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语文名师与语文教学作者

时间:2019-05-15 01:03: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代语文名师与语文教学作者》,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代语文名师与语文教学作者》。

第一篇:三代语文名师与语文教学作者

三代语文名师与语文教学作者:不详

时间:2010-3-1 9:22:07 来源:选择@自我或他人转发

人气:870

一、“拨乱反正”与第一代语文名师的课堂探索

在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的近30年时间里,中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在政治漩涡中起伏沉浮。折腾来、折腾去的结果如何呢?吕叔湘先生一言以蔽之:“少、慢、差、废”。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历过“十年浩劫”的一代语文教师,他们倍加珍惜新时期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整体氛围,倍加珍惜自由而开放的学术风气,自觉地以“语文工具论”思想拨开语文教育政治化的云翳。十余年间,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可谓千帆竞发,浪涌波推。特定的时势造就了新时期以来第一代语文名师。其中,产生深远影响的中学语文名师有于漪、钱梦龙、欧阳黛娜、洪镇涛、宁鸿彬、章熊、潘凤湘、张孝纯、黎见明、程日亮,等等。在众多名师中,若论课堂教学艺术,于漪、钱梦龙堪称划时代的重要人物。在小学语文教学园地,则出现了霍懋征、李吉林、斯霞、丁有宽、贾志敏、支玉恒、于永正等一批名师。

笔者试图将第一代语文名师的整体特征描述为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第一代语文名师特别强调“双基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启发式教学,致力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我们知道,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凯洛夫为代表的教学理论赢得了“独尊”地位,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课堂教学。当时,人们信奉的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与“课堂中心”。在以凯氏为代表的苏联教育理论、教学理论的覆盖下,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几乎成为教师讲授与独白的过程,学生只是课堂上沉默而被动的聆听者、记诵者、接受者。应当说,第一代语文名师是这一段历史的见证者、体验者。改革开放之后,欧美教育理论大量涌入中国。如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呢?由“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由“重教”到“重学”、由“重知识”到“重能力”“重智力”、由“接受和理解”到“建构和发现”、由“偏重课内”到“兼重课内外”成为当时最主流的理论话语。

其次,第一代语文名师以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为重点,将自己对课堂教学目标、过程、方法的整体理解外化为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程序的预设乃至模式的构建。论及第一代语文名师,不能不提及那些建基于教学实践的教学程式,“几步几式”的模式总结成为20世纪80年代中小学语文教研的表述套路,似乎谁都想立一个山头,扯一面大旗。然而,大浪陶沙之后,真正在教学第一线那里引起反应的“教学程式”多属名师或名校所提。如上海育才中学创造的“八字教学法”(“八字”即“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江西南昌二中特级教师潘凤湘总结的“八步教学法”,钱梦龙提出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魏书生总结的“课堂教学六步法”等,不一而足。

我们或许会问:第一代语文名师何以如此热衷于课堂结构的改革呢?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改革开放之前的近30年时间里,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突出问题便是课堂结构的僵化与雷同。凯洛夫提出的“五环节”(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和布置作业”)长期主宰着中小学语文课堂。文学教学过程更是清一色地被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起始,介绍作家作品、时代背景,解释生字新词;二是阅读和分析,朗读作品,分析人物和情节发展过程;三是结束,概括主题思想,总结写作技巧。时至今日,诸如解题、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分析写作特色,依然是我们几代人对于中小学语文课的共同记忆。因此,致力于课堂革新的第一代名师痛切地感到:变革课堂,必须从打破板结的课堂结构开始。此其一。其二,因为“文革十年”的教学荒废,从整体上说,当时处于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无论其理论水平、知识功底还是教学能力都相当有限。在这种背景下,为他们提供一种既有理论内涵又极具教学操作性的课堂教学“程序”,不失为一种合乎时宜的现实选择,它有利于效仿、推广与普及。其三,20世纪80年代以后,苏式教育理论的影响逐渐隐退,源自欧美的新的教学理念极大地启发了名师们对于课堂结构的探索思路。比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课程结构”理论、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莫扎生的“单元教学”理论都深刻地影响着名师们的教学思想。他们善于用“课堂结构设计”来生动地表达心中的学生观、教学观和文本观。

第三,名师们极其重视文本导读,重视对文本的原意理解,重视对文本语言文字的品味。

解读第一代语文名师留下来的经典“教学实录”,我们会有一种强烈的感受:名师们不仅对于教材文本有着相当的理解深度,更重要的是,他们往往以一种出人意外的解读方式为学生进入文本世界找到最有效的“入口”和最便捷的“路径”。在这方面,钱梦龙关于《愚公移山》的教学案例堪称导读的经典。为了让学生切切实实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言基础知识、发展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智力品质,钱先生的教学设计可谓苦心孤诣。阐释文本原意、理解愚公精神,构成他整个教学的价值取向。为此,他预设了一整套解读文本的“程序”与一系列进入文本的“路径”。

第四,第一代语文名师,始终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需求,在教学细节上精雕细刻。一堂课究竟如何导入新课,如何创设情境,如何设置启发式问题,如何调控课堂教学节奏,如何做到精讲巧练,如何锤炼教师的教学语言,甚至如何设计板书,如何布置课外作业,等等。所有这些方面,都成为名师自我修炼的“项目”。比如,于永正教完白居易的《草》之后,他有意将课堂学习情景置换为家庭生活情境。他分别扮演“妈妈”“哥哥”“奶奶”,巧妙地引导小朋友背诵、解疑,整个过程充满了童趣。

当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第一代语文名师的历史局限性。我们以为,这种局限性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名师们自身在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等方面的视野都还比较狭窄,“就课堂看课堂”的研究方式与言说方式还比较普遍。作为研究者,名师们的教改探索,大多属于“顺应型”的,即多以承认教学大纲与教材的合理性为前提。名师们的“变革”多停留于自己能够掌控的“课堂”,而较少涉及对教学大纲的质疑,对于一些形而上的理论问题则普遍采取“悬置”的态度,对影响中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一些前提性问题似乎缺乏深究的兴趣与激情。因此,第一代语文名师的课堂探索并非根本性的、系统性的,而是“拦腰横截式”的改革,他们不想对语文教学问题作过多的理论追问。

二是名师们在文本导读上的精湛艺术,极富启发性,然而,从课堂教学看,所有的“导读程序与导读方式”都源自教师的预设,带有很强的控制性,因此,我们很难说这种课堂在本质上是开放的。说到底,越是导读得巧妙,教师对课堂的控制力越强大。特别是,无论教师开发和创造出怎样出人意料的“文本教学程序”,它们都只是促进学生进行文本探究和有效阅读的手段,而非目的。教师这样教,只是体现着他在文本教学中的“主导性”,决不意味着学生的日常阅读也应采纳这种程序。中小学阅读教学要教给学生的是“如何阅读文本”,而不是“如何教学文本”。

二、“人文忧思”与第二代语文名师的思想突围

20世纪80年代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那种大而无当的意识形态话语、那种阶级分析式的文本解读方法以及极度政治化的教学内容不见了影踪,取而代之的是,“目标本位”下的语文训练。所谓“目标本位”,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每个学段、学期,每册教材及教材的每一单元、每篇课文,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大目标分解为若干小目标,小目标经若干次螺旋式上升之后抵达大目标。整个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就处于这种目标体系的控制之下,反对任何旁逸斜出。语文教学艺术的核心即为“训练”。“训练”作为最核心的教学策略,实际上也是对师生关系的诠释。因为,人们一般将“训练”二字理解为师之“训”与生之“练”。应当说,此时的语文课堂教学,虽然挣脱了政治力量的干预,却又陷入了科学主义训练的泥淖。特别是,从国外引入的标准化考试对于新时期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影响、制约和干预的力量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像。现实的情况往往是:迫于升学压力。语文高考指挥棒指向哪里,中学语文教学就奔向哪里,这种指向也波及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学在相当程度上沦落为“应试教育”。

就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一心求变而依然问题重重的发展过程中,像于漪、钱梦龙等第一代语文名师渐渐老去。退休之后,他们开始淡出语文教坛的中心。在这个过程中,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或中期的一批青年骨干教师悄然崛起。其中,至今拥有全国影响的中学教师当推程红兵、韩军、李镇西,小学教师当推窦桂梅。我们将这批骨干教师称为第二代语文名师。

较之第一代,这一代语文名师在整体上表现出怎样的共性?他们在课堂教学的艺术追求上走着怎样的路子呢?

