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时间:2019-05-15 01:17: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第一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陕西省武功县长宁中学 王续密

新课程理念下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地获取知识,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由知识型教师转变为探究型的教师,才能适应当今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要求。新课程强调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也构成了物理新课程的目标框架,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所以,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作为物理教师的我深感责任重大。本文就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注重学科间的交流与综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首先要具备过硬专业知识。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就必须保证自己先有一桶水。”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就不能够站的高、看的远,又怎能引导学生呢?

随着现代科学的深入发展,学科之间已不在孤立,学科间的联系正在逐步加强,素质教育的推进、综合能力的培养,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位合格的物理教师不但要掌握丰富的物理知识,同时也要兼备一定量其它学科的知识。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办学条件的提高,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得到普及,所以现在的教师,还必须具备一定量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知识,如:掌握office办公软件、flash动画制作、Photoshop图片处理等一系列与课件制作有关软件的使用方法,学会用计算机制作课件,进行生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

二、要清晰认识教材的架构。

作为一名合格的本科毕业的师范生,面对高中物理涉及的专业知识已能够满足教学需要。但作为一名教师,仅仅自己知道还远远不够,因为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知道,所以教学中在进行“授业”之前,还要先考虑如何来进行更好的“授业”,即让学生更好、更快、更容易地接受新知识的同时,通过对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教学中,要把每一节内容汇成一个整体,以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带领学生去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避免学生把各个知识点孤立起来,死记硬背,形成读死书的现象。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教师对教材架构有一个非常全面、清晰的认识,熟悉各知识点的发展过程和学科新动向。

三、重视实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大纲中明确要求:“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基本手段,有其特殊的教学功能: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验证物理定律、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加深对基本知识的认识程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学生对自然界的事物怀有好奇心,对不懂的现象总喜欢问几个为什么。教师应该爱护学生的这种精神,可以和学生一起设计实验,组织他们观察现象,引导他们积极思考,通过设计物理实验,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判定感生电流方向的楞次定律”的教学,将学生带到实验室,根据电磁感应现象的知识,共同设计实验线路。让学生自己动手连接线路,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发现问题,边解决问题,并根据实验记录加以分析、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从中得出感生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原来磁场的变化的结论。最后,归纳得出上述不同情况下的电磁感应现象所产生的感生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原来磁场的变化的结论,即楞次定律。通过启发诱导,大部分学生都能熟练应用楞次定律,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和总结。

对于从“不知”到“知之”的过程,要靠学生课前预习,从而知道这一事物的存在,对从“知之”到“理解”的过程,则主要是通过老师上课的讲解与剖析,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对老师上课的内容都能100%的接受,所以课后还要先复习上课时的内容,使得自己真正的完成“理解”,然后再通过一定量的习题巩固,锻炼自己“会用”,并且在做题的过程中,不断的总结和归纳,最终使得学生真正的掌握,更好的运用,即实现“会思”。

五、做到“用爱满天下的情怀,倾心育人”。

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增加师生之间交流的彩桥,是促进学生奋进的催化剂,用陶行知先生的话说就是“用爱满天下的情怀,倾心育人”,温情一片,融化冰雪,只要老师给学生以涓涓细流般的耐心,必能凿穿学生学习障碍的顽石。

⒈对“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偏爱。我们首先要摸清他们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进而对症下药帮助他们尽快解决这一问题,从而摆脱这种局面。

⒉对“成绩中等的学生”→引导激发。我们作为老师要设法创造条件,让他们尽可能多的得到锻炼的机会,使他们由一个个不断的小进步积累成质的飞跃。

⒊对“尖子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尖子生对每个班级来说,有两大特点:一是有,二是不多。所以对这类学生,首先要灌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思想,注重他们的品德教育,使他们成才的同时更能够成人。其次,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培养他们在学科和技能上的个性发展,更顺利地成才。

六、善于合作

竞争基础上的合作,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社会如此,教师职业也是这样。现在的高中教育特点决定了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是一个团体合作的体现。同样,一个不善于合作的教师,他在所任教学科也走不了太远。俗语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个人的精力、力量、知识面和经验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在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更要加强与同组、同年级的同事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实现资源高效整合,相互促进,从而带动全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第二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

