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最新小学奥数高斯问题

时间:2019-05-15 01:57: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最新小学奥数高斯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最新小学奥数高斯问题》。

第一篇:2014最新小学奥数高斯问题

五年級(繁體)下冊《高斯求和》

姓名:

班別:

日期:

得分:

高斯求和

德國著名數學家高斯幼年時代聰明過人,上學時,有一天老師出了一道題讓同學們計算:

1+2+3+4+…+99+100=?

老師出完題後,全班同學都在埋頭計算,小高斯卻很快算出答案等於5050。高斯為什麼算得又快又准呢?原來小高斯通過細心觀察發現:

1+100=2+99=3+98=…=49+52=50+51。

1~100正好可以分成這樣的50對數,每對數的和都相等。於是,小高斯把這道題巧算為

(1+100)×100÷2=5050。

小高斯使用的這種求和方法,真是聰明極了,簡單快捷,並且廣泛地適用於“等差數列”的求和問題。

若干個數排成一列稱為數列,數列中的每一個數稱為一項,其中第一項稱為首項,最後一項稱為末項。後項與前項之差都相等的數列稱為等差數列,後項與前項之差稱為公差。例如:

(1)1,2,3,4,5,…,100;

(2)1,3,5,7,9,…,99;

(3)8,15,22,29,36,…,71。

其中(1)是首項為1,末項為100,公差為1的等差數列;(2)是首項為1,末項為99,公差為2的等差數列;(3)是首項為8,末項為71,公差為7的等差數列。

由高斯的巧算方法,得到等差數列的求和公式: 和=(首項+末項)×項數÷2。例1 1+2+3+…+1999=?

分析與解:這串加數1,2,3,…,1999是等差數列,首項是1,末項是1999,共有1999個數。由等差數列求和公式可得

原式=(1+1999)×1999÷2=1999000。

注意:利用等差數列求和公式之前,一定要判斷題目中的各個加數是否構成等差數列。

例2 11+12+13+…+31=?

分析與解:這串加數11,12,13,…,31是等差數列,首項是11,末項是31,共有31-11+1=21(項)。

原式=(11+31)×21÷2=441。

在利用等差數列求和公式時,有時項數並不是一目了然的,這時就需要先求出項數。根據首項、末項、公差的關係,可以得到 項數=(末項-首項)÷公差+1,末項=首項+公差×(項數-1)。例3 3+7+11+…+99=?

分析與解:3,7,11,…,99是公差為4的等差數列,項數=(99-3)÷4+1=25,原式=(3+99)×25÷2=1275。例4 求首項是25,公差是3的等差數列的前40項的和。解:末項=25+3×(40-1)=142,和=(25+142)×40÷2=3340。

利用等差數列求和公式及求項數和末項的公式,可以解決各種與等差數列求和有關的問題。

例5 在下圖中,每個最小的等邊三角形的面積是12釐米2,邊長是1根火柴棍。問:(1)最大三角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2)整個圖形由多少根火柴棍擺成?

分析:最大三角形共有8層,從上往下擺時,每層的小三角形數目及所用火柴數目如下表:

由上表看出,各層的小三角形數成等差數列,各層的火柴數也成等差數列。解:(1)最大三角形面積為

(1+3+5+…+15)×12

=[(1+15)×8÷2]×12

=768(釐米2)。

(2)火柴棍的數目為

3+6+9+…+24

=(3+24)×8÷2=108(根)。

答:最大三角形的面積是768釐米2,整個圖形由108根火柴擺成。例6 盒子裏放有三隻乒乓球,一位魔術師第一次從盒子裏拿出一隻球,將它變成3只球後放回盒子裏;第二次又從盒子裏拿出二隻球,將每只球各變成3只球後放回盒子裏……第十次從盒子裏拿出十隻球,將每只球各變成3只球後放回到盒子裏。這時盒子裏共有多少只乒乓球?

