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大文化理念打造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
以大文化理念打造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
我们应超越狭义的文化工作思维和部门限制,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以大文化理念推动贵州文化做强做大,强化文化在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中的大作为大担当。
找准文化定位
:去年11月,贵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了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战略任务,对于这一文化发展新定位,你是如何理解的?
徐 静: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一方面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内在要求,是贵州省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必然选择,事关贵州能否实现全面小康、谱写好中国梦贵州篇章这个大局。另一方面,也是对贵州文化特色深刻把握的结果。贵州文化的内在精神是“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外在表现是“多”与“和”,民族文化、山地文化、生态文化、阳明文化、红色文化、“三线”文化交相辉映,这些文化能够和而不同、和谐相处。我们紧扣决胜全面小康、谱写中国梦贵州篇章的发展大局,提出打造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目标,非常契合贵州文化发展的资源优势和前进方向。
:打造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贵州有哪些机遇?
徐 静:最大的机遇就是中央和省里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密集推出一系列重大政策,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顶层设计,省委、省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中央要求,针对文化建设出重拳、出实招,近年来着力打造了多彩贵州品牌,展现了贵州新形象,并明确提出了全力打造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战略定位。省委书记陈敏尔要求文化系统要深学笃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五大新发展理念,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彰显贵州文化特色和人文精神,推进文化与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深度融合,加大文化创作、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新力度,全力打造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今年4月15日,贵州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五大新发展理念的高度把握文化工作,切实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文化支撑和精神力量。
中央和省里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为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营造了良好环境、提供了强大保障,是当前贵州文化建设的最大红利、最大机遇。
:面对大好机遇,贵州定能把握机遇、乘势而上,谱写文化工作新篇章。
徐 静:“十二五”以来,我省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明显增强,舞台艺术精品打造亮点频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取得新突破,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市场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交流力度不断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文化建设各项保障工作同步推进。全省文化系统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真抓实干,改革创新,推动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贵州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为推进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我们相信,有“十二五”文化工作的基础,有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干劲,我们一定能把握机遇再创辉煌,建成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
明确文化担当
:“十三五”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决胜全面小康,在这个大局中,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应该有何担当?
徐 静:文化工作做得再高、再大、再强,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到地面上、落到群众中、落到决胜全面小康的大局中。
文化在这个过程中的担当主要应该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把文化自身做强做大,打造文化精品、承载主流价值、彰显文化精神、引领文化潮流、鼓舞大众信心、凝聚大众力量。二是要深刻认识到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实现文化小康是全面小康的重要方面、重要组成,没有文化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三是要深刻认识到文化要做强做大,就必须把文化的力量渗透其他领域,实现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的深度融合,更大程度地发挥文化影响力。
具体到贵州来说,贫困是当前贵州决胜全面小康的最大短板,文化更要发挥应有的担当,积极助推大扶贫战略行动,把文化融入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为全省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提供更加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撑。我们应超越狭义的文化工作思维和部门限制,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以大文化理念推动贵州文化做强做大,强化文化在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中的大作为大担当。
: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是贵州的“三块长板”,文化应如何主动作为为全面小康“加长板”?
徐 静:我们要让文化与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融合起来,更好地发挥文化对建成全面小康的影响力。
一是围绕文化与大数据深度融合,推动多彩贵州文化体系内容创新、传播方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消费方式创新,增强文化活力。二是围绕文化与大生态深度融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低碳、集约和可持续发展,增强绿色发展的文化支撑,创造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文化。三是围绕文化与大旅游深度融合,打造一批精品文化旅游线路、特色旅游产品和市场竞争力的演艺作品,推动旅游品质整体提升、打造贵州山地旅游品牌,助推旅游业“井喷式”发展。
开启文化新路
: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其中的“强”字应如何理解?