刍议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成都市城厢中学校 蒋世政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应更新,高中物理教学改变,应从教师的课程意识开始,创设丰富有效的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应遵循教学规律,实施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然而,当前的物理教学普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结果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物理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为中学物理教育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在全面倡导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作探讨。

一、教师要有新课程意识

新课改实验以来,广大教师要有课程意识。所谓课程意识,就是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是对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反映。长期以来,在教师的意识中只有“教学”的概念,而缺少“课程意识”。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多使用教学术语,很少谈论课程论话题。在新课程实施中,广大教师尝试用新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理论来解释和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当前的教学改革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在课程的话语范围进行的,因此,在两者关系中,课程首次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成了主导因素,课程观决定了教学观。

由于长期受传统课程与教学论影响,在对新课程目标的理解上,常常混淆了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区别,希望在一堂课上充分体现课程的“三维目标”,所以使课堂教学目标欠缺了学科特点及课型特色,目标欠具体,内容重点、难点不清楚,把理想的课程目标当成标签,使教学陷入困境。又如,“综合实践活动”这样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没有统一要求的教材,教师会用“教学”的话语与思维去解决课程领域的问题,基于此,在新课程实施上,教师应确立这样的课程意识:关注课程而不仅仅局限于所教学科,把所教学科放到整个课程结构中去思考、去衡思,树立一个整体观念、全局观念,把自己的教学工作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高度去认识,去处理好教学中各种矛盾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教师只有确立了课程意识,才可以使自己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不再是机械被动的课程方案计划的忠实执行者。

二、创设丰富、有效的物理教学情景,增强学生学习乐趣

良好的开端是教学取得成功的保证,所谓良好的开端,就是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彻底调动起来的一种状态,教师可以在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直接提出新问题,设置悬念,引起学生内在的认知冲突,产生学习的需要。问题的提出要以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为前提,使其 1

充分感受到身边确实存在物理,引起学生想要解决问题的冲动,尽量创设一个良好的物理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对教学情境中有关的信息加以提取、分析,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如何在物理学习中培养兴趣和乐趣,是值得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问题。兴趣与动机有关,如果在物理学习的历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得到满足,兴趣将随之产生。因此,只有从调整物理学习动机去设想,才是培养物理学习兴趣的可行途径。

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明确阶段性学习目标,把课标中对物理知识的要求分解细致,目标越明确,也就越容易评定自己的成绩,达到了自己预期的成绩,自然就会满意,兴趣也随之产生。对于学习物理教材疑难偏多的学生,应选择与疑难问题有关的浅显的材料来学习,使学生的能力与内容相配合,这样学习才会有成就感,兴趣自然会产生,然后再不断深入地学习,疑难就会被解决。

将学习物理的心得体会及时地表达出来,也是培养学习兴趣的一条途径。学而有得是一种满足,把心得表达出来,有利于加强学习时寻求心得的兴趣。学习心得的表达方式很多,比如在课堂上让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安排学生之间讨论,让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设立板报,办物理小报,征集实验方案等活动。为了准备将心得表现出来,学生在学习时自然要用心思考,能将书中的材料重新组织,纳入系统的记忆之中,心得表达出来会受到别人的重视而提高了学生的自尊,这会更加提高学生继续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物理学习不应只局限在教科书内,应伸出触角,广泛接触前沿的、边缘的相关知识和成果,感受物理学科的价值,深化对物理学的兴趣。

三、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1、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承认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特性。例如,有些学生对物理实验特别感兴趣,尤其喜欢动手操作;有些学生对物理与生活及社会问题的联系感兴趣,喜欢带着问题去做社会调查;有些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感兴趣,喜欢进行一些逻辑、理性的思考和探索。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认知水平和认知方式,鼓励与提倡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展开,联系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给他们创造种种成功机会。

2、物理教学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

物理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物理知识能帮助人们处理和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物理教学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及自然现象紧密联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与物理有关的生活现象,探索隐藏在背后的物理规律。教学中用于问题研究的对象不应仅局限于小球、木快、小车等更多的采用学生在生活中能轻松感到的物理事物的现象。例如:在曲线运动中的物体有汽车、导体、铁饼、雨伞上下落的雨滴,在受力分析的例子中可以列举发生形变的跳板和被弹起的运动员及悬挂着的工艺品,在强撞中有台球的碰撞、两节列车的链接问题,在简谐 2

