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验探究在物理课堂“光的反射”教学中的应用
实验探究在物理课堂“光的反射”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物理是一门十分重视实验的学科。在我国的中学乃至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实验探究教学一直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将针对“光的反射”这一具体课程,就实验探究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关键词:实验探究 物理 教学 光的反射
物理中的探究性实验是指:学生根据物理实验的特点、内容和教学实际情况,运用现有知识和技能,针对教师或者学生自身提出的实验课题,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主动探究,最终得出结论的实验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亲历实验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并得到发展。
在“光的反射”这一课程中,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往往能使整个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探究式教学是一种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来说更加新颖更加自由的教学方式。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只会一味的采取“满堂灌”的方式,老师在课堂上的任务就是不断的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根本不需要学生进行思考、质疑。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枯燥乏味,不仅学生感到没有兴趣,连老师也会感到毫无生趣。就以“光的反射”这一课来说。传统式的物理课堂教学只会按照教学大纲上的要求,将有关光的反射规律和特点直接传授给学生,完全不留丝毫思考的余地。而这样做的后果往往就是,学生提不起兴趣,也无法记住老师教授的知识,导致最后一堂课的努力变成无用功。
而实验探究式教学采用的方式则大不一样。如某位教师在“光的反射”这一课中采取的方式。“光的反射”这一课,其教学目标是传授学生关于光的反射规律及其相关知识。这位教师在教学开始时,先是播放了一些关于光的反射想象的图像或者视频,如印度泰姬陵倒映在水中的影响,以及我国丽景泸沽湖倒映天空的美丽景色等,引起学生的注意。之后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建在地面上的泰姬陵会出现在水中,而天空的景色会出现在湖里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因此学生在回答上几乎是毫无顾虑:“因为水像镜子一样,所以把那些景色都照进去了。”这位老师又进一步提问:“那同学们这其中的道理吗?为什么这些景色都是倒映在水中,而不是大地上,不是石头上,不是树上呢?”通过这个问题,这位教师成功的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从而让他们对于“光的反射”这个现象产生了求知欲,也就产生了兴趣。因为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就使得课堂上的教学位置发生了变化,使学生的状态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让学生从心态上处在了一个主动的地位。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实验探究讲究的是一个由实验向规律、知识或定理的探索过程。而这个过程则离不开课堂实验的进行。进行必要的课堂实验,不仅能帮助加深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能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自主性的实验探究,则是要求学生完全自主参与整个实验方案的设计、器材的选用以及结论的分析过程。对于某些课程,将其需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转化为需要学生进行实验
探究的课题,将静态的课堂讲解式的教学转化为动态式的研究型的教学,会让学生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体验到教学主体的地位,让他们感受到探索和研究的乐趣,让他们学习到科学探索的方法并养成严谨的态度,这些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如,在“光的反射”这一课中。学生们需要掌握的是光的反射规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某位教师在讲授这个知识点时,他并不是死板的直接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采取了实验探究的模式。他先是让学生明白光照射在表面平滑的物体上会发生反射现象,然后便向学生提问:“那么,为什么我们在镜子里看到的物体都是和现实中的物体相对称的呢?光的反射存在什么规律吗?”从而将学生引向下一个课题。在这位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纷纷猜想出了各种各样的规律,然而谁都没有合理的说法。