徐 静:可以从八个方面加以理解。一是强文化引领,让贵州文化更好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全省社会思潮、社会心态、社会风气的走向产生强有力的引领功能。二是强文化内核,让贵州文化更多更好地表现“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贵州人文精神,增强贵州文化对当代人的凝聚力,对后代人的延续力,对外界的传播力。三是强文化特色,彰显贵州文化“多”与“和”的特色,将其打造成为有民族“情”、红色“心”、传统“根”、绿色“衣”的多彩和谐文化品牌体系,塑造贵州文化新形象。四是强文化精品,让文艺创作旺起来、优秀剧目演起来,文化人才强起来,在文学、美术、影视、音乐、歌舞等方面,推出一批精品力作、传世佳作。五是强文化产业,按照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文化改革发展的新要求,提高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切实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六是强文化服务,尤其要补齐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短板,打通文化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现文化小康。七是强文化融合,大力推进文化与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的深度融合,尤其要在融合中创新,切实让多彩贵州风行天下。八是强文化实干,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实实在在的项目、实实在在的作风,打造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
:“十三五”时期,贵州文化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是什么?
徐 静:“十三五”时期,我省文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目标要求,充分挖掘我省特色文化资源,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体系,着眼文化励民、文化惠民、文化富民,围绕以大文化助推大扶贫大数据战略行动,实施“十大文化工程”,依托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十大文化品牌”。
我们要大力支持鼓励文艺创作,生产更多富有贵州特色,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能体现贵州时代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精品力作,让文艺创作旺起来。反复打磨优秀剧目,深入基层,推动惠民文化演出,让优秀剧目演起来。不仅要“种文化”、“送文化”,还要“养文化”,构建具有贵州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让文化服务多起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应有的社会效应,培养传承人,加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使文化遗产活起来。培养造就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文化管理干部队伍和德艺双馨、规模宏大的文化专业人才队伍,使人才队伍强起来。
为了抓实“十三五”的文化工作,我们强调实干,狠抓落实。一要在深化改革中抓落实。将解决问题、弥补短板作为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切入点,通过改革发挥好文化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现实担当。二在统筹协调中抓落实。推动文化建设协调发展,仅靠某个或某几个单位和部门是不行的,必须统筹好各项工作、各方力量、各种资源,构建大文化的工作格局,形成全省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三要在自身建设中抓落实。各级各类文化工作队伍要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在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中再创新业绩、再作新贡献。(责任编辑/李 坤)
第二篇:打造广东文化大省后花园
博取雷州千秋文物萃一馆瑰宝,物色名城万代精华迎八方宾朋。1月22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雷州隆重举行新博物馆落成开放庆典仪式。这是近几年来雷州市建设文化大市,打造广东省文化后花园的又一大举措,也是该市实现省委提出“一年稳定,三年变样”要求成果的大展示。
雷州文化底蕴精深博大,名城人才辈出翰墨飘香。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天南重地”的雷州这片红土地积淀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存,保留了璀璨夺目的历史文物。
近几年来,雷州市委、市政府积极实施“打造文化大市,构建和谐雷州”的发展战略,努力挖掘、整合、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大力传承和弘扬雷州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打响“广场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等三大特色文化品牌。
依托文化广场
开展文化活动