运动的图象中可给出心电图仪、地震仪的记录图像等,以此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以及将物理规律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3、以学生为中心,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才能发挥作用,教师必须忍痛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愿望,并且初步具备自主学习的条件。教师的任务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在教学中不可面面俱到,应尽量缩短讲课时间,教材中学生能看懂的内容一律不讲,留给学生更多时间,让他们充分思考,不懂的问题在课堂上大胆提出来,师生共同分析,相互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任。同时,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增加对学习任务和对自身学习过程的理解,引导他们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允许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习变得富有个性。

四、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怀疑、发问的意识和能力

物理教师应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势引导,充分保护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要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的角度,强化学生的问题提出意识,提高学生的“问题提出”能力。创设课堂教学中的民主环境,教师要善于吸收教育科学的最新成果,将其灵活运用于教学实践,并努力营造民主气氛,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怀疑是创新的心理动力,是思维独立性、自主性的体现,要倡导多向怀疑。如果没有怀疑,物理学就不会有新发展。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大力倡导学生对教师的示范探究,对书本,对以往的结论敢于怀疑的精神,鼓励学生针对要怀疑的某一课题多方面收集信息、资料进行探究,勇于从多角度、多层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方案。

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要鼓励学生大胆发问。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如果对任何事物能大胆地问一个为什么,就能揭示矛盾,发现不足,找到课题探究的突破口。教学一开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时,就要保护、促进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因为多数学生还未养成发问的习惯,而且此时心中即使有问题也顾虑重重地怕自己提的问题太简单,怕提错了问题被别人笑话而不愿和大家一起探讨。

以上是笔者就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教学的认识和看法,教师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使自己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丰富的教学经验,灵活的课堂机智,高尚的人格,在教学前后要不断的学习、反思,运用课程教学理念,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第三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有效教学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有效教学

摘要:为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效落实高效课堂,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理论知识,就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关键词:新课改 有效教学 创新思维 合作探究

胡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就要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效落实高效课堂,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理论知识,就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对学习兴趣的培养

经过初中物理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物理知识和科学方法,但它们对所面对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大多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们的思维活动大多属于以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实验为依据的具体的形象思维,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比较浅,研究的方式主要是从日常生活现象和实验出发,几乎不涉及物理模型,也不会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问题。在思维训练方面形象思维多于抽象思维,静态思维多于动态思维,这就要求学生的思维产生一个质的飞跃。在高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研究的对象是一些物理模型,物理模型的建立的过程不是拍照,不是素描,也不是简单的书写,而是源于具体事物,而又高于具体事物,是感知思维的产物。正因为如此,学生普遍感觉高中物理难学,听听还懂,解决实际问题就困难。关键在于他们还是习惯于初中的那种形象思维方式,只会记概念、规律的静态结论,而不重视得出结论的发展过程。只会照葫画瓢,模仿性地解决一些简单的物理问题,而不善于通过观察分析,提炼出现实情景的物理模型,而后纳入到相关的知识体系中去加以处理,最后得到问题的解决。本人认为,物理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建模意识的培养,只有这样,才使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时能清晰地构建出情景条件的物理模型,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灵活思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中生惧怕物理课,厌恶物理课,甚至痛恨物理课。他们认为物理枯燥、难懂,没有趣味。为什么他们对物理格格不入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一开始就没真正学懂,以后不懂的地方就越来越多,只好死记硬背去应付习题和考试,苦不堪言,兴趣就无从谈起。

物理是一门精密学科,其中包括许多概念,它们从实际抽象而来,界定比较严格。物理学中的许多概念与人们日常生活里形成的直觉或潜意识(“前概念”)相左,这就是初学物理的人不能绕过的障碍。如何能够克服这一障碍呢?就是将物理概念与实际挂钩,而不是停留在字面里或公式里,在头脑里不含糊地确立科学概念,并能自觉地应用。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对学生来说“学会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喜欢才有可能学会,学会才可能学好,学好才能产生真正的兴趣。我认为:物理教学要把学生对物理学科情感培养作为物理教学基本价值取向,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二、动手动脑团结合作探究,把学习主动权教给学生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物理教学中,探究活动的作用非常大。利用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观察、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价、交流与合作等一系列科学探究的步骤,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艰苦奋斗的探索精神,树立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意识。探究活动可让学生经历一些物理知识规律的探求过程,充分调动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的参与,使学生获得最直接、最准确的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实践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之一。教育研究证明,在探究活动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解决困惑,能够有效提高思维创新水平和动手能力。所以,教师要抓住物理学科的探究实践性,认真研究物理学科知识内容,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作为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经常设