第一,加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诸如人权、自由、个性解放等现代思潮四处涌动。在深刻的历史反思和痛苦的现实观照中,中国思想界的目光继“五四”之后再度情不自禁地指向了西方。应当说,建基于时代“伤痛”之上的群体反思可能是深刻、独到、全面的,也可能是愤激、尖锐、偏颇的。反思的议题涉及中国政治、历史与文化,也包括当代学术发展的路径与取向。第二代语文名师生逢其时,种种反思的声音都在他们的心灵世界里激起最强烈的回应。因为许多社会与人生反思都曾是他们的亲身体验。在反思思潮的强力驱动下,第二代语文名师从自己的职业身份出发,选择中小学语文教学这一窗口,在学科教学这一专业空间里亦卷起了强劲的反思之风。

从整体上观察,第二代语文名师的反思集中表现为以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来反击新时期以来语文教学中的“科学主义”倾向。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的陈钟梁先生率先提出语文教育的“人文性”问题。当时还在江西上饶的青年教师程红兵即站在“发展人”的立场上,对魏书生先生提出的“科学化”策略提出质疑。尔后,山东的韩军老师明确提出要“限制科学主义,弘扬人文精神”。当时,对汉语研究中的“人文”呼唤和人文知识分子关于人文精神的“寻思”深刻地影响着第二代语文名师。因此,第二代语文名师是以一种人文忧思的姿态走进人们的视界的。较之程红兵与韩军,四川李镇西的影响首先来自于他那些植根于孩子心灵的教育故事与语文经历。他的《爱心与教育》,特别是流淌其中的思想与真情,极其典型、也极为鲜活地诠释了“师爱”,诠释了教育中的“人文情怀”——那是一种尊重生命、关怀生命的爱之情怀,也是一种播种民主、自由、理想、信念的诗性情怀。李镇西的品格在本质上与程红兵、韩军一样,也是反思的。对于第二代名师的反思性,正如李海林所说:“这种反思集中体现在对现代语文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精神专制主义和精神虚无主义的深刻剖析与批判。”

第二,第二代语文名师不屑于将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描述为几步几式,他们不满足于“就课堂看课堂”的观察角度与言说方式,而是自觉地站在更为宏大的历史反思、社会反思、文化反思的背景下,试图为中小学语文教学寻求新的理论基础与支点。也就是说,第二代语文名师的语文探索除了关注课堂之外,已将思维的空间拓展到“前提性问题”上。他们试图摆脱长期以来的“语文工具论”之话语定势,跳出狭隘的语文训练空间,将语文的言说融入“人的成长”“生命的尊严”“人格与个性”等教育话语之中。较之第一代名师,他们更自觉地阅读思想史与哲学史,也更自觉地表现出对于语文问题的学理追问。

第三,第二代语文名师自觉学习第一代名师在文本导读上的精湛艺术,以“教学目标”为鹄的,注重文本导读的角度选择与方式设定,突出教学重点,重视教学内容的重组、引申、拓展和语文能力的迁移、应用与超越。

程红兵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明确将“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作为教学目标。整堂课的教学都围绕这一目标来展开。他先以讲故事的方式引出教学目的,再引导学生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方面分析并归纳课文的故事情节。当学生明白情节发展“是这样”之后,教师再让他们“分析情节结构”,并“通过情节看主题”和“通过情节看人物”。最后,程先生从“情节”二字出发,重新引入一个小说故事,让学生为故事发展补充高潮与结局,并与原作比较。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不但看到程红兵既致力于小说的原意理解(包括情节是怎样、为什么这样,主题是什么、有何深意等),又不满足于理解小说本身。在他心里,“理解小说情节的作用”才是一项可以迁移的、具有普适性的、真正有助于学生解读其他任何小说的语文能力。

第四,第二代语文名师特别注意紧扣语言和结构这两大文本要素,“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洪镇涛教学《天上的街市》时,几乎是不厌其烦地通过换词、换句等方式引导学生反复比较、揣摩。如将“天上的明星现了”中的“现了”换成“亮了”可不可以?将“定然是不甚宽广”改成“定然是很狭窄”好不好?我们看到,这种强烈的语言学习意识在韩军的课堂里同样有着淋漓尽致的表现。韩军教《大堰河——我的保姆》时,总是故意改动诗句,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白诗歌语言内涵之丰富。如对修饰语的理解、对诗中有悖生活逻辑之处的理解,等等。他习惯于以这样的方式,经由语言文字之途进入诗人微妙的心灵世界,从而获得解诗的情感密码,让学生对诗境生出“理解之同情”,最终读懂“诗与诗人”。

窦桂梅教《游园不值》时,也是将诗歌语言的品味视为教学重点。如推敲“怜”“印”“扣”“出”等动词,并特别让学生理解“关”与“遮”的区别,理解“一”与“满”的不同。除了字词句的比较之外,她还让学生将《游园不值》与《雪夜访戴不遇》作整体比较,以实现对教材与教学的超越。

语文课,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应当说,这是第二代语文名师所达成的语文共识。问题在于,与第一代名师相比,这一代名师尽管有着更强的课程与教学的理论意识,但富有学理的理论成果依然非常缺乏。他们的课堂,或许在强调预设的同时体现出一定的生成性与开放性,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预设”与“控制”的本质。在文本导读艺术上,他们并未超越第一代名师所达到的高度,也没有突破固有的导读范式。

三、新课程改革与第三代教师的个性彰显

伴随着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大量从西方移植而来的课程观念、教学观念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一些新的观点与命题挑战着人们的固有思维。具体到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师生关系观,文本解读观,教学目标观,价值观,过程观,方法观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型。

在师生关系上,“主导——主体”说逐渐被扬弃,取而代之的是“双主体说”,特别强调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在文本解读上,认为文本的意义不仅只是“原意”,读者不是简单地“接收”文本,而是参与着文本意义的“建构”。因此,文本解读的过程不只是原意理解的过程,更是意义建构的过程。文本意义不是作者赋予的,而是作者与读者共谋的结果。文本解读不再是“一元解读”,而是“多元解读”。在教学目标上,传统的“知识——能力——智力”的话语方式被抛弃,而代之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维结构。从教学价值上看,教学不再重视知识系统的严密性,而看重心灵体验的丰富性;从教学过程看,在承认教学预设性的同时,突出教学的生成性。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以主动的、发现式的学习方式取代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应当说,与新课程相呼应的种种教学思想与观念都是有感而发的,很多明显指向了世纪之交语文教育大批判中人们所指责的现象与问题。如果说20世纪70年代末是新时期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第一个春天,我以为,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无论是理论建构还是实践探索,都传达出第二个春天的气息。

在这种背景下,一大批年轻的、富有个性的语文教师活跃于中国语文教坛。这批教师以他们的学识、才情、文字展示着鲜明的教学个性。通过专业媒体,特别是网络平台,他们以一种草根的姿态自觉地形成“科研共同体”,成为一批有思想追求的“教学研究者”。在这批教师中,郭初阳、王开东等人的教学比较有代表性。

与第二代名师相比,他们有着特立独行的气质,坚持读书,在语文教学上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在文本解读上,他们似乎更加关注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试图以建构主义的文本阅读观取代传统的文本观。他们娴熟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擅长在课堂上引发观点争鸣和思想碰撞,注重思想的深度与人格的独立性。我以为,这一代教师的最大特点是受到现代西方文本观念的深刻影响,以一种颠覆的态度来对待传统的文本解读,体现出鲜明的“后现代”色彩。

