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柳叶儿》教案 苏教版

时间:2019-05-15 01:04: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柳叶儿》教案 苏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柳叶儿》教案 苏教版》。

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柳叶儿》教案 苏教版

《柳叶儿》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乐”“苦中带涩”的丰富内涵;

2、体会文中描写以及语句饱含的感情;

3、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乐”“苦”的具体内涵; 【教学难点】

结合背景理解文中语句饱含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候课:柳叶儿图片,音乐。

二、导入: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文化习俗,对于柳,人们或是吟诗,或是作画,或是感叹它的多情,或是赞赏它的多姿。可,对于作家宋学孟来说,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何等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文章《柳叶儿》。【投影】(板书:柳叶儿、宋学孟)

三、背景介绍:

要想理解文章,首先要了解一下文中的“我”所处的时代背景:【投影】(沉重的语气)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一年新中国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以及自然灾害,经历了历史上死人最多的一次大饥荒。中国科学院****年发表的国情报告这样说:“按保守的估计,因营养不良而死亡约1500万人,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最悲惨的事件之一。”

我从网上也收集了一些图片,同学们可以欣赏一下,什么叫颗粒无收?什么叫饥不择食?什么叫衣衫褴褛?什么叫皮包骨头?什么叫苦涩的童年?

而文中的“我”那时多大?一个年仅8岁的孩子在当时经历了哪些酸甜苦辣呢?我建议同学们这样来走进这个年仅8岁的孩子的童年世界。

【投影】速读课文,体会一个“乐”字; 寻读课文,品味一个“苦”字; 回味课文,感悟一个“情”字;

四、速读课文,体会一个“乐”字:

课文第6节中这样写到“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板书:最乐)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用心

爱心

专心方式快速朗读课文,用这样的句式来体会一个“乐”字。

【投影】建议你这样去体会“乐”:那岁月,有一种“快乐”叫逞能(或:景美;或饱食),看……(用文中关键的字词或句子)

1、预设:我在爬树时两脚一甩,鞋飞出去,猴一样“噌噌”地一直爬到最高点……抱住树枝,哗哗地摇……才得意洋洋地溜下树来……嘴里哇哇地哭,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哪些关键词可以看出来? 爬树、美滋滋、得意洋洋…… 嗯,一句话:爬树逞能之乐。还有哪些同学要发言?

2、预设:天蒙蒙亮……早春的空气里一片湿润润的清凉……村南那飘着一团淡淡晨雾的小河边……偶尔传来一两声“哗啦哗啦”的水响……

一句话:抢柳叶儿的美景之乐。还有哪些同学要发言?

3、预设:往往要泡一两天……有时候还会抓上一小把黑豆……吃到一个豆儿,满心里香得不行……

做这样的饭,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

一句话:吃柳叶儿之乐。

你看,我“乐”吧?我“乐”在爬树显示独特的本领;我“乐”在路上欣赏美丽的风景;我“乐”在吃柳叶儿享受吃撑的独权。

柳叶儿好吃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还有吗?老师提醒一下,从做柳叶儿饭的工序也可以看出来。为什么要这么复杂呢?可见柳叶儿确实不好吃。

另外,从文中第4节也可以感受到这一点,你能看出来吗?

虽然我们或许没有吃过野菜或榆树皮,但可以想象一下,野菜和榆树皮相比,哪个好吃?那吃光了这些后才去抢柳叶儿,说明柳叶儿更难吃;

当时作者几岁?可谓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啊!

五、寻读课文,品味一个“苦”字:

其实,隐藏在“乐”字里面的是什么呢?正如作者在文中写到的那样“苦中略带些涩”。(板书:苦涩)因此,【投影】建议你这样去品味“苦”:那岁月,有一种“苦涩”是饥饿(或:冰凉),你看……(用文中相关语句或词语)

1、预设: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干地瓜秧吃光了,榆树皮吃光了,大家又抢柳叶儿……那一年,我八岁。

用心

爱心

专心

是啊!在那年月,柳叶救过很多人的命,因此作者对柳叶儿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就是感激之情,(板书:感激)于是就有了故事开头和结尾中所说的那样:我总忍不住要摘一片下来嚼一嚼,去品尝一番那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儿。

好!这篇文章我们就学到到这里。

最后,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一下你学完本文后的感情。【投影】学完本文后,我有这样的感受: 【音乐】——《今天是个好日子》

1、预设:我们都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预设:作者当时生活很艰苦。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踩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到学校上课;幸福是在寒冷的冬天有厚厚的羽绒服御寒;幸福是放学回家吃着热乎乎的饭菜……与作者相比我们是幸福的,总而言之,让我们记住柳叶儿的那个时代吧!因为,柳叶儿的时代情感熏陶了我们的灵魂,丰厚了我们的思想积淀,但愿它更能刷新我们的人生底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板书:

柳叶儿 宋学孟

最乐?

