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5以内的加法》评课
《5以内的加法》评课
这节课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掌握了扎实的数学知识,下面就谈谈我印象深刻的几点:
一、在情境中感悟加法含义。
对低年级学生,《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境中,引导学生数一数有几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当学生能看着图说出图的意思后,帮助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原来有3 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 2 个小朋友,现在一共有 5 个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整个新课内容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情境,运用做游戏、摆小棒等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5以内的加法》很多孩子在幼儿园就学过,有基础,如何在“孩子进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叶澜说,在一节课中,学生的学习首先必须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能力;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
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他越来越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才会学到新东西。这节课中学生既感悟到了加法的含义,又产生用加法计算的需求。给我的感觉是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
二、课堂气氛好,学生积极性高,老师组织能力好。
整节课下来,同学们积极发言,声音洪亮。每个环节下来,老师都会让学生自己夸夸自己,不但让课堂秩序井然,还给予学生鼓励的讯息。学生得到老师传达的讯息,从而继续以饱满的热情进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学生自愿的去学,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
三、在游戏中拓展、深化。
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贾老师设计了算一算、摆一摆、说一说和摘苹果等多种形式的练习活动,既注重实效,又对练习的层次作了科学的安排,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下面就本节课教学的实践谈点思考:
1、一节课不应该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在课堂中应有教师和学生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投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当课堂上出现不是自己预设的情况,教师应有教学机智,随机应变的能力。
2、在进行计算的时候,首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思考,找出不同的方法,尽最大可能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来。5 以内的加法计算的基础是认识了数和数的合成,5 以内的加法计算又是以后学习加、减法计算和解决加、减实际问题最基础的知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应急于将最优化的方法介绍给学生,而是应该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找找不同的方法。这样既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拓宽了思路,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最后得出2 和3 合成5,所以 3+2=5。
3、教师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但是评价语言不够丰富,语气不够亲切自然,表情有些严肃。
第二篇:《5以内减法》评课
《5以内减法》评课
在这节课中,刘老师教态自然亲切,语言准确生动,教学过程设计合理,能够围绕教学目标组织复习、新授、练习。课堂常规训练到位。学生倾听和回答问题的习惯较好。如:学生回答问题声音洪亮。而且教师也注重了多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在教学的过程中,刘老师还关注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如:细心观察画面,区分2副图,口头表达等,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的养成教育、发展观点。老师都能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中进行教学,通过5支粉笔的演示,拿走1支,还有几支?让小朋友细心观察,理解拿走,写算式,重视学生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的养成教育、发展观点。复习与新授部分的过渡较为自然,使学生对不同的算法有了一定的区分,加强了学生对于不同算法的理解.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刘老师首先复习5以内数的加法,让学生说了结果是怎么来的,结合本课例5的内容,还应该复习下数的组成,知道2+3=5是2个接着数3个数得5,。刘老师接着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展示示3个小朋友荡秋千,走了1个,引导学生用减法计算,揭示课题。在学习5以内的减法时,也是通过了摆小棒的情境,让学生说图意、列算式、理解减法的含义。在摆小棒的过程应该是先让学生摆5根,再拿走2根,看桌面还剩几根,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作用,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结合教材图体会到虚线表示拿走的2根,不是左边3根,右边2根,这样就让第一个上去的孩子列式先写3,不知道怎么列式了。教材给出了5-2=3的三种理解方法,我觉得应该重点讲解下。例6的一图二式,要求学生用不同方法观察,重点要理解图意,可以用到教育白板的刮奖。一图二式和一图四式,是个难点,可不可以放到下一节课去完成。
第三篇:5以内的加法教案微课
5以内的加法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过程:
一、复习游戏:快速抢答;5可以分成2和()1和3合成()()可以分成2和2 1和()合成2 3可以分成()和2 4和1合成()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谈话:我们在学校里上学,不仅要学习,而且要劳动。看,一些小同学正在校园里干什么?出示例1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图意,提出问题。
2、提问:怎样表示把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是5个人呢?(板书:3+2=5)让学生猜一猜,“+”表示什么意思?通过交流,明确是“合起来”的意思。读算式:3加2等于5。
小结:“+”的名字叫“加号”,它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算。
三、学会计算,掌握方法。
1、连续出示例2的两幅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
提问:算式中的每个数代表什么意思?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3、谁知道得数多少?是怎样想的? 教师对学生合理的方法都加以肯定。
四、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小动物们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纷纷把自己的宝宝带来向大家学习。你们看,谁来了?(1)出示图1,学生说图意,提问题,列算式计算。说说怎样算出来的?(2)出示图2,图3,按图1的要求完成。对算式的含义在小组中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聪明的小青蛙,看到大家在学习,自己也想学加法。回家后,列了许多加法算式,得多少呢?它正在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呢!