我们不妨简单考察一下郭初阳执教的《愚公移山》,并与钱梦龙先生的案例稍加比较。

第一,理解《愚公移山》的寓意。郭先生让学生朗读“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三个句子,再引导他们从“人数、外援、结局”等方面比较“愚公移山”这则寓言与“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的共同点。在我看来,此时即引入其他文本作比较,固然体现教师的课程意识,体现教材的互文性与教学的开放性,但毕竟属于抛开教材而进行的简单而肤浅的比较,并没有真正将学生对寓意的理解引向深入。这种主题理解因脱离具体的语言品味而浮于浅表。比较而言,钱先生是在学生有了充分的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让他们扣紧文本来辩论“愚公笨不笨”的问题,学生对愚公精神之内涵的理解显得水到渠成。

第二,教师假设:如果再给智叟一次机会,他该如何说?学生纷纷代表“智叟”向愚公问话。于是,什么稀奇古怪的“责难”与“质疑”都来了:如你能保证你的子子孙孙全都是男的吗?移山可能是你本人的行为,你的子孙可能会有自己的抱负,不愿参加移山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如我亲见你们搬走了山,我才相信;不要忘记了地球在不断进行造山运动;山并不是你自己移走的,没有什么了不起;老话说靠山吃山,如果你移走了山,是掠夺性开发„„

相较于传统阅读,这种文本解读的方式确实带有太大的颠覆性。我们不得不问:这种补充与想像的目的究竟指向什么?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愚公的行为与精神,还是想突出“智叟”的“机智”,抑或就把培养学生的诡辩能力作为目的?这样的文本解读,究竟要将学生引向哪里?无论学生如何避开文本本意地“胡说八道”,教师都极尽赞赏之能事。在这里,我们痛心地看到,这种以“解构”为名的解读方式离《愚公移山》的原意已相去十万八千里!诸如生男生女、旅游开发、实践第一、造山运动,都可以说是现代人对民族经典文本的“恶搞”与严重误解,是食“洋”不化而又极其庸俗的解读方式。《愚公移山》作为一个经典的寓言文本,一个地道的寓言文本,一个表达中华民族精神的文本,就这样被教师以“标新立异”的名义诠释得面目全非。比较而言,我们看到,钱先生在教学中也关注人物对话。然而,他从愚公妻与智叟的对话语气、句式选择之不同看出了他们对于移山的不同态度。这里所“发现”的,其实是文本中的一个“召唤结构”。钱先生很巧妙地引导学生从此进入,将学生的文本阅读引向纵深。就对文本的理解或对语文教学的理解来说,我承认郭先生教学改革的颠覆性,但实在无法肯定他的正面价值与意义。

第三,评价“愚公”其人。

愚公作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文化符码,早已有了公认的精神内涵,这是妇孺皆知的事。在郭先生的课堂上,学生却得出诸如愚公阴险、自私等论断。这种以建构为名的文本阅读完全站在传统阅读的对立面,可谓将“误读”发展到匪夷所思的境地。这样来教学文本,确乎是在教“我的文本”“我的语文课程”。然而。所谓“我的”,竟如此背离人们的文化心理,背离文本的本意,其意义何在呢?总之,在郭先生的课堂上。我们看不到学生在读书,在理解,看到的只是脱离文本的空洞解构。

这样说来,当下正活跃着的第三代个性教师,他们有意识地反传统、反经典,有意识地挣脱文本的固有诠释,反对文本解读的客观性、确定性。尽管我们在理智与感情上都难以接受这种教学,但它存在着,甚至还受到某些“理论高深”的学者的肯定。第三代教师更多的走着颠覆与解构的路子,不论是教学实施还是文本解读都挑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即令这种解读是创新的、个性化的。但在我看来,这种抛弃以语言文字为核心的语文教学策略,这种架空文本、甚至无视文本价值导向的做法,正代表着当下语文教学的最大迷途。可怕的是,这种教学迷途,恰恰是以个性标榜与创新求异的面目出现的。人们或津津乐道,或极力辩护。

笔者这样说,绝不是要以此否定第三代教师的探索意义和存在价值,更不是在宣扬“一代不如一代”。我只是觉得,我们在将新课程的理论付诸实施的过程中,在吸收后现代文本理论、教学理论的时候,除了批判之外,千万不能将可贵的传统丢弃。

评论:“一代不如一代”感触很深读过一句这样的话,古代很多能人最好的教师却是目不识丁的妇孺。

知识能力的形成和品德的塑造,真的该在最基本的劳动中锻造,可是,这方便太缺乏了„„

第二篇:语文名师教学专题研究

语文名师教学专题研究

一、名师的内涵及特点

所谓名师,就是知名度高的教师,即一个教师因工作出色、教育效果好,在其所在的地区和系统中,很自然地为同仁所熟知,为学生所欢迎,为社会所认可。有相当的名气和威望。(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教育专家等)。可见,名师是一种积极性的社会评价,是人们对其工作的肯定和褒奖。说得具体点,名师的知名度实质上是德、识、才、学的总体的或某些方面的独特优势的集中反映,或者是突出的教育成就的结晶,或者是杰出的教研成绩的体现,或者是优异的教学风格的显示,或者是超群的人格的凝聚。

名师的特点: 一是行为的垂范性。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作为一般的教师尚且应该如此,作为名师更应该成为广泛传诵的模范,成为学生的楷模、同行的榜样。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不仅是“经师”,更是“人师”,他们的举止风范、人格力量,将影响学生一辈子。对于同行来说,他们的行为所体现的先进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具有榜样的力量。

二是程度的层次性。“名师”的知名度是不一样的,它是由名师自身的成就与影响所决定的。成就越高,影响面越大,知名度就越高。

三是形成的自然性。由于“名师”既不是职务,也不是职称,仅是一定知名度的反映,所以一般是在学校内、社会上的一定范围内,人们所形成的、较为一致的、积极的看法和正面的舆论,而没有经过某些机关的评审与命名。近些年,各级也都开展评选,任命“名师”的活动,但评选的依据主要还是依据其影响力以及教学科研的成果、业绩。

二、为什么要研究名师

1.深化改革的需要

刘国正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语文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长远的发展,靠什么?借鉴外来的东西是必要的,但由于语文教育的特质,主要应该靠自己:一是靠本国的语文教育大家的理论指导,再是靠从实践中产生的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思想。两者如鸟云两翼,两翼一齐扇动起来,语文教育改革迟滞的步伐,高翔于汗温的云表,是大有希望的。”

2.探寻教学规律的需要

语文教学的变革和发展、更新与创造,每一个时期,每一个行程无不展示着广大语文教师特别是那些语文名师在颠覆和重构中的教学智慧。尽管应试文化的喧嚣干扰着教学心灵的净化,语文课程改革受到严重的胁迫而出现困惑、不知所措的教学状态,但不少语文名师在语文课程改革的第一线仍然痴心探求着“教学的真义”,守护着一颗纯美的“教学大心”,在探索实践中执著于生命的投注,力图在语文世界里将智慧的美丽写透。如新时期以来三代语文名师都具有开放的意识、开放的情怀、开放的视野、开放的思维和开放的境界。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一辈语文名师,注重教学主体的新鲜思想和教学新秩序,强调以新的思维方式与认识角度去透视语文教学现象和语文课程改革活动。韩军、程红兵、赵谦翔、李镇西等中年名师,以教学实践探索的方式追问着语文教学活动和语文课程改革过程的人文价值,赋予语文教学与课程改革活动以新的存在意义。以王君、杨宏丽、史建筑、李卫东等为代表的青年名师,善于从生命体验的感觉和教学个性追求出发来进行语文教学探索,在各自的教学实践中谱写了更为美丽的语文教学智慧新篇章。

3.榜样的激励效应

名师既是传授学业的优秀的“经师”,又是言传身教的理想的“人师”。他们对教育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教学上是有高超的教育艺术,深受学生与同行的敬仰与信赖,他们的举止神态、行为习惯、兴趣作为、教学风格都会对学生与同仁产生影响。如古代的孔子、孟子、朱熹等,近代的梁启超、蔡元培、鲁迅等,现代的陶行知,叶圣陶等,当代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他们在教育界做出的创造性成就惠及后代,他们的社会影响,榜样效应历久不衰。

三、语文名师研究 从改革开放时期至新课程改革时期,我们可以大致把语文名师为分三代。

(一)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也可称之为复苏发展期(1977-1987)主要代表人物有于漪、钱梦龙、魏书生、洪宗礼、张富、欧阳代娜、宁鸿彬、洪镇涛等。

