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教学活动设计(优秀录像课教案)
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第七师124团中学 段金辉
学科:七年级数学
课题: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
一、活动背景与意义
本课安排在第一章“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之后,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中的“数与代数”领域。有理数的运算,它随着实际需要而产生,被广泛应用。从数学科学上看,有理数的运算是代数学的基础内容,而后一章解方程就是建立在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而有理数加减法运算又是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本课根据有理数的减法可以通过转化成有理数的加法来进行运算,则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就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进一步通过省略加号、括号,得出简单的书写方式,并在此形式下进行加法运算。运算过程中的“转化思想”是本课始终渗透的主要数学思想,也体现了数学的统一美。
二、教学目的
1、知识积累:通过复习引例转化,体会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意义,正确掌握并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2、技能掌握与指导:由于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所以加减混合运算实际上就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3、智能的提高与训导:在与他人交流探究过程中,学会与老师对话,与同学合作,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提高计算的准确能力。
4、观念确认与引导:通过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感受到“问题情境--分析讨论--建立模型--计算应用--转换拓展”的模式,从而更好地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结合例题培养学生观察、类比的能力和计算准确能力和渗透转化思想。
三、教学要求
重点:为利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难点: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四、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学们学得都很好!请同学们看以下题目:
(-9)+(+6);(-11)-7
师:(1)读出这两个算式.
(2)“+、-”读作什么?是哪种符号?
“+、-”又读作什么?是什么符号?
学生活动: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师继续提问:(1)这两个题目运算结果是多少?
学生活动:口答以上两题(教师订正).
师小结:减法往往通过转化成加法后来运算并巩固复习减法法则.
【教法说明】为了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必须先对有理数加法,特别是有理数减法的题目进行复习,为进一步学习加减混合运算奠定基础.这里特别指出“+、-”有时表示性质符号,有时是运算符号,为在混合运算时省略加号、括号时做必要的准备工作.
师:把两个算式(-9)+(+6)与(-11)-7之间加上减号就成了一个题目,这个题目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说明:由复习的题目巧妙地填“-”号,就变成了今天将学的加减混合运算内容,使学生更形象、更深刻地明白了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题目组成.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合作交流学习新知
(-9)+(+6)-(-11)-7
师:先独立思考在四人一组合作交流探讨解答方法
学生活动:自己在练习本上计算并与同伴交流,教师针对学生所做的方法区别优劣巡视辅导.
两人板演,对比解法。
【教法说明】题目出示后,教师不急于自己讲评,而是让学生尝试,给了学生一个自学交流合作机会,这时,有的学生可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运算,有的同学可能是先把减法都转化成了加法,然后按加法的计算法则再计算……这样在不同的方法中,学生自己就会寻找到简单的、一般性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所做的方法,及时指出最具代表性的方法来给学生指明方向,在把算式统一为加法形式后,通过运用加法结合律,可以达到简便计算的目的,以此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简便运算能力.
2.、巩固练习:(出示投影1)(-3)+(+5)-6-(-1)
师:对比前面解法用你喜欢的方法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一人板演
【教法说明】目的是巩固前面简便算法和合作交流成果运用。但也不拘泥定法,不死教学生。
3、学习新知 代数和的概念
师:表示几个有理数相加的式子,叫作这几个数的代数和(投影出示)引导学习
例如:(– 9)+(+6)+(+11)+(–7)叫作-
9、+
6、+
11、-7的代数和 进而设问,(-5)-8-(-3)叫作谁的代数和呢? 生思考回答 【教法说明】目的继续巩固减法统一为加法的思想,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数学中项的概念。
4、练习引申
(1)化简:+(+3)= +(-3)=-(+3)=-(-3)=(2)、口算抢答:
(1)2-7=(2)2+(-7)=(3)(-2)-(-7)=(4)(-2)+(+7)= 【教法说明】此设计有承上启下作用,一边加强符号概念训练巩固减法法则,另一边利用口算对比加法法则的实际用法,为后面的减法法则逆用作铺垫。
5、思考 a-b=a+(-b)a+(-b)=a-b 2+(-7)= 2-7 3+(﹣8)= 3-8(-2)+(+7)=-2+7 师设问,减法法则是一个等式可以倒过来写吧?把前面口算抢答练习题连立,进一步设问:你发现了什么? 生思考回答
师归纳:加法运算可以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形式 【教法说明】此设计最大的成功之处解决了教材中关于省略括号和加号的理由是“为了书写简单”这一模糊解释。是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省略加号和括号实际上就是减法法则逆用!
