证券机构B.财务公司C.金融租赁公司D.信托投资公司

16.商业银行经营中应当坚持的、也是最基本的准则是(安全性)。

A.效益性B.安全性C.流动性D.盈利性

17.同业拆借是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A.资产业务B.负债业务C.中间业务D.资金运用业务

18.经批准首家开展网上个人银行业务,成为国内首先实现全国联通“网上银行”的商业银行是招商银行

19.以各种形态的财产作为保险标的的保险,是(财产保险)。

A.社会保险B.财产保险C.责任保险D.人身保险

20.保险业务管理的首要内容是(展业管理)。

A.承保管理B.理赔管理C.展业管理D.再保险管理

21.一艘保额为3000000美元的轮船沉没,保险人如数赔偿后合同即告终止。这

属于(履约终止)。

A.期满终止B.履约终止C.协议终止D.违约终止

22.能够改变货币乘数的货币政策工具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A.再贴现率B.公开市场业务C.利率或汇率 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3.如果货币需求量与货币供给量不适应,就会出现货币失衡的状态,若出现货

币供小于求,则表现为(通货紧缩)。

A.货币均衡B.通货膨胀C.通货紧缩D.“滞涨”局面

24.治理通货紧缩主要采取(扩张政策)。

A.扩张性政策B.紧缩性政策C.增加商品供应量D.物价收入管制

25.货币政策所包含的首要内容是(货币政策目标)。

A.货币政策工具B.货币政策目标 C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 D货币政策的效应

26.货币政策目标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

A.矛盾B.一致C.正相关D.互不相关

27.公开市场业务属于(一般性政策工具)。

A.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B.选择性政策工具

C.直接信用控制工具D.间接信用控制工具

28.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称为(外汇)。

A.汇价B.外汇牌价C.外汇D.外汇行市

29.决定和影响两国货币汇率的最主要因素是(一国的经济状况)。

A一国国际收支状况B一国纸币流通状况 C一国的经济状况D一国的利率状况

30.一国国际储备中最坚实的一部分是(黄金储备)。

A.外汇储备B.黄金储备C.储备头寸D.特别提款权

五、多项选择题

1.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ABCDE)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

2.信用具有以下特征(AB)

A.以相互信任为基础 B.以还本付息为条件

C.以最大收益为目标D.有特殊的运动形式

E.以所有权与使用权相统一的资金为标的3.银行信用的主要形式有(CD)

A.信用卡 B.信用证C.吸收存款 D.发放贷款 E.代理保险

4.按借贷期限的长短不同,利率分为(AB)

A.长期利率B.短期利率C.实际利率 D.名义利率 E.官方利率

5.金融市场交易的主体可以是(ABCDE)

A.企业B.政府 C.个人 D.金融机构E.中央银行

6.决定股票收益率的因素有(ACE)

A.利率B.汇率C.购买价格D.货币供应量E.股利分配

7.下列银行中属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是(ABCDE)

A.交通银行B.深圳发展银行C.中信实业银行 D.中国光大银行E.中国民生银行

8.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原则是(ABC)

A.盈利性B.安全性 C.流动性能D.可转换性E.计划性

9.对借款人信用分析主要包括(ABCDE)

A.品德B.才能C.资本D.担保E.事业的连续性

10.保险合同具有以下特点(ABCE)

A.保险合同是保障性合同 B.保险合同是附合合同

C.保险合同是双务合同D.保险合同是单务合同

E.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的合同

11.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主要区别表现在(ABCD)

A.形态变化不同B.流通方向不同 C.流通范围不同 D.决定的因素不同

E.流通速度不同

12.一定时期决定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要量的因素有(ABCD)

A.商品数量B.商品的价格 C.商品的价格总额D.货币流通速度E.货币的价格

13.就整体而言,货币政策目标包括(ABCD)

A.物价稳定 B.充分就业C.经济增长 D.国际收支平衡 E.商品流通迅速

14.根据外汇与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关系,外汇可分为(CD)

A.贸易外汇 B.非贸易外汇C.硬货币D.软货币E.自由外汇

15.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有(ABCDE)

A.一国经济状况B.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C.一国的货币流通状况

D.一国的利率水平E.一国的中央银行干预

六、问答题

1.简述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管理形式,是规范货币

行为的准则。

(1).货币材料。货币材料就是规定一国货币用什么物质作为其材料。以不同的物质作为本位货币材料,就形成了不同的货币本位制,即货币制度。

(2).货币单位。指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及其所包含的价值量

(3).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规定各种通货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是

一国货币制度的重要内容。一国的通货可以分为主币和辅币,他们各有不同的铸

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4).准备制度。为了稳定货币,各国货币制度中都包含有准备制度的内容。

2.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哪些?

