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力的存在 教案
力的存在 师:神七问天,举世瞩目(展示幻灯片)。飞船是由火箭送上天的。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神七发射时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大家知道吗?火箭是依靠什么力量飞上天的?要解决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力的存在“
师:“这个字大家熟悉吗?
生:“熟悉。”
师:“当然熟悉,因为我们经常用它谴词造句,那么就请同学说出几个含有“力”的词语。” 师:“这些词语当中,力的含义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讲述:“„力‟是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词,用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含义。在科学中„力‟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到底有什么含义呢?这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师:“„风‟,大家熟悉吗?”
同学们异口同声:“熟悉。” 师:“既然熟悉,那风有颜色吗?” 异口同声:“没有。”
师““有形状吗?”
异口同声:“没有。” 师:“你看到过它吗?”
异口同声:“没有。” 师:“摸到过它吗?”
异口同声:“没有。”
这时有一位同学说“有”,师:“那你能告诉我,你摸到是什么感觉?” 生:“有时风在我手上吹过,有一种很滑的感觉。”
师:“噢,很好!这位同学因为风吹在他的皮肤上,刺激了皮肤,被她感觉到了。那其他同学,你们感觉到了风的存在吗?”大家异口同声:“感觉到了。” 师:“你们是如何感受到它的存在的?
生:“我看到刮大风的时候,树被吹歪了。”
师:“很好,风吹树产生的效果被他的眼睛看到了,还有吗?” 生:“刮大风的时候,我在屋子里听到外面有很响的声音。”
师:“很好,风吹动其他物体,使他们发出声响,被你的耳朵听到了。还有吗?”
师:我们的同学都很棒,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确确实实被我们感受到了,风在其他物体上(包括我们的身体)产生的作用效果,刺激了我们的各种感觉器官,被我们感觉到了。在科学中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根据某事物所产生的效果来确认该事物的存在
教师演示:
1.连接一简单电路,闭合开关,电灯发亮。问:导线中有什么存在?从什么现象你知道了有电?
根据小磁针发生偏转来确认磁场的存在
感受力的存在
师:“„力‟,你看见过吗?”
大家一起说:“没有。”
师:“摸到过吗?”
大家一起说:“没有”,有的同学马上说,“感觉到过。” 师立即追问:“那你是如何感觉到力的存在的?” 学生举例
生:“我把哑铃举起来的时候觉得很重。”
(师:你刚才去干嘛了?“(生:我去搬矿泉水了);师:累吗?
师:“你认为这时候有力存在吗,?那么是谁受到了力?”生:哑铃 师:“那你自己感受到力了吗?”生:“感受到了”
师:“哪里感受到了?”生:“手臂肌肉”(铺垫: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师:“很好,还有吗?”生:“有时被人撞了一下感到很疼。”“刮大风时骑车感觉很累”…… 教师提示:“刚才有同学说到接球的时候,手感受到了力,那么,篮球有没有受到力?”大家异口同声回答“有”。
师:“你们怎么知道它受到力了?”
生:“因为篮球弹到地下的时候,形状会发生改变。”
师:“因为篮球形状变了,所以你觉得它受到了力。还有吗?” 生:“篮球投出去的时候是飞出去的,后来被别人拿住了。”
师提示:“你认为这时球在运动中什么发生改变?”生:“运动的方位变了。” 师纠正:“运动的方向变了,那球运动的快慢变了吗?”
大家一起应答:“变了。”
师:“很好,我们将物体运动时的快慢和方向发生改变称为物体的运动状态变了,(板书)即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师:“为了让在座的每个同学都感受到力,我准备了矿泉水瓶子、磁铁、橡皮筋、篮球、弹簧。你可以通过我提供的物品,或者是自己身边的物品来向大家展示力的存在。”
生上台演示:有的捏矿泉水瓶,有的拉橡皮筋,有的投篮球,有的拉弹簧,有的用磁铁吸铁片,有的把钢尺弄弯了,有的把纸撕成两半,有的用橡皮筋弹铅笔……刚开始同学都用提供的物品进行演示,这时教师要求充分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演示,师:“刚才的展示说明我们生活中处处存在力。” 在这几个情景中,力在物体上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学生根据情景一一回答,最后由学生自己归纳出力的两个作用效果。
教师讲述:“力有两个作用效果的含义是: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时候,它会显现出两个效果中的一个或者两个,反过来,如果一个物体的形状变了或运动状态变了,或者两个同时发生变化,说明它一定受到了力。”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力有这样两个作用效果,那么你什么时候看到或感受到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微小形变”的探究
由于时间关系,教师不再请学生一一回答。这时,教师出示“二锅头”酒瓶,同学们笑了起来,他们不明白老师的用途。教师请一位同学摸摸看,敲敲看。师:“是什么做的?” 生:“好象是玻璃,很硬。”
师:“用力捏捏看,捏不捏得动?” 这位同学用力捏了捏回答:“捏不动。”
师:“我试试,”教师用力捏了捏,“确实捏不动”教师点头赞同。
师设疑:“既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我用力捏玻璃瓶,你们认为它的形状改变了吗?” 少数几位说没有,师:“为什么你认为形状没有发生改变?”
