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低年级的词语教学
浅谈低年级的词语教学
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词语的教学重点一是认识层面,二是理解层面,理解层面建议简单渗透,或者结合孩子的生活体理解,切不可死记硬背,那样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先说认识层面,也就是识字问题。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乐于识字,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要灵活采用多种识字方法,从字形角度可以采用熟字加偏旁识字法(男、们),换偏旁识字法(请、清),形声字识字法(钢、柏),从趣味加强记忆角度,可以采用编儿歌识字法(秋:左边绿,右边红,两边相遇凉飕飕),也可采用字谜识字法(默:一条大黑狗)。
朗读词语,在低年级的词语教学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作为老师要设计多种形式的读,如齐读、男女生合作读、小组之间赛读、接龙读„„在朗读词语上要发挥聪明才智,形式越多越好,利用小孩子们的表现欲,在潜移默化中识记词语。
教师的范写也很重要,需要孩子们掌握的一类字词语,老师在识字的基础上,一笔一笔的规范范写,并引导孩子们爱上写字,愿意写字,遍数一定要少,一是孩子们的手还很稚嫩,没有完全发育好,二来,相当大一部分学生的握笔姿势没有完全掌握,再者,写得太多,必然会引发小孩子的畏难情绪,进而可能对写字失去兴趣。在我的教学中,从一年级开始,我就让他们熟记并并遵循“写字小口诀”——横平竖直,撇捺舒展,习惯从最起始阶段开始培养,并坚持强化下去,爱上写字并不难。
理解词语,最恰当地应该是放在课文的情景之中,自然而然地渗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因为低年级的学生生活体验很少,即便老师把最正确的词语解释告诉孩子们,他们也很乖地背下来,但是绝对不能理解的哦,所以,理解词语不能着急,这应该是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的事情,心急没用,但是一些方法的渗透需要教师动心思的。最佳途径应该是把课文读熟,引领孩子们走进文本,入情入境,如遇到故事性的文章,应该抓住契机,抓住孩子们爱表演的特点,把课文生动地表演出来,在这个过程中,那些难理解的词语就在孩子们的表演中轻松化解了呢。
第二篇:低年级词语教学反思
低年级词语教学反思
教师:戴菲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对词语的正确理解有利于感受、理解课文内容,也有利于积累书面语言。
经过三年语文的教学下面是本人对低年级词语教学反思: 多感官参与理解:写话、习作常常是亲身经历、亲自体验方能写出真情实感,理解词语也不例外。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词语,通常可以引导学生多感官参与。如,《称赞》一文中的“粗糙”,可以找一块表面不平滑的木板,让学生仔细看一看,动手摸一摸,再想一想用这样的板子做成的凳子看上去感觉怎样,“粗糙”一词就在学生的脑中形象化了。而这个词语的理解,又有助于学生体会刺猬对小獾充满真诚的鼓励,从而感悟“称赞为伙伴带来自信”的课文主旨,一举多得。
借助画图理解: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一些离他们生活经验较远的词语,一般可借助画图来理解。如,《坐井观天》中的“井沿”,等,均可在教学时几笔勾勒出具体的形象帮助理解。比较辨析理解:教学中常常遇到字形、词义较为接近的词语,一般可借助字形辨析来理解词语。如,《纸船和风筝》一文中,在第七自然段先后出现了“漂流”“飘荡”两个词语,教师可手拿两张词卡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两个“piāo”字的字形,想一想哪张词卡应该贴在空中的风筝旁,哪一张又该贴在水中的纸船旁?借助部首比较,可轻松地突破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是理解词语最常用的方法。如,《蓝树叶》一文中“吞吞吐吐”的理解,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否有过这样说话的经历。学生提到自己做了错事时,面对老师的追问会吞吞吐吐;还提到在不情愿做什么事时,也会这样说。最终明白,林园园这样说话是因为她不愿意把绿铅笔借给李丽。
结合做动作理解: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在学习课文时,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模仿文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演一遍,可以加深对重点词句的准确把握。如,<清澈的湖水》一文中表达小洁的动作:手里紧紧地攥着、看得入了神,可以让学生用身体语言活灵活现地表演。换词理解:有些词通过找意义相近的词语很容易理解。如“兴奋”“称赞”“骄傲”等,均可用换词的方法来理解。
创设情境体验理解:有些词语在随文学习的过程中,可创设情境,在体验中具化词语。如,《从现在开始》中的“议论纷纷”,就可创设体验情境:小动物们,猫头鹰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白天休息,晚上做事!你们有什么想法快互相说出来吧!(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分别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及时点拨:小动物们,你们刚才就是在“议论纷纷”。