雷州市围绕先进文化主旋律,依托雷湖南北文化广场,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并以此辐射农村。2006年,由雷州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统筹策划的雷剧艺术节,是一次“大舞台、大气势、大场面、大影响”的艺术盛会;2007年,在夺取抗洪救灾、重建家园的阶段性胜利后,该市又成功举办中国雷祖文化节暨雷州国际美食节,这是该市委、市政府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亲和力的体现。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明和谐雷州”为主题、为期十五天的每年春节雷州传统文化艺术活动都让雷州人民大饱眼福。在开展活动的同时,组织专家“把脉”“问诊”,对醒狮、傩舞、人龙舞、蜈蚣舞等独特民俗文化的套路、服装、道具、音乐等进行改造,就”
如何挖掘、研究、包装、推介雷州优秀文化”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积极为打造雷州文化品牌建言献策。这些活动,吸引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文化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湛江日报等数十家大媒体的眼球,有力地宣传了雷州,推介了雷州,打响了雷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该市以雷湖文化广场为中心,联动发展城乡文化,广泛开展农村“三文”(创建特色文化村、建设农村文化室、举办农村文化节)及送戏、送书下乡活动。近几年,该市建设文化楼106座、文化室1356间、文化广场63个、文化活动中心85个,公共休闲场所等一大批,市、镇、村三级文化网络逐步健全。目前,该市已创建特色文化村126条,有72条村被评为湛江市特色文化村。
近几年,该市每年在雷湖文化广场举办大型文艺活动(晚会)、电影晚会、雷剧演出不少于100场,以广场文化带动乡村文化活动深入开展,文艺活动空前活跃,促进了城乡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依托文化古迹
打造旅游雷州
在雷州这片钟灵毓秀的红土地上,遗留的文物古迹遍布城乡,现有古遗址50多处、古窑址60多处、古建筑500多座、古寺庵100多座、知名景区(点)20多个。其中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有57处,其中雷祖祠为国家级,三元塔为省级,真武堂、韶山古戏台、东岭莫宅祠堂、唐代墓葬等4处为地市级。雷州市博物馆收藏文物数量之多,档次之高,均居全省县级博物馆之首。该市计划用五至十年时间,重点规划建设雷祖祠雷文化主题公园、白水沟四星级旅游宾馆、赤豆寮岛海上乐园、坡正湾鹭鸟家园、古火山遗址鹰峰岭、九龙山自然风景区、乌石天成台旅游度假村、中国十大古村——邦塘村、清瑞园楹联碑廊、西湖风景区等十个旅游景区、景点,打造旅游特色品牌,把雷州建成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依托先贤文化
打造文化雷州
古代被贬到雷州半岛的寇准、苏轼、苏辙等“十贤”把中原先进的思想文化、生产技术和浩然正气带到这里。他们为雷州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词文章和遗迹,丰富了雷州历史文化的内涵。经过这些先进文明的滋润,这片瘴疠之地变成了肥沃土壤,终于孕育出了以清代陈昌齐、陈瑸、陈乔森、丁宗洛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雷州半岛本地人才。因此,该市加大挖掘、整合和宣传这方面文化资源的力度。整修了十贤祠、苏公亭、苏公井、骑楼街、天宁寺、高山寺等名胜,修复了陈瑸故居,修建了清端园、二公(陈瑸、陈昌齐)祠、陈瑸碑廊、调风名人馆及靖海宫楹联碑廊等。它们不仅成为旅游圣迹,也成为廉政建设教育基地。此外,该市还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建设了奠定名城建设规划基调与格局的雷州市新华书店、雷湖文化广场、雷州市博物馆等大型文化建筑,对宣传雷州、推介雷州起了积极作用。在做好文化硬件建设的同时,该市还组织出版了《雷州历史文化大观》、《雷歌大全》、《雷州歌大典》、《雷州歌精品鉴赏》、《雷州石狗奇观》等大量极具研究价值的文化书籍,全方位挖掘雷文化的巨大魅力和影响。
在2007年举办的中国雷祖文化节暨雷州国际美食节中,该市邀请专家学者对先贤陈文玉、陈瑸、陈昌齐、陈乔森等进行深层次的理论探讨,就是
为了传承先贤的优良品德,提高雷州人的素质,并凭借这些历史文化瑰宝及先贤的名人效应来宣传雷州,擦亮名城。
通过这些措施,雷州市文化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结出了丰硕的果实:2008年,雷州歌、雷州石狗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雷州歌传承人何希春,姑娘歌传承人陈家悦、符海燕被广东省文化厅确认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邦塘村入选“中国十大古村”;雷州市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湛江市委书记陈耀光说:“雷州辉煌灿烂的文化,是历史遗留给人民不可再创造的宝贵资源,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有些甚至具有国际性。雷州人民挖掘、传承传统文化,对于建设美好家园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湛江市委常委、雷州市委书记李昌梧、雷州市市长罗滇南说:“几年来,雷州大力挖掘、整合、弘扬雷州传统文化,用和谐文化凝聚人心、点燃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已取得丰硕成果,尤其是雷剧节后,雷州社会呈现出和谐团结、一片平安的景象,用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仍然是雷州发展不变的主题。”
推陈出新,构建雷州和谐文化;励精图治,谱写名城华丽篇章!