于漪简介与评析

1.以兴趣为激励学习语文的先导

A、珍贵的内驱力

B、不能千课一面

C、教出趣味

D、传之以情、以情激情

2.以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为核心

A、开启思维的门扉

B、创设情景

C、鼓励创造

D、重点突破 3.追求语文的综合整体效应

A、语文学科是综合性学科,语文教学是个系统工程 B、要整体上去把握课文,教学也需从整体上去考虑 C、能力的培养也具有综合整体性 钱梦龙简介与评介 1.“三主”理论体系中的教学思辩

A、以教师为主导

B、以学生为主体

C、以训练为主线 2.基本课式的丰富内涵 3.智慧之光来自理论与实践 洪镇涛简介与评介

1.变讲堂为学生

2.构建语感教学体系

3.编制极具特色的语文教材 欧阳代娜简介与评介

1.初中语文能力过关实验 前后五轮,并编制教材 2.情感派代表人物 3.语文教学改革的特色 张富简介与评介

1.跳摘“桃子”,挖掘学生潜能 2.“跳摘”实验的目标 3.“跳摘”实验的措施

4.课堂结构“四分三度”模式 魏书生简介与评介

1.站在时代需要的高度来思考和改革语文教学

2.重视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兴趣,内驱力)3.注重培养培养学生的能力、习惯 4.教改的特色(管理派)宁鸿彬简介与评介

1.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着眼创造性人才培养 ①三原则

②世界观、方法论引入语文训练 2.独具特色的思维训练模式

①A多端性

B变通性

C独特性 ②多角度的课堂教学设计 ③课堂训练模式的多元化

A朗读

讲说和听论

讲故事和卡片 3.宁鸿彬教育思想评析(思维派)

(二)上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末期(1988-2000)

名师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程红兵、赵谦翔、李镇西、李海林、余映潮、高万祥等 程红兵简介与评介

1.人的建构:语文人格教育的命意 2.陶冶生命:创设生命的文化场 3.动态生成:语文教学本体论智慧 李镇西简介与评介

1.语文教学生活化与生活语文化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寻求“自我理解” 3.给学生作文以思想个性和感情自由 赵谦翔简介与评介

1.建构“绿色语文”,享受诗意人生 2.“绿色阅读”教学实验的探究 3.“绿色作文”教学实验的尝试 余映潮简介与评介 教学艺术的重要特征 1.追求创意,崇尚美感 2.形式简约,内容丰厚 3.训练语言,启迪思维 4.引导活动,注重积累

韩军简介与评介

新语文教育论纲中所提出教育观念

1.举三反一,回归语文教育的“积累”之本 2.美读吟诵,回归语文教育的“诵读”之本 3.重文写白,回归语文教育的“文化”之本 4.文字意识,回归语文教育的“文字”之本 5.化意为字,回归语文教育的“生活”之本 王崧舟简介与评介

让语文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 1.诗意语文的灵魂:价值引领 2.诗意语文的血脉:文化传承 3.诗意语文的旋律:精神诉求 4.诗意语文的光华:生命唤醒 5.诗意语文的情怀:感性复活 6.诗意语文的风采:个性高扬 7.诗意语文的神韵:智慧观照 8.诗意语文的境界:心灵对话

(三)本世纪初至今 王君简介与评介 1.青春之语文宣言

A、青春灵气来新颖独特的课堂教学设计 B、青春灵气来自灵活扎实的语言品味 C、青春灵气来自诚意机智的学情应变 2.写作:开掘一条情感奔涌的生命河道 3.教师深度引导的三个层次

A、左右衔接前后贯通,打穿知识通道 B、整体俯瞰推波助澜,丰富思维角度 C、扩展空间碰撞思维,营造探究磁场 熊芬芳简介与评介 “生命语文”教育

1.用语文唤醒生命意识 2.用语文丰富生命内涵 3.用语文提升生命质量 A、拓展生命的宽度 B、锻造生命的厚度 C、发掘生命的深度 史建筑简介与评介 语文教学中的文化思考

1.教材文本的文化因素 2.教学实施中的文化传递 3.师生交往中的文化气质 4.课堂教学中的文化积累 5.语文素养中的文化积淀

四、语文名师的共性与个性

(一)如何学习语文名师

1.名师对待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态度 2.名师的想法、做法以及创新 3.名师的共性与个性以及特色 4.总结名师教学的经验、规律

(二)相同点

1.热爱学生,忠诚事业 2.甘于平凡,不甘平庸 3.追求执著,坚持不懈 4.注重反思,助于思索 5.善于学习,与时俱进 6.培养能力,养成习惯 7.调动兴趣,激活思维

(三)不同点

从知识结构来看:

第一代更为扎实(基础知识)第二代更为广泛,第三代更为新潮 从对待语文的态度来看

第一代主要是从语文内部,第二代突破更开放,第三代外围更率性 对待文本的态度来看

第一代文本中心,第二代作者中心,第三代读者中心

第三篇:名师语文

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

这次的培训即将结束,通过看课件,我受益匪浅。这个夏天,室外骄阳似火;室内春风拂疏。各位教授的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如春风化雨,荡涤了所有的炎热,滋润着我们焦渴的心田,让我饱尝精神大餐。我们为他们感染力极强的语言魅力所惊叹,为那抑扬顿挫的语调 所折服,为那优雅大方的体态语所吸引,更被他那入情入境的讲解技 巧所震撼。

潜移默化中我明白了什么是良好完善的教师职业形象,如何打造标准规范的教师语言。也让我领悟到了教师职业的魅力。走进微课,我们像走进了孩子的世界,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谈。课件内容深入浅出,直观形象,让课堂焕发出无尽的生机和活力。让我们明白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行之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鲜活生动的课例展示,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紧闭的门窗,展示了一幅幅隽美的画面。既把折磨人又枯燥无味的文字变成了赏心悦目的课件,更让我们倍感耳目一新:原来教学是一门相当“活”的学问,教学是真真切切的艺术,是扎扎实实的艺术。在这次的培训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理论都得到了充实和提高,对课堂教学有了全新的感悟:

一、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在课程的基本理论中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 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 养。

”在这个“素养”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教师在教学课堂评价中要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蕴育点”,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

二、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新课程中的师生关系是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把学习和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教师首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是学生学习指导者、引导者、诱导者、辅导者。语文教育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它既不是教师一味教训,学生绝对服从,也不是教师只能造就学生,围着学生转,而是师生平等、相互合作,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三、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师,传授语文知识作为语文教师的全部职责,在教学活动中,要学习语文知识,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新奇感转化为未知欲。激发学生兴趣,培植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无论是 条件好或差的学校,处处有课程资源,时时有课程资源。它是可以再生的,尤其是新教材的实施中,教师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提升自己素质和能力。

这七天的学习,自始至终都给我一种脱胎换骨、焕然一新的感受,教育专家的讲课,给我们指明了今后前进的方法;名师课堂的观摩,给我们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优秀教师的报告,令我受到心灵的震撼,同各位专家们面对面的交流,让我疏通了许多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疑难、困惑。今后,我们将以这次培训为新起点,认真工作,刻苦钻研,用优异的成绩向学校,向家长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四篇:小学语文名师谈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名师谈语文教学

于永正:小学语文教学要广积粮不要深挖洞

于永正,教龄46年,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原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教研室主任。

中国教师报:语文教学纷争由来已久,教学目标就是争议的一个焦点。你认为小学语文课应该给学生什么?

于永正:我认为,开这门课,应该着眼于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让学生掌握好语言这门工具。语言是基础的基础,所以语文的工具性永远是第一位的。

小语教学要给孩子什么,我想,第一是识字、写字。小学六年,应该让孩子认识3500个常用字,能写其中的2500个字。这个指标现在普遍达不到。第二是要让学生会读书。6岁到12岁,也就是小学阶段,是人积累语言的最佳期,是记忆力最好时期。课标规定的15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这是底,要保住。但现在很多学生达不到,即使达到了也是浮光掠影、一目十行地浏览一下而已。我主张要加强背诵,要死记硬背。没有记忆的阅读,学生怎么积累?第三是作文教学。读书是基础,读写结合,小学以读为主,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去记忆,去感悟写作的方法。不要人为地去争论什么工具性、人文性。语文教学的着眼点是语言文字。书读多了,读懂了,人文性是跑不了的。语文教学,要给学生留下语言,留下形象,留下情感,留下方法,最重要的是留下兴趣!