6、学习新知——省略括号和加号的代数和
因为(– 9)+(+6)+(+11)+(–7)叫作-
9、+
6、+
11、-7的代数和
则(– 9)+(+6)+(+11)+(–7)可以省略式中的括号与加号,化为-9+6+11-7 此式一般读作 负
9、正
6、正
11、负7的和;
或者读作 负
9、加
6、加
11、减7 师:引导学生读说 【教法说明】引导学生读说目的为了加强训练学生对代数和的理解和省略加号和括号的方法理解学习。
五、教学训练
1、(1)说出式子-3+5-6+1的两种读法. 师问生答
(2)把下列各式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 ①(-5)+(+7)-(-3)-(+1); ②10+(-8)-(+18)-(-5)生独立解答,并板演
师针对学生的板演进行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省略括号和加号的简便形式的算法教学
【教法说明】继续巩固代数和概念和省略加号和括号的方法,最主要的是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方法升华!要求学生不能在对省略之后的混合算是减变加在倒回去,而是直接把各项看成代和的形式利用加法交换律简便计算。并渗透师个人归纳的算法,如-3-5当成减三再减五即减八,就是负八。在和加法结合的和进行异号相加,当遇到异号相加时先用减法法则逆用省略加号括号再减,大减小,小学题,小减大,不够用负的代替。
2、例5:(-20)+(+3)-(-5)-(+7)解:原式 =(-20)+(+3)+(+5)+(-7)减法转化成加法 =-20+3+5-7省略式中的括号和加号
=-20-7+3+5运用加法交换律使同号两数分别相加 =-27+8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 =-19 归纳: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
【教法说明】通过分析例题巩固已学内容,升华算法,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巩固新知,课堂练习课后习题练习
【教法说明】课后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提高独立解题能力和运用能力
六、本课小结
师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小结
1、知识方面: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再运用加法法则和运算律进行计算
2、方法技能 转化思想: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加法运算可以写成省略括号的形式
3、易错提示 减法转化为加法时,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需同时改变 【设计说明】从三个重要方面全面小结使学生对本课加深印象。
七、作业
1、课堂作业 课本P25习题5;
2、家庭作业 同步第二课时
3、预习作业 有理数乘法
八、课后反思
.本课通过生生互动、组间互动、师生互动,培养学生有针对性的从问题中、分析、归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及运算能力,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尝试、探索、思考、交流与合作中培养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理念。
本节课是学生在前两节学习整数加减运算的基础上自然地过渡到加减混合运算.通过两道题复习巩固.进而变式引出课题,进而小组合作自学,再对两种算法比较的同时,学生将体会到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以及在对代数和概念学习和减法法则逆用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加法运算可以省略括号及前面加号的形式(即“代数和”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最后对算法升华教学使学生体会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综合运用能力。本课不足:小组合作学生一开始不知所措,原因在于对七年级新生开学以来教学训练和自我组织不够,老师的引导不能最大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不够。本课困惑:可能有部分学生对最终的省略加号和括号的算法掌握不够,还会沿用从左向右依次计算套用加法法则。我认为课后教学还要加大引导训练,我们教的目的是学生对数学思维方法理解,学会会将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达到熟练应用,不死死套用法则,最后可抛开法则熟练计算的目的。
第二篇:有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有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非负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法则,运算顺序,掌握了运算律的使用方法,已经具备了计算的技能基础,在本章前几节的学习过程中,也已具有了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各种运算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历了实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活动经验,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体验到了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同时在语言表达,发表见解方面都有成功的感受,具备了学习本节课所需要的活动经验基础.二、学习任务分析: 1、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2、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能熟练进行四步以内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能合理使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复习回顾,引入新课;第二环节:例题练习,掌握新知;第三环节:课堂小节;第四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活动内容:
(一)请同学们回顾学过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法则如何叙述?请同学们做一组练习,复习本章已学习过的有理数的加法混合运算、乘法运算、除法运算和乘方运算
⑴1/2-1/2+4/5;⑵(-5/6+3/8)×(-24);⑶8÷(-4/9)÷18/5;⑷-(-2/3)3.(二)请同学们观察下列各题,各包含了哪几种运算?这种运算应该怎么进行?
