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教学有效课堂构建(范文)

时间:2019-05-15 01:28: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论语文教学有效课堂构建(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论语文教学有效课堂构建(范文)》。

第一篇:试论语文教学有效课堂构建(范文)

试论语文教学有效课堂构建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新坍小学 杨义艳 江苏 盐城 224323 摘要:本文针对语文教学有效课堂的构建问题,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1、强化媒体运用,激发学习兴趣;

2、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文本资源;

3、课外拓展延伸,培养学习能力;

4、强化教学评价,促进成功体验。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有效课堂

在课程改革迅猛发展的今天,有效教学已成为一个时尚的、共同的话题。所谓“有效教学”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那么,在今前的语文教学中,如何构建有效课堂呢?

1、强化媒体运用,激发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学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实践表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由于具有直观性、能动性、交互性等特点,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能够充分再现课文生活中的真实情景,使学生进入身临其境的问题环境,产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增强求知欲和自信心,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需要提醒的是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教学媒体应做到“因材选媒”,突出其实用性,淡化其“装饰”效应。多媒体的运用应能完全契合课文的教学目标,抓住重点,突出难点,如此才能促使学生掌握知识,从而切实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如,一位老师教学《找秋天》一文时,通过运用媒体逐个出示关于秋天的美丽画面:忽而金黄的稻浪,忽而火红的苹果, 忽而黄澄澄的甜梨„„引得同学们不住地惊叹:“啊!秋天的景色真美啊!”在如此情境中,教者再带领学生“找秋天”,学习效果十分明显。

2、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文本资源

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教者提供什么样的资源,以何种方式提供,就成为实现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最为重要的策略。因此,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在深化教材钻研的基础上,把握文本资源的开发,从而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最为高效的快速路径。

2.1强化导入语设计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实践表明,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强化导入语的设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为后面的学习铺设有效之路。例:一位老师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20年后的„„》时,首先向学生“诉生活之苦”,“诉家务之累”,梦想家里能安装一部“电子保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话题:“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碰到过什么问题,想要些什么来帮你解决呢?”问题一出,引发学生热烈讨论。有的说要一支“电子纠错笔”,可以帮自己纠正错别字;有的说想要一本“电子感应字典”,只要说出自己不会写的字,它马上能告诉你„„见讨论已充分,教者再转入正题:“同学们今天所想的,也许20年后都能出现。今天我们要写的作文就是《20年后的„„》,让我们放飞想象的翅膀,到20年后的世界里去把你想要的东西拿过来吧!”

2.2找准阅读教学突破口

教学实践表明,在平时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者如能在教材的钻研中,找准阅读教学突破口,设计一些统领性的问题,将有助于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反之,知识教学的分散性必然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有碍于课堂质量的发展。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中,正是由于他们未能找准阅读教学的“切入点”与“突破口”,从而导致了一系列“恶性的连锁反应”的发生。如,课堂教学目标定的不合理、问题设计不够整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效率不理想等等。例:《鸟岛》一文的主要教学目标为(1)了解我国青海湖鸟岛的特点;(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喜爱鸟类、喜爱鸟岛的情感,进而激发他们自觉地爱鸟、护鸟。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笔者采取以下举措,进行文本教学的“突破”:通过与学生共同分析鸟岛的特点,要让学生感受到不仅是鸟儿喜欢这个岛,就连自己也喜欢这个小岛了,由此再自然过渡到岛上的鸟儿,此时学生爱鸟的情愫已经生成,护鸟教育水到渠成。再如,教学《台湾的蝴蝶谷》一文时,可将该课的突破口确定为“蝴蝶谷里的迷人景象。”教者可以此统领问题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索,鼓励其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3、课外拓展延伸,培养学习能力

3.1广泛阅读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读好文本教材之外,教者还应要求学生放下课本,走进阅览室、图书馆,把古今中外的好书变成自己的阅读内容,鼓励学生从大量的课外读物中汲取更为丰富的知识营养,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自觉创新的习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教者应注重指导,如学习《但愿人长久》以后,可让学生背诵苏轼的《水调歌头》;学习《普罗米修斯盗火》后,可推荐阅读《古希腊神话》。

3.2开展活动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可配合语文课本及课外阅读内容,在校内、班内举办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如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辩论比赛等,还可让学生自己创办文学社、办黑板报等,锻炼学生的能力。再如,学习完《徐悲鸿励志学画》一文后,可布置搜集徐悲鸿的有关资料, 给家长讲一讲徐悲鸿的故事等。

4、强化教学评价,促进成功体验

教学实践表明,一句真诚的表扬、一个赞许的目光„„适时适当的激励,能使每个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 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习有动力、有兴趣,并能做到持之以恒,我们应坚持“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原则,强化新课程下的教学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的成功体验。如,笔者在学生的作业评价中,除以语言评价外,还常为“优秀”作业发“积分卡”。一段时间后学生可凭积分兑换奖品。

总之,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是值得每位教师不断探究的课题。每一位教师应“有效教学”作为每个课堂的一贯的目标和永恒追求。参考文献:

[1] 白建华;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J];山西教育; 2001年06期 [2] 陈宏武;实施开放教学 促进个性放飞 [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4年09期