借助经验理解: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有些词语很难说出它的意思,却可以找到与它相匹配的事物。如,“鲜艳”一词,很难用“明亮而艳丽”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但却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他的生活经验: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鲜艳的事物?可能是盛开的鲜花,可能是颜色艳丽的衣服,可能是迎风的彩旗等等。当抽象的词语与生活中的事物建立起联系时,它就变得形象、生动、可感了。
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坚持“以生为本”,善于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还能创造出更多有利于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
第三篇:小学低年级词语教学感悟
小学低年级词语教学感悟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2013-10-22 14:47:32 阅读:338次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对词语的正确理解有利于感受、理解课文内容,也有利于积累书面语言。而枯燥的词语教学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既费时又缺乏实效。怎样才能让词在他们的意识里占有一席之地呢?这取决于小学低年级词语教学的有效性。小学低年级词语教学应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才能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词语的兴趣,促使他们思维活跃、情感丰富、识记创新能力增强,词语教学效率才能达到最优化。在多年语文教学中,我对低年级语文词语教学有了肤浅的理解:
一、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词语。
字词教学要和学生的生活世界、经验世界接通,让学生在联想中调动起自己的生活体验,唤起相似记忆,用心领会,使一些字词打上学生各自鲜明的个性烙印。
二、巧妙运用体态语言,创设语言情境学习词语。
“在语言情境中学习语言。”这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师巧妙地运用体态语言,用机智的即兴表演创设出具体的语言情境,能诱发学生自己要介入语境的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在轻松的氛围中让学生完成对词语的理解和学习。
三、把直观形象的图画、实物与认识事物和理解词义相结合。
一些和学生的生活经历相距甚远的字词,尤其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可以利用直观形象的图片、简笔画、实物甚至是多媒体给予再现,让学生在可视、可听的情境之中认识事物,自然而真切地感悟到这些字词的意思。
四、联系上下文感悟词义。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对词语的理解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在课文具体的语境中去揣摩,能帮助学生攻克以词解词的难点。
五、通过师生对话,让词语的含义深刻起来。
在词语教学中,见得最多的是教师联系课文内容解词,由于学生知识经验的不足,认识水平的欠缺,对词语的理解往往是浅尝辄止,停留在肤浅和表面的层次上。作为语文教师,就要和学生一起走近词语,感受其中蕴涵的深意。
七、巧借多媒体的优势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电化教育中的课件展示可以为学生提供可视形象。有些词语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但借助形象的课件演示,就能让学生很快理解。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小学低年级词语教学要根据实际情况,因词而异,因生而异。作为一名低年级的语文老师,要善于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精心设计,采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机械呆板的词语教学变得妙趣横生,赏心悦目,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进行探究式学习,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词语的意思,恰当地运用词语。
第四篇:低年级语文生字、词语教学
众所周知,生字教学是小学语文特别是低年级语文课头等重要的事,也是小学语文老师头疼的事。多年来,多少有志有识者孜孜矻矻,广采灼见,探寻多方,有百家争鸣,万木齐芳之势;加之现代多媒体的全面介入,生字教学的课堂已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当今世界,有多少老师把教学当作艺术来追求,而语文教学艺术具有启发动机和乐学两大功能。笔者以数十载师范语文教学体验为依托,特别融入儿童文学教学的清新体会,急小语教师之所急,探讨了给常用字编撰字谜歌,化生字教学的枯燥为有趣的方式方法,为小语教师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辅手段。
顾名思义,字谜歌是表述字谜的儿歌。就是用儿歌朗朗上口、易诵易记的形式承载谜语的内容,抓住汉字的音形义作文章,思路灵活,手法多样,尽量贴近孩子的思维特点,不唯科学性,注重健康的趣味性。执教者设计出恰当的谜面,试图给小学生以智力的锻炼,以兴趣的激发,以想象力的培养;用句时髦话说,就是做做头脑体操。进而,在有趣的猜谜活动中,可培养小学生的诵读能力、记忆能力,并初步学习把握语言的节奏与韵律的能力。
无庸赘言,我们汉民族的文字是形象直观的表意的文字,是方正谨严的结构美丽的文字,是承载着古老的东方文明的厚重深蕴的文字;作为教育者,我们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在愉快的放松的气氛中认识这些文字,并爱上它们呢?