分析與解:一隻球變成3只球,實際上多了2只球。第一次多了2只球,第二次多了2×2只球……第十次多了2×10只球。因此拿了十次後,多了

2×1+2×2+…+2×10

=2×(1+2+…+10)

=2×55=110(只)。

加上原有的3只球,盒子裏共有球110+3=113(只)。

綜合列式為:

(3-1)×(1+2+…+10)+3

=2×[(1+10)×10÷2]+3=113(只)。

練習3

1.計算下列各題:

(1)2+4+6+…+200;

(2)17+19+21+…+39;

(3)5+8+11+14+…+50;

(4)3+10+17+24+…+101。

2.求首項是5,末項是93,公差是4的等差數列的和。

3.求首項是13,公差是5的等差數列的前30項的和。

4.時鐘在每個整點敲打,敲打的次數等於該鐘點數,每半點鐘也敲一下。問:時鐘一晝夜敲打多少次?

5.求100以內除以3餘2的所有數的和。

6.在所有的兩位數中,十位數比個位數大的數共有多少個?

答案與提示練習

1.(1)10100;(2)336;(3)440;(4)780。

2.1127。提示:項數=(93-5)÷4+1=23。

3.2565。提示:末項=13+5×(30-1)=158。

4.180次。解:(1+2+…+12)×2+24=180(次)。

5.1650。解:2+5+8+…+98=1650。

6.45個。

提示:十位數為1,2,…,9的分別有1,2,…,9個。

第二篇:小学奥数工程问题教案.

小学奥数工程问题教案

一、本讲学习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弄清楚工作量、时间、效率之间的关系,提高解决行程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考点分析

工程问题的实质就是工作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问题。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行程问题相似,需要找出三个基本量之间的关系,通过三个基本量之间的换算找出解题方法。工程问题当中,分数的出现与运算较为常见,因此,解决工程问题首先要学好分数的四则运算。

三、知识框架

解决工程问题首先弄清行程问题中这三个量的关系: 工作量=时间×效率(a=t×e)时间=工作量÷效率(t=a÷e)效率=工作量÷时间(e=a÷t)

四、概念解析

工作量:工程问题中的工作量是工程问题的总体量,在未知情况下,可假设工作量为1 ; 时间:工程问题中的时间是工程问题的因子量;

效率:和时间一样,效率也是工程问题的因子量,其地位和形式与时间类似。

五、例题讲解

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完成一项工程需18天,如果甲队干3天、乙队干4天则完成工程的1/5。问:甲、乙两队独立完成该工程各需多少天?

打印一份稿件,甲单独打需要50分完成,乙单独打需30分完成。现在甲单独打若干份后,乙接着打完,共42分。问:甲打了稿件的几分之几?

有甲、乙两根水管,分别同时给两个大小相同的水池A和B注水,在相同的时间内甲、乙两管注水量之比是7:5。经过2时,A、B两池中已注入水之和恰好是一池水。此后,甲管的注水速度提高25%,乙管的注水速度降低30%。当甲管注满A池时,乙管还需多长时间注满B池?

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30天完成.如果甲队单独做24天后,乙队再加入合作,两队合作12天后,甲队因事离去,由乙队继续做了15天才完成.这项工程如果由甲队单独完成,需要多少天

李师傅加工540个零件。他前一半时间每分生产8个,后一半时间每分生产12个,正好完成任务。当他完成任务的45%时,恰好是上午9点。张师傅开始工作的时间是几点几分几秒?

师徒三人合作承包一项工程,8天能够全部完成。已知师傅单独做所需的天数与两个徒弟合作所需的天数相同。师傅与徒弟甲所需的天数的4倍与徒弟乙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的天数相同。问:徒弟乙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多少天?

一项工程,甲,队独做10天可以完成,乙队独做30天可以完成.现在两队合作期间甲队休息了2天,乙队休息了8天(两队不在同一天休息).从开始到完工共用了多少天

某工程如果由第一、二、三小队合干需要12天才能完成;如果由第一、三、五小队合干需要7天才13

能完成;如果由第二、四、五合干需要8天完成;如果由第一、三、四小队合干需要42天。那么这五个小队一起合干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

六、课后练习

完成一项工作,需要甲干5天、乙干6天,或者甲干7天、乙干2天。问:甲、乙单独干这件工作各需多少天?

一件工作,甲、乙合干需要6天完成,已知甲单独完成该工作的1/2所需的时间与乙单独完成该工作1/3的时间相等。问:甲单独完成该工作需要多长时间?