[3] 杰里布罗非; 有效教学的基本原理[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4年07期

[4] 荣建青;开放教学要做到“能放会收” [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数学优秀论文集 [C] [5] 乔丰年;平实有效—— 语文教学的不懈追求[J];安徽教育;2006

第二篇:构建有效语文教学课堂的策略

构建有效语文教学课堂的策略

武汉市新洲区教学研究室

朱幼菊

构成课堂的要素诸多,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氛围、教学提问、教学活动等,探究有效课堂策略也离不开这些要素。

一、巧妙取舍,实现教学内容的最优化。

教师是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还是课程的“创生者”?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着直接的关系。具有课程意识的教师能以自己对课程的独特理解为基础,从目标、课程、教学、评价等维度来整体规划,从而成为课程的动态生成者,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

具体到每一节课的教学,教师应将教材作为例子,作为语文课程的一种重要载体;对教材的处理,应紧扣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取舍、增删、组合等二度开发。如何取舍?我觉得应做到“三忌三宜”。

1.忌“一视同仁”,宜“另眼相待”。

对学生我们提倡要“一视同仁”,但对教材的处理,我们不需要“一视同仁”,不需要平均使用教学力量,相反要有所区别。

比方说,中高年级的文章比较长,而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并不需要我们一步一步牵引。因此,教师就要用一双慧眼,寻找出文本的特殊点(特别的语言形式)、关键点、核心点,发现学生理解的疑难处、易错处,然后在这些地方用足时间、花够力气,重锤敲打,字斟句酌。而对非重点的地方,或是极易理解的语言则轻风拂过。这样区别对待,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击中要害”。

如一位教师指教《少年闰土》,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取舍,他抓住“语言”,舍弃了“外貌”与“动作”,重点“丰满”对细节的处理。对文中的四件事情,重点教学作者印象最深、多处提到的“看瓜刺猹”,对其它三件事情则是巧妙地通过引读,很自然地串连起来。这种“另眼相待”的做法,以抓重点带其它的方式,有利于长文短教,也有利于学生学法的迁移、运用、形成。

2.忌“循序渐进”,宜“整合变换”。

“教师即课程”,教师是课程的动态构建者、课程的生成者。好教师善于将文本有机整合,巧妙将文本进行重组,给学生学习留下较大的空间,让学生在教师创造性用教材教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教学的魅力,从而投入极大的热情。

《军神》一课,文中沃克医生与刘伯承的描写本身结合在一起,但一位老师执教时却从逐一研读两个人物,先从刘伯承的动作神情体会其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然后从沃克医生的表现,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进而深入感受刘伯承的品质,实现了言意兼得之效。

3.忌“固步自封”,宜“适时拓展”。

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不应仅仅局限在教材内容,适时适量补充课外资料,会丰富学生浅薄的认知,疏通学生阻塞的思维,升华学生淡漠的情感,形成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当然拓展教学资源,一要适量,避免喧宾夺主,弱化对文本的感悟;二要适时,避免先入为主,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二、有机整合,追求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如果说教学内容决定“教什么,学什么”,那么教学目标则规定“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水平”。仅仅知道教学内容,而不清楚教学目标,往往事倍功半。

制定教学目标要做到“四关注”:

关注语文学科特点。“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因此,制定语文教学目标尤其要关注语言文字运用这一特点,着眼于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着力于学习方法的引领。

关注年段教学要求。小学各个年段都要阅读、习作教学,从大的方面来说,都是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作兴趣,养成有效的阅读、习作习惯,提高其阅读、习作的能力。但不同年段的教学要求有不同,呈螺旋上升。因此,制定教学目标要关注年段的要求,与学生学习的基础相联系。

关注单元导读的指导思想。单元导读既是对本单元主题的提炼,又是对单元训练重点的高度概括。关注导读,树立整体意识,有利于系统进行语文学科的教学。

关注课后的练习。练习是编者对课文教学价值的体现,它能为教师教学指明方向,提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暗示教学方法和思路,可以说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之一。

三、开启思维,提高课堂提问的科学性。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切合实际、引人深思的教学提问,有助于开启学生心智,点燃学生思想火花,掀起感情波澜,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效地“提问”并“倾听”学生的声音,使教学活动保持互动、对话的状态。

1.变多问为一问,删繁就简,凸显思维的多元性。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提问并非多多益善,我们应该力戒“是不是”“对不对”“有没有”一类不经过学生思考便能脱口而出、没有多大价值的问题,力戒哪些将文本肢解成若干个小问题,这些小问题,就如为学生设计一条通往已定答案的小径,并设法让学生沿此路径去获取答案。一节实效性强的语文课,特别是阅读教学课,往往可根据文本的关键,设计一个或几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

《珍珠鸟》一课中描写珍珠鸟从胆小怕人到最后变得胆大了有好多个自然段,如果采取一段一段提问,学生可能很容易读“懂”文字内容。但这样肢解课文的提问,学起来似乎轻松自如,但实则照本宣科,无需思维,没有体验,缺少感悟,这样的“学”与“未学”并没有实质上的变化。窦桂梅教学的时候,将这几段融合在一起,设计了一个覆盖面大的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个大问题走进文本,自主阅读,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地方感悟、品味。

师:你们发现没有,课文还有一句——(课件打出)“渐渐,它胆子大了。”俗话说“本性难移”,自然也可说“鸟性难移”。从怕人,到胆大,怎么反差这么大呢?