置或提供学生动手解答问题的时机,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实现探究实践能力、思维创新能力等学习能力的有效提高。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探究过程、所得的证据及自己的观点,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口头陈述。探究过程比探究结果更重要。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过程,教师应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交流和讨论,使学生认真听取与自己不同的意见,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不可面面俱到,应尽量缩短讲课的时间,以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教师可采取自学讨论法,让学生自己读书思考,不懂的问题在课堂上大胆提出来,师生共同分析、相互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新课改形势下教师和学生的更高要求

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敢于动手、勇于创新。因此,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求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打破常规,不断提高,不断创新。科学探究的问题可以是教师提出的,也可以是学生提出的,可以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科学内容,也可以是与新课程标准科学内容有关的交叉学科的内容,或者直接来源于生活。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紧密联系生活,敢于发现,主动思考,勇于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所以,教师要在认识过程中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从挖掘教材内容上、组织教学的形式上、选择教学方法上多下工夫,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的境地,使学生的思维灵活、多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世纪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近年来高考内容的改革,也体现了注意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所以,对高中物理这门课程,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也即体现在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教师们还要不断地为之付出艰苦的努力和劳动,不断尝试,不断提高,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 李丙亭:《高效课堂22条》,新浪博客

[2] 张树成:《打磨高效课堂,提高备考效益》,山东省昌乐二中 [3] 刘力编著:《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论》,科学出版社2007年

第四篇: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物理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物理教学

——“五步两段一体穿插教学法”实施有感

灵台一中

王永永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物理课程的改革,冲击着我们物理教师的一些旧理念,也对物理教师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提出了挑战。新课程理念倡导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倡导科学探究、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在新的教学背景下,灵台一中周建荣校长创造性的提出了“五步两段一体循环穿插”新的教学法(下称新教法)。在为期一个多月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该教法既符合新课改理念,又能满足我们的教学实际。

一、新教法的可行性。

1、新教法正真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提倡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领路人的作用。新教法从学生自主阅读到基础检测,从合作探究再到拓展练习,自始至终都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能动性,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真正成为了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2、新教法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教育氛围。

新教法注重学生学习与合作探究。在课堂教学中,作为参与者的教师必须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在新教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中心论”被打破了,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表述,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也落实到了实处。在教学中我与学生一起探究,与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

3、新教法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落实了学

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巩固。

新教法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学生自主阅读。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借助导问题,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的思考,即获得了新的知识,同时训练了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通过基础检测,不仅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同时有帮助、督促学生记忆本节课学习的基础知识。

4、新教法学生在课堂上探究、讨论赢得了时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问能力与讨论能力。

创造教育的倡导者陶行知说过:“学问千千万,关键在一问”。而培养学生提问与合作探究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环。新教法规定每节课有15分钟的探究、讨论时间,这就保证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新教法的实施过程中,我经常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并且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讨论,有时学生提出一个好的问题,能够造成师生和生生之间的认知冲突,从而形成课堂教学的高潮。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创造性思维得到了确确实实的培养。

5、新教法有助于在物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实验操作能力、实验分析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必须重视实验操作能力与观察、分析能力。在新教法的合作探究环节,尽最大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得到落实。

二、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应用“五步两段一体穿插”教学法。

1、只有“功”在课前,才能“力”在课堂。

五步两段一体循环穿插教学法关键是教师有对每节课进行充分的准备。首先,教师要准备好导学案、明确自学要求和方法。其次,在备课组内部论证好“基础检测题”。再次要论证好探究问题,目的是通过学生探究能更好的理解本节课的难点、疑点,真正达到解难释疑的目的。四是要论证好学生课外作业,课外作业应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把握,作业难度因该适中,作业量30分钟完成为宜。