⑴18-6÷(-2)×(-1/3);⑵3+22×(-1/5);⑶(-3)2×[-2/3+(-5/9)].活动目的:通过活动
(一)复习回顾小学四则运算法则“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为有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的学习铺设台阶;通过活动复习本章已学习的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乘法、除法、乘方运算法则及其运算律等知识,为本节课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做准备;通过活动
(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课题:有理数的混和运算,并为下一环节的进行提出问题.活动的注意事项:让学生通过复习回想起我们学过的运算法则,并引导学生学会用简便的运算律来解决问题。对于没有使用运算律的同学的算法也应给以肯定,因为算法多样化的倡导对全体学生而言的,即允许学生对同一题有不同的算法,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环节:例题练习,掌握新知 活动内容:
(一)观察、类比、概括有理数混和运算的法则,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例1 计算:24÷3+22×(-1/4)
(二)由学生独立完成下面的计算,请三名学生上台板演,并说明算理.⑴18-6+(-2)×(-1/3); ⑵3+22×(-1/5);
⑶(-3)2×[-2/3+(-5/9)].(三)由学生独立完成随笔练习
计算:⑴8+(-3)2×(-2);
⑵100÷(-2)2-(-2)÷(-2/3).活动目的:活动
(一)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比能力,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活动
(二)一方面是为了熟练有理数混和和运算的法则,并培养说明意识和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去验证自己概括的有理数混和运算的法则的正确性,并体验成功的欢欣;活动
(三)是为了进一步巩固新知.活动的注意事项:对于活动
(一)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讨论、交流的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发展见解,对于学生的答案,只要意思正确,就应给予正面评价,而不必求全责备,只要将准确的叙述用投影片展示即可;对于活动
(二),要让学生独立完成,要相信学生有能力完成,并请三个学生上台板演,然后师生共同评价,对出现的问题做出适当处理,总之教师要当好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尤其是对第⑶小题的解题方法的评价要注意肯定两种不同的方法,允许对问题认识的差异存在,不必强求统一;对于活动
(三)教师应关注学生完成的质量程度,对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要心中有数.第三环节: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用提问方式由学生思考完成课堂小结,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表现学生独立、自主、自信的个性.展示学生的聪明智慧.活动的注意事项: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享受数学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欢欣,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第四环节:布置作业 活动内容:课后的配套练习
活动目的:复习巩固有理数混和运算的知识,训练运算技能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注意事项:在练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导学生对对每一步的算理要思考,想好算理后再进行计算,养成落笔有据的好习惯。
四、教学反思
1、本节课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了平等、民主,保护了学生的自尊,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的理念.2、从本节课的效果来看,总体还可以,但需要教师挖掘教材,创设情境.另外学生的活动往往易放难收,时间上总是把握不当,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以注意.3、课程改革的实施不仅仅是使用新教材,更重要的是要有新观念,新教法和新的课堂环境,这些都是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进取.
第三篇:有理数混合运算教案
一、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能熟练进行四步以内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能合理使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实验、操作、探索、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观念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游戏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兴趣,在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克服困难获得的欢欣。
二、教学重点:
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能熟练进行四步以内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能合理使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教学难点:
熟练进行四步以内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发现法 教具: 小黑板,扑克牌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环节:第一环节:复习回顾,引入新课;第二环节:例题练习,掌握新知;第三环节:游戏活动,巩固提高;第四环节:课堂小节;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教师出示问题:
(1)请同学们回顾学过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法则如何叙述?