生:“因为眼睛看不出来。” 多数同学说有,教师追问说有的同学:“既然你说有,我们又看不见,你认为应该如何解释?” 学生略有思考后回答:“可能是物体的形变太小,肉眼看不见。”建立假说。师:“那么到底是谁判断正确呢?”稍做停顿,“作为一个科学探究,我们已经完成了哪几步?” 生:“提出问题和建立假设。”再次明确问题和假设。师:“那么第三步是什么?” 生:“指定计划”
师:“很好,我们应设计怎样的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同学们陷入思考,教师稍做停顿,给予提示:手捏装有水的矿泉水瓶,“大家看,我捏瓶子,里面的水面如何变化?” 生:“水面上升了。”
教师接着出示温度计,指着里面内径很细的玻璃管,“在温度计的结构中,有一个特殊的地方是里面有一根什么?” 生:“很细的玻璃管”
师:“那为什么要做得那么细呢?做得粗一点可以吗?” 生:“可以” 师:“那做粗一点好不好?” 大家异口同声说“不好”。
师:“为什么不好?” 生:“做粗一点效果就不明显了。” 这时有聪明的学生已经在迫不及待地小声说“我知道了”。
师:“很好。现在,根据我的提示,请四人小组讨论,制定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来验证我们的假设。”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热烈,教师参与指导,有同学甚至想到把温度计两头打碎代替玻璃细管,这时,教师出示橡皮塞和玻璃管给予提示,也让那些还没有想出办法的同学受到启发。全班有一半以上的同学都想出了办法,教师请一位学生代表发言,讲述制定的计划。解决方案:采用放大的措施,将看不见的形变转化为看得见的形变。
收集证据:同学们争先恐后要上台动手实验,教师请一位学生上台,这位程度较差的同学一开始不能完全领会教师的提示,没将红墨水倒满瓶子,不过在同学们的提示下,顺利完成了实验,并且效果明显,学生验证了自己的假设是正确的,都很兴奋,争着要上来试一试,最后教师按了按玻璃瓶验证同学们的假设,给予肯定。得出结论:力确实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教师进一步追问:“那么,我们的课本放在课桌上,课本对桌面的压力会不会使桌面发生形变?”大家异口同声:“会”,显然通过刚才的实验,大家印象都很深刻。师:“那为什么我们看不到?”生:“形变太小了。”
幻灯片转入了力的另一个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师:“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什么时候看到或感受到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并由记录员记录每个组员的发言,概括出以下几种情况: ① 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 ② 物体的运动由慢变快 ③ 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 ④ 物体的运动由快变慢 ⑤ 物体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
师:“从第五种情况可以知道,不管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发生改变,只要物体运动的方向变了,就可以判断物体一定受到了力。”习题巩固。
“力的相互性”的探究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力有这样两个效果,那么物体之间在发生力的作用时有什么特点呢?”引起学生思考,以“气球实验”探究力的相互性。师:“请同学观察P57图2—33,你观察到了什么?” 生:“图中的两个气球都被压扁了。” 师:“他们被压扁的程度一样吗?” 生:“差不多”,“一样”。
师:“现在请同学们猜想一下:下面哪些挤压方式能够产生这种效果?” A.左球不动,右球压向左球 B.右球不动,左球压向右球 C.两球同时向中间压
每两人为一个小组,要求拿出事先吹好的两个相同大小的气球。学生动手实验,结果发现:能产生图示效果的作用方法是______。大多数同学选A.B.C.三种方式都可以,有个别同学选C,师询问,“为什么选C?”学生回答不出。老师和他一起重复实验后再次提问:“当你用A.B这两种方法实验时,两个球形状都改变了吗?” 生:“变了。”
师追问:“那你为什么还选C?”教师想提示他用力的作用效果去判断力的存在,但是学生没有领会,所以老师索性顺水推舟,为以后拓展“力的相互作用大小是一样的”做铺垫。师:“是不是你觉得他们一个扁得厉害一点,一个扁得小一点?”学生点点头。
师:“那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导致了它们形状改变不一样?”学生思考,教师又转向其他同学,“有没有同学知道为什么?”
生:“可能是球的质地不一样。”“可能是因为吹好的球大小不一样。”
师:“对,也可能是他的心里在作怪。但我们至少可以明确一点就是:不管是以哪种方式进行实验,两个球都扁了,说明他们都受到了力。至于扁的程度是否相同,因为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包括我们的眼睛观察误差太大,所以我们无法准确判断,但我们以后会继续探究。” 学生点头赞同。
师:“现在请四人小组讨论:通过实验发现了什么?你是如何发现这个结论的?”后半个问题涉及到较强的逻辑思维。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多半能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结论,但为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师追问:“也许你的结论是通过预习书得来的,你能从你刚才的实验现象中说一说为什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回答起来显然有些困难,意思表达不清,前后逻辑不连贯,但没有关系,教师鼓励多个同学进行表达,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让其他同学通过倾听理清自己的思路,最后教师讲述。
师:“刚才同学们分析的都很好,有些同学也分析得比较到位,我们一起来看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画图示,“左球不动,右球压向左球,左球受到力被压扁,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我们发现右球自己也被压扁了,说明它也受到力,那这个力是谁给它的呢?”同学们恍然大悟,异口同声:“是左球”,师接着他们的应答:“右球压左球,左球也要压右球,因此,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师慢慢讲述,让同学在听的过程中,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清晰的轮廓。这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师:“知道了力的相互性,请同学利用我课前发的两根橡皮筋做一个实验来验证力的相互性,并汇报实验过程和结果”
学生两人一组实验,讨论。同学们都知道用两根橡皮筋相互牵拉会发生形变,但如何说明这样就可以证明力的相互性,对他们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教师请一组上台演示:甲拿一根橡皮筋不动,乙拿另一根橡皮筋去拉甲手中的橡皮筋,结果两根橡皮筋都变长了。教师要求甲说明为什么这个实验能证明“力的相互性”,虽然有前面的铺垫,但学生在表达时还是有困难,教师请多个同学回答,程度较好的表达相对顺畅一点,最后由教师重述,使所有同学再次理清思路。
师:“知道了力的相互性,我们来看一个„气球火箭‟的实验。”
教师演示“气球火箭”,学生看到放了气的气球沿着棉线水平飞了出去,不约而同地发出感叹声。
师:“为什么放了气的气球会沿着棉线飞出去?”
学生用不够准确的语言描述后,教师再用准确的语言纠正了一遍。
师:“其实把这根棉线竖直放置,气球就会向上飞,这和你们在电视里看到的什么情景非常相象?”
生:“火箭。”
师:“对,去年“神州五号”上天令举国上下欢欣鼓舞,你们想知道它是怎么上天的吗?”大家又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幻灯切换发射地空导弹、火箭上天两幅图片,学生先自己分析,教师再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一遍。
幻灯切换发生车祸时两车都被撞扁的情景,看到图片上的惨状,同学无不叹息,同时对力的相互性有更为具体的认识。教师请同学分析原因。学生表达顺畅。师提问:“你还看到哪些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回答了各种感受,比如打桌子,手会疼等等,但都只体现人与其他物体之间力的相互性。幻灯出现划船的情景,有同学领悟到了,回答:“船的前进是利用了力的相互性。” 师追问:“图片中的人用桨在划船,桨对谁用了力?”
生想了想:“水”。师:“向什么方向用力的?”
生:“向后”。师:“向后划水,为什么船向前行?”