之后这位老师就顺水推舟,引导学生模拟光的反射过程,设计一个实验,要能以科学严谨的方式计算出光的反射规律。而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们最终设计出了一个实验:在平面镜上树立一张白纸,和白纸平行的两侧各放置一个带有标尺的支架。在右侧的支架顶端安装一个小型光线发射器,让其在黑暗的环境下发射出红光和纸面相切并照射到平面镜上,而反射的光线最终会照射到另一侧的支架上,然后通过标尺上的读数来计算光反射的规律。通过这么一个实验,学生们成功的得出了“光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这一规律。教学目标不仅完成了,学生们也得到了各方面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光的反射”这一课中,主要是讲述“镜面反射”下的规律,对于光的“漫反射”仅仅是略有提及。然而,教材里略有题及的知识并不代表就不值得去学习。掌握了实验探究方法的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性的对于感兴趣的方面去研究,养成发散性的思维,从书本走向现实,从课内走向课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的最后向学生提一些难度不大但是具有研究意义的问题,如“我们为什么能从不同方向看到那些不发光的物体?”、“黑板为什么会反光?”等,引导学生对这些生活中的小问题去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探究,从而促进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总 结:
在“光的反射”的课堂教学中应用实验探究法,不仅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实验探究不仅可以运用于“光的反射”这一课的教学,同样也可以扩展到物理课程其他内容的教学。参考文献:
[1].赖少金.初中物理实验探究的教学及实施[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4)[2].石尤.在实验探究中提高物理学习效果[J].学园:教育科研,2011(15)[3].杨大春.如何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探究课教学[J].考试周刊,2011(67)
第二篇:小实验在物理课堂中应用
小实验在物理课堂中应用
在新课程的教学背景下,有了新的教学理念、手段及方法,而“情景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学中“情景”的设置可以是文字描述的形式,也可以是多媒体动画形式,当然最具体、最生动、最有吸引力的还是小实验。小实验由学生直接参与,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获得的知识也来自于他的直接经验,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的培养,同时还能对学生进行物理思想与方法的教育和培养,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一、运用小实验,激疑导入,营造物理情景
对于物理课堂教学能否成功,新课的成功引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所以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用小实验作为新课引入,不失为一种非常优秀的手段之一。因为由小实验所创设的情景,能向学生提供新颖、奇特、惊险、多变等强烈的感觉刺激,有助于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的思维快速地集中到课堂中来。同时小实验中所出现的现象往往出于他们的意料之外,而学生的好奇心会促使他们想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而积极地思考并渴望得到答案,这样有利于学生产生想认真学习这节课的想法,从而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到主动学习,达到教学的目标。
『典例1』在讲授《自由落体运动》时,先引导学生做一个小实验:测反应时间。教师先提出问题:同学们的反应一定很快,想知道你们的反应时间是多少吗?我这里有一把能够测量反应快慢的尺子(尺子事先在背面贴上位移对应的时间),哪位同学愿意上来测量一下?接着介绍规则:请一位同学把手放在尺的下部10cm处,做好捏住它的准备,眼睛盯住老师的手,当看到老师松手的动作后,立即用手指捏,越快越好。并记下捏住的刻度。然后请告诉大家你捏住的刻度,是多少?教师结合尺的背面的时间刻度宣布:实验者的反应时间是××?学生很惊奇,想知道其中的奥秘。教师乘机说,今天我们来共同研究尺子下落的运动----自由落体运动。这样增强了求知欲,又顺利地引出了新课。
『典例2』在讲授《力的分解》时,教师先做一个小实验。用一根细线穿过重锤的钩子,可以把重锤悬挂起来,先将细线的两端点合拢,然后慢慢分开,当两线分开到某一夹角时,只听“轰”的一声,重锤落到桌面上。此时教师向学生提问:在两细线的夹角逐渐增大过程中,为什么细线会断裂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的新的知识---力的分解,从而引出新课。这样学生将带着疑问来学习探究新课。
二、运用小实验,澄清认识,感悟物理世界