第三篇:浅谈贵州多彩文化与民族风情
浅谈贵州多彩文化与民族风情 任序(贵阳学院)贵州文化独特多彩而深具地域和民族特色.黔州大地地处西南一隅,北居巴蜀,南接桂壤,东引湘域,西挽滇土.同时,也是地球上独特的山地高原地带,凸起的大娄山系,乌蒙山系,武陵山系将其包裹,欲有与世相隔之佳境,随处可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势,平均海拔在一千米以上的黔山大地,加之其地处纬度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终年温和湿润,雨热同期,形成了西南地区独特生态环境,独特的地域生态赋予了贵州大地别具一格的文化孕育土壤,让其始终是不为世所扰,不为世所污的一片广阔大地.贵州的地域条件造就了其多民族聚居的特色,并举世无双,历史的因由使其实一个迁移民族聚合的迁移文化区,并在这穷乡僻壤中不断生息.使贵州形成了明显的民族区域界限,黔北以汉族为主,黔东,黔南,黔西则以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为主.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地区,在与天地相承合的漫长岁月中沿袭并萌发出了黔州大地所独有的贵州多彩文化和民族风情.贵州的地域条件和经济基础也造就了贵州人民依山靠水的生活形态,无论是从居住条件还是耕作方式,无论是饮食习惯还是交往方式都可足以领略其风情.(如今的贵州人民的居住选址依然依照后靠青山,前依溪水,或房屋一侧有一口水井。依然采用刀耕和牛耕的耕作方式,并多为日起鸡鸣,月出而暮归的山地劳动。饮食上以沿河谷地的水田稻米为主食,户养一牛为主要耕作劳动力,少数民族地区服饰以自产获得需求上的满足,也开始呈现商业交换的状态)正是这悠久的历史进程逐渐形成了贵州人民敬天敬地敬神灵的生活习俗(农家堂屋都有开光香火,以节气祭祀而供奉,仍有原始火葬,洞葬的部落存在)自古以来,黔州大地交通闭塞,加之人烟稀少而散居(也有少数部落居住)。久居大山之中。养成了贵州人民博大而宽容的自然情怀,与世相隔甚远,又形成了贵州人民强烈的交往心理,因而贵州人民对外来的客人格外的热情,每当客人前来,定会摆上陈年腊肉,定会端上烧酒一碗(烧酒是农家自家用纯粮蒸煮而成,度数较高)以表对远方客人的欢迎和敬意。久居大山深处固然可供娱乐较少,而对美的追求是不受地域和种族而又所区别,富有创造力的先民便创制出各种乐器和编排原始舞蹈,以消遣美好的时光和打破生活的静寂。少数民族对祭祀时情有独钟的,每逢大祭,必以歌邀友,以舞牵情。又因地域广袤,民族种别多,族系分支甚繁,逐渐衍生出了各式各样又深含民族文化意味的民族歌曲,舞蹈,服饰,语言和习俗。从而形成了黔州大地多民族的风情大观。
纵观其天地之间人与物的各种特殊情节,行走在这青山绿水,天蓝气清的黔州大地,不得不说贵州是歌的天堂,舞得海洋,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活的遗产地,是人类精神文明史的活的瑰宝!
第四篇:以改革创新力推文化强省建设
以改革创新力推文化强省建设
方新海 郭明玉
2012年第10期 ——文化建设
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推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创了文化改革发展的崭新局面,为进一步实现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按照中央“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巩固提高、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总要求,我省紧紧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扎实推进改革,顺利完成各项既定任务,文化改革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大突破。在去年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我省及武汉、襄阳、黄石等12个市州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称号,获奖数量、获奖面均居全国前列,跨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第一方阵。
1、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基本完成。着眼于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全省图书、电子音像出版单位和新华书店,省直电影制作和发行放映单位,市县67家电影公司和34家电影院,全部完成转企改制。全省100家国有文艺院团按要求如期完成改革任务。非时政类报刊第一批70家改制任务全部完成,第二批12家改制工作已启动。全省有136种报刊转企。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湖北日报》、《长江日报》分别组建发行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剥离经营性资产,授权湖北日报楚天传媒(集团)公司经营。省广电推进制播分离改革,湖北广播电视台依法设立,省级广电宣传经营两分开顺利实施。
2、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不断深化。全省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事业单位普遍推行“三项制度改革”,实施员工聘用制、岗位责任制和绩效工资制,引入竞争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了内在活力,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
3、有线电视网络整合顺利实现全省一网。武汉地区历史性地实现省市有线电视同城同网和电视节目互传,市州县按期完成广电网络剥离和分公司挂牌任务,全省广电网络实现经营管理层面上的整合,全部并入省网,初步达到“全省一网、全程全网、垂直管理、三级贯通”的目标。
4、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全面完成。全省17个市州、林区、直管市和74个县(市)全部组建成立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建立起统一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人员、编制、经费全部到位。全省电影行政管理职能调整划转顺利完成,各级文化部门承担的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和市场监管等职责划入各级广电部门。
5、文化宏观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全省文化、广电、新闻出版部门大力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实现管办分离,行政管理职能进一步转变,更好地履行起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按照省委决定,省委宣传部正式设立省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与产业发展办公室,对省属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监管进行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积极探索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国有文化管理体制。
二、文化产业发展实现大幅度提升
改革是为了发展,改革的成效最终要以发展的成果来体现和检验。在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度、全方位推进基础上,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多点开花、捷报频传,呈现出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和新支撑。