生:“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给它向前的力。” 教师通过追问的方法使所有同学明白船是如何前进的。
师:“既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那么任何一个力都涉及到两个物体,所以我们说力是物体与物体的相互作用,但是否两个物体一定要相互接触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一些学生思考,一些学生联想到前面的磁铁吸引铁片,回答:“不一定,比如吸铁石吸引铁块。”
师:“很好。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的。”演示小磁针在条形磁铁磁场中受力转动,同学们睁大了眼睛,感到十分好奇,一个劲问为什么。
在大家意犹未尽中,教师将幻灯切换到“今天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有两个作用效果……”以学生发言代替教师总结。播放录象片段,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力”。
教师送给大家一句话:“如果你能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那么你会学到比课本上更多的东西。”
第二篇:力的存在教案
《力的存在》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从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概括出力作用的两个效果,即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能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
3.能根据实验现象和生活事实,确认力的相互性。并能用力的相互性解释有关现象。
技能目标
1.通过实验现象和生活经历或者是所展示的图片,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得到正确结论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制定计划、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确认力的存在”的各种亲身感受充分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喜欢科学,亲近科学。
2.“力能使物体发生微小形变”和“气球实验”体验探究,小组讨论,培养自主合作的精神。3.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1.感知力的作用效果; 2.感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三、教学难点
理解和感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举例法、合作交流
五、教学准备
课件、2只不同颜色的气球、橡皮筋、磁铁、铁球、小车、直尺、橡皮、溜冰鞋、气球火箭。
六、教学设想
本课时主要学习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作用的相互性。通过大量的生活现象体验力的作用效果让学生感受力的存在,进而学习力作用的相互性。
初一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辨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能力,但有的是不确切甚至是不科学的。学生对于力的学习存在着较多的先入为主的错误认识,例如:学生认为有些力能产生作用效果,有些力不能产生作用效果:学生可能认为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这些已有的“经验”在教学中会干扰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再加上初中学生学生的辨识能力及抽象细微能力相对薄弱,也给力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本节课通过充分的实验操作和举例,让学生感知力,体验力,认识力,利用力,解释力。学习
力的作用效果,学生学会应用这些理论知识科学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从而不断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在学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压气球活动中感受、体验、关注科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在活动后的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听取和分析不同的见解,初步养成善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协作的习惯。整节课中,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和力作用的相互性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尊重科学原理,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播放录像:神八升空
师:对于火箭升空提出一个你想探究的问题? 生:是什么推动火箭上天的?
【设计意图】:由录像画面引入课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科学与现代科技接轨。
(二)新课教学
视频:撑杆跳
踢足球
观察思考:撑杆和足球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撑杆变弯,足球运动方向改变。
师:将手对撑杆或脚对足球的作用叫做力。
师:通过视频我们发现,力能让撑杆变弯,让足球改变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1.力的作用效果
活动:利用手头器材,演示说明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举例亦可。
记录:怎么用的力和力产生了什么效果。(不超过10个字)例:手捏瓶,瓶变扁 小组分工:贴、演、说
展示:手捏球,球变形;手拍球,球弹出去;手推车,车运动;手拉皮筋,皮筋伸长;手压直尺,直尺变弯;磁铁吸铁球,铁球运动
分类:实验中,力所产生的效果一样吗?请你分类,并说明分类的理由。板书:
一、力的作用效果:
1、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思考:你认为力的产生需要几个物体参与?
两个物体一定要接触才能产生力吗? 看图:两车之间有力产生吗?为什么会两败俱伤? 生: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举例:举例可以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活动:根据自己的经历举例或用手头器材设计实验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展示:用红球压绿球,红球也扁了;滑冰时,人推墙,人被墙推出去;打别人自己也要痛;
游泳转身时用力蹬岸
【设计意图】: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力的相互性现象,引导他们感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体会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能用结论来解释相关的现象。
呼应开头:是什么推动气球火箭上天的? 师:想不想现在在教室里发射火箭? 演示:气球火箭
小结:学的开心吗?收获了什么?有什么困惑?
【设计意图】:气球火箭是我淘宝网上购买的,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学生课后都跑来问我要一个,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
(三)、巩固练习
学案反馈练习
(四)、课堂总结
PPT10(五)、作业
作业本《第3节 力的存在》
八、板书设计
一、力的作用效果:1.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校级公开课。我以火箭发射为引课素材,激发学生的思考“是什么力量推动火箭上天的”,进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优点有以下几方面:1.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紧紧围绕两大块内容:一是力的作用效果,二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教学形式多样化,包括多媒体展示、学生实验展示、学生举例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上尽量做到学生能做的老师不做,学生能说的老师不说。3.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参与非常积极。4.问题指向性较明确。如开头的提问:“撑杆和足球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很容易回答撑杆变弯了,足球运动方向在改变。如果将问题改成:“你从视频中看到什么现象?”学生观察的角度有很多种,不一定会朝着你设定的方向回答。后来又问道:“两个物体一定要接触才能产生力吗?”如果将问题改成:“两个物体间产生力需要什么条件?”学生就很难回答。5.首尾呼应。课堂最后呼应开头,让学生用本节课知识解释火箭升空的力量来源,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最后用发射气球火箭再一次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课堂在一篇欢笑声中结束,同时也让学生将学习科学的兴趣带到课外。
不足之处有:1.课前准备不足。视频声音放不出来,导致视频效果打折,点火不够。最后的气球火箭发射了2次都没有成功,如果在课前先选择好气球就不会出现这种状况。2.对“运动状态”这个概念没有讲透。学生没有真正弄明白什么叫运动状态,课后反馈练习错误率很高。3.在说明“力不需要接触就能发生作用”时,学生只举了磁铁吸引铁的例子,可以让学生再举几个加深理解。而且这个实验改用磁铁吸引小磁针可能现象更明显。
作为一名从教4年的老师,我觉得自己在教学上还缺乏一定的钻研精神。对教材的钻研,对实验的钻研,对题目的钻研,对学生的钻研都远远不够。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要更一步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习,多积累教学素材,多挖掘教学深度,多去了解学生。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让自己的课堂能够被前辈认可,被学生喜欢。
通过这堂课,看到学生活跃的思维,积极的表现,欢快的课堂气氛,我又一次反思——我们需要怎样的教学?我想,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既注重双基的落实,又着眼学生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第三篇:力的存在教案
《力的存在》教学案例
东浦中学 王熙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3节的第一课时,这是学生在学习了运动的形式、分类、速度等知识后,来学习力学的相关知识。本节分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弹力和力的测量几块,分为二课时,是力学的开篇,是对接下来本章内容学习的铺垫。
二、学情分析
我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活泼好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初步具有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但是我们六班的学生抽象逻辑大部分处于起步阶段。他们对探索自然界中的科学奥秘充满兴趣,好奇心强。
“力”是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学生几乎时时接触到,但是对于力学相关的深层的知识,却知之不多,对于某些现象的解释也不明确,所以非常有必要进一步的具体学习力学知识。