一、析解表意内涵让孩子们理解汉字
有那么集中识字的一堂课,孩子们正为那一个个汉字复杂交错的笔画而愁眉苦脸的时候,老师挂出了小黑板,上书:
自称是只鸟,嗓门大又高,块头也不小,就是飞不了。
老师告诉学生这是一则谜语,谜底是一个常用字。并提醒同学们从字型结构及字的含义上去理解。经过一番启发诱导,有学生猜出了“鹅”字,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掌声。由此,同学们深深记住了“鹅”字是由“我”和“鸟”组成的。
趁热打铁,老师又挂上另一个小黑板,写的是:
自称是好鸟,只会呷呷叫,游泳是健将,就是飞不高。
学生们正在兴头上,且有了第一次经验,这一则的谜面更直观,说时迟,那时快,黑板刚挂好,就有同学喊出了“鸭”字。而且,这次不是由老师按部就班来解释,孩子们七嘴八舌,就把字型结构解释得头头是道了。
老师出示的第三则谜语是这样的:
又是一只鸟,只会咯咯叫,说比唱好听,飞来我瞧瞧。
这太小菜一碟了!这群简直像高手一样的猜谜者噼里啪啦一阵嚷,谜底是“鸡”,这还用说吗。老师做总结了:鸡鸭鹅都是鸟类,所以都是鸟字旁;不过,经过人类长期的驯养,它们都不再擅长飞翔,比鸟儿笨多了。孩子们很高兴,原来汉字这么有意思,里面包藏着许多秘密呢!
是的,即使最简单的一个汉字都可以包含一个有趣的故事。你看:
有时最小,有时最大;有时最好,有时最差。
这是个什么字呢,这么奇妙。原来就是最最容易写的“一”呀,它的含义可是完全符合谜面要求的,不是吗?
还有呢,这是个什么字:
上不在上,下不在下,卡在中间,平分上下。
还是“一”,没问题。老师说了,上一则是从“一”的字义来猜的,下一则是从字形来猜的,条条大路通罗马了。同学们兴犹未尽,老师再出一谜:
一笔连得远,有直又有弯;第一争不上,第二真稳当。
老师启发说,这个字也是一笔写成的,前两句从字形去猜,后两句从字义去猜。同学们很快就猜中了,它是甲乙丙丁的“乙”字。
我们还可以利用汉语言表达的多义性,借助制谜手法的扑朔迷离,有针对性地考验孩子们思维的灵活性。比如这样的一则谜语:
丢少一笔,不要猜去,去就去了,少更少了。
毫无疑义,此谜的答案是“小”,猜中的孩子会心一笑。
事实证明,在生字教学的课堂上,穿插这种形式的认知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学生的积极性是大大地调动起来了。他们产生了学习汉字的兴趣,开始主动地琢磨起汉字的形状,并探究它的含义了。
二、综合字形字义元素让孩子们想出汉字
字谜歌的本质就是谜语,它也可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头脑体操,对孩子们的心智发育是大有裨益的。谜语的谜底是靠“想”的,字谜歌的谜底也靠想,只不过想的是某一个汉字而已。那么,大家来想一想吧,这一则的谜底是什么:
住了上百人,这家可真大;想去瞧一瞧,全都睡着啦。
请记住老师讲过的“家”的意思常用什么偏旁来表示,并请将字形字义结合起来猜想这一则谜语。然后,学生们开始思考;有思维较敏捷的孩子想出来了宿舍的“宿”字;老师称赞了他,并鼓励了全班同学。
接下来,就有了新的需要开动脑筋的谜:
要吃没有嘴,要跑没有腿,生气不够横,请问他是谁?