一项工程,如甲队独做,可6天完成.甲3天的工作量,乙要4天完成.两队合做了2天后,由乙队单独做,乙队还需做多少天才能完成

甲、乙、丙三人合修一围墙。甲、乙合修5天修好围墙的1/3,乙、丙合修2天修好围墙的余下1/4,剩下的围墙甲、丙又合修5天才完成。问:甲、乙、丙单独修好围墙分别需要几天?

有一批工人完成某项工程,如果能增加八人,则10天就能完成;如果能增加3人,就要20天完成。现在只能增加2个人,那么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

八 励志或学科小故事——欧几里得

欧几里得出生于雅典,接受了希腊古典数学,30岁就成了有名的学者。欧几里得善于用简单的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他在人的身影与高正好相等的时刻,测量了金字塔影的长度,解决了当时无人能解的金字塔高度的大难题。他说:“此时塔影的长度就是金字塔的高度”。尽管欧几里得简化了他的几何学,国王还是不理解,希望找到一条学习的捷径。欧几里得说:“在几何学里,大家只能走一条路,没有专为国王铺设的达到”。这句话成为千古传诵的学习箴言。

第三篇:小学四年级奥数-逻辑问题

逻辑问题

例1 小王、小张和小李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农民,一位是教师,现在只知道:小李比教师年龄大;小王与农民不同岁;农民比小张年龄小。问:谁是工人?谁是农民?谁是教师?

例2 刘刚、马辉、李强三个男孩各有一个妹妹,六个人进行乒乓球混合双打比赛。事先规定:兄妹二人不许搭伴。第一盘:刘刚和小丽对李强和小英;第二盘:李强和小红对刘刚和马辉的妹妹。问:三个男孩的妹妹分别是谁?

例3 甲、乙、丙每人有两个外号,人们有时以“数学博士”、“短跑健将”、“跳高冠军”、“小画家”、“大作家”和“歌唱家”称呼他们。此外:

(1)数学博士夸跳高冠军跳得高;(2)跳高冠军和大作家常与甲一起去看电影;

(3)短跑健将请小画家画贺年卡;(4)数学博士和小画家很要好;

(5)乙向大作家借过书;(6)丙下象棋常赢乙和小画家。你知道甲、乙、丙各有哪两个外号吗?

例4 张明、席辉和李刚在北京、上海和天津工作,他们的职业是工人、农民和教师,已知:

(1)张明不在北京工作,席辉不在上海工作;(2)在北京工作的不是教师;

(3)在上海工作的是工人;(4)席辉不是农民。问:这三人各住哪里?各是什么职业?

练习

1..徐、王、陈、赵四位师傅分别是工厂的木工、车工、电工和钳工,他们都是象棋迷。

(1)电工只和车工下棋;(2)王、陈两位师傅经常与木工下棋;

(3)徐师傅与电工下棋互有胜负;(4)陈师傅比钳工下得好。问:徐、王、陈、赵四位师傅各从事什么工种?

2.李波、顾锋、刘英三位老师共同担负六年级某班的语文、数学、政治、体育、音乐和图画六门课的教学,每人教两门。现知道:

(1)顾锋最年轻;(2)李波喜欢与体育老师、数学老师交谈;

(3)体育老师和图画老师都比政治老师年龄大;

(4)顾锋、音乐老师、语文老师经常一起去游泳;(5)刘英与语文老师是邻居。问:各人分别教哪两门课程?

3.A,B,C,D分别是中国、日本、美国和法国人。已知:

(1)A和中国人是医生;(2)B和法国人是教师;

(3)C和日本人职业不同;(4)D不会看病。

问:A,B,C,D各是哪国人,4.小亮、小红、小娟分别在一小、二小、三小读书,各自爱好围棋、体操、足球中的一项,现知道:

(1)小亮不在一小;(2)小红不在二小;

(3)爱好足球的不在三小;(4)爱好围棋的在一小,但不是小红。问:小亮、小红、小娟各在哪个学校读书和各自的爱好是什么?