苦涩!珍惜幸福生活

感激。

用心

爱心

专心

用心

爱心

专心

用心

爱心

专心

89-

第二篇: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柳叶儿》教案以及反思 苏教版

《柳叶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本文生动的描写,感受作者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

2、精读课文,体会文中“乐”、“苦中带涩”的情感内涵。

3、学会珍惜今天的幸福的生活。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受作者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感受,学会由浅入深逐层鉴赏文章主旨。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诗歌《咏柳》,《柳树》图片)

在这首诗中,诗人赞颂了“柳叶儿”。柳树、柳叶不仅可以入诗,还可以入画。对于柳,古往今来,就有很多文人墨客又是吟诗,又是作画,来赞赏它的多情,描摹它的美丽。其实,柳叶除了美丽、多情,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救人的命”。

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宋学孟的《柳叶儿》,和作者一起来感受“柳叶”的救命之恩。简单介绍写作背景。(图片)

二、整体感知

(听老师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1、注意文中生字词的读音。

2、用“

柳叶儿”(在横线上加一个动词)的形式为文章列出小标题。

3、思考: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柳叶怎样的感情?作者对童年生活是怎样的感受?(柳叶:难忘、赞美;童年:乐,苦涩。)

三、品“叶之乐”

可以看出,本文以“柳叶儿”为线索,字里行间融进了对柳叶儿特殊的感情。那么,柳叶儿给童年的作者带来的最大感受是什么呢?——“乐” 柳叶儿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乐趣?乐在哪里呢?

请你在文中找出能体现“乐”的句子或词语,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四、嚼“叶之苦”

初尝柳叶儿,我们确实可以感受到它给童年的作者带来了很大的乐趣,但是,如果我们再细细地咀嚼一番,是否还能从中嚼出一种别样的味道呢?是不是只有乐呢? ——“苦涩” 认真阅读课文(3—13段),找出能体现“苦中带涩”滋味的段落或句子,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所选的段落或语句。

2、结合关键语句或词语写出自己的感受。

示例(课文第4段):

这一段交代了抢柳叶儿吃的原因和时间。三个“吃光了”和一个“抢”字,既可以想见当时饥荒的严重,又可见柳叶儿的作用——救命,年仅“八岁”的我去抢柳叶儿,实在是一种无奈之举,完全是为了活命。

(生思考、交流、回答、朗读)

五、明确主旨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这样说:“我想告诉人们,它味苦,微涩,但能救人。”你认为作者想告诉我们的仅仅是这些吗?

六、议一议(同桌讨论):今天,人们的餐桌上也有柳叶儿和各种野菜,与课文所写的情况是否相同?

七、劝一劝:请结合课文内容,并联系实际,写一段话,对不知道珍惜的人进行劝说。

八、写一写:送柳叶寄心语。写一句话送给这些同学或生活中存在这些现象的人。

九、读一读:老师推荐阅读

张洁《挖荠菜》、刘绍棠《榆钱饭》。

《柳叶儿》教学反思

当代作家宋学孟的散文《柳叶儿》,编排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童年趣事”单元中。《柳叶儿》一文有助于健全学生人格,丰富情感,滋补精神之钙。然而不少同学往往关注一个八岁孩子在饥荒年代的“最乐”,却感受不到快乐背后的贫困、危险、心酸、亲情等,更不容易体会作者“苦”与“涩”的特殊情感。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哪些呢?