三、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能从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概括出力作用的两种效果 能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
能根据实验现象和生活事实,确认力的相互性,并能用力的相互性解释有关现象 ②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根据事物所产生的效果,来确认该事物存在的科学方法 利用简单的实验器材,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③情感、态度、科学观 学会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
利用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对科学价值的认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相互性 难点: 力的相互性
五、教学准备
Ppt、橡皮绳、气球、磁铁、弹簧、矿泉水瓶 六|、教学过程 ⑴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堂来了很多听课老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来欢迎他们的到来 生,用力拍掌
问,真的是非常热烈的掌声,现在大家的手有什么感觉吗 生,有点痛,红了 问,为什么手会痛呢
师,是的,因为力的作用,那这个力我们能看见吗。。如何来确认力的存在呢
让我们从具体的例子入手,谁能举几个力存在的例子 师引导通过什么现象知道力 的存在
师,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
根据某事物产生的效果来确认该事物的存在,在科学中是一种十分常用的方法 ⑵感受力(力使物体发生形变)师,下面我们来做个试验感受力
请学生上台演示,用手挤压矿泉水瓶,其他学生观察现象 现象:矿泉水瓶变扁了
问,这是在什么的作用下发生的,矿泉水瓶的什么发生了变化 结论:在力的作用下矿泉水瓶发生了形变
拿出自己的橡皮绳,用手向两边拉,请一个学生上来拉弹簧 现象:变长了
结论:力可以使橡皮绳发生形变 小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Ppt展示撑杆跳、足球、拉弓
问:物体在什么的作用下,发生了什么变化 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举例:你可以举几个生活中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例子吗
生
⑶探究观察微小形变
问,同学们的书本都放在课桌上,书对桌面有向下的压力,桌面有没有发生形变呢 学生猜想
师,在科学研究中,某些微小的,看不出的现象,我们可以给他放大后来观察研究 Ppt展示实验装置图
师介绍:这是一个玻璃瓶,瓶内装满水,在塞子的中间插入一根毛细管,用手挤压玻璃瓶时,如果发生形变,毛细管内的液面高度会有变化的 视频
问,你发现了什么 生,玻璃瓶也发生了形变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例子都能证明,一切物体只要受到力的作用就一定发生形变,反之,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⑷力能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
问,力除了使物体发生形变外,还能改变物体的什么呢 来看以上这三幅图中的现象 标枪、足球、拦网
生,观察分析各个物体的什么发生了变化 请几个学生来说说
师,我们可以发现,这三者或者速度的大小发生变化,或者运动的方向发生变化,这两者的变化都属于运动状态的变化,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力能改变物体的什么 生,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师,判断小车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 展示图片甲乙
生,甲车的速度大小发生变化,乙车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所以甲乙的运动状态都发生了变化
师,只要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者运动方向两者有一样发生变化,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就改变。(其实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有运动变为静止,由慢变快,由快变慢都属于速度大小的改变,因此都是运动状态的改变)
举例,你能举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改变的例子吗 ⑸力的作用效果小结
通过以上的学习,现在你能归纳出力的作用效果了吗 生
1、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问,力的作用是否一定要通过物体之间的相互接触而产生呢,你能设计实验来证明吗
实验,磁铁的相互排斥作用 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师,两车相碰的图片,问为什么两车会两败俱伤 展示步骤
A 左球不动,右球压向左球 B右球不动,左球压向右球 C两球同时向中间压
请一个学生来演示,其他学生观察 现象:两球都发生了形变 问,说明了什么 生,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举例:船前进,人用力划浆,浆对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浆同时也受到水对它的向前的力,正是这个力使船向前进。
地空导弹,导弹内燃料燃烧时,会向尾部喷出燃气,这时导弹对燃气有个向后的作用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燃气对导弹也有一个向前的作用力 乌贼,鱼
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以制作水火箭,课后去做做
小结 练习作业 ⑺板书
六|、案例反思
教学改进:
在实验器材的准备上,可以再充分点,多买几个气球几根橡皮绳,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这次自己的疏忽,没有想到这点。在讲到不接触的物体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例子可以使玻璃上放铁钉或铁屑,下面拿着磁铁转动,这个现象也会很明显的。有个学生提到跑步时,人的运动状态改变了,这里的摩擦力教师没有解释清楚。注意某些科学用语,比如液面和液柱的区别。
做为一名从教第一年的教师,让我尴尬的是:一方面是对课堂教学的陌生,另一方面是举国上下如火如荼进行着的课改。课改对科学老师而言,压力又特别大:一方面,自己要不停地充实自己,学习专业与非专业知识,一方面又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又时常会出现课本易,题目难的情况。所以,不知不觉中又会回到传统教法,因为传统教法,既不需要对付学生因发散思维提出的各种希奇古怪的问题,又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轻松省力。
但是通过这堂课,看到学生活跃的思维,积极的表现,欢快的课堂气氛,我又一次反思——我们需要怎样的教学?我想,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既注重双基的落实,又着眼学生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
第四篇:7.1《力》教案
专业、专心、专注
内部辅导资料
用心教育、放心学习
教案
第七章 第一节 《力》
第一节 力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N).
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5、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表示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录像或图片等,能简单描述出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从而对力形成初步的认识.
2、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感受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通过探究活动感悟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和活动,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活动.
2、通过作力的示意图,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力的概念
教学难点: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
三、实验仪器: 磁铁、铁钉、铁球、两个刷子、三角板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讲述《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张飞对关羽做老二不服,于是,一天趁酒后要和关羽比力气,谁把自己提起来谁赢,张飞用尽全身力气向上提起自己的头发,他失败了,关羽用一根绳子系住自己的腰,另一端绕过树杈,用力往下拉,成功了。张飞为什么失败了?要想知道原因,必须学习有关力。板书: 第一节 力
(二)进行新课
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15页图7-1的五幅图,并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学生回答可能有: 都有两个物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都有作用„„„及时给说得好的学生以鼓励。
总结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推、拉、提、压、吸引和排斥等作用,都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我们将这种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叫做力。板书:
一、力
1、定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叫做力。
力是由物体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一个物体也不会产生力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外的物体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受到力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施加力作用的是施力物体.不存在没有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的力. 板书:
2、力离不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学生体验:用手拍大腿,有何感觉?这说明什么问题?
教师演示:1.两刷子互相摩擦,刷毛都变弯曲.2.两小车上各放一条形磁铁,松手后两车同时开始运动、手托球. 然后让学生思考、讨论。
总结并板书: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让学生举例说明(穿旱冰鞋的同学互推)。演示:磁铁吸引铁钉
磁铁与铁钉没有接触就被吸起来了.说明什么?让学生思考。讲解并板书:
4、物体之间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专业、专心、专注
内部辅导资料
用心教育、放心学习
5、力一般用字母F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 用符号N表示。.介绍牛顿的资料:
那么,“牛顿”这个单位究竟有多大?我手托两个鸡蛋,告诉学生,手托住两个中等大小鸡蛋,大约需要1牛的力.一名普通的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约为500N。然后举起我们用的物理书放在手上,该书对手的压力大约2.5牛.