在学习某些物理知识前,由于先入为主和生活经验等原因学生会形成错误认识。为了纠正学生已形成的错误认识,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充分挖掘物理教学的丰富内涵,巧妙利用小实验所展示的新奇的实验现象,同时抓住疑点巧妙运用设疑技巧,适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中感悟物理世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典例3』在讲授《自由落体运动》时,为了建立正确的自由落体模型,我设计了以下对比实验。先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一个铁球和一张纸片,结果铁球下落快。学生结合日常生活的经验就大胆认为,重物下落快。教师追问,这个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呢?接着做实验,取两张相同的纸片,将其中一张用剪刀剪去一半,剩下的一半揉成纸团,再次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纸团和纸片,结果观察到纸团下落快。学生仿照前一个实验的分析,得出结论:轻物下落快。教师进而提出:“两个实验为什么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呢?”。学生思考后回答,物体下落的快慢与轻重无关,纠正了“重物下落快”的错误认识。教师引导:是什么共同的原因使纸片比铁球和纸团都下落得慢呢?学生想到:纸片受到空气的阻力作用比较大.然后再过渡到另一组对比实验,分别取三个相同深度的量筒A、B、C,并排放在水平桌面上,量筒B和C分别装上清水和洗洁精配制的溶液,将三个相同铁球同时同高度释放,观察到钢球运动的快慢不同,这说明阻力对物体的运动有影响,且阻力越大,对运动的影响越大。接着在量筒C里面再做实验,取形状和体积完全相同的铁球和塑料球,同时同高度释放,结果铁球运动快。从而得到阻力相对重力越小,对运动的影响就越小。教师再引导,如果没有阻力,物体下落的情况回怎样?自然地引出“牛顿管”实验,用抽气机抽走牛顿管中的大部分空气,里面近似认为是真空状态。将管中的羽毛和铁片同时同高度释放,结果观察到下落一样快。最后得出关键性的结论:没有阻力,物体只受重力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的快慢都是相同的,物理上就把这种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这些小实验虽然过程非常简单、操作也很方便。而且学生亲手操作增加了实验的真实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吸引力,而对直接参与的实验者来说,既满足了好奇心,也有了成功的体验,从中感悟到物理世界的奇妙。
三、运用小实验,参与合作,探究物理规律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把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放到特别重要的位置。探究式学习是通过发现问题、研究探索,从而获取技能的一种学习形式。这种学习形式的关注是探究的过程,培养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老师必须选择时机,精心设计小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典例4』在讲授《曲线运动》时,要求学生利用提供的器材设计实验探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提供的器材是为光滑玻璃板、小钢球、磁铁和加速斜槽。学生分小组合作,先制定实验方案,然后进行探究,最后交流展示。学生的实验探究过程与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条件及结果记录表格:小球在玻璃板上的运动初速度:沿水平标志线向右.最后得出结论: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受到合外力,且合外力与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
虽然是小实验,如果采用生活或实验室中的一些常见易得的器材来完成,这样让学生们觉得接近生活实际,更加相信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同时对物理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今后的物理教学中将会起到更大的作用。
四、运用小实验,验证应用,掌握物理知识
为了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最终能灵活应用知识。虽然在物理知识很多来自于生活实际,但高于生活,尤其是有些知识又非常抽象,单凭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现有的知识很难理解,而教师则可以通过精心设计一些小实验,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从而使知识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
『典例5』在讲《机械能守恒定律》内容结束时,设计了一个小实验来结束新课:取一只小水捅,内装半桶水,用尼龙绢悬挂在天花板上如图所示。请一个学生紧贴墙壁站好,双手捧起水桶。让它距学生的鼻子1cm。然后将水桶轻轻释放,让水桶来回摆动。水桶经过一个摆动周期,又会向学生的鼻子撞来。这可不是看立体电影,而是一个贷真价实的运动着的水捅。学生若没胆过,肯定会逃走。倘若学生相信机械能守恒原理的话,一定会坦然地站在原位置上上,并深信水桶绝不
会碰上你的鼻子。问题就看学生敢不敢做这个实验,看看谁“真正相信(学会)了刚才学习的知识”。