中国教师报:你觉得目前的小语课堂教学主要存在什么问题? 于永正:小语教学既有越位现象,也有不到位现象。越位,是说教师对教材钻研得太深,讲解得过度,拓展过度。现在很多的公开课上,老师很喜欢让学生品味语言文字,让学生感悟,品味得无止无境,“感悟”得无边无际。二十来字的古诗,花了两节课时间去品味,最后学生还背不下来。当然,语文课嘛,该品味的地方还是要品,不然就没有味道了,但一定要有度,要深入浅出。深入深出,浅入浅出都不可取。现在很多公开课感动的是听课老师,是评委,学生不一定真的明白。小语还是要“广积粮”,不要“深挖洞”的好,要重视积累。

有越位就有不到位,基础的东西不到位。我曾问过一位在中学当老师的朋友,你们对小学语文老师有什么要求。他说,你们让学生把字写好,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作文通顺,能把意思基本表达清楚,学生会朗读,有一定的朗读能力,我们就很满意了。事实上,每年他们接初一新生,都要进行补课,让学生过3500个常用字的“关”。我听了很难过,一天到晚忙得那么狠,却没尽职。

教师讲得多,挖得深,这个主要是在公开课上。家常课基本不是这样子。家常课上最可怕的还是应试教育。你不知道,现在小学负担有多重!一天到晚埋在作业堆里,作业做得很晚,全国如此。一个一天到晚被动学习,靠做练习册成长起来的孩子是没什么出息的。只有靠读书,根据兴趣学习,才能真正成为人才。但我们现在有几个学生是靠兴趣在学习的?没有!没有,就出不了大家,出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

中国教师报:你在教学生涯中遇到过的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于永正:我是思考型的语文教师,外界基本对我构不成什么干扰。前些时候,我对部分老师作了一个报告,题目是《研究语文教育不妨从研究自己开始》。我的语文素养怎么养成的?是老师教出来的吗?不是。我小时候在农村读书,那时农村教师没什么教学技巧。但语文老师善于激励。一次老师说我的一篇作文写得好,有老舍风格,可投中国青年报。虽然那文章没有发表,但这话激励了我一辈子,使我喜欢上了读书写作。

后来我当了老师,我就认定一条,要读书,要写作,要像我的老师教我那样教学生,多激励他们。学生没有不喜欢我的,没有不喜欢语文的。

所以说,我从我的老师那里学到的法宝,一是影响,二是激励。教师本身就应该是一本书。我经常和学生们一起读,我们各读各的,然后相互推荐作品。我有文章发表了,也给学生看,学生很有兴趣。这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吧。基础打得好,书读得多,作文写得好,就不怕考试。我的学生越到后来越有后劲,中考成绩好,高考更好。

中国教师报:教语文是不是很简单?

于永正:很简单的,就像骑车,刚开始时琢磨如何上车,如何把握方向,手忙脚乱的,把握规律了就很简单。认准了的事,就要坚持做,做到底,做一辈子。

比如,我要求学生写字工整,我就先把字写工整。我喜欢写字,不到一年时间,学生字都像我。无形的影响是很大的。再比如,外国作品看多了,自然就会用破折号;鲁迅的书读多了,语言就简洁,没有长句。我也就这样教学生,要他们在读书时想作文,边读边研究人家是怎么写的;写作文时想你读过的书,如人物外貌怎么描写,怎样刻画语言动作,等等,都可以借鉴。老师是个明白人,学生才能少走弯路,不会被作业堆淹没,才会不受或者少受折磨。

教育很复杂,但有时很简单,只要从“心”开始。好的教学效果,最终不只是看你对教材的把握,而是看你对学生的态度。教学艺术,处理教材的艺术和善待学生的艺术,两者相加才是我们理想的教育艺术。

小学语文不要搞得太复杂。把复杂的问题说简单,把复杂的教学做简单,才叫“大智慧”,才叫“哲学思考”。关键是教师自己喜欢读书会写作。我坚定不移地相信这一点。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杜殿坤教授说的一句话:“一个有学问、有修养的老师,怎么教都能教好。” 王崧舟: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一直伴随着我

王崧舟,1966年10月出生,特级教师,国家级学科带头人、浙江省小语会副会长。现任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教育集团理事长兼拱宸桥小学校长。

中国教师报:语文教学纷争由来已久,教学目标就是争议的一个焦点。您认为小学语文课究竟应该给学生些什么?

王崧舟:要给什么?给是给不了的,能致力于“影响和熏陶”就足够了。我们都认同“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但是,问题的根本不在这里,因为语文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结构,其中涉及太多的要素、太多的目标。这时候,价值思考、价值判断的关键不是要不要语文素养,而是要怎样的语文素养。而怎样的语文素养,其实就是一个结构排序的问题。怎样排序,谁排第一,这才能真正体现教师实际奉行的价值取向。

我对语文素养的排序是:

第一,基础的语文情感。喜欢不喜欢语文,热爱不热爱语文,痴迷不痴迷语文,始终是衡量语文素养的首要标准,核心价值。一个人,有着再扎实的语文知识、再娴熟的语文技能,对语文却是厌恶、憎恨甚至冷漠,那么,以上的东西全是白搭。

第二,基础的语文习惯。教育就是培养和塑造习惯,这话虽说有些偏颇,但也击中了基础教育的要害。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譬如天天阅读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写日记的习惯,等等,是学生可以终身受用的。

第三,基础的语文积累。学文如积沙,语文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慢活;学文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没听说过腹内空空如也下笔洋洋洒洒的人。

第四,基础的语文技能,譬如诵读技能、边读边思考技能、列提纲写作文技能等。

第五,基础的语文知识。

排序越靠后的,越容易通过考试加以检测;考试越容易检测的,实际教学中越容易被重视。这就是当今语文课程的悖论和悲哀。

中国教师报:你觉得现在小语课堂教学主要问题是什么? 王崧舟:我理解你所说的“现在小语课堂”,是指常态课,我也更想谈谈常态课的问题。

在应试教育体系下,现实中的语文教师是无奈的、无助的,甚至无情的。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就学什么,这就是问题;怎么考就怎么教,怎么教就怎么学,这更是问题。基础的语文情感是不考的,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可以不在乎,可以遗忘;基础的语文习惯是很难通过一张试卷考出来的,因此,可以忽略不计,抛到九霄云外。这些问题的根子其实只有两个,第一,强大的应试教育体系;第二,相对较低的语文教师素养。

中国教师报:你在教学生涯中遇到过的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王崧舟: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就是我遇到的最大的困惑。这一困惑一直伴随着我,从产生的那一刻开始,没有消失过。

我的理想是“诗意语文”,就是按照美的规律和要求审视语文、设计语文、实践语文、评价语文,让语文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诗意语文在现实教学中,常常与应试语文、功利语文发生冲突,有些冲突甚至是水火不容,很难调和的。至今,我也未能找到解决和解脱之道。

我想,诗意语文可能是无用的,至少对目前的考试、目前的评价体制、目前的日趋功利的教育教学。但我坚信,无用之用,方是大用!

中国教师报:你对现在的小语教材满意吗?

王崧舟:既满意又不满意。与以前的语文教材相比,现行的语文教材无论从开发理念、整体构架、选文品质、训练载体、图文装帧等角度看,都有了实实在在的进步和改良。从选文品质看,经典的东西、多元文化的东西、反映时代特征的东西、文质兼美的东西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是让人欣喜和满意的。但是,不满意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选文难度偏大,中学的下放到小学,小学高段的下放到低段,选文篇幅过长、意蕴过深;第二,选文在语言品质这一维度上考量还相当不够,人文的东西大量充斥,而语文本体的东西却被相对淡化;第三,选文的儿童主体、儿童文化、儿童哲学的东西相对考虑较少,基本被成人文化所垄断。

中国教师报:你如何评价这些年的小语课改?