此谜说难也不难,说不难也难,关键是思维要对路,综合字形字义来思考。其实,谜面里有两个句子是可以独立作为打开谜底的钥匙的。你看,马上有同学成了揭底的快手——那是乞丐的“乞”字。真的,乞丐是我们社会最低层的人群,他们多可怜啊,要吃没嘴,要跑没腿,只有一条弯弯的尾巴;他们连生气都没资格,不是常有乞丐被人骂甚至被人打吗?我们要同情他们,要尽我们的所能帮助他们,好吗?还有,在理解这则谜语的时候,要注意第三句里的“横”字是个双关语,它可以有两个读音,循音解义,巧妙地暗示了谜底。
老师还不罢休,决心把同学们的头脑机器开动到高速状态,接着出示了这样的一则谜语:此字许多口,不作品字猜;品字要比口,再请几个来。
脑灵嘴快的同学马上猜了个“古”字,老师微笑着,淡淡地一句:还有呢。还有,那是“叶”,那是“只”,那是“吾”。老师还没满足的意思,把那句话重复了一遍。这下全班爆锅了,“吉”“杏”“呆”“吐”“唔”甚至“晤”“果”“晶”“里”……老师不厌其烦,一一写下,竟然填满了小半个黑板。好家伙,一个谜面竟然有这么多的谜底;一个谜语的猜测,变成了一场淋漓尽致的发散思维训练,更有意义的是让孩子们心甘情愿地操练了一大堆汉字的字形识记,有的孩子把自己课外阅读识记的字都搬出来了,有的还在私底下炫耀自己猜出的字“口”最多呢!
三、形象直观引导让孩子们写对汉字
我们的字谜歌还可以形象直观地提醒同学们认准字的结构形状,笔画和偏旁。比如这样的一则谜语:
好大一个人,背了一身债,问他累不累,他却笑起来。
这是好大的“一”个“人”,背了好多“债”,这可是表示错误的东西,它是“×”,这人还轻松地“笑”,那就是个“爽”了!“耶——”,谜底竟是一个热门流行词,有的同学甚至是天天将它挂在嘴巴上,猜中的同学心里别提有多爽了。这是一则运用反义法构筑的谜语,别具匠心,栩栩如生,尽显了谜语诗的意趣之妙。从此,同学们对这个字的字形结构印象特别深刻,猜谜语使他们猜出了许多的欢乐。
运用字谜歌来帮助学生准确地记住字形,我们还可以举出一些例子,比如猜测安全的“安”字,谜面是这样设计的:
姑娘要保健,藏在家里面;藏好才会好,不用怕坏蛋。
这样的表述揭示了会意字“安”字的本意:温馨的家是保证弱女子安全的好地方;更重要的是分清了这个字的偏旁结构,有效地防止了把两个偏旁混在一起写的错误写法。并且,利用学生注意字形结构的时机,老师还可以强调大家在写下面的“女”字时一定不能让撇捅过横的上方,从而纠正了一个习惯性的不谨慎的错写。
利用字谜歌我们还可以解决形近字教学的难题。请看以下一则字谜歌的设计:
看是比较凶,有狗来帮忙;指望它变好,差点成了狼。
我们从整体字义切入,改变了由形及义的常规套路,并利用字义间的联系,随机应变地设计了一个小小故事,把谜底“狠”字与形近字“狼”字进行了直接的比较,点明其差异,帮助初学者理解俩字的意义联系,并且正确地写出它们的字型。
有的汉字没有确切含义,属虚词一类,我们也可以将谜语尽量设计得形象一点,具体一点:
站在右边,手在中间,嘴在左边,话在前边。
这个“啦”字,你把它的部件组合起来就是了,它是个语气词,常常作为实体语言的后缀的。
四、多方排列组合让孩子们迷上汉字
在汉字教学中,老师决不能只是机械地教学生读对写对每个字,我们必须处处用心,时时用情,引导我们的孩子领会汉字的美丽与神奇,让他们在认字习字的过程中,不可遏止地爱上汉字,与字为友,以字为亲,我们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我们的功德才圆满。
有一则以“胖”字为谜底的字谜歌是这样表述的:
你说是十五,我说四十五,他说是满月,大家都错误。
“胖”是个典型的形声字,他是表意的,外观跟字义还挺般配的;而我们的字谜歌则围绕字形,从不同角度切入,引导孩子们的发散思维,充分挖掘了这个字的表意功能和意趣因素,让孩子们的学习丰富而不枯燥,活泼而不单调:你说的是时间,半月是十五天;我说的也是时间,一月又半是四十五天;他说的是时间引出的自然现象,“月半”是农历的月中即十五,天上是圆满的月亮。当然,大家说的都是望形生义,都不符字义。这则字谜歌起了颠倒歌的作用,促发了孩子们由字形入手,理解其正确字义的积极性,整个过程是有趣的,活泼灵动的,因此是迷人的。
关于这个字的谜面设计,笔者还有另一种处理,即:
你说是十五,我说四十五,他说是满月,谁说肉嘟嘟。
这就有了另一番情趣,在实际应用中,执教者可以随机应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多方引导学生的思路。
再看“美”字的设计:
好大一只羊,可惜没尾巴;没尾不要紧,人人称赞它。
这样的谜面是较直观的,学生是可以较快猜中的。我们不妨换句话说,强化一下“美”的感觉,因为表达美的“美”字本来就应该很美:
大王头上两朵花,人人希望得到它;它在世上处处有,有人得到有人愁。
这样的谜面不那么直观了,得调动一点想象力,而这样一来,猜谜的过程诗意也浓郁了,变得更迷人了。
进而言之,要让孩子们更入迷、更投入,我们还可以打出组合拳,也就是做出连字成句的设计。请看以下一组字谜歌:
世上有个人,人比皇帝大,站得高又高,皇帝踩脚下。
大王长一点,住在城里边,城墙围得紧,独立掌大权。
一撇又一捺,步子跨得大,别看他简单,世界他最大。
流氓已死亡,百姓喜若狂,现在没得怕,挺身把头昂。
小兵站上边,大嘴掉下面,小兵找到嘴,好事连连见。
小羊真可爱,破衣穿起来,穿出好样子,真是好孩子。
这里的六则字谜歌,按顺序猜六个汉字,合起来是一句话:全国人民吉祥。当孩子们消耗了一定的脑细胞揭开了谜底之后,那不是一般的兴奋感和成就感,那是对语文课堂的惊喜和由衷的期待,那是对汉字魅力的一份深体验,那是对早日掌握祖国语言表现出的一份自信心。我国台湾学者王克先在《学习心理学》一书中说:“一个人的学业成绩由两种因素来决定:一是智力,一是动机。学习本是自动的吸收和积极的反应,而不是被动的行为。教师不能给学生智力,更不能代替学生学习。教师最大的任务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给予内在的驱策和激励。动机是学习过程中的核心。”字谜歌的编撰无疑达到了引发动机,促进了乐学的效果。
每一个汉字都是方方正正,有型有款的,从理论上说,我们都可以根据现代汉字的象形、形声、会意、指事等主要特点设计出字谜歌,为此,笔者做出了大胆的尝试,花了几年的业余时间,将两千五百常用字一个一个地编成了与之相应的字谜歌,架起想象的桥梁连接了教者与学者的思维系统,并在付诸于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到一种劳动的乐趣。
当然,任何事物都不会是完美无缺的,贪多求全必然引出相应的弊端,比如,由于汉字中有不少的虚词和偏字,加上设计者本身思维的局限性,故使笔者所编的《两千五百常用字字谜歌》有些地方仍显得幼稚,甚至有牵强附会之嫌和晦涩难懂之处。好在事物总是在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无止境的,有了第一步坚实有力的跨出,就有了进步成长的希望。作为教师应对孩子们投入满腔爱心和责任心,广采博收前人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强化字谜歌教学的实践性与可行性,共同努力让字谜歌的编撰完善起来,真正有效地为小学生字教学服务。
第五篇:浅谈促进低年级词语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促进低年级词语教学的有效性
词语是构成语文的基本元素,在语文的新课程标准中就对1—3学段的词语教学作出了如下目标定位: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第三学段:“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语文教学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为根本任务,所以,词语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低年级是开展词语教学的重要阶段,学生的求知欲强,初步接触阅读课文,对优美的词句有着新鲜感,同时对它们的意思又是一知半解,甚至全然不知。传统的词语教学就是以词解词,学生听了似懂非懂。那么如何在低年级开始就重视词语教学,延伸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使词语教学在课堂上实现有效性呢?我从本学期语文教学实践中做出以下总结。
首先是对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是进行词语教学的第一步,词语教学并不是读一读,写一写,说说意思就可以了,要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词语的含义,才能提高词语教学的效率。理解词语有很多方式,可从几个方面进行:
一、创设情境,促进理解
乌申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情境对激发儿童思维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低年级,孩子们的思维都更多地停留在形象思维上。因此,进行词语教学时,教师应千方百计创设生活情境,把课文描绘的客观事物或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如临其境。比如我在教学《大禹治水》中“滔滔的洪水”,我通过多媒体演示课件,再通过声音等的衬托,让学生感受到洪水的肆虐和疯狂。
二、直观演示,增强理解