第四篇:小学六年级奥数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一)【知识点讲解】

基本概念: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关键:确定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和方向。

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请写出其他公式)追及问题: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写出其他公式)主要方法:画线段图法

基本题型:已知路程(相遇路程、追及路程)、时间(相遇时间、追及时间)、速度(速度和、速度差)中任意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相遇问题:

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相遇后两车继续行驶,各自到

1达对方出发点后立即返回,第二次相遇时离B地的距离是AB全程的。已知甲

5车在第一次相遇时行了120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城同时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甲车行了全程的80%,乙车超过中点35千米,已知甲车比乙车每小时多行10千米。问A、B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3、甲、乙和丙同时由东、西两城出发,甲、乙两人由东城到西城,甲步行每小时走5千米,乙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5千米,丙也骑自行车每小时20千米,已知丙在途中遇到乙后,又经过1小时才遇到甲,求东、西城相距多少千米?

4、甲乙两站相距470千米,一列火车于中午1时从甲站出发,每小时行52千米,另一列火车下午2时30分从乙站开出,下午6时两车相遇,求乙站开出的那辆火车的速度是多少?

5、小李从A城到B城,速度是50千米/小时,小兰从B城到A城,速度是40千米/小时。两人同时出发,结果在距A、B两城中点10千米处相遇。求A、B两城间的距离。

6、绕湖的一周是24千米,小张和小王从湖边某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小王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每走1小时休息5分钟,小张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每走5分休息10分钟.两人出发后多长时间第一次相遇?

家庭作业

1、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经过18小时两车在某处相遇,已知两地相距1488千米,货车每小时比客车少行8千米,货车每行驶3小时要停驶1小时,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一个600米长的环形跑道上,兄弟两人如果同时从同一起点按顺时针反方向跑步,每隔12分钟相遇一次;如果两人同从同一起点反方向跑步,每隔4分中相遇一次。兄弟两人跑一圈各要几分钟?

3、A、B两地相距207千米,甲、乙两车8:00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速度分别为60千米/小时,54千米/小时,丙车8:30从B地出发到A地,速度为48千米/小时.丙车与甲、乙两车距离相等时是几点几分?

4、一辆小轿车,一辆货车两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出发时,小轿车,货车的速度比是5:4相遇后,小轿车的速度减少了20%,货车的速度增加20%,这样,当小轿车到达B地时,货车距离A地还有10千米,那么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5、一辆汽车在甲乙两站之间行驶.往返一次共用去4小时.汽车去时每小时行45米,返回时每小时行驶30千米,那么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追及问题

7、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到B地,乙出发3小时后甲才出发,甲走了5小时后,已超过乙2千米,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行4千米。甲、乙两人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8、猎犬发现在离它9米远有一只奔跑的兔子,立刻追赶,猎犬的步子大,它跑5步的路程,兔要跑9步,但兔子的动作快,猎犬跑2步的时间,兔子跑3步,猎犬至少跑多少米才能追上兔子?

9、甲、乙两人相距150米,甲在前,乙在后,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75米,两人同时向南出发,几分钟后乙追上甲?

10、两辆汽车从A地到B地,第一辆汽车每小时行54千米,第二辆汽车每小时行63 千米,第一辆汽车先行2小时后,第二辆汽车才出发,问第二辆汽车出发后几小时追上第一辆汽车?

11、一条环形跑道长400米,甲骑自行车平均每分钟骑300米,乙跑步,平均每分钟跑250米,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经过多少分钟两人相遇?

家庭作业

1、哥哥和弟弟两人同时在一个学校上学,弟弟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先去学校,3分钟后,哥哥骑车以每分钟200米的速度也向学校骑去,那么哥哥几分钟追上弟弟?

2、两名运动员在湖周围环形道上练习长跑,甲每分钟跑250米,乙每分钟跑200米,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经过45分钟甲追上乙,如果两人同时同地反向出发,经过多少分钟两人相遇?

3、姐妹两人在同一小学上学,妹妹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从家走向学校,姐姐比妹妹晚10分钟出发,为了不迟到,她以每分钟150米的速度从家跑步上学,结果两人却同时到达学校,求家到学校的距离有多远?

4、龟兔进行10000米跑步比赛.兔每分钟跑400米,龟每分钟跑80米,龟每跑5分钟歇25分钟,谁先到达终点?

5、在周长400米的圆的一条直径的两端,甲、乙两人分别以每分钟60米和50米的速度,同时同向出发,沿圆周行驶,问2小时内,甲追上乙多少次?