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1).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2).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3).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4).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等。

3.简述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1)金融市场交易的主体。金融市场交易的主体即金融市场的交易者,一般包括企业、政府、金融机构和个人。

(2)金融市场交易的客体。金融市场交易的客体,即货币资金。

(3)金融市场交易的媒介。金融市场交易的媒介,即金融市场工具。

(4)金融市场交易的价格。金融市场交易的价格,即利率。

(5)金融市场交易的组织形式。金融市场的组织形式是指把参与代表货币资金的金融工具联系起来,组成买方和卖方进行交易的方式,主要有交易所交易方式和场外交易方式两种。

4.简答中央银行的业务原则。

(1)中央银行不经营一般的银行业务。中央银行只同商业银行发生业务关系,原则上不经营一般银行业务。因为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在金融活动中拥有各种特权,这就决定它不同一般的金融机构进行竞争,否则,就无法实现其对金融机构的调节和控制,难以完成它所承担的根本任务。

(2)中央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中央银行在业务活动中,既要管理金融活动,又要推动金融发展,这就决定了它在金融体系中必然居于领导地位。同时,中央银行对调节货币流通,保证货币流通的正常与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负有责任,这也就决定中央银行绝不能以盈利为目的。

(3)中央银行不支付存款利息。中央银行的存款主要是财政存款和商业存款交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往来户存款。财政存款,是中央银行代理国家金库,属于保管性质;存款准备金和往来户存款,是中央银行集中存款储备和便于清算,属于调节和服务性质。而且中央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故对存款一般不支付利息。得我国目前规定对存款准备金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尚需支付较低的利息。

(4)中央银行资产具有较大的流动性。中央银行为了使货币资金能灵活调度,及时运用,必须保持本身的资产具有较大的流动性,不宜投资于长期性资产。

5.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组合运用方式有哪几种?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使用,一般有四为四类组合模式:即“双紧”政策、“双松”政策、“紧财政松货币”政策、“紧货币松财政”政策。

(1)“双紧”政策:紧的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增加税收、削减财政支出规模等,来抑制消费与投资、抑制社会总需求。紧的货币政策主要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利率等来增加储蓄,减少货币供给,抑制社会投资和消费需求。

(2)“双松”政策:松的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减少税收或扩大支出规模,来增加社会总需求。松的货币政策主要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利率等来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给。

(3)“紧财政松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松的货币政策可以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这种政策组合将就是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

(4)“紧货币松财政”政策:紧的货币政策可以避免过度的通货膨胀;松的财政政策可以刺激需求,对克服经济萧条较为有效。这种政策组合,有利于保持通货的基本稳定和经济的适度增长。但长期运用这种政策,会积累大量的财政赤字。

第四篇:《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会计类专业 《财政与金融基础》课程标准

一、适应对象:

初中起点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学生。

二、课程性质: 《财政与金融基础》是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会计类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中初级会计人员从事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所必需的财政、金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经济政策及分析与运用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职业道德观念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本课程定位为:

一个认知: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对财政与金融知识的认知问题,培育学生对学习财政与金融知识的兴趣,了解社会实践中的财政、金融现状和在专业工作、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表现。两个基础:即本课程一方面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另一方面是会计类岗位职业专业综合能力的养成课程。

三个基本:即本课程教学内容主体是财政与金融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能力。

四个目标:本课程应实现认知专业知识;夯实专业基础;履行岗位技能;具备观察、理解能力等四个教学目标。

三、课程改革指向: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本课程教学内容知识性、专业性太强,长期以来存在:

1、教学目标的单一性-----财政、金融、税收等知识的认知和把握。缺乏能力的训练。

2、教学内容的选择层次性弱------本科、大专、中专等不同层次的教育内容选择性不明显,无职业教育特色。

3、学生学习难度太大,不易理解,学习无兴趣,被动学习的局面相当普遍。

4、教学方法单一,创新性弱,考核评价方式不以创新。

(二)课程改革指向:

1、重点突出、降低起点、重构基础、反映前沿。

2、教学目标定位: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知识、素质、态度、职业准备的培养定位,调整教学培养目标。体现了认知和能力训练的教学要求。

3、符合职业技能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明确知识教学体系和能力教学训练体系。使教学内容具有可读性、趣味性、实践性。尽量形成综合化或模块化教学内容结构,具有层次性。

4、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便于增强学生自学的趣味。

5、开发“以格式变化为切入点,以认知和能力训练为核心,构建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体系为主线,以体现时代性、立体性和动态性为要求、达到以学生为主体、有所创新、有所特色”的新教材。格式要具有创新性。

6、促进教学形式的变化

四、参考学时:

72学时

五、学分:

4学分

六、课程目标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知识、素质、态度、职业准备的培养定位,本课程教学目标为:

(一)知识教学目标:

1.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认知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财政支出的主要用途。

2、认知税收的定义;税收基本特征;税收要素与分类;中国现行税制

3.理解金融的基本概念;货币流通的基本内容;信用形式;现行金融体系及构成;认知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

4.认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二)能力培养目标-

1.能运用财政的基本理论初步分析财政政策、方针、法规的变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2.能正确把握商业银行与企业、单位的关系。3.初步具备运用所学金融基础知识,进行存贷款业务、保险业务、证券等业务操作的能力。4.能运用金融的基本理论初步分析货币政策、金融法规的变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5.具有分析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形势变化对企业、单位财务状况影响的能力。(三)专业思想教育目标:

1.具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2.关心国家大事,初步具有观察社会经济生活变化,分析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对现实影响的能力;

七、课程设计思路:

(一)本课程的设计总体要求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需要为主线,以构建单元、模块课程为主题,以会计岗位从业需要为主要考核依据,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要求,尽可能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

(二)形成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体系两条主线,体现认知和能力训练的教学要求。知识体系----由基本知识(正文)、扩展知识(知识连接)、趣味知识等组成:

1、在保持专业知识系统性的基础上,以认知为原则,降低基本知识的量和难度,降低掌握要求;适当扩大了解的知识含量。

2、体现知识的时代性,将最新的知识融入教学。

3、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大胆的调整教学知识结构。尽可能减少理论内容,回避未定论的理论知识;

能力训练体系-----由资料体系、学习指导等组成:

1、训练阅读财经新闻、政策资料能力;(潜移默化)

2、专业分析和认知能力

3、实现仿真训练

4、实现开放式思考能力的训练;

5、解释佐证专业知识。

(三)按照“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使课程内容具有实践性、层次性、趣味性”的教学组织要求,开发与本课程标准相适应的“理实一体化”、模块化、立体化教材,是教材具有先进性。

(四)建议本课程实行模块化学分结构,学生完成不同的学习项目的模块后,即可取得相应学分。

(五)学习程度用语主要使用“认知”、“理解”、“能”、“会”等用于来表述。“认知”用于表述事实性现象或知识的学习程度;“理解”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能”和“会”用于表述技能的学习程度。

八、课程内容纲要 单元一财政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1、认知财政的含义和一般特征,了解财政与政府、财政与经济的关系;理解财政的职能;能运用财政的基本知识观察社会经济现象。

2、认知我国财政的形式和分类,了解我国财政财政收入合理规模确定标准,理解我国收入的基本特征。能运用财政收入的基本知识观察财政实践现象。

3、把握我国财政支出的分类、依据、重点、范围、形式,了解我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相关内容。具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理解我国财政支出的现状和特征的能力。

4、认知我国政府预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政府收支范围及其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划分,历届政府预算的不同分类,了解我国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具有阅读和理解政府预决算的专业基本能力。