2、在物理课堂中,尽最大努力为学生实验探究创造条件。

新课程的一大亮点是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构建,物理教学更应该让学生了解、掌握物理规律的形成和探究过程。五步两段一体循环穿插教学法为物理课堂的实验探究搭建了平台。在教学中可以把学生分组实验、课堂演示实验全部改成学生探究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3、合理安排教法的循环周期。

五步两段一体循环穿插教学法的循环周期,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设置。如《力学单位制》,教材内容较少,可用一个课时完成一个循环;如《力的分解》可用3到4个课时完成一个循环。在教学过程中切不可死板硬套。

4、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课外“两段”时间学习过程的督导。

为了督促学生能充分利用课外的40分钟学习完善所学物理知识,在课堂上应该就上节课的导学问题加大提问力度,强迫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在课后督促学生按时收交作业,同时做好统计,并在学分认定时加以体现。

5、要使用好“五步两段一体循环穿插教学法”,应高度重视“新课导学环节”。

“新课导学”环节是“五步两段一体循环穿插教学法”的一大创新。在整节课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不仅让学生了解本节课与下一节课的联系,有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另一方面通过新课导学问题,为学生预习下一节课提出了学习任务,帮助学生理清下一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脉络。因此必须重视新课导学环节。

第五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目标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目标的设计

一、问题展现

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实施前必需的准备工作,而教学目标的设计又是其中的关键部分,它关系到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与环境的合理组合和运用、对教学结果的评价,也关系到物理课程目标的实现和国家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落实。据多年的教学和调查分析,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学目标的制定通常存在以下问题.三、设计教学目标的原则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设计教学目标要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1、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基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关系思考,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实质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过程与方法”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桥梁、纽带,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以及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主渠道,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的途径。“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性目标,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物质载体;“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终结性目标,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形成实效性过程和科学方法的动力,在探索知识和科学方法的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是实现教书育人的基本功能;它不能独立或直接进行,只有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

5、可操作性原则。教学目标是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结束后应达到的基本标准,要适度、恰当,符合学生实际。普通性目标全体学生都能达到,发展性目标让优生能“吃饱”。因此,设计教学目标力求简明、精确、标准、具体、规范、易操作、易检测。

四、教学目标的合理陈述

教学目标限定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的获得和情感态度发展的层次、范围、方式及变化效果的量度。每节课教学目标的准确表述,可以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向、调节、激励和评估作用。陈述教学目标时一般要考虑以下四个因素。

1、行为主体。根据新课程的有关理念,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无论是一般的行为目标或是具体的行为目标,在描写时都应写成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行为,一般不用来描述教师的教学程序或活动的安排,如“使学生„”“让学生„”“提高学生„”及“培养学生„”等描述,而用“能认出„”“能解释„”“能设计„”“能写出„”“对„作出评价”或“根据„对„进行分析”等描述,要清楚地表明达成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如初中物理“力的作用”一节的教学目标:通过力的初步概念的建立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物理现象的能力;通过力的初步概念的建立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物理现象的能力;促使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引导他们去观察、发现、认识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并激发学习兴趣。这种设计则表现出行为主体模糊。

2、行为动词。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具体目标应采用可观察、可操作、可检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物理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有:(1)、知识与技能---切合课标要求,具有科学性、适切性;知识水平等级分为四级:了解、认识、理解、应用。了解水平的行为动词是:初步了解、了解、知道、描述、说出、举出;认识水平的行为动词是:初步认识、认识;理解水平的行为动词是:区别、说明、分析、解释、估计、分类、计算。技能的行为动词是会测量、初步学会、会、学会、设计。(2)、过程与方法---经历物理学习过程,领悟科学方法;行为动词是:感受、认识、运用;含义是通过亲自感受或探究,经历物理概念、规律建立的过程。通常涉及的物理方法有:观察、实验、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类比、理想化、对称、数学、公理化、假设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热情,形成思想情感、具有科学态度,懂得知识的应用价值。行为动词是:体验、感悟、形成。出现的是意义明确、易于观察、便于检验的行为动词。

3、行为条件。有时需要表明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或什么范围内完成指定的学习活动,如“用所给的材料探究„”“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的讨论,制定„”“通过自行设计小实验,体验„”等。如下物理教学目标则表现出行为条件不明确:通过设计、观察、分析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经历猜想与假设的过程;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培养互相合作的精神及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情景体验,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和科学猜想的能力;通过交流讨论、实验设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小组和大组的讨论,培养学生实验归纳能力。