同样写“我”爬高树,许多同学更多关注的是第8节“我”爬树的技巧如何娴熟,而对第10节“我”大清早爬高树去抢柳叶儿一事则没有多大兴趣。诚然,第8节中的“我”是最乐的。面对一棵高树,没人能爬上去,而“我”一下子就爬到最高点,在竞胜中得到了快感;在空中摇来晃去,惹得众人惊慌、喊叫,产生了炫耀之乐。“得意洋洋”“美滋滋”两个短语,更是表达了“我”的快乐心理。然而,只要我们细细想想,就会发现这种快乐一方面反衬了童年生活的无趣,只能爬树取乐;另一方面,这种快乐中又带着极大的危险。

其实,我们在关注“我”上树爬高逞能之乐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我”大清早爬高树去抢柳叶儿之苦。“太阳出来之前,露珠儿还在树叶儿上”,“天蒙蒙亮”从视觉角度写景,可见要抢到树叶儿,必须起得早。“河水缓缓地流着,平静得连一个泡沫都没有,只有远处的小石桥下,偶尔传来一两声‘哗啦哗啦’的水响”,以声衬静,从一个侧面表现起得太早,寂寥无人。“踩着村边的小道,一直 3 走到村南那飘着一团淡淡晨雾的小河边”,可见近处的柳叶儿已被抢光,要走老远的路,才能抢到。如果没有去抢柳叶儿用以充饥这个背景,我们会感到这是一幅美妙的画面:湿润,清凉,朦胧,宁静,充满了诗情画意„„一种“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就会油然涌上我们的心头。一个八岁的孩子,为了生计,如此这般地去抢柳叶儿,浑然“不识愁滋味”。和他一起抢柳叶儿的三叔,以及了解此情的家长或其他大人,还有长大后的自己,对此能不感到心酸、苦涩吗?

学生关注的其它事情当属第12节吃柳叶粥、第13节吃柳叶儿包子了。不是吗? “吃到一个豆儿,满心里香得不行”,“最好吃的当然是用它来包菜包子,里面还要再放一勺油。”能吃上这样的饭,且“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对“我”来说简直是一种奢侈、一种无上的享受了。吃到柳叶粥中的一个豆儿,就“满心里香得不行”,吃到放了一勺油的柳叶包子,那股香气简直要沁入五脏六腑了。“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作者用形象的描绘、夸张的艺术手法,表现了“我”吃的“贪婪”和数量之多。而现在的学生绝大部分都能吃得饱,吃得好,看了这两个片段,定然觉得有些可笑,甚至相当滑稽。这固然表现了一个孩童的快乐,殊不知,这快乐中包含了几多贫困,几多心酸,因为这些柳叶儿是一个八岁的孩子冒着清凉、冒着生命危险而获得的。

因此,要让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真切体会课文的感情基调,就要指导学生进行全面阅读,进行深度阅读,切不可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一些文字,切不可只停留在文字表面。

第三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柳叶儿》公开课及教后反思

《柳叶儿》公开课及教后反思

【教学目的】

1、赏析品味生动的描写。

2、体会领悟深厚的感情。

3、理解“苦”“乐”的内涵,认识过去的艰辛,珍惜今天的幸福。【教学重难点】

目标1、3是重点,目标3是难点。【预习要求】

1、向长辈了解他们的童年生活。

2、摘抄“咏柳”的诗句。

3、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4、文章中哪些句段具体描写出了当时人们的饥荒程度?请同学们找出来,品一品,读一读这一份苦涩的味道。

5、思考:文章围绕柳叶儿记叙了哪些令“我”快乐的事?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快乐的句段品一品,读一读。

为线索,描写了童年时代,在那严重饥荒的岁月,,的乐趣,抒写了对柳叶儿的特殊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柳叶儿,这在我们江南随处可见的,文人墨客们“又是吟诗,又是作画,又是感叹它的多情,又是赞赏它的多姿”,引导学生读相关诗句(投影展示相关诗句)。

小结:对于柳,人们又是吟诗,又是作画,又是感叹它的多情,又是赞赏它的多姿。我却总忍不住要摘一片下来嚼嚼。而且,我想告诉人们,它味苦,微涩,但能救人,如果你没东西吃,它能够让你活下去。(组织齐读第15自然段)

读一读,想一想作者宋学孟笔下的柳叶儿有什么不一样?

二、读课文,剖析柳叶“苦情”

靠柳叶救命的年代是个怎样的年代?当时人们“饥”“荒”到何种程度?

