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悠悠老街》教案
悠悠老街
教学目标:
1、探访老街的历史与文化。
2、学习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对老街进行记录或描绘。
3、在感受和表现老街的传统风俗文化和历史建筑的艺术创作体验中,增进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关注、尊重及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用美术形式对传统历史文化进行记录或者描述。难点:运用不同的美术形式表现老街。课前准备:
学生:常规绘画工具。教师:课件、常规绘画工具。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老街的视频,直观地了解历史建筑的特点。
2、板书课题:《悠悠老街》。
3、交流:和伙伴们用相机或画笔记录老街的历史和风俗文化时,有什么困难?又有什么趣味发现?
二、探究:
1、欣赏用线描、色彩、速写描绘老街的优秀美术作品,说说这些作品不同的视觉感受和构图的特点?
2、欣赏教师老街写生的作品或学生的线描作品,学习如何表现老街风貌。
3、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学习取景构图。
①以图片或照片资料为例,或通过回忆自己观察到的老街的景物的印象,讲解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
②步骤:观察选景——构图描绘——修改调整。
③提示:对景物要进行取舍,要选择最能够打动自己的景物作为写生对象。选景要简单
些,选景范围不宜太大,如一条街、几幢房屋、一座桥、一条小河都可以作为画面的主体物。
三、小结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二篇:新浙美版第九册第一课悠悠老街教案
1、悠悠老街
教学目标
1.探访活动,了解、感受历史街区建筑物的文化特点。2.学习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对老街进行记录或描绘。
3.在感受和表现老街的传统风俗文化和历史建筑的艺术创作体验中,增进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关注、尊重及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用美术形式对传统历史文化进行记录或描述。难点:运用不同的美术形式表现老街。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探访活动:探访时用的速写本或相机,写生铅笔或钢笔,收集老街相关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料(希望与家长沟通)。课前准备钢笔或铅笔水彩的创作工具。
教师:有关老街的风光、历史文化、历史建筑的课件,创作工具。
教学过程设计
1.导课,出示课题。
(1)对老街风光的认识和感受。
课件出示各地著名老街的风光,初步感受历史老街的风光。(2)揭示课题:悠悠北山街。2.对老街的感受
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历史老街的故事 3.欣赏分析
(1)引导学生欣赏老街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的自然风光。(2)引导学生欣赏老街上各种古老建筑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历史建筑的特色。(3)引导学生欣赏一组反映老街上保留的传统风俗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的传统文化。
4.激发写生创作兴趣
现在许多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在逐渐消失,我们必须积极保护,并给予记录。可讲述有关后人想寻找一些名人曾在北山街居住过的历史建筑,由于文字图片记载缺乏而费尽周折的故事,激发学生除了文字图片的收集探访外,还可进行美术写生创作,以艺术形式描绘、记录自己喜爱的历史建筑物。5.写生创作指导。(1)对比老街历史文化建筑与现代杭城建筑,区别表现在哪里?让学生看图片对比分析,更清晰地了解历史建筑的特点,帮助启发学生能够抓住历史建筑特点进行描绘。
(2)欣赏绘画艺术家用线描、色彩速写描绘建筑物的作品,启发学生进行创作构思。(3)欣赏儿童优秀作品,鼓励创作信心,讲究创作的童趣性。
结合欣赏,教师可演示如建筑与树木的主次关系,构图的疏密、饱满,以及先线描后色彩的创作方法等。6.作业设计
用速写、摄影或记忆画的形式表现老街,创作题为《值得珍藏的建筑》的作品,全班可装订成图册,并配上文字简述。7.学生独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8.展示作品,进行评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篇:《京韵悠悠》教案
音乐八年级(上)教案
一、教学课题《京韵悠悠》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京剧艺术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音乐与戏剧的关系打下基础。
2、让学生在京剧欣赏中感受京剧的艺术美,提高对京剧艺术的鉴赏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名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名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京剧行当的划分及京剧表演,京剧行当的辨认。
四、教学方法