1、市场主体茁壮成长。我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双效”为目标,在报纸期刊、出版发行、印刷复制、电影放映、广电传媒、数字传输、网络服务、版权交易、游戏动漫、文娱演艺等多个领域,精心组建、培育和打造了一大批国有、民营文化领军企业和企业集团,成为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的行业支柱和重要支撑。着力引进了大连万达、柏斯琴行、华侨城集团、香港名店街集团、香港冠云集团、深圳雅图集团等一批重量级的文化战略投资者。文化企业上市实现零的突破。长江出版传媒、湖北广电网络借壳重组上市先后获批,知音传媒集团、江通动画筹备上市取得重大进展,标志着我省文化产业进入到更高的发展阶段。我省越来越多的龙头和骨干文化企业正借助政策利好和资本力量做大做强,实现了快速扩张和跨越式发展。
2、核心板块增速加快。2011年全省新闻出版业总产值391亿元,同比增长21%;广播电视总收入51.23亿元,同比增长5.48%;电影票房5.76亿元,同比增长35%,位居中部第一;动漫产业总产值26.8亿元,同比增长67.5%,进入第一方阵;出口文化产品10.2亿美元,同比增长30.5倍,出口值跃居中部第一;全年输出图书版权506种,引进版权228种,首次实现版权输出大于版权引进。
3、品牌培育成绩卓著。着力实施文化精品名牌战略,从537种报刊中成功培育出《楚天都市报》、《特别关注》、《新周报》、《知音》、《知音漫客》、《新传奇》、《大家文摘报》、《小学生天地》、《初中生天地》、《情感读本》等“十大百万报刊”品牌,在全国报刊界独一无二,被中央领导誉为“湖北现象”。湖北京剧、武汉杂技、银兴院线、垄上频道、江通动画等文化品牌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扩大。重点打造的长江出版传媒、长江广电传媒、长江垄上传媒、长江电影集团等“长江系”文化品牌,正成为我省新兴文化品牌方阵。
4、园区建设方兴未艾。我省依托特色资源优势,以打造新型文化业态为方向,建成了华中出版物流产业园、楚天传媒产业园、知音文化产业园、传奇文化产业园、武汉光谷创意产业基地、东湖欢乐谷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成功争取到华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武汉东湖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华中国家版权交易中心等三
块“金字招牌”落户湖北。文化产业园区正在发挥强劲的积聚效应和孵化作用,推动着新兴文化产业集群快速崛起。
5、项目招商硕果累累。通过先后组织举办湖北省文化产业项目签约会、湖北文化产业招商博览会、香港文化产业项目招商、鄂台文化创意产业合作交流会等文化招商活动,以及每年组团参加深圳文博会,策划推出重点文化项目1000多个,成功签约300多个,签约金额1000多亿元,取得各大银行金融授信1500多亿元,全省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三、推进文化改革跨越发展的几个特点
近年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将文化改革发展摆在全局工作中的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科学发展考评体系,可以说重视程度空前、采取措施空前、推进力度空前。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出“四高”特点:
1、高规格加强组织领导。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文化体制改革作为一项重大工程进行安排部署。主要领导同志以及省直各部门高层次、高密度、高强度地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工作。省长亲自担任省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协调解决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全省上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2、高效率出台配套政策。针对文化改革发展中出现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我省一方面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政策,一方面根据实际不断进行政策创新。近年来连续出台《湖北省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指导目录》、《关于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湖北省扶持优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关于省直文化事业转制单位及其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意见》、《关于湖北省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关于规范文化产权交易管理促进湖北华中文化产权交易所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配套政策从社会投资、财政扶持、金融信贷、社会保障、税收优惠、工商管理、产权交易等多方面,为推动我省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3、高质量抓好督办落实。根据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文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工作专班,采取“挂图作战”、“责任到人”、“目标倒逼”等机制推动改革,编发多期《文化体制改革督办通报》,对改革进展情况进行排序、打分,充分调动了各地各部门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省委督查室把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列为重点督查任务,建立督查制度、考核制度和通报制度,定期进行检查督办,专题下发多期督办通报,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
4、高密度开展媒体宣传。为营造有利于文化改革发展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组织省内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举办新闻发布会,或全面或分专题介绍我省文化改革发展的整体进展和重大突破,通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聚焦报道我省的做法和取得的经验,在全省上下引起广泛关注,形成普遍共识,推动掀起克难奋进、比学赶超、百舸争流的文化改革发展工作热潮。
四、在新的起点上奋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省第十次党代会开启了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新征程。省委书记李鸿忠在大会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奋力推进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湖北文化改革发展迎来了新的黄金发展机遇期。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奋发有为,大有作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全面实施《湖北省“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坚定不移地把文化改革发展继续向前推进,努力谱写文化强省建设的新篇章。