(一)投影介绍相关历史资料。

1959-1961年是我国历史上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即指1958年中国兴起“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经济政治运动后紧跟着出现的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其间,全国各地旱灾、洪涝、风雹、台风、霜冻、蝗灾、粘虫灾、鼠灾等各种灾害交替出现,造成粮食的大幅度减产,使得在此期

间因饥馑而非正常死亡(饿死)的人口急剧增加,计3000余万人,是八年抗战当中非正常死亡人数的1.5倍。其困难的严重程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是空前的。因此,生活在这一时期的人们是苦难的,他们吃完了野菜、吃树叶(榆钱叶、柳叶)、吃完了树叶吃树皮、甚至吃一种观音土(浮肿)……

(二)文章中哪些句段具体描写出了当时人们的饥荒程度?请同学们找出来,品一品,读一读这一份苦涩的味道。

1、组织学生品读课文。

2、组织班级交流,教师做好引导、小结。

三、读课文,共享童年 “乐事”。

抢柳叶吃,这本来是件极苦的事,但童年的“我”却感到无穷的乐趣,作者觉得儿时有柳叶相伴,“全家最乐的是我”,默读课文,思考:文章围绕柳叶儿记叙了哪些令“我”快乐的事?

1、填空:

以柳叶儿为线索,描写了童年时代,在那严重饥荒的岁月,上树爬高,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乐趣,抒写了对柳叶儿的特殊的感情。

2、文章中哪些句段具体描写出了作者当时的快乐?请同学们找出来,品一品,读一读这一份快乐的味道。

(1)组织学生品读课文。

(2)组织班级交流,教师做好引导、小结。(注意和现在作者的感受进行比较)

3、讨论讨论:童年的我为什么会感到“最乐?

明确:一乐能显示自己上树爬高的本领;二乐抢摘柳叶儿;三乐吃柳叶儿(品尝)。即:爬树之乐;抢柳叶儿之乐;吃柳叶儿之乐。满足三种欲望。

童年的我的乐趣是爬树、抢柳叶儿,吃柳叶儿,实际上这是在特殊年代里的特殊经历,因为当时我小,因为我还不懂得生活的艰难,全家面临的处境。所以有一种“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感觉。但在今天看来,这种乐的滋味又是何等苦涩啊!

四、合作学习,探究理解。议一议:

本单元的主题是“童年趣事”,读到这里,请大家讨论讨论,作者写这篇文章到底是想表达“乐”还是苦?(注重结合文章开头、结尾前后呼应突出的情感,结合历史背景知识)

1、过渡:

又是柳叶儿抽芽的季节了。

每当看到那一片片打着细卷儿,在暖和的阳光里慢慢舒展的柳叶儿时,我总忍不住要伸手去摘一片来,放在嘴里嚼着,慢慢品尝一番那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儿。

柳叶儿救过我的命。

(指导朗读,组织齐读1—3自然段)„„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下列内容)

对于柳,人们又是吟诗,又是作画,又是感叹它的多情,又是赞赏它的多姿。我却总忍不住要摘一片下来嚼嚼。而且,我想告诉人们,它味苦,微涩,但能救人,如果你没东西吃,它能够让你活下去。

历史背景:

“三年自然灾害”确实是建国五十年来范围最大、程度最深、持续时间最长的最大自然灾害,确实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一个直接因素。说是自然灾害,其实我们可以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为什么呢?是我们党政治决策的错误。这三年在很大程度上应由“大跃进”决策错误负责任,“大跃进”时期严重高估了粮食产量(浮夸风),采取了一系列错误决策。(大办吃饭不要钱的食堂、大量增加城镇和职工人数、投资和人力物力继续向工业方面倾注、排挤农业、减少粮食播种面积、实行粮食高征购政策)

五、总结升华。

文中所说的“乐”只是儿童“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心理,童年的我的确是感到“乐”,但这“乐”却是“苦中略带些涩”,最多也只能说是苦中取乐而已。

老师读完这篇文章很有感慨,写了一首小诗送给大家!

君是救世主,原本多情柳。少年虽云乐,回首方知愁。天灾不能避,人祸不可有。岂让后来人,再上柳梢头?

作者写这篇文章还想以此来警示世人,尤其是那些决策者们,自然灾害固然不能避免,但是人祸一定可避!历史是一面镜子,照清过去的 “苦”,照亮未来的路,愿我们的祖国一路走好,愿我们的人民永远幸福!