6、甲乙两地相距48千米,其中一部分是上坡路,其余是下坡路,某人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后沿原路返回。去时用了4小时12分,返回时用了3小时48分。已知自行车的上坡速度是每小时10千米,求自行车下坡的速度。

行程问题(二)【知识点讲解】

基本概念: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关键:确定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和方向。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 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流水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速度,参照以上公式。过桥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路程。

流水问题:

1、一船逆水而上,船上某人于大桥下面将水壶遗失被水冲走,当船回头时,时间已过20分钟.后来在大桥下游距离大桥2千米处追到了水壶.那么该河流速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2、一只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往返一次共用4小时,回来时顺水比去时每小时多行12千米.因此后2小时比前2小时多行18千米,那么甲、乙两个码头距离是几千米?

3、(14广益)一架飞机所带燃料最多可以用7.5小时。飞机去时顺风,每小时可以飞行1200千米;回时逆风,每小时可以飞行800千米。那么这架飞机最多飞出多远就要返航?

4、(14广益)自动扶梯以均匀的速度由下往上行驶,两位性急的孩子要从扶梯上楼。已知男孩每分钟走20阶,女孩每分钟走15阶。结果,男孩用了5分钟到达,女孩用了6分钟到达楼上。扶梯露在外面的部分共有多少阶?

5、只帆船的速度是60米/分,船在水流速度为20米/分的河中,从上游的一个港口到下游的某一地,再返回到原地,共用3小时30分,这条船从上游港口到下游某地共走了多少米?

6、一船从甲港顺水而下到乙港,马上又从乙港逆水行回甲港,共用了8小时。已知顺水每小时比逆水多行20千米,又知前4小时比后4小时多行60千米,那么,甲、乙两港相距多少千米?

家庭作业

1、一艘货轮顺流航行36千米,逆流航行12千米共用了10小时,顺流航行20千米,再逆流航行20千米也用了10小时。顺流航行12千米,又逆流航行24千米要用多少小时?

2、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分为上坡、平坡、下坡三段,各段路程之和比1:2:3,某人走这三段路所用的时间之比是4:5:6。已知他上坡时的速度为每小时2.5千米,路程全长为20千米。此人从甲地走到乙地需要多长时间?

3、某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它从上游甲地开往下游乙地共花去了8小时,水速每小时3千米,问从乙地返回甲地需要多少时间?

4、一位少年短跑选手,顺风跑90米用了10秒钟.在同样的风速下,逆风跑70米,也用了10秒钟.问:在无风的时候,他跑100米要用多少秒?

5、在商场里,小明从正在向上移动的自动扶梯顶部下120 级台阶到达底部,然后从底部上90 级台阶回到顶部。自动扶梯从底部到顶部的台阶数是不变的,假设小明单位时间内向下的台阶数是他向上的台阶数的2倍.则该自动扶梯从底到顶的台阶数为多少?

过桥问题

1、一列火车通过530米的桥需40秒钟,以同样的速度穿过380米的山洞需30秒钟。求这列火车的速度是每秒多少米?车长多少米?

2、一辆大轿车与一辆小轿车都从甲地驶往乙地.大轿车的速度是小轿车速度的80%.已知大轿车比小轿车早出发17分钟,但在两地中点停了5分钟,才继续驶往乙地;而小轿车出发后中途没有停,直接驶往乙地,最后小轿车比大轿车早4分钟到达乙地.又知大轿车是上午10时从甲地出发的.那么小轿车是在上午什么时候追上大轿车的.例

3、一支队伍1200米长,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行进。队伍前面的联络员用6分钟的时间跑到队伍末尾传达命令。问联络员每分钟行多少米?

4、一列火车长119米,它以每秒15米的速度行驶,小华以每秒2米的速度从对面走来,经过几秒钟后火车从小华身边通过?

5、某人沿着铁路边的便道步行,一列客车从身后开来,在身旁通过的时间是15秒钟,客车长105米,每小时速度为28.8千米.求步行人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家庭作业

1、一个人站在铁道旁,听见行近来的火车汽笛声后,再过57秒钟火车经过他面前.已知火车汽笛时离他1360米;(轨道是笔直的)声速是每秒钟340米,求火车的速度?