(几位学生发言,一学生说这里关键是文中的“我”努力的结果,让这本来怕人的鸟变得胆子大了起来)

师:那好,现在就让我们看看作者“我”是怎么赢得小鸟的信任,使它“渐渐,胆子大了”的。读读课文,找出具体的语句,用自己的话来说也可以。

2.变直问为曲问,由浅入深,凸显思维的深刻性。

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课堂提问也是如此。如果一味地直来直去,不但启发性不强,久而久之,学生还会感到索然无味,更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学生思维的发展。但若我们以“曲问”的方式提出问题,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如在学朱自清《春》时需要学生分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钻”字的作用。如果我们直接提问:“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中“钻”字应如何理解?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解决,有些同学甚至可能无从思考。但如果我们不直接问,变换一个角度,“曲”问:“钻”字换成“长”字好不好?引导学生进行类比分析,学生对“钻”字用法之妙自然就理解了。

有效的提问,不是直接找到答案,得出结论。而应是触动学生的心灵,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慈母情深》中有这样一句话: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一般的教师会认为这句话太平常,不会为它停驻玩味,即使有人抓住这句话,可能就是直截了当的提问:“鼻子一酸”是什么意思?这样学生就会贴标签似的来说结论,找答案。但著名特级教师王菘舟老师是这样执教的。师:孩子们,“鼻子一酸”是什么反应?什么感觉?什么滋味? 生:难受,难过。生:伤感、伤心。生:心里堵得慌。

师:“鼻子一酸”是这样复杂的感觉、滋味。可孩子们,这不对呀!“我”那么渴望买书,母亲也毫不犹豫地给了钱,拿到钱的“我”,应该是怎样的反应?

生:高兴。生:兴奋。生:激动。

师:对呀,应该是满心欢喜呀!可为什么会鼻子一酸?

男儿有泪不轻弹!作家梁晓声,将他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深深藏在这“鼻子一酸”的细节中,唯有同样至情至性的王菘舟才能聚焦于此,品味揣摩出千番滋味在心头,然后通过巧妙的曲问:“鼻子一酸”是什么反应?什么滋味,再引领学生定格于此,放大于此,体验于此,接着进一步追问:本该是怎样的反应?可为什么会“鼻子一酸”,这样,引导学生将停驻在文字表面的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辗转反侧,从灵魂的末梢打开作者心头的千千结。

3.变无问中寻问,由表及里,凸显思维的独特性。

听名师的课,我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我怎么没发现这个点?我怎么没想到这个招?的确,大师们上课常常会在常人“不屑一顾”的“词”上做文章,会在“不经意“的”上出彩,在寻常处寻问,在平常处创生,化平淡为生动,变腐朽为神奇。

《一夜的工作》中有这样一句话:

“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这段文字初读平平淡淡,毫不起眼。但就是这样平淡无奇的一句话,王菘舟老师却抓抓其中的“宫殿”一词将教学演绎得如诗如画,师:孩子们,看到“宫殿”一词,你会作何种联想?这样的房子里可能会有什么?

生:这间宫殿式的房子里可能有名人字画,各种宝物、豪华地毯、精美沙发……

师:对,你能想到的它有,你们想不到的,它也有。然而,当这所房子成为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的房子时,室内陈设是怎样的呢? 然后,师生在对比中将宫殿的“不简单”与周总理的“极其简单”朗读,从中自然感悟了周总理极其不简单的品质。

4.变重内容为重表达,由“意”为“言”,凸显思维的全面性。

阅读教学不仅要知道学生读懂“写什么”,以此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更要知道学生读懂“怎么写”,感悟“为何这样写”,实践“这样写”。为此,教师教学中的提问要变重内容为重表达。如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中,江苏教师刘光祥执教的《姥姥的剪纸》一课,在学生感受了姥姥的剪纸技术高超之后,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引导语言形式上。

生:(读)“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师:读起来,感觉如何? 生:很生动。生:很夸张。

师:从语言形式上,读起来感觉如何? 生:读起来很爽快,流畅。

师:这样的语言,课文还有很多。找出来读一读,感受感受这种语言形式的特点。(学生自由读)

师:姥姥剪了那么多东西,同学们能不能学一学乡亲们赞叹赞叹?

生:你姥姥神了,剪龙像龙,剪蛇像蛇,剪只猴子能爬树,剪只小狗汪汪叫。……

四、突出主体,提高主动参与的实效性。

课堂不是教师展示自身素质和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而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指标。

具体来说,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体现有效参与就是要做到—— 1.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有“机”参与。

每节课至少有1/3时间让学生主动学习,并逐渐向2/3过渡,压缩老师讲授和指向个别学生的一问一答所用的时间。

一节课中,应动静结合,疏密有致,尤其要给学生动脑思、动笔写的时间。这“写”要么是默读批注,要么是自主练笔。这样的自主学习,与新课标中倡导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精髓吻合,与新课标中提出的“每天十分钟写”的新举措符合。

2.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有“情”参与。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就要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这种激情的产生,与教师的情绪有关,也与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兴趣度有关。因此,教学中,可以让学生