直观演示的道理和情境法是一样的,有的课文中,一些词语的掌握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就可以借助一些直观的手段,让学生能更直接的感知词语所表示的意思,从而理解。比如我在教学第三册“识字8”时对文中“饱满”一词的教学就采用了这个办法,我先是让学生读词,然后拿出一把豆荚放在讲台桌上,请一个同学从中挑出最“饱满”的一个,然后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大豆,开的饱满的荷花等。让学生从动手到动脑,很容易地理解了“饱满”这个比较抽象的词语。效果良好。
三、联系上下文,帮助理解
词语并不是独立的,有时需要结合它特有的语言环境来理解,这就是联系上下文理解了。在教学《狼和小羊》中“争辩”一词,就是通过引导学生结合前面狼和小羊的几次对话,让学生理解的。
四、迁移拓展,强化理解
学习一个新的词语,并不是单纯理解了这个词语在这个语言环境中是如何应用就可以了,汉语是一种神奇的语言,教师要不满足于掌握了这个词语,要节外生枝,举一反三,让学生理解类似的词语,达到拓展知识的目的。我在《狼和小羊》一文中教学“气冲冲”,就让学生说说这时狼的心理是什么样的?气冲冲还能在什么地放用呢?那么我们高兴的时候还能用什么这样的词语呢?“笑眯眯、喜洋洋、乐呵呵„„”等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词语内化。大部分的学生都怕作文,读过,抄过那么多文质兼美的语句或文章,可到作文时,却词汇贫乏,原因就是学生对语言材料,仅停留在朦胧理解和机械记忆基础上,未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所以,教师不能重知识而轻语言训练,应该强调把阅读课上成语言训练课,重视语言的“内化”,使其进入学生的语言仓库,并能在需要时呼之即出,使用时得心应手。内化语言的前提就是理解,那么要做到内化,还必须从积累和运用入手。
积累是内化的基础。语言训练的目的就是内化知识,让学生形成一个“语言仓库”,在需要的时候涌于笔端。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数量才能达到预定的效果。
1、以新引旧,复习积累。在教学新词语的时候,可让学生由新学的一个词语引出一类,促进积累。如教学《夕阳真美》中由“笑眯眯的太阳”和“水汪汪的蓝天”引出“笑眯眯的脸蛋”、“笑眯眯的娃娃”、“水汪汪的眼睛“等。这样,以后学生在运用词语的时候就不会单一枯燥,重复无味了。
2、以词带词,扩展积累。随着课文阅读的开阔,学生接触的词语也越来越多,但对于这些词语,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很粗浅的,为了将其变为学生的语言可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有机引导,由一词带一串。如《夕阳真美》中的“笑眯眯、水汪汪”引出“绿油油、黄澄澄„„”等。
3、从文引词,变更积累。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词语归纳课文内容,以促使积累。比如我在教学《大禹治水》中,学生通过熟读课文,把文中的几个自然段用词语归纳为“洪水泛滥、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世代相传”。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还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词语积累。
运用是内化的关键。加强词语教学,必须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内化,在语言运用中活化。在低年级,应该怎样让学生更好的运用所学的词语呢?
1、给学生提供运用的机会,如在《狼和小羊》一课中,学习“吃了一惊”,先让学生说说小羊为什么吃了一惊?这时它心里是怎么想的?接着结合实际,说说有哪些时候会使人“吃了一惊”?接着说说自己那时的心理,最后学会用这个词写一句话。
2、给学生提供运用的环境。比如在教学《水乡歌》中,为了促进词语的内化,我借助课文,描述画面。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要学生借助课文语言,描述水乡的景色,想象画面,感受水乡的美。
3、积极评价,适当引导,增强运用的信心和兴趣。要让学生有运用的信心和兴趣,我平常是通过写一写观察日记等,让学生锻炼自己的文笔,并对写的好的学生加以鼓励,使他们动笔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总之,只有通过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运用词语,才能渐渐地提高低年级学生词语学习的有效性,促进说话和写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