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16页图7-2的四幅图,提出问题:力有怎样的作用效果?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指出物体由静止到运动、由运动到静止,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板书:
二、力的作用效果
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改变物体的形状。
提出问题:一个人要打开房门,人推门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这个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讨论、思考:力的大小、方向·······从而引出力的三要素.
让学生体验:
1、选择力气悬殊的两名同学拉同一个拉力器,注意现象.说明什么?
2、让几个学生开门。这个活动一是能较好的说明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二是调动课堂气氛,应该让学生试一试.没机会亲自试一试的同学课后可做一做. 板书:
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思考:用扳手拧螺母,手握在扳手的末端比握在中间容易把螺母拧紧.为什么? 提出问题:如何表示力的三要素呢?引出力的图示。举例:怎样表示一个小车受到水平向右的20N的力?
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画图。
在力的图示中表示出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要注意作图顺序,应先定标度,再定点,定方向,定长度,最后画箭头,箭头的尖端正好对齐线段的末端.
板书:
四、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法。
教师应动笔画规范的力的图示,要求学生一定会画力的图示.接着介绍力的示意图并板书:
五、力的示意图: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箭头。这种图叫力的示意图
教师介绍力的示意图,并指出力的图示和示意图的区别.教师可对一个力分别作出图示和示意图,从画图的对照中找出二者的区别.
(三)小结
(四)巩固练习:基础训练1、2、3、4、5、6题
(五)布置作业:课本P17页第1、2、3题。
(六)板书设计
§7-1 力
一、力的概念
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符号:F
3.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4.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5. 力的单位:N
二、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三、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四、力的图示:(作图略)
五、力的示意图:(作图略)专业、专心、专注
内部辅导资料
用心教育、放心学习
第五篇:力的教案
力的教案 篇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点力的概念、
2、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二力的合力、
3、理解力的合成本质上是从作用效果相等的角度进行力的相互替代、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实验演示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通过作图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态度。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请一位同学提起重为200N的一桶水,请分析该同学施加的提水的力为多大?然后请两同学一起提起水桶,分析提水桶的有几个力?从效果上看跟刚才用一个力提一样吗?
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体会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或更多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是说明几个力与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的?
举例:用两条细绳吊着日光灯、很多只狗拉着雪撬前进。
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体会一个力可以与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启发引导同学找出这些例子的共性,给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
进行新课
一、共点力的概念:
1、什么样的力是共点力?
2、你认为在掌握共点力的概念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3、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出示图片:大吊车吊起物体;人担水;举重;比萨斜塔等。吊车吊起物体时钩子受的力为共点力吗?人担水时担子受到的力为共点力吗?举重运动员举起的重物受到的力为共点力吗?比萨斜塔受几个力作用?它们是共点力吗?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共点力的合成。
二、力的合成
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或合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合成。
今天我们着重研究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已知二个分力求合力)
A、两分力同向
合力为两分力之和,方向与两分力同向。引导学生理解。
B.两分力反向
合力为两分力之差,方向与两分力反向。引导学生理解。
C.互成角度的两分力求合力
演示实验:先告诉学生有关的器材,以及实验的目的,提出如下问题:在这个实验中合力与分力等效的标志是什么?(橡皮条的伸长量相等)然后教师操作,下面的学生观察。在实验结果的处理时,引导学生先做出各力的图示,讨论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
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得出求合力的方法一一平行四边形定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内容
强调:两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是两分力的合力(合力分力共点)
例题:力F1=45N,方问水平向右。F2=60 N,方向竖直向上。求这两个力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用作图法解:
①选择标度,用1 cm代表15 N。
②用三角板作出两个力的图示。
③作出和两个力大小相等的平行线,完成平行四边形。
④连接两力之间的对角线,即表示合力。
⑤用刻度尺量出对角线的长度。
⑥通过比例关系求出合力的大小。
⑦用量角器量出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夹角,得到合力的大小是5 N,与45 N力的夹角是53°。
注意事项:
1.实线、虚线要分清。
2、合力、分力要共点
3.同一图,合力与分力用同一标度画出
4.力的图示箭头不能忘。
小结并板书:
一、几个概念:
1、合力、分力定义: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与另外几个力可以相互替代,这个力称为另外几个力的合力,-另外几个力叫这个力的分力。
2、共点力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两个或更多个力的作用,有些情况下这些力共同作用在同一个点上,或者虽然不是作用于同一个点上,但是他们的延长线交于一点,这样的一组力叫做共点力、
3.力的合成、力的分力定义:已知分力求合力叫力的合成;已知合力求分力叫力的分解。
二、求两分力的合力
A、两分力同向:合力为两分力之和,方向与两分力同向。
B.两分力反向:合力为两分力之差,方向与两分力反向。
C:互成角度的两分力求合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内容:以表示两个分力的线段为邻边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则这个平行四边形中表示两分力的线段所夹的对角线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教后感:
这一章教材通过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大量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力的矢量性和解决矢量问题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运算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初学者很难跨越的一个台阶,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来分析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自然、畅快、水到渠成、不突兀。同时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力的教案 篇2
设计意图:为了让幼儿更好的了解交通规则,树立安全的交通意识,认识红绿灯及简单的交通规则。在游戏中锻炼幼儿的平衡力和协调性。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我是小司机》这节体育活动。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信号灯的功能,能遵守基本的交通规则,在交通设施的帮助下安全通行。
2、通过活动使幼儿能够在游戏中锻炼自身的平衡力和协调性。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信号灯 、呼啦圈、《汽车开来了》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教具信号灯,导入活动。
教师:(1)小朋友们,这是什么?你在哪里看见过这些东西?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它们有什么用途吗?(请幼儿回答)
今天老师带你们玩一个游戏。出示红绿灯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用处和作用,在游戏中老师是一辆大汽车,小朋友是一辆小汽车。
二、创设情境,体验交通规则。
幼儿跟着老师开汽车(嘟嘟~~~~~~~~)
力的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2章第6节“摩擦力”,在学生认识“力”“弹力”和“重力”的基础上,再认识摩擦力。《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列举常见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并说明其意义”,因此教材呈现很多实例,试图从摩擦力的产生和摩擦力的方向、作用点、大小及摩擦力的利和弊等方面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摩擦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摩擦力有一定的感知,能举出生活中和摩擦有关的例子,但认识上还存在不少缺陷,如“怎样的两物体间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变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并不完全是阻力,有时也是动力”等。所以本课在教学、实验中要针对这些难点,设置问题暴露学生认知不足,而后进行概念转化,借此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摩擦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并建构滑动摩擦力概念。
2.学生通过列举生活中滑动摩擦力的现象,进一步认识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3.学生通过探究实验,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熟悉控制变量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4.学生通过“假如摩擦力消失了,世界将会变得怎么样”的问题的思考和想象,理解摩擦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摩擦力概念的建构;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摩擦力概念建构及实验过程中对测量摩擦力大小的方法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体验感悟,走进“摩擦”
学习任务1:做一做,想一想。将手掌紧压在桌面上,并慢慢拖动,使手在桌面上滑动。你的手掌有什么感觉?用手推一下放在桌面上的木块,使它运动起来,观察木块离开手后运动状态有什么变化,并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设计意图:采用学生小组合作方式,在亲身体验基础上讨论、交流、体验摩擦力的存在,感悟摩擦力会在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及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等,使对摩擦力这个概念的建构有真实的感悟作基础。
学习任务2:看一看,想一想。观察PPT中“在河岸上跑步和在河中跑步”的画面,谈自己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及有何感受。观察教材第114页图3-74,航天器的碎片经过大气层的情境,并尝试解释这一现象。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例,让学生认识气体、液体的摩擦,进一步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摩擦,并且体会科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学习任务3:摩擦力是生活中常见的`力,你能利用手中的铅笔、橡皮擦、书本等物体来制造摩擦力吗?