2、人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沿铁路边步行,一列长144米的客车从他身后开来,从他身边通过用了8秒钟,求列车的速度。

3、铁路旁的一条平行小路上,有一行人与一骑车人同时向南行进。行人速度为3.6千米/小时,骑车人速度为10.8千米/小时。这时有一列火车从他们背后开过来,火车通过行人用22秒,通过骑车人用26秒。这列火车的车身总长是多少米?

4、已知快车长182米,每秒行20米,慢车长1034米,每秒行18米.两车同向而行,当快车车尾接慢车车头时,称快车穿过慢车,则快车穿过慢车的时间是多少秒?

第五篇:小学数奥和差问题

和差问题

【例题】 一群松鼠共108只,在一起吃草莓,每只大松鼠分到15个草莓,每只小松鼠分到12个草莓。草莓刚分完,小松鼠很快就把草莓吃完了,又要求再给每只小松鼠分3个草莓,每只大松鼠只得拿出3个草莓,满足每只小松鼠再吃3个草莓的要求之后,还剩余24个草莓。这群松鼠一共有多少个草莓?

【解题思路】要求草莓的的总数是多少,关键先求出大、小松鼠的只数。已知松鼠的和(总数)是108只,又由题目“每只大松鼠只得拿出3个草莓,满足每只小松鼠再吃3个草莓的要求之后,还剩24个草莓”,可确定大松鼠比小松鼠多,并且可算出大、小松鼠之差是24÷3=8(只)。题目分析道这里,可用和差公式把大、小松鼠的只数求出,最后能根据题意算出草莓总数。

大小松鼠之差:24÷3=8(只)小松鼠的只数:(108-8)÷2=50(只)大松鼠的只数:108-50=58(只)草莓总数:15×58+12×50=870+600=1470(个)答:这群松鼠一共有1470个草莓。

【练一练】

1.王亮期中考试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是94分,数学没考好,语文比数学多 8分。问:小明的语文和数学各得了多少分?

2.两筐橘子共180千克,从甲筐中取出30千克放入已筐,两筐橘子的质量

就相等了。原来两筐中各有橘子多少千克?

3.四个人年龄之和是89岁,最小的是10岁,她与最大的年龄之和比另外两个之和大9岁,最大的年龄是几岁?

下载2014最新小学奥数高斯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最新小学奥数高斯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奥数 年龄问题

    三 年 级 上 学 期 数 学 练习年龄问题 一、父亲36岁,儿子4岁。几年后父亲年龄是儿子年龄的3倍?二、现在哥哥25岁,弟弟15岁,几年前哥哥的年龄为弟弟年龄的2倍?三、女儿8岁,母亲......

    小学奥数教案平均数问题(定稿)

    小学奥数教案---平均数问题 第1讲平均数(一) 一、知识要点 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相等的数就是平均数。 如何灵活运用平均数......

    小学奥数教案——容斥问题

    教案 容斥问题 一 本讲学习目标 理解并掌握容斥问题。 二 重点难点考点分析 容斥问题涉及到一个重要原理——包含和排除原理。也叫容斥原理。即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

    小学奥数盈亏问题题库教师版

    盈亏问题 知识点说明: 盈亏问题的特点是问题中每一同类量都要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分配不足时,称之为“亏”,分配有余称之为“盈”;还有些实际问题,是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一定......

    小学奥数盈亏问题题库教师版

    盈亏问题 知识点说明: 盈亏问题的特点是问题中每一同类量都要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分配不足时,称之为“亏”,分配有余称之为“盈”;还有些实际问题,是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一定......

    小学四年级奥数教程—逻辑问题

    逻辑问题( 逻辑问题(一)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问题常常要求我们主要通过分析和推理,而不是计算得出正确 的结论。这类判断、推理问题,就叫做逻辑推理问题,简称逻辑问题。这类题目与我......

    小学奥数——追及问题(范文)

    第3讲 追击问题 (一)知识要点 1.追击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是:路程差=速度差×追击时间 在速度差、追击时间和路程差这三个量中,如果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2.在解......

    小学奥数3-2-1 火车问题.教师版

    火车问题教学目标1、会熟练解决基本的火车过桥问题.2、掌握人和火车、火车与火车的相遇追及问题与火车过桥的区别与联系.3、掌握火车与多人多次相遇与追及问题知识精讲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