探究发、发现发、练习法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很高兴能和大家又相聚在音乐课堂和大家一起聆听、欣赏音乐感受音乐
所带来的乐趣。今天我将带着大家走进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说它古老是因为它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戏曲文化在中国它已有两百年的历史被称为国粹大家说这种艺术是什么? 生回答:京剧
师:对就是京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京剧走进国粹。点课件展现课
(二)、新课教学
师:说起京剧,大家会想起哪一位艺术家? 生:梅兰芳
师:好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梅兰芳
展示梅兰芳的照片那么大家说说他的主要代表作以及他所作出的贡献
生。。
师总结当时跟梅兰芳并列为四大名旦的还有哪三位?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由梅兰芳演出的《我一剑能挡百万兵》为了能让大家更好地欣赏这首作品,我设计了几个问题,大家带着这几个问题一边欣赏、一边思考。点课件出示问题。
a、这个选段的主要伴奏乐器有哪些
b、它属于什么行当的什么角色
c、京剧的“板眼”是指什么
d、它属于哪一种唱腔?哪一种声腔板式?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我一剑能挡百万兵》 欣赏完,学生回答问题。
师:下面我们来欣赏另外一首作品《重整河山待后生》选段老师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一下剧情。
师在欣赏之前我们也来看几个问题点课件出示问题。
a、它属于什么演唱形式
b、它属于什么唱腔什么板式
c、这个选段有一句采用了西皮摇板请找出来。
提示:大家欣赏这首作品时候,把它同前面两首作品做一个比较。 从它的题材伴奏乐器前奏板式变化方面比较。
我们一起来欣赏 点课件播放视频
生 讨论交流 回答问题
比较:通过比较得出什么是传统京剧与现代京剧
总结及拓展
这节课大家表现的都很好,其实京剧离我们并不遥远,在许多流行音乐中都加入了京剧元素,大家课下去可以去找找资料体验一下它们的独特韵味。
一、教学课题《京韵悠悠》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京剧艺术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音乐与戏剧的关系打下基础。
2、让学生在京剧欣赏中感受京剧的艺术美,提高对京剧艺术的鉴赏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名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名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京剧行当的划分及京剧表演,京剧行当的辨认。
四、教学方法
探究发、发现发、练习法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A:介绍京剧中的人物,了解京剧脸谱、行当、并讲解什么是脸谱?脸谱的功能、特点、作用。B:聆听《唱脸谱》 分析歌谱、学会识谱
C:分析歌曲中的人物角色、脸谱的特点
D:学唱《唱脸谱》,采用边聆听边学唱的方式。
E:画脸谱,结合歌曲《唱脸谱》的歌词,并根据人物特征在脸谱上着色,在涂颜色时放音乐。如“京调”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脸谱。七:小结。
一、课题:西部放歌
第四篇:悠悠愁情 教案
悠悠愁情
——古诗词中的愁绪赏析
一、导语:
有人说诗伴愁怨而生,愁乃诗之源,《诗三百》中近半写愁。《楚辞》则纯粹是忧愁。《古诗》之基调亦为“悲愁”。愁由诗入赋,由赋至文,沿袭至今。因此说,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愁造就了文学、发展了文学、丰富了文学。
今天,就请大家随我一起遨游于文学的殿堂、诗词的海洋,去感悟、体验文人墨客那浓浓的愁情吧!
一、愁,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嗅不出,听不到的情绪。古代诗人却运用种种修辞手法,将愁绪转化为有重量,有长度,有色彩,有音响,有生命的形象,并与诗人的情感结合,构成新的意境,妙言迭出。
1、“愁”的长度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横江欲渡**恶,一水牵愁万里长”。李白将抽象的愁转化为“三千丈”白发和一线万里长江,“愁”有了长度。
这到了南唐后主李煜笔下,又翻新意出新奇:“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比“白发三千丈”更为深远广阔,不仅有了长度,而且有了动态。不可见的愁绪成为流不尽,淌不完的滔滔江水。
“若问此愁深浅,天阔浮云远。”郑城将愁绪引向高远莫测的苍穹和流动的浮云,写出了愁的新意境。
2、“愁”的体积
“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赵嘏的笔下,蜿蜒起伏层峦叠嶂的群山高峻突兀,却抵不上“愁”的一半,“愁”的体积有多大?世间无物可比。
3、“愁”的重量
“愁”在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笔下更有一番新的情趣:“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竟会有重量,凝聚,滞重,连船也载不动。诗人超常的想象力可察可见。
4、“愁”的数量
朱敦儒的“莫将愁绪比飞花,花有数,愁无数。”漫山遍野的飞花衬托出“无数”之愁,无尽的愁思立刻化为可见可感的形象。“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眼中,春江水是愁人泪,怎流得尽淌得完呢?