(二)学习任务: 模块一:财政基础 参考学时

学习目标

认知财政的含义和一般特征,了解财政与政府、财政与经济的关系;理解财政的职能;能运用财政的基本知识观察社会经济现象。

相关知识

基本知识:

财政是什么?财政与政府、财政与经济分别有何关系?财政的一般特征是什么?财政的职能有哪些? 扩展知识:

私人需要、财政产生和发展、财政观点、效率与公平、资源配置

能力训练

阅读所给的财政资料和案例,培养阅读财政经济性新闻和资料的兴趣和能力。

考核建议

知识理解的测试、案例资料中知识点的分析。

模块二:财政收入 参考学时

学习目标

认知我国财政的形式和分类,了解我国财政财政收入合理规模确定标准,理解我国收入的基本特征。能运用财政收入的基本知识观察财政实践现象。

相关知识

基本知识:

我国财政收入有哪些形式,其中主要的形式是什么;我国是如何确定财政收入合理规模的;国债收入的特征是什么。扩展知识:

财政收入的发展史,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债发展史,财政赤字机弥补。

能力训练

我国财政收入的现实资料和案例,我国国债发展情况的资料和案例

考核建议

知识理解的测试、案例资料中知识点的分析。

模块三:财政支出 参考学时

学习目标

把握我国财政支出的分类、依据、重点、范围、形式,了解我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相关内容。具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理解我国财政支出的现状和特征的能力。

相关知识

基本知识:

我国财政目前支出的重点和范围;我国财政支出的原则;我国财政支出的具体内容;财政支出的相关理论知识;

财政支出、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制度、财政补贴。扩展知识:

弹性经济学在财政支出中的运用,贫富差距与财政

能力训练

我国财政支出的现实资料和案例

考核建议

知识理解的测试、案例资料中知识点的分析。

模块四:政府预算 参考学时

学习目标

认知我国政府预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政府收支范围及其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划分,历届政府预算的不同分类,了解我国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具有阅读和理解政府预决算的专业基本能力。

相关知识

基本知识:

政府预算的含义及其分类;政府收支分类的改革;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政府预算、复式预算、绩效预算、部门预算、政府决算、预算管理体制、分税制。扩展知识:

政府预算发展简史,预算,国家金库制度,预算管理体制概念。

能力训练

我国政府预算的现实资料和案例,政府预算的改革动态资料

考核建议

知识理解的测试、案例资料中知识点的分析。

单元二税收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1、掌握我国税收制度体系,熟悉我国现行的主要税收种类,理解税收的特征和作用,了解税负转嫁的基本知识。

2、把握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制的基本实务。

3、认知国际税收的基本知识。

(二)学习任务: 模块一:国家税收 参考学时

学习目标

掌握我国税收制度体系,熟悉我国现行的主要税收种类,理解税收的特征和作用,了解税负转嫁的基本知识。

把握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制的基本实务。

相关知识

基本知识:

税收的特征、税制构成要素的定义及具体内容;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的基本内容和区别;我国的税收体系。税收制度、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税收负担。扩展知识:

我国税收发展简史,税与费,纳税人违章违法行为,关境与关税,不分税种历史

能力训练

我国税收的现实资料和案例,违税案例分析

考核建议

纳税计算测试、案例资料中知识点的分析。

模块二:国际税收 参考学时

学习目标

认知国际税收的概念,能分清国际税收与涉外税收的区别,了解税收管辖与国际重复征税的概念。

相关知识

基本知识:

国际税收的概念和特点,税收管辖权,国际重复征税,国际税收协定 扩展知识:

缔结国际税收协定参照范本

能力训练

反倾销税、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的现实资料和案例

考核建议

知识理解的测试、案例资料中知识点的分析。

单元三:金融基础知识

(一)学习目标:

1、认知金融的基本内容、货币制度的基本知识、利率的作用、金融机构体系;理解和掌握信用的主要形式、利率的主要种类、决定和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具备灵活与综合运用金融、信用、利率等重要概念来认知我国的金融实践活动的能力。

2、掌握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知识,认知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的关系、通货膨胀的概念和特征,理解我国的货币需求和供给的基本现状。具有初步认识和分析社会经济活动中货币政策、货币流通的信息和现象的专业技能。