 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学习内容。

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避免对文本进行琐碎的分析,要有整体意识,在一定的时间里,提供给学生较大范围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能够选择自己最有感触、最感兴趣的地方,潜心会文。

 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个性不同,在学习过程中的习惯、喜好也不同,如:

读的方面,性格内向者乐于默读,或者边读边圈点勾画;性格外向者善于通过读来领悟,来表达情感;也有的人习惯小声读,还有的同学习惯读读停停,想想读读。

思考的方面,有习惯边读边思考的,有习惯个人深思熟虑的,有习惯在书上写自己的只言片语的,还有想了一会儿就急不可待的与人交谈的。

因此,教师不要以自己的意愿命令学生“大声读”“齐读”,动辄来个“四人小组讨论”,而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自主学习。

3.给学生个性思维的舞台,有“效”参与。

学生有效的参与不只是行动上的呼应,更重要的是思维的同步,情感的共鸣。因此,要让学生的参与达到最大效果,教学中教师要善于——

 设计有“广度”的问题情境。

问题的设计力求覆盖面广,能够诱发学生多向思维、个性思维的产生。如特级教师武凤霞老师在教学《生命 生命》时,提了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问题:边读边想,文中哪些地方时你没有想到的?这个问题不同于一般老师的“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这样提问,有助于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文中一定藏有我们过去不曾想到的内容,会是哪些?这样提问,有助于唤醒学生情感: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观察不细致还是体验肤浅?这样阅读的时候就有助于情感的投入;这样提问,有助于学生选择与自己经历、感受有关的内容,进行个性思考。

 保证有“深度”的思考时间。

要保证思考的深度,教师就要营造静静的“场”——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像上述问题提出之后,武凤霞老师没有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留足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读书,或勾画,或批注,经过深思熟虑,学生个性的思考也形成了。

正因为学生读足了,思够了,捂透了,因此,交流的时候个性的思想就应运而生了。仅仅就是体味“飞蛾生命”这一节,学生就从这几个方面谈了自己的没想到。

A “只要我的手指稍微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一个“稍”字,说明飞蛾的生命非常脆弱,让我没想到。

B “但它挣扎着,极力震动双翅”飞蛾在作者的手中如此坚强不屈,只要有一口气就不放弃,这种精神让我没想到。

C 作者本来是要捉住飞蛾,但没想到最终放了它。

 进行有“效度”的对话交流。

怎样的交流才会有效度?一是要真心期待,相信学生有个性思维的形成;二是要真诚倾听,欣赏学生个性思维的流淌;三是要真情宽容,允许学生的“童言稚语”,宽容学生的“旁逸斜出”、“节外生枝”,“阴差阳错”的感悟。这样的交流,学生才能无所顾忌,这样的交流,学生才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这样的交流,才能实现教学的最大效益。

五、品味揣摩,凸显教学方法的语文味

有效教学的真谛,不仅在于学生的“学会”,更在于实现学生的“会学”。叶圣陶先生所谈的“教是为了不教”的至理便在于学生要“学会学习”。因此,在给与学生自主参与的同时,教师要用语文的方式,交给学生学习运用、感悟语言、运用语言的方法。

——质疑促思。对于句中的关键点,教师可不直接提问,而是让学生在读中自己去发现其疑惑之处、矛盾之处、模糊之处、含蓄之处,然后自己去思考、探究。

——角色体验。走进人物内心最好的办法就是转换角色,把自己当作作品中的人物来设身处地地想。

——对比感悟。人、景、物的变化,能够给人们视觉上、情感上造成强烈的反差。抓住这变化,让学生对比感悟,造成学生心里上的落差,能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很快同步、融入。

——化虚为实。即将文中抽象的情感具体化,枯燥的内容形象化,简单的情节生动化。

——情景再现。将文中的话变成有声有色的画面,更容易带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感悟的方法还有很多,如补白想象、诵读体验、联系生活感悟„„这里不一一赘述。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用上这些感悟品味的方法,自然感悟语言、品味运用的能力就会逐渐形成,就能实现学习语言、习得运用的目标。

“有效教学,对教师来说,意味着精神享受,意味着尊严的获得与提升,意味着生命价值的实现。而对学生来说,意味着智力的愉悦、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和道德的升华。”因此,我们每位语文教师要不断致力于有效的语文课堂的追求,“要让课堂平静的思想荡起无数的涟漪,然后在与学生一次次的对话高潮中不断地抚平、掀起,使整个课堂的各个因素充满着相互间的引力,从而不断扩张课堂的张力,使教学产生理想效果”。

赞(1)| 评论(2)

第三篇:构建有效课堂

构建生物课有效课堂的策略

土城中学

柯 鹏

前言:

真正有效的生物课堂教学应当是“课未始,兴已浓;课正行,兴愈浓;课已毕,兴犹浓”。要达到如此效果,就要巧妙构建“有效课堂”:首先要从老师抓起,让老师永远行动在学生前面,然后再课堂上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调用其全身器官、使学生形成思维的狂潮。要注重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如果说老师是课堂的中心,则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体。善于运用 “构建积极有效的心理效应场”等构建策略来提高课堂的效率。