设计意图:学生对摩擦的初体验之后,再通过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制造摩擦力,使其对摩擦力有更深刻的理解,也说明生活中摩擦是普遍存在的。
【环节二】动手实验,探究“摩擦”
小车在桌面上运动一会儿停下来是由于受到摩擦力,手掌在桌面上拖动,也受到桌面的摩擦力的作用,那么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学习任务4:探究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相关。
建立假设1: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建立假设2: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器材准备:木块、钩码、弹簧测力计、毛巾、木板。
检验假设1:
(1)控制变量:保持_____不变,______改变。
(2)使小木块匀速直线运动,记录此时摩擦力的大小。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假设2:
(1)控制变量:保持_____不变,_____改变。
(2)使小木块匀速直线运动,记录此时摩擦力的大小。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实验结束后请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活动建议“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经历这个探究过程,体会实验设计中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并通过实验观察、数据记录、数据分析,针对探究的问题,自己总结结论。在这个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让学生学习实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同时尝试着解决提出的问题。
【环节三】大胆想象,如果没有“摩擦”
学习任务5:假如没有摩擦,我们的世界将会是怎样的情景?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提出活动建议“讨论假如没有摩擦力的现象”.对没有摩擦的情景的描述既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认识摩擦力的客观存在性和摩擦力的意义。
六、教学反思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如何有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学会自主学习呢?笔者认为,其着力点应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在教学中创设各种条件,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即创设一个学习者中心的课堂。在学习者中心的课堂中,教师要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和设计适当的任务,教师要向学生呈现“刚刚能处理的难题”,即足够的挑战性以维持参与,但是不要太难,导致学生气馁。因此,本案例中尝试“任务驱动”教学策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养成,同时达到“还学于生”的良好效果。
1.动手实践任务,让学生在体验、感悟、理解
学生通过亲身活动加深对知识的感受与体验,从而牢固地记忆知识、理解原理、感悟道理,提高学习和迁移能力。任务1、2、3都是基于学生动手实践,通过感受、拓展、再感受,在理解的基础上建构摩擦力概念,不断地把更多的学习过程交给学生,并在学习目标和学习实践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
2.实验探究任务,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验是借助仪器的间接的观察。由于实验是为了对假设进行检验,比直接观察更具结构性,所以实验活动是最能反映科学方法的活动,也是认知上较高层次的探究活动。任务4就是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探究,涉及两个变量,即压力和粗糙程度,通过控制变量法可以对此问题进行有结构的探究,根据一定思路进行实验设计,对非观测变量进行有效的控制,而对观测变量进行有效的观测。通过实验探究任务,学生学会思考解决问题、研究问题的方法,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
3.开拓思维任务,激发学生智慧火花
如果学生能使用已学习的内容来解决问题,这表明学生已经发生了知识的迁移。在学生学习摩擦力的基础上,让学生应用已学知识,通过任务5进行逆向思维。这将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理解程度的反馈和把握,并以此调控教学,有利于目标的达成。
力的教案 篇4
总目标:
1, 从古今中外的优秀绘画作品中,体会到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劳动是许多画家经常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不同时代的画家通过劳动题材所表现的主题是不一样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性的高低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通过欣赏,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以及用口头或文字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感受的能力。
2, 通过对表现劳动题材的优秀绘画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准备:
将课本中所选的作品,准备成幻灯片,师生共同收集古今中外表现劳动题材的各种美术作品。
教学实施:
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先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谈出自己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然后再由教师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1) 屏幕展示《在激流中前进》、《粮食》、《清明上河图》、《牛耕》、《捣练图》
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图片反映了一个怎样的共同主题?
(劳动)
你是否知道和理解这些美术作品所表现的劳动的性质和情节?
你对作品所表现的劳动场景有什么感受?
你对作品中任务的劳动心情和态度有什么感受?
请同学用语言叙述
(2) 结合实际,由劳动中体现的精神联系学习、生活中的应具有的精神。
由同学自主思考,回答
(3) 小组合作,检验课前准备情况
你对这些作品和作者知道多少?
你了解作品的'时代和社会特点吗?
你能不能想象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要表现的主题?
(4) 教师重点分析《在激流中前进》《清明上河图》《纺织女》等作品,总结这些表现人类劳动的美术作品带来的审美感受。
(5) 同学讨论不同的人物对劳动有什么不同的态度和情感?
你对人类劳动的意义有什么体验和联想?
你对“劳动创造世界”有什么体会和看法?
教学资料:
《清明上河图》(全画24.8 528.7厘米)
作者:张择端
这是一幅生动反映北宋都城汴梁繁盛景象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著名之作。全画内容大体分为三段,开头是画汴梁的郊野风光,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其两岸舟车运输、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等繁忙的活动场景;后段为市区街道的繁华场面。教材中所选的是中段也是描写最精彩的一段。桥上桥下互相呼应,构成了一幅热烈、紧张而又极其生动的画面。虽然画中人物都画得很小,仔细看去,各个都很生动,十分耐看,足见画家对生活的观察十分仔细,描绘人物的举止形态具有极其深厚的艺术功力。从而使这一段描绘成为整个画面中最吸引人、最令人难忘的场景。
《纺织女》(220*289厘米)
作者:(西班牙)委拉斯开兹
委拉斯开兹是西班牙17世纪最杰出的画家。擅长肖像画和风俗画。描绘西班牙宫廷生活的《纺织女》是他的代表作。从画面看,全画分成前后两大部分:前景部分是西班牙马德里皇家织造厂的纺织工正在劳动的情景;后景则是宫廷贵妇们正在欣赏有皇家织造厂织造出的壁毯。两个场景代表了两个不同的阶级,而且似乎隐含着一种对比。这不能不说是体现了画家的一种思想倾向。加上画家着重表现的是防织女劳动的情景,不仅生动的描绘了纺织女的各种劳动姿态,而且还有意识地通过画面右侧穿白衣的纺织女劳动时的优美体态,让人清楚地看到了劳动妇女特有的质朴的美。表现了他对劳动妇女的同情。
力的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了解贝聿铭大师在建筑设计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2.理解并初步运用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难点】
学习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革新创造精神和他的一片爱国之心。
【学法指导】
本篇课文篇幅比较长,应让学生在课前充分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争取能够理清文章的脉络,并注重本文多种写作方法的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 字音互填,并将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晶莹剔透( ) 勘察( ) 贝聿铭( ) 轩然大波( )
遗shuāng( ) 初生之dú( ) lín( )选 yíng( )系
水 xiè( ) diàn( ) 定
2.细读课文,思考:与前面三篇文章相比,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亮点?