二、“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看不见,摸不着,为增其可感性,历代诗人喻愁方法,多种多样。从“愁”的内容来看的。
(1)有思念故乡的愁,如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2)有思亲怀友的愁,如韦应物“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寄李儋•元锡》)。友人不在眼前,孤独的滋味让诗人万千感慨。
思念丈夫愁绪深重莫过李清照。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抒写了词人重阳佳节思念丈夫所受的煎熬愁苦;《玉簟秋》“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寄托了对夫君似红花飘落、如河水闲流、绵绵无绝、遥遥无期的浓浓相思和深深眷恋,真可谓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朋友遭贬,心情沉重,就让清风明月带去对友人思念思念和牵挂吧。(3)感时伤己之愁。陆游《卜算子》“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黄昏暗淡时,凄风苦雨中,独自一人,这是孤寂的愁;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子规鸟在空旷的秋山黑夜凄凄啼叫,冷漠悲凉,这是凄苦的愁;陆游《钗头凤》“一怀愁绪,几年离索”,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皆成追忆,眼前空余孤独的自己,这是无奈的愁;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夜不成寐,吟诗遣怀,但是愁怀深重,愈感凄清,这是寂寞的愁;
(4)别离苦恨之愁。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人虽别离,但情深不断,情感越深,诗人之愁情更令人吁唏不已。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有情人多情善感,更苦对别离,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却哽咽难言。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友人一别,天各一方,举目四望,寸断愁肠。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直抒离别之苦,凄凄愁情。
(5)忧国忧民之愁。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世上疮痍哀伤悲叹,民间疾苦经年忧愁。而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虽年迈力衰独处孤村,但并不悲哀绝望,表达了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文天祥《金陵驿》“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杜鹃带血归”,则是诗人借用传说表达自己化鹃啼归的眷眷心愿,表明自己虽然不得已离开故土,但对家乡的热爱眷恋依然如故,至死不渝,可谓哀苦忧愁之至。
三、愁”字的写作技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愁”写得川流不息,无尽无休。李煜在《虞美人》中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此句以春水比喻愁绪,既巧妙地呼应了“春花”“东风”等点明季节的词语,又把抽象的愁绪形象化了。既写出了愁绪的汹涌浩荡、奔流不息,又写出了愁绪的连绵不绝、无尽无休。这一形象化的设喻,使之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2、运用夸张的手法,把“愁”写得深重幽长。李白在《秋浦歌》中写道:“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此名单看“白发三千丈”真叫人无法理解,说到下句“缘愁似个长”才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固然而长,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诗人以奔放的激情,浪漫主义的夸张手法,塑造了“自我”的形象,突出了内心深重幽长的愁绪,并将积蕴极深的怨愤和抑郁渲泄出来,发挥了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
3、运用移就的手法,把“愁”写得无比凝重。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写道:“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词人用“舟轻”载不动自己的愁苦来表现愁之多,之深重,使抽象的“愁”变成了有重量的东西了。
4、运用似人的手法,把“愁”写得富有人性。张先在《天仙子》中写道:“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诗人本想借听歌钦酒来解愁,但不仅没有遣愁反而心里更烦了,于是喝了几杯闷酒之后便昏睡过去,一觉醒来,日已过午,醉意虽清,愁却未曾稍减,句中赋予“愁”以人性,使“愁”像人一样具有感情。
5、运用衬托的手法,把“愁”字写得苦闷难吐。辛弃疾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写道:“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屋楼。爱上屋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词中采用衬托的手法来抒情,通过回顾少年的不知愁苦,反衬如今饱尝愁苦而又愁苦难吐的心情,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词人以苦衬会,以有写无,以无写有,突出强调了今日的愁深愁大,无处倾吐,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四、诗人的心情往往在苦闷中达到一种哲理的高度,他们多有自己独特的人生态度,不被愁完全束缚住,从愁情中挣脱出来,铸成了一个完整的自我。以李白为例赏析。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浮云”喻奸佞小人,“日”喻指皇帝。诗句暗示皇帝已经被奸佞所包围,朝政已经腐败。表达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沉痛心情。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豪情万丈地说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榭又清发。
意气奋发地说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洒脱达观地说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五、诗人 把自己的悲慨融合在开阔博大的景色之中,融合在古往今来的历史之中,所以写出了“大江东去浪滔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气势磅礴的词句。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诗人 把自己的悲慨融合在开阔博大的景色之中,融合在古往今来的历史之中,所以写出了“大江东去浪滔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气势磅礴的词句。
定**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五、总结“愁”也就成为诗人笔下恒定的感情浪潮。
第五篇:第一单元《京韵悠悠》教案