这个小实验使同学们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既动手又动脑,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典例6』在讲授《力的分解》中的斜面上物体的重力分解时,教师设计了一组小实验。取一块长方形的夹板碎片,将一端放在平整的桌面上,另一端垫上书本,让夹板碎片形成一个斜面,将一个带有轮子的小车放在斜面上(忽略摩擦),手通过连接小车的橡皮条拉住小车。使小车静止,观察。观察发现,与小车连接的橡皮条拉长了,说明小车有沿斜面向下的分力(重力的一个分力);同时看到夹板发生弯曲,说明有垂直斜面向下的分力(重力的另一分力)。如果在小车上加上几个钩码(即增加了车的重力),再观察。观察发现,斜面的弯曲程度变大,与小车相连的橡皮条变长了。这说明重力的两个分力因重力的增大而增大。如果改变(增大)斜面的倾角θ,重复上面的实验,再观察。观察发现,斜面的弯曲程度变小,而与小车相连的橡皮条变长了。这说明,斜面上物体的重力的两分力方向为沿斜面向下和垂直斜面向下,F1使物体下滑(故有时称为“下滑力”),F2使物体压紧斜面(如图).其大小与斜面的倾角θ有关,且垂直斜面的分力
F2随倾角θ的增大而减小,沿斜面向下的分力F1随倾角θ的增大而增大。即验证
了两分力F1=mgsinθ,F2=mgcosθ的正确性。
第三篇:橡皮泥在初中物理实验探究中的应用
橡皮泥在初中物理实验探究中的应用
摘 要:在初中物理实验探究中,有13个应用了橡皮泥,不但对学校实验器材进行了填补、改进,使得实验操作更加简单、现象更加明显,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关键词:实验探究;橡皮泥;就地取材
作者简介:徐蔼丽(1976-),女,甘肃会宁人,理学学士学位,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初中物理简易微型实验实践与研究”.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做好实验对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非常重要,同时它又是达成物理教学目标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途径.但是有些学校由于缺少实验器材使得好多实验都无法进行,教师只能以讲代做,学生没有实际操作的机会,对一些实验现象只能通过想象去记忆,使教和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己动手设计实验,用土实验代替洋实验不仅可以解决实验器材缺乏的问题,又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规律、激发动手能力、提高创造能力,还能使他们切身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感到物理非常有趣,从而达到现成器材不能达到的目的.例如,橡皮泥几乎是每个同学儿时最喜欢的玩具之一,明明是圆柱体的橡皮泥,可在她(他)们的手里,一会儿变成了“好吃的”香蕉、面包、花生等,一会儿变成了“好玩的”羽毛球、雨花石、救生圈等,不一会儿又变成了“可爱的”乌龟、金鱼、小鸟等,不胜枚举.由于橡皮泥的可塑性,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同样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青睐.下面按北师大版初中物理教材编排的顺序依次介绍.实验探究1:探究――物体的质量与形状是否无关?用天平称出圆柱体橡皮泥的质量,再把它捏成圆球、长方体等不同的形状,用天平依次称出它的质量,发现都是相等,说明物体的质量与形状无关.实验探究2:探究――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体积是否有关?用天平测出橡皮泥的质量m,在量筒中盛体积为V1的水,用细线系住橡皮泥并把它完全浸没在水中,测得总体积为V2.则橡皮泥的密度ρ=mV2-V1.类似的,再分别把两块、三块橡皮泥捏到一起测出其密度.最后,分析数据,总结结论:在状态、温度、压强等相同条件下,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与质量的多少及体积的大小无关.实验探究3:探究――影子的形成原因.把一长圆柱体橡皮泥立在桌面上,用一小手电筒在不同方位照射,观察得到:由于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沿直线传播,在不透明体的背面形成影子.实验探究4:改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器材.教材中所述的实验如图1所示,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方格纸,把一薄玻璃板竖直固定在纸上.将点燃的蜡烛A立在纸上,将另一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与蜡烛A的像重合之处.观察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测量像、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等等.用蜡烛做此实验有四点不便.第一、实验开始时,点燃的蜡烛A不好固定.第二、实验过程中,蜡烛A容易跌倒而引发火灾.第三、蜡烛A在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有高温液体从侧壁流下而发生烫伤现象.第四、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A逐渐变短,为了保持两根蜡烛完全相同,将蜡烛B也要随之切短,造成了材料的浪费.而假如用两块完全相同的橡皮泥代替蜡烛A、B,则上述问题都随之迎刃而解.实验探究5:探究――力的两种作用效果.用力捏一块橡皮泥,观察到它的形状发生了改变.用力推一块橡皮泥,可使它由静止变得运动、由运动变得静止、或者改变运动的方向.总结得到,力的两种作用效果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实验探究6:探究――塑性、塑性形变的概念.