3.文章介绍了贝聿铭获得的荣誉和艺术成就主要有哪些?(按时间顺序列举)
4.读完文章,你有疑问吗?请将你的疑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疑问:
二、课堂助学
1.导入。
2.各小组交流预习情况并展示
3.学习研讨
(1)文章开头两段写的是什么内容?这两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文章的三个小标题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的?
(3)贝聿铭建筑设计的总体特点是什么?(可以用文中的语句回答,也可以根据文段内容自己概括。)
(4)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但贝聿铭是一个建筑大师,因此不能不写他的建筑设计,为了表现他设计的艺术,作者综合运用了描写、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试各举一例加以赏析。
4.再读课文,思考: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为什么不以人名为题,而是以“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为题呢?
5.师生质疑、解疑。
6.请用一句话总结本节课你的所得。
三、课堂巩固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20世纪70年代初,贝聿铭首次回到阔别近40年的祖国探亲观光,心中有无限的感慨。以后他又多次来到中国。他在海外曾深情地说过:“我的根在中国。”
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在贝聿铭的心中留有极其深刻的印象。有人曾问他:“贝老,您相信风水吗?”“建筑师都相信风水的,不是迷信的风水,风水有好几种,比如说我们建筑要摆房子,要背山傍水,这也是风水。我觉得风水我们应该相信的,可是风水要是弄得太过分一点,那就变成迷信了,这个我反对。”他这样坦诚地亮明个人的观点。苏州庭园的长廊曲径、假山水榭,尤其是建筑屋宇与周围自然景观相辅相成的格局,以及光影美学的运用,在他数十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都有轨迹可寻,而坐落在北京香山公园内新建的香山饭店,更是他将现代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相结合的精心之作。
1978年,他谢绝了一个在故宫附近设计高楼的邀请,而选择了远离市区的香山饭店的设计。他提出,应严格控制北京古城区的建筑高度,以保持从故宫向外平缓开阔的空间格局。接受了香山饭店的设计任务后,他不但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而且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因此,这座新建的香山饭店,就像一个内秀的姑娘,初看似乎貌不惊人,但是愈看就愈会感到她轻妆淡抹的自然美。
与过去设计的那些摩天大厦相比,香山饭店的规模并不算大,但是贝聿铭说:“香山饭店在我的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下的功夫,比在国外设计某些建筑高出十倍。”他还说:“我们不能每有新建筑都往外看,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当然,光寻历史的根还是不够的,还要现代化。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去。从香山饭店的设计,我企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华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我的根在中国。
(2)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
(3)贝老,您相信风水吗?
(4)建筑师都相信风水的……
2.贝聿铭设计“香山饭店”从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中汲取了哪些营养?
3.文中加线的这句话的意思是
4.张明敏一曲《我的中国心》曾经唱红大江南北,它道出了千千万万海外游子共同的心声:我们的根在中国。试想:20世纪70年代,当贝聿铭首次回到阔别多年的祖国,心中有无限的感慨,你能想象出他内心的感受吗?请用一段话描述他当时的心理
力的教案 篇6
[目标 ]
一、知识目标:
1. 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状态的概念,能推导出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2.会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解决有关力的平衡问题.
3.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理解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和实质.
4.进一步熟练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处理三力平衡问题时一题多解的能力.
3.引导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及实质
三、德育目标
1.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
2.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重点]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及应用.
2.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及本质.
[教学难点]
1.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2.超重、失重现象的实质.正确分析受力分析并恰当地运用正交分解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开门见山,阐明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
进行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1、甲站在体重计上静止,乙说出体重计的示数。
提出问题:
2、甲突然下蹲时,体重计的示数是否变化?怎样变化?(乙说出示数的变化情况:变小)
3、甲突然站起时,体重计的示数是否变化?怎样变化?(乙说出示数的变化情况:变大)
学生活动:甲乙两位同学到讲台上,甲站在体重计上,乙观察体重计的示数并报给全班同学。
点评:由实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教师活动:1、引导学生分析,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共同点是什么?(速度保持不变,就是状态不变)
2、给出平衡状态的概念。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交流、作答。
可能出现的答案:1、仅受重力和支持力,都是属于二力平衡。
2、速度保持不变态的概念并让学生理解
点评:给出平衡状态的概念并让学生理解。
教师活动:提问学生:那么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和学生一起对答案进行评析。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上面的实例和平衡状态的概念积极思考并回答:
因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速度保持不变,所以加速度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教师活动:教师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实例。同时可列举例子: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到达最高点的瞬间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教师和学生一起对答案进行评析,加深对平衡状态的理解。
教师引导过渡:平衡状态随处可见,因此研究它很有实际意义。引出下面的例题。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思考列举实例,如桌上的书、吊着的电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等等。
点评:列举生活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实例,加深对平衡状态的理解。
教师活动:多媒体投影课本中的例题,三角形的悬挂结构及其理想化模型。
教师帮助学生分析三角形理想化模型中:
1、轻质细绳中的受力特点是两端受力大小相等,内部张力处处相等。
2、给出轻质直杆仅两端受力时的特点是这两个力必然沿杆的方向且大小相等。
3、节点O也是一理想化模型,不论其状态如何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
上面的分析借助牛顿第二定律进行。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交流解答。
点评:通过例题锻炼学生的受力分析能力和运用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将学生的解答进行投影并进行评判,总结出解决三力平衡问题时常用的方法;
1、合成法: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分解法(正交分解法):将其中任意一个力沿其余两个力的作用线进行分解,其分力必然与其余两个力大小相等。
3、三角形法:将其中任意两个力进行平移,使三个力首尾依次连接起来,应构成一闭合三角形。
投影出示正确答案。就结果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讨论。
学生活动:学生汇报讨论。
点评:培养学生一题多解和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教师活动:投影:课后问题练习1、2。
学生活动:完成练习。
点评:在应用中加深对平衡条件的理解,熟练掌握处理三力平衡的方法。
教师活动:检查练习结果,进行评价和讨论。
学生活动:汇报讨论
教师活动:多媒体投影例题:人站在电梯中,人的质量为m。如果
①人随电梯以加速度a加速上升,人对地板的压力为多大?