3、“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加法算式:1+1=(),你能说出结果吗?把得数填在书上。(2)出示:2+1=(),1+2=(),引导学生用3的分与合来计算结果。
4、比较:刚才我们用数图、摆小棒、想分与合的方法来计算加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小结:这就是今天同学们学习的“5以内的加法”。(板书课题)
五、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讲述:小白兔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正在准备礼物奖励大家呢!(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第5题)。
六、小结: 大家用5以内的加法解决了这么多问题。回家后,继续观察,看看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好吗?
七、教学后记: 1 由于在幼儿园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和是5的加法。有一小部分学生不太明白加法的具体含义。
金寨县吴家店中心小学 陈世文
第四篇:5以内加法 教案
一年级
5以内的加法
一、教学内容
P40~P41 5以内的加法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四、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
五、内容和过程
一、复习旧知
游戏:快速抢答。
5可以分成2和()
1和3合成()()可以分成2和2
1和()合成2 3可以分成()和2
4和1合成()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谈话:我们在学校里上学,不仅要学习,而且要劳动。
看,一些小同学正在校园里干什么?课件出示例1图。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图意,提出问题。
2、提问:怎样表示把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是5个人呢?(板书:3+2=5) 让学生猜一猜,3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3表示3个人在浇花,2表示又来了2个人 =5是什么意思?“+”表示什么意思?通过交流,明确是“合起来”的意思。
读算式:3加2等于5。 小结:“+”的名字叫“加号”,它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算。
三、学会计算,掌握方法
1、课件连续出示例2的两幅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
提问:算式中的每个数代表什么意思?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3、谁知道得数多少?是怎样想的?
教师对学生合理的方法都加以肯定。
四、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小动物们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纷纷把自己的宝宝带来向大家学习。你们看,谁来了?
(1)课件出示图1(鸡妈妈一家),学生说图意,列算式计算。说说怎样算出来的?(可以用多种方法)(投影展示)
说说3+1=4这个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思。
(2)课件出示图2(小兔一家)、图3(青蛙一家),按图1的要求完成。对算式的含义在小组中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聪明的小青蛙,看到大家在学习,自己也想学加法,回家后,列了许多加法算式,得多少呢?它正在用画圆圈的方法计算呢!
同桌学生合作,看算式,先画圆圈,再在书上填得数。
集体订正。纠正错误,对学生加以鼓励。(投影上出示学生的答案)
3、“想想做做”第3题。
(1)课件出示加法算式:1+1=□,你能说出结果吗?把得数填在书上。
(2)出示:2+1=□,1+2=□。引导学生用3的分与合来计算结果。
4、比较:刚才我们用数图、摆小棒、想分与合的方法来计算加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小结:这就是今天同学们学习的“5以内的加法”。(板书课题)
五、拓展应用,提高能力
1、“想想做做”第4题。
讲述:小白兔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正在准备礼物奖励大家呢!(1)课件出示图1。学生列加法算式,说含义。(2)根据图
2、图3的意思,学生在书上完成。
(3)集体订正。
2、“想想做做”第5题。
我们来做一个送信的游戏.书上画了4个邮箱,看到了吗?上面分别写了哪几个数?2+2那封信送到了哪个邮筒里?你会送信了吗?下面你们用画线的办法完成送信任务.提问:谁能说一下每个邮筒投进了几封信?是哪几封?(投影展示)
指名回答,共同评议校对.3 “想想做做”第6题。
谈话:我们要学会认真地书写算式,在书上把第6题的算式描写并计算,看谁不光能算对,而且书写认真.学生做题.五、板书设计:
5以内的加法
+ 2 = 5
1+2=3
:
加号
第五篇:5以内的加法
5以内的加法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44页例题及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4.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产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领悟加法的计算方法。(重点)体会加法的含义,建立数感。(难点)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圆片5个。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复习旧知
游戏:我们先来做一个填数抢答游戏,看谁做得又对又快。(5的分与合)
师:你们对分与合的知识掌握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用分与合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二、创设情境、教学新知 1.教学例题图。(1)观察图意。
师:学校欢庆十一国庆节,校园里一群小朋友也为此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咱们去瞧瞧他们在干什么呢?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师:你描述得很准确。谁愿意再来说一说?
生:我看见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花园里浇花。师:你说得很完整。
咱们接着看(出示图:又来了2个小朋友),现在呢? 生:又来了2个小朋友。师:谁还会说?
生:又来了2个小朋友。
师:谁能把这2句话连起来说一说?说得既清楚又简洁。生: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师:他说的对吗?再请一个小朋友说一说。你会说吗?同桌互相说一说。(2)认识加法
师: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呢? 生:一共有5个小朋友。
师:你能把刚才大家说的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一共有5个。请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谁能大声响亮地说清楚?
生: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一共有5个。师:你怎么知道一共有5个小朋友?