(2)请同学们观察下列各题,各包含了哪几种运算?
(1)18-(-12)÷(-2)2×(-1/3);(2)-42 ×[-3/4+(-5/8)]。
学生思考,并举手发言,教师鼓励学生的说法,并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的混合运算(通过活动(1)复习回顾小学四则运算法则“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为有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的学习铺设台阶;通过活动(2)引入本节课的学习课题:有理数的混和运算,并为下一环节的进行提出问题。)
第二环节:例题练习,掌握新知 教师提问:这种运算应该怎么进行? 学生活动:
(1)观察、类比、概括有理数混和运算的法则,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
例1 计算:
1252.52
562例2 计算:
(-3)2×[-2/3+(-5/9)]
(2)由学生独立完成第一环节活动(3)以及课本P48的随堂练习,请四名学生上台板演,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待进生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他们,并及时讲评学生的板演,对格式、计算过程等进行评价。
(1)18-(-12)×(-2)2×(-1/3);
(2)-42 ×[-3/4+(-5/8)];
(3)8+(-3)2×(-2);
(4)100÷(-2)2-(-2)÷(-2/3).(活动(1)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比能力,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其中例1的教学是为了巩固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并让学生了解小数和带分数再乘除运算中一般化为分数或假分数进行乘除更容易约分;例2的教学是为了对比两种运算方法的不同之处,体会运算律可以简化运算。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活动(2)一方面是为了熟练有理数混和运算的法则,并培养说明意识和表达能力;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去验证自己概括的有理数混和运算的法则的正确性,并体验成功的欢欣。)
第三环节:游戏活动,巩固提高 教师介绍“24点”游戏规则:
从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中任意抽取4张,根据牌面上的数字进行混合运算(每张牌只能用一次),使得运算结果为24或-24.其中红色扑克牌代表负数,黑色扑克牌代表正数,J、Q、K分别代表11、12、13。
同时教师举例:若抽到的四张扑克牌分别是方块
2、红桃
2、黑桃 A和黑桃3,我们该怎样运算使结果是24或-24呢?
师生共同交流,解决问题,可以列式为[(-2)-1]×(-2)3=24 学生竞赛活动:
让学生六人一组从准备好的扑克牌中任意抽出四张牌,并用适当的运算符号连接,使得运算结果为24或者-24,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小组把本组的计算过程一起写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学生检查计算过程是否正确,并当场奖励正确完成的小组。没有完成的小组 在课后以后继续完成。
(竞赛活动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以及对运算法则、运算律的应用能力,再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因为游戏中“已知结果写算式”的过程正好与过去“已知算式求结果”的过程相反;同时展开竞赛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培养集体荣誉感,对没有完成的小组进行鼓励,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和养成教育。)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由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表现学生独立、自主、自信的个性.展示学生的聪明智慧。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习题知识技能1,问题解决1。复习巩固有理数混和运算的知识,训练运算技能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
第四篇:有理数混合运算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有理数混合运算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长桥中学
薛丽凤
初中阶段的数学运算包括数的计算、式的恒等变形、方程和不等式的同解变形等。运算能力强,就能对运算活动进行顺利的调节,即迅速确定运算程序,选择最优运算方法,且在每一步都能熟练地进行运算。所以,在课堂中,培养学生运算既正确又迅速。这里的正确,指的是运算、推理、所得的结果都是正确无误;这里的迅速,指的是运算熟练、方法简单快速、步骤合理。
有理数的运算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它是以预初上半学期分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为基础的,但是它与分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又有很大的不同,分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不需要考虑结果的符号,运算单一,而引入了负数把数扩展到有理数范围以后所进行的有理数的运算,既要确定计算结果的符号,又要计算和、差、积、商及幂的绝对值。从知识的前后联系来看,“有理数”也是进一步学习代数式、方程等知识的基础。