王崧舟:忧喜参半,破立不二。“忧喜参半”是说课改现状,“破立不二”是说课改走向。

先说“忧喜参半”。所谓“喜”,是指课程改革拓展了语文教学的视野,丰富了语文教学的范畴,改善了语文教学的品质。在课程改革中,师生都得到了较以往更高更快的发展和提高。

所谓“忧”,既有近的一面,也有远的一面。一方面,传统语文教学存在的种种积弊和沉疴并没有因为课改而得到根本性的治疗;另一方面,课程改革本身在推进过程中又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和缺陷。总之,“老问题”涛声依旧,“新问题”接踵而至,新老问题纠缠在一起,可谓“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所有这些问题,都是课程改革进程中的问题。因此,那种要求退回老路或推倒重来的思路都不是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改革中的问题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得到解决。

再说“破立不二”。深化改革的基本哲学姿态是“破立不二”。所谓“破立不二”,就是有破有立、边破边立、破中有立、立中有破。

对待传统的语文教学遗产,譬如,重基础的传统、严格训练的传统、读写结合的传统,就需要运用新课程理念加以审视、反思和扬弃,这就是“破立不二”的态度。新课程大力倡导的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也有一个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文制宜的问题,并不是用了这些学习方式就一定好,不用这些方式就一定不好,这同样是一种“破立不二”的态度。

薛法根:小语教学应该一课一得,人人有得

薛法根,教龄20年,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现任江苏省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校长。

中国教师报:语文教学纷争由来已久,教学目标就是争议的一个焦点。您认为小学语文课应该给学生什么?

薛法根:主要是两点:一是要让学生好读书。要让学生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有感情,觉得很亲切。要让学生喜欢读书,有乐趣;读出味道来,有情趣;一直很喜欢读,有志趣。第二是培养学生会读书的方法、能力和习惯,核心是读与写的方法、能力和习惯。现在很多教师教给学生的方法是零碎的,随机的,没有一个系统的、科学化的过程。

中国教师报:你觉得小语课堂教学主要有哪些问题?

薛法根:现在的小语课堂教学目标过多、过全、过虚。面面俱到的结果是贪多必失,有的教学目标教师自己并不认同,也难以检测,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写在教案里的目标。比如说,“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什么”,这种目标的可评价性可操作性不强,在课堂教学中难以真正地落实。我主张教学目标应该简约集中,一课一得,人人有得。

还有一个与此相关的普遍问题,就是语文教师不清楚语文课应该教什么。一堂课下来,老师教了什么,学生学了什么,说不清楚。似乎什么都教了,又似乎什么都没教。学生会了、懂了的老师还在教,学生不会的、不懂的老师自己也说不清楚。一二年级的课文很浅显,没有多少理解的任务,重点应该是字、词、句的学习,现在也在感悟啊感悟。年段之间的界限不清楚。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它涉及课标、教材、教师素养等诸多因素。

中国教师报:你在教学生涯中遇到过的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薛法根:以前没有感到过什么困惑。搞了教学研究后发现,老师不知道教什么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也是一个核心的障碍。课文本身并不是教学内容,需要教师深入研读,发现并提炼出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这需要功底。比如低年级的一篇识字课文,老师一般只是教音、形、义,汉字背后隐藏的东西没法提示出来,这样的课就显得单薄了。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故事,是一幅画,这些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文字学知识。再比如朗读教学,现在一到六年级,都是模糊的,因为老师缺乏朗读学知识,只能把句子打在黑板上,让学生一次次读。再比如说,一篇文章,感觉很美,但说不出美在哪里,因为缺少文章学、修辞学等知识。文言文教学,如果缺少古文功底,对文本理解很肤浅,教学就很难深入。以己昏昏,岂能使人昭昭?以前是无知无畏,等到深入了解后,觉得很可怕,有时上课就觉得没有底气。所以,教师要不断进修,提高功底,还要有名师引领,有了名师点拨就能够少走弯路。

中国教师报:你对现在的小语教材满意吗?

薛法根:我们学校现在使用三个版本的语文教材,总的来说还算满意,各有千秋吧。如果说教材的不足,有三点意见:一是我觉得现在教材中有些选文的品位不够,一些应景性的东西应该删掉,要让学生看到他这个年龄阶段最好的东西。第二个,每篇课文后面的阅读提示实际上是把文本最重要的教学价值提炼出来。因此,练习题的体例应该便教利学,但现在只在文本思想内容或者说主题上有所提示,没有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作提示,思考空间很狭,价值不大。还有就是教材编写时,各方不要刻意回避,不应该某个名篇你选了我就不用,为了强调特色,把人家好的东西,应该采纳的也回避了,这样不好。

中国教师报:你如何评价这些年的小语教改? 薛法根:我1988年参加工作,从事小语教学已经20年了。我感觉这20年小语教学走了这样一条路:上世纪90年代时语言文字训练很扎实,对语文学科的本质定性非常准确。这是对的,但后来训练越来越机械僵化。所以课改非常注重语文学科的文化内涵,强调人文性,强调实践性,这也有它积极的一面。但过犹不及,很快出现了人文泛滥,所以又有人强调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学习。总的来说,这些年的小语教学改革总是在摇摆中缓慢前进,在争议中逐步完善,这是个好现象。现在大家开始关注日常课堂,开展了常态课堂的研究,这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说课改必须要提课标。课标有三大好处:一是的确解放了思想,使我们对语文这一课程的认识更加丰富,站在学生生命成长的高度来认识语文教学,更有时代感;二是拓展了教学思路,以前语文课讲读为主,现在有了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对一线教师很有启发;三是注重了课外阅读语文资源的利用,提出了大语文观,这对学生的终身成长有好处。

但现在的小语课标也有很多问题,操作性不强。比如年段教学目标不清晰,三维教学目标与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对应怎么办„„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但现在没有哪个教研部门在实实在在研究,而是把课标的解读扔给了一线语文老师,我们苦不堪言。没有哪个数学教师不知道教什么,也没有哪个物理教师不知道教什么,因为他们的教材、课标都很清晰。而语文不行,语文老师需要自己开发教学内容。希望小语课标能够尽快细化,清晰起来,可操作可评价。课标厚一点没关系,厚了我们才能选择。

钱梦龙: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钱梦龙,1931年2月生,语文特级教师,兼任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会会长。

中国教师报:语文教学纷争由来已久,教学目标就是争议的一个焦点。您认为语文课应该给学生什么?

钱梦龙:从学科教学目标的角度讲,语文课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什么是语文素养?我概括了这样五个方面:一是对母语的情感态度;二是语文(读写听说)能力;三是语文知识;四是文字审美趣味和能力;五是文化视野。

我们国家以前什么都要“突出政治”,语文教学也不能幸免。现在语文教学是“突出人文”,其实人文还是思想意识方面的内容,“突出人文”是“突出政治”的变种,是“突出政治”的余威。一直以来,加在语文教学上的要求太多了,领导的意图是要把很多的东西,思想、品德、政治、道德等都引入到语文教学中来。这些东西要不要涉及?肯定要,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决定语文教学必然会涉及这些方面。问题是,同时要顾及这么多教学目标,语文教学不堪重负。这些教育目标,应该通过课程目标制定、教材编写来体现。语文老师在教学中主要就是要教会学生自己读书,学生在走入文本、感悟语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受到熏陶,没有必要把思想、政治、道德这些都纳入到语文素养中去。

中国教师报:请概括性地介绍一下你的语文教学方法? 钱梦龙:我的方法叫导读法,这是我对自己几十年来语文教学的一个总结。“三主”,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是导读教学的指导思想;“四式”,即“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习式”是导读教学的四种基本课型。具体的内容可以参考窦爱君老师编写的《钱梦龙与语文导读法》一书。我认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会读书了,思想、道德等这些自然也上去了。我初中毕业不久就失学了,靠什么打下的精神底子?无非是通过阅读,阅读大量的经典作品,与道德高尚的人对话,在阅读过程中,精神底子、精神面貌受到感染,人文素养自然就提高了。因为我有这样的经历,当了语文老师之后,我就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之,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会学生读写听说能力,这是语文教学最根本的问题。