生:3+2=5。(你都已经知道用算式来表示,真不错。3+2=5有很多小朋友早就知道了,那它表示什么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
师:你知道这是一道什么算式吗?(加法算式,出示课题)个符号你们认识吗?(加号,横平竖直)(请小朋友先说一说)老师做一个动作,全班猜猜看,是什么意思?(表示合起来)教师板书(3+2=5加号)
这个算式你会读吗?(学生读、齐读)(3)理解算法
提问:这里的3表示什么?(表示原来有3个小朋友。)2表示什么?(又来了2个小朋友)5表示?(一共有5个小朋友)
那谁来说说3+2=5表示什么意思?就表示把3和2合起来是5,谁来说一说?反复请学生说,同桌说3+2=5表示的含义。师:你怎么知道得数是5? 生:3和2合成5。
讲述:3+2=5表示把3和2合起来,一共是5。2.教学试一试。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你们非常熟悉的儿童乐园。出示情境图
你能看懂图的意思吗?儿童乐园里有?又来了?会说吗?自己小声说一说。师:谁来把这幅图的意思说给大家听?
生:儿童乐园里有1个女孩在玩荡秋千,又来了2个男孩。师:你能提一个问题吗? 生:现在有几个人?
师:要求现在一共有几个人?你想用什么方法计算?(加法)你会算吗?
指名说,教师板书。翻开课本第40页,找到这幅图,自己在课本上填上得数。填完的小朋友轻声地将算式读一读。
师:得数是3,你是怎样想的?(因为1和2合成3,所以1+2=3。)
提问:那1+2=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表示把1和2合起来是3。)
3.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加法,知道把2个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三、练习巩固、拓展思维 1.摆一摆,说一说。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摆圆片游戏吧!(动手操作)拿出5个圆片。
请学生上台来摆。我来说,你来摆,边摆边说。
(1)左边摆2个,右边摆3个。一共有几个呢?谁来报算式?(2)左边摆4个,右边摆1个。一共有几个呢?算式是? 老师这还有2道算式,你能照样子边摆边说吗?左边有?右边有?一共有?
(学生口报,教师板书)2.说一说,填一填。
师:瞧!可爱的小兔子正在采蘑菇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1)出示第一幅图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谁来说图意?你会列式吗?(把得数填在书上)
我这还有2幅图画,你能看懂图意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指名说。
你会列算式吗?在书上完成算式。(请学生说图意、报算式)
追问:4+1=5表示什么?(4和1合起来是5)
(2)我们再来仔细观察这三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老师读算式)(有什么相同的?不同的呢?)
小结:一个数加1后,得数比原来这个数多1。
讲述:刚才我们看图写算式,现在没图,你会算吗? 3.算一算,写一写。直接报得数。
2+1=3和1+2=3观察这2道算式中的数。哪里是一样的?有没有不一样呢?
生1:我想到3的分与合,1和2,2和1合成3。
生2:加号前后交换了位置,得数不变。(加交换的手势)师:通过几个小朋友的观察,我们知道了加号前后交换了位置,得数不变。(他们的位置不一样,交换了,得数呢?都是3。)师:看到4+1=5你能想到什么?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认识了新符号,会读会说加法算式,我们以后会学习更多的知识,同学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板书设计:
以 内 的 加 法 3 + 2 = 5 加号
读作:3 加2等于5。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正式接触加法算式,在这之前学生都多少知道加法怎么计算,都会计算加法,但对于加法的意义还是不理解的。本节课我重点是放在了学生的说上面,理解加法的算法,知道每一个数字所表示的意思以及“+”表示“合起来”。由于开始时新授安排的时间较多,所以导致后面的习题没有来得及讲完,课堂的教学效率不高。另外,发现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的习惯还是不好,叫他们同桌间相互说一说时,都不肯说,一年级的学生的习惯就得慢慢培养,开始时每节课都得提醒,他们才能记得住,这条路真是很漫长啊!
5的加法评课稿:吴老师能根据一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的特点,用一个猜谜游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生表演的动作,讲解学生表演的意思,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后解决问题。
二、注重习惯培养,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数学教学首先是一种教育,小学生需要更多的养成教育。学生在经历数学知识生成,体验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过程中,要持之以恒地渗透数学学习习惯的教育。观察习惯,思考习惯等要在教学中时刻训练。培养学生看图说完整话,从课堂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是不错的,能够完整地说出数学问题。
吴师注重培养学生看图、说图的力,说完整话,提数学问题的习惯:在教学例题浇花图、试一试玩秋千图求一共有多少人以及练习中的看图列式时,每道题都会让几个学生把图意完整表达出来,列出算式后还要理解算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这样让学生通过“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2.鼓励算法多样化。在进行计算的时候,刘老师没有把将最优化的方法介绍给学生,而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如看图数一数,扳扳手指头,想想分成或合成找出了不同的思考方法,尽最大可能地引导每一位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来,既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拓宽了思路,充分体验到加法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了学生的维。
3.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是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教学例题时,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老师提出加号像什么的问题,让学生对“+”有更深刻的印象。吴老师还设计了算一算、画一画、说一说和送信等多种形式的练习活动,既注重实效,又对练习的层次作了科学的安排,更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