要做到构建有效课堂,则首要任务就是要教师先行,让老师永远“行动”在学生前面。

一、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备课

备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策划和总设计,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有关内容要求,结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将教科书中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备课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教师备课,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在常年累月的教学活动中坚持不懈,以备好课、教好课为主题,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做到:

(一)、常年备课

常年备课主要是指教师知识的积累与更新,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教学艺术的修养,教学对象的考察与研究。

传统的备课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认为只要吃透教材,设计好教法,至多再预期一下学生在课堂上将会有何反应,教师该如何作出反应,随后的教学基本上就能顺利完成了。但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新的理念,给教师的备课带来了新的挑战。按照新课程的精神,教师需要常年备课。

(二)、学期备课

学期备课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科书的体系和内容容量、学生情况以及教学时数等因素来确定学期的总要求、章节或课题编排、各章节或课题的教学时数、教学形式、课外自习或作业的时数。教师要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和可能条件,并结合全校教学工作计划的任务要求,写出学期教学计划。

(三)、课时备课

课时备课,是根据单元备课所明确的教学目的、任务、要求、重点、难点及其相应教学方法,再进一步从每节课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和解决单元备课各项计划的具体落实。例如,对上一节课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学生实际掌握情况的检

查了解(课堂讲课提问什么,或要求板演解答什么),新的课题如何提出,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板书的安排计划,课内和课外练习题的提出和引导;估计课堂教学实践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怎样组织;等等。

(四)、课前备课

课前备课是指教案写成后,教师在上课前,熟悉教案讲稿,经过深思熟虑,使教学的课时计划得以充分落实的过程。一个优秀的教师,即使他教过许多遍,每次走上讲台前,他还是会研读一下教案的。这是一个习惯,是一种责任。

(五)、课后备课

教师教完一节课后,根据学生的课内表现,课后反映,听课教师的合理建议以及自己的心理体验,记下本节课教案的实施情况,下课后的心得体会,经验教训,以及学生课堂活动的情况等。

二、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构建积极有效的心理效应场

中学生具有很强的从众心理,其思维也易受周围因素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别人的暗示。所谓暗示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目的,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或行为施加影响的过程,是人类拥有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课堂教学暗示常用方法有语言暗示、环境暗示、表情暗示、目光暗示、姿态暗示、手势暗示行为暗示等。人们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和意志等方面都经常受到暗示,并不自觉地把潜意识与意识结合起来,以实现既定的目标。认知心理学认为,面对同样的事件,在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下,人们会积极地评价和看待事物的多面性和启发性,能够保持弹性的思维方式以适应外界的变化,并由此提供更多具有积极意义的防范措施与灵活合理的行为选择。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和暗示,可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探究、交流的心理效应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有愿望学、有环境条件诱导学;可以使师生间更加默契,可以使学生间更加和谐,从而使其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并因之而构建一种有效的具有无穷生长点的生态课。

三、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构建开放生成的课堂

课堂教学不是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现场,而教学因素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课堂的开放与生成。

教师的教学就是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助于生命成长的情境,引导他们生命力成长壮大,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成长的过程。同时,也只有开放的对话交流才是真实的交流,才是真正的心灵接触,才能做到实话实说,才能拉近师生之间彼此的距离,才能构建开放生成的课堂。而开放生成的课堂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根本途径。其具体方法可以选择下列方式:

(一)、善于利用课堂 ①设计预留时间。

②培养多向思维、求异思维的习惯。③善于利用突发事件。

(二)、突出课堂的互动性

教学应在合作、互动、宽松、开放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倡导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协商,以及对经验和学习成果的共享,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形成,充分利用教师的不同特长,对学生进行综合指导。

1、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少一点讲解、分析、提问,多一点引导、点拨、激励。尽可能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尽可能多给学生活动的时间,多一点表现的机会。在青春期的学生表现欲是在增长并压抑的时候,他们有表现的欲望但同时会受到自身心理的压抑,所以老师的激励会激发出学生的表现欲望,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表现能力得到提升。

2、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

让学生通过动口、动脑、动手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从模仿型向创造型发展。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相互交流,沟通启发和补充,分享彼此的经验,知识,情感,体验和观念,从而也丰富了教学内容,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使教师和学生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有利于学生更快的成长。

三、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教学内容要生活化

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体验生命,尊重生命,激发学习热情。生物课的教学内容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通过教育、引导,使学生生活内涵得到丰富。生活视野得到开阔。能够热爱生活,欣赏生活,体验生命,尊重生命。领悟生物和生命的意义,并使生活意志不断改善,生活境界不断提高,懂得人不仅是为活着而生活,更重要的是要活得更有质量,有价值和意义。生物课在课堂中应向学生呈现浓缩的生物、生命和生活世界,引导学生在自然世界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中遨游,向学生展示生命的活力,展示生命的色彩。

四、结语

无论教学改革改到哪里,生物教学“有效课堂”的构建是我们生物教师永恒的追求。所谓“有效”,是指教学用最少的时间促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生物教学“有效课堂”的构建策略主要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两个方面来进行,合理调控,和谐发展。当然,离开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品质来构建“有效课堂”只能是空中楼阁、不可实现;离开了教师个人的教学特质和生物学科特点去构建“有效课堂”只能是盲人摸象,只有局部没有整体。有一天真正实现了“课未始,兴已浓;课正行,兴愈浓;课已毕,兴犹浓”,我们生物教

学“有效课堂”的春天才真正来临,我们广大的生物教师才能真正解放自己!