在设计有理数的运算的复习课上,应能有效的让学生提高运算能力,使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形象地在学生头脑中再现,促进记忆效果,增加理解深度。
一、设计复习板书
一般复习课教学设计都是通过板书罗列条款,但在有理数运算复习课上这种方式不形象,容易使学生疲劳,也不容易直观地发现知识内容间的关系。
比如:有理数的运算复习课传统教学流程: 梳理知识点: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原来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零;绝对值不相等时,其和的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其和的绝对值为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所得的差。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
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和零相 乘都得零。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4、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5、有理数的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 „ 这是典型板书形式,用这种大纲形式展示“教学内容”的弊端在于不利于学生学习观察,他们往往能够照猫画虎的完成运算,但是不能真正的理解运算的算理。运算法则是进行运算的基础,如果没有记住或记得不准确,概念模糊,法则含混,则必定影响运算的正确性。因此为了能够掌握这种运算,唯一的方法就是大量的反复的机械的练习,势必造成负担过重。
然而用网络结构图对知识进行梳理,这是老师对知识理解过程的可视化,学生既能直观地看到概念,又能了解到老师对有理数运算复习的思维过程。
举例212.9(13.7);139271(4);(7.25)7154同号异号122.913.7;139逆运算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减法乘法运算律加法运算律有理数的运算有理数的乘法逆运算负因数:偶数个10.719154(1.5)131215有理数的除法负因数:奇数个10577乘方区分5(2)(5)(30)6
二、记忆运算法则
an和(a)n 为使学生牢固掌握概念、法则,向学生讲明其重要性,并讲究记忆的方法,学习数学也是离不开记忆的,没有一定的记忆能力,就不可能有知识的积累和应用。但是,切记死记硬背,要在理解和运用中记忆,也可采用“口诀”等有效方法帮助记忆。
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比较易混淆,难理解,因此用四字口诀来记忆,就不容易记错。有理数加法法则可概括为:同号相加,符号不变,绝对值相加。异号相加,符号跟大,绝对值相减。
有理数乘法法则可概括为: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几个有理数相乘或计算有理数乘方时也要先判断积或幂的符号,可概括为:负奇得负,负偶得正;正奇得正,正偶亦正。可理解为: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三、罗列典型错误
在平时进行有理数运算教学时,及时回收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一旦发现典型错误,就记录在案,复习课时通过正反两方面的练习进行纠正。
在有理数运算的复习课上,总结了以下的典型错误:
1、概念不清:学生对乘方的来龙去脉没有弄清楚,在复习课上可与学生一道总结记忆概念,并通过一系列该类型习题的练习,使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清晰的印象。比如:236、(1)55
2、运算符号的错误:学生对a和a比较混淆。比如:1和(1)4
nn43、错用运算律:在有理数混合运算中,一些习题可用加法运算律和乘法运算律,来提高运算的迅速性和简捷性。比如:
4、对负分数理解不清:比如:2211521521
426346324425225 1515
5、违背运算顺序:比如:2224
6、违背去括号法则:比如:93(x1)93x3
四、加强运算练习
我们知道,任何能力都是在一定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就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运算练习。为此,在有理数运算复习阶段应注意以下几点:
(1)精选作业。作业的选择应考虑练习的目的和学生的实际。可根据学生在运算中容易发生的错误,适当的编选一些题目作为练习题。
(2)适当增多练习。应该说,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多做练习是重要的。但学生的课余时间有限,应重点研究如何用较少的时间,来增加练习的机会和类型。
练习的题型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特别是一些算法多样化的题目,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 解题其本质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拓展学生探索、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选择的方法不急于评判优劣,通过互相交流、老师介绍及自己体验,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基础和思维方式。(3)严格要求。在练习时,一定要注意运算顺序,同级运算时一定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在去括号时一定要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计算时不能乱跳步骤,并且注意书写格式。
关于有理数运算能力的提高,除了平时多精练外,上好复习课也相当重要。因此,应不断总结培养运算能力的经验,提高培养运算能力的科学性,从而更有效地培养运算能力。
2007.3.