《柳叶儿》教学反思

溧阳市前马初级中学

张华平

《柳叶儿》这篇课文是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童年趣事”中的一篇叙事散文。根据课标要求及本单元目标,结合教材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赏析品味生动的描写。

2、体会领悟深厚的感情。

3、悟“苦”“乐”的内涵,认识过去的艰辛,珍惜今天的幸福。教学重难点:

1、赏析品味生动的描写。

2、悟“苦”“乐”的内涵,认识过去的艰辛,珍惜今天的幸福。

这篇文章在网络上有很多公开课教案,我自己也上过几遍。因此如何上出新意,巧妙地引导学生解决本课的难点,成为我上这节课的重要任务。

一、合理使用背景资料,引导悟“苦”“乐”的内涵。

本篇文章所叙述的事情发生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学生对这一段历史知之甚少。如果不了解这一段历史,学生就很难理解文章内涵。这一节课我主要展示了两段历史背景资料,如下:

历史背景资料一:1959-1961年是我国历史上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即指1958年中国兴起“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经济政治运动后紧跟着出现的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其间,全国各地旱灾、洪涝、风雹、台风、霜冻、蝗灾、粘虫灾、鼠灾等各种灾害交替出现,造成粮食的大幅度减产,使得在此期间因饥馑而非正常死亡(饿死)的人口急剧增加,计3000余万人,是八年抗战当中非正常死亡人数的1.5倍。其困难的严重程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是空前的。因此,生活在这一时期的人们是苦难的,他们吃完了野菜、吃树叶(榆钱叶、柳叶)、吃完了树叶吃树皮、甚至吃一种观音土(浮肿)……

历史背景资料二:“三年自然灾害”确实是建国五十年来范围最大、程度最深、持续时间最长的最大自然灾害,确实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一个直接因素。说是自然灾害,其实我们可以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为什么呢?是我们党政治决策的错误。这三年在很大程度上应由“大跃进”决策错误负责任,“大跃进”时期严重高估了粮食产量(浮夸风),采取了一系列错误决策。(大办吃饭不要钱的食堂、大量增加城镇和职工人数、投资和人力物力继续向工业方面倾注、排挤农业、减少粮食播种面积、实行粮食高征购政策)

历史背景资料一在教学活动开始的时候展示(同时配有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照片和哀伤的音乐)。照片、音乐和文字的出现会给学生以视觉上、听觉上和情感上的强烈震撼,让学生充分感受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特殊苦情,引领学生走进一个“苦涩的世界”!

历史背景资料二在教学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展示。此时学生还沉浸在作者小时候的快乐之中,这个时候及时的把资料二展示出来,引领他们体会作者的用心,明白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天真无邪的儿童之乐在残酷的历史现实的衬托下苦涩已然,作者在回忆往事的时候,心情是沉重的、苦涩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了,造成灾难的不仅是“天灾”,更有 “人祸”,作者写这篇文章还想以此来警示世人,尤其是那些决策者们,自然灾害固然不能避免,但是人祸一定可避!

二、巧妙安排课的结构,引导悟“苦”“乐”的内涵。开头:

又是柳叶儿抽芽的季节了。

每当看到那一片片打着细卷儿,在暖和的阳光里慢慢舒展的柳叶儿时,我总忍不住要伸手去摘一片来,放在嘴里嚼着,慢慢品尝一番那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儿。

柳叶儿救过我的命。结尾:

对于柳,人们又是吟诗,又是作画,又是感叹它的多情,又是赞赏它的多姿。我却总忍不住要摘一片下来嚼嚼。而且,我想告诉人们,它味苦,微涩,但能救人,如果你没东西吃,它能够让你活下去。

文章开头、结尾前后呼应,以一个成年人的理性思考来品味历史之苦,虽然本单元的主题是“童年趣事”,尽管文章中也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上树爬高”“抢柳叶儿”“吃柳叶儿”之乐,但作为一个经历过这一段历史的成年人,把这一段所谓的乐事“娓娓道来”的时候,心头更是一份责任与使命,心情自然是苦涩的。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文章的结尾、开头作为教学活动的开头、结尾,正是想以“巧”揭苦,引领学生悟“苦”“乐”的内涵,明白作者的良苦用意。

当然在教学之中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加以改进!

第四篇:苏教课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八、柳叶儿

教学目标:

1.辨别形近字,掌握多音字及常用词语。

2.熟读课文,特别是描写生动的语段。

3.品位含义深刻、饱含感情的语句,体会“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内涵,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辨别掌握形近字、多音字。

2.学习本文生动描写的方法。

3.体会“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内涵。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柳叶儿能吃吗?有没有谁吃过柳叶儿,味道如何?(多数人没吃过,不知道柳叶儿还可以吃。有个别人吃过,感觉很不好吃。)下面就让我们来读读第八课《柳叶儿》这篇文章,看看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看看柳叶儿在那时起了怎样的作用。

二、读课文,学习生字,注意形近字、多音字。请学生把自己找到的多音字写到黑板上,同学们根据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分别组词。

三、学生再读课文,设计相关思考题。

设计方法:

1.根据你对课文内容、语句的理解,设计思考题,引发同学深入思考。

2.提出不理解的语句、词语。

四、教师组织同学就提出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

1.文中两次写“我”总要摘下柳叶儿放在嘴里嚼,为什么?