第四篇:高中地理教学有效课堂构建

高中地理教学有效课堂构建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有效教学理念逐渐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关注。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有效课堂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效率不再是以教师所讲授知识的多少为标准,而是以学生所接受知识的程度为标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有效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因素,关注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接受水平。在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思想,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不断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以下,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经验,分析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构建有效的高中地理教学课堂的策略。

一、新课改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

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正处于新旧教学模式的交替点。传统根深蒂固的教学模式给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带来了很大的阻力,使得当前我国的教育还处于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之下。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的教育开始进行一些改革并逐步完善。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影响下,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开始着手处理教师、学生以及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衡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学生和教材之间的关系,是突破当前教学瓶颈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很多教师认识到地理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到学生主体地位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认识到国家的发展和改革离不开下一代的创新和发展。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很多教师在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开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有效教学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定位

有效的课堂教学理念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课堂教学效率的衡量是以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水平为标准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因素,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理念的提出,要求教师在知识传输的过程中,首先对所讲授的知识进行了解和熟悉,此外,教师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选择,应当充分建立在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个性发展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是知识的沟通者和传播者,引导着整个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

三、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有效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有效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应当遵循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思想,不断改革和创新,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构建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而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关心和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一样的观点和思想,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思考,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主题。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之下,有效课堂教学理念的提出,要求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不应当再以传统的灌输知识为核心,而应当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于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师不应当急于给学生灌输知识和答案,而应当通过引导式的教学,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欲望,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和思考过程中,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创新实践的能力。此外,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选择一些比较有争议的话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索能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习效率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模式。在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强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有两大优势:一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和学生在不断的沟通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良性的沟通和互动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二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思想,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五篇:构建四阶语文打造有效课堂

构建“四阶语文”,打造有效课堂

姜启华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语文学习就如走路。我们都知道,一个小孩学会走路主要不是靠教出来的,而是靠他自己练出来的。孩子不用教也自然会走路,大人的教只不过让他少摔跟头,走得更早、更好而已。语文学习,学生也可以不用老师教,他们在生活中随着年龄渐长,识字日多,他每天读报纸、看电视、听广播、参加活动、发表意见„„从日常的言语交际中,不断地吸收语言材料,耳濡目染,薰陶渐进,也自然就会说、就会写,只不过,经过老师的教,学生会说的得更好、写得更美。而且,语言的使用有文野之分、优劣之别,如果不经过学习,语言水平就难以提高。但现实的情况是:由于语文在高考中不易拉开分数差距,有的老师、家长、学生认识不到位,以为语文学不学都能学好,忽视语文学习,甚至把语文学习的时间挪去做数理化题目、背英语单词。再加上语文学习媒介的多样化,影视、课件、名师授课光盘等等,让我们的语文老师显得那么无奈!那么势单力薄!

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守住语文的“一亩三分地”呢? 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篮球巨星姚明也曾说:“最重要的就是去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跟着兴趣走。”这些都说明: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语文教师要坚守住语文学习的阵地,不仅要大力宣传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更要提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让语文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使学生愿学、乐学,“乐中学、学中乐”,才能赢得学生,才能搞好语文。因此,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抓手。(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不少老师已有精彩论述,这里就不在一一赘述)

但是,学生的语文兴趣培养起来了,并不意味着就能成功。因为 兴趣是暂时的,尤其是对品质、毅力并不坚强的中学生来说。这就需要一定的方法,既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又符合语文学习本身的规律。人们常说:“教有法而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那么,中学语文学习的根本方法在哪里呢?

基于以上思考,本人经过多年的学习、教学和反思,根据语文学习的规律,在毕节市第四实验高中高二实验班制定了一个师生共同遵守的“课堂宪法”。经过近段时间的实验,结合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这个语文课堂的“宪法”逐渐成型,它就是“四阶语文学习法”。构建了“四阶语文”,方能打造有效的语文教学课堂。下面细述出来,以就教于各位方家。

二、“四阶语文”的内涵

四阶语文是根据语文学习的规律,结合考纲要求,把语文学习的过程分为“读”“思”“练”“品”四个阶梯,对应考纲上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鉴赏评价”五个能力层级。

1、读

学过语文的人都知道,学习的第一过程是读书——阅读文本。学习教材是这样,做练习、考试也是这样。学生是这样学习的,老师也是这样学习的。考察教师的教学过程,莫不是先读文本,再看注解,再查资料,之后再设计教案、学案,接着是上课、训练,最后是总结、检测。在教学过程中,我以为:老师是怎么学习的就应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所谓“怎么学怎么教”;老师是怎么备课、出卷的,也要把这个经过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点难点和突破口,所谓“怎么教怎么学”;老师是怎么改卷的、怎么评分的,也应把这个情况告诉学生,甚至让学生充当改卷老师,让学生明白答卷的注意事项,所谓“怎么考怎么练”。而以上三个过程之始,就是读!所以我把读阶放在第一层级。