1、着力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围绕加快建立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目标,在巩固拓展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全面深入推进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改善宏观管理。一是如期完成我省非时政类报刊第二批改革任务,不断完善转制文化企业的运营机制,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步伐,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努力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二是推动市、州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在确保党管媒体、党管干部、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宣传与经营相对分开”的有效途径。三是深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继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实行绩效工资,建立健全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四是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加快转变职能,进一步理顺文化行政主体与文化综合执法机构的关系,更好地实现以管理促发展促繁荣。继续探索完善我省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建立科学考评体系,确保正确经营方向、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着力健全文化服务体系。围绕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创新工作思路,改进服务方式,更好地保障全省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一是积极完善投入保障机制。把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与改进投入方式结合起来,通过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以奖代补等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效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城乡公共文化建设。二是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继续做好流动舞台车、电影放映车、图书配送车等工作,继续抓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等重大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三是加快推进全省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阵地免费向社会开放,大力组织开展公益性、群众性文化活动。
3、着力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围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路子,推动我省文化产业规模实力迅速壮大、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一是推进文化资源整合。把转企改制与兼并重组结合起来,推动全省文化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积极支持湖北日报传媒集团、长江出版传媒股份公司、省广电网络股份公司、长江广电传媒集团、省演艺集团、知音传媒集团、长江电影集团等优势文化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发展。大力扶持改制到位、条件成熟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储备一批
后备上市文化企业。二是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深入实施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借助武汉东湖示范基地这个国家级平台,着力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积极推进文化资源、生产、传播数字化,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网络视听、动漫游戏、文化装备制造等新兴文化业态,不断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三是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发挥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区域专业市场的主导辐射作用,加强其他城市的文化产品、服务、要素市场建设,规范文化产权交易,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努力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4、着力完善文化配套政策。围绕建立更加有利于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配套政策体系,抓紧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文件,不断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和改革扶持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引导、激励和支撑作用。在用足用好国家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定我省配套政策,尽快完善财政投入、社会捐赠、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用地审批、投融资、出口贸易、产权保护等重要内容,为我省文化改革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
5、着力培养文化专业人才。围绕造就一批懂文化、精专业、会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的目标,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健康成长和脱颖而出的人才机制,着力构筑文化改革发展人才保障体系。一是制定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训重点文化企业高管人员和中层管理者,把文化改革发展相关政策法规、现代经济理论、经营管理知识、资本市场运营等作为主要培训内容。二是突出重点,抓紧培养一批善于开拓文化新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一批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一批适应文化走出去的国际化人才。三是注重引智,加大创意、策划、经纪、营销等高端文化人才和紧缺文化人才的引进力度,建立健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措施。■(作者单位: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
第五篇:二、建设文化强省
1、请结合实际谈谈,在当前建设文化强省的语境下,在当今广东经济、社会面临新一阶段发展机遇的转型时期,我们需要怎样的“广东精神”?它与我们以往多有论述的岭南文化精神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又应当怎样践行新时代的“广东精神”?