用力捏一?K圆柱体橡皮泥,观察到它发生了形变,松开手后它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像这样,物体受力发生了形变,撤去外力后不能恢复原状的性质叫做塑性,也叫做范性;撤去外力后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塑性形变、也叫做范性形变.实验探究7:探究――滚动摩擦与滑动摩擦的大小关系.取两块相同的橡皮泥,一个捏成圆球,另一个捏成长方体.用一直尺同时推二者以相同的速度前进,撤去直尺后,可观察到,长方体向前滑动的距离较近,圆球向前滚动的距离较远.运动的物体最终停下来,是由于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距离远近不同,说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不同.因此得出结论:在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条件下,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实验探究8:探究――大气压强的存在.把一块橡皮泥平压到竖直的玻璃板上,观察到橡皮泥不掉下来,依此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实验探究9: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把橡皮泥放入水中下沉,浮力小于重力.把同一块橡皮泥放入浓盐水中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前后比较,重力大小不变,浮力增大,定性说明浸在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实验探究10: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用细线系住橡皮泥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橡皮泥受到的重力G物,再把橡皮泥分别浸没在水中、浓盐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则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浮=G物-F拉.与之类似,把同一块橡皮泥分别一半、全部浸在水中,也计算出橡皮泥两次受到的浮力.分析数据,总结结论:影响浮力大小的两个因素是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实验探究11: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是否有关?把同一块橡皮泥分别捏成圆球、长方体浸没在水中,利用公式F浮=G物-F拉计算出橡皮泥两次受到的浮力,发现两次浮力大小相等,从而得到结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实验探究12:探究――轮船的制造原理.由于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铁块在水中会下沉,那么为什么用钢铁制成的轮船却能漂浮在水面上呢? 把实心的橡皮泥放入水中,看到它下沉,沉到水底,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用镊子把橡皮泥从水中夹出,捏扁成一片,再把边缘一点一点折起一些,使中间空出,即把它做成“空心”的.口朝上放入水中,看到它现在是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总结这个实验,我们得到: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的物体能够浮在水面上,需要把它做成“空心”的,以排开更多的水,增大受到的浮力,从而浮在水面上.这就是轮船的制造原理.实验探究13:探究――绝缘体的导电性能.如图2所示,把电池组、灯泡、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把一块橡皮泥接到导线夹A、B之间,闭合开关,观察到灯泡不发光.从而说明:橡皮泥是绝缘体,绝缘体不容易导电.通过以上实验,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把橡皮泥应用在初中物理实验中时,操作更加简单、现象更加明显,真可谓是小材大用.其实很多就在我们身边的物体都可能成为我们很有用的实验器材.比如,取两个外观相同的火柴盒,放到相同的桌面上,用大小相同的力对二者吹气.观察到一个已飞出很远,而另一个几乎纹丝不动,为什么呢?原来一个是空的,质量较小,另一个装满小石子,质量较大.质量大的物体具有的惯性大,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此实验是不是很有趣呢?再比如,用大针筒逐渐抽出空塑料瓶中的气体,可清楚地观察到塑料瓶逐渐变瘪,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等等,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也深受初中生的喜爱.总之,只要我们有一颗上进的红心、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对勤劳的双手,就地取材,自制教具,我们的物理课堂距高效课堂的目标也就指日可待了.参考文献:
[1]闫金铎主编.《物理 八年级 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兰启明主编《课程标准新教案.物理 八年级 全一册》.中国和平出版社,2003.