2.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我”为什么乐?

3.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段落描写中,还可以品出什么味道?

4.下面语句中画线词语的含义:

① “吃到一个豆儿,满心里香得不行”。

② “最好吃的当然是用它(柳叶儿)来包菜包子,里面还要再放一勺油。”„„“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

五、放声朗读 爬树、拾柳叶儿时的晨景、日出的描写、吃柳叶儿的描写等

六、再讨论 练笔

过去人们吃柳叶儿、吃野菜是生活所迫,今天人们的餐桌上也有柳叶儿和各种野菜,根本的不同在哪里?

讨论之后练笔:从吃树叶、吃野菜谈起(写出自己的看法及感悟)

七、练笔交流

教案点评:

本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可把自己阅读的感悟直接与同学、老师交流,同学之间互相补充,共同提高,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讨论练笔,更深入地领会文章内涵。

第五篇:七年级语文10.柳叶儿 教案苏教版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设计思想】

语文开启的是学生的心灵,强调的是学生的体验,关注的是学生的个性,追求的是学生的发展。

《柳叶儿》(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一文的设计,旨在通过师生、生生、生本的对话,到文本的深处,在审苦与审乐的层面,领略文章的主旨,品尝文本的语言艺术,进而培养学生对阅读方法,写作技能,语言知识和思维方法的积累意识,进而培养学生全面辨证的审美观念。同时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由浅入深地去鉴赏主旨,明白文章从内容到形式的安排均是以揭示主旨为旨归的。【实施方案】 教学目标:

1、学会由浅入深逐层鉴赏文章主旨。

2、学习运用多种方法来积累语言、方法、技能。教学难点:

1、审苦与审乐的辨证结合。教学步骤:

一、积累式阅读

(一)方法积累

A、阅读方法积累——在整体阅读感知中捕捉重要信息。

1、教师范读,学生仔细倾听后说基本感受。(感受)

2、用最少的词语说说刚才听过的感受。(说说——乐)

3、“乐”在何处?(爬高、抢摘、品尝;满足三种欲望。见板书设计。)

4、判断一下开头、结尾写些什么?

5、整理行文思路(现实→回忆→现实)。

B、写作技能积累——在写作艺术欣赏中鉴赏主旨。

1、引导:阅读就像旅游,除了去观览沿途美景,还要探究其美在何处,为什么美。欣赏一篇美文,我们除了像上步一样去捕捉表层的信息,还应从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等多个角度去进行品赏!

2、示范:让我们尝试从描写和语言运用的角度来品析本文的写作艺术,并进一步鉴赏主旨。如:“那一年春天,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干地瓜秧吃光了,榆树皮吃光了,大家又抢柳叶儿„„”三个“吃光了”反复强调,显示饥饿的程度,揭示抢摘柳叶儿的原因。“又抢”二字证明摘柳叶乃是无奈之下的选择。

3、分成四人小组,合作找出你认为描写优秀或精彩的句、段,先动情地读一读,再赏一赏,最后说说它“好”在何处?

4、学生合作查找,品析后交流。(生本、生生对话)。答案要点:(1)第8段中,写爬高的一连串动词:“甩、飞、爬、抱、摇、摆、溜”写出“我”的淘气,也为了下文爬高摘柳叶打下基础。

(2)第10段中用“湿润、清凉、朦胧、宁静”四个词展现周围环境的静谧,富有诗情画意,为抢摘柳叶增添乐趣。而“冰凉、咯嘣嘣、凉飕飕、滴进、阴凉”等词则写出了抢摘柳叶了的苦涩滋味。

(3)第10段中,把一个太阳比作“一个大樱桃,去年鲜红鲜红的。”写出极端饥饿,流露出苦涩之味。

(4)第12段中,描写品尝柳叶儿的情形:“抓上一小把黑豆,喝上几口粥,吃到了一个豆儿,满心里香得不行。”用夸张的笔法写出了“柳叶儿”的美好滋味,可见当时生活是多么艰难。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5)第13段说“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那纸一般的肚皮被弄破,里面的肠子会淌出来。”极言其饿,侧写生活的苦涩。