第五篇: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有理数及其运算
1.5.1第二课时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城东中学
万绵利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非负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法则,运算顺序,掌握了运算律的使用方法,已经具备了计算的技能基础,在本章前十节的学习过程中,也已具有了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各种运算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历了实验、猜想、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活动经验,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体验到了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同时在语言表达,发表见解方面都有成功的感受,具备了学习本节课所需要的活动经验基础.二、学习任务分析: 教科书在学生掌握了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率的基础上,在数的范围内得到扩充,运算级别得到扩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节课的具体学习任务: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并能熟练地掌握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能在运算中合理使用运算规律简化运算,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经历实验、操作、探索、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观念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游戏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兴趣,在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中,体 会克服困难获得的欢欣.3、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能熟练进行四步以内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能合理使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环节:第一环节:复习回顾,引入新课;第二环节:例题练习,掌握新知;第三环节:游戏活动,巩固提高;第四环节:课堂小节;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活动内容:
(1)请同学们回顾学过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法则如何叙述?
(2)请同学们做一组练习,复习本章已学习过的有理数的加法混合运算、乘法运算、除法运算和乘方运算
⑴1/2-1/2+4/5;⑵(-5/6+3/8)×(-24);⑶8÷(-4/9)÷18/5;⑷-(-2/3)3.(3)请同学们观察下列各题,各包含了哪几种运算?这种运算应该怎么进行?
⑴18-6÷(-2)×(-1/3);⑵3+2×(-1/5);⑶(-3)2×[-2/3+(-5/9)].活动目的:通过活动(1)复习回顾小学四则运算法则“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为有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的学习铺设台阶;通过活动(2)复习本章已学习的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乘法、除法、乘方运算法则及其运算律等知识,为本节课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做准备;通过活动(3)引入本节课的学习课题:有理数的混和运算,并为下一环节的进行提出问题.2第二环节:例题练习,掌握新知
活动内容:(1)观察、类比、概括有理数混和运算的法则,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例1 计算:
2512.52562例2 计算:
24÷3+22×(-1/4)
(2)由学生独立完成第一环节活动(3)的计算,请三名学生上台板演,并说明算理.(1)
18-6+(-2)×(-1/3);
(2)
3+2×(-1/5);
(3)
(-3)2×[-2/3+(-5/9)].(4)
8+(-3)×(-2);
(5)
100÷(-2)-(-2)÷(-2/3).22
2活动目的:活动(1)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比能力,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活动(2)一方面是为了熟练有理数混和和运算的法则,并培养说明意识和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去验证自己概括的有理数混和运算的法则的正确性,并体验成功的欢欣;活动(3)是为了进一步巩固新知
第三环节:游戏活动,巩固提高
活动内容:(1)让学生阅读“24点游戏规则”(投影片展示规则)
“从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中任意抽取4张,根据牌面上的数字进行混合运算(每张牌只能用一次),使得运算结果为24或-24.其中红色扑克牌代表负数,黑色扑克牌代表正数,J、Q、K分别代表11、12、13”.(2)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并做出解答.(投影片展示课本中问题)(3)让学生当场从教师准备好的扑克牌中任意抽出四张牌,并向同学们展示,请同学们四个人为一组,合作交流写出尽可能多的结果为24的算式,并展示竞赛.活动目的:活动(1)让学生阅读规则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活动(2)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以及对运算法则、运算律的应用能力,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因为游戏中“已知结果写算式”的过程正好与过去“已知算式求结果”的过程相反;活动(3)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做数学游戏的乐趣,也是活动(2)的继续,同时展开竞赛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培养集体荣誉感.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用提问方式由学生思考完成课堂小结,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表现学生独立、自主、自信的个性.展示学生的聪明智慧.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活动内容:教科书第90页习题2.15知识技能1,问题解决1 活动目的:复习巩固有理数混和运算的知识,训练运算技能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
1、本节课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了平等、民主,保护了学生的自尊,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的理念.2、从本节课的效果来看,在突破难点,发挥游戏的功能上还需继续探索和改进.同时发现要想使游戏发挥更大的正面效果,取得理想的效果,需要教师挖掘教材,创设情境.另外学生的活动往往易放难收,时间上总是把握不当,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以注意.3、课程改革的实施不仅仅是使用新教材,更重要的是要有新观念,新教法和新的课堂环境,这些都是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