3、掌握金融市场的含义和一般特征,认知金融市场的种类和功能。了解我国金融市场建设情况,具有能运用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观察社会金融实践现象的专业能力。

4、认知国际收支的基本内容、外汇的基本知识、理解和掌握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原理。初步具备灵活运用金融、汇率、国际收支等重要概念分析我国的国际金融实践活动的专业能力。

(二)学习任务: 模块一:金融概要 参考学时

学习目标

认知金融的基本内容、货币制度的基本知识、利率的作用、金融机构体系;理解和掌握信用的主要形式、利率的主要种类、决定和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具备灵活与综合运用金融、信用、利率等重要概念来认知我国的金融实践活动的能力。

相关知识

基本知识:

金融的概念、构成,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及性质,市场经济中利息率的本质,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职能。

金融、货币、信用、利息与利率、货币制度、纸币;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消费信用、国家信用;复利、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 扩展知识:

货币史,我国支票、信用卡种类,假币识别,三角债,利率工具,我国金融机构种类,我国部分银行发展史。

能力训练

我国货币、银行、利率的有关现实资料和案例

考核建议

知识理解的测试、案例资料中知识点的分析。

模块二:货币流通 参考学时 4

学习目标

掌握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知识,认知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的关系、通货膨胀的概念和特征,理解我国的货币需求和供给的基本现状。具有初步认识和分析社会经济活动中货币政策、货币流通的信息和现象的专业技能。

相关知识

基本知识:

信用货币制度下的货币流通规律,决定货币供给的因素,通货膨胀及其对经济的影响,通货紧缩的基本特征。

货币流通、货币供给、货币需求、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货币投放与回笼、抑制型通货膨胀、公开型通货膨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 扩展知识:

货币层次,先进的投放和回笼,银行结算体系,货币创造

能力训练

有关我国的历次通胀资料和案例,我国近期金融的新闻资料

考核建议

知识理解的测试、案例资料中知识点的分析。

模块三:金融市场 参考学时

学习目标

把握金融市场的含义和一般特征,认知金融市场的种类和功能。理解我国金融市场建设情况,具有能运用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观察社会金融实践现象的专业能力。

相关知识

基本知识:

金融市场是什么?货币市场的内容有哪些?我国目前有哪些金融市场?现状如何?资本市场的基本特征。

金融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发行市场、流通市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同业拆借交易、票据贴现、证券回购、股票、现货交易、期货交易、信用交易; 扩展知识:

家庭理财法,股票种类,成为股民必备,证券交易,外汇,黄金。

能力训练

我国证券市场的现实资料、新闻、趣闻和案例

考核建议

知识理解的测试、案例资料中知识点的分析。

模块四:国际收支 参考学时

学习目标

认知国际收支的基本内容、外汇的基本知识、理解和掌握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原理。初步具备灵活运用金融、汇率、国际收支等重要概念分析我国的国际金融实践活动的专业能力。

相关知识

基本知识: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包含哪些内容?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顺差、逆差?汇率?它对进出口有何影响?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资本流入和流出、资本项目;汇率、贸易管制、外汇储备; 扩展知识:

国际经济交易的划分,外汇储备。

能力训练

我国近期国际收支的新闻资料、案例资料

考核建议

知识理解的测试、案例资料中知识点的分析。

单元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一)学习目标:

1、把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2、认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

3、理解财政政策工具及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形式,4、能初步观察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背景和目标、分析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状态的专业能力。

(二)学习任务:

模块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参考学时

学习目标

把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认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

相关知识

基本知识: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概念及对经济的影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作用;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类别;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扩展知识:

财政政策简史,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再贴现。

能力训练

我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现实资料和案例

考核建议 知识理解的测试、案例资料中知识点的分析。

模块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参考学时

学习目标

认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的相关知识,理解几种协调配合的形式。有初步分析国家经济政策的能力。

相关知识

基本知识: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形式。双津、双松、一紧一松的配合方式。

能力训练

我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配合的相关现实资料和案例

考核建议

知识理解的测试、案例资料中知识点的分析。

八、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

1、教材编写定位: 《财政与金融基础》是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会计类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中初级会计人才从事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所必需的财政、金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经济政策及分析与运用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职业道德观念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2、教材编写目标要求:

教材要符合职业技能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明确知识教学体系和能力教学训练体系。要重点突出、降低起点、重构基础、反映前沿。

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使教材具有可读性、趣味性、实践性。尽量形成综合化或模块化教学内容结构,要有层次性。格式要具有创新性。

3、教材教学目标的定位: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知识、素质、态度、职业准备的培养定位,调整教材教学培养目标;

知识教学目标------基本知识(认知)、扩展知识、趣味知识 能力培养目标----阅读能力(基本)、分析能力、运用能力 专业思想教育目标---正确的态度取向:关心、爱国、大局

4、教材的编写思路和特色要求:

编写思路:以格式变化为切入点,以认知和能力训练为核心,构建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体系为主线,以体现时代性、立体性和动态性为要求、达到以学生为主体、有所创新、有所特色的编写目的。基本特色要求:教材文本由基本知识(正文)、扩展知识(知识连接)、趣味知识、资料体系、学习引导等组成。要使教材具备立体性和动态性和可读性;便于增强学生自学的趣味;促进教学形式的变化

形成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体系两条主线,体现了认知和能力训练的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与评价

1、教学方法按照案例教学要求,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多媒体、实践场地等教学手段。

2、教学评价采取模块评价、单元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知识考核和能力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三)资源准备

本课程实施需要下列资源:

1、税票、税单、财政部门有关资料、货币样票、真假货币、票据样式、股票样式等。

2、开发财政、税收、金融、外汇、国际收支等案例和资料、教师指导书、网络资源等。

3、要选择部分银行、证券公司、财税部门等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九、说明

1、该课程按照定位要求,采取单元模块模式组合教学内容体系,适应于不同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学生,不同层次之间可在教学内容中适当调整。

2、本课程所列扩展性知识和知识链接、资料系统主要是建立层次性教学内容体系,增加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丰富知识体系和认识考察财政、金融活动的能力。扩展知识和理论链接、资料系统一般不作为学习考查评价内容。

4、本课程所列的总学时、模块课时为建议课时,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的增减。建议课时包括课堂教学课时和实训课时,不包括考核课时。

第五篇:财政与 金融

财政与金融

财政的职能?

答:第一、资源配置只能;第二、收入分配职能;第三、经济稳定职能。增加财政收入的途径?

答:第一、发展经济、培育财源;第二、加强管理、堵塞漏洞;第三、提高财政收入的质量;第四、重视对滥收费行为的治理。

债券和股票的区别?

答:第一、性质不同;第二、持有人权利不同;第三、权益和风险不同。债券和股票的区别?

答:第一、中央银行是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工具;第二、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第三、中央银行是管理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中央银行的职能?

答:

(一)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二)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三)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四)中央银行是调节经济管理金融的特殊银行

8、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基本原则? 答:第一、不以盈利为目的;第二、不从事一般银行的业务活动;第三、不付存款利息;第四、保持资产最大的流动性;第五、业务活动的公开化。财政的定义:是以国家为主题的分配,体现一种分配关系,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进行的政府理财活动。

公共产品的概念及特征?

答: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他性的产品。

特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不可分割性、外部性

我国为什么要建立公共财政框架? 答:

一、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这是我国财政职能转变的需要

三、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公共财政支出的内容?

答:

一、提供公共秩序产品

二、提供公共基础设施

三、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四、提供社会保障 财政支出的原则?

答:

一、支出总量适度原则坚持量入为出的理财思想2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标

3、以实现经济稳定运行为调控目标

二、优化结构支出的原则

1、正确处理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

2、正确处理投资性支出与公共消费性支出的关系

13、财政投资和农业发展的关系? 答:(1)农业部门的社会效益而直接经济效益小,大量经济效益需要通过加工流通部门辗转折射出来。(2)农业对自然条件基础设施的依赖性较强,而这些条件具有工艺性特点,花钱多,涉及面广,个别单位和地区往往不愿意承担或无力承担这就需要政府来承担其相应的投入职责(3)农业是风险行业,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并存,生产难免有周期性波动,需要不断提高其投资和物资装备水平,因此也需要政府的挟持。(4)生产需求弹性小,市场扩张处于不利地位,加上农业需要固定资产多但利用率低,生产周期长期而资金周转较慢,从而使农业在市场贸易中处于不利位置,需要政府采用一定方式进行挟持。

财政收入的形式有哪些?