第四篇:探究光反射的规律及实验改进(教学设计)
《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的地位、特点、作用:光的反射现象在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学习光的反射定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从本章的知识体系来看,光的反射定律既是全章的重点,又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一节研究了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本节进一步研究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反射的现象和规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为学习《平面镜成像》这一节铺平道路,同时也为学习光的折射奠定基础。通过这节学习,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方法和技能又能迁移到探究光的折射规律上去。
教学重点:光的反射定律是几何光学中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是分析有关光的反射问题的主要依据,该规律的探究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索精神,所以光的反射定律及其探究过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本章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光路,难以真实、直观的显现出来,让学生观察比较,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二、目标分析
本节课我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教法分析
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实验、老师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同时在观察中培养能力,开展思维训练重视知识的应用,紧密联系实际。
四、实验教学
1、实验目的(甲图):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的位置关系;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实验不足之处:在竖直纸面上描画光线的径迹时,没有依靠,画的线的歪斜,影响到角度的测量,误差会大一些,同时需要多人配合操作,浪费实验时间。
改进方法:将竖直平面的实验操作改成在水平桌面上进行(上图中)。
改进意义:实验操作难度小,学生都可以单独进行;操作方便、快捷、准确、误差小,提高课堂实验的效率,学生能够体会到成功感。
实验器材(改进后):白纸、铅笔、量角器、直尺、激光笔、平面镜、平面镜竖直支架; 实验步骤:①在白纸上用铅笔和直尺画出平面镜、法线的位置(上图中);
②在法线一侧,向入射点画任意三条入射光线,并标为1、2、3;
③用平面镜竖直支架将平面镜支好,放在纸上所画的平面镜的位置;再让激光笔沿所画的1、2、3入射光线照到镜面的入射点上,此时用铅笔在反射光线的径迹上描出一个点1,同理,描出2、3(上图左);
④移开平面镜、激光笔,用直尺和铅笔作出反射光线1、2、3,并用量角器量出各自的反射角和入射角,填入实验表格;、、、、、、2、实验目的(乙图):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
实验不足之处:此实验需要多人配合操作,实验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硬纸板与镜面垂直、激光光束始终沿硬纸面照射都有一定的困难,增加操作难度,影响实验进度与效果。
改进方法:用硬纸盒子以法线轴,在其右边纸面上开一个“小门”,实验时“小门”可以向里或向外推,使之与左边纸面不在同一平面。教学时可将此实验改为演示实验,为了增加演示真实、直观的效果,将硬纸表面进行“粗糙”处理(上图中、右)。
改进意义:能直观、形象的显示“小门”打开后与原来纸面不在同一平面,且在任何位置总是能与镜面垂直,表面的“粗糙”处理为演示实验带来逼真、清楚的效果。同时也给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动手、动脑进行小实验作出示范和榜样。
实验器材(改进后):自制教具(带“小门”硬纸盒、)、平面镜、高亮激光笔; 实验步骤:①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将“小门”关闭的自制教具放在平面镜上;
②将高亮激光笔的光束沿纸面射向入射点,观察“小门”上的反射光线(上图右);
③保持纸面左半部分上的入射光线、入射点位置不动,将右边纸面上的“小门”向里摊,观察“小门”是否还有反射光线;
3、学生用光的反射实验器(上图左)
学生实验器材存在的缺陷:由于卡槽设计太大、平面镜受重力作用,会向没有卡槽的一边下垂,造成镜面与光具盘不垂直(上图左),实验时反射光线不能显示在光具盘上,同时平面镜与光具盘结合处有缝隙,出现漏光,使反射光线亮度变暗变弱。
改进方法:沿平面镜位置线挖一个宽与平面镜厚相同、长与平面镜略长的长方形的孔槽,实验时将平面镜一半插入到孔槽中,可消除平面镜因重力作用造成不垂直的影响,同时也避免了平面镜与光具盘结合不紧密造成的漏光现象(上图中、右)。
改进意义:平面镜插入卡槽,镜面与光具盘紧密结合且相互垂直,避免入射光从缝隙泄漏,同时让入射光全部被反射,反射光线的径迹能在光具盘上清晰、明亮的显示出来。
4、实验室配备的学生用激光笔与专业激光笔(上图左)
实验室配备的学生用激光笔不足:光线暗、光束窄,要让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同时显示在显示板上,操作起来很困难(或者光线暗淡,或者只显示反射光线,或者只显示入射光线),严重影响实验效果及进度。
改进方法:用高亮度的专业激光器替代学生用激光笔,并将激光笔的头部进行改造,让高亮激光束通过一根粗细适当的玻璃柱(上图中),并适当调整距离,就可以得到又亮又宽的光束(上图右)。
改进意义:实验时亮度好,效果极佳,使用方便,极大提高了实验的效率,极大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深受学生喜爱。
5、对于镜面反射与漫反射这一难点的突破,我采取播放多媒体动画课件:画面出现两种不同的反射面,再依次播放出每一条光线的反射过程。播放完毕后,让学生比较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异同点,并回扣上面的实验,让学生解释其中的原因。
五、评价反馈
教学突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体验,发现问题,展开探究,得出规律,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推动课堂教学,通过教师的指导结合自身的积极探索,用实践去亲自体验和感悟。同时用自制教具作示范,启发学生的利用身边的器材,动手动脑制作物理器材进行课外小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精神。