5、小结;文章明在写品“柳叶儿”之乐,实质不断点染生活之苦。也许没有这种苦,反倒体会不出其中的乐。正因为生活极苦,才有了尝柳叶儿之乐,苦乐相依,折射出作者对“乐”的辩证思考,即审苦与审乐完美结合。而以苦写乐,正是我们常见的衬托手法。(点出主题思想及主要写作方法)

6、反复朗读自己喜爱的语段。体会文中苦乐相伴的复杂感情。

(二)思维积累——在迁移比较中提升主旨。

1、设疑:你怎样看待“苦”与“乐”的问题,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

2、学生畅所欲言。提示:一切“乐”的品得均建立在“苦”的基础之上。

(三)、语言积累——在探究阅读中升华主旨。

1、“柳叶儿”在宋学孟的眼中首先是救命粮,但在更多的古代文人心目中,它还有更丰富的含义,你能背诵一些咏柳名句吗?

1、学生背诵。答案要点:(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2)、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4)、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5)、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6)、„„

3、设疑:这些咏柳名句中,“柳”是多姿多情的代表,柳常与一个字相谐音?(留)柳,留相谐,你能在《柳叶儿》中找到它们的结合点吗?

1、文章中,也是柳、留相依的。课文第二段中“每当看到那一片片打着细卷儿,在暖和的阳光里慢慢舒展的柳叶儿时,我总忍不住要伸手去摘一片来,放在嘴里嚼着,慢慢品尝那苦中带些涩的滋味儿。”一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悬念:为什么苦中的带些涩还要去品尝?结语说:“我却总忍不住要摘一片下来嚼一嚼。而且我想告诉人们,它味苦,微涩,但能救人。”解开了开头的悬念,表达了对“柳叶儿”作为救命粮的留念之情。

2、小结:苦、乐相伴,柳留相依,正是本文作者要借“柳叶儿”传达给我们的深切体悟。

二、总结收获

(一)、阅读方法:倾听、浏览、概括、判断、品析、表达。

(二)、写作方法:首尾呼应、苦乐相衬、描写细腻。

(三)、思维方法:品味、体验、领悟、探究、哲思。

三、布置作业

(一)、知识积累:摘录本课佳词、佳句到“资料夹”中,了解“柳”文化。

(二)、语言积累:记诵咏柳名句。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下载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柳叶儿》教案 苏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柳叶儿》教案 苏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教案

    第十课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契丹的兴起;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石敬瑭;宋初两次对辽用兵;澶州之战和澶渊之盟;辽宋边境贸易;党项族建立西夏;夏宋......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柳叶儿》教学反思

    《柳叶儿》以一个儿童的视角,回忆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饥荒严重,人们借柳叶儿生存的情景。比起八岁的“我”过着无油无豆饥饿难耐、每天一大早在寒凉的天气里抢摘柳叶儿,偶尔吃饱......

    河南教师招聘初中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柳叶儿》教案

    河南教师招聘初中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柳叶儿》教案模板 初中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柳叶儿》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一、体会作者童年的“苦”与“乐”。 二、认识过去的童年,了解......

    天津教师招聘初中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柳叶儿》教案

    http://tj.zgjsks.com/ 天津教师招聘初中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柳叶儿》教案模板 欢迎来到天津教师资格网,中公天津教师资格网是中国教师最权威门户网站,提供历年中小学教师招......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苏教版

    第1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一、了解中国革命经过的艰苦道路,懂得中国人民为取得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激励自己缅怀先烈......

    苏教示儿教案

    示儿教案实录 1.学习《示儿》,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2.理 解诗句含义,想象诗歌意境,培养学生的自学、想象、表达、创新能力。3.学会2个生字。4.有感 情地朗 读课文,背诵并默......

    七年级上册第10课教案

    七年级上册第10课 “秦王扫六合”教案 教学目标 ⑴掌握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过程及原因。 ⑵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⑶掌握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⑷了解秦朝的......

    人教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作业设计

    10课姓名: 1、根据意思写词语::指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本课指随随便便。 :惊慌、害怕。 :领会别人没有明确表达的意思。 2、课文的作者是,她是李大钊的,文章是年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