答:税收;国有企业利润上缴;公债;公共收费;其他收费:国有土地出让金,彩票公益金,发没收入基本建设收入利息收入,国家资源,管理收入,处事服务收入等。公债与财政的关系? 答:

一、公债与财政的收入,公债市财政收入的一部分,公债在财政收入形势中只能作为辅助手段。

二、公债与财政支出。①财政支出规模直接影响公债发行的规模 ②现有的公债规模将影响将来的财政支出规模 ③财政支出结构影响公债的结构。

三、公债与财政的赤字。①财政赤字是发行公债的原因 ②公债是弥补财政赤字的理想方式 ③平衡国际收支 影响公债规模的因素? 答:

一、首要因素是国家需要资金的多少。

二、该国奉行公债政策。

三、政治局势。政府预算的概念及分类? 答:政府预算是经过法定程序编制机批准的枕骨基本财政计划是政府进行财政分配和财政共管调控的重要手段。分类:政府预算按政府级次分为中央政府预算和地方政府预算,按照预算收支管理的范围的要求,各级预算分为总预算部门预算与单位预算。分税制改革的问题和完善的思路? 答:分税制存在的问题:①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不清晰 ②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不够科学 ③地方税收体系不健全 ④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 完善现行税制的思路:①按照市场经济需求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与各级政府的事权,为科学划分财权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② 按照分级财政管理的要求划分税种 ③加强地方睡建设形式与地方政府职能相适应的地方级体系。④建设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财政政策的含义与类型? 答:含义: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运用财政这一手段调节和控制国民经济,从而实现预期发展目标的措施的总称。类型:按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分为 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按照财政政策手段 财政政策可分为 税收政策 公债政策 投资政策 补贴政策 公共支出政策 预算政策等。根据财政政策具有调节经济后期的作用来划分 它包括自动稳定的和相执挟持的财政政策。按照财政政策作用的不同方面可将其分为 总量调节政策 结构调节政策。财政政策的目标和工具? 答:目标:经济增长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国际收入平衡 工具:国家预算、税收、公债、财政投资、政府补贴、公共支出。

下载2018年对口升学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习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对口升学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习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财政与金融

    财政与金融 学习完《财政与金融》,我个人见解有一些。大致学习完,和大多同学们的想法没什么不一样的,满脑子就是些理论概述,宏观经济微观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什么是宽松的......

    财政与金融

    财政与金融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财政 2.通货膨胀 3.货币流通 4.宏观调控 二.填空题: 1.国家财政的职能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 2.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

    财政与金融

    财 政 与 金 融姓名:柳铖 学院: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学号:200910010408 建设和谐社会,财政应发挥的重要作用 通过财政与金融这门课的学习,让我真正的认识到,财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

    财政与金融

    牡丹江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 《 财政与金融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班级:01班 学号:1148010115 姓名:张月》课程结业论文《财政与金融--- 税收政策》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当今世界普......

    财政与金融

    财政与金融大作业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班级:021113班 学号:02111284 姓名:苏娟彤浅谈“金融全球化” 摘要:21世纪已经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而金融全球化这一新的名词逐渐被人们......

    财政与金融论文

    从财政金融支农合作现状看农村金融体制构建关键词支农合作农村金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持续增加农业投入是农业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由于农户......

    财政与金融答案

    财政与金融答案 一、1、档次爬升 2、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或挖潜改造资金支出) 3、项目全部投资 4、基本建设工作量 5、财务收支限额 6、债务 7、来样加工 8、现货 9、平等......

    财政与金融小结

    个人小结 转眼间一学期又过去了,在这一学年中,我上课从未迟到,课上也有听讲,作业也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但有的问题仍然存在,比如说上课的时候还是忍不住要玩玩手机,偷了小懒。希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