第一单元《京韵悠悠》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京韵悠悠》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海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这是在学生能初步对身边的艺术现象进行分类归纳后,引导他们了解艺术形式中的戏曲,并把京剧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多了解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材中还设计了“动动手”的环节,内容是请学生发挥想像力,表演一两个戏剧性的虚拟动作,如走台步等,目的是让他们通过参与表演活动,体会传统艺术的魅力。学生分析
初二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参与意识和交往愿望较强,在学习上已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之小学生有明显变化。由于受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影响,学生大多热衷于流行音乐,追星现象屡见不鲜;而对于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京剧,却知之甚少。如今正大力提倡振兴京剧,弘扬祖国优秀民族文化,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让学生多接触、多了解我国的国剧,对于提高他们的民族素质和艺术修养无疑是大有裨益的。教学目标:
1、欣赏京剧,感受其唱腔特点,了解其一般常识。
2、通过教学了解具有京腔京韵的曲艺,感受京剧独特的艺术魅力,提高民族素质和艺术修养。
3、以活动的方式拓宽戏曲,通过欣赏《唱脸谱》,使学生了解京剧脸谱所表现的人物性格。教学准备:
教师注意搜集与京剧相关的资料,如京剧影像资料片段、人物造型图片、京剧伴奏的相关音乐,还可预先去专业京剧团体学习京剧表演的简单动作,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导入:谈话,同学们,想想我们中华民族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五千年璀璨的文明,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饱食这文明的硕果,铸就了我们今天的辉煌。艺术也在此中诞生,在此中成长,也在此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神话,让我们伴随着乐曲回荡在历史的长河中吧。师:首先,让我们听一段音乐。(播放京剧《重整河山待后生》京剧锣鼓片断。)
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音乐?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听到了一段戏曲音乐,我联想到了许。多戏剧人物形象
二、通过观看录象引出京剧。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一段锣鼓经片断,下面我们就从视觉上感受一下京剧。播放一段京剧录象《沙家浜》。
师:戏曲是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包含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京剧。
师提问:同学们,你对京剧了解多少,你喜欢京剧吗? 生:我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
师:对说的很好,京剧不但有着辉煌的过去同样有着多彩的今天。京剧中得人物表演上着重以生活为基础提炼而成。京剧中得人物有生旦净丑不同脸谱角色行当就是角色,各个角色带有不同的性格色彩。
在讲解这个内容时,我充分利用了戏曲图片,通过官帽、头盔、鞋靴等装扮的不同,使学生了解到京剧的“行头”和人物身份、地位及性格之间的关系,并和他们已学过的脸谱知识联系起来,既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又适当作了延伸
三、通过体验加深理解。
轻松一刻:现在我们就来模仿戏剧中的人物走台步。教师表演学生模仿。(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进一步体验京剧,以引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四、欣赏现代京剧《智斗》分析人物行当。
1、播放录音让学生听一听片断中有几个人物。师:你听过这个京剧选段吗?片断中有几个人物。生:有两个,不有三个。
师: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智斗》选自现代京剧《沙家浜》。讲述故事梗概(略)播放录象概括各人物的特点,从唱腔上分析人物行当。
六、总结。
师:同学们,学了这节课你有何收获?京剧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精华。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应该了解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并为我们能拥有这样宝贵的艺术财富而感到由衷的自豪。希望在流行音乐盛行的今天,大家不要忘了继承和发扬京剧等传统艺术,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作一个热爱民族音乐的人。
音乐八年级(上)教案
第二课时
一、教学课题《京韵悠悠》
二、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京剧艺术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音乐与戏剧的关系打下基础。
2、让学生在京剧欣赏中感受京剧的艺术美,提高对京剧艺术的鉴赏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名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名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京剧行当的划分及京剧表演,京剧行当的辨认。
四、教学方法: 探究发、发现发、练习法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师:很高兴能和大家又相聚在音乐课堂,和大家一起聆听、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所带来的乐趣。今天我将带着大家走进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它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戏曲文化,在中国它已有两百年的历史,被称为国粹大家说这种艺术是什么?
生回答:京剧
(二)新课教学
师:说起京剧,大家会想起哪一位艺术家? 生:梅兰芳
师:好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梅兰芳
(展示梅兰芳的照片)大家说
生:。。。
师:当时跟梅兰芳并列为四大名旦的还有哪三位?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由梅兰芳演出的《我一剑能挡百万兵》为了能让大家更好地欣赏这首作品,我设计了几个问题,大家带着这几个问题一边欣赏、一边思考。
点课件出示问题。
这个选段的主要伴奏乐器有哪些?
它属于什么行当的什么角色?
京剧的“板眼”是指什么?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我一剑能挡百万兵》。
欣赏完,学生回答问题。
师:下面我们来欣赏另外一首作品《重整河山待后生》选段老师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一下剧情。
师:在欣赏之前,我们也来看几个问题,点课件出示问题。
a、它属于什么演唱形式。b、它属于什么唱腔。什么板式。c、这个选段有一句采用了西皮摇板。(提示:大家欣赏这首作品时候,把它同前面两首作品做一个比较。从它的题材,伴奏乐器,前奏,板式变化方面比较。)我们一起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