答:(1)结合我们广东的实际情况,在当前建设文化强省的语境下,在当今广东经济、社会面临新一阶段发展机遇的转型时期,我们需要大力宣传和实践“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厚于德”是指”侧重于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广东精神的来源和基础;“诚于信”侧重于对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市场经济伦理的融合和坚守,是广东精神的时代要求;“敏于行”侧重于对敏行、敢为、实干的当代广东鲜明特色精神的彰显,是广东精神不断发展并永葆生机的内在动力。“厚于德”是指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甘于奉献,它既是一种美德也代表了广东人民的追求。“诚于信”是一种做事的原则,实际上就是要做到真诚、友信。“敏于行”是一种行事的风格,“敏于行”是指不空谈,务实、不张扬,很敏锐地知道世界发展的趋势,敢于先行一步。(2)“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提法既体现了广东特色,与我们以往多次论述的岭南文化精神有着一脉相承、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岭南文化历来倡导尚德、乐善、好施,造就了广东人宽厚的精神品格;广东在对内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形成了讲诚信、重契约的历史传统;广东是中国近代革命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敢想敢干,具有敏于行的行为特征。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广东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道德滑坡的现象,时代呼唤整体 道德水平的提高;广东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下一步培育诚信意识、契约精 神;广东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过程中,也将遇到各种困难,只有善于把握发展机遇,敢想会干,才能化解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广东要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精神支撑。所以说广东精神体现了广东特色,与岭南文化精神有着一脉相承、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3)我个人认为,要践行新时代的“广东精神”,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①我们要清楚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广东精神是一种道德追求,是一种精神信仰,也是一种道德力量,它是不分群体,不分阶层的,在广东生活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践行广东精神。因为一个人生活的环境跟当地的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社会氛围是息息相关的,每一个人都要在其中起到应有的作用,这样整个社会向善的风气才能弘扬起来。当然,党政领导干部在践行广东精神方面更应该起模范带头作用,起到践行广东精神的榜样力量。②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需重视榜样的力量实践广东精神需要全体广东人的努力,我觉得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要明确实践“广东精神”的具体要求;树立实践“广东精神”的先进典型,通过榜样 的力量培养广东人践行“广东精神”的自觉; 将“广东精神”转化为具体的道德 规范、行为准则。比如以推进广东志愿服务开展及创新来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志愿者,在践行广东精神的过程中他也是个非常重要的主体。志愿服务、志愿者精神是一 种新时代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基于德、立于信、践于行”的。志愿者的这种行为是基于德的,因为它是利他的,同时也立于信,大家找到志同道合者共同来服 务社会,而且他们不是坐而论道,而是付诸实践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志愿者 服务跟我们所倡导的广东精神是相符的,可以成为我们践行广东精神的一个重要 的方式。再比如,让“广东精神”走进课堂,让广大学生明白“广东精神”的基本内 涵与实践要求;其次,要让广大学生认同“广东精神”,将“广东精神”作为自己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再次,要让广大学生将“广东精神”落实到行动上,将“广东精神”转化为创业干事的具体实践。③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人人有责。开展广东精神的活动当中一定要把形式和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干实事、求实效,真正使广东精神在全省人民群众中落地、生根、发芽,让广东精神之花处处盛开。一方面,我们要有实践“广东精神”的文化自觉,明确实践“广东精神”的重要 性和实践“广东精神”的途径。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有实践“广东精神”的文化自信,相信通过践行“广东精神”能化解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彰显“广东精神”的魅力,有了这样一种文化自信,就能够把广东精神的精神品格转化为发展的动力。作为一个公民,生活在广东,我们要认同、理解和践行广东精神。从小事做起,贯穿于具体工作的细小环节,体现在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要培养家 园意识”,我也希望广东人和来到广东工作生活的新广东人能够真诚地融入到广东的大家庭里,来宣传和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作为教师,实践“广东精神”,最重要的是在教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体现“广东精神”的要求,各项工作都做到“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比如,以厚德的精神关爱学生,行为示范,在学生中形成一种表率的作用,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以诚信的品格从事研究,不浮躁、不造假;以敏行的品 格从事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多思考、多创新。建设文化强省 打造“广东精神”。汪洋要求认真反思“小悦悦事件” 努力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大文化强省建设力度。着重突出提炼打造“广东精神”、推进文化民生工作、做大做强广东文化产业、擦亮叫响广东文化品牌等方面工作。针对最近我省发生的“小悦悦事件”,汪洋在常委会上要求进行认真的反思,结合贯彻全会精神,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努力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