4、表现程度。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生学习的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能准确无误地说出„”“详细地写出„”“客观正确地评价„”等表述中的状语部分,便是限定了目标水平的表现程度,以便评价检测。

五、设计教学目标的艺术

1、要全面。教学目标要反映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要体现多元化。教师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不仅有对知识性目标的要求,还要重视学生操作、能力、情感、态度、意识等方面的发展要求,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2、要明确。明确的教学目标必须具备两点:一要表明教师可观察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如“能„”,“画出„的电路图”等;二要体现陈述教学目标的“四要素”。如中物理“机械运动”教学目标设计为:【识与技能】(1)知道机械运动、参照物概念;(2)知道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过程与方法】通过研究物体运动的实验建立参照物的概念,明白通常研究机械运动选择参照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机械运动的问题,感受物理与生活密切相关;(2)通过讨论“选择不同参照物,对同一物体运动情况描述可能不同”,感悟物体运动的相对性.3、要重点突出。通常每一节课中可以设计多个教学目标,每个教学目标都代表着一定的学习结果。在进行设计时教师要对各种目标进行权衡,确定主要目标,其他目标尽可能围绕主要目标设计,达到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及兴奋感;这样可以突出重点,防止由于目标过于分散影响学习结果。

4、要难易适中。目标的难度,要接近学生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目标太高,学生经过努力而达不到,会使学生产生畏学心理,丧失信心;目标过低,学生的学习毫无压力,目标对学生的发展起不到激励作用。因此,在制定目标时,教师要对学生的群体学习水平有一个科学的分析。

5、要注意各章节教学目标的互相协调。每个章节的教学目标都是课程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保证课程目标的最终实现,各章节目标的协调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将各章节的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和设计,对教学目标进行综合安排。在针对具体的一节课设计教学目标时,还要结合实际做适当的微调,以保证三维目标的实现和分布的均衡。

6、要有弹性。教学目标的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区别对待不同水平的学生。统一的目标规定了所有学生达标的最低限,但对于不同特点的学生,目标应体现出有所侧重。二是可有一些隐式目标或预期目标,如“愿意„”“乐于„”“能坚持„”等。

7、要便于检测。编写教学目标时,物理教师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它们将被用于编制检测项目,如果不能根据这些目标测出预期行为,则表明所制定的目标笼统、含糊、冗长、不符合要求。所以应尽可能地用可观察到的外显行为来描述,或用可测量的语句来陈述目标。设计教案时要留足检测目标的时间,要制定与每一个具体目标相对应匹配关系的检测项目,以保证实际教学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开展。

教学目标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影响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评价及教学效果等各方面。为了使物理教学效果更明显的,一定要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巧妙设计正确、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是获得知识、能力、情感的完美结合课堂教学的保证。

下载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对教师的要求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对教师的要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师教学设计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师教学设计研究 【摘 要】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探索,灵活运用各种手段,适应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整理和改组能力,对未知知识的探究......

    新课程下体育教学理念

    新课程下体育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面对初中体育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新挑战,如何提高普通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如何在教学进程中整合运用,是体现体......

    对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的思考

    对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的思考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佚名 点击数: 243 更新时间:2006-9-7 15:25:30 一、提高对数学的认识,贯彻新课程的理念 1.如何认识数学 贯彻新课程的理念需要......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实验教学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实验教学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要将实验教学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的转化,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养成自主探究能力、实......

    新课程理念下物理课堂教学的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教学的探讨 贵州省兴义市 兴义市万屯镇中学 葛周 邮编 562409 摘 要:随着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掀起新一轮课程改革,新的课程走进课堂。于是,高......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教育界热火朝天的全面铺开,我们临清市今年也步入了新课程改革的行列。作为本次课改的核心内容之一——新《课程标准》的颁......

    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设计的主要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设计的主要策略 教学设计反映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反映着教师教学思路和轨迹。在新课改中物理教材的内容、课堂教学结构、学生学习方式、教师的......

    探究“通用技术”理念下的新课程物理教学

    探究“通用技术”理念下的新课程物理教学 摘 要: 在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教学中,通用技术被上升为教学结构中的一项重要组成要素,显示了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意向与教学理念。在高中......