中国教师报:你在教学生涯中遇到过的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钱梦龙:以前倒真没有什么困惑,现在倒是有点了。为什么呢?我觉得,现在我们有些人对语文教学的阐释有点过度了,我们语文教学本来已经有的经验、好的传统被解构了。在有的人眼里,连叶圣陶都成了阻碍语文教学的绊脚石。有人武断地认为所有语文教师都不合格,都要重新培训。在这种情况下,依靠行政力量强行推进课改,对此我很忧虑。

中国教师报:你感觉现在的语文教学主要存在着什么问题? 钱梦龙:现在是两张皮。展示课,公开课,大半是表演,是教师展示自己才艺,不是常态课。常态课呢,主要是应试课,为了考分,不管什么教学规律。新课标制定了,除了少数真正对语文教学感兴趣的教师,没有几个教师按这个上课的。除非是为了发表文章,才拿起新课标摘一点时髦的话。平时上课,新课标就像以前的教学大纲,对一般老师来说是个可有可无的东西,路归路桥归桥。这说明什么?课标脱离教学实际,课标抛弃了广大教师,教师也有理由抛弃你。

制定课标本身是好事。但我对现在的课标不太满意,严格地说,这不是课标,其实还是教学大纲。课标就好比是企业的产品标准,应该规定得非常具体、非常详细,对教师日常教学、考试命题各方面都有制约,人家拿来就可以对比、运用,不需要解读的。现在呢,课标解读的书满飞天,各人解释还不一样,莫衷一是,这怎么能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指导作用?当然,起步阶段,我们也不能要求过高,但是希望课标制定者能够实事求是,不要自我感觉太好,多听听各方意见,发现问题就应该及时完善。

中国教师报:你如何评价这些年的语文教改?

钱梦龙:对教改我是非常支持的。上世纪80年代,我是第一个搞教改的,“学生为主体”就是我首先提出来的。当时老师们基本上没有这样的意识,上课是“目中无人”的情况很普遍。所以,我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认识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帮助学生但不能代替学生。

现在的教改我觉得太洋化了,缺少中国元素、民族元素,特别是语文教改。母语教学,完全用洋化的思想和方法教民族语言,把母语教学的传统全丢掉了,这是不对的。现在我们学美国等使用拼音文字的国家的语文教学,学不像。他们是把学和语言分开教学的,语言课学习语法规则、拼写方法、一般的语言表达,文学课,按历史选取作品,让学生读经典。我们的语文课既要学文学,又要学语言文字。现在又突出人文,轻视知识。一门课程没有知识框架支撑,叫什么课程?这样的导向是值得忧虑的。

这些年的教改成绩还是有的,但总的来说比较浮夸,口号喊得多,实际教学还是应试那一套。应试压力甚至已经转移到小学阶段,连幼儿园都在所谓的“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幌子下向小学教学靠拢了。

很多教育问题,不是仅靠教育内部本身的努力就可以解决的。我们只能尽自己所能为语文教学做点事吧。

李镇西:语文教学最富个性魅力

李镇西,1958年8月生,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校长。

中国教师报:语文教学纷争由来已久,教学目标就是争议的一个焦点。您认为中学语文课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李镇西:这个不好一概而论,小学语文、初中语文、高中语文目标应该有所区别,学生年龄不同,从语文中获取的东西也不尽相同。总体上来说,语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表达,包括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学会倾听,学会阅读,学会交际;再往更深层次说,语文教学要给学生一个丰富健康的情感世界。我认为,一个语文素养高的人,一定是感情充沛的性情中人,这样的人不会对周围的人和事麻木不仁,而是既关注自己,也关注别人,关注社会和自然。当然,还不仅仅是充沛的感情,还应该有充实的思想。语文还应该激荡人的心灵,点燃人的思想。因此,由近至远,语文教学的目标可以分为知识、能力、情感和思想四个方面。当然,教学中这几个方面是不可能截然分开的。

中国教师报:你认为上好语文课最重要的是什么?现在中学语文教学主要存在着哪些问题?

李镇西:上好语文课,需要一些基本的教学技能、技巧,比如课堂导入设计,教学语言的艺术,更重要的是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一个智慧的教师应该把“教”的过程变为“学”的过程,着眼于学生的学。现在中学语文课最大的问题是缺少语文味,在不少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学还以传授知识为主,以应试为根本目标,甚至把语文课上成数学课、化学课,比如强调让学生画知识树、强调知识体系和结构。因此现在缺少感染力、冲击力强的语文课,缺少催人泪下的语文课。虽然课堂中多了学生讨论、自由发言,其实学生所说的还是教师设定的答案,教师也不希望学生的回答超出自己划定的范围。这种“伪对话”现在相当普遍,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处于强势地位,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本位的教学思想还没有真正落实。

这些问题与教师的知识储备、文化储备有关系。语文教学内容涉及面很广,文学、思想、科技等领域在语文教材中都有体现。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博览群书、视野开阔、学识渊博的人。如果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没有教参就不会上课,对教材的解读与学生一个水平,上课时捉襟见肘,自然不受学生欢迎。

中国教师报:你在教学生涯中遇到过的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李镇西:要说最大的困惑,还是我的的语文教学和学生过去所受语文教学脱节,也和社会的语文环境脱节。我教的都是中学生,可他们对语文的理解很片面,更多还是把语文理解为仅仅是知识,阅读和写作都很公式化,没有灵气。不是说所有学生都这样,但的确相当多的学生如此,因此,每当我接手新生,都要花很大的力气来转变他们对教育学习的观念。另外,我们社会的语文环境太差,满街到处都是错别字,许多流行歌词也是病句很多,整个社会没有阅读的氛围,这都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又比如学校要建设书香校园,但很多学生家长从来就不读书,自然也不会支持。还有,我现在努力追求如何将语文课上得更潇洒些。我一直主张语文课要上得轻松、潇洒。其实,说实话,学生也一直很喜欢我的语文课。有时因为调课,我的课提前了,看到我走进教室,学生会很开心,情不自禁地兴奋地看着我,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幸福。越是这样,我就越要追求,让我的每一堂语文课都对得起学生的期待与向往。

中国教师报:你对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满意吗?考试是否制约着你的教学?

李镇西:我对教材没太多想法。现在教材多元化了,这是一个好事。现在还是有一些课文不应该作为语文教材,而放到思想政治教材中去更好些。另外我希望教材不要太厚,要给师生留一点自主选择的空间。

说到考试对教学的制约,我有个观点。语文课不像数理化,数理化学生的考试成绩可能会相差很大,而学生的语文成绩往往相差不大。消极一点来说,不管你在语文课上怎么改,学生的考试成绩不会与其他班级有太大的差距。

如果你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读写能力,考试是不会差的。语文课,最主要的是要打开学生的视野,积淀他们的素养。我很早就提出,初一初

二、高一高二搞素质教育,初三高三搞应试教育,不用担心教改过不了考试关。

再说,现在的考试进步也很大。平时我们也许感觉不到,但如果把时间跨度拉大些,比如你去比较一下1998年与2008年的语文高考题,就很容易发现考试的变化与进步真是很大。就是说,语文考试越来越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了,我们搞语文教学改革,不用担心考试。

中国教师报:你对语文课标怎么看?又如何评价这些年的语文教改?