读阶主要是解决对文本的熟悉问题。通过各种方式的读,让学生熟悉文本,完成考试大纲中的“识记”的要求,进而为后面的各阶学习奠定基础。读的分类:平时读,考试读

平时读可以慢读,回读,品读,读出文本之美和个性之美;考试读必须快读,读出问题、读出答案。平时读是为考试读做铺垫、打基础;考试读是平时读的检测。以下着重从平时读的角度进行阐述。

读的内容:读文本、读注释、读参考资料、读课后习题。读的方法:默读、朗读、美读、个性读,带着兴趣读、带着目的读、带着问题读、带着情感读。

读的要求:

第一遍通读,以读准字音、不读错字为评判标准。为此,学生必须认真阅读课文及注释,注释没有的要查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同时完成预学评价单上的任务。

第二遍朗读,以声音洪亮为评判标准。学生逐字逐句朗读时就能发现默读时跳过的一些不认识的字词,也便于老师和同学发现错误,带有初步诊断检测的目的。而且,高声朗读可以克服害羞心理,可以让内向的性格逐步外向,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教室充盈学习的气氛。

第三遍快读,以速度快、不掉字为评判标准。目的是熟悉文本内容,尤其是在诗词的教学中,快读能让学生对文本有一种总体的感觉。同时,快读可以锻炼学生的口齿,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奠定基础。

第四遍美读,以能正确传达文本内容、声情并茂为评价标准。要求有停顿、重音,抑扬顿挫。这种读法可以模仿名家朗诵,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第五遍个性读,以突出个性而又不失去原文思想情感为评判标准,也就是学生对文本的个性解读,含有再创造的成分。学生可以用唱读、齐读、对读、轮读、综合读(边读边舞)等方式。

通读放在新课预习时进行,朗读可在早读或课时充裕的情况下在课堂上让学生读。快读可在课后进行,美读和个性读放在对文本解读较深之后进行。“五读”之后,学生对诗词及短小的文本即能成诵。即使是篇幅比较长的文章,度过几遍之后,对文章的内容也有了初步的感知,为后面的思阶、练阶学习打下基础。再说,好文章、好诗词读得多、记得多,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就会提高,不仅高考要求的识记名篇名句的要求能够达到。而且,由于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提高,“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也会相应得到提高。

2、思

在对文本熟悉的基础上,必须进入语文学习的第二阶:思。只读不思就如小和尚念经,读得再多用处也不大。子曰:“学而不虽则罔,死而不学则殆。”早就论述了“思”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也许有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是,我们哪有那么多的时间来读百遍?

思阶主要是完成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综合任务。在思阶,着重要理解文本内容,分析写作方法。在读阶的论述中,我说到,“怎么学就怎么教,怎么教就怎么学,怎么考就怎么练”。读了、感知了文本之后,就要思考:文本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他是用什么方法告诉我们的?简言之,就是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由于语文课本上的文本千姿百态,各种题材、体裁的作品都有,如何归纳,颇值深思。对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的一些方法来尝试。

图形法。让学生设计图形理解文本内容,将文字内容转化为图形。一方面学生要通读文章,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作者思路;另一方面,由学生按自己的理解自行设计图形,既包含了对文章的理解,又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视角,含有创造性的成分。这样子训练,学生对文章记忆会很深刻。由于是自己设计的,还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教学《宇宙的边疆》时,学生把课文的结构设计成一面五星红旗。整面旗帜代表着人类向科学进军的科学精神,旗杆代表着探索宇宙的意义和方法,是课文的一至四段;旗帜代表着文章的主体内容(第五段至文章结尾),上面的五颗星星代表人类已经掌握的知识,空白部分代表未知的领域。又如,教学《动物游戏之谜》时,学生把文章结构画成了一颗大树。对大树结构的解释是:文章前四段是讲动物的行为,虽只举例三种,但“三”代表多,就像一颗大树的 叶子一样,数不胜数,第四段是动物游戏行为的小结;第五段到第九段是动物游戏的分类,分三种,就像一颗大树的三个枝桠,而第八、第九段是过渡段,正如大树的树干;第十到第十五段是讲动物游戏行为的原因,分别介绍了四种假说,正如大树扎在地下的明显的四条根须,而其他的看不见、数不清的根须是人类还未弄清的动物游戏的秘密。形象直观,便于理解和记忆。

概括法。用几个字或词语将文章内容概括下来。如教学柳永词两首的时候,把柳永的《望海潮》归纳为“美——爱(赞)”,即外在描写杭州的美景——形胜之美、繁华之美、湖山之美、官民生活之美,源于诗人内心对杭州的热爱和赞美;《雨霖铃》归纳为“凄——伤”,即全词景物描写的凄冷以及离别时的冷清、伤感场面和离别后的孤寂、凄凉场景,画面凄清,源于诗人内心对离别的难舍与感伤。

思阶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把文本知识问题化,完成问题解决评价单。在思阶的学习中,也要注意问题的拓展延伸。比如,课文是这种写法,可以问学生,是不是只有作者这种表达方式?你还有没有别的方式来表达?只是我们要注意把握时间和度,不要为了拓展而忽视文本内容。拓展应该在学好文本,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完成文本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进行。例如,我在教学必修一《别了,不列颠利亚》后播放“香港回归”的视频新闻,让学生区别文字新闻和视频新闻。