②人以加速度a减速下降,这时人对地板的压力又是多大?
③人以加速度a加速向下运动,这时人对地板的压力多大?
④人随电梯以加速度 a减速上升,人对地板的压力为多大?
⑤人随电梯向下的加速度 a=g,这时人对地板的压力又是多大?
⑥人对地板的压力与人的运动方向有无关系?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解答,教师提示学生合理的选取研究对象及解题步骤要规范。
点评:引导过渡,提出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教师通过多媒体投影学生的.解答.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评价和讨论,并投影出正确答案.(注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转换研究对象求出待求作用力的反作用力后,做答时一定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再转换回来。)
学生活动:汇报讨论。
教师活动:给出超重和失重概念,引导学生分析出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
学生活动:学生参与归纳和总结。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
发生超重和失重现象时,物体实际受的重力是否发生了变化?
教师评析,并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得出超重,失重的实质。
学生活动:学生作答。理解超重、失重的实质。
教师活动:实验验证
1、取一装满水的塑料瓶,在靠近底部的侧面打一小孔,当瓶做不同的运动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作解释。
2、演示并分析:
①静止时我们看到小孔处水向外喷出,为什么?
②瓶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水不再向外喷出,这又是为什么?
教师请学生回答,并和学生一起评析。
③思考:如瓶竖直向上抛出,水会喷出吗?为什么?
④现在你能解释人站在台秤上,突然下蹲和站起时出现的现象了吗?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析。
学生活动:甲、乙两位同学到讲台上做演示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思考交流并做汇报。
点评:实验验证,加深对失重的理解。
教师活动:出示课堂练习。
学生活动:完成练习。
教师活动:检查结果,进行评价和讨论。
点评: 在应用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进行反馈矫正。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实例探究
☆超重、失重概念的应用
1、某人站在台秤的底板上,当他向下蹲的过程中
A.由于台秤的示数等于人的重力,此人向下蹲的过程中他的重力不变,所以台秤的示数也不变
B.此人向下蹲的过程中,台秤底板既受到人的重力,又受到人向下蹲的力,所以台秤的示数将增大
C.台秤的示数先增大后减小
D.台秤的示数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D
2、如图所示,A为电磁铁,C为胶木秤盘,A和C(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M,B为铁片,质量为m,整个装置用轻绳悬挂于O点,当电磁铁通电,铁片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轻绳上拉力F的大小为
A.F=mg B.Mg C.F=(M+m)g D.F>(M+m)g 答案:D 3、在一个封闭装置中,用弹簧秤称一物体的重量,根据读数与实际重力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读数偏大,表明装置加速上升 B.读数偏小,表明装置减速下降 C.读数为零,表明装置运动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但无法判断是向上还是向下运动 D.读数准确,表明装置匀速上升或下降 答案:C 力的教案 篇7 (一)教学目的 1.理解力的三要素。 2.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什么? 2.在物理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力计是什么? 3.力作用在物体上能产生哪些效果? 二、新课引入 力的效果是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用力拉弹簧,用的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可见力的大小影响力的效果。那么除了力的大小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力的效果呢? 三、力的三要素 1.如前所述,力的大小影响力的效果。 2.力的方向 教师:我们要把螺母拧紧,一般来说应该向顺时针方向用力,如果沿着逆时针方向用力只能将螺母拧松。我们向上提一个木箱,必须向上用力才能将木箱提起来。如果沿水平方向用力推它,只能使它沿水平方向开始运动。我们观看足球比赛,运动员射门时把球踢偏了,原因是踢球时用力的方向没能控制好。打排球时把球扣出界外也是用力的方向不妥。 可见,力的方向也影响力的效果。 3.力的作用点 教师:大家注意看所有的门窗的把手都安装在离门轴较远的位置,这样开关门窗比较方便。如果将门窗的把手安装在离门轴较近的地方,开关门窗就很费力。 可见,力的作用点也影响力的效果。 教师:力所产生的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所谓力的三要素,意思是只有力的三个要素都不变,力的作用效果才不变。两个力,它们的三个要素都相同,这两个力的效果才完全相同。 力的三个要素中有一个要素不同,都会使力的效果不同。例如,把一根米尺放在桌面上,用一个力作用在尺的中点,向上用足够大的力就可以把尺子平稳地拿起来。如果用同样大的力,力的作用点在尺的一端,尽管力的方向向上,只能把尺的一端提高,尺子是倾斜的。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三个要素充分地反映了力的特征,我们认识一个力,只有认识了力的三个要素才算认识得清楚、全面了。 四、力的图示 力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力又是抽象的,力无法直接“看到”,只能通过力的效果间接地“看到”力的存在。有些情况下,力的效果也很难用眼直接观察到,只能凭我们去分析才能认识力的存在。 为了使物体受到的力更形象、更具体、更直观地展现在人们眼前,我们借助画图的方法把力表示出来,也就是把力这个抽象的东西画出来,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的力的图示。 1.力的作用点的画法 教师:要画出力,就是画出力的三要素、首先要画出力的作用点。一般来说,把力的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上即可。 (教师示范) 2.力的大小的画法 教师:用一个线段的长度配合标度表示力的`大小。力的大小是200牛顿,可选择1厘米长的线段表示100牛顿,那么200牛顿的力应用2厘米的线段表示。 (教师示范) 3.力的方向的画法 教师:在线段的末端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教师示范) 五、学生练习 木箱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大小是1000牛顿。 (学生画,请一位学生画在黑板上) 六、力的示意图 力的图示可以直观、准确地表示物体的受力情况,但是也可以对力的图示加以简化,只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不必严格准确地画出力的大小,突出力的方向即可。例如用1000牛顿水平推力推木箱,只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标出1000牛顿即可。这种简化的图叫力的示意图。 (教师示范) 七、作业 1.完成节后练习。 2.章后习题3。 (三)说明 关于力的图示,从事初中教学的老师们争论颇多,诸如作用点的位置,推力和拉力的画法是否相同等。学生练习时,也常纠缠不清。 初中学习的力学部分一般是刚体或质点,除了重力之外,其他各力的作用点只要画在受力物体上即可。要求学生只画受力物,不画施力物,受力物只用一个简单的符号表示,免得让学生陷入受力物画不好这种苦恼之中。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本是个滑移矢量,所以推力和拉力采用相同的画法即可。 本节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力的三要素和掌握力的图示的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