李镇西:现在大家对课标的争议很大,我总体上是持肯定态度。中国这么大,一个课标要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是不太可能的。课标也不宜搞得太细,太细了反而不好操作,因为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情况也有差别,教师素养的差别太大,所以课标应该有弹性、灵活性。

我可以说是与改革开放同步发展的,是和我国的语文教学改革同步发展的。1978年我进大学,大学毕业后后就一直当老师,所以我是真切感受到中国的变化和语文教育的发展进步。三十年前的语文教学就是中心思想、段落大意那一套,写作文就是“记一件有意义的事”。现在不同了,教学内容贴近生活,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我认为语文教学改革,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了不起的进步,这从教材选编、教法变化等方面也能看得到。课改着眼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现在没有哪个教师再会认同“满堂灌”了,虽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能接受这个观念,就是非常大的一个进步。

现在是一个群星璀灿的时代——名师辈出,也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各种教学流派建立。虽然语文教学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我认为它正在逼近语文学科的特点,逼近人的心灵。语文教学将是最富个性魅力的精神创造过程。

第五篇:六下语文名师教学设计

篇一:名师教案获奖教案优秀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鲁宾孙漂流记教学设计

六 年级 语文 第 十二 册教学设计 备课教师 王成玲2013 年 3 月 19 日

篇二:语文s版六下:《出色的老师》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语文s版六下:《出色的老师》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我”在美国南加州法律大学读书时,朋友送我一只心爱的手表失而复得故事,赞颂了那位黑人同学模范地坚持公共道德和遵守规则的优秀品德。

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讲好朋友伦捷送“我”一只电子手表,“我”非常喜爱它。

第二部分(第4—11自然段)讲“我”心爱的手表失而复得的故事。第三部分(最后两个自然段)写“我”幡然醒悟,认识到这位黑人同学是一位出色的老师。

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是这篇课文的一个特点。篇末点题的写作手法,使文章的中心更明确、突出。

编选这篇课文,目的是使学生在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同时,用心体会人物的情感与认识,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及表达方法。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按照“丢失手表——寻找手表——找到手表——受到处罚”记叙的。课文蕴涵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揭示了做人的道理,给人启迪。教学时,从课文的整体入手,让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根据文章记叙的线索,体会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注意抓住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和表达深刻的语句,边读边思考文章表达的特点,通过朗读加深体会作者的感情。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创设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个性的表达,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为什么说黑人同学是一位出色的老师,认识讲公德和遵守校规的重要,树立公德意识,培养自觉遵守校规的精神。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讲课文故事梗概,抓住重点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3、帮助学生学会“揣、昧、屉、蔼”4个生字,掌握“揣测、拾金不昧、抽屉、和蔼可亲”及“至理名言、乐极生悲、愤愤不平、失而复得、坐立不安、赫然、告诫、困惑、居然、遗憾、幡然醒悟、迂回”等词语。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理解为什么说黑人同学是一位出色的老师。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讲公德和遵守校规的重要。

教学准备:

1、积累遵守或违背校规或社会公德的现象的资料。

2、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同学们,谁能谈谈自己在学校生活中或社会生活中,看到的或亲身经历的,有无遵守或违背校规或社会公德的现象?

【联系生活,从身边的事情说起,有利于课文内容的衔接。】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坚守公共道德的故事,板书课题。

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新词。

2、同桌间交流预习情况。

① 生字的认识和记忆方法:揣、昧、屉、蔼

【要求认识的4个生字都是形声字,可以引导学生独立识字,也可以让学生与熟字进行比较,来记忆它们的读音和字形。】

② 认读词语:

流动、揣测、拾金不昧、乐极生悲、至理明言、告诫、困惑、愤愤不平、和蔼、重洋、幡然醒悟、公德、迂回

③理解词语:

揣测:推测;猜测。

拾金不昧:昧,隐藏。拾到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已有。

乐极生悲:快乐到了极点的时候,发生悲痛的事情。

至理名言:最正确、最有价值的话。

愤愤不平:因感到不公平而很生气的样子。

幡然醒悟:同翻然,很快而彻底地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

【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3、教师检测识字效果。

二、朗读课文,抓住梗概。

1、分部分,指名学生朗读。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注意让学生倾听,集体评价。】

2、指名学生用自己 的话说说故事的梗概。

3、让学生说说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先写朋友送我一只电子手表,我非常的喜爱,接着写我的手表失而复得。<丢失手表——寻找手表——找到手表——受到处罚。>最后写我幡然醒悟。)

4、按课文继续的顺序,给课文划分部分,并概括每部分写的内容。

三、布置作业

1、认读生字,书写词语。

2、熟练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揭示新课

1、认读词语(课件)

揣测 拾金不昧 抽屉 和蔼可亲至理名言 乐极生悲愤愤不平失而复得坐立不安 赫然 告诫 困惑 居然 遗憾 幡然醒悟 迂回

2、回顾课文内容,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讲述了“我”在美国南加州法律大学读书时,朋友送我一只心爱的手表失而复得的故事,赞颂了那位黑人同学模范的坚持公共道德和遵守规则的优秀品德。)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出色的老师》。

二、自读交流,感悟内容

1、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那位黑人是位出色的老师?课文中的哪些描写你受到了教育和感染?在书的空白处批注自己的想法。

【从课文的整体入手,提出关键且有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注意让学生边读边抓关键的语句,从而教会学生阅读,培养了自主阅读的能力。】

2、学生自学。

3、交流体会。

交流一:送还手表

就在当天晚上,一位陌生的黑人同学走进我的宿舍,他的手中拿着块手表。天哪,这是我心爱的电子手表。我高兴得眼泪都要下来了,连忙对这位拾金不昧的黑大哥表示谢意。他只是微微耸肩一笑,还没等我从手表失而复得的喜悦中反应过来,他就走了,连名字我都没来得及问。

点拨要点:

1、为什么说“这是我心爱的电子手表”?(引导学生读第2自然段)

2、“他只是微微耸肩一笑”看出黑大哥有怎样的品质?

3、想象一下,当时“我”应该怎么表达谢意?

4、什么是“拾金不昧”?你对黑大哥怎么评价?

5、读出喜悦和敬佩的感情。

交流二:黑大哥告发

告发我的就是那位把手表还给我的黑大哥!我用一种极其困惑的目光看了他一眼,他给我的居然是一种遗憾的笑容,还笑着解释了一句:“这是公德,这是规则”他居然还笑得出来,真不仗义!

篇三:六下语文教案(完整版)第一单元:乐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体会到乐趣所在,有所感悟。

2、找到你最能体会作者心境的句子,说说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3、在阅读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

知道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及养花带来的乐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情境引入

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要用细心的人通过讨论,为后面学习的知识作铺垫能够将他们记录。有的时候自己高兴的

事儿,越回味越觉得心情愉快,非常想 告诉他人,今天这么高兴的人就是老舍。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分享他的快乐吧!听老师介绍。

二、介绍老舍、老舍养花。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

1、按生字表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通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划出不默记

理解的词句。

3、朗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检查自学

1、读准字音:拼读,读生字,注意纠

正错误。

记清字形,理解词义:有问题提出来大 家讨论。讨论时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

秉烛夜游:部首:禾或丿。笔顺:秉,小组合作完成。与“乘”区别。词义:秉,拿。举着灯小组探究后回答。

烛在夜间游赏。

下载三代语文名师与语文教学作者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代语文名师与语文教学作者.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年级语文名师教学反思

    《触摸春天》教学反思一节好的语文课应具有浓浓的语文味和深深的人文情,教学中既要重视字、词、句的传授和听、说、读、写的训练又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注重对学生情感的熏......

    青年名师评说语文教学

    青年名师评说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通讯》上先后有30名青年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评说---- 一、 黎胜(上海青年名师) “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 所谓智,是指爱的教育......

    让名著阅读与语文教学同行作者[大全]

    让名著阅读与语文教学同行作者:何善莉 语文自身丰富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它不仅仅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它巨大的熏陶和感染作用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阅读恰恰是这种熏陶和感......

    语文名师名言

    语文名师名言 1、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于永正 2、教师不是诗人,但要有诗人的气质;教师不是演员,但要有演员的才能;教师......

    名师语文学习心得

    小学语文教师学习名师讲课后心得体会 赵朝霞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 两位名师讲课已不再是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而是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手段不单一。学生......

    小学语文名师

    小学语文名师 一 、苏派教学:“厚实、灵动、精致”的教学风格 1、斯霞,江苏省首批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倡导“童心母爱”的教育思想,创造 “随课文分散识字”的教学方法,著有《斯......

    语文名师档案

    语文名师档案(1)斯霞 斯霞(1910年12月—2004年1月12日),曾名碧霄,浙江诸暨人,当代初等教育女专家。曾任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曾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小学特级教师,当选过全国人大代表......

    语文名师工作室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工作实施方案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为了创新教师培养培训体制,有效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促进语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努力成为令管理者、教育者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