第五篇:实验探究法在楞次定律教学中的应用
实验探究法在楞次定律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重点阐述了实验探究法在楞次定律教学中的应用。在楞次定律教学中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以实验为基础,以知识与技能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楞次定律实验探究创造性思维
职业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笔者认为,应在教学中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亲自参与设计实验,并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体验整个科学研究的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合作性。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学会变为会学。笔者在楞次定律教学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教学设计说明
楞次定律的传统模式教学是: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教师总结出定律内容→讲解例题→课堂训练→课后练习。从效果上看,多半学生也能应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方向,但是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只能说是学会,而不是主动去学,对楞次定律的记忆不深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运用实验探究式教学法的课堂设计是这样的:趣味实验引题→分组实验探究→教师分析总结→揭示定律本质→定律灵活运用。教师主要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引导他们自己得出楞次定律。学生活动时间约占课堂时间的1/2,课堂气氛活跃,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过程
1.趣味入题
教师让学生分组做磁铁振动的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填写实验记录。学生发现当线圈断开与闭合时,磁体振动时间有长短之分,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线圈闭合磁铁振动时间会变短,再引导学生发现原因是有感应电流的产生,原磁场与感应磁场相互作用产生力,使磁铁尽快停下来,从而引出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指南针――楞次定律。
2.分组实验探究
学生已经掌握电磁感应产生的必要条件,已能用安培定则判断线圈电流产生的磁通的方向,教师为学生提供线圈、导线、检流计、任务页等实验资料。学生两人一组,分别使用磁铁不同的极性插入、拔出线圈,观察检流计的变化,并运用安培定则判断出不同状态下感应磁通的方向。对实验过程进行记录,完成任务页的填写。各小组要做到人人有参与、人人有分工。教师巡视时要注意学生的动作是否正确、仪器使用是否合理,在学生遇到问题时不急于解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自己战胜困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形成了一种和谐、亲密、积极参与的学习气氛,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
3.教师分析总结
根据学生实验任务页的填写情况,教师进行分析评价,并总结得出楞次定律的内容: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概括为“增反减同”。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教学难点。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电路,让学生按图接线,实验时注意观察电键闭合和断开时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方向的一般步骤:判断原磁场方向,判断磁通变化情况,利用楞次定律判定感生磁通的方向,利用安培定则判定感生电流的方向。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动机,又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
4.揭示定律本质
教师解释引题实验磁铁振动时间变短的原因:从力学角度分析,磁体振动时间变短,是因为感应电流所形成的磁场将排斥外来磁铁的运动,条形磁铁受排斥力的作用运动速度降低,即动能减少,磁铁快速停止振动。从而揭示楞次定律的本质是能量守恒。
5.灵活运用定律
教师用多媒体显示练习题。习题1:让学生用楞次定律判断直导体AB由上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向右运动时,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引导学生开拓思路,寻找简单解题方法,最后教师讲解右手定则,说明其适用范围:直导体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
习题2:把一条形磁铁从闭合螺线管的右端插入,由左端拔出,在整个过程中,螺线管产生的感应电流是怎样变化的?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分组解题,教师根据反馈信息进行讲评,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运用了实验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贯穿了学生的自主探究,通过趣味实验引题、分组实验探究、教师分析总结、揭示定律本质、定律灵活运用等环节,从“引→探→评→伸→践”五个方面层层递进,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使学生做到活学活用,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金雨.物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2]邵展图.电工基础[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作者单位:保定市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