本阶的学习与下面的品阶学习联系十分紧密,有时思阶和品阶是结合在一起进行的。只不过品阶的要求更高而已。

3、练

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学生要形成能力必须要通过训练完成。前文说到,要“怎么考就怎么练”。以往我们把练分为课内的当堂训练和课外的作业练习两部分。课外训练,很多时候是由学生自主完成。成绩好的学生,能够自觉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练习;而成绩差的学生、自觉性不好的学生,往往是抄作业,并不能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长期下去,优生越来越优,差生越来越差,“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课内训练,由于有教师的组织,有训练要求,具有调控性和可 操作性,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课外练可控性不好,因此,我这里说的练是指课内练。

课内练,也即课堂训练,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能、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高质量的练习是高质量课堂的基础。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具体情况,设计好每一节课的问题拓展评价单。问题拓展评价单一般应该包括基础巩固、内容检测、知识应用、拓展延伸几个板块,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内容。

曾小勇老师说,与其争取每一分钟学习,不如争取学习的每一分钟。我们要当时间的管理者,就必须讲究效率,而练阶就是讲究效率、打造有效课堂的重要途径。

总之,练阶的目的就是把考试常态化,让学生适应高强度的训练,集中精力用好课堂的每一分钟。

4、品

就语文学习而言,对文本的理解、分析,多数有定论,难度不是很大;但是,对作品的鉴赏评价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如果说思阶有方法,理解分析有老师指导、资料参考,那么对文章的评价鉴赏更多的是要靠悟、靠品。

品阶的学习包含了对文本的鉴赏评价。品的内容根据文章体裁的不同有不同的品学内容。以诗歌为例,品阶的目标是:品词品句品形象,品思品情品技巧。从高考古代诗文考试的角度看,也不过是赏析形象、品味词句、把握思想内容和情感、鉴赏艺术手法等。平时训练这“六品”,让古代诗词的阅读变成程式化的东西,学生自然会胸有成竹。换句话说,就是把课堂变成考场,只不过平时课堂容量少,考试容量大罢了。

品阶的拓展要注意度的把握,量不能太大,但是所选例子一定要有代表性。品阶的结果也要通过练习来验收。

三、“四阶语文”的注意事项

1、四个学习阶段的层递性和交互性。四阶语文学习一般步骤是先读,后思,接着练,最后再品。然而,具体的文章不同,四阶可以穿插进行。比如,在读的时候,就可以思,即带着问题读;品了之后还可再读,即带着情感读、带着个性读。但是,每一课时要完成的是哪一阶或哪两阶,教师在设计学案时一定要清清楚楚。不图多,唯学生能掌握、有收获即可。

2、注意教材的取舍

如果照这个方法,有的课文在读阶就会很花时间。如戏剧、小说,篇幅很长,读的时候就只能大胆取舍。例如,必修四《窦娥冤》选了全剧的绝大部分:三折一楔子,整整十二页。学生从头到尾通读一遍,一节课都不够,怎么读?只能略读、选读。如果学生感兴趣了,课后他们自然会再次通读,直至读通。而有的文章内容博大精深,如经典名篇《林黛玉进贾府》,只能就其最精要之处进行学习,而不能面面俱到。

3、“四阶语文”的指导思想

四阶语文学习是立足于师生的学习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可以适当开展组间竞赛、小组展讲、模仿创作、表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四阶学习反对千课一面的教学模式,主张彰显语文的个性——文本的个性和教师的个性。学习语文有方法,每类文章有不同的学法,每节课有不同的上法,真正体现“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有法”。

“四阶语文”是本人在学习和教学实践中的心得,才刚刚起步,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教育界的同行批评指正!

“四阶语文”借鉴了许多老师的研究成果,在此深表感谢!

2012年9月23日

下载试论语文教学有效课堂构建(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语文教学有效课堂构建(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实施有效教学 构建高效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内容摘要:《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符合规律性的教学,优......

    实施有效教学 构建高效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 构建魅力课堂 安徽省宿城第一中学刘继祥 课堂教学是化学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如何在化学课堂上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魅力课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每一位化学教......

    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构建

    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构建 【摘要】在国家提倡基础教育要减负的大前提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完成教学目标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增强教学的有效性,理应成为......

    追求有效教学构建魅力课堂

    追求有效教学构建魅力课堂 ——关于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思考 课堂教学改革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主渠道。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了当前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和关......

    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摘要: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笔者认为准确的教学目标是向导,......

    聚焦有效教学 构建生命课堂

    聚焦有效教学 构建生命课堂 ——赴山东学习心得 玛尼罕中心学校 徐福阳 “聚焦有效教学,构建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课堂”一直是我校大力倡导的,也是我们不懈努力追求的理想课堂......

    构建有效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

    构建有效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 摘 要: 提高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兴趣,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并且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运用有效的课堂导入方式,开展良好的课堂教学活动,开......

    构建有效课堂之我见

    教与学方式的改变,极大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改变后的课堂,学生自信大方、积极踊跃、畅所欲言,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这种变化有目共睹。但是我们也